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才发展趋势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 基于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舟山群岛新区英语旅游翻译探析 舟山群岛新区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研究 舟山群岛新区的潜力 高层次导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浙江:舟山群岛晋升全国首个群岛新区 舟山群岛新区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思考 建设舟山群岛新区一流的海洋工程装备基地 舟山群岛新区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的预测与分析 舟山群岛新区海洋行政执法体制现状、问题及建议 打造新区人才高地 舟山群岛新区广发“英雄帖” 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与旅游业发展 舟山群岛新区旅游形象问题的紧迫性分析及现状调查 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人才问题的若干建议 舟山群岛新区水资源供给的思考 舟山群岛新区远航 舟山群岛新区先行先试政策思考 舟山群岛新区的无线发展“蓝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中国海洋经济信息网[EB/OL]. http:///.
[3]李昆明.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人才发展战略发[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
[4]李星群,卢睿.旅游人才综合素质研究――以南宁市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
[5]袁媛. 中国旅游人培养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
[6]段学成. 高等院校培养海洋旅游景区管理人才思路分析[J].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12(4).
第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财务管理目标又称理财目标,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它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财务管理理论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财务管理的目标与理论需要同国家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管理目标的确立总是伴随经济形态的转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地深化,其管理目标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而企业管理的目标是本着不断地推出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原则。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企业的知识经济在国内企业总资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显,知识经济的不断更新、扩散和应用的加速,也贯穿并深刻的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使企业财务经营管理的目标在原有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进行不断地演化,使原有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将陆续地转向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目标,进而使企业实现有形物质资本和无形知识资本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佳组合运营的结果。
第二,企业融资管理的创新。融资就是企业为生产经营准备好所需资金的过程或行为,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其融资的方式很多,一般来讲企业融资有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两大类,企业在实际进行融资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种准备,主要包括融资渠道的资源储备、融资主体的确定、规范企业报表三个方面。企业融资管理的重点是用低成本、低风险的方式筹措相应的金融资本,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化经济时代的突飞猛进与不断地完善,根据企业的需求,要求不断的推进和改进企业融资管理的创新制度,把融资管理的重点由金融资本逐步转向知识资本,传统金融资本将逐渐被知识资本取代,知识资本将成为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本方式,当前最好是结合新时期的经济状况聘请融资顾问,同时与会计师事务所相结合,综合考虑企业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的需求,对企业的融资进行规划整合,进行长期规划和合理避税,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第三,财务风险管理方法的创新。财务风险是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本经营呈现出高风险性,其风险表现形式越发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而企业的财务活动作为一个完整的资本运营系统,主要包括筹资、投资、资金收回、收益分配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相互联系又贯穿整个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存在,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在各个环节中都有可能产生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风险对企业的所有影响最终都集中体现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方面,因此,企业的财务风险实际上就是财务成果的风险和财务状况的风险。为此需要全面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整体与综合素质,掌握企业风险的管理理论,能够准确地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及其变化,并适时地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更新企业的管理理念与运营状况,伴随着经济时代下社会的迅猛发展,知识产品价格在企业的研发成本也在急剧攀升,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呈现多倍增长的趋势,不同行业、不同经济环境下的风险都会体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因外部金融市场和企业内部财务结构的变化使财务风险变得更为复杂化和多样化,一些企业因技术债务资本的流失和泄密,均有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破产或衰落,企业研发知识资产水平的不确定性也扩大了对投资风险的影响。为此应以现代的经济手段,不断更新企业创新风险的管理方法,要对风险的各种表现形式有效地予以识别,确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同时要牢固建立健全风险的计量、报告和控制系统,以便及时采取合理的风险管理政策,避免财务危机,保证企业获得安全、稳定、长期的经济效益,使企业获得持续经营和发展。
第四,财务分析内容的创新。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诊断企业现在财务状况、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有效手段。随着企业知识资本的不断增加,现行财务分析体系在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有必要及时地加以创新。创新财务分析的内容就是要将传统财务分析内容向现代财务分析内容转变,重新构建企业的财务分析的内容体系、分析体系和应用体系。及时地将现行的财务分析系统进行总结提炼,构建战略财务下的财务预测分析体系、现金流适配运营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分析体系,并让不同层次的人才发挥能力以适应不同决策的需要,随着企业知识资本的增加,对知识资本的分析也因此构成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如评估知识资本价值,定期编制知识资本报告,披露企业在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创新等方面的变化和相关的投资收益,使信息需要者及时地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状况,逐步地设立知识资本考核系统,使知识资本与物质资本相匹配,同时达到综合创新的指标。
