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数学思想总结范文

初中数学思想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数学思想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数学思想总结

第1篇:初中数学思想总结范文

1. 1研究的背景

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己经从“应试教育”转变为了

“素质教育”,人们逐步认识到基本数学思想在学习数学中的重要性,也发现了基本数学

思想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数学家们纷纷提出对基本数学思想的教学研究不仅有利于优化数学教育,在更多的层面产生积极影响,并强调要将基本数学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将基本数学思想渗透进课堂教学的众多教学模式实验中,比较著名的是MM教学与TEC教学。MM (Methodology of Mathematics)课题1990年列入江苏省“八・五规划”重点项目,1991年又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课题,取得丰硕成果。2000年新疆昌吉州TEC教学模式(思想Thought、情感Emotion,合作Co-operation)实验,突出了基本数学思想,情感教育和合作教学。

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总体目标中有这样一条: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但是目前大部分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仍停留在灌输知识、训练方法与技能上,关注的是应付考试。教师强调现成知识的掌握和记忆,不太关注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以及蕴涵其中的基本数学思想,因而学生对数学理解肤浅,始终停留在模仿和记忆的层面上,缺乏创新意识,只是复制解题模式的做题机器;又或者有部分教师有意识将基本数学思想加进课堂教学,但由于没有理清数学思想方法的层次,将思想方法的教学简化为填鸭式一站总结均无法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目的。因此,基本数学思想的教学研究仍不可松耀。

1. 2研究的问题

1.2.1核心概念界定

①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数学思想概述

多数的文献均认为,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的本质认识,是从某些具体的数学内容和对数学的认识过程中提炼上升的数学观点,是数学知识内容的精髓。数学思想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普遍适用的方法,它把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个体思维品质和数学能力,是一个人数学素养的重要内涵之一。由此可见,数学思想的内涵博大精深。

②化归思想

所谓化归,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进而达到解决的一种方法。于是化归与转化大致上等价。化归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想,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思维策略。无外乎包括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将难解的问题转化为易解的问题;将未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己解决的问题。从而,化归在数学解题中几乎无处不在。具体在数学解题中实现化归与转化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整体代入法等等.总之,化归思想是中学数学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之一,数学中很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化归,数学中的各种变换多离不开化归,化归是数学思想方法的灵魂。

在苏科版教材中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在教学“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时,就可利用其内隐的数学思想一化归思想,把判断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关系化归为判断两个角度的数值大小。本研究定位于初中教学课程标准中涉及的基本数学思想-化归思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1.2.2研究的问题

目前,虽然很多数学专家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含义及教学有过很深层次的研究,但往往是基于理论角度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综合性研究,基于在初中课堂的渗透教学研究特别是就数学的基本思想的实践研究还不够。

而今《标准》也提出:把双基改为四基,也就是关于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在实际教学中,数学的基本思想的渗透却没有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那样落到实处。这种事实与课标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可见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研究将立足课堂,针对苏科版数学教材七上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就化归思想一个点进行案例研究,以求以点带面,探究课堂渗透数学基本思想的策略。

1. 3研究的目的与研究的意义

1.3.1研究目的

本研究意在通过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理论认识,增强一线教师对数学基本思想的教学意识,促进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开展。本课题旨在依托“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相应知识体系进行渗透基本数学思想一一化归思想教学实践改革和探索,总结提炼出一系列可操作的渗透策略。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分析,为教师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提供参考。

通过微型教学实验,探索渗透数学基本思想教学的策略;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访谈,分析调查问卷,从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成绩等方面来检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效果。

1.3.2研究的意义

①理论意义

化归思想是初中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之一,学生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掌握化归数学思想,其数学素养则能有较大提高,对学生而言可谓终身受用。另外,通过“渗透化归数学思想教学”的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改进教学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②实践意义

反观以往的研究,都是以旧教材为土壤,本研究则基于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研究与新教材、新课标对应的教学法,与时俱进。

本研究通过研究总结出的经验和案例材料可以为教材的修订提供参考,可以达到优化课程的目的。本研究以教学案例说明“化归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可引发教师对其他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找出可挖掘蕴含的化归数学思想,并探索最优教学设计,实现化归数学思想的渗透。

简言之,此研究可同时为教法、教材提供意见和建议,具有实践价值。

1.4研究的思路与研究的方法

1.4.1研究的思路

本研究思路为: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当前学校数学课堂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的现状;并进一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本校初中生对化归数学思想的理解水平及教师的教学方式,在统计分析上述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以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为载体,对初中数学学科(以七年级上册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为例)数学化归思想方法的教学模式的整体构建,教学设计研究,总结提炼出一系列可操作的渗透策略。

1.4.2研究的方法

①文献研究法:本研究第一章、第二章会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有关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化归思想等文献进行分析与总结,对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的渗透进行系统的梳理,了解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现状,总结己有得经验与教训。

②经验总结法:本研究第三章、第六章会采用经验总结法,结合笔者及笔者所在的学校数学教研组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的经验与体会,总结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梳理初中阶段各年级数学教材中体现化归思想的内容,并积累与此相关的教学案例.

