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服装设计的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服装展示;意境营造;设计方法就目前的服装市场来看,服装的品牌越来越多,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而且服装消费者正在经历着功能性价值型到情感价值型的转变。服装企业也意识到现阶段必须要运用情感方式才能把品牌深深植入到消费者心中,所以,服装展示中意境营造的设计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服装展示中意境营造的修辞设计方法
纵观文学修辞,比较常用的比喻、排比等等,这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的语言活动。在服装展示的时候,运用修辞设计手法,同样能营造良好的整体氛围。
(1)比拟设计法。比拟,即是比喻修辞加上拟人修辞,能够把原本比较呆板的物品变成一个具备喜怒哀乐的人。在服装展示设计中,设计人员通过相应的修辞设计把情感传达给消费者,给消费者联想的空间。我们以美国假小子服装店为例,这个服装店就被设计人员运用比拟设计手法设计成一个喜欢捉迷藏的小孩子,以此赋予了服装品牌灵魂。改变原来的外在陈列的形式,而是根据不同的服装类型,把这些服装放在已经划分好的不同的空间里面。消费者走入这个服装店,就如同进入了一个小的迷宫,走到每一个角落都能发现惊喜,因为童装店的顾客多为家长带着孩子进入,营造趣味性的意境,就能很好地满足这类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2)比喻设计法。比喻,指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来认识这个事物。服装设计运用这种设计方式,可以把原本相对抽象的道理具体化,能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比如,在浙江省杭州市一家知名的服装店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营造了一个“化茧成蝶”的意境,这就是运用比喻设计法,把试衣间用竹藤编织成型,比喻成蛹。当进入店面的消费者在试衣间试完衣服打开这个“蛹”的时候,就像一只浑身散发着光彩的蝴蝶出现在家人或者朋友面前,整个过程带给消费者非常快乐的购物体验。
2服装展示中意境营造中的元素构成设计方法
据调查,消费者愿意购买某品牌服装的主要原因是这类服装能够满足其功能性和社会性。所以,这就说明服装的基本形态以及用途、原材料等特性会对服装的定位和销售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所以,针对具体的服装消费人群,运用适当的元素构成设计方法,才能使服装展示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1)比例调整设计法。在服装展示时,通过调整各个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客观存在的基础上放大元素或者缩小元素的具体形象,就能进一步增加展示的效果,可以引起消费者的强烈情感共鸣。以美国纽约的巴尼斯服装店为例,这个服装店推出了一款经典的白裙。陈列师设计让一个身穿裙子的女模特坐在一个非常高的道具上举起双手呼救,在道具的下方摆放了一个口中含着一个白裙子碎布片的美洲豹。通过这样的设计,在增大道具比例的基础上,让模特在视觉上显得非常娇小,让消费者联想到荒野中楚楚动人的可怜少女,增加了这套白裙的展示效果,从而有效的营造了服装展示的意境效果,为客户营造了秀色可餐的服装艺术意境,达到了空间格局美妙绝伦,整体与部分之间鲜明的对比效果。
(2)重组设计法。这种设计方式主要是把原来的元素进行重新组合,从而达到一种新的表达效果,属于刚接触服装设计行业时一种相对保守的设计方式,这种设计除了带给人一种本来元素的熟悉感,同时还能产生新鲜感,是橱窗展示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方法。例如,上海市步行街的一个皮衣专卖店中,在橱窗皮衣展示过程中,设计师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创新用一个魔方把原来的形态打乱,将马的拼图中的马头部转移到另一处,而头部的位置用一个身穿皮衣拿着马鞭的模特代替,从而达到了一种人头马身的效果,把二维和三维进行了巧妙的结合,让顾客联想到皮衣跟马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凸显了服装色泽的亮丽程度,极大地刺激了顾客的视觉感官,赢得了顾客的喜欢。其实,艺术就在身边,就看怎么去挖掘艺术所潜在的能量,让顾客真正得到领悟和感染,使个性化服装艺术得到更美的深化。
(3)拼贴合成法。如果把“拼贴”与“合成”这两个词语联系在一起,既能给人一种后现代设计的感觉。这种服装展示意境营造设计特点表现的比较明显是英国的莫斯奇诺品牌专卖店,它本来的内涵是机智前卫,在展示时运用多种象征符号、形状以及颜色等元素。消费者既可以在陈列中看到中国传统的八卦元素,也可以看到世界通用的心形图案,墙面装饰不但有时尚的报纸,也有波斯风情的图案。这些元素拼贴在一起,就把多个国家特色风情营造了出来,进一步体现了服装品牌的多元文化,给消费者带来冲击的视觉效果。
3结论
综上所述,在服装展示中运用不同的意境营造的设计方法,可以带给人不同的情感共鸣,让消费者看到之后产生服装购买的欲望,完成服装购买过程,这就体现了营造意境的重要作用。要想营造出成功的服装展示意境,要正确理解服装品牌文化、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运用合适的设计方法,为服装展示效果打基础。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速公路;服务区;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U412.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On the basis of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hinese highway service area,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service area is explored.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way development,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people orien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will be applied to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service area.
