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技术管理汇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正处于社会保障加速改革、逐步实现全面定型的关键时期。但部分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社保基金的缺口不断增大,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困难,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如何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通过有效地投资运营,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成为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迫切需要。
1.基本概念
1.1 定义
1.1.1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是指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机构用社会保障基金购买法律许可的金融资产或实际资产,以在一定时期内获取适当预期收益的基金运营行为。一般情况下,国家往往会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在投资方向、投资结构、投资区域、投资数额等方面做出特殊限制性规定。但在另一方面,国家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免征所得税。[1]
1.1.2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是通过对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筹集、使用以及投资运营进行全面规划、系统管理和监督,以实现社会保障政策目标的管理系统总称。[2]
1.2 来源
全国社保基金的来源包括: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的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投资收益、股权资产。其中,中央财政拨入资金和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是全国社保基金两个主要的资金来源。
1.3 分类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分为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等;其中,养老保险基金数额最大,在整个社会保险制度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主要包括三大类:社会保险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其中社会保险基金包括现收现付形成的社会统筹账户基金和完全积累形成的个人账户基金两部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主要由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股减持、投资收益及股权资产所形成;企业年金则是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之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基金。[3]
1.4 主要投资工具
当前社保基金投资工具,大致可以分为现金、银行存款、证券和实物领域四大类,主要是:银行存款(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定期存款、保值储蓄存款)、国债、企业债券、股票、基金、不动产以及国际资本市场(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债券、外国公司债券等)。此外,还有一定比例的抵押贷款、基础建设投资、银行票据、股权投资等其他金融工具(见表1)。[4]
1.5 投资管理运作
2.发展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近些年国外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研究逐渐从宏观转向微观,从制度、体制的研究到具体的基金风险控制,社保基金和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等。针对现收现付制度的改革,大部分学者主张,部分或者全部引入个人账户基金制度可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待遇,减轻工薪税负。[5]
当前国外关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研究已经很丰富。戴维斯(1995),对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的研究;帕拉西斯(2002),对国际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营运的新发展及其特点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的研究;罗伯特·霍尔茨曼(2006)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困境和发展思路提出了新颖的分析视角;McKinnon(1973)指出发展中国家如果要促进经济发展,必须通过高实际利率排除金融体系的阻碍;Cull的实证分析得到,除金融体系比较完善并且国家监管到位外,长期国债对金融发展有不良影响;Becsi、Wang和Wynne(1998)认为,现的学术理论只强调金融市场及其他方面对于经济发展的显著影响,它忽略的重要的基础性及根本性的问题:经济发展决定金融活动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发展程度相同的国家,它们的金融市场结构和产品市场结构也有很大差异。他们建立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通过研究发现,金融和产品竞争力的协同作用是决定金融活动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动态相互影响关系的关键。
2.2 国外发展现状
社会保障基金作为一种长期性后备基金,需要不断积累和增长。世界各国在社保基金建设上已有较为成熟的典范,下面概括叙述。
2.2.1 美国
美国政府通过先后建立老年、遗属保险信托基金(OASI)、伤残保险信托基金(DI)、医疗保险信托基金(HI)和补充医疗保险信托基金(SMI),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以保证到期支付各项社会保险津贴和管理费。同时,成立了社会保障信托基金委员会,主要负责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状况的评估投资方向的宏观决策和管理等工作,并对各项信托基金进行监督管理。
美国通过税务局依法征收社会保障税管理社会保障基金,在社会保障基金出现结余时,委员会可将这部分基金用于投资运营,除少部分是向社会公众发行的财政债券外,绝大多数也是特别财政债券。[6]
美国政府的这种将社会保障基金单一的投资于政府债券的做法,利弊兼而有之。优点是盈余额日益增大,流动性好,投资相对可靠。但利率较低导致盈余能力弱不足以抵制通胀风险,同时间接鼓励了政府财政赤字,也存在明显弊端。
2.2.2 智利
智利是第一个实行私营的养老基金管理公司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竞争型经营的管理模式的国家,引入竞争机制,各个基金管理公司在养老保险市场上充分竞争,实现市场化运作。同时,智利的AFP将管理的庞大的基金作为资本进行投资,以期获得较好的回报,使基金保值增值。政府通过监管间接化,不直接干预,通过实施严格的监管体系监控。[7]智利通过该方法,积累了巨额资本,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资本来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内的资本需求,保证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有效控制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降低。
但是,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盈利率仍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和风险性。现行制度虽然减轻了雇主的负担,但转移到雇员身上,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在此仍未得到很好地解决。
2.2.3 德国
