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运动会优秀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的同桌
我的同桌叫马思素,今天七岁,她和我一样高。
她的脸圆圆的,像两个圆溜溜的小苹果。她扎了一个马尾辫。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真是可爱极了。她最喜欢的是看书,她不暴力也不温柔但很大方。我的同桌给我看《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羊运动会》。我想和同桌说:我很想你。
老师点评: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在多年的作文教学探索中,我认为深厚的积累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强化语言积累,抓好内化运用
语言是构成文章的基本材料。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学生很难写出通顺、流畅的作文来。那么,教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博读—消化—运用”的积累方法,对语言积累有一定的功效。
(一)博读
为了能让学生阅读更多的书籍,我在班上建立了一个图书角,规定每个学生每星期尽可能阅读两本以上的课外书,同时鼓励学生到校图书室、书店等地方借阅图书。为了真正做到“开卷有益”,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阅读指导。
1.会读书。阅读的形式有很多种,有默读、诵读、粗读、精读、速读等,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及读物的内容作出选择。如阅读成语故事时,应对故事的内容进行粗读,对成语及成语的意思进行诵读。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量,我还就“速读”进行了专门指导。2.读好书。我常结合语言课堂教学给学生介绍一些好书,这样既加深了课内外知识的联系,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对优秀作文、童话故事,我每天利用20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3.不动笔墨不读书。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我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摘录好词佳句,或是写下阅读时(阅读后)的感受、联想,允许学生在原书上做圈、划、点、评等记录。
(二)消化
博览群书固然重要,但只有把所学习的语言进行内化,使之成为积极性的语言,才能真正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1.抓好诵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一些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我要求学生多读多背。为了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我定期开展朗读比赛,定期编辑语文小报。2.指导思考。思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还能使学生对语言所处的环境有深刻的感悟。如“蹑手蹑脚”一词是“轻手轻脚”的意思,但仔细一比较,很容易就能体会到“蹑手蹑脚”除了比“轻手轻脚”显得更轻以外,还含有贬义。这里运用的是比较的思考方法。除此之外,思考的方法还有移位思考法、错位思考法等。3.开展讨论。我经常鼓励学生采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这样不仅对语言的积累有帮助,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运用
语言的大量积累,是为了运用。语言的理解离不开语言环境,语言的运用也离不开语言环境。如果把优美的语言单独抽出,文本就成了空中楼阁。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教给了学生一些运用所积累的语言的方法。
1.模仿。小学生的写作总是从模仿入手。模仿一些文章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对作文是很有帮助的。2.改写。一是根据实际情况改动部分文字,起到幽默风趣的效果。二是用自己的话把所学到的名人名言或谚语恰当地表达出来。3.迁移。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从积累的语言中选择合适的字、词、句,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来。4.重组。为了能让学生娴熟地运用积累的语言,我把一些词句单独列出,让学生把它们重新组合,编成一段话或一个故事。
二、学会感悟生活,指导积累材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材料的积累离不开生活。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习惯。
(一)深入生活
每个人都生活在生活中,我们只有认真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周围的人和事、景和物才会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写出来的文字才真实,才有真情实感。
(二)观察生活
有的学生善于观察,能在极普通、极平凡的事物中发现常人所看不到的东西。而有的学生只是浮光掠影,留下一个模糊的印象。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
1.观察要有序。如看一处景物,或从近到远,从远到近;或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2.观察要细心。如观察农贸市场时,不仅要求学生用眼看,用耳听,还要用鼻子嗅;不仅看商品的多少,也注意市场上人们的神态等。3.观察要有感。如写学校运动会的开幕式时,有的学生感受到的是“盛大的场面”,有的学生感受到的是“校风校纪”,还有的学生感受到的是“某个后进生的进步”,等等。
(三)体验生活
