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行为经济学分析范文

行为经济学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为经济学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行为经济学分析

第1篇:行为经济学分析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营销;行为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7月26日

一、房地产营销现状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热,据2012年不完全统计,全国注册的房地产企业已达到约65,000家。据最新统计,居民收入中的22%用于住房消费,远高于教育、通信等其他方面的消费。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上半年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房屋销售面积20,89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37.1%,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幅增加51个百分点,比上季度增幅增加26个百分点。其中,90%为住宅销售面积,房地产开发住宅销售面积为18,901万平方米,同比增加41.2%。分区域看,—二三线城市全面回暖,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增加1162.3%、36.9%和54.2%,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83.0个百分点、50.2个百分点和64.8个百分点。同时,受20%交易所得税的影响,3月份多数城市二手房成交量接近或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加上近期国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加强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政府大力整顿全国的土地市场。房地产市场已进入了竞争激烈的时代,房地产营销中各种营销理念和营销手法也不断出现,但在房地产营销中仍存在着一些典型的问题。

1、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增幅回落。随着对“国五条”细则的落实,房地产市场需求将受到抑制,短期内市场观望的可能性加大。各地政府都提高公积金贷款门槛或下调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方式来收紧住房公积金政策。随着调控政策效果的显现,预计今后房屋交易量增幅将出现回落。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过2012年大量销售,企业资金压力缓解。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上半年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增长29.3%,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加21个百分点。其中,定金及预收款同比增加62%,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加71个百分点;个人按揭贷款同比增加61%,增幅增加66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同比增加20%,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加7个百分点。企业资金充裕状况是影响短期房价走势的关键因素。在这样的市场环境和资金状况下,企业采取降价销售的动力不足。房地产企业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更应该把经营的重点放到房地产营销中来。

2、完备的可行性分析有待加强。开发商在做产品市场定位分析时,往往根据个人经验进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市场调研不够深入仔细,甚至流于形式,没有为可行性分析报告做出实际的贡献。由此导致开发商对市场的投资判断失误,所开发产品与消费者的需求出现脱节,中期出现产品滞销的情况,给整个项目运营带来较大风险。

3、营销行为中存在虚假信息和欺诈现象。近期对房地产企业的投诉也越来越多,投诉比例节节攀高。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截至2012年底,消费者对住房、汽车等产品的投诉位居投诉榜前列,特别是对住房的投诉比例比上年同比增长了38%。调查表明:房地产销售多通过大批量的广告投放,建立高度的市场认知度。但在房地产广告中也存在虚假信息和欺诈现象,干扰了房地产市场秩序,并引发了法律纠纷,损害了房地产企业和行业的形象及诚信度。

二、基于行为经济学的分析

行为经济学是指以人类行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它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经济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行为经济学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界限及视域,重视对人的非理的研究,试图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进行修正,将非理性等复杂的人类行为分析融入标准的经济理论之中。

1、认知心理对房地产营销行为的影响。在传统经济学当中,我们假定消费者能够获得充分的信息。然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消费者的认知偏差影响了信息的正确加工,因而消费者所获得的信息并不是充分的。心理预期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房地产市场中,参照点就是人们对房价的期望。假设房价一直上涨,若现期以低价买房,则末期高涨的房价就是“获得”;反之,就是“损失”。不管用“认知偏差”还是用“信息不对称”的原理来分析这一问题,结论都是类似的,那就是,消费者并没有能力充分的认识所认购的房屋的真实情况,因此处于认识上和信息上的劣势。

2、情感心理对房地产营销行为的影响。人们在购物决策中往往出现所谓的“感情冲动”,这种“感情冲动”可以为消费者带来“瞬时效用”。这种“瞬时效用”表明,“感情冲动”本身已经为消费者带来了一种效用上的满足,消费者在住房购买过程中“情感冲动”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种“情感冲动”将会影响消费者在住房购买中的最大化决策。有研究表明,一些购房者并不能够完全理性地把握自己的购房行为。在长时间房地产积极看好的舆论影响下,消费者对于房价的参照点不断提高,很容易产生一种急躁与盲从心理,从而产生从众行为。房价越涨,从众行为愈演愈烈。结果便是房价持续攀升,直至需求不能给价格足够的支撑乃至产生泡沫。

人数越多,情感心理起到的作用和影响也越大。正是这种“感情冲动”行为所形成的泡沫,增大了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性。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来看,除了普通购房者,其他参与者都从不断攀升的房价中直接获利。房价上涨使商业银行在短期内将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形成了商业银行的信贷与房价攀升互相刺激、互为因果的局面。最终,房地产市场的各方参与者共同造就了房地产的市场泡沫,多方的投机心理共同吹大了泡沫,形成所谓的房价泡沫、地价泡沫、供求泡沫和资金泡沫。

3、社会心理对房地产营销行为的影响。我国的文化传统使得消费者的个体行为更容易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在我国,人们非常重视和周围人保持良好的关系,非常重视周围人的看法和意见,尽量使自己的言行不超出正常人接受的范围。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使人们形成了积极的心理预期,加之媒体的报道和地产商的鼓吹,都推动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国家刺激消费、加快经济建设的主旋律激活了房地产市场的投资热情,各地纷纷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从行为经济学上分析,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互相影响,消费者在一次又一次的“正强化”的作用下,加之从众行为的群体放大效应,于是更加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不良发展。

三、基于行为经济学对完善当前房地产营销的建议

1、关注购房者的心理,转变营销思维模式。基于行为经济学,微观角度分析房地产市场中购房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对于购房者理性买房、房地产营销以及平抑房地产价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倡导购房者一定要做到理性购房,对自己有个准确的定位,购买适合自己的住宅,不要被媒体的大肆宣传所迷惑,避免不正确的认知心理产生。政府可以利用媒体向购房者提供确切的房价变动信息,防止由于“认知偏差”造成的房价持续上涨和持续下跌。房地产商可以利用购房者的心理研究细节营销,改变营销思维和方式,更好地促进房地产销售。

调整营销模式,建立客户导向型的全程营销机制。各开发商核心能力的侧重点不同,营销组织形式也可以有其独特性。但是,基本的框架应该大同小异。以客户导向型全过程营销理念为指导,未来楼市的竞争是产品的竞争,更是客户资源的竞争。能够准确地把握购房者心理,更准确、快速、高效地将客户的需求反映到产品上,并能够提供全程客户服务的企业才能保持优势。

2、结合消费者需求,挖掘产品自身优势。当前房地产消费者需求已呈现出高度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由于消费者的职业、收入、家庭结构、生活方式不同,房地产市场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房地产企业应针对市场需求的差异,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竞争对手的状况,合理选择目标市场,科学进行市场定位。调整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结构,解决房地产市场供求的结构性失调问题。同时,合理的目标市场策略有利于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企业在市场中建立自己的特色,强化企业的品牌效应,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求得持续、长远发展。房地产营销者只有充分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并将其贯穿于楼盘开发的全过程,才可能使自己的开发项目成为市场亮点。

