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年度发展规划范文

企业年度发展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年度发展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年度发展规划

第1篇:企业年度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规划;调控;编制程序;规划评估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发展规划”从“计划”中独立出来,突出了发展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独特地位,进一步强化了发展规划对计划、政策、政府工作的导向作用,对完善发展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规划期限不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规划,其中4~5年的中期规划最为重要。本文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注重从比较研究中总结进一步完善我国规划的对策。

一、中外规划的功能

规划功能是政府职能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延伸和具体体现。从规划史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指令性、指导性等类型。指令性计(规)划是以行政命令来调控所有的经济活动,起到经济运行中枢的作用。指导性计(规)划的功能较弱,主要是担当信息、协调、调控职能。信息功能是指规划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政府调控意向等信息。协调功能是指规划编制过程中,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形成可代表不同群体利益的规划方案;还包括为达到规划目标,采取协调一致的措施。调控功能是指通过规划所确定的政策措施对经济社会主体进行约束和引导,促使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方向符合规划目标和发展战略。调控功能一度被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是由于一些采用规划方式调控经济的国家初期都获得了较快增长,如1951~1979年法国GDP年均增长率为4.9%,日本则在5%以上,超过了原联邦德国(4.7%)、美国(3.6%)和英国(2.6%)。但20世纪80年代后,法、日、韩等国经济情况并没有好于其他国家,政府和学术界逐渐意识到规划的功能是熨平经济周期,而不是单项的刺激经济增长。

规划的调控功能是规划功能体系的核心,也是关系到规划存废的关键。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国家的指令性计划调控功能强,转型国家的指导性计划调控功能相对弱;发达国家规划调控作用较强,而发展中国家调控作用较弱。

规划的调控功能取决于战略目标与政策措施的有效组织方式。我国一直在探索加强规划的调控功能,但成效不大。除规划本身的问题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经济体制不完善和行政体制改革不到位。这集中体现在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财税体制改革不彻底、政绩考核体系不完善等方面。如,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使规划内容选择不科学,许多本应由市场实现的内容,却被政府强加干预,目标因此落空。再比如,尽管各级政府在改革绩效考核方面有较大进步,尤其是2006年7月6日中央有关部门下发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GDP等经济指标为核心的干部考核机制,许多部门追求眼前利益,“领导指挥规划”、“项目引导规划”的现象较普遍,产业结构升级、地区协调发展、保护资源环境等战略性内容统统让位于经济增长。

要实现好、完善好我国规划调控功能,一方面需要继续完善五年规划,包括进一步优化规划内容设置、目标明确和切实可行、配套政策和措施有力、编制程序进一步科学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坚定不移的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只有理顺经济运行体制、行政管理体制,规划才有可能真正具备调控功能,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手段。

二、中外规划的内容

各国规划内容具有较为一致的演变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一直是规划的核心内容。但各国规划内容的差异也比较明显。第一,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不同。20世纪50、60年代,各国普遍以经济增长为规划目标,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以推动经济迅速增长作为规划的基本目标;20世纪70、80年代,发达国家规划开始转而强调增加就业、消除贫困和公平分配,重视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规划的目标和理念不仅包括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收入分配公平、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包括文化的多样性和政治参与等社会、文化和政治目标。我国经过长期的探索,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规划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第二,规划的内容涵盖领域不同。发达国家的规划一般集中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较为突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往往涵盖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外交等各领域,“总体”规划特征明显,但重点又放在经济建设领域,社会领域尤其是公共服务领域的内容偏少。第三,规划内容的组织方式不同。规划目标是否可行、政策措施是否有效、目标与政策措施的组合方式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较为成功的规划一般都是由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有机组合而成。如,韩国的新五年计划纲要(1993~1997)对于“100天、半年、各年”的目标都有清晰的界定,这些目标辅以对应的政策措施,组织严密。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和对策措施不够明确,五年规划中的目标多没有具体分解,各年度实现的目标不清楚,而年度计划又较少关注五年规划的目标;而且我国规划采取了“目标、战略+配套措施”的模式,每个领域内都有相应政策措施,这带来了各类政策如何相互协调和配合的问题;政策措施较为宽泛,许多政策往往只是指出方向,缺乏具体的路径设计,实践中难以遵照执行;一些支撑政策如投资政策等,与目标间的关系论证不充分,各种政策不一定能完全满足规划目标的需要。

我国发展规划内容应“有进有退”,围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在政府可调控的领域内进行内容选择,减少经济等领域的内容,增加公共服务领域内容的比重,增加相应的对策措施。规划内容应实现“虚实结合”,即一方面将总体规划作为阐述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遵照发展战略确定规划目标,体现规划的战略导向性。另一方面,还应包含具体工程项目和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与具体工程项目性质相似,政策措施也是规划的“实体内容”,各项政策是保证规划和内容实现的基本手段。因此,规划内容与政策的组合优劣是关系规划成败的关键因素。应逐步推广“规划目标+配套政策”的规划模式,保证各规划目标都有相应的配套政策;配套政策采取总体框架和近期具体政策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政策对规划内容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三、中外规划的编制程序

大多数国家编制规划的程序都包括五个步骤,即前期研究、规划草案、全面协调、正式方案和公布实施。核心环节是前期研究和协调。其中,协调环节是中外规划编制程序中差别较大的部分。协调是不同利益主体对规划方案进行讨论、修改、完善来达成共识,促使规划方案更贴近实际、减少执行阻力的基本手段。因此,协调的范围和深度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发达国家规划都重视协调,协调的时间要历时3年,而规划方案编制仅需几个月;韩国规划从开始编制到正式公布,整个过程一般需要两年时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协调;日本一个中长期规划的制定,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审议和决定过程。

