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信息化研究报告范文

教育信息化研究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信息化研究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信息化研究报告

第1篇:教育信息化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EDUCAUSE;高等教育信息化;投资管理;运行机制

1EDUCAUSE的创生背景与框架

作为21世纪最为强劲的生产动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内长驱直入引发的信息化教育浪潮不仅为新世纪的大学发展营造了一种数字化生存的时空环境,同时还成为促进高等教育整体性变革的强力杠杆,推动着高校信息化建设持续走向纵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完成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美国教育部门成立了EDU-CAUSE这一专门致力于探索大学信息化发展的非营利机构,旨在将高等院校、基金组织与信息企业等社会各方机构联合起来,通过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带来的各种数字化变革力量与创新思想,协助国家相关教育单位制定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战略与政策,共同应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变革过程中的各种现实挑战[1]。通过引入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研究框架,开展大规模地调查统计与实证探索,EDUCAUSE已然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探究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专业组织,其每年调研发表的年鉴报告已经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指南导航[2]。EDUCAUSE每年依托核心数据服务(CDS)项目实施全球性的问卷调查研究,针对过去一年中与高等教育信息化相关的热点与前沿问题展开调研,并根据获得的海量数据编纂出版“核心数据服务年鉴”,同时定期题为“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战略议题”的系列研究报告;主要通过分析高等教育发展中每一IT范畴的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为不同类型的高校推进信息化发展决策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基准,充分展现了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发展方面的预测和评估价值。在EDUCAUSE历年公布的年度十大关键议题总结报告中,信息技术投资管理(FundingIT)的研究议题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核心位置,成为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重要事项之一。EDUCAUSE每年对与高等教育信息化投资管理相关的财政年度、每一IT范畴上的资金支出、转换和增长等从不同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一套体系完备的大型基础信息数据库。通过查询分析EDUCAUSE数据库中各项信息化投入与产出的参考基准,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信息化水平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信息化预算规划与投资决策,充分利用其他大学信息化投入、管理和研究的优秀经验。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进一步探究EDU-CAUSE关于信息技术投资方面的调研信息,能够有效把握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资金管理的运行机制,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提供相应的经验启示。

2高等教育信息化投入管理的创新成功之道

EDUCAUSE一直关注大学信息化资金投入、使用效率的实际状况,在高等教育信息化投入运行机制研究方面处于领导地位[3]。纵览历年来EDUCAUSE关于高等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与管理运行方面的调研报告,我们可以看出以统筹整合的投资战略为思想指南,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变革发展的有的放矢;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理念,开展基于服务传递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加强信息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转变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路径是长期以来美国大学能够在高校信息化投入管理研究层面取得成功的三大核心支柱。

2.1统筹整合的投资战略: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思想指南

仔细梳理EDUCAUSE历年来关于大学信息技术投资预算战略规划的调研报告能够发现,美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之所以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其原因除了每年能够获得大量的资金投入之外,关键还在于充分把握了历史时局于各个阶段的发展脉络,并由此确立了加大信息技术环境的建设投入,推动“赛博基础设施”计划在高等教育中落地生根;调整大学信息化发展的投资模式与支出方向,尽可能地以“更少的钱做更多的事”;提高教学创新的信息化投入,促进高等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双向深度融合这三大基本投资战略,进而以统筹整合的预算管理来灵活应对各种时代机遇与现实挑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高校信息化投资建设的价值与功能。历史地看,信息技术基础建设投入起初在美国大学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4]。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的“建立赛博基础设施、面向新世纪教育与学习的愿景、议程”之研究报告问世以来[5],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就敏锐嗅到这一重大时代机遇,大幅增加对赛博学习环境的资金预算,旨在高等教育的产学研环节中创建一个数字化的资源共享空间,进而为高等教育的变革转型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时任EDUCAUSE核心调查员的CatherineSolheim才认为“随着大学信息技术投资力度的逐年增强,赛博学习空间已经营建了一种集教学研究、科研管理与学习实践于一体的教育生态圈,成为21世纪推动高等教育范式变革与创新发展的重要催化工具[6]。”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在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下遭遇巨大挑战,许多高校的资金预算与成本投入开始出现大幅降调的颓势,如何“以更少的钱做更多的事”成为彼时驱动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核心战略[7]。高校IT领导者纷纷开始尝试优化财务分配结构的研究行动,企图以转变筹资模式与投资策略来进行合理的信息化建设资金规划。EDUCAUSE的年度调研报告显示,高校信息技术投资在这一时期开展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整合IT范畴支出、机构使命支出、信息安全与危机管理支出等几项具体的措施;试图通过发展不同的投资组合来建立信息化发展资金管理的平衡稳态,以此应对日后可能突发的各种危机[8]。伴随着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持续深化,信息化投资的重心开始逐渐从基础设施投入与投资模式研究向教学创新的过程环节发生转移,推动学习实践的数字化改造、促进高等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此后高等教育信息化变革创新的主题战略。具体说来,依据EDUCAUSE近几年核心数据服务项目的调研结果来看,每年公布的十大议题中几乎至少都有三个主题与课程教学的信息化创新直接相关,另外对于此项议题的资金投入数额已经占信息化总投入的40%之多,且这一比例仍然呈现不断上升的发展态势。由此可见,经历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学习实践的创新应用与规模化普及,课程教学的信息化已经成为目前高等教育信息化变革的投入重点[9]。

2.2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理念:基于服务传递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

时至今日,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能够在投入运行上持续执全球之牛耳,其缘由除去在战略规划上做到以上几点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其一直坚持以服务创新带动大学信息化建设整体前进的可持续发展投资理念。长期以来,在立足高校信息化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通过合理地预算规划将长期的基础研究投入与短期的应用实践投资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环保的信息化投资运转理念。并且为了进一步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机构还特意对基于服务传递的投入管理体制进行了探索,确立了IT服务范畴的类目基准(如表1所示)与ITIL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这两种发展模式,冀图以此来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业务流程再造和提升信息型实践中的用户服务体验。在秉承绿色发展的投资理念下,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高度重视对上述IT服务范畴的管理投入,极力推行环保可持续的信息化建设进程。相关高校信息技术研究机构投资研发了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的组织框架,该框架以优化信息技术产品服务(InformationTechnologyInfrastructureLi-brary),为信息化组织机构提供身份认同的服务组合,对大学信息化中的IT服务进行有效管理。根据EDUCAUSE公布的年度总结调研报告能够看出:在2011-2013年信息化投入年度财政支出细目中,美国各类高等教育机构使用ITIL服务组合的比例高达39%;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授予型的高校占比份额最高,几乎超过了总院校的一半以上;而在这之中使用上升势头最快的则属公立学士学位授予型院校,直接从原先的12%跃迁到现在的47%[11]。

2.3信息化教育浪潮下师资队伍建设: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投入的路径变更

EDUCAUSE主席DianaOblinger曾经指出“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钱与人,高等教育信息化一直存在的一个议题就是如何争取到足够的信息技术建设资金和具有良好信息化操作技能的人才”。[12]的确,回顾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的历史演变可以发现,过去近20年里,各类高校的信息技术预算经费都曾在信息化的时代浪潮助推下出现过显著增长,大规模地进行IT设施建设、开发校园网络服务项目以及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大学信息化变革的主旋律[13]。然而随着信息化教育不断的纵深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投入管理的重心开始逐渐转向培养能够在新世纪中轻松驾驭信息型实践的人身上来。要实现这一宏大目标,关键还在于信息技术变革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施主体———教师。针对这一点,DonaldSpl-cer就曾在EDUCAUSE的年度报告中提出“要想在21世纪里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做出更为突出的贡献,我们就不能仅仅把眼光局限于器物层面的信息化工具本身;另外还需要既懂信息技术、又通晓学科教学,同时还知道技术如何融入教学实践的专业人员为高校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提供指导与帮助,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的投资力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实践效度”[14]。基于这一立场,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增加了对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将信息化的教师教育、专业培训与职业发展等事项纳入大学信息化投入管理的核心议程,“教师发展、支持与管理”也得以常年连续入选EDUCAUSE的十大战略议题。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从以往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到信息化浪潮下师资队伍建设,体现了高校信息化发展投资理念的重大范式转变。美国大学信息化投资管理从信息技术建设转向信息化教师发展投入,不仅仅是因其意识到随着技术变革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师将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价值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这背后彰显的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投入指导思想的根本性变革:从技术中心向教育本位的转变。在未来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大背景里,高等教育信息化投入运转面临的根本性挑战几乎都将来自教育本身,面对的都是有关人的问题。历经数十年的不懈探索,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投入管理终于突破了单纯走向技术建设的物化藩篱,转而走向“技术———教育———人”之间的整合发展,达成了“目的”与“手段”的协调统一。

3结语

第2篇:教育信息化研究报告范文

教育部-英特尔信息技术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由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黄荣怀教授牵头,联合超过5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共同完成。作为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组总结提出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大趋势,内容如下。

趋势一:新技术和新理念将持续引发各个国家教育教学创新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各类创新产品的涌现和应用方式的改变,将新技术和新理念带入课堂教学中。伴随着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和改造,新型移动设备和智慧型产品普遍进入课堂,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将持续引发各国对教育教学创新的普遍关注。新兴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扭转教师低效的教学形式,改变课堂单一的教学形态。在创新学习方式方面,智能机器人将成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伙伴,3D打印技术将颠覆学生的动手实践,体感技术将引发学生互动学习的新体验,教育游戏将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社会性虚拟社区将支撑学生大规模的合作学习。在创新教学形式方面,开源硬件正在夯实信息技术“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学习分析技术将支持规模化教学形式的变革。在创新课堂形态方面,云计算环境可以促进学习与教学的协同,Second life等创建的虚拟世界已经涌现了“真实课堂”,移动卫星车助力经济欠发达地区构建信息化课堂。以上十大新兴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效果、丰富课堂教学环境方面均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趋势二:数字鸿沟和技术环境将加剧“全球学习危机”

保证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成为全球各地区教育发展的重点,然而“全球学习危机”正在涌现。首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全民教育全球检测报告(2013-2014)》指出,在全球6.5亿小学适龄儿童中,依然有至少2.5亿人没有学到基本的读写和计算技能。其次,发展中国家普遍认识到,因数字鸿沟产生的学习者信息素养的缺失和不足,导致了学习者获取信息的机会具有明显差异,从而阻碍了学习者信息素养的培养,妨碍学习者未来体面就业所需各种技能的培训。再次,即便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信息技术发展水平较好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技术环境支撑下的教学模式也并未充分体现出以学习者为中心,各种教学模式在很大比例上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学习者虽然手持先进的移动设备,获取最前沿的动态信息,但因“以学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缺乏,学习者依然无法体会到先进技术给学习带来的趣味性,甚至加剧了学习者的厌学情绪。因此,缩小数字鸿沟、加强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设计才能进一步改善“全球学习危机”的境况。

趋势三:教育信息化将成为发达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政府主导的顶层设计

世界各国政府都把优先发展教育信息化看作是关系到本国国际竞争力和21世纪发展前途的重要因素予以高度重视,并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重点发展战略,纷纷制定教育信息化政策并采取一系列行动。为保证国家教育信息化规划的连续性,各国政府均重视顶层设计,以分阶段、渐进式来解决教育信息化面临的实际问题。例如,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先后四次颁布了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应对不同的境遇和问题,但政策具有显著的连续性,体现了各时期的关注重点。日本政府也先后提出e-Japan、u-Japan和i-Japan三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从基础设施到网络互联再到信息化应用,涉及范围广,覆盖面宽,充分体现了日本政府对教育信息化政策顶层设计的重视。

趋势四:不同国家政策导向差异导致其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的特征日趋明显

各国的教育信息化政策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其战略发展重心与各国发展所处阶段密切相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起步、应用、融合、创新。2000年以来,发达国家及少数发展中国家已经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并开始转向教育信息化应用层面上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然各国教育信息化水平差异还比较大,但是都已步入综合协调发展的轨道并与上述四个阶段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以英国为例,该国的“下一代学习”战略重点由基础设施环境的建设转向应用水平和效益的提高,顶层设计更多是围绕如何利用技术为个人的潜能最大发挥服务,而不只为个人的单一能力。

