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范文

社会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第1篇:社会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旅游;社会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一、旅游对社会文化影响的概念

作为旅游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的影响研究可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将其划分为旅游的经济影响、旅游的物质环境影响和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三个大的类别。其中,单就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而言,又可细分为对旅游者(客人)的影响、对目的地居民(主人)的影响和对主一客关系的影响三方面。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非常复杂,一般主要从两方面入手来研究这一问题:一是通过分析旅游者的行为来研究这一问题。考虑的主要因素有:(1)旅游者的数量:(2)旅游者逗留时间的长短;(3)旅游者的特征;(4)旅游者的经济特征;(5)旅游者在当地的行为活动。二是通过分析旅游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来认识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如,巴特勒(1974)等认为,旅游的社会影响在接待地或旅游目的地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于接待地或目的地的特征,包括对于主一客关系的影响。如,文化效应、犯罪、示范效应等;另一类是旅游对基础设施和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如旅游开发对地方资源和设施形成的压力,输入外来劳动力对当地就业造成的压力,当地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福克斯指出,“旅游的社会影响被归结为价值体系、个人行为、家庭关系、集体生活方式、安全水平、道德规范、创造力、传统庆典以及社区组织等几方面的改变”。而史密斯则把旅游开发的社会影响归结为示范效应、社会分层与社会化、自尊、文化复兴和憎畏感。马西森和沃尔认为,旅行社会影响是“作用于接待地社区居民的影响”。所以,旅游社会影响研究的焦点往往集中在接待地社区和旅游目的地,而不是旅游客源地。

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对目的地居民(主人)的影响,并且重点集中在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的社会文化影响上。本文中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是指,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社会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如语言、服饰、民间艺术、宗教等)以及社会生活质量(如家庭结构、性别角色、社会结构等)所产生的影响。旅游者一旦进入接待地,与接待地发生各种各样的接触,势必会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造成影响。这不仅会推动接待地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民族认同意识,促进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和复兴。本文以桂林阳朔县为例,就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的社会文化影响做初步探讨。

二、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社会文化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阳朔县为例

(一)阳朔区域研究概况

1、地理环境。阳朔县地处广西的东北部,桂林市南边,距桂林市陆路65公里,水路83公里,总面积1,428.38平方公里,石山面积513.66平方公里,有2万多座石山,其中奇特山峰317座;水域面积24.56平方公里,大小河流17条,喀斯特岩溶地貌发育于一亿九千万年之前,区域内溶洞众多。阳朔属中亚热带季风区,年均日照1,548小时,年无霜期307天,年平均气温19℃。

2、阳朔社会调查及结果分析。在阳朔县旅游局的帮助下,本次问卷调查确定了四个不同旅游发展程度的居民点作为调查对象地,即西街、普益、兴坪和高田。调查问卷是依据Ap&Crompton提出的旅游影响评估指标,参考国内旅游影响文献中所提出的相关范围设计而成,共分21个调查项。在小范围试调查的基础上,对问卷调查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评估、修改后,在四个调查地区进行发放。共发放问卷900份,收回784份。其中,有效问卷645份,占收回调查表数量的82.12%。之后,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包括频次分布均值、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其中,问卷调查表明旅游给当地社区带来相当大的变化,同时居民们也是喜欢这种变化的。因此可以说,对于旅游的发展,当地居民普遍持积极支持态度,认为旅游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环境,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次调查还分别对33个人进行了访谈,访谈对象主要集中在阳朔县城,访谈对象包括政府官员、企业家、雇员、居民、农民、学生等。访谈的内容涉及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涉及家庭收入及变化,文化生活,对游客的态度、观感,涉及婚姻、、习俗变化,涉及访谈对象与旅游的关联活动情况,涉及访谈对象对个人生活的预期等。对访谈结果记录的归纳总结有如下几条:1、由于本地工业不发达,随着旅游者的增多,地方经济和居民收入对发展旅游的依赖性越来越大;2、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明显:3、居民的经济意识加强了,服务向有偿化的转变已经完成;4、旅游的发展对当地淳朴的民风和价值观提出了挑战:5、当地人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是积极的,并主动参与旅游的发展,如家庭旅店、私营餐馆、农民导游等。

3、旅游对阳朔当地居民的社会文化影响。基于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以及相关文献研究,本文对旅游发展对阳朔居民的社会文化影响做如下总结:“阳朔现象”的出现与在当地的驻留旅游者身份特征(背包旅游者为主体)及其心理需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与当地政府旅游部门采取了适当的政策(在不牺牲传统产业并有所发展的前提下,将旅游业变成阳朔的支柱产业,以此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基石)和旅游业发展策略(先自然发展+指导――逐步规范,包括立法)关系重大:与阳朔的地理位置,特别是与其在桂林大旅游区的旅游产品价值链条中的位置有关。阳朔的旅游业从形成至今已近30年,正是由于其极具个性的旅游发展模式,使得阳朔的文化形态和居民的社会心理并没有被打上“新殖民主义”的烙印。就旅游引起的文化交流而言,阳朔的社会文化环境状况及旅游业发展的模式决定了本地文化在旅游活动中的强势地位。由于客观上旅游者的到访人数是相对有限的,东道主与适量进入的旅游者的关系得以建立在开放、平等、友好的基础之上。同时,又使当地居民的民风、民俗和传统生活方式在跨文化交流中,作为强势文化而发生着对旅游者背景文化,特别是价值观念的冲击。从经济的角度看,阳朔的旅游业发展是平缓的,旅游收入的增长是有限的。然而,从当地发展旅游业的综合效益来看,情况是令人满意的。特别是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进步,阳朔的旅游业发展方式是与当地社会经济状况相适应的。

(二)关于阳朔旅游影响的几点建议

1、提高社区参与层次,规范社区参与行为。当地政府和管理部门应该对居民的初级参与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行业协会。可以考虑在政府的指导下设立各种类型的行业协会,如乡村旅馆、竹筏漂流和导游服务等行业协会:(2)制定地方性法律法规,阳朔可提请县人大审议通过有助于扩大社区参与的法律法规。

2、建立平等的社区对话及利益分享机制。阳朔政府应该努力搭建一个三方(政府、开发商、当地居民)平等交流的平台,使当地普通群众从旅游决策制定到其后的执行和管理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全面评估旅游多方面的影响,从而协调好旅游地社区三大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提高了“社区参与”的层次,使社区居民的参与由操作层提升到决策和管理层。同时,只有社区居民的地位提高了,拥有了平等的对话权,才能在将来的收益分配中拥有合理的权利。

3、有侧重点地加强宣传教育。社区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对于该地区旅游发展能否取得成功是至关重要的,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阳朔居民对当地的旅游发展普遍比较支持,但是不同群体感知的情况有所不同,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旅游宣传中有所侧重,特别要增加与那些非旅游从业居民之间的沟通。另外,阳朔政府可以考虑由财政出资,定期举办社区旅游免费讲座,邀请该领域专家学者或是有丰富经验的从业人员为社区居民做报告,报告的内容可以涉及:居民旅游环保意识的培育、参与旅游致富经验交流、国内外社区参与成功经验介绍等。

4、建立完善的旅游影响评估和监控系统。当地政府部门应该注意实时监控,定期评估旅游发展带来的正面和负面效应,尤其要注意分析旅游对本地居民的种种影响,防止居民与游客之间或是居民与旅游开发商之间的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而引发冲突,以做到防患于未然。需要补充的是,该项工作应该邀请多方面人士共同参与,特别是社会学、人类学和环境生态学方面的专家、学者。

5、保持阳朔山水田园的风光特色。在整个阳朔社区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保持特色的原则,也就是说,任何景观、建筑物的新建都应以不破坏阳朔原有的田园风光特色为前提。除此之外,为了防止过分繁华与喧闹,县城的规模也不宜一味扩大。这是因为阳朔的客流多是为了躲避喧嚣,回归自然的城市人,他们的需求指向决定了阳朔旅游吸引力的核心。最后,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应该引起政府的格外重视。

三、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和促进措施

(一)旅游对目的地文化的积极影响

1、强化当地的民族认同意识。在旅游过程中,接待地的居民自觉不自觉地要与各种各样的国内外游客打交道,而在日益频繁的接触中又往往会唤起他们对自身归属的认识,进而引起他们对自身身份表述的强烈关注。同时,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特定情势下,每一个民族都会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契机展示自己、张扬自己,以是其中的一分子而感到自豪和骄傲,并借机重新树立自我形象,强化民族认同。

2、促进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旅游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基本需要,而人们外出旅游总是受一定动机支配的。在人们外出旅游的所有动机中,体验和了解不同的文化是旅游者的主要动机之一,所以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逐渐对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采取了系统的保护、挖掘和利用措施,以使本国、本地旅游业更具特色和魅力等,一些原先几乎被人们遗忘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又得到开发和恢复。

3、促进当地开发自己的民族特色产品。民族手工艺品是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瑰宝,但近些年有逐渐消失的趋势,但通过发展旅游,可以使濒临消亡的民族手工艺重新得以复苏。

(二)促进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社会文化积极影响的措施。以社会交换理论为指导,我们可以找出如何弘扬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正面影响和抑制其负面影响的有效措施,从而推动目的地居民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旅游。要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的是,在进行旅游规划时要吸收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保证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发言权和参与决策权,使当地居民最大限度地从旅游开发中获益,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旅游开发后社会文化的改变状况。具体而言,以下五条措施将有助于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社会文化影响进行有效的控制:

1、为当地居民兴办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并从政策上予以优惠。这样,当地居民就能更多地从旅游开发中直接得到较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加其对旅游发展的支持。

2、对当地居民进行培训,使其具备被旅游企业雇佣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并且在旅游开发中尽可能地雇佣当地居民。