从协调对象看。发达国家规划是与所涉及到的主要利益群体进行协调,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各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各类企业、民众等进行协调,尤其是与企业、民众间的协调更为重要。协调工作较好的法国、日本、韩国都侧重于企业、民众的协调。如,法国负责规划协调的现代化委员会(后改称为计划工作委员会)由产业组织的代表、政府有关官员、政府指定的专家及工会组织的代表组成。其中,前两部分人员占60%~70%。我国总体规划主要与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协调,侧重与不同专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尤其是与财政、土地、建设等部门的协调。但与企业和民众的协调还不够。到目前为止,国家规划的初步方案对企业和民众都是保密的,只有规划批准公布后,广大企业、民众才能了解规划方案。编制“十一五”规划期间,民众、企业还只能通过发展改革委网站专栏反映意见和建议,或采取邮寄信件、电子邮件方式反映意见看法,还不能直接对规划方案提出意见。目前,我国正致力于推进企业和民众“知情权”的建设。

从协调内容看。规划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选择(在众多可能的目标中选择最优目标或为大多数群体所接受的目标)、目标与政策手段的配合、讨论和修改总体方针和政策建议:最后,形成规划草案报告。协调是为了确保国家规划目标的实现,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地区或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国家目标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协调一致。我国规划协调主要是不同政府部门、各地方对主要发展指标的可行性进行重点论证,对主要措施、重点项目和资金配套关系等进行讨论修改,这与国外规划大体相同。但协调本身追求的是与大多数群体达成一致,由于我国规划缺少与企业、民众的协调。所以,实质上协调内容较国外少。

从规划协调的机构看。许多国家设有专门机构负责规划协调工作,以提高规划协调力度,韩国的经济企划院是组织规划协调的主要机构,从第五个计划开始,在计划草案报送内阁批准前,必须广泛征集有关方面对计划目标和政策的意见。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是具体负责中长期规划编制事务的机构。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应建立专门负责规划协调的组织机构,以委员会的形式搭建规划的协调平台。加强规划与企业、居民的协调,在进一步加大与专业部门、地方协调力度的同时,逐步加强与企业、民众的协调,尤其是对战略性产业的企业代表、不同阶层的民众代表进行协调。

四、中外规划的评估

较为完善的评估体系包括监测和评估两部分。监测是对规划实施的全程记录,评估可分为定期评估和不定期评估。定期评估包括年度评估、中期评估、最终评估(后评价);不定期评估主要是指应急评估。各类评估的差异很大,年度评估的重点是评价规划实施的环境和进程,中期评估的重点是规划实施环境、实施进程、修改建议和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应急性评估的重点是重大突发事件对规划的影响,最终评估的重点是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和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

目前,我国规划评估体系还不健全,年度评估、中期评估、应急性评估长期没有开展。2003年,我国第一次开展五年计划中期评估,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提交了“十五计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但该报告总体上是描述式的,没有对因素进行深度分析来解释所观察到的趋势。

不同类型的规划评估重点差别很大,评估方法因此各不相同。指令性规划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投资、财政、信贷等的“三大平衡”,主要围绕经济增长速度、投资总量等指标来安排具体项目,对其评估的重点是主要指标实现程度和指标之间的平衡趋势,方法主要是对指标进行定量对比。指导性规划目标的重点在于阐述和落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及相应对策措施,对这类规划的评估也集中到落实发展战略的主要领域,主要是评价各领域的发展是否符合规划的方向,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评估方法也由单纯的定量比较研究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转变,包括利用定量指标判断基本指标的实现程度,依靠专家定性判断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与规划战略的吻合程度,利用问卷调查评价规划对企业和民众的影响等。

我国“十一五”规划是指导性规划,而且具有一些新特点: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较为全面的体现。评估的重点是这一理念的贯彻落实情况,可通过个人、企业等微观主体在规划前后的切身感受对比,辅助以必要的统计数据进行评估。二是产业、区域、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等领域“虚实结合”。评估应兼顾战略方向和具体工程的进度。三是发展指标性质不同。评估应注意到不同类型的指标。应着重从“指标、战略、满意度”三方面对“十一五”规划进行评估。“指标”主要是评估发展指标的实现程度和重大工程项目的进度。“战略”是评价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发展是否遵循规划的战略意图。“满意度”则主要调查企业、个人、政府部门对规划实施的满意程度。

“指标”的评估主要可采用数值对比方法,难点在于约束性指标的评估。约束性指标包括可均分性指标和不可均分性指标,即有的指标可基本平均分到各年,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等,这些指标均分后通过数据对比直接测度。许多指标包括全国总人口、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受自然规律影响,工作成效难以逐年体现。为此,一方面,应注重科学合理确定指标年度目标。另一方面,对指标完成情况的测度应放到较长周期考察。还有部分不可均分性指标如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程度,国家已对每年实现的目标进行了确定,可对照实现程度进行评估。一些重大工程中也存在类似情况,如,科技创新工程等探索性、试验性、风险大等项目进程往往具有时间不对称性,存在“先慢后快”、“先快后慢”等情况,对其评估应使用不可均分性指标进行处理。