③调查法:本研究第三章会采用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了解当前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现状,主要包括初中数学教师对于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渗透的认识、做法、经验教训以及存在的困惑。

④行动研究法:本研究第四、五章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基于文献研究和经验总结,构建初中数学渗透化归思想的教学模式,选取有代表性的班级作为实验班,在这些班级的口常数学教学活动中进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相应的教学案例,总结有效的教学策略.

⑤案例研究法:本研究第五章采用案例研究法,选取笔者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反思,从而形成渗透化归思想的策略,达到培养学生用该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目的,也为其他教师提供可参考的案例。

2 文献综述 .............................11-13

2.1 国内.................. 11

2.2 国外 ......................11-12

2.3 研究评析....................... 12-13

3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渗透......................析 13-15

3.1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13-14

3.2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4-15

4 初中数学课堂渗透化归思想的.........................教. 15-18

4.1 策略一:要遵循课堂教学...................... 15-16

4.2 策略二:在知识的发生过......................程.16

4.3 策略三:在解题教学中加强化归......................6-18

5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化............................18-40

结论

本文是在查阅了大量的相关的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初中数学课堂渗透化归思想的教学进行实践研究。

本文首先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策略都进行了说明。并结合笔者自己的案例阐述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策略的应用。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实践,笔者更加坚信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综合素质具有其它数学知识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布. 浅谈数学思想方法之化归与转化思想[J]. 科技. 2012(04)

[2] 赵亮. 转化与化归思想漫谈[J]. 中学数学. 2012(05)

[3] 孔翠华. 初中数学教学应重视化归思想的培养[J]. 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 2012(02)

[4] 朱见贤. 对中学数学中化归思想的研究[J].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 2012(01)

[5] 余健棠. 数学化归思想在七年级教学中的渗透――从新人教版七(上)课本谈起[J]. 数学教学通讯. 2010(15)

[6] 刘培盛. 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探索[J]. 西江教育论丛. 2010(01)

[7] 高绍强. 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8(04)

[8] 张洪. 论归纳法和类比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 2001(06)

第2篇:初中数学思想总结范文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 渗透途径

数学学习包括两方面内容: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数学知识是存在于课本中的、显而易见的内容,数学思想却是隐藏的、暗涵在基本知识中的内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可以提高创新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真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实现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但是,在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却并不理想,教师只注重数学知识的学习,而忽略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学生的数学能力得不到增强,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逐渐丧失。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现状原因探析

(一)初中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现状研究。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接受”式教学在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中仍然占据稳固地位。数学基础知识中隐含许多数学思想,但是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并没有进行详细讲解,通常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让学生进行记忆,做题时直接套用公式或定理。解题过程也是这样,每道题都有固定解法,每一步运用哪个定理或哪个公式都有具体的格式和要求,学生只需“比着葫芦画个瓢”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导致思想越来越僵化,数学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初中数学教学缺乏数学思想方法运用的原因分析。

1.重技巧,轻思想。

应试教育下,教师教学主要以高考考点为主,讲究“题海战术”,对一道题进行讲解时通常只会考虑运用哪一个公式或定理,讲题时告诉学生运用的技巧,学生对于固定题型通常只会使用同一种解题方法,个人思维得不到发展,数学素养得不到提高。

2.重结果,轻过程。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只告诉学生结论,比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时,三角形底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到两腰的距离相等。教师就会只告诉学生这个结论,并让学生进行记忆,学生通常“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自然不能灵活运用。但是如果教师将论证过程一步步演示给学生看,引导学生独立寻找答案,则更易于学生深入理解,灵活应用。

二、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概述

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抽象思维,是对于数学的本质认识,思想指导行动,只有具有一定的数学思想,才能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得心应手。初中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分类。

分类思想有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相同问题标准一致;二是分类过程中不能出现遗漏;三是分类时不能重复。

(二)数形结合。

将数学语言与图形进行结合,可以使题目更清晰明了,是解答数学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类比。

某些问题之间具有相似性,教学活动中可以运用类比猜想的方法,使学生更易于接受。

(四)方程。

方程是应用最频繁的数学方法,很多基础知识都运用到方程,如函数、解三角形、分式等。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途径

