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肉豆须范文

肉豆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肉豆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肉豆须范文

其实,三阴交穴就是我们的父母留给我们的巨额财产。可以帮助我们维持年轻,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保证女人的魅力。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三寸处(自己的手横着放,约四根)

一、保养子宫和卵巢

人体的任脉、督脉、冲脉这三条经脉的经气都同起于胞宫(子宫和卵巢)。其中,任脉主管人体全身之血,督脉主管人体全身之气,冲脉是所有经脉的主管。每天晚上5点~7点,肾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每条腿的三阴交穴各15分钟左右,能保养子宫和卵巢。促进任脉、督脉、冲脉的畅通。女人只要气血畅通,就会面色红润白里透红,睡眠踏实,皮肤和肌肉不垮不松。卵巢早衰该怎么办手指横着的宽度)。三阴交对女人、对人体究竟有什么神奇作用呢?

二、紧致脸部肌肉,使脸部不下垂

看看张曼玉和赵雅芝,现在脸都紧紧的,没有松垮下来,因为她们的饮食都很规律,脾没有受到伤害。再看看大美人关之琳,经常在家开party,饮食无节制,喝酒无节制,伤了脾,脸部现在松弛得非常明显,老态骤然显现。经常伤害脾,脸上及全身肌肉都会更快的松弛。如果想在40岁之后,还能对抗地球的引力,保证脸部和胸部不下垂。除了饮食要规律之外,还要经常在晚上9点左右,三焦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穴各20分钟健脾,因为三阴交是脾经的大补穴哦。

第2篇:肉豆须范文

材料:八角25克、桂皮15克、小茴香15~25克、甘草10克、三奈10克、甘菘3~5克、花椒20克、砂仁10克、草豆蔻5克、草果15克、丁香5~15克、生姜100克、大葱150克、料酒100克、冰糖350~500克、味精15克、精盐350~500克、鲜汤5000克、精炼油50克、纱布袋2个 。

调制:将八角、桂皮、小茴、甘草、三奈、甘菘、花椒、砂仁、草豆蔻、草果、丁香等分成两份,分别装入宽松的纱布袋中并用细绳扎紧袋口;姜洗净拍破;葱连根须洗净挽结;将大块的冰糖先在火上炙烤一下,然后放在菜板上轻轻敲碎,再与精炼油一同入锅,用小火炒至呈深红色时,掺入500克沸水搅匀,即成糖色;锅置火上,掺入鲜汤5000克,放入姜葱,调入精盐、味精和糖色,再放入香料包,烧沸后改用小火慢慢地熬至香味四溢时,即成新鲜卤水。

2、新潮式配方

原料:干辣椒200克,花椒20克,姜块、葱段各100克,八角60克,山奈、桂皮、小茴香、草果、砂仁、草豆蔻各20克,丁香5克,香草10克,糖色300克,老抽、盐、鸡精各100克,鲜汤1000克,混合油6000克(菜子油、精炼油各3000克)。

制作:八角、桂皮、草果、丁香、砂仁、香草浸泡10小时捞出;鲜汤入卤水锅中大火烧开;锅入2000克混合油,烧至三成热时入浸泡后的香料、小茴香、山奈、草豆蔻小火炸30分钟,捞出入卤水锅中;锅内入剩余的混合油,烧至五成热时入姜块、葱段大火爆香,放干辣椒、花椒小火炸30分钟,出锅入卤水锅中,再放盐、老抽、鸡精、糖色改小火熬4小时(汤汁保持沸而不腾的状态)即可。

3、黔式配方

原料:老姜200克,小葱150克,鲜沙姜25克,鲜南姜50克,桂皮、白芷、砂仁、八角、小茴香、香叶各30克,花椒、干辣椒各20克,肉豆蔻、丁香、香果、草果、甘草各15克,白豆蔻、山楂各10克,罗汉果2个。

制作:桂皮、白芷、砂仁、八角、肉豆蔻、丁香、香果、草果、甘草、山楂、罗汉果入干锅中小火炒10分钟,取出与花椒、干辣椒、小茴香、香叶、白豆蔻一起入烧至五成热的色拉油中小火煸炒5分钟,取出入料包内;冰糖200克入五成热的350克色拉油中小火熬成糖色;

第3篇:肉豆须范文

《科技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电视等的出现使“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成为了可能。通过科技,我们不仅能看遍世界的美景,还能更深入的探索自然的奥妙。科技,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让我们更好的感知自然。

科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看见了世界的壮美与辽阔。目前,一组“世界与内蒙古撞脸”的图片在网络上走红。从图片中我们能看到世界上许多的景点在许多地方与内蒙古有异曲同工之妙。网友们纷纷感叹,要是没有科技,我们也许永远也不会发现内蒙古那具有“国际范”的美。的确,如今的人们处在边界的互联网时代,不出家门,我们就可以看见内蒙古广阔无垠的草原,感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阔气势。这要放在古代,人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感受更真切,但要忍受旅途的疲惫。在偌大的世界里,人是渺小的,只有通过科技,才能满足我们对自然无限的好奇心。

