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乔吉拉德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个不可思议的成功故事被这个不可思议的人实现了——他就是世界头号营销大师乔吉拉德。
作为一名受过生活最残酷磨练的人,乔吉拉德对如何从零起步、成长为一名优秀营销人员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相信每一个人天生都做营销的潜质,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营销人,而我们所要做的最重要工作就是发现自己的营销潜质、激发这种潜质、发挥这种潜质。
营销素质是否与生俱来,我们不敢妄下定论,但是当我们回顾许多伟大的成功者的人生历程时会发现:每一名成功者都是天生的营销大师,无论他们从事何种工作、无论他们的生命起点是如何之低,出色的营销才能帮助他们的事业腾飞发展——松下幸之助向世界成功推销了日本产品的新形象、比尔盖茨向世界推销了一个个人电脑进入千家万户的梦想。
从松下幸之助、比尔盖茨、乔吉拉德,再到其他成功的营销大师,他们的成功固然离不开天时地利,离不开时代赋予的种种机遇,但在他们生命底色中,有某些素质是与生俱来的,那就是作为一名优秀营销人的四大优秀素质。正是这四大素质使得他们在历经艰难挫折之后,最终成就辉煌事业。
素质一:自我认知力
对于一名追求成功的营销人来说,无论你现在处于什么状态,无论你现在从事什么行业,只要你能深刻地认知自己,明白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你就有了获得成功的可能。
认知自己是困难的,但是能够正确而深刻地认知自己,无疑是一种出色的能力——许多出色的营销人共同拥有的素质之一就是:他们都清晰地知道自己优势何在、自己能做什么、自己要往什么方向去。
在这个浮华喧嚣的社会中,自我认知能力能够让营销人冷静分析自己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判断出自己优势与劣势,从而清晰地找准自己的位置。
华人首富李嘉诚早年生活艰苦,经历过无数磨难。少年他曾在香港的茶楼里做侍应生。虽然身为侍应生,但李嘉诚有种强烈的梦想:就是要成为一名实业家。可是,像他这样没有后台、没有本钱的人,该怎样才能投身实业呢?
自小早熟的李嘉诚对自我有强大的认知能力,他相信自己有做销售员的潜质,而且做销售员可以为自己更快积累资本成就实业家的梦想——在这种强烈自我认知引导下,17岁的李嘉诚大胆地迈出了新的一步,他辞掉了茶楼里的安稳的工作,成为一家塑胶厂的推销员。
在辛苦的推销生涯中,尽管经历种种艰苦困厄,但李嘉诚毫不退缩,因为从17岁那一年他就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定位与能力,他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凭着自己的潜质终会成就一番惊人事业。 李嘉诚的成功,虽然有机遇的垂青,更多则是他强烈的自我认知以及不懈的努力的结果。
自我认知的能力对营销人来说是如此重要——它让每一名营销人冷静地判断、分析自己职业发展前途,从而制定切实的发展方案,而不是成天抱着一夜暴富的幻想,欺骗自我最终一事无成。自我认知也是一种成功的暗示,可以让我们在充满压力与挑战的营销的生涯中,在最失望、最困厄之时,依然能看到远方摇曳着的希望之灯,鼓励着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向前,最终抵达辉煌的终点。
素质二:激励力
对于营销人员来说,激励力很多时候是一种比口才更重要的素质:口才不好可能会让你丢掉某个客户,而不懂得如何激励自己则会让自己的营销生涯提前终结。
日本保险界最成功的推销员原一平,小时候因为家境富裕,他从小就象个标准的小太保,叛逆顽劣的个性使他恶名昭彰而无法立足于家乡,后来家境中落,他在23岁不得不离开家乡到孤身到东京打天下。
原一平刚刚涉足保险时,毫无经验,不仅言辞笨拙经常得罪客户,而且由于他身材矮小,而饱受讥笑,作为一名曾经家境辉煌的富公子,生活的天空似乎一下子塌了下来。
但这一切并没有打垮原一平,贫富两重天的生活变化令他明白激励自己的重要性——在原一平内内心,他时刻为自己燃着一把“永不服输”的火,激励着他愈挫愈勇。
27岁时,原一平的业绩成为全公司之冠,并且夺取了全日本的第二名。36岁时,原一平又成为美国百万圆桌协会成员,协助设立全日本寿险推销员协会,并担任会长至几十年。最后因他对日本寿险的卓越贡献,原一平荣获日本政府最高殊荣奖。
原一平辉煌的营销生涯是由一连串的成功与挫折所构成的,他的成功是一个自我激励、自我超越的过程。
激励力是自信心与意志力的综合体。作为营销人,最常遇到不会是客户的笑脸与鲜花,而是无穷无尽的压力与挑战。所以,对于追求成功的营销人来说,拥有强大自我激励力是如此重要——他们不再害怕压力,因为没有压力,就不会有辉煌成就;他们不惧挫折,因为生命的乐趣就蕴含在挑战与克服中。在营销生涯中,压力与挫折是磨炼意志的垫脚石,激励力则是协助营销人攀上成功顶峰的助推剂。
素质三:判断力
判断力有多重要?
