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士发展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互联网+;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3-0101-02
引言
2015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概念,政府将制订 “互联网+”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会计信息化经过了2.0 时代进入到协同交互的 3.0 时代、工业 4.0 时代,企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互联网 +”时代。在“互联网+”时代下,管理会计信息化也同样面临着新的发展方向。
一、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的内涵
管理会计是企业进行精细管理和价值创造的重要工具。“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内部之间、内部和外部之间都在实施着精细化的管理,“互联网+”时代对企业精细管理提出更高要求。随着企业内部之间、企业与外部间的互联互通,精细管理已由企业内部扩展至企业的整个供应链。企业互联网化加速财务工作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并在融合过程中逐渐强化内部控制和流动性管理。基于责任中心会计,集聚企业内部的“小数据”与互联网“大数据”,内部管理报告的内涵将进一步丰富,为管理会计价值最大化提供可能。
二、“互联网+”时代下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新发展
在云计算、大数据背景下,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集团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以流动性管理为支撑的营运资本管理的核心,财务绩效评价、会计责任中心,基于大数据和决策分析的内部报告是企业的“互联网+”应用管理会计发展的新趋势。
(一)云计算的发展推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
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催生出新的管理工具和业务模式。企业的财务部门参与到业务活动中来,使传统的“财务业务一体化”、“三流合一”真正成为可能。比如,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促进财务体系的再设计,推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相分离,为财务职能转型提供基础;互联网技术手段与传统企业的融合可以促进互联网企业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新技术的发展是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重要助推剂。
(二)互联网促进整个价值链条的流动性管理
传统企业现金流管理中的结算管理主要集中于内部的现金流管理。企业通过采用云计算和互联网技术,使得企业内部开发出上游和下游供应商以及经销商对流动性管理的产业链。“互联网+”金融的大力发展,要求企业能够实时实现对应收应付账款、库存现金等运营资本的监控。企业通过管理和优化资金周转期,实现对资金的实时预测与预警分析,确保企业具备较充足的资金量以及良好的偿债能力,同时能够为管理层做出合理决策提供依据。随着未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管理会计不仅可在投融资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可在经营决策等活动中充分发挥价值创造的作用。
(三)大数据时代提升管理会计的数据价值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财务管理工作的内涵与模式发生巨大变革。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一方面使得会计核算重复工作量大幅减少,另一方面促使财务人员的职能分工由传统会计核算向管理会计职能转变。财务管理工作逐步向企业业务领域延伸和渗透,并收集、分析、处理业务领域中的数据,从而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更加有效、更加精细化的信息。管理会计的作用在于通过对企业内外部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以及当前的财务状况等信息,从而为管理层作出科学决策提供合理依据。大数据在管理会计工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显著。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应该如何收集、处理、应用数据,才能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功能呢?首先,建立数据收集系统。企业建立的数据收集系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建立企业历史数据收集处理系统与当前数据收集处理系统。企业对内部的数据收集不仅包括财务数据,还包括业务领域中的数据。第二,建立行业数据收集系统。企业通过对行业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能够获取信息,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第三,建立其他数据收集系统。利用互联网等媒介平台收集宏观动态等信息。其次,数据处理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搭建数据管理的框架。最后,科学合理地应用数据。企业科学合理地应用数据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价值增长,如何充分合理地应用数据也是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管理会计是一个从数据收集到做出决策的过程。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推动精细化管理;第二,提供决策支持;第三,强调预测的价值。
(四)企业需积极塑造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
“互联网+”时代,企业不仅需要积极转型,管理会计的发展同样要求财务人员积极转型。“互联网+”背景下,管理会计人才的社会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企业应积极塑造复合型的管理会计人才,从而满足日益变化的管理会计实务操作新需求。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团队的构建是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全面推进的重要保障。企业应从以下两方面积极培养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一方面,企业需要培养财务人员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会计实务操作技能,提高财务人员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应加强培训,促进财务人员知识结构层次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使其工作重心由会计核算转向会计信息分析和财务管理,从而真正实现会计核算向管理会计的转变。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积极塑造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也是管理会计信息化未来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参考文献:
[1] 任丽瑛.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会计的新发展[J].财会学习,2016,(8).
[2] 徐海宁.互联网+时代下管理会计的新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9).
[3] 张秀珍,王建伟.“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发展趋势和变化的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0).
【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 运行维护技术 发展趋势
变电站是国家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变电站安全运行要求的日益提高,加强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的发展就成了当前智能化变电站遇到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当前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技术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欠缺,加强对其
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对国家电网具有重要意义。
1 智能化变电站的技术特点分析
智能化变电站的结构框架主要包括运行管理框架、设备管理框架、信息体系框架这三个部分。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管理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调度层、变电站层和设备层这三种,在运行过程中,变电站的电气设备会形成智能处理核心,在电网形成操作策略后,调度层的调度台会对智能电网发出具体的调度运行的指令,处理核心接收到调度指令后,会将指令分解成独立的操作步骤,在得到调度确认后,再进行具体的操作。在这个过程中,调度人员的任务就是将操作指令发给智能化变电站。智能化变电站的设备管理框架主要包括营理层和智能变电站两部分,其中设备管理方面是运行方式的基础。设备管理中心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数据采集后,能完成对辅助决策、动态监测和风险预测这三方面的建模,然后变电设备的各处理模块会自动形成建议,通过审核后就会形成最终的管理建议。管理中心会根据各部门实际需要将这些建议信息提供给需要它的部门和单位。智能化变电站的信息体系框架主要包括设备管理中心和信息工作站这两部分。设备管理中心是用于处理智能变电站事项的一个平台;信息工作站的运行关系到整个变电站的智能化操作,它通过对站内外的信息进行加工,能形成局部决策。运行管理框架、设备管理框架和信息体系框架这三方面技术的综合使用,促进了变电站智能化操作的实现。
2 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基于上文对智能化变电站技术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智能化变电站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其智能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极具复杂性。加强对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就必须在综合分析变电站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对智能化变电站、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具体维护。具体来讲,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运行维护技术的智能化程度更高
当前智能化变电站在运行管理、设备管理和信息体系这三个框架内都基本实现了智能化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智能化变电站在结构应用方面的智能化程度将更高。光电式互感器机电一体化设备以及智能开关等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变电站智能化的发展。变电站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运行维修技术上的智能化发展。届时,当信息体系框架的运行设备检测到运行障碍和运行事故存在时,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将在最短时间内检测到变电站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具体的问题提示,制定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这就要求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人员要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以此来促进运维技术智能化程度的增强,这也就在提高运维效率的同时,促进了变电站运行效率的提高。
2.2 运行维护技术的数字化程度加强
智能化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变电站的信息体系框架能在分析变电站具体故障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具体的数学建模技术的应用,对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故障解决措施进行数学建模,并将建好的数学模型传输给变电站设备管理的调度层,调度管理层通过对其维修意见进行审核,如果该建议符合设备维修的技术操作要求和标准,变电站的运行设备就会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进行自动化、数字化维修。具体来讲,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修的数字化功能的实现,有赖于运行维护人员对计算机及相关的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对智能化变电站常见故障和事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建模,这样就促进了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的数字化发展。
2.3 运行维护技术的程序化程度加强
由于智能化变电站技术还存在很大的技术运行上的欠缺,所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智能化运行维修技术也存在较大的程序性故障。当前的智能化变电站的程序化操作技术,大多还是基于IEC61850协议构建的程序化操作平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的运作方式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变,例如,传统的倒闸操作虽然已经实现了智能化,但由于计算机程序运行技术的发展还不能实现完全的程序化,所以在对操作票进行选择、执行和校验时,对人工还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在今后的智能化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程序化操作的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运行维修过程中对人工的依赖,这将不仅有利于维护技术效率的提高,还能在降低技术人员劳动强度的情况下,真正实现智能化变电站运维的程序化。
2.4 应用在线监测装置,促进动态管理的实现
基于智能化变电站在国家电网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加强对变电站的在线监测,实现动态管理也将成为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的一个发展趋势。变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就会产生相应的物理、电气和化学上的渐进变化。在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通过对这些特性进行在线监测和实时的数据分析,能实现对运行事故的及早发现和控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在线监测装置系统的日渐完善,智能化变电站将实现对智能化变电站连续或间断性的在线监测。具体来讲,在对不同类型的在线装置进行维护时,必须综合分析变电器的油色谱监测装置、组合电器的微水装置以及局部放电的监测装置。
3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变电站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技术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智能化、数字化、程序化和动态化将成为运行维护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徐大可.电子式互感器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J].电力设备,2011(07).