科技总能把我们带入另一个“时空”。通过科技,我们无需实地考察,就能从宏观上把握自然,感知自然。尼泊尔发生了8.0级大地震,令世界为之悲痛。如今,有了科技,我们得以换一种方式心系灾区。通过电视,我们了解到灾区的各方面情况。通过上网,我们还能了解到尼泊尔此次灾难发生的原因,震源深度以及可能引发的各种气象灾害等等。科技拉近了我们与尼泊尔的距离。我们无需亲自前往灾区,便能够感受自然的巨大威力。有了科技,我们对自然的感知就不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我们能更加理性地面对自然,对自然常存敬畏在心间。

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在一个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科技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的想象,推动了我们去探索。回首在科技不那么发达的时代里,哥伦布历尽艰险发现新大陆,却未发现那不是他所向往的亚洲;近代中国人因为科技落后而缺乏对世界的了解,妄自尊大……我们要好好利用科技,开眼看世界,更好的感知自然,利用自然。

日前,一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教师辞职信被称为情怀辞职信。我们在限度利用科技同时,也不要忘记迈出脚去看看,生活,毕竟还有诗和远方。

总而言之,在这个不断向前发展的时代里,科技的出现总是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感知自然的。我们应感激:科技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生命的本质更在于过程》

这让我想起韭菜与韭菜兰的故事。韭菜兰作为兰花的一种,因极其类似于韭菜,故得名“韭菜兰”。倘若区别二者差异,仅存在于长熟待取阶段,不仅破坏了世间万物自然规则,也会造成美食的难以下咽。

世间万物在成长阶段都是以“简”存在。以人为例,常言道“人之初,性本善。”人在成长过程中,身体构造已然完成,内心和思想内涵的填充才是人“成熟”的标志。倘若以“人的存在仅为存活定义”这是对神圣生命的践踏。如果以这样的规则宣讲*,缔造出来的只是“活人”。

人,存在固然是有着本质区别和探索的。以完成某项成就某项工作某种生命为基础。若,仅仅以人活着等死校正其意义,这违背了人存在和存活的理解。

显而易见,乾坤万物、日月星辰都有着存在的意义,并非仅仅是生存、繁荣、湮灭的生理代换。探索万物更应该从本质和存在过程出发,生命的结果也只是存在过程中磐涅的另一种“新生”。

万物或许以不同形式存在、或许存在于不同状态、或许相同形式和相似状态存在,这些都不影响对其生命结果的探索。归咎其源,这也印证了生命过程存在的意义。

既然,万物本身都有着自身的意义和本质追求。那么,对万物结果的探索,不能止步于生命的终结。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和关爱,丝瓜和肉豆的藤须虽有着惊人的相似程度,两者生命的结果却差异较大。

不论是肉豆和丝瓜、不管是韭菜与韭菜兰。在生命过程中都有着相似的地方,这些因素极易被诱导成另一个生命结果。但是,出于对生命探索的尊重,你会发现,很多时间,相似的个性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感同身受,诞生的却是差异较大的人生。比如,现代社会下,相同的人相同的社会接触相同的时间,却成不了优秀的“人”。囿于,这是个人对生命本质过程的探索结果。

现实中,人们往往追求过于完美的结果,却常常忽略过程中存在的美好。韭菜与韭菜兰是的佐证,虽然两者结果有异,过程展现有差,但是都是完美的人生。

不管是丝瓜和肉豆、韭菜与韭菜兰,每个生命的过程中都存在某些特性,这些有可能导致不同生命的相似程度,但要记住:生命只有一次,比起不离其宗的结果,追求过程的探索才是人生的意义。

《敢问路在何方》

马云开辟互联网时代之前,没人知道有这样一条路,大家苦苦摸索的或许是别的热门行业,后来马云开掘出了这样一条路,越来越多的人跟上马云的脚步,于是路渐渐宽广了起来,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的确,世界上本来是没有路的,杂草丛生或者泥水横流,每个人相同的迷茫怅惘,不知道怎么迈出第一步,于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引领众人开辟了一条路。

什么路走不了?刀山火海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海洋高山也都有齐全的设备助我们翻江越海,没有不敢走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就像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做不成事的人一样。所谓事在人为,一个人要努力,勇敢,充满希望,便什么路都走的过,敢与不敢也是一念之间,一旦勇于迈出第一步,便没有你走不过的路。

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之所以这么决绝的说,一是因为那是自己的选择,无论如何不可轻易违背初心,二是走完这看似走错了路,也许你会看到另外一场风景,也许你会拥有更奇特的经历。因为未来是未知的,所以在年轻的时候,不要固步自封的以为自己会遇到什么绝路,无限可能在后面等着你。