Keywords: highways;service area;present situation;development trend
1 前言
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迅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对服务区的建设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车辆保有量的急速增长和城市道路交通的日益拥挤,以停车换乘方式进入市区将是外来车辆管理的一种必然选择。同时,人们的出行目的和方式呈现多样化要求服务区提供多样性、灵活性和差异的要求更加强烈。因此,高速公路服务区如何通过更新理念,提供完善的运营服务和高效的服务质量,不仅是高速公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社会功能地位,建立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2 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现状
2.1 建设规划及经营概况
从经营模式来看,服务区内的餐饮、住宿、购物、通信、加油、汽车修理等经营性项目大都采用对外承包的经营方式,对于公益性设施,则采取自营的经营方式。从经营内容来看,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90%以上的服务区设有加油站(不足10%服务区仅有临时停车场和卫生间),65%左右的服务区经营快餐店;75%左右服务区设置日常零用的小卖部,其中不足30%的服务区配置了特色产品销售区。从经营效益来看,目前处于赢利状态、盈亏平衡和亏损状态的服务区大约各占1/3。总之,服务区功能缺乏差异性与针对性,同时,垄断经营还使服务区商品和服务价格偏高,驾乘人员对服务区的满意度不高[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建设资金投入的加大,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内部设施建设逐步向“标准化、等级化、舒适化”阶段发展,服务区设施建设不仅要满足旅客及司机最基本停车、加油、餐饮、休息、如厕等基本功能,有些服务区还着重拓展功能的配置、体现地域特色、追求独特设计风格等。服务区服务设施的建设配置呈现多功能化、特色化等特点,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2 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建设规划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服务区内部设施布局不尽合理,设计缺乏灵活性。我国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长大货车较多,停车时间较长,而服务区的设施设置对大型车辆的考虑不足,出入口匝道曲线半径较小,大型货车停车位少,造成路面承载力低、违规停车现象突出;同时,服务区部分设施设计中缺乏灵活性,占地规模无法满足高峰时期旅客使用的需求。
(2)高速服务区内配套设施功能不完善,服务地方经济能力不强。随着人们的出行方式呈现多样化要求服务区提供多样性、灵活性和差异的要求更加强烈。高速公路的全封闭性阻碍了沿线区域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交通发展的转型,要求高速公路服务区打破传统的形式,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3)服务区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尚待提高。一是高速公路服务区内的餐饮、住宿、购物、加油等经营项目大都采用对外承包经营方式,对于分块租赁的经营模式来说,经营品种单一,服务质量不高。二是管理主体与经营主体追求目标存在差异。经营主体把主要精力放在创造利润的经营性设施上,而管理主体更关心服务区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尤其是公益性设施的服务水平。三是运营主体多,模式复杂,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和长效的激励制度[12]。
3 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未来发展趋势
按照高速公路发展方式转型的要求,加强对服务区的综合开发利用,在考虑资源的集约化同时,实现社会、企业、公众效益最大化[8]。因此,将高速公路动态资源和静态资源有机结合,将高速公路大动脉和整个微循环网有机结合,将成为未来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方向。
3.1以人为本,生态环保为原则
要点 规划设计内容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充分结合当地的交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对服务区规划设计的每个环节都充分加以考虑。服务区规模的设计应考虑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一次设计分期实施,预留发展空间[4]。
承载文化,彰显内涵 作为地域文化的良好载体,可考虑选择靠近具有文明遗存城镇、自然环境优美、著名旅游景区的点位[10],与本地旅游规划相依托进行专业的旅游开发,推广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配套服务和旅游产品。
绿色生态,节能环保 体现绿色、生态、环保的主题,服务区的绿化应注重与当地自然环境相融合,加强立体绿化,扩大绿化面积[6];运用节能环保技术,比如利用太阳能集热,空气源热泵和地热能,废水循环和再生系统的使用等,将对缓解自然资源紧缺,保护生态环境起到良好推动作用]11]。
3.2服务群众,发展经济为目标
(1)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方便高速公路用户。随着人们出行频率和需求的提高,高速公路服务区应借助其良好的区位优势充分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扩宽经营范围,开发沿线资源,提供差异[7]。
(2)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发展当地物流系统。大力推广当地农优产品的销售,借助创意农业理念,打造一批高端化的观光农业旅游景点和乡村度假旅游产品。高速公路服务区汇聚了人流、车流、信息流,将其拓展成为区域物流节点,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促进城乡交通一体化,满足群众出行需求。将服务区的建设与城乡交通规划相结合,考虑在有条件的服务区内设置客运中转站与停车换乘枢纽[9],通过本地交通与公共交通枢纽结合,推动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和交通一体化。
表3-1 服务区功能配置一览表
备注:表中符号代表“应当具备”,代表“可考虑具备”,“—”代表“不需要具备”
3.3科学管理,信息技术为手段
3.3.1规范管理,科学发展
关键词:坦桑尼亚 服务业 非正式部门 现状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F1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100-02
坦桑尼亚位于非洲东部,曾分别是德国、英国的殖民地。1964年坦桑尼亚获得独立。在总统尼雷尔的领导下,于1967年提出以建设集体农庄为中心,实行国有化和计划经济的方针。但是由于开展严重脱离国情的“乌贾马”社会主义运动①,致使经济发展严重滞后。1985年姆维尼执政后,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先后制定了三个经济恢复计划。第一个经济恢复计划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第二个经济计划侧重于金融领域。而第三个经济恢复计划(1992―1995)则侧重农业、交通、服务行业的发展,目的是减少国家经济对外援的依赖。{2}
坦桑尼亚政府经济结构调整是为了确立消除大量的扭曲市场或制约经济增长的管制,吸纳剩余劳动力,使经济重新扩张。但随着城市人口史无前例的持续增长,城市就业岗位无法满足剩余劳动力的需求,很多人别无选择,只得暂时从事一些能够勉强维持生计的经济活动,开始将注意力投向服务业非正式部门,将服务业非正式部门当作解决失业问题的灵丹妙药。{3}结果是,正式部门不仅没有扩大,反而不断收缩,而非正式部门迅速扩张,成为坦桑尼亚就业机会的重要来源。
一、服务业非正式部门的现状分析
1.非正式部门的定义。“非正式部门”(informal sector)是相对于“正式部门”(formal sector)而言的。“正式部门”通常被定位为,已经向政府部门纳税的,员工拥有正常的工作时间和正常的工资的企业。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在《发展经济学》中提到:在对发展中国家观察当中,发现城市新增了大量劳动力,但是在正式现代部门的实业统计当中并没有显现出来。新增加的城市劳动力是为了自谋职业,或是为了小规模家庭企业工作,被看作“非正式部门”。{4}