第2篇:企业年度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职务体系;创新

一、引言

(一)理论基础

(1)彼得定律。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彼得在研究各种组织的职务晋升行为时,得出一条经典悖论:组织当中的每个人都趋向于被提拔到其不能胜任的职务上。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普遍采用行政职务体系,职工职业成长的通道狭窄单一,职务晋升势必陷入彼得定律的怪圈:或误导职工职业生涯的自我设计,或粗暴地干涉职工的职业兴趣,既不利于挖掘职工的最大潜能,同时也制约了组织目标的实现。因而,疏通各类人才的晋升通道,建立起一个与行政层级式并行的职务体系就成为必要。

(2)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企业结合职工的能力以及个性,根据企业发展需要为职工制订的中长期职业发展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包含两部分的规划:能力发展规划和职位发展规划。职位发展规划也即晋升规划,它为职业素质已臻完备,职业能力不断发展的职工描绘了职位晋升的前景。晋升规划的核心是科学合理地设置晋升族(通道)和级别(层次),从而引导职工沿着正确的路径一步一个脚印地攀上个人职业生涯的高峰,进而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东方电机认识到,要建立全新的、科学的晋升体系,必须打破原有的晋升模式,努力拓宽晋升通道和路径。

(3)差异化待遇。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中指出,人们在其接受教育和培训过程中积累的有用的和有价值的技术和知识应视作“人力资本”,资本是生产要素之一,理应参与收入的分配,而不仅仅表现为劳动力的价格;他又提出“纯经济租金”的概念:拥有特殊技能的人,可以获得高于他们在次优职业中取得的收入的部分。对于企业的核心骨干,给予其较高的待遇,是企业认同和尊重其个人价值的表现,能有效激励他们发挥才能,达成更高的个人绩效,同时可以提高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减少人才流失。

(二)现状及需求分析

当前,国有企业传统的组织、人事、劳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实行单一的行政职务晋升体系,阻塞了各类人才的晋升通道,限制了职工的成长空间;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虽然打破了“大锅饭”平均主义的桎梏,但其本身难以克服的诸多弊端。例如,相同岗位收入差异不明显,低岗位优秀员工的整体薪酬水平偏低等,则直接损害了企业分配制度的公平性。加之企业间对行业顶尖人才的争夺等众多外部环境的变化,给企业带来了业务骨干缺少激励,高级人才流失等新的问题。

二、职务体系创新设计

(一)系列和层次

根据岗位分类,将职务体系分为4个系列、“4+1”个层次。四个系列为:技术系列、营销系列、管理系列、技能系列;“4+1”个层次为:副主任级、主任级、高级主任级、首席专家级加资深专家级。

其中,资深专家是企业给予长期在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为企业发展和技术、管理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的职工退休后的一种荣誉和待遇。

(二)职数比例

资深专家的职数不受比例限制;首席专家每个系列根据专业分类设置若干职数;其他层次职数按下列比例控制。

技术系列、营销系列原则上不超过同岗位在岗职工人数的20%,其中高级主任级职数不超过同岗位在岗职工人数的5%。

管理系列原则上不超过同岗位在岗职工人数的10%,其中高级主任职数不超过同岗位在岗职工人数的2%。

技能系列原则上不超过同岗位在岗职工人数的6%,其中高级主任不超过同岗位在岗职工人数的1%。

职数比例控制是在全企业范围统一掌握,不搞平均主义,原则上不得突破,宁缺毋滥。通过设置职数比例,严格控制人员的数量,确保了“优中选优”,保证了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

(三)任职条件

企业为每个系列、层次设立了通用的基本任职条件,对担任职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工作态度等方面提出基本要求。此外,对应不同系列和层次,又分别提出了差异化的具体任职条件。任职条件的设置,尽量引入可量化,可比照的指标,确保可操作。对于具有特殊才能或贡献突出的人员,经企业批准,可以不受任职条件的限制,做到破格选拔。

(四)待遇

新型职务体系实行年度目标收入制,其年度目标收入,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逐年进行调整,并在每年年初研究确定。年终,根据年度绩效考核的结果,予以结算。考核结论优秀者,在年度目标收入的基础上进行嘉奖;基本称职或不称职者,不予以全额结算。实行年度目标收入后,相关人员平均薪酬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超过了同行业高端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工资水平, 极大地稳定了企业核心人才队伍。通过将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与目标收入结算挂钩,有效地督促了职工迸发更大的工作热情,认真履职,全面出色地完成生产工作任务。

(五)考核

新型职务体系引入了目前流行的绩效管理工具――360度反馈法。最终考核结论与担任职务人员的聘任和年度目标收入挂钩,对于最终考核结论为“不称职”的,将予以解除职务。

第3篇:企业年度发展规划范文

第二条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由市财政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从市商业流通发展资金中列支。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三条凡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并取得相应的城市规划建设手续,且具备以下条件的项目,均可申请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一)纳入《*市物流发展规划》的公共物流区(物流基地,综合物流区、专业物流区)建设项目;

(二)按照《*市物流发展规划》迁入物流基地、综合物流区、专业物流区的传统仓储企业的建设项目;

第三章资金用途

第四条支持物流基地、综合物流区、专业物流区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完善口岸的相关设施建设和对原有仓储等设施的改造。

