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范文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第1篇: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环境说;理想说;系统说

1、生态城市的学说、涵义

生态城市的兴起,是与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紧密相关的。“生态”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原意为“家”和“住所”。1866年,德国科学家海克尔(Haeckel)首先将这一概念用于科学的意义,提出了生态学(ecology)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城市”中的“生态”二字,实际上恢复了“生态”的本意,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的含义。生态城市以反对环境污染、追求优美的自然环境为起点,同时融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恰当地全面表达人类理想城市的内涵。目前,关于生态城市的理解是多方面的,尚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切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说法。

环境说。这种观念将生态城市进行单向化、简单化和现实化理解,认为生态城市是绿化率高、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花园城市。

理想说。这种观念是将“生态城市”完美化和理想化,认为“生态城市”是人类的一种理想,是一种乌托邦式的虚幻的东西。

系统说。是从分析城市的生态系统着手,认为只要实现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良性运行的城市就是生态城市。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以上两种观点的结合,也就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结合。它既立足现实,兼顾了城市的各种生态要素,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还有其丰富的、深厚的理论基础。因此,这种观点已经为多数人所接受。以上三种学说都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的,都是积极的、进取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环境说注重现实,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理想说注重未来的理想和完美,是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生态城市,是生态城市的最终实现形式。系统说从问题的根本出发,将现实与理想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用性,是生态城市研究的主要依据和立足点。本文对生态城市的理解主要采取系统说的视角。

2、生态城市的涵义

从其内涵上讲,生态城市是指基本结构和功能符合生态学原理,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度开放和高效利用,居民安居乐业的城市。具体来说,生态城市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价值的综合性概念。它不只涉及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而是一个以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以资源流动为命脉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的复合系统。生态城市的内涵远不只是清洁的环境和体面的外表,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其社会的和谐,在于其对人性的尊重,在于具有维护社会正义的社会机制,在于其居民的安居乐业。只有宏伟、美丽、清洁的外表是不可能实现整个城市的生态化的,生态城市更在于其内在的、有机的、综合性的含义,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生态城市的基本要求,宜人居住是生态城市的基本性质和目标,社会和谐是生态城市的主要特征,甚至可以说社会和谐是生态城市实现自然生态良性运转,从而也是整个城市生态系统良性运行的基础。

3、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

生态城市作为人类理想的人居环境,应当更明确、更全面地体现城市的本质,即宜人居住。其中不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且人与人也和睦相处,每个市民在其中都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并得到充分的关怀,还有足够的机会实现个人的发展。生态城市具体表现为以下基本特征。

和谐性。生态城市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和经济金色点缀而诚信危机、道德滑坡、社会混乱、缺乏生气的人类居所,而是一个充满关心和爱心、保护人、陶冶人的人居环境。在生态城市中,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人们诚实善良、道德守信,相互帮助、互相关心,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富有生机和活力,它是能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生态文化浓郁的和谐人居环境。生态城市中的和谐反映为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系统内的和谐三个方面的内容。在生态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社会关系良性运行。

高效性。生态城市一改传统城市“高消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提倡绿色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化。生态城市要增强生产要素的产出率,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改变以“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非循环”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低投入、少消耗、高产出、高效益、可更新、零排放的新形式。

多样性。生态城市建设不能照抄照搬、千城一面。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订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体现民族形式、地方风格、时代精神。例如我国第一代建筑师设计出的像南京中山陵、上海中国银行大楼、紫金山体育场就具有“中国现代建筑”的风格。

【参考文献】

[1]董宪军.生态城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孙正甲.生态政治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第2篇: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意识;生态道德教育;低碳经济;绿色消费;环境伦理法制

中图分类号:B82-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13)02-0031-08

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集聚地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凝聚着人类巨大的创造力与智慧,体现了不同时代的社会发展与文明。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城市化进程处于加速发展阶段。1800年,世界仅有2%的人口居住在城市,1950年时则迅速攀升到了29%,而联合国《世界城市状况报告2008-2009年》的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全世界有50%以上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区,而在未来20年内,全世界人口中近60%将是城市居民。”联合国人居署:《和谐城市――世界城市状况报告2008/200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2页。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蓝皮书也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达6.91亿,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镇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常住人口。今后20年内,中国将有近5亿农民需要实现市民化。”潘家华、魏后凯:《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迈向城市时代的绿色繁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1页。由此可见,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工业文明浪潮的必然结果,城市作为人类未来的主要聚居地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随着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城市和自然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联合国人居署的报告指出:“虽然世界城市面积只占全世界土地总面积的2%,但却消耗着75%的世界自然资源,产生着占世界总量75%的废弃物。特别是大规模城市化进程,往往以人口大量集中、资源大量消耗、污染物大量排放为主要特征,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引发了一系列不可低估的环境负面问题。”联合国人居署:《和谐城市――世界城市状况报告2008/200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2页。城市环境恶化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对现代城市建设的深刻反思。在此基础上,生态城市建设应运而生。

生态城市是为了解决城市当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恶化的必由之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城市发展模式。城市生态环境的衰败只是问题的症状而非根源,而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的价值观念。因此,生态城市建设不能仅仅依靠物质、技术和资源手段,最根本的是对人类的价值观念进行转变,以期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导思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学从研究人与自然深层关系出发,通过转变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而为城市环境问题提供解决策略,对当前的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说环境伦理学是理论基础,生态城市建设则是其引导下的具体实践,在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学视角下建设生态城市,必然会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一、传统的城市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其伦理内因

城市最早起源于农业文明时代。经过不断的发展,城市逐渐成为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聚集地。在农业文明社会中,城市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城市数量少且规模小,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也十分低,城市化现象并不显著。农业文明社会中的物质条件、技术手段都十分简单,人类依托于自然界而生存和居住,对自然十分敬畏,顺从和适应大自然的安排。在城市建设方面,传统的农业城市建设以自然为本,遵循“自然本体论”的城市发展模式。因此,农业文明时代的城市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小,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较强,城市与自然处于原始的小农经济的和谐统一。

尽管城市起源于农业文明时代,但人口大规模的向城市迁徙则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促进世界人口加速向城市聚集,工业革命以后的城市数量和规模都开始剧增。工业文明社会的现代城市,一方面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快速发展的城市也给城市和人类社会带来了众多问题。正如联合国人居署所指出的那样:“城市呈现出人类最好或最坏的一面,它们是历史和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各种革新、产业、科技、企业精神和创造力的孵化器,城市是人类最崇高的思想、雄心和愿望的物化形态,城市通过创造财富可以推动国家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并提供就业机会,却也可能成为贫困、社会歧视和环境恶化的温床。”联合国人居署:《和谐城市――世界城市状况报告2008/2009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2页。

第3篇: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范文

(一)城市的加速发展产生了生态环境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8.5%提高到2004年的41%。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50%左右(国际经验30%至70%为加速城市化时期)。这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以聚集为主要趋势的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

城市的加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城市经济对我国GDP 的贡献率已超过70%,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新增加的城市人口大约为1500万,促进了城市非农就业岗位增加;城市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城市功能逐步健全和优化;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存环境得到改善;城市文明不断渗透传播,推动了城乡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人的素质不断提高……。

城市的加速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负效应。据联合国环境署统计,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人口消费全球75%的自然资源,并产生全球75%的垃圾。

