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服装款式设计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唐代婚礼服饰在婚服设计中的地位
唐代的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而作为国家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服装文化,唐代女子婚服反映了当时时代的开放,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的民族性。唐代婚礼服装还对邻国有很大的影响,东亚一些国家仍旧把唐朝时期的服饰沿袭借鉴作为正式的礼服,如日本婚礼服从色彩上造型上吸取了唐装的精华,朝鲜婚服也从形式上承继了唐装的特点。唐代婚服本身种类式样丰富,从外形到装饰均大胆吸收外来服饰特点,中亚、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等外族服饰中的元素也渗透在了唐代婚服文化中。唐婚服文化中蕴含博大精深的艺术思想,其艺术表现手法、风格等开放创新,多元并存,对于中国传统婚服的发展,以及现代中式婚服的设计与推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唐代婚礼服的色彩、面料及装饰特征以及款式、廓型、制作工艺的结合堪称经典,随着经济、文化与国际逐渐接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在这种欣欣向荣的大背景下,关于唐代婚服的研究成果会提供给婚服整体形象设计更广阔的空间。
唐代婚服的设计特色
在中国,婚姻被称为终身大事,蕴含着文化礼制的意义。唐代婚服中体现了政治伦理规约和当丰富的社会文化价值。唐朝婚礼服装极尽奢华,与当时的风俗文化,审美文化有着种种联系。
1.唐代婚服的款式设计分析
唐代婚服款式兼容并蓄,承上启下,从初唐的披肩窄袖到盛唐的披纱大袖、抹胸亮衣、长裙披帛等变化都体现了丰富的款式特色。唐代婚服的款式整体较宽大平直而不修身,常配广袖上衣,但又有其收敛的样式,新郎服在腰间束带,外搭宽大长袍,新娘则穿对襟衫或襦,配以长裙至下摆拖地,裙上系带,一般为高腰款,唐代女子还喜好将腰线上提,裙束系在胸下有的则高至腋下位置,显得女性下身修长而奢华。服装的层数则叠加繁密,富有节奏感。
2.唐代婚服的图案色彩设计
从图案上,唐代承前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期的风格,融周代服饰图案设计上的细腻精致、战国时期的大气宽展、汉代的活泼简练、魏晋的轻快多变为一体,又在此基础上更加华贵而充满创意,使服饰、服饰图案的艺术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唐婚服中的图案并不完全遵从以往传统图案中以天赋神授的创作理念,大胆用花朵、草木等写实图案,婚服的纹样宝相花纹和鸟衔草纹、唐草纹最具代表性,体现大唐华贵典雅,寓意婚姻的缠绵长久。唐代婚礼服饰图案对后代的服饰影响一直沿续到今天。
从色彩上讲,唐代色彩就是浓烈的、大胆而张扬的,是中国古代服装史中色彩最绚丽夺目的。红色婚礼服饰起源于准庶人着绛纱袍亲迎的先例,红色是唐婚服中的传统色,男服绯红居多,除了红调,青绿女服也在当时较为盛行。《新唐书》中描写到“庶人女嫁有花钗……连裳,青质,青衣,革带,袜、履同裳色”。唐代女子婚服多以不同色阶的绿调为基色,例如蓝绿、青绿等,袍裙上为了突出色彩对比,并与新郎和喜庆之红相呼应,所以在服饰中一般出青色以外,还有红色花边、带等配饰,色彩强烈,鲜亮绚丽。
3.唐代婚服的面料与表现
唐代婚服的视觉效果是飘逸、舒展的,这与婚服的面料特性有关。由于地域环境因素,丝绸、麻为当时的主要服装面料,这和以羊毛为主要原料的西方服装形成了形态方面的差别。当然,这也是受中国传统汉文化的影响,追求天然绿色与和谐,从敦煌壁画中出现的“钗钿礼衣”中也体现了这种自然面料的质感[2]。唐婚服的面料,一般使用下垂感较好的丝绸面料,其中以瑞锦、半臂锦等居多,新娘服中常常配以纱、罗轻薄透的长巾,衬托出女子之妩媚柔美。婚服的面料装饰艺术较为突出,在锦缎或纱罗上,有印染的变化和刺绣艺术的融入,让每件婚服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之美。唐代婚服面料
唐代婚礼中的妆饰
唐朝婚服的妆饰特色主要体现在新娘妆扮服饰形象中。新娘头上的佩饰一般为金银或琉璃钗、步摇、髻饰花、鬓唇、有时也会配金银或玉等制成的小梳子等,有时也会戴真花加义髻(假发造型),为了增加活力,丰富造型。钗钿的数量、材质比日常礼服更为艳丽多样,但是相比而言华贵程度也与品级有联系,随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唐代流行的婚礼面妆是 “红妆”,婚礼妆多用红色视为喜庆。在妆容上配彩色花钿,新娘根据个人喜好点缀不同的样式,时常还会贴面靥,其形式和颜色也颇为繁多,加上以金色为主色的耳坠,用耀眼夺目、万象多姿来形容新娘妆饰再合适不过了。可见唐代妆饰在丰富多样的同时,又突出了新娘个性。
结语
唐代婚礼服饰从初唐清秀朴素到中唐自由丰满的艺术风格,不断的丰富创新,直到晚唐婚服的设计更注重表现圆润与奔放,唐代婚服的特色是大胆张扬、雍容华贵、多元求变的,更体现了唐代在服饰设计中的先进理念,值得我们去深思。
基金项目:1.2014年咸阳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唐代婚礼服的形象设计研究(编号:14XSYK050)
男装造型的概况