趋势五:“技术促进学习研究”将成为全球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共同强化的研究主题

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科学研究体系中,“技术促进学习研究”已被当作对人类具有重大影响的自然科学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成为横跨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领域。在过去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众多来自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基金会、非政府组织、企业从事该领域研究的研究人员,加入了该领域的研究行列,有效地支撑着各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很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普遍形成了实力雄厚的专门研究机构,在国家层面构建了系统化的支撑体系。不论是研究经费投入规模,还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与该领域研究价值相匹配,凸显各国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以美国NSF和欧盟FP7为例,美国和欧盟都有非常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组织机构体系。美国教育信息化研究机构和支持机构来源多样,研究的资金渠道也呈多元化,既有政府支持也有民间资本的支持。欧盟根据自身多国、多体系特点,联合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计划,形成了开放式项目研究管理体系,确保相关研究能够真正推动社会的发展。

趋势六:全球不同区域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将呈多极化

世界五大地区北美、欧盟、亚太、南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因其政治结构、经济基础、产业发展、教育观念、文化背景等不同,导致教育信息化态势存在明显差异,呈现多极化特征。北美地区的经济实力雄厚,科学技术先进,美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早,整体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地广人稀的加拿大远程教育和终身学习成为其教育信息化的亮点。欧盟是一个集政治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相继提出的一系列教育信息化计划有力地推动了各成员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欧盟各国教育信息化一体化发展的趋向。亚太地区涵盖范围广泛,有着世界经济总量前列的国家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各国经济发展现状与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侧重虽存在差异,但都表现出极富特色的发展态势,其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征在于不断的探索创新。南美各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水平有较大改善,教育信息化发展虽然存在瓶颈,但这并未阻碍南美各国紧跟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步伐。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在21世纪虽有显著提高,但仍面临重重困难,寻求在社会稳定中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该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思路。

趋势七:“教育公平”在各个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趋明显

各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教育公平问题,区域之间、种族之间教育发展水平都有较大的差异性,并且有日趋严重之势。为避免数字鸿沟、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教育公平”问题提高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地位,并结合自身国情,纷纷制定适合本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采取适合本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措施。例如,美国政府采取优先发展边远、落后的农村地区,并对特殊群体给予教育政策的特别关注,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教育信息化政策,帮助贫困地区和农村学校跨越数字鸿沟。英国政府的《E-Strategy战略规划》提出为所有机构提供国家宽带服务,尤其面向弱势群体发展ICT基础设施和服务。对经济处境不好的学校进行技术投资,让这些学校的普通学生或残疾学生都有机会使用同等的先进技术。智利推出的“结网”计划成为其促进公平的重要手段,试点首先在首都地区进行,之后的工作重心主要偏向贫困及偏远地区。

趋势八:政府引导下的多方投入和“成本分摊”机制将成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投资已形成了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投入和“成本分摊”机制。美国的教育信息化以联邦政府投资为主,各州、基金会和社会捐赠也占有一定比例,该国的教育折扣项目(E-Rate)是美国联邦政府专门针对数字鸿沟而启动的国家项目,非常具有代表性。凡是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校和图书馆在购买相关软件时,只需支付相应折扣价格,折扣之外的费用则由E-rate基金支付。此外,美国政府还以项目的形式鼓励和资助各州和学区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资金来源也多种多样,可以来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也可以来自美国农业部的基金项目,还有大量来自工业界和非盈利机构等。日本实行“公费”、“私费”并举,官民共同分担的政策,充分调动民间的积极性。社会参与、民间支持成为日本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大亮点。

趋势九:信息产业的创新推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

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信息产业领域的企业对各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创新的软硬件研发、教育信息化核心技术的攻关等,无不得到了信息产业相关企业的支持。此外,多数企业也将积极支持教育信息化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跨国IT企业(如Intel、Microsoft、HP等)所实施的教育信息化公益项目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知名数字出版企业在数字资源建设与运营模式方面独树一帜,有力地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政企合作已成为国际通行的做法,特别是政府购买企业的服务,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出现了一批专门面向教育信息化行业的企业,如K12.com、Blackboard、Desire2Learning、Instructure Canvas等。当前信息产业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领域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因此为确保面向教育的企业能够长期支持该领域的发展,各国政府在政策、投资模式等方面也给予了相应的设计,从而有利于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第3篇:教育信息化研究报告范文

>> 信息化带动文化体制改革 卫生执法机构信息化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浅论电力体制改革后电力信息化建设模式 关于在医疗体制改革背景下如何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探索 以信息化推动我国大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与策略研究 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会计信息化与中国CPA考试改革 信息化背景下的考试方式改革 信息化与教学模式改革 财税体制改革 就业体制改革 在招录体制改革背景下公安教学体制改革的思考 体制改革应当拒绝“泛化思维” 城市的政治化与城市体制改革 医疗体制改革应防止过度市场化 收购“大众”:文化体制改革的再度“资本化” 水管体制改革与水利管理现代化 行政体制改革法治化研究 高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考试改革探索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平台的公安院校信息化考试改革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刘文平,叶惠文,郑德庆,杜炫杰.广东省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计算机技能水平需求情况调查报告[J].计算机教育,2008,(3):40-43.

[4]叶惠文,杜炫杰,李丽萍.华南师范大学《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效果调查分析告[J].计算机教育,2009,(12):154-158

第4篇:教育信息化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军事理论 跨越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G434;E0-4

一、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信息化的简称。关于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一是教育思想“信息化”。教师的思想不能停留在工业化时代,而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二是教材的“信息化”。要紧跟时代脉搏,实现教材的内容与时代同步,不断更新教材内容。

三是教学手段的“信息化”。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广泛使用,使教学变得更简单、更生动、更有活力。

四是教学模式的“信息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要求,信息技术使探讨式、案例式教学更加简便,学生参与和互动更加积极,课程氛围更加轻松愉快。

二、利用信息技术推进高校军事理论教学跨越式发展的措施

信息技术已经快步走进我们的生活,而且深刻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变化。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是当前摆在所有高校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军事理论课是高校的公共必修课,也是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重要平台。笔者认为,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军事理论课教学跨越式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军事理论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

高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学的革命性影响,并不断地调整和改变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有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信息化教学就是运用投影、幻灯、录音、录像、广播、电视、计算机等教育技术的教学,这是非常肤浅的认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更加便捷,教师授课如果还停留在填鸭式的灌输模式,显然不合时代要求了,因为学生已经通过网络获取了自己所需知识,因此,军事理论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路,从过去填鸭式向启发式引导转变。

其次,加大对军事理论教师的技能培训

由于教学和科研任务重,很多教师即使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也没有时间去认真系统地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所以,学校相关部门应主动为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供各方面的便利条件,如适当减少教学和科研量,分批次进行系统轮训。技能培训应包括新设备新软件使用,PPT制作,学生如何利用设备进行主动式与互动式学习等。

再次,加大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信息技术的使用和推广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包括软件和硬件投入。信息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对硬件件的升级改造也是迫在眉睫,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政府应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投入方面扮演主要角色,积极增加专项财经预算。

最后,加大地方院校与军事院校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军事院校在军事理论教学方面具有地方院校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主要表现在教学的专业性、针对性和权威性,而地方院校的军事理论教师大部分没有军事专业背景,且人员流动性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了加强学生的国防教育,应建设地方院校与军事院校信息技术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不仅可以弥补地方院校军事理论教学的短板,而且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三、军事理论教学信息化的重大意义

信息技术的使用将对军事理论教学带来颠覆性的影响,促使军事理论教学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首先,信息技术将带来军事理论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网络和信息平台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由于信息平台上的军事理论课件实现了同步实时共享,所有老师都可以在平台上查到和获取优秀的教案,同时可以查看最新的军事研究报告和相关新闻。教师获取优质教学资源的效率大大提高了,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信心和教学水平。同时,教师还可以不局限于自己讲课,利用信息平台采取视频授课,将最权威、最专业、最新的优秀视频课件供学生学习。

其次,信息技术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的热情和兴趣

学生可使用移动电脑和手机连接信息平台,随时查看自己感兴趣的军事热点和话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军事理论并提高其对军事的兴趣,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为部分军事迷向军事理论家和科学家转变提供了条件。

最后,信息技术将在军事理论教学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目前的军事理论教学无论是授课水平、方式方法还是教学思想跟学生的期盼还有相当大差距,信息技术的使用将会迅速弥补这一差距。学生可自主的学习一切自己感兴趣的军事理论和热点,教师也可自由便捷地获取教学资源,信息的互动共享使上课变得更加轻松自由,也更有活力,同时还可为超级军事迷的学生提供分享和发表观点的平台。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到来将会从方方面面影响军事理论教学,并贯穿于军事理论教学的始终。可以肯定的是,信息技术的充分使用,将会促进军事理论教学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庾建设.推进军事课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J].中国高教研究,2007,(4).

[2] 邵青,李向东.加强任职教育军事理论课教学[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一般资助课题“普通高校军

第5篇:教育信息化研究报告范文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它重点关注如何全面深入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变革和可持续发展。

    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需要全球视野、开放思维和战略眼光。多年前,笔者曾用四句话概括了全球教育信息化发展局势,即“美国一马当先,欧洲稳步前进,亚洲后来居上,中国奋起直追”,[2]时至今日,这些判断依旧适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轨迹可以这样描述:“九五”期间是多媒体教学发展期和网络教育启蒙期,“十五”期间是多媒体应用期和网络建设发展期,“十一五”期间则是网络持续建设和应用普及期。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在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应用、资源建设、标准化建设、法律法规建设和相应的管理等方面取得快速发展。

    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背景下,我们依然需要密切关注国际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发展动态,以助于准确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方向。本文从技术、应用、理论三方面考察国际前瞻研究动态,联系国内教育信息化研究与应用实际,披露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项目。

    一、技术前瞻研究

    教育技术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因此有必要预测其未来发展方向,虽然作此类的预测颇为困难。早在2000年,美国教育部就过一份由Grove国际咨询公司和未来研究所合作编制的“教育技术发展图景”(Educational Technology Horizon Map),[3]为2000-2010年间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指导建议和决策支持。其核心要素包括多种利益相关者、四种学习场合、五类技术、各种真实应用和潜在可行的机会。作为一个前瞻研究报告,它对教育技术十年发展作出一个颇具启示意义的判断:未来的发展中机会和风险并存,关键问题和新兴技术迭出。有鉴于此,报告提出了一条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发展路径:探索技术→调整机会→讨论问题和意义→展开行动。

    自2004年起,美国新媒体联盟(NMC)每年一度的《地平线报告》(Horizon Report)[4]则成为预测教育信息技术发展趋向的权威资讯源。《地平线报告》是一份基于Horizon项目上的持续工作的报告。Horizon项目是一个长期的定性研究计划,旨在确立并阐述可能会对以教育为主的组织机构里教学、学习、研究或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技术。每一期Horizon报告会介绍六个在未来的一到五年期间,分三个阶段内可能成为在教育领域主流的新兴技术或实践。同时展示的还有在相同时间段内即将改变我们教育工作方法的挑战和趋势。《地平线报告》在全球均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和共鸣,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全球教育改革的风向标。表1是我们将2004-2011年间《地平线报告》内容整合而形成的技术图谱。

    反观国内教育信息化中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在许多方面与《地平线报告》预测的发展方向是平行的。以下仅介绍几个代表性的项目:

    (一)电子书包与电子课本技术标准与应用示范

    尽管电子书包、电子课本等概念已出现逾十年,但是先前的研究却大多关注其物理形态,关于如何提供完备的学习支持服务研究不多。随着iPad、Tablets、e-Book阅读器及其他数字化便携终端设备的日益智能化和平民化,电子书包与电子课本的应用研究逐步开始关注如何为学生课前、课堂、课后的学习活动进行一体化支持。电子课本(e-Textbook)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专用电子书,代表电子书的教育应用方向,在功能上兼具阅读性与教学性,而电子书包(e-Schoolbag)是整合了电子课本阅读器、虚拟学具以及连通无缝学习服务的个人学习终端。[5]引入“电子书包”后,班级差异化互动学习、数字化探究实验学习、小组合作项目学习、个性化按需按兴趣学习、能力本位评估引导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将成为可能。目前,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多个省市均加入了电子课本应用试点行动,其主要形式是以区域试验为先行,分阶段、有步骤地扩大应用范围。以上海为例,虹口区第一批试点覆盖了幼、小、初、高各个阶段共计8所学校;第二批试点范围扩大至18所学校。与此同时,在国家标准化领导机构的支持下,由华东师范大学牵头,五十余家企业、出版社、学校等组织机构参与的电子书包与电子课本的标准研究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其研究旨在解决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的学习内容、学习平台、学习工具和学习终端(人机交互)的互操作需求,[6]通过顶层设计与标准,先行保障电子书包和电子课本的应用研究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二)精品开放课程建设