3、保证当地居民进入新开发旅游设施的权利,并在门票等方面享有优惠。在开发针对旅游者的娱乐设施的同时,针对当地居民特点开发相应的娱乐设施。

4、就旅游开发的规划、收益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当地居民开展广泛的教育,使其对这些方面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5、对外来旅游者的风俗、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等内容进行适当的介绍,以加深当地居民对旅游者的了解。

四、结论

第2篇:社会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旅游人口社会文化预防措施

一、旅游人口在构建和谐旅游目的地中的社会文化作用

旅游人口是指购买旅游产品并具有流动性质的消费人口,是旅游业发展的三大要素之一(另两个要素为吸引物和媒介)。旅游人口是旅游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与发展趋势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旅游人口就是指购买中国旅游产品的消费人口,或者说是以中国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按照其来源地可分为国际旅游人口和国内旅游人口。

研究旅游人口是为了揭示旅游人口内在运行机制,为旅游企业发展和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市场决策依据。一般而言,旅游人口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有利于发展旅游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以往旅游人口的流动总是比较单一,认为其仅仅是一种人员流动,其实,旅游人口流还涵盖旅游物流、旅游资金流和旅游信息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旅游物流是指由于旅游活动的开展,在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产生的物质流动。旅客出游,要随身携带物品;返回时,一般会买回大量纪念品和土特产品,这些都是旅游物流。我国近几年国际旅游创汇中,大约有20%来源于旅游产品销售,在旅游产品发达地区,该值则可增加一倍。因此,加强旅游物流的开发研究十分必要。旅游资金流是指伴随着旅游活动产生的资金流动,它除了包括旅游者的消费支出外,还包括旅游活动中的招商引资、吸引外资进入。旅游信息流是指与旅游活动有关的并伴随旅游活动而产生的信息传递及交流。现在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必将使旅游业发生更深刻的变化。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伴随着旅游活动产生的信息流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它是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开展合作的向导。

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无论是听到外国游客对其国家和民族的称赞,还是在国内旅游中目睹祖国的壮丽河山、历史古迹和国家建设新貌,都会启迪、激发和增加民族自豪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我国历史悠久,古今文明享誉中外,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这些国情的发展变化,人们除了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和出版物得到了解之外,如果能通过旅游目睹和亲身体验,就更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才干,陶冶情操,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资源,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为适应游客的需要,一些几乎被人们遗忘的传统风俗和文化活动得到了恢复利用、延续和发展;传统的民间艺术得到重视和开发;濒临毁灭的历史文物得到修复和维护;一些不复存在的古迹得到复制。

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现代化。首先,旅游人口能促进目的地社会文化在物质层面上的现代化。为了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吸引游客前来游览观光,接待地会不断改进自己的物质条件,新的文化设施会有所增加,文化环境不断优化。其次,旅游能促进目的地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旅游发展过程中,不断对目的地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与旅游有关的交通运输工具、通讯工具以及旅游服务设施和设备等更加快速、便利、舒适和安全。再次,在旅游活动的影响下,目的地的社会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会发生演变,这种演变在总体上会更趋向开放,更趋向国际化和现代化。

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旅游人口对目的地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游客中不乏各行业的专家、学者,他们在出访目的地时,往往要求参观目的地有关单位和设施,并同相关单位的人员进行交流,这样一来旅游目的地也可从中增加对有关科技领域的了解,还能获得重要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为适应游客需求,目的地的旅游发展也常常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要求相关领域的先进技术应用于旅游设施和设备的改造和建设之中。例如饭店电脑预订和管理系统自动化、磁悬浮列车等。

二、旅游人口可能引发的社会文化问题及其原因

(一)旅游人口将可能引发社会文化问题

不良游客的“示范效应”。在旅游过程中,游客会不自觉地将其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习俗与生活方式带到旅游接待地,对当地居民,特别是旅游从业人员会产生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游客某些不良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会对当地人产生“示范效应”,会影响旅游目的地社会治安,危及当地社会稳定。

干扰居民生活,诱发主客矛盾。大量游客的到来,若处理不好,有可能诱发旅游接待地居民同游客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在旅游目的地接待客量有限的情况下,大量游客的涌入,会造成交通堵塞、景区拥挤、公用设施紧张,干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引起居民对游客的不满和抱怨;在目的地物资供应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各种物资优先供应外来游客,使当地居民的供应数量减少或质量降低,给当地居民带来不便,招致居民的不满;某些游客的傲慢自大和对当地居民的不尊重会激发当地居民的怨恨和愤怒,从而引发主客之间的关系紧张。

接待地固有文化被不正当地商品化、庸俗化。随着旅游的发展,为迎合游客的需要,传统文化常常被商品化,随时被搬上“舞台”,向游客演示,并对其在程序、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压缩删改,使其失去了民族传统的价值和意义。一些代表地方特色的东西被任意改头换面或大肆仿造,似乎其存在的基础不再是当地的社会生活,而是旅游者的需求;受旅游活动的影响,接待地的宗教文化也极易失去其本来的神圣性和象征意义。所有这一切,不是使旅游者全面有效地接触和发现接待地活生生的文化,而是接受了一种经过“包装”的“伪文化”,而且接待地固有的文化也会因此而逐渐失去特色。

接待地历史文化遗产遭受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游客对接待地历史文化遗产的损害,一类是由于游客们不检点的行为造成的,另一类则是旅游发展的必然结果。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一些旅游者每到一处,常常为了满足某些幼稚的私欲而有意无意地毁坏他们不辞辛苦,甚至千里迢迢地特地去观赏的“宝物”,例如我国甘肃境内的阳关古堡屡遭践踏。我国万里长城、北京故宫等著名人文旅游景点也有类似问题存在。除了来自旅游者直接或间接的破坏之外,接待地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可能因开发和保护不当,造成“建设性破坏”。因规划不当、管理不力或者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一些古都、古城的历史风貌被削弱,一些古建筑被毁坏或被改造得面目全非。

(二)产生上述社会文化问题的原因

旅游人口规划发展不当。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是第三产业中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产业,它涉及面广,对相关产业的渗透力极强。旅游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吸纳就业,强劲拉动内需,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各旅游景区景点往往只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忽视了旅游发展的容量限制,大量旅游人口无限制地涌入,景区超负荷运转,造成资源环

境破坏,旅游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目前,接待地社会文化问题的产生大多与旅游人口发展不当有关,因此加强旅游人口规划刻不容缓。

旅游人口素质低下。旅游人口的素质影响着环境,就目前而言,我国旅游人口素质低下,环境意识淡薄。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吸引高质量的游客,提升旅游人口素质,高素质的旅游人口产生高质量的旅游。当前,我国旅游产品由于基础差,发展较快,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交通还较落后,游客观光不便;旅游设备档次较低,宾馆分布不合理,高、中、低档配置不够合理;旅游品种单一,旅游商品开发不够,旅游购物比重太少;旅游管理落后,景点开发保护不够;旅游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专业结构不协调,服务态度和质量比较差等等,所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人口素质的提高。

三、构建和谐旅游目的地的总体思路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总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其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总的指导思想,抵制和清除旅游人口的消极弊病,促进旅游人口的健康发展,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二)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旅游人口健康发展

加强旅游人口规划。必须对旅游接待量进行适度控制:在制定旅游规划时,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合理布局;在实施旅游规划时,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情况的变化,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有效控制;力避旅游产业超负荷发展而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减少或消除旅游活动可能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

向旅游人口提供健康的旅游产品。旅游接待地应向旅游人口提供满足人类正常需求的旅游产品,其活动内容应该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一切违主义精神文明的、有碍积极健康的东西,必须加以抵制。这不仅符合游客的需要和利益,而且也符合旅游目的地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当地居民的利益。这是旅游接待地发展的正确方向,也是从根本上减少和消除旅游活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的重要途径之一。

提高当地居民社会心理容量。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门可通过舆论传媒引导当地居民,不断提高他们在心理上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承受力,使其充分意识到发展旅游业给自己带来的实际利益,以便为发展旅游业尽心尽力。这也是解决主客矛盾的途径之一。

健全法制以加强监督。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门应不断建立和健全旅游发展的法律和法规,将游客、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置于法律、法规的监督之下,对其违法行为依法惩处,以保证旅游活动的健康发展,从法律、法规上消除和杜绝旅游人口可能引起的负面影响。

重视对旅游人口和当地居民的宣传教育。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门应利用国家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政策法规,对旅游产业的社会弊病予以强化控制和治理。建立和强化专门负责控制和治理的执行、监督和管理机构,严厉惩罚那些违法犯罪的社会群体或个体,把旅游产业可能带来的社会弊病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内。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宣传教育,既要对外来旅游人口进行宣传,让其了解旅游接待地的有关注意事项和政策法规,以便预防由于无知而发生违法违规行为;更要对旅游从业者和当地居民进行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思想免疫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人口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3篇:社会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天山天池; 哈萨克族;文化旅游;社区参与

1985年,墨菲(P.E.M urphy)第一次把社区参与的概念引入到旅游研究中,尝试从社区的角度研究和把握旅游。1997年在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颁布的《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实现与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中明确提出了社区参与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环节,进一步确立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的意义和影响[1]。

一、天山天池社区居民基本概况

1.自然环境。天山天池自然保护区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内,社区为三工河乡居民为主。因此本文研究的社区范围包括天池景区所在区域和三工河哈萨克族乡的行政区域。三工河乡地处东经88°03′~88°08′,北纬44°46′~45°30′范围内。分南部山区和北部沙漠区,天池景区位于该乡南部山区。

2.社会、经济环境。三工河乡是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体,汉,回,维吾尔,东乡5个民族聚居的多民族乡,其中哈萨克族占总人口的72%。全乡行政面积1 3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 700亩,有人口4 018。据2006年调查数据显示,在三工河乡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有725人,从事农业生产的有397人,从事旅游业经营的有345人[2]。