造型,作为名词,是指创造出来的物体形象;作为动词,是指构思和创造物体形象的过程。服装造型就是借助于人体以外的空间,用面料特性和工艺手段,塑造一个以人体和面料共同构成的立体的服装形象。男装造型顾名思义,即指针对男士人体塑造的服装形象。男装的造型可分为外廓型和内造型。服装外廓型主要是指服装的轮廓剪影,是服装被抽象化了的整体外型。是设计师所表达的最强烈的信息之一,也是服装最先给予人的最直接而深刻的视觉印象之一。服装作为直观形象,呈现在人们视野里的首先是剪影一般的轮廓特征—廓型线,服装廓型线是服装风格、服装美表现的重要因素,服装廓型设计是服装设计的重要依据,时装流行最鲜明的特点之一是服装廓型的改变。在长期的服装设计实践基础上,服装廓型可概括为A型、H型、T型、X型、O型、S型、Y型、人鱼型、花冠型、仿锥型、自然线型等,其中又以A型、H型、X型、T型、Y型、O型等几种最为普遍。内造型指服装内部的造型结构线,包括结构线、省道、领型、袋型等等。是依据人体结构为基础的内在造型设计。它分为内在分割线和省道。男装的造型是由男装的外廓型和内造型共同构成,其中内造型的设计又直接影响男装外廓型,因此,在男装造型设计中应注重外廓型和内造型结合设计。
男装造型外廓型
前面已经谈到男装造型外廓型是指男装外轮廓造型,是男装抽象化得整体造型。它体现男性人体造型,展现男性曲线特征的。是男装各种风格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人们视觉感受的第一元素。它有A型、H型、T型、X型、O型、S型、Y型、人鱼型、花冠型、仿锥型、自然线型等,其中又以A型、H型、X型、T型、Y型等几种最为普遍。T型男装,其造型特点是吧肩部的位置夸张扩大,或者把头饰,围巾等上身部位夸大,造成一种比Y型服装更夸张的上大下小的款式造型。展现男性一种刚硬的风格特长。在男装造型中运用最广的是H型、X型以及Y型。H型也称长方形廓型,其特点是强调肩部造型设计,自上而下不收紧腰部。H型男装要表达男性简约、严谨、庄重的风格特征。X型廓型造型特点是肩宽,收腰,一定量下摆,表达一种高贵,优雅的风格特征。Y型男装是在X男装的基础上变形的,其廓型特点是上大下小。
男装造型内造型线
内造型指服装内部的造型结构线,包括结构线、省道、领型、袋型等等。是依据人体结构为基础的内在造型设计。可分为:分割线设计、省道设计。
1.造型与分割线结构设计
分割线指体现在服装的各个拼接部位构成服装整体的线,主要包括门襟线、省道线、褶裥线、底摆线和衣身上的缝子等。分割自身具有认识新空间和运用新空间的价值,恰当的分割是为了更好地结合与重组。通过分割,可能使服装作品获得更新、更完美的利用空间。分割线有装饰分割线与功能分割线之分,单一的装饰线分割线多由时尚流行以及设计师的需要进行设计,对服装外廓型及造型没有大的影响,是一种服装美得装饰作用。功能分割是指能使服装适合人体体型和活动的特点,在结构上具有一定作用的线,线多数情况下合省道设计结合在一起。
2.造型与省道结构设计
男装的省道设计是为适合人体体型和造型的需要而将一部分衣料缝去,然后作出衣片的曲面状态。男装的省道设计即决定了服装穿着的舒适度,也影响着男装外廓型的变化,是男装造型设计的重要难点之一。男装的省道设计主要集中在胸和省撇胸的设计,腹省(即肚省)的设计,肩省的设计。
男装外廓型与内造型的应用表达
服装内造型设计是服装款式造型的生命。内造型设计是服装款式设计的重要表现形式。掌握构成男装内造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原理,通过对男装内造型的研究以及在实践中对男装从各种造型设计的实践应用,实现男装设计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完成由男装廓形到男装内造型设计的完美转换。通过对人体的准确测量,以人体为基础,运用男装造型设计基本理论和原理,对男装造型整体美进行设计。并在男装廓形和内造型设计之间相会转会,设计出合体的、舒适的、展现男性魅力的男装。男装内造型与廓形设计的运用中主要从以下两点分析:
1.外廓型在设计中的表达
在廓型设计上采用H型、X型、Y型,都以强调男装肩宽,收腰。展现出男性阳刚、MAN的特性。H型较宽松,因此在设置完胸省后,在腰部只设置了极少的腰省,同时为了体型的需要加入肚省,是衣服更合体。为了美观将各省道隐藏而设计的分割线以及侧缝缝处,即美观,有能充分发挥其功能性,是H型在表达宽松外形的同时,又能合体舒适。X型讲究肩宽的加大,腰围收紧,以及下摆的夸大,因此在设计大衣的时候运用X造型,加大肩宽,突出男性魅力;设置胸省、腰省、肚省是腰部收紧合体;在下摆加入大的放松量,过大下摆,即突出X造型,又能展现男性酷的风格。Y造型上大下小,夸大肩部造型,同时收胸,收腰。设置成短装,并扩大前搭门,延长前搭门,突出Y造型。
2.内造型在设计中的表达
1.图案的素材分析
童装设计中“情趣性”图案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饰图案元素的组合和运用,其目的就在于传达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使消费者能够感受到情感的共鸣。情趣图案设计的特征之一,是有意识的选择一些富有美感和情感意境的图案,进行有意味的形式组合,让消费者感受到产品带来的欢或者情感的传递。
(1)动物类
童装情趣图案的来源素材包括儿童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其中动物类图案包括森林动物、鸟、昆虫等,这类动物图案在儿童服装上面常常以萌、呆、可爱、滑稽、怪诞等生动的情感故事形象出现,呆、萌、滑稽的情趣图案造型风格受到消费者的极大追捧与喜爱。这类情趣图案(图1),既满足儿童的丰富想象力,也给儿童的父母带来乐趣,还可以引起成人们的思考。这类图案多以拟人化的方法出现,以搞笑的形态来表现,但是动物的表情在搞怪的同时,可以引起人们对动物的人为转变之后的深思,人为转变动物的形象之后,有人认为可能动物变美了,有些人则认为应该还动物以自由,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发生微妙变化,人的想法产生差异化,这也是情趣图案设计的个性化特质魅力体现。图1