德国主要实习现收现付的社保基金管理模式,基本特征是社会保障成本的贷记转移是以收定支,其实质是工作的一代人赡养退休的一代人,特点是由在职职工承担已退休职工的社会保障成本,支付给退休者的社会保障基金直接来自该时点的在职劳动者承担的费用。在现收现付制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中,政府实际上承担了巨大的社会保障债务。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现收现付制管理模式下的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不断加大,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时,随着社会保障基金支出的增长,政府在各种压力下被迫提高收费标准,反过来又进一步抑制了经济增长。[8]
2.2.4 其他国家[9]
马来西亚主要形式是公积金,即保险基金至少70%投资政府债券中;商业借贷、抵押、股票的投资并不多;国家规定公积金不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并且作为信托基金投资不纳税。政府还鼓励其他的一些保险基金投入运营,但只限于国内投资。
印度尼西亚政府对公积金中的长期基金的投资管理规定由财政部长的命令决定。它规定了人寿保险基金的投资类型:定期存款、房地产、抵押、政策性贷款、股票。并给与一定程度上的税收优惠。
英国五成以上的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于本国的股票市场,约二成的社会保障基金用于海外股票市场的投资,从而使绝大部分的基金用于股票市场的投资。
2.3 国内发展现状
2.3.1 总额变化情况
我国的社保基金包括基本保险金,全国社保基金和补充保险基金。基本保险金是最主要的社保基金,基金来源为雇主和雇员的缴费以及国家补贴。养老保险基金是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截止至2008年末,我国基本保险金已突破1.5万亿元。2000年8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成立,负责全国社保基金的管理运营工作。2006年以前基金增长率一直比较稳定,2007年借助股市的刺激大涨。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增长率回落。由于调整策略及时,2009年上半年基本摆脱颓势,基金资产总额己超过6600亿元,境内国有股实施转持后将超过7400亿元。2010年突破1万亿元。企业年金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还不太成熟,截至2008年末,也已累计结存190亿元。我国各类社保基金到2009年总和约为23687亿元。[10]
2.3.2 相关政策法规
2000年之前,我国对社保基金投资的规定非常严格,1991年至1999年的文件都规定社保基金只能存入银行或是购买国债。2001年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标志着社保基金中的一部分—全国社保基金可以涉足资本市场,并且对各种投资工具的比例做了严格限制,是研究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的重要参照。随后《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明确了社保基金投资的原则: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和社会性。指出任何投资行为都要考虑到的基本原则,投资应兼顾一定的社会效益,使其投资的项目与政府的政策目标相一致,投资效益应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但这一点全国社保基金做的还不是很明显。之后还颁布了系列条例和办法,如《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条例》、《社保基金投资运营办法》等,指导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有效安全运营。
2.3.3 投资运营情况
在全国社保基金建立的前几年,主要以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为主。2001-2004都占到基金总额的90%左右,平局收益率仅2.71%,除去通货膨胀率实际收益率仅1.5%。2006年股票投资翻倍后,收益率一跃至9.34%。2007年更是借助股市大涨升至38.9%。但2008年全国社保基金首次亏损,收益率为-6.79%。全国社保基金实业投资开始于2005年,2006年比例涨至13.69%,但2007年由于股市的火爆,社保基金集中资金投资股市,实业投资比例又下降回2005年水平。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09年上半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为9.99%,年均投资收益率为9.63%。目前,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品种已扩大到股票、固定收益产品、实业投资和现金等价物4大类13个品种,市场范围从国内拓展到境外。从股票投资的行业选择来看,主要是选择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性行业,如交通基础设施(高速公路)、钢铁、电力、交通运输仓储业(物流业)等。
2.3.4 模式变更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发展之初,仿造前苏联模式建立起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为了适应当时计划经济的需要,职工的生老病死全部由国家统一包办,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主要来源于国家和企业,个人不需缴费,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模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计划经济时代的由国家统一包办的、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障模式逐渐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于是,我国逐步建立起了现收现付与完全积累相结合的部分积累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为职工建立个人账户、采用完全积累的筹资方式,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带来的巨大压力。随后,我国又不断发展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障制度的第二支柱,并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战略储备基金。[11]
3.研究意义
在全球经济情况疲软的背景下,研究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全国社保基金积累已初具规模,但投资效果不明显,面临着巨大的贬值压力。此外,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面临着支付压力的挑战。自2008年以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全国社保基金赖以增值的国际和国内资本市场发生巨大变化。面对新的投资形势,研究如何更好的投资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实现保值增值、弥补资金缺口及推动消费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思锋,温海红.社会保障概论[M].科学出版社,第88页.
[2]戴溥之,葛树卿.社会保障基金进入市场:兼具收益性的投资模式[J].社会科学论坛,2002(3):83-84.
[3]吴琼.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
[4]葛元.金融危机中社保基金产业投资方向选择的投入产出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5]张红地.国外主要社保基金管理制度和营运模式[J].中国金融,2008(17):39-41.
[6]王琦.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
[7]蔡兴扬,养老基金投资运营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课题[J].金融研究,1997(12).
[8]王玉峰.金融危机背景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策略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
[9]齐海鹏,金双华,刘明慧.社会保障[M].东北财经出版社,第113页.
[10]数据来源:根据2002-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计算得出.