[关键词]动漫教育;高职教育模式;动漫行业;人才发展;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4-0038-02
一、动漫专业就业率现状
上世纪末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我国政府从国际战略角度坚守人民币不贬值,使得国内经济未受大的震荡,这其中便有以大学扩招缓解经济压力的非常措施。大学生国家分配制度基本取消后,七成以上的毕业生需自主择业,自此即产生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当年招生人数增加近五十万,涨了近五成。在之后的十年间,大学招生规模以年均约30%的速度递增,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27万人,2015达到750万人。2016年本专科毕业生(含高职)预计达769万左右。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2.1%)比2013届(91.4%)略有上升,2014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民营企业倒闭,2015年民营企业经济效益持续恶化。2016年毕业的大学生将会面临空前激烈的竞争。
目前动漫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动漫专业被《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指出:“艺术专业往往‘看上去很美’,却是失业率最高专业,红牌警告专业中动画排在首位”。列为本科、高职就业红牌专业,并连续三年(2010-2013)位居红牌就业专业第一位。“红牌专业”即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其中动漫专业被排在最前位置。2015年动漫专业被列为黄牌专业,黄牌专业指的是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就业现状则更为严重。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动漫产业、动漫教育就业现状则更为严重。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动漫产业、动漫教育规模的如火如荼景象形成相当强烈的反差,通过对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部分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到动漫专业高就业率背后隐藏的诸多问题,因此我国当前高职的动漫教育模式值得反思,我们需要加快改良我国动漫教育现状,促进我国动漫教育向良性方向发展。
二、自主创业模式及可行性分析
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和国外相比发展较晚,它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发展起来的。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制度的全面发展和完善,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得到了高度的重视。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动画再也不是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动画片的概念了,它已成为一种手段、工具、技术和媒介。动画用途广泛,如:影视、广告、网络、多媒体、游戏、视频、出版物、多媒体软件制作、计算机游戏开发、影视特效以及教育、科研、军事等等领域。泛动画产业对动画人才的需求十分广泛,也为动画专业毕业生解决了创业空间问题,这是动漫教育能长足发展的基石。
(一)创业的可行性
1.从麦可思的2015《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呈现上升趋势,三年后自主创业比例比上届也有所增加。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有1.6%的人自主创业(本科为1.0%,高职高专为2.2%),三年后有5.5%的人自主创业(本科为3.3%,高职高专为7.7%),与毕业时相比提升了2.4倍,其中本科毕业三年后创业比例上升了2.3倍,高职高专毕业三年后上升了2.5倍。说明有更多的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内选择了自主创业。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一般均高于本科毕业生。
毕业生自主创业最集中的专业多为应用型专业。动漫产业最大的利润来自于衍生品,《喜羊羊与灰太狼》为成功的代表,在较短的时间里,动漫公司开发生产音像、图书、金融信用卡、多媒体等动漫衍生品,其漫画书的发行量突破了200万册,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所以动漫专业学生的创业有着最为广泛的创业领域,创业基金活动空间也很大,较之与其他专业的创业,动漫专业的创业可用较少的资金创业,开个小型工作室实际只需几台电脑,这为创业提供了可能。
2.成功案例
(1)2010年年初,上海信息技术学校2009年毕业生薛震洋成功当选"2009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其自主创办公司,目前个人资产近2000万元。
(2)东辉职业技术学校2009年毕业生高佳芬绘制的动漫书籍在各大动漫展展出,引起了许多参观者的关注。
(3)舒义大一时就是国内最早的web2.0创业者之一,2009年舒义成立北京力美广告有限公司(i-Media),并于2011年获得IDG资本投资。
(4)王学集大三时正式phpwind论坛程序,并于2008年被阿里巴巴以约五千万元的价格收购,后在为阿里云计划的强力支持。
(二)解决途径
1.应届毕业生的创业理想教育
2014就业蓝皮书指出2014年大学生创业比例上升,从近3届(2012-2014)的大学生创业比例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本、专科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均有提升,且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上升幅度比较大。从大学生创业动机来看,理想是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最重要的动力,近一半的本、专科毕业生均源于这一动机,而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才创业的大学生所占比例较小(本科为8%,高职高专为7%)。
创业教育可以采取多种模式,在应届动漫毕业生缺乏职场经历、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愿望的前提下,创业教育培训的着眼点可以放在培育和引导学生树立创业理想、创业意识等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增强其就业能力,分层次、有重点的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帮助具有创业愿望的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2.进一步完善创业教育模式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方向转变,高校毕业生也由原来的统招、统分转变为现在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面对目前我国就业市场竞争极端激烈这严峻现状,以及新时代下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高校学生自主创业已然成为了适应当前我国新时代背景下就业的必然选择之一。南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张玉利“教谁创业以及怎么去教。”
在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中,除了要掌握必要的创业理论知识外,还应该把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融入其中,不断营造自主创业氛围,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如通过创业典型报告会、创业实践演讲会、社会调查分析会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业兴趣。此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校理应建立相应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如建立大学生动漫创业服务园,让学生在熟悉生产经营管理程序和动手能力的前提下,不断获得创业技能。
3.构建自主创业的实习基地
建立”建立学院自身创业见习基地”,组织学生进行见习,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创业前期能力的历练,通过在见习基地得到的经验,有助于提高创业成功的几率;另一方面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选人用人的平台。同时学生在见习基地学习过程中,学院可以对见习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培训,以培养适应创业发展的人才。
以学院为依托创建学院自己的动漫公司,作为学生创业的实战基地。并且由学生白行完成创建、管理一个动漫公司的全步骤。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氛围,协助学生走出创业的第一步。
三、自主创业教育模式的展望