    

    

    图1 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作用域

    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具体举措,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它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高校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7]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8]“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除了保持以往课程建设的精品理念,精品资源共享课特别强调了开放和共享的目标。2011年8月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研讨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明确提出通过制定课程资源建设标准,实现优化课程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建,实现从网络有限开放转变为充分开放。目前,我团队正在研制精品资源共享课相关的技术标准,基本思路是细化课程结构,从媒体素材、知识原子、学习单元、课程模块四个层次考虑共享作用域(如图1所示)。另外,通过提炼出一批典型教学样式并提供相应的设计模板,以期达到降低精品资源共享课开发难度之目的。

    (三)教育云的探索应用

    “云计算”与教育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云计算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新发展,旨在为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程序提供虚拟化 、可伸缩的计算环境,能够动态地满足应用程序不断变化的计算资源需求。[9]笔者认为基于“校园云—区域云—公共云”三层架构的教育云建设方案对“教育云”的落地研究和价值实现具有现实意义。这种分层级、有步骤的构建方式逐步促进教育云的相连与共享,最终形成公共教育云。首先,在“班班通”建设的基础上虚拟开放教室、虚拟实验室,加上虚拟图书馆、数字化校务、数字化校园文化系统等,形成云上数字化校园。此外,在构建数字化校园云基础上,以区域学校间信息共享、资源共建为目标,进一步建立区域级教育云,实现区域教育信息、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及异地远程教学。最后,将建立公共教育资源与数据的云服务中心,与各市县教育云的数据实现对接,形成公共教育云。[10]我团队与有关企业合作,正在设计面向电子书包的教育资源服务云。

    (四)基于多触点游戏的儿童悦趣学习

    多触点技术(Multi-touch)是一种允许单个用户或多个用户通过手势与交互界面进行对话的图形交互技术。该技术具有三个显著特征:[11](1)直接交互:用户无需借助鼠标、键盘等中介工具就可直接与应用界面交互,屏幕同时结合了显示和输入两种功能,带给用户快捷自然、直观的操作和反馈。(2)多点触摸:接触界面支持多个输入响应点,用户可以用双手同时进行多个控制点的定位和移动,使得输入方式具有无限的可能性。(3)多用户体验:多个用户可以站在应用界面的不同位置同时与应用程序交互,极大地拓展了对多用户活动的支持。我团队较早利用多触点互动显示技术开展儿童悦趣学习研究,开发一批幼教游戏。项目以儿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学习设计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指导,充分尊重儿童的认知特点、心智水平和成长经验,利用多触点、智能感知技术构建一种新型悦趣学习环境。由于学习内容设计充满趣味和挑战,学习界面自然舒适,游戏操纵便捷灵活,让孩子们真正体验“乐中学”、“玩中学”。因此,多触点游戏也成为儿童爱不释手的亲密学伴。

    二、应用前瞻研究

    美国一直是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领跑者,追踪考察其教育技术的推进历程和发展走向有助于开阔视野、合理借鉴和科学决策。自1996年以来,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Off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每隔4-6年连续颁布了四个《国家教育技术规划》,它们所关注的应用重心由硬件设施、人与网络学习、数字资源,最后转向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特别是《国家教育技术规划2010》提出了一个模型、五大目标和四大挑战,这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带来诸多启示,如以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能力为中心,变革教育系统的结构和过程;借助现代技术力量,重构有效教学模式;关注弱势群体,促进教育公平;拓宽融资和捐赠渠道,确保财物各尽其用;跟踪新技术发展动向,逐渐研发其教育应用,等等。[12]

    “21世纪技术伙伴”(P21,The 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是一个多方合作的基础教育改革实验项目,由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界的大企业家组成的CEO论坛发起,得到美国教育部、国际教育技术学会等合作伙伴的支持,旨在使每一位学生做好在21世纪生存与发展的准备。

    

    图2 21世纪学习支撑体系

    P21组织描绘了学生在崭新的全球经济中获得成功的愿景:学生成果和支持系统(如图2所示)。[13]其中学生成果包括:核心学科与21世纪技能、学习技能与创新技能、生活技能与求业技能、信息/媒体/技术技能等四部分。在核心知识教学的境脉中,学生还必须学习在今天的世界要获得成功的必备技能,如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沟通、协作、创造与创新。为了保障学生能够具有获得学习成果,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支撑体系,主要包括标准与评估、课程与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学习环境建设四大部分。

    美国还积极推进标准化评估建设。[14]国家和各州正在严格制定新的教育标准,以明确学生应该知道什么、能够做到什么。为了帮助学生达到这些标准——衡量学生的进步,各州也正在设计和实施新的评估系统。这些系统被设计支持改善学生学业成就,但其有效性取决于许多因素。标准要足够具体以便让每个人(学生、家长、教育者、政策制定者和公众)了解学生需要学习什么;要足够精确以便作出标准是否已达到的公正和准确的判断。各州和各地区使用两种相互关联的标准:一种用于指定内容(学生应该知道什么,或者教育的不同阶段能够做到什么),另一种用于指定的学业绩效标准(能够做好的程度)。

    “动手做”(Hands-on)科学教育起源于美国。美国的科学教育实验计划——"Hands-on"是一种由美国科学家总结出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旨在让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让他们在观察、设想、提问、动手实验、表达、交流、反思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能力和科学态度,能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与决策。动手做的基本信条是:You hear,you forget;You see,you remember; You do,you learn(听会忘记,看会记住,做才学会。目前,美国最有影响的动手做项目是HOU(Hands-on Universe,http://handsonuniverse.org/)。它是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支持下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创始的、基于互联网的天文教学节目。经过近10年的发展,HOU积累了大量的观测资料和教学经验,特别是在利用现代的国际互联网络,实现国际化的资源共建共享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目前,广大天文研究者、教师或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络,操纵网上开放的专业天文望远镜,进行实际观测,并对取得的数据、图像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支持数据信息全球共享。HOU通过新颖丰富的实践活动,通过直接观察、亲手操作和交流协作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虚拟学校是美国信息化教育的又一亮点。它是一个在线的学习空间,利用互联网向学生课程、教学、咨询、服务的学习支持系统。目前已有数十个州创办了虚拟学校,但以佛罗里达州虚拟学校(FLVS,http:// flvs.net)影响较著。FLVS云集了许多大学、机构的在线学习课程,也有与公司合作专门开发特色课程。学校本身授予文凭,当学生顺利通过课程学习,可获得他所选择的大学的学位。因此,FLVS主要提供管理、咨询、电 子基础设施、管理学生的注册服务等。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战略。《纲要》正式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要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推动信息化教学深入应用与管理信息化,反映了我国追赶教育信息化国际先进水平的决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15]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完成《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

    在形势大好的宏观背景下,我团队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应用研究,并取得较好成效。

    (一)探索教育信息化开放生态

    

    图3 生态观:和谐信息化教育系统

    教育信息化系统建设需要开放思维。在较长一段时间,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还处于封闭的状态,各组成要素孤立发展,出现了投资不均、系统失衡、结构失范、应用肤浅、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粗放发展等,以至于教育信息化无法取得进化式的进展。[16]只有开放教育信息化系统,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才能走出封闭发展的思路。为了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和谐发展,笔者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开放生态系统框架,包括开放标准、开放源码、开放资源、开放服务、开放架构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为教育信息化系统各用户提供了开放的机会,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进展。其次,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形成了由知识生态、教法生态、资源生态、服务生态、媒体生态、信息生态所构成的一个和谐信息化教育系统,如图3所示。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运用系统方法研究信息化教育系统与各生态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从整体到局部,合理协调教育投资、软硬件建设、资源建设、师资培训、人才培养、机构变革、标准框架、应用服务等各方面的关系,才能促进各生态的和谐、协同发展。[17]而当前的研究中,版权技术、教育资源标准技术、互操作技术等正是教育生态系统研究的体现。

    (二)构建数字化布鲁姆图谱中国版

    布鲁姆学习目标分类体系的修订版反映了技术整合下的教育实践。Andrew Church[18]认为目标分类体系的修订解释了很多传统教学中的实践、行为和动作,在其论著《Bloom's Digital Taxonomy》中描述了当教师试图在教室中整合技术时,他们所需进行的努力。Church所理解的数字化布鲁姆主要关注课程的发展,即:通过数字化技术促进协作学习。美国教育专家Michael Fisher[19]在2009年首次提出了“数字布鲁姆”图谱,并随后对其版本进行更新,描述了25种工具与学习目标间的关系。2011年,与此对应的中国版“数字布鲁姆”[20]也随之形成,这种本地化的改造为国内的教师、学生等人员提供了一个直观、可供参考的“目标—工具”或“行为—符号”层级决策库。诚如Marc Prensky所说“新生代是数字化的原住民”,数字化布鲁姆的提出不在于介绍各种工具,而是为了帮助人们选用适当的工具来完成“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建”六个层次的目标,最大化地促进学习。

    (三)探索技术丰富条件下的有效教学模式

    在21世纪这个信息化时代,推动教育的信息化,培养创新型信息化人才,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我们目前的教育是属于“遗传型”,把知识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与创新教育相距甚远。[21]随着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的发展,探索技术丰富环境下的有效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因此,这种单一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的多样化需求,向多种模式的转变势在必行。信息化学习模式主要有班级差异化教学、小组合作研究型学习、个人兴趣拓展学习、网众互动生成性学习四种类型。在过去的教学中,多种模式的教学往往需要更多的“教育成本”,而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这几种模式的实现成为可能。

    1.班级差异化教学

    班级差异化教学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验为出发点,充分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与提高。班级差异化教学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在教学前需要对学生进行学习诊断,了解学生的特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学习结束后需要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它采用数据驱动的教学策略,通过对学生进行动态分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信息技术的发展如虚拟学习社区或者网络课程等均为学习者进行差异学习提供了条件。班级差异化教学并非是一种不公平的教学方式,而是容许尊重所有学生学习的机会和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均可以得到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2.小组合作研究型学习

    

    图4 问题学习与项目学习的关系

    研究型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是通过小组开展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合作学习能力。小组合作研究型学习改变了传统教育背景下的小组合作,通常可以采用问题学习和项目学习这两种学习活动形式,其关系如图4所示。问题化学习是信息时代的学习范式,其课程从内容转移到问题,教师的角色由讲授者转变为指导者,学生由接受者转变为问题解决者。问题化学习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它强调新方法的使用和新问题的解决,不仅要解决“是何”、“若何”、“如何”、“为何”,还要解决“由何”。项目学习则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规划设计自主完成特定的项目。在2008年2月18日的美国学校教育管理者年会上,Daniel Pink[22](前美国副总统戈尔的报告起草人)在报告中说,在知识经济时代,“左脑——线性的、逻辑的、推理的思维方式主导的时光已经过去了,现在最需要的是右脑思维方式——综合性、创造性、情境化”。项目学习基本上属于右脑主导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新的“教育逻辑”——“科学探究在于求真,技术应用实现价值,设计创意提升价值,项目锻炼创新能力”。总之,无论是问题学习,还是项目学习,二者同属于小组合作研究型学习的种类,小组合作研究型学习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3.个人兴趣拓展学习

    在信息化条件下,个人兴趣拓展学习 将成为一种普遍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个人学习兴趣的不同,拓展学生的学习,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全面,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这种拓展成为可能,学生可以借助相关的工具,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学习时空等方面进行拓展,拓展的出发点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内容方面,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教材中的固定内容,还可以借助于笔记本、手机等移动终端学习各种网络中的社会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范畴;在学习方法方面,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得学习更个性化、深度化;在学习方式方面,学生可以选择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或合作学习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等;在学习时空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提高,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学生可以选择“教室之外的课堂”,随时、随地的学习,摆脱了时空的限制。例如,美国的基教在线学习产业,主要是依托学生的个人兴趣,为学生提供泛在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总之,个人兴趣拓展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是未来学习的重要方式。