[11]吴琼.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
作者简介:
陈祥瑜(1991—),女,现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会计学专业。
杨彦婷(1991—),女,现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会计学专业。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技术;社会保险管理;实践分析
引言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加深,对于社会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也逐步成熟和完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技术的实践中,对信息实行有效的采集和归纳,并对其汇总,这样可以减省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的使用,这是对社会保险管理系统非常有利的改革,经过这种社会保险管理的信息系统所提供的各种社会援助,使得为人民群众的办事效率提高了许多,服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一、对于社会保险管理的信息技术的研究
可以说社会的保险管理信息技术,能够非常的有效的建立起一个清晰的、同时还有科学性的数据库管理,并且还可以节约很多的工作时间,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同时还可以节约很多经的费。在社会的保险管理事业里,传统的管理工作里的一些十分复杂并且困难的主要就是对信息的采集,也因为信息的采集的数量十分的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相关的很难去进行定时的查阅,也就更加的不可能去做到定期的进行更新了。可是在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中去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不但能够非常有效地对这种现状进行改变,同时对于保险的管理工作的效率还有着非常明显的提高,这也就使保险的管理工作早对于数据处理技术上有着非常显著的提升,并且还可以节约非常多工作上的时间。
并且,社会的保险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对保险的办理流程也就显得简单很多简,运用信息化的管理也令社会的保险管理工作开始了一种新的变革,传统的保险管理工作进行的流程可以说是十分复杂的,同时在进行的过程中还需要去经过相关的手续以及流程,并且还有各种保险制度的约束,这就令保险在办理的时候在时间上和操作上的效率偏低,而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保险的作在进行办理还有管理方面就就显得简单了很多,也对相关的管理工作的效率进行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并且在对保险进行办理的时间也很明显的缩短了,给参保的人员节约了很多的时间。可以说对于保险工作实行信息化的管理,不但对保险管理的工作进行了改革,同时伴随着我们国家的新五险开始以后,令保险改革的事业获得了人们的关注和欢迎,对于更多的去对民生进行保障,给人们带去更多的实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当前社会的保险管理存在的一些不足
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险的管理虽然发展的十分快速,可是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险的业务的系统还不是十分的完善,在很多时候一般都是由政府去进行宣传,可是实际上却没有什么行动。并且,因为当前我们国际的社会的保障体系在建设上还不是十分的完善,它在进行运行管理中一体化的管理程度还不强,并且随着我们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不断的深化,在我国的很多老年人的社会福利以及残疾人的福利等相关的福利事业也逐渐的显示出了一种停滞不前的情况,这种情况也对信息技术在我国的社会保险管理中的应用有所限制。我们国家要想去实现切实可行的社会保险的制度,如果缺少完善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是会非常困难的,这也会令各种工作在进行实施的过程中十分的困难。
还有就是对于社会的保险管理存在的信息化处理的业务,假如不去和高层的管理进行统一的管理,那么对于公众的服务还需要去等待进一步的实现。当前我们国家的现代的网络技术的发展还在进行,所以对于社会保险的管理系统暂时还缺少一种完善的数据备份管理以及存档,也就出现了非常高的安全漏洞。
还有一点,就是在我们国家的信息化技术管理的方面,还是却少一些技术的管理人员的培训,社会的保险管理只对于一些表面的工作以及形势去进行关注,同时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还有和国家政策以及法律方面的结合,还是需要去进行进一步的强化。特别是是当前,我们国家的相关社会保障的法制不明确,政府也没有去提供一个更为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保险的方式,已经出台的社会保障法对当前法律的发展还不是十分的全面,对于社会的保障基金的筹集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可以说当前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是在社会的环境中对每个环节去进行保障以及风险并且加上法制和相关的管理共一起去进行联系以及协调利用的。可是,对于社会的保险的改革来说,进行的仍然不是很充分、所以还需要去进行广泛的意见征求还有讨论,令人们对社会保险的认识能够进行了解还有掌握。
三、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信息技术的相关管理方式
信息技术为社会保险管理工作提供了许多的方便以及管理。所以,要积极的去对信息技术管理以及社会保险管理进行掌握还有结合,希望可以令信息技术可以更好的去对社会保险管理工作服务。
首先,要做积极的对信息管理中的电子文件去进行管理以及分类的工作,并且对这些文档做分类,同时把文件的归档还有管理的工作进行好,可以说这是社会保险管理里的信息技术管理的最为基础的需求。同时不但要去对文件夹进行科学的整理,同时还需要将文件进行细化,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管理。同时还需要对档案中的相关文件进行统一管理还有安排,参考不同的管理以及不相同地区还有范围的文件进行去进行细化,这样做可以对工作上的查找和利用做到更加的便捷。
其次,要对保险工作信息收集进注意,强化对原始资料的备份,令保险工作还有相关的数据信息能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令保险工作的信息真实可靠,并且还需要对保险信息的完整性以及真实性进行保障。很多的工作人员在对相关信息的处理过程中会感觉到信息技术的查询以及利用是十分的方便的,可是同时还是会出现一些真实性问题,所以还是应该去对这几年的养老保险的一些档案的记录还有一些信息的录入在进行移交工作的同时去进行注意,特别是要针对需要去进行移交的状况,一定要去进行对比检查还有分析。
最后,社会保险工作人员对于文件以及各种文档的保密工作还应该进行加强,特别是要注重个人社保档案的管理,对个人信息进行保密,时刻谨记安全保密工作的重要,预防出现信息上的丢失。运用这种方式去对信息进行加的保护。另外还需要对社会保险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积极的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了。
结束语
可以说社会的保险管理工作是一种服务性非常强的工作,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就需要去认真的对待这项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对于信息技术管理进行积极的展开,勇士运用更加便捷的操作流程去对群众进行服务,运用科学的信息技术去进行信息的录入,令社会的保险管理工作能够更好服务于人们。
参考文献:
[1]李芳.论信息技术在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1:268-269.
[2]邱晓莉. 试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施途径[J]. 中国地名. 2011(02)
[3]李百旭,李凤柱. 造就大批赶超时代潮流的现代档案信息化建设人才[J]. 黑龙江史志. 2013(17)
[4]刘兵.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 科技致富向导. 2012(27)
【关键词】免疫细胞(DC);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27-02