第五条支持迁入物流基地、综合物流区、专业物流区的大型传统仓储企业的建设资金,主要用于信息网络、仓储和运输设施的建设。

第四章资金支持方式

第六条资金支持方式:对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原则上采取银行贷款贴息方式安排。

第七条对于使用银行贷款贴息的公共物流设施建设项目,以企业与银行签定的贷款合同书的贷款金额和银行基础利率为依据,市财政安排不低于50%的贷款贴息,其中:物流基地建设项目按照上述贴息标准,年度安排不高于2亿元的贷款额度给予贴息资金支持;综合物流区建设项目按照上述贴息标准,年度安排不高于1.5亿元的贷款额度给予贴息资金支持;专业物流区建设项目按照上述贴息标准,年度安排不高于3000万元的贷款额度给予贴息资金支持;迁入公共物流区的传统仓储企业建设项目按照上述贴息标准,年度安排不高于8000万元的贷款额度给予贴息资金支持。自2005年起,建设期短于3年的按实际贷款期安排贴息,建设期长于3年的按3年贷款期安排贴息。

第五章资金申请、审批及拨付程序

第八条资金申请、审批及拨付程序比照《*市商业流通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中第五章的申请、审批和拨付程序执行。

第六章资金的监督管理

第九条市、区(县)财政局负责对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市、区(县)商务局负责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4篇:企业年度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电网投资;投资规模确定原则;电网企业成本;经营效益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30-0003-04

电力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社会对电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坚强可靠的电网对电力供应的保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应不断加强电网建设和优化电网结构。然而,电网建设投资巨大,电网企业的投资决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带来了较大影响,本文将论述电网企业投资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影响的分析方法,为电网企业确定投资规模决策提供参考。

1 电网投资的必要性

电网是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电网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提升电网企业电力供应能力和供电可靠性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电网投资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电网建设产业链长、带动能力大,可以拉动冶金、建材、电气和机械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因用电环境改善,还可以带动家电等相关产品的消费。针对我国电网建设中配电网相对薄弱,尤其是农村电网建设相对滞后的现象,从2010年开始,国家已经启动新一轮的农网改造,对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拉动内需发挥了重要作用。

电网投资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各地区能源资源禀赋有较大差别,尤其是一次能源分布与电力负荷分布不均衡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例如,吉林省西部地区风电资源较为丰富,然而,当地的用电负荷较小,难以消纳大量的风电电力,这就需要加强吉林省西部电力的外送通道,将风电上网电力输送到负荷较高的地区。另外,电网输配能力的加强,可以在更大范围内选择污染小、能耗低的上网电量,从而降低电力生产的能耗水平,实现整个电网的经济运行。

电网投资对于提升电网企业电力供应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方面的作用。电网是连接电源和电力用户的电力输送载体,电网的输配能力决定了电力能否及时、安全地到达终端用户。加强电网建设、优化电网结构可以扩大电网企业的供电能力,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电网投资规模的确定原则

2.1 电网投资应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

电网企业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电网投资一方面要考虑电网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电网企业社会责任,保障低负荷地区居民的可靠供电,这就导致电网企业投资决策并不能完全按照一般投资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进行判断,也就是说会有部分电网投资项目的经济性较差,而为保障低负荷地区供电也要进行投资的情况发生。

2.2 电网投资规模与企业实力相适应的原则

企业实力既是企业现有固定资产的实物存量和价值存量,又是债券、股票的价值,也是企业名称、商标等各种无形资产价值的总量。企业现有固定资产的实物存量和价值存量是企业实力的硬性指标,它反映了企业投资规模存量;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以及企业无形资产是企业实力的基本指标。在确定电网企业投资规模时,常常要考察这两大系列指标,原则是电网企业投资规模的最大值不得超过上述企业实力值。

2.3 电网投资规模满足规模经济效益的原则

规模经济效益是指企业经济活动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取得相对较高的经济效益。电网企业投资规模必须达到某种高限,投资才能有最好的效益。如果投资达不到这个界限,企业投资也有效益,不过,这种投资效益将小于投资达到那个高限时才有的投资效益。

2.4 电网投资规模符合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原则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需求水平逐步攀升,各地方电网规划中的电网建设水平应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电网投资规模必须要满足电网企业的战略目标的要求。一个地区的电网状况有其自身的特点,针对不同地区的电源建设情况与电力负荷的增长和分布情况对电网有不同的要求。这就要求各地方在制定电网发展规划时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这就导致了各地区的电网发展规划都具备很强的地方特色,电网投资规模应能够满足各地方中长期电网规划的需要。

2.5 电网投资规模与企业资产偿债能力相适应的原则

现代企业经营基本上是借债经营。企业为实现其发展目标,除了自有积累资金外,通常通过银行贷款、企业内部筹资、发行公司债券等方法筹集资金。但是,企业投资规模不得超过企业资产偿债能力。适当的企业债务可以使企业投资规模达到合适的范围,降低企业投资成本,取得投资的规模效益,减小企业投资的风险,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3 电网投资对电网企业主要成本的影响

电网投资对公司经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增加带来的折旧费用增加、融资产生的财务费用、增加固定资产所产生的新增运行维护费用等,这里就电网投资影响较为显著的折旧费用和财务费用进行分析。

3.1 电网投资对电网企业折旧费用的影响

电网投资对于电网企业来讲主要形成电网资产,使企业的固定资产规模增加,势必影响电网企业的折旧水平,但是电网投资形成固定资产需要一段时间,即电网建设周期。也就是说当年安排的电网投资与当年的固定资产形成额并不相等,当年的电网投资对当年的折旧水平影响是有限的,往往影响以后年度的折旧水平。

电网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将使未来年度的固定资产总额增加,从而增加折旧费用,在售电量没有较大提升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电网企业的经营效果不佳甚至亏损的状况,下面主要介绍电网年度折旧额的估算方法。

