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发展史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可以应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1、在备课中
传统的备课是围绕教学大纲、教材写成的文字材料,每年都要重复大量的相关内容,既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又占用了大量的时间。现在使用计算机进行备课,既能非常快捷地实现教案的编辑修改,又便于保存,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实现资源共享。
传统的备课以教科书、参考书为中心,教师通过查阅参考资料来完成,不但效率低,而且很多相关信息无法找到。现在由于信息技术的引入,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建立教学素材信息库,构建电子备课系统,为教师提供备课服务。还可以通过网络,在Internet上查阅与教学有关的信息,如在教学中使用幻灯片、录像片、本学科的发展史、历史背景等材料,并且可以通过BBS、电子邮件与全国各名校教师进行交流,提出问题,获得解答,最大限度地做到资源共享。
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了解学生。以往我们只了解学生在本学科的学习情况,其他学科的情况只能通过与其他教师交流得到,不全面也不科学。现在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学生信息库,为教师提供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师在备课中,可以针对性地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真正达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2、在教学中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并不是增加授课的内容,而是指提高课堂的效率。使用计算机将教师的板书、板画、抄写例题的时间节省下来,将学生难以理解、用语言又难以表达的现象及规律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更形象地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的全过程。使教学任务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从而给学生留出更多的讨论和思考的时间。同时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和资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这样,自然就扩大了课堂的容量,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奠定基础。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可以增强实验的可见度,对于不明显,又不易观察和总结的规律,如果制作一个相关的课件通过直观的观察,便于学生总结规律,就可轻松地解决这个难点。并且对于有些学生只能从理论上了解,而采用计算机技术来模拟其过程,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可以使习题的解答变的容易。很多课后习题实践性很强,比较贴近生活。学生处理起来比较困难,教师讲解同样很吃力,而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则可轻松完成,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也是很明显的。同时还降低了难度,提高了教学效果,网络环境下的课件又可供学生反复练习使用。
3、在复习考试中
复习测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复习时可以利用教师制作的网络型课件或上网找一些现成的课件来巩固所学知识,也可以利用教师备课时所搜集的有关资料,甚至是教师的电子教案。
建立试题信息库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学生进行单元测试、阶段性测试时,可以从试题库中随机抽题组成符合要求的试卷;计算机还可以在组织测试、测试后学情分析等方面给教师以帮助,为提高测试水平和教学质量创造条件。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要只重形式不重实质。在整合过程中,部分教师观念并没改变,习惯传统式教学,但为了赶潮流或迫于压力又不得不向整合靠拢,因此在形式上、教学手段上僵硬地套用信息技术,把课堂搞得“四不象”,不但未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而且在传授知识这个层面上也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不要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盲目追求整合。部分教师认为,既然教学提倡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信息技术有那么多优势,因此不论何种知识的讲解,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全都用信息技术去代替,把信息技术视为“万能产品”,显然这是违背了历史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当然也就谈不上教学效果。
3、计算机模拟不能代替真实实验。用计算机模拟一些实物难以操作的实验,的确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实验教学是教学的基础,它既是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起点,又是知识由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这一升华过程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培养途径。因此在实验课教学中,凡是通过努力能让学生动手做的,还必须让学生亲手做,计算机模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不能代替实验。这样,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够得以提高。
4、不能过多地依赖计算机把抽象变为具体,这样会淡化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得不偿失。要不要使用多媒体,要不要使用计算机,应根据教学的需求来确定,不应为了使用计算机而使用。
5、信息技术虽可增大课堂容量,但要注意不能过多,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过多反而会适得其反。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适当地增大课堂的内容。
6、课件制作要有创新,不能简单重复教材,不能过于华丽,否则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课件的体积要尽量的小一些,能用平面表达思想的,不要用动画;能用二维动画表示清楚的,不要用三维动画。可见要能在网络环境下运行,要能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教学工具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1多媒体教学工具
课堂教学中教学工具必不可少,在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中,常常强调多媒体课件与电子教案这两重教学工具的区别。其中电子教案是将教学内容提纲挈领地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现给使用者,通常用PowerPoint开发,用光盘或网络服务器存储。它的最大优点在于开放性好,教师在拿到范本后可随意修改,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学需要,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而多媒体课件又称CAI课件(CAI,英文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的缩写,可译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是可以单独运行的教学软件,通常用专用的开发工具开发或者直接用高级语言编程,主要目的是用动画、仿真等技术讲解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强调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辅助教师和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际的应用中,它们都是多媒体教学的有力工具。
2计算机课程的分类
2.1根据专业性分类
根据课程是否为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可分为:非计算机专业课程和计算机专业课程。
非计算机专业课程一般指计算机基础科学,包括计算机概论、软硬件、信息安全、数据库、网络、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语言、软件工程、多媒体、信息检索等领域的基础内容。重点在于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的普遍应用的各个方面,在有些高校分为两个阶段(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介绍。
计算机专业课程包括数据结构、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方法、编译原理、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制图等课程,重点在于对计算机领域各个方向的专业知识介绍。
2.2根据学科性分类
对于计算机专业课程而言,根据课程内容所属的二级学科可分为系统结构、软件与理论、应用技术三大类。
系统结构类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机原理、接口技术、计算机系统性能分析、计算机系统设计、计算机结构仿真、操作系统设计与分析、数字信号处理、ASIC设计技术、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程序设计等。
软件与理论类课程包括程序设计语言原理、程序设计方法学、面对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方法、软件工程、数据挖掘、算法分析与设计、密码学与安全计算理论、可计算与计算复杂性理论、数据库技术、数理逻辑、数据安全与保密技术、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计算机网络工程、计算智能等。
应用技术类课程包括:电子商务、多媒体技术及应用、Internet技术及其应用、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WEB系统开发、ASP编程、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与分析、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系统仿真、人机界面与虚拟环境技术、数据挖掘、智能接口与控制等。
2.3根据理论性分类
根据课程偏重于理论还是实践可分为:理论型、实践型、理论与实践结合型。