传统城市的生态环境负效应主要表现为:一是空气污染。城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烟尘,笼罩在城市上空,给城市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危害,也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2004年全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在监测的342个城市中,只有132个城市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仅占38.6%;空气质量为三级的城市有141个,占41.2%;而劣于三级的城市达69个,占20.2%。二是固体废弃物污染。我国城市垃圾年清运量约1.49亿吨,并且还在以每年8~10%的速度增加,无害化处理却不到20%;工业固体废弃物每年大约产生6亿吨,其中,危险废弃物占5~6%,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到46%,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圈之中。三是水环境污染。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大约为414×108m3/a,城市污水处理率和二级处理率分别仅达30%和15%,污水回用率则更低。由于大量工业和城市生活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江河造成90%左右城市河段受到严重污染。四是资源短缺加剧。我国约有42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114座严重缺水,全国城市日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年缺水量60亿立方米。能源供需每年都有缺口并呈扩大的趋势,以天津为例,2004年可供全市消费的能源量年末库存量为-348.03万吨标准煤,缺口比2000年增加了115.66万吨,年均增长10.63%。五是资源利用效率较低。2004年,我国的GDP只占全世界的4%,但消耗的原煤占世界的38%,钢材占27.4%,氧化铝占21.4%,水泥占45.8%。按现行汇率计算,我国资源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能源利用率为3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5%,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个、25个、20个百分点。每辆汽车年油耗为2.3吨,比美国高27.8%,比欧盟高53.3%,比日本高109.1%。单位GDP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是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8倍左右。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也较低。在发达国家,废钢铁、废铜、废橡胶的回收利用率都达到了90%,而我国废钢铁回收利用率仅为45%、废铜回收利用率为30%,废橡胶的回收利用率为40%。

上述种种生态环境负效应使得城市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二)生态缺失是传统城市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根源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城市发展有三个阶段:一是“自然本体论”城市。这种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早期形成的,在自然因素完全决定和支配人类定居区域演变的特定情况下的城市表现形态,反映了人类社会生产水平在自然面前处于劣势时体现的顺应自然的城市发展思想。二是“人类本体论”城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的因素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以人类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思想兴盛一时,对城市的存在和演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三是“生态本体论”城市。即人、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和谐、均衡的城市生态系统,这才会带来城市的持续兴旺和繁荣,即所谓生态型城市。

我国的城市,已经历了从“自然本体论”向“人类本体论”城市的转变。在“人类本体论”思想主宰下,人们只关注社会经济指标,而将生态指标排除在视野之外,也就是说生态环境因素迷失在城市发展进程之外。人们不仅忽略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存在,仅仅把自然生态系统看作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看作是人类任意索取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场所,是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而且还忽略了城市这个人工系统自身也应该具备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的自我平衡机制。我们把城市发展中这种缺少对生态因素关注的现象,称为生态缺失。城市发展理论和指导思想上的生态缺失,导致了城市系统的生态缺失,使得城市成为经济上的明星,生态上的黑洞。城市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矛盾的加剧等种种生态环境负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源自城市发展理论和城市系统的生态缺失,源自不适当的城市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因此,生态缺失成为我国传统城市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根源。

二、生态回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生态回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市是一个人工系统。它作为人们改造自然最彻底的一种人居环境,是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改造自然的价值观和意志的真实体现。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对城市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制约瓶颈的逐渐认知,生态因素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开始意识到,城市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社会因素,也要关注生态因素。只有三者的全面协调发展才会有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包括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它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集中体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机能能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在保证城市和城市体系经济效率及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使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费和污染最小化。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此,实现生态回归,实现“人类本体论”城市向“生态本体论”城市的转变,是逆转城市发展中的生态环境负效应的必然选择,也是传统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市发展中的生态回归,就是要使城市系统能够具备生态调节机能,能够维护城市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在保证经济效率及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使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费和污染最小化,实现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协调,实现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的统一。

城市发展中的生态回归,实质上是一场生态环境革命。它是以人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为宗旨,以城市发展中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和谐为目标,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与工业布局为手段,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改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和价值,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创造力、生产力,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市稳定、协调和永续发展的环境复合工程。

城市发展中的生态回归,就是要彻底改变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单纯的“环卫”、“环保”和“污染治理”等传统观念,打破“生态环境建设就是投资”、“要工业就不能要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等的传统认识,建立全新的生态环境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论、新思路和新模式。把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态环境革命整合城市发展诸要素,提升城市价值,以城市增值盘活资产存量,从而高效聚集城市财富,并以城市丰厚的经济实力投入环境和城市综合建设的良性增长循环中。

(二)生态回归所追求的城市发展目标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英文为ecopolis或ecocity或ecoville或ecological city,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前苏联生态学家O·Yanitsky(1987)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为创造力和生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美国生态学家Richard Register(1987)则认为生态城市即生态健全的城市,是低污、节能、紧凑、充满活力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1999)在《自然生态化:为人类和地球彻底改造城市》中指出: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将规划本国城市放在长期协调发展的地位,而其大方向只能选择走生态化的道路。城市生态化也就是“生态城市”,简单地说就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区形式;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创造力、生产力,并促使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永续发展的自然和人工环境复合系统。

由以上论述我们可以概括出生态城市包含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自然生态化,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化。自然生态化是基础,经济生态化是条件,社会生态化是目的,复合生态化是前提。从涉及领域来看,生态城市是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以资源和能源流动为命脉、以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统一体。从城市生态环境方面来看,生态城市的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良好的环境质量和充足的环境容量,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融合。从城市经济方面来看,生态城市既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更要保证增长的质量,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从社会方面来看,人们的价值取向已不再是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目的。科技、教育、道德、法律等都将“生态化”。

与传统城市相比,生态城市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和谐性。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体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更是体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要营造满足人们自身需求、文化气息浓郁、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居住地。二是整体性。生态城市不是单以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经济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生态城市建设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三是持续性。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公平地满足现代与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不因眼前的利益而以“掠夺”的方式促进城市短时的“繁荣”,保证城市发展的健康、持续和协调。四是高效性。与传统城市“高能耗”、“非循环”相比,生态城市的运行机制是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协调。五是区域性。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城市,但是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考虑城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必须建立在城乡的区域平衡基础上,并表现为明显的区域特征。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和生态文明时代。面对城市化、人口、环境资源的巨大压力和严峻的挑战,未来城市发展也必将体现生态文明这一时代特征,只能走城市生态化发展道路。建设生态城市是生态回归所追求的城市发展目标,是城市发展变革的系统工程,也是走出“人类困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实现城市生态回归的最佳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将经济与社会、生态系统联结起来的全新的经济范畴。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回归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物质循环运动的本质属性,运用生态学规律改造传统经济系统的线型物质流动模式,以物质的高效利用和充分循环利用为核心,以“3R”即“减量化(Reduce)、再循环(Recycle)、再利用(Reuse)”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重新构造经济系统,实现“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和能量梯次、闭环流动型经济。

1.循环经济是实现城市生态回归的切入点

实现城市生态回归,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必须选准切入点。在自然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的平衡发展与良性循环这个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中,经济生态化是前提,没有经济的生态化,就不可能有城市的生态化。因此,实现城市的生态回归、建设生态城市必须以经济生态化为切入点,从“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入手。循环经济正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回归,它突破了传统经济对建设生态城市的最大壁垒。