第4篇:肉豆须范文

很多人的肛肠并没有明显的病变,但就是长期便秘,医学界称之为功能性便秘。近年来医学界已将功能性便秘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对待[1],从而大大促进了功能性便秘的研究、治疗进展和疗效提高。

1功能性便秘的分类[2]

以“老年性便秘”、“女性便秘”、“儿童便秘”等都是一种笼统的说法,都必须在找到明确病因的前提下才对治疗有指导意义。从病因上对功能性便秘进行分类。

1.1慢传输型便秘(又称结肠型便秘)粪便在结肠中通过缓慢,水分被肠黏膜大量回收,导致大便干燥,排出困难。原因有:一是结肠无力性便秘,见于老年体弱者,表现为肠鸣音减少,便次减少和粪量少;二是排便动力缺乏性便秘,见于膈肌衰弱如慢性肺气肿者,腹肌衰弱如多次妊娠、肥胖、急剧消瘦者,提肛肌衰弱如经产妇;三是肠壁刺激匮乏性便秘,多因饮食中食物渣滓、纤维素、活动量太少导致,见于人为抑制便意、环境改变、精神抑郁、精神病、神经性厌食等;四是肠蠕动抑制性便秘,如长期应用泻剂、铁剂、肌肉松弛剂、抗抑郁剂等抑制肠蠕动,导致弛缓性便秘。

1.2出口阻塞型便秘(又称直肠型便秘)由于直肠附近的组织或器官发生病理性改变,导致排便困难。其因:一是直肠无力性便秘(或称弛缓性便秘),指直肠及盆底非解剖原因、非器质性变化、生理机能退行性改变引起的出口阻塞性便秘,可见于分娩产伤、不合理饮食结构、久蹲强努排便、营养不良、中气不足者;二是盆底肌功能不良性便秘(或称失弛缓性便秘),其因盆底肌痉挛亢进导致顽固性便秘,常见于长期忽视便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尤其多发于75岁以上、常服泻剂以协助排便者,其排便动力存在严重不足;三是直肠外梗阻性便秘,因直肠毗邻组织器官压迫或阻塞直肠所致,常见子宫后倾位压迫直肠前壁、盆底疝等。

2功能性便秘的中药施治

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1999年5月潍坊会议的规定:便秘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表现为:大便量太少、太硬、排出太困难,或合并一些特殊症状,如:长时间用力排便、直肠胀感、排便不尽感,甚至需用手帮助排便,在不使用缓泻剂的情况下,7天内自发性排空粪便不超过2次或长期无便意。

第5篇:肉豆须范文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姜制的理论基础是源于《本经》关于药物配伍关系的“七情”,先有药物配伍的理论与实践,而后才有姜制法的产生;姜制的理论经历了由制止药物毒性到制止药物偏性的漫长的发展过程。一个药物运用姜制法的一般条件是增强药物的疗效,或是增强某方面的疗效,但决定条件则是要能制止药物的偏性;与酒制、醋制偏重利用物理化学作用炮制药物不同,姜制主要是通过药物配伍的作用以制止药物的偏性和增强疗效,达到提高药物功效的目的。

1姜制法的起源

考查历代中医药文献,最早记载用姜汁制药的医药著作是南北朝时期南齐时的《刘涓子鬼遗方》对半夏的炮制:“汤洗七遍,生姜浸一宿,熬过。”简言之,即是多次漂洗处理后,用姜汁浸炒。与其他各种炮制法比较,相对而言形成的时间较晚,已是公元500年左右的时候。

2姜制法的发展

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药物的种类逐渐扩大,医方与日俱增,姜制药物的品种也相应增多。唐代新增姜制的药物有8种:草乌、白姜蚕、南星《银海精微》;鹑、石蜜《食疗本草》;生狼毒《外台秘要》;厚朴《经效产宝》;骨碎补《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宋代《包括雷公炮炙论》计有41种:凝水石、酱《雷公炮炙论》;白附子、牵牛子、大戟《太平圣惠方》;附子《博济方》;黄连《旅舍备要方》;杜仲《类证活人书》;龙胆《重修政和备用本草》;大黄、蜈蚣、枇杷叶、腊茶、乳香、陈粳米、槲白皮、皂荚英《圣济总录》;连皮大腹《全生指迷方》;桔梗、罂粟壳、薯蓣、远志《普济本事方》;前胡、白扁豆、五加皮、生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干蟾、肉豆蔻、陈粟米《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黄芩《三因极病证方论》;官桂、贝母(川贝)《卫生家宝产科备要》;诃黎勒《陈氏小儿痘诊方论》;全蝎、何首乌、香附子、草豆蔻、虎骨、薄橘红《类编朱氏集验医方》;栀子仁《产宝杂录》;熟地《女科百问》。金元时期有2种:五灵脂、白矾《丹溪心法》。明代有24种:益智仁、天雄、麻黄《普济方》;乌头《奇效良方》;当归《本草蒙荃》;干漆《医学纲目》;香薷《医学入门》;白术、芍药、苍术、黄芪、菖蒲、紫菀、天花粉、天门冬、麦门冬《仁术便览》;萝卜子、青礞石《鲁府禁方》;枳实《证治准绳》;知母、绿矾《寿世保元》;胡黄连《外科正宗》;甘草《医宗必读》;铜青《一草亭目科》。