理论型课程指课程内容偏重于理论介绍与分析,包括的课程有:离散数学、微机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性能分析、程序设计语言原理、程序设计方法学、数理逻辑、计算方法、编译原理、人工智能、密码学与安全计算理论等。
实践型课程指课程内容偏重于实际操作与应用,包括的课程有:网页制作、图形制作、动画制作、计算机辅助制图、图像处理与分析、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WEB系统开发、ASP编程、计算机结构仿真、系统仿真、人机界面与虚拟环境技术等。
理论与实践结合型包括:汇编语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数据挖掘、计算机图形学、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工程、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程序设计等。非计算机专业课程一般属于理论与实践结合型。
在研究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时,相对来说,以上三种常用的分类方法中按专业性区分时,课程性质不够明确;按学科性区分时,涉及课程不够全面;而按理论性分类的方式基本区分了所有计算机课程的性质,适合于研究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3.1理论型课程
对于理论型课程,完全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也是可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因为在没有引入多媒体之前,传统的授课方式就是讲解。在讲解中,教师为了把一些抽象的概念、难懂的重点讲清楚,往往借助挂图、模型等比较直观的教具来实现,这些教具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挂图仍然不够形象,而模型制作会花费教师大量时间,还有像化学反应等瞬间效果不能持续。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促使多媒体技术在理论型课程的教学中日益广泛的应用。在课堂上由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师,将教师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和在难以以实物演示的抽象难懂的重点、难点,跨越时间与空间,形象、生动、有趣地向学生展现,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例如在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中的图片素材来展示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的外观,因为它是庞大的,与当前使用的微机完全不同,教师不可能用语言描述和实物展示使学生对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印象深刻;接着可以使用多媒体中的视频素材来介绍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继而引出这四个阶段的实质区别在于计算机所使用的电子元件不同;然后可以利用演示软件的功能,通过缩放、旋转等一系列功能,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这四个发展阶段的电子元件的构造和特点展现给学生。也许有人会说,对于以上知识的传授,我们似乎用挂图和文字也可以达到效果。的确,用挂图可以让学生了解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知道各种电子元件,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许就足够了,但是作为计算机专业内容的一部分,对于计算机的发展史,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认识各种电子元件,还要让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在不同阶段使用的电子元件的构造和实质的区别,为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这也是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理论教学的优势所在。
又如计算机硬件故障检测时,往往会给学生讲授通过声音判断故障来源,例如在AMIBIOS中:一短声表示内存刷新失败,内存损坏比较严重;四短声表示系统时钟出错,维修或更换主板;六短声表示键盘控制器错误;一长八短声表示显示测试错误,显示器数据线松动或显卡未插牢;一长九短声表示主板FLASHRAM或EPROM(BIOS损坏)错误;不停的响(长声)表示内存没有插牢或者损坏;不停的响(短声)表示电源、显示器和显卡未连接好;等等。那么什么是长声,短声又是怎样的呢?不是个个教师都会用嘴发声来模拟的,也不可能破环性的让计算机产生故障,这个时候多媒体中的声音元素正好就发挥了他的强大作用。教师可以把以前或实验机器出故障时的短声和长声录制下来在课堂上播放,这样学生就可以分辨长声、短声,进而判断计算机的故障。这是传统的“粉笔加黑板”以及挂图、模型等教具不能实现的,在这里声音元素的应用必然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3.2实践型课程
对于实践型课程,与理论型课程相比较而言,可以说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课程是无法正常进行的,更谈不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开发工具和软件日益专业化,在计算机课程中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目标的需求,不可避免地要讲授一些开发工具的使用和软件的操作,传授这些知识的课堂教学,离开多媒体的应用,课堂教学寸步难行。首先,一般开发工具和软件的安装使用,需要多媒体计算机作为硬件平台,没有多媒体计算机,开发工具和软件将无法使用;其次,一般开发工具通过程序编写生成一些实际的界面、图形、图像等各种各样的结果,这些结果的展示离不开多媒体设备,一般软件的操作过程更需要多媒体设备的连续使用才能保证学生掌握操作方法好技巧。
例如在可视化开发工具VisualBasic(简称VB)课程中,要解决一道习题:创建窗体,在其上实现通过输入半径控制得到圆面积。在这道习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向学生展示窗体、文本框、按钮这三种不同的对象和控件它们各自的外观形态和属性;其次要指出编写程序的位置,讲明为什么在此位置编写;接着给出具体实现的程序代码,并运行调试程序;最后,演示程序的运行过程和结果。在这四个步骤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个步骤都离不开多媒体设备和多媒体技术的具体应用,窗体、文本框、按钮、编程的位置,这些都不可能用语言来描述清楚,程序的编写、运行、调试、结果的显示也都依赖计算机软件的实际操作。
又如在动画制作课程中,讲到形状渐变时,如果没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不会有形状渐变的产生。在形状渐变的具体制作过程中,只需要在两个关键帧中绘制原始形状对象和目标形状对象,然后创建形状渐变,而中间的渐变帧由软件本身经过一系列的计算自动生成,这些渐变帧反应了形状的逐渐变化过程,其中的每一帧都根据各自所处位置包含在这一阶段由软件自动生成的具体形状对象。形状渐变由多媒体软件产生,变化过程由多媒体设备展示,在这一过程中,多媒体的应用尤其重要。尤其是对于两种不同形状对象之间需要设计形状渐变时,形状的变化过程更加需要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出来,供学生对这一渐变过程进行深入的理解。
3.3理论与实践结合型课程
无论是计算机专业还是非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型课程都具有理论的知识和实际的应用紧密结合的特点,在这种类型的课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具有在理论型和实践型中应用的特点,不仅能够辅助教师准确清楚的表述概念,而且能够将理论知识的应用效果生动的表示出来,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供了牢固的基础。
例如在介绍Excel软件中的公式及应用时,教师往往先介绍什么是公式,公式由哪些成分组成,接着介绍公式在Excel中的作用是什么,然后介绍公式在Excel中的使用方法,最后给出实际应用的例子。而在具体实例的讲解中,就需要先通过理论分析,再进行实际的验证。假设给定公式E3=$A1+B$1,它表示E3单元格的结果由A1和B1单元格中的值相加得到,那么复制E3单元格直接粘贴到F4时,F4中的结果是什么,它的公式又怎么表达呢?对于这个问题,解决时可以先根据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的原理,确定F4单元格的公式中应为A2和C1的值相加,这是理论的分析,然后通过在Excel中实际的复制、粘贴操作,看到单元格的结果和其中的公式,以验证理论分析;反过来,也可以先在Excel中通过实际的复制、粘贴操作,看到单元格的结果和其中的公式,然后分析推断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的应用规律,这两个方向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是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来达到。
又如对于数据库的查询功能,有学生成绩表(表1)和学生基本信息表(表2),通过这两个表查询籍贯为“山西太原”的学生的成绩,理论上应该得到如表3的查询结果表,当然这是理论的结果,实际实现查询结果时就需要用特定的形式来表示,就是用编程语言了实现。比如使用VisualFoxPro程序设计语言实现,如果仍然以表格形式来显示,那么这种特定的形式是否可以按照设计正确显示出来,也就是说编写的程序是否正确呢,就需要进行调试了。在运行调试的过程中,每一条语句的作用都要通过多媒体设备演示给学生以供理解,这样学生才能够不仅知道怎样写,还知道为什么这样写,是否可以用其他的方法,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这也正是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效果。
4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课程的课堂教学关系密切,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课程的课堂教学,已体现出其辅助理论教学、形成实践教学的优势。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其应用也必然更加深入,如何更加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课堂教学,继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是进一步研究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李晓枫,黄重庆,高晓虹,张翠丽,马莉,王洪伟.多媒体教学利弊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4,26(4):317-318.
[2]胡光顺,叶延君.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和应对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05,(13):235.