据世界卫生部统计:我国的乙肝病毒感染者超过一亿多,是世界主要健康问题之一。慢性HBV感染易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这些病例的预后与病毒复制有关[1]。研究表明,慢性肝炎患者体内树突状细胞(DC)免疫指标的下降与HBV感染常同时存在,提示乙肝病毒感染慢性化与DC缺陷有关[2]。
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其最显著的特征是能够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也是唯一能激活初始型T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APC),而B细胞和巨噬细胞只能刺激记忆或被活化的T细胞,因此是启动、调控并维持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3]。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以DC介导的生物免疫治疗在病毒性慢性乙型肝炎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我院于2010年03月-2011年12月开展此项技术,效果明显。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组38例选自我科2010年03月-2011年12月住院病人,诊断标准符合2000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其中,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16-48岁,平均39.2岁;病程在2-10年,平均4.1年。治疗前HBsAg、HBeAg、HBV-DNA持续阳性,且定量大于105拷贝/ml,无合并肝硬化、其他肝炎病毒感染、无任何并发症。其中有4例同时口服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其余为接受抗病毒治疗在1年以上。
1.2 治疗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约150ml,肝素抗凝,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外周血单核细胞,加入完全培养基重悬细胞,体外培养至一周,收集悬浮细胞计数(即为诱导出的DC细胞),用注射等渗盐水洗涤两遍,经皮下注射注入患者体内。以上各步骤均在百级超净间内进行,严格做到无菌操作。回输时将细胞的洗涤液保留做无菌试验。
1.3 治疗方案及随访
(1)HLA-A201或HLA-A24阳性者,采用2DC+4CIK, 2-3个疗程,间隔一月;
(2)HLA-A201或HLA-A24阴性者,采用4DC-CIK或4CIK方案,2-3个疗程,间隔一月;
回输治疗完成后,每间隔两个月复查肝功能、乙肝两对半、HBV-DNA(荧光定量PCR),每隔半年复查血常规、尿常规。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检验结果将38例患者分为两组,有效组(出现HBeAg阴转、HBeAg/抗-HBe血清转换、HBV-DNA下降但高于103拷贝/ml或转阴、ALT在正常范围波动),无效组(治疗前后检验结果无明显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u检验、x2检验,验证DC治疗是否有效及影响治疗效果的一些相关因素。
2 护理
2.1治疗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与患者沟通,告知治疗目的及采血方法、过程;也可以请做过此项治疗的患者现身说教,消除紧张、焦虑情绪
2.1.2 饮食与休息 治疗前一周宜清谈、易消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鱼虾类等易过敏的食物;多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2.1.3 采血前一天应洗澡,特别是左右肘关节处皮肤清洁,更换清洁衣裤。
2.1.4 当日采血完毕,应按压针眼上方10分钟,卧床休息;可适当饮一些糖水、吃点半流质饮食,避免晕血;术侧手臂勿抬高、用力
2.1.5 采血后等待期仍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规律的饮食、生活习惯
2.2治疗中护理
2.2.1 DC: 注射部位选取靠近淋巴结区域,如腋下、腹股沟处;为操作方便一般采用腹股沟淋巴结处,左右各注射1ml DC
2.2.2患者:平卧位,左侧应左膝弯曲,左髋关节外展,右腿伸直;右侧同左侧
2.2.3注射时:操作者应先摸到患者腹股沟动脉搏动,消毒皮肤>5cm并消毒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共两遍,再次用消毒过的手摸到腹股沟动脉搏动处,分开皮肤;右手持针以15?角进针,约针长的2/3,回抽有无回血,确认无血后缓慢注射,拔针后,嘱患者按压针眼5min以上
2.2.4 CIK: 静脉回输时,应选择较大血管,输注速度易慢20滴/min,每间隔10-15分钟轻轻来回摇晃输液瓶(上下颠倒两、三次),避免因重力沉积,影响细胞回输效果
2.3治疗后护理
2.3.1 DC-CIK治疗完毕后,应卧床休息半小时以上
2.3.2 不良反应观察 38例病毒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DC-CIK细胞治疗后,对心、肝和肾功能等无明显影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多为低热(37.5℃-38.0℃),一般不需特殊处理,24h内可降至正常,3例出现一过性寒战、高热T:38.5℃,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3 结果
本组38例中有20例HBeAg转阴,转阴率达52.6%;10例出现HBeAg/抗-HBe血清率转化,转化率为26.3%;HBV-DNA定量的拷贝数由治疗前6.01E+05降至治疗后的9.10E+03;联合口服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出现较完全的应答
4 讨论
目前,有7种药物可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包括普通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治疗HBV的核苷类似物有三类:L-核苷类(拉米夫定、替比夫定),脱氧鸟苷类似物(恩替卡韦)和开环磷酸核苷类似物(阿德福韦和替诺福韦)[4]。以上药物的疗效已被评价:1年期普通干扰索和聚乙二醇干扰素的HBeAg血清转换率为30%,核苷类似物约为20%,随着核苷类似物治疗时间的延长,HBeAg血清转换率可以增高,但如果发生耐药则会受影响。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1年时HBsAg消失率为3%~4%,替诺福韦为3%,其他均为0[5]。
由于树突状细胞是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全身分布,在CIM+、CD8+T细胞提呈抗原过程中作用,因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病毒抗原的弱反应很可能与DC缺陷有关。有报道包括HBV感染在内的各种不同病毒感染中,存在抗原提呈功能缺陷,而且这种特异性免疫调节和抗原提呈的缺陷往往预示着感染HBV后会成为HBV携带状态。因此,将负载乙型肝炎病毒抗原的DC进行自体回输可能会纠正这种弱反应性以达到抗病毒的目的。Patrizia等证明尽管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单核细胞诱生的DC表面CD40的表达与正常人接近,并对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具有显著的提呈作用,然而其数量明显少于正常人,因而在整体上功能低下[6]。
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抗病毒治疗仍限于IFN-a和和核苷类似物,DC疫苗治疗有一定前途[7]。CHB患者存在DC 1和DC 2功能缺陷,DC不能刺激抗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还有可能诱导免疫耐受[8],因此,DC的成熟是DC疫苗的必要条件。
赵歧刚等将34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年龄和发病时间分组,皮内回输DC,对照组患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均每周1次,连续8次,于回输DC后两周检测患者血清HBV-DNA含量。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回输DC后血清HBV―DNA拷贝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Yong Yuan, PHD; Uchenna H.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Cosl-Effectiveness of Entecavir Versus Lamivudine in Hepatitis 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litis B Patients. Journal of Managed Care Pharmacy,2008,14(1) :22-23
