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丽乡村建设必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075-02
一、善治是乡村治理的基本趋势
治理(Governance)主要用于与公共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动和政治活动。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进行了全面的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1]。我国学者则从不同角度分析治理和乡村治理的内涵,徐勇认为“乡村治理是通过公共权力配置与运作,对村域社会进行组织、管理和调控,从而达到一定目的的政治活动”[2];党国英认为“乡村治理是指以乡村政府为基础的国家机构和乡村其他权威机构给乡村社会提供公共品的活动”[3]。可见,对社会的公共治理目标是能够使公众尽可能广泛地参与发展决策,保障公众政治自由和参与决策权利的政治意愿,“治理明确肯定了在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4]。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善治”(Good Governance)成为实现治理目标的重要范畴。“善治”就是良好的社会治理,它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是国家与公民社会良好合作的一种新颖关系,善治“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和二者关系的最佳状态”[5]。
乡村善治就是通过治理农村社区以实现农村社区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动态管理过程。善治理论提示我们乡村治理的根本改善有赖于形成乡镇政权和公民社会合作共治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多中心治理体系,善治理念是改善乡村治理的必然选择[6]。首先,善治理念所提倡的多中心理念,为我国乡村治理中各种组织性因素提供了完善其组织和人事的基本准则。其次,善治理论有助于实现我国乡村治理改革模式由国家权力本位型向公民权利本位型的转化。再次,善治理念所提倡的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治理理念,有利于“信任”社会资本存量的提升和合作型治理精神和文化的培养。善治的网络治理理念有助于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尤其是政府之外的主体在改善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二、乡村善治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乡统筹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城乡统筹是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为目标,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平等、和谐、协调发展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7]。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就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序转变。因此,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正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实现统筹发展的过程与手段,而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协调的现代社会结构的实现状态,是统筹发展的价值目标。
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的具体内容包括城乡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与城乡居民生活均等化。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等战略举措正是围绕城乡一体化的具体目标实现而展开的,这与乡村善治的推进也是密不可分的。
(一)城乡经济一体化是城乡统筹的基本要求
城乡经济一体化可以构建更大的区域统一体和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城乡经济一体化需要通过有效的乡村治理解决农村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与农村土地有效利用的根本性问题。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协调城乡资源配置关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8]。乡村善治的基本目标是充分发挥乡村自治的基本功能,完善农民集体组织的运行和决策机制,实现土地要素功能的一体化、土地要素地位的均等化与土地要素流动的自由化。
(二)社会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延伸
实现城市与农村的融合和平等化,通过实行城乡空间结构优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施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等措施实现城乡地位平等和城乡共同繁荣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城乡统筹是对区域经济系统中城市与乡村两个共生单元的综合考虑、相互兼顾,以保持二者协调、持续发展”[9]。因此,未来的乡村治理应当围绕农村社区形态的转变,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社会化职能,为农村居民融入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综合平台。
(三)城乡居民生活均等化是城乡统筹的最终目标
城乡居民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统筹城乡发展正是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民社会保障、增加农民权益等手段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一方面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实现农民的市民化,通过农村人口的城镇化以及农村人口待遇的普遍提高向市民转变。未来的乡村治理应当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以保护农民权利特别是土地权利为核心,使农民能够以土地的权益来分享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成果,并建立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生存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乡村善治的内在品质
乡村治理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涉及国家的权力建构,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乡村善治作为一种目标追求实施起来,在现实中仍存在着种种问题或困境。如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对当前的农村治理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践的又一重大创新。美丽乡村建设应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主线,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着力构建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永续发展的农村产业结构形式、农村建设管理模式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美丽乡村是实现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核心内容,美丽中国战略是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时期提出的,“体现了中国现阶段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的转变,是中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手段”[10]。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需要积极贯彻“善治”的乡村治理理念,以谋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最终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区和谐,而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密切联系的。
1.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统筹性推进
美丽乡村建设首先应将新农村建设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格局中来谋划部署、统筹推进。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具体实施途径,“美丽中国”是一个集合和动态的概念,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中国实践,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基础和保障[11]。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乡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生态富民与绿色乡村的基本目标。
2.以人为本理念下的主体性参与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它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合理利益与个性发展[12]。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需要培养村民的主体性意识,鼓励和保障农民直接参与乡村公共事务,这种参与应该是有序化的制度性参与。村民的主体性参与也符合直接性参与民主政治的治理理念,强调公民对公共行政和政治生活的直接参与,有利于激活公民精神和培养现代公民,是政治和行政民主最充分的体现。因此,村民的主动性和直接下的政治参与是乡村治理的重点,包括制度化参与和而非制度化参与都有利于提高村民自治的程度。
3.公平法治理念下的和谐性构建
公平和法治是善治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障,乡村法治和公平是解决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的重要保证。善治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基于民主和法律的治理,亦即民主治理和依法治理,将管理社会事务和保护公民自由等都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公平法治的治理理念是为了构建真正的乡村和谐,包括村民之间、村民与集体之间,以及村集体与乡镇之间协调合作的社会关系。乡村善治的实现要求在乡村治理主体上、乡村权力流向上和空间上的多中心,要求变单一的自上而下权力流向为上下左右互动的多元权力流向。通过对乡村和谐社会构建,能够促进乡村治理主体间对公共权威的高度认同和相互合作,增进公平与效率,因此完善我国乡村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语
乡村治理机制创新是乡村治理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学者们一直所讨论的话题。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局限于乡村的自我完善,而是应当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完善多元、自治、有效的乡村治理机制。传统的乡村治理是由政府主导下的治理模式,即所谓的“乡政村治”,但这种制度设计和实践中带有浓郁计划经济色彩的治理方式,正被市场经济催生出的多元治理模式所打破。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由于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利益需求的多样化,嵌入市场因素的乡村治理模式成为乡村治理的趋势和必然。我国乡村治理应当适应多元化中心的趋势,充分发挥不同治理主体的功能,政府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转变职能,通过制度性安排来构建平等自主、具有活力的多元治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2]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党国英.我国乡村治理改革回顾与展望[J].社会科学战线,2008,(12).
[4][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统治[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22.
[5]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6]刘峰.走向乡村善治:改善我国乡村治理之多维理论考察[J].湖北社会科学,2006,(9).
[7]周琳琅.统筹城乡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8]付光辉,刘友兆.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城乡统一土地市场构建[J].中国土地科学,2008,(2).
[9]刘荣增.城乡统筹理论的演进与展望[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4).