[3]周任慧.多媒体教学在高校中应用之探讨[J].甘肃科技纵横,2005,34(2):115-116.
高质量的教学水平是一所学校发展壮大的根本,只有在规范化的教学管理下,加上一大批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和尽心尽责人民教师,一所学校才能有持续的发展动力。
一、教学资料规范管理的重要性
在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和实物等不同形式的资料都可归纳为教学档案,教学资料除了传统的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在高职院校中还有各种实物材料,如学生在实训操作中留下的作品等,这些都要进行规范的收集及归类整理,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系统的教学档案。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各种教学资料不仅是教学过程的记录,更是教学经验的累积,也是学校制定未来发展计划、开展教育研究、探讨教育规律的重要依据。做好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归档工作,是巩固教学成果、记录教学改革、培养专业人才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如果资料保存不当,造成了损毁、流失,不仅会给学院的教学管理造成损失,也会对各方面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作为教学系部的工作人员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应特别注重对各种纸质和电子资料的管理工作,做到管理规范,整洁有序,方便查阅。
1、规范的教学档案管理有助于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该校的教学质量,影响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学档案来提供依据,通过对教学档案中有关内容的分析、总结、预测,从宏观上可以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制定教学计划,更好地安排师资,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短期规划和长远规划。
但是有部分老师对教学档案不够重视,比如不认真填写、不按时上交教学资料,更有甚者弄虚作假。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学校宏观的策略制定。
2、规范的教学档案管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始终是教学过程的根本,有完整的教学档案就意味着有了众多的经验累积,在此基础上不断加以完善和提高,便可以为以后教学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每学期老师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的选定,教案的撰写等工作时,都或多或少要参考以往的资料,争取日益完善。倘若没有规范的管理教学资料,老师们便无从查阅,无法参照,更谈不上经验的积累,教学质量的提高。
3、规范的教学档案管理能有效地为全院工作提供资料。任何一部校史都是该校教与学的发展史,校史既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成绩,也反映了该校科研能力和发展过程,而系部的各种教学档案资料则是真正的第一手史料。
4、一些奖惩材料、思想汇报材料等在一些人看来不重要的资料,资料保存实际上也可以让学院领导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为师生解除包袱,全身心地投入教与学过程。
比如及时
二、系部教学资料归档要求
系部教学资料虽不全是学院正规档案,也要求尽量全面系统的收集和规范的管理,以便于重要资料及时上交学院档案科。
我院对系部教学资料的收集,都是定在每年的9月进行,具体有以下要求:
(一)真实性:各项资料要真实、可信、有据可查,要详实,突出特点。
(二)规范性:资料的手机、整理、撰写、归档要统一规范,数据统计要符合要求。材料的目录设置、文档格式、立卷归档及材料的保管、移交都要符合学院的规定。
(三)有序性:所有资料要分类准确,编目清楚,排列有序,整齐美观,调用方便,查找无误。
各种纸质的教学档案材料一般都要求长期保存,为了便于长期保存,各种教学资料档案一般均为打印形成,不能打印的则要求用碳素墨水或蓝黑墨水书写,字迹要工整,图文清晰,并装订成册,像教学日历、教学任务书、课程安排表、学生实习有关材料、教学检查座谈记录、听课记录、学生毕业论文及论文设计、各种考试试卷、实训实习报告等,我们一般要求保存五年以上,作为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应于每学期期末前对各种教学资料进行一次系统的清理及归档。
三、系部教学档案收集的具体内容
(一)教学质量管理方面:教学督导、听课记录、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教学研究、教学观摩、考试管理(试题及答案、试卷分析、成绩统计与分析);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和其它社会认证的职业资格考试成绩。
(二)师资队伍管理方面:教师名单、教师分类信息、教研室组织建设与活动;教学任务的安排与统计、教师酬金(津贴)管理、教师服务。
(三)教材与教学资料管理方面:征订教材目录、自编(合著)教材、讲义;普通教材、电子教材、辅助教材、教学参考书、实验指导、实习指导;教学资料、习题集、优质教案、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集、学生各种实训课程的作业(作品)集。
(四)实践教学管理方面:实践教学环节(实训、下企业实习、社会实践调查、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组织与管理、实训与实习记录、实训作品的收集归类、教学实训设备登记、财产帐目、实训教学评估等。
四、进一步提高教学资料管理效率的途径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学校利用现代办公手段,实现档案的电子化、网络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一)提高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应抓住计算机技术革命带来的良好机遇,不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二)利用计算机光盘刻录技术,能极大地提高存贮密度,使其存贮的信息量增大,提高贮存、收藏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当然在光盘存贮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潮、防尘、防热,使资料能够较长时间保存。
(三)我院从2006年全面推行办公网络自动化,老师有自己的专用内部上网号,大量文字资料通过网络快捷传播,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也为资料的查阅收集提供了方便,借助这一现代技术,学院的各种文件通知能迅速的让每个老师知道,也使资料收集管理效率得到了较快的提高。如今,大量的资料通过内部网络的形式,进行查阅检索,资料收集整理更加有序全面。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充分利用好各种新技术新手段,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这也是档案管理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CAI 多媒体 体育教学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概述
CAI的全称是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即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教师借助计算机的辅助功能教学主体进行的教学实践过程,这种教学手段通过采用多媒体技术、程序设计技术、动画模拟技术和知识库技术等计算机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手段单一和片面的不足。CAI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学生接受课程内容的时间,大幅度增强教学效果,最终使教学目标达到最优化。
高教改革的要求是培养创新型和能力型人才。因此在教学形式上要做到多变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应该创造出有利于学生领悟课堂内容、掌握知识技能的崭新的教学环境。而CAI为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能。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使学生可以借助与计算机对话的机会,使媒体信息和处理手段得到有效控制。在这种特殊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决定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充分有效地进行知识接纳的过程,以满足不同学习主体的需求,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使因材施教得到彻底的贯彻。因而,CAI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二、CAI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CAI辅助体育教学可以显著增强体育课程中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体育课中的理论课主要指在教室中讲授体育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比如太极拳第一课的太极拳发展史,太极拳的意义等内容。社会环境对人类在智力、个性化和职业能力的需求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一直在提高。传统理论教学授课方式已经渐渐脱离社会的需要,反观多媒体CAI技术具有信息规模宏大、图文声像、生动直观和视听共享等特点,相对传统教学方式显示出巨大优势。研究表明,记忆知识时如果眼耳手多种感官并用,则可很大程度上提高记忆的持久度和记忆效率。也就是说如果学生能同时看到和听到要学习的知识,再进行进一步的复述,将大大提高记忆效率。
2.多媒体CAI辅助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是否有很好的教学参与过程,依赖于学生自身有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与求知欲。多媒体教学能够发挥其自身直观生动的优势,引起学生的关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带动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最终达到提高体育课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目标。
3.多媒体CAI辅助教学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多媒体技术能使理论由抽象变得具体化和形象化。对体育教学过程中掌握起来有困难的复杂动作,如果教师的示范不足以充分表现出动作的组成、节奏、重点和关键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利用三维技术对实时画面采用特写、近景和远景等镜头方式或采用镜头的移、摇、拉、推等多种方式获得动作的全息视角,有效地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展现动作的幅度、角度、运动轨迹和相对位置等多种空间特征;还能够通过暂停视频把瞬时进行的动作以缓慢的方式表现给学生看,使教学的过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例如在太极拳教学中,从起势开始,每个动作中上肢和下肢同时活动,流畅且复杂的一连续动作组成了24式太极拳,这个过程是相对复杂的,教师在讲授过程中直接演示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示范动作很难如教科书那般完美,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形成关于太极拳正确、清晰、完整的动作概念,从而记不住动作,学起来很困难。通过CAI辅助教学过程,可以对动作进行慢放和定格,在学生面前逐渐展现动作的每个细节,这样教师就可以对太极拳每一式的分解动作详细阐述,透彻地讲授动作的关键部分,再结合实践,学生就可以很熟练地掌握太极拳的要领了。
4.多媒体CAI辅助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不断进步的能力。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中,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不能及时准确地复查自己的学习细节,无法及时找出、分析与解决出现的问题,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声音、视频、PPT等多种媒体辅助教学。例如:学生在课后自己练习太极拳时就可以通过录像比较自己的动作和标准动作差距在什么地方,如何改正。也可以在同学的帮助和老师的辅导下通过交流找出提高的办法,使学习效果得到增强。