[2] Zheng PY, Zhang DY,Lu GF,et al. Effects of larnivudine on the funclion of dendritic cells derived from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7,13(34):4641-4645
[3] YU jian-bo,FENG zhi-xian,ZHAN ren-ya,et al. Dendritic cells pulsed with glioma RNA induce immunity against intracranial gliomas[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Medical,2007,36(6):592-597
[4] 欧洲肝脏研究学会.2009 EASL乙肝诊治指南.[J ] hepatol,2009,2
[5]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881.
[6] Patrizia Carotenuto,Andre Artsen,Hubert G. et al. In vitro use of autologous dendritic cells improves detection of T cell responses to hepatitis B virus (HBV) antigens,Med. Virol,2009,81:332-339
[7] Benko S,Magyarics Z,Szabo A,et al. Dendritic cell subtypes as primary targets of vaccines: the emerging role and cross-talk of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Biol Chem,2008,389:469-485
【关键词】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 观察 护理体会
心包填塞征及大量心包积液是一种临床急症,一旦确诊应立即行心包穿刺术。常需反复心包穿刺放液及检查,以解除心包填塞症状,并根据心包积液的性质提供诊断依据。为避免多次心包穿刺给患者带来的危险和痛苦,开展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我科采用动静脉留置导管(国产)对18例中-大量心包积液患者施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本组病例18例,男性6例,女性12例,年龄25~63岁。病因:肿瘤性3例,占16.7%;结核8例,占44.4%;化脓性2例,占11.1%;风湿性2例,占11.1%。不明原因3例,占16.7%;所有病例术前均经心脏X线及心脏超声检查证实心包积液,其中大量(积液量约1800ml)心包积液6例,中等量(积液量约550ml)心包积液12例。
1.2 疗效观察 本组病例置管后保留3~5天为一个疗程,一般达到治疗目的后,即停止留管,以减少留置时间,避免感染。引流量最多的达到1500ml,最少的达200ml。18例患者经引流后心包填塞症状明显改善,心悸、气促、胸闷胸痛症状缓解,心率减慢,呼吸恢复平稳,无并发症发生。
2 术前观察及护理
2.1 心理护理 术前需仔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施术的目的和意义,解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以取得配合。
2.2 病人准备 (1)全面了解病史,协助病人完成心脏超声检查和胸部DR检查,掌握适应症,明确其积液量,确定最佳穿刺部位,并作好标记;(2)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颈静脉怒张的程度,了解心包填塞症状;(3)清洁皮肤,防止因备皮不慎损伤局部皮肤;(4)做好各种药物敏感试验;(5)常规检查血象及出、凝血时间等;(6)协助患者大小便,患者取半坐卧位,持续低流量吸氧,嘱患者在术中避免咳嗽,在心电监护下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7)对精神紧张患者必要时术前给予镇静剂。
2.3 物品准备 中心静脉导管(上海产),50ml注射器,一次性无菌引流袋,利多卡因,无菌穿刺包,三通管,肝素帽。另备心电图机、除颤仪,无菌培养基和常规生化检验标本容器,备齐各种抢救器械、药品。
3 术中配合
3.1 帮助患者取最佳(平卧或半卧位),选择穿刺点,常规皮肤消毒。铺巾,配合医师进行穿刺。
3.2 在心电监护下,严密观察病人的神志、面色、血压、脉搏、呼吸及心电图的变化,如有异常立即与医生联系,必要时终止穿刺。
3.3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3.4 正确选择留置导管,避免导管过硬而损伤心肌,导管太软则不易引流,我们选用国产中心静脉导管(上海产),取材便宜而实用。
3.5 抽液量要缓慢且放出心包液量不超过500ml/次/日。放液后可根据病情需要注入药物。夹闭引流管。
4 置管术后观察及护理
4.1 患者术后保持半卧位,让其安静休息,保持情绪稳定,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持吸氧通畅。
4.2 持续心电监护24~48小时,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连续3-5天。
4.3 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液量,并认真观察其颜色、和粘稠度,必要时采集标本送检。
4.4 根据病员病情、心包积液的量和性质,采用间断开放引流,取1次/日、1次/2日、放液法。必要时复查心脏超声和胸部DR。
4.5 妥善固定导管,防止脱落。采用二防线法;即将导管与近穿刺点处皮肤缝合一针后固定,外加无菌纱布固定,以防止病人活动时自行脱落或暴露外端的导管随负压吸入心包腔内而引起感染。
4.6 防止感染,严格无菌操作。每次放液前引流管与肝素帽接口2cm范围应用碘伏消毒2次,连接三通管及一次性无菌引流袋,放液后用肝素帽套紧,防止心包液漏出。每日更换无菌纱布,保持其清洁、干燥。
4.7 为防止引流管阻塞,每次抽液后向引流管内注入2~3ml10u/ml肝素稀释液。
病历资料
患儿,男,6岁,因舌系带过短在外院“采用横切纵缝”术两次。第1次因为对延长结果不满意,遂采用2次手术,据当事医师介绍为了增加延长效果,遂横切比较深,近口底黏膜。2次手术术后1周,颌下区肿胀明显不适来诊,尤以进食后为甚。门诊检查:左侧颌下区肿胀,皮肤不红,皮温不高,未扪及孤立肿块。口内切口部位近舌下肉阜,局部瘢痕明显,黏膜不红。左侧颌舌沟稍肿胀,双合诊可扪及左侧导管呈索条状,舌下肉阜处无分泌物,B超提示颌下腺肿大。初步诊断:舌系带延长术致导管损伤伴涎液潴留。治疗计划:手术探查,必要时行导管吻合术或改道术。术中见颌下腺导管与舌下腺大管共同开口于舌下肉阜,损伤位于颌下腺导管与舌下腺大管汇合处,导管完全性切断,局部粘连,颌下腺导管远端充盈明显。采用导管改道术,解剖分离颌下腺导管及舌下腺大管在无张力的情况下悬吊与口底黏膜。术后1周随访颌下区肿胀消失,3年后随访患者无不适,改道导管通畅。
讨 论
婴儿期行舌系带过短切开术的并发症:术后出血,感染,舌系带处瘢痕和矫正不到位[1]。婴儿期不宜作舌系带矫正术,合适的手术时间2~3周岁[2]。舌系带过短的依据严重程度临床分4度:①Ⅰ(轻)度:充分张口,上抬舌尖时无法达到上腭,或舌尖变细呈“W”形;②Ⅱ(中)度:舌尖上抬仅比下颌咬合面稍高一点;③Ⅲ(重)度:舌尖仅能轻微上抬,不超过下颌咬合面;④Ⅳ度(舌固连):舌尖完全不能上抬[3]。横切纵缝法即在局麻下进行,以缝线通过舌尖中央距舌尖约1.5cm处,作牵引用。向上牵拉舌尖,使舌系带保持紧张,舌系带中央垂直剪开。剪开线从前向后,与口底平行,长度约2~3cm,或剪开至舌尖能能接触到上前牙的舌面为止,如有必要可剪断颏舌肌。拉拢缝合横行切开出现的菱行创面,使之成为纵行线状的缝合创口[4]。横切纵缝法对Ⅰ、Ⅱ度舌系带过短有较好的效果;“Z”及“V~Y”成形术对Ⅲ度舌系带过短有较好的效果,术后舌体形状正常,伸舌运动及语音功能无障碍[5]。
本例患者术前1周没有出现涎液潴留症状,由于伤口为新鲜创面,对涎液的流出基本没有阻力,术后1周出现颌下区涎液潴留症状,尤以进食后表现明显,主要由导管损伤+局部瘢痕的形成阻力导致涎液流出不畅。本例是典型的舌系带延长术中导管损伤并发症,可能术者局部解剖结构不清,切口深及肌层并近口底至术中损伤导管,愈合过程中由于局部瘢痕形成,致导管引流不畅;其次手术术式选择值得商榷,根据舌系带过短的分类如采用Z或V-Y术式,对延长系带效果优于“横切纵缝”法。麻醉方法的选择对于年龄较小,配合比较差的患儿建议采用笑气镇静、静脉基础麻醉下手术。
参考文献
1 陶震江,万林忠,吴煜农,等.婴儿期行舌系带过短切开术的并发症.口腔医学,2001,21(3):144-145.
2 周三杰.婴儿期行舌系带矫正术的并发症.海南医学,2005,16(9):52.
3 Lalakea ML,Messner AH.Ankyhloglossia:The adolescent andperspective[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3,128(5):746-752.