    4.网众互动生成性学习

    随着Web 2.0的出现与发展,互联网成为知识分享的新平台。在Web 2.0环境下,各种网络交流、分享、协作工具日新月异,只有将各种软件真正作为工具应用于教学(学习)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才能在网络学习中生存下来。[23]尤其是博客、播客、Wiki等社会性软件的使用,利用这些软件可以组建小组,把一定的学习知识关联起来,增强了个体之间的对话与互动。从知识的角度出发,一个个体就是一个知识节点,其他节点都与该节点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样,许多个体之间形成了知识点网络。Web 2.0使得这种知识点网络的关系更加密切,而个体之间的交往也不再局限在现实生活的社会群体,借助于聊天室、博客、MSN、 BBS、QQ群等网络工具形成网络虚拟社群。在虚拟网络社群中,个人的情感、认知与价值和周围的环境相互影响,并得到了充分的认同,提高了学习者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社群生成学习。社群生成学习会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将成为主流的学习方式。

    (四)中观教学设计

    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活动可以超越传统的时空框架,在时间上应该做到课前、课中、课后学习活动一体化设计,在空间上做到班内班外、校内校外的学习活动综合平衡。笔者主持编写的《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版(中级)》[24]融合了本团队多年开展信息化教学创新研究的丰富成果,创建了单元层面的中观教学设计实践方法,已经在全国培训了数十万名教师,取得了良好成效。

    无独有偶,美国密西根大峡谷大学数学教师 Robert Talbert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探索突破传统时空结构的教学模式,进行一项名为“颠倒课堂”的教学改革实验,[25]将原本在课堂中进行的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学活动放到课前,将原本课后进行的以知识内化为目的的练习和答疑活动放到课堂中,从2010年在数学MATLAB课程教学中进行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引起国际教育学者的兴奋。

    三、理论前瞻研究

    在教育技术理论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主义”,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从构建主义到联通主义,虽然都各有其价值,但都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嫌,致使实际应用困难,使得应用者拿不出“主意”了。出于对这种现象的反思,国内外都有一些研究者想建立更具整体关联性和实践指导性的理论框架。

    (一)“巴斯德象限”启发与设计研究的旨趣

    “巴斯德象限”由美国著名学者司托克斯提出,代表着应用实践激发的基础研究,它是传统研究中“纯理论研究”和“纯技术研究”的调和,将传统上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对立矛盾关系转化为统一协调的关系。目前,我国教育技术的研究多以经验总结式研究和思辨式研究为主,这也就导致“大多数教育研究对实践几无影响,助益甚微”[26]的结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呼声不绝于耳,但现状却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其原因之一便是对科学研究范式的认知存在不足,而巴斯德象限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正好提供了科学的范式。我国教育技术的研究需要突破传统的单线思维方式,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研究起点,在科学研究中发现规律,探索真理,从而实现“格物致用”与“格物致知”的双重价值。

    近年来,设计研究(DR:Design Research或DBR: Design-Based Research)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范式引起世界教育领域的高度关注。DBR是以设计为对象的研究范式,其旨趣在于设计有效学习环境,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设计研究作为教育技术的创新研究范式,它主要通过迭代设计将理论与实践连接起来,重在解决与实际情境密切相关的问题和提炼出实用的理论原理,具有促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双重功能。[27]DBR具有或兼有建构主义的认识论特征,除了吸收传统研究方法的演绎、归纳、批判思维外,特别重视外推(Abduction)思维的运用;其核心活动是富有创新意义的设计。

    审视我们正在进行的电子书包与电子课本的研究等,高校、中小学、产业界等成员的跨界合作,以推动科研、教学、产业的多赢局面,这正是“巴斯德象限”在科学研究中的体现。

    (二)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联通主义表述了一种适应当前社会结构变化的学习模式,也译为“关联主义”、“连通主义”。2004年,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28]在《联通主义:数字时代的一种学习理论》一文中指出教学环境创设中最为常见的三大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产生和发展于技术尚未对学习产生显著影响的时代。反观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技术的发展已渗透入人类社会,技术对教育的推动与革新作用已被公认,而联通主义恰恰描述了网络时代的学习发生过程,为解决数字化时代的学习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网络时代,知识以碎片化的形式分散在各节点,知识所具备的连接点使其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联通、重组和再造。知识碎片在不同的境脉下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学习者基于自身学习需求和已有知识网络在各节点间进行联通汇聚,并形成更 为复杂的个性化知识网络。所谓学习,即网络形成的过程。联通主义的起点是个人,个人的知识组成了一个网络,这种网络被编入各种组织与机构,反过来各组织与机构的知识又被回馈给个人网络,提供个人的继续学习。这种知识发展的循环(个人对网络、对组织)使得学习者通过他们所建立的连接在各自的领域保持不落伍。[29]学习不是简单地获取结果,它是个性化知识网络不断扩展的过程。信息时代,每个人拥有分布式知识表征的一部分,只有将这些知识节点与其他节点进行融会贯通,网络的价值才会最大化。联通主义能真正把一切教育资源和关系联结起来,构建立体的、多维的、协同的、多场合一的、弹性而有序的、完整的学习系统。

    (三)社会—认知双连通模式

    社会—认知双连通模式(SCCS, Social and Cognitive- Connectedness Schemata)由美国Marie Sontag博士[30]于2008年提出,它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图式形成。图式是学习者已有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新知识的产生有赖于已有的图式。SCCS作为网络时代的学习设计理论基于两个假设:(1)当代学生具有双连通学习模式,即:社会连通性模式+认知连通性模式。(2)沉浸于数字联通时代的学生们具有社会连通模式与认知连通模式的双重变化。社会连通性模式的形成来自于个人与他人或外界建立起社会联系的能力和渴求。目前人们对技术的研究引起了这一图式的巨大变革,同时也使得学生有更多机会与外界情境进行连接。学生通过“连接、默观、捷取”一系列行为来参与社会连接,即:在连接阶段,学生与拥有所需知识的其他人或群体建立连接;在默观阶段,学生对具备所需能力完成其目标的人进行观察;最后,在捷取阶段,学生在事先不寻求指导的情况下,跃跃欲试来解决新问题。学生的社会连通模式反映了他们创建和维持物理上的、虚拟的、混合的社会网络的能力。认知连通模式反映了学生如何将他们所学知识与更大的情境建立起联系的能力和渴求。认知连通模式的变化使得学生不再将知识视作分离、破碎的信息片段,而是作为一个整体。认知连通模式的变化包括:具备数字导航素养;具有对交互性—发现型学习的偏好;具有按照其对数字化资源的探索作推理判断的意愿。有如Prensky所说,当代学生“不仅思考不同事物,他们也以不同方式作思考”。教育理论需要进行改变以满足学生学习和获取信息方式的新发展,而 SCCS恰恰最好地综合了当前的学习理论和方法,并为修订教学设计适应学生的新图式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法。

    (四)协同学习理论与技术系统框架[31] [32]

    协同学习(Synergistic Learning)技术系统框架是一种面向知识时代、能够很好地适应知识与技术发展的新型学习技术系统。这种新型学习技术系统的设计,完全建立在一种全新学习理论——“协同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该理论内容包括:

    1.协同学习的概念

    协同学习是指通过对学习技术系统中各个组成要素(包括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以及二者交互所形成的学习场)之间的协同关系与整合,以使教学获得协同增效。可见其内涵主要涉及学习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协同学习的理论基础

    如果把协同学习系统看作一个具有特定结构和关系的系统,那么可以从协同学—功能层、联结观—实用层、场域论—结构层、知识管理—动力层四个角度进行分析和建构。也就是说,协同学、联结观、场域论及知识管理的有关理论,分别从不同方面为协同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持。

    3.协同学习的基本原理

    (1)深度互动:在交互层面,提供内容与学习者的深度互动;

    (2)信息汇聚:在通信结构层面,提供信息聚合机制;

    (3)集体思维:在信息加工层面,提供群体思维操作;

    (4)合作建构:在信息加工层面,合作建构机制;

    (5)多场协调:在信息、知识、行动、情感和价值之间建立有机的、协同发展的联系。

    4.协同学习的发生机制

    在协同学习框架中,多场协同以及个体与群体的信息加工及知识建构,构成了学习的发生机制。协同学习元模型是基于多场互动协同的,其核心就在于强调个体与集体的信息加工及知识建构。

    (五)重塑文化视域下的教育技术研究新框架

    技术进步是对社会文化变革的最强大推动力,而现代信息技术则是最适合于推动教育文化变革的技术力量。[33]《地平线报告》系列除了向我们呈现了一场场技术盛宴之外,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文化意蕴则更加耐人寻味。然而信息技术变化多端,教育作为文化现象却变化缓慢,因此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人们不断遭受技术焦虑与文化迷茫的双重困扰。

    从“文化”的视角研究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复杂问题,尝试提出“文化视域下的教育技术研究框架”(如图5所示),意在通过对学科研究基础的分析,廓清教育技术研究的领域和范畴,梳理研究重点和关注视角,以探寻未来教育技术发展之道。

    

    图5 文化视域下的教育技术研究框架

    1.教育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脉络

    “文化视域下的教育技术研究框架”要重新重视“社会文化境脉”的重要影响。任何一种技术文化、学习文化与社会境脉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塑造,共同推进文化生态的和谐发展。教育,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研究教育问题,只有回归到文化视域下,才能窥探其精髓和本源。然而“文化”又是世界上最难界定的概念,仅英文中就有300多个不同定义。Kluckhohn和Kelly提出的简明的定义是:“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型式样又包括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34]荷兰从事跨文化研究的专家Greet Hofsted(1991)曾形象地说“文化是集体的心灵软件”。[35]正是这种“集体的心灵软件”促成了人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形成,继而决定着人的行为,使得每个人都成为自己文化氛围熏陶下的产物。换而言之,文化塑造了人们的理念价值,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

    为了更加形象地理解文化的实质,笔者曾在2004年用“理念意识”、“制度行为”、“技术手段”解释学习文化的三个层面和演进发展,[36]并在2006年明确提出了学习文化的三层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理念价值”、“行为方 式”、“制品符号”三个层面。最内隐的是价值理念层,包括社会共享的信念与价值系统,如对与错、道德规范,以及对于生活意义的理解;最外显的是制品符号层,既包括了具有实用性的制品,也包括了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处于中间的是行为方式层,是受群体规范约束的行为模式。[37]

    

    图6 学习文化的三层结构

    教育技术是一个典型的综合应用型学科,在教育信息化、远程教育、移动学习、终身教育等实践领域中,无论是开展基础环境或资源的建设,还是促进教学模式、学习手段的变革时,都需要“利用”文化的内涵,方可找到解决教育问题的实用策略。由此,回归到信息化教育中,我们可以考虑从文化的三个层面入手思考教育技术的研究空间:(1)制品符号层。制品符号既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一个象征性的符号,它是技术或工具的外显产品。象征性的符号能改变人类已有的文化认知,例如广告标志、网络上的流行语等。实物改变人类的认知和行为模式的案例在信息化时代层出不穷,譬如,计算机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方式、手机革新了人们的通讯方式等。当下,教育技术领域所涌现出的优秀应用实例,如班班通、电子书包、平板电脑等正是通过开发具有引领价值的实用产品改变人类教育和学习的行为。通过开发内隐先进学习理念的实用“制品”或象征“符号”助力教育变革也将是未来教育技术的价值所在。(2)行为方式层。技术的变革印迹贯穿了教育和学习的发展史。信息时代涌现的技术工具在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极大地刷新了人类的教育和学习行为,同时对人类的学习行为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伴随着终身学习、泛在学习理念实现的步伐,网络学习、移动学习已被人们所接受和践行,而当前颇受关注的协作探究、个人兴趣拓展学习、社群生成学习等改变人类行为方式的实践模式也将逐渐成为学习方式主流。就像 Google革新了人们即时搜索的方式、Facebook赋予美国人全新的社交行为、App创造了应用程序推广新模式一样,教育技术正通过创新教育管理、教学和学习模式改变着我们的教育行为,继而对教育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3)理念价值层。理念价值是文化最为核心的内容。一方面,可以通过群体中成员所遵从的行为规范、一系列的实物制品方式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则透过其秉承的信念和价值观予以传达,改变人类精神层面的内容。对于什么是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教育和学习模式,教育技术应当有一个价值判断,并将其视为自己的历史使命而为之奋斗。唯有正确且符合时展的理念价值,才能视为教育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标准,并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可喜的是,终身学习、学会学习、左右脑平衡发展等理念已逐步融入当前的教育文化。