[10]张伟.美丽中国战略的内涵、缘起及实施路径探讨[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论文关键词]经济法教学 可持续发展原则 社会热点 社会关切
一、经济法教学何以需要关注社会
经济法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总以抽象的概念、原理、制度、规范等形式出现。为了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增强学生法律应用能力,就需要注重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应用技能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而运用案例教学法无疑是比较恰当的互动式教学方式,采用案例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经济法理论教学中引入关注社会热点、社会关切,其必要性有以下三点:
(一)体现理论教学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发生深刻巨变,经济成份、经济利益格局、社会生活、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和分配方式呈现出多样化局面,社会思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随之多样化和复杂化。这是任何一门理论课程所面对的形势变化,因此,任何教材的编写和课程的讲授都必须注重时代性和新颖性,否则就无法实现课程改革的创新与实用。杜威说过:“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学校不是社会“真空地带”,是社会生活的组成,也因此受到社会生活各方面,正面乃至负面影响。
(二)经济法课程独特性质的要求
诚如学者所论:“现代经济法的产生是经济社会化的后果,是法律对经济社会化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回应。”经济法所涉内容广泛,既包括基础理论知识还涉及到具体的部门法。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必要要求调整经济关系的经济法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因此经济法与其他学科发展相比较更具动态性。经济法理论虽然抽象,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经济法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政策法律化的产物,其来源于经济实践。因此,经济法课程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解答社会热点问题才可体现其与时俱进的特点。
(三)丰富教学内容和完成教学任务
经济法教学内容与社会热点、社会关切紧密相连。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除了要求讲授者本身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讲授者能否恰当运用社会热点、社会关切来阐释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而充实教学内容。经济法教学需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才能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要抓住社会热点,指导他们运用经济法的相关理论去分析和认识社会问题。
社会热点是指较受社会民众所关注的新闻或事件及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看法,包含了民生保障、环境资源、食品安全、医患关系、消费购物等方面。有社会热点,就会有人关注、评论,也就产生了社会关切。如果说让学生每天都关注这些社会热点尚存在困难,那么以上所阐明的三点必要性是可以,也是应该“督促”经济法理论教学增强关注社会热点与社会关切的主动性的。
二、将社会热点与关切融入“可持续发展原则”讲授的一些事例
面对当前我国资源形势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客观形势,我党做出了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即在十报告中首次阐述了生态文明,将其从可持续发展提升绿色发展的战略高度,同时也绘制了“美丽中国”蓝图。其关键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秉持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理念,不能离开环境保护来谈发展、搞发展。当前高校也在全面开展学习贯彻十精神和“中国梦”等主题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也势必包含了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学习和宣贯。作为与之密切相关的经济法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可以在这些学习和宣贯过程中得到体认的。基于笔者所在高校地处广西,生源基本上都来自广西区内的这一基本情况,在课堂中讲解可持续发展原则这一知识点,笔者也尽量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让经济法相关理论、原则在教学中具体化、微观化、生活化,以更贴近现实生活和地域特点,以下所举的一些事例,可供探讨:
事例一:“美丽广西·清洁乡村”行动与“南珠杯”竞赛、“城乡清洁工程”、“城乡风貌改造工程”
为全面贯彻落实十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广西建设,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西区党委、政府决定从2013年起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目前广西各地正在部署开展这项工作,在桂高校同样要结合此项工作开展建设美丽校园和文明校风的活动,广大在校大学生也将要参与其中。作为“美丽中国”战略任务在广西的具体化,“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是广西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当前经济法教学中阐述地方可持续发展知识点的最佳案例,是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的。其实,早在1994年广西就发起了“南珠杯”竞赛,至今已经八届;这项活动使得广西城市综合功能不断增强,城乡居住环境和风貌明显改善,城乡文明显著提升,极大推动了广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6年,广西实施了“城乡清洁工程”,将其作为一项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深入开展。2009年广西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在全区开展“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加快形成民族和地方特色凸现的壮乡建设风格,服务广西科学、和谐、跨越发展大局。但这三项活动对于目前在校90后大学生而言是比较陌生的;因为在“南珠杯”竞赛举行时,这些大学生才来到人世;在“城乡清洁工程”实施时,这些大学生仍是未成年人;在开展“城乡风貌改造工程”时,大部分学生尚未步入大学殿堂。客观地说,“南珠杯”、“城乡清洁工程”、“城乡风貌改造工程”这三项活动是“伴随”着这些90后大学生成长的,但他们对此普遍缺乏了解,谈不上理性认识,也谈不上理解这些活动背后所具有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更谈不上从“可持续发展”原则去看待此问题。但不能忽略的事实是:90后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一员,家乡的环境改善、风貌变迁是他们所亲历的,这得益于“南珠杯”、“城乡清洁工程”、“城乡风貌改造工程”这些政策实施和活动开展,从这点意义上说,他们是广西城乡变化、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亲历者,也是受益者。如果将这些政策、活动的历史沿革与变迁对90后大学生讲解,是可以增加他们对“美丽广西·清洁乡村”行动的理性认识,通过提高他们对这些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进而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使他们从广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亲历者、受益者转变为实际参与者。
事例二:“天下风景·美在广西”宣传语
2009年广西以“天下风景·美在广西”作为旅游的形象宣传口号,并产生了强烈社会影响,使越来越多人更加深入了解、熟悉广西。可以说经过多年旅游宣传促销,这一宣传语作为广西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已家喻户晓。《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实施,《意见》决定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北海涠洲岛旅游区和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为广西旅游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广西旅游业也以此为突破口,努力开发将经济、生态保护和社会效益三者结合起来的生态旅游,实现广西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大自然赋予广西得天独厚的优势,广西也正把旅游资源、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让旅游强区的蓝图走向现实。旅游消费、旅游业发展对大学生而言是比较模糊的概念,但“旅游”在他们观念中或许可用另一个词替代“玩”。但如何从“玩”字入手,通过旅游消费讲解旅游、讲解这一朝阳产业背后的可持续发展,是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目的的。就笔者所在高校而言,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区内,他们在入学前或入学后,或多或少都曾有旅游的经历,从这点意义来说,旅游消费、旅游产业不仅是社会热点,也是师生之间的共同话题,是可以找到语言与思想共鸣的。那么,在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畅谈旅游经历,让他们主动讨论旅游产业给社会经济所带来的变化。不可否认,由于客观原因限制,有不少来自于城镇农村的学生可能会缺乏直接的旅游经历。但换个角度思考,旅游资源在广西而言,又往往集中在一些发展比较滞后的县份或者城镇,如果有来自于这些旅游资源丰富县份城镇的学生,那么他们对旅游业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是比在城市出生长大的学生更有直接认识或者发言权的,因为不少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就得益于当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由此切入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点是极易达到教学效果的。对于在大城市出生长大的学生而言,在课堂教学则是通过城市规划变迁入手举例,如南宁城市“生态功能区划”与“水城”“绿城”建设、“百里柳江”打造、桂林山水城特色等等,对来自于这些城市的学生而言,这就是城市发展建设典型的可持续发展事例。