(2)人物类
图案包括动画片中的卡通人物、漫画书里面的童话故事主人公、还有游戏中的儿童喜欢的角色等,这类风格的童装品牌非常的多。情趣图案在此体现在可爱的表情、俏皮的动作、稚拙乖巧等儿童的天性特点,动画片里的卡通人物更是从视觉上刺激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儿童服装上面的情趣图案卡通形象的运用,不仅要满足儿童的需求,还要满足儿童父母的审美需求,米老鼠之所以经久不衰,具美百年动画形象研究得出结论,它是在满足儿童的需求同时,也符合大众审美形象,情趣图案设计的关键点也在于此。
(3)物品类
图案包括球类、玩具、乐器等日常用品,这类图案一般缺乏情感、没有生机,通常将其抽象化、拟人化、变形等方法,使其生动形象。受到儿童想象力的启发,图像模仿儿童经常用到的铅笔画、记号笔画图、黑板涂鸦、图像与手绘字体结合在一起等元素,再采用灰度色彩和亮光的凌乱笔触,制造出污渍或喷溅的效果,增添了情趣元素,也反映了儿童作品的特色。
2.图案设计方法的分析
(1)儿童图案的特征
服饰图案在服装上,既有实用功能,又有审美价值。其特点是具有统一性、工艺性、从属性、和审美性。儿童服饰图案在其工艺性和从属性中,相对于成人装,儿童服装的图案设计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图案的工艺性:出于安全的角度考虑,儿童图案的工艺要求相对较高,不易掉,以免儿童误食;儿童还不能理性独立的生活,图案也要和服装一样,要耐脏,耐磨等特点。图案的从属性,相对于服装整体,图案的素材、装饰的部位、表现形式及工艺手法都要从属于服装的整体造型及风格。而儿童服装的整体造型相对于成人装是比较单一的,因为在儿童时期,男童女童的身体特征没有太大的区别,而又是快速成长期,所以儿童服装的版型、款式有一定的局限性。
(2)儿童图案的表现形式
儿童图案的表现方式,主要以面料图案、印花图案、拼贴图案、手绘、服饰配件表现的形式居多,这些图案艺术形式不仅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而且在儿童服装上面比较易于实现。其中印花、拼贴、手绘、服饰配件图案在情趣图案设计中的运用比较广泛,特别是拼贴手法的表现,拼贴的面料和服装的面料可以用同一种面料,也可以用几种材料混合表现。拼贴表现手法也特别符合儿童的天性,可以充满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空间,拼贴是童装图案常用到的手法。图案的工艺形式有抽纱、刺绣、镂空、抽丝、包边、缝合迹线等,儿童图案的工艺手法,其中刺绣、包边、抽褶、缝合迹线用的较多,儿童顽皮,不易划破衣服或甚至伤害到自己。
结论
关键词:服装设计小门类;专业人才;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29-02
自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世界范围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对我国的全面渗入,服装设计这一新兴的文化形式很快受到国人的瞩目。国内各大艺术院校先后纷纷开设服装设计专业,服装设计教学经过近20年的探索和实践,已有了可喜的成绩,这一新兴专业已为我国服装业输送了大批服装类设计人才。各类层次的服装设计专业教育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纷纷建立起来。一方面,大量服装专业毕业生陆续走上了工作岗位,这无疑是为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可贵的基础;而另一方面,很多领导、专家认为人才的严重匮乏是我国服装业迈向更高层次的最大阻力,很多品牌老板对懂设计、通营销、具有良好语言沟通能力、善于捕捉信息的人才求之若渴。正如一位服装教育界人士所言,我国服装业对人才的需求远远大于供应。然而,随着毕业生社会信息的反馈,服装专业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观念上的错误倾向越来越不容忽视了,尤其是服装小门类人才教育的观念创新更是迫在眉睫。
一、教育创新的重要性
在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新形势下,纺织服装高等教育应当采取发展战略。原来的纺织服装高校多数都已更名,并向多科性或综合性方向发展,办学规模一般已由原来的数千人发展到万人以上。这些学校应当科学定位和转型,纺织服装办学特色继续保持和发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应改进。我国以往沿用的以美术教学为主体的设计教学模式,虽然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国际设计的平台上,若拿知识经济的标尺去衡量,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不少差距。我国沿用的以美术教学为主体的设计教育,承袭了历史上的美术教育。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种模式已不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社会对设计人员创新能力的要求日益显著,尤其对服装专业小门类人才的需求增大,服装设计教育应提高对创新意识重要性的认识,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竞争能力的复合型服装设计类人才。