在掌握电网企业投资计划的前提下,估算下一年度的折旧额。首先,要分析电网企业现有固定资产状况,主要计算现有正在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在下一年度折旧额,这个数据根据需要可以精确计算或估算,主要是统计本年度和下一年度已提足折旧固定资产的数量和金额,找出退出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数量、金额和时间,通过计算可以确定下一年度现有正在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折旧额,一般可以分类精确计算,也可以利用电网企业的年度综合折旧率估算。其次,预计本年度形成的新增固定资产的类别、数量和金额,这样本年度年末需要折旧的固定资产种类、数量和总额就已经确定。可以分类详细计算这部分固定资产在下一年度的折旧额,也可以利用电网企业的年度综合折旧率估算。最后,根据投资计划和项目进度的里程碑计划,确定下一年度投产的固定资产金额和开始计提折旧的时间,从而可以确定下一年度新增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再加上本年度末资产在下一年度的折旧额就可以确定下一年度公司折旧总额。

在掌握更长时期的投资计划资料,例如公司的五年发展规划,用同样的方法可以估算更长时期各年度的折旧额,主要在于确定固定资产退出折旧的时间和金额,计算方法可以采用上述估算方式,当然也可以采用精确计算的方法,但是其精确度受投资估算的影响较大。

3.2 电网投资对电网企业财务费用的影响

电网投资项目一般按25%资本金比例投入自有资金,其他资金靠银行贷款来筹集,贷款利息在建设期直接计入固定资产总额,而财务费用一般在固定资产投运后发生。同折旧额类似,某年度的投资计划对本年度的财务费用影响是有限的,只有项目投产后才能体现。

财务费用的估算方法与折旧额估算类似,同样需要统计年末贷款总额中对财务费用发生影响的贷款。利用统计结果估算这笔贷款下一年度产生的财务费用,再利用投资计划预计下一年度项目投产时间,预计投资贷款在下一年度产生的财务费用。同样的方法可以估算更长时期各年度财务费用。

4 电网投资对电网企业经营和效益的影响

电网投资对企业经营和效益的影响较大,而且一般都是长期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影响,这里的分析以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的现状为基础,对电网投资对企业经营和效益的影响进行说明。

4.1 电网投资对电网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影响

电网投资一般采取贷款的方式筹集资金,电网公司一般项目的资本金比例为25%,对于这部分资产形成后的资产负债比率为75%左右。而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现有资产负债率水平大大低于该数值,因此,大规模电网投资对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上升有拉升作用,又因为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资产总额不大,

投资规模过大对于资产负债率的拉升效果较强。

4.2 电网投资对电网企业输配电成本的影响

电网投资形成固定资产,对输配电成本最直接的影响是形成折旧费用。目前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折旧费用占输配电成本的比重最高,其变化对输配电成本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另外,电网投资形成固定资产后对其运行维护费用也随之而来,人工、材料、保险等费用也相应增加。

4.3 电网投资对企业税收等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电网投资涉及税收种类较多,主要是目前实施的购置固定资产的增值税可作为进项税额抵扣政策。购置增值税抵扣政策是国家从刺激企业投资的角度考虑作出的政策安排。按照税法的规定,电力产品的销售需要交纳增值税,而增值税交纳按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的方式交纳,购置固定资产可以产生大量进项税额,对于减轻公司税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固定资产产生大量折旧费用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而折旧费用是非付现成本,可以使大量留存企业资金避免交纳所得税。但目前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的累计亏损还未弥补完成,各项抵扣所得税的作用均显示不出效果。

4.4 电网投资的资本金来源

企业进行电网投资需要支付项目资本金,而项目资本金的主要来源有净利润、国家补贴和折旧费用。虽然折旧是成本费用之一,但折旧作为非付现成本,折旧费用基本留存于企业,通常认为折旧费用是在将来用来更新固定资产使用的,这种认为是在企业连续生产的角度考虑的,有其合理性。但是折旧费用的实质是固定资产投资分期计入费用的做法,至于更新与否,还是投向其他项目企业应该有自。现在的电网投资基本包括了电力设备的更新和扩容改造,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理解,以折旧费用形式留在公司的资金投入电网建设都应该是合理的。

4.5 对公司经营效益的影响

在地区用电量高速增长、电力供需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增大电网投资规模,加快电网建设有助于提高电网企业的电力供应能力,一方面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电网企业的售电收入快速增长,增强电网企业的盈利水平。若在此时,电网供应能力不能满足用电需求,一方面电力供应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电网企业也损失了良好地增加售电收入的机会。在用电量增速缓慢、电力供应充裕的地区,售电收入的增长难以弥补大量的电网投资带来的电力成本的增加,致使电网企业的经营效益下降。此时应缩小投资规模,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电网建设需要一定的周期,一般电网建设应先于电力需求的增长,电网投资规模相对于电力需求的增长又有一定的超前性。

目前,吉林省电力需求规模小,且增长缓慢,电力供应能力充足,大量的电网投资会带来折旧费用的增加、财务费用的增加、运行维护成本的增加等,在售电量没有较快增长的情况下,势必会降低公司的盈利水平。然而过小的电网投资水平又不能满足公司的长期发展规划,一直影响公司未来的经营效益水平。因此,电网投资决策前应做好电力需求预测工作,既要确保近期电网投资的效益水平,又要考虑企业长远的经营效益水平。

