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药剂学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制度
二、明确职责,初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按照国务院、省和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我县实施工作方案把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工作分解为九大任务,明确了每项任务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并要求各项任务的牵头单位会同责任单位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分解任务,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按照县领导小组的要求,各成员单位把加强公民科学素质作为本部门、本单位的重要任务,纳入有关工作规划和计划。
三、突出重点,积极实施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行动
县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立足现有的工作基础,突出重点,认真搞好四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落实。
于是,我叫他们都别说了,下来之后,每个人先写写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反思一下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做法和想法,并要求他们晚上第一节晚自习之后交给我。怎么办呢?下一节就是我的数学课,我灵机一动,把前天晚上同学们为我过生日时的照片插入PPT课件的首页,并配上了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于是笑眯眯地走进了教室。伴随着音乐,其他什么都没有说,我的数学课开始了------
看了她们的自我反思,无外乎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最大的问题在于两个人都有点自私,没有顾及别人的感受,不能容忍别人,没有很好的沟通,更何况其中一个同学稍显内向。等到第三节晚自习的时候,我再把他们叫到办公室,开始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先叫他们互相看看对方的自我反思。因为在他们的反思中是比较理性的,既有对别人的意见,又有自己的不足。等他们看完了,我再分别问他们有什么感想,这下每个人都很客观的谈了自己不对的地方,勇敢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相互都笑了-------我问她们还要换位置吗?她们都说NO!
作为班主任,我们经常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但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技巧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既要能解决问题,又要让学生能收获很多做人的道理,这就需要班主任的机智!!
药剂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主要围绕着剂型、药用辅料、药物制剂过程形成了系统性的理论知识。通常制剂学、调剂学也属于药剂学的范畴。根据药剂学的知识框架,一般将药剂学分为三个篇幅: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物理药剂学)、药物剂型概论(普通药剂学)和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三部分彼此独立有相互联系。很多药剂工作者通常从事某几个领域的研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药剂学的教学中,现有教学理论知识往往比较陈旧、知识更新较慢,学生在毕业后往往很难适应医药科研开发单位的用人需求,大学4年所学知识与实际脱节严重。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学生掌握最先进的药剂学发展动态,因此,有必要探讨基于科研为基础的药剂学教学新模式。笔者结合自身科研经历,浅谈基于科研为基础的药剂学教学新模式,主要包括Seminar科研教学法、综述式教学法、学术沙龙式教学法和开放实验式教学法。
一、Seminar科研教学法
在科研的过程中,往往进行定期总结汇报,定期举办Seminar。Seminar,即小型研讨会,主要用于科研实验室的定期研究总结汇报。在国外比较流行,在国内也有许多重点院校的实验室采用。Seminar的特点是灵活、实用、高效、系统。
首先,Seminar教学法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教师往往现场对学生进行指导,小组内每个学生都要进行总结式汇报,汇报时间和地点较为随意。教师和学生可以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探讨,学生也可以就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幻灯片、口述等形式呈现给组内的各成员,灵活掌握内容和讨论时间。
其次,Seminar教学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不需要像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固定于教室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人数分散在自己的实验室或研究室内,根据理论和实践的经验,实地进行教授。教师一般每周或每两周开一次Seminar,鼓励学生思考并积极提出建设性的问题,因此具有很高的效率。
最后,Seminar教学法具有系统性。由于在Seminar的过程中,每位学生都要进行发言及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思维得到碰撞,往往印象更为深刻。再结合理论教学的学习,往往会有事半功倍、思路豁然开朗的效果,更能系统性地学习理论和实践知识。
二、综述式教学法
科研的训练往往离不开撰写综述(Review)论文。通过综述论文的撰写,可以广泛地搜集此领域资料,发现最新研究动态,及时找出该领域的成果及局限性,对某一领域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将这种思路用于理论教学将可能产生积极的效果和反响。如在学习药剂学第三篇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中的第二节聚合物胶束时,学生往往难以在有限的学时内,完全理解聚合物胶束诸多的知识。教师可以拟定综述题目为“聚合物胶束在抗肿瘤药物领域的应用进展”,并要求字数在八千字以上。针对该题目,学生需要首先在教科书上全面了解聚合物胶束的定义、分类、载体材料、形成原理、形态、载药方法、释药机制、质量评价等基础知识。但这些知识不足以回答它在抗肿瘤药物领域的应用的问题。因此,学生还要调研大量文献,搜集在抗肿瘤药物领域的聚合物胶束文献,并进行仔细阅读分析,最后分类总结,形成综述类的研究报告。教师可以将比较优秀的综述与其他学生分享,要求该综述作者进行发言,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通过搜集、分析、整理、推断等过程,综述式教学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学术沙龙式教学法
学术沙龙是更加系统的学术讨论,研究者需要阅读该领域大量文献,并进行总结,以幻灯片的形式,向与会者进行演讲、陈述。讲述结束后,与会者可以提出质疑和挑战性的问题。在国外大学中,学术沙龙是集思广益的最佳形式,一般每人会就不同领域的问题进行系统总结。学术沙龙的汇报时间也会更长。将学术沙龙的思想引入实际的理论教学中,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首先,学术沙龙是基于学术,都是对前沿知识的探索和了解。药剂学中出现了很多前沿性的知识,如药物传递系统(DDS)、靶向制剂系统、缓控释制剂系统等。这些知识更新速度快、新颖性强、内容庞杂等特点,比较抽象、晦涩难以理解。鼓励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每组分配一个领域的题目。组内成员集体查阅资料、进行总结。最后,全班统一集中进行学术沙龙式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使学生对各类知识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本着学生讲授、学生吸收、教师点评的方式,合力完成药剂学的理论学习。
四、开放实验式教学法
药剂学的理论知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或实践基础上的,可能在课堂上教学讲授十分钟的知识,而实际只需一分钟就可领悟。很多书本上的知识(如药剂器械)难以理解,而如果将学生引入实际操作中时,可能使学生更易产生兴趣,身临其境地接受知识。开放实验式教学法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科研情况拟定小型实验题目,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完成该实验,并形成实验报告。这种实验具有很强的自主性,不同于本科理论课的验证性实验内容,而是根据教师的科研经验所拟定的题目。学生通过查阅研究论文、文章,进行独立设计、操作及最后完成实验。再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将有着更为切身的体验的感受,有助于理论教学效果的提高。