[2] 叶明.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嵌入式控制器的研究[J].贵州电力技术,2009(09).
作者简介
黄鑫晨(1985-)男,汉,江苏南通人,南通供电公司,变电专责,本科学历,电气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
关键词:产业集群 城市化 太原工业新区 互动发展
1.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1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
产业集群(cluster)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产业集群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地理集中性,即大量的相关产业相互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集群使得许多本来不具有市场生存能力的中小企业,由于参与到了集群里面,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还增强了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1.2有关城市化的研究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到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城镇作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中介,应充分利用该地区的资源,发展适合自己的产业,同时也应注意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地区发展资金的原始积累,并沟通外界,为合理引进外部资金和技术打下基础。而后相应发展其他适合该地区的产业和相关工业,由此带动该地区的合理持续健康发展,切忌急于求成。
2.产业集群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总体分析
2.1产业集群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机制
产业集群能够提升城市竞争力,主要表现在:集群有利于专业化的发展,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业群内部企业或组织的经济活动根植于本地化的社会网络之中,往往具有共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观念。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可以大大推动城市化进程。在一定意义上说,城市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产物,但城市及城市体形成以后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2.2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产业集群与产业升级
城市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为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源泉,而且使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变革。。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不同企业和机构的建立,城市面貌和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功能日益增多和加强,并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城市。工业化前的城市人口少,面积小,城市职能比较单一,有的城市主要是行政中心,有的是军事要塞,有的主要是商业中心。人们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推进了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发展,社会经济门类增多,分工越来越细,城市的数量也逐步的增加。城市人口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功能的多样化,出现了不同的城市类型。
3.太原工业新区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
3.1太原工业新区的概况
太原工业新区是太原民营区按照太原市委、市政府要求选址建设的新型工业发展平台,是太原市建设一流新兴产业基地和一流自主创新基地的重要载体。新区位于阳曲县境内,北起北洛阴,南至规划石太高速铁路,西起大运高速公路,东至东黄水镇,规划面积57平方公里,启动区规划建设用地15.8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
3.2太原工业新区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现状与发展优势
随着工业新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将不断吸引大量外来从业人员及其一定数量的家属。由于外来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其中有很多是受到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这对于提高工业新区内人口整体素质具有拉动作用。其次,太原市重点发展工业新区的同时也重点培养新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不论从生产还是生活方面,阳曲县的整体素质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是具有活力就越要求区域之间的合作和联系加强。为加强区域合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摧,如在投资准入、市场秩序、信用、信息方面推行一体化管理制度等等。以上措施都将使不相关的企业联系更加紧密,极大地推动太原工业新区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更好的促进太原工业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
山西一直以重工业发展为主,太原工业新区的建立也是依托工业的发展契机。山西的煤炭钢铁的优先发展会对其他工业企业来太原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导向,新区的新建会很快,这对太原工业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速度有很大帮助。
4.太原工业新区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战略机制的构建
太原工业新区的发展战略即促进地区产业发展政策的协调,促进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促进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协调,促进生态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协调,推动形成制造业中心,建设高端装备制造集群中心。应促进地区产业发展政策的协调;促进各地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促进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协调;促进生态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协调;推动形成世界制造业中心;建设清洁能源集群中心。资源的合理集聚是实现区域产业集群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基础,而实现资源的集聚需要健全完善的支撑体系。
产业集群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表现在两者的自我协调、自我循环演进和不断自我增强的方面。促进产业集群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通过分析太原工业新区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的现状,考证了太原工业新区与城市化发展的特点之后,得出产业集聚、太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历程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无论在经济总量上还是在发展速度上太原工业新区都是极具竞争力的。但是,由于太原工业新区还在规划设计阶段,很多优势和劣势没有显现出来,只能参考太原其他地区的集群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所显示的问题来研究,这是文章的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深入。
参考文献:
[1]刘毅.西部地区产业集群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010.
[2]杨晓颖.产业集聚对区域城市化战略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制造业为例[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0.
[3]张秋吉.山区城市化发展集中化战略与案例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06.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成熟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加大,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的一部分,对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意义重大。江浙沪三省是全国旅游经济发展的重心之一,其中环太湖城市圈的旅游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现如今,在环太湖城市中,苏州、无锡的旅游业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而常州与湖州则处于成长期阶段,四个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并不协调,因此寻求环太湖城市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势在必行。
近年来,相关学者对环太湖旅游经济和协调发展的研究逐步深入。王锋等利用AHP对环太湖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态势进行计算与评估,得出该地区属于有影响力的生态农业旅游地的结论,并建议在此基础上发挥区位及资源优势,提升特色农业基地的旅游吸引力。徐艺在研究区域旅游非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本质是利益协调,并建议将其贯彻于政府、企业、市场机制、协调机制等方面加以实现。
2 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分析
苏州、无锡、常州与湖州在地理位置上围绕太湖而居,历史文化相近,是我国知名的旅游度假胜地,并且苏锡常湖四个城市之间的合作联系日益紧密,使得各个地区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四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实力、旅游资源分布与交通条件等方面的差异,致使环太湖四个城市的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明显。表1为20102012苏锡常湖四个城市的旅游总收入及国内、入境游客接待情况。
环太湖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前景良好,四个城市的旅游总收入与国内外游客接待数量均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但是四个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区域发展并不平衡,近几年,苏州与无锡在发达的旅游业的基础上,其国内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知名度较高,每年吸引上千万的游客前来观光,地区的旅游总收入也已经增长至1000亿元以上。常州、湖州的旅游业发展则相对较弱,尤其是湖州,旅游收入较低,其接待的国内及入境的游客总数较少。因此,对环太湖城市圈的协调发展,有利于缩小区域间的差异,利用苏州、无锡发达的旅游经济带动常州与湖州的旅游业发展,共谋进步,加快旅游经济的区域—体化进程。
3 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化的原因
3.1 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经济发展能力的强弱,会影响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前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可以为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旅游业是关联性很强的综合性产业,其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业、餐饮业、商业、娱乐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旅游产品、旅游资源开发等基本要素的支持,而这些要素均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相关。环太湖的四个城市中,苏州的经济发展实力最强,而湖州与苏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相比之下,湖州较弱的经济发展能力间接地限制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无锡与常州则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旭与苏州还有一定的差距。苏州作为四个城市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较强的经济实力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并提供了经济上的保证。
3.2 旅游资源的不均衡分布