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并不丰富,教师应适当组织学生体验生活。每个学期我总要组织学生到校外野炊、放风筝或郊游。班级里还开展各种比赛、娱乐活动,如朗读比赛、乒乓球比赛、元旦联欢会、剪报活动等。
三、借助范文佳作,积累写作经验
经验积累最有效的途径,是将写作技能的指导渗透于阅读教学中,因为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是写作的典范。有的文章语言优美,就要重视语言的美感训练;有的文章结构典型,就要重视结构的训练;有的文章开头、结尾值得学习,就要重视模仿的训练。大到布局谋篇,小到遣词造句,甚至标点符号的正确应用,都应渗透于平时的阅读教学中。
关键词:示范 实际 层次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8-0090-01
作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是农村中学语文作文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贯彻实施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有力措施。
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提高学习效率……”这从语文教学上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面对现实生活,以各学科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在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能力。课标在写作要求中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样,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它确切地告诉我们,生活是写作来源,是表达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而语文教学与作文教学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相互渗透与促进的,语文教学中所提出的基础理念是包含为学生写作提的供范例,而作文教学的要求是明法则,画出规矩,两者组合天衣无缝,然而现实的中学语文教学粉碎了它的绝妙的组合关系,单一强调某一方面,甚至走上缘木求鱼之路,每年中考农村学生吃亏最大的就是作文。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陷入泥沼,以至于拖累农村语文教学的发展。要改变这现状,要求作文教学的主导者教师要一改过去的作文教学观,分层次、分目标,循序渐进的多元化训练,就一定会走出困境的。
1 要结合课本中的范文进行作文示范教学
写作过程是有“想”而作,是有创作愿望而后诉诸于笔端。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课本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各方面的积累,如情感积累、词语积累等,在学生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出表达的愿望,有会产生诉诸于笔端的需求了。其次,写作也是起源于模仿。在教学中,对优秀的范文教师应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模仿教学,如模仿文章的结构,或文中精彩的段落,或某一句精辟的语言等。如在《故乡》教学中,可要求学生仍以“故乡”为题运用对比手法,列个写作提纲。学习《老王》时,引导学生学会以人物交往为线索安排组织材料,并进行实战练习。如此长久的训练,同学们在有实例可参照中渐渐的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 结合学生各自实际情况进行自由写作
学生每天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内容与感受,这些珍贵稍纵即逝的内容情感是真切难忘,平时教学要求把他们准确记录下来,哪怕只是一句话的感受也同样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写周记。题目、内容等一切都有自己做主,提高他们的写作主动性。并让学生自由读本周最得意的作品,及时给绝对的鼓励。如王飞同学在住院治腿后,回学校上课的第一周所写的一句话作文:“古人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而我说“同是天下生病人,相逢何必不相帮。”等等,这些内容赢得同学的长久的掌声,也极大的提高了同学们的写作兴趣。
3 结合学校的各种活动进行对比创作训练
学校的生活是丰富多彩,这为学生写作提供广泛的内容,如运动会,社会实践活动,抗震救灾的主题班会等,结合这样活动可进行写作训练活动,并进行公开公平筛选优秀作品,及时点评和推荐发表。同样对较差的作品,公开讨论,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方案。通过把学生自己亲自参与公共的丰富活动内容又亲自把真情实感写出来,并公开评比的活动,使学生明白自己写作优点与缺点,从而明白了如何选材立意、描绘场面,如何根据材料和中心安排结构,更加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和斗志。如四川的抗震救灾的捐款和主题班会活动,人人积极参与,活动内容非常丰富,结合次此活动,我们要求学生给灾区人民或同学写一封信。写作时,先让学生讨论一下,写信的要求和可写作的内容,由分组到全班讨论,然后自由写作,之后公开评比,筛选出一批优秀作品发表在校报和其他报纸上。这完全调动每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对比中,使每位学生都有收获。在参观“瞻园”后,要求同学以此为内容写篇周记,一周后在作文课上所展示的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真是异彩纷呈。
4 利用同学互批作文达到师生双赢的目的
作文是靠学生自己写出来的,不是完全靠老师改出来的。学生的作文只有在学生、老师共同主动参与下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确实的提高。而学生互批互改是一种好的形式。老师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安排学生互批互改,由小组到全班再到跨班互批互改,之后,教师再有针对性面批,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相互批改中,一是他们年龄和心理大致相同,批改是有亲近感,认同感,在同学犯错时,他们笑中有收获,在欣赏同学佳作时敬佩后有感想。也明白自己或同学的写作现状,知道了写作努力的方向。其次,要注重批改后优秀范文的示范作用。在批改中推选出优秀作文由批改者在班上范读,且读出批改者的点评,这一做法强化了来自同学优秀作文的示范作用。一次相互批改使创作者和其他的学生的写作水平都得到提高。达到师生双赢的目的。