表1 三工河哈萨克乡近几年的经济收入统计表

二、调查对象及时间与方法

2010年5—6月,本人在天池景区所属的行政区阜康市进行调研,主要通过阜康市旅游局,天山天池管理委员会,三工河哈萨克族乡政府等旅游相关部门进行书面材料的收集。2010年7—10月期间,为了更好的研究社区居民对文化旅游影响态度,本人先后几次进入当地社区及天池景区内进行实地调查,采用了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对象主要是当地居民。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2份,其中有效问卷282份,回收率为94%。问卷调查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关于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态度的调查,此调查中采用李克特五点式量表来分析。量表的设计包括两步:第一步是“赋值”,根据设定的规则,对不同的态度特性赋予不同的数值。在分析中,5分表示非常同意,4分表示同意,3分表示不知道,2分表示不同意,1分表示很不同意。第二步是“定位”,将这些数字排列或组成一个序列,根据受访者的不同态度,将其在这一序列上进行定位,再定量测定居民对文化旅游的态度。李克特五点式量表中,1~5等级评分平均值在1~2.4之间表示反对,2.5~3.4之间表示中立,3.5~5之间表示赞成。

三、调查结果分析

1.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通过问卷的统计,被调查的对象中,男女各占总数的49.6%和50.4%,接近1∶1比例。年龄集中在25~44岁之间,占55.7%。初中文化程度比例较多为36.9%,其次是高中、中专和小学。从问卷中还得知被调查居民中哈萨克族占66%,汉族占12.7%。具体数值(见表2和图1):

表2居民基本情况

图1居民的文化程度

2.社区居民对文化旅游经济影响的态度调查。从表3可以看出居民对“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使就业机会增加”,“使居民生活现代化程度增加”和“改变经济观念”这四项各占63.8%、62.4%、72%及85.8%。从均值4.56、4.28、4.53和4.74也可以看出,社区居民对这些项目的赞成率很高。“使居民收入增加”占34.4%,均值为3.57表示赞成,“引起物价上涨”这项占38%,均值为3.23表示中立。“使居民贫富差距加大”这项占4.2%,均值为2.12表示居民反对这项项目(见表3)。

转贴于

3.居民对文化旅游环境影响的态度调查。从表4可以看出在环境影响的态度调查中居民对以下四个调查项目的所占比率各为72.3%、67.02%、62.4%和71.6%。量表均值都高于4.2,表示居民对这四项调查项目的赞成率很高(见表4)。

4.居民对文化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态度调查。居民对文化旅游正面社会文化影响的态度较强烈,即“使哈萨克族文化得以传播”赞成率达94.3%,均值为4.36,表示赞同这项调查。居民对负面社会文化影响的态度中,“影响当地社会治安”,“扰乱了本地居民正常生活”及“降低了居民之间的信任度”这三项调查项目的反对率很高,各占82.2%、89.7%和93%。均值小于2.4则表示居民反对这项调查项目(见表5)。

以上针对社区居民对旅游经济、旅游环境和社会文化影响的态度分别进行了研究,下面对三种影响的正负面影响进行了综合比较(见表6和图2)。

表6 居民对各正负面影响态度的综合均值

图2居民对各正负面影响态度的比较

从表6和图2中可以看出,当地社区居民对正面影响的态度都是赞同的,其量表均值都在3.5以上。其中对经济正面影响态度的均值为4.34,说明居民对旅游经济影响的态度比较积极,同时对负面影响态度的均值为2.68,处于中立态度,表明一部分居民对经济影响还持一种冷漠态度。居民对环境正面影响态度的均值为4.63,表示对此影响的态度很强烈也很赞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态度的均值为1.75,表示居民对此负面影响持反对态度。社会文化正面影响态度的均值为4.36,表明居民对此影响的赞同,而对社会文化负面影响态度的均值为1.69,表明居民对这三项负面影响持反对态度。

5.居民对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态度。为了更明确的表示居民的态度问卷还调查了“哈萨克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与您有关吗”,“是否愿意参与本地旅游业发展中来”,“居民对游客数量的认识”及“对外来游客的态度”这几项问题。通过统计数据发现有95.7`%的居民认为哈萨克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与自己有关,4.3%的居民认为与自己无关。有94.3%的居民愿意参与到本地旅游业的发展中,有5.7%的居民不愿意参与本地旅游业的发展中。对游客数量认识调查中,发现有55%的居民认为游客数量刚好,认为过多和有点多的都占6%,有点少和过少的各占17%、16%。在对游客的态度认识上,有56%的居民非常欢迎,34%的居民表示欢迎,很少的一部分居民表示讨厌。总之,目前大多数居民对游客表示欢迎,并表示希望游客更多一些(见图3和图4)。

四、结论

1.居民的社区参与能力弱,居民的文化程度与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参与的能力,特别是旅游知识与旅游技能的水平[3]。由于三工河乡居民大多数为农牧民,这决定居民的文化程度不高。在文化程度的调查中显示,居民文化程度较低,多集中在初等教育阶段。因此,要通过培训和培养当地旅游人才,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参与的能力。

2.居民对本地开发哈萨克族文化旅游的支持度较高。在态度调查中显示,居民对正面影响态度均值都高于3.5,表示积极赞成哈萨克族文化旅游的发展。虽然负面影响的态度均值低,但还是有少数居民持支持态度,因此还得降低负面影响。

3.居民主动参与旅游业的积极性较高,对外来游客的态度也是积极的,这为哈萨克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 Murphy P E.Tourism: a community approach[M],Methuen.New York and London,1985:155-176.

第4篇:社会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旅游效应;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8-0162-02

一、引言

旅游业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产业,综合性、关联性及辐射性强是其显著特征。二战后,现代旅游业在全球迅速崛起,20世纪60年代以来进入加速发展、高速增长阶段。如今,世界旅游业的总收入已超过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成为第一大产业。旅游业发展速度也超过众多经济部门,成为全球重要的支柱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国际旅游业已成为国际服务贸易中交易额最大的产业,是当今世界上发展前景广阔、规模庞大的新兴产业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服务业政策的相继出台,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也越来越高,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世界旅游组织曾做出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业界也普遍认为,未来十年将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十年”。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出台,旅游业被提升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2010年年初下发的中央1号文件,把发展乡村旅游摆到重要位置。这些都表明,中国旅游经济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2010年有望实现更快更好的增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充分认识旅游业对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可能造成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有利于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推动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效应分析

旅游业是以旅游市场为对象,为旅游活动创造并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1]。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它涉及到其他产业的多个方面,界限并不分明,因此旅游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旅游业是指为游客在旅游中对交通、通讯、游览、娱乐、饮食、住宿、购物、生活服务等需求而提供服务或货物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业、通讯业、生活服务业(含旅馆、旅行社、文体康乐业等)、饮食业、商业等行业中与旅游者的消费直接有关的部分。狭义旅游业是指为旅游活动提供游览、娱乐、住宿等服务的行业。

旅游效应(tourist impact)又称作旅游影响,是指因旅游活动(包括旅游者活动以及旅游产业活动)而引发的种种利害关系。旅游效应主要包括经济效应(Economic Impact)、社会文化效应(Social and Cultural Impact)和环境效应(Environmental Impact)三个方面。就旅游效应的社会价值性质而言,旅游效应既有积极效应,也有消极效应。

(一)经济效应

1.积极效应。首先,发展旅游业能够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旅游产品的价格建立在旅游资源垄断性的基础上,价格自大,而且旅游业所赚取的外汇多为现汇收入,资金回笼快,风险小。战后的最初几年,英国政府曾鼓励发展旅游业,正是因为旅游具有赚取外汇的潜力,有助于减少国际收支逆差[2]。其次,发展旅游业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旅游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能吸纳大量劳动力。以酒店客房数与雇佣员工比例关系为例,美国是1∶0.48,欧洲为1∶0.85,而远东、非洲则高达1∶1.93,全世界平均为1∶1.02[3]。第三,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改善经济结构。旅游业具有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等优点,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具有天然优势,是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力量[4]。第四,发展旅游业可以增加地区经济收入,进而增加政府税收收入。

2.消极效应。过度发展旅游业也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大量游客的涌入会引起当地物价和地价上涨,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旅游活动的季节性会造成一定时间内的资源闲置。旅游业对本国政治、经济、社会和自然因素的敏感性较高,如若过度依赖旅游业,一旦出现不利因素,将会严重影响旅游接待地的经济稳定状况。

(二)社会文化效应

1.积极效应。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有利于促进接待地与客源地人民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外来旅游者同当地居民以及旅游企业工作人员的直观接触和文化交流远远胜过电视、报刊杂志等途径。开展国际旅游还具有民间外交的作用,有助于增进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国际间的和平友好关系。其次,有助于提高旅游接待地居民的素质,推动旅游地的对外开放程度,使开放不足的社会变得开放,开放的社会变得更加开放。第三,有利于促进学术和科技发展。商务旅游、会议旅游是旅游者与接待地同行进行学术切磋的好机会,有助于拓宽学术交流渠道,为双方的学术发展作出贡献。此外,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会对交通运输、通讯等科学技术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进而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发展。