关键词: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发展
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应通过优化财务内控制度,培育适合内部控制的“环境”;增强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建立规范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下面从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方向方面,来完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发展。
一、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
1.人员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要建立起完备的人员控制制度体系:首先,对人员进行分工控制。设立财务岗位的时候要进行职权划分,互相监督制约,形成人员循环管理的体系组织,避免单独人员能够进行独立的财务运算活动。同时,要推行岗位轮换制度,避免人员分工管理的形式在“人情”面前变成虚设。不断变换岗位自然能够从新的分工的角度出发实现财务权利的重新分割。其次,实现授权控制。管理人员或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提出申请授权。任何级别的权限、授权范围、授权金额的变更都必须填写“申请表”然后才能够进行授权变更、指定权限、样本签名和明确授权期限,最后才能够提交财务部。申请人在上一级给予的授权下,要根据授权负责人实际情况作出的相应判断,经批准后的“授权申请表”保留在金融部门,财务部门的授权名单和更新签名样本被发送到有关部门。授权人须办理授权主管审批财务负责人签字;所有金融相关的文件由行政部和财务部至少两授权的负责人批准,任何责任授权批准的金额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授权范围应由授权人批准的上一级来规定。另外,要推行稽查考核制度,引入绩效考评。企业设立独立的稽查考核人员,这些人员不得兼任其他部门的岗位,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绩效考察,绩效成绩将会计入下一次的工资调整和人员岗位调整,这样有利于监督和控制,也有利于营造公平、公正的氛围。
2.记录控制
财务记录是评价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根据中国审计准则的相关定义,会计记录是重要的审计证据来源,如果注册会计师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不能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以至于无法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首先,要严格规定所有的财务记录方式原则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其次,要控制所有的会计业务记录。企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管理会计档案等,以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另外,要对进行双向的记录,确保网络记录和书面记录都能够随时接受审查。
3.监督控制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要建立全面的监督控制体系。首先,要有明确的检查体系。企业在经济有关业务的进行过程当中,通过复核、内外审等诸多手段,进而对业务的运行进行有效的监管。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避免失控现象,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操作能力。其次,要设立财务组织的监督委派组织。这个组织重点进行财务收支等方面的监督控制,力求解决当前企业利用会计手段虚增利润的现象,从而根治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总之,通过财务监督揭示差错和弊端可以纠正核算差错,提高财务工作质量,还可以保护财产安全和完整,防止企业资产流失和非正常损失,有效防止资金使用中的铺张浪费,堵塞漏洞。
4.风险控制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要推行风险控制管理体系。首先,要形成预算控制,通过合理预算来规避风险。具体的预算管理要求能够实现分层预算设计,确保各个部门都能够按照预算来完成工作,而不是将预算束之高阁。其次,要实现财产保全控制。对企业内部的所有物资都要进行定期的盘点,确保企业资产能够发挥作用,特别是固定资产的使用也要避免无偿使用。另外,要构建风险防范控制体系。风险防范体系要从风险控制的角度进行绩效管理,强化人员对风险管理的主动性。还需要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降低成本,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应切实发挥好审计部门的审查、监督作用,促进财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企业如果是经营投资项目较多的化还需要进行筹资风险评估、投资风险评估、信用风险评估制度的建设,通过这些评估数据的分析整理才能够合理规避风险。
二、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发展
1.以经济波动为引导,实现风险因素的控制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未来发展必须要考虑到经济波动的问题,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经济开展的每一项业务之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未来的经济环境将会更容易出现经济波动,自然也就带来了更多的市场风险问题。因经济波动产生的风险是较多的,例如:经营风险、内部控制风险、财务风险等,往往是由于人员和制度管理不完善引起的,建立系统的风险控制制度和完善的管理流程,对于防范经济波动下带来的财务风险和操作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进行管理控制的过程中需要设立明确地风险因素管理控制体系,以因素控制来提升财务管理质量。经济波动下的风险因素管理控制要定期做出经济环境的分析控制,并在经济环境的分析之下进行相关财务决策的信息建议报告设定。
2.以财务价值为导向,实现以数据为中心的管理
企业在市场环境价值下发展就必须适应经济时代的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下就要求财务行为能够识别企业创造价值的情况,为企业提供下一步的资金增长源判断;为企业提供正确决策的信息数据;为企业提供资金数据为主的无形资产。通过获取核心流程的连续准确的数据信息以及建立价值驱动活动的报告体系,财务行为将是更好得支持企业战略,推动企业商业模式的转变并持续得推动企业增长。
3.以有效核算为主,走在技术前沿
未来的财务内控制度要严格规范财务核算行为,以有效核算为主,让企业的发展走在技术的前沿。首先,企业必须推行更为先进的云计算。需要开发新的工具来研究大量数据的不确定性并进行模拟研究。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决策客户细分,定价,生产成本,投资和资源分配等方面的能力。其次,要在形成良性分析之后形成技术支持。例如:企业针对财务管理改革要求财务部门能够从产品定价、资源等方面提出企业经营还存在的技术缺陷等。这样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不断推动企业变革,实现企业的商务发展模式不断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
4.以人才发展为主,形成自我管理
未来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要以人为本,最终实现财务组织的自我管理。要实现这一点,首先要推行更为有效的绩效管理模式。对财务行为进行全面体系化的追踪绩效,评价财务行为,实现战略处理,这样的奖惩制度能够让企业内部的财务组织实现自我监督,自动自觉地进行监督控制。其次,未来的企业往往会在特殊的财务投资管理模式下实现财务外包管理,避免自己企业内部的财务分析行为不够明智,往往会受到局限影响无法做出更为准确地判断,无法看到全局,忘了洞察数字背后的信息。另外,未来的财务管理更强调协作效应。要求企业财务部门能够协调各部门完成相关的核算工作,具体来讲要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层对企业自身利益,即企业内部资源的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层对上、下游的利益合作关系,即企业上、下游资源的管理。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要实现人员控制,记录控制,监督控制和风险控制。在全面建立内控制度的情况下,企业才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内控制度的发展将会以经济波动为引导,实现风险因素的控制;以财务价值为导向,实现数据为中心的管理;以有效核算为主,走在技术前沿;以人才发展为主,形成自我管理。在未来发展趋势下,目前的财务内控制度必须尽快完善,逐步形成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靖.谈财务管理与内控制度[J].中国集体经济,2011(04).
[2]杨华.财务内控制度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价值工程,2011(11).
[3]卜艳艳.加强企业财务内控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1(03).