5 进行有层次有计划的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地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学情;语文综合实践课;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251-03
如何提高语文综合实践课的实效性,使学生通过语文综合实践课提高语文素养,是我们语文老师努力的方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第一部分“课程的基础理念”中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Z文实践能力;在第二部分关于“总目标”中提出: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在第三部分关于“教学建议”中提到“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等要求。所以,重视并上好语文综合实践课,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语文综合实践课的活动内容包括课内和课外的内容,表现形式也有多样化,体现“大语文”的特征。语文综合实践课的操作上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但它不是单纯的学生活动,而是在活动中体现语文元素特征,在活动后要达到语文课程的目标。但有的语文综合实践课变成课外活动课,“语文味”少了;有的语文综合实践课变成练习课,活动少了;有的语文综合实践课“语文味”有,活动也有,可惜的是没掌握学情,没有体现学习思维活动由低到高的规律,影响语文综合实践课的实效。为此,笔者整理二十多年语文循环教学的实际情况,希望通过探讨,阐述“把握学情,提高语文综合实践课的实效”的做法,从而优化实践课效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采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形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做法
1.把握年级新生学情,以良好的动机引领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达成《课标》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综合学习”的相关目标。正如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刚入学的新生,面对一切都是新的,新的老师、同学、校园、语文课本等。他们对一切都好奇,这正是一个极好的激发兴趣的机会。我有意识地开展集体性的语文综合实践课活动,课的设计内容有书法比赛、词语听写比赛、讲故事比赛、课文角色表演等。小组之间开展竞赛活动,在个人内在因素的驱动下,在集体荣誉感的召唤中,许多学生很积极地参加活动。学生每取得一点成绩都获得老师与同学的鼓励,此时,学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欣欣然,学生开始了对语文课内容的探索之旅。这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处处体现“语文味”,或者换一种说法,学生在不经意中、愉悦中已掌握不少语文知识。
2.把握中高段年级学生学情,结合语文学习文本内容,以体验的合作的方式指导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课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达成《课标》第二、三学段“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综合学习”的相关目标。中高段年级的学生,心智有一定提高,思维活跃,他们有很强的表现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如果老师仍采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老师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台下忙于“沙沙”记笔记,久而久之,有的学生开始犯困(某些中职学校表现尤为突出),如果我们老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完生字词困难,读懂文本基础内容后,以体验的合作的方式开展语文综合实践课活动,教学效果精彩纷呈。语文学习文本内容有的以故事反映当代社会现实;有的诗文体现了意境美;有的文字优美,富含哲理……面对不同的教材内容,我设计不同的语文综合实践课活动内容及方案。例如《谈生命》(冰心著)中讲到“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是句形象生动的比喻句,按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教师讲完句子修辞接着讲句子含义。可是,这句诗句蕴含多少意境啊!何不让学生们展开想象去描述不一样的“黄昏之美”?而诗句“生命像……”、“生命又像……”是诗的行文层次标志,何不让学生在多媒体音乐配合中吟唱,体会旋律回转的特色,去仿句作诗?这种活动效果是不是比我们老师感情充沛地去讲解要好得多?例如在准备《米洛的维纳斯》(青冈卓行著)公开课时,围绕文本我设计了如下语文综合实践课活动内容及方案:(1)达成一个学习目标:把握独特审美角度,培养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2)设计三个学习重点:缺憾美,发现美,欣赏美。(3)掌握三个欣赏美的方法:不同的角度――审美想象;不同的美――审美比较;不同的感受――审美经验。(4)活动的形式:读书会(讨论)。共三个讨论环节。辅助方法:多媒体。讨论一,三个绣球(问题):(1)美丽的维纳斯失去了双臂,却是法国罗浮宫的第一珍宝,为什么?(2)环肥燕瘦西子病,可她们都是历史上有名的美人,为什么?(3)戴安娜英年早逝,令多少人悲痛惋惜,可是也有人说,她这个时候死也是一种美,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这又是为什么?