总之,Seminar科研教学法、综述式教学法、学术沙龙式教学法和开放实验式教学法,都是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为药剂学的教学效果提高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尽管这些教学方法还未大规模展开,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将可能极好地补充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产生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教学变革。
参考文献: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100)
摘 要:药剂学是药学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内容多、实践性强、实用性强的特点.传统的药剂学教学方法,存在了诸多的问题,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职业培养的需求.本文以药剂学中的实验教学为例,首先阐述了实验教学在药剂学教学中的意义,然后分析了药剂学中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基于创新教学的理念,提出药剂学教学策略,为我国药剂学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创新教学;药剂学;实验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238-02
1 实验教学在药剂学教学中的意义
药剂学作为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一直受到多方的重视.药剂学的专业课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因此,在药剂学教学中,实验教学非常重要,只有通过直观的实验,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实现教学目标.就目前我国高校药剂学教学来看,本科院校的药剂学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而作为培养复合型、实用性的技术人才的中职院校,根据其教学目的,也在逐步增加药剂学实验教学比重.因为只有通过实验教学,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实验教学在药剂学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2 药剂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单一
就目前我国大多数药剂学教学来看,大多数中高院校在药剂学教学中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实践.实验教学仍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许多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对于老师纯理论的讲解无法理解掌握.另外,在很少的实验中,由于教师对于实验准备的不足,导致了在实验过程中缺乏条理性,整个实验过程显得杂乱无章,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教学效果不理想.药剂学本身就是一门比较难以理解的课程,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的与实践相结合,无法得到真正的锻炼,学习效果也不理想.
另外,从药剂学教学内容来看,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大多数院校在药剂学教学中只针对传统剂型进行处方分析、工艺流程、甄别方法以及药剂质量控制方面进行研究,忽视了对药剂学的其他分支学科进行探讨,无法把药剂学内容与其他分支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导致了学生知识更新迟缓,无法实现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
还有,许多中高院校的药学专业教材仍在沿用传统的教材,没有得到及时更新.传统的药剂学教材中缺乏新剂型、新工艺、新标准和新内容,已无法适应现代药学的发展.大多数中高院校的药学专业教材需要更新和补充,以满足现代化药学发展的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实验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2.2 实验材料缺乏、实验设备落后
许多中高院校的药剂学实验教学中,所使用的实验材料相对缺乏,大多数学校使用的实验材料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无法确认其性质是否发生改变.另外,大多数院校的实验设备相对落后,这都可能造成在实验过程中出现误差,导致实验结果不够理想,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在试验之后,老师和学生在对实验过程进行评价时,无法确定实验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人为因素操作不当造成的还是由于实验材料与实验设备原因所造成的,无法对实验做出正确的评价.实验是一项非常严谨的行为,实验材料以及设备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验结果,可能导致实验的失败,这也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中高院校药学专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2.3 教学质量差
从教学过程来看,目前我国药剂学教学质量差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原因;二是老师原因.
2.3.1 学生原因
就目前的药剂学教学来看,对于各种剂型制备方法都是按照常规的操作方法进行教学.大多数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对于遇到的问题也不能很好的处理,甚至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在实验结束后,无论是实验成功,还是实验失败,都不会主动的对实验进行科学评价,这样,学生就无法从实验中学到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无法理解实验的过程与目的,整个教学质量无法提高.
2.3.2 老师原因
老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教学质量跟不上,这与老师也有很大的关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可能因为老师自身的专业水平较低、专业知识不牢固、或者教学任务较重等,都会造成教学质量差,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2.4 实验考核方法不科学
传统的药学专业的实验考核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定,这种实验考核方法缺乏科学性.许多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实验成绩,可能会抄袭其他同学的内容,甚至有很多同学根据实验的内容,抄袭现有的资料,肆意编制实验数据等,这种传统的考核方法无法起到对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能力的评价、无法正确判断学生是否具有对实验数据以及统计数据独立分析的能力.
3 基于创新教学的药剂学教材策略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实施,培养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已成为中高院校的基本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成为各校竞相改革的重点,针对以上药剂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创新教学的基本理念,特提出以下几点策略,以改变我国药剂学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3.1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积极更新药剂学实验教学内容,改变传统单一化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多样化.在剂型的制备中,要抛弃传统的制备工艺,使用新剂型制备工艺;在处方设计实验中,首先要对处方进行分析,找出最科学、最合理的处方工艺,特别是在选择实验材料以及实验药物时,一定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比如:在乳剂设计实验中,针对表面活性剂的选择时最好亲水亲油性不同的活性剂,这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就会去主动考虑表面活性剂的水相以及油相,还需要考虑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以及乳剂的稳定性等.通过这样的实验,促使学生不管在任何处方实验之后都会认真的对实验过程进行科学的评价、反思、分析,进而找出最佳的处方制备工艺.