关键词:区域;人才合作;科学发展观;政策协调;人才市场
区域人才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人才合作是经济合作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十二五”时期,作为河北省新增长极的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带和冀中南经济区建设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其区域协同发展和产业集群的发展使得人才地缘性合作需求就愈发凸显,这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京津冀”如何通过人才合作驱动人才价值增值,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
“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就是“京津冀”人才发展的一体化,是指“京津冀”区域内的人才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公约、协议等形式,共同开发人力资源所进行的分系统、整体协同的组织过程。通过人才自由流动和人才优化配置,实现“京津冀”地区共同利益最大化,包括人才开发效益最佳化、人才价值实现充分化。其核心是“京津冀”人才市场一体化,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协调机制,从而逐步形成一个“人才开发共同体”。就人才资源动态开发过程而言,应包含“京津冀”人才预测规划一体化、教育培训一体化、考核评价一体化、选用配置一体化、使用调控一体化以及人才流动一体化等, 是整个过程诸多基本环节一体化的总和。最终目的在于实现“京津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及其人才的全面发展。
(一)推进“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 我国做出了一系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 环渤海地区要继续发挥对内地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加强区域内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对科学发展观做出精辟论述的同时,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其中,统筹区域发展,就是发挥各个地方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
“京津冀”作为环渤海地区的核心区,是我国北方乃至东北亚地区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 据统计,2008年,“京津冀” 地区总人口数为9859.8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4%;生产总值33031亿元,约占全国的11%。“京津冀”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2011年两会把“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写进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标志着“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进入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2012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充分发挥各地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作为具有‘环京津、沿渤海’这一全国独有优势的河北,必将进入区域合作发展的新阶段”。
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在深刻把握“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提升“京津冀”区域人才综合竞争力,优化“京津冀”区域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共享,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推进“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加强“京津冀”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区域发展的具体实践。
(二)推进“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是提升河北地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保障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已经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任何一个地方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都必须致力于搞好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同时,随着经济领域合作的不断扩大,区域间人才合作与共享亦顺势发展,并且由人才个体或相关组织的自发行为逐步过渡上升到各级政府,为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实力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十二五”时期,作为河北省新增长极的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带和冀中南经济区建设将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这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尽管“京津冀”地区在人才合作与共享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2011年5月“京津冀”启动区域人才合作推进工程,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
目前,河北省人才总量不足,每百人中专业技术人员低于周边各省,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短缺。有关资料显示,在全国11个沿海省份人才竞争力排名中,河北省仅排在第8位,与京津和发达省份相比,吸纳人才的载体功能弱,在区域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人才配置不合理,真正在科研、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开发、 推广和应用的人员仅为19%。河北人才队伍建设远远不能适应“两型”社会建设、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要。因此,推进“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吸纳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是提升河北地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保障。
二、“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技能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从统筹人才发展的高度,强调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十更是提出要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来自科技和技能含量较高的产业和大型骨干企业的技师、高级技师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青岛市为落实《关于印发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决定“十二五”期间在全市实施技师工作站建设项目。青岛市人社局、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实施青岛市技师工作站建设项目的通知》(青人社字〔2011〕194号),启动了技师工作站的建设工作。为了满足青岛地区对物流人才培养的要求,青岛技师学院制定了《青岛市技师工作站管理办法》,依托专业实训室基础条件,组建技师工作站,下设数控加工、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现代物流四个技师工作室。
