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学的研究途径范文

生态学的研究途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学的研究途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学的研究途径

第1篇:生态学的研究途径范文

[关键词]英语听力 心态 环境瓶颈 大学生

一、前言

众所周知,心态和环境在英语听力突破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如何突破心态和环境瓶颈问题是一直困饶大学生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高校大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真正提高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将围绕听力突破中的心态和环境瓶颈问题进行具体、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突破听力心态和环境瓶颈的对策。

二、造成英语听力心态和环境瓶颈问题的原因

造成英语听力心态和环境瓶颈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心态方面,很多学生缺乏积极的心态,对听力有畏惧症和心理障碍,未听就先怕。再加上听力的训练本来就显得有些枯燥和耗时,听力理解又要求听者在瞬间敏锐地辨析语音的变化和语调的含义,还要对所听材料进行积极的加工处理,容易使人产生紧张或厌倦的对抗心理。而这种心理又使大脑对语言的理解处于抑制状态,使本来熟悉的信息也变得生疏,使人的情感因素形成一个“过滤器”,把语言的输入阻挡住,从而形成制约听力提高的心态瓶颈。环境方面。学生普遍缺乏一个良好的英语听力环境和氛围。这是实现突破听力“ 瓶颈” 的重大问题。许多人在未出国前英语未必好, 有的还没有初中水平。可没过几年,却是洋话连篇,要不看肤色,还以为是老外呢!究其原因,就是环境的巨大影响。

三、突破心态和环境瓶颈的对策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突破英语听力心态和环境瓶颈。

1.要提高听力必须首先克服畏难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树立攻克听力难关的信心,培养一种积极、进取的学习心态。这是至关重要的。古人云:“气可鼓,不可泄。”在突破听力方面道理同样如此,信心很重要。

2.要有恒心,一定要坚持下来。坚持,这一点是在想突破听力之前思想上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坚持不下去,或者听一段时间断一段时间,对于听力这种需要量的积累的东西是致命的。没有持续性,其他免谈。但是“坚持”这两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需要决绝的心态和顽强的毅力才能实现。

3.要有平稳、冷静的心态,要有不怕听错、说错、不怕丢脸的精神。练习听、说的学习者,特别是已进入成年的大学生,往往必听错或听不懂。然而,语言是一种习惯,没有不怕听错、说错、不怕丢脸的精神是难以产生熟练的技巧的。量变才能引起质变。

4.要不断培养练习听力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活动的最佳背景是兴趣和愉快的相互作用,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Willis把动机也列入重要的语言学习条件,认为练习听力必须要有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我听”远不如“我要听”,并且要“听出个名堂来”,有了决心,再培养兴趣。听力中,学生必须树立“争取全局胜利”的观念,放松心情,最大限度地提高听觉器官接收声音信号的灵敏度和正确性。

5.要创造一定的听力环境,多听多练。没有一个外语环境或一定的外部条件,只靠单枪匹马很难取得良好效果。学过哲学的人都知道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听力能力的提高更是这样。我们生活在一个非英语母语的语言环境中,这一点对于我们的听力学习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和障碍,因为我们必须自己创造一个英语听力的学习环境,创造一个尽量真实的语言环境,置身于一个处处可闻英语的环境,尽量多地接受英语信号对自己听觉的刺激,随着熟悉度的加深,对捕捉到的英语反映速度也会加快。我们可以把课文,对话和中外成品磁带录制下来反复听和模仿。还可以把自己的口头作文和复述录下来,仔细审听,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还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看英语原声电影。因为看完一部电影,就仿佛是在国外呆了两个小时,而学到的东西是你在国外两天,甚至两个星期都不一定能学到的。杰斯珀森说过,练好听力的首要条件是尽可能让耳朵接触外语和使用外语,练习听力就像学游泳一样,必须泡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这样,他最后才能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在课堂上,认真听教师和其他同学讲英语也是提高英语听力的好途径,营造英语习得环境,可使听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要充分利用校内的英语电台、语音室、电视录像等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营造一种良好的英语语言氛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从以上几个方面认真入手去突破英语听力心态和环境瓶颈,我们就一定会在听力上取得明显进步。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朱小玲.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因素及其对策.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8).

[3]曾凡贵.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4]王守元,苗兴伟.听力理解的思维特征与听力学习策略.外语电化教学,2003,(8):5.

第2篇:生态学的研究途径范文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地理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5-0006-03

景观生态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崛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为景观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把地理学对地理空间相互作用的横向研究和生态学对生态系统功能相互作用的纵向研究结合为一体[1],在生态保护与环境规划治理等领域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与实践价值。许多高等院校中“景观生态学”已成为相关本科专业或者是研究生教育的必修课程。但在不同的高校专业设置中,“景观生态学”所处的学科地位不同,由于景观生态学学科交叉性和所涉及内容的广泛性,其可出现在生态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园林设计、资源管理等专业。专业设置的不同体现了学生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差异,而教学中也往往出现由于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与新内容缺乏衔接,使目标课程设置呈现跳跃性的现象,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景观生态学”是河南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设置始于2013年秋季,以选修课形式被学生所接受,2015年以专业基础课的形式纳入到生态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课程安排在二年级下学期,此时已经具有了基本的生态学理论基础,但由于学生的专业认识局限于传统生态学中由生物个体到生态系统的研究,缺乏宏观的地理视角,在面对不同时空尺度景观原理及景观结构与过程研究时表现出一定理解难度。如何针对学生的知识体系,减少或避免因学科理论基础薄弱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景观生态学”教学任务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景观生态学”课程的特点