苏锡常湖四个城市旅游资源不均衡的分布是导致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化的原因之一。四个城市的A级景区总体数量上有着较大差异,并且从5A级、4A级景区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截至2012年底,苏州与无锡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较多高质量、高等级的旅游资源;常州处于中间水平,而湖州的旅游资源与苏州、元锡相比差距明显。因此,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通常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较高,环太湖四个城市旅游资源的不均匀分布,使各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相对不均衡,区域差异化十分显著。
3.3 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的差异
影响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具有优势的地理位置与便捷通达的交通的地区,其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自然很高。虽然苏州、无锡、常州与湖州四个城市都是环太湖而立,但是苏州与无锡的地理位置更有优势。苏州与无锡靠近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上海市,上海成熟、发达的旅游业可以变相拉动苏州和无锡的旅游经济发展;苏州、无锡、常州的交通主要依附沪宁高速与铁路,靠近港口,交通网四通八达,十分便捷。湖州的地理位置相比则不具备优势,交通便利程度不高,其旅游经济的发展受到限制,逊色于苏锡常三个城市。
4 环太湖城市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4.1 坚持可持续发展旅游经济,统筹兼顾
实现地区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是最佳的方式。苏锡常湖可以凭借靠近太湖的优越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与雄厚的物质基础,积极实施环太湖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必须全面考虑苏锡常湖四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交通条件等因素,制定合理可行的生态旅游规划。统筹环太湖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利益者,共同推进生态旅游的发展,转变依靠传统旅游资源的发展理念,大力提高非传统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实现传统与非传统旅游资源的高度结合,走可持续、统筹兼顾的发展道路。
4.2 发挥政府的协调引导作用
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与当地政府的协调引导能力是分不开的,因此,必须重视政府部门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苏锡常湖四个地区的政府应加强区域间的旅游协调与合作,制定有效的政府间协调发展机制,抛开行政体制的限制。协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相关规范、严格监管、合理的评估等措施,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日趋规范化、体制化、法制化。政府部门还应重视对各旅游景区游客的教育,增强游客对景区环境的保护意识,提升游客的综合素质。同时,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引进等工作都需要政府层层把关,以此为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4.3 整合环太湖地区旅游资源,促进一体化发展
近几年,在苏锡常湖四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均围绕太湖的相近地理位置,其旅游产品的开发相似度很高。四个地区都选择打“太湖牌”作为发展旅游经济的重心之一,这确实无可厚非,但是重复的旅游资源会降低旅游区域的吸引力,造成旅游客源的减少。因此,要使环太湖地区的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整合旅游资源,促进区域旅游业一体化进程。苏锡常湖应结合本地区的旅游资源实际情况,开发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站在统筹全局的高度,协调各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制定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提升环太湖地区在全国旅游资源中的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历史文化村落;改建;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中国正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发展,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本土价值观与外来价值观相碰撞、冲突或融合,对乡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因价值观变化所造成的生活方式、文化遗产内涵、可持续理念这三方面的改变,对中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影响最为突显。
1、历史文化村镇的功能意义
历史文化村镇的吸引力源自独具特色的地域性、历史性、文化性,魅力源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丰富的文物古迹、完整的历史风貌。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可持续再利用资源,可以借助再利用带动历史文化型旅游业及相关产品的发展,成为地方比较优势。
历史文化型旅游业的启动与发展,有利于村镇过时物质环境的有机更新、历史功能与现代需求的对接,使历史文化及其载体能够延续。这种历史文化型旅游业,旨在借历史文化的经济价值凸显并带动社会综合价值,达成经济、社会、文化三重价值增值,实现社会、经济、文化三重功能意义。
多数情况下,村镇独具的传统、风俗、习惯等,可能正在趋向消失。发展历史文化型旅游业客观上可促使它们得以保存,赋予其时代精神意蕴,使村镇凸现经济、社会、文化三重功能意义。
2、历史文化村落的改建的意义和作用
1)文化延续的重要性
文化作为城市存在和发展最重要和稳定的要素,是城市发展的推动力。一方面,文化的显性要素有利于城市通过物质环境的改造建立自身的城市意象。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将节点、标志物、道路、边界和区域作为人们形成思维地图从而理解其所在城市的五个要素。Ge将这种文化推动力称为地区的品牌形象。虽然Evans反驳这种现代社会中的文化品牌由于破坏了地区的平衡发展,是“城市规划之死”。但是不可否认,这种城市意象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人们对于场所的认识,加强地域文化特色。
2)旧城改建中城市历史文化的表达与考察
随着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的日益突出,“文化规划”作为一个新的课题在城市发展战略中逐步得到重视。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上已经有城市规划机构和设计人员对“文化规划”的定义和内容开始进行研究和界定。从1982年到1990年文化规划得到快速发展;90年代以后对于文化规划的讨论和研究在北美、澳大利亚和欧洲开始广泛兴起。从西方国家文化规划的经验来看,不管是重新建设还是改造修复的旧城改建,都是将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商业等功能有机结合。而事实也证明,这种基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方法是一种合理的改建方式,能够有效突出城市特色,传播城市文化。
3、历史文化村改造的主要问题
1)保护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特征
(1)目前,促进经济发展是政府的主要政策导向,保护工作往往面临招商、资金平衡等诸多方面的压力。更多情况下,保护为发展让路,考虑较多的是在拆除后进行高强度开发。(2)政府为体现政绩,往往选择位置好、易实施、见效快的地区进行旧城改造。一方面,其他一些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但条件不好的地区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与利用;另一方面,由于追求时间进度,存在部分项目方案推敲不够精细、施工质量不高等现象。(3)在旧城改造项目中,注重外部形象的打造,对内部业态的研究不足,造成一些项目缺乏市场活力。同时,存在重商业开发、轻公益利用的现象。
2)保护管理体制与机制需进一步理顺
(1)保护管理工作涉及规划、文物及房管等多个部门,各部门管理职责各有侧重,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责权不清、权限交叉等问题,并在某些方面存在空白或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急需通过出台地方条例理顺和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加大整体保护利用的力度。(2)对难以确定的历史文化资源价值缺乏权威认定。例如,在红桥区铃铛阁危陋房屋的拆迁过程中,有居民提出“王家大院”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应列为文物进行保护。文物、房管等部门进行现场踏勘后,认为原有建筑风貌和格局已经被破坏,不符合申请不可移动文物或历史风貌建筑的条件。后来又有专家给市政府写信,提出将“王家大院”作为研究社会家庭结构的新材料予以保护和修缮。由于各方意见不统一,造成该项目停滞多年,“王家大院”既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又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使经济效益与百姓利益都蒙受了损失。
3)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工作相对薄弱
(1)相对于中心城区,区(县)的经济比较落后,当地政府更是将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一般来说,历史文化资源保存较好的村镇位置偏僻、建筑破旧、基础设施匮乏,对这些村镇进行保护利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在当今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基于主观认识、经济平衡和建设用地指标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地方政府不愿积极开展对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有的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有的为平衡土地,拆除迁并;还有的以旅游开发为目的,拆除原有建筑,兴建“假古董”。
(2)国家与地方先后颁布了关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法规条例与规范要求,但对其他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村镇缺乏评价标准。各地虽进行了一些探索研究,提出了“历史文化村镇”“历史村镇”“特色村镇”“传统村镇聚落”等众多提法,但概念混乱,标准不一。同时,缺乏明确的主体部门实施管理,使历史文化村镇的有效保护与利用无法落到实处。
4、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对历史文化村落进行改建
4.1、对村落保护规划
回顾历史文化村落的建设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前人一直有关注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与保护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等问题,如何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理念是我们在保护中需要考虑的第一要素。此外,我们是否可以跳脱一下建筑保护的框架,试着从村落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的大范围的保存来思考。如在设计时我们总是先确定道路网络,再确定宅基地的选址,而欧洲人是先确定开放空间网络,再确定村庄实施填充式开发的可能选址。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开放空间的核心搞开发,保持不规则的开放空间边缘,这样做的效果不仅是经济的,更重要的是保护了自污染资源、野生动植物和自然景观[10]。笔者的意图不是说一定要遵循欧洲的设计方法,只是我们在规划设计的时候可以尝试打开思路,也加入一定生态学的方法来完善村落保护,比如对原有水利系统、防灾系统的利用,在建设当中借鉴当地传统经验,需知历史文化村落不被自然破坏保存至今,一定有它与自然相处平衡之处;在土地利用上,尽量选择生态不敏感土地作为新的建设用地,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在房屋维护上,可以考虑有些特别破旧的空置房屋选择放弃保护,获取一定的空间,并将它们拆除以取得材料的二次利用,这些都是在保护规划中可以考虑的问题。
4.2、改建的内容
1)整体格局保护
城市设计需要对城市整体形态负责,必须保存旧城的整体性,完整地保留历史街区内原有的特色历史遗存、空间格局、典型风貌等有形物质环境和完整地延续历史街区原有的社会网络和历史文脉,整体地继承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和地方艺术。
2)公共空间梳理。根据旧城肌理,在延续旧城格局的情况下,谨慎拆建不合理建筑,科学布局完善公共开放空间,设置广场绿地系统,改变旧城因建筑密集缺少绿色公共空间的状况,使其能满足一系列文化活动,重新承担城市休憩的功能。
3)人文尺度延续。延续旧城以人为尺度的街区、广场和建筑形式,是凸显城市历史文化价值,恢复巅峰人文风貌的关键所在。以人为尺度的城市是人文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也是旧城特色和高度识别性所依存的基础。
4)建筑保护更新。城市发展如同生物有机体新陈代谢的生长过程,应该不断地去掉不适时宜的部分,生长出新的内容,但这种新的组织应具有原有结构的特征,也就是说应以原有的城市肌理为出发点对城市进行有机更新。对于旧城建筑的质量评价,并针对不同建筑做出相应的维护、修缮、改造、拆除重建谨慎选择处理,留下旧城历史的同时,注入时代活力。