城市化是以工业化为基础的,传统城市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与工业化运动以来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特征的传统线性经济模式密切相关,与传统的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非循环性密切相关,这种非循环性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致命缺陷。而且目前末端控制和治理,没有从“生态—经济—社会”巨系统的整体着眼,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环境恶化危机。因此,实现城市生态回归,建设生态城市,就必须对传统的人类社会经济体系进行创新,而循环经济代表了这种创新方向,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革命。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善待地球的发展观和价值观。它与传统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内部是一些相互不发生关系的线性物质流的叠加,由此造成出入系统的物质流远远大于内部相互交流的物质流,形成“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经济特征;而前者则要求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在系统内部以互联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使进入系统的所有的物质和能源都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达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结果。一个理想的循环经济系统通常包括四类主要行为者:资源开采者、处理者(制造商)、消费者和废物处理者。由于存在反馈式、网络状的相互联系,系统内不同行为者之间的物质流远远大于出入系统的物质流。循环经济可以为优化城市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提供整体性的思路,为传统城市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济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2.循环经济能够体现城市生态回归的核心思想

实现城市生态回归、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用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理论来规划、设计和建设城市,解决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生态缺失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资源的浪费问题,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而循环经济正是运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其主要目标是:第一,减少物质投入量。针对产业链的输入端,强调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与利用,以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为经济活动的投入主体,以物质投入量最小化(低开发)为目标,达到既定社会经济目标。第二,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针对产业链的输出端,强调以废弃物排放最小化为目标(低排放),实现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以及社会生活各领域产生的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再造。第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为目标,要求通过发展减物质化和再资源化技术,提高物质、产品之间的转化效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输入和输出经济系统的物质流。第四,提高物质循环利用率。以物质循环利用率最大化为目标,强调构筑从废弃物到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企业)共生组合,建立“经济食物链”和循环链,通过系统内部相互关联、彼此叠加的物质流转换和能量流循环,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尽可能降低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思想。作为一种发展模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达到减少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降低人类生活、经济活动及社会发展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等目的。因此,可以说循环经济集中体现了城市生态回归和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思想。实现城市生态回归、建设生态城市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了空间、舞台、机遇和条件,而发展循环经济为实现城市生态回归、建设生态城市找到了有效的实现途径、形式和抓手。

四、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是实现城市生态回归的基础

城市的循环经济体系不同于传统的经济运行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首先构建循环经济体系。而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消耗大量的人、财、物力,并且对旧体系的改造比新体系的建设更加复杂,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应该在城市化进程当中,结合新城市(城区)的建设和老城市(城区)的扩建和改造,用超前性理念和系统工程思想,制定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制定科学的城市建设和布局标准,以避免新建设的城市和城区的经济社会运行系统不符合循环经济系统的要求,刚刚建成就要改造、重建,造成各种资源的巨大浪费。

未来几十年,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重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城市产业循环体系

构建城市产业循环体系的目的是要解决城市生产活动中的资源循环利用问题。

我国目前的城市产业体系存在的共同缺陷:一是布局分散,缺少按照产业特色和同类产业要素集聚的原则构建的特色产业园区,现有的园区也多是综合性的产业园区,园区内多种产业并存,缺乏产业关联,各园区间的产业结构趋同,不利于建立产业间和园区之间的物质循环关系。二是缺少按生态学原理构造的产业物质流循环链,即上游产品、企业、产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产品、企业、产业的原料……,现行产业链主要是按照产品流向构造的,即具有前向、后向关联的产品之间构成产业链和产品链。

在城市化进程中构建城市产业循环体系。首先,要制定科学的城市经济发展规划,必须要充分考虑城市产业循环链条和网络的建设内容,按照生态学原理和产业集聚原则,搞好新建城市(城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规划,搞好老城市(城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规划。其次,按照产业布局规划和各产业园区的功能定位,结合新项目招商引资和老企业搬迁改造,集中打造两类产业园区。一类是特色产业园区,将同类产业项目集中摆放,这样,即有利于同类企业共享资源、联合开发清洁生产技术,交流企业内部物料循环利用的经验,提高产业、园区内部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物料和能源使用量和排放量;又有利于将同类企业产生的成份大体相同的废弃物集中起来,寻找并供给产业“食物链”、“循环链”的下端企业或园区,形成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另一类是生态产业园区,将具有废弃物代谢关系、属于产业“食物链”上、下游关系的企业集中到同一园区,形成纵向闭合的产业循环链,以达到零排放的目的。第三,对于城市建成区已有的、暂时无法向相关的特色园区、生态园区集中的企业,也要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企业内部物料循环利用的水平。并且还要在生态工业园区试点基础上,由各城市工业主管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等牵头组织对所辖企业进行废物代谢网络调研,按工业生态学原理进行相关分析,对具备输出、输入潜能而未形成输出、输入关系的企业,组织洽谈,促成其建立链接关系;对在本辖区范围内无法找到链接对象的企业,可跨产业和地区寻找链接伙伴。第四,对于找不到链接伙伴的企业、产业或园区,要积极地组织引进和研发相关的补链项目,建立产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力争在本市、本部门不存在产业循环链的断点。第五,要大力发展静脉产业和环境产业。静脉产业是指将废弃物转换为再生资源的产业。它是传统的动脉产业(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反馈式流程,是构成完整的产业循环链条的不可缺少的半环。而环境产业本身即是城市产业循环链的必不可少的补链环节,又是为构建城市产业循环链提供必要的技术、设备和手段支持的产业,还是形成整个城市完整的循环经济环路的重要环节。

总之,构建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和网络,就是要把各个产业环节和子系统中的断点或缺损的半环接续起来,形成反馈流程;就是要使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特色工业园区之间发展横向耦合和纵向闭合关系,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以达到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

(二)构建城市生活垃圾循环利用体系

构建城市生活垃圾循环利用体系的目的是要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的再循环利用问题。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大体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填埋,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垃圾都采用占地填埋的处理方式。其弊端是:费用高昂, 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200元至300元人民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仅北京市日产垃圾就有12000吨,目前达到一定规模的垃圾堆在北京五环路以内有700多处,占地500多万平方米,每年仍以3—5%的速度增加;沼气泄露,污染空气;垃圾爆炸、垃圾场崩塌造成瞬间的悲剧;剧毒的垃圾液体泄露,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威胁人类及其他生物的安全等。二是焚烧,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不仅投资惊人,并且会增加二次污染的风险。剧毒致癌物质二恶英就是垃圾焚烧后产生的主要气体成分之一。而且无论填埋还是焚烧,都是对资源无谓的浪费。第三种垃圾处理方式是焚烧发电,与前两种方式相比,其最大的优点是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将垃圾转化成了电能。但是它的投资更加惊人,对垃圾的质量(可燃性)要求较高,而且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垃圾液和二恶英污染。所以,这也不是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最佳途径。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在许多国家,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再生资源回收总值已达到2500亿美元/年,并且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全世界钢产量的45%、铜产量的62%、铝产量的22%、铅产量的40%、锌产量的30%、纸制品的35%来自于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并且利用再生资源进行生产,不仅可以节约自然资源,遏制垃圾泛滥,而且要比利用天然原料进行生产能耗低,污染物排放少。例如,利用1吨废纸,可造纸800公斤,节约木材3立方米、烧碱300公斤、电300度,还可以少排大量造纸污水。因此,实现垃圾的再资源化和再循环利用是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根本途径。

垃圾分为有机类,无机类和弃土类垃圾,只有将它们混在一起的时候才是垃圾,一旦分类回收就都是资源:有机类垃圾可以转换成家畜饲料、有机肥料等;无机类垃圾可以分为各种金属、纸、玻璃、塑料等大类,重新成为生产原料;而弃土类垃圾则可以用作道路垫土。那么,构建城市生活垃圾循环利用体系,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的再循环利用问题,其关键就是实现城市垃圾的分类,即从源头开始分类收集、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垃圾分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缓解城市资源瓶颈,就处理的成本与效益而言,应该是最佳选择。