事例三:广西的电力形势
电力作为基础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具有重要作用。但受装机容量和水电出力不足、夏季电力需求迅猛增加等因素影响,广西自2011年起步入了缺电程度最严重和时间跨度最长的缺电局面,成为全国最缺电省区之一。依靠科技转变发展方式,节约、清洁发展,升级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是推进电力产业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作为重点保障民生用电范围,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他们对于“电”、电力产业的理解较为模糊,所能接触到的只是在校期间的用电安全教育和缴纳电费等方面,这是由于客观原因限制。因此要从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基本用电行为讲解电力产业背后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教师“抽丝剥茧”的案例教学。首先,作为经历过初等、中等教育步入大学殿堂的学生,是学习过物理知识的,电如何产生送到千家万户、有哪些常见发电模式等问题,学生是可以轻而易举回答的。其次,作为一般地理常识,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也有所了解,比如广西水利资源较为丰富,但煤炭资源却极为匮乏(即使不是广西籍的学生,也能对其所在省区的资源有初步了解)。也就是说,在学生知晓广西发电主要靠水力的基础上,是可以让其认识到广西电力供应具有“靠天吃饭”的特点,进而理解枯水期广西电力供应则会陷入捉襟见肘的困境;抛给学生的现实问题则是广西电力需要能源节约、优化资源配置,需要可持续发展。再次,对以上内容进行深化,则拓展出很多让学生了解的社会热点或思考的问题,比如居民“阶梯电价”机制;广西合山被国家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防城港核电站建设等。如此引导学生通过电力,特别是广西现状来认识资源的重要性,资源节约必要性,认识可持续发展原则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不可或缺意义,应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教学过程。
三、结语
[关键词]O2O模式;休闲农业;电子商务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6329
1休e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
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农户参与到休闲农业旅游的大军中来。截至目前,全国共创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328个,推介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70个,认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6项。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近21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700亿元,从业人口845万人,带动672万户农民受益。而随着消费者休闲时间的增多和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休闲农业旅游越来越多地成为消费者青睐的旅游方式。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2016―2017年中国旅游消费市场发展报告》显示,国内自驾游、乡村游等旅游形式成为出游常态。2016年国庆期间全国乡村游游客人数达129亿人次,在593亿总旅游接待人次中占比217%,成为长假出行的主要消费选择。
2基于O2O模式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困境
21乡村基础设施落后
乡村目前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网络普及率低的问题。由于留在农村的农民普遍年龄偏大,很多农民刚刚开始使用智能手机,甚至都没有上过网,在这种情况下更不要说“互联网+”的思维方式了,这大大限制了休闲农业O2O模式的发展。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虽有所增长,但是城乡差距依然很大。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91%,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331%,城乡普及率差异为360%,在网购、支付、旅游预订类应用上的使用率差异达到20个百分点以上。所以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有待加强,农村人口的网络意识有待提高。
22缺乏电子商务人才
农业部通过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到2016年已经累计培训农民69万人次,但这只是让农民开始触网,和我们所要求的线上线下融合或者触网营销相去甚远。其实,不管企业经营的休闲农业旅游还是农户自己组织的休闲农业旅游,都存在缺乏电子商务人才的问题。懂电子商务的不懂旅游,懂旅游的不懂电子商务。因此,电子商务人才的缺失很难适应目前“互联网+”发展的需要。
23网站宣传信息雷同
很多触网的休闲农业都存在页面信息雷同的问题,没有针对产品的特点量身定做。针对很多农业园在淘宝或团购网站上的销售页面的调研发现,不同产品的页面宣传内容基本一致,没有产品特色,很多也只是进行网上图片和文字的堆砌。例如,无论是蔬果采摘、农业休闲、真人CS项目里的宣传图片和内容都是一样的,产品特色不突出,这样就很难激发消费者的消费热情,产生购买欲望。
24推广形式单一
很多企业将产品委托给旅行社进行线上线下融合,让它们进行网络方面的推广和宣传,可是通过旅行社进行休闲农业旅游的消费者很少。或者出现在团购网站上或者出现在淘宝上,没有集合各种新媒体营销方式的优势进行品牌传播与推广。推广形式很单一,这不利于品牌的塑造和口碑的形成。
3构建休闲农业旅游O2O发展模式的必要性
31休闲旅游的需要
一方面,人们的休闲时光增多为休闲农业提供了可能。大多数消费者全年休假时间已经超过100天,小长假出行和周末游的消费者呈上升趋势,度假模式也由“观光”向“休闲”转变。另一方面,城市旅游人群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需求层次的提高也为休闲农业提供了广大的目标市场。城市工薪阶层的较强的工作压力和休闲时间的不断增多势必使休闲游成为消费者心仪的旅游产品,更多人愿意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和家人、朋友休闲娱乐,而不再是疲于奔命地奔赴各个景点。自驾游的盛行更使得周边游休闲游成为一种可能。
32智慧旅游的需要
在我国全域旅游和电子商务井喷发展的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O2O模式的落后与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不断加强休闲农业旅游O2O模式的发展是当务之急。中国在线旅游的占比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在携程网、途牛网、去哪儿网、驴妈妈网等知名旅游网站订购自己需要的旅游产品,这些网站主要针对国内游、出境游等路途较远的旅游,而团购网站如美团网等则更多地倾向于周边游等短途旅游。但是我们看过这些网站后可以发现,输入 “采摘”“农业园”等关键词后相关的信息少之又少,这与蓬勃发展的在线旅游市场显得格格不入。
33口碑旅游的需要
一方面,消费者消费方式的转变要求休闲农业旅游构建O2O发展模式。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各种旅游产品依靠消费者进行旅游体验后进行的评价形成口碑,消费者也已经习惯了通过在线网站查看这种口碑后做出相应的购买决策,而目前休闲农业的口碑主要是靠传统的口口相传,可是口口相传的覆盖面有限,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的需要。整个农业产品包括旅游产品目前品牌意识落后,O2O模式可以为农业休闲旅游和乡村旅游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4基于O2O模式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建议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的发展战略,镇以突出自身区位优势,整合区域资源,挖掘南洋文化特色为目标,计划实施南洋风情小镇及其配套项目建设,挖掘和发展具有南洋特色的旅游产业,使镇成为市东南部交通枢纽与服务中心重点城镇。
二、工作内容及目标
1、建设南洋风情小镇,要突出墟镇建设,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提升小城镇文化品位,主要建设项目包括:①中兴街南北段立面改造工程;②中兴街南北段景观改造工程;③博鳌火车站十八坡出口段立面改造工程。
2、建设南洋风情小镇,要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建设一体化,主要在大锡村委会大埇上、下村小组、加昌村小组及书斋村委会石头村小组建设南洋风情村,形成南洋风情在城乡交相辉映的效果。
3、在途经万泉河畔的书斋、沙坡、排塘、大锡村建设全程总长为5.8千米的南洋风情旅游漫道,进一步丰富南洋风情小镇旅游新业态。
4、打造一条传统和现代相融、商业与文化结合、旅游和休闲功能兼具的特色街区南洋风情的商业街道——南洋风情街,使得游客来到后犹如置身南洋国家,进一步提升小城镇建设品位。
三、领导机构及分工
实施南洋风情小镇建设是提升我镇小城镇品质的迫切需求,为加强对南洋风情小镇建设的指导,镇政府成立“风情小镇建设”领导小组,并完善领导挂钩责任制,做到每个项目有具体人员跟踪落实,强化动态跟踪和过程管理。
四、资金投入及来源
镇打造南洋风情小镇总计需投入资金5500万元,其中市财政下拨4000万元,剩余缺口1500万元由镇政府及社会各界筹资。
五、实施时间及步骤
为统筹安排南洋风情小镇的建设工作,镇南洋风情小镇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对各项目实行分段实施:
第一阶段:开展镇墟中兴街南段立面及景观改造工程。
第二阶段:开展博鳌火车站十八坡出口段立面及景观改造工程。
第三阶段:建设南洋风情村及乡村旅游漫道。
第四阶段:开展镇墟中兴街北段立面及景观改造工程。
第五阶段:开展南洋风情街及南洋华侨历史纪念馆建设。
六、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重视南洋风情小镇建设的必要性及迫切性。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并参与“南洋风情小镇”建设工作,对“南洋风情小镇”建设范围内的住户,积极动员,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确保“南洋风情小镇”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实施,同时大力宣传落实上级会议、文件精神,自力更生,保质保量完成“南洋风情小镇”建设工作。