(一)新课程学习时,注意渗透数学思想。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应该注重知识的推演过程,在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引导,循序渐进,带领学生一步步共同挖掘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较抽象和分散,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类比的方式将其具体化,并进行系统性的总结概括,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增强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比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在讲解方程概念的时候,可以利用一道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带领学生共同解题,说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本质内容是将复杂方程一步步进行简单化,最终得到一个常数,并让学生自行概括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及每一步转化的依据。

(二)通过例题讲解,传达数学思想方法。

例题是具有典型性的题目,近几年来各地高考中有很多题目都来源于课本,把数学思想渗透在每一个试题中,考查学生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在解题时,重点讲授其中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不告诉学生答案,然后出一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现场解题并进行讲解,主要讲述题目用到的数学思想,研究不同解题方法,然后共同进行分析。比如在解决∠α和∠β与等腰三角形关系一题时,可以运用课件,先画出两个三角形,让学生研究这两个三角形中∠α和∠β之间的关系,得出两角相加等于一个直角的结论,再让学生注意观察两个三角形,然后转动三角形,再探索∠α和∠β的关系,得出两角相加为一个平角。老师让学生讲遵循的依据,然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两个三角形之间的不同。在此课题中,采用了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用已学知识猜想未知,学生了解两角相加是直角时是什么三角形,两角相加是平角时又是什么样的三角形,再由此引出三角形的性质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三)注意总结,使数学思想系统化。

数学思想蕴含在基础知识及各种题目中,学生能够理解,但是由于内容较分散,在解题时又会感觉没有头绪。教师要注意适当总结,每学习完一个章节都及时对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系统化的梳理,适当做些题目强化记忆,使学生能灵活运用。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还未成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力琼.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研究[J].现教法研究,2012(16).

第3篇:初中数学思想总结范文

关键词:分类讨论思想 ;初中数学;运用

在如今,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下,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对于学生在思维逻辑上的培养具有较大的作用。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利用分类思想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对初中生的数学水平有所提高,促使数学成绩的提升。

一、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分类讨论思想属于一种抽象的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最佳的思想在目前,它主要的方法就是将整体的数学概念进行细分,转变成零散的小部分,全面的对数学问题进行解决,之后,又将这些零散的问题进行重组,的出准确的总结。分类讨论思想非常符合学生在初中的思维发散的特性,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在学习数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学生的思考时的创新能力、思维逻辑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分类讨论的思想主要遵循的是同级不得越级、各级分类按统一标准进行、分类应逐级进行的原则,简单的说,就是在数学题目的讨论中按照统一的标准,一步一步的进行分类,要有秩序的解决矛盾问题次分类问题。在遵循原则作为前提下,采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数学问题就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因此其发展能力也会更高。

二、分类讨论的具体步骤

应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初中的数学问题,不但要遵循以上的三方面原则,还要保证字解题过程中的全面性、科学性、严谨性,要严格按照分类讨论的基本步骤。分类讨论主要有明确分类标准;分级得到阶段性结果;明确分类对象;用该级标准进行筛选结果、归纳出结论,这五个具体的操作步骤。在做初中数学题之前,一定要看好题目的要求,然后再进行分类讨论,其次,就是对一些负责的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与筛选出分类讨论的结果,接着,就要对分类讨论的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综合结果。这几个步骤主要就是从确定分类讨论目标及标准到分析筛选问题结果再到归纳总结结果的过程,在遵循原则的基础上依据具体的步骤操作,可以充分、全面、科学的解决数学问题。

三、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分析

1.初中数学几何中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

在初中数学有关于几何题目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是非常常见的,在学习特殊的三角形与三角形之间的关联与定义时可以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是大于第三边的,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还有30度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二分之一,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边长相等以及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边长相等这都属于解决几何问题的依据。例如,在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周长ABC为40厘米,有两个边长是相等AB=AC,其中一边边长是另一边边长的二分之一,求BC的长?从已知的条件中可以的出,这道几何题讨论的应是等腰三角形的问题,这个时候学生可以回忆教师教授的有关知识,了解等腰三角形的特殊三角形,因此三角形具有的特点同样适用等腰三角形,然后对题目进行分析。这个题目分两种情况,意一是BC等于2AB等于2AC,即等腰三角形的第三边是俩等边的 2 倍,可以得出BC等于20厘米,AB等于AC等于10,这样无法构成等腰三角形,因此不成立;另一种是 AB等于AC等于2BC,即等腰三角形的俩等边是第三边的 2 倍,那么可以得出BC等于8厘米,AB等于AC等于16厘米,可以构成等腰三角形,所以第二种是问题的正确的解决方法