5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电网投资规模的确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来确定。电网投资既要考虑近期电网企业的经营状况,又要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同时还要考虑投资效益、社会责任、企业自身的经济条件等因素。

电网投资对企业经营与发展影响深远,恰当的电网投资规模和电网投资结构,形成合理的电网建设节奏,有利于提高电网企业经营效益和实现电网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而过快或者过慢的电网建设速度都将影响到电网企业的经营效益,使电网企业的长期目标无法实现。

参考文献

第5篇:企业年度发展规划范文

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两限两竞”住房建设管理的意见》(*办发〔20*〕302号)精神及相关规定,经县政府同意,现就做好我县“两限两竞”住房建设管理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两限两竞”住房是保障性住房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应对象为具备一定购(租)能力,但需政府帮助的中低收入家庭和人群。具体指在采取招标方式出让建设用地时,提出限制销售价格、限制住房套型面积、限制销售对象等要求,由开发企业通过公开竞争取得土地,并严格执行限制性要求开发建设和定向销售的普通商品住房。

二、县国土房管部门要会同县发展改革、建设、规划、物价等主管部门,负责编制“两限两竞”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报县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两限两竞”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上报前,会同县规划部门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综合平衡;组织开展通过竞地价、竞房价的办法以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出让“两限两竞”住房建设用地,将县物价局确定的房价纳入土地公告内容对外公告;审核“两限两竞”住房供应对象、购买资格,负责办理“两限两竞”住房销(预)售许可证以及权属登记。

三、县规划建设部门负责在“两限两竞”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基础上,编制“两限两竞”住房建设规划;在建设用地供应前,根据城乡规划和有关政策,提出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在规划条件中对套型结构比例和容积率、建筑高度、绿地率等规划设计要求予以明确;向县国土房管部门提供拟出让规划条件函,明确拟出让土地是否为“两限两竞”住房建设项目用地;审查“两限两竞”住房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核发“两限两竞”住房建设项目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将规划条件中关于房屋套型等要求纳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附件中;按照现行有关规定执行“两限两竞”住房建设及质量等方面的管理。

四、县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办理“两限两竞”住房项目立项备案手续;积极主动向市发改委等部门汇报,争取“两限两竞”住房建设项目投资补助和专项补助资金。

第6篇:企业年度发展规划范文

文章在分析发展规划内涵、编制及实施过程的基础上,认为规划的过程即设计过程。从教学设计理论的角度,采用ADDIE模式探讨学校发展规划的设计及实施,为学校发展规划的编制实施提供了新的思维框架、理论依据及可操作性的流程,以帮助学校科学合理的编制及实施。

关键词:

教学设计;ADDIE模式;学校发展规划

英国哈格里夫和霍普金较早明确而系统提出“学校发展规划”。①之后,斯特安基•伊恩和布伦特•戴维斯等多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学校发展规划内涵进行研究。学校发展规划“既是一种学校管理方式的更新,又是通过学校共同体成员来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综合性方案的过程,是为学校发展提供支持能力,并不断探索学校的发展策略,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而进行的管理行动。”②在学校发展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的研究中,孙军通过诊断、设计、执行和评估四个环节来推进学校改进的行动过程。③张晶总结出学校规划制定要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教育经济中的人力资本理论、大学管理研究和大学规划实践经验等多方面的学科理论及综合运用人力需求法、社会需求法和成本收益法等多种规划方法。④谢利民认为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基本框架是“分析学校办学传统与现状,明确学校发展共同愿景、突出学校发展规划的重点,保障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⑤总而言之,发展规划研究者们试图寻找实际可操作的方法提高规划的科学性,避免经验的总结和主观判断。文章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认为规划过程就是设计的过程,是综合各种因素形成最优化解决方案的过程,并将教学设计理论融入指导,以期为学校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有益建议。

一、教学设计理论与学校发展规划

教学设计诞生于美国,并经过了思想萌芽、研究领域形成和理论发展阶段三个阶段。⑥李龙将教学设计界定为“依据对学习需求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教育教学绩效得到改善的系统决策过程。”它是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和设计理论为基础,应用整体优化论的观点和系统科学方法,对教学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从而使教育教学绩效得到改善和提高。⑦在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过程模式。⑧其中以ADDIE最为典型,其他过程模式多由ADDIE模式衍生发展而来。ADDIE模式从三个问题(即学什么?如何学?如何评价?)出发,形成了五个阶段: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以及评价(Evaluation)。⑨根据钟志贤总结的ADDIE各阶段的设计任务及其结果实例,得出学校发展规划的阶段及任务,如表1所示。

二、教学设计理论指导下的发展规划设计

(一)Analysis-分析

该阶段确定学校发展的内容,对学校和学校未来发展需求进行分析,包括学校定位、发展水平和优劣势、发展战略目标水平与现有水平之间的差距等。主要工作有:

1.基本信息收集,立足学校实际收集近年来学校发展年鉴、学校以往发展规划、学校年度总结和计划、校长书记年度工作报告、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等获得学校事业发展基本信息包括师生人数、学科专业情况、科研情况、教师情况、资金和设备情况、对外交流合作、制度管理等。同时持续收集整理国家、省市等关于高校发展和行业相关的规划性政策文件。

2.校内外调研,针对基本信息涉及情况及学科专业、科学研究、校园基本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院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校内调研,同时与同类院校进行横向比较。

3.科学分析,采用SWOT、雷达图、PEST等多种研究手段对搜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经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交流讨论,初步形成学校发展现状、指导思想及发展战略目标。