3、加强品牌营销力度。建立良好的品牌对营销活动十分重要。未来房地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品牌的作用日益凸现。品牌不仅是宝贵资产,还能强化企业在市场和行业中的地位,在房地产营销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营效益。建立良好的品牌,要使建设的楼盘拥有优良的品质、适合的价格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而且从行为经济学上来说,良好的品牌效应,可以满足消费者在消费时的那种愉悦感,从心理上得到了更大的满足。一个品牌代表着服务质量,企业的形象和顾客、公众和社会对它的评价。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品牌意味着客户吸引度,意味着稳定的客户群,意味着同一品牌覆盖之下的持久、恒定的利益。随着2012年火暴的销售,房地产企业大多资金充裕,所以必须加强内涵建设,注重进行品牌效应的积累,对品牌的创造和维护应该贯穿整个项目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品牌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4、单向营销向全程营销、整合营销转变。房地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迫使企业不断重新审视面临的市场环境,并做出反应。传统的单一营销方式面对发生了变化的市场已表现出疲态,房地产营销将从传统的依靠单一营销向整合营销转变。营销将会提前在早期介入房地产开发过程,注重前期规划设计、中期策划运营和后期物业管理几个主要过程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不但实现业主的购房愿望和开发商的经营目标,同时通过全程管理为物业的保值、增值提供专业化服务,以全过程营销的方式在更宽泛的领域内实现其价值。整合营销是把房地产咨询、广告、招商、营销、会展、信息各功能板块集成起来。整合营销是对价值链的整合,可以保证提品或服务的各个环节的质量,以实现顾客价值的最大化;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各种相关资源,以发挥高效的经济效益。整合营销推崇用动态的观念看待市场,既有利于顾客,又有利于企业,可以实现双赢局面,正在成为房地产营销发展的主流。

四、结束语

综上说述,随着2013年一系列房地产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未来房地产市场的交易量增幅必定逐年放缓,现实的市场环境必然迫使房地产企业研究市场、重视营销,把营销管理上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从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及行为出发,针对未来的市场情况,立足于市场调研,充分尊重消费者个性特征,尊重和满足消费者需求,加强品牌建设,进行全程营销,房地产企业在日后必定能够获得成功。

主要参考文献:

[1](美)Philip Kotier.市场营销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

第2篇:行为经济学分析范文

[关键词] 烟草专卖法 经济学分析 执法成本 完全竞争企业

一、引言

经济学研究人的行为模式的选择。烟草专卖法违法者行为模式的选择机制的经济学分析,是一个现有文献极少涉及的课题。这一课题的研究,有助于降低烟草专卖法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率。

本文是这一工作的一部分。

二、烟草专卖法违法者模型及其经济学分析

将烟草专卖法违法者当作完全竞争企业:

违法者进行的违法行为是企业产量;

违法者的违法成本包括其就业要素的折旧和利息,违法者风险保障金的利润,违法行为交易费用等是企业生产成本;

违法者的违法行为收入是企业产品价格;

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生产运营目标。

这一模型,可以模拟烟草专卖法违法者的行为模式的选择机制。

根据经济学原理,完全竞争企业的企业行为模式选择,如图1所示,有四类情形:

1.当违法行为的收入,也就是完全竞争企业产品的价格高于企业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交点价格时,企业利润大于零,理性经济人争相涌入这一行业,表现为违法行为者增加。

2.当违法行为的收入,也就是完全竞争企业产品的价格等于企业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交点价格时,企业利润等于零,理性经济人将心平气和地从事其违法行为,违法者达到动态平衡。

3.当违法行为的收入,也就是完全竞争企业产品的价格介于企业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交点价格之下,企业边际成本与企业可变平均成本的交点价格之上时,企业利润小于零,但企业的产品收入大于其可变平均成本,理性经济人将继续从事其违法行为,保持一定的收入,此种情形之下,继续生产比停止生产要有利,因为违法者的固定投资是收不回来的。

4.当违法行为的收入,也就是完全竞争企业产品的价格低于企业边际成本与企业可变平均成本的交点价格时,企业如果继续生产,完全无利可图。所以,在此情形之下,企业停止生产。

所以:当烟草专卖法违法者违法行为确认成本过高时,等效地,违法风险降低,违法成本变小,表现为图中三条曲线向下平移;而违法行为收入是不变的,表现为价格水平线不动;于是,烟草专卖法违法者违法行为确认成本过高时,上述四种行为模式中,第(1)类利润更大,理性经济人更加急切地涌入这一行业;第(2)类迁入第(1)类;第(3)类收入增多,理性经济人更加安心地进行其生产;第(2)类迁入第(3)类,继续从事生产。

这一分析表明,通过科技进步和制度进步,降低烟草专卖法违法行为确认成本,可以有力防止和惩罚违法者,提高法律效率和降低法律成本。

三、结论

人的行为模式的选择是有其经济学规律的。通过科技进步和制度进步降低烟草专卖法违法确认成本,也就是增加烟草专卖法违法行为者的违法成本,将有力地防止和惩罚烟草专卖法违法行为,保障社会秩序,实践烟草专卖法的公平与效率。

参考文献:

第3篇:行为经济学分析范文

一、主体的基本倾向区别

对行为主体基本倾向的抽象化认识形成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有不一样的派别,在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各自内部不一样派别之间的对人性假设的认识也不一致,但这种不一致辞只是大同小异,而两门学科之间却有很大的区别。

第一,经济管理学的人性假设。

经济人的行为决策从自己的经济利益出发,通过收益和成本的比较使其净收益最大化。当然,讲到最大化时都是指一定条件下的尽可能大,而不是无限大,即最大化是条件极值。理性人的基本倾向和经济人一致,只是把经济利益扩大到综合利益与长期利益。如暂时的奉献是为了长远利益或心理上与声望上的满足。但是,经济学同时也认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而且具有可测性、可比性与客观性,因而是衡量交易对象的价值与人的价值的难以替代的尺度。所以综合利益的基础当然是经济利益,其衡量尺度也多用市场交易价值。因此。经济学的行为就是理性的行为,理性的行为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经济人假设借助于可计量的货币作尺度,特别有利于定量化分析或模型化,但经济人的假定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学的目标,而不是为了计量与模型化,这可从较少使用定量分析与模型的经济学的新制度主义经济也挖于假定人是经济这一事实中得到证明。

机会主义就是不仅追求自身利益,而且想方设法用诡计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尽管不一定所有的行为主体都表现为明显的机会主义,但很难肯定那些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更小。显然,新制度经济学在否定完全理性的同时却更强调追求经济利益及其手段。从行为主体的基本倾向来看,这和经济人假设并没有很大的区别。

第二,经济管理学人性假设。

经济管理学以激励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效率为目标,必须兼顾多数人的一般行为与少数人的特殊行为,因为少数的特殊行为以对提高组织效率非常重要。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坚守着经济人假设,而经济管理学却认为追求经济利益虽然是人的基本需要,但在人的多种需要中属于低级需要,因而经济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早已超越了经济人假设,而有了复杂人、社会人、管理人等新理论,沿着这一方向,经济管理学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并独立发展起来。

较早的管理思想中把人当作会说话的工具,认为人总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毫无责任心,麦格雷戈把这种传统称为人性假设的X理论。

当代经济管理学学派犹如丛林,对对人性的假设也犹如丛林,其中有代表性的是1978年诺贝尔奖得主西蒙在他的决策理论中阐述的人性假设。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且组织中不一样层级的员工都在做决策,所以都是管理人。

第三,人性假设的区别及其对经济管理学的影响。

经济人假设简单明了、便了分析,经济学以此为核心形成了公理体系与系统的方法、原理与定律;而社会人、管理人等假设内涵丰富、复杂,难以形成公理体系。经济管理学在此基础上结合丰富的实践,形成了艺术性与技巧性很强的许多方法原理与定理。二者各有优缺点,但区别是明显的。通俗地说,经济学中类似于“坏人假设”,经济管理学中类似于“好人假设”。