景观生态学概念的产生来自于两个科学概念的结合,一个为地理学上的景观,一个为传统生物学上的生态。一般认为, 景观生态学是景观学发展到生态学领域,跨地理学和生态学的一门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2]。按照现代科学产生发展的动态模式, 可以找出景观生态学的四个主要理论来源,分别为地理科学、生态科学、经济科学和系统科学[3]。生态学的研究范围由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逐步过渡到景观和区域, 其研究尺度不断扩大,反映出对生态问题的探索由微观走向宏观的趋势,并最终用以解决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面临的各种问题。因此从其理论发展及学科价值上分析“景观生态学”的课程特点主要表现为具有较强的交叉性和融合性,并兼具实用性和实践性。在学科交叉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与地理学、土地管理学交叉;与农学、林学及环境学交叉;与园林规划、城乡设计等交叉;与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学科的交叉;与管理学、旅游学等交叉[4]。一言以概之,“景观生态学”在不同类型大专院校中的设置涵盖了与其基础理论有关的各个学科。同时其广泛性也暴露了在课程设置中的缺陷,如基于追求学科与课程设置的创新性,并满足部分学生对基础理论应用性的要求,机械性的将“景观生态学”课程加入到培养体系中,忽视了该学科与同专业其他学科尤其是学生已有知识储备之间的联系性,学生的专业基础有失平衡,导致学习热情降低,被动学习,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降低了教学效率。

二、地理学思维在“景观生态学”教学中的作用

地理学与生态学在研究内容上具有差异性与同一性,而景观生态学是二者同一性的直接体现。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圈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该学科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属性,关注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过程与人文过程,在进行地表过程分析、人―地关系分析的同时,还注重各种生态过程的模拟评价。从系统论范畴讲,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圈中一个系统及其周围的生物的以及非生物的物质所组成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需要或产生的所有物质都属于地理圈的组成部分,随着研究范围的拓展,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包括信息与技术系统也纳入到生物圈研究中,从而表现出生物圈与地理圈的融合。由于地理学和生态学研究对象的叠合、研究方法的类同、研究内容的近似以及互为补充的需要, 使这两门学科相互联系成为必然[5]。地理学是探讨人地关系的科学,从该角度讲生态学本身是地理学学科体系的一部分。当代生态学的研究层次已经囊括了分子、基因、个体直至整个生物圈,其中一些宏观领域的研究与地理学的研究密切相关。景观生态学是将现代生态学和地理学理论与方法高度融合,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持,研究大中尺度范畴问题的生态学,因此对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是以地理学理论为基础的。

景观生态学不同于传统的生态学,其区别表现为传统生态学是以生物为中心,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机制,景观生态学则强调以无机环境为基础, 以生物为中心, 以人类为主导, 正确处理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 并实现景观生态系统的合理调控与规划。景观是一个生态系统,但它首先是一个由不同的地理要素组成的地理实体,并依据研究尺度不同其组成内容和结构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景观生态学坚持了自然环境这一整体的概念,秉承系统论和等级理论的原则,使各个地理要素得以综合分析,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以及相互联系,克服了分析上的片面性和孤立性。景观生态学中斑块―廊道―基质模型,空间异质性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等无一不体现了地理学的广域性、地域性以及综合性特点。此外,景观的研究尺度由微观向宏观转变,尺度变化的同时生态学的格局和过程规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如在群落生态学部分的演替顶级理论中包括有单元顶级论、多元顶级论和顶级格局假说,但如果考虑到尺度问题就会发现单元顶级理论具有明显的缺陷[6]。因此需要进行不同研究层次生态规律的尺度转换,即尺度推绎。尺度分析中涉及的粒度、幅度、范围等概念也无一不是地理学中所包含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传统生态学中没有体现。

不仅在学科基础层面,地理学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理论支撑,二者之间的紧密结合与相辅相成还表现在地理学的新理论、技术方法的进步也同时制约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与应用。景观生态学从诞生到现在已逾70年,其研究内容从对景观格局指数的分析计算、景观演变特征的追踪描述,逐渐深入到对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意义的探索,同时注重尺度效应的研究,并进一步向景观的生态服务延伸[7]。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向更加多样化,涵盖了土地利用格局与生态过程、城市景观安全格局构建、景观生态规划、自然保护区网络优化、农田景观与生态系统健康、源汇景观格局分析与水土流失危险评价等。此时,新的统计分析模型与方法纷纷涌出,如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多尺度土壤侵蚀评价指数、斑块顺坡连通度指数等。众多新方法的建立与验证离不开定量地理学的分析方法,而在不同时空尺度研究对象数据的连续获取以及区域格局的对比分析方面,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结合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手段。在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空间景观模型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8],应用更加广泛,为景观自然过程的相互作用和景观管理评价提供了研究依据。

因此,在以人类行为为主导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中,地理学思维是理解和解决景观生态学中的科学问题的必备条件,具有一定地理学知识背景的人才会为景观评价及景观规划提供更宏观、更理性的视野。

三、传统生态学下“景观生态学”教学的障碍

在众多学科交叉类型中,景观生态学与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学科的交叉十分普遍,在具体学科体系中表现为在传统生态学框架中机械性加入“景观生态学”课程。一定的分子、植物学、动物学知识积累有利于向生态学及不同分支学科逐渐深入,但离开地理学简单地讨论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过程、区域概念和大尺度的空间思维的缺失,从根本上限制了景观生态学教学的深入有效开展。

1.人类活动是导致景观变异与破碎化的根本因素。地理学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人与环境的对立和统一,但传统生态学在认识不同生态过程关系中,忽视了人类行为的主导性,对人类行为引起的自然生态的变化缺乏客观的综合的评价。因此学生对景观进行分析时,忽略了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再塑造和人文景观的重要性,对教材中的内容只进行机械性理解,缺少发散思维。

2.地理学强调生态系统格局对地域的依赖性。地球各圈层中生态系统所处的位置不同,其内部的景观要素形态、景观空间结构、景观动态发展规律具有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对景观稳定性及功能的影响是综合的,表现为景观生态学中的尺度效应理论。这一点在传统生态学中未得到足够的表达,限制了学生对景观多样性的理解应用。

3.景观格局与过程是动态性。传统生态学只重视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忽视了社会发展与自然的矛盾,不能从历史角度看文明发展和景观格局演替动态之间的紧密关系,在生态平衡中未曾重视人地关系协调状态的实现。景观的时间演变是环境变化与人类行为的双重作用结果,地理学中对区域历史过程的研究为景观生态过程的动态性拓宽了研究视角,并为景观的现状分析和总体规划提供依据。