(二)Design-设计

该阶段主要阐述学校如何发展。主要工作有:第一,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情况对学校战略目标进行多维度的阐述,包括发展水平、发展特色、发展重难点等方面,经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交流讨论,形成共识。第二,为实现学校战略规划服务,根据战略目标,逐步细化成各模块化的战术目标,形成战术规划,可以由师资队伍、学科专业、基本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来体现。战术规划围绕战略目标,组织相关部门讨论研究实现目标中具体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相应建设目标及建设任务,必要时各专项之间可进行交叉讨论,使各规划间能够相互协同。第三,通过各战术规划的设计,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概括总结形成学校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并与之前战略目标阐述进行对照、调整和完善。第四,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需要讨论交流,对调整后的学校主要任务提出对应措施。

(三)Develop-开发

首先明确学校发展规划总体框架,学校发展规划大致包含现状分析、机遇与挑战、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思路、战略措施等几个方面要素,再根据学校规划设计阶段的具体情况对框架进行调整。这一阶段重点是整合设计阶段构建的内容,除此之外,在规划编写过程中需要明确:

1.指导思想不仅需要明确学校发展的工作方针,遵循学校人才培养规律,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

2.总体目标是对战略目标的具体描述。

3.战略措施需要与前面分析的学校存在问题及总体目标相对应。

4.正确处理好学校规划与战术规划之间的关系。规划初稿完成后需要多次在广大师生中进行讨论交流,并根据提出的意见进行讨论修改完善并。各二级院部及各部门围绕学校规划组织讨论编写战术规划、院部规划和部门等规划。

(四)Implement-实施

主要工作包括:

1.组织学校共同体学习规划内容,形成共同参与学校发展的氛围。

2.根据学校发展规划进行责任分工,明确实施的部门及协调单位。

3.责任部门根据各自的任务分工,与协调单位共同讨论形成实施方案,由实施方案制定年度实施计划。

4.相关监督部门按照实施方案及年度实施计划对责任部门进行监督,推进规划的实施。

(五)Evaluate-评价

评价阶段始终贯彻在规划分析、设计、开发与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前三个阶段主要体现在对规划文稿的讨论交流和修改完善,在实施过程中的评价主要体现在:

1.规划目标的达成度。规划是否施行?规划目标是否完成?未完成原因分析。

2.规划实施中的创新与发展,学校如何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工作创新点是什么?有哪些新的突破?3.社会服务能力,为政府或行业提供了人力、智力或技术支持?等等。评价为新一轮规划编制提供了参考。

三、结束语

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宏观管理中的重要措施,关乎学校长远发展、办学质量,乃至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规划的合理性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支撑,教学设计理论是完善学校发展规划的一条探索途径。

注释

①楚江亭.学校发展规划、内涵、特征及模式转变[J].教育研究,2008,2:81.

②楚江亭.学校发展规划、内涵、特征及模式转变[J].教育研究,2008,2:81.

③孙军,程晋宽.论学校发展规划的理论框架[J].教育导刊,2012,8:51.

④张晶.我国高等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理论与方法基础[D].苏州大学,2006:14-15.

⑤谢利民.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与评价[J].教育研究,2008,2:86-89.

⑥李龙.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6.

⑦李龙.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8.

⑧盛群力,等.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6.

第7篇:企业年度发展规划范文

制定和实施公司总体战略与年度经营计划;建立和健全公司的管理体系与组织结构;主持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实现公司经营管理目标和发展目标。

工作内容:

根据董事会或集团公司提出的战略目标,制定公司战略,提出公司的业务规划、经营方针和经营形式,经集团公司或董事会确定后组织实施。?

主持公司的基本团队建设、规范内部管理;?

拟订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和基本管理制度;?

审定公司具体规章、奖罚条例,审定公司工资奖金分配方案,审定经济责任挂钩办法并组织实施;

审核签发以公司名义发出的文件;?

召集、主持总经理办公会议,检查、督促和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进展,主持召开行政例会、专题会等会议,总结工作、听取汇报;?

主持公司的全面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

向董事会或集团公司提出企业的更新改造发展规划方案、预算外开支计划;

处理公司重大突发事件;?

推进公司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

工作职责:

一、全面负责、主持公司的日常经营、行政和管理活动,负责检查和绩效考核,努力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运营内外部环境。

二、负责和组织实施公司发展规划、年度经营计划,完成责任目标和年度计划。

三、对公司重大投资、经营活动正确决策,认真领导,杜绝重大事故、失误发生。

四、负责公司财务管理、预算、决策和利润分配;严守财经纪律,做好增收节支和开源节流工作,保证现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五、决定对成绩显著的员工予以奖励、加薪和晋级以及对违纪员工的处分,直至辞退。

六、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适应需要的员工队伍。

七、代表公司对外签署有关协议、合同、合约和处理有关事宜。

八、搞好社会公共关系,认真处理周边邻里关系和谐,为公司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九、履行集团公司授予的其它职权,完成集团赋予的其它任务。

职位资格要求:

一、教育背景: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企业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

二、培训经历:

接受过领导能力开发、战略管理、组织变革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三、经验:

xx年以上企业管理工作经验,至少5年以上企业全面管理工作经验。?

四、职位技能技巧:

熟悉企业业态和运营流程;?

在团队管理方面有极强的领导技巧和管理才能;?

掌握先进企业管理模式及精要,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

善于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及具备把握企业发展全局的能力;?