在IBM的大型主机还主宰着商业社会时,比尔盖茨就预见到个人电脑必然会普及:“让每一个家庭的每台桌子都运行着一部电脑,每部电脑里面都运行着微软的软件。”正是这种对行业发展趋势、对市场发展的深刻判断能力让盖茨成为世界最富有的人。
对于营销人员来说,判断能力就是大海航行时的方向标:在茫茫人海中,你必须能够判断出哪里有营销的机会,哪一些会是潜在的客户。
奥姆是美国赫赫有名营销“教父”,他最成功之处并不在于他的说服能力或推销技巧取,而在于他的独具慧眼,总能发现一般营销人员无法发现的商机。
当奥姆还是保险公司一名小小推销员时,有一次他偶然经过一间小公司,从外面可以看到这个公司里有十几个人正在忙忙碌碌、跑来跑去地组装个人电脑,办公室的桌子上堆满了线路板和各种机箱。办公室虽然简陋而且狭小,但是在奥姆看来,这家公司充满了勃勃生机,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
虽然奥姆服务的客户都是大公司,但这一次,他提出要见主管。有人把奥姆带到了一个20岁的年轻人面前,这个年轻人当时正在一张黑色的桌子前工作。奥姆与这位年轻人仔细详谈之后,预感到这个年轻人构想出的公司会有一番大作为,奥姆说服了年轻人接受他们的保单。
但是,奥姆所在的保险公司在政策上不接纳雇员少于50人的公司作为投保对象,而这位年轻的PC领军人物只有16个雇员,奥姆决心挑战这个屏障,因为他预感这家小公司一定会有所发展。
奥姆找到自己的经理和有关组织部门,找了他能找的所有人,试图破除这个政策上的限制,经历多次挫折与失败,奥 姆甚至签下了军令状,他终于使公司调整了原先的政策,接纳了这家小公司的保单。不出一年的时间,这家小企业就从16名员工发展到了拥有500名员工的大企业!而当时站在桌子前工作的那个年轻人就是迈克尔·戴尔。
像奥姆一样,出色的判断能力对于营销人员来说往往是成功的起步。判断能力来自于直觉与经验的混合。如果说直觉是源自于个人主观的感受,那么经验则是不断学习与磨练的结果。任何一名成功的营销人,都必然是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才练就准确的商业与社会判断力。
素质四:学习力
时代不断在变化,客户不断地成长。在这个倍速发展的时代,除了变化,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变的——而学习则是让营销人了解外部世界、跟上客户步伐的最有效径途。
学习者不一定是成功者,但成功者必然是擅长学习者。纵使如李嘉诚这类商业巨子,在年逾七旬之时,他依然强迫自己每周读完三本书、几本杂志,让自己时时能了解社会最新知识。而对于身处瞬息万变的营销行业对营销人来说,学习新知识,了解社会、行业、客户最新情况是一种工作必须。
对于顶级营销人来说,学习力是指这样一种能力:能够快速地汲取最新知识,了解社会发展趋势;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进行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后记
那么哪些人适合做销售呢?我并不确定我能否做的有多好,但是我觉得销售的一些基本道理,如何做好销售。李嘉诚告诉过我们,做生意要讲诚信,其实做销售跟做生意也一样,很讲重诚信。 其实除了口才,对产品的了解和熟悉,对公司的企业文化的掌握,懂得如何跟客户沟通,才是做销售的基本原则。 以下是我跟同学的对话:
……
同学A 20:09:23
但我总觉得你
同学A 20:09:30
不适合做销售啊
星星之火 20:09:43
那你觉得我适合做什么?