另一方面,通过多样化的实验,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学生能够主动的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好的运用的实践当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
另外,针对目前我国药剂学中剂型制备工艺的教学,可以根据本院校的实际情况,适当加入新剂型制备工艺的制备方法研究,从而提高学生对新剂型、新工艺、新技术的了解,同时也实现了实验的多样化.可通过以下几点实现:首先,加强基础实验训练.基础实验训练,可以有效的促使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也是药剂学实验教学的基础;其次,要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可以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也可以翻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等,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然后由老师审核、修改、通过,最后在老师的指导和监督下完成实验.实验结束后学生提交实验报告,得出相应数据,提出总结建议等.通过这样的实验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然后,积极更新教学方法.新课改中,强调的是教学的“学”,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了“教”,所以,老师在教学时要积极更新教学方法,充分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2 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实验条件
要想改变药剂学实验教学现状,首先要改善实验条件.实验的基础是实验材料和实验设备,只有合格的材料和设备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因此,各中高院校必须提高对药剂学实验条件的重视程度,加大经费投入,切实改善实验条件.一方面,作为院校校方,要提高对药剂学教学的重视程度,不仅要加大对药剂学教学的投入,也要为其提供一个舒适的空间;另一方面,作为主管教育的政府部门,也应提高对药学专业教学的重视程度,为其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在根本上改变药学专业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3.3 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在药剂学实践教学中亦是如此.只有老师熟练的掌握了理论知识以及实验的方法,才能为学生解决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还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踊跃发言.要求学生对于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要主动提出,并与其一起共同探讨,耐心解答.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基于老师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牢固掌握以及娴熟的实验操作水平才能实现的.老师不但要了解实验过程中各类剂型的生产工艺,更要熟练掌握各类技术、工艺以及方法,因此,提高老师综合素质,对于药剂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4 构建科学的实验考核机制
实验考核是对学生实验结果的一个科学评价,也是对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的反思和总结,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因此,构建科学的实验考核机制对于药剂学实验教学非常重要.通过对药剂学实验教学过程分析,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对学生实验结果进行考核:一是实验考核;二是实验设计.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等.科学、完善的实验考核机制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4 结论
总之,药剂学实验教学对于药剂学教学来讲意义重大,加之新课改下培养实用型、技术型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作为药剂学老师,必须要对教学进行创新,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药剂学人才.这不但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切实为药学专业的教学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为社会输送更多的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维儿.药剂学教学中的“悬念”设置[J].药学教育,2013(01).
〔2〕周建平.将科研内容引入药剂学教学[J].药学教育,2013(02).
〔3〕王顺庆,李梅.改进药剂学教学的几点建议[J].药学教育,2013(01).
一、更新理念、理清思路,着力对药剂学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使其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
我校是2006年升格为本科的教学型高等院校的,高职教育已进行了十几年,至今仍是我校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的办学定位是:立足陕西、面向基层、面向农村。故我校高职高专药剂学课程体系设计的理念是:以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为宗旨,为陕西省及西部地区基层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尤其具备药学行业基层岗位的实践能力的技能实用型人才。设计思路是:在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的前提下,更要注重实践教学,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在药剂学课程体系安排上,我们在开设药剂学课程之前先开设制剂技术与设备,专门针对药剂学中会用到的单元操作及单元操作所涉及到的设备作详细讲解,然后开设药剂学,之后是临床药物治疗学,主要对制剂的临床应用作讲授,最后开设新药设计(考查课)。课程体系中的这些课程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有效地实现了课程的先后连贯和课程体系的整体统一,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我校药剂学课程体系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该课程体系在近几轮教学过程中得到应用,已取得较好的成效。
二、改革高职高专药剂学的教学内容,注重职业技能和知识的实用性
药剂学是药学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将药物转化成在临床上有良好应用的药品,在药物研究及其成果转化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时,特别注重职业技能及知识的实用性,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比为1∶1。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程的知识,我们对药剂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
1.理论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根据我校的办学定位和用人单位的反馈,高职高专药剂学理论教学内容的选取是够用即可,故对药学大专生教学的总要求为:掌握药剂学的基本理论,掌握药物制剂制备技术,了解制药设备的使用,具备与药剂有关的基本技能。具体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是:重点讲解药厂常用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混悬剂、乳剂、注射剂、滴眼剂、散剂、颗粒剂、软膏剂、栓剂等的特点、制备理论与制备方法,同时对溶解理论和表面活性剂等基本理论也要重点讲解。对新剂型及其它剂型如气雾剂、膜剂、丸剂与滴丸剂等剂型的特点与制备方法以及药剂制备常用辅料、附加剂及溶剂的特点及应用采用一般性讲解。而对国内药厂很少生产的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经皮吸收制剂以及粉体学、药用高分子等一带而过即可。
2.实践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我校药剂学实践教学内容选取原则是:侧重职业性、技能性、实用性和适用性,实践教学内容大致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观察、称量、测定、经典制剂制备、设备操作等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如:实验课中的验证性实验、校内岗前培训);二是以提出和发现问题、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解释实验结果并应用到新的环境中、交流探索结果等为主的实践教学(如:实验课中的综合性实验、实习单位带教实习等多种形式);三是以设计实验、调研并安全实施等为主的探索(如:实验课中的设计性实验、带教实习等多种形式);四是以观摩、调研、参与制剂生产为主的培训(如:参观药厂、药厂实践、药房实践等)。通过大量的实验实训环节,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成为来之能用的基层药学人员,并为将来的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①理论课:66学时,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进行。②实验课:60学时。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相关章节的理论课之后进行,先学理论后做实验,教、学、做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③实训实习20周左右。在最后一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一般先进行校内岗前培训,然后到医院制剂室、药厂等单位实习。
三、对高职高专药剂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
众所周知,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采用讲授式,具有条理性强、信息量大的优势,但存在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学习主动性、参与性的弊端,可作如下改革:
1.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要让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进行互换,让学生走上讲台扮演老师的角色。其次,采用启发式讲授,这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所必需的。再次,引导学生自学,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节省讲授时间以突出教学重点,攻克教学难点的需要。最后,采用提问式教学,有针对的进行课堂提问,既可吸引学生注意力,又可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归纳提炼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利用网络资源,运用图片、动画及录像等进行多媒体教学。高职高专药剂学中制药原理及制药机械抽象枯燥,只凭教材中的文字描述和简单的原理图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采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图片、动画以及录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直观生动的学习内容又可使学生一目了然,降低了学习难度,知识掌握也更扎实。另外,在做信息技术与本学科的整合时,专业课教师需要组建自己的多媒体素材库。通过网上搜集、日常积累以及采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拍摄,采集视频素材或抓取计算机操作界面等方法,动态演示制剂生产车间的生产、制剂设备的操作和制剂的制备等过程。比如在讲解片剂时,压片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剂设备,用一段录像动态地演示压片机的工作情况,不仅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压片机的内部结构和压片的过程,而且对于与片剂相关的内容也能得到很好的理解。
四、加强药剂学实践教学,积极实施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实践教学。高职院校药剂学实践教学要突出药剂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包括:①药物制剂调配、制备和质量评定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培养;②制剂配制和生产常用仪器设备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方法能力的培养;③实验观察能力,实事求是的作风,以及独立总结实验资料能力的培养。为此,可以考虑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施行:
1.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和实习实训环境。药剂实验室为我校重点实验室,学校加大了对药剂实验室的投入。目前药剂实验室的使用面积约1000平方米,分普通制剂室、固体制剂室、大输液灌装室、生物药剂实验室、制剂检测室,拥有多种制剂设备和检测设备,这些实验设备能够满足高职高专药剂学实验教学需要。在不断加大校内实验室投资力度的同时,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探索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目前,我校先后与制药企业、省市各药检所、多家医药公司及高校研究院所合作并建立了28个实习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还联合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高职药学类专业的学生进行医药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鉴定工作。学生经过参加培训和考试,考核合格的将取得药物制剂工、药物检验工等6种职业资格鉴定证书,实现毕业持“双证”(毕业证+职业资格鉴定证书),毕业即可上岗。这种做法得到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与肯定。
2.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药剂学实践教学。我校高职高专药剂学实践教学形式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前者有实验课、岗前培训、技能大赛等形式;后者则以药厂、药检所和医院药剂科等用人单位为依托,结合学生就业意愿,进行为期5个月左右的实习。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实际工作。
五、加强高职高专药剂学专任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课程体系改革 中医类院校
【基金项目】贵州省2010年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黔教高发【2010】242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44-02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我校四年制药物制剂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包括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和药物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两部分内容。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评价药物质量,设计合理的剂型、处方及生产工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使药物发挥最佳治疗作用。药物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方法,定量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即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解释这些数据所需要的数学关系式的科学[1]。通过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分析候选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可为以后的临床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实验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基于本校是高等中医类本科院校,要突出中医药特色,结合近几年来我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改革实践,本教研组总结与分析了课程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
1.课程任务
基于我校是高等中医类本科院校,药物制剂专业培养的是具备中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在药物制剂和与制剂技术相关联的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因此,本教研组确定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任务是:使学生初步了解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研究方法,为今后从事药物质量评价、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或新药研究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2.教学内容
我校于2008年才在本科生中开设该门课程,由于学时较少,由开设之处的54学时变成36学时,而且受总学时数的制约,尚未开设生物药剂学实验课。因此,本教研组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并初步编写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生物药荆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大纲、实验讲义。
2.1调整理论课内容
专业教学内容应紧紧围绕四年制药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将生物药剂学中影响药物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与排泄因素的内容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其中口服药物的吸收、药物的分布重点讲述;药物动力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隔室模型、临床给药方案设计及药物动力学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重点讲述单室模型中药动学参数的计算以及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法。将其他内容作为自学内容或简单介绍,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将生物药剂学部分与药剂学、新药研制与进展课程紧密衔接,简化重复部分,重点讲解制剂处方设计、制备工艺优化的原则,并引用一些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研究的最新报道,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某些中药剂型的制备工艺、辅料选用、作用机理认识更加清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通过开放性实验增设实验教学,并用科研成果丰富实验教学内容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具备合理设计制剂处方、科学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科学制订给药方案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为从事制剂研究和应用工作奠定基础。实验课是巩固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教学手段。在许多大中专院校已开设,且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校受总学时数的制约,未开设生物药剂学实验课。对是否开设生物药剂学实验课,已在2007级药物制剂专业进行问卷调查,82%的学生认为开设生物药剂学实验课很有必要。因此,本教研组将符合教学规律的本校教师的一些比较适合的科研成果,列入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开放性实验中去,在2010级药物制剂专业进行了探索,通过开放性实验的形式,初步建立并探索该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如开设了芍药甘草汤灌胃后小鼠体内芍药苷的血药浓度测定实验,三中盐酸小檗碱的溶出度测定实验等一系列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开放性实验。