    2.三个境域奠定研究基础

    从社会文化的视角透视教育技术的研究基础,教育学、心理学和技术正为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着最为直接丰厚的给养。教育学通过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解释一般教育规律来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心理学从研究人类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角度寻找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学习行为的方法;技术改变着人类的学习生活方式,同时为教学创造新机会,它的进步又不断地挖掘着教育技术发展的潜力。此外,作为方法论层次的哲学为探寻学科本质提供了观察事物、研究问题与处理问题的最根本的思路,从哲学角度思考和分析教育技术的内涵和相关概念,有助于理解研究的本源和本质,把握其发展的方向和脉搏。

    3.叠加境域中发掘新的研究方向

    三个境域在现实中存在着很多交叉应用,这也催生了三个叠加境域,这些叠加境域中的部分理论或技术正成为教育技术研究的新方向和热点,且正好与“终身教育”、“个性化教育”、“重视教师培训”等世界教育改革趋向相呼应。

    (1)学习科学新辟了研究沃土

    要“促进学习”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学习是如何发生,在此前提下探讨应该怎样去促进学习。在上世纪中后期所诞生的学习科学,从人类学、语言学、哲学、发展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系统科学和心理学学科等多学科全方位的视角来研究人类学习,并提供了学生中心、知识中心、评价中心和共同体中心等多维的视角来透视学习环境的设计和构造。学习科学不仅促进了人们对学习及学习过程的理解,更为显著的是提供了许多课程内容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学习环境设计等内容的实践操作处方,从而为教育技术更为有效地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优化媒体资源的设计、支持学生学习的真正发生以及开发移动学习的设备和教材提供了理论支撑。伴随着“教育技术从注重技术应用转向技术的设计”,[38]学习科学与教育技术将出现更多的连接和融合。例如,社会—认知双连通模式(简称SCCS)作为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为我们教学设计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

    (2)传播理论深化了文化内涵

    传播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过程,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传播方式。犹如基因揭示了人类繁衍和传承的规律一样,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提出的谜米(Meme)为人们理解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思维的把手。传统意义上,传播属于社会文化中最外显的一层,即符号制品,譬如随处可见的广告信息和logo标志。但是在当前环境下,我们会发现它已经升华为一种理念和情感的通道,即logo并非传播的最终目的,获得其代表的价值认同感和情感共鸣才是关键所在。根据《牛津英语词典》,Meme被定义为:“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文化基因理论(Memetics)的出现,对于解释人类文化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Meme需要具备哪些要素特质、Meme遗传与选择时遵循着哪些规律,在教学活动设计或教学环境构建时如何利用Meme的相关属性构建学习文化,值得我们更深入地探讨。尤其是今天,在培训领域,如何提升培训成效和突破影响力瓶颈正困扰着广大教育管理和教育研究者之际,以文化构建为给养的学习文化设计必将成为新型培训项目创设的旨归。

    (3)心理技术学拓展了技术效能

    应用技术手段来研究和解决人类心理问题是近年来心理学中的热点研究领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心理测验、测量、统计等技术的逐步更新,应用技术解决人类情感问 题的可能性也随之逐渐增大,通过技术干预人类的教育和学习行为也成了教育技术研究的自然延伸,计算机说服技术就是近几年来颇受关注的技术实例之一。斯坦福大学说服技术实验室主任B.J.Fogg在其影响深远的著作《说服技术:运用计算机改变思想和行为》中对计算机说服技术给出了经典的定义:“计算机说服技术是通过设计、研究和分析交互性计算机产品,以达到改变人们态度或行为为目的的一类技术:简称为Captology(Computers as Persuasive Technologies)”。[39]说服技术通过改变人类的行为方式,继而影响其心理情感和价值观,这是心理学原理在计算机技术中的应用新课题之一,可以预见未来将在教育领域有着较大的作为,随着计算机虚拟技术、动画技术的成熟以及增强现实技术的实现和普及,计算机将能够实现与学习者有更多互动,继而也势必将拓展教育技术的研究空间。

    四、结论与展望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期,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制度保障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需要全球视野、开放思维和战略眼光。置身于全球教育信息化浪潮之中,环视教育技术发展的风云变幻,需要冷静理智地把握全球教育信息化发展脉络与前进方向。研究发现,在人类的生产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21世纪,教育技术在未来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等技术支持的新型学习形式已成为时展的必然需求。从信息技术发展态势来看,据美国新媒体联盟(NMC)的《2011 Horizon年度报告》,在未来五年,指尖获取的丰富资源、泛在化的学习和工作、协作化的工作环境、云计算应用等四个核心趋势将对教育技术产生核心驱动力。[40]在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面前,教育技术要承担起历史的使命。要稳固已有成果和学术地位,需要挑战学科发展中的禁锢,突破领域研究的瓶颈,用更敏锐的洞见和更宽广的视野来引领教育技术的发展。

第6篇:教育信息化研究报告范文

为了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了

《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应“加强师范院校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等专业建设,培养、培训适应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需要的中小学教师”,同时指出应普及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

技术等相关公共课,其目的无疑是为了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

由此可见,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师范生已成为时展和推动中小学信息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然而,当前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

如,只注重技术层面,没有与教育理论和学科课程整合起来,师范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上;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没有起到示范作用,造成师范生不善于从全局的高度把握教育教学过程等等。这些都使得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流于形式,不能切实地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

作为未来的中小学教师,需要更进一步知道,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水平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也是学校必须重视的问题。而教育技术能力是我们师范专业学生体现信息素养的主要方面,因此我们要对此问题给予热切关注。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依据

随着现代教育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这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优化了教学过程,还增加了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方法,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教育技术已经成为除教师、学生、教材等传统教学过程基本要素之外的第四要素。目前,教育技术已经从一种视听教学方法的改革运动发展成为具有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实践领域的专业和学科,它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并对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的、深远的影响。

三、研究的主要目标

1.我校师范生对现代教育技术思想认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客观地定位我校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掌握程度;了解与其他发达地区师范生之间水平上存在的差距;了解师范生在现代教育技术的需求状况、学习态度以及动机。

3.提高我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资源的使用率,探索高效率培训的方法、模式。

4.提高我校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教学效果,优化课堂环境,探索我校对师范专业学生在这一方面的重视程度。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明确师范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全面提高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收集、整理符合我校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模式、方法;归纳我校师范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等,以更合理地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及水平。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问卷法、统计法和比较法进行研究。

开展一定规模的社会问卷调查的同时,采取座谈和个别采访,进行个案研究,让调查真实、生动、丰富,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强调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有机结合,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有

机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机结合,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

动,理论问题在互动中发展完善,实践问题在互动中得到解决。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时间为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组建课题组,撰写课题实施方案。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了解我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运用能力方面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第二阶段(实验实施阶段):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按照课题实施方案进行研究。通过与和各师范专业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各师范专业学生在教学中教育技术运用能力中存在的

各种问题,并且与他们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第三阶段(总结评估阶段):时间为2013年7月至2013年9月。收集整理课题资料,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第7篇:教育信息化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电子课本;电子书包;数字化学习;数字出版;生态发展;标准研制;产业发展;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3)01-0017-12

一、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学习终端发展及其学习环境逐步完善。电子书包(课本)开始试点应用。全球知名机构新媒体联盟的2010 Honzen和2011 Horizon的两个报告中。都指出对学习科学技术发展影响巨大的技术之一——电子书技术将在未来2到3年内发展成熟,电子课本(e-Textbook)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专用电子书.代表了电子书的教育应用方向,逐渐进入出版行业和教育领域。据克里夫兰市场咨询公司的调查报告.迄今世界上已至少有80个国家计划推广电子课本,其潜在市场规模达500亿美元。谷歌、亚马逊、苹果、索尼等全球信息产业新贵和巨头都纷纷进军电子书及其阅读器市场,抢占相关技术市场先机。在美国、加拿大、英国、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肯尼亚等国,中国的上海、江苏扬州、深圳、香港、台湾等地区已开展教育应用及研究。同时国外的谷歌、亚马逊、苹果、英特尔、戴尔、微软、索尼、松下、飞利浦、Course Smart,国内的汉王、方正、盛大网络、大唐电信、中国电信、紫光、长城计算机、TCL、易方、华师京城、江苏梦兰、壹人壹本、中文在线、微创、浙江万朋、明博、福昕软件、天津津科、外研社、天闻传媒、大象出版社、华东师大出版社、人教和高教出版社,台湾地区的明基、元太科技等企业都在关注电子课本的研究。但目前研究均处于初级阶段.教育应用还处于探索试点期。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应用软件、数字媒体内容平台是重点发展项目;电子书和电子课本是数字媒体内容、数字出版、数字阅读、现代教育信息服务等产业的重要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强调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2012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也提出,要“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努力为每一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2012年9月.杜占元副部长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将“三通二平台”的建设作为今明两年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工作。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是教育资源的新形态、新载体和新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学习型社会与终身学习体系。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已成为整体推动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抓手。2012年2月.美国奥巴马政府呼吁在中小学使用电子课本.教育部长Ame Duncan建议各州允许花钱买Kindles。Nooks和iPads的电子课本,而在过去对此未曾同意。

国际标准组织也很关注电子课本.ISO/IEC JTCl SC36(学习、教育与培训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以下简称“SC36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08年3月在韩国召开关于电子课本的国际论坛。虽然中国占据全球电子书市场的第二位.但却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整个产业链尚未形成。如,以汉王为代表的电子书企业,虽在国内电子书市场上取得了相当的份额,但是其后续发展也受到标准制定滞后的严重制约.急需标准层面规范指导。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发展电子书产业的意见》,规划和规范我国电子书产业发展。工业化与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和出版总署都成立电子书标准研究机构开展电子书标准研究工作。台湾成立了电子阅读产业推动联盟,上海也成立了电子书产业发展联盟,并且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启动电子书产业专项研究。同时.上海市教委将电子课本/电子书包纳入“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华东师范大学于2010年10月向全国信标委申报成立了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专题组设立了电子课本标准专题项目组。国内意识到标准的重要性.方正在研发CEBX标准、汉王提出电子书终端标准。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标准专家代表中国在第22届国际标准组织ISO/IEC JTCI SC36国际会议上提交电子课本、电子书包等标准研制提案。目前,电子课本国家标准草案已提交,国际标准己立项,因此,立于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这一标准的制高点.与国际水平持平.与国内外产业对接.开创国内相关产业发展的新景象.并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首先分析国内文献研究。与电子课本相近的关键词有电子教科书、电子教材、数字化教科书和数字化教材,到2012年12月9日.在中国知网上以上述五个关键词检索.共得到文献612篇,分别来自: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368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5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9篇)。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4篇)。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144篇),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72篇)。

按照上述关键词的年度命中数来看本领域的研究趋势.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电子课本的研究在2010-2012年期间明显增多。

本研究筛选出与电子课本紧密相关论文和报告160多篇(其中英文40多篇)进行分析,主要围绕着电子课本的定义、特征和功能、内容制作、标准格式、服务质量、教育案例与影响、出版模式等。其中徐丽芳,方卿等梳理了2006-2010年国内外研究情况.在电子书出版方面围绕媒介、内容、文件格式、设备和传播四点展开;电子课本开发方面,美国苹果开发电子书著作工具iBook Author、方正利用HTML5技术开发电子课本、英特尔和华东师范大学一同开发基于标准的电子课本的范例。