三、多媒体CAI辅助体育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多媒体CAI辅助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不能脱离教学大纲和教案重点,这是CAI发挥其巨大作用的基础。所以,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精心设计多媒体CAI教学的方式和手段。
2.辩证地看待传统教学和多媒体CAI教学的关系。传统教学法是目前最为成熟的教学方法,代表现代教学方法的多媒体CAI教学是当前科技进步带来的新生事物。传统教学法的变革、提高和不断完善,离不开多媒体CAI教学。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使二者互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互补互进的作用。
3.多媒体CAI辅助教学主要用来创设教学情境,重建学习材料,帮助学生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本身并不能取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学情境的设计者是教师,而不是多媒体CAI辅助系统。尽管多媒体CAI辅助教学方式有很强的活力和很好的应用前景,代表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但也不能否认传统教学方式的作用。
4.多媒体CAI辅助教学的可推广性有待进一步商榷。体育教学多在户外进行和运动多于安静地听课的特性给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带来了不便。此外,在体育课的备课阶段,体育教师必须积累计算机知识,努力丰富自身的业务知识,依据科学的体育教学原理,才能利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设计出更好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一、选拔人才,委以重任
为了搞好远程教育,我们选拔在信息技术方面知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乐于奉献服务的教师担任远程教育管理工作及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他们主要负责地面卫星接收系统和电脑等电教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
二、提高管理技术人员的素质是先导
远程教育对管理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知识能力的要求比较高。为了保证远程教育的正常进行,我们十分重视对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我们有计划地组织技术骨干教师参加各级远程教育技术培训,努力提高技术骨干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从2004年以来,共组织了15次的技术与管理培训,逐步建立了一支精干高质、专兼结合的管理技术队伍。他们具备了硬、软件的安装、维护能力,能够独立安装卫星设备、调试计算机数据接收系统及数据的整理、储存、提取和运用。
三、教师全员培训是前提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关键在于一线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为此,我县狠抓教师培训工作,制定了《教师远程教育培训计划》和《教师远程教育培训细则》,从指导思想、培训内容、培训步骤、考核办法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农远教论文评选、课件现场制作竞赛等活动,激发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四、资源的接收和处理是条件
远程教育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是无穷无尽的,我们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接收到的各种信息进行过滤、分析、处理,保留有用的,去除无用的。对教学资源的接收和处理按照工作流程分为三个方面:载——理——存。载即下载、接收,即下载中央电教馆下发的远教IP资源或网上资源;理即整理、加工;存即保存、保留。储存阶段在资源库内容的结构组织上采用以年级为第一级、科目为第二级,所有资源按照年级科目的顺序进行保存的方式。各种媒体素材、网络教程等按科学的、专业的方法分门别类进行管理。如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的“空中课堂”电视节目、示范课、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等整理后刻录成VCD光碟进行保存。课件、教案、试题、练习题、百科知识、电子图书等打包压缩后储存。为了便于整理后的资源在校园网上,准备了一台容量较大的计算机专门用来储存教育资源,建成学校教育资源库。为了便于师生利用远程教育的资源,管理人员及时将收集的资源目录打印出来分发给师生或公布在醒目的地方,把主要的教育网站网址打印、装框、上墙,公布于众。
五、资源利用是关键
有效运用收集到的教学资源是提高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率的中心环节,其方法主要有:
1.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备课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在教学资源库中选择出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灵活组织、编排,形成具有教学个性的教案或课件,在授课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特点。
2. 利用三种模式上课
(1)光盘播放。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国家远程教育项目配置的光盘和学校自己下载、整理、并刻录的光盘进行教学或辅助教学。(2)在线收看。安排学生在线收看“同步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等,把专家、优秀教师的讲座和课堂实录直接传播给学生。(3)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利用宽带接入因特网,供师生直接在网上查找资料。
3.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研活动
将教学研究活动从教研室搬进微机室、电教室。组织教师收看中央教育台的“空中课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录、优质课实录,学习从网上下载的教育信息资料。这样能扩大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知识,提高教师教学研究的能力。
六、加强管理是保障
1. 加强领导
成立由各校校长任组长的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内部分工负责,责任明确,协同工作。
2. 制度管理
为强化远程教育管理工作,我县先后制定、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如《微机室管理制度》《电教室管理制度》《微机室管理人员职责》《电教室管理人员职责》《接收室管理制度》等十多项管理制度。设置了工作中必需的各种表册、登记册,如《远程教育资源接受、下载登记册》《多媒体教室使用记录》《教师借用资源登记册》等。把制度管理和日常行政动态管理结合起来,使我县远程教育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正规化、制度化的轨道,提高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现在的高校不仅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还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因为那样也可培养学生的思考方式,培养他们的独立创新精神,使其思维的发展空间得以扩大,使其创新的潜质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掘。同时,在实践方面也应注意发掘和教育,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创造性的思维化为有实践意义的具体的结果。
1 多媒体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电子设备在教学中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多媒体的使用虽然丰富了教学方式,但也有一些缺点。一方面,教师在多媒体教学方面存有知识缺陷,对电脑等设备不够了解,操作技能不熟练。一些传统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虽然他们也希望通过使用多媒体等方式来改变教学模式,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手段更加灵活,但对计算机等知识的匮乏使得其愿望难以实现。另一方面,一些教师还没有真正认识将多媒体等现代技术运用于教育的目的所在,导致他们的多媒体教学只是一个形式,而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同时,在做电子教案的时候,教师之间缺乏交流,电子课件制作的教学资料不足,使得很多电子课件仅仅是将传统的纸质文字搬到屏幕上而已,从而没有充分发掘出多媒体现代教育的先进性。
2 破解多媒体使用困难的对策
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虽然存在不足,但不可否认,多媒体教学在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对于其不足的地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1)高校方面,应该为教师开设一些多媒体技术的培训课程,教授他们计算机软件和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方法,同时安排专业人士或者通过教师间的专长互补,来解决多媒体等技术使用方面的问题。在制作电子教案方面,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以制作出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更具吸引力的电子教案,最大化利用教学资源,使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2)上级主管部门方面,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来鼓励高校师生积极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比如出台正式的文件、相应的政策;也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电子教案制作竞赛等活动的形式,给一个平台,让教师主动参与,积极创作,展示才华,获取成果,并从中得以交流沟通,激发和增长他们的创作热情和才能。以这样多种多样的形式,不仅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改革,也使得多媒体教学应用更具魅力,更受推广。
3 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3.1 应用于色彩教育
色彩教育是美术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环,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得色彩教学进一步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它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教学形式。在进行色彩讲学中,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得色彩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传统的教学在进行色彩教学的时候,只能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色彩,这显然不能将形形的色彩向学生展示。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以图片的形式将众多色彩展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技术甚至能够通过动态的视频将颜色的叠加效果向学生展示,这样学生不会觉得枯燥和乏味,注意力就会更加集中。