3姜制法的理论

统计历代文献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点:(1)梁・陶宏景著《本草经集注》:“半夏,有毒,用之必须生姜,此是取其所畏,以相制耳。”(2)宋・寇宗著《重刊本草衍义》厚朴:“不以姜制,则棘人喉舌。”(3)明・陈嘉谟著《本草蒙荃》:“姜制发散。”(4)明・李延著《医学入门》:“入脾姜制。”(5)清・张仲岩著《修事指南》:“姜制温散。”

可见姜制药物的理论主要是在明代形成的。所用的文字仅八言,是极少的,但言简意赅,是在大量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无疑都是正确的。值得注意的,除《修事指南》把《本草蒙荃》中的“姜制发散”改写成“姜制温散”外,以后,姜制论点都没有什么变化。由于都是各人总结自己的实践所形成的理论,没有注意综合别人的理论,给人以片面性的认识,结果到如今仍不能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雏型,不能使后学的人掌握姜制法的核心,更不能对前人的姜制药物深入研究。《神农本草经》总结药物的配伍关系共有“七情”,指出“当用相须相使者良;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其中相畏相杀的配伍关系与药物“姜制温散”的作用应该属同一范畴的概念;相须相使的配伍关系与药物“入脾姜制”的引经作用也应该是同一范畴的概念。把“本经”的理论应用到药物的姜制,就是要求凡是采用姜制的药物既要有调节药物偏性的作用,又要有引经作用。这样姜制产生的药物才有良好的功效。

第6篇:肉豆须范文

关于高考作文考查什么的讨论一直在进行,始终莫衷一是。从这几年各省高考作文的题目来看,总的感觉还是与现实生活远了点,体现出“空”和“虚”的特点。所谓“空”,就是题目本身很空洞,大而无当,没有什么指向性;而所谓“虚”,则是指故弄玄虚,华而不实。总体上讲就是脱离现实,不接地气。有些题目虽说有“微言大义”的意思在里面,但玩文字游戏的味道依然很浓。如,今年福建的“走路”、广东的“感知自然”、北京的“深入灵魂的热爱”、湖北的“喷泉与泉水”、湖南的“大树的旅行”、江苏的“智慧”、安徽的“蝴蝶翅膀的颜色”、山东的“丝瓜藤和肉豆须”等,都遭遇了网友的大量吐槽。虽然其间不乏非理性的嘲讽,但存在的问题则是显而易见的。

作文不管是考查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抑或是其他什么能力,都不能缺少对现实生活的分析思考和对现实问题的批判质疑,否则,我们看到的作文只能是充斥着“文学范”的文字卖弄和脱离生活的虚情假意,而不是真情实感的朴素表达和真知卓见的灵光闪现。

尽管每次高考结束后,我们的命题专家们都会面对广泛质疑而拿出一套自己的说辞,但大多都是自我欣赏式的表白和辩解,并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因而也就没有多少说服力。

我们知道,教育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培养合格的公民,换句话说,也就是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文学青年、作家。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在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沟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批判质疑精神的重要载体。如果我们的教育不和生活接轨,不与现实碰撞,而热衷于玩“鸳鸯蝴蝶”,灌“心灵鸡汤”,怎么能够培养出世事洞明、见识高远、关注现实、勇于担当的合格人才?我们的孩子将来怎么能够适应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

当前,在激烈的社会转型和变革过程中,很多问题和矛盾交织在一起,无法回避地呈现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比如,在环境与财富面前如何选择?金钱与健康哪个更重要?财富的多寡是不是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守着父母过日子和远离父母挣大钱,哪个更能体现自身价值和亲情孝道?诚信是不是一种智慧?能力是否能成为一个人走上社会后的核心竞争力?知识能不能改变命运?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正是这些即将接受高等教育的学子们需要思考和关注的。

今年的全国Ⅰ卷和重庆的材料作文通过典型事例,要求考生对涉及法律、人伦和道德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是继2011年高晓松酒驾案进入高考作文后,不多的与现实联系比较紧密的作文题,但遗憾的是,我们的命题者却在给出相应的材料后,不能或不愿就相关问题直接点题,不能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指向,其结果可能使很多考生不得要领,不能起到思想和价值引领的作用。