1992年出版的《现代经济学辞典》中把“非正式部门”定义为发展中国家大量的自我雇佣者,他们从事的是小规模劳动密集型工作,如缝纫、饮食、销售、修鞋等。{5}
1993年,第15届国际劳工统计会议(ICIS)从统计角度对非正式部门作了一个描述性的定义:(1)非正式部门是指这样一些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单位,它们的主要经营目的是为经营者提供就业和获得收入的机会;它们的组织程度低、劳动和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几乎不加区别、规模小,劳动关系是偶然的雇佣关系或个人关系和社会关系,而不是规范的合同安排。(2)非正式部门的生产单位具有家庭企业特征,企业固定资产不属于企业而属于家庭,生产收支与企业收支往往不予区分。(3)从事经济活动时并不有意避税和逃避社会保障义务,也不是有意侵犯其他行政法规。{6}
可以看出,非正式部门经济是一种与正式部门经济有着极大差别,并不被政府所重视的经济形式。但是这种经济形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其作用与影响却越来越明显,应当引起政府重视。
2.服务业非正式部门的现状。根据坦桑尼亚银行家协会(Tanzania Bankers Association)的统计,作为坦桑尼亚最大的城市中心――拥有300万人口的达累斯萨拉姆(Dar es Salaam)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而位于达累斯萨拉姆最大的商业区――卡利亚库(Kariakoo),其流通的货币仅仅只占流通货币总量的25%,其余75%却在非正式部门中流通。由此可以看出坦桑尼亚非正式部门经济所占的比重之大。据统计,坦桑尼亚非正式部门经济大约占整体经济的48%。{7}而从全球范围来看,2000年时非正式部门经济在经济合作和发展成员国(主要以发达国家为主)中占全体经济的18%,在转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国家,例如解体后的东欧各国)中占全体经济的38%,发展中国家的比例是41%。
在坦桑尼亚整体经济当中,服务业占据着重要的比重。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0年,坦桑尼亚整个零售业和服务业产值为1420万亿坦桑尼亚先令,占GDP总量的43.9%。而到了2014年,服务业仍然占坦桑尼亚总GDP的43.5%。{8}根据中国外交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坦桑尼亚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9.9%,其中贸易与维修占14.8%,交通运输业占5.1%,通讯业占3.9%,酒店和餐饮业占2.2%,其他服务业(包括金融中介、公共管理、房地产、教育、卫生以及其他社会和个人服务业)占24%。{9}服务业已经成为坦桑尼亚最具有活力的经济点。
鉴于服务业非正式部门仍是经济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会对转型期的正式部门经济起到推动作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可以无视服务业非正式部门的存在。检验服务业非正式部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看其规模以及其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但由于服务业非正式部门的特点,以及其难以反馈在政府的统计数据上,这一点做起来十分困难。实际上,更困难的事情在难以界定处于正式部门和非正式部门之间的人员。
通过调查,从微观上反映坦桑尼亚服务业非正式部门的现状。
表1是对坦桑尼亚312名服务业非正式部门从业者调查的结果。
根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非正式部门服务业,都倾向于不雇佣员工,或者雇佣员工范围缩小在1―5名之间。其中,只有雇佣1-5名全职男性员工超过不雇佣员工的比例。所以,个人的非正式部门通常不会聘请任何其他员工,而小型企业雇工最多也不会超过10人。
在调查中,312名调查者认为使服务业非正式部门发展成为正式部门的障碍有:
(1)注册期间政府部门的;(2)税率较高,导致成本过大;(3)政府部门要求收受贿赂,否则会导致注册时间过长;(4)在注册当中难以获取信息:(5)完成注册所需盖章的政府部门过多。
其中,政府部门当中无处不在的被认为是阻碍服务业非正式部门成为正式部门的最主要原因。{10}
3.服务业非正式部门的利与弊。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服务业对于坦桑尼亚而言在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和减轻贫困等方面有着重要贡献。根据坦桑尼亚学者Bagachwa和Naho在1990年的统计,服务业非正式部门在1969年到1985年对坦桑尼亚整体经济贡献大约占25%到51%。其中,提供就业机会是服务业非正式部门最为重要的贡献。2010年,服务业非正式部门为坦桑尼亚提供了390万人的就业机会,占坦桑尼亚总就业人口的19%。{11}
虽然服务业非正式部门的崛起对经济和社会来说都是好事,但是对于坦桑尼亚政府来说,面对持续增长的服务业非正式部门却有两点担忧:其一,由于失去了大量税源,政府尤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方面失去了其能动性。其二,相同规模的正式部门由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情况,正在被非正式部门所取代,而非服务业正式部门缺乏投资机遇、技术革新,也会影响到整个坦桑尼亚经济的发展。对非正式部门而言,自己就是法律,它无需纳税。结果,政府对这一占经济比例很大的领域失去控制多年。这对经济的冲击是多方面的,经济不得不在没有税收状况下运行。{12}
二、服务业非正式部门发展的对策
德国社会学家沃尔夫冈・普查夫(Wolfgang Zapf)认为,同以往的实践相比,通过社会创新改变社会变迁方向,会比以往的实践更好地解决问题。{13}社会创新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亦或者技术层面。社会的创新应当包括新的组织形式、新的控制方式和新的生活方式。{14}
根据服务业非正式部门发展的特点,坦桑尼亚政府应做到:
第一,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到服务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服务业作为非洲新兴的支柱产业类型,对于改变国家的单一经济结构,吸引外国投资,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5}而在20世纪90年代,非洲的非正式部门便已经容纳了60%以上的城市劳动力。{16}服务业非正式部门在坦桑尼亚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政府应该为服务业非正式部门提供必要的保障。从服务业非正式部门发展的特点看,坦桑尼亚服务业的非正式部门由个人以及各种小型企业组成,而这些企业有两大特点:并不是完全合法,没有在政府注册备案;产品和服务通常来自于家庭或者家庭成员。服务业非政府部门在交易过程中最大的特点通常是没有正式营业执照,同时也没有固定工作地方。不过,这些服务业非正式部门并不是有意违反法律法规。政府应当改变原先需要注册才能经营的方式,转而建立专门为小型企业服务的特殊银行,为其提供可以承担的贷款利率,从资金上为非正式部门提供保障。并且同时为已贷款的服务业非正式部门在政府备案。
第三,政府应当为服务业非正式部门提供固定的区域。通过新的组织方式,例如餐饮、零售业等行业可以利用聚合经营模式,有效地刺激消费者需求,加速商品流通与周转速度的同时,极大降低商家的经营风险与成本。{17}从而提高竞争性,促进相互间的竞争力。
第四,政府应当加强对行政管理部门的规范领导。从服务业正式部门发展的角度看,坦桑尼亚政府应为正式部门人员提供业务培训等方面的支持,提高正式部门人员的素质,培养专业的服务部门人才,优化人员结构,提升其服务品质与质量。因为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履行契约精神的质量,与其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呈显著正相关。{18}
第五,政府应加大反腐败的力度。通过监督等方式降低政府部门当中存在的腐败问题,消灭腐败温床。同时,对服务业正式部门人员提供相应保障措施,例如立法保障员工最低收入等权利,使服务业非正式部门纳入国家经济发展计划中,增加税收,促进坦桑尼亚经济社会发展。