2)提高学习效率。不少教育学家通过大量的分析实验指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耳朵接收的知识,大约有15%能被记忆;眼睛接收的知识,大约有25%能被记忆;如果两者结合,被记忆的比例将达到65%。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系统调动起来,使视觉和听觉同时专注于学习上,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大多数是按照课本来进行讲解,没有什么太多的新意,也没有太有效的方式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多媒体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课堂上,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美术知识,让学生观察不同色彩的混合效果,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还能够在紧张的学习后,给学生放一段音乐或是一部小影片以排解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另外,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色彩教育,还可以减少因传统的粉笔书写带来的粉尘吸入,使教师有一个更好的教学环境。
3.2 应用于图案的设计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图案设计的讲解时,大多数时候都让学生自己设计图形并创造出来。学生首先经过长时间的构思,构思完成后就利用铅笔等工具将图形绘制出来,在对图形加以修改,最后得到一个完整的创作图形。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1)学生有好的图案设计想法,但是由于美术功底薄弱,不能很好地将图形描绘出来;
2)学生既有好的设计思路,也有良好的绘画功底,但是缺少必要的工具,铅笔不能够描绘出自己想要的色彩等;
3)绘制图形的时间过长,不少学生为了追求速度就放松了对质量的要求;
4)学生绘制出的图形由于部分地方的瑕疵,导致整幅画都必须进行修改,这可能会打击学生创造的热情。
这些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是很难解决的,但是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学生克服。在图案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学生每人一台电脑,在电脑上直接进行设计,因为电脑具有非常强的上色功能,而且用电脑设计的图案修改也非常的方便,只要修改几个简单的数据就行,所以学生就不用担心色彩或者是修改方面的问题了。
3.3 应用于美术史的讲解
在传统的美术史论教学中,教师很难有足够多的素材来向学生展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进行图文并茂的教学,而且教学内容比之前丰富了很多,可以这么说,将多媒体技术和美术史教学课程密切结合,成为美术教学改革中非常重大的进步之一。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史论的教育,避免了以往那种枯燥乏味的理论讲解,教师利用多媒体可动可静的特点,动静结合向学生展示古今中外众多名家的理论和创作成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教师和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更先进的知识和理念,也让他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美术的发展史。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有关美术史的影片,这样观影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美术史的兴趣。
4 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在丰富教学方式的同时,还能增加教师、学生之间美术思想的交流。美术史论的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美术知识,还要使学生思维更加开阔,要学生利用综合思维进行思考,进行创作。美术教师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简单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充分发掘出学生的潜质,让他们理解美术的实质,这样才不会是舍本逐末。俗话说:“闭门写不出好文章。”好的美术创作,必须要重视思想的交流。在美术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远程视频功能,增加学生和外界的交流与互动,可以邀请一些名人学者向学生进行美术史的教育,让大家的思想来启迪学生。
参考文献
[1]彭晓弟.多媒体技术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2):135-136.
[2]崔维国.多媒体技术与《美术史论》的整合[J].安顺学院学报,2009(4):74-77.
[3]吕海洋.多媒体技术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3):156-158.
[4]耿雪莉.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及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92-93.
1.技校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现状
玉林市的技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平时较少有接触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的机会。即使来自城镇,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也很少接收新的信息,多数学生对于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都持排斥的态度。不少学生由于初中基础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在课堂上,学生们对学习计算机原理、维护和应用技术不感兴趣,上网聊天和玩游戏却津津有味,学习效果当然就不理想了,考试成绩达良好以上的学生往往不超过四分之一。在部分学生眼里,计算机课就是上网、游戏、聊天、听音乐。即使教师布置了课堂操作练习,学生也只是敷衍了事,全然不当一回事,教学效果甚微。
2.技校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理想信念模糊,学习目的不明确。当前,技工学校的主要生源仍然是初中怕影响升学率不让参加中考的学生和中考成绩处于下游的学生,还有个别是高中没有上完的学生。这些学生中的大部分是学习上、品德上、行为上的差生,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他们一般都在16至19岁左右,正是思维比较活跃、自制力较差而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形成的年纪,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人生的路究竟怎么走,缺乏明确的目标,“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因此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目的和方向都不够明确。
(2)学风差、厌学情绪严重。绝大多数来技校读书的学生,是想学到一门技能,将来能自食其力。但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底子薄,跟不上教学进度,就丧失了学习兴趣,出现了厌学情绪。他们有的虽有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意愿,但没有学习能力,更不懂得学习方法;有的只对聊天、看视频、玩游戏有兴趣,对学习命令操作、数据库使用等相对枯燥一点的内容就厌倦;有的是父母强迫来校读书,学习只是一个“幌子”,纯属“混日子”,因此,不愿学、不想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他们在行为上的表现是上课无精打采或睡大觉,不专心听课,不做笔记,作业不能按质按量完成,实训时不想动手,课余时间不愿温习,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二、提升技校生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效果的方法
1.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对技校生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时,要开展必要的理想信念和形势教育,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心,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接触信息、接收新知识的态度。在应用计算机这把“双刃剑”之前,必须使学生认识到正确判别信息、运用高科技的意义。因此,在学生开始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时,就应该结合课堂特色,对他们进行学习上的制度教育,包括机房的管理要求、设备的维护规定、网络的使用要求等,并且要有细则、具体化,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认真备好课。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不单理论课需要备课,上机课也是必须要备课的,因为上机课更容易出现教师预想不到的问题,尤其是操作练习,教师更应准备好教案。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很多学生也能看懂、看会,实际动手操作时却无从下手,而教师也很容易站在自身角度,认为操作太简单,忽略了学生在实际操作时的困难。此外,计算机课的素材准备很重要。有的教师想让学生自行准备,却往往忽视了提前布置;有的教师想给学生充分的素材,却在操作时让学生无法找到该文件。如此一来,学习效果就无法得到保障。因此,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教好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重要一环。
(2)采用分层教学法,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法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兴趣特长、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把学生分成几个层次,有针对性地制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目标,进行有层次的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它从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学生的差异性,照顾到了学生的心理,容易被学生接受,并形成特殊的竞争机制,使得学生在分层学习中,挖掘出学习潜力,培养了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板报制作时,对学习优秀的学生要求除掌握基本内容外,还要发挥他们的潜力,引导他们深入研究;对学习较好的学生要求做到集图像、文字、艺术字于一体,合理利用超链接,界面美观,并有良好的交互性;对学习一般的学生要求能够基本完成一张简单的小报制作,不需提出过高层次的要求,但教师对他们的探索尝试精神也应予以鼓励;对学习较差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本的文字输入和简单的图片、艺术字插入即可,其他内容可自行探索或参与小组讨论学习。这样既抓住了绝大部分学生,同时又兼顾了少数基础差的学生,使班级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3)采用任务驱动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兴趣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提出一系列的任务,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目标。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充当指导者、引路人,让学生在引导过程中能自由地、大胆地去完成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幻灯片的制作为例,首先教师展示出制作精美的幻灯片,片子集娱乐、趣味、搞怪、夸张的文字、图片、动作等多种元素为一体,激起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问:试想这么多张的幻灯片是如何连接成一个整体的?为什么每一张幻灯片的歌曲可以不相同,甚至可以适时地停止播放?电影片段是怎么插入到幻灯片中的?当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的时候,教师适时地由易到难逐个解决这些问题,并耐心帮助学生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障碍,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链。教师既完成了课堂的教学目标,学生也轻松地掌握了新的知识,还能从中体会到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无穷乐趣,这样环环相扣的引导深入,学生就不会对枯燥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专业名词、术语产生排斥,反而会觉得有意思,乐于接受,自觉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