花落谁家:(1)维纳斯因断臂而“漂向更远更远的国度,超越更久更久的时代”。(审美想象)(2)玉环因肥而更显其雍容典雅之态;飞燕因瘦而更显其轻盈迷人之姿;西子因病而更增其娇媚婉转之韵。(审美比较)(3)戴安娜的早逝,则给人们留下一个永远光辉灿烂的形象。一种特殊的审美形式,缺憾美。(审美经验)讨论二,发现美:(1)“我”眼里的维纳斯(椭圆形的面庞,朴素的波浪式的发髻,平额,笔直的希腊鼻子,丰满的下巴,安详的目光和微微鼓起的嘴角,表现出沉静、端庄、凝重的神情。整个形象既不妖艳惑人,亦非纤巧娇柔,既无媚态,也非羞涩;而是落落大方,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充满质朴典雅之美,给人以纯洁、崇高的感觉)。(2)断臂是否一定要复原?方案有几种?艺术效果如何?(审美想象)揭示了一种由审美想象“缺憾”派生“虚实相生”艺术手法。(3)是否所有的缺憾都美?为什么?
举例:东施效颦。原因:主体美则缺憾美,主体不美则缺憾也不美。(审美比较)
讨论三审美能力的延伸:
(1)名画赏析。
齐白石的虾,没有水却感觉到虾在水中游。(审美想象、审美经验)揭示了一种由审美想象、审美经验派生的“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2)总结。很多作品没有把所有的要表现的东西都画在画面上或以文字表现出来,不同的人用不同方法牟煌角度,会感受不同的美,产生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人生感悟。活动花絮:在第二个讨论环节(发现美)中,有学生由法国巴黎的维纳斯雕像谈到珠海渔女雕像,引起课堂轰动,这是我在备课时没预设的内容,学生的发言引起我和听课老师的欣喜,于是我高兴地引导学生们比较两者的不同之美。断臂的维纳斯体现了一种残缺美,既庄重典雅,又丰腴妩媚;珠海渔女则具有东方女性的婀娜温柔的特征。渔女雕像位于风景秀丽的香炉湾畔,是珠海的象征。她双手高擎一颗璀璨的珍珠的同时领戴项珠,身披渔网,喜悦而又含羞地注视着海岸。她昭示光明,奉献珍珠,民间流传很多有关渔女庇护百姓的故事。学生争先发言,听课教师频频点头。
这堂公开课集合了许多语文元素,集合了学生多种学习积累,学生把握独特审美角度,培养了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不但让学生体验“音乐之美”、“角色之美”,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体验“绘画之美”。如在古诗词学习中,让学生体会诗词内容,画出素描图,将这些资料制成多媒体的PPT,又该是多么有意义的事。
3.把握不同学生的学情,培养学生的实效概念,通过读写语文综合实践课达成提高语文素养的课程目标。语文教学活动中最令学生感到头痛和最有难度的是“写”作文。以此为例谈谈如何开展作文教学。我的方法:在语文基础薄弱班先开展“说作文”活动。即在课堂上将自己的习作说得通顺、明白和精彩。活动刚开始的时候,学生的习作可能是由几段话组成,可能是“断头文”或“断尾文”,但坚持下去,学生最终说得精彩。再由“说作文”过渡到写作文。在中段年级班开展“读名篇、仿佳作、出成果”活动,活动不单纯采用“教师改、堂上讲”的方式,而是开辟“习作园地”将学生的优秀习作张贴出来。学习效果:部分原先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经过了一系列的训练和帮助,其写作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优秀习作的作者体验到被认可的快乐,写作热情高涨,他们会带动整个班级开展“读名篇、仿佳作、出成果”活动。不少学生在各种作文比赛中获的优秀成绩。
4.结合生活,设计特别场景由学生导演、表演,从而锻炼学生的语文口头交际能力,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做准备。
二、实践效果与思考
二十多年,我担任过初中和中职学校中专部的语文教学工作,工作业绩较突出。所教的历届初中毕业班的语文升学统考成绩的评价数据居于学校各科第一名,也领先市同类学校。小荷常露尖尖角。吴珠芳同学的《南粤春来早》一文曾在中学生作文竞赛中获珠海市一等奖、省三等奖;黄丽花、黄阳阳和吉晶同学曾分别获得珠海市中学生征文竞赛的三等奖;张婧然同学在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举办的个性化作文征文比赛获得三等奖;甘红、李洋同学在全国中小学生优秀作文征选中获得很好的成绩;林琳同学的作文《感恩》入选广东省第十四届运动会青少年运动员优秀作文优秀作文集。
2000年我的公开课《米洛的维纳斯》被广东省体育职业学校专家教师评为优质语文课二等奖。多年来,我在学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学校、在不同系列的年级、不同水平程度的班级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从效果看,语文综合实践课活动确实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所以把握学情,提高语文综合实践课的实效的做法值得我们去重视、研究与实践。
一、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让学生感受家庭式温暖