各位领导、同志们:
当今选煤行业发生着飞快的变化,新技术层出不穷,新工艺倍受重视,新的管理理念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我厂始终坚持“科技兴厂、改革富厂、文化强厂”工作思路,加快技改工程建设,加强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洗煤工艺不断更新完善,职工素质、生产能力和洗煤效率大幅提升,尤其今年我厂二期工程建设和设备换型改造工程即将开工。在这样一个的关键时刻,为增长见识,增加知识储备,跟踪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借鉴他山之石,在集团公司的总体部署下,我厂先后派出了几批考察团,对国内外的一些先进选煤厂进行考察学习。国外赴日本北海道钏路煤矿,国内去了唐山、山东、贵州、山西等地选煤厂考察学习。这些考察人员通过细致的考察,认真的学习,将这些企业的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和实用方法带了回来。这次组织大家进行学习、研讨,就是要学习这些新技术、新经验和新方法,共同交流心得体会,提高业务水平,查找自身不足,达到全厂受益,知识共享的目的。
这次研讨班将用两周4课时的时间,由各考察团成员,为大家介绍考察经过和先进企业的技术管理经验、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具体内容为:由副厂长吴建国、副总工程师陈卫国、机电科长邸兴仁等同志分别给大家介绍和讲解唐山钱家营、范各庄选煤厂的工艺部分、机械部分和机电部分;由副厂长我给大家介绍赴日本北海道钏路煤矿考察情况;由副总工程师杨鹤、兴安分厂党总支副书记袁春水分别给大家汇报和讲解山东付村、高庄,淮北临焕、淮北等选煤厂的工艺、设备、技术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情况;由副厂长苏云同志介绍和讲解北京会议及山东、无锡等有关选煤厂和选煤工艺设备制造企业的考察情况;李延君进行贵州、山西等地选煤厂改质机考察情况汇报。
管理标准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技部的管理职能、管理权限、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生技部的管理工作。[文秘站网-]
二、管理职能
1、负责牵头制定公司年度月度生产计划、有关目标责任的制定与考核。
2、负责本厂生产技术、环保、节能、科技进步、计量、更新改造工作等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3、负责生产统计管理。
4、负责仓库日常管理。
5、负责物资采购工作的日常管理。
6、负责机组对外检修维护、大修、小修、临修、事故抢修等外包工作的日常管理、协调、验收。
7、负责备品备件的申报工作。
三、管理权限
1、有权对公司各部室、单位的相关工作检查、指导、协调、和监督。
2、有权对分管范围内的工作提出考核及奖励意见。
3、有权对所管理的大修、更改、基建、及科技专项资金进行协调、控制、监督、指导。
4、有权对违反上级法规、条例、文件的行为提出考核意见。
5、有权对违反标准化规定的行为,提出处理意见或向上级报告。对不符合有关标准化法规要求的技术文件、有权不予签字。
6、有权要求各有关部门、单位提供统计数据及资料。
7、有权对本部门工作范围所涉及的专业人员的进修、培训提出建议。
8、有权对本部门编制的各类文件进行解释。
9、有权对生产管理体制提出改进、完善的建议。
10、有权代表本厂审查、鉴定承揽工程项目单位的资质并择优作出选择。
11、有权对公司工程技术、生产管理人员晋级(职)、调动、职称评定提出建议。
四、管理内容和要求
1、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以经济效益为龙头,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和上级颁发的有关技术规程、规范和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并结合本厂的具体情况编制有关生产技术管理细则并监督执行。
2、从技术上对安全管理负责,参与调查、分析安全管理工作中发生的异常问题,从技术上提出防范措施,并组织监督实施。
3、负责职责范围内各专业例会的筹备和组织,并对会议效果进行监督。
4、负责建立健全技术责任制。
5、技术监督管理
(1)负责金属监督、化学监督、环保监督、高电压监督、热工仪表监督、电气仪表监督、锅炉及压力容器监督等项技术监督管理工作以及大小修及日常的金属监督测试工作。
(2)负责各类技术标准措施并监督实施。
(3)负责向档案管理部门提出技术标准购置、发放意见。
(4)负责技术标准的宣传工作,并监督执行。
6、设备管理
(1)负责组织落实设备全过程管理工作。
(2)负责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均达到国内同类设备的先进水平。
(3)负责分析设备的物质寿命、经济寿命、技术寿命,并及时提出设备更改、完善的意见,保证在用及备用设备状况完好。
(4)负责设备、材料、备件购置的技术管理。
(5)负责设备维修维护、消缺管理。
(6)负责设备报废、退役、调拨的鉴定及审核。
(7)负责地下管网及隐蔽工程的技术管理。
(8)负责设备异动、设备分工及设备评级管理。
7、检修管理
(1)负责编制设备检修月度、季度及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大修资金的管理。
(3)负责大、小修计划的编制、审核、并组织实施。
(4)负责检修质量验收,质量检查监督的管理。
(5)负责综合平衡各单位检修工作进度,协调、指导解决检修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6)负责检修文件的管理,并配合档案部门做好资料归档工作。
(7)负责与承修单位签订设备检修承包技术协议,接受厂长委托签订合同,并核实合同或协议执行情况。
(8)负责检修工程的总结,组织进行冷热态验收。
8、设备更新改造管理
(1)负责编制更新改造可行性报告及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更新改造资金的管理,定期对更改费用情况及预测资金进行平衡。
(3)负责对更新改造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控制监督、组织验收、施工中严把质量及进度控制,协调指导解决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4)负责更改工程的文件管理,并配合档案管理部门做好资料归档工作。
(5)负责与承揽单位签订工程合同或协议。
(6)负责编制及修订技术改造规划,并组织进行可行性调查研究。
9、节能管理
(1)负责编制节能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2)定期对节能工作进行总结,将总结情况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3)负责节能全过程管理工作的综合协调、组织、指导和监督。
(4)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根据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提出奖罚意见。
(5)负责节能技术、成果的推广、研究和应用。
(6)负责编制节能措施,建立健全各类奖罚制度,并监督实施。
10、科技进步管理
(1)负责编制科技进步计划、规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科技专项费用的管理。
(3)负责科技成果的研究、推广、申报、评审、鉴定和奖励工作。
(4)负责科技情报、资料的收集、整理、利用以及技术交流活动的组织。
(5)负责专利事务管理工作。
(6)负责组织开展计协活动。
(7)负责合理化建议的审理及实施工作。
11、环境保护管理
(1)负责尘、毒、废水、废渣、噪声、工作场所的温、湿度及生产、生活水源的保护管理工作。
(2)负责污染问题的调查、分析以及污染治理方案的研究与实施。
(3)负责落实完成厂长的“环保责任书”。
(4)负责指导厂环监站技术业务工作。
(5)负责编制环境保护计划、规划、并组织实施。
(6)定期向上级环保部门汇报环保各类指标。
12、计量管理
(1)负责监督、指导各计量室的技术业务工作。
(2)负责编制审核计量器具的鉴定计划。
13、设备可靠性管理
(1)负责设备可靠性定理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及指标的测算。
(2)负责控制各类影响等效可用系数的因素,保证完成省局核定的指标,力争使等效可用系数达到国家一级企业的水平。
14、计划、统计管理
(1)负责公司年度生产计划、基建计划及月度计划等,并监督执行。
(2)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电力工业统计指标解释》等有关统计法。