(4)采用学以致用法,多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信息时代的技校生必须要掌握过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实践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但是实际教学中不可能要求学生样样精通,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引导他们往某一方面发展。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多布置一些需要学生亲手参与的作业,而不能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在作业设置上,可以综合多门课程,让学生多参与一些需要借助其他课程知识及其他应用软件进行处理才能完成的作业,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各种技术的能力。
(5)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的运用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是上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必然。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实现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元素的集合,将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触、了解多媒体的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学习中主动探索研究。如在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史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影视片中一些武打、自然景象等运用计算机技术的特技、仿真画面和现代战争中运用计算机技术的战例等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计算机技术的神奇力量,激起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领域探索的愿望。
3.转变教学理念,转换教师角色
信息时代的技校教师要想做到轻松自如地驾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逐步发展为技校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也不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不需像过去那样不厌其烦地讲解、提问和板书,需要的是多与学生互动,不断地巡视,经常地与不同的学生探讨计算机应用基础。或通过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给予指导,给学生创造出更多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机会。另外,教师还需要担当起课件制作员、课程辅导员、网络领航员、技术服务员、设备管理员等角色,引导学生系统、正确、有效地学习,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
4.改革考核手段,优化学生学习评估手段
由于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地改革考核的手段,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注重过程评价的激励功能,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
(1)布置个性化的作业,考查学生知识整合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每一位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与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同时,为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可以对同一个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教师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
(2)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不能仅凭一次书面或上机考试来判定,需采取多种评价途径。首先,可将平时的上机训练等同于考核,将其视为考核内容的一部分,将学生训练情况进行成绩登记,在期末成绩统计中占适当的比例。其次,学生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也可作为考核的一个因素,使学生在认真完成作业的同时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此外,对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诸如学习兴趣、动机、自信心、意志力、合作精神等也可列入评价内容中,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与同学的评价也列入参考范围。这样的综合评价更具全面性,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
三、小结
关键词:多媒体 课件 制作 自主学习
一、引言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爆炸,社会信息化,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一个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多媒体课件是一个日益增长的计算机应用领域,并且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随着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邻域的日益普及,在课堂中实施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特别是在多媒体教学网络环境下设计、制作适合教学需要的课件显得更为重要。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需要更多具有广泛基础知识和创新意识的人才,教学不可避免地面临适应社会需求的改革。长期以来传统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存在教学思想陈旧、教学方法死板,强调标准答案,限制学生思维等弊病。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把多媒体计算机软件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的集成功能,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及视频影像有机地集合在一起,使教学内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率。因此作为学校教育来讲,应努力培养学生从记忆信息向应用信息和创新信息的转变,使教育从记忆型教育、被动性学习向信息型教育、自主创造性学习转变,树立让每个学生获得终身自主学习能力的意识。
二、多媒体课件使用的必然性
1. 现代教学观对传统教学观提出挑战。传统的应试教育,由于普遍受到以知识结果为中心的教学观影响,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传统教学一直遵循以教师为中心、教室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三个中心模式。满足于一支粉笔,一根教鞭,一块黑板。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内容是枯燥的,缺乏生活感,教学针对性不强,搞一刀切。从教学内容看,传统教学所谓的“依纲靠本”,内容单一,形式单调,知识容量小,致使学生学习的时空范围小,不适应时展的要求,不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开阔学生视野。这种以教师单独讲解为特色的传统教学已严重阻碍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2. 素质教育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新要求。现代素质教育理论认为师生教学关系应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要充分重视让学生学会学习,更多地转向研究学生、激发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主动性,改变由教师向学生单独传递信息的过程,建立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双向和多向的信息互动过程,让学生主动发展,教师予以启发,引导。要求学生在学习当中创造出新的知识,能够使知识信息得到增长,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多媒体课件教学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由于多媒体计算机与基于Internet的网络通信技术所具有的多项特性特别适合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因此随着两者的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范围日益扩大其影响。在教学改革中,我们要努力做到“运用电脑、构建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结合,尤其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课件适用于教学改革,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建构者,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利用多媒体课件创造出学生学习的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4. 现代信息技术为课件的制作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使教育领域中应用的媒体也得以迅速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是教学媒体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无论从教学规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还是从教学手段上看,对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具有巨大的优势。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学校的功能和结构将发生相应的改变,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教育技术现代化革新了学习环境。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改变了某些教学原则,改变了教学内容和教材形式,改变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使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增加为四个。计算机在学校的使用,能产生由学生控制的非线性的发现式学习环境,更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三、多媒体课件教学存在的弊端
多媒体课件在当代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巨大作用,展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诸多弊端,甚至在教育界引起了关于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还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争论。目前,多媒体课件教学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1. 课件的制作不过是把书上的内容利用PowerPoint幻灯方式呈现出来,教师则照本宣科地念。很多课件只是页复一页的过于密集的字迹和没有重点的摘抄书本,而不是科学地利用多媒体的声、光、色等特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者增加条理性。