在城市化进程中构建城市垃圾循环利用体系。首先,应该制定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的分步骤推进办法,明确城市新建住宅或住宅小区必须安装有机垃圾处理设施;明确垃圾的管理标准,明确城市环卫系统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和清运的责任和义务。其次,要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以及每个居民在垃圾分类中应履行的义务,使垃圾分类逐渐深入市民的思想和生活,并主动对垃圾分类给予支持配合,就像为能饮用到洁净自来水付费一样天经地义。第三,政府应增加相关方面的投入,保证垃圾分类的物质设施建设,为垃圾分类提供各种便利的条件,如在街道两旁和居民区内设立分类垃圾桶等。第四,由政府与环保企业、房地产开发商联手,在新建住宅区安装有机垃圾(生物垃圾)处理机并建立处理生物垃圾的工作房,通过加热干燥和微生物分解等方式,将有机垃圾转换成家畜饲料、有机肥料等。也可以推广安装专供家庭使用的厨余垃圾处理器,将厨余垃圾搅碎后,直接进入下水道。第五,结合文明社区建设,开展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由小区保洁员负责指导、监督居民将不同类垃圾正确投放到不同的垃圾箱内,由环卫部门或相关的产业化公司将垃圾分别送往相关企业。第六,在试点基础上,向整个城市推广。第七,大力发展废旧物资回收产业。逐步形成废旧物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产业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尽快建立和完善多渠道的可利用物资回收系统。第八,培育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把过去的分散回收集中到规范的市场中来,为资源调控和优化配置提供更多选择。

(三)构建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目前,我国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缺少雨水收集系统。由于地面硬化,又缺乏相应的雨水收集管线和设施,导致天然雨水直接流入污水管线,被排放掉了。二是缺乏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规划。在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虽然进行了城市的供水及排水规划,但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尤其是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规划,这势必会造成重复建设和决策失误。三是城市污水管网设施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一般是城市居民生活污水、工厂企业生产废水、机关单位生活污水、公共服务设施污水混在一起,大部分通过城市综合污水排放管网直接排放河流,小部分经过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排入河流,二级生物处理率不到15%,污水回用率很低。绝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目标是达标排放,往往没有考虑污水的大规模再生利用等。四是城市人类排泄物从卫生间(厕所),经过下水管道,进入化粪池沉淀,一部分进入城市综合下水管网,被排放或处理;一部分长时间积淀于化粪池,最后被当作废物倒掉。这种排放、处理形式,一方面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别是海洋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另一方面又造成大量肥源流失。同时,由于厕所下水的直接排放,浪费了大量的淡水资源等。

事实上,雨水是城市的天然水源,不应任其白白浪费。而城市污水更是水量稳定、供给可靠的一种潜在水资源,其再生利用是开源节流、减轻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的途径之一。

第4篇: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古典园林;现代;造园;和谐

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1-0188-1

世界园林有东方、西亚、欧洲三大系统,中国古典园林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东方系园林以我国园林为代表。中国造园艺术主要特色是自然山水、植物和人工山水、植物栽培与建筑相结合。中国的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极具艺术魅力,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1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1.1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

世界园林的发展同世界历史的沿革一样,不可避免地遵循着兴起―发展―成熟的轨迹,各国园林风格与样式的形成与各国不同的历史发展有着密切关系,都是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最终成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经历了“囿-苑-自然山水园-写意山水园”几个阶段。从历史上看,中国古典园林的最初以欣赏建筑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尤其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剧,现代园林是以欣赏植物造景为主了。

1.2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自古至今,中国园林都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融。中国古典园林以传统文化为中心,委婉含蓄。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进程中,园林艺术的发展是随着我国绘画诗歌等艺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园林的诗情画意,表现为诗、画对园林艺术的精神渗透;诗画艺术直接转化为园林的物质造型。园林的艺术创作一方面要师法自然、表现自然,另一方面也需要向绘画汲取营养。中国古典园林大多为统治者和达官显贵服务,所以大多建造在相对封闭的与外界的自然或城市环境相对隔绝的空间环境中。设计者力求在狭小的空间环境中表现出宏大的自然山水之势。山石、林泉等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素材,入画是园林设计的基本要求。正可谓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2 中国现代园林的特点

我国现代园林具有社会性和公共性,政府对人居环境日益重视,很多城市开放公园,并大量开辟人居绿化环境。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政府提出了生态园林的城市发展思路,正是从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自然景观的形成是大自然造就的,但她的美也很容易受到破坏,而且这个破坏的人为因素很大,也很严重。人类认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国纷纷开始以发展植物造园,植物造景为主的城市绿地,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园林是以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用生态学原理研究植物个体和群落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互惠共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化学互感作用等)的关系,同时研究以植物群落的发展、组成、特性及其相互作用,扬其共生、避其相克,形成有规律的人工生态经济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宜的季相色彩,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现代城市园林与时俱进的,表现形式应着眼于服务普通公众,讲究自由流畅,追求简洁明快,风格上博采众长。现代城市园林注重加大游园、广场绿地在公共绿地中的数量和比重,在发展儿童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专类公园的同时,在今后的城市公共绿地发展上做到先规划后施工。形成普遍均匀地发展中小型绿地的城市绿地新格局。

3 古典园林艺术对现代园林的影响

第5篇: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范文

摘要:指出了随着苏州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苏州水资源的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排入水体的污染物也越来越多,造成水质型缺水。针对这一现状,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出发,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水资源的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质型缺水;苏州市

收稿日期:20120324

作者简介:陈亦晶(1986—),男,江苏苏州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现场监测工作。中图分类号:X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5021802

1引言

苏州以水而闻名天下,素有“江南水乡”、“东方威尼斯”的美誉,似乎苏州不可能出现缺水的状况。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由于苏州城市化的迅速加快,水的污染状况相当严重,因此苏州出现了由于污染造成的水质型缺水。

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腹部,它北枕长江,东邻上海,南连浙江省嘉兴、湖州两市,西濒太湖、无锡市,是江苏省最东南部的省辖市。全市地形以圩区、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整个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沿江高而腹部低,西南部又多小山丘,全市总面积8 48842km2。

苏州古称“平江”,境内河港交织,水网纵横,湖泊众多,共有河道2万余条,湖泊300多个,水域面积占4252%之多。河港湖泊相互串通,总的流向趋势是由西北流向东南,由沿江流向腹部。

近些年来,苏州的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现在城市化水平已接近70%。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造成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加之高楼大厦的鳞次栉比,使得整个城市显得相当的拥挤。而人口的增加对相对脆弱的城市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污染物的排放会相应增加,对包括水资源在内的各种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2苏州水资源现状

2.1苏州水资源总量

苏州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 100mm,当地天然年径流量多年平均值为24 亿m3,从地理位置来看,苏州既有太湖的供水又有长江的水源供给,过境水量充沛。即使在比较干旱的年份,依靠沿江引水工程引长江水,也能满足城市的总的供水需求[1]。

2.2苏州的水污染状况

由于苏州的水体污染比较严重,大部分的水体达不到相应的水质标准,难以被利用,造成“水质型缺水”。

近些年来,苏州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比较严重。根据2010年的苏州环境质量公报,2010年度,全市26条主要河流的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11条河流的总体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占监测河流的42.3%;12条河流的总体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占监测河流的46.2%;3条河流的总体水质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占监测河流的11.5%。全市湖泊主要污染物为总氮,湖泊污染以富营养化为主要特征[2]。

虽然最近几年经过治理,苏州的水质状况已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从总体来说还是相当不乐观的。因此苏州的水质型缺水还是相当严重的。