(3)负责各项生产经营计划指标完成情况的统计工作,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领导汇报。
(4)负责建立各类统计台账。
15、备品配件的管理
(1)负责事故备品定额的修编,并了解事故备品专项流动资金使用情况。
(2)负责备品配件综合技术管理,组织处理备品配件购置、加工、配制保存、调拨及报废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3)负责健全备品配件图纸等技术资料。
(4)负责完善备品配件全过程管理程序,并监督执行。
(5)参加事故备品及其他重要备品配件的验收、鉴定及定期试验。
(6)审核购置、加工、配制事故备品的图纸等技术文件或技术要求,核定调拨及报废的备品配件。
五、检查与考核
1、本标准执行情况接受公司监督部门的检查与考核。
2、本标准执行情况,由公司分管领导每月进行检查与考核。
1、经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负责建立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3、严格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接受安全培训考核。
4、审定安全生产规划和计划,确定本单位安全生产目标。签发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技术规程,批准重大安全技术措施,切实保证对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5、检查并考核同级副职和所属单位正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定期到承包单位检查落实安全管理及隐患问题整改情况。
6、负责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充实专职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听取安全工作汇报,决定安全工作的重要奖惩。
7、主持召开安委会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大型项目;项目管理;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U673.2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继成功完成VLCC改装为FPSO项目FPSO Cidade de Ilhabel(CDI)之后,中船澄西远航船舶(广州)有限公司再次承接了改装项目FPSO Cidade de Marica(CDM)及FPSO Cidade de Saquarema(CDS),并继续携手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共同完成相关设计工作。在吸取CDI项目设计技术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技术部项目管理组按照项目管理原则,对CDM/CDS项目的设计工作进行了科学有序的管理,确保了改装项目的质量、进度、材料等方面的需求,优质高效地完成了项目的设计技术工作。
本文依托VLCC改装为FPSO项目CDM/CDS,阐述了以项目管理为主线的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对项目设计技术管理工作、项目设计计划管理工作、项目设计技术协调工作等进行了总结。
2 设计技术管理
CDM/CDS改装项目周期短、质量要求高,为提升管理效率,CDM/S项目实施了以项目组管理为主线的项目管理办法。项目管理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生产运营管理,也区别于常规的行政管理模式,要求以项目为核心,以执行为基石,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全面集成项目各部门、各专业,统筹规划,保证项目的顺利执行。
2.1 项目技术组织架构及工作职责
CDM/CDS项目初期,明确了以项目管理为主线的管理模式。为此,技术部门设置了技术经理一名,负责项目中与技术相关的全部工作;设置技术协调一名,负责与公司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和对分包商、设备供应商以及项目合同甲方荷兰SBM offshore公司的技术协调工作;设置计划与质量管理工程师一名,负责项目的质量控制与计划管理。
技术部门项目管理架构下设九个专业主管:结构专业主管;舾装专业主管;工艺专业主管;机械专业主管;管系专业主管;暖通专业主管;电气专业主管;仪讯专业主管;文控主管。
项目组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以下几类:改装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以及项目设计计划工作;制定项目技术设计统一规定,监督并管理项目技术规定的实施和执行;配合公司内部各个部门,执行技术归口的项目协调工作;配合物资部,负责项目设备、材料的采购技术协议的制定;技术部门的图纸设计、校对、审核、批准工作;对项目合同甲方SBM offshore的技术协调工作等。
2.2 详细设计技术管理
在项目合同生效之后,项目组需要根据项目二级、四级计划进行分解实施,开展编制项目设计进度计划及设计人力策划,确定项目组织结构和各专业负责人,确定各专业设计技术基础文件以及设计技术基础条件等工作,之后,各专业开始改装项目详细设计工作。为控制项目进度和质量,CDM/CDS采取了周例会制度,各专业主管在周例会上向项目组汇报每周进度、遇到的技术问题等。
改装项目详细设计工作要求对各专业设计成果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同时项目合同甲方荷兰SBM offshore公司也派出驻场代表,对设计成果开展技术协调、质量审查、进度监督等工作,促进设计工作的良好执行。
详细设计工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对生产材料及设备的采购提出指导性意见。改装项目专业众多,材料采购特点不尽相同,总体原则要做到详细设计图纸与对应材料单同步下发,在源头控制好材料统计工作,避免后期因材料缺失导致的工期损失。
对于各专业一般通用材料及标准附件和一般设备,如结构、机械、HVAC、管系、电气、仪表等专业的详细设计施工图材料,由专业组负责,在下发详细设计施工图的同时,进行材料的统计和设备订货技术文件的编制,提交物资部作为采购依据,按照程序完成对材料采购的技术支持工作。
对于特殊设备及附件,首先要求专业组编制技术请购文件提交给物资部门,由物资部门确定供应商,项目组根据物资部提名的供应商,编制技术投标评估文件,提交项目合同甲方SBM公司。确认之后,项目技术管理人员会同专业负责人,协同物资部门,与确定好的供应商进行技术交流、技术澄清、技术谈判以及签订技术协议等工作。对于材料的替代问题,由技术部项目管理组会同专业负责人以及物资部,编制材料替代申请单,提交项目合同甲方SBM公司审查。
2.3 施工设计技术管理
进入施工阶段,设计管理工作重点要从设计优先转变为施工优先,设计工作要满足现场施工的需求。CDM/CDS项目进行到中后期,项目组从各专业组抽调人手,成立了现场技术协调工作小组,专门配合对现场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施工阶段,项目组要求各专业须首先满足现场的图纸要求,在保证时间节点的前提下,同时要求控制图纸质量,保证现场的修改图纸设计完整无误,避免二次修改。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材料问题,一般由于施工导致的修改在时效性上要求高,项目组在施工图修改版下发的同时甚至之前需要将材料问题考虑好,确保材料来源和材料替代方案。
3 设计计划管理
在影响船舶及海洋工程生产效率的各项因素中,计划管理因素占有很大比例。VLCC改装项目的设计工作处于整个工程项目中的第一个环节,既影响生产效率及生产周期,又关系到企业经营效益。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设计计划管理体系,能够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3.1 人力计划编制
人力配置是项目执行的前提,CDM/CDS项目技术部门下分8个专业,加上综合管理组,总人数超过100人。项目组作为项目设计计划的编制和管理者,需要关注项目计划进度,在项目的不同阶段,根据计划进度情况和人力符合情况,合理的调整各专业的人力需求。