当代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都是学派林立众说纷纭。但由于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比较一致,因而经济学原理与实证分析领域的分歧并不是很大,分歧主要的在经济学原理的应用与规范分析方面。例如,经济学在不一样时代都有比较权威的教科书,非权威的教科书也是大同小异。而当代经济管理学由于其人性假设分歧较大,导致了几乎没有经典或权威的理论,也没有系统的理论框架,更没有权威的通行的教科书。有位经济学家曾经说,两个经济学家在一起讨论就会有三个经济学流派。借用这一思路能说,两个经济管理学家在一起讲座至少会有四个经济管理学流派。

二、主体的主体关系区别

第一,经济管理学中行为主体的关系。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资源配置,分工和交易是资源配置的主要的途径。通过市场进行交易能把行为主体的自利性动机转化为共利的结果。即实现“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所以经济学中行为主体的关系主要的体现为市场交易关系。市场交易的直接目的是交易双方都能获得利益,因而交易双方是平等的契约关系。经济学中的人不仅在人格上与地位是是平等的,而且经常学中也不大考虑粹分工、岗位职责与个人专长等方面差异必然造成的层资差序与隶属关系。这种关系能概括为行为主体的等同性。

上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在那一本教科书中明确指出,但它隐含在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中。因为经济人假设是对每一个人都有效的,经济人并不是关起门来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在交换中实现利益最大化。由于每个人都有同样的倾向,所以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限制就是别人同样的利益最大化。如果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过程中只许赚钱,不许你盈得,便不会出现经济学中需要和供给的均衡,也不会出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均衡。

第二,经济管理学中行为主体的关系。

经济管理学以激励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效率为目标,从根本上说更加尊重人、重视人的作用。当然经济管理学中的个体在人格上也是平等的。但是经济管理学不得不考虑组织中不一样层级与不一样个体的职能。有的人分作为领导者,有的人分作为执行者,而且在不一样的场合下同一个人也要扮演不一样的角色,因而要把人看作“术业有专攻、能力有高低、地位有区别”的不一样个体。经济管理学中的人虽然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在地位上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虽然不意味着高低贵贱的区别,但意味着主体与客体、主动与被动的区别以及职能的区别、对组织贡献的区别。这种关系能概括为个体的差异性。

经济管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是区分了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其中,人既是管理主体的核心,也是管理额体的核心。虽然同一行为主体在不一样的场合可能担任不一样的角色,但在同一管理过程中行为具体的人担任什么角色是明确区别的。这意味着经济管理学中人与人的差序关系是不可回避的。

从上述分析能看出,尽管理经济管理学没有明确提出们的差序关系,但人们关系的差序性确实是经济管理学中隐含的前提。

正是由于经济管理学中的人是有差序性的人,因而在实际管理过程别强调员工要有敬业精神。由于实际生活中的不平等体验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经济管理学也很重视从心理上与感觉上给员工营造一种平等的氛围,以裣员工因地位与角色差序导致物不平等感,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管理学和经济学目标分析

管理学以实现组织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把激励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效率作为一种手段。必须兼顾多数人的一般行为和少数人的特殊行为,因为少数的特殊行为以对提高组织效率非常重要。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坚守着经济人假设,而管理学却认为追求经济利益虽然是人的基本需要,但在人的多种需要中属于低级需要,因而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早已超越了经济人假设,而有了复杂人、社会人、管理人等新理论,沿着这一方向,管理学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并独立发展起来。

第4篇:行为经济学分析范文

关键词:天然气行业;垄断;政府规制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5-0009-04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天然气工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国家大力发展天然气工业的政策指引下,天然气的地质储量勘探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在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东部、西部的塔里木盆地及东南沿海等地有了重大发现(周国栋,2004)。2004年中国天然气产量为4076754.78万米3,而2005年前11个月的天然气产量就已经达到4456620.91万米3,比上年同期增长20.8%。与此同时,全国天然气管道建设以及引进周边国家天然气的规划也提上议事日程。可以看出,天然气行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指导下,中国提出了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政策,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与环境和谐的基础上。天然气由于其清洁高效的特性,毫无疑问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所用能源的首选。然而,天然气行业的垄断性质使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种种弊端,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天然气行业垄断的成因

天然气行业作为基础产业,一直受政府规制,实行国有垄断经营。从垄断的成因上来看,天然气行业的垄断有着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双重属性。自然垄断是指由于地理位置、行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该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垄断,是基于规模经济或专利而形成的。自然垄断行业具有规模经济性、巨大的沉没成本和公益性这三方面的特点。行政垄断是由于政府对某一行业在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扶持,从而形成的垄断。行政性垄断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垄断行业一般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市场结构以行业性的寡头垄断为主,并且行业中的企业大多为国有独资或国家绝对控股;第二,企业通过法律合法性和行政合法性获得市场垄断权力,它们之间的竞争是一种低效率的竞争,表现为不计成本的重复投资和缺乏创新的经营管理。

由于巨额的初始投资和后期成本弱增性,天然气行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持续下降。对于天然气行业来说,企业之间的竞争会削弱规模经济的作用。这种竞争还具有不稳定性和破坏性,市场竞争会造成浪费,同时也会损害公众利益,降低社会福利。另外,天然气资源分布集中,不利于形成竞争局面。因此,天然气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自然垄断,尤其是在天然气管网输送和城市燃气等领域,这种自然垄断的性质表现得更加明显。

为了提高天然气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保证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中国政府一直对天然气行业的市场结构和价格进行控制。根据经济学原理,只有当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才能使社会福利最大。然而在天然气行业中,由于成本的弱增性,企业面临的是一条持续下降的平均成本曲线,并且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下方,当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的总收入小于总成本,即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天然气行业的这一矛盾是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的,政府必须进行价格规制,在社会福利和企业业绩之间权衡偏好。

二、垄断行为带来的弊端

尽管垄断格局在扩大生产规模,稳定终端用户供应,促进开采、运输等技术的发展方面有积极作用,但却难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行业的垄断行为使“看不见的手”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从而影响到天然气市场的健康发育。另外,政府的规制不力,致使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市场失灵”加上规制失效,使得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步履维艰。

(一)天然气定价机制不合理

在国际天然气价格持续上升的同时,中国的天然气价格仍然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价位。目前,中国天然气采用政府定价,市场价格不能准确反映供求关系。如果定价机制不及时进行改革,随着进口天然气量的上升,相对高位的进口价格和国内价格的差距,将会给国内天然气的运输和销售带来问题。

从社会福利方面来看,天然气是基础性产业,为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政府一直对天然气价格进行规制。但是政府定价机制未能与天然气行业的市场发展同步,价格水平不能及时反映出资源的稀缺性,市场机制在天然气价格形成中的基础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从企业效益方面来看,天然气经营企业希望采取市场定价,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但是市场定价必须以多元化的厂商、客户和健全的管网为前提。而中国的实际情况是,仅在天然气经营企业方面就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多元化。如果放开价格管制,垄断企业将侵占消费者利益,降低社会福利。基于这方面的考虑,市场定价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垄断行为导致天然气市场效率低下