二、服装设计教育中专业人才的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1.更新服装专业人才的概念。服装专业人才不单是指设计型人才、营销型人才、生产型人才,也包括管理人才、基础性研究人才。如服装制板师、服装设计师、营销销售人员等等。因为在当今的服装企业流水生产中,尤其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只有各类别职业化人才的联手合作,才能为服装行业发展提供最根本的保证。换个角度来说,作为职业化的人才具有非职业人才不具备的产业思想,土地、厂房、资金、品牌需要具有这种思想的人才来运作。很多企业用人,最主要看能力,看有没有创新和开发市场的能力。一个优秀的服装设计制作者和生产者,不一定是高学历的人。21世纪,人才除了有自身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丰富完整的社会关系资源体系,它们也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之一。一个设计师必须有广泛的资源,同时要有能力驾驭这些资源。培养能动脑、更能动手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已经开始为教育界所重视。
2.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中心,调整课程体系和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
(1)调整课程体系1980年以前的中国设计教育,依然承袭工艺美术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其间的设计基础课程,以美术绘画为最主要的技能训练,注重通过临摹传统、写生自然等方式来进行造型方面的学习,而材料工艺方面的课程训练与社会存在很大距离。由于我国较早的设计院校大多是以美术学校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设计教育是从美术教育中衍生出来的,从而使设计教育也像美术教育那样主要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学生的学习是以被动的接受状态为主,他们把大量时间花费在以素描、色彩为主的写实技能训练上,往往忽视了设计的灵魂所在,即设计的创意。因此,有的学生在低年级的技能基础训练中,基本功颇好,但到了高年级进入设计阶段,就明显显得力不从心,其症结就在于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调整的方法是重视设计初期设计方案的评价,改用徒手草图进行;注重对想象创新能力、绘图表达能力、视觉判断力的综合运用。在这一阶段,不强调画面效果,着重于分析、思考,强调脑、眼、手的并用。这种强调图示思维的方法可有效地培养其形象化思考、设计分析和方案评价能力,激发其开拓创新的思维。笔者建议这些教学环节应最大限度地运用计算机相关软件进行教学,从相应的材质库、模型库中直接地调出造型、色彩、图案来强化训练,可大大节约人力资源。
(2)分层次的学历教育。据调查显示,服装专业的毕业生转行率非常高,平面设计、网站设计、时尚媒体等成为他们转行的首选,而在剩下的毕业生中,考取服装专业研究生、博士生的比例也不小。笔者认为除了做理论研究、基础研究的学术型服装专门人才,单就企业工作,有本科学历已经足够。设计大师毕竟是少数,大量的服装专业设计制作与开发技术人员,有着较高专业技术的服装应用型人才才是企业迫切需要的。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进行有目的地分层次学历教育,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引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很快地明确在后阶段的学习中是强化动手技能训练,还是要加强更深入地探索学术研究。
(3)合作办学引入优质教学资源,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以国际化的视野培养高质量人才。合作办学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了他们的成功就业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更为重要的是对传统办学理念形成了冲击,使办学模式得到创新,从而带动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无锡商院童装研发中心立足于培养学员成为既懂服装制作技术,又懂服装设计,还能熟练地掌握服装专业英语的小门类复合型人才。