5)环境设施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的生命线,改善旧城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应对环境设施有所设计,应具有与旧城相匹配的时代感,遵循旧城的格局肌理,在细节上展现旧城文化,反映就是历史时代气息。
6)场地活动策划。城市文化活动的策划需要扎根于城市历史发展的大环境,挖掘本土文化特色,并引入时代特征,注入新的要素,根据不同空间的类型和场所精神,策划不同的活动,并利用旧城空间发展和增强文化产业,复兴城市活力。
7)土地的综合使用。旧城中心区中的土地属于城市稀缺资源,要想既延续历史文化,又满足城市各项功能,通过旧城中的新老街区将旧城开放的空间串联起来,形成新的混合体,在一个地块内集中设计办公,居住,娱乐,商业等功能,将旧城各文化元素巧妙的融合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使人们自然地接受和传承旧城的文脉。
8)发掘新的文化元素,丰富旧城。保留文化元素的同时,完善旧城的商业功能和业态,,顺应具有认知性的空间肌理,充分考虑原住居民和城市人群以及旅游者的心理感受。从业态、功能、空间、环境表现出时代感和新的文化外延,优化旧城原有的基因。
9)构建多元商业文化空间。把握城市功能特点,为适应灵活、多变、多渠道的商业投资网络,将各文化要素融入文化产业和旅游文化中,以具体地形式在商业中体现,塑造不同规模、层次、功能、空间,不同服务对象的商业空间模式与业态。将文化的特色融入商业的发展区域主题中,创造唯一性,,注重发展建设顺序,采取滚动推进的更新方法。例如通过博物馆的形式将旧城的民俗,文物遗存、名人事迹等展示出来,利用旅游文化将其宣传发扬,成为城市特色。
4.3、协调自然山体、水系与相关环境要素
加入一定生态学的方法来完善村落保护,比如对原有水利系统、防灾系统的利用,在建设当中借鉴当地传统经验,需知历史文化村落不被自然破坏保存至今,一定有它与自然相处平衡之处;在土地利用上,尽量选择生态不敏感土地作为新的建设用地,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在房屋维护上,可以考虑有些特别破旧的空置房屋选择放弃保护,获取一定的空间,并将它们拆除以取得材料的二次利用,这些都是在保护规划中可以考虑的问题。
1)保山护水
强化区域内山体土地利用的规划和管理,明确界定自然山体的保护地界和规划控制界线。确保山体整体环境的协调性和自然轮廓完整性,严禁开山取土、占山伐木等行为。对已造成的山体破坏,进行山体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加强区域内湖泊等水体的保护和管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对水体进行围堵、填埋。保护区域内水域不被污染,已经污染的应及时处理。
2)显山露水
为使山水要素充分显露,规划要求建筑在定位布点及型体设计时尽量不要挡山,能见水的要设法见水,同时还要通过建筑布置刻意强化山水形态特征。
3)依山亲水
规划区内的广场、绿地等公共开敞空间尽量邻靠植被较好的山体及水体,形成“依山亲水”的空间环境。
结束语
历史文化村镇是指保存文物(文化遗产)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的村镇,对其进行改建必须要保护原有的历史文化,在此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改建,从而促进我国的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卜琳.中国文化遗产展示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2.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
一、历史文化遗产的界定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存环境所受到污染与损害已经触目惊心。人类的生存环境,除了直接面临着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的自然生态的威胁外,还存在着与此密切相关的社会、经济和科技等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作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旅游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与此相对应的以商业经济利益为驱动力的旅游资源开发给人类的居住环境和文化遗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破坏,以致旅游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世人普遍关注的焦点。
为了使物质文明的进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为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于1972年倡导并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根据公约规定缔约国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由缔约国申报,经世界遗产中心组织权威专家考察、评估,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会议初步审议,最后经公约缔约国大会投票通过并列人《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称为世界文化遗产。遗产种类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属于以下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
1.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3.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们留给我们的,是古代的东西,是经历了百千万年而至今仍在的东西,是没有备份,独一无二的。正是这独特性和唯一性决定了历史文化遗产应该以保护为主。
我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于次年开始申报世界遗产。1999年lO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至2008年7月,我国已有37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5项,自然遗产7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1项,成为了全世界共有的财产。在我国还有许许多多正在申报和未提级申报的历史文化遗产,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典型的历史性、民族性和艺术性特点,日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成为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同样需要我们进行保护。
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
历史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悠久历史的载体,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体。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云南丽江古城经历了7级地震还基本无损,后被评为世界遗产。这个地方得到了保护,全世界人民逐渐都会知道。反之,如果承载着历史信息的载体消亡了,负载在其上的历史和文化也必然会被冲淡或消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历史发展有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或民族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从漫长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历史遗存丰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研究人类发展历史,喻古明今,有利于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
2.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科学研究有意义。在历史科学研究进程中人们发现,历史古城、古建筑、构筑物等有很深奥的科学道理,如我国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建于隋代(公元581__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 18年),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桥高7.23米,1400年的历史,赵州桥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所以它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跨径最大、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赵州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此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历史土木工程古迹”铜牌纪念碑。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奇迹,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诚然,也有很多历史文化遗产人们还不清楚其科学原理,需要我们去探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发展旅游经济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正是这些人类前进中创造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尤其是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对之加强保护,有利于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历史文化遗产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
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经济的发展,要依托于旅游资源,除大自然赋予的自然旅游资源外,更离不开人文旅游资源。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而迷人,它吸引着无数的中国人,更让外国人向往,这些都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也是人们游憩、观光、获得美的享受、获得相关历史知识的重要场所。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殷墟、秦始皇陵兵马俑及众多明清皇家陵寝等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小小的周庄,年旅游收入达2亿元。可见,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的客体就会存在。
(2)用经济价值去直观地表现人类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更好地发展旅游经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所带来的收益不断提高,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增长。我国人文历史文化旅游的潜力很大。保护好这部分旅游资源,能更快地发展旅游经济。
(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能提升旅游资产的价值,可持续发展旅游经济。历史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旅游资产。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可以提升旅游资产价值。历史文化遗产是全国乃至全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供世人观赏、研究与利用,所以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得好的地方,旅游业就发展得好,旅游资产价值提升得多;如秦始皇陵兵马俑、平遥古城、周庄古镇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得好,其旅游资产价值提升的快,有利于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能带动本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
4.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品位的民族,不可能生存和持久发展的。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激情、奋勇向上的民族,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和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遗产。它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和激励力,中国拥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3O项,居世界领先地位。在世界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它对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对于提高国民的文化品位,陶冶高尚情操,增强民族自尊,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提高国家文化形象,丰富世界文化宝库都有极大作用。文化是进步的动力,是历史的积淀。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留存并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其意义也关乎未来。全球《2l世纪议程》指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功在千秋,造福子孙后代。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被重视。在多年的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由于文化价值观的不断变化,很多承载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不可再生的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的经意或不经意间消失了。上世纪几次大规模建设,使许多传统历史文化遗产遭到摧残和破坏,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风貌。加之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缺乏认识,观念上的轻视、经费支持的不足与制度规范的不完善,也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展不利,存在很多问题。