综上所述,在坦桑尼亚经济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正式部门还是非正式部门,都应该加以重视,使服务业发展成为新兴的支柱产业,从根本上打破政府部门对市场的束缚,从法律上保护服务业的发展,把市场放在核心地位,利用市场调节优化产业结构,使国家经济真正地做到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乌贾马”运动是尼雷尔提出的主张恢复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农村村社制度,把摆脱贫穷、落后、实现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愿望,寄托在发扬村社精神的基础上
{2}李湘云.当代坦桑尼亚国家发展进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3}{4}迈克尔P・托达罗,斯蒂芬C・史密斯.发展经济学(第11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5}戴维・皮尔斯.现代经济学辞典[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
{6}黄少军.城市“非正式部门”理论述评[J].经济学动态,1999(5)
{7}{10}{11}Maliyamkono T. Transforming the informal sector: how to overcome the challenges[J]. 2012
{8}Source: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DB/OL]?http:///data/reports.aspx?source=2&country=TZA&series=&period=
{9}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坦桑尼亚国家概况[EB/OL],2016年1月,http:///web/gjhdq_676201/gj_676203/fz_677316/
1206_678574/1206x0_678576/
{12}[荷兰]罗尔・范德・维恩著.赵自勇,张庆海译.非洲怎么了――解读一个富饶而贫困的大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13}[德国]沃尔夫冈・普查夫.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第二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4}杨建华.论四种类型的发展[J].浙江学刊,2014(002)
{15}张忠祥.当前非洲经济转型的特点[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16}Bryceson D F, Howe J. An agrarian continent in transition'[J]. S. Ellis, Africa Now: People, Policies and Institutions, London: James Currey, 1995
{17}李新萌.从连锁餐饮巨头比邻而居看聚合经营[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18}汪德华,张再金,白重恩.政府规模,法治水平与服务业发展[J].经济研究,2007,(6)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在漫长的世界服装发展史上,古典主义风格的服装因其悠久的历史渊源、鲜明的风格特征、独特的设计理念以及对后世服装设计艺术产生的巨大影响而备受关注和推崇。当今社会,世界上很多顶级服装设计大师们都善于从古典主义风格的服装设计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将古典主义元素灵活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当中。目前,古典风格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古典主义服装元素在整体外观、结构、形式、装饰、风格特征等多个方面的运用。
(一)古典风格因素在现代服装整体外观上的广泛应用
因为时代背景、地域环境、文化习俗、生活阅历以及设计理念等因素的差异性,现代国际上不同的服装设计大师们对古典主义服装风格的理解、吸收以及借鉴是互不相同的。然而,纵观当代泛古典主义的服装作品不难发现,目前,国际上大多数服装设计大师在对古典风格的继承和发扬方面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将古典主义因素应用于服装的整体外观。例如,从古典主义风格服装代表作——古希腊服装可以看出,其整体上追求简洁单纯,反对繁复装饰。
(二)现代服装设计在结构、装饰等方面对古典风格服装的参考和借鉴
除了上述的在整体外观上对古典风格的继承和呈现之外,当今泛古典主义的现代服装设计在细节方面十分注意结构、装饰等方面的借鉴。一方面,在服装的结构设计上,古典主义风格服装的结构绝大部分都是立体的,十分注重服装在视觉上的空间性。因此,部分现代服装设计大师们继承了这一点,在设计过程别注重对空间效果的塑造。例如,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对泡泡袖以及立体肩部的灵活运用,设计师们创造性地采用了立体式的裁剪的手法,增加了服装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古典主义风格的服装虽然反对繁复的装饰,但是并不等于毫无装饰可言。在西方古典主义风格服装中,恰当的装饰和细节的点缀更能体现服装所蕴含的独特韵味,现代服装设计在融入古典主义风格的过程中就特别注意到了这一点。
(三)现代服装设计对古典主义服装在风格上的继承和发扬
服装设计艺术发展至今,已经形成越来越完善和健全的风格体系。特别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各国的设计大师们创新意识十足,风格花样繁多,异彩纷呈,将古典风格植入现代服装设计,是现代服装设计中的一大亮点。在古典主义艺术风格的影响下,现代国际一流的服装设计大师们高举古典主义的旗帜,坚持严谨、简洁、庄重、宁静的设计理念,创造性地设计出了既迎合当今人们的服装审美品位,又大方、简单、美观的服装。由此可见,除了在整体与细节上的吸收和借鉴之外,当今服装设计在风格上成功地继承了古典主义风格,并进行了创造性地革新。因此,将古典主义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是服装风格的创新与跨越,也是今后服装艺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将古典风格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的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服装设计已经发展成为一门越来越健全和成熟的艺术。不同的时代涌现出各不相同的伟大的设计师们,他们的设计风格纷繁复杂、花样繁多。现代设计师强烈的求新意识、独特的设计个性以及现代社会人们心中对古典主义风格的强烈认同,共同推动了古典主义服装风格的盛行。将古典风格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的意义重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服装设计师们带来了更多的创作灵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着装的要求越来越高,审美品位也越来越独特,传统的服装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融入古典主义因素,是当代服装设计大师们的重要创新,不仅满足了当今人们由怀旧情结带来的复古要求,更为以后的服装设计者们带来了更多的创作灵感。如同将中古典主义因子植入现代服装一样,以后的服装设计者们可以借鉴这一设计思路,将不同时期的服装设计风格加以汇合、交融、创新,设计出更具特色的优秀服装作品。
(二)推动了服装设计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服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只有在不断的探索和革新中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而将古典主义风格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就是服装设计艺术探索到的一条可行之路。显而易见,服装设计艺术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进行着自身的更新和发展,而现代服装设计正是因为在传统古典主义中汲取了有益的养分,才获得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由此可见,将古典风格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必将推动服装设计艺术继续向前发展。