第7篇:肉豆须范文

[中图分类号] R256.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a)-084-0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以与排便有关的腹部不适或腹痛为主证的功能性肠病,往往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与大便性状异常,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本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约占消化道疾病门诊的30%~50%。根据临床主导症状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其中又以腹泻型最为多见。西药多用解痉药、止泻药、导泻药、抗抑郁药等对症治疗,但存在副作用大、价格昂贵、复发率高等缺点。根据主症的不同,本病应归属于中医“泄泻”、“便秘”、“腹痛”、“腹胀”等范畴。在临床中,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疗效满意,现归纳如下:

1诊断标准

根据1999年的FGIDs罗马Ⅱ标准,在过去12个月内至少累计有12周存在腹部不适或腹痛,并伴有下列特点中至少2项:①症状在排便后缓解;②症状发生伴随排便次数改变;③症状发生伴随粪便性状改变。在排除可引起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病变后,可建立IBS的诊断。

2辨证论治

2.1 肝郁脾虚型

主症:每因精神因素而诱发,腹痛、腹泻,泻后痛减,常兼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治则:抑肝扶脾,调理气机。方药:痛泻要方加味。炒白术15 g,白芍15g,防风12 g,陈皮10 g,木香6 g,枳壳12 g,炙甘草6 g。加减:腹痛明显,加用延胡索12g,同时加大白芍用量,可用至30 g以上,炙甘草用10~15 g,加强缓急止痛之功;腹胀明显,加柴胡10 g,大腹皮12 g;肝脾气滞,便秘为主者,白术生用,可用至30 g,另加槟榔15 g,青皮6 g,莱菔子12 g。

2.2 寒热错杂型

主症: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大便黏滞,或夹黏液、泡沫,或泄泻与便秘交作,脘腹喜暖,口干不喜饮,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则:调和肠胃,寒热并用。方药:乌梅丸加减。制附子10 g,桂枝9 g,党参15 g,炒白术15 g,苍术12 g,干姜10 g,炙甘草6 g,黄柏12 g,黄连10 g,当归10 g,乌梅12 g,木香9 g(后下)。加减:少腹疼痛、胀满畏凉者,去黄连,加小茴香9 g,荔枝核12 g,白芍12 g;胃脘灼热,口苦者,去干姜、附子;腹胀甚者,加厚朴15 g,大腹皮15 g。

2.3 脾胃虚弱型

主症:大便溏泄、清冷,甚则完谷不化,稍进油腻生冷则症状加重,腹痛、腹胀,喜按喜揉,面色萎黄,神疲食少,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弱。治则:健脾益气。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5 g,炒白术15 g,扁豆15 g,山药15 g,陈皮10 g,炙甘草6 g,砂仁6 g(后下),桔梗6 g,莲子15 g,薏仁15 g,黄芪15 g。加减:久泻不止,重坠,加升麻6 g,柴胡6 g;脾虚湿盛,加苍术15 g,厚朴12 g,白豆蔻10 g。

2.4 津亏肠燥型

主症:大便硬结难下,状若羊屎或卵石状,3~4 d 1次,腹胀,腹痛,舌红,苔薄少津,脉细。治则:增液行舟,润肠通便。方药:增液汤加味。麦冬15 g,玄参15 g,生地15 g,沙参12 g,当归10 g,枸杞子15 g,白芍15 g,甘草5 g,枳壳10 g。加减:便秘严重者,加生首乌15 g,槟榔15 g,柏子仁12 g,火麻仁12 g;腹痛明显者,加重白芍、甘草用量,另加延胡索12 g,川楝子10 g;腹胀明显者,可加大腹皮15 g,木香10 g;气虚者,加生白术30 g,黄芪18 g。

3临证用药心得

腹泻型病人,若泄泻日久不止,可酌加乌梅、石榴皮、椿根皮等以涩肠止泻;若阳虚明显者,则合用四神丸(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以温肾固涩止泻。“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气虚清阳不升者,可选加升麻、防风、荆芥、羌活等祛风药,具有祛风胜湿、升阳止泻之功;“湿胜则濡泄”,脾虚湿盛者,常用苍术、炒白术。苍术芳香燥烈,运脾燥湿之力最雄健,宜重用15~20 g,配伍炒白术相须为用,健脾燥湿之力更强。对于腹泻型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酸枣仁、地黄、首乌、当归等滋腻滑肠之品应慎用。曾治一肝郁脾虚型腹痛腹泻患者,用逍遥散加减得效。后因患者诉失眠,于方中加入酸枣仁致腹泻复发。