3.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的是填鸭式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挫败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需要在教学中积极推广先进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设置悬念等教学法,增强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性,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师多提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针对性的去思考,同时在某些章节让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在老师引导下开展讨论,这些使学生能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1加强相关课程内容间的联系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一门多学科的集合体,知识面较广,涉及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药荆学以及数学等部分教学内容。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针对课程要求引导学生复习相关学科知识,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加深对现学知识的理解。如在讲解“口服药物的吸收”一章中的内容“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时,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解剖生理学与药理学的相关内容;结合中药药剂学中软膏剂与栓剂的知识,讲解“非口服药物的吸收”一章中“皮肤给药”与“直肠给药”的教学内容。
3.2增加实例教学内容,充分运用观代化教学手段
生物药剂学部分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以讲解为主,学生感觉难度较大,难以理解。为此,应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实例教学内容,如在讲解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影响因素时,适当引入药理学中所学具体药物的体内过程与使用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如在讲解体外溶出度研究时,引入研究实例三中盐酸小檗碱体外溶出度研究等。同时下载一些相关的具有中药特色的硕博论文,把所讲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学生有更加直观的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加深记忆,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依靠老师口授以及黑板、粉笔和挂图、幻灯等,难以使学生从不同侧面和角度,真实、立体、直观地认识药物在体内的动态行为。而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动画模拟现实的能力,使多媒体教学能够把教学中的抽象概念原理、真实的实验过程等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给学生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把握概念、原理的实质,从而使生物药剂学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4.改革考核方式
摒弃传统的以期末考试为主要考核内容的考核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历次作业、分章小测试、课题表现等纳入最终成绩评定,确定学生的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所学知识,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本教研组认为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改革后比较适合中医类院校药物制剂专业的教学,但也存在某些方面的问题,如未开设实验课程,仅靠开放性实验难以满足本门课程更深入的学习,我们需要与时俱进的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逐步建立成熟的实验教学,以及改革考核方式等,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药学人才,同时推动我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梁文权.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
【关键词】高职高专 药剂学 课程说课 设计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majored in pharmacy pharmaceutical teaching level. Method: The lessons form on the course of pharmaceutics curriculum,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curriculum resources, teaching effect and so on many aspects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Conclusion: Through this lesson teaching activities can mobilize teachers to joi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education theory, study of classroom teaching is to promote peer exchanges and jointly explore effective means of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way.
【Key words】Vocational; Pharmaceutics; Course Lessons; Design;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29-02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无论在本科院校或是高职高专类院校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可以有效地调动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最好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促进同行之间交流、共同探索有效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
1.课程设置
1.1 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药剂学是我校药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学生今后在从事药品生产、经营、质检还是相关药学服务工作,也都离不开药剂学的相关知识,同时也是各种卫生资格考试和执业药师考试的主要课程之一。
1.2 本门课程与先修课程、后续课程的衔接和配合
药剂学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继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之后学习的一门综合应用技术性学科。是应用已学的专业知识使药物制备成一定剂型,从而更好的应用于临床的应用技术性学科,也是新药研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1.3.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从事药品生产、经营、调剂及药品管理等工作所必须的药剂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常用剂型的制备能力、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分析和解决制剂生产过程常见质量问题的能力,以及处方药调剂和提供药学服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1]。针对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总体目标: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2.课程设计
2.1 课程设计理念
根据工学结合的课程设计的标准,药剂学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在从事药品生产的企业开展的。课程的设计应该更加的贴近实际的工作岗位,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紧紧围绕学生就业岗位,充分的做到有效的工学结合,紧密联系实际工作岗位。
2.2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理论讲授、实践操作为主,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将学习带入实验室,在进行实践教学的同时进行理论教学,理实一体化,充分利用学校模拟制剂生产车间的有效资源,进行相关知识的教学。教材中关于具体剂型的编排条理清晰,基本上主要从剂型概念、分类、制备方法、质量要求、具体处方来举例论述,因此,在教学的同时,积极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的总体思路,将教学按照剂型模块化教学。
2.3 教学内容的选取及依据
积极按照“必需、够用、实用为度”的原则设计安排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职业针对性。整合教学内容,使知识结构更具条理和层次。针对药剂学知识点多且分散的问题,将模块式和流程式教学方法应用到药剂学课程的讲授中,例如,根据各个剂型所需基础理论知识点的相似性,将药剂学分为若干的模块,如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液体制剂等方便学生对模块知识的归纳总结。在流程式教学中我们先帮助学生疏导出主线,然后根据具体的工序 段再添加零散的知识点,使得学生可以横纵向的比对知识点[2]。
2.4 教学模块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10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54,实践学时54,教学内容主要按照模块化分为四大部分: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液体制剂、气体制剂,具体分为12个教学单元。