4.地理学的分析方法是景观分析的基础。景观要素结构、镶嵌性格局、景观变化动态模拟等过程,无一不是运用了地理学的分析方法。此外,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现代技术也应用到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数据采集、分析模拟和预测评价等环节,该方面知识和操作能力的缺乏直接影响理论的实践,影响学生动手能力提升。

四、地理学视域下的“景观生态学”教学策略

鉴于地理学理论与技术方法对景观生态学的重要性,有必要针对学生的现有学科知识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在广泛借鉴国内外各院校景观生态学设置及教学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河南师范大学该课程的教学经验,对传统生态学下“景观生态学”教学方法提出建议,其主要目的为培养或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思维,最终以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全局的视角看待景观问题。

(一)深入了解学生地理学基础,增强地理学科认同

中学阶段的文理分科限制了理工科本科生对地理学的认识,因此从意识上提升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是形成地理学思维的首要任务。综合探究式及引发式学习,克服惰性心理,从问题着手,激励学生主动寻找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其形成地理学不仅是理论更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等认识,自发运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参与到“景观生态学”的学习讨论中。

(二)优化教学内容,以契合本科生的理解水平

面对不同的专业,“景观生态学”的本科教材在内容取舍和深度确定上差异较大[9]。首先要选择适合本科生接受范围的教材,根据景观生态学学科内容,即结构、功能、动态和景观规划,选择教学侧重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标识。其次,依据学生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分析教学的层次性,依次展开教学,对重难点辅以实践教学,避免由于基础知识缺陷影响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不足,构建较为完整的学科内容体系。

(三)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与生态问题多尺度分析能力

在“景观生态学”课程内部及外部关注学生地理学科思维方式的培养。内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地理学基本原理,重视人―地关系及其时空演变等,突出人文关怀,在景观动态研究及景观规划与设计中体现人的作用和需求,不拘束于具体的规范和指标。外部设置地理学相关的选修课模块,如“自然地理学”,“植被地理学”、“人文地理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以达到与专业课程的相辅相成。

(四)教学方法多元化,理论与实践并重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仅依靠教材内容不足以体现其特色。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多元性,增加实践部分的操作。如通过课堂PPT演示与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具体生态问题的解决途径,亦可选择周围一定地域,通过实地测量与考察,对该空间内的景观类型进行规划设计等。实践是验证理论的必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知识构架,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也是保证“景观生态学”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方面。景观生态学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新技术的产生以及模型的建立拓宽了其在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各领域的应用。因此教师应与时俱进,掌握地理学、生态学等景观生态学相关学科的最新科研进展,并参与具体景观生态问题研究,促进优良的教学队伍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傅伯杰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1:1-10.

[2]肖笃宁,李秀珍,高峻等.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3:1-5.

[3]肖笃宁.从自然地理学到景观生态学[J].地球科学进

展,1992,(7).

[4]何东进,洪伟,吴承祯等.景观生态学精品课程建设与教

学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1,(8).

[5]冯明义.现代地理学与生态学[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990,(3).

[6]张雪萍,张淑花.地理学学科体系下生态学课程的建设

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0,(3).

[7]陈立顶,李秀珍,傅伯杰等.中国景观生态学发展历程与

未来研究重点[J].生态学报,2014,(34).

[8]刘海燕.GIS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地理学

报,1995,(50).

第3篇:生态学的研究途径范文

关键词:生态学;教学改革;科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057-03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强和应用面广的综合性学科[1]。近年来,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和日益严重,人们对生态学的关注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生态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地区及全球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生态学人才作为生态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而且环境问题复杂性和艰巨性的加剧,对当代生态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生态学教学模式显然远远不能满足和适应新时期生态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对传统生态学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已显得甚为重要和迫切。传统高等教育普遍只重视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普及和掌握,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较为欠缺。基于此现状,教育部已明确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大学教育在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态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及创新能力具有越发突出的作用。它也是现代生态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成为新时期生态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教学和科研是现代高校的两个主要职能,两者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对学科发展至关重要[3,4]。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指标之一[5]。特别对于像生态学这样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来说,其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求更高。很显然,传统生态学教学已很难满足新时期生态学人才培养的要求。科学研究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在生态学人才培养方面将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有效促进现有生态学的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生态学人才的培养质量,而且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生态学人才方面优势更加明显。笔者将以现代生态学教学现状为基础,在剖析现代生态学教学弊端的同时,结合生态学科学研究,对我国的生态学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一、目前生态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注重传统理论教学,教学内容缺乏更新。注重传统理论教学,教学内容缺乏更新是现代生态学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虽然生态学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但在较短的时间内其发展速度却是惊人的。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通过与不同主要分支学科的有效结合与交融,目前生态学已经形成了多个新兴的分支学科,例如分子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行为生态学、进化生态学、化学生态学、数学生态学等。这些分支学科不仅使传统生态学理论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而且有效促进了更多新的生态学理论和技术的出现。它们已经成为现代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随着生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新的生态学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它们作为生态学的最新发展构成了现代生态学的前沿。然而,纵观目前我国大学生态学教学实际,绝大部分教学内容仍以传统生态学基本理论为主,涉及生态学最新进展的内容甚少。这里我们并不是忽略生态学传统理论的重要性,而是认为传统生态学理论只能是现代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现代生态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传统生态学理论知识,而且也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应用生态学理论所带来的生态学的最新发展,同时也包括现代生态学研究所产生的一些新理论和新技术。只有系统掌握了现代生态学的各种理论知识,我们培养的生态学人才才能更好的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重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薄弱。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从目前生态学的教学实际来看,理论教学普遍比较受重视且发展较快,与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却严重缺乏。长期以来,我国的生态学教学主要以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为主,涉及到实践环节的也都以课堂演示或语言描述的形式来完成,学生真正进入实践操作的机会很少。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本上的生态学理论知识就是学生所要掌握的生态学的全部内容。由此产生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对生态学知识理解比较肤浅,生态学专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明显偏低,学生普遍缺乏生态学专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态学教学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普通科普教育。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学教学的重视,生态学实践教学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虽然如此,由于原有生态学实践教学基础条件十分薄弱,目前多数高校生态学实践教学主要以学生开展野外科学调研为主。因此,改善生态学实验和实践条件已经成为未来生态学教学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