(三)对我国当代服装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对于西方世界而言,我国的服装设计艺术起步较晚,发展缓慢,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将古典艺术风格充分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当中去,对中国的服装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无可比拟的启示性意义。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的五千年文明历程,蕴藏着丰富而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这是许多西方国家不可相提并论的。因此,中国的服装设计师们,应当在充分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的基础之上,从中国正规的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将我国本土的古典文化因子灵活地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当中去,努力推动当代中国服装设计与国际接轨,从而实现质的提升和飞跃。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中华民族五千年多彩灿烂的社会生活积淀无疑是创作最丰富的来源。按照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了无数优秀哲人的思想,这些都给我们服装设计提供了文化元素,可以用现代的设计思想,去解读、展示传统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不了解这个,我们的一切创造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今流行的任何一件民族服饰都不是闭门造车或跟风仿造出来的。因此,现代服饰并不是所处时代仅有的和自发的创造,而是历史进化的产物,传统文化的延伸。服饰设计的艺术表现力需要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来支撑,没有传统文化积淀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浅薄的。而传统文化有生命力的、仍受关注的文化内涵的继承发扬,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需要。因此只有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研究这一切,才是我们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
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要结合时代特点
在服装设计上,继承传统并不是复古,而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从而创造出有个性的新风格服装。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学习借鉴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不能简单地模仿某一个民族传统的服饰、照搬图案或修改传统的款式使之成为具有民族性的服装,而是要强调本民族的文化内涵、民族性的灵魂和精神。时代改变了,服装设计的语言也要与时俱进。服装设计必须立足于当代人的审美要求和穿着习惯,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够敏锐地捕捉时尚热点,并将其巧妙地揉入自己的设计风格中,服装设计不再是简单的款式照搬,而是体现为人们对时尚生活方式的理解,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设计。如旗袍,清朝旗袍、民国旗袍和当代旗袍都有着完全不同的实际风格和功用,这个旗袍设计的发展史,也无疑是我国服装设计继承创新上成功的经典。
三、继承传统文化要结合自身特点
不同行业对于传统文化解读运用的特点和规律大相径庭。就是服装行业内部也是分工严密,各自掌握的传统文化范畴也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使学生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思想,特别是要领会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以及意境美、形式美。这些都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创作活动打下坚定的创造基础。通过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学生的视野拓宽了,设计构思更丰富了,审美观念也提高了,对民族文化有了良好的认知,从而创造出源于传统历史和文化的时尚服饰作品并在作品中体现出本民族的独特风格、风土人情及人文情怀,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带有中国韵味的服装,也能让世人更好地去了解中国。
四、服装设计需要我们在继承中发展中华文化
【关键词】点线面服装设计视觉审美
一、引言
点、线、面是美学语言中重要的内容,在现代派绘画、现代主义设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服装设计是指运用美的法则将点、线、面协调组和的过程。在服装设计中,点、线、面的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无论款式如何变化、流行趋势如何变化,服装设计依然是运用点、线、面三种语言创造新式服装的过程。所以在服装设计中,对点、线、面的性质、特点的把握与运用成为必然的选择。
二、点在服装设计中的审美作用
1.点的性质与特点。虽然在数学中点是没有大与小的区别的,但是在艺术学中是没有必要遵循这种分类的,我们完全可以说点就是服装设计中最小的元素。这些元素一般是指服装上的门襟扣,其次是袖扣、肩扣、腰扣、领扣、袋扣等,但也包括小口袋、胸花、装饰小绊或蝴蝶结等因素。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小”元素的大小、疏密、轻重、虚实的组合与排列,使整件服装获得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充满了生命的灵动与艺术的美妙。
2.点的审美表达。服装设计师对服装视觉效果的把握,主要是通过点的位置、排列、形态等元素的布置,从心理上影响人的观感。例如,通过服饰上领结数量的变化、扣子数量的变化,等等,便是这个道理。另外,无论是服装上一个或多个领结,一个或多个纽扣,除了其实实在在的功能性作用外,还可以起到标明位置,吸引人的目光的作用。点的数量的增加会相应的增强稳定性,在视觉上完成心理学上所谓的“完型”过程。如若将服饰上的点增加到三个,则会在局部区域形成雄沉的力量组合,还可以分散观者的注意力,同时在视觉移动的过程中,形成某种小的趣味。依据完型原理,在局部位置上相近的点会使人在视觉上有连成一条线的感觉,又或者是通过其它美学原则中的重复、节奏、韵律等,达到预期目的。
一般来说,要想取得圆润感,宜采用曲线,要想取得动感,宜采用斜线,要想取得稳定感,宜采用水平线。从点的色彩来看,点和点所在的面有图和底的关系。点和点所在的面的色差大,这种图底关系就会表现得很明显。点和点所在的面的色差小,这种图底关系就会很弱。从设计师对点的表现看,会用少量的点完成形态的变化,用数量多的点表现排列形式的变化。点在服装中主要是通过视觉发生作用,点的排列可以形成线,使人产生错视,横向排列的点会使服装有宽大的错觉,而产生修长错觉的一般是垂直排列的点。点的集合力度高或者有着明显的疏密关系时,便会产生不同的透视、立体或者运动感。我们在服饰设计上经常见到的以点这种视觉形态出现的有纽扣、耳环、饰针、胸花等,它们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装饰,并以不同的层次成为视觉焦点。
三、线在服装设计中的审美作用
1.线的性质与特点。当代服装设计中的线可以有宽度、面积和厚度等诸多变化,当然还有形状、色彩、质感等的变化,这些都可视为充满生命力的线条,在服装设计中经常出现的流苏、腰带便是如此。大多数人都认为线条本身是无所谓情感的有无的,但是现代派艺术家如康定斯基,就坚定地认为线条中会有人的情感的投射,现在,这种理论在服装设计中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采用。
2.线的审美表达。线条可以简单的分为直线和曲线,具体到服饰中又分为轮廓线、结构线、装饰线。人们常常是把坚毅、刚强、硬朗以及男性看作是与直线的特性相对应,在男装服饰中便常常会看到表现理性、稳重感觉的直线条。如前所述,设计师常常用斜向线条表达轻松活泼、健朗飘逸的感觉,在表现运动感时,则多采用数条平行线。许多运动服饰上会有此类线条的运用,甚至是以此作为产品的LOGO,多条线条相互交叉会产生向心的感觉,还有的会在服装设计中采用不对称的线条造成剧烈动感,运用的也是这个道理。人们常常把曲线与女性、婉约、感性等特性与曲线联系在一起。
四、面在服装设计中的审美作用
1.面的性质与特点。面在服装设计中是一种与点/线相对应的美学概念、美学语言,面比点大,比线宽。服装设计中的面对人的视觉效果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面在服饰中的位置、大小、形状的不同形成的。面的形式,既有具象,又有抽象。具象的面是指以自然界中本就存在的事物为模仿对象,具象的面竭力追求一种原始自然的意象,表达轻松、随意、可爱等情感。抽象的面则是对自然物象的概括与总结,着重表达的是对理性、秩序的崇敬,但也可能表达的是相对的概念,如荒诞、怪异等。服装设计中对面的表达运用的是综合手段,这其中当然离不开点与线的辅助。