2.5 课程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常用辅料及附加剂、制备工艺和质量要求、质量评定等,难点是制备理论、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实验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重点难点教学内容要精讲、多练,同时要研究多种教学方法。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演示法等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力,通过对知识点进行比较、归纳、总结等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
3.教学实施
3.1教学组织及学习情境设计
针对本门课程专业性非常强的特点,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液体制剂、气体制剂;采用“讲-练-讲”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将理论知识带入实训室,在实训室中进行边操作边讲解,通过对药物的理论学习和制备,学生可以结合所学药剂学的知识,对药物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理解药物制备的技术和方法,有助于提高他们在以后的药学工作中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2 教学方法
授课是教与学相长的过程,教学中既要重视因材施教,又要根据课程内容不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探索新知的求知者,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以工学结合作为切入点,因材施教,积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教学法、流程教学法。以大量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3.3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第一学年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但本门课程学习内容多且分散,记忆性、背诵性强,难以系统掌握。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授人以渔”,在学习方法上给以指导。理清教学主线,侧重讲练结合、讨论启发。
3.4 考核方式
积极改革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占70%)、实验考核(占20%)、平时成绩(占10%)相结合。应用这种考核方式积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4.课程资源
4.1 教材选用及教辅资源
使用“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药剂学》,积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电子教案、网络资源。
4.2 实践教学条件
实践条件是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保障,我校积极进行工学结合,强调校内实训条件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拥有校内实验实训室、模拟制剂车间、校外岗位见习、实践教学基地3个,配备了大型粉碎机、V型混合机、压片机、半自动胶囊填充机、包衣机、滴丸机等制药设备及崩解仪、溶出仪、硬度检测仪、脆碎度检测仪等一批药检仪器,基本可以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
4.3 教师队伍
结构合理、专兼结合、互为补充。
5.教学效果
5.1 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目标的实现
毕业学生成绩合格率均在90%以上,用人单位反馈本专业学生药剂学知识扎实,在岗位中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并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5.2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评价体系,学生、教师、社会等共同评价;并积极进行社会调研,与行业研讨交流。
6.课程特色与创新
本课程注重工学结合,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总体目标,注重教、学、做一体化,以企业工作过程为根本,强化学生技能的培养,积极进行课程改革,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以工作为导向过程的课程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实现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综合培养[4]。
7.改革思路
本课程以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堂实验教学为主,教学中应积极探索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开设实训车间,加大实训项目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加强工学结合,加强与企业合作,部分课程交给企业完成,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师多到企业锻炼,不仅为专业教育积累实践经验,也能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5]。积极引进行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做到专兼结合,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积极探索模块式和流程式教学为主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方法,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加强药剂学课程的双语教学,积极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刘丽敏,经嘉,刘东平.高职高专《药剂学》课程说课设计[J].宜春学院学报,2012,34(8):150-152.
[2]王琪.高职高专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浅谈[J].课改前沿,2013(8):256.
[3]高姗姗.浅谈高职药剂学教学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9, 11(,27):75-76.
[4]李辉,罗红梅,冯传平.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剂学课程说课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2015,2(33):55-56.
[5]李辉,陈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当代职业教育,2014(1):80-82.
关键词:药剂学 教学方法 改革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是研究药物剂型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既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目前教学中主要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等问题。
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的药剂学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即通常所说的(Lecture Based Learning .LBL)这种模式多是采取全程灌输教学,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地位。大部分学生在上课时普遍反映课程内容抽象枯燥,不感兴趣。许多毕业生觉得药剂课所学知识与药厂的实际生产操作和GMP管理有一定的脱节[1]。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填鸭式”教学模式终将被淘汰。
美国许多药学院采取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PBL对我国药学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独自思考、专题讨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均有促进作用[2]。法英两国的药学教育在药剂方面,强调能掌握最新知识并在实践中灵活应用,其实习期穿插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即边学习边实习。这种通过实习将书本和实际联系起来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实际技能[3]。这都对我们开展药剂学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二、改革的具体做法
1.根据职业特点,合理设置课程
据了解,国内同类院校药剂学的总学时数大多不超过100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接近3:1。选用的教材多是孙耀先生编的《药剂学》新版教材,课程总学时数为102学时,其中,理论课72学时,实验课30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接近2:1.学院将整个课程教学分成两部分,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加大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逐渐成长为高级应用型药物制剂专业技术人才。
笔者认为,学院改革课程设置的意义在于:第一,增加总学时数,改变面向基层定位办学只注重普通制剂学习的传统教学思路。第二,增加实验课的学时数,充分体现药剂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模拟生产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上述理念,我医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药剂学将课程内容参照生产实际分为7大模块,实行分段制,跨学期教学。总学时256学时,其中实训课156学时,实验课28学时,理论课72学时,实训课比例占到60%。
2.立足教材,积极探索理论教学模式