三、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难达共识。虽然社会总体上
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和保护意义的认识不断提升,但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人群的价值取向,审美取向存在差异,导致认识和利益要求相互矛盾甚至尖锐对立。如在城市建设中对一些古迹遗址的去留问题上,在一些已经消失的历史文化景观要不要新建的问题上意见相左。这种状况导致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因为缺乏共识而难以处理。
2.历史文化遗产家底不清。许多历史文化遗产沉睡在地上地下。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碰到历史文化遗产时,讲不清道不明,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根本没有调查、登记,更谈不上公布文保单位及对其进行合理规划。
3.“建设性破坏”现象严重,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处理不当。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少地区只顾单纯的经济开发,只顾规模的扩张,而忽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被毁程度令人堪忧。尤其在一些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致使许多历史传统街区和历史建筑遭到破坏。襄樊宋城墙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会址周围的历史建筑一拆而光。城市要发展,旧城要更新,势必要拆迁一些民宅民居和一些失去历史使用价值的老建筑。时下古老的北京也遇到了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就是古老的胡同四合院要不要留存,怎样协调好市民居住环境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我们不能为了开发商的需要,为了出卖土地,筹集资金,把一些古建筑和一些有历史意义的遗迹毁掉。
有的地方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片面追求旅游经济效益,造成历史文化遗产严重破坏。一是为了迎合旅游热,不惜以拆毁传统历史街区为代价,而后又制造出了乃至异地开发出一系列替代品,使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沦为“假古董”。
4.法律制度不健全,执法不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多管齐下,尤其是要依法管理。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要的是要加快立法。为什么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许多地区领导,甚至最基层的领导一句话就能化为乌有。就是因为没有明确具体的法律条文来管理,而是权大于法。
5.保护资金的匮乏,专业人才、技术的匮缺,直接影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由于没有专项的保护资金,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处于自然消亡状态。尤其是贫困地区,文物专业干部仅一、二个人,连日常开支都很难保证。缺少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保护人才队伍,同时缺少过硬的保护技术,何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呢?
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1.积极宣传,更新观念,加强全民保护意识。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各级政府和每个市民的神圣职责。政府要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和保护力度,同时要广泛发动群众,让每个公民都能自觉珍惜爱护文物,并且要加强舆论监督,有了群众支持和舆论支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有了强大的依靠力量,相信人民的力量是最强大的。
2.提高全民素质与法律保护并行。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长城旅游刚刚兴起时,各个长城景区普遍遭遇了一次“毁容”高峰。从八达岭瓮城西门登上长城,分别沿南北两侧依山而上的长城边走边观察,看到这段3000多米的长城上,凡游人伸手能及之处,几乎都被刻上了各种各样的文字,有地名、人名、“到此一游”,有中文、日文、朝鲜文,以及难以辨认的字词,刻得密密麻麻。这些字不仅破坏了长城的历史面貌,有的字深达半厘米,已伤及墙体。长城乃中华民族的象征,此举严重破坏了民族形象。所以才有中国长城学会与八达岭长城管理委员会联合发起的去除长城墙体字迹方案征集活动,消息公布后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社会各界纷纷为长城保护献计献策。近十多年来,随着游客素质的提高和管理的加强,刻字破坏行为有所下降,但仍然存在。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要的是要加快立法。文化遗产不仅要由一系列行政法规来保护,而且要用刑法等法律来保护。对于严重损毁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行为应规定为犯罪,应给予刑事处理。
3.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建设的关系,保护是前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旅游资源开发,首先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不可再生的人文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离不开的客体。一旦被破坏便永久消失了,也就谈不上长远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绝不能对开发急功近利。在保护方法上,除了要依照国家相应的保护法规之外,还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找到与自身环境、条件相符合的办法。多借鉴浙江兰溪的诸葛村(八卦村)的做法。还可以对实物性的历史文化遗产实施限人限时地开放参观,西藏布达拉宫就是这样的。甚至可以不对外开放,只对学者和相关研究人员开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一种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这些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会日益增加。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所拥有的宝贵资源,要意识到这些资源是潜在的、不断升值的资本,要从长远角度来看待。即使当下受条件所限无法立即进行开发,也要积极予以保护,可利用其他产业先行发展,待时机适当的时候,再将其宝贵的文化价值予以转换。
4.摸清家底,搞好保护规划。去中原地区旅游,当地人会自豪的对你说:“你拿把锹,随意挖几下,就有可能发现宝贝”。虽然是笑谈,但还能反映出因文化积淀深厚,本地人引以为豪的心态。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提示我们对祖国的历史文化遗产要心中有数,搞好勘探、摸清家底,以便于规划和保护。
前面提到北京胡同四合院,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应积极修整并恢复老式民居四合院的美好生活环境。但要处理好个性文化与改善胡同居民的生活水平的关系。现在有些历史文化名城,商业氛围越来越浓,而文化氛围却日益淡化。丽江古城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古城保护得不错,但古城内一个商店接一个商店,文化氛围不浓,不能充分反映古城的特色,这是令人遗憾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也不是保护城市的全部,它的保护范围、内容与要求要通过城市规划来细致确定。关键在于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新建筑和老建筑的关系,新旧建筑之间在风格、色调上相协调,使整体格局达到和谐,不失文化名城的特色。要严格控制文化遗产保护区、历史街区内的空间过量的不适当的经济开发、旅游开发以及不相配的人工景点建设。
改善市民居住环境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缺乏妥善协调。在保护文化遗产中平遥地方政府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第一,制定古城保护规划;第二,实施古城居民搬迁工程;第三,全面加强古城基础设施建设等,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文化产业;SWOT;人才
作者简介:何玮(1980-),女,湖南衡阳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2.0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2-13-04
一、国际化视野下文化产业人才发展面临的挑战
发展永远是第一要务,人才永远是第一资源,文化产业蕴含着丰富的高智力内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与重要作用。在国际化的新形势下,文化产业获得了加速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因此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应对国际竞争是文化产业适应新潮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1]。然而,文化产业应对国际化竞争,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即:既要对文化和艺术工作熟悉又要精通经营管理的高素质人才;既熟悉国际惯例和规则又善于创新、敢于创新的创新型人才;既善于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又熟悉国外文化市场规则的领军型人才;既占据了文化制高点又掌握了现代科技知识的科技型人才;既具有战略思维又熟悉市场运作的管理型人才。[2]
二、国际化视野下湖南省文化产业人才SWOT分析
(一)优势(S)
第一,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实行的“五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由省委宣传部具体组织实施,在省委宣传部的带领下,全省各市州和省直宣传文化单位也相继组织实施了相应的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培养造就一批文化产业的带头人和领军人物。各级通过层层选拔推荐、重点培养,采取开展继续教育、岗位挂职锻炼、跟班学习实践和参与境外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大对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能力。
第二,湖南在文化人才引进方面,为不断突破身份、资历甚至地域的限制,确立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理念,全面充实了湖南省的文化人才资源。
第三,人事制度改革是更新用人观念,创新用人机制的重要举措。湖南宣传文化系统为不断更新用人观念和创新用人机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稳妥的措施,广泛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近几年来,面对人才市场需求,全省着眼推动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主要有《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快推进试点地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湖南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等政策文件。在新的政策指导下,一个衔接配套、政策较为完整、符合文化产业人才使用发展规律、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政策框架体系已初步形成。在这种环境中文化生产力的内在活力得以释放,也为全省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3]。
(二)劣势(W)
第一,科班人才储备不足。在计划经济模式下,我国注重的是文化事业的发展,而淡化甚至是不涉及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一直没有列入学校教育的专业目录中,高校也一直没有把“文化产业”作为一门专业来设置,因而使得这方面的科班人才储备近乎没有,造成这类人才亏空巨大的劣势显而易见。当与国际社会接轨,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大增时,我国的高校和企事业单位都显得力不从心。
第二,领军型人才相对不足。各门类人才中在国内外有影响力、有号召力的不多,特别是能推动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不断创造新的经营理念,进而促进某个文化产业领域兴旺发达的领军型企业家匮乏,直接导致湖南省文化企业普遍规模不大、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第三,复合型人才相对不足。文化产业说到底还是产业,需要通过科学的经营和管理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且文化生产的巨额投资以及文化产品销售的不确定性,一般经营者很难把握,这就需要大量既懂文化,又有敏锐的市场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湖南省从事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人员大多来自于记者、编辑、演员等业务骨干,没有经受市场竞争的磨练,营销能力比较弱,尤其是擅长项目策划、文化经纪、资本运作的人才少之又少,难以适应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