2. 课件内容不能与本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内容单一,形式不灵活。每个专业有每个专业知识的特点,课件应充分尊重本专业知识的课程体系、风格来进行设计。
3. 教师仍然采用旧式的授课方式,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沉闷、单调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产生疲倦甚至抵触情绪。在有一些多媒体教室中需要窗帘来掩光,使教室光线度不够,学生学习状态不佳,再加上老师在演示多媒体课件时,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又将课件转变为了传统教学的工具,没有真正起到课件应有的互动作用。
4. 有些课件过于注重课件本身的修饰而忽略了所授内容的深度及广度。课件只是我们用于教学的一种手段工具而已,只是所授内容的一个媒介。我们不能过分强调课件在课堂中的作用,而忽略了教学内容的设置。有时为了做课件而牺牲了一些知识的讲解,这是不可取的。
5. 有些课件过于频繁地采用声和光的变幻,希望能够达到吸引学生兴趣的目的,然而过于繁杂的画面和声音使学生不能专注于所学的内容。很多同学在上过多媒体课件课后对重点知识点没有好的把握,反而被一些图片、声音等无关紧要的信息吸引了注意力,从而影响了多媒体课件授课的效果。
四、多媒体课件设计理念的更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目前的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方式具有无法替代的好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可是这种多媒体教学效果的提高不仅仅是硬件的改善,它更有赖于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合理制作和利用。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让多媒体教学手段扬长避短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1.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必须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相结合。教育远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与复制,客观世界中的事物是一个各具侧重、相互联系丰富多彩的整体。我们认识它的初级阶段,用感官直接反映,把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直接影射成感性认识,但这还很不够,为了使认识深化,需要去粗取精、由表及里,需要经过抽象、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形成理性认识,然后才能灵活应变,去解决千变万化的实际问题。对于多媒体课件在教育上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因之带来的教育思想、模式和思想方法的变革。多媒体课件技术是高新技术,如果不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就不能发挥起优势。没有任何一种媒体在所有场合都是最优的,每种媒体都有其各自擅长的特定范围,而知识能用多种媒体表示,知识用不同种媒体表示,可有详简之分,不同的抽象层次、不同的媒体相互配合对认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使教学效果能够大大提高。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在制作课件时要充分增加师生及生生互动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让多媒体课件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模式,而不只是形式上的变革。
2. 课件设计创设问题意境,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在于教给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再过渡到“会学”。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将自己放在特定情境中,结合先前所学知识思考问题,参与解决问题,教师加以指导,从而提高学生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具有极大优点,同时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目的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应根据教学要求来进行课件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习理论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注意备学生,这样才有助于帮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质量。
3. 课件设计要创设有利条件,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创建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环境及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可以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中,不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讲解教案上,而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初步了解知识要点,再从教师提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中获取学习资源,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思考分析、结合实际、探究解决问题。把学习资源作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帮助学生理解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 多媒体课件设计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也可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情感体验。“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就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心理的自学情景,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具体生动地呈现自学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情感,充分调动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并使它们协同作用、和谐发展。运用新异刺激,唤起好奇注意。刺激的新颖性、醒目性、变化性、奇特性,容易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注意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课件具体生动地呈现自学信息,使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景中学习,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多样而富有趣味的教学形式等均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调动他们自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注意力,唤起求知欲,使他们以饱满的情绪投入自主学习。
5. 多媒体课件设计要与学科特点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质量。多媒体课件是教材的中介变量,它是教与学的信息的载体,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目前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质量的瓶颈。只有把学科特点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特别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学会多媒体课件的编制技术,教师直接参与课件的编制过程,才能克服现行教学软件的弊端,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五、结论
由此可见,教育技术是推动教育革命的内在动力。教育革命的到来,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新的视角、新的姿态去迎接这一新的挑战。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教学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同时也使教学内容、教材形态、教学方法发生了重要的变革。教学重心由“教”转向“学”,使学生完全由教师控制的、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双向自由交流的状态的新形式。多媒体课件信息的集成性优势,能扩展了学生感知的时空,加深了学生认识的层次;这种多重刺激效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提高了学习效率,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何克抗.CAI的理论基础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件设计.北京师范大学.
[2]李邦荣,段琢华.CAI计算机辅助设计速成培训.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10.
[3]侯燕新.谈谈语文多媒体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4]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高考测评网.
[5]袁小雄.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海南市第一中学.
[6]钱放,朱建华.网络多媒体教学方案的分析与选择.中国教育技术网.
有了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课堂什么样?
11月13日,位于昌图老城镇内的昌图县第六中学。
上午9时,该校的卫星接收教室内,七年六班正在上政治课:自我新形象。利用“天网”接收到的教学资源,经任课教师调整为自己和学生所用,这节课上得生动而有趣。
“让我们携起手,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能在人生,中写下浓重的一笔而努力——让我们一起畅想未来”,“请为你们小组的某位同学规划他的未来,制定一份初中阶段的成长目标——学习目标、身体目标、行为目标、思想目标等。”电视屏幕上变幻的画面和文字激发着学生的想象与思考,在教师适时的点拨下,片刻的讨论过后,学生们纷纷发言述说心中的理想形象及同组的同学们给自己规划的符合自身实际的阶段成长目标,就此完善自我。学习内容结束后,《真心英雄》的歌声响起。学生们随着电视共唱: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为理想而努力,为成功而打拼,学生们对树立自我新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有了付诸行动的渴望。这样的课堂气氛轻松愉悦,效果更是从前枯燥无趣的政治课堂所不能比。
这样的课堂得益于刚刚开通不久的全市现代远程教育网。据市教育局信息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提供的资源,如今的课堂可以大放异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文字、图片、表格、动画、场景、短片可以在课堂上展示或播放,画面与声音可以同步传输。比如7年级地理课中“澳大利亚”一节,伴随教学的进程,教室内的电视机上播放出壮观的悉尼歌剧院、堪培拉市的优美街景、难得一见的袋鼠、鸭嘴兽,还有大群的绵羊在青青的草地上悠然漫步教师在课前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把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代表性动物、农牧业经济内容等下载好,制成课件,课堂上学生们就可以聚精会神、趣味盎然地盯着电视画面认真地学习,这样真实、直观、生动的课堂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11月9日,开原高中某班的美术课上正在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画家毕加索》,老师介绍,相比抽象的教师讲解,这样可以更深刻更形象地了解画家和他的创作。开原五中二年二班的英语课堂上,课文内容变成了风光片。单词与图片配合着展现,多媒体大屏幕给学生带来了学习的乐趣,学生们说。这样上课不但使我们学得津津有味。而且单词记得特别牢。