星星之火 20:09:48
哪些人适合做销售?
同学A 20:10:14
这个嘛
同学A 20:10:23
觉得做销售这行的
同学A 20:10:26
口才
同学A 20:10:28
应该很好的
同学A 20:10:35
我觉得你口才不咋滴
星星之火 20:10:41
呵呵,是的
同学A 20:10:43
恕我直言
同学A 20:10:44
啊
星星之火 20:10:46
我口才不怎么样
星星之火 20:10:49
甚至很差
星星之火 20:11:12
但是如果你觉得如果以口才来定论是否适合做销售就大错特错了
同学A 20:11:25
我对sales
同学A 20:11:29
是不感兴趣的
星星之火 20:11:30
恰恰相反,如果我继续做,我可以能把销售做的很很好
同学A 20:11:38
我对sales很反感
星星之火 20:11:38
是的,你没懂销售,
同学A 20:11:43
虽然这些销售
星星之火 20:11:44
我是做过营销的
同学A 20:11:48
挣钱最多
同学A 20:12:07
呵呵
星星之火 20:12:13
因为付出的也多,你不知道做销售要被多少拒绝,要付出多少努力
同学A 20:12:13
一句话
同学A 20:12:16
我瞧不起
同学A 20:12:18
销售
星星之火 20:12:20
呵呵,
同学A 20:12:21
不知为什么
星星之火 20:12:32
你观念还没转变啊,
同学A 20:12:37
打从心里就不知换这个销售的职位
星星之火 20:12:44
任何一个公司,销售是最重要的。
星星之火 20:13:01
也许你平时碰见的都是不好的印象吧
同学A 20:13:09
不
同学A 20:13:13
我们公司的
同学A 20:13:17
销售还不错
同学A 20:13:30
但是我一听到那些做销售的
同学A 20:13:34
我就觉得他们不怎么的
星星之火 20:13:36
我敢肯定,你们公司的老板是从销售和业务做起家的
同学A 20:13:43
很抱歉
星星之火 20:13:44
而且现在他也还在做销售
同学A 20:13:46
他不是啊
同学A 20:14:02
他中山大学管理系的研究生
同学A 20:14:13
不是做销售的
同学A 20:14:26
他继承夫业
同学A 20:14:32
父业
星星之火 20:14:33
你还是不懂销售啊,销售除了推销产品,还更重要的是把他这个人推销出去
同学A 20:14:41
好了
同学A 20:14:47
我不想跟你讨论下去了
星星之火 20:14:48
他现在负责公司,肯定还要应付那些大客户,
同学A 20:14:54
用不着
星星之火 20:14:56
呵呵,那算了。
同学A 20:15:05
自然有其他兵可以用
聊到这里,我就没再回话了,心里觉得有股气,很不爽。想不到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大学本科毕业的同学居然还这种狭窄的心态。我多多少少对她产生了很大的反感,甚至觉得她的认识连一般的人都不如。首先我想批评一下同学的观点:对销售人员的反感。的确,在千千万万销售人员中,的确有残差不齐的不良人员,但是不能因为一粒老鼠屎而打坏一锅粥,在销售人员中,一样存在优秀的人员,现在不像前十年那种年代,不再是那种花花绿绿、滑头滑嘴的销售年代了,所以现在真正的优秀销售人员都是意志坚定,很能吃苦、上进、见多识广、学识丰富的人的。起码我认识的一些做销售朋友都是这种情况。如果认真去调查,很多公司的老板都是曾经从销售业务的最底层一步步做起的。我这位同学看不起做销售的,那岂不是看不起很多企业的老板了!我无法改变她的想法,只是觉得她还是活在自己的意识生活中。 记得一位企业家说过:销售是任何一个公司最重要的工作。 因为公司要有利润,那么利润从哪里来?销售!是销售直接为公司产生了利润,是公司发展的源泉。并不是说其它岗位就不重要了,但是销售是任何一个公司都必须要发展,没有营销力的公司注定很难壮大。这是我观点。
那么,回归主题,究竟哪些人适合做销售呢?我同学说我不适合做销售,我不置可否,的确,我做销售时间不长,也没做出什么东西,但是是否适合做,还有待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