较有影响的研究课题方面;国外有英国的国家电子书观测项目NEBOP、韩禹的“电子教科书”中小学普及项目、新加坡的iN2015教育项目、intel的Classmate PC产品项目等;国内有人民教育出版社负责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手持式电子教科书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本研究团队成员周宏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0年国家青年项目“多媒体互动电子书包系统研制及教学成效研究”、本交作者吴永和主持的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电子课本出版与生态发展的研究”、本文作者马晓玲主持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电子课本生态发展的研究”、本研究团队核心成员顾小清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国家一般课题“以‘语义图示’实现可视化知识表征与建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

电子课本所要研究内容很多,本研究将从标准研究、产业发展和教育创新三个视角关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电子课本的生态发展问题

采用生态理论来研究.电子课本的发展是演进的过程.涉及产品多样性、技术多样化、产业链。电子教科书市场是一演进过程,史蓉蓉总结电子书发展阶段,从萌芽阶段到第二次热潮.对于电子课本发展同样存在着一个演化进程。

理论研究方面.吴永和等吨《基础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白皮书》中对基础教育信息生态系统进行较深入地分析,吴永和利用教育信息生态学理论研究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上海教育资源库知识管理及运行机制研究”,杨晓露、陈斌、孙传远等用生态学的方法分析了网络学习生态系统。罗勇为从生态角度分析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

构建方案及策略方面,王佑镁、吴永和、祝智庭提出教育信息化开放生态系统模型和建设策略,丁弦提出生态环境的构建方案.程艳林阐述数字出版生态的维护与治理的措施.张豪锋等研究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学习生态系统构建策略。

生态框架方面.Open eBook Forum电子出版生态框架。张学霞等构建出数字生态总体框架体系。吴永和的《学习资源服务生态环境构建的研究》一书中研究了生态相关理论,并形式化描述构建学习服务的生态环境模型。总之,电子课本缺少生态发展框架来清晰系统地描述其演化发展。

(二)电子课本发展中的融合问题

韩绍伟提出出版产业空间的重构。包括出版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边界的融合,出版与媒介产业的集中。吴永和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技术标准需求分析研讨会》提出电子课本作为数字出版和数字化学习领域的融合产物。祝智庭提出电子课本的阅读性和教学性,并具有互动性、关联性、富媒体性、开放性,并从融合角度研究了电子课本(书包)系统的思维框架等。

技术路线方面.方正的CEBX内容格式融合出版的版式和流式技术:钱冬明在现有二条技术路线上提出了四套解决方案;龚朝花等、陈桄等研究了电子课本关键的技术问题。

标准研究方面,马海群、夏兴通、Mihye Kim研究了标准研制的问题:吴永和在美国召开的第22届国际标准组织ISOBEC JTCi SC36会议上提交电子课本、电子书包等标准研制提案.给出融合相关标准组谱的框架:吴永和等从标准体系框架研究视角给出了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体系框架:吴永和阐述了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相关标准组谱中4个方面的互操作:顾小清等从连接阅读与学习的角度.给出了电子课本信息模型规范。

其他相关方面的研究。龚朝花等从电子教材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张鹤从从学习伦理和道德知识的角度.毕诲滨等从教材内容、资源支持、环境搭建的角度,展开兮析。吴汀文综述产业融合发面,提出融合要以媒介融合为出发点,包括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新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龙敏、施威等提出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的对策措施。总之.深入地研究电子课本发展中的融合问题还不够,仍需进一步更深入地研究。

(三)电子课本的产业发展模式问题

2003年2月,英国JISC(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做的关于英国高校电子教科书发展战略与前景的研究报告,包括产业分析、市场分析、未来的前景、结论和战略建议,重点研究了电子教科书的生产和发行模式。Robed Polding等人采用设计研究方法研究了《电子书模式的可持续性评估》。冯晗提出以产业联盟为基础.以商业模式创新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模式。英国JISC究了电子课本在英国高等教育应用的商业模式第一阶段情况。吴永和给上海市科委提交的2011年信息技术支撑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议书《关于电子课本的服务模式研究及应用》,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化教育服务运营模式与服务业态。建立三网融合与多屏融合下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示范系统。

在研究方法方面.梁玉珠基于SWOT分析法研究产业发展,李听烨、苗地、吕欢等从云计算的角度对产业进行分析.肖洋从经济学的市场导向角度来剖析转型数字出版业务的驱动力及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的内涵。

在发展态势和改进意见方面。黄孝章、张志林研究了北京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态势.刘灿姣等从总战略定位和盈利模式两方面对电子书产业提出改进意见.李华提出教材数字出版的方向是在线学习,向飒对产业的未来走势作出预测。但还缺乏系统地研究我国的电子课本产业发展模式。

本研究将在学术界和产业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数字出版和数字化学习的背景下,从教育创新、产业发展和标准研制等三个视角,来研究电子课本的生态发展框架、发展中融合问题和产业发展新模式.为促进电子课本的出版与生态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人类历史上三次科技进步.带来了文化生产方式三次革命。第一次是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带来图书生产方式的革命.使图书生产成为产业:第二次是19世纪电子技术的发明,对视听产品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使视听产品生产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第三次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对文化生产方式带来的革命性影响,使互联网、移动媒体等新媒体成为新兴的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产业。电子课本就是其中产业之一。在电子课本领域。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将推进电子课本相关领域学科发展。促进该领域的技术与标准研究水平

在数字时代下,电子课本将赋予课本的新生命,是人类知识载体新探索,该课题研究将带动电子书、数字阅读、数字内容、数字出版等方面研究水平(包括理论与方法)和相关技术与标准的发展。

(二)将促进数字出版和数字化学习领域的融合。推进产业发展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数字媒体内容平台是重点发展项目。电子课本是数字内容、数字出版、数字阅读、数字教育服务等产业的重要部分:指导电子书标准建设.探索未来电子课本的出版模式和架构。进行模式创新,以推进电子课本相关产业发展。

(三)创新教学模式、重构学习形式、推进人类数字学习水平。促进教育的公平、改革和创新

电子课本是教育资源的新形态、新载体和学习新的环境.将作为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探索教育信息化创新的手段,加强优质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和发展.推进学习方式创新和教学模式的革新,有利于学习型社会与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

(四)作为国际交流、合作与对话的平台。将提升国际影响和产业地位

在电子课本标准研究中,联合电子书(课本)的相关企业,关注产业化:依托主导SC36国际标准化组织WG6电子课本工作组.积极开展电子课本的国际标准研制工作.并与SC36中各成员国(如,英国、法国)密切合作,关注国际化交流与合作。

四、领域研究分析

从电子课本出版和发展所涉及的领域进行分析.包括概念术语表、参考模型、利益相关者组谱、电子课本生态系统和生命周期,构建研究框架模型。

(一)概念术语表

笔者所负责的研究《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术语规范》标准,对该领域术语进行定义,包括电子书、电子课本、电子书包、电子课本阅读器、数字化学习终端、学习平台、学习服务、虚拟学具等。其中电子课本是一个集中了在学校中的教学和学习领域里的数字模拟的媒介(有在线和离线媒体的优势),将教学需要的教材、教辅、工具书等按照科学的结构整合而成的综合教学资源包。

电子课本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专用电子书.是教科书电子化或数字化之后形成的具有教育教学属性的数字出版物.是学习者使用电子书包进行学习的主要内容.在功能上兼具阅读性与教学性,还具有关联系、富媒体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等四个属性。如图2所示。从不同层面展示了电子书和电子课本的内在关系;从特性、功能层面上阐述,电子课本是一种特殊的电子书,电子课本不仅继承了电子书的要素以及基本特性,还由于其主要应用于教育领域。丰富了自身的其他教育特性。

(二)参考模型

从研究领域、元素类型和框架视图,来构建电子课本出版和发展的参考模型。

1 研究领域

电子课本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出版、商业、非盈利、政府、教育、学术等。其中制作、出版发行过程是在出版领域,而应用又是在数字教育领域。

2 元素类型

一个领域抽象出四种类型的元素:对象(object)、角色(role)、交互(Interaction)和权威(authority)。角色由个人、组织和系统扮演:交互发生在角色扮演者之间:对象是在角色扮演者之间的交互中流动的事物:权威提供交互发生的监管情景。简单地说,对象在权威监管的角色扮演者的交互中流动。

这四种类型的元素可以结合起来描述特定的场景。如图3所示,领域中对象、角色、权威和交互的描述模型用于场景建模。

3 框架视图

分别从社会、法律、技才和教育的角度,构建研究电子课本的框架视角,如图4所示。技术视角涉及数字化学习技术和数字出版技术,社会视角涉及出版、商业、组织等,法律视角涉及版权、认证等.而教百视角涉及学习者和学习环境等,包括教师、学生,学校、班级等。

对象为电子课本及内容、电子书包终端、学习工具、学习服务平台等;角色为学习者、教师、出版者、服务提供商、技术提供者;权威为权威提供功能执行的监管情景:交互包括内容交互、服务交互、工具交互、人机交互等。

建立此研究参考模型,下一步将分别从社会、法律、技术和教育的角度系统研究电子课本的出版和发展问题。

(三)利益相关者组谱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是一个实体(人、组织等),与电子课本存在教育、金融、经济或道德方面的利益关系,或者在电子课本生态系统中执行一个或多个功能。在制作一个电子课本或创建在生态中使用的系统或标准时.要考虑每一个利益相关者(及其所扮演的角色)。可以将电子课本中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分为九大类。(1)教材编审者:设想、创建或电子课本提供内容的实体,包括教材主编、编辑、审查者等;(2)权利所有者:拥有或被授予电子课本的数字权利的实体;(3)出版商:引出电子课本的制作,准备、提升并将它们分发给批发商、零售商或终端用户的实体;(4)服务提供者:提供辅助服务,例如,帮助制作、分发或保护电子课本或收集或分发消费者信息的实体;(5)技术提供者:提供软件或硬件,能够使内容安全地进行电子分发的实体;(6)销售商:吸引终端用户,能够使他们浏览和搜索元数据.并最终将电子课本卖给终端用户的实体;(7)发行人:将电子课本直接提供给终端用户的实体,或者受保护的交易中的其它分发者;(8)终端用户:电子课本生产的受众实体。通常是购买或租借并阅读电子课本的人,主要有学生、教师和家长;(9)监管者:对电子课本使用过程进行管理的实体,如教育主管部门。

在这条潜在“价值链”中的每一类利益相关者都包含很多子类。有时候,一个特定实体可能属于一个或多个利益相关者类别。

笔者将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分析电子课本出版和发展中各个角色。在电子课本的生命周期分析中就涉及利益相关者。目前,电子课本国际标准研制从利益相关者进行需求分析。

(四)电子课本生态系统

电子课本是电子书和课本融合的产物,那么,电子课本生态系统的发展.也必然是数字出版生态系统和教育生态系统走向融合的最终产物。电子课本的生态系统涉及的要素包括内容提供者(即生产者)、出版社、技术提供商、平台提供商、电信或移动等网络运营商、硬件生产商、渠道商、用户等,构成电子课本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系统所涉及生态的环境包括学习课本、学习终端、虚拟学具和学习(服务)平台,电子课本作为学习内容核心部分。学习终端为电子课本的内容承载提供设备。虚拟学具为电子课本提供工具支撑,学习平台为电子课本提供服务支持(如图5)。

(五)电子课本的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是指生物在形态或功能上所经历的一连串阶段或改变,其本质上是从出生、成长、衰老到死亡的过程。电子课本是一种资源,像自然界生物一样,从其形成到最后消亡也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处于一种可持续再生的生态循环之中.具有再生属性.即可在特定环境下按特定方式进行的组合与呈现,实现二次开发与利用。

在内容层面上。电子课本的生命周期可以描述为:从原稿到用户获得产品XⅠ的使用权的过程是电子课本的初始生命周期阶段。主要经历了教材编写、出版商编辑出版、发行商发行、用户购买使用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内部有各自的小过程,如出版内部的编辑、校验等;各个阶段之间的过渡也存在反复与融合,如,作者与出版商之间会不断协商稿本,直至定稿;整个初始生命周期里面也涉及一些、审核认证与费用支付机制。如图6所示。

从产品XⅠ到产品XⅡ的过程.是出版商对电子课本产品进行修改、更新与维护的过程,修订为产品XⅡ版本的电子课本。在产品XⅡ之后,遵循同样的周期,进入销售与使用阶段。生命周期就是这样循环、迭代,周而复始的进行下去。电子课本不断进行版本更新和生命周期循环.也可能更新到版本Xn的时候就不再改版或因某些原因不再出版(绝版)了。