2.初中数学方程中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

处于初中阶段,学生在学习方程时是有很大抵触的,不知怎样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题,这时教师应该主动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利用全面的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学生也应该采用分类讨论的方法严谨的去进行分块解决问题,从而解决数学方程的大题目。比如对1-a和1+a进行大小的比较,这个题目可以采取作差法来解决其大小可以通过它们的差来比较。可以分为三种状况,第一种情况:当 a等于0 时,则2a等于0,即(1+a)-(1-a)等于0,那么1+a等于1-a;第二种情况:当 a>0,则2a> 0,即(1+a)-(1-a)> 0,那么1+a > 1-a;第三种情况 :当 a< 0 时 ,则2a < 0,即 (1+a)-(1-a)< 0,那么1+a < 1-a。最后的结果就是可以分为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可见,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的应用涉及到了很多方面,无论是几何还是方程等都会需要它,因此,在初中学习数学时运用分类讨论思想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数学的水平。

四、结语

在初中W习数学时,必须拥有较强的思维逻辑,数学是属于一门抽象的学科,因此想要学好数学就必须要应用一种抽象的思维分类讨论思想,这种思想的应用在初中阶段对于学好数学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思维的能力,增强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积极性,全面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杨敏. 浅谈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运用[J]. 理科考试研究,2016,(16):15-16.

第4篇:初中数学思想总结范文

一、初高中数学学习异同点对比

单纯从表面上看的话,高中数学是从初中数学基础上发展来的.但是两者在学习的内容、方法、和主体方面都有了巨变,是对知识的深度、广度和能力的更深层次的强化.

1.学习内容

(1)知识量不同.初中数学涵盖内容非常少,知识面狭窄,主要是一些常识性知识的简单介绍.高中数学涵盖内容非常多,涉及的范围广,是初中数学所不及的.(2)知识结构不同.初中数学中的很多数学规律不加推理,直接标明,处于现象阶段.然而高中数学则注重公式的推理和演算过程,以变量和字母为研究对象,更多的是理论方面的分析总结,比较的抽象难懂.高中教材是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将教材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相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具有较强理论的知识体系.(3)能力要求不同.初中数学是培养学生能在运用数学规律的前提之下进行相关计算的能力,能力要求上较低.高中数学则对学生能力要求上高,要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推理演算、概括总结等能力,并能够养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表达能力等,培养获取知识的独立性.

2.学习方法

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表现更多的被动接受知识定义和规律.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对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和相关的试题进行重复的举例强化,学生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也拥有足够的时间去掌握和加深巩固.初中教师的教学更加的直观易懂,在每一个教学案例之后都会安排学生到黑板上进行相关的练习,从而巩固学习效果.初中教师将各种题型分类总结,使学生记住解题的通用方法.但是在高中教学中则不然.教师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学生对于数学思路的掌握,关注数学原理的论证和推理.对于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结果的掌握,更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够独立地自学掌握;重视学生的逻辑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判断、类比、总结归纳等思维方式.教师更多地启迪学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教师要通过学生在高中数学中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其敢于探索和创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找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认识问题的规律上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全面思考的基础上举一反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所在,抓住问题的要领,解答出问题.

3.思维方法

高一的学生在刚刚接触高中数学的时候容易遇到一定的困难,这是因为高中数学的思维方式与初中时期截然不同.在初中阶段,学生对于问题思考的方式是在老师的影响下形成的,非常的单一化,不能够灵活地解决问题.比如说在分解方程式上先分解什么,再分解什么等.然而高中数学要求学生拥有对待问题思考的更高的思维方式,能够对数学语言中抽象化概念进行深刻的理解.很多高一学生成绩下降,就是一时很难适应这种对能力的高要求所造成的.

二、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工作

在初高中数学衔接工作中,教师应该做好全方面的准备,尤其要分析初高中数学的脱节情况,做好教材内容方面的衔接,并及时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从高中数学教学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出发,使学生掌握更具体、更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从多方面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

1.分析脱节情况,做好教材内容衔接

相比较于初中教材的内容,高中数学的内容不但是数量多、知识面广,而且学生在理解上更加抽象.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那些涉及初中相关内容的数学知识,可以在学生掌握原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使学生能够够更好地理解新的知识,并通过比较能够打破原来数学知识的局限,建立两者之间联系的枢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那么在教师教授高中数学的时候,可以在相关的初中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引入高中的知识,使学生更易于在熟悉的知识上接受新的知识.希望高中教师要有一套初中的教材,在掌握初中教材教学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使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更好地拓展新的内容.对于初中教材的掌握,可以掌握高一教学程度,建立两者之间的桥梁,能够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自然地由初中阶段转变到高中阶段中.