2.3苏州城市需水量增加

苏州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城市,需水量相当大。尤其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用量的增长尤其明显,尽管水利部门加大了从太湖、长江的引水力度,但水资源仍成为限制苏州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水质型缺水的状况也日趋明显。

3苏州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3.1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苏州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没有充分考虑水资源的缺乏问题,没有充分做好水资源的规划,因此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了相应的问题。

(2)民众缺乏节水意识,浪费水的现象相当严重,居民对现在的水资源的严峻形势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缺乏节水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比如在公共场所的一些公用水龙头用完后不关的现象相当普遍。

(3)苏州水资源的污染尤其是富营养化现象比较严重,水生态日益恶化,严重影响了水的有效利用。

(4)苏州河道尤其是内城河长期处于滞流状态,自净能力有限。

3.2苏州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在进行整体城市的规划时,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城市的发展和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也要时刻注意可持续发展。

(2)不能一味追求城市化进程,无限制地扩张城市规模,无限制地增加城市人口的数量,尤其是对于苏州这么一个原本应该是小巧玲珑的城市来说,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必然会造成水资源的缺乏。

(3)加强和完善综合的水资源管理,包括水资源的立法和水资源的规划,同时要严格执行相应的法规制度,加大执法的力度,把对水资源的管理措施落实到实处,而并不是只是做做表面文章。

(4)在企业和家庭中可以采取各种的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措施。在工厂中,应尽量根据自身的生产工艺流程,发展循环经济,如工厂的冷却水和清洗用水可重复循环利用。在家庭中,可以充分利用中水进行回用,如洗菜水,淘米水可以充分利用起来。

(5)加强对居民节水意识的教育,让居民充分认识到现在水资源的严峻形势,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可以采取一些经济手段来督促人们节约用水。现在苏州已经实行了水费的分级收费制度,一个月的用水量超过25t就会提高价格,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措施。

(6)积极整治城区河道,定期采取清淤、疏浚等措施,积极利用工程措施保持河道水流动,促进水流流速,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7)加强污水的治理措施,严格执行污水排放标准,尤其是要加强对太湖和长江饮用水源地的水资源保护,开发运用治污新技术。

参考文献:

第6篇: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黑胸大蠊形态学显微特征显微鉴别

【中图分类号】Q964;R28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8)08-0014-03

蜚蠊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已上升为仅次于蚊蝇的有害昆虫之一1。它们进入居室,污染生活环境和食物、传播并导致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长期以来,蜚蠊一直作为“病媒昆虫”被加以防制2~4。

然而,随着对蜚蠊研究的深入,其药用价值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5,人们对蜚蠊开发、利用的规模逐渐扩大。因此,探讨蜚蠊的室内饲养方法对其进行发育生物学观察,将有利于深入开展蟑螂药用价值的研究。

本研究以我国长江流域各地的优势蠊种6,蜚蠊目中的三大害虫之一――黑胸大蠊为研究对象,进行对其形态学特征及显微进行了观察、研究,为黑胸大蠊的基础研究、药用价值及成分的分析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黑胸大蠊:蜚蠊目(Blattaria)蜚蠊科(Blattidae)大蠊属(Periplaneta),黑胸大蠊(Periplaneta fuligiosa)。采用诱捕法诱捕于吉首地区居民区、酒店等地,经虫种鉴定后7~9,进行饲养、繁殖传代。

1.2 鉴别方法

首先对黑胸大蠊若虫(nymph)、成虫进行形状鉴别、然后对其进行粉末处理,过100目筛,显微鉴别、显微摄影、观察、描绘。

2 结果

2.1 形态鉴别

2.1.1 若虫形态学观察

若虫(nymph)的形态除大小不同外,与成虫相似。若虫从卵鞘孵出后发育良好,在整过发育过程中一般很活跃。初孵化的若虫即I龄期通体白色,身体细长,约5~6mm,其体壁的外表皮尚未形成,故身体透明柔软,随着时间延长,体色逐渐转为浅灰、深灰,约4h后变成黑色,虫体变粗、短、扁平成为Ⅰ龄期若虫。Ⅰ龄期若虫还有独特的形态学特征:触角鞭节未端4节为白色,其余为黑褐色;中胸背板白色,略透明,第2腹背板两侧白色,体黑色至黑褐色(见图1-a)。此期虫体特征常作为黑胸大蠊辨识的重要标志。

Ⅱ龄期的若虫体色变为黄褐色,上述白色部位逐渐消失;颜色变深,为浅褐色,虫体深褐色。Ⅲ龄期以上若虫白色标志消失,体色逐渐加深,为赤褐色或黑褐色。V龄期以上若虫形态特征为:前、中、后胸背板两侧均有近似“”黑斑;虫体红褐色或暗红色。(图1-b)

在每一低龄期向高龄期转化的过程中需经历蜕皮过程。蜕皮后的若虫与孵化虫的若虫相似,全身为白色,身体柔软,以后颜色渐渐加深,形成上述各龄期形态特征。每经历一次脱皮若虫身体变大、重量加重,历经7~8次蜕皮后即发育为成虫。据我们观察,低、中龄期的若虫雌雄不能分辨,但当发育至成熟若虫时可根据腹部尾端形态的改变及有无尾刺辨别性别,雄若虫腹部末端两侧可见一对尾刺,而雌虫腹部末端饱满,无尾刺。(图2)

2.1.2 成虫形态学观察

成虫(adult)是昆虫发育史中的最后一个虫态,其形态已固定,不再发生变化。在此阶段,有种类翅已长成;雌雄性器官已经成熟,具有生殖能力。黑胸大蠊虫为大型蜚蠊,黑褐色,有较强光泽。头黑色,前胸背板黑色或深赤褐色,略呈三角形,后像缓弧形,中部稍隆起,表面平整。前后翅赤褐,略长于身体。雌雄异体。

雄虫体长23~28cm腹部背板第一节前缘有一淡褐色长圆形毛茸。肛上板基部宽,端稍狭,呈长方形,后缘中部略向前凹或平直,中央有小切口。肛下板横短,后缘中部凹入作缓弧形,最末腹板有一对尾刺(与雌虫区别之一)。

雌虫体长24~30cm,肛上板前宽后狭,略呈三角形,中线隆起成脊,两侧倾斜,后缘呈三角形切口,形成左右两片;下生殖板大型,前宽后狭略呈三角形,中线隆起如船底,在产卵期,此处常夹带一卵鞘。

2.2 显微鉴别

2.2.1 若虫

若虫粉末棕色,味清香,微带油拙味。

色素块较多:一种黄色,一种淡黄色,块状,不规则块状,长条形,多边形,大小不一。

刺:多见,单个或生长于色素块中,牛角状或火炬形,棕黄色,刺中有花纹理,纹理显棕色,2~4条。

肌纤维及蛋白块:长条状,无色,有时可见油脂状物。

色素块及油脂层:色素块附着油脂层存在,有时可见油滴状物。

油脂及油滴:油脂多成块状,油滴无色,圆形,大小不一,单个或成群。(图3)

2.2.2 成虫

成虫粉末棕灰色,味清香,微带油拙味。

色素块较多:一种黄色,一种淡黄色,块状,不规则块状,长条形,多边形,块状菱角清晰,大小不一。有的色素块有花纹。

刺:多见,单个或生长于色素块中,牛角状或火炬形,棕黄色,刺中有花纹理,纹理显棕色,2~4条。

肌纤维及蛋白块:较少,长条状,无色,有时可见油脂状物。

色素块及油脂层:色素块附着油脂层存在。

油脂及油滴:油脂多成块状,油滴无色,圆形,大小不一,单个或成群。有的发现油滴之中有油滴。(图4)