五、研究框架

本研究从研究内容、基本观点、研究思路来构建其研究框架。

(一)研究内容

1 研究电子课本的生态框架模型

明晰和全面地定义电子课本所有领域中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建立电子课本的研制、教育应用、出版发行等生态发展框架模型,指导标准研制、应用实践和产业发展。

2 研究电子课本发展的融合问题

在数字内容产业方面.数字出版业和数字学习产业的技术的发展逐步走向融合.数字内容的格式标准如何融合出版产业标准和学习技术标准,如何支持合适的教育创新(应用)的公共服务环境。

3 研究和探索未来电子课本的出版模式和架构

涉及电子课本的定价机制、商业模式、数字版权(购买协议、服务许可),构建适合电子课本的出版的教育信息化新机制(如,整合图书馆系统、信息服务中心、教材管理功能),构建产业联盟和产业链等内容。

(二)基本观点

1 生态观

应用生态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电子课本的生态发展框架模型,从理论角度和研究方法上指导研究,在技术与标准、产业发展和教育应用三个方面来具体体现。

2 融合观

从数字出版和数字化学个领域的融合视角.考虑电子课本的技术与标准融合、产业发展融合和教育应用融合。

3 产业观

从科研、学术和产业化统观电子课本的出版和发展,从电子课本的产业发展和教育应用.构建电子课本的未来出版模式和架构。

(三)研究思路

第一,采用生态观、融合观和产业观,分别从教育创新、标准研究和产业发展等三个视角着手,进行系统的文献分析研究和社会调查研究。

第二.基于生态理论前期研究成果和分析电子课本领域研究成果,构建电子课本的生态框架模型,指导标准研究、教育应用和产业发展.并从这三个方面反馈信息.修订完善该框架模型。

第三,系统地分析数字出版业和数字学习产业的二套标准体系,梳理出标准组谱,从技术、应用和产业三个方面确定融合的技术路线.指导研制电子课本标准.示范指导支持教育应用的公共服务环境,如,电子书包系统、支持电子课本服务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并反馈来完善融合的技术路线。

第四,开展示范性项目,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地区应用项目,特别与英国Bolton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美国宾州Shippensburg大学。选择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合作研究电子课本教育中的数字版权问题.探索构建电子课本出版的教育信息化新机制。

(四)研究框架

基于前面的研究内容、研究观点和研究思路等三个方面。再从教育创新、产业发展与标准研究的视角考虑。以教育创新为应用需求,以产业为发展目标;以标准研究为抓手,一方面标准作为技术来规范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示范指导教育应用.创新作为生态发展的原动力.标准作为生态发展的规范力。此研究框架如图7所示,包括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观点和研究内在关系。

六、标准研制

电子课本标准研制涉及研究组织架构、标准体系框架、目前研究进展和电子课本标准研制状况等方面内容。

(一)标准专题组组织架构

2010年10月.由华东师范大学牵头向工信部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信标委”)申报成立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以下简称“专题组”),由全国信标委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委员会来共同指导、联合组建,专题组是全国电子书标准工作组下的一个关于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的工作组。成立秘书处负责处理专题组的日程事务。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的具体研制工作由五个专题项目组分头负责,分别是电子课本标准、电子书包终端标准、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体系框架、虚拟学具标准和学习服务标准共五个专题项目组。每个专题项目组包括项目组召集人、技术专家和相关成员单位。专题组的研究组织架构,如图8所示。

其中。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委员会主任及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委员会主任祝智庭教授作为专题组组长。由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吴永和博士、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余云涛女士、华东师范大学何超工程师等负责专题组秘书处工作。并于2011年8月确定各专题项目组召集人。

(二)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体系框架

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体系框架如图9所示.由五个类别的标准组成,分别是: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体系框架标准。电子课本标准,学习终端标准。虚拟学具标准,学习服务标准。作为首期研发技术标准。另外,还涉及服务质量与管理、教育应用规范等是第二阶段研究应用层面的标准规范。

其中电子课本标准包括电子课本信息模型、格式规范、元数据、内容包装规范、XML绑定以及实践指南等。

(三)标准专题组目前研究进展

专题组召开了六次专题组工作全会、三次大的调研会、二次应用研讨会、一次专题组联盟参展,参加三次电子书工作组会议,参加三次SC36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作会议。并且各专题项目组也召开了会议。专题组和各专题项目组积极地推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研制和应用示范工作。

目前,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总体框架、电子课本信息模型和电子书包学习终端规范三个标准作为第一批立项的重点优先研制的标准。已完成标准草案。报全国信标委立项。同时完成了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体系研究报告.并于2012年12月21日。

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总体框架标准。是制定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体系的基础。它是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抽象概括出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的信息模型框架.描述了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电子课本信息模型规范规定了电子课本的描述方法。目的是帮助实现电子课本内容的复用、互操作以及与应用电子课本的学习技术系统之间的交互。该规范定义了一个基本的电子课本信息模型.包含描述电子课本内容的元数据。

电子书包终端技术规范为制定电子书包终端产品提供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本规范不对实现产品功能的技术路线及产品试验方法进行限制。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体系研究报告.分析了我国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发展状况,给出了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体系以及标准建设方案。为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指导。

(四)电子课本标准研制状况

1 相关标准发展时间线

电子课本标准涉及数字出版和数字化学习领域。包括国内外相关标准,笔者着重研究_.IMS的学习资源标准、ADL的SCORM、方正的CEBX、IDPF的ePub标准,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数字出版的元数据和格式等相关标准发展情况.如图10所示;

在数字化学习方面,1996年,IEEE学习对象元数据(LOM)标准;1997年,ADL SCORM学习资源包装标准;2000年,我国开始制订国内的学习资源相关标准;2007年,IMS和ADL分别了新一代的资源包装标准IMS CC和SCORM 2.0:2010年,电子课本标准开始制订。

在数字化出版方面.2001年IDPFePub 1.0:2008年IDPF ePub 2.01;2011年10月IDPF ePub 3.0:在2010年,我国的数字出版格式企业标准方正CEBX制订。2010年.电子课本分别在国内CELTSC和SC36国际标准化组织开展研究。目前电子课本的国内标准已形成标准草案。国际标准于2012年5月正式立项.9月在韩国召开第二十五届SC36国际标准化组织会议,明确了该标准的联合召集人,并确定该标准作为技术报告(TR)来开展研制工作。

2 标准引用组谱

电子课本标准包括电子课本信息模型、内容包装、XML绑定和应用指南等标准规范。还涉及引用现有一些标准。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研究中.涉及的数字化学习和数字出版的相关标准,如图11所示,标准来自于CELTSC、IMS、IEEE、ADL、ISO/IEC SC36等组织。学习资源类标准,包括元数据、包装与遍历、电子书、资源制作、学习资源集成标准。

在电子课本标准中,引用或参考了以下标准:DC元数据标准、IEEE LOM学习对象元数据、ISO/IEC MLR学习资源元数据、IMS CP.IHS CC、SCORM、CELTS-3、CELTS-8、CELTS-9、CELTS-10、cELTS-41、CELTS-42和IDPF的EPUB 3.0。其中EPUB 3.0标准包括EPUB Publications 3.0、EPUB Content Doeume+nte 3.0、EPUB Open Container Format(OCF)3.0和EPUB Media Overlays 3.0等四个部分。

为了更好地理解电子课本使用者或者潜在用户的需求。我们通过用例征集、分析,以及实地调研和用户访谈的方式,对电子课本的教育应用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项目建议书、用例和技术报告等需求文档。在SC36国际标准化组织成员国家中进行用例征集.征集活动从2010年10月开始.分别进行了二个阶段6个月的新工作项目研究期.共收集到电子课本的国内外应用案例32个,分别来自中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肯尼亚等国家闻,以推动电子课本的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的研制。

七、产业发展

从出版层面看.传统出版呈现向数字出版发展的趋向.出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与互动发展。而教育出版占整个出版的70%以上,教材出版是中心,电子课本又是重中之重。同时。电子课本产业还涉及教育和文化领域。即涉及内容(电子课本)、终端、虚拟学具和平台服务等产业链。

(一)透视标准研究成员单位情况

到目前为止.参与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的48个成员单位(包括在理注册手续四家单位),构建标准研发的产业联盟,如表1所示。该联盟由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等构成,以企业为主体,有44家,占91.7%,企业涉及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产业中内容(电子课本)、终端、虚拟学具和平台服务等四个部分.这些企业基本上是整个产业中主要单位.可以看作为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一个产业链体现。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电子课本的产业链已有一定的规模。外研社、华东师大出版社、大象出版社、创而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主要参与电子课本内容制作方面:华东师大、英特尔、外研社、方正等开发基于电子课本标准的内容工具:汉王科技、易方数码、壹人壹本、戴尔、英特尔等主要是终端设备供应商;浙江万鹏、中文在线、微创、中国电信等为平台服务提供商;华东师大工程中心、中科梦兰、杭州源朝开发电子书包相关平台环境;华东师大、明博教育、华师京城、福听软件等在参与虚拟学具标准和产品的研发。所有的单位围绕着电子课本。加上最终的使用用户。基本上构成了电子课本较完整的产业链。

(二)国内外产业模式研究情况

柳建尧和沈楠研究了培生集团、励德爱思唯尔集团、汤姆森路透集团、阿克塞尔施普林格集团等国际领先出版企业数字出版的发展态势及成功做法.徐曙宁分析了美国数字出版业成功之道.王安琳和毕海滨综述了德国中小学教材的出版.主要是分析德国三大教育出版社——克莱特出版集团(Klett Group)、康乃馨出版集团(Cornelsen Vedag GmbH&Co.OHG)和韦斯特曼出版集团的相关内容。

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方面.施威将数字出版产业的运作模式分为三类:单一主题模式、双主体模式、多主题一体化模式.齐学进根据人民军医出版社数字出版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五种赢利模式.张宏则总结出七种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及其对应的运作模式。陆臻以苹果和盛大文学为例分析了成功的数字出版盈利模式所需具备的基本特质和所应满足的核心价值,郝志舟提出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的构想:“以技术为驱动。以平台为依托,以内容为策源,以硬件为支撑,以资本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

其中,2003年2月英国JISC(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做的关于英国高校电子教科书发展战略与前景的研究报告.包括产业分析、市场分析、未来的前景、结论和战略建议,研究了电子教科书的生产和发行模式。英国对电子课本的商业模式的研究开始于2009年,并在2011年年初完成。该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回顾了现时的电子教科书景观和提出可能的商业模式,以指导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协商后提出的建议:第二个阶段是一个与10个英国高等教育机构。8个教科书出版商和3个整合者合作的.有关4个电子课本的商业模式的进行为期一年的实地试验,在10所高校的图书馆进行的24个独立的实验中将涉及17种课本类型。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面向出版商涉及定价、销售量、制作损耗、销售额等问题,面向图书馆涉及购买印刷版教科书数量、印刷版和电子版教科书借阅量、若为学生提供电子课本对图书馆预算的影响等问题。面向学生涉及电子课本获取途径、如何使用、使用频率和每次使用时间、选择意向、电子课本的优势和不足等问题。

(三)电子课本商业模式研究

商业模式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Osterwalder在综合了各种概念的共性的基础上.提出商业模型包含九个要素:价值主张、消费者目标群体、分销渠道、客户关系、价值配置、核心能力、合作伙伴网络、成本结构、收入模型。

电子课本出版必然是在传统教育出版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的改进,以便符合新一代学生“数字土著”的特点。在内容方面.电子课本与教科书更为贴近.在形式或者技术上与数字出版的电子书更为相同。电子课本产业链及其出版的一般流程显示,其商业模式可以从价值主张、消费者目标群体、分销渠道、客户关系、合作伙伴网络、收入模型六个方面进行研究。

(1)价值主张:即通过产品和服务能向消费者提供的价值。电子课本的产生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真正实现个性化的教与学。电子课本使教育出版进入下一个阶段。也使教科书向数字化发展成为必然。而在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的数据中显示,全国纸质图书出版产值达到936.01亿元.其中教材出版的产值占316.86亿元.加之教辅出版.业内保守估计教育出版有着70%的比重。电子课本的出版使用。必然会带来更大的价值。