2.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第5篇:初中数学思想总结范文

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一直以来,数学思想方法都是作为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的桥梁所存在的,然而由于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导致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无法提起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也无法提升。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数学思想方法的涵义

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一样是一种较为抽象的思维,对于数学本质的认识,以及思想指导的行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只有在具有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时,才能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应对自如。

1.数学思想方法的分类

(1)分类思想。一是同类型的问题标准必须一致,二是在整个分类过程中不能有任何遗漏问题存在,三是分类时不能重复。

(2)数形结合思想。通过数学语言和图形的结合,能够使数学题目更加清晰明了,是解答数学问题的有效途径。

(3)类比思想。在数学思想方法中,有一些问题是较为相似的,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采用类比猜想的方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知识。

(4)方程思想。方程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同时也是应用最频繁的数学方法,因其包含着许多基础知识,如函数、分式等。

2.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其中包含着数形结合思想、分类思想等,数学方法是对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初中数学思想方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数学思想是数学的核心,数学方法受到数学思想的约束,是实施数学思想的具体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在不经意间将数学思想方法渗入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有一定的认识,首先教师需要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其次教师需要注重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让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将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化,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渗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现今还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然以自身为教学主体,导致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还存在于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基础知识中本身包含着许多数学思想方法,但是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对这些知识进行详细讲解,或是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让学生自行理解和记忆,在学生做题时也是如此,让学生直接将公式或定理套用进去即可。由此可见,由于教师使用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课堂上没有师生互动的环节,导致数学思想方法无法渗透,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无法得到提高。

2.重技巧、轻思想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初中教师教学的重点主要以中考考点为主,运用题海战术,在对数学题进行讲解时,只告诉学生如何解题或是解题的技巧,解题时要运用哪种公式或定理等,导致学生的个人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数学水平自然无法提高。

3.重结果、轻过程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告诉学生数学结论,而不重视数学过程,如教师在讲授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只告诉学生三角形底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到两腰的距离相等,让学生对这个概念深刻记忆,却不告诉学生这个概念是如何得来的,使得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在解题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论证过程演示给学生看,并且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那么就更利于学生的深入理解。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

1.从教材内容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材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其间蕴含着许多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对于初中教师来说,在授课前要深入研究教材,从教材中找出能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容。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材中增加了一些符合新课标教学要求的内容,如有趣的图片、真实的数据、数学史知识等,并且还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生活,为学生提供了能够深入探究数学知识的素材,让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数学思想方法,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

例如,方程思想作为数学思想方法中一种特殊的代数思想,是建立方程、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应用十分广泛,在教材中也多次出现,因此教师可以将方程思想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如求解函数解析式、列方程解应用题等。再比如数形结合思想,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利用学生的的生活经验,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从例题讲解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近年来,多数中高考的题目都来源于教材,因此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在每一道考题中,既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教师在讲解题目时,不要只注重于解题技巧和结果的讲解,要将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的过程作为讲解重心,不要直接将答案告知学生,要让学生主动探索,将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在不同的解题过程中,通过对比分析,最终找到答案。

3.从情境创设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为学生创设情境,能够更好地将数学教学方法渗透进初中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充分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的一系列问题。

例如,在二次函数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提出问题,如“班长家楼下的超市有一种商品,成本价格是20元一件,如果按照25元一件进行销售,一个月能够卖出300件,但销售价每上涨1元,一个月的销售数量就会减少50件,那么现在请问,当每件28元进行销售时,销售量和月利润分别是多少?”然后让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学习,进行讨论、交流,经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学生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4.从总结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隐藏在数学基础知识和各类数学题目中,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理解部分内容,但同时由于这些内容是分散在不同的数学知识中的,往往学生在解题时找不到解题思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进行总结,每学习完一个数学章节都应及时对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并适当为学生设计一些练习题目,帮助学生灵活运用这些数学思想

方法。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和思维能力都不够成熟,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数学思想,并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才能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力琼.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2]李艳妮.初中数学教学应如何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J].赤子:上中旬,2015(12):286.

[3]陈建国.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5(22):47,36.