3 讨论

蜚蠊为不完全变态昆虫,一个世代需经历卵、若虫、成虫三种虫态,约需一年时间,各时期各虫态均有各自生物学特点和生活行为习性。我们以长江流域各地区的优势蠊种黑胸大蠊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发育各阶段的形态学特性及显微性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察。为黑胸大蠊的形态学研究及显微鉴别提供依据,并期望能为蜚蠊的开发、利用及生物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黑胸大蠊成虫一般体长20~30毫米,全黑褐色,具有油状光泽,翅发达超过腹端,体形与褐斑大蠊相近。但黑胸大蠊的中胸背板几乎全部为淡白色。

Ⅰ龄期若虫还有独特的形态学特征:触角鞭节未端4节为白色,其余为黑褐色;中胸背板白色,略透明,第2腹背板两侧白色,体黑色至黑褐色。此期虫体特征常作为黑胸大蠊辨识的重要标志。Ⅱ龄期的若虫体色变为黄褐色,上述白色部位逐渐消失;颜色变深,为浅褐色,虫体深褐色。Ⅲ龄期以上若虫白色标志消失,体色逐渐加深,为赤褐色或黑褐色。V龄期以上若虫形态特征为:前、中、后胸背板两侧均有近似“”黑斑;虫体红褐色或暗红色。

若虫、成虫显微特征主要特征比较:若虫色素块无花纹,而成虫色素块花纹多见,成虫油脂及油滴:油脂多成块状,油滴无色,圆形,大小不一,单个或成群。有的发现油滴之中有油滴,多见;若虫油脂及油滴:油脂多成块状,油滴无色,圆形,大小不一,单个或成群。

成虫与若虫从形态学特征和显微结构相比较各自均具特征,可作为虫态鉴别的依据之一,黑胸大蠊与其它蜚蠊种群间其显微学特征是否有差异,是否可作为鉴别的依据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守同. 蜚蠊的危害、防治和利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52:112~116

2胡修元.南京市蜚蠊带菌和携带寄生虫卵的调查研究.中华医学杂志,1981,614:250~254

3冯平章,郭予元,吴福祯.中国蟑螂种类及防治.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15

4胡修元.蜚蠊可能引起/传播的疾病.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9,106:168~169

5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325

6吴福桢.中国大蠊属几种蜚蠊及其分布、生活习性与经济重要性.昆虫学报,1982,254416~422.

7费守华.蜚蠊的鉴别诊断.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8,9(2):158~160

8费守华.蜚蠊的鉴别诊断.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8,9(3):228~231

第7篇: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范文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之一,应对气候变化离不开中国的参与。2010年8月,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在陕西、广东、辽宁、湖北、云南五省开展低碳试点工作。本文以这五个省份为研究对象,根据1995-2009年统计年鉴数据,基于STIRPAT模型定量分析了人口规模、城市化水平、富裕度、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对碳排放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给出了五个低碳试点省份低碳发展路径:陕西省建设低碳省份应该从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两方面入手;广东省除控制人口规模外,还应该调整能源结构,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辽宁省降低碳排放主要应该从能源强度方面入手;湖北省应该从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三个方面着手;云南省主要应该从人口规模入手,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实现碳减排目标。

关键词 STIRPAT模型;低碳试点省份;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3-0056-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3.010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1]。最新科学研究表明未来100 年全球变暖的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剧,而且会对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产生更为显著的负面影响[2]。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如何有效地减少碳排放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及学术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2]。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对能源的需求[3]。高的能源消费和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必然带来大量的碳排放。国际能源机构的数字显示,2007年中国人均碳排放量虽然不到美国的1/3,但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4]。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强度比2005年降低40-45%。而且,碳排放目标已经作为约束性指标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此纲要,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降低17%[5]。由此可见中国政府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决心之大。

同时,为减少碳排放,在地区层面,中国政府已经开始了低碳发展路径的探索。2010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首先在在陕西、广东、辽宁、湖北、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开展低碳试点工作,要求其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6]。然而,试点工作进展并不顺利,很多省市都没有明确的低碳发展目标和成熟的低碳发展政策。

因此,为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促进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对影响各地区碳排放量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目前,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如协整、多元线性回归、灰色关联度分析、系统分析法和STIRPAT模型等。其中,STIRPAT模型是一个应用广泛、非常成熟的环境压力评价模型[3],已经获得业内的认可。本文通过STIRPAT模型,定量分析了影响低碳试点省份碳排放量的关键因素,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对不同省份的低碳发展路径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低碳试点工作的开展。

1 方法说明

1.1 碳排放量计算

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碳排放量的测算比较复杂。由于没有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一般只能基于已有的其他统计量,初略估算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使用所产生的碳排放量[7]。同时,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主要是由化石能源消费引起的,其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大部分。在工业化国家,能源消费碳排放占其碳排放总量的90%以上[8]。因此,基于计算的简便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中使用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来代表总的碳排放量。考虑到由于各个省份能源消费量统计标准不同而造成的碳排放计算的差异,且个别省份缺乏能源消费分类数据[8],本文利用各年份分地区煤炭、焦炭、5种油品(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气的消费量估算碳排放量。但这些能源指标都是实物量,需要将这些指标根据折标煤系数(见表1)换算成标准量,再根据以下公式估算:

C=∑iEi×Fi(1)

式中,Ei为第i种能源的消费标准量,Fi为第i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本文碳排放系数选用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缺省值。

1.2 STIRPAT模型

Ehrlich和Holdren认为人口总量是最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并于1971年提出了

IPF模型[11]。其中,I(Impact)表示环境影响;P(Populaton)表示人口总量;F(Foot)

表示单位人口产生的环境影响。但Commoner认为人口总量对环境的影响并不显著,

环境影响等同于污染物排放量[11]。Ehrlich和Holdren指出了Commoner观点中存在

的一系列问题,指出除了污染物排放量,环境影响还应包括污染物排放引起的其它破

坏(例如,向空气中排放SO2会导致酸雨的形成,腐蚀建筑物)[11]。他们在研究人口

增长对环境的冲击时,认为除了人口总量,环境影响还与社会富裕程度及社会生产技

术的先进程度有关,并于1972年正式提出IPAT模型。模型形式是I=PAT,其中I、

P、A、T分别表示环境压力、人口规模、富裕度和技术水平。

环境压力等式本身存在一些局限,其将环境影响与各个驱动力之间的关系简单地

处理为同比例的线性关系,不能反映出驱动力变化时环境影响的变化程度。因此,为

了能够衡量某一因素的对环境压力的影响程度,Dietz和Rose等[12]在IPAT的基础上

提出了本文中使用的STIRPAT(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affluence

and technology)模型,其具体形式是:

I=aPbAcTde(2)

式中,a为模型的系数,b、c、d是各自变量的指数,e是模型误差。当a=b=c=d=1时,STIRPAT模型即为环境压力恒等式[13]。

对式(2)两边取自然对数,得到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InI=lna+blnP+clnA+dlnT+lne(3)