熟悉企业全面运作,企业经营管理、各部门工作流程;?

具有敏锐的商业触觉、优异的工作业绩;?

良好的中英文写作、口语、阅读能力;?

具备基本的网络知识;?

熟练使用办公软件。

五、态度:

具有优秀的领导能力、出色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能力;?

善于协调、沟通,责任心、事业心强;?

亲和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计划能力、谈判能力强;?

为人干练、踏实;?

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操守,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六、工作条件:

工作场所:办公室。?

环境状况:舒适,无明显的节假日。?

第8篇:企业年度发展规划范文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市、县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工作思路和要求,加快推进民营经济结构调整,扩大招商引资,着力提高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增强私营业主的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政府的服务机制建设,用活用够党和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激活全民创业精神和积极性,促进我镇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完成县政府下达的2016年的目标任务。

二、目标任务

新增私营企业6户,同比增长20%;新增个体工商户40户,同比增长10%;新增就业人数1000以上;全年不发生安全事故。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镇政府成立民营经济工作领导组,负责民营经济工作的具体领导和协调服务,切实加强民营经济工作的发展规划和服务,把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总体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统筹部署,合理分类指导,把目标任务细化落实到各村(居)民委员会,列入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各村(居)民委员会必须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确立一名村干部主抓此项工作。

镇政府民营经济工作领导组:

组 长:

副组长:

(二)突出重点抓发展

1、结合镇情,切实搞好民营经济发展规划,重点培育私营企业大户。

2、着力为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3、依托镇循环经济园区建设为契机,扩大招商引资,鼓励和引导外商到循环经济园区落地办企业,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

(三)狠抓政府和镇属部门的服务建设,促进民营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1、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制定的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强化激励机制,不断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着力协调解决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指导,扶持发展,切实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全方位、多层次为民营企业服好务。

2、鼓励和促进全民创业,凡是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未禁止的,即可准入;有限制的依照法定条件准入;上级政府承诺对外开放的领域都要鼓励进入,实行市场公平准入政策,全面放开民营企业的经营领域;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项目、技术等回镇创业,积极为投资办企业者搭建投资平台。

第9篇:企业年度发展规划范文

1、按照我县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知识产权试

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按时完成年度推进计划的各项任务。

2、举办大型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活动3场(次)以上。

3、完成专利申请受理量60件以上,专利结构有明显改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比重有明显增加。

4、积极推进与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的合作进程。开辟专利申请“绿色通道”,完善专利申请服务平台功能;发挥全县首批5个知识产权(专利)试点单位的示范带头作用,实现年度内专利“扫零”企业5个以上,使全县专利企业达到20个。

5、实现省级重大科技成果登记2个以上。

6、申报省、市科技奖励项目5个以上,力争有2个以上项目获得省级或市级科技奖劢。

(三)组织实施我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行动计划,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成立我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专家咨询服务小组。专家咨询服务小组成员从全县涉农领域专家中挑选骨干人员组成,明确专家咨询服务小组职责。 3、制定我县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户)建设方案。推进农业技创新示范企业(户)建设,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认定一批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户),并予以授牌。

4、扶持黄梅现代乳业公司发展。积极帮助其建立奶牛养殖技术研究中心和申报国家奶牛繁育基地(中心),积极为其争取上级科技项目资金支持。

5、实施科技特派员专项行动计划。做好科技特派员到期换届工作,调整科技特派员组织结构,积极探索科技特派员服务的新模式,着力培育1—3个全省有影响的模范或优秀特派员,创造条件为其争取科技项目资金支持。

6、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发挥农技110信息平台作用,强化农业科技普及和培训工作,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

(四)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企业发展步伐。

1、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出台关于加强全县校企合作的意见或实施方案,积极引导和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力争年度内校企双方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个以上。

2、制定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认定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确定全县重点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0强名单,积极为其搭建投融资平台,争取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和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支持,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引进创业投资或风险投资为县内企业注资。指导和帮助规模企业建立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引导企业用于科技研发的经费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例逐步提高5%。指导和帮助企业申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或企业研发中心1个以上。

(五)适应科技发展要求,提高争资立项质效。

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科技政策精神。按照“面向需求、找准关键、设计目标、整合资源、形成体系”的原则,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制定局机关业务学习年度计划,不断提高全员业务能力水平。

2、跟踪服务已申报2012年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和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的立项。

3、下大力气申报青虾基地、五瑞生物省级研究与开发项目,实现2012年申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5个以上,立项资金180万元以上。

4、建立和完善项目申报与立项管理的长效机制。按照发掘培育一批、库存备选一批、择优申报一批、立项实施一批、发展壮大一批(“五个一批”)的办法,集中集成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创造条件组织申报2011年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6个以上。

(六)服从和服务于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完成县委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

1、积极参与团队招商引资,力争牵头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2、积极完成扶贫帮困、联系挂点等工作任务。

(七)加强部门自身建设,树立政风行风形象。

1、组织制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组建以局长为主要负责人的规划起草工作专班,深入乡镇、部门和企业开展调研,认真编写《“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3、努力提高科技工作的显示度和影响力。加大科技宣传和政务信息报道力度,采取多渠道、多层面和多形式的宣传报道方式,准确、及时、系统、全面地宣传在建设创新型黄梅的工作中所反映的科技工作动态和科技绩效。办好《黄梅科技简讯》、《黄梅科技网》、《黄梅知识产权网》。确保政务报道量全省排名前5名、全市排名第1名。 5、积极开展党的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