3.偏重宏观领域的教学,微观层次理论很少涉及。我国多数高校生态学教学仍以生态学宏观领域理论为主,有关生态学微观层次理论很少涉及。在这种知识结构的影响下,学生和普通民众都认为生态学只是针对宏观领域的研究。其实,就生态学学科的诞生来看,在当时研究条件下,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生物所处的宏观生存环境。但这种对生态学的描述随着生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快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特别在生态学与不同学科间实现有效交融,许多先进且精确的现代研究技术被应用于生态学研究以后。因此,现代生态学不仅是运用宏观手段对生物及其所处环境进行研究,同时,一些重要的微观研究手段,例如分子技术,在生态学研究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以此推动生态学向更深层次发展。就目前我国生态学教学现状来看,有关生态学微观领域知识的教学内容很少。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相关专业教材严重缺乏。我国目前有关分子生态学的专业教材极少,只有部分教材在相关章节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二是生态学实验条件的限制。在分子水平开展生态学的研究,需要先进的实验设备和高成本的实验经费投入,这些都是多数高校所不能具备的。

二、科学研究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4篇:生态学的研究途径范文

 

一、引言

 

环境科学源于人们对于周围环境及其影响的高度关注,并随着众多环境问题的出现而迅速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 它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不仅涵盖地理学、生态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自然科学领域,还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及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 环境科学的学科形成历史虽然不长,但其学科框架日趋成熟、研究方法逐渐丰富、研究范围快速扩展、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日益彰显。

 

从多学科到跨学科、从跨学科到学科交叉融合,环境科学经历了起源、发展并逐渐成熟的快速成长过程,同时也处于继续深入发展的重要关口. 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需要归纳整理,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需要明确,一些关系到学科未来发展的框架需要搭建。

 

二、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

 

对于环境科学( Environmental Science) 的定义,试将国内外一些主流的定义引用如下:环境科学是研究近代( 包括现代) 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质量变化的科学. 它研究环境质量变化的起因、过程和后果,并找出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技术措施( 马世骏,1983) .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 刘培桐,1994)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环境"之间辩证关系,掌握其发展规律,调控二者间物质、能量与信息过程,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谋求人类环境系统协调和持续发展的科学( 贾振邦等,2004)。

 

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系统为特定整体,针对不断变化的环境问题,通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科学的跨学科综合研究,逐渐形成的交叉学科群( 杨志峰等,2004)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郑度等,2007) .环境科学是研究和揭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指导人类进行环境实践的科学体系( 左玉辉,2010) 。

 

从上面列举的环境科学定义来看,虽然表述有区别,但实质大同小异. 可以归纳整理为: 环境科学以复杂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各种环境问题为研究内容、以多学科融合交叉为典型特征、以揭示"人类-环境"相互作用规律为核心任务、以"人类-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学科群。

 

三、环境科学的发展趋势

 

1、国际上环境科学研究的趋势

 

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是1969年成立的,其目的为改进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着重于七个方面的工作:(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氧、氮、硫、磷);(2)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和进化;(3)人类定居点的环境;(4)生态毒理学;(5)环境系统的模拟模式;(6)环境控制;(7)环境向题情报通讯系统。

 

七十年代初期,联合国环境规划暑(UNE)指出,为了人类生活及幸福,必须取得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使人类的最高能力得以全面发展,并制订了研究规划(1972年),包括五个方面:(1)全球环境评价,为了提高环境质量,研究人类居住区的规划和管理,自然资源管理的环境前景 (2)环境的管理活动。(3)支持措施。(4)自然野生生物和遗传种源(包括水陆生态系统和栖息地)的保护。(5)能源问题。

 

2、我国环境科学的发展趋势

 

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和环境保护问题。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别指出,必须"坚决保护农业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这就需要专家、学者从事生态经济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来研究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起来,使我国的经济在协调的基础上更稳定、更迅速地发展"。

 

关于我国环境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环境科研工作者对此早就有所预见和观点.正如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多次强调的观点,提出环境问题必须从生态平衡的观点去考虑。从生态平衡的整体观和经济观来研究,整体观点是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经济观点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从这两个基本观点出发,同时考虑经济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生态观和经济观的统一,方能避免生态间题的片面思想,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的生态失调的问题。

 

六十年代以来,生态学的发展由于环境保护问题而获得巨大的动力;同样,生态学理论作为环境科学基础理论之一,对环境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很重视生态学与环境科学两者之间的交叉研究。

 

也就是说,运用生态学原理改革工艺,用生态工艺代替传统工艺,所谓生态工艺,是应用生物圈物质运动规律,把生产过程纳人生物圈合理的物质循环系统,运用系统工程原理设计闭路循环的生产系统,实现资源的多次利用,或无废料排出的生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坏境效益的统一,这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同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当今,许多重大环境间题都是与生态系统有密切联系.如城市污水处理方面,要研究发展土地处理系统,充分利用生态系统发展生态农业研究,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转化率、生物能的利用率及农业生产废物的再循环、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以达到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和永续利用资源和发展生产的目的。

 

此外,关于国土整治问题,它必然涉及到不同生产系统能源和物质循环问题。还要研究我国的环境区划问题,共中包括在环境本底、环境容量等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人口与交通等方面的合理布局与规划。由此可见,环境科学技术要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必须重视生态系统的能源和物质循环研究.运用生态学观点和原理,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从不同侧面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现代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共同特点。