对于便秘,气虚者常重用生白术配枳壳,能运脾润燥,宽肠通便;气滞者,常选用五磨饮子(乌药、槟榔、枳实、沉香、木香);津亏者常用生地黄、首乌、沙参、麦冬等滋阴增液润肠之品。润肠通便而不伤正的种仁类药,如柏子仁、火麻仁、郁李仁等,各型便秘均可选用。少用或不用大黄、番泻叶等攻伐泻下之品,以免损伤正气。

“不通则痛”,气滞、血瘀、肠道积粪均可导致腹痛。气滞者加入金铃子散(延胡索、川楝子),重者加五磨饮子;腹痛较甚,部位固定者,多为久病入络,瘀阻肠络,于方中加入失笑散(五灵脂、蒲黄),往往止痛效果较佳;瘀血之症较明显者,则根据腹痛部位分别选用少腹逐瘀汤(少腹疼痛)或膈下逐瘀汤(中上腹部疼痛)效果更好。

4体会

肠易激综合征以腹痛、腹胀、泄泻、便秘为主症,中医认为外邪所伤、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劳倦过度为本病病因,其中情志内伤占重要地位。主要病机在于肝脾不调,运化失常,大肠传导失司。肝郁脾虚是临床最常见的证型。因此抑肝扶脾为本病的基本治则;同时注重患者心理情绪的疏导,对治疗具有重要作用[1]。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的宣肃功能正常,有助于保持大肠的正常传导功能;久病及肾,久病入络,临证又不可不知。

总之,本病的治疗,应先从肝脾入手,联系肺、肾,勿忘中医的整体观念,细心审察病情,因人制宜,辨证施治。

[参考文献]

第8篇:肉豆须范文

我们为何要教学生写作,代表的是常识和最基本的出发点。用这个常识和最基本点去考察我们的写作教学,既可看出我们的窘境,也可明了努力的方向。

为什么写,为什么教,也就是作文教育的担当或目的是什么。简单点说,一是为“文”的,二是为“人”的。前者着眼于提高学生对未来的写作适应性,即提升写作能力;后者着眼于滋养学生的德性,启迪智慧和思想,培育美感。换个说法就是,一是写文章的本领,偏重于表达能力,观察、思考、想象、描摹、整理的能力以及写作的兴趣;二是作为人的成长,偏重于有思辨、有理性、有健康、情感良好的公民。这里我们可以把“人文”一词拆开来解,“人”与“文”,这两种担当是缠绕在一起的,互为依托和表里,最终要达成的是“培养公民的语言表达素养”。这里面有两个要素:一是“语言表达”,二是“公民”。在此意义上说,写作和教写作并非人生余事,而是培养现代公民的极重要途径,写作的过程也正是这个任务实现的过程。

从作文本质来看,写作是整理和表达“思想”的过程,写作教学既是为了让学生“有思想”,也是教学生“如何思想”的过程。前者是教学的担当与责任,后者是教学的入口与途径。再从《语文课程标准》的愿景来看,“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这些认识和理解,我们最不缺,但在应试格局中的写作教学很难催生出真正的好才思、好文章。有时,我们会被学生的文笔不好蒙蔽,认为只是文章本身不出色,但语言乏味和面目可憎的内里其实是“思想”出了问题,无情无思无我、空话套话是学生“思想”苍白的体现。众所诟病的学生文风的浮夸不实、套话连篇反映出其“育人”的功效很是糟糕。其危害又超出作文本身和教学本身,是对于“人”的危害―― 一代代学生历练而成的本领是,面对一个无聊话题玩尽虚头巴脑的花活,一会儿典故,一会儿童话,一会儿名人轶事,最后虚花花地升华到人生哲理的高度,把那点人人皆知的事儿说得天花乱坠,还又能堂而皇之地摆出正经面孔。这种真性缺失,道貌岸然,是不是很可怕?

我也一直主张在目前高考背景下,写作教学有两种价值起点,一种是为考试的,一种是为公民的。即使应试的价值观无法一日除尽,也应该最大限度地或者说把高中几年写作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为公民”和“让学生有想法”上。对于应试,出于所谓“对学生负责”的缘由可以做,但如同种树(真实的写作)和制器(应试)的关系,我们不能照着器物如一个小板凳的样子去种树。种树乃根本,制器可适当为之。即使两种价值取向都需要遵守――这是作为一个一线语文教师的无奈之举,但心里得有数有底,根本价值要常守于心中与课堂。

假写作与真写作

笔者曾戏言,世上有两种写作,一种是真正的写作,另一种是中国式考试化写作,这是“假写作”。为什么说中国式考试化写作是“假写作”呢?因为它纠合了八股、伪圣、言不由衷、无用等所有坏毛病。