2、坚持规划先行,科学指导南洋风情小镇建设。镇将根据新修编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梳理地方特色产业、特色建筑风格特色文化,制定好近期拟实施的建设项目,根据区位优势、历史文化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和资源条件确定项目重点,实行分类指导和管理。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乡村旅游;绿道
[中图分类号]F590.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4)01-0108-07
[作者简介]肖雄方(1988—),男,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规划研究;马宝建(1968—),男,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生态旅游、旅游规划研究。(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村镇景观建设关键技术研究”(2012BAJ24B05)的阶段性成果。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第一个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区域,其目标是实现区域内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的高度融合。相比于其他产业,旅游产业具有带动能力强、环境污染小、经济收益高的特点,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目前,国内学者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张香凤、杨光灶(2012)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以南昌市为最大客源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导向模式。①孙冬英、龚双双(2011)在对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际情况,提出了生态旅游联动开发的对策。①冯淑华站在区域旅游合作的角度,提出构建环鄱阳湖旅游成长三角网的区域模式等。②上述研究成果打破了以往以行政区域为研究范围的界限,将鄱阳湖区域作为整体进行更广阔的思考,为后续的区域研究打下了基础。
乡村旅游在我国发展已近三十年,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村劳动力剩余状况、维护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重塑乡村社会形象的功能也逐步受到政府及学术界重视。而绿道作为协调区域内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的重要手段,目前已被广泛地运用到我国许多城市、乡村的规划之中。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乡村旅游尚处起步阶段,国内学者针对该区域内“乡村旅游”与“绿道”的研究也是以单个城市为主,缺乏对整个区域的统筹研究。本文首先论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必然性,接着阐释了绿道之于乡村旅游建设的重要意义,最后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绿道体系,希望能对今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必然性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占据江西省30%的国土面积,拥有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自然资源。无论从外部市场的需求,还是从内部发展条件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乡村旅游都是一种必然。
(一)外部需求拉动——环鄱阳湖城市群带来的游憩需求
在我国,城市居民是旅游市场中的主力军,乡村旅游更是城市居民周末闲暇首选的旅游产品。江西省社科院在《环鄱阳湖经济圈规划(2006-2010)》中提出了环鄱阳湖城市群发展的总体定位,即“以南昌为中心,九江、景德镇、鹰潭、上饶为次中心,实施区域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区域内经济、文化、科技和资源优势,加速区域交通、产业、商贸、产权、金融、技术、人才、信息市场一体化进程,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而我国不同城市居民的乡村旅游出游距离大体上趋于一致,出游距离中意愿最强烈的距离段处于50~300千米之间。④在资源特征上,华东地区近三十年的工业化浪潮使大范围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变成了工厂连绵的工业、城镇地域,而鄱阳湖是长江流域的“一盆清水”,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又因其是亚洲最大的候鸟栖息地,被称作“白鹤的故乡”,自然、质朴、粗犷的湿地原野景观对许多都市人来说是充满吸引力的。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乡村旅游承担了满足环鄱阳湖城市群居民游憩需求的任务,发展乡村旅游是十分迫切且适宜的。
(二)内部需求驱使——城乡统筹和内部发展的需求及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包含5市51个县(市、区),面积达到7.49万平方公里,涉及人口达到2555万人。将乡村旅游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建设的切入点,有其优势及必然性。
首先,可借发展旅游实现新农村建设。为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改造环境,搞好村庄绿化,要把江西建设成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新农村建设不是简单地执行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或拆村并点的规划战略,而是要完成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区域污染问题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多项任务,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内容则必须包括农村交通道路体系的生态化和人性化。环鄱阳湖城市群与周边城市群(武汉、长株潭、太原等城市群)相比,发展程度还较低,城镇化水平仅在30%左右,①未来还将面临着巨大的城乡统筹或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使当地居民通过旅游经营和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扶贫,而且可以充分加强乡村居民自身发展基础设施的实力。
其次,社会文化的延续与传承,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均需要乡村居民的参与。乡村居民是原汁原味的当地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原生文化、民风民俗的保护者和传承者。鄱阳湖面积广阔,乡村居民是鄱阳湖生态环境最直接的接触者,也是最广大的生态环境保护者。参与乡村旅游更有利于激发当地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保护自然环境的积极性,增强乡村居民对文化的自豪感,进而起到传承文化、保护环境及促进经济的三重作用。
(三)旅游产业发展需求——旅游景区或资源亟需组合,经营方式亟需升级
鄱阳湖区域是旅游景区和资源的富集区,根据《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纲要》统计,鄱阳湖区域“共包含2个世界遗产、2个世界遗产提名地、2个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际重要湿地、5个国家遗产、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旅游资源档次高、数量多,然而,旅游产业的经营却仍未摆脱“门票经济”的落后局面。旅游景区单纯的“门票收入”经营形式弊端诸多,过分依赖门票收入致使旅游产业发展惰性大,产品更新的速度跟不上游客需求变化的速度,最终致使景区吸引力下降,旅游收入逐渐减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迟早要突破“门票经济”的瓶颈。
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的门槛低、效益高、范围广,相比于“门票经济”更加灵活,产业链条更为延伸。丰富的乡村旅游产品能延长人均停留时间和提高人均消费额度,能扩大接待游客基数,从而让更多的游客享受鄱阳湖更多的旅游美景,提高鄱阳湖经济区整体旅游收入。同时,乡村旅游也更具有发展的活力,十分容易与生态旅游、养生旅游、度假旅游、会展旅游、高端旅游等多种业态相结合,打造出更多、更好的旅游产品。因此,发展乡村旅游相对来说风险小、受益广,适合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第一步。
二、鄱阳湖绿道建设的意义
受益于历史、环境等多方面的熏陶,鄱阳湖湖区居民自古以来形成了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传承湖区先民自然原生的文明遗产。不健康的乡村旅游发展会对鄱阳湖区域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目前,鄱阳湖乡村旅游发展还处在初始阶段,应更多地借鉴国外乡村旅游发展中大力发展绿道的成功经验,用前瞻的眼光来指导今天的实践。具体说来,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绿道建设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绿道可以统筹解决鄱阳湖区域乡村旅游的相关问题
首先,绿道可以调节自然资源利用以及游憩需求发展的矛盾。当今学界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关注逐步由单纯的经济质量转移到游憩质量上,同时也刮起了生态环保的思潮,更加强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国外,绿道已是许多国家规划师综合游憩功能与生态功能常用的手段之一,并已经在实践中验证了其有效性。例如,天然河道被人工渠化后,河流失去自净能力,致使水污染加剧、物种减少、自然形态破坏等问题的产生。而通过将人工河道拆除,并配以绿道的建设,不仅恢复了河道自然形态,还原河道原本的生态功能,还沿途提供了大量的满足区域人口游憩的场所。
其次,绿道可以实现乡村旅游由“小、散、乱”变为“大、聚、强”。匡林很早就提出:“乡村旅游开发要小项目、多功能、广收益、布点成网;大区多个景点、小区单个景点;重点是设施组合、景点优化、不搞或少搞实体再建设。”①本文认为,在当今的乡村旅游规划中,这样的发展思路应受到推崇,而“布点成网”的关键在于保证景点或设施之间的连通性。鄱阳湖区域是旅游景区和资源的富集区,但鄱阳湖区域乡村旅游多数表现为依托在知名景区周围,呈“小、散、乱”的态势。因此,统筹规划和发展区域内乡村旅游资源对鄱阳湖区域来说极为重要。利用绿道更能保证乡村旅游地组团开发和协同发展,最终实现乡村旅游地由“点”到“组团”,保“量”又有“质”的目标。
(二)绿道通过提供场所来扩大经济收益群体,缓解乡村经济分配不合理之症