2.消极效应。首先,发展旅游业可能导致传统文化的衰落。经济不发达国家接待地文化和发达国家客源地文化接触时,当地的弱势文化与外来的强势文化相互碰撞,当地居民可能会改变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效仿外来文化,形成“示范效应”,例如当地人模仿外国人的穿着和行为。“示范效应”还常常会引起当地社会道德和宗教价值观日益淡薄,导致接待地伦理道德标准沦落,吸毒、赌博等不健康的社会方式日益扩散化。其次,旅游者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由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外来旅游者的所作所为刺激了当地居民的自尊心,当地人排斥旅游者,双方发生冲突。旅游旺季时大量游客的涌入,会给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压力。拥挤、耽搁、排队以及短期的物价上涨都会引起当地居民的不满与怨愤情绪,甚至会攻击游客。第三,当地文化被不正当地商品化。旅游活动的兴起使得文化逐渐被商品化,为了迎合旅游者的需求和爱好,当地文化逐渐降低甚至失去了原有的文化价值。

(三)环境效应

随着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旅游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旅游环境既包括接待地的自然环境,也包括该地经过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旅游活动的开展对环境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1.积极效应。若规划管理得当,旅游业会给环境带来许多积极影响。首先,有利于促进历史古迹的修复和保护。旅游业有助于保护考古场所及修复历史古迹等,并为其提供资金,如武汉重修黄鹤楼、南昌重修滕王阁、山西永济重修鹳雀楼等。其次,有助于提高环境质量。园艺项目、得体的建筑设计和维护能够起到美化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的作用。第三,有利于改善基础设施状况。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改善当地的机场、道路、通讯及用水系统等基础设施,从而改善当地环境状况。第四,能够为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推动力。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第五,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科学。良好的环境和生态系统是旅游活动存在的源泉,因此,各国政府都积极宣传环境保护,许多科学家也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

2.消极效应。旅游与环境的关系十分敏感,一有疏忽便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例如,为修建盘山公路、索道等砍伐植被,造成植被破坏;旅游饭店、疗养院等向海滩、河道、湖泊排放生活污水,造成水体污染;旅游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造成大气污染;旅游娱乐会所如夜总会、迪斯科舞厅所产生的噪音污染;旅游设施设计不当,与当地的建筑风格以及自然环境格格不入而造成的视觉污染;旅游者践踏植被、野营野炊、乱扔废弃物、乱刻乱画造成对环境的破坏等。

三、结论

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就社会价值性质而言,旅游效应既有积极效应,也有消极效应,我们不能片面强调旅游业的积极效应,忽视其消极影响。唯有全面、正确认识旅游效应的两面性,才能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趋利避害,将其消极影响降到最低,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冠瑶,刘海鸿.旅游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1-262.

[2]Leonard J.Lickorish and Carson L.Jenkins.An Introduction to Tourism.Oxford: Butterworth-Heinemann, 1997: 83.

[3]Medlik,S.and Ingram, Hadyn.The Business of Hotels.Oxford:Butterworth-Heinemann,1980: 87.

[4]郭胜.旅游业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和作用[J].江苏商论,2003,(7):25-27.

Analysis of Tourism Effect’s Dual Character

MENG Na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200092, China)

第5篇:社会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范文

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世界上兴起了以“大海”、“阳光”、“沙滩”、“海鲜”4S组合的海洋旅游热,海滨和海岛旅游区成为国际旅游者的主要流向地[1]。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海岛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海岛已经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2]。随着海岛旅游的不断发展,旅游对整个海岛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带来的影响也更加广泛而深远,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逐渐成为旅游影响研究中新的热点。本文以广西北海涠洲岛作为案例地,分析海岛旅游开发中社区居民对旅游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态度,以期为旅游开发和旅游管理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一、区域背景与调查

涠洲岛位于广西北海市正南方36海里的北部湾海面上,面积为26.88km2,是我国北部湾地区最大的岛屿,也是我国最大和最年轻的火山岛。涠洲岛(包括斜阳岛)孕育于1-13万年前的数次火山喷发,拥有我国最典型的火山机构(火山口)和最丰富的火山景观,环岛生长着繁茂的珊瑚礁,自明、清海禁解除以来,我国两广沿海等地居民前来定居垦耕,后来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客家人聚居地和宗教圣地。2004年被国家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以第二名入选《中国国家地理》等杂志评选的“中国最美十大海岛”。涠洲岛属北海市海城区管辖,辖区内有2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和53个自然村,户籍人口1.5万人,以农业、渔业和海水养殖业为主。旅游业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它以北海市为依托,交通、通讯、食宿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南湾镇为核心,逐渐向整个海岛沿岸和腹地扩散并不断完善,黄金周、节假日的旅游接待成为岛民闲暇时的重要经济来源,而且岛民参与旅游业的意识不断加强,参与方式不断丰富,促进了涠洲岛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并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对海岛传统生活方式、文化氛围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旅游业对涠洲岛的影响,笔者于2004年7月、2005年5月、2007年7月、2009年8月分4次对涠洲岛居民进行了实地调研。整个研究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为主,并辅以相关文献搜集整理。通过涠洲中心小学和涠洲中学初中部学生以作业形式向当地居民发放半结构性“涠洲岛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调查问卷”,共600份,收回有效问卷442份,反馈率为73.7%。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居民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龄、族群、收入、文化程度、职业等)、居民对旅游的经济影响、环境影响、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等内容。

二、海岛旅游开发的影响分析

(一)旅游经济影响感知

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对旅游的正面经济影响感知强烈,而对旅游的负面影响感知相对较弱(表1)。在旅游的正面影响感知中,感受较为强烈的依次是“物价上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就业机会增加”这3项,赞同率都达到了80%以上。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涠洲岛上出产资源有限,许多物品需要由外界供给。除海产品和香蕉、甘蔗、花生等作物岛上产量较高、价格相对便宜外,大米、蔬菜、服装等生活日用品以及建材的价格,因为加入了渡海的运费,自然比岛外高出许多。旅游开发后,游客不断增加,刺激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在黄金周期间,游客人数突然激增,供应无法满足需求,受价值规律的影响,物价自然会上涨。物价的变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最为密切,因而也是涠洲岛居民感受最为强烈的,尤其对于那些没有在旅游业中受益因而收入没有增加的居民来说,消费水平的提高易导致生活水平的下降,因而怨言较多。基础设施的改善在涠洲岛旅游开发后表现得非常明显,岛上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等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一直被视为旅游规划中的重点。北海市政府不断加大对旅游配套设施的投入,15.6km的环岛公路于2001年底已经建成,2004年投入600万元建设国家地质公园,包括景区景点的道路建设,供水供电、通讯网络等较上世纪90年代也有了较大改善,基本上能满足岛民和游客的需要。与此相关的还有“外来投资的增加”,居民的正面感知也较高,达到77%。因为政府资金有限,多渠道地引进外资成了涠洲岛旅游深入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旅游业兴起后随之带动了许多相关产业的投资,如岛上最大的两家酒店(蓬莱大酒店、观海阁)和两家潜水公司(鑫昌隆、探索海洋)都是外地人投资兴办的。旅游开发增加了就业机会,这在涠洲岛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而且,从人口学特征中发现,对“就业机会增加”感知强烈的居民集中在300~1200元/月这个收入层次,因为这个收入层次在岛上比较普遍。这些人一般平时从事较辛苦的劳作,节假日时,参与旅游服务,获取报酬补贴家用,因而认为就业机会增多了。涠洲岛人原本以农耕和出海打渔为主,旅游开发后,许多居民直接或间接参与到旅游服务业中,目前岛上从事客运、餐饮、出海观光、农渔家接待、土特产销售等各类旅游服务的群众达1300余人,占岛上人口的1/10[3]。但是,这种就业机会受旅游淡旺季影响较大,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和双休日游客很多,平时游客较少。就业机会增多以后,经济收入、生活水平随之提高。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商机,岛上出产的海参、鱼翅等海产品,珍珠、贝壳类旅游工艺品以及香蕉等热带水果,都深受游客的欢迎,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为更多的岛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改善生活的方式和途径。涠洲人对于旅游业与收入水平关系的看法还是相对客观的,73.3%的人认为收入水平提高了,20.1%的人认为没变,只有6.6%的人认为下降。当然,收入的提高与很多因素有关,就涠洲岛的现状来说,旅游业无疑是收益较快也较为显著的一个行业,而且,有78%的人认为,旅游从业人员的收入明显高于非旅游从业人员的收入。但外地游客的介入会带动当地的消费,物价也会随之上升,尤其在物价上涨幅度高于参与旅游者收入增长幅度的情况下,一部分人认为收入下降了,也是情有可原的。税收和土地价格的居民正面较低,分别只有64.1%、60.1%的人认为税收增加、土地价格上涨了,有26.5%、32.6%的人保持中立。原因在于涠洲岛旅游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外来的大规模投资尚未进入,外来投资只限于局部的房屋租用,因而土地价格的上涨并未表现得非常明显。税收方面,政府支持农户多方位参与旅游业,只是象征性地收税,但相对原有的税收种类,还是增多了一些。涠洲人对于旅游带来的好处的看法还是有失全面。赞同“旅游使少数人受益”的占到了45.5%,反对的有33.9%,持中立态度的为20.6%。认为旅游使少数人受益的多为非旅游从业人员。这些人从旅游中获利少,又受到“物价上涨”等负面因素的影响,而会忽视“基础设施改善”等正面的社会效益。#p#分页标题#e#