2.面的审美表达。服装设计对面的表达并不是纯粹的,即并不可能是单独运用面这一个元素进行,必须借助点、线、色彩的辅助才行,甚至我们根本就可以这样想象:面,只有在点、线、色彩的辅助下才会有存在的可能,面根本就是由点、线、色彩组成的。服饰中对面的表达,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例如对花纹的表现,还有的服饰只有底色没有花纹,这样整件服饰就都可以看成一个立体的面,有的还会用不同质地的材料的组合造成剧烈变动的肌理感和视觉刺激。
五、结语
关键词:现代民族服装;设计趋向
1 加强现代民族服装设计研究的意义
1.1 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需要
少数民族服饰是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历史和艺术,研究少数民族服饰发展演变历史在某种意义上是研究民族发展史,少数民族服饰是反映其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物资料,我国56个民族的服饰丰富多彩且内涵深邃,各民族极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了各个民族的生存方式、风俗习惯、宗教礼仪、审美心理、艺术传统,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 促进和发展旅游业的需求
少数民族服饰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纽带, 同时是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中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个先导产品。民族特色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点,而服饰旅游资源的民族特色是否极其鲜明对它的开发影响是比较大的。在当前旅游业高度发展的条件下,服饰文化不仅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标志,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而且包含着丰富的经济价值。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升温,追求民族风情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一种趋势。极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旅游必须具备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其中,代表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服饰是慕名而来的旅游者所希望看到的。
1.3 丰富和充实现代时装设计的要求
Patricia Field曾说过:“时装的未来火花,会在“生产地”出现。因为,生产过程中不断地实践与尝试,熟能生巧,一定会酝酿出新的时装技巧。包括新的面料、剪裁、结构、手工、图案等等,都会应运而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加强,中国文化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中国民族元素正吸引着众多设计师眼球,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民族服饰元素以其独特民族风情为设计师们所钟爱, 它不仅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创作灵感,也提供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现代时装设计从传统民族服饰中汲取灵感,提炼民族服饰典型元素,通过借鉴重构应用于现代时装设计中,使现代时装设计具有文化内涵及时代特征。民族服饰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审美特征是我们设计创作永不枯竭的灵感之源。对丰富服装设计师设计素材有重大意义。
2 民族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
“图案”是实用性和装饰性相结合的一种美术形式。它把各种自然形象的造型、构成、色彩等方面经过艺术加工,而形成的一种设计图样或装饰纹样。
人类服饰文明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是一部浩瀚的人类服装史,也是一部浩瀚的服装图案史。民族图案、传统纹样和一些经典的装饰在服饰文化和艺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我们探索民族服饰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云南纳西族妇女的“披星戴月”羊皮披肩,表示了纳西族对日月星宿的崇拜,也表明纳西族妇女们的勤劳。披肩继承了纳西族先民崇拜日月星宿的传统,也概括了东巴文化对日月星宿的赞美。
在民族服饰图案上反映出一些民族对重大历史的变迁记忆,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其传统服饰上的某些图案成了无文字的史书。如苗族,它的祖先曾居住在黄河流域,后来从北方迁到南方。他们的服饰图案大都能找到原居住地文化和迁徙时的记录。贵州“小花苗”的祖先以步行迁徙,他们十分留恋故土,便把田园、树木、星星、田螺等都绣在披肩上,其传统的蜡染女裙上的红、黑两色象征天地、中部的三道黄、绿色带状装饰,则代表黄河、长江和北方平原。
3 民族服饰图案依托于时装设计的诸要素
中国的民族服饰图案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而且还蕴含着深刻的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中国特定社会文化结构下的特定民族生活习俗和民族审美理念。在现代时装设计中,民族服饰图案作为中国元素的创新之处,不仅在于形式的精美,更在于体现民族元素所代表的特定的民族文化和内涵。传统的民族服饰图案对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往往会显得过于繁杂,所以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要追求的是民族图案所表达出的文化寓意和精神内涵,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模仿。要达到这种目的,就要通过现代形式美的法则对民族图案进行合理的创新,深入了解民族服饰图案与时装设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既要保留它原有的民族文化色彩,又要具有时尚感和成衣化。
4 民族服饰图案设计发展趋势
受现代设计思潮和科技发展的影响,民族服饰图案在审美观念及表现形式和风格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内容、题材、手法异常丰富。根据发展的趋势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方面:寻找不同图案或肌理形成;新构架主义设计风格;科技的进步带来的新的表现以及反传统观念。这种突破传统的设计理念与美学理念的新思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设计师们。
纵观服装发展史,不同的民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各异的服装文化,不管是奢华繁复的服装图案装饰、异常简洁素朴的图案装饰,还是与人的协调关系都将是服装图案装饰的本质特征。
5 结语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多民族国家,我国56个民族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图案,本身就充满着迷人的风韵。随着时代审美潮流的发展,当中国服饰朝着西方文化迅猛发展,都市中已经很难看到独具民族特色的服饰的时候,欧美发达国家的设计师们却大肆发掘丰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宝藏,并由此产生灵感,设计创作出一系列带有东方浓郁色彩的经典作品,闪耀在国际舞台上。中国设计师们不能禁锢在难以挣脱的模仿怪圈里,应不断用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精髓去指导设计,才能创作出既有民族文化精神,又符合现代人精神风貌的时代经典时尚作品。
参考文献:
[1]张晓黎.从设计到设计[M].四川美术出版社,2012年11月.