我们班学生刚入校时,气氛很沉闷,这样下去不仅影响她们的生活和学习,也影响她们的健康。怎样才能使她们尽快安下心来呢?只有让她们感受到在学校里仍然有家庭式的温暖才行。于是,我从硬件方面为学生营造一种“家”的感觉。为了激励同学们好好学习,我发动全班同学征集“激励口号”,最后经同学们一致同意,我们把“天生我才必有用”作为全班同学的座右铭,并用红纸书写好张贴于黑板上方。以此激励同学们树立学习信心。为了使学生优秀作文能及时与学生见面,我们还在教室前开辟了“荟萃”专栏,集中展示一批优秀作文或优秀作业。刘圆圆同学为了使教室更加漂亮还特意对后墙黑板用英语图片进行包装,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学英语的热情;与此同时,李昭同学还自己花钱买来汽球、彩带装点教室。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七(8)班教室被装饰的像一个五彩缤纷的“家”,每个同学都在这个“家”中快乐的学习、成长。除了硬件之外,我着重让学生从心理上体会到家庭式的温暖。有一次,朱成梁同学在晚自习后突然发烧头痛,无法与他父母取得联系。无奈之下,我和另外2个男生用自行车把他送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病毒性感冒,吃药不行,必须打吊针。我知道学生身上没有多少钱,于是我主动帮他支付了26元医药费。吊针打上之后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他爸爸来的时候,非常感激地对我说:“我们这娃子多亏了刘老师照顾,真是太感谢刘老师了。”并用摩托车从家里驮了两蛇皮袋红薯一定要送给我表示感谢。我对学生的“爱”沟通了师生间的思想和感情。我愿为学生分忧,学生也愿同我说心理话。全班同学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团结在我这位“班妈”周围,我深深地感到对学生真诚的“爱”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二、寓教于乐,与学生打成一片,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学生心灵的大门,并不总是敞开的,尤其是当他们对老师不熟悉、不信任的时候,常常在心灵的门口设一个哨兵,不把真情实感流露出来。如何突破这一岗哨,使学生的心灵和教师的心灵交流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和他们一起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为此在后来举办的“跳大绳”活动中,我特意担当他们的“抡绳手”,学生看见我也参与其中了,士气大涨,几乎全班同学都围了上来。在这次活动中我发现原来有几个从不主动和我说话,甚至见到我就赶快把头低下去的学生也主动参与进来了,他们脸上露出了我从未见过的灿烂笑容。事后,一位叫杜红燕的女生高兴地对我说:“今天我太高兴了,这是我入学以来玩得最开心的一次。”这句话让我感动了好久,原来学生并不要求老师为他们额外地多做些什么,他们只求老师能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理解他们并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
三、要育人,先知人,功夫不负有心人
教育学认为:“应对学生进行和谐的教育,从各方面去发现深藏在每个学生内心的财富。这财富正是学生奋发向上的强大内在动力。”所以,作为班主任应当及时捕捉各种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能把“育人”当作抽象的口号,而应落实到一点一滴的行动中,在深入了解的前提下,去教育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四、要留人、先留心,努力增强班集体凝聚力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会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像一块磁铁一样把每位学生牢牢地吸附在自己身边,谁也不愿轻易离开这个集体,而这又要靠全体师生共同营造。新学期一开始我班就在“秋季运动会”中惨败,紧接着又在“登山比赛”和“推小车”活动中连续惨败。一时间失败的阴影笼罩在每一位学生心头,整个班级就像一盘散沙一样失去了活力,以至于后来的活动大家都不愿意参加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办?我反复思考。暗下决心:“必须在下次活动中打一个翻身仗。”于是我们瞄准了广播体操比赛这次机会。我事先和班上同学们反复商讨,确定了方案并做了充分准备。为了排练我从自己的课时中抽出了3节做专门练习,经过近一周艰苦而细致的排练,我们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全班同学都为之欢呼跳跃,七(8)班又成了欢乐的海洋。一股浓浓的集体荣誉感洋溢在每个同学的脸上,温暖在每个同学的心头。
五、关心贫困生,激励后进生,不让一个同学掉队