第6篇:初中数学思想总结范文

[关键词] 论文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质量 措施

自从新课程得到实施以来,可以说给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师逐渐地转变了自身的教学观念,并且不断地改进、提高自身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此同时,还积极地帮助学生转换学习的思想,改变传统的被动式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学生的动手实践等学习方法,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地探索、理解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并且掌握初中数学的基本技能。但是从中也暴露了一些本质上的问题,比如说一些教师为了单纯地应付新课程的要求,仅仅只是为了讨论而讨论、为了合作而合作等等,这种虚伪的教学反而加重了学生学习的压力,抑制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直接地影响了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正是因为以上情况,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将观念与行动紧密融合在一起,从本质上使课堂教学能够达到新课程的要求,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是不可逃避的、不争的事实,也是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理性的概括、总结。要想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积极地将初中数学的内容与生动的、丰富的学生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够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并且还能够借以取得学习数学所必需的感受以及生活的经验。但是,生活的感受以及生活的经验是不能够完全替代数学的,还必须将这些东西经过数学化的内化过程。尽管新课程强调、突出的是数学问题的生活化以及生活问题的数学化,但是这一点却被很多的初中数学教师片面理解了,从而出现了为了实现数学问题生活化而不自觉地偏离了数学教学的目标,或者是初中数学课堂上所列举的生活例子既与课堂教学内容关系不大又没有数学的趣味,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

2.情景表面化

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情景过于表面化的现象,比如说教师设计一些不合适、不合理的情景,或者是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以及思考等等,以至于课堂的教学最终走进了误区。比如说在人教版数学八(下)§19.3的梯形教学片断中,有的教师在引入梯形的概念以后,紧接着就设计了这样的情景:让学生一起研究等腰梯形的相关性质,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等腰梯形的性质。这些情景从表面上看没有太大的问题,但起码也说明了这样的情景设计属于没有经过深层次考虑的,要知道初中生学习数学必须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整体认知的活动,这当中就包括对于所学内容的优选能力,而优选能力不仅仅只是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要求,更是今后高素质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过于表面化,只会抑制新课程理念的贯彻、抑制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抑制学生的深入性。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1.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大的学习动力,只有有了兴趣这个必要前提,学生才能够主动地接受学习、探索学习,也才能够更容易地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而初中数学给学生最大的印象,就是枯燥,恰当地、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强大的、丰富的学习资源,将抽象的初中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枯燥变得有趣,更有效地解决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难学的问题。比如说在网络资源下组织学生学习《多姿多彩的图形》一课,能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之徜徉在无法穷尽的图形世界里。看到图形组合的火箭发射,从“神五”到“神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完成了从首次问天到太空漫步的跨越的神奇过程。当放映到火箭冲天的那一刹那,一束炫目的金色火光划破了长空,从而震撼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能够在全神贯注当中体会到图形的应用是怎样的广泛,与此同时,学生在老师的讲解、分析下对图形世界进行具体的分类,并且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大大地增强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学好数学的勇气。由此可以看出,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开阔的课程视野以及高超的教学智慧。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开始导入,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螺旋上升的学习素材,为学生制造出环环相扣的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成功的机会,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会学生自学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学生学会自学,其前提是学生懂得接受学习、主动学习。其实,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初中数学教师进行指导以及培养的。就目前来看,现有的初中数学新教材编写的书面内容并不多,但涵盖了大量的、新的知识点;要求训练的量并不多,但难度却大大的有所提高。为了能够完成既定的目标,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如果使用的学习方法不当,就会盲目地做大量的练习训练,最终身陷题海不能自拔,渐渐地产生对数学科目的畏难心理,进而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就目前的现状来说,初中生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困扰,甚至已经习惯了填鸭式的被动学习方式。正是因为这样,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得现行的新教材数学知识链呈螺旋形上升,更加系统规范,除此之外还必须引进更多的实际生活的例子,使得数学知识更加具体化。只有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才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积极地以新教材的内容为基础,关注学生的兴趣,结合多媒体的技术以及学校资源,其目的就是要使课堂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打造优质的、高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地学到知识、学到经验。

参考文献

[1] 栾晓峰.试谈初中数学课堂探究性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

[2] 张伟.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中探究性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

第7篇:初中数学思想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建模教学

近年来,我国教育新课改不断发展与进步,对初中数学的教学要求也不断提高,研究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至关重要。初中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抽象化的特点,内容较为枯燥,传统的教师讲解教学内容、学生接受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下初中生学习初中数学的发展需要,必须改进与完善有效的教学策略。数学建模作为数学知识在生活实践的具体应用,在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应用建模教学已是大势所趋,是改善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在初中数学建模教学中,教师将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转变为数学问题,引领学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建模过程中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一、借助数学建模降低知识难度