什么是假写作?即凌空虚蹈的道德布控、大而无当的价值蕴含、抽象虚无的哲学指示以及矫揉造作的情感造势。在《中国式假写作》一文中,我曾把假写作的第一根由归为命题之假。

到现在为止,高考作文命题依然大多数是披着思维、思辨的皮,让学生来代证观点。这个观点是我出题者给你的,你得去证明它或用故事演绎它,学生的写作就像一场红头文件宣讲会。如果说红头文件宣讲会是关学生的笼子,这个笼子有两层铁栅,一层是“被立意”――让你思考,但必须思考我给你的意旨,这是规定你思考的方向。第二层是“被说教立意”――“被立意”倘是“好意”则罢了,事实上这些“意”可从命题材料中“思辨”得出,而当写作时,它不过是一个浅显、无须费舌的人生说教,写作成了代“红头文件”立言。这样的命题根本就不是在考察你的生活,调动你的体验,激发你的思考,而是让你来证明我的某种意思――尽管这些意思可能会有两种、三种让你选择,但不管有多少种,出发点都是让你去证明,像证明一个定理或公理那样,你需要的本领是“操作”好这个证明过程。

这样的作文命题,不是激发、点燃一吐块垒的欲望,是让一群青春的面孔苍老地说教。从做事要坚持、讲诚信、要奉献、拒绝平庸到善于发现美、做好细节等等,“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点与平面(个体与整体)”“内因与外因”“拒绝平庸”“仰望天空与脚踏实地”“青春不朽”诸如此类的种子绵延不绝于今,不是个例,而是多数,蔚为大观,概括起来就是让学生“老生常谈”。学生呢,18岁,似乎早就参透了名与利、进与退、功与过、拿得起与放得下、想得开与看得透等各种人生真谛,他们都是《增广贤文》《菜根谭》里的孔孟式、老庄式。2015年高考命题,确实如余党绪老师所说,“矫揉造作的煽情造势”终于退场,“凌空虚蹈的道德口号与抽象虚无的哲学玄理”开始收敛,但湖北的“泉水”,湖南的“树”,安徽的“蝴蝶”,四川的“聪明”,山东的“丝瓜藤肉豆须”,广东的“天光云影”,福建的“路”,上海的“坚硬与柔软”并未走出玄言鸡汤的 路数。

“真实的写作”包括三个要义:写出真性情真观点的文章,合乎写作规律的真实的指导,求真的命题和评价。其最终目的正是《语文课程标准》里所言,“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以负责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看法,激发表达真情实感的热忱,培植科学理性精神。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第9篇:肉豆须范文

鸡尾酒:一如传说,充满偶然、奇遇

鸡尾酒的起源,谜一样难说清楚,传说很多。它在美国却是生了根,鸡尾酒已成为常喝的传统酒,美国人在调配鸡尾酒方面,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却无名优酒位列榜首。但是他们会用各种名优酒,配制出比各种名优酒口味还要好的酒来(至少美国人自己认为),不能不说这在美国人感情上是一种安慰。

近几年来,各发达国家,喝鸡尾酒已成为一种时髦风气了,在家庭开鸡尾酒会,也是一种平常的事情。目前的新式公寓,都设有酒吧柜和放酒的壁柜设计。在炎热的夏天里,如果邀请知己良朋到家中,边喝鸡尾酒边聊天,也是一种乐趣。在欧美,开家庭酒会的时候,男主人都在酒吧服务台,为朋友们调配酒,一方面表现热情待客之礼,另一方面也表现自己的调配酒技术。

鸡尾酒:混和的经典

鸡尾酒经过200多年的发展,现代鸡尾酒已不再是若干种酒的简单混合物。除色、香、味,盛载考究,装饰华丽、圆润、协调外,色彩、嗅香更有快慰之感。独特的载杯造型,简洁妥帖的装饰点缀,更充满意韵。

通常鸡尾酒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非水饮料调和而成,其中至少有一种为酒精性饮料。鸡尾酒必须有卓越的口味,而且这种口味应该优于其中任何一种成分。品尝鸡尾酒时,如果过甜、过苦或过香,就会影响品尝风味的能力,舌头的味蕾要充分扩张,才能尝到刺激的味道。鸡尾酒具有细致、优雅、匀称的色调。常规的鸡尾酒有澄清透明或色彩斑斓型。前者除极少量鲜果外,没有其他任何沉淀物。后者可呈现彩虹般的层次和色彩。

凭借调酒师对各种基酒和其他原料的了如指掌和他们永不缺乏的想象力去创造一杯杯的经典。鸡尾酒有多少种类也许真的数不清楚。不同的原料当然不同;相同的原料不同的调酒师也会不同;甚至相同的原料和调酒师两次调出来的也不同。

鸡尾酒秘密1:混合

鸡尾酒是由基酒 (烈性酒)、汽水和配料与装饰物构成的。琴酒 (Gin)、伏特加(Vodka)、朗姆酒(Rum)、龙舌兰(Tequila)、威士忌(Whisky)、白兰地(Brandy)、香甜酒(Liqueur)是常用的六大基酒。基酒在鸡尾酒中起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完美的鸡尾酒绝不是基酒的独角戏,需要基酒有广阔的胸怀,能容纳各种加香、呈味、调色的材料。与各种成分充分的混合达到色、香、味、形俱佳的效果。