根据弹性系数概念, P、A、T每发生1% 变化, 将分别引起I 发生b%、c% 或d%的变化[14]。

在对STIRPAT模型的应用中,不少学者根据实际需要式(3)其进行了修正。朱勤等在分析人口与消费对中国碳排放影响时,将人口城市化率引入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扩展[15]。燕华、郭运功和林逢春研究上海市CO2排放影响的因素,为分析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引入模型,对式(3)中的P、A进行了分解;同时在式(3)中加入了富裕度的二项式形式来验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有关假说[13]。王立猛和何康林分析区域人文驱动力对环境的影响,为验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将式(3)中自变量lnA分解为lnA和(lnA)2两项;同时将T包括在误差项中,而不再单独进行估计[14]。渠慎宁和郭朝先在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峰值研究中,同样加入了富裕度的二项式形式并对技术T进一步分解,考虑产业结构等变量对碳排放量的影响[16]。姜磊和季民河在进行中国区域能源压力的空间差异分析中,发现技术指标难以刻画,考虑到能源消费的主体是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在70%以上,受国家宏观调整影响比较明显,将技术变量T改为第二产业比重[17]。

同样,根据研究的需要,不同学者对式(2)中变量I、P、A、T赋予了不同的定义。燕华、郭运功和林逢春定义I为碳排放量,P为人口数量,A为人均GDP,T为单位GDP能耗。渠慎宁和郭朝先在研究中也对I、P、A赋予了相同的定义,但定义T为单位GDP碳排放量。朱勤、彭希哲和陆志明等定义A为人均消费额,其余因素不变。王立猛和何康林则是定义I为能源消费总量,T为能源强度。

因此,在本文中,基于实际研究的需要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在式(3)的基础上加入了富裕度的二项式形式并对P和T进行了分解,引入了城市化变量U和产业结构变量C,所以本文的分析模型为:

lnI=lna+b1lnP+b2lnU+c1lnA+c2(lnA)2+d1lnC+d2lnT+lne(4)

式中各变量的定义如表2所示。

如果对式(4)进行求lnA的一阶偏导数, 可以得到富裕度对环境压力的弹性系数为

c1+c2lnA[13]。

2 实证分析

2.1 数据处理

本文所使用的能源消费数据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996-2010》。其他数据来自各省2010年的统计年鉴。湖北省统计资料中没有人口农业和非农业构成,所以用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来表示U。GDP和其他所有受价格波动影响的数据按1995年不变价计算。

2.2 数据拟合

由于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本文采用岭回归(ridge regression)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拟合。岭回归就是一种专门用于共线性数据分析的有偏估计回归方法,它实际上是一种改良的最小二乘法,通过在自变量标准化矩阵的主对角线元素上人为地加入一个非负因子k,放弃最小二乘法的无偏性,以损失部分信息、降低精度为代价来寻求效果稍差但回归系数更符合实际的回归方程[18]。

根据拟合的结果,广东省k值取0.08,湖北k值取0.11,云南省k值取0.05,其余两省k值均取0.02。此时,各个变量的系数如表3、表4所示。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各省份历史碳排放情况分析

根据式(1)和表1的内容,本文计算了各低碳试点省份1995-2009年的排放总量。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到,所有的低碳试点省份按碳排放总量由多到少排列,依次为辽宁省、广东省、湖北省、陕西省和云南省。而且,从2000年开始,碳排放增长速度加快。

同样,根据排放总量计算的结果和各低碳试点省份以1995年为基准年的GDP数据,可以计算出各低碳试点省份1995-2009年碳排放强度的变化情况,见图2。

从图2中可以看出,广东省的碳强度远低于其他省份,且变化幅度不大,其在低碳发展方面走在前列。辽宁省初始碳强度很高,但在1995-2009年间一直保持了较快的下降速度,到2009年已经与云南省的碳强度持平,碳强度从3.5吨碳/万元下降到1.5吨碳/万元,降低幅度很大,表明辽宁省的低碳发展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湖北省的碳强度在1995-2009年间基本保持了下降的态势。

陕西和云南两省初始碳强度下降很快,但是在2000年开始反弹,碳强度开始增加,分别在2004和2005年达到峰值,而后开始下降。这表明两省在低碳发展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3.2 数据拟合结果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到,各省的拟合结果均在0.001的水平上显著且R2都在0.95以上,表明当前的拟合结果能够对各省的碳排放情况进行很好的说明。

从表4中可以看到,在所有的低碳试点省份中,人口规模对碳排放影响最大是云南省,影响的弹性系数为2.734,且在0.001的水平上显著;其次是湖北省和广东省,弹性系数分别为1.876和1.109,在0.05的水平上显著。其余省份,人口规模因素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其对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

城市化水平对碳排放影响最大是辽宁省,影响的弹性系数为2.668,且在0.001的水平上显著;其次是陕西省,弹性系数为1.119,在0.01的水平上显著。其余省份,城市化水平因素的弹性系数都小于0.5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其对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

富裕度因素变量c1和c2都在0.00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在所有低碳试点省份中,人均GDP都对碳排放有显著影响。随着人均GDP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碳排放的增加不可避免。目前从总量上降低碳排放是不现实的,只能控制增长速度,从降低碳强度方面入手。

将各低碳试点省份1995-2009年GDP的数据带入c1+c2lnA,可以计算出人均GDP即富裕度因素对碳排放的弹性系数,见表5。

从表4可以看到,c2没有出现负值。而且,从表5中可以看到,随着人均GDP的逐年增长,人均GDP对碳排放的弹性系数也在逐渐增加,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没有出现。而且,富裕度因素对碳排放影响最大的是云南省,其次为广东省和陕西省,最后为辽宁省和湖北省。

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影响最大是陕西省,影响的弹性系数为1.535,其次是湖北省,弹性系数为1.229,且两者都在0.01的水平上显著。其余省份,产业结构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

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影响最大是云南省,弹性系数为1.567。其次为湖北、陕西和辽宁,弹性系数依次为0.521、0.458和0.419。其余省份能源强度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

3.3 各低碳试点省份发展路径探讨

3.3.1 陕西省

从表3中可以看到,对陕西省碳排放有显著影响到因素是城市化水平、人均GDP、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其中,产业结构的影响最大,其次为人均GDP、城市化水平和能源强度。然而人均GDP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陕西省建设低碳省份应该首先从产业结构入手,在保持工业必要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陕西省位于关中平原,风景秀丽,历史遗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集中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打造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旅游品牌,并通过其发展带动酒店、餐饮、客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次,陕西省还要努力提高对学校、科研单位的投入,推进技术创新,对工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水平,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力度,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3.3.2 广东省

从表3可以看出,对广东省碳排放有显著影响的是人均GDP和人口规模。降低碳排放不能以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为代价。因此,广东省建设低碳省份应该从人口入

手,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流入,加快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提高人口素质。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09年广东省人口数量为8 365.98万人,是所有低碳试点省份中人口最多的。为满足大量的人口的生活需要,大量资源被消费,碳排放显著增加。所以,控制人口规模是抑制碳排放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除了本文所考虑的五个因素之外,碳排放也和能源结构密切相关,广东省应该调整能源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根据《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20%。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思想解放,因此广东省应该大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在不降低生活水平的情况下,减少碳排放。完善低碳发展标准认证体系,研究建立低碳产品标识、认证制度。

3.3.3 辽宁省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辽宁省碳排放总量很大,但其碳强度却不断下降。从表3和表5可以看出,对辽宁省碳排放影响最大的是城市化水平,其次是人均GDP和能源强度。当前,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政府的主要任务。因此,辽宁省建设低碳省份应该主要从降低碳强度方面入手。辽宁省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历史悠久,工业企业众多。然而大部分企业的设备老旧,生产工业落后,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淘汰落后工艺、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对产业进行升级改造是当前的首要工作。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进一步加大对科研的投入,以新技术、新方法为先导,创建一批国内国际知名度研究院所。