现代物流技师工作室由行业企业技师担任室长,以课程改革、项目研发、技术咨询、人才培养等工作为载体,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目标,通过“双导师制”运作模式,不仅满足学生对物流前沿知识的渴求,实现双核能力的提升,又促进了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带动校企合作的深化,为培养和造就具有精湛技艺、高超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物流操作人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双导师制”下的工作室运行模式解析
“双导师制模式”简介 物流技师工作室采用“双导师制”运作模式,即由行业企业技师担任学生职业导师、校内技师担任学生学习导师,以工学结合一体化项目式教学为载体,通过教学研讨、专题讲座、技术咨询、企业见习等方式开展工作。让学生在“干中学、学中干”,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物流技师工作室分别由职业导师两名、学习导师两名,共4人组成。职业导师由青岛市物流管理首席技师和青岛市拔尖人才组成,学习导师由现代物流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组成。
导师职责定位 根据《现代物流技师工作室建设方案》,职业导师侧重于丰富学生物流前沿知识,指导学生提高物流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引导学生完成自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导师则侧重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发展空间,实现“双核型”人才的培养。
“双导师制模式”运作解析 物流技师工作室根据“双导师制”工作思路,经过两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将其运作模式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1)专题讲座和企业见习,实现学生“学与做”的有效对接。工作室自运行以来,学习导师根据物流发展趋势、企业人才需求状况、企业文化认同、典型实战案例分析、项目教学知识延伸等方面有计划地组织校内外导师进行物流专题讲座,实现以工作室签约导师为主,流动导师为辅的全方位资源获取方式。授课地点也相对灵活,校内工作室、企业一线车间、港口码头都成导师授课地点。如职业导师为技师班在企业现场授课,学生在企业边学边实践,提高了学习效率;学习导师在青岛港码头为学生现场讲解国际物流,海尔大学教授来校为学生讲授海尔企业文化与管理等。学习导师还组织学生进行企业见习,真正实现“学与做”的统一。双导师模式拓宽了学生的职业视野,促进了双核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职业成长夯实了基础。
2)教学研讨和企业实践,带动一体化教师的全面成长。工作室的职业导师都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过硬物流技能和较高管理层次的技术型团队。为此,经贸系教师定期邀请职业导师来校指导教学、提供咨询。如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建设过程中,根据职业导师的意见与建议,多次调整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真正实现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即入职阶段、业务提升阶段、领导管理阶段、创业阶段为导向的一体化课程设计;在学校工学结合商贸实训中心的运作过程中,职业导师也多次来校现场给予技术指导。为了更好地发挥技师工作室的带动作用,本专业将技师工作室作为物流教师企业实训的联系纽带,定期组织教师到青岛重点物流企业学习、实践。如物流教师在物流集团进行了为期半月的仓储管理实践、去物流中心学习商城后台运行管理等,极大地带动了一体化教师的教、研、行全面成长。
3)产学研基地和自主研发,引领校企合作的纵深发展。技师工作室的成功运作成为校企合作的又一助推器。借助职业导师丰富的企业资源,实现了与众多知名物流企业的对接,建立了如青纺联、中青等多家产学研物流实训基地,有效地实现了学校、企业、科研单位三方优势的结合,解决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瓶颈问题,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与此同时,将学校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与企业需求的特殊性融为一体,利用“校企合作,自主开发”的模式,打造定制式教学仿真平台,真正实现为学生“量体裁衣”,引领校企合作的纵深化发展。
2 “双导师制”运作效果剖析
学生向职业人成功过渡 “双核型技能人才”是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核心职业技能、核心职业素养”的技能人才。从技师工作室的创建到运行,无论是职业导师的专题讲座,还是学习导师的项目任务实施,始终贯彻“双核培养”理念。工作室运行的两年来,学生的综合能力已有显著提高。2010级物流学生在实习期间就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意识。如一些同学在商贸实训中心工作期间,理货、补货非常及时,盘点速度既快又准,具有很强的责任心,日清日毕,已达到了“职业人”要求;2011级物流学生在校级技能大赛中一举夺冠;2012级学生虽然入校不久,但其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极为迅速,如实施“学校教材库规划设计”项目时,职业导师段沛佑结合企业案例为学生进行“仓库规划”专题指导,使学生直观地掌握了仓库规划的方法、步骤。在之后的“学校教材库规划设计”中,学生从前期的调研到规划的分析,到配套的设备、制度、流程、人员的配备等,考虑得十分周全,规划的也甚为科学,已经初步具有了职业人的思维模式。工作室自开展以来,举办了如“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快速消费品物流”“冷链物流发展”“企业文化与管理”“物流企业人才需求”等多项专题讲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了学生的职业视角,满足了学生对物流行业最新发展趋势的了解,实现了学生向职业人的成功过渡。
教师教科研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现代物流大师工作室自建成以来,利用职业导师的“企业化”培训与指导,将物流行业企业最前沿技术知识进行分享,搭建教学研究平台,为教师教科研水平的迅速提升创造契机。如完成了“工学结合一体化”项目课程改革、《物流设施设备与实训》多维度校本教材的开发。两年内,教师申报山东省技工教育与职工培训、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中国物流学会课题7次,有5个获得了立项,两个结题并获奖。这与在技师工作室成立之前无教研课题申报的情况相比,实现了质的飞跃。专题研究开阔了专业教师的视野,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双导师制”推动校企合作发展 技师工作室的建设是企业和技工院校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技工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师资培训等方面合作层次的深化,技师工作室进一步调动了学校、企业资源,充分发挥了双方优势,形成互利多赢的合作局面。现代物流技师工作室实现了高技能人才的聚集效应,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力度,笔者所在院系先后与中青、青纺联建立了“产学研物流实训基地”两个,与利群、捷丰、青纺联等5家企业达成学生顶岗实习意向。实现自主研发的教学仿真平台1个,推动了校企合作新发展。
3 “双导师制”模式下的工作室运行后续思考
[关键词]改革;创新;就业形势;毕业生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3 ― 0162 ― 02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然而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国务院副总理曾指出“广东改革开放30年来,依靠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用好人才,才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创造了发展的奇迹”。实践证明,人才是强省之基,富民之本,发展之源。但是,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变化趋势,使得经营环境中的风险因素也越来越复杂,相应地使得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就对经管类专业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提出更高的标准。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学校必须看到这种变化,及时转化传统的“分割式”的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实践环节,探索以“协同育人”为核心的新模式,积极探索“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广东省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创新型人才是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条件下制胜的核心战略资源,是推动广东科学发展的新引擎。2011年初,广东省正式颁布《广东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争取实现由人力资源大省向人才强省的历史性转变,当好人才工作的排头兵,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2014年初,省委书记在广东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上进一步强调:“要建设‘人才高地’,把人才作为创新根本的作用发挥出来,充分发挥人才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创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近年来,广东省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建设人才工作“高地”,也一直在不断努力,出台一系列人才措施,如将人才工作纳入考核指标,人才管理改革先行先试,引导人才向欠发达地区流动等措施等