(二)环境影响感知

为了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计划提高一些公共设施的服务水平,给当地居民带来一定的便利和实惠,但同时游客的增多可能对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表2)。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对旅游的正面环境影响感知最为强烈的是“交通条件的改善”,其次为“邮电通讯状况的改善”与“娱乐设施的增加”。前面两点的改善是随着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实现的,成效显著,因而感受最为强烈。而娱乐设施的增加主要以私人新开的卡拉OK厅、游戏厅、网吧为主,种类比较单一,但对平时娱乐活动很少的岛民来说,还是具有较大吸引力的。而且,对“娱乐设施增加”感知强烈的多为收入在2000元/月左右的居民,这部分人多为饭店、旅馆的老板,收入较高,出入娱乐场所的机会较多,也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因而成为最反对外地人到岛上经营旅馆的群体。与娱乐设施相关的“休闲设施的使用”居民的感知不强烈,只有53.1%的人认为是增加的,认为减少的只占25.6%。因为旅游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除节假日外,对居民日常生活影响不大,公园和沙滩等公共场所都是敞开式的,对居民并无使用限制,而一些景区经过整治,环境有较大改善,也常常成为居民消遣的场所。从整体的环境质量来说,大部分居民还是比较满意的,认为与以前相比有所改善,但也有23.3%的人认为环境质量下降了。毕竟,环境质量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条件,涠洲镇旅游景区的环境卫生,不论是政府还是旅游公司,都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抓,努力改善环境质量,吸引游客,提高景区知名度。但另一方面,游客增多后导致的沙滩、海水的污染是海滨和海岛旅游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尤其在一些游客比较集中的区域,垃圾和污水处理不善,严重地影响了景区和周围的环境。对此,有些居民意见很大,认为“环境污染严重”的居民感知达到了51.8%,且以年龄大于60岁的居民感知最为强烈。这可能与他们对比以前的生活环境,感觉反差较大有关。说明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涠洲岛的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其实,管理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但苦于人手、资金的缺乏与种种责权关系的不到位,环境污染的治理难以跟上旅游发展的脚步。居民反映海边珊瑚破坏严重,而黄金周期间的旅客反映最为强烈的是沙滩上垃圾太多,严重影响到游兴。相对来说,生活垃圾的处理因为已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方式,50.4%的居民认为处理还算及时,但也有29.2%的居民觉得处理不及时,这与节假日游客的突然增多有关,因而政府部门有必要加大对节假日卫生状况的整治力度。另一方面,环境质量的改善也需要居民的自觉参与,许多居民意识到保护好有限的资源才是旅游生存、发展之根本,在政府的监督下,不再开采珊瑚石、滥采珊瑚、不随意排放污水等,环境保护意识有了显着提高,所占人口比例达到了62%。

(三)社会文化影响感知

与居民对旅游经济影响感知相似,居民对旅游的正面社会文化影响感知强烈,对旅游的负面社会文化影响感知较弱(表3)。旅游开发促进了涠洲岛与大陆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涠洲岛的知名度大大增加。对此,随着游客的增加,居民的感受也越来越强烈,有81.2%的居民认为,“当地的知名度与以前相比提高了”。因为游客的示范作用,也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居民思想观念的开放度也不断提高,能够接受更多新生事物。有78.5%的居民认为,思想观念与以前相比“更进步”了。与游客之间的沟通是否顺畅是直接影响旅游参与者收益的重要因素。涠洲岛的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居民对不断增多的游客持欢迎的态度,有76.5%的居民愿意与游客沟通、交朋友,而且有76.5%、70.8%的人愿意与游客多说普通话,甚至愿意学习英语,以加强旅游服务的竞争力。这种现象基本证实了对旅游地居民态度研究的一般结论,即从早期的欢迎到后期的憎畏。目前开发旅游业带来的可观的经济利益,对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帮助很大,但随着发展的深入和游客的不断增加,本地居民特别是与旅游业无关的居民的热情度会逐渐降低,他们开始担心自己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会受到冲击[4]。就目前的涠洲岛来说,这种情况表现得还不明显,比如,当地居民还没有改变传统的饮食习惯,只有37.3%的人逐渐接受外来的各种食物,认为当地的饮食口味发生了变化,大部分居民还习惯遵循传统的饮食方式,除日常的瓜果蔬菜、节日时的鸡鸭猪肉,平时总少不了海鱼、海虾等新鲜海味,口味清淡,和北海相似。供应外地游客的餐饮也是以海鲜为主,物美价廉,“到涠洲吃海鲜”俨然成为必不可少的旅游项目,老板只是偶尔根据游客的口味需要在配料上稍加调整。而对“不良现象(赌博、、吸毒等)与旅游业之间关系”的看法,持中立态度的较多,占44.8%,说明当地人的看法还是比较客观的。因为据调查,在旅游业开发之前,岛上已有很多人沉迷于“”赌博,旅游开发后情况并无太大改变,两者并无直接的关系。而现象有所增加却是事实。笔者实地调查时发现,两家外地人开的旅社安排有为游客提供服务的“小姐”多名。活动是非常隐蔽的,因而知情的本地人不多,负面影响的感受也不太强烈。但对直接影响到海岛旅游形象的“拉客问题”,67.2%的居民认为比较严重,71.7%的人认为应该制止,感受较为强烈。可见,大多数居民的文化自觉保护意识还是比较强的。人口学特征分析表明,文化程度在专科及以上的居民对于“不良现象”和“拉客现象”的负面感知较强烈,相对其他文化层次的居民来说,看法较为客观,显示出较高的文化修养,有可能成为自觉维护社区文明建设的带头人,处理得当的话,“文化精英”的示范效应将会极大地带动整个社区居民素质的提升,有利于目的地旅游形象的塑造。与预料结果相反的是,旅游开发不但没有导致居民之间交往的减少,反而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分别有58.3%、56.6%的人认为与亲戚、邻里之间的来往增加了,保持“不变”的也很多,认为减少的不到12%。毕竟参与旅游业,尤其是开旅馆和办餐饮,通常不是一人或几人之力能够完成的,有时需要亲友人力或财力的支持,常常是全家人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商机使当地人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因此更加注重人际交往和人情往来。对外来人上岛经营旅馆,居民也没有表现出强烈的赞同或反对,以“无所谓”和“顺其自然”占多数,因为当地的旅馆还是以本地人出资为主,外地人只占少数,并未对本地人的利益构成威胁。#p#分页标题#e#

从表4的居民对涠洲岛上偏重于传统文化的旅游社会文化变迁影响的感知中可以看出,涠洲岛既有保持传统的一面,又有与时俱进的一面。传统的一面表现在精神层面的和传统观念上,妈祖崇拜和天主教信仰一直是岛上的两大,各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互不干扰,其中3000多名天主教徒主要生活在岛的北部,以盛塘村和城仔城的天主教堂为中心,其余村落信仰妈祖,以环岛居民为主,但也有少数住在南湾镇的渔民信仰天主教。两者在文化景观信仰仪式、信仰体系上都不尽相同,却能在岛上和平共处、互不侵犯。调查表明,有61.3%的人认为两种信仰不冲突,回答中立的有23.3%,只有15.4%的人回答“有点冲突”和“非常冲突”。调查访谈证明,住在南湾港附近的信仰天主教的妇女偶尔也会去天后宫烧香求签,为出海打渔的家人祈求平安。这也许与其渔民身份有关:虽然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礼,也要遵循渔民的传统习俗,两者并无矛盾,大可同时存在。后续调查时,笔者住在下牛栏村的一户农家,该家女主人原为打渔人家女儿,信仰妈祖,嫁入该村后,受当地教徒影响,自然而然地改信了天主教,也习惯了周日早上去教堂作弥撒,而且感觉“信天主比信妈祖要自由一些,没有那么多约束”。这再次印证了涠洲岛多元共存的特点。而且随着旅游开发,原有的信仰方式并未受到影响,往常每年一次的“三婆祀”和“圣母诞”的习俗活动依然每年由民众自发举行,且有愈加隆重之势。对此,分别有68.1%和75.5%的人持肯定态度。但也有占人口25.1%、19.9%的群众没有明确的,认为“没有”的人只是极少数。相对陆地居民来说,涠洲人的思想观念还是比较保守、传统的,因而,对于“离婚”,有66.5%的人反对,持赞同意见的人只有7.2%。同样,对于“四代同堂”,有53.6%的人表示赞同,但也有16.7%的人不太赞同,认为子女多了,分家独立反而不容易出现经济纠纷。另一方面,有60.4%的涠洲人不反对与外界通婚,表现出保守中开放的一面。