选择基酒首要的标准是酒的品质、风格、特性,其次是价格。科学研究表明正常人每天每千克体重最好摄入1克的纯酒精,就是说一个体重在70KG左右的人,每天最佳摄入70克纯酒精。因此基酒的用量在1-3盎司,不宜太多。

加上苏打汽水(Soda Water)、通宁汽水(Tonic Water)、姜汁汽水(Ginger Water)、七喜汽水(7-UP)、可乐(Cola)五种饮料中任意一种或几种,以及红石榴汁(Grenadine)、 柠檬汁(Lenmon)、莱姆汁(Lime)、鲜奶油(Cream)、豆蔻粉等配料,再加入一些果汁,就能演变出千万种鸡尾酒。以考究的酒杯盛上,再装饰上柠檬皮等果皮。一杯色、香、味俱全的鸡尾酒就诞生了。

鸡尾酒秘密2:调制方法

搅拌

将所需之酒及副材料倒入已放置冰块的调酒杯内,用调酒匙在杯内沿一定方向缓缓搅拌。此时,另一只手要握紧调酒杯,当手感到冰冷时,即表示已达到冷却温度,便可以通过滤酒器倒入所需的载杯内。

摇晃

采用“摇晃”手法调酒的目的有两种,一是将酒精度高的酒味压低,以便容易入口;二是让较难混合的材料快速地融合在一起。因此在使用调酒壶时,应先把冰块及材料放入壶体,然后加上滤网和壶盖。滤网必须放正,否则摇晃时壶体的材料会渗透出来。一切准备就绪后便可不停地上下摇晃,但手掌绝对不可紧贴调酒壶,否则手温会透过调酒壶,使壶体内的冰块溶化,导致鸡尾酒变淡。摇晃时,手中的调酒壶要放在肩部与胸部之间,并呈横线水平状,然后前后做有规律的活塞式运动,约15-20次。当调酒壶的表面涂上一层薄薄的霜雾时,应立即打开壶盖,然后用食指托住滤网,倒入事先冰冷的酒杯中。

搅拌机调制

用搅拌机调酒,操作比较容易,只要按顺序将所需材料先放入搅拌机内,封严顶盖,启动一下电源开关即可。不过,在调好的鸡尾酒倒入载杯时,要注意不要把冰块随之倒进,必要时可用滤冰器先将冰块滤掉。

兑和

将酒按不同的密度缓慢倒入杯内,形成层次度。操作时注意:密度最大的酒放在下层,倒酒时要沿着杯壁缓慢倒入,彩虹酒就是这样调出来的。

鸡尾酒秘密3:喝法

纯喝(Straight)。就是单纯喝一种酒,品味其独特的芬芳与气味。

加冰块喝(On the Rocks)。加入冰块增加冰凉口感,是西方人常用的饮酒方式。

调酒(Mix),把多种酒类及其他配料调合在一起喝,这才是真正的喝鸡尾酒。

鸡尾酒可依其酒精成分、饮用时间,分为:

1.短饮料:

需要在短时间内饮尽,其酒精浓度较高,适合餐前饮用。

短饮――短时间喝的鸡尾酒,时间一长风味就减弱了。此种酒采用摇动或搅拌以及冰镇的方法制成,使用鸡尾酒杯。一般认为鸡尾酒在调好10-20分钟饮用为好。大部分酒精度数是30度左右。

2.长饮料:

放30分钟也不会影响风味的鸡尾酒,适合用餐时或餐后饮用。

依制法不同而分若干种。

长饮的类型

果汁水酒Collins

烈性酒中加柠檬汁和砂糖或糖浆,再加满苏打水的类型。著名的有约翰克林酒、汤加连酒等。

清凉饮料Cooler

是烈性酒中加柠檬、酸橙的果汗和甜味料,再加满苏打水或姜麦酒的类型。Cooler,即清凉饮料之意,不一定非用吸管不可,也有以葡萄酒为基酒的无酒精的类型。

香甜酒Flip

在葡萄酒、烈性酒中加鸡蛋、砂糖的类型。喜欢的话最后撒上点肉豆蔻,有冷热两种。

餐后饮料Pousse-Cafe

把任何种类的烈性酒、甜露酒、鲜奶没按密度的大小依次倒进杯子,使之不混合在一起的类型。重要的是事先了解各种酒的密度,须加注意。

宾治Punch

以葡萄酒、烈性酒为基酒,加入各种甜露酒、果汁、水果等制成的。作为宴会饮料,多用混合香甜饮料的大酒钵调制,够几个人喝的。几乎都是冷饮,但也有热的。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