第四,创新能力相对不足。我们清楚地看到,媒体在同质化竞争,动漫创意不足,歌厅节目雷同……种种现象表明,还缺乏不断有新思维、新创意的创新型人才来开拓新的产业增长点,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市场,涵养新的消费群体,推动新业态的文化产业发展。
(三)机会(O)
第一,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湖南,享有文化大省的之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近几年来,湖南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湖南文化现象”作为文化产业的新生力量,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湖南省统计局最新数据统计表明,湖南文化产业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连续五年的增速都保持在20%左右,已进入湖南六大千亿元产业的行列,成为全省重要支柱产业之一[4]。
第二,湖南文化产业的优势版块主要有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娱乐演艺和原创动漫等,均已进入全国文化产业的第一方阵,响有“广电湘军”、“出版湘军”、 “演艺湘军”和 “动漫湘军”的声誉,上市文化企业数量大幅增长,位居全国前列。
第三,全国闻名的湖南文化以其独特的“湖南腔调”正在全球唱响。湖南卫视新增的国际频道已经正式开播,已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为了开拓更加广阔的前景,坚持走探索发展的道路,并与阿里巴巴、盛大网络和腾讯信息等著名企业共谋发展之路,相互之间已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不断探索电子商务与电视内容融合道路;湖南出版集团为了拓宽经营模式,已与日本角川集团达成战略合作,相互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其跨区域经营模式下开发的动漫产品已经面世,并且在日本和欧美市场同步推出。
(四)威胁(T)
第一,文化产业发展条件。文化产业化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支撑。如动漫行业,需通过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游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来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同时,大多文化产业行业的投入较高,而回报周期又相对较长,尤其是成长期的文化企业的发展,更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和银行、民间大量的投融资,才能确保文化企业发展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有力保障。湖南作为发展和成长中的中部大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受经济实力的影响较大,政府的扶持政策未能完全兑现,文化产业所需引导资金非常有限,文化企业存在融资难、产业配套不完善、产业链难以形成等困难,导致少数文化企业的发展受限,为求发展而不得不另辟根据地,形成引进人才难、保留人才难的“两难”局面。
第二,用人机制面临“三大瓶颈”。目前,湖南省文化产业人才的使用受到三大瓶颈制约较为明显:一是受“所有制”的束缚。政府机关、事业、企业等单位在人才使用上是高墙壁垒,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体制,如户口、住房、福利保障等,目前仍是束缚人才流动的瓶颈。二是受“官本位”的束缚。人才评价机制还不健全,以官职论成败的机制仍起重要作用,在对人才的使用上普遍信奉“学而优则仕”、“艺而优则仕”的观念,把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称之为“铁饭碗”,极大地束缚了文化人才向产业集聚。三是受“大锅饭”的束缚。体制内的文化企业中所存在的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问题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薪酬、奖励和股权分配等制度方面,大多数文化企业都没有建立系统、完善的分配和激励机制,在机制的建立上均存在不健全、不科学和不合理等问题。职称评聘不能做到完全分开,也没有强有力的制度做保障,大多流于形式,终身制的聘任形式很难从基本上得到改变,造成各类优秀人才被埋没或是流失的现象严重,尤其是优秀的青年人才难以脱颖而出。
第三,成才渠道单一受限。在我国,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还是一门新兴学科,还没有形成系统、多渠道的培养模式,教育部直到2004年才把文化产业作为一门学科进行教育,高校教育作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使我国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渠道单一受限。目前,湖南省从事文化产业的人才大多没有系统学习过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相关理论知识,亟需“加油充电”。目前,只有湖南师范大学开设了专门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三、对策分析
(一)发展原则
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必须牢牢把握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资本是手段,而且必须围绕着人们的创造性来发挥这种手段的作用。文化产业应当改变投资人或者企业所有者利润最大化的观念,努力实现产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可以说,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繁荣文化产业的根本,也是推动文化企业实现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的根本。
(二)指导方针
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国际化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文化事务和竞争的人才。
(三)核心战略
文化产业人才的核心能力在于创意领导力,这种创意领导力就是经营管理能力,就是创意管理能力。这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能够对文化产业价值链进行统筹、规划和运作,拥有综合知识、多样技能以及创新精神的既懂文化又懂经济管理的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5]。
(四)具体策略
1、培养策略。
第一,培养模式:交叉培养,有所倚重。一是要科学设置专业结构和区分专业方向,专业课程设置要突出重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整合多学科教学资源,对交叉型、复合型、应用型等人才的培养要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突出专业特点。二是要注重基础教学,突出特色模式。在众多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除注重基础课程的教学外,各高校要根据自己的教学优长以突出自身特色、选择重点专业,全力构造“轴心培养、涟漪拓宽”的教学模式。三是要立足专业基础,突出一技之长。各高校要坚持基于自己的师资和学科优势,使学生扎实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打牢立足之基,突出在某一领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让他们在某一方面掌握学理根脉,练就属于学生自己的“杀手锏”,形成自己的就业优势和创业门径。
第二,培养环节:两轮驱动,二元并重。对人才的培养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立足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实践教学。各高校在教学理念上积极与现实接轨,通过与文化产业企业特别是跨国文化产业企业共同建立教学、实习基地的办学模式,积极探索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的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更好地促进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
第三,培养目标:区位对接,特色取胜。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看水平,看特色,落脚点在于培养人才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和服务社会的贡献率。随着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对人才需求与满足度上也不尽相同,比如北京与上海、湖南与云南、深圳与武汉等均不相同。各地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应该突出其区域性特色,用特色区别他人,差异化发展自己,形成自己的办学品牌,使自己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满足区位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用优秀人才和创新成果占领阵地,只有这样,才能不拘一格培养创新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的区位对接,以特色取胜于文化产业学科之林。同时加速培养针对文化产业方面的国际化经营人才、国际国内法律通识人才、高端外语人才、国际旅游人才、金融保险人才、开发与研究人才、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等。
2、用人策略。
第一,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打破人才聘用“终身制”的格局,做到人尽其才。一是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充分尊重创意人才的性格特征和工作特征,宽容失败,鼓励冒险,允许员工自主选择他们认为最好的工作方式。二是创造平等竞争的工作环境。坚持“四不唯”人才观和“重能力、重业绩”的用人标准,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三是打造优秀的人才团队。许多文化产品的生产都需要依赖人才团队作战,如:电视节目制作等,他们由一群拥有互补技能和知识的人才组成,所构建出来的核心能力,绝对超越个体能力。要培养和造就核心人才,吸引一批骨干,带动一个团队,充分发挥每一个人才个体的价值,树立用人所长的观念,力戒求全责备,把人才配置到最适合发挥其优势的岗位上,促进整体人才资源价值最大化。
第二,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做法。首先,文化产业部门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和管理上应该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尤其对文化产业精英应实行“无障碍”引进,为优秀人才的引进开辟“绿色通道”。积极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大力引进海外在文化产业方面精通文化创意、研发、管理等的高端人才,邀请国外文化产业资深人才、营销专家来华进行文化产业的专题讲授。其次,请进来的同时,又要走出去。即组织从事文化产业的相关人员到国外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考察、见习和培训等,通过不同形式积极加强与国外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文化企业和文化机构的交流。
3、留住人才策略。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人才的流动性越来越强,尤其是文化产业的人才流动更为快速、更为容易,这使得在文化产业中对“留住人才”的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更具有战略意义。要留住文化产业人才,特别是优秀的人才,应努力做到:一是文化单位要深化体制改革,重点抓好对人才的任用和激励这两个环节,突出抓好人才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举措的落实,在制度上切实体现公平和公正;二是要尊重和保护文化产业人才的劳动成果。文化产业留住人才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保护制度,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劳动成果给予尊重和保护,对其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予以确认,并坚决执行文化劳动成果保护制度。三是要不断完善任免制度和分配制度,让人才有发挥才能的空间,更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发展前景和希望,依靠完善的制度给人才提供信任保证,不断提高人才对本产业的忠诚度,全面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四是不断激励人才。建立符合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人才价值、灵活有效地薪酬激励机制。实行由人才的价值和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人才收入的分配机制。积极探索资本投入、管理绩效和知识产权等多种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形式,例如年薪制、期权制、职工持股制等股份化分配方式,给以人才应有的报偿;对具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要给予相应的额外奖励或股份,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罗蕾.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济地理,2009,(01).