居民对岛上文化变迁感受最为强烈的是禁忌和建筑形式。诸如“吃鱼不能翻转鱼身”之类的禁忌习俗过去在渔家一向极为重视,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天气预警系统的完善,“靠天吃饭”状况的改变,一些禁忌也在慢慢消失,调查显示,有41.9%的居民认为禁忌发生了改变,认为不变的只占20.9%。另外,随着政府为保护海滩资源,禁止开采珊瑚石建房政策的实施,最近20多年,新建的房屋都改为2到3层的钢筋水泥房,需要从岛外运进建筑材料,虽然成本较高,隔热隔音和牢固性也没有前者好,但大势所趋,新型建筑为也慢慢为岛民所接受。对于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建筑形式,倾向于喜欢后者的较多,尤其是年轻人,占到了41.7%,超过了前者的33.5%。可见,居民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着改变,在物质生活方面接受新生事物的速度明显快于精神层面。但是,对于客家人一向固守的语言来说,情况有些复杂。在多族群来源的涠洲岛上,居民所使用的方言主要由客家方言(客家话)、粤方言(廉州话、疍家话、北海白话)和闽南方言(黎话)三大块组成。岛上并未形成通用语言,各个村落讲各自的方言,岛民在日常交往中经常处于一种多语言的转化状态。在村子里讲本村语言,在外村使用客家话、北海白话或普通话。调查结果显示,旅游开发后,完全使用或主要使用本族群语言———客家话、廉州话、黎话的人还是占大多数,为46.6%,但也有31.7%的人愿意以使用通用的汉语方言(北海白话、普通话)为主,持无所谓态度的居民则占到了21.7%。由此可见,涠洲岛的地方方言正在淡化,虽然目前表现得还不算明显;而居民使用普通话、北海白话等通用交际语的频率越来越高,体现出对外来文化的认同感正在不断加强。究其原因,与建国后学校的普通话教育、改革开放后涠洲建厂的增多,以及近年来旅游业兴起后大量游客的进入等诸多因素有关,这些都为涠洲岛营造出一个普通话的使用环境。学会说普通话,甚至学会说英语,成为涠洲年轻一代提高自身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的内在要求,普通话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海岛文化在新时期主动接受外来文化传播的新特点,即文化传承中自身价值的实现往往具有决定作用。另外,笔者还设计了几项关于涠洲与大陆之间比较性的选项(表5),可作为对其文化变迁的进行分析的参考。结果显示,经常离岛去北海、合浦等沿海或内陆地区的人数所占比例极小,只有19.9%,竟然有17.6%的人从来没有离开过涠洲。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岛民的生活还是相当封闭的,见识比较有限。对于收入,有51.1%的人表示,与陆地居民比较,他们感到不满意,表示满意的仅占9.5%。通过被调查居民的人口学特征分析得出,文化层次越高的人对自己的收入越不满意。对陆地人的看法,总体评价比较好的占到了43.2%,认为不好的只有14.1%,另外,有42.8%的人持中立态度。对遵守诺言与待人处事的看法也基本保持一致,认为“一般”的居多。可见,目前岛民对外地人的看法还是多持保留态度,认为“交往不深,了解不清楚”因而既无过高评价也无太低评价,这与访谈过程中所了解到的一些老年人所谓“外面人狡猾、奸诈,不如岛上人老实可靠”的旧观点明显不同。可见,与岛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有利于消除误解和偏见,而旅游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另外,关于与北部湾习俗的比较,有58.7%的人认为大致相同,这与客观情况相符,毕竟目前岛上80%的居民为清代土客械斗逃亡而来的两广客家人的后裔,他们沿袭了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在建筑、服饰、饮食、信仰上的传统习俗,极具海洋风情,只是根据岛上炎热、多台风等特殊的地理环境稍加调适,在文化景观上相应地体现出一些独特的海岛性特征,比如,其房屋用珊瑚石或火山岩筑厚墙,低屋身,出檐短,砖带压瓦等,因而有人认为与北部湾相比不太相同。

(四)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

与对旅游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的感知相比,居民对旅游发展持较支持态度(表6)。有56.8%的居民对“旅游业成为涠洲岛的支柱产业”的观点表示赞同,而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68.8%的居民更愿意从事旅游业,只有12.6%的居民还坚持以务农、打渔为生。此外,笔者还专门列举了涠洲岛几项游览景点,让居民选择哪项最值得游览。调查结果表明,人文古迹(天主教堂、三婆庙)在居民心目中的地位最高,占24.7%;其次是生物景观(珊瑚礁、候鸟等),占23.1%;涠洲岛最独特的火山地貌反而排到了第三位,占19.7%;海蚀地貌排第四,占17.9%,而客家民居生活体验位列最后,占14.7%。整体来说,居民对这几项的看法比较持平,没有过多的偏向,从选择中可以看出,文化的差异性是影响居民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对人文古迹中天主教堂的重视;经济利益的相关性也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如很多游客来涠洲岛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潜水看珊瑚,游客的需求直接关系到经济收益的增加,因而居民感受强烈;而在加大旅游宣传之前,居民对火山地貌的了解甚少,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涠洲岛作为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的重要价值,知道海蚀地貌的就更少了。#p#分页标题#e#

三、结论与讨论

第6篇:社会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范文

旅游节事活动对当地居民的感知影响实证研究

·节事活动概况

潮州市花灯会以“团圆灯火、福满潮州”为主题,以“政府搭台、民间唱戏、全民参与”为立足点,注重传统艺术与现代色彩相融合,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相融合,文化盛会与大众节日相融合。整个花灯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不仅有大型潮州花灯展览、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潮州民俗文化摄影展,还有潮州民俗文化巡游活动、元宵文艺晚会、世界华文媒体看潮州采风活动。

·研究方法

1、问卷设计与调查

问卷共设计被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被调查居民的基本情况,包括居民人口学特征,居民居住时间以及居民的旅游相关性。第二类是居民对花灯会的感知,主要包含:居民对花灯会的经济影响感知,居民对花灯会的社会文化影响感知,居民对花灯会的环境影响感知,居民对花灯会的总体感知调查等5项。这一部分的问卷采用Likert的5分制法的影响指标进行测量,“1-5”分别代表“非常赞同”,“赞同”,“中立”,“不赞同”,“非常不赞同”。

本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8份,回收率94%。对调查问卷采用社会统计学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2、样本概况

潮州市居民人口统计学基本特征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样本包含了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不同个人收入的居民。被调查者的男性比重较大,共计106名男性(56.4%)和82名女性(43.6%):收入水平一般,9.4%的调查居民月收入低于800元,个人月收入在在800-1600元之间的占55%,1601-2000元之间的居民占11.2%;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在本地居住时间较长,居住时间在10年以上的占72.9%;受教育水平的程度普遍较低,大学以下学历的为136人(72.5%),有相当一部分居民从事旅游业,居民从事旅游业的共46人,占总数的24.5%。由此可见,样本居民覆盖面较广,符合当地的社会人口及经济特征,调查具有广泛性、真实性和代表性,为旅游感知研究打下了科学实证分析基础。

·数据分析

1、潮州居民对花灯会经济的感知

潮州居民对花灯会经济影响感知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对旅游的正向经济影响感知强烈,对旅游的负面经济影响感知也有所认识。4项正向经济影响调查项目中,赞成率(非常赞同和赞同之和)比不赞成率高大概20-50个点;其中“带动了地方的经济”、“带动居民的个人收入”两个正向问题的赞同率超过70%;而居民对“增加就业机会”这一问题的赞同率为35.1%,反对率(不赞同和非常不赞同之和)为22.9%,42.0%的居民对该问题的“增加就业”态度比较模糊,选择了“中立”。而对吸引招商投资的这个问题保持中立的态度是最多的,占了51%。这说明居民对招商投资的这一问题不敏感,当地的花灯会对招商引资方面没有很强的吸引力。

这说明潮州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业起步较晚,但花灯会的节事活动对居民的积极影响感知要比消极的影响感知要强烈的多,意见也集中的多。由此看来,花灯会对经济方面有相当的影响。(见表2)

2、潮州居民对花灯会的社会文化的感知

从表3可以看出对于旅游发展产生的正面社会文化影响,其中对花灯会“提高了潮州的知名度”,“增加展示当地文化和历史的机会”和“改善潮州形象”持肯定态度且感知相对一致,85.3%的被调查居民认为花灯会提高了本地的知名度;74.5%的被调查居民认为花灯会增加展示当地文化和历史的机会;64.9%的居民认为花灯会改善潮州的形象,但涉及到与居民日常生活的“提高本地治安水平”居民的反对意见居多,这也表明了政府的工作重点放在潮州总体的对外形象的塑造上,对潮州本地居民的惠民措施还有治安保障做得还不到位。在花灯会举办期间,外来车辆进入潮州市区增加,导致本地交通拥挤,特别是在农历15日当晚,举办处(潮州人民广场,牌坊街等)人潮涌动,寸步难行。花灯会的举办虽然从总体上宣传了潮州,改善了基础设施,但也不可避免地给社区秩序、居民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见表3)

3、潮州居民对花灯会环境影响的感知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表4),居民对花灯会的环境影响有了初步认识,只有24.5%的居民认为花灯会的举办提高了居民环保意识,而有一半(50.5%)的人对花灯会提高的环保意识表示不赞同。这是由于在花灯会的举办中仍然有许多乱扔垃圾和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的存在。对“增加犯罪违法活动”“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消极感知中,居民的表示赞同和不赞同的数目基本持平。这就证明居民对这两项的行为感知不明显,这两个消极感知没有对居民造成多大的影响。(见表4)

4、潮州居民对花灯会的总体感知

从表5中可以看出,87.2%的居民对花灯会进行的好处感知强烈;而“对花灯会的总体现状感到满意”的赞同度达到84.1%。所占的比例很高。这也可能也是因为花灯会这一活动正处于Butler的生命周期理论的成长阶段,居民对花灯会总体的感知是相对支持的。

居民感知差异分析

旅游地居民人口特征的差异及其与旅游业关系密切程度的不同,都可能造成其对旅游影响的节事活动感知和态度的差异。

文章从居民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旅游相关性,居民在潮州市居住时间等人口学特征及居民自身条件和状况方面进行差异分析,通过居民对旅游节事活动即花灯会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的均值来探测不同居民之间的差异。

·年龄不同的居民感知差异分析

比较分析表明,不同年龄居民对花灯会对经济影响的积极、消极的感知相对一致,但在“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和“带动居民的个人收入”这两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反应在18~35岁的年轻居民比年龄较大的居民对这2项指标感知强烈,原因是花灯会带来的就业机会大多面向年龄较小的居民。不同年龄的居民对花灯会的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相对一致,但也在某些方面存在小小的差异,表现出35岁以下的年轻人对花灯会“提高了潮州的知名度”和“改善潮州形象”比年龄较大(45岁以上)的居民感知强烈。不同年龄的居民在对花灯会的环境的影响感知较一致。

·性别不同的居民感知差异分析

不同性别的居民对花灯会的影响感知和态度总体差异不明显,但是男性居民对花灯会的影响“带动了地方的经济”、“吸引招商投资”和“增加展示当地文化和历史的机会”的积极感知要比女性的强烈。女性在“提高本地商品和服务价格”、“导致本地交通拥挤”、“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增加犯罪违法活动”等消极感知较男性来说强烈的多。