在初中数学建模教学中,教师需以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认知基础和年龄特点为突破口,先从低起点的数学模型着手,并结合新课改的教学标准适当降低知识难度,让学生易于掌握,促使他们整体参与学习。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具体的建模教学中,选择和使用的素材需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符合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经验。利用这些生活现象引领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对于他们来说较为熟悉更加易于接受与掌握,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在这里以“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教学为例,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一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图像和特征等知识,知道一次函数的应用十分广泛。教师可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设计题目:某市出租车收费标准:不超过2千米计费为8元,2千米后按2.5元/千米计费,求:车费y(元)与路程x(千米)之间的函数表达式?这对于初中生来说在现实生活中较为熟悉,利用所学知识结合生活案例建立数学模型,并列出函数式:y=8+2.5(x-2)(x≥2)。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两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不完全遵循同一个标准,应根据自变量不同的取值范围,分别列出不同的函数表达式。

二、初中数学建模突出趣味教学

初中的心理特征与年龄特点决定喜欢接受趣味教学,能够亲手参与实践具有活动性质,且感性思维多于理性思维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建模教学中,教师需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授知识,从他们的兴趣爱好着手,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其积极参与学习,促进学生建模能力的提高。而且初中数学教材中有不少有趣的现实情境素材,教师可以此为依托展开建模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并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为突出建模教学的趣味性,可利用现实生活的行程问题展开教学,借助实例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并练习和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师可举例:甲、乙两地相距480千米,一辆公共汽车与一辆轿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沿公路相向而行,其中公共汽车的平均时速为40千米,轿车的平均时速为80千米,那么它们出发后多少小时在途中相遇?学生阅读完题目之后,利用学习用具进行建模,并模拟动画演示,设两车出发x小时之后相遇,根据题意列出算式:40x+80x=480,从而得出x=4。如此,不仅可让课堂教学突出趣味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三、初中数学建模注重思想方法

数学建模属于一种思想方法,在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理论知识,还应传授他们学习方法,使其掌握学习数学知识的技巧。所以,建模教学应注重思想方法的传授,让学生真正掌握建模技巧、形成建模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兼顾知识教学的同时,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建模意识和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善于使用建模思想,并运用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实现学以致用。例如,教师可将二次函数与矩形相关知识结合在一起,设计题目:用长度为56米的铁丝网围成一个矩形养兔场,设矩形的一个边长为x米,面积为y平方米,那么当x为何值时,y的值最大?围成养兔场的最大面积是多少?然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建模思想解题,根据题意矩形的一边为x米,则其邻边为(56÷2-x)米,即为(28-x)米,得出函数式y=x(28-x)=-(x-14)2+196,因-1<0,当y=196时,x=14时,所围的矩形面积最大。这道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利用二次函数解决矩形面积最值的问题,教师应引领他们主动使用建模思想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其动手能力掌握建模技巧。

四、总结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引入建模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举措,教师需充分发挥建模教学的优势和作用,让学生知道建模思想的重要性,进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莫美珍.浅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函数建模思想[J].考试周刊,2016,70:63-64.

[2]赵媛媛.“数学建模”在初中数学应用题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4,01:31.

第8篇:初中数学思想总结范文

一、造成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原因

造成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学困生自身对元认知没有详细具体的了解;其二,学困生在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中未经历过元认知体验;其三,学困生基本丧失了对元认知的监控和调节能力.首先,学困生如果本身缺乏元认知的知识,就会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缺乏数学意识、数学解题的思想和方法,以及学习初中数学应该具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其次,学困生如果在课堂上不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不主动参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对于不熟悉的知识点和不会做的作业都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最后,学困生丧失了对于数学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对自身的检查、控制和调节,必然导致学不好数学的结果.例如,在讲“图形与证明”时,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延长BC到点D,延长BA到点E,使AE=BD,连接CE、ED,求证:CE=DE.解答这道题,学困生首先应该对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有基本的认识,并需要具备一定的解题技巧,如作出辅助线等,以加强对元认知知识的具体了解.然后如果不懂得如何解决这道题就应该积极主动地提问,而不是采取逃避的态度.最后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制定一个良好的学习计划,关于预习、复习、课堂作业、课后作业的计划,加强对自身的监管和调节,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二、在教学活动中使学困生认识到元认知知识

并进行元认知体验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讲授数学知识,教师只注重学困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学习过程.比如,在做习题时,教师要求学困生做出习题即可,而对于学困生对习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不怎么关心,使学困生对于数学思想和解题技巧不理解,只是进行公式的套用,限制了学困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为了解决学困生的初中数学知识和能力方面的问题,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困生认识到元认知知识并进行元认知体验.比如,在讲授相关的定论和定理时,不是直接进行有关的讲解,而是通过让学困生观察总结而得出相关理论.例如,在讲“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转而通过画出多个直角三角形,使学困生观察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存在的关系,并试图让学困生表达出来.也可以将多种不同的解题思想进行比较.比如,赵爽证法,通过作勾股圆方图,运用面积,从而证明勾股定理;欧几里德证法,通过三角形相似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普鲁塔克证法,通过面积的剖析法证明勾股定理;等等.教师可以对这些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进行全面的比较和分析,并鼓励学困生参与勾股定理的证明,使学困生感受到这些证明方法中的数学思想的异同,从而有利于培养学困生的数学思想.