昌图六中的学生对记者说:“通过教室里的大屏幕和电视,我们看到了许多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开阔了视野。这样的课堂有兴趣,有吸引力,也丰富了我们的知识,现在学什么都觉得轻松有趣。”
的确,在昌图六中。记者看到的是简陋的教学环境设施当中优质的、现代化的远程教育设备和教学体系,以及孩子们满足的笑脸,学习的乐趣,快乐的课堂。
先进的终端模式引起教与学方式的双重变革
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终端设备(卫星下载装置,计算机,投影仪,光盘刻录设备等)、网络传输系统(即光纤线路连接)、资源库(包括天网:国家教育部信息中心资源库;地网:互联网等)。对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使用,通俗的理解便是:通过网络传输系统,各校的终端设备对资源库提供的教育资源进行接收或选择,经教师结合实际进行整合,提供给课堂教学或学生学习所用。
有了这样一个强大的网络支撑,全市城乡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一面大锅朝天扬。五洲四海到咱乡。文理史地样样有,连着知识大海洋。”11月上旬,铁岭县新台子镇的一名学生向记者这样描述通过卫星接收外地优质课程。这种卫星教学收视点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终端3种模式之一。自去年12月我市开始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网以来,利用这一网络平台提供的丰富、优质教育资源,我市各中小学校可分3种模式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不完全小学采用模式一:利用光盘播放室进行辅助教学。中心校、完全小学采用模式二:利用卫星接收教室和光盘播放室辅助教学。中学采用模式三:利用卫星接收教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和光盘播放教室辅助教学。
农村的教学点或不完全小学有了适用的教学光盘,也就等于请到了优秀教师,农村的孩子们就有机会享受到优质教学,教师也有了观摩教学、学习提高的机会。中心校、完全小学可以通过卫星快速接收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收看空中课堂节目,进行同步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备课、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等。城乡中学的计算机教室可以发挥多种功能,学生可以利用它上课、学习信息技术、上网浏览信息、接收卫星数据广播、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它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备课、教研等,还可以对教师进行培训。应用这些设施可以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市教育局副局长赵维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几年,我市城市中小学的教学环境相对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农村学校中教育教学手段单一、陈旧,许多农村学校常年是“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单一教学模式却很难改变。现代远程教育为推动城乡各校,尤其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借助于终端模式所提供的视听技术、卫星传播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手段开展教学。实现了传统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并行的双轨运作模式,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活力,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变得更为多样化。同时,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信息资源极端丰富、便利的条件下,教师要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在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的前提下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要从知识的传授者逐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另外,这样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也为学生打开了又一扇看世界、学知识的窗口,必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教师讲授为自己选择、判断、分析、理解性地学习,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能力的提高都大有裨益。
同时,我们的基础教育也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与以往历次课程改革相比,此次课程改革的最大区别是不仅课程体系有了巨大调整,而且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树立全新的课程资源观,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
这一切要求,现代远程教育体系所带来的变革都与之相契合。
缩小城乡教育间的“数字鸿沟”
共享现代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这是现代远程教育的本质意义。通过声光图像间的传输,即使身在高山峡谷、密林深处、大漠戈壁的中小学生也可以与城市学生共同获得名校名师的教育。我市也不例外,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在我市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开通仪式上,副市长胡俊波在讲话中说:市教育信息网二期工程正式全部开通,全市各乡镇中心校以上的各级各类学校实现“校校通”,这是我市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市教育局局长刘非说,全面实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必将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实现教育公平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多年来。我市农村地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在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质量、教学手段等方面,与城市学校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很多农村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中小学面广点多,优质教育资源匮乏。
近几年来,城市学校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一些城市学校早已应用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教学等。
但广大农村学校的信息化水平非常落后,城乡学校之间的“数字鸿沟”在不断加深。如果不能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填平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就很难使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共享同等的教育机会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城乡之间教育的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根本目的是要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文化输送到农村及边远贫困地区,有效地解决农村地区教育教学资源匮乏、师资短缺等问题,全面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缩小现实存在的城乡之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体现教育公平。
为我市现代远程教育网的建成提供鼎力支持的铁岭移动通信公司的周义副总经理认为,“铁岭现代远程教育网”其实是将铁岭教育发展的网络资源与各校内部资源进行共享的一个平台,可以把传统教育中有限时空里的优秀教学经验无限扩大,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面前,让更多的农村教师和学生享受教育发展带来的便利,从而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使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一样平等的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将逐步改变我市延续多年的陈旧教育方式,使我市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迅速提高,农村的孩子在教育信息的接受上也终于做到了与城市同步。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搭建起的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信息化平台。
终极目标: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建成开通不是结果,设备到位。如何发挥效益、最大限度地利用是关键。
昌图六中校长徐静的观点是:宁可用坏也不能放坏。
利用计算机教室上课或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深受学生喜爱,但这前提是老师会用。昌图六中的佟丽老师在克服各种困难自己学会应用的基础上,更努力培训全校的教师都学会使用、操作,带动大家都参与到远程教育中来。她说,应用远程教育进行课堂教学,对于师生来说就是一次快乐的旅行,可能有挫折,有遗憾,但我们有准备,有能力,有信心不懈努力,去追求完美的教学境界。
在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昌图六中对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使用情况是最好的。省验收专家组也给予了该校高度评价,这其中尤为突出的亮点便是,该校在计算机教室内上的课并不单单是信息技术课,而是数学、物理、语文等学科课程。11月上旬,天气还不是很冷,冬天里不能生炉子的4个远程教育专业教室内的课程排得很满,基本达到了在每个专业教室内上课每周不少于20学时的国家规定。
在全市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比较先进、完善的开原五中,记者看到,该校卫星接收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光盘播放教室4个专业教室齐备,并且有专用于教师备课的计算机备课室。正在这里备课的老师说,我们这里连通清华同方资源网、卫星资源网。以及宽带互联网,教师们每天都利用这些资源在这里进行电子备课和制作课件,同时上传教案迎接学校每月一次的检查和整理;并在课前把课件和习题、资料等传到教室终端设备上以在上课时使用。开原五中一、二年级每个班都配有多媒体教学系统,上课时间在教学楼的走廊间走过,可见70%左右的班级都在利用多媒体设施教学。据该校副校长柏淑娟介绍,该校的4个专业教室的课时安排基本达到了国家要求,各个班级多媒体教学的利用率平均可达80%。
开原高中的信息化装备水平在辽北学校中堪称一流。在该校计算机主控室,记者看到。通过中央视频监控系统,管理者可实时了解每个课堂(教室)的教学及学生活动情况,并可随机检测课堂上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情况,如出现问题可随时做出技术支持。该校的电子备课室内有56台电脑。资源服务器内存有24.7万册电子图书,利用远程教育网络提供的丰富资源备课,上传课件到资源服务器,可实现校内教师共享。高水平的校园局域网可实现校长办公系统、电子考务系统、精品课堂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