在对药剂学教材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教师在讲解药物新剂型、药用辅料的内容时,采用案例教学法,以真实可信的事例直观的反映剂型的先进性;在讲解剂型制备的内容时,则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录像、图片、动画等形式,使学生对抽象的制药过程能够有真切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又与社会实际紧密相连;在讲解具体制剂的内容时,宜采用流程教学法,通过展示每种剂型的工艺流程,使学生全面了解药剂的制作过程。总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能够降低课堂难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极大的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2.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采用案例展示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研讨、探究,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方法。如在讲授药用辅料的重要性时,学生缺乏感性的认识,教师可通过列举震惊全国的安徽华源药业“欣弗”事件,使学生对此产生深刻的印象和进一步的认识。案例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而且能引导他们对课本知识进行思考与延伸。
2.2情境教学法
药剂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它牵涉面广,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而药剂工业生产设备与实验设备相关性较差,教学中由于条件限制,学生不可能有太多的机会到工厂进行实地参观、见习。因此,我们到药厂实地拍摄片剂、注射液的生产过程,并将其做成直观、生动的课件在课堂上播放,同时配以音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3流程教学法
药剂学具有学习内容多而散,叙述性、记忆兴强等特点,学生容易听懂但难以系统掌握。而药剂学课程体系安排是以剂型为主线,每种剂型的制备又是按工艺流程进行的,因此适宜采用流程教学法,犹如一条线,把零散的珠子都串了起来,使学生沿着剂型的制备流程,对药剂学的学习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
3.优化实验实训教学内容
目前,药剂学实验的绝大部分是对理论的验证,缺乏创新型;在实验方法上基本是机械模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我院的药剂学安排了13个实训项目2个实验项目。一方面,在典型的普通制剂的基础上,以强化生产实训技能为主;另一方面,开设了一些新剂型实验,以拓宽学生的知识口径。
4.改革实验实训教学模式
在实验课教学中引入问题教学法,教师认真研究实验实训内容,巧设任务情境,课上首先解决生产问题,然后提交生产任务,学生与教师的互动点评。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作为指导者,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才能培养其创造性思维。针对实验课上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学生课前不预习,实验课后交上来的报告数据雷同,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情况没有反馈总结。鉴于此,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内完成报告,这样,他们必须在课前将有关报告的内容写在实验报告上,思考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实验结束后,当堂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对结果进行讨论,教师及时批改实验报告,交作业(实验成果)时给以评分,使学生在每次实验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当堂完成实验报告有助于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主动发现问题并随时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4]。
参考文献:
[1]何群,郭建生等.药物制剂专业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J].药学教育,2006,22(2):472~491
[2]周明芳.PBL在美国药学教育中的研究现状[J].药学教育,2003,19(1):582~601
[关键词] 药剂学;案例式教学法;基于问题式学习法;探究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R94;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c)-0126-03
药剂学是药学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均极强的学科。该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涵盖内容多,应用性强,既需有多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又需与实际密切联系,这无疑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提出极大挑战。因此,就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综合应用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才能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目前,在药剂学教学改革中,我们尝试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引入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 CBT)是一种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通过对典型案例剖析组织教学的方法[1]。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优势是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药剂学这样的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3]。
在讲授“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一章时,我们选用了曾发生于本省的药害“欣弗事件”为典型案例,以该案例为主线,组织、展开教学,既较好地阐明了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记忆,起到了警示作用。
“欣弗事件”是一起典型的因未严格按生产工艺操作导致药品不合格所产生的药害事件。2006年8月,国内多地相继发现,部分患者在使用了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商品名欣弗)后,临床出现胸闷、心悸、寒战、肝肾损伤、过敏性休克等症状,有多人死亡。经SFDA查证,这是由于厂家在生产中未严格按工艺参数灭菌,私自降低灭菌时间,增大灭菌柜载量,致使制剂灭菌、热原等项检验均不合格所致。
在确定了教学案例之后,我们按以下方式组织了“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一章的教学。①预习教材:同学预习教材相关内容,重点了解注射液制备工艺过程及灭菌制剂安全性保障措施;②资料检索:同学网上查阅“欣弗事件”及其他有关注射液安全事件的信息;③课堂讨论:重点讨论“欣弗事件”的主要教训及保证灭菌制剂安全性的措施、意义;④教师评论:根据教学要求和讨论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概括、总结,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记忆。
通过以该案例为主线展开教学,与传统的单纯讲授教学法相比,不但较好地使学生掌握了灭菌制剂安全性保障措施,树立了安全第一的观念,理解了严格执行灭菌技术各项参数的重要意义,还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拓展思维,举一反三地应用知识。例如在讨论中就有同学提到“亮菌甲素注射液事件”及“鱼腥草注射液事件”等药害教训,使同学们从注射液的澄明度、辅料等各方面进一步认识保障灭菌制剂安全性的重要意义,并比照不同药物特点,如氧化性、pKa等性质,分析工艺关键点,选择更为适宜的制剂方案流程;另一方面,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加深了学生们对于比较枯燥、抽象的技术参数的理解,如热原的危害及去除方法等。
2 基于问题式学习法的应用
基于问题式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于上世纪50年代始用于医学教育,现已成为一种较为多用的教学方法[4]。该法有益于营建主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思考,通过讨论分析充分表达自己观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克服、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为主的“填鸭式”刻板枯燥的教学模式[5]。
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各类制剂介绍基本上按照配制理论制剂工艺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合理应用的过程展开。若按传统授课方法逐一讲解,不仅会使学生感到内容繁杂、信息量过大,难以掌握重点内容,也会使讲课内容单调,课堂氛围沉闷,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影响教学效果。
药剂学的固体制剂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常用剂型颗粒剂、胶囊、片剂等的制备工艺都有药粉的混合、制粒、分剂量等过程,而这些过程都涉及粉体学理论。因此,粉体学理论是学习掌握的关键,自然应当作为固体制剂的教学重点;而教材中粉体学相关内容却在“药物制剂形成理论部分”中独立成章,这就容易造成学生难以融会贯通,更因缺乏具体、直观的实例而增加了对相关理论理解上的难度。
为此,我们采用了PBL教学法,在讲完固体制剂的相关内容之后,向同学提出“粉体制剂有哪些特性?它们在固体制剂制备中有何种意义?”、“在固体制剂制备工艺和质量检查等过程中的注意要点里,有哪些可以用粉体学相关理论来解释和理解?”等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总结教材相关内容,开展讨论交流,使同学们对粉体学的概念,粉体的特性如粒径、形态、比表面积、密度、孔隙、流动性、湿润性等以及微粉化技术在各类制剂中的应用等内容问题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再经教师总结、概括,对讨论中的疑难问题作重点讲解,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固体制剂制备过程中易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有了深入理解,对知识的应用起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也使学生学会了在内容繁多的知识中,把握重点和关键知识的方法。对药剂学中一些理论性较强、内容抽象难懂及涉及面较广的章节,尤其是物理药剂学相关的制剂形成理论等内容,如溶液理论、表面活性剂应用等,我们也试用了PBL教学法。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前预习、查阅资料、听课、得出问题的初步答案,再通过讨论交流,弄懂知识要点,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完善问题的答案。教师通过参与、引导讨论,倾听学生的见解,发现带普遍性的疑难问题,在归纳总结中加以详尽解答[6]。