在乡村旅游地,乡村居民与政府、开发商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其最关键问题在于经营权的不良分配,而经营权在空间上却表现为“场所”的问题。实际上,绿道所提供的客流及空间为当地乡村居民创造了许多潜在的经营空间和经营机会,而此类机会往往不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或对运营者有很高的素质要求。因此,绿道更像是乡村居民参与旅游的温润的“土壤”,能起到调整利益分配结构的作用。以最为极端的“走鬼”经济为例,“走鬼”缘起于20世纪30年代香港流动商贩的代名词,经营地点通常选择人流量大的地段。②“走鬼”现象的产生往往是弱势群体经济利益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体现,对城市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然而,对乡村旅游地来说,却可以当做解决经济利益分配不均所导致的企业、政府与当地村民矛盾的思路之一。目前,许多国家对“走鬼”有很多先进的做法,使“走鬼”成为了既管理有序,又满足就业,还不失特色的特殊业态。例如,新加坡聚集全国15000个“走鬼”,组织了100多个“小贩中心”,使之成为著名本土特色的旅游景点;③韩国政府设置“诱导区域”,在城市空地、河溪两侧道路、长时间形成的市场道路来容纳商贩。④
(三)绿道可以为新型旅游活动提供各类空间,充分发挥鄱阳湖的生态优势
根据以往学者对发达国家乡村旅游产品的研究,乡村旅游产品可分为“运动休闲型”、“品味自然型”和“民俗共赏型”。从国际经验来看,游客参与乡村旅游将更强调“参与性”,出游目的逐步从单村的农事体验向“休闲度假”和“康体娱乐”过渡,⑤“运动休闲型”乡村旅游活动得到广泛的普及。而现阶段,国内乡村旅游活动仍是以“品味自然型”、“民俗共赏型”为主,“运动休闲型”比例很低,而此类旅游活动,如徒步旅行、骑马、高山自行车、雪上汽车等运动项目大多使用的是“线性”空间,其不仅对道路连通性有一定要求,景观质量也是影响旅游活动水平的重要因素。绿道极大增强了旅游活动的趣味性,良好的景观也使得游客的旅游满意度大大提升。
鄱阳湖区域乡村旅游地大多处在风景优美的区域,或绿林成荫之下、或水流湍急之侧、或群山环抱之中,将林地、河流、山脊线的线性空间打造成为景观优良、生态效益高的绿道,对乡村旅游地整体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从现状上看,由于鄱阳湖湖面较大,且受限于保护区环境保护要求,资源分布不集中的劣势无法通过在湖内开展大规模水域运输服务来弥补,环湖旅游交通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综上所述,无论是其适宜性还是必要性,对乡村居民或是乡村旅游者,用于资源使用还是生态保护,绿道建设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乡村旅游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未来该区域乡村旅游建设的重要一环。
三、鄱阳湖绿道体系的构建及其管理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上饶5市以及抚州、宜春、新余、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51个县(市、区),地处江西省最重要的两个中心城市和游客集散地南昌、九江之间,且南昌、庐山、九江周边地区是发展成熟、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区,其外部交通条件十分优越。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部旅游节点之间的交通联系功能较弱。湖区与南昌、九江等周边城市干道、鄱阳湖环湖现状主干道以及旅游村镇间的道路建设及交通组织均不够理想,弱化了旅游景区景点之间的联系,影响区域旅游整体功能的实现。
此外,经济区内部更是缺少游憩道路所必需的基本环境、服务设施和交通工具。非主干道路(县乡道)环境较差(如鹅湖书院到铅山路段),缺少应有的舒适度及服务设施、游憩交通工具。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道建设要重点涉及区域内旅游集散地、旅游片区、旅游节点之间的交通通勤需求,也需要对鄱阳湖交通方式、绿道管理以及服务进行安排。
(一)环湖区绿道体系布局
绿道体系框架包含三个层次,分别为一级绿道、二级绿道和三级绿道。其中,一级绿道为景观最为良好,交通功能最为优越的高标准绿道,具备连接区域内旅游大片区、一级旅游集散地及主要河流两侧的交通及游憩的功能,将是游客使用最多、服务功能最为集中的绿道;二级绿道为景观较好、交通功能较为优越的普通绿道,具备联结旅游片区内各景区以及二级旅游集散地的功能,是游客进一步进入生态经济区内部的绿道;三级绿道是各类主题明确的旅游小道,是数量最多、最具特色和风情的景观游赏道路。具体如下:
1.一级绿道
六大旅游片区之间的绿道,即环湖生态旅游度假片区、昌赣城埠文化休闲旅游片区、庐山文化山水度假旅游片区、景婺国粹文化旅游片区、怀玉奇山道宗文化旅游片区、抚江临川文化旅游片区
六个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之间的绿道,即南昌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九江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景德镇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上饶旅游集散服务中心、鹰潭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抚州旅游集散服务中心。
水系绿道,即结合流域治理,沿赣、抚、饶、信、修三河修建的河流保护型绿道。
2.二级绿道
以鄱阳、星子、吴城为三级枢纽地的环湖生态旅游度假片区,以鄱阳湖水体和湿地为中心,联结沿湖的新建、永修、共青城、星子、湖口、都昌、鄱阳、余干等的绿道。
以南昌为一级枢纽地的、以新余为二级地的昌赣城埠文化休闲旅游片区,即以南昌市区两江四岸游览区为中心,联结东湖区、西湖区、青山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新建县、进贤县、南昌县、安义县、丰城市、高安市等的绿道和以渝水区为中心,联结樟树市、新干县的绿道。
以九江为二级枢纽地、修水为三级枢纽地的庐山文化山水度假旅游片区,即以庐山山体为中心,联结庐山山上游览区、浔阳区、庐山区、九江县、星子(庐山山南)等的绿道和以西海为中心,联结永修、武宁、修水、靖安等的绿道。
以景德镇为二级枢纽地,以婺源为三级枢纽的景婺国粹文化旅游片区,以景德镇市区为中心,联结乐平市、浮梁县、万年县等的绿道和联结整个婺源县各个景区的绿道。
以上饶、鹰潭为二级枢纽地的怀玉奇山道宗文化旅游片区,以三清山为中心,联结信州区、上饶县、玉山县、德兴县、横峰县、铅山县、广丰县等的绿道和以龙虎山为中心,联结月湖区、贵溪市、余江县、弋阳县等的绿道。
以抚州为二级枢纽地、资溪为三级枢纽地的抚江临川文化旅游片区,以临川区为中心,联结金溪县、资溪县、东乡县等的绿道。
3.三级绿道
景区内有:三清山、龟峰、庐山、三爪伦、鄱阳湖湿地公园内的各种步行小径系统;
风景和文化小径有:徽饶古道(徽州和上饶):始建于唐代,徽道的其中一段,古时是一条重要的驿道,名曰“吴楚古道”,又名“徽饶古道”。素有七省通衢之称。其岭长15华里,史称“上七下八”,宽丈余,全部用青条石砌就,一直完好地保存至今。岭脊有一线泉、万善庵、堆婆石、同春亭等名胜古迹。现已被列为省级文化与生态旅游点和文物保护区域。沿途断崖峭壁林立,崇山峻岭,自然风光秀丽。西山商道,从明朝到民国是安义、奉新、靖安、修水、九江等地来往南昌的必经之路。如今在西山还残留一小段,道路为麻石砌筑,路旁山林茂密,其他有待发掘的风景和文化小径。
主题和特色小径有:江西自然资源丰厚优美,历史悠久漫长,文化积淀博大深厚,有很多有待发掘和打造的主题和特色小径,如老俵之路、游憩小径、乡野小径、遗产小径、赣风古韵民居小径、朱熹鹅湖之会小径、王勃省亲小径等等。
(二)环鄱阳湖绿道的交通工具支持体系
1.非机动车
包括:人力三轮车、自行车、公路车、山地车、单人车、二人车、三人车、马车等。非机动车交通工具是世界上绿道体系中大力支持、鼓励和倡导的一种交通工具,它不仅节省能源、没有噪音,而且能够充分满足游客的自由性的要求,深化旅游体验,因此,它在环鄱阳湖的绿道体系中是应大力提倡和鼓励的一种旅游交通工具。非机动车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用的不足之处是环鄱阳湖路程近千公里,对于相当多数人来说,只能作为部分路段的代步工具,而不可能全程使用,因此,其他形式的环保交通工具也必须兼有。
2.环保观光车
包括:“小火车”、电瓶车、助力自行车等。环保观光车类交通是保障游客在景区内进行中长距离转移的必备工具,是游览速度较快、内容较多,但体验较为平常的交通形式。
3.公共机动车交通、自驾车
公共交通是大城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和能源问题以及低碳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而公共机动车的交通是绿道交通体系在目前情况下必不可少的一个补充。基于理想和现实的考虑,在绿道的交通工具支持体系中,自驾车不作为绿道鼓励的交通工具,但应考虑自驾车的需要。
(三)环鄱阳湖绿道的建设和管理
1.绿道的建设
绿道的建设应尽量利用原有道路,从而减少景观破碎度,节约资源,实现低碳的目标。在道路的选择上,尽量选择交通流量小、景色优美和环境质量良好的道路,并通过植被实现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分流。对于自行车道的一些路段,可以有意识的进行特色化建设,如障碍路面、沙石路面、泥土路面等等,增加骑行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在绿道树种的选择上,尽量利用江西本地的乡土树种,优先选择树形优美、材质优良、花朵美丽以及有其他多种用途的树种,并实行符合生态原理的搭配。例如,乔木树种可优先选择樟科的樟树、楠木、檫树;五加科的刺楸、杜英科的猴欢喜、山茶科的木荷、七叶树科的天师栗、木兰科的木莲和玉兰、鹅掌楸等等。
2.绿道的管理
包括:(1)电子化管理,即推进交通智能化建设(如“旅游一卡通”电子化管理)以及异地还车措施等;(2)统一化管理,即建立跨地域的统一管理机构和协作的管理模式;(3)通达性管理,即建立统一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和绿道综合服务区。
关键词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课程
1江西农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1江西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大力实施旅游强省战略,旅游业成为江西重要支柱产业。江西旅游人才的培养是旅游强省战略的重要支撑。江西各高校为顺应“旅游强省”的发展战略需求纷纷强化了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并积极探讨各自特色的培养体系。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农村文化多样,生态优势明显,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也最有条件开展生态旅游的业态和研究。行业领域发展对高水平人才的专业要求逐步提高,加强旅游管理本科创新创业教学已成为专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江西农业大学作为江西重点高校和唯一的农林本科院校,既有鲜明的农林特色,又有雄厚的农林学科基础,为江西乃至全国培养独具农林特色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复合型人才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和优势。