三、加强学困生学习过程中的监控和调节

第9篇:初中数学思想总结范文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初中数学;渗透分析

现在是一个知识爆发的时代,各种新知识、新思想不断的涌现出来,在知识更替较快的今天,我们既要传授给学生足够多的知识,又要让他们在短时间之内对传授的知识能够有所了解并加以记忆,这不仅提高了教学的难度,还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数形结合思想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矛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作用。

一、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数形结合思想就好比是一个中间媒介,它在已知条件和想要求得的结果之间充当一个桥梁的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将数字关系转变成了几何关系,最后以图形的形式向学生展现数字之间的联系。此外,数形结合思想还能够对图形进行转化,将图形以数字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数字中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初中数学跳跃性很大,和小学数学相比有很大的差别,若依旧按照传统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和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的内容增加了,概念增多了,很多新的知识出现了,像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等,这些知识在小学教学中很少涉及甚至是从没出现过,学生们在接触这些新知识、新概念的时候会有一种陌生感,对教学的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这时候不能找到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传授这些知识,仅仅让学生们死记硬背,则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一方面能够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另一方面还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数形结合思想还能够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殿堂,在思维殿堂中,学生能够将知识一点点的累积起来并形成知识链,此时的大脑就好比是一本装满知识的书籍,学生可以通过思维殿堂找到每一个知识点的藏身之处,然后将知识点串联起来,最后形成自己的知识王国,一旦学生们形成了思维殿堂,拥有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很容易将知识融会贯通。初中是开拓学生智力的最好时期,因此,在这个时候将数形结合的思想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智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中会涉及到很多的概念,这些概念性的内容是通过某些规律或现象总结出来的,虽然语言简练,但是意义深刻。由于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如果教师单纯的为学生解释概念所要表达的意思,会因为讲解太过抽象而很难使学生理解。对于概念性的东西,学生只有通过死记硬背才能记住,但是在实际问题中仍然无法灵活应用。我们可以以对称轴这个概念为例,在进行对称轴的讲解时,教师可以用书本作为载体,将书本掀开,沿着装订线将书本合起来,直到左右合为一体,则中间部分的装订线就是对称轴,利用这种具体化的物质进行讲解,不进使学生们快速的理解对称轴的概念,还能够自己进行演示,从而能够更好的利用数形结合这种思想。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例题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教学中的例题起着点睛的作用,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例题一般是由著名学者和学术专家通过精心构造和严格筛选之后编排出来的,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学术思想和教学方法,教师只有经过深入挖掘才能发现其中的精髓。这里以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例题为例,讲解一下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例题:根据下面所给的图形找出其中的规律,并计算出第一百个图形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三个图形里面正方形的个数分别是1、3、6个,我们可以从这些图形之间找出一些规律,将这些图形数字化,分别用1、3、6来表示,第二个图形比第一个图形多了两个正方形,而第三个图形比第二个图形多了三个正方形,以此类推,第四个图形就应该比第三个图形多四个正方形,因此,可以用公式1、1+2、1+2+3、1+2+3+4、…、1+2+3+4+5…n来表示,这个时候再利用加法的和公式进行计算,根据公式n×(n+1)/2计算出第一百个图形中正方形的个数。这个例题是将图形关系转变为数字关系进行计算,很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如果单纯的看图形的多少,而忽略了数字规律,则很难解决问题。数形结合应用的就是这种思想,将数字转化为图形,或者是将图形转化为数字,将“数”和“形”二者进行灵活转变,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结语

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教学史上的一大创新,这种思想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教学的负担,并且对学生思维的开拓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们深刻领悟到数形结合思想的精髓,并且能够对数形结合的思想灵活运用,对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简介:罗小豆(1987-),男,汉族,湖南省祁东县人,祁|县黄土铺镇中心学校,中学二级教师,主要从事数学教学和学校行政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阙建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环境的有效性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5(03)

[2]杨世联.例题教学中的“变脸”艺术――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初探[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5(10)

[3]夏宗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