3.3.4 湖北省

从表3可以看出,除城市化水平外,其余因素都对湖北省碳排放有显著的影响,影响程度按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人均GDP、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因此,湖北省建设低碳省份,应该首先要降低能源强度。通过技术升级改造和引进先进工艺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其次要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湖北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物流行业,以此推动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最后,要控制人口增长,控制努力引进优秀人才,提高人口素质。

3.3.5 云南省

同样,根据表3的内容,对云南省碳排放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人均GDP、人口规模和能源强度。因此,云南省的低碳发展应该以降低人口规模为主要内容,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受教育程度。同时,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气候湿润温和,生物资源丰富。所以,要保护环境,不能以重工业为发展目标,应该发展烟草等轻工业和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结 论

(1)所有的低碳试点省份按碳排放总量由多到少排列,依次为辽宁省、广东省、湖北省、陕西省和云南省。在碳强度方面,广东省最低,辽宁省降低幅度最大,其余省份碳强度在2000年后有起伏。

(2)人口规模对碳排放影响最大是云南省,其次为湖北省和广东省。城市化水平影响最大的是辽宁省,其次是陕西省。产业结构因素影响最大的是陕西省,其次是湖北省。能源强度影响最大的是云南省,其次是湖北陕西和辽宁省。随着人均GDP的逐年增长,人均GDP对碳排放的弹性系数也在逐渐增加,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没有出现。而且,富裕度因素对碳排放影响最大的是云南省,其次为广东省和陕西省,最后为辽宁省和湖北省。

(3)陕西省建设低碳省份应该从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两方面入手;广东省除控制人口规模外,还应该调整能源结构,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辽宁省降低碳排放主要应该从能源强度方面入手;湖北省应该从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三个方面着手;云南省主要应该从人口规模入手,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实现碳减排目标。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石龙宇, 崔胜辉. 气候变化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33(6E):193-197.[Shi Longyu, Cui Shenghui. Research Progress of Climate Change Effects on Urban Ecosystem[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 33(6E):193-197.]

[2]王微, 林剑艺, 崔胜辉,等. 碳足迹分析方法研究综述[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33(7): 71-78.[Wang Wei, Lin Jianyi, Cui Shenghui, et al. An Overview of Carbon Footprint Analysi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 33(7): 71-78.]

[3]姜磊,季民河.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能源压力分析: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视角[J].地理科学,2011, 31(9):1072-1077.[Jiang Lei, Ji Minhe. China’s Energy Stress Based on the STIR PAT Model: A Spatial Econometric Perspective[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31 (9): 1072-1077.]

[4]肖黎姗, 王润, 杨德伟,等. 中国省际碳排放极化格局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8):30-36.[Xiao Lishan, Wang Run, Yang Dewei, et al. The Polarization Pattern of Carbon Emission in China’s Provinces[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1, 21(8):30-3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 人民日报, 2011-03-16.[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welfth FiveYear Plan [N]. The People’s Daily, 2011-03-16.]

[6]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The Notice about Pilot Work of Lowcarbon Provinces and Lowcarbon Cities by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EB/OL]. sdpc.省略/zcfb/zcfbtz/2010tz/t20100810_365264.htm.]

[7]蒋金荷. 中国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J]. 资源科学, 2011, 33(4):597-604.[Jiang Jinhe. An Evaluation and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J]. Resources Science, 2011, 33(4):597-604.]

[8]刘竹, 耿涌, 薛冰,等. 中国低碳试点省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研究[J]. 资源科学, 2011, 33(4):620-625.[Liu Zhu, Geng Yong, Xue Bing, 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CO2 Emissions for LowCarbon Pilot Provinces in China[J]. Resources Science, 2011, 33(4):620-625.]

[9]赵敏, 张卫国, 俞立中. 上海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J].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8):984-989.[Zhao Min, Zhang Weiguo, Yu Lizhong. Carbon Emissions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in Shanghai City[J].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9, 22(8):984-989.]

[10]GB/T 2589-2008,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S].[GB/T 2589-2008, General Principles for Calculation of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S].]

[11]陈庆,周敬宣,李湘梅.基于STIRPAT模型的武汉市环境影响驱动力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 20(Z1):100-104.[Cheng Qing, Zhou Jingxuan, Li Xiangmei. Analysis on the Driving Force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in Wuhan Based on STIRPAT Model[J].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2011, 20(Z1): 100-104.]

[12]Dietz T, Rosa E A. Rethink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Population, Affluence, and Technology [ J ]. Human Ecology Review, 1994, (1):277- 300.

[13]燕华, 郭运功, 林逢春. 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CO2控制下上海城市发展模式[J]. 地理学报, 2010, 65(8):983-990.[Yan Hua, Guo Yungong, Lin Fengchun.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Chinese Cites under the Control of CO2 Emissions Using the STIRPAT Model: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 65(8):983-990.]

[14]王立猛, 何康林. 基于STIRPAT模型的环境压力空间差异分析:以能源消费为例[J].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28(5):1032-1037. [Wang Limeng, He Kanglin. Analysis of Spatial Variations in Environmental Impact Based on the STIRPAT Model:A Case Study of Energy Consumption[J].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2008, 28(5):1032-1037.]

[15]朱勤, 彭希哲,陆志明,等. 人口与消费对碳排放影响的分析模型与实证[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2):98-102.[Zhu Qin, Peng Xizhe, Lu Zhiming, et al. Analysis Model and Empirical Study of Impacts from Population and Consumption on Carbon Emissions[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 20(2):98-102.]

[16]渠慎宁, 郭朝先. 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峰值预测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12):10-15.[Qu Shenning, Guo Chaoxian. Forecast of China’s Carbon Emissions Based on STIRPAT Model[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 20(12):10-15.]

[17]姜磊, 季民河. 中国区域能源压力的空间差异分析:基于STIRPAT模型[J]. 财经科学, 2011,(4):64-70.[Jiang Lei, Ji Minhe. Spatial Difference Analysis of Regional Energy Pressures in China: Based on STIRPAT Model[J]. Finance & Economics, 2011,(4):64-70.]

[18]张文彤. 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Zhang Wentong. Highlevel Tutorial of SPSS Statistical Analysis[M].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4.]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Path for LowCarbon Pilot Provinces in China

LIU Jian1 WANG Run1,2 SUN Yanwei1 SHU Sheyu1 XIAO Lishan1,2

(1. Key Lab of Urban Environment and Health, Institute of Urban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iamen Fujian 361021, China;

2. Xiamen Key Lab of Urban Metabolism, Xiamen Fujian 361021, China)

Abstract To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reduc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has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s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and one of the largest emitters of CO2 in the world, China has participated actively in the action of 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 In this study we try to explore lowcarbon development paths for 5 provinces, namely Shaanxi, Yunnan, Guangdong, Liaoning, and Hubei in China, which were assigned as national pilot provinces for lowcarbon development by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in August 2010.Based on the data from 1995 to 2009,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5 pilot provinces are conducted involving 5 factors such as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wealth,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nergy intensity in STIRPAT model. The results show: Shaanxi should focus on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decreasing energy intensity. In addition to controlling population growth, Guangdong province should optimize the energy structure and advocate a lowcarbon lifestyle. Lowering energy intensity should be the main measure to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in Liaoning; reducing energy intensity, optimiz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controlling population growt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path to lowcarbon development for Hubei; Yunnan should make great effort in controlling population growth as well as improving population quality in order to realize its carbon emission target.

Key words STIRPAT model; lowcarbon pilot provinces; development path

收稿日期:2011-10-22

作者简介:刘健,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适应性政策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