1.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旅游管理专业属于文科类专业,专业课程考试题型以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居多,学生上课就是记笔记、记重点,理论教学对学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实践教学技术水平又不行,很多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兴趣。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可以激发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培养其创新精神,使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
1.3缓解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
目前,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非常严峻,去基层旅游企业当服务员,大部分学生又不愿意,在就业中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自主创业(如自己经营民宿、旅游购物商店、旅游俱乐部、旅游网络营销等)成为许多学生毕业后的重要选择。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专业就业指导方向,为其提供462019年/第15期/5月(下)新的道路,让学生在当今社会形式下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社会实践模式,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职场和社会。因此,创业课程体系的设立,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缓解了就业压力。
2江西农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改的路径
2.1合理设置创新创业和以农林为特色的旅游专业课程
江西农业大学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于2002年开办,2012年获得旅游管理硕士点,2013年通过与婺源茶校合作办学的机制开设了旅游管理(茶文化与休闲旅游方向)。为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效率,学校不仅开设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基础、毕业实习等课程,其中,就业指导课程2019年起从原有的“7+1”教学模式调整成“6+2”教学模式,6次课堂教学,2次实践课(包括校友企业进课堂和参加大型校园招聘会)。与其他农林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有较大不同,江西农业大学旅游专业很多课程设置上体现了“农林、创新创业”的特色。
2.2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成效明显,在旅游业迅速发展及“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背景下,我省旅游产业发展对应用型旅游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急迫。按传统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培养,存在的课程体系与其他学校雷同、实践实验平台欠缺等问题,因此,我校在充分发挥农林院校学科优势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情况,利用自身的区域特色,以校内外基地为依托,社会服务和科研项目为载体,构建了旅游管理专业富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新体系,具体如下:(1)增设实践课程。江西农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3+1”人才培养模式,即基础与公共教育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在校内3年时间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累计1年时间,在旅游企业和实践基地完成。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每个学期开设了2周的综合教学实习,形成了五大模块(包括休闲模块、旅游业模块、旅游文化模块、规划管理模块、康乐养生模块)教学实习,大四有为期6个月的旅游专业综合实习和创新创业与第二课堂实践,其中分布景区、茶文化相关企业以及酒店、旅行社等。(2)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从2010年至今,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旅游管理专业一直致力于校内教学基地的建设,把江西农业大学校友楼、校史馆、标本馆作为专业的实习场所,并建有近60平方米的茶艺室,近40平方米的餐饮客房实验室,近70平方米的旅游综合实验室。近5年学科逐步建立了江西农业大学乡村旅游研究中心和南昌市乡村旅游研究中心,为旅游管理专业创新性实验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定期邀请旅游企业家举办学术报告,与学生交流,使学生及时了解旅游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开阔眼界,丰富知识。(3)组织学生参加专业社团和各类技能大赛。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旅游协会、校礼仪队、大学生茶艺社、大学生花卉协会、大学生创业协会等学生专业社团的建设,比如面向对导游工作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群体,安排他们去车站接待新生并在车上沿途介绍南昌概况和校园概况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学院举办的导游之星大赛及省内外各类旅游大赛,进一步提升了学生服务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以赛促教的教学形式,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落到实处,使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得到加强。在课程实训中,还组织学生到南昌市星级酒店、国际旅行社、旅游景点参观,在此过程中掌握旅游企业的运行与管理、旅游企业营销策略以及新产品开发等内容。
2.3加强创新创业互联网技术应用
“旅游+互联网”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让更好的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还开设旅游信息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CAD制图、智慧旅游、旅游市场营销、会展旅游等课程。通过以上三方面的教育,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是顺应新时展的需要,为学生创业提供扎实基础件。
3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特色课程教学的实施要点
高等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依托学校自身优势,结合旅游课程特点,从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增加案例教学、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多方面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1三点一线开展教学
“三点”是指课程要在课堂、课下(校内实践基地)、景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三个空间完成,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理论学习;课下学生按结成的小组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一线”是指学生在景区学习后回到课堂,在课堂上通过回顾学生们对教学内容的接收程度进行针对化教学,老师针对学生不足之处进行点评,从而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循环,培养学生旅游专业职业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3.2教学方法多样化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可运用到旅游生态学、导游业务、旅游规划与开发、酒店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课程中,并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一般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结合江西旅游相关案例讲授理论知识;二是让学生对案例分析和讨论,模拟旅游企业工作人员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课程将乡村旅游这章教学目标设计成:“认识乡村旅游”、“介绍自己家乡乡村旅游资源概况”、“体验一次乡村旅游活动”,课堂讲授时以真实案例导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在旅游市场营销中讲到生态旅游产品的市场定位时,可以以乡村旅游古村落景区、现代观光农业园、民宿等为例,来分析它们各自的市场定位,便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2)形象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有真实的教学环境,增强教学的形象性。例如,对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婺源进行导游讲解,可在实验室内墙上可事先挂好关于导游带团全过程和要求,实验室课桌上摆放扩音器、旅游帽、导游旗、导游证、各种票据、旅游合同等,利用多媒体录像播放婺源景区概况。教师可随手指点以物示意,直观易懂,形象生动。(3)模拟教学法。教师和学生模拟教学内容中的不同角色,如讲解《模拟导游》中“导游带团”一节时,教师和学生可分别模拟导游、游客、酒店工作人员、景区工作人员等,模拟一个完整带团过程,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学生掌握知识。在《餐饮与客房管理》的“农家乐摆台”教学中,将学生带到餐厅,通过示范摆台的步骤和标准来教学生如何摆台,如何接待客人,为客人服务,融入乡村生态氛围;从而增加学生的直观认识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4)分组讨论法。在“环境保护”课程教学中,可以选择旅游领域热点话题,如:“黄金周旅游生态利弊”、“乡村旅游开发与保护”等,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教师主持,学生讨论,讨论时授课教师旁听之后作点评。教师在讲授其他基础课程时,也要有所侧重,加大论述农林生态旅游及创新创业的内容比例,如在讲述酒店管理时,着重对“农家乐”餐厅、民宿经营特点进行介绍;在讲述“旅游规划与开发”时,侧重研究“现代观光农业园的构建”、“乡村旅游项目策划”等内容。
3.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现农林院校的“生态创业美”