项目组根据项目进度,要求各个专业分别制定长、短期计划,并合理考虑到各专业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将超出工作能力及工作负荷的部分工作外包。改装项目技术部门年轻人员比例较高,超过全部参与人员的85%,各专业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相对较少,这就要求合理配置人力,将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与相对经验较少的设计人员交叉搭配,提高工作效率。此外,由于项目周期较长,需要考虑设计人员的流动性,避免因部分人员流动而导致的相关工作瘫痪。
3.2 设计计划编制
CDM/CDS改装项目设计工作复杂庞大,各个专业各具特点,且同时交叉影响,设计计划编制如不合理,不仅会导致设计工作效率低下,而且会在后期导致生产上的混乱。为保证设计计划合理性,满足生产和物资采购要求,需要统一汇总和综合管理各类设计图纸、技术协议、设计变更、物资料单等技术文件。编制出适合项目自身的设计计划,分解工作目标,明确工作目的,分步骤地完成各项工作。
设计计划的编制要注意合理有序,满足物资采购与生产之间的逻辑关系。首先由项目技术经理、各专业负责人、职能部门人员、项目顾问等参与项目计划的编制工作,为进行后续工作奠定基础。其次,要确定工作先后顺序,如管系与电气专业的三维模型建设工作是两个专业的工作基础,吸取了CDI项目的经验,CDM/CDS项目前期确定了三维模型的先导性,理清建模和出图的工作顺序,避免了工作冗余。最后,在改装项目自身工作和外部其他项目的工作之间会存在诸如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的一些并行,因此在项目设计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外部项目带来的一些影响,充分把控项目的方向和进度。
3.3 设计计划实施控制
项目设计计划编制好后需要得到良好的执行方能达到目标,所以项目设计计划的实施和控制同编制合理的计划同等重要。在CDM/CDS各专业计划的编制中也曾遇到一些问题,如:计划目标与计划本身存在差异;设计变更的存在;计划重点偏离工作重点以及对部分工作内容的忽略等。所以计划的动态控制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很有必要,但是不能因为计划的动态控制而忽略关键节点计划的刚性,保证关键节点计划的刚性永远是项目管理中的首要目标。
设计计划的控制需要两个基本前提:一是计划制定的越合理明确,计划控制工作就越有效可控;二是计划控制要有项目组织架构来保证,如果组织架构责任不清晰,就无法确定计划实施时的设计偏差责任人和采取纠正措施。
CDM/CDS项目设计计划控制包括计划报告、工作例会和控制报表等方式。控制方法采取以周为单位的计划汇报原则,各专业采取工作例会和报表、计划书等多种汇报形式,将各自计划进展及偏离情况上报技术部项目组,专业负责人会同技术经理对比前期设计计划和实际工作进展,分析设计偏离原因及规模,及时采取计划纠正措施。
设计进度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是否按照计划要求严格执行;是否对关键节点存在影响;非关键节点工作的进展及时间和人力安排情况等。设计进度控制可通过对如三维模型完成节点、图纸送退审计划节点、材料料单发放节点等几项关键步骤进行重点监控。
4 设计技术协调
在项目管理工作中,技术协调起到“剂”的作用,是项目设计技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协调工作的本质是为实现特定项目目标,调节有关各方的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完成既定目标的要求。
在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使项目各层各专业人员处于平衡状态,协调好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以及组织之间多方面的的关系。CDM/CDS改装项目,在项目组织架构之下设立技术协调员两名,分别针对内部及外部开展协调工作。
4.1 项目内部协调
CDM/CDS项目中的内部协调,包括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部门内各专业之间的协调等,内容涵盖工作配合关系协调、组织架构关系协调、人际关系协调等方面。
工作配合关系协调是内部协调工作的主体, CDM/CDS项目经常遇到结构专业与管系、电气专业的碰撞问题,这些碰撞问题处理不好会严重拖慢工作进度,甚至引起返工。CDM/CDS项目确定了“小改给大改让路”的协调原则,设置专人协调处理专业间的技术问题,并对所有问题做好了跟踪记录。由于协调工作的改善,使得很多设计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没有成为工作进展的障碍,有力的支持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组织架构关系的协调主要针对于项目内部的组织分工和配合问题,包括对上下级项目管理层的纵向协调和专业间的横向协调,CDM/CDS项目得益于项目组织架构的明确划分和信息沟通机制的良好建立,组织关系在工作前期得以理顺。
人际关系的协调在项目管理中占有不可忽略的位置。人际关系协调主要解决项目各层级、各专业之间人员的矛盾,平等待人是协调人际关系的根本原则。CDM/CDS项目中,项目组管理人员也注重了人际关系协调,维护了项目组内各层级、各专业之间设计人员的良好的工作关系,从另一个侧面对项目的良好进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4.2 项目外部协调
CDM/CDS项目外部协调主要针对于项目合同甲方SBM offshore海洋工程公司以及其他分包商等。外部协调工作并无定式,主要内容包括工期、成本、合同、质量等各个方面。总的来讲,需要在项目伊始建立一套完整健全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通过标准化管理增强与外部单位之间的配合。另外,在CDM/CDS项目中,很大一部分外部协调工作存在与荷兰SBM offshore海洋工程公司之间,凭借CDI项目奠定的良好基础,也受益于项目初期即确定好的诚实守信、互相尊重的协调工作原则,CDM/CDS项目的外部协调工作一直进展良好,中外双方的技术人员在共同完成项目工作的基础上也增进了友谊,并确认了进一步的合作意向。
5 总结
大型项目的设计技术管理是一项动态变化的工作,必须与项目实际特点相契合,不可生搬硬套,需要在探索中建立适合项目自身的设计技术管理办法。
设计技术工作是大型海洋工程改装项目的“零号车间”,CDM/CDS改装项目的设计技术管理工作涉及到整个改装项目生产、物资、质量等各个方面,需要从整体角度把握工作方向,在合理有序的开展自身设计工作的同时,还须做到对其它项目环节进行配合和指导,建立科学的设计技术管理工作办法,有利于企业提高自身“软实力”,确保项目顺利开展,提高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垣. 技术管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哈尔滨工程大学. 现代造船工程[M].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8.
[3] 朱汝敬. 对我国造船技术和管理发展的若干思考[J]. 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 2000(12):13-19.
[4] Yu Bo, Wu Weiwei, Ye Yuanxu. The Study on Construction of Management System of Technology for Aerospace Industry[C]. ICMSE2003, USA, 2003(8):2272-2277.
[5] 张耀明. 技术管理学[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
[6] Hans-Joerg Bullinger, L’do-Ernst Haner. Technology Management: Today's Main Business in Management[J].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01(2):755-767.
[7] Jean J Chanaron, Dominique Jolly, Klas Soderquist. Technology Management: A Tentative Research Agend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2,23(6):618-629.
[8] T Brady, H Rush, M Hobday, A Davies, D Probert, S Banerjee. Tools for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 Academic Perspective[J]. Technovation,1997,17(8):417-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