天然气价格偏离其实际价值,从而导致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在国内不仅城市供暖使用天然气,部分汽车改用天然气,而且许多工业企业的燃料也纷纷改用天然气。过度的低效利用导致天然气需求的过快膨胀,全国各大城市先后呈现出天然气供给紧张的局面。另外,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天然气管网的利用不足,输送量远远低于管网的输送能力,这也降低了天然气行业的市场效率。

天然气市场是寡头垄断市场,行业寡头对全国市场进行了区域性划分。区域性垄断方式抑制了市场、厂商、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流通,无法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优势,从而影响整个天然气市场的运行效率。

(三)政府规制失效

天然气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天然气价格与行业结构的调整离不开政府的控制,因此,政府规制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天然气市场的效率。政府对天然气行业的管制主要考虑资源配置、总量平衡、市场调控这三个方面。天然气行业在资源配置、行业结构调整、企业重组、重大项目建设以及市场准入等方面都要受到政府的行政干预。过多的行政干预和管制体制的落后影响了政府规制的效率。

三、天然气行业垄断弊端的经济学分析

尽管在经济学中还没有一个寡头垄断市场的模型可以对寡头市场的价格和供给作出一般理论的总结,但是可以通过平均成本定价法和古诺模型对天然气定价和供给进行分析。政府对天然气的价格制定,一般依据微利原则,即在生产成本之上增加一定的利润。在没有政府管制的情况下,厂商依据MR=MC的原则制定垄断行业的价格为Pm,产量为Qm,价格显然会超过边际成本,从而获得超额利润(刘文忻,2001)。而在政府的管制下,根据平均成本定价法,厂商必须根据P=AC的原则制定价格,价格

下降为P1,产量增加为Q1。这时厂商既不存在超额利润,也不存在亏损,只能获得正常利润(见图1)。 平均成本定价法可以促进资源配置优化和提高社会分配效率,但是在这一定价方式下,不能很好地实现激励企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的目标。首先,企业不需降低成本就能获得正常利润,因此缺乏提高生产效率的动力。其次,在政府的管制下,垄断企业的利润会大大减少,这也会使企业失去生产积极性。天然气行业的各个寡头厂商都很清楚,增加市场上天然气的投放量无疑会改变市场供求关系,加剧寡头之间的竞争,对各方都不利,因此各寡头厂商都不愿意过多地增加供给,这样就造成了中国各地先后出现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

天然气的总供给可以通过古诺模型进行分析。古诺模型假设厂商的生产成本为0,市场上厂商的数量为m,市场总需求量为Q,各厂商共同面临线性的市场需求曲线,它们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即每一个厂商都是消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产量。在每一轮的市场瓜分中,寡头厂商们不断调整自己的产量以期获得更多的利润。在这个过程中,先进入市场的寡头产量不断降低,后进入市场的寡头产量不断增加,最终在各寡头市场占有量均为Q1/(m+1)时达到均衡。垄断行业达到均衡时,古诺模型决定的行业总均衡产量为Qm/(m+1)(刘文忻,2001)。也就是说,市场上的厂商越多,市场的总供给就越大。由此可以看出,降低中国对天然气行业的进入限制,增加市场上的竞争实体,毫无疑问可以增加天然气的供应量,进而缓解目前中国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从长远来看,引入市场竞争实体可以促使天然气行业打破行政垄断。当务之急是如何将天然气经营企业彻底转变为市场竞争的经济实体。

在有着自然垄断属性的天然气行业,市场机制不能自行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行业的多个厂商会发生竞争,使生产逐步集中,最终形成垄断。而在竞争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重复建设、重复投资,规模经济不能充分实现。随着生产的集中,一些厂商在竞争中被淘汰而退出行业,天然气行业巨额的初始投资演变成沉没成本,不仅给该行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更加影响了社会投资的效率。垄断是导致天然气市场低效率的症结。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和保持垄断地位,垄断厂商会控制产量,使市场处于供应小于需求的状态,以确保能够获得超额利润。另外,垄断的丰厚利润会使厂商热衷于寻租行为。厂商之间针对寻求垄断地位而展开争夺,但这种争夺根本未用于生产活动,因而并不能带来任何对社会有益的“副产品”,纯属非生产性支出,那么寻租行为必然会对社会福利造成损失。

为了维护社会福利,中国政府对天然气行业进行规制,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造成政府规制失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信息不对称。在天然气行业的规制过程中,政府与行业寡头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与企业相比,政府掌握的关于天然气行业的信息要少得多,比如天然气的开采技术、生产成本等,政府无法准确衡量。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相对于垄断企业而言,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对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与质量等很难做出判断,这种存在于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消费者利益的严重损失。由于政府与消费者双方在信息的掌握方面都处于劣势,政府无法找到获取行业准确信息的来源,因此很难对垄断行业产品的价格、质量等做出准确、合理的规制。第二,政府与被规制企业的行为目标不一致。前者主要关注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和企业的效率,而后者的主要目标是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行为目标的不同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规制成本,也影响了政府规制的效率。第三,政府规制体制存在缺陷。中国政府规制格局不合理,综合性和长远性较差,规制呈现职能分散、交叉、重叠与缺位并存的局面。由于缺少一个职能相对集中的专门监管机构,垄断企业与政府的交易成本较高。同时也因政出多门而影响了政策的协调性、统一性,降低了政府规制的有效性。

四、规避天然气行业垄断行为弊端的策略

(一)改革天然气定价机制,使天然气行业具有竞争性

目前实行的天然气定价机制难以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天然气与其它能源相比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需要尽快研究适应天然气行业快速发展、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定价体制。从长远来看,国内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与国际价格接轨,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但在竞争性市场结构尚未建立、市场竞争还不充分的条件下,天然气市场完全放开价格不现实。因此,根据天然气行业的现状,天然气定价应当由政府定价转向市场定价与政府规制相结合,形成既以供求关系为基础又兼顾能源比价的合理定价机制。

(二)打破行政垄断,培育有效市场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天然气行业应深入市场化改革,建立与健全市场机制。从开放、完善和规范市场入手,制定市场规则,形成合理的、有序的竞争格局,提高天然气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有序引入竞争,积极培养市场主体。

(三)建立合理管制体制,加强政府规制的有效性

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大市场化改革的力度,实现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打破行政垄断,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建立综合的政府能源管理部门,完善管理范围,根据行业发展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将政府的政策制定职能与监管职能逐步分开,按照依法监管的原则建立现代监管制度。将管理权集中,有效避免政府职能的重复及交叉。在进行经济监管的同时,增强技术、安全、环保等社会监管手段,切实保证天然气消费者的利益。

第5篇:行为经济学分析范文

一、经济违法行为的成本和收益及其与经济违法行为发生的关系

成本这一概念属于经济学的范畴,指的是产品价值中的劳动耗费。经济违法行为的成本包括实施行为过程中所作出的物质耗费,实施违法行为造成的社会后果以及由违法行为所引起的社会给予的惩罚和制裁。这个成本既有必然成本,又有法定成本。必然成本是指经济行为主体实施特定经济违法行为本身必然要承受的资源耗费等代价。法定成本是指法律规定经济行为主体实施特定经济违法行为应当承受的代价,它实质上就是法律对违法行为所规定的制裁。经济违法行为成本的具体形式有:

(一)经济性成本。经济性成本一方面表现为经济行为主体实施经济违法行为本身必然要承受的资源耗费,这是一种必然成本;另一方面表现为经济行为主体实施经济违法行为给国家、社会或特定的社会组织与公民造成的财产或其他经济利益的损害,而应当以其财产或其他经济利益给被损害者以补偿,这是一种法定成本。