运用摄影、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雨课堂、慕课及翻转课堂教学等方式,使旅游专业课堂教学内容生动直观,提高教学效果。在利用课件教学的过程中,增加实例教学,便于学生接受所学的知识,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例如“地理学”、“康乐养生管理”、“园林概论”等课程的教学,用多媒体教学形象更逼真,由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活学活用,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积极鼓励和要求每一位本专业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如导游证、饭店服务技能、茶艺师等证书)和相关技能大赛,提高全面素质,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3.4改革课程考核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考核,不能用传统的闭卷答题形式,应针对创新创业课程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手段。比如,鼓励学生通过调查报告、项目策划、演讲赛等形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导游业务”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可以笔试和口试相结合,从导游讲解能力、导游规范服务能力、旅游接待殊问题处理及应变能力及学生自身的仪表、仪容、行为举止规范进行考核。在实践考核方面,还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设计多样化的考核,比如旅游企业招聘、旅游市场营销调研、导游带团、计调业务、旅游景区影响策划、景区产品开发等,有效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针对每位学生的情况做出一个全面客观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劣势,增强他们创新创业的信心。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对于它具体的定义各界并没有达成共识。综合已有的研究资料表明,生态学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是指把自然生态系统定为研究对象,强调森林的自我修复能力和维持能力;经济学和法学的视角则侧重于,如何维护公益林的建设和管理,强调政策和制度的安排。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公益林补偿政策可以从3个方面来论述:(1)对于公益林生态补偿分为狭义和广义的认知,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大体上属于公益林生态补偿的狭义理解,也就说对生态功能进行的补偿。(2)该政策属于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干预行为,而其他群体则位于较为弱势的平台。(3)该政策更加重视经济学的补偿,它的最终目的在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森林资源的有效配置。
2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
2.1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必要性
环境保护的迫切性、生态建设特殊性和环境资源外部性共同决定了公益林补偿的重要性。公益林的外部经济性使受益人难以确定,并且建设公益林的回报率较低,对群众的吸引力不够,所以,建设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1)从公益林的外部经济性和公共商品性来说,生产实践对于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需求迫切。(2)从环境保护的急切性来说,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建立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求。(3)从公益林建设的特殊性来说,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建立是实践公益林体系的必要保证。(4)建立公益林补偿政策成为贫困生态区进入良性循环的一个必要条件。
2.2公益林补偿政策的理论依据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解决森林外部问题的前提就是解决森林的效益问题,但是因为森林的外部性问题具有扩散外延的特性,其能影响的范围和程度都难以进行具体的确认。故生态效益的精确性和公认度都不高,很难为森林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理论上的支持。由于森林生态效益具有流动性、受益范围广泛性、无形性等特性,又因为收益常常会隐藏自身的需求,所以森林的经营主体和受益者们很难进行面对面的直接的交易。故通常来说,科斯途径仅仅具有理论上的潜力,缺乏实际操作性。
3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相关研究
3.1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内容
(1)补偿主体。
国内学者就公益林补偿金的给予主体有3种:(a)国家是公益林补偿主体,国家财政提供大部分的补偿资金。(b)生态效能的受益者是公益林补偿的主体。(c)公益林补偿的主体并非是单一的某一方,而是多元化的,包括社会、市场和国家等。目前来说,国家仍是我国公益林生态补偿的主体,资金基本上来自于财政补贴。
(2)补偿的对象。
宋晓华等研究学者利用是否有经济来源区分够公益林的经营者,对于已经利用的森林资源例如革命圣地、名胜古迹和风景林等获得经济收入的经营者,则可以选择少补偿或者不补偿。
(3)补偿标准。
公益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核心就是补偿标准,它对公益林建设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力。补偿标准过高或过低都不好,过高增加了国家财政的压力,不能让社会效能和公益林生态效能达到最优组合;过低降低对公益林经营者的吸引力,不利于公益林的发展。
(4)补偿范围。
可以进行补偿的范围:由于禁止砍伐已经是主伐林的公益林而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以进行补偿的范围:非重点公益林可砍伐的部分;禁伐对其没有影响的公益林。
(5)补偿方式。
对公益林经营者的补偿可以通过生态租赁和购买的形式。但我国还处于发展中状态,购买会耗费大量资金,我国财政有限,因此不可能大范围的进行购买补偿。生态租赁是指政府每年通过向公益林经营者支付一定租金的方式来租赁公益林,然后又进一步对公益林经营者进行管理和培养。
3.2公益林补偿政策的分析———以景谷县为例
景谷县是一个自治县,拥有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2004年起开始了公益林的补偿工作。据调查显示,景谷县有149866.67hm2生态公益林,其中65666.67hm2公益林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2013年景谷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到位913.96万元,其中中央资金556.82万元,省级资金357.14万元。在后续的检查工作发现,景谷县的公益林补偿仍存在一些问题,乡镇档案的管理工作不够完善,补偿资金兑现缓慢。总体来说,景谷县的生态林补偿政策实施较好,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公益林管理等方面都较为完善。在今后的政策实施中,要更加注重调动群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有力保障。
4结语
关键词:文化旅游 镇域经济 农民增收
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文化旅游产业既是先天性的生态产业,又是加快城乡融合、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张格庄镇围绕建设“产业优势突出、文化风格鲜明、民风淳朴和谐、生态环境优美的特色经济文化强镇”的目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省市区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挖掘整合张格庄文化旅游资源,真正做大做强做精做靓镇域文化旅游产业?对此,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张格庄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1.乡村休闲旅游加快发展,旅游综合实力持续提升。近年来,张格庄镇着力发展以大樱桃采摘游为重点的乡村旅游业,精心策划了五届大樱桃采摘节,培育起下官、黑石、东风等13个大樱桃采摘园。建设了全国首座大樱桃博物馆,集中展示大樱桃历史和民俗文化,收藏了全国著名书法家权希军、玻璃画创始人赵文竹等一大批知名人士的优秀作品,吸引了大量高端游客前来观摩。与香港棒师傅、程果商贸等高端企业合作,生产樱桃果脯、樱桃果酱、樱桃保健枕等延伸产品,扶持蓝湾有机蔬菜基地、福昊庄园等龙头企业,引进大娘面食等特色美食,着力发展集采摘、垂钓、野营、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大型休闲农业园区。
2.重点旅游景区建设快速破题,旅游业布局不断优化。对全镇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大力培育以峆山卢寺为龙头,蓝湾有机蔬菜生态园、福昊庄园、瑶马岔生态农庄和瑶琪生态园以及蓝湾旅游度假区等为支撑的旅游项目集群,初步形成了集佛教文化、生态休闲、餐饮垂钓、温泉养生、观光游览等多种功能为于一体的旅游产业体系。其中,总投资13亿元、占地250亩的峆山卢寺恢复重建工程正在加快推进,建成后将成为山东规模最大的佛教建筑群,对带动张格庄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与峆山卢寺形成功能互补的蓝湾旅游度假区,重点建设具有欧洲风情的旅游、休憩、居住、休养乐园,着力打造环双龙潭最大最美的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3.旅游小镇品牌效应持续放大,旅游氛围日益浓厚。按照“生态为媒、节庆搭台、文化唱戏”的发展思路,依托“中国大樱桃第一镇”的品牌优势和山水生态资源,连续在中央电视台等高层次媒体进行宣传推介,2011年大樱桃节被评为中国十大节庆之一。围绕民俗文化,深入挖掘抬阁、根雕、剪纸等文化资源,把民间传统技艺、传统美食、佛教文化、书画摄影展等元素统一包装运作、联合打造,以传统彰显特色,以特色聚集人气。聘请国内知名的同济大学小城镇规划专家,高水平编制镇驻地及周边的规划设计,着力打造以欧式建筑为主体的欧洲风情大樱桃小镇。
二、张格庄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必要性