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作了很具体的规定。在“教学目的”中,要求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把“听说”和“读写”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并列地位。在“教学要求”中,明确要求“初中阶段继续培养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高中阶段“进一步提高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说话能力”。这就确定了听说读写是整个中学阶段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
就近年高考语文而言,听说能力的考查有明显的加强的趋势。一是直接命题考查考生的语音、停顿、重音、歧义、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等方面的能力;二是结合作文试题,考查考生实际的口头表达的能力,比如广播稿、演讲稿、讨论稿、节目主持人发言稿、通知等应用文体和谈话语体的写作及修改。
再就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言,21世纪的人才必须是思维敏捷,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才,必须是娴于辞令、口齿伶俐、善于社会交际的人才,必须是耳聪目明,“听人说话,能够了解对方要旨”(叶圣陶语)的人才。
然而,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却是:由于语文教学的影响,仍然是只重视书面表达能力训练而忽视口头语言训练;有的甚至将教材中有限的听说专项训练改为学生课外自学;现行中学教材(尤其是高中部分)虽然有听说能力的专项训练,但指导性不强,使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实施,而且没有科学的系统,更没有专门的教材;不少教师认识到口语训练的重要,在教学的实践中想方设法给学生锻炼口才和听力的机会,但毕竟无序;农村中学教学设备的有限又使得有识之士的“教改”实验只是“空中楼阁”;结果,学生读了十几年书,学了十几年语文(且不说在生活中的学习),大多数听说能力却较差,发音不准,吐字不清,语调平淡,语速不当,话不成句,表情难看……成了十足的“书呆子”。
由此可见,中学语文听说教学必须改革,而改革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之中迅速地大面积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中学语文听说教学改革的出路何在
陷入困境之后,必须走出困境。近十年来,笔者一直在农村中学任教,而且一直与同仁一道努力探讨听说教学改革之路。于此且作一总结以就教于大家。
(一)改进教学的组织形式
语文教学必须改革,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改进组织形式,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在研读大量文献和各种语文教改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省属重点农村中学)实际,学生实际个人(自身)素质的实际,大胆改革教学的组织形式,实行“以小组教学为主,以班级教学和个别辅导为辅”的教学组织形式。具体地说,这种组织方式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成立语文学习中心小组。每班4-5人,由有语文特长和语文兴趣较浓的同学组成,语文学科代表兼组长。中心小组的主要职能是:①参加教师备课,研究讨论教学的难点,分析落实教学重点,具体讨论确定教学要点,分析安排训练的知识能力点和训练方式;②负责组织指导、督促和考核本班学习小组(见第2点)的语文学习;③编选拟定语文课文练习和单元练习,组织进行单元检测;④帮助老师批阅修改评析部分作业;⑤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之下负责讲析(或安排组织其他同学讲析)部分课文。——总而言之,让中心小组成为老师的帮手,成为小老师,负责组织、管理具体的语文学习和语文活动。
2.成立了语文学习小组,每组4个成员,各小组同学的语文素质大致相当,座位临近(前后左右同桌,如不是同桌,在语文课和语文活动课时自行调节)。其主要任务是在教师和中心小组的组织引导下完成各项语文学习任务(其中包括课内外的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3.组建了语文中心小组和学习小组之后,教师主要的职责是:①具体指导语文中心小组的工作,在各种语文学习和语文活动中做好示范(比如示范朗读,示范备课讲课,下水作文等等);②组织中心小组讨论制订单元教学要求和课文学习重点;列出课文和单元教学的知识能力点;③重点指导学生学好最重要的基本篇目;④补充语文中心小组讲析课文时遗漏的知识点和未处理好的重点难点,补充与课文或单元有关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⑤编制单元练习,组织单元考试;⑥科学评价语文中心小组和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并提示补正方法;⑦负责课文或单元或语文活动的重要的关键问题的小结或撰写相应的专题论文;⑧编印优秀作文集,组织优秀作文稿;⑨指导各种重要的语文活动(如朗诵、征文、创作课本剧,等等);⑩精选印发课外练习并指导课外阅读。