[2] 陈国生、罗文.论湖南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J].长沙大学学报,2005,(11).
[3] 丁雪莲.长沙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作者单位:830001乌鲁木齐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外科ICU
秦君玫: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个人发展规划在外科ICU能级培训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改进传统培训模式,按护士层级设计护士个人发展规划,根据需求实施培训。结果:护士个人发展规划培训模式的应用,给各层级护士树立了明确的培训目标,护士及培训者能有目标、有计划的进行培训,培训效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制定护士个人发展规划,能有效提高能级护士的培训效果,提高护士的培训积极性。
关键词 护士发展规划;能级培训;实施效果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5.060
随着临床医学新理念、新知识及医疗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护理教育,尤其是护士的在职继续教育与培训的内容、方式及评价体系应随之改变[1]。然而,目前国内针对护士的在职培训,没有统一、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2]。护士因为对职业发展缺乏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而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为此,我们自2011年开始探索实施护士个人发展规划为目标的培训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共有护理人员68名,工作年限为2~23年。其中汉族49名,回族8名,维吾尔族6名,哈萨克族2名,其他3名。学历:硕士研究生1名,本科12名,专科26名,中专29名。职称: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24名,护士40名。护士能级划分:二级护士14名,一级护士42名,辅助护士12名。
1.2方法我们根据ICU专业知识需求及我科能级护士现状,建立了护士个人发展规划档案,内容包括护士信息资料、能级护士发展方向及建议、护士个人发展目标及需求、培训目标阶段实施、培训效果的评估等,由1名总带教重点负责培训质量管理。
1.2.1护士信息资料包括护士的姓名、年龄、职称、工作年限、能级划分等。
1.2.2能级护士发展方向及建议根据我科收治病种的专业需求,由护士长、带班组长组成的护理管理组为各能级护士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方向及建议,能级护士则根据科室设定的发展方向及建议选择自己的培训需求,管理者再根据需求制定培训内容,最后交由科护士长、护理部审核通过。
1.2.2.1专科护士培训及建议主要有重症监护专科护士、静脉治疗专科护士、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心血管专科护士、呼吸治疗师、PICC资格认证等。
1.2.2.2二级护士发展方向及建议外科重大、疑难、新开展术后监护,心脏外科术后监护,婴幼儿术后监护,PICCO监测技术,IABP监测技术,危重症抢救配合技术,医护患沟通技巧,病情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护理科研、护理质控、护理教育等。
1.2.2.3一级护士发展方向及建议各外科重症患者术后监护,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监护,创伤患者术后监护;异常心电图识别;循环管理;呼吸道管理;消毒隔离管理;监护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三基理论与操作;危重症抢救配合技术;临床带教;护患沟通等。
1.2.2.4辅助护士发展方向及建议各外科手术后监护常规;重症患者基础护理,各种外科导管的护理;监测、检验危急值范围;护理文书书写;外科ICU常用仪器操作使用(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微量泵、血气分析仪、血糖仪等);三基理论与操作;危重症抢救配合技术,健康教育等。
1.2.3护士个人发展目标及需求年初由每位护士根据能级护士发展方向及建议填写个人发展目标及需求,负责培训的总带教根据各能级护士的共性目标及需求制定本年度各层级护士培训计划,包括进修学习、专科护士培训、业务学习、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理论培训考核、技能培训考核,护士长结合护士个人发展目标及需求调整各区组间的排班、轮转等。
1.2.4培训效果的评估每季度、半年、1年由护士对发展目标的实施情况进行阶段小结和年度总结,并于年终由护理管理小组做出评价。
2结果
护士个人发展规划以专科发展为基础,以护士个人职业发展为出发点,结合每位护士的工作年限、工作能力、业务专长、兴趣等,由护士个人根据拟定的发展方向及建议,设计自己的年度发展目标及需求,从而使管理者制定的培训计划符合各能级护士培训需求,因而护士对培训方法的认可度、参与度以及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
3讨论
3.1激发护士自我提升,使自愿培训成为可能目前国内护士培训的精细化程度还不够,常见的是以年资、学历、职称等外显性标准划界进行分层次培训,这些标准难以反映不同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差异性[3],能力强的护士觉得参加培训意义不大,能力偏弱的护士又跟不上培训进度,这会影响到护士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而护士为自己设定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从内心愿意参加培训,从而使自愿培训成为可能。
3.2优化人力资源,促进专业化发展在实际工作当中,尚未能实现按技术、责任、风险、管理等要素来匹配相应能力等级的护士,高年资护士参与培训机会多却动力不足,低年资护士更加愿意接受培训却缺乏机会,往往会出现“学非所用”的情况[4],护士长根据护士个人发展规划的设定目标制定培训计划,使培训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实效性效果显著,并参考护士个人发展规划的设定目标划分监护区组,如心外监护组、神外监护组、小儿监护组、普外监护组等,使实际工作与培训方向一体化同步发展,促进了护士的专业化发展,优化了护理人力资源。
3.3发挥个人专长,调动护士主观能动性护士培训教育中,各国在培训推广方面都面临一些障碍[5],诸如护理人力资源紧张、经费不足、护士工作压力大、师资不强、时间不充裕,以及对职业缺乏成就感,没有规划目标等。结合科室护理质控难点,根据护士个人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我科成立伤口造口、静脉输液、院感控制、药品管理、技能操作、护理文书质控的品管圈,并根据护士发展规划,培训了6名呼吸治疗师,9名血液净化护士,9名伤口造口护士,8名静脉治疗护士,53名护士取得重症专科护士资格证。实施护士个人发展规划,使护士利用培训所学发挥个人专长,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充分调动了护士学习与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值得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叶红芳,陈湘玉.能级进阶模式的护士培训需求分析模型[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4):393-394.