·文化程度不同的居民感知差异分析

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对花灯会的感知有一定的差异,表现为较高的文化程度的居民(高中及以上)对“带动了地方的经济”、“吸引招商投资”、“带动居民的个人收入”、“提高了潮州的知名度”和“增加展示当地文化和历史的机会”等积极感知上比文化程度较低的居民(初中及以下)感知强烈。还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居民(高中及以上)对“导致本地交通拥挤”、“增加犯罪违法活动”、“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提高本地商品和服务价格”等消极感知比文化程度较低的居民(初中及以下)感知强烈。总而言之,文化程度较高的居民在对花灯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要比文化程度低的居民感知都要强烈。

·旅游相关性不同的居民感知差异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直接从事旅游业相关职业的比重占了24.5%,通过比较分析,这2类居民对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并不明显,只是在对花灯会对经济影响的积极影响的感知上旅游企业从业人员比不是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赞同度高。还有对“花灯会举行利大于弊”持更积极的赞同度。

·居住时间不同的居民感知差异分析

通过分析比较发现被调差的居民在当地居住时间越长对花灯会给潮州市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越强烈,具体表现在“提高了潮州的知名度”,“增加展示当地文化和历史的机会”,“改善潮州形象”等积极感知强烈;对“导致本地交通拥挤”的消极影响感知也很强烈。居民在当地居住时间越长对环境的感知越强烈,尤其是对“增加犯罪违法活动”和“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消极影响感知是最强烈的。在对经济的影响感知方面,居住时间的不同导致的差异不大。

·居民感知差异分析结论

第7篇:社会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旅游节事;居民感知;泰山国际登山节;东岳庙会

1 引言

组织节事活动已成为旅游地树立形象、吸引旅游者的重要措施。旅游地的节事活动类型繁多,千姿百态。本文拟选择泰安市传统的东岳庙会和国际登山节为研究对象,探讨旅游地居民对富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日常重大节事的感知及影响。东岳庙会是一种融宗教文化与商业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泰山国际登山节以突出发展旅游为主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泰安市人民政府与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登山协会等部门联合主办的集体育、文化、经贸活动为一体的重大节日。两者在泰安市旅游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对居民的影响也有所差异,相应地,居民对两个节事的感知也应该有所不同。比较东岳庙会和泰山国际登山节。在节庆的起源、性质、内容和作用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大体情况如表1:

2 相关研究综述

针对居民对节事的影响感知,国外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诸如美洲杯、奥运会、世界杯等体育事件和世博会等大型国际性文化事件的研究,而有关居民对当地富有特色的重大节事的感知研究很少。目前,国内也开始关注居民对节事影响的感知问题,如关于2006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的居民感知研究等。国内外的研究中对居民感知的解释比较常用的是社会交换理论。艾普(Ap,1992)研究了社会交换理论在解释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方面的适用性,并提出了社会交换过程模型。此外,众多学者通过构建理论化的概念模型和居民旅游支持模型,特别是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方法研究了居民旅游感知、态度及其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进一步验证了社会交换理论的较强解释力。

现有的研究多是分析某一节事的居民感知状况,比较充分地论证了居民感知与态度取决于在节事活动中成本和收益的比较,有利于节事的举办过程中充分考虑居民的利益和发挥居民的积极性。不过,旅游地的节事活动通常具有多种形式和内容,而现有的研究缺乏对旅游地不同类型节事感知差异的比较研究,不利于深入把握各种类型节事的功能特征,并进一步提高地方节事的整体水平。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研究设想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分析的理论基础,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居民对泰安两个主要节事的感知及其差异,探讨传统与现代两种节事的功能特色,以期对节事的现状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并为提升节事质量进行必要的理论思考。

在梳理和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旅游地居民感知及态度方面的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泰安市两个主要节事的特点设计了问卷。问卷一:列出多项登山节和庙会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观点以及居民的态度,要求居民按照1—5(李克特量表)等级方法表明对调查表所列观点的感知,即1=非常反对、2=反对、3=不同意也不反对、4=同意、5=非常同意;问卷二:居民基本背景(年龄、性别、家庭收入)、居民参与度、居民与旅游业的相关性。另外,还有两个开放性问题,调查居民对这两个节事的意见。两部分共计84小题。

调查时间为2007年2—5月,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问卷466份,有效问卷371份,回收率78%,有效率62%。统计分析调查问卷的工具主要采用SPSS11.5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

4 数据分析与讨论

4.1样本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泰安市城区(泰山区、岱岳区)居民。被调查居民范围较广,涉及公务员、科研人员、企业职员、经商人员、农业工作者、教师、学生、司机、离退休人员、家庭主妇、医生等,女性样本偏多,占57%;20—40岁居民占72%,20岁以下和40岁以上年龄段居民分别占11%和17%;从学历看,高中以下学历占40%,本专科占53%,研究生以上占7%;81%的居民家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62%居民直接或有家人参与旅游业;50%居民出生地在泰安;56%的居民居住在泰山区;在泰安居住时间上,20年以上的居民占36%,10一20年的居民占19%;3—10年的居民占32%,3年以下占13%。从参与节事程度看,参加次数在3次以上的居民中,庙会和登山节分别占34%和28%,参加次数在1—2次的居民中,庙会和登山节分别占30%和35%,没有参加过的居民中

,庙会和登山节分别占36%和37%。从总体上看,样本的分布比较全面,基本反映泰安城区居民情况。

4.2居民感知因子分析

4.2.1居民对庙会和登山节的总体感知特征

在进行因子分析时,为了避免将消极感知问题与积极感知问题放在一起时可能会由于被调查者的理解歧义发生混乱,不易得到真实结果,参考有关研究,本文将居民积极感知和消极感知指标分开进行因子分析,庙会和登山节数据的KMO值均大于0.9,对应的相伴概率值均为0.000,表示数据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并经过方差最大化旋转,所有指标的因子负载均大于或约等于0.5,特征值均大于1。采用最常用的克朗巴哈α(Cronbach's Mpha)可靠性系数来对各个因子下的指标进行可靠性检验,因子可信度a值在0.67—0.89之间,这表明各个计量尺度都比较可靠。

居民感知因子分析结果见表2和表3。首先,无论是积极影响感知还是消极影响感知,同样的感知问题被提取为不同的因子。其次,庙会和登山节因子1上其内部指标的描述大部分相同,但是由于因子的含义和命名主要是依据因子内部各个指标在因子中所占的因子负载的大小,因此庙会因子1命名为社会文化与形象提升利益,而登山节因子1命名为形象提升与社会文化利益。同理,居民对庙会的积极影响感知的另外3个因子分别被命名为环境利益、经济利益、设施建设利益;而登山节的其他2个因子被命名为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最后,在消极影响感知方面,庙会被提取为文化冲突代价、环境代价和经济代价3个因子,而登山节被提取为文化 冲突代价、环境与经济代价2个因子。

4.2.2居民对庙会和登山节感知因子差异分析

因子变量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是衡量因子重要程度的指标,特征值越大,说明其解释原有变量信息的能力越强。根据各个因子的特征值,可以确定在解释居民感知的意义体系中各因子的重要性。特征值大于3的因子为主要积极因子,特征值小于3的为次要积极因子。表4表明,从居民感知的角度分析,因子分析所体现的两个节事的意义体系有所差异。从特征值来看,庙会的主要功能是在传承当地文化的基础上的城市形象提升与环境质量的提高,而登山节的主要功能则是在形象提升基础上的社会文化利益的体现和经济利益的获得,两者在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区别。从感知强度(均值)来看,居民认可庙会的社会文化与形象提升利益、经济利益和设施建设利益,对于登山节,主要认可形象提升与社会文化利益、经济利益。

在消极感知方面,各因子均值在2.55—2.99之间,居民基本持中立态度,表明目前节事的消极影响还不很明显。从特征值看,居民最担心的是节事可能带来的文化冲突代价;从居民感知的均值来看,环境和经济代价稍强,而文化冲突代价则更弱一些。

4.3基于节事感知差异的居民群体聚类

本文尝试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居民感知态度进行分类。采用SPSS快速聚类分析(K—Means Cluster),分别输入聚成2类、3类、4类或5类进行分析,有关分析数据表明,把被调查者划分为4个子群体时,聚类更具有解释力和合理性,且各类样本之间的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的显着性水平都是0.000,表明4种类型存在明显差异,符合统计显着性要求。一般认为,李克特5点量表中,1—2.4表示反对,2.5—3.4表示中立,3.5—5表示赞同,根据均值大小对居民聚类进行命名。聚类分析结果见表5和表6。

从聚类结果看,庙会和登山节都存在热情支持者、理性支持者、中立者,而两者居民聚类的明显不同在于,对庙会影响的感知,居民存在特殊关注文化的群体,这类居民在社会文化与形象利益感知均值为3.72,为支持态度,而在其他两个因子的感知均值都小于3,表现为中立态度,对负面影响感知较弱,他们认为庙会的举办应该凸显当地传统的文化特色。访谈发现,部分居民认为,庙会是在传统几千年泰山文化的传承中不断发展起来的传统节事,节事的举办应该主要是对传统泰山文化的发扬光大,而不应该过分注重节事的其他利益的获得。而对于登山节,存在反对者,这类居民在各项因子的感知均值都小于3,在2.05—2.49之间,对登山节的正面影响持否定态度。

4.4居民满意度与聚类的差异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不同个体特征居民的满意度和聚类差异,基于不同个体特征的居民对其满意度和聚类进行方差分析或x2检验,结果表明,影响居民满意度和聚类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的从业情况和参与度,性别、年龄、收入、学历、出生地、居住时间等只在个别感知因素中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同时限于篇幅,故本文只针对居民的从业情况和参与度对居民感知和聚类差异进行探讨。

4.4.1居民满意度差异分析

总体上看,居民对庙会和登山节的满意度都不是很高,均值仅分别为3.48和3.62,介于中立与支持之间,这表明节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均值的标准差也较大,分别为1.061和1.059,说明不同居民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1)居民与旅游业密切关系程度和满意度的关系