(4)改变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一些服装专业的学生至今还陶醉在单纯的‘艺术设计’理念中不能自拔。”贾京生说,他们崇尚艺术、鄙视技术,不清楚设计与产品的关系,不关心市场对设计的需求和内涵。同时,不少教师和学生误将服装教育看成是单纯培养艺术大师、展示艺术才华的教育,于是乐此不疲地热衷于各类大赛,渴望着“一举成名”。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产业已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转化,企业的竞争已由低成本、低价位的竞争转向品牌的竞争,其中服装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以及创新将是竞争的关键,这就对服装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中国服装教育与需求之间存在着不可回避的“距离”。因此,我们必须就目前相对落后的教育观念、教育形式、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较高的科技素养、高尚的审美品位、较强工程技术能力的高素质服装设计人才。所谓培养模式,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受教育者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方式。根据培养目标,服装专业应采用以应用能力和基本素养为主线,同时注重应变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模式。按照宽知识、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最核心的是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3.加强服装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1)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最根本特征表现在敢于探索,敢于创造,敢于怀疑,敢于追求。能产生非凡的思维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服装设计作品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独创性体现出来的,是个性的产物,它的取向是求异。因此,服装设计教育工作者应鼓励思维的新颖独创性,爱护新思想的幼苗,允许探索中的失误,细心呵护突破与前进的萌芽。在设计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做到走出局限,让学生敢于质疑;激发想象,启发创造思维;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营造氛围,创造空间,抒感与想象。
(2)服装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符合时代需要的优秀服装人才,除了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外,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素养:①科技素养。科技的迅速发展,在改变着我们的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取向。科技对于服装来说,不仅仅是技术,它还将影响到思想、文化和美学等诸方面的问题。②人文素养。俗话说:要想成才,必先学会做人。我们所培养的服装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学会做人,有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高尚的情操和审美品位,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把真正时尚、健康的文化传播给大众,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服装。③跨文化素养。在跨国际经营中,由于文化的差异使服装产品在款式、色彩、面料、装饰手法及广告、营销等手段上,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风土人情、价值观、道德观不一致而造成滞销的状况经常发生。因此,我们的服装要想占领国际市场,创立世界名牌,设计师就必须了解国外市场,了解那里的消费者的文化背景、审美观、价值观、消费观以及其历史、宗教、哲学等。④市场经济素养。服装是一种商品,必须遵循商品的一般规律。从产品到消费品,才是设计的真正完成。作为一名优秀的服装人才,必须是一位市场整体的策划者,只有充分熟知市场运行规律,找准自己的消费群体,才能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
三、趋势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完善,服装品牌的快速发展,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增多,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未来世界,具备审时度势、预测洞察力,具备全方位的国际化思想和度量,真正具有国际化理念的资本国际化运作人才,会成为最奇缺的人才。目前,我国纺织服装高等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社会各界和各纺织服装高等院校正不断创造新的办学经验,深入总结探索既符合高校办学规律,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办学思路和办法,加速纺织服装高校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