1.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转方式调结构、壮大镇域经济的必然选择。旅游业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产业,是关乎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建设生态文明的一项“美丽事业”。张格庄镇的水源地位置、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共同决定了只有立足区域特点,放大资源优势,以有机农业和品牌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业为先导,迅速提高服务业发展层次,才能促进镇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解决人多地少、保护库区生态的必由之路。张格庄镇处于烟台市最大的水源地双龙潭上游,受水源地环境保护要求的制约,不具备发展传统工业和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条件。全镇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6亩,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农民在土地上的增收空间十分有限,必须在提高单位土地产出效益和转移农村劳动力上下功夫。结合北京郊区、成都“五朵金花”等地经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人多地少问题的有效途径。
3.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幸福指数的迫切选择。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低、范围广、层次多,可吸纳因产业结构升级从一二产业转移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随着张格庄旅游小镇的快速发展,必将带来可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与文化旅游业相配套的服务行业会成为农民创业增收的重要渠道。
三、加快发展张格庄镇文化旅游产业的对策建议
千年古刹峆山卢寺将于2013年5月举行开光法会,标志着峆山卢寺重建一期工程顺利竣工,也标志着以峆山卢寺为重点的旅游景区建设拉开了新的框架,为张格庄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建议以峆山卢寺重建为契机,配套推进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实施重点项目带动产业整体发展的思路,加快打造“一山一寺、一水一带、一果一业、一村一品”的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
1.“一山一寺”,即峆山卢山脉和峆山卢寺。峆山卢寺建成后将成为山东省规模最大的佛教建筑群,周边温泉、溪水、林木等自然资源和历史典故等人文资源密集,是全区不可多得的旅游宝地。建议加快建设规划总面积2万亩的峆山卢寺万亩森林公园,主要包括峆山卢寺主寺庙及其附属建筑、龙禅峪、围子山、狮子山四大板块,形成具有休闲度假、保健养生、观光游乐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区。同时结合山中饮马湾、棘子岭、蝎子洞、龙王溶洞、千年银杏等景点资源和与之相关的文化资源,开辟出一条“边走边采边听边看”的休闲旅游线路。开辟通往塔顶的石阶登道,建设与古建筑相和谐的服务设施,再现“峆山卢烟云”胜景。
2.“一水一带”,即双龙潭和环库带。以双龙潭保护性开发为契机,突出绿色、山水、自然等元素,沿路布置木屋别墅、农家饭店、野营场地、汽车影院、水上活动等旅游项目,包括有机蔬菜采摘园、农家乐、环库慢行街、娱乐项目等。借鉴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宋城千古情等文化演艺模式,打造大型山水实景大戏;在环库平坦开阔地带建设汽车影院,即观众在各自汽车里通过调频观看露天电影,建成后可延长游客滞留时间,增加夜间游客数量。
3.“一果一业”,即水果和大樱桃产业。张格庄镇地处北纬37度黄金分割线上,是著名的水果之乡,适宜种植樱桃、苹果、葡萄、桃子等水果。要在保证大樱桃品牌优势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其他水果的种植量,拉长采摘链条。挑选优质的大樱桃种植示范园,种植名优品种,科学规范管理,果品统一精致包装,作为高档礼品进行出售,提高大樱桃的精品形象和档次,打进大樱桃高端市场。继续做好有机食品、品牌农业和产品加工,进一步打牢和提升张格庄大樱桃品牌地位。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城乡一体化;农村产业规划
定边县贺圈镇小巨滩村是榆林市市级新型农村示范社区之一,立足于小巨滩村庄现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吸引人口和产业聚集,根据农村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际需要,达成居住集中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社区化、设施城镇化,达到集约土地、规模生产、提升功能、方便生活的建设要求。
通过对小巨滩村的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实地调查,对今后的发展目标做了认真分析,获取了第一手资料。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坚持按照“产业发展是支撑,城镇体系是载体,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目标”的总体思路,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探索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模式,把村民发展致富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机的融和在一起,使规划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
1 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农村一定地域范围内聚居的,从事现代农业生产、享受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社会服务的、实行城镇社区管理模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其不是仅仅依靠传统维系的文化共同体,而是具有多样性共同联系的地域共同体,是城镇建设的延伸点,是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落脚点,是农村城镇化的切入点和示范点。其建设目标是达成居住集中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社区化、设施城镇化。
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
2.1 自然村落的解体推动农村社会重构
近年来,随着榆林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镇,导致农业村庄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许多村庄出现了“空壳化”、“空心化”的现象。此类村庄的衰落加快了农村社会重构和农村社区的崛起。
2.2 新型农村社区是农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依托
在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改善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引导周围村庄人口逐步向社区中心村集中,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为榆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2.3 新型农村社区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
农村社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原有农村社会结构,以开放为基础的地域性自治代替封闭村落为基础的村民自治,有利于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村社会的健康发展。
2.4 新型农村社区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新型农村社区具有较强的聚集组合功能,可以吸纳大量的社会资源和培育各种社会组织,在加强合作和改善服务中推进农业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2.5 新型农村社区有利于现代文明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为农民参与社区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利于逐步培养农民的民主竞争、合作协商精神,增强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感,推动现代文明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3 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战略及空间布局
以居住集中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社区化、设施城镇化为目标,加快村庄整合布点,寻找科学合理的社区建设模式,制定社区建设标准,采取试点先行、重点推进的策略,促进农村社区建设,逐步实现农村社区全覆盖。
结合上位规划对村镇体系布局、农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新型农村社区内各功能区相对集中紧凑,有机联系;做到人畜分离,确保人居环境卫生;村内道路路面硬化,水源安全可靠,电力通信畅通,垃圾定点收运,污水雨水分流,污水处理后排放;设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内有活动中心、卫生室或便民诊所、商店或超市放心店等公共服务设施。
4 小巨滩新型农村社区规划
4.1 小巨滩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
小巨滩村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且土地相对集中,利于进行集中连片实施生产,而居住用地集中布置于村庄中部。因此小巨滩空间发展布局采用组团集中式布局。
4.2 社区性质
小巨滩是以农、林、畜为主导的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社区。
4.3 建设用地选择及发展方向
充分利用原有用地调整挖潜,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相协调,选择原村庄建设用地作为未来建设用地,通过规划,逐渐搬迁旧村庄住户至新规划社区中,分阶段分批实施,搬迁后,旧村就地改造作为新的社区规划用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
4.4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设立的宗旨在于“使农民‘小事不出社区、大事有人’,为农民提供‘零距离服务’”。推行农村社区化服务,在社区设立社区服务中心,设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便民服务、社区教育、社区超市等5个服务站(室)和一个办事服务厅,确保与社区群众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项目实现“一门式”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