(二)行为性成本。行为性成本主要是指法定成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经济管理法律关系的被管理主体因实施经济违法行为,其经济行为受到某些限制,如被强制整顿,强制停业,吊销生产许可证,吊销营业执照,强制解散等。另一方面是在经济管理法律关系中的管理主体因实施经济违法行为,其经济管理行为受到某种限制,包括限制或剥夺其经济管理资格(经济管理职权),纠正调整其经济管理行为。如被责令调整原所下达的计划指标;责令减、免被管理主体原来规定需上交的利润和收费;撤销摊派等。

(三)信誉性成本。信誉性成本中既有法定成本,也有必然成本。它是指经济行为主体实施经济违法行为必须以其经济信誉受到损失为代价。

从总体而言,法经济学对经济违法行为成本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的。

首先,对经济违法行为的实施者而言,实施违法行为所耗费的成本应不能高于其期望所得到的非法收入,即“投入”应绝对低于“产出”,唯有如此,其行为才被视为有“效益”。因而,这种行为的边际成本主要取决于违法行为的非法获得额和被追究率。

其次,对违法行为的受害者而言,经济违法行为的成本应足以抵偿受害者所遭受的经济损失。

第三,对整个社会而言,经济违法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违法行为,其成本的设定应能有效地遏止违法行为的发生,足以补偿受害人的损失,体现社会的公正制裁,补偿社会经济秩序所遭受的侵害。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从中揭示一个确定不移的变化趋势,即在一定范围内,成本越高,收益越低,经济违法行为发生的概率就越低。经济违法行为发生的概率同经济违法行为的成本成反比例关系,同经济违法行为的收益成正比例关系。

二、影响经济违法行为成本和收益的因素以及经济违法行为成本过低对我国经济秩序的影响

第6篇:行为经济学分析范文

趣味田径运动是由德国田联和国际田联所提出的,在这一运动形式提出之后,就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至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在田径运动的主要内容的制定上,其实根据世界范围内运动员的心理特点与普遍心理来进行的,从而将田径锻炼者的兴趣唤起通过游戏运用的趣味性来引起,并积极的参与进来[1]。从功能上来说,趣味田径具有健身、培养、教育等功能,其对个体心理的发展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在外国,趣味田径通过推广展现出来的竞争价值、趣味价值以及锻炼价值已经受到了世界各地人民的欢迎。但在中国却不是这个情况,趣味田径在中国流行的比较早对于田径运动的普及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1 趣味田径的概念与由来

趣味田径是由2005年推出的“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项目”(IAAFkidsathletics)而来的,举办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当前少年儿童和学校教学的发展需要,按照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将田径运动的基本要求与走、投、跑、跳的基本形式融合在一起,并掺杂一些运动因素形成了一种新的运动形式[2]。这种运动形式保存了田径运动项目上的基本要求,注入了一些更适合儿童的、新的运动方式,加入一些实际教学的经验总结,并且包含了器械与教学理念,国际田联将这些内容统称为趣味田径。

传统田径,指的是以现代奥林匹克项目为代表的田径运动。我国当前田径教学中的近代田径项目在内容上包括训练化的教学手段和竞技化的器械。

2 趣味田径在田径教学中的可行性

2.1 趣味田径对场地的要求条件低,有专门化的器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趣味田径对场地的要求是非常低的,没有传统田径那样高的要求,无论是空场地、草地或是沥青地,只要面积达到60 m×30m,并且平坦,都可以开展趣味田径运动,使得在活动举行或是课程开展的过程对场地的要求大大的减少。另外,趣味田径有专门化的器材(表1),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趣味田径教学理念得到了教师的认可

教师是趣味田径运动课程开展的执行者,也是实施教学过程的直接管理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受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直接影响。尤其是在实施三级课程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产生的作用就会更加明显[3]。

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同趣味田径的教学理念几乎是相同的,在教学一线上的广大教师对趣味田径的教学理念都持认可态度,这为趣味田径在我国田径教学中顺利的开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极大地肯定了趣味田径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2.3 趣味田径能够塑造学生的心理特性

在设计趣味田径的最初阶段,就充分的考虑到了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性,为缓解学生因器械重量过重、项目难度太大造成的心理负担,因而设计了不同的器械情况、改变器械重量以及降低项目难度。从而使学生在运动中有着轻松的身体状态与心情,进而更快、更好地进行趣味田径的体验、学习与训练,把运动的带给学生,使其充分享受到活动带给他们的乐趣,感受通过参加趣味田径运动而产生的自豪感与成就感。通过运动来塑造好的心理特性,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参加运动的过程中培养出来。

2.4 趣味田径有着与新课程标准教学几乎相同的教学理念

当前,体育专业课程标准的新的基本理念是: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认真并长期坚持,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促进作用;教育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重视起来;重视每个学生需求的不同与个体的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受益;将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出来,学习与成功的乐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有意让学生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其自我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趣味田径是根据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发展的特点设计的,就是为了田径运动能够将学生的运动兴趣吸引过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国际田联田径项目设计的初衷与上述这些是不谋而合的。

2.5 趣味田径具有较强的普及性

与传统的田径运动相比,趣味田径的开展与普及是非常容易的。在项目设置上趣味田径运动虽然小,但其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做了充分考虑,完美地解决了场地不足等现实问题,在学校中非常便于推广,对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非常有利,也能够为全民健身计划的普及打下坚实的基础。

3 趣味田径在田径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3.1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

趣味田径在运动单元的设置上大多是采用组合的形式,通过设置不同的运动形式,从而使其适合处于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进行运动形式、项目设置中,始终将学生锻炼难度的层面设置为“跳一跳就够得到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使学生始终保持对未知难度的好奇性和极高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自己身体素质的提升是在参与符合自己的心理生理的运动形式中进行的[4]。

3.2 适合学生心理发展

在比赛形式的设置上,趣味田径项目充分的体现了田径运动的健身性和竞技性良好地组合形式。其计分方式采用的是团体总成绩式,比赛形式一般采用的是男女混合组队的团队形式,不同的运动项目多个团队共同参与。在比赛中,整个团队的成绩是由学生们全身心的投入,大家的共同努力成就的,而不是仅仅以某个人成绩的好坏而定胜负,教练员应时时教导学生不必在运动时过于担忧自己的成绩,以导致发挥失常,并且,公布成绩时,应使大家看到成绩是由大家共同努力得来的,这样无论团体成绩的好坏,都能使学生们找到团队的归属感。

3.3 促成学生心理特性的建造

对一个人能力激发的最好方式是体育锻炼,在现如今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运动已经不仅仅是促成学生增强自身的体质了,在这个社会全员健身的社会大环境下,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思想是非常重要的,而趣味田径正是实现这一思想的最适合的运动。趣味田径能够在各式各样的训练方法与形式组合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体育运动的魅力。并且还能使学生锻炼与培养身体的爆发力、灵敏度以及速度。而且,在趣味田径中对器械设备的设计也是非常具有人性化的,其是针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状态而设置的,较低的项目难度和器械重量使得学生在项目完成后会有很大的成就感与自豪感产生,这对于青少年学生良好心理特征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