关键词:Dior;迹象论;新风貌;服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183-01
一、迹象论在服装设计领域同样受用
《绘画迹象论》是钟孺乾对于中国绘画这个领域所提出的理论,但是其理论已远远的超过了绘画这个范围,正如钟孺乾在这本书中所说的:有形可见之者曰“迹”,有形可见之物也叫做“象”,世间万物都是有迹象可循的,所以迹象论对于整个艺术领域都是十分受用的。以下我将以DIOR品牌为例来探讨迹象论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以及运用。
二、Dior品牌的迹象表达
(一)Dior的迹、象、X
1.Dior中的迹
Dior自创立品牌以来以鬼斧神工般面料改造及精细的做工而著称,它向来选用上乘的面料并进行各种面料改造。例如Dior 07春夏高级定制“折纸”系列,利用布料制成的千纸鹤造型,利用层叠、褶皱、串珠等工艺,这些都是DIOR服装中“迹”的表达。
2.Dior 中的象
谈到DIOR的“象”,便不得不说到“新风貌”(NEW LOOK),设计师克里斯丁·迪奥在成立自己品牌一年后推出自己的第一个系列“NEW LOOK”:裙长不再曳地,纤细的腰肢凸出了女性胸部和臀部曲线。这便是DIOR对于服装的“象”的创新。
纵观DIOR发展史的,DIOR从未停留过对于服装“象”的探索:
1952年,迪奥开始放松腰部曲线,提高裙子的下摆;
1954年,设计的收减肩部幅宽,正大裙子下摆的“H”型,以及同年的“Y”型、“O型”系列。
1958年,克里斯丁迪奥21岁的助手——伊芙圣罗兰推出了他的“T型”线条。
迪奥对于“象”的研究不断挖掘女性的线条美,强调女性凹凸有致、柔美的曲线。至今这些宝贵的探索奠定了现代服装设计的基本形态:H型-真身不束腰,A型-上小下大型,V型-上大下小型,X型-束腰,两头大中间小。这四种象高度概括了服装的造型变化,其他外形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变化发展的。
3.Dior中的“X”
使迹象完美结合的就是这个“X”。首先要说到DIOR设计师以及他们对于服装的创新理念。克里斯丁·迪奥的“new look”系列服装正值二战刚刚结束之际,他的设计改变了战后女性保守死板的态度,复古而现代的韵味赢得了当时女性的认可,设计师得“X”让当时背景下的人们产生了共鸣。
作为服装设计灵魂的设计师这个“X”,不得不提约翰.加利亚诺,他将DIOR的高级成衣推到了顶峰。约翰.加利亚在任的14年里,从早期融合了英式古板和世纪末浪漫的歌剧特点的设计,到溢满怀旧情愫的斜裁剪裁技术,从野性十足的重金属及皮件中充斥的朋克霸气,到断裂褴褛式黑色装束中肆意宣泄的后现代激情,加利亚诺不仅完美继承了Dior对于女装的高贵、精致的艺术追求,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更是给品牌带来了新鲜的血液。
(二)Dior的迹象符号
除了“CHRISTIAN DIOR”和“DIOR”字样的LOGO, Dior的钻石格纹也是其重要标志,在DIOR的服装、皮包、化妆品、眼镜上都有出现,是DIOR品牌的迹象符号。
三、迹象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迹象论是服装鉴赏的理论依据
迹象论作为艺术鉴赏的理论依据不仅限于字画方面,对于服装也有非常大的帮助。什么样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呢?我们通过迹象论,便能对设计这个感性的东西做出一些理性的判断。服装的象在人静态和动态穿着时是否突出了人体美,服装的迹是否精致有美感,设计师得“X”是怎样的,有没有通过服装得以很好的传达,都可以作为一个好的作品的评价途径。
(二)迹象论对于服装设计创新的启示
关键词:现代绘画;艺术设计;融合发展
0引言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艺术设计的发展史,因为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设计的存在,而人类对设计的要求与期待又是逐步发展的,这就促进了艺术设计源源不断地发展。从本质上说,艺术设计来源于人们的生活需要,它是人类思想 的“艺术化”实现,而且与其他艺术形式有着紧密联系,其中与绘画艺术的关系更为密切,甚至可以说艺术设计是绘画艺术思想的具体呈现。在不同的阶段,艺术设计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进入现代社会以来,艺术设计被赋予强烈的商品化色彩,它更多地被运用到人类的“实用性”社会生活中,其实用价值被大大挖掘,而艺术价值则相对欠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重的,其中艺术设计对绘画艺术思想借鉴不够就是一个关键因素,特别是对现代绘画艺术思想借鉴的欠缺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就从现代绘画的视角对海报设计、服装设计等进行简要探析,以求促进艺术设计的当展。
1现代绘画概述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深入发展,20世纪以来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深深影响了人类的艺术观念。在绘画领域,人们不再依赖于传统的视觉规律与空间观念,不再满足纯粹的写实手法,而是通过单纯化、平面化的手法突出个性色彩,现代绘画艺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从诞生之日起,现代绘画出现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派别:第一个当属1905年出现的以马蒂斯、弗拉曼克为代表人物的野兽画派,他们强调构图的平面化与单纯化以及画面的简洁与纯净,注重画面的装饰性;第二个是1908年出现的以毕加索、布拉克为代表人物的立体画派,他们主张通过打破传统的空间观念与视觉传统,通过几何体的排列组合产生一种形式美感;第三个是以康定斯基为代表人物的表现主义画派,他们极力推崇宣泄艺术家的个人情感与欲望表达,不注重细节体现;第四个是诞生于一战期间的达达主义画派,他们主张打破一切传统,通过幻灭感的营造寻求非理性的真实;另一重要影响的画派当属源于英国盛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波普艺术,以约翰斯、沃霍尔为主要代表,他们主张抽象的艺术,通过具体的符号、图标、商标的运用实现艺术的“大众化”转向。上面只是简述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现代绘画派别,虽然这些画派的主张有着明显差异,但都毫无例外地以某种方式标新立异,处处体现着“个性”,而这种“现代特性”对于当下的艺术设计发展有着很好的启发,特别是在激发艺术设计师的灵感创意方面大有裨益。