第5篇:生态学的研究途径范文

(一)高等教育生态过程研究

1.教育资源的生态学研究由于高等教育出现严重的不公平问题,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许多学者研究的难点问题。这些学者大多借鉴生态位的概念,研究我国高等教育在外部环境中区域分布不均,中观环境中出现教育层次、教学类型高度重叠和空场,内部环境中存在权力过于集中等问题,重构政府、社会、高校之间的关系。学者邢运凯通过对高等教育生态位的研究中,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当下出现生态位高度重叠的情况,出现教育类型、教育层次、区域覆盖等生态位高度重叠现象。并探索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办学自主性较差,政府的权力过大等诸多矛盾是高等教育生态位高度重叠的根本原因。朱振林不仅认为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生态位重叠,辩证地分析高等教育中存在大量的生态位空场。一是区域空场,大量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在东中部发达地区;二是层次空场,高职院校较少且覆盖区域狭窄,三是行业空场,高校大规模的合并和综合化,缺乏行业特色的高校。认为解决资源配置问题首先是要调整政府管理高校在资源配置、评价方式、权力分配的模式。其次就是对高校在专业、区域、层次上进行合理布局。赵书山则是从资源配置失衡来解读高等教育生态学现象。他认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存在主客体失衡,资源配置过程、资源配置方式失衡等现象。

2.人才培养的生态学研究通过国内学者对人才培养的生态学研究成果的归纳、分析,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1)关于创业教育的生态学研究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部分,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日益突出,创业教育成为近年来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在创业教育生态学研究中,如何构建良好的创业教育体系的相关研究不胜枚举,国内的研究成果很多。综合而言,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视角:其一,有部分学者借鉴国外的创业教育经验,以比较的视角展开研究。刘振亚通过对中美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化培育的比较研究中得出结论,中国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中存在国家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少,对创业教育认识不足,创业课程少、社会和政府对创业资金资助缺乏、大学生创业实践科技含量低和时间短、创业积极性弱。并结合美国创业教育经验提出培养合格师资、构建良性高校创业生态系统、整合资金和资源、制定创业鼓励政策等建议。其二,以实证视角进行研究。如,陈少雄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创业教育主体中内部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各环境因子及其相互关系、创业教育主体与各环节因子之间的关系。构建出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培育策略。

(2)关于学科发展的研究胡春蕾、黄文龙以生态学视角对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进行解读,认为学科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学科生态承载力,主要包括学科自我引导能力、学科资源、学科竞争力三要素。这三要素的能力越强,学科生态承载力就越强。并对三要素的发展走向提出建议,分享决策与包容共治是学科自我引导能力有效提升的途径;结构优化和质量先行是学科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多科综合与均衡发展是长期形成学科竞争力的方法。

(3)关于教师教育的研究教师教育作为教育生态发展的主体因素之一,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研究的内容之一。于海洪以生态哲学的视角阐述了当下教师教育的困境———教育生态环境的不平衡、学术性与师范性对立等问题。强调应优化“教师教育生态环境”,打破学术与教学的樊篱,构建“四位一体的”教师教育途径。马瑞娟认为影响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的主要有外部环境中的自然生存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以及内部生态环境中的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知识限度、教学方法等生态因子。

3.学术生态的研究随着我国高校学术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关于如何治理学术生态环境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不同学术领域的研究者从各自的学术角度对高校学术生态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关于“学术生态”这一概念的界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权威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两种理解:

(1)环境观。李中赋认为学术生态环境是一个由思想、知识和信息的交换,还有评价体系、学术制度、科研条件与其他因素组成的整体环境。

(2)现象观。栗明伟把当下大学学术界存在的“学术腐败、学术失范”等学术现象称作“学术生态”。通过对于大学学术生态文献的分析归纳,目前对于学术生态的研究就是关于大学学术生态危机的研究,王全林、程东峰认为一是高校追求学术数量而放弃质量,存在学术评价量化;二是由于高校内部行政权力过于强势,学术权力被行政权力所左右;三是学术过于功利化。宋燕、张应强认为我国大学教学学术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面临诸多制度障碍。强调既要构建支持教学学术的外在制度,也要确立教学学术的使命和理念。

(二)高等教育生态策略研究

关于如何促进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发展,国内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建议:第一,大多数学者强调,首先从宏观上构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杨彩玲在《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生态化趋向的策略分析》中提到,强化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生态理念,突破生态理论与生态实践相结合,倡导高等教育生态化经营、确保生态化可持续发展这样的生态体系。第二,由于高等教育生态位的错位发展,部分学者强调高等教育资源应该合理配置。彭福扬、邱跃华《生态化理念与高等教育生态化发展》中指出,高等教育资源在区域分布上、类别层次上、学科结构上必须通过政策引导、市场调节等作用进行优化调整。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学者邢运凯。黄志勇《生态管理: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发展的新境界》一文中在宏观配置上,强调有关资源配置中的政府、社会、高校等职能分布、权责明晰等问题。而陈雯兰、邢运凯《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路径分析与设计》则从微观上解读高校内部权力结构配置,认为应该将高校权力下放,尊重学术权力,弱化行政权力。第三,针对如何缓解目前高校存在的学术生态危机现状,学者们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制度层面改善学术生态。以促进大学学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建立健全的大学保障制度。杨蕊提到重构尊重教师学术权力的保障制度、完善教师人事制度,建立大学的流动机制(即大学师生与学校之间进行双向选择、自主选择的流动机制)。

二、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中的问题

综合以上国内对高等教育生态的文献研究,可以看出,有关高等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我国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采用不同的视角研究高等教育生态学,探讨了当下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分析了在教育生态系统中高等教育存在的诸多现象;比较了不同视角下高等教育生态学发展方向和路径,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内容。但总体来看,现有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一)综合研究不够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结构交错、内容复杂的生态系统,因子之间相互关系不可忽视。现有文献大多是以高校内部某一生态因子为研究对象,缺乏对因子之间建构有效联系和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再者,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属于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存在密切的关系。当前过多集中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内部环境的研究,缺乏内外部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探索。

(二)研究方法有限除个别学者运用了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对高等教育生态学发展中创业教育发展开展研究之外,其他学者都基于现象进行理论分析,缺乏数据支撑,更难以找到质化研究的踪影。例如,在论述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过程研究中,对教师教育生态发展以及学术生态研究仅限于对当下现象描述分析,教师教育发展的主体诉求并未通过量化与质化研究进行深入剖析。