第7篇:行为经济学分析范文

一、完全市场条件下的保险需求行为分析

二、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保险需求行为分析

在现实世界中,满足上述条件的完全保险市场是不存在的。假定投保人的风险偏好、价值取向、初始财富和风险暴露均保持不变,但是,其财产损失的客观概率分布F(L)不再是共同知识。根据主观期望效用理论,此时,当事人会把一个主观概率分布赋予其所面对的不确定事件,他的决策将受其主观信念的影响。尤其是当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对财产损失可能性的主观概率判断不一致时,对于投保人来说,“足额保险”就不再是最优选择。

设保险市场向投保人提供一种可由他任意选择损失补偿额M,保险费为P=πM的契约,其中π≠p′,P′为投保人对其财产损失可能性的主观概率判断(或主观信念)。实际上,这相当于保险人设定了一个承保事件发生的概率,这一概率与投保人所设想的财产损失概率不相等。或者说,保险人用来确定保险费的权重和投保人形成期望效用的权重不再相等。这种保险契约向投保人提供了斜率为(1-π)/π的预算线(1-π)W1+πW2=(1-π)W01+πW02。这意味着,投保人可用的预算线偏离了E0,他必须按(1-π)/π的比率用状态1下的财产来换取状态2下的财产。

如图2所示,如果π>p′,投保人可用的预算线为EH,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EH相切于B点,EUB>EUC,投保人倾向于自己承担一定的风险,而选择“不足额保险”,其最终财产位于“确定值线”下方;如果π<p′,预算线为EL,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EL相切于A点,EUA>EUD,投保人将把一定的赌注押在他所投保事件的发生上,而选择“过度保险”,其最终财产分布位于“确定值线”上方。

由此可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个人的保险需求取决于其主观概率p′与保险契约中暗含的损失概率π的对比。随着π的变化,预算线从EH到E0,再到EL,我们得到一系列切点,连接这些切点可得一条“契约曲线”。曲线上的任一点表示决策者愿意以(1-π)/π的比率用状态1下的财产换取状态2下的财产。

在此必须指出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当所有的依状态而定的能够互利的财产索取权交易都完成之后,投保人并不能得到相当于其初始财产期望值的确定性财产,他仍然面临“残余”不确定性。

三、其他不完全市场条件下的保险需求行为分析

除信息不完全之外,财产损失事件之间的相关性和非同质性,高昂的交易成本,以及保险人是具有自己利益诉求的经济实体,都将使保险契约中所设定的保险费率偏离人们对财产损失概率的主观估计(假定投保人对财产损失概率分布的主观估计与其“真实”概率相一致),其结果与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情形相类似。

首先,每个个体面临着同质风险,但这些风险在统计上并不完全独立,此时,平均财产的方差不再等于零,依据大数法则进行的风险汇聚无法完全分散其平均财产的不确定性。这种由于个体风险的相关性而无法通过风险的汇聚加以分散的残余不确定性只能在投保人之间进行分担。博尔奇(1962)证明:残余不确定性在投保人之间的分担取决于他们的风险容忍度,每个投保人所分担的残余不确定性份额与他们的风险容忍度成比例。从博尔奇的证明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推论,如果这个群体中的某一个个体是风险中性的,他的风险容忍度为无穷大,那么,他将承担全部的残余不确定性。人们通常认为保险人是风险中性的,相对于风险厌恶的投保人来说,他们是风险汇聚中残余不确定性的最终承担者。然而,这种认识却与事实不符。在具体的保险实践中,保险人将在期望损失基础上增加一项“安全附加费用”,通过厘订高于期望损失的纯保险费,把部分残余不确定性转移给投保人承担。当保险费高于公平精算保费时,投保人获得预算线EH,他倾向于自己承担一定的风险,而选择“不足额保险”。

其次,保险作为一种能够增进人们福利的纯交换活动,它不是免费的午餐。(1)保险人不可能无成本地进行风险的汇聚和分散。为了寻找潜在的投保人,保险人必须付出搜索成本;对每个潜在的投保人的期望损失进行估计,以决定是否允许或者在什么条件下允许其加入,保险人必须支付承保费用;当某个投保人遭受损失时,保险人必须对索赔进行处理,从而支付相应的理赔费用。(2)保险人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保险活动,必须得到他在相似风险条件下投资于别处也能获得的收益,保险人是一个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实体。因此,实际的保险费由纯保费与包括展业、承保、理赔等费用,以及经营利润和税收在内的附加费构成。对于投保人来说,取得意外损失补偿的价值取决于他的期望效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他们的期望效用随保险费的增加而下降。当保险费是在“公平精算保费”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正比例的附加费构成时,对于风险厌恶的投保人来说,最优的选择是购买部分保险。也就是说,由于投保人需要支付高于其预期损失的代价,他们倾向于自己承担一定的风险。当保险费超过某个“临界值”(基于投保人主观概率估计的期望损失和他为规避风险而愿意支付的风险贴水之和)时,投保人就不再愿意购买保险。

参考文献:

卡尔・H・博尔奇. 1999. 保险经济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

HARRINGTON S E.,Niehauus G R..2001. 风险管理与保险[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8篇:行为经济学分析范文

本研究尝试以某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经济学双语课程为典型分析对象,构建一个以学生行为和心理假设为基础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验证相关假设,从而得出能反映经济学双语课程中学生真实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的研究结论,也进一步为经济学双语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

一 理论分析框架

美国心理学家Douglas McGregor曾将管理工作中的截然相反的两种人性假设分别以“X理论”和“Y理论”命名 ,前者假设人们有消极工作的源动力,而后者则认为人们有积极工作的源动力。该理论曾被应用于管理学、社会学等诸多研究领域,并获得了广泛的实证验证。高校学生在课程学习上往往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积极或消极特征,因此可尝试在对学习行为和心理做出了类似假设(表1,表2)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课程学习行为与心理的双循环模型(图1)进行深入地理论分析。

(一)课程学习行为和心理假设

根据行为的可观测程度,学生在经济学双语课程中的学习行为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显性学习行为,主要指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实际表现,具有较为明显的可观测性;第二类是半显性(或称半隐性)学习行为,主要指学生在课堂上不易直接发现的行为,具有部分可观测的特征;第三类则是隐性学习行为,主要指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学习行为,此类行为大多不能直接观测到,但仍可以通过特定方式间接发现。处于X假设条件下的课程学习行为表现出较为消极的特征,是较为典型的非理想学习行为,通常难以获得较好的学习绩效,而处于Y假设条件下的学生学习行为表现出积极主动的特征,是较为理想的课程学习者,也通常具有较高的课程学习效果。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在某一课程中的学习心理可分为心理印象、心理态度和心理期望三个方面。其中心理印象主要是指学生对课程难度和授课进度等方面的关注,是学生在课程开始前及课程初期开始形成的对课程特征的主观想象;心理态度主要是指学生就如何对待某一门课程的打算,包括是否喜欢、是否想认真努力地学习等;心理期望则侧重于课程结果方面,如学习该课程是否能有所收获等。

(二)课程学习行为与心理双循环模型

在课程学习行为与心理的双循环模型(图1)中,两种对立假设下的课程学习心理和行为既存在相对稳定的内部循环关系,又存在从一种循环向另一种循环转化的可能,而实现这种转化的关键则是适当的课程心理和行为干预。

同类心理和行为之间存在“引发-强化”式的循环。课程学习中的X心理是引发相应X行为的内在原因,而X行为的反复出现又会不断强化X心理,即X心理和X行为之间存在一种类似于“恶性循环”的重复机制。同理,Y心理和Y行为之间也存在一种类似“良性循环”重复机制。在无外力干预的情况下,上述两种机制将沿着“引发-强化”式的循环重复下去。