由表7可知,不同职业和参与次数居民登山节的满意度不存在显着的差别,而对于庙会的满意度,家人参与旅游业的居民满意度与其他两类居民存在明显差异,家人参与旅游业居民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直接参与旅游业和与旅游业无关的居民。可能的原因是,泰安是一个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与其他行业比较,家人参与旅游业者从旅游业和节事中获得的收益超过成本,因此满意度较高;而职业与旅游业无关的居民从节事中获得的收益很少,却承担了一些由于举办节事带来的成本,如文化冲突、环境和经济代价等,因此满意度相对较低。值得关注的是,直接参与旅游业的居民对庙会的满意度反而最低,主要原因可能是,近年来由于庙会的举办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局面,政府出面举办,但是又没有相应的资金投入,部分居民表示庙会成为劣质商品的推销地、低档的摆地摊场所,导致现在的庙会场景相对冷清,参加者多数为离退休人员,与过去传统庙会留在居民心目中的印象相去甚远。

(2)居民参与度和满意度的关系

由表7的均值直观分析发现,对庙会来说,没有参加过庙会和参与次数在3次以上的居民满意度最低,分别为3.33和3.34,而满意度最高的是参加1次的居民;从参与次数看,出现参与次数越多,满意度越低的情况(F=2.662,sig=0.032),这也说明目前庙会的产品和举办形式存在诸多问题,庙会也确实有越办越差的趋势。对登山节来说,参加1次的满意度最低,为3.51,排在第二的是没有参加过的居民,均值为3.58,从具体数字上看,对于参加过登山节的居民来说,出现参加次数越多,满意度越高的趋势。这表明,与庙会相比,由于政府的重视和努力,登山节的举办质量是相对稳定的。

4.4.2居民聚类差异分析(x2检验)

卡方检验(x2检验)表明,在庙会聚类的文化关注者方面,与旅游业关系的不同以及参与次数的不同对聚类的影响都较大。50位文化关注者中,直接参与旅游业的居民有29位属于这一类文化关注者,从参与次数来看,没有参加过庙会的居民和参加次数在3次以上的居民也在该聚类上人数较多,分别为20人和14人,这说明对庙会了解较多的居民,无论参与次数的多少,都认为庙会应该注意传承所蕴含的文化。

在登山节聚类上,32位反对者中,直接参与旅游业的居民和职业与旅游业无关的居民最多,各占13位,可能的原因是,直接参与者中,有一部分是直接策划和管理登山节的人员(如旅游局、政府人员或各个企业的代表),他们认为目前登山节举办成为政府官员的舞台,劳民伤财,节事活动离老百姓越来越远,因此对节事的举办持消极态度。而职业与旅游业无关的人可能是没有从节事的举办中获得收益。从参与次数来看,反对者最多的是没有参加过登山节的人员,占11人,原因可能是对登山节不了解以及不能从中获益。

在访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登山节的影响大于庙会,居民对相关信息的了解也是登山节强于庙会。这从互联网上宣传的力度就可以体现出来,在泰安的相关网站上关于登山节的 信息比较详尽,而基本查不到庙会的信息。导致很多市民近几年来对庙会的了解越来越少,甚至有把庙会遗忘的趋势。现在许多居民不知道庙会的举办时间和地点。主要原因是政府的政策问题。例如2007 年庙会,除了在泰山广场举行了开幕式外,举办者把庙会主要活动地点选择在岱庙里面,居民要参加庙会,必须先买一张20元的岱庙门票。庙会本来就是一项平民性的活动,现在如此高的门槛,显然会成为市民参与的障碍。

5 结语

因子分析表明,居民对于国际登山节和东岳庙会影响的认知还是有所差异。庙会的主要正面感知是社会文化和形象利益,而国际登山节则是形象和社会文化利益,分别有所侧重,说明两个节事活动的功能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化。但同时也可看出,两者的功能特色还不够突出,大部分感知因子信息及感知强度类似,意味着不同的节事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独特作用。有研究认为,发挥节事长期效应的基本策略包括节事规模的等级化、节事类型的多样化、节事时间的持续化等3个方面。也就是说,为了更好地发挥节事的作用,旅游地的节事应该系列化、差异化,不同类型的节事要有各自的主题,体现地方文化内涵的不同侧面,突出自身特色。不同类型的节事活动应该在吸收地方文化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特有的功能和社会影响。

从分析结果看,政府支持和参与的力度对于节事的效果至关重要。自举办以来,泰山国际登山节一直受到泰安市政府的重视和重点支持,其效果也已受到居民比较广泛的认可。而东岳庙会受到政府的支持和关注较少,虽有上千年的传统,但节事效果比登山节还是有一定差距,居民的评价也不如人意。不过,节事主要依靠政府的推动作用也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泰山国际登山节出现一部分反对者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因此,应当探索适当的政府参与形式,逐渐转变政府在节事活动中的职能。现阶段在保持政府资金充分投入和有效管理的同时,重点要在节事整体宣传、秩序与环境维护、提升内容档次等方面发挥政府作用。

第8篇:社会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旅游发展;族群关系;泸沽湖;摩梭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2)05—0094-09

1

引言

二战后,旅游业在世界上蓬勃发展,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旅游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消除贫困、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如云南省在中国首先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把旅游业发展成云南支柱产业的目标。2010年,云南省共接待国内游客1.38亿人次,海外游客662.8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06.83亿元,比2009年增长24.2%①。旅游对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环境、资源、社会文化等产生巨大影响,旅游也逐渐成为考察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指标。

人类学对旅游业巨大影响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重点关注旅游业对當地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影响、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文化适应问题和东道主社会的社会文化建设、以及环境保护问题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近年来,旅游与族群认同成为研究热点,涌现出许多论著,如巴列斯特罗和拉米雷斯(Ballesteros&Ramirez)、莱特(Light)、斯庄扎(stronza)、维玉(Wherry)、杨慧和孙九霞等人的论著。但有关旅游对族群关系影响的研究,国内外学术界发表的论著不多,主要集中在一些案例分析上,如甘伯(Gamper)和贾米森(Jamison)的论文,往往只是对客观现象的简单描述,缺乏理论框架的支持。本文拟补此不足,采用美国学者米尔顿?戈登(Milton M.Gordon)的测量族群关系的变量体系(文化、社会交往、相互通婚、族群认同、偏见、歧视和权力分配),以及赫伯特?伊(HerbertS.Yee)根据戈登变量体系设计的测试新疆乌鲁木齐维吾尔族和汉族关系的新体系(融合程度、族群认同、相互信任或不信任、对政府政策和措施的态度),来研究四川和云南交界处的泸沽湖地区旅游发展对當地族群关系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多学科综合研究为指导,以人类学实地调查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2009年8月到2011年8月,研究团队共赴泸沽湖地区进行实地田野调查8次,收集有关泸沽湖文化旅游开发的历史、现况和未来的规划、门票收入等方面的官方资料,并同村里的干部和有声望的村民进行了访谈,了解泸沽湖旅游开发的经过,收集了川滇泸沽湖地区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资料。研究人员还分别住进旅游开展较好的村子,如云南的落水、里格、小落水,四川的泸沽湖镇、博瓦、五指落等村,现场观察文化旅游设施、水处理设施、旅游商品购物店、农业生产等,参与和观察民族文化旅游活动,如划船、牵马和跳舞等。在沿湖旅游点,寻找18岁以上當地人和常住生意人进行了深度访谈,收集了他们对民族文化旅游及影响的认识、对民族文化活动的看法、参与民族文化旅游方式及利益分配情况、接触前后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对彼此行为的接受程度、对彼此价值观的认可、对文化旅游开发与族群关系互动等方面资料。除使用开放式问题进行一对一访谈外,研究小组还采用了问卷调查。

设计问卷时,根据实地观察和访谈所获得的信息,选择族群融合程度、族群认同和族群间相互信任或不信任,作为测量族群关系问卷的变量体系,并围绕其设计了15个问题,以收集旅游开发后族群间相互交往、通婚、族群认同和偏见等信息。问卷没有涉及语言和宗教变量的问题,因为笔者在实地调查中发现,除老人外,當地大多数人能用汉话交流,當地人认为宗教不是影响族群关系的因素,藏传佛教在泸沽湖地区影响和势力最大,各个族群都不排斥藏传佛教,没有发生过因宗教引起的族群冲突。

2010年3月,研究团队在云南片区的落水和四川片区的博树,测试旅游发展与族群关系互动问卷,主要测试问卷的准确性、可靠性、可读性和所需时间,在两地居民中一共做了21份问卷。返回昆明后,通过分析,对问卷做了修改。2010年8月,研究团队再次进入泸沽湖地区。在丽江市泸沽湖摩梭文化研究会的协助下,对沿湖开展旅游活动的村寨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涉及的村寨有云南的落水、竹地、里格、小落水、三家村,四川的纳西古寨、凹夸、阿凹、赵家湾、戈萨、阿六、扎瓦洛、五指落和洛娃。研究人员在每个村采用非概率抽样的方式,共做问卷390份,有效问卷371份,有效率95%。

对所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分析。首先了解资料,知道自己现在正分析的是什么资料、有何特征、分析的目的是什么、为何选择这些资料、这些资料有何代表性或独特性、谁会对这些资料感兴趣和他们想从中知道什么。这些问题帮助研究人员在所收集到的众多的资料中找到关注重点。收集的问卷则采用SPSS18.0来进行分析,同访谈等数据交叉核对问卷材料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从理论上分析所得数据。

3

泸沽湖地区旅游发展与参与情况

第9篇:社会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旅游文化;可持续旅游发展

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内涵的阐释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