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产业结构总体上呈不断优化趋势。2013年,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三产结构由“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广东省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47.8%,比2012年全年提高1.3个百分点。如下图所示,通过观察1978-2013年广东产业结构的演化轨迹,广东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产业结构呈现高级化特征。
这种产业结构变化使广东省初步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为了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广东省委、省政府2008年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作出优先发展服务业的战略部署,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会展、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现代旅游、健康服务等9大行业。随着产业升级的逐渐推进,广东的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之路正越走越宽。
而人才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是由一国(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决定的。通过考察以金融产业和外贸产业为代表的广东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产业发展,不仅仅只需要单一知识背景的人才,而是需要多种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在具有一定综合知识广度的基础上,掌握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领域方向的知识。例如金融产业发展需要同时具备金融、财会、税收、企管等知识的人才;外贸产业发展需要同时具备物流、电子商务、金融、税收、市场营销等知识的人才。这种产业发展趋势必然会对大学毕业生、尤其是经管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的需要
2013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超过30%,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普通高校的招生人数大规模扩张。与此同时,就业体制采取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一致的改革, 改变了过去由国家统一分配的形式,大学生就业由国家分配变为自由择业、双向选择,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分析本科生毕业的就业形势,及现代企业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第三方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组织调查并撰写《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披露了2013年毕业的各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满意度、毕业生后月收入等指标的排名情况。这里就以此基础,分析经管类本科生的就业形势及行业需求。以就业率为例,在2013届就业率较高的50个本科专业中,经管类占据11个,而在就业率较低的10个本科专业中,经管类专业并未列居其中,因此说明经管类的专业背景,整体就业率水平位居九大类专业前茅。
四、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毕业生反馈需求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经管类学生总数占全院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已成为本院三大品牌学系,学生就业率在整个学院各系部专业当中属于中上水平。为了更好地匹配社会需求、完善经管类专业设置,2014年7-10月,经济与贸易系、管理系和财会系分别对往届毕业生发出就业质量问卷调查表。根据截止2014年9月份收集回来的数据分析情况如下:
(1)专业―职业匹配度
经管类毕业生就业领域主要有:银行、保险、金融、物流、电子商务、广告公司、咨询公司、证券、房地产、IT、旅行社、酒店管理、会计事务所等。如下图所示,调查毕业生当中目前所从事工作与大学所学专业完全对口的仅占20%,专业不对口仅认为有部分关联的人员占到49%,由此可见,独立学院单独某一专业的学习对学生的影响并不大,并不足以能保证其从事到自身专业能力匹配度较高的行业或职业。
(2)工作满意度及胜任度
根据调查,目前经管类毕业生对目前所从事工作的满意程度分布如下图所示,有50%的毕业生对自己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比较满意。
同时,72%的学生主为在工作中自己能较好的用任工作,并且45%的毕业生已经成为单位或部门的骨干力量。
结合以上数据说明,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经管类毕业生,虽然专业匹配度一般,但是在工作中却能良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也就是说,这些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必然还有其他能力素质上的培养。
(3)个人综合能力培养
根据调查,毕业生当中认为母校较成功的培养了他们的个人交往能力、获取知识能力、理论学习与研究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但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时,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包括社团活动)、提任学生干部、基础和专业课程学习与实践教学几个环节对他们就业帮助较大。
(4)综合素质培养
如下图所示,调查的毕业生认为影响事业成功的主要因素依次为:个人继续学习的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个人知识面、专业对口程度与个人专业理论水平,且多数学生认为母校应该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团队精神、自学能力、创新性、适应性和竞争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高等学校;新办专业;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随着社会发展对培养国家急需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高校在院系整合的基础上,对现有专业进行重组与整改,诞生了许多新办专业。新办专业扩展了办学思路,优化了专业结构。新兴学科专业的繁荣发展,是高校增强办学活力,满足经济社会及个人接受高等教育需求的必然发展趋势。学科专业是建立在占有一定数量的学科文献基础之上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科知识深厚累积的丰富文献。我们认为要满足新专业的文献需求,就要在策略上重视下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在方式方法上引起三个注意,采取三个措施,三个相关的操作对策,从而确保新专业文献资源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效。