对学生课程学习中的心理和行为实施有效干预有助于推动“X循环”向“Y循环”的转变。课程心理干预作为针对X心理的干预措施,其目的是在于通过改变学生对课程的心理印象、心理态度和心理期望,推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从X心理向Y心理的转变,从而实现从课程学习中X行为向Y行为的转变。而课程行为干预则是试图首先通过行为训练的方式,引导学生的课程学习行为习惯从X行为向Y行为的转变,在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行为体验后,逐步引导其形成Y心理,并最终实现从“X循环”向“Y循环”的转变。

本部分将以问卷调查数据为分析对象,对经济学双语课程中的学习行为和心理假设进行统计验证,并归纳出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从而为改进路径的设计提供实证依据。

二 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的数据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获得,调查对象为正在学习或已经修完经济学双语课程的财经类专业学生。调查过程累计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38份,实际分析使用有效问卷320份。问卷共分四个部分,内容涵盖学生基本信息、英文水平与兴趣、课程学习行为习惯及课程学习心理等方面。

(一)课程学习行为分析

学生在某一课程中的学习行为不仅体现在与教师当面互动的课堂行为上,而且表现在课后的自觉性学习行为习惯上。问卷调查主要关注了经济学双语课程中的学习行为从回答问题主动性、注意力集中程度、课后学习时间、预习和复习习惯等方面,实证分析结果如下。

1 课堂学习行为分析

回答问题的主动性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显性学习行为,调查发现,面对老师在课堂上不点名提出的问题,仅有8%的学生曾经有主动回答的行为,而64%学生习惯于试着采取“自言自语”方式小声进行尝试性回答,其余的28%则选择了“不被点名就不回答”的消极选项。总体来看,大多数学生在经济学双语课堂的回答问题方面并未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存在畏惧心理,这与对课程教师的访谈所获得的反馈基本一致。

注意力集中程度往往无法完全通过观察发现,因而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半显性学习行为。以45分钟的经济学双语课堂为例,能保持注意力集中40分钟以上的学生仅占27%,高达58%的学生仅能在30到40分钟的时间里保持注意力集中,而另外25%的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足30分钟。总体来看,学生在经济学双语课堂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呈现偏低的状态,而高达76%的学生承认“玩手机”是注意力不集中时做的最多的事情。但值得注意的是,“玩手机”导致的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并非仅出现在经济学双语课堂上,而是在各类课程课堂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

2 课后学习行为分析

课外学习时间是难以直接观察到的隐性学习行为,就经济学双语课程而言,仅有12%的学生每周课外学习时间超过3小时,33%的学生每周课外学习时间在2到3小时之间,36%的学生每周课外学习时间在1到2小时,而19%的学生每周课外学习时间不足一小时。调查还发现,14%的学生几乎从不安排课外学习时间。

一般来说,课外学习的时间主要用于预习和复习两个方面。调查发现,学生在经济学双语课程中的课外学习呈现出“重复习而轻预习”的显著特征:高达的58%的学生承认自己“几乎从不预习”,24的学生表示“偶尔会预习”,只有18%的学生“坚持每周预习”。相比之下,多数学生更愿意把课外学习时间用在复习上,63%的学生表示自己会“坚持课后复习”,32%的学生表示“偶尔复习”,只有5%的学生承认“只会在考前复习”。

(二)课程学习心理分析

学生在经济学双语课程学习中的心理印象、心理态度和心理期望是影响课程学习行为和学习绩效的内在原因。问卷调查从课程难度、课程进度、总体和典型态度、期望收获等方面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心理展开调查,实证分析过程结果如下。

1 心理印象分析

在对课程难度的心理印象方面,经济学双语课程通常采用英文教材、教师在授课中采用较多英语口语、教学方法与中文课程存在差异等因素都有课程给学生造成“课程难度大”的心理印象。在调查中发现35%的学生认为经济学双语课程难度“比较大”,46%的学生认为略“有难度但可以接受”,另有19%的学生认为难度“比较小”。而具体到学习困难的来源方面,多数学生认为主要困难是自身英语水平的制约和课程内容较多的压力,而专业知识及课后作业的难度则并非主要困难。

在对课程进度的心理印象方面,调查发现,在52%的学生认为课程进度“正常”的同时,有达32%的学生认为课程进度“比较快”,16%的学生认为课程进度“非常快”,而没有学生认为课程进度“比较慢”或“非常慢”。这样的调查结果反映出,有接近一半的学生处于“难以跟上进度”或“完全跟不上进度”的状态。造成这种心理印象分布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授课过程中将部分学生的积极响应作为课程进度正常的信号,忽视了少数学生难以跟上进度的事实。另一方面,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及课后学习时间不足等行为与“难以跟上进度”之间可能存在类似“恶性循环”的强化效应。

2 心理态度分析

在对待经济学双语课程的总体心理态度方面,表示“很喜欢”或“比较喜欢”的学生占38% ,“谈不上喜欢或不喜欢”的占47% ,“不太喜欢”或“不喜欢”的占15%。相应地,学生在“是否会努力学习该课程”的问题上也表现出了类似比例的心理态度分布。这说明经济学双语课程受欢迎程度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在对待经济学双语课程的典型心理态度方面,面对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许多学生表现出不太愿意回答的倾向。从学生心理的角度来看,原因之一是认为“老师提出的问题太难”,部分学生甚至无法听懂老师用英语提出的问题,更不用说正确回答问题;二是认为“自己英语口语太差”,虽然能勉强听懂问题,也能用汉语回答,但难以做到用英语口语表达;三是“担心回答得不好被老师和同学笑,特别是以往回答失败被取笑的经历加剧了这种负面心理态度;四是认为“积极回答问题是出风头”,所以不论会不会都不愿回答,此类原因属于与课程内容相关度较低的个体因素。

3 心理期望分析

在心理期望方面,问卷调查以多选题的形式关注了学生对经济学双语课程学习收获的期望。结果显示,39%的学生将“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成为学习经济学双语课程的心理期望,17%的学生表示要学好该课程从而“为毕业后从事涉外经济工作做准备”,高达56%的学生表示“没有什么具体期望”。总体看来,学生在经济学双语课程的学习目的上呈现出实用性和盲目性的双重特征,大多数学生未能体会该课程在培养国际化经济思维方式方面的课程目标。

三 研究结论

从课程学习心理来看,被调查者在经济学双语课程学习中的X心理特征比Y心理特征更为普遍,集中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我否定型的X心理比较普遍,对课程学习缺乏信心。许多学生面对双语专业课程,在学习之初首先想到的是诸如“英语考试是我的短板”“经济学课程的英文考试会比中文课程更难”等担忧。若无适当的课程心理引导,这种畏难心理极易导致学生在从一开始就对课程缺乏兴趣,从而影响整个学期的课程学习效果。二是应试型X心理较为显著,而对应用性重视不足。大多数学生未能全面正确地认识经济学双语课程的价值和意义,也未对课程产生较大的学习兴趣,而是仅仅将其作为一门对英语水平提升有帮助的课程或普通的考试课程来进行学习,这是导致学习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从课程学习行为来看,被调查者在经济学双语课程学习中的X行为特征比Y行为特征更为普遍,集中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学双语课程的学习缺乏主动性。许多学生在多年的英语应试过程中形成了“阅读强、听力弱、不愿动笔也开不了口”的特点,在专业学习上更是存在按部就班解答计算题而不愿做开放性案例分析和Presentation的学习习惯。上述特点和习惯的长期固化,造成了学生在经济学双语课堂上缺乏用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和发表个人见解的局面。二是经济学双语课程的学习方法存在严重扭曲。主要表现为过度依赖课堂学习而课外自主学习行为较少、被动接受课后作业或复习安排而缺乏课前预习的学习主动性等。