[2]姜小鹰,刘敦.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现状与需求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50-52.
[3]陈玉霞,严艳玲,梁焕兰,等.能力进阶培训模式在ICU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8):65-66.
[4]叶红芳,陈湘玉.国内外在职护士培训需求分析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12,27(9):95-96.
[5]周丽娟,李雪玉,梁英.心血管病专科护士培训的需求和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8A):1185-1187.
关键词:城镇化;协调性;经济增长
一、 引言
北京市是全国政治和经济中心,有两股力量推动了北京市经济不断增长和结构不断演进: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发流动对北京市城乡人口结构形成了冲击;第二,全球化竞争和技术进步带来的世界范围内的分工和贸易改变导致的北京市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之所以强调城镇发展的“协调性”问题,是因为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之后,北京市经济正处于经济增长的回落阶段,资源环境约束强、各区县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大量进城打工人员等待“城镇化”等深层次问题的解决,如果经济政策应对不当,诸多问题将因“协调性”而凸显。文章在此背景下,排除掉其它差异性因素,首次提出城镇化发展协调性,并采用跨度为三十五年(1989-2012)的北京统计年鉴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北京市城镇化发展协调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演化关系。
二、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择
结合指标选取的合理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以城镇人口与常住人口之比U作为衡量北京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指标变量,单位为百分比;以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与总就业人数之比I作为衡量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指标变量,单位为百分比;以I与U的比值IU作为衡量北京市城镇化发展协调性的指标变量,单位为百分比;以北京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逐年增长速度IS作为衡量北京市经济增长的指标变量,单位为百分比。本文研究的时间跨度为35年(1978年~2012年),数据来源于对应年份《北京统计年鉴》和《北京区域统计年鉴》。
三、 北京市城镇化发展协调性与经济增长互动机制的实证分析
1. 单位根(ADF)检验。首先对变量IS和IU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1。
如表1所示,序列IS和IU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具有时间趋势。取一阶差分之后,D(IS)为平稳的时间序列,D(IU)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取二阶差分后,D(IS,2)在10%显著性水平下为平稳的时间序列,是二阶单整序列;D(IU,2)为平稳的时间序列,是二阶单整序列。根据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非平稳序列之间并不存在长期关系,因此在10%显著性水平下分析北京市城镇化发展协调性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机制。
2. VAR模型滞后期的确定。在进行检验前,必须确定VAR模型的滞后期,滞后期检验结果见表2。
如表2所示,滞后期为1时,4个评价指标FPE、AIC、SC、HQ都断定是最优的,应建立VAR(1)模型。
3. Johansen检验。VAR模型Johansen检验采用CE中含有截矩项不含确定性趋势项的方法,结果见表3。
从检验水平判断,IS和IU的迹统计量在10%显著性水平上有14.251 81>13.428 78和0.446 22212.296 52和0.446 222
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VAR系统Granger因果检验采用CE中含有截矩项但不含确定性趋势项的方法的形式,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中看出,在0.1的置信水平上,拒绝原假设IU不是IS的格兰杰原因,拒绝原假设IS不是IU的格兰杰原因,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在短期内是城镇化发展协调性的格兰杰原因,城镇化发展协调性在短期内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5.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为保障脉冲响应分析的有效性,需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图1所示,模型的特征根都位于单位圆内,表明VAR(1)模型是稳定的。
脉冲响应如图2所示,其中,横轴表示信息作用的期间数,纵轴表示因变量对解释变量的响应程度,两侧的虚线是脉冲响应函数冲击响应的可能范围,四条函数曲线依次为城镇化发展协调性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冲击的反映。
从脉冲反应函数图可以看出,系统对冲击的反应是不稳定的。在样本观察期内,城镇化发展协调性对自身的冲击随着作用期间数增加而稳定增加,冲击效应逐渐增强,增幅不大;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对自身具有冲击效应,但随着作用期间数的增加,冲击效应逐渐减弱;城镇化发展协调性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冲击效应较小,随着作用期数的增加,冲击效应开始出现,冲击力较弱,并逐渐收敛于某一稳定冲击效应;经济增长对城镇化发展协调性的冲击效应随着作用期数的增加,由负向效应转变为正向效应,并逐渐收敛于某一稳定冲击效应。这一现象说明,在短期内,城镇化发展协调性对自身及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度,能够促进城镇化发展协调性和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自身和城镇化发展协调性也有一定冲击力度,呈减弱趋势,响应程度保持在相对较低水平。
6. 方差分解。方差分解是将VAR模型系统内一个变量的方差分解到各个随机扰动项上,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相对重要性。本文运用方差分解法分析城镇化发展协调性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冲击的贡献度和相对重要性,方差分解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的方差分解结果可以看出:(1)短期内,城镇化发展协调性冲击对其自身的贡献最大,维持在在99.61%以上,且逐年递减,递减速度缓慢;经济增长对城镇化发展协调性的冲击在短期中维持在在0.39%以下,而且逐年递增,递增速度缓慢。(2)短期内,经济增长冲击对其自身的贡献最大,维持在92.75%以上,且逐年递减,递减速度缓慢。城镇化发展协调性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冲击较小,维持在7.25%以下,虽然逐年递增,但递增速度缓慢。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与方差分解,可以得出,在短期内,城镇化发展协调性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冲击较小,但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
四、 结论
本文基于北京市1978年~2012年的数据,利用VAR(1)模型中的Johansen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差分析,实证研究了北京市城镇化发展协调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城镇化发展协调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关系,在短期内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明显;(2)从脉冲响应函数看,在短期内,城镇化发展协调性对自身和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度,能够促进北京市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性发展和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城镇化发展协调性和自身的冲击力呈减弱趋势,响应程度保持在较低水平;(3)从方差分解看,城镇化发展协调性的冲击对其自身的贡献最大,短期内承担了全部99%以上的冲击效应,且逐年递减,递减速度缓慢;经济增长的冲击对其自身的贡献最大,短期内包揽90%以上的冲击效应,且逐年递减,递减速度缓慢。
城镇化发展协调性与经济增长在长期明显存在着均衡关系,在短期内两者之间的冲击效应虽然较小,但相互作用明显。由此可以得到三个方面的政策启示:第一,在城镇化、工业化、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眼前的发展,应该采取一种可持续的、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模式。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为长期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和动力支撑;第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协调区域和城乡发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积极面对国际产业转移、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增加进城打工人员收入,进一步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第三,统筹经济结构和城镇布局,降低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摩擦成本和协调成本,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出北京市具有的地区优势及活力,使得资源获得更好配置,技术得到更好改进,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 刘世锦.从增长阶段理解发展方式转型[J].经济研究,2011,(10).
[2] 王一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J].经济研究,2011(10).
[3] 苏剑.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正确路径[J].经济研究2011,(10).
[4] 刘瑞翔,安同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与转换展望――基于最终需求角度的分析[J].经济研究,2011,(7).
[5]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路径、效率与潜在增长水平[J].经济研究,2012,(11).
[6] 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累积效应与资本形成[J].经济研究,2003,(8).
[7] 刘世锦.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机制、特征和政策取向[J].管理世界,2003,(9).
[8] 干春晖等.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5).
[9] 章元.一个农业人口大国的工业化之路:中国降低农村贫困的经验[J].经济研究,2012,(11).
[10] 陈锡文.工业化、城镇化要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更大贡献[J].经济研究,2011,(10).
[11] 李小瑛,赵忠.城镇劳动力市场雇佣关系的演化及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12,(9).
基金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北京率先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研究”(项目号:13ZDA04);农业部软科学课题“我国城乡一体化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研究”(项目号:201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