2现代绘画视野下的艺术设计发展
现代绘画对艺术设计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了在创意灵感上激发之外,各种现代绘画流派风格为艺术设计发展提供了多种手法上的支持。说到现代绘画对艺术设计的影响,我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这里绝对是现代绘画思想与艺术设计发展融合发展的集散地,也是现代绘画引领设计的前沿阵地。包豪斯倡导的“艺术与技术科学相结合”理念不仅完美诠释了现代绘画与艺术设计的相通性,而且为二者的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下面以海报设计与服装设计为例简单探讨现代绘画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1)海报设计。海报(poster)也叫招贴画,是现代社会中一种极具商业色彩的美术形式,它不仅给人传递特定的广告信息,而且给人一种独特的艺术美感。海报是一种与绘画艺术渊源最深的一种平面艺术设计形式,因此现代绘画中的各种新潮观念总是最迅捷的体现在海报设计中。具体来说,现代绘画的艺术特性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体现在海报设计中:第一,通过对传统视觉元素的高度浓缩加工,以简洁形式呈现出新的造型,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力;第二,通过超现实主义等手法以极度夸张的形式营造出奇特的心理冲击效果,给人以广阔的联想空间;第三,通过对构成形式规则的运用,让现实物体以处理化的“形式美”体现着视觉主题,而对于矛盾空间,则要充分张扬其合理部分,实现整体的和谐统一。来自日本的福田繁雄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他之所以能够为世界赞誉有加,就在于他在立足日本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借鉴了西方现代绘画艺术思想,把创作主题以极富创意的形式表达出来。细品福田繁雄的海报设计,会发现它们不只是一个个信息载体,而更是一件件艺术品,无怪乎他被世人称为“平面设计教父”。他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作品堪称其丰碑之作,充分融合了现代绘画艺术思想。在这一系列作品中,福田以贝多芬头像为基本形态,在其发部通过元素置换,极具想象力地把音符、鸟类、小马等似乎不相关的事物吸纳进来,不仅使作品趣味性大增,而且丰富了作品的主题内涵,充分体现了其艺术功力。
(2)服装设计。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服装设计一直就是时尚界的一个主要象征,而服装设计能够引领时尚界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不断吸收现代绘画艺术的精髓,特别是现代绘画中的创作精神、技法、原则等。当下流行的非主流前卫服装最能体现现代绘画思想,比如英国时尚大师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的作品就充分展现了与现代绘画艺术的融合。在2010年的巴黎春夏高级女装会上,他以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为创作灵感,把色彩的奇异性充分彰显于服装中,给人一种穿越世界的神秘感觉。从他的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感知现当代的艺术已经不再局限对客观事物的具体表现,更多体现的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复杂与多样、矛盾与情感。尤其服装设计师们借助色彩把超现实的幻想和非同寻常的表现视角带到作品中,使艺术创想的冲突与矛盾凸显,再加上独特肌理和创新材料等元素的渗透,使色块之间组合后产生各种令人叹为观止的神秘艺术境界,营造出疯狂怪诞的超现实前卫艺术风潮。现当代服装设计中这样的色彩情感语言和惊人的创新理念就相当于现代画家作画一样,体现出设计师强烈的个性表现特征。总的来说,服装设计师们通过极度抽象的色彩语言,新型的面料肌理表情,极具创新的特殊质感材料,把个人的“前卫”思想融入到作品中,这正是现代绘画艺术思想的集中体现。
3结语
艺术设计与绘画艺术是本质相通的,二者的发展互为借鉴。在人类审美趋向多元化的当下,艺术设计想要有所创新,除了运用新颖的材料之外,一定要积极借鉴现代绘画艺术,因为现代绘画不仅在思想上激发设计师的创意思维,而且在创作手法上对艺术设计有着直接的启迪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强苓.中国传统艺术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审美影响研究[J].包装工程,2007,28(2):162164.
[2] 程为宝.论文化底蕴对包装设计的基础作用[EB/0L].中国包装网,19991029.http:∥.cn/bzzL/bzwx/199910/19991029113553.
[3] 陈进文,胡丽婷.西方现代绘画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及对艺术设计学生创意思维的启迪[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5):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