四 改进建议

增加“第一堂课”的信息量。在课程开始的第一堂课,教师就应以Course Introduction的形式就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与学生进行全面深入沟通。这种沟通应一方面能通过有效的信息传递解决学生因“信息不对称”而出现的“心里没底”问题,另一方面也应努力构建较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逐渐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教学方法的适应性。在内容安排上,经济学双语课程绩效的改善不能简单地以压缩课程内容或放慢教学进度实现,而是需要教师在对课程内容深度提炼的基础上设计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内容数量和难度。同时,对教学语言的选择上不能一味追求向“全英教学”靠拢,而是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和专业基础合理安排“听说读写”训练及其他教学形式。

推动评价维度的多样化。应积极探索推动课程成绩评价从期末考试成绩权重过高,而平时成绩比重过低的传统方式,向更加重视平时表现和知识应用性的评价方式转变。通过课程成绩评价方式的转型,降低学生在课程学习心理上的畏难情绪,引导学生的课程学习行为从应试型向应用型转变。

参考文献

[1]蔡东宏,贺佩兰.西方经济学双语课程学习效率研究――以海南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2012(1).

[2]蒋兰陵.双语课程教学效果的双因素影响分析――基于“国际经济学”双语课程的问卷调查[J].新课程研究,2012(6).

[3]李涛,赵晓丽.从“双语教学实施效果问卷调查”中获得的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07 (1).

[4].本科生经济类课程的双语教学探析――以公共经济学双语课程为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6).

第9篇:行为经济学分析范文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出血误诊为脑外伤性血肿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患者的发病、临床表现、CT及手术治疗。结果 脑动静脉畸形出血与外伤性血肿有时相像,易引起误诊。结论 动静脉畸形出血可合并脑外伤,应注意鉴别。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破裂;误诊;外伤性血肿

脑动静脉畸形(AVM)是脑血管发育障碍引起脑局部血管数量和结构异常并对正常脑血流量产生影响的先天性疾病[1]。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血管性疾病,其发病率为0.04%~0.5%,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5%~9%;发生颅内出血的概率为50%~68%[2]。临床表现以畸形血管破裂出血为最常见症状,急性发作时可突发意识丧失合并脑外伤,易误诊为脑外伤。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笔者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学习期间共收治6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19~38岁,平均30.5岁。

1.2 临床表现

均有头部外伤昏迷史,均诉头痛,其中冲击伤4例,对冲伤2例,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为脑内血肿,其中颞叶5例,枕叶1例,无颅骨骨折。均诊断为脑外伤性血肿。

1.3 治疗方法

全部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中均见血管异常增多,为畸形血管团。麻醉诱导降低血压,沿病灶周围电凝表浅的供血动脉,然后游离病变的表浅部分,进而在病变尖端游离,最后分离与病变尖端相连的血管蒂.见到扩张的动脉可使用临时阻断夹,确认是否为主要供血动脉,还是过路动脉,并可以判断血流的方向。病变分离至最后再断引流静脉。术中快速病检报告为畸形血管,确诊为脑动静脉畸形。术中出血800~1200mL,输血600~1000mL。

1.4 结果

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全部行脑血管数字减影(DSA)检查,评估手术效果,5例未见异常,1例残留,为单支供血,单支引流,行30% NBCA栓塞治愈。术后无癫痫、偏瘫、失语、二便失禁现象。均治愈出院。

2 讨论

2.1 误诊原因

出血是动静脉畸形最常见的首发表现,在所有的AVM相关的出血中,60%为脑实质内的,30%为蛛网膜下腔,10%在脑室内[2]。分析本组误诊原因有以下3点:(1)病史缺失。本组3例无目击者,3例有目击者但无法判断昏迷与外伤的先后,既往无头痛、癫痫等有意义的临床症状,无家族史。提示对受伤机制不明确的脑内血肿要考虑AVM的可能。(2)对受伤作用力与受伤程度缺乏有效评估方法。本组均无颅骨骨折,病灶位于脑实质,脑表面无挫伤灶。(3)本病临床较少见,入院时患者已有明确手术指征,且病情紧急。未仔细阅读CT片,故造成误诊。

2.2 临床特点及诊断

颅内出血是造成动静脉畸形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预后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密切相关。幕上脑出血量如达到正常脑容积的10%,将危及生命,而幕下血肿更为危险[3]。多突然发病,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偏瘫及昏迷等高颅压综合征。由于AVM多为静脉型出血,出血量较动脉瘤破裂为少,病死率较低。血管造影仍是目前诊断AVM最可靠的方法。其典型影像表现为动脉期可见粗细不等,扭曲迂回的血管团,有时表现为网状或血窦状,供血动脉多增粗,引流静脉早期显影。由于盗血,病变以外的动脉显影不良,部分较小和(或)自身栓塞的AVM常不显影。脑血管造影可明确AVM部位,畸形血管团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对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4]。对于部分来不及行DSA检查的患者,CT扫描可以定位,明确脑内有无血肿。典型表现为血肿周围的蜿蜒状,弧形凹入或尖角形轻微高密度影等影像可大致判断血管团的位置。增强后病灶边界清晰,不规则,有混杂密度,附近可见粗大的引流静脉[1]。MRI检查可清楚显示畸形血管团,病灶呈低信号或无信号,表现为血管“流空现象”,可明确病灶与周围结构关系。在AVM显示上MRI要优于CT。CTA、MRA、DSA各有优势[5]。

2.3 手术体会与预后

显微手术切除是彻底治疗脑AVM的最好方法之一,目的在于阻断供血动脉,切除畸形血管团,解除盗血,预防出血。(1)术前要充分备血,本组术中出血较多,如单纯补充晶体液致血液稀释,可引发或加重出血。(2)常规准备血管临时阻断夹,以利有效止血。(3)术野出现非喷射性动脉样出血,应按AVM处理。(4)术中要先处理动脉,后处理静脉。切除部分或全部畸形血管团送病理证实。

在出血急性期因血肿的存在,创面不清晰,脑组织肿胀,畸形血管团不易辨认,分离血管团时止血困难,加上急诊手术,可能思想上准备不足。有学者建议二期处理血管团为妥[6]。

另外需要注意高血压脑出血与AVM的区别。对于下列情况可能有AVM存在:(1) 没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尽管发病后血压较高;平时可能有或无头痛,或癫痫病史。(2)有颅内压增高症状甚至意识障碍,但症状发展较高血压脑出血缓慢。(3)年轻患者且出血部位为非典型的高血压脑出血部位。(4) CT显示血肿边界不规则或影像呈混杂密度,有钙化及血肿周围轻度水肿。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33-651.

[2]赵继宗,王硕,隋大立,等. 2086例脑动静脉畸形临床特征[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4,3:113-117.

[3]张岩,赵继宗,王硕,等. 脑动静脉畸形颅内出血的急诊手术治疗[J]. 北京医学,2005,27:471-473.

[4]白如林,黄承光,陈左权,等.NBCA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 [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02,11(5): 32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