(三)研究对象单一在有关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较为单一,多数集中于国内高校内部生态环境中部分生态因子的研究,全面性还不够。例如,仅有的文本中,以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研究主体对象,大多数是以国内高校本科教育为中心所展开的研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日新月异地发展趋势下,忽视了研究生和留学生教育的研究。

三、高等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展望

第6篇:生态学的研究途径范文

关键词:生态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案例式教学法

生态学是生物、环境和农学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随着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交叉发展,生态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强、应用广泛的学科,逐渐成为人们认识世界、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有力工具。2011年生态学被提升为一级学科,生态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受到空前重视。生态学的飞速发展对生态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传统生态学教学体系通常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应用环节,容易导致教学过于理论化、抽象化。针对这一问题,生态学教学者们一直在积极探索一些改革措施:有些在教学中增加了室内实验部分,但实验内容比较传统,学生兴趣不高;有些尝试着建立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这种实践教学效果虽然好,但时间较长,费用高,难于推广。目前,将大学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从单一的课堂教学活动扩大到学生的自学活动、实践活动以及科学研究活动,从知识的接受为重心的教学功能,扩大到知识的发现与运用功能之上,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一大趋势[1,2]。教学质量及科研水平是衡量一所高等学校的重要指标,教学和科研的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以及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3-5]。根据长期的生态学教学体会和教学经验,提出科研导向式教学模式,以科研案例式教学方法为主,结合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及生态学研究热点讲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一、科研导向式教学模式构建及考评体系的建立

科研导向式教学模式由三个方面构成:科研案例式教学,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及生态学研究热点讲座。(1)科研案例式教学。理论授课采取科研案例式教学法为主,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占课程考核比例的40%,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以综合归纳、推理性考题为主。(2)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结合地方特色,分小组进行实验研究方案和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探索未知领域过程中应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占课程考核比例的30%,考核内容为实验设计、操作、野外调查设计。(3)生态学热点研究讲座。结合专业特点,将生态学理论知识与科研热点相结合,邀请专业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强化学生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占课程考核比例的30%,考核方式为学生根据讲座内容和文献调研撰写综述。

二、科研案例式教学方法的优化设计

案例式教学是针对某一任务,引导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案例教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较强的综合性以及开放性、实践性、启发性和动态性等特点,不仅能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而且兼顾了学生能力的培养[6]。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典型且恰当的案例,可引导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导向式生态学教学模式以科研案例式教学方法为主,探索理论课授课方法,通过课前预习、科研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学生“讲课”等方式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合当今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修复等热点问题,采用相关科研案例,特别是学院教师承担的科研案例进行理论教学,讲授实践应用的最新科研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研案例式教学法要重视案例的优化设计,案例选择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合理设计。案例教学是手段,要服务于教学目的,必须紧贴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案例难度要适宜,易于理解。另一方面,科研案例的选择和设计力求有趣味性或者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三、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方法设计

实践教学是生态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它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操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起着关键作用[7]。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方法是科研导向式生态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生态学的教学内容,结合地方特色资源,根据学生兴趣,开展综合性、探究性、设计性实验或实践,如开展校园植物群落调查、湖泊湿地生物群落调查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将学生每4人分为1个团队,以团队为单位开展实践活动,学生团队通过自主选择项目和教师辅助指导相结合的基本形式,开展课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四、生态学研究热点讲座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对生态系统的不断干扰和破坏,使全球生态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出现了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大气和水体污染、生物入侵、生物多样性消失、荒漠化加剧、生态系统退化、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全球性生态与环境问题和生态灾难。这些都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生态学研究的目的是解决这些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教学要结合当今生态环境的热点问题、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进行教学,引领学生展开思考,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开展生态学研究热点讲座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结合专业特点将生态学理论知识与科研热点相结合,邀请专业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增加课程的深度和灵活性,师生共同探讨,可强化学生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科研导向式生态学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以科研引导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该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将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现状,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该教学方法可在应用性强的生态、环境等学科方面的课程教学中推广,如保护生物学、环境生态学、水污染工程等。

参考文献:

[1]安琦.美国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与我国英语专业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68-71.

[2]陈列.当今国外教学方法改革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1990,(1):22-26.

[3]陈雨露.构建研究型学习制度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3,(10):4-6.

[4]赵建红,汤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184-186.

[5]戴振翔,郑赣鸿.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9-50.

[6]方华,童新海,陆溪平,郭道省.案例式教学方法初探[J].科教导刊,2015,(36):117-118.

第7篇:生态学的研究途径范文

 

生态学作为解决当今生态环境问题和协调人地关系的学科,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其作用和地位也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1]。新疆地处西北荒漠干旱区,荒漠区面积占到新疆地域总面积的70%左右,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沙化现象严重。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一路一带”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新疆提出的“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和“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生态环境保护类人才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同时对生态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学已从过去的基础学科,逐渐发展成为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2]。因此,探讨在新形势下生态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我校生态学专业方向及课程体系的演变历程

 

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不同的培养目标及要求,课程设置的组成、内容及教学组织就不同。我校的生态学本科专业是2003年开始招生的,到目前为止,我校生态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经历了三次大的调整。

 

1.专业初建——生态旅游方向。2003—2005年的生态学专业方向为生态旅游,专业毕业最低总学分为150学分,其中:课程最低总学分为140学分,实践教学环节最低总学分为15.5学分。专业课程以生态旅游、新疆民俗风情及旅游管理为主,但存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衔接不畅、专业课程师资力量较薄弱(专业课程教师主要是外聘)、没有形成完整的师资团队等问题。

 