3 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
药剂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当前该课程教学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因此,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传统的药剂学实验教学,内容陈旧,方法滞后,多数实验项目属于验证性实验,单调的操作程序和末试先知的实验结果,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更无法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究式教学法(Inquiry Teaching)是一种近年受到广泛关注的新教学法。该法旨在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历亲为,进行科研式的探究性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7]。该院在近年改革药剂学实验教学时,引入这种教学方法。在针剂制备实验中,我们选用维生素C针剂制为实验内容,该品种具有易氧化、不耐高温,制备过程中易分解破坏的特点,在处方选择、工艺流程设计等方面需要尽量减少成分的氧化[8]。针对这一关键点,我们在实验中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处方和实验方案,在常用抗氧化剂中选择最适抗氧化剂及剂量,确定灭菌工艺条件等重要内容,完成试验设计书面方案,提交老师审阅,指出优劣,由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全过程。这种实验一改“老师做,学生看”的沉闷局面,整个实验完全由学生担当主角,教师只适时地起引导、提示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学们都能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认真复习理论课内容,认真检索有关资料,通过小组讨论集思广益提出质量较高的设计方案。比如,很多同学都能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到抗氧化剂的作用与溶液的pH值相关,维生素呈酸性,宜选择偏酸性的抗氧化剂亚硫酸氢钠。在实验过程中,也能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个实验步骤,并用“正交法”摸索出维生素C流通蒸汽灭菌的最佳条件(100 ℃,15 min),求出其降解速率常数。
初步的实践表明,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适当地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能较真实地模拟实际工作场景、条件和方式,给学生预留下较大的思考、探究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在学习中实现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能起到传统教学方法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4 直观教学法的应用
药剂学是一门工科特色很强的课程,这对药学专业理科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由于生活经历的局限,使学生对教材中许多内容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增加直观教学法(Visualization Teaching)运用的份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素材,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可较好的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首先,教学中我们尽量增加实物的演示。比如,讲授药物制剂时,将相关药物制剂带到课堂上,让学生传看,在通过简要讲解、比较可以使学生很容易掌握普通片剂、糖衣片、含片以及颗粒剂、粉剂等类似制剂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分别讲解剂型定义、特点、质量要求等。同时,还可有意识的指导学生阅读制剂包装上的标签和药物说明书,增加学生对药物的全面认识。这样既活跃了学习气氛,也可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已有的制药设备,是进行药物制备工艺教学的可行的直观教学法。面对压片机、颗粒机、包衣机等讲解片剂制备工艺,面对灌封机、真空泵等讲解针剂制备工艺,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这些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从而全面理解制剂工艺的全过程。实物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感性的材料后,建立起正确的表象,进而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成正确形象,才能更好理解事物本质和规律。一步沸腾制粒机、流化床干燥机等制剂仪器的演示教学,有利于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药剂新工艺的运用和新仪器的基本原理。
充分利用教学中的素材,应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利用本校已建立的网络资源,制备多媒体课件,是直观教学的新发展趋势。尤其是多媒体课件,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为一体,可以更形象、仿真地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例如,在教学中,我们把一些制剂的工艺流程如湿法制粒、压片工艺等,及灌封机、滚动式包衣机、流化床制粒机等设备内部构造、运行机理等,以flas形式进行讲解;对各种制剂的特点、辅料、工艺、质控等主要内容以图表方式加以总结,以利学生比较、记忆。制备了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生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拓展了他们的想象空间,降低了学习难度。
5 体会
初步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新教学法具有传统教学法所欠缺优势,应用适当,对提高药剂学的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确有极大的益处。
①新教学法较好地确立了教学中的“学生中心地位”的理念,使师生关系、作用与传统教学方法发生根本改变。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探究者、加工者、应用者;而教师也不再仅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师生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
②新教学法更着重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开放的环境和活泼的氛围,形成一种基于问题的、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功课、检索资料、听课复习,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获得成就感,从而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拓展视野,提高能力。
③新教学法更依赖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和能力,如预习中的阅读思考能力,信息检索中的总结分析能力,讨论中的交流表达能力,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协作中的团队精神等。新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会学、会想、会做、会讲”的能力,改善和克服了传统教学造成的“高分低能”弊端。
但也应当看到,新教学法需具备一些必要的前提和条件。①新教学法尤其是PBL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需在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之后才能实施,否则起不到应有的效果。②新教学法需组织者预先有严谨的设计,如案例的选择应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并具典型性、针对性;PBL法中问题的提出,探究法中课题的选择,应切合学生知识面的实际,过深、过浅均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③新教学法要求组织者有较高的组织、指导、驾驭、总结教学过程的能力和技巧,才能使整个教学活动既生动活泼又不离教学主题;既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又始终围绕教学大纲的要求展开。
总之,新教学法应用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敦促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与时俱进,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周川,主编. 简明高等教育学[M].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5.
[2] 宋马林,金露,余华银. 案例教学法述评:基于文献统计的视角[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9(2): 121-125.
[3] 张俊.案例教学法常见问题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0): 176-177.
[4] Kaufam DM, Mann KV. Basis sciences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conventional carricula[J]. Medical Education, 1997, 31(3):177.
[5] 马少华,应志国. PBL、TBL、CBE三种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10):109-110.
[6] 臧伟进,王渊,刘进军,等.医学课程整合背景下的《药理学》教学改革[J]. 中国药理通讯, 2012, 29(4): 17-18.
[7] 王琪, 王慧, 宫杰. 探究式教学在医学免疫学中的应用[J]. 医学教育探索, 2010, 9(6): 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