(2)消费者目标群体:即所瞄准的消费者群体。根据我国的基本情况.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主要是在中小学试点应用.因此.电子课本出版的消费者目标群体我们定位为中小学的学生和教师。

(3)分销渠道:即用来接触消费者的各种途径。传统出版时代,发行商、零售商在分销渠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数字出版时代,电子商务平台、通信运营商等加入了进来。畅通的分销渠道保证出版产品可以顺利传递到消费者手中.实现价值的实现和资本的回收。电子课本出版是在传统出版基础上的发展.也是数字出版在教育领域的一方面.其分销渠道可能包括:发行者、零售商、电子商务平台、服务运营商。

(4)客户关系:即同其消费者群体、合作伙伴等之间所建立的联系。对电子课本出版企业而言.客户关系主要是指与中小学的学生和教师、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渠道运营商以及其他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

(5)合作伙伴网络:即同其他公司之间为有效地提供价值并实现其商业化而形成的合作关系网络。电子课本出版商掌握的大部分是内容资源,需要技术、服务运营等方面的支持,必须和这些伙伴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6)收入模型:即企业通过各种收入流未创造财富的途径。获得财富是企业运营的经济追求,电子课本出版企业的收入模型可以从版权管理、定价模型、销售模型方面分析。

版权管理分为内容版权和使尉版权。出版社在制作时可能没有内容资源。需要从作者或内容商哪里购买,这就涉及内容版权的问题。制作完成进入销售阶段,为防止盗版等问题.使用版权也应该得到保护。定价模型是从成本构成方面获取利润的途径.既要确保出版商的盈利又要比之纸质教科书便宜节约。销售模型主要是体现在销售方式上,目前电子课本可能有传统销售和网络直销两种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电子课本的产业发展现状.本研究团队对电子课本出版进行调查,已完成问卷的设计,主要围绕着电子课本的内容来源、设计制作、生产流程、定价模式、销售模式以及用户服务等几个方面.试图了解电子课本出版行业的基本信息,以提出未来电子课本可能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

八、教育应用

电子课本的教育应用根据其经历的时间和所使用的终端变化。分为二个阶段:

早在2001年就已经开始初步试点教育应用.北京实施“绿色电子书包”计划在20所学校进行试点.同年.在台湾也首度展出当地研发的中文电子书包“文昌一号”并与北京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展开高中电子书包测试;2002年.上海黄浦区在区部分优质资源学校内进行试点.辽宁出版集团等举办“电子书包联盟签约仪式”。至此,电子书包第一阶段的试点工作全面展开.但当时的电子书包主要是依托于笔记本电脑的移动终端。

到2010年,开始新一轮的电子书包项目试点。即第二阶段。较为典型的有上海虹口地区于2010年首批覆盖8所幼儿园,同年,江苏扬州市、广东的佛山市、江门市等开始在小范围内试点电子书包.台湾教育部也推出“电子书包实验教学计划”在台湾5所小学开始试点。本阶段的电子书包终端除了笔记本电脑之外,还有各种系列的平板,如Kindle、汉王、ipad等。

2011-2012年.电子书包因在小范围的成功尝试而得到较大范围的扩展.全国各个地区基本都已经开始或者在计划中,如江苏、陕西、重庐、云南、四川、山东、福建等。

到目前为止.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的试点应用情况.经统计有以下地区、如表2所示。

2010台湾教育部门推动“电子书包实验教学计划”.在台湾五所小学开始试办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的应用实践中.已有一定的基础和实践的积累.形成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和成果,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典型。为进一步推进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的示范应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专题项目组开展“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应用与教育创新示范校”建设项目.不断探索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项目应用的经验,引领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的应用。目前,该项目的讨论会已于12月4日在北京召开.12月20日专题组第六次会议中。笔者主持讨论本项目草案修订稿。并于21日宣布该项目正式启动。

九、总结与展望

本文从标准研究、产业发展与教育创新的视角,阐释电子课本出版与生态发展的研究。分析了电子课本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关注电子课本的生态发展、电子课本发展中的融合、电子课本的产业发展模式等三个方面问题。从电子课本概念、领域框架视图、电子课本生态系统和生命周期等方面进行领域研究分析。从研究内容、基本观点、研究思路等方面确定了本研究的框架:其研究主要内容为电子课本的生态框架模型、电子课本发展的融合问题、研究和探索未来电子课本的出版模式和架构,基本观点为生态观、融合观、产业观。重点在电子课本标准研制、产业发展和教育应用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从标准研究组织架构、标准体系框架、目前研究进展和电子课本标准研制状况剖析了标准研究:从透视标准研究成员单位情况、国内外产业模式研究情况和电子课本商业模式剖析了产业发展:从国内和港澳台地区的教育应用状况,探索电子课本示范应用。

本课题组凝练出本研究创新点.找到研究的难度和重点.配合全国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工作.确定下步工作和相关计划。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

(1)理论研究的创新:电子课本发展缺乏理论模型,构建电子课本的生态发展框架模型,从理论层面,指导电子课本的技术与标准、教育应用和产业发展。

(2)统合实践的创新:从数字出版和数字化学习领域的融合基点,在实践中,统整融合电子课本的技术与标准、教育应用和产业发展。

(3)产业设计的创新:从电子课本的产业化(产业发展和教育应用)方面,设计和构建电子课本的未来出版模式和架构,探索电子课本的定价机制、商业模式、数字版权、出版的教育信息化新机制.乃至构建电子课本的产业联盟和产业链。

(4)研究方法的创新:采用生态研究和设计研究等方法,创新性地从在技术与标准、教育应用和产业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第8篇:教育信息化研究报告范文

本文从问题的提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原则与方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形式等方面出发,并结合高中政治教学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政治;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065-0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行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传统的教学结构是在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授式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忽视对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高级的认识能力和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的以知识传授为核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独立性、自主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获取信息资源,整合知识结构的能力,优化学生主体内在的知识结构。要实现上述教改的目标,就决然离不开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因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为创建新型的学科教学模式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和切实可行的道路。

这一方面是由于学校教师、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知识水平不高的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也由于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上并没有现在的模式可供借鉴,还处于探索、实践、积累的阶段。因此,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途径、方式方法、模式就成为最为迫切的问题。

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原则和方向

2.1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科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像,自己动手,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2.2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要从传统的课件制作,转移到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和学习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转变到以学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学科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对学习的变革性的推动作用。

2.3 主要的思想方法和步骤

(1)更新技术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思想。

(2)积极参加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培训,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努力在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来改革教学。

(3)研究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熟悉所教学科内容在网络上的资源分布情况,以便帮助学生进行研究型、资源型学习。

(4)掌握教学评价的新方法,加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研究,及时跟踪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3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形式

3.1 利用计算机中现有的工具进行整合。常规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往往要为一节课制作一个课件,课件使用的灵活不大,而且在实施教学前要作大量的准备工作。其实计算机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教学功能。特别需要指出的是Iterner网络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思想政治课多媒体素材资料库的建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网络资源具有下载、编辑便捷,材料新颖等特点,是素材资料的重要来源。例如,“一国两制”这一知识点,关于香港、澳门的背景材料,回归的谈判历程以及港澳人士谈回归等资料都可以在网站上采集和编辑。实践表明,学生通过整合教学,不但激发了使用计算机的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2 利用计算机信息加工能力进行整合教学。计算机具有较强的信息加工能力,利用这一功能可以让学生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在大量信息中快速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信息加工能力和流畅的表达能力,达到对大量知识的内化。学生可自由选择计算当其中感兴趣的主题和相应的资料来研究,最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研究报告。学生在网络中收集相关材料,包括文字、图片、动画等,然后根据学习目标进行信息筛选,并对选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再进行组合和再创造,最终得到学习成果。有的学生还把学习成果制作成网页的形式。在这里,计算机一方面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信息工具”的角色,促使他们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以“出版工具”的角色出现,帮助他们整理知识,综合应用所学的语文写作、美术绘画和欣赏等多项知识完成研究报告,使知识内化并激活。

第9篇:教育信息化研究报告范文

论文摘要:为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各高校都在大力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因特网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有利工具。培养大学生的信息道德素质已经成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前,为适应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各高校都在大力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高校计算机“五进”—即进教室、宿舍、家庭、实验室、办公室,极大地推动了师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教学的开展。因特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载体,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便捷的交流通道、以及内容的广泛性、访问的快捷性等使之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有利工具。

互联网提供了广阔丰富的信息搜索,网络信息的极端丰富和信息流动的极端自由,一方面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提供了信息共享的广阔空间,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信息的过度膨胀和泛滥,成了信息污垢滋生繁衍和传播的“场所”。各种合法信息与非法信息、有益信息与有害信息、有用信息与垃圾信息、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混杂在一起,严重防碍了人们对有用信息的吸收利用,导致一些辨别能力差的上网者在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上出现了迷惘,而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活动者,更是屡见不鲜。这些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消极负面的影响,导致了各种决策失误和经济损失,严重危害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据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全球每1亿网民中就有至少57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络综合症”。网络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道德规范的冲击等诸多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目前,许多大学生上网是为了聊天、玩游戏,真正上网查找资料用于专业学习的很少;对网络最普遍的应用就是发邮件,看时事新闻;有些大学生因“网络成隐症”而逃课,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聊天、阅读不文明、不健康的网上信息,以至损害生理和心理的身体健康;还有一些缺乏自律的大学生在作毕业论文时,不作自己的研究思考,不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直接从中国期刊镜像网站下载文章,经剪贴和技术处理而成来应付老师;更有一些法制观念淡薄的大学生在BBS上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冒用别人的IP地址、盗用别人的帐号、甚至因好奇而充当了黑客……

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因此,大学生要跟上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在网络信息的海洋中自由地航行,就必须具备抵御风浪的能力—即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的信息道德素质,高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信息道德是人们依据信息行为规范从事信息活动的品德,是指人们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能施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它是调节信息生产者、信息加工者、信息传递者和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内容包括:信息交流与传递目标应与社会整体目标协调一致;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遵循法律规范,抵制各种各样的违法、、迷信信息和虚假信息;尊重个人隐私等。

当前,随着全社会对信息道德问题的日益重视,高校信息道德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信息道德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使大学生熟悉信息道德法律和规范,引导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成为具有较高信息道德素养的人。通过教育培养,使大学生充分认识网络的各种功能,引导大学生上网的积极性,发挥大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品质;同时,明确网络的负面影响,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提高大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增强对信息污染的免疫力。

高校信息道德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为:

1坚持正面灌翰、正确引导的原则,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健康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行为是否合法、是否犯罪容易判断,而在网络社会里,人们的身份、行为方式等都被隐匿,人们的交往具有虚拟化、超时空和数字化的特征。这使得人们摆脱了现实社会的道德伦理的束缚,有了自我表达意见的机会,从而使现实的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这容易使人们忘记了社会角色,淡化了社会责任。为此,各高校应建立一种信息道德教育机制,组建一种可操作性的教育力量或整合原有的教育力量,实现统一协调的、有目的、有层次的高校信息道德教育服务。可以积极利用网络快捷、生动、便利、开放等优势条件进行正面灌输,通过构建学生理论学习网站、网上书记校长接待室、网上党校,或在主页中开设相应栏目等形式,开展网络文明、网络道德的宣传教育。针对重大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网上网下引导。做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认真贯彻实施,对大学生的信息行为进行规范引导。还可以通过积极健康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戒除对不良网络生存方式的沉迷,建立积极有益的正常学习生活交流方式,展示和发展健康的个性。

2大力推广和普及有关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大学生的网上行为

自1986年4月开始,我国相继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系统安全规范》、《计算机病毒控制规定》、《互联网安全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等一系列规定和法规,并在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条文中写人了有关计算机信息安全方面的条文。近年来,为适应信息产业和信息犯罪增加的形势,我国加快了信息立法的步伐。2000年9月29日国务院第31次常委会议通过公布实施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这是我国为尽快融人世贸组织规则而制定的有效管理信息产业、应对国际竞争和处理信息安全问题的基本框架性政策。对于以上政策法律法规,高校应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大力普及、推广,且做到教育内容与最新的信息道德规范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