2.专业方向调整——生态学。2006—2013年招生专业改为生态学,专业毕业最低总学分为178学分,其中必修课为118.5学分,专业方向限定选修课为7学分,实践教学环节为21.5学分(不含必修课程实验学分)。与第一阶段的课程体系建设相比,加强和增加了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如:数学课由原数学Ⅲ提高到数学Ⅱ,增加了化学、生化、生理等课程,同时在专业课程中突出了生态学的内容,增设了生态工程学、恢复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生态规划等课程,同时各专业课程配套有相应的考察、参观实践活动。为了学生掌握生态学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以谢家沟山地—草原—荒漠组成的植被垂直带实验实习基地为基础,新开设了40学时的“生态学综合实验”课程,并建立了独立的本科生态学实验室。

 

此次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使生态学本科专业具备了扎实而系统的生态学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了生态学专业领域及发展的应用知识,同时通过运用生态学知识开展的室内及野外实验的动手操作,学习和掌握了基本的解决生态问题的综合实践技能。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由建设项目污染及资源开发产生的生态问题日益加重,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恢复的生态应用型人才需求迅速增加,本次课程体系建设中课程设置的内容重复、理论偏多、教学特色不明显、实践技能性课程偏少的问题凸显。再加上生态学科本身没有对应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就业形势不够理想,使生态学本科专业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3.专业方向调整及课程体系优化——干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方向。2014年,在新疆“天山学者计划”特聘教授的带领下,开始了生态学本科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优化工作,使我校的生态学专业建设和本科生培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第三次专业方向调整及课程体系优化

 

1.明确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就是本科生培养的目标要求,因此,生态学本科教学必须结合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及就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构建生态学课程体系,强调专业应用培养的重要性,突出新疆生态环境保护特点及需求,因此确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2.确定培养方向。原生态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内容全而泛,缺乏特色。目前本科学生的生源90%来自于新疆,就业去向也是近90%在新疆。2010年新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综合评价结果,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占全疆60.77%,一般的占28.12%,二者之和达到88.89%。这表明新疆的生态环境质量还是较差的,能解决新疆本地生态问题应是本专业的培养方向。面对新疆严峻的生态保护工作,荒漠化治理应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专业方向确定为“干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

 

3.生态学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调整。①通过顶层设计,对生态学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革。为了提升与发展本科教学,避免“闭门造车”,组织课题组6位教师前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林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对生态学相关本科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了调研。

 

在调研期间,对我校的本科教学大纲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根据培养目标、培养方向的调整及调研工作的成果,对教学课程体系进行如下改进和优化:总学分调整:总学分由178下降为163学分,其中必修课为102.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1.5学分(不含必修课程实验学分,含8周的毕业实习);课程调整:将“地质地貌学”改为“自然地理学”,专业课程中增加了“绿洲生态学”,课程专业限定选修课调整为“荒漠化防治原理与技术”、“荒漠植物栽培技术”、“水土保持学”。为了使学生了解荒漠化防治方面的政策要求,增设了“荒漠化防治政策与法规”课程。通过调整优化课程结构,使生态学理论及应用技术有机结合,增加实践课教学的比例。除原有的野外生态综合实验和生态工程实习外,还增加了“荒漠化防治原理与技术”、“荒漠植物栽培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实习,实践课比例由原来的12.1%提高到13.2%(不含必修课程实验学分)。实践教学实习内容专业性更强,操作性更高。

 

②组织特色教材的编写。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体系的设置内容实现的,而内容的实现必须借助于相应的教材完成。新疆特殊的生态环境,生长着特有的适用于荒漠化防治的物种,不同的物种、生理生态特性的差异,导致其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的栽种技术要求也不同,一般的通用教材难以满足需要。组织教学团队中长期从事荒漠、草地植物生态保护及利用的教师,按课程设置要求开始了“荒漠植物栽培技术”教材的资料搜集和编写;利用校内管理学院法律系教师资源优势,组织编写“荒漠化防治政策与法规”教材。通过相关配套教材建设,为培养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基础。

 

4.生态学本科专业实践环节增加和改善。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调研时,课题组还参观了资源环境学院“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级重点开放实验室、“黄土高原农业资源与环境修复”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为改进生态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工作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借鉴。①充分利用已有的科研平台。目前依托我院与内地3所大学、2个科研院所成立的“荒漠生态恢复与重建研发和创新中心”,为生态学本科生提供了实践学习的平台。2014年秋季,生态学专业本科生参加了准噶尔盆地的荒漠林恢复工程的栽植活动;2015年有2名相关专业的学生以荒漠林恢复基地为研究对象,完成了毕业论文。由此可以看出,荒漠生态恢复与重建研发和创新中心的研究基地已在本科生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②积极倡导本科生导师制。利用荒漠生态恢复与重建研发和创新中心在新疆南北疆近万亩的荒漠生态恢复与重建基地,为导师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实验平台。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荒漠化防治不仅需要解决栽培种类的问题,还需要解决技术问题(包括材料问题)。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在野外实际条件下都有很多技术及理论研究问题需要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借助于学校及学院每年开展的大学生创新项目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申报。④借助研究所的各项活动,开阔本科生的眼界。借助研究所研究工作(成果)汇报会、邀请国内外相关专家专题报告会、研究生的seminar等方式,加强本科生在平台实践学习中的学术交流,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对专业感情的培养。

 

⑤积极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依托中心已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荒漠恢复技术应用推广项目,为本科生参与各项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⑥对已有的生态学专业实验室改造、升级,由专人管理并对学生开放,为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提高操作技能提供条件。

 

5.提升生态学本科专业师资素质的方法。鉴于目前师资队伍人员结构不尽合理、骨干教师群体在国内的影响力不高、应用型教师人才比较缺乏的现状,探索采取以下方法或途径:①依托特聘岗教授,在校内定向培养骨干教师。选择有一定工作基础、具有发展潜力的1~2名骨干教师,制订培养计划,由特聘岗教授指导、定向培养,提高骨干教师素质。②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等途径,采取联合培养、进修、高访和访问学者等方式,定向培养本专业师资。③采取联合申报和承担国际、国内各类研究以及示范推广项目,教师通过参与课题,提高自身的科研及技术应用能力。④通过组织学术或教学研讨会,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或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提高和完善本科教学。⑤合理规划师资队伍的结构,有计划、有目的的引进相关人才。

第8篇:生态学的研究途径范文

参考文献的撰写是体现了作者对科学的严谨态度,论文当中引用的内容是可以查阅到的,也为同一研究的作者提供正确的阅读方向。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生物多样性论文参考文献,给大家在写作当中参考欣赏。

生物多样性论文参考文献:

[1]田兴军.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李斌,蒋步新,李化雨.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J].环境保护科学(第28卷),2002(4):49.