1重视开展学科建设与支献需求调研。是面向本科教学落实新专业文献资源建设的首要问题
学科专业的设立与发展,是以实施国家学科重点发展战略为目标的。而大多数新办专业是在以科学研究为主导,引入创新机制为灵魂和核心的前提下诞生的。因此,一些新专业一经建立就很快成为重点学科。我们必须认真着手总结、研究和规划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构建适应激励创新和具有活力的培养机制,逐步完善以适应培养国家建设与科技发展需求为目标的文献资源建设模式,深化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文献资源建设改革。尤其对已成为重点学科的新专业、学科带头人或拥有高水平研究课题的导师,必须定期实施跟踪服务,研究最大限度地满足新专业文献资源需求的有关问题。
1.1注意新办专业学科发展动向
新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全面的文献资料做支撑,快速增长的新专业大大地激活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利用率,也凸显出了一些新办专业的文献资源欠缺的问题,加剧了满足新专业师生读者需求的困难。学科专业的设置,在飞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对于基本稳定的学科专业、发展势头好的专业与发展前景一般的专业,应予以区别对待。在购书经费开支的比例上体现出保证重点、照顾一般的原则,及时反映出现行专业设置中重点学科与非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源配置发展变化情况,积极探索与规划学校优势专业的数据库建设。加强对学科专业文献资源建设的宏观监控,视各学科专业发展的不同变化情况,掌握文献资源建设的侧重点和重点,以培养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急需的新型专业人才,灵活地在文献资源建设中做出及时地快速反应和调整。
1.2注意开展文献资源建设的数量和质量分析
加强对新专业文献的收藏方式、收藏数量、收藏质量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一是要从总体思路设计方面,研究新专业文献资源建设发展的问题,统筹制订新专业文献资源建设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二是要研究制定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和质量保证措施;三是要适应新专业教学、科研的发展需要,研究论证新设若干种专业的文献资源建设保障问题;加强文献资源建设质量对新专业人才培养的利用效果分析,就全面提高文献资源建设质量进行认真研究并提出指导性方案。从建立文献资源建设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过程、质量保证效果等进行深入研究,对是否高标准地按质按量建立稳定可靠的馆藏结构,按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与和谐社会的人才培养要求。构建新专业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加强新专业文献资源建设。
1.3注意与时俱进地理顺文献资源建设发展的相关思路
要以科学的效益管理观念,用新型的文献资源体系来对应与满足学校办学发展对文献资源的需求。按比例确定各学科专业、新专业等的购书总量、种类及复本率措施;研究制定本馆与院系资料室两级联网共建共享的措施;改进本馆借阅方式与馆际互借及资源共享的措施;与院系和馆际协作开展馆藏资源建设的措施;文献开发与电子文档制作的措施;馆藏资源的利用与用户教育措施;馆藏文献的保护与剔除措施等。通过丰富的特色馆藏信息资源吸引广大读者,以实现图书馆利用效果好的办馆目标。
2“重视制定文献资源建设发展策略,是展望未来从理论上指导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藏书质量的比较分析,是文献资源建设研究预测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据。探索专业数量仍在继续不断增加的新专业文献需求问题,必须制定与实施中长期藏书建设发展规划,科学地制定具有本馆特点的藏书发展策略,形成相应的与之相匹配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方面的发展目标,提出或预测未来若干年的馆藏文献资源建设发展趋势,总体预测、设计馆藏文献资源及其保障体系的构建。尽快使新专业的文献资源形成结构合理、教学需求质量高、富有学术馆藏特色的教学文献资料保障结构体系,保持新专业文献资源建设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1制订具有本馆特点的藏书建设发展措施
随着创建学术型图书馆工作重心的调整,逐步形成馆藏文献资源能为学校各项决策、各前沿学科课题研究提供可靠的论证依据。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创造富有本馆职能特征的馆藏体系结构,强化富有本校办学特点的优势特色专业的文献收全率。建立起对本校学科专业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高效率的文献信息服务保障体系。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发展呈现出馆藏信息资源建设更加突出本校的专业设置特色,藏书结构伴随着更具科学性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文献保障体系的建立更加科学规范与严谨。通过不断地调整磨合和接受各级教育部门评估等考核检测,使文献资源建设更加能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
2.2制订建立馆藏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措施
新专业的申办获准设立,有些得到一定的专项学科建设经费。在拨给所属院系的专项资金中,其中一部分用于该院系资料室购置新专业学科的文献资料,仅作为支撑学科教学的即时之需,仍需校图书馆在馆藏常规文献资源建设中,把新专业文献资源建设当作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加以考虑。每个新专业的设立,采访部门都向书商及时征集有关的专业书目,采取订购或到国内各大图书卖场现采,迅速购进新办专业所急需的专业学术著作和教学参考书籍。随着院系调整发展变化的情况,跟上学校的办学思路,协同调整和完善馆藏书刊结构,不断修订《文献资源建设原则及标准》,充实适合学校学科专业与教学科研发展需要的馆藏体系。同时,注意发挥现有优势学科专业文献的作用,利用相近学科专业文献资源的支撑作用,加强新办专业文献资源的建设。
2.3制订新专业应急机制的文献采购措施
一大批新专业的相继建立,解决新专业广大师生的文献需求问题,被客观地提上了议事日程。新专业的成立,都具有自身的办学特点和优势,是在建立社会专业需求和人才需求发展预警机制的前提下,经过充分的评估与论证,才最终确立的。短期内加大购书经费来四处搜寻突击完成新专业的文献购置任务,无疑会给常规的文献资源建设带来一定的冲击。将新专业文献资源建设与常规文献资源建设紧密结合的问题,是开展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中的新问题,也是困扰开展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中的一道难题。应着力采取提高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专业中文文献资源收全率,保证新专业文献资源满足专业教学需求,重视文、理类专业文献和学科前沿文献的建设。
3“重视调整采访措施优化馆藏结构策略,是面对现实具体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切实保证”
在为学校新专业采集文献的过程中,本着合理使用购书经费,注重核心图书的采购,兼顾一般的原则,围绕学校新专业的性质、教学任务、课程设置和科研的需要开展藏书建设工作。尤其是在面对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的评估工作中,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机制。采访工作要根据图书市场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各项采访业务工作环节的应变对策,加大中文图书需求信息的采集力度,及时地采取各种采购方式,购进各专业急需的参考书籍。尤其要具体注重搞好下列几项工作。提高学科专业文献信息服务的水平,就必须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及时补充购入学科专业发展所需的大量学术文献,藏书建设的日常工作准则都严格按照学科专业设置的文献需求标准来开展。
3.1加强获取最新的学科前沿书目信息,提高新专业文献资源建设水平