[3]高振宇,徐海根.中国――俄罗斯生物多样性信息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4]杨建新.生物多样――人类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的研究[J].环境科学进展,1993(3):30.

[5]马克平,米湘成,魏伟,等.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6]徐海根,丁晖,吴军,等.2010年生物多样性目标:指标与进展[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0,26(4):289~293.

生物多样性论文参考文献:

[1]陈灵芝.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李文华.中国的自然保护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司.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4]宋朝枢.自然保护区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

[5]马克平.监测是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的有效途径[J].生物多样性,2011,19(2):125~126.

生物多样性论文参考文献:

[1].周子杨,黄先才,孟玲,谢桐洲,李保平;有机稻田埂植物上节肢动物多样性[J];生态学杂志;2011年07期

[2].吴玉红,蔡青年,林超文,黄晶晶,程序;地埂植物篱对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9年10期

[3].简永兴,李仁东,王建波,陈家宽;鄱阳湖滩地水生植物多样性调查及滩地植被的遥感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1年05期

[4].官昭瑛,何莹,安玉蓉,蔡吉花,童晓立;外来植物凋落物分解对底栖动物多样性及其摄食功能群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0年11期

[5].魏彦昌,吴炳方,张喜旺,杜鑫;生物多样性遥感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8年09期

[6].岳天祥;生物多样性遥感研究方法浅议[J];生物多样性;2000年03期

[7].徐文婷,吴炳方;遥感用于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的进展[J];生态学报;2005年05期

[8].郭中伟,李典谟,甘雅玲;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遥感评估[J];生态学报;2001年08期

[9].方彬,陈波,张元;生物多样性遥感监测尺度选择及制图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6期

[10].黎道洪,罗蓉;贵州和尚洞不同光带内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脊索动物的多样性及分布研究[J];中国岩溶;1999年02期

[11].刘红,袁兴中;曲阜孔林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9年05期

[12].金翠霞,吴亚,王冬兰;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J];昆虫学报;1990年03期

[13].朱巽,袁金荣,林仲桂,朱雅安;衡阳盆地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4年04期

第9篇:生态学的研究途径范文

关键词:辩证思维;生态学教学;哲学

唯物辩证法是的核心内容,是通过系统对立统一范畴来分析物质世界的整体性的思维[1]。唯物辩证法发展到现在,现代生态学与辩证思维相结合,发展成为生态思维,力求从总体过程和广泛的联系中去解释物质世界的各种属性和现象[2]。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互相关系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优化调控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生命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在目前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问题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在生态学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开展教学改革是必要的。本文从唯物辩证思维的角度分析在生态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时时贯穿辩证思维的若干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态思维模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类生态问题,同时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提高教学效果。

一、多样性和整体性

目前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下降、能源和资源短缺、污染加剧等成为人类逼切希望解决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与自然对立的结果。“先污染后治理“ 成为目前关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的一种观点,认为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以牺牲部分自然界为代价。这一观点也反映了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主宰,往往片面地分解整个自然界,片面地追求对人类有用的事物,从而在对自然界开发利用的同时也加重生态问题。

按照唯物辩证法观点,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统一的自然界又是多样的。自然界的每个组成部分,有机物、无机物、气候、生产者、消费者都形成一个整体,他们之间存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每个成分和变化都会影响其它过程。更关键地是要把人类看作整个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从生态角度通过自然认识自身,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多样性。人类在污染自然界的同时,自然界也会以各种疾病等形式回报给人类,故在生态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整体观,引导学生在要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同时避免追求自然界本质和规律的“单一性”。例如植树造林,是否所有植树造林都是好的?在啥情况下,不适合用植树造林的方式?是否有其它的替代方法等?

二、对立统一性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生物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环境是生物发展的客观载体,而生物的发展有对环境发生重大的影响。同时,物质与环境一起形成一个开放的、循环的自然生态系统。开放性意味着实物之间彼此联系,循环意味着自然生态系统各个部分即是独立的又相互联系。这要求我们在要求人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对其进行对立统一的把握。

在生态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的“一分二“的看问题观点,即要看到人类利用自然界的积极方面,也要看到消极方面,同时教师还应该在设计教学过程和内容中体现“一分为二”的观点。例如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了缓解北方干渴之苦的浩大工程,这是具有积极作用。在这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南水北调是否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有哪些?如何评价南水北调的社会经济效益与损失的生态效益?等等。

三、有限与无限相统一

按照唯物辩证法观点,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辩证否定的发展过程。由于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已经让人类利用自然界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人类对整个自然界的认识还存在许多的无知,这使得人类只是索求自然而没有意识到维护及建设自然的必须性。到目前为止,水污染、重金属污染等都成为至今国内都没有解决问题,这侧面说明自然资源的价值是有限的。

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开放循环的系统,具有其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规律,即保证其的无限生机,但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下,其具有有限性。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依赖自然界而协同进化的。故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和利用能量时,一定要考虑其承受力,保证生态系统的循环顺利进行。

在生态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自然界的价值是无限与有限的统一,树立协同进化的观念,并在设计教学中体现这一观念。例如,岩石圈到生物圈到人类的发展中的协同进化。例如在生态位、生态足迹及生态系统服务的讲解中,体现生态承载力与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以湖泊生态系统为案例设计。

四、结语

唯物辩证思维在现代生态学的发展基础上形成生态思维形式,具有多样性和整体性、对立统一性等特性。生态学不仅体现了生态思维的主要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形成生态思维的主要途径。在生态学教学中,不但应引导学生用唯物辩证思维的观点去认识生态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也应该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设计更科学的教学内容和过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