学科前沿动态信息,是科学研究理论创新的重要决策依据。新专业与前沿学科联系紧密,依靠捕捉最新的学科前沿信息,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的发展状况,取得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凭借文献资源的大量前沿动态信息,开展新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高校图书馆要逐步做到能够自主地、持续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学科前沿文献信息,借鉴和运用研究成果,推动新专业学科建设的较快较好发展。关注新专业学科的发展变化趋势,深入地研究和探索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有关文献资源建设问题。瞄准各学科的前沿学术动态,侧重重大的学术问题,探索现代社会知识生产、与采集渠道的各种情况,入藏各个学科专业所涉及的理论学术著作。在研究在理论和方法论上,应从过去着重研究纸质文献载体扩大到搜集网络信息资源。新专业中的一些重点学科代表了高校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准。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立足于提高新专业的文献资源建设水平,承担起促进新专业学科发展的重任。
3.2加强电子资源的采购和开发力度,形成新型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网络体系
凝聚着人类宝贵精神财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是人类知识传承的物质载体,由长年累月历史积淀,经过采购、加工、典藏入库的纸质等载体文献与“虚拟馆藏”的网络信息资源共同构成馆藏文献信息资源。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载体形式、种类更加丰富多样,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必须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严格科学地建立规范的文献保障体系,突出馆藏特色。以丰富的馆藏学术专业书刊资料、电子图书、中外文全文数据库等组成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多维化地为读者广泛提供服务,网络体系的强大功能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赖以提供服务的资源基础,而且使文献信息资源的结构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虚拟馆藏”的网络信息资源承载并开展电子信息服务和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形式多样的学术论文、综述、史料等电子文档,使相应规模的电子图书及富有本馆特色的中外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博硕论文、学术讲座与报告的电子资源文献藏量吸引和满足读者的需求。
3.3加强征求读者对文献采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优化采购方案
招聘主管述职报告一
一、试用期工作总结
本人xxx月xx日入职XXX,主要从事招聘相关工作,现将试用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1、就目前招聘现状进行了分析,就现有的招聘渠道进行重新合作升级
(1)目前招聘渠道以网络招聘为主,总体上尚能满足中基层岗位招聘招聘渠道。后期须明确各职能人员的招聘主渠道、次渠道、紧急招聘拓展渠道,在保证招聘人员达成率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相关成本。
(2)培养老员工关爱新人的意识,传帮带的工作氛围很重要,和协快乐的环境可以帮助新人快速适应,同时也能稳定新人。
2、主要招聘成果(略)
3、猎头招聘渠道拓展(略)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 招聘计划的制定及渠道管理
1、根据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及业务增长的用人需求,同时依据各部门的员工流失率两项重要的指标,作为招聘计划的输入,确定其用人需求,进行统计汇总。
2、结合往年招聘淡旺季实际情况及2014年招聘供需外界环境等因素,将进行分析,拟定并依据淡旺季情况制定相应的招聘政策。
(二) 招聘过程管理
1. 提高招聘选拔专业度
建立规范化的招聘流程和招聘体系,做好招聘指导工作,使招聘工作开展更加规范化、专业化,确保招聘工作做到高效、专业。建立职能部门及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笔试试题库。对管理人员进行结构化面试。
2. 管理及技术人员的招聘及管理
1)、人力需求统计规范化管理:在每月月末(每月20-25日之间)与各部门确认其下月的人员需求情况;
2)、细化招聘渠道:根据2014年度管理人员岗位的需求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招聘计划,把相应的目标细分到招聘渠道的建设与维护。实施高效率、快速度的填补行政岗位的空缺。
3)、招聘效果评估:在参加每期招聘会后及时的对招聘效果进行分析、评估、总结。
4)、人才库建设:优秀人才档案均选择进入公司人才库(制作成电子表形式)作为招聘人才备用。
三、其它相关建议
1、制定招聘制度确定招聘渠道规范招聘流程与相关标准,并组织集团及各项目综合部人员培训(包括网站维护、招聘会布置标准、初审标准、面试技巧、着装规范、时间规定等),强化公司品牌形象与专业化素质;
2、进行岗位分析完善岗位说明书,对定岗定编进行重新梳理;
3、建立流动人才库管理,将特殊原因暂不能到岗或离开公司的优秀人员进行流动储备;
4、拓宽招聘渠道,以网络招聘为主,结合现场招聘会、猎头等渠道,逐步建立招聘的立体网络;
5、完善招聘体系,建全招聘计划及招聘评估分析机制;
6、定期进行人才盘点,了解人才动向及发展趋势评估,以为下步人员异动及人才培养做准备。
进入公司两月有余,现正式向公司领导提出转正申请,希望公司领导能对我的工作态度、能力与表现,以正式员工的要求做一个全面的考量。同时也非常感谢公司领导对我信任,给予我体现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使我的思想境界、业务素质、工作能力都得到了最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激励了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前进与完善。
招聘主管述职报告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
我是行政人事部jd,20**年6月因工作需要从前厅部培训师调至行政人事部,20**年11月20日起正式被任命为行政主管。下面我向大会作20**年度任职期间的述职报告:
一、主要工作
行政人事部是一个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的重要枢纽部门,是推动各项工作朝着既定目标前进的中心。行政工作事无巨细又千头万绪,常常一天下来都记不起来自己做过些什么,更不要说回忆一年了。在这一堆琐碎中,我东拼西凑,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点:
1、做好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
2、协助起草酒店的部分文字性材料,如总结、文件、会议纪要等;
3、按时完成酒店证照的年审及办理工作;
4、策划和筹备员工活动,如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周年庆晚会等;
5、员工事务工作及其他日常事务工作。
行政工作虽然琐碎,工作量却不大,通常情况下完成一天的工作都不需要花费8小时。时常有人对我说:jd,真羡慕你们这么轻松。每当这时我就会觉得像被狠狠抽了两个大嘴巴一样难受。在工作上,我自认不是一个懒惰的人,不愿意白拿钱不做事,也不愿意为了凑时间硬把一个小时能做完的事掰成两个小时来做。为此,我主动向上级申请担负起酒店网站的部分工作:负责稿件的初审以及网站版块《wt人》、《职场心灵》、《主题专栏》的编辑工作。在充实自己的同时,顺便分担一些其他部门同事的工作压力。
对于兄弟部门需协助的事宜,我也尽力而为,如:应客房部请求完成了晚安卡和快捷离店卡的设计;应前厅部请求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大厅秋季氛围的设计与布置等。也许作品的专业性有所欠缺,但都是我尽心尽力的成果。
尽管如此,工作还是很轻松。
二、存在的问题
在行政人事部的一年多时间,学到和见到了在一线不曾接触的东西,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
首先,缺乏系统的、专业的知识作指导。在准备述职报告时,查阅网上的资料,知道要对照岗位职责进行报告。也是在这时才发现了我们的管理手册中没有行政主管的岗位职责。现行的管理手册是四年前制定的。经过四年的经营,酒店在岗位设置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管理手册却没有得到及时修订。作为行政人事部的一名主管,肩负草拟规章制度的职责,如此疏忽其实这是缺乏专业知识的结果。
其次,在工作中容易突显个人性格缺点,与人交流说话太秉性、直率,不懂得含蓄、委婉地表达意见与建议。
20**年是我在wt的第四年。个人认为前三年是能力提升最快的阶段,这一年则是心智变化最大的一年。站的角度不同,见的东西也不一样,从一年前初到行政人事部的紧张好奇逐渐变得成熟事故或看透人生。对于这样的改变,我不能确定是好还是坏。同时,由于现实与个人期许上的落差,工作中时常出现焦躁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