(二)优化听说能力训练的方法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我采用的听说训练的主要方式有如下4种:
1.朗读。这里所说的朗读主要包括:①早自声朗读课文,精彩片断和要求背诵的篇目;另外每学期补充10篇古诗文,要求背诵。每周三节早自习,每节40分钟,一学期下来,诵读时间达40小时,三年初中或高中,诵读时间达120小时,课文背诵达60多篇;②名篇赏读,间周一节课(课外活动),主要从《中国青年报》、《杂文报》、《散文》、《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等报纸杂志选择精短时文;③新闻会,间周一次,要求全体同学写稿投稿(也可从报纸上荐稿,大量采用根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编拟的新闻稿,每天晚上7:00至7:30是全校学生收看电视新闻的时间);中心小组选稿改稿定稿,再安排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用普通话脱稿播送。
2.读书报告。主要有三种形式:①故事会,每学期2次,在期中考试后进行(因为本校每年春秋两期分别有音乐之春和艺术节,在中期考试后第3周左右进行,故事会就安排在此间的课外活动之中),主要讲成语故事、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生活故事、名人故事、民间传说等等;②读书报告会,每期开学第一周进行,主要讲所读的书籍(以文学名著为主)的基本内容、故事梗概、人物形象;朗诵其中的一两个精彩片断;宣读自己的“文学评论”(实际上是读书心得,往往既省“评”,又省“感”);③假期见闻报告会,每期开学第一周进行,主要是概述自己假期所见所闻所感,在此基础上重点叙述二三事。
3.讨论论辩。①讨论,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其具体方式包括个人钻研、小组讨论、班级讨论、教师(或中心小组)总结发言。②论辩,即组织论辩会,不定期举行,从课本、影视、生活中去选择与语文学习相关的重要的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进行论辩。要求各学习小组在认真准备材料,充分讨论酝酿的基础上写出书面发言材料(或提纲),然后采用双方论争的形式进行辩论;同时组织好“评委会”进行裁判和评定。
4.讲课比赛。
我这里所说的“讲课比赛”主要有两种方式:
①讲析课文。每期一周,一般在期中考试之后的第一周进行(因为本校每期期中考试之后有一次运动会,停课2至3天,学生相对较轻松,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去备课),但必须在开学之初公布教学计划时就要安排各学习小组具体的授课任务(我的教学计划和总结往往是先由中心小组讨论草稿,然后我定稿打印,学生人手一份)。作为教师一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好“讲课”示范,二是具体指导如何备课、如何确定难点、如何设计练习、如何讲课,教给学生“教学”的方法。
②评讲试卷。这里所说的“评讲试卷”主要是指在语文教学其是语文复习中,让学习小组在分头准备认真讨论的基础上对语文试卷进行评讲。要求学生必须讲清:“试题考的是什么(知识点)——怎样考的(角度、题型)——怎样解答(答题技巧)”;必须评准:“试题好不好(难度、信度)——好在何处(科学性)——有何启示(相对于学生而言)”。如果学生评讲时出现不足,教师要认真分析,予以补正。
(三)寻找检测听说能力的科学方法
我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的具体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听写:从内容上说,包括听写词语、句子、句群、语段;从文体上说,主要是古诗文;从方式上说,可以老师朗读学生听写,也可以是学生互相听写。
2.听话答问:通过同学老师诵读或播放录音,要求学生答问。问题不宜设置太多,问题的内容可以是记忆性的,可以是筛选性的,也可以是理解性的。
3.听话笔记:其中包括听课笔记,要求记准要点,记清思路,记住难点,突出重点。
一、把读写结合真正落实到实处
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我们教学课文,主要是在阅读理解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探究写法,理解主旨等,往往忽略了写。那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又如何指导学生写呢?
1.在品味语言中学写句子
课本中的课文,大都是名家名作,语言堪称典范。语文课文中,词语成色丰富多彩,句式配合灵活多样,修辞方式异彩纷呈,韵律节奏感强,章法布局富有变化,语言的艺术美令人陶醉。有的语言具有朴素美,清新隽永,耐人寻味;有的语言具有绚丽美,浓墨重彩,直扑眼帘;有的语言具有雄壮美,激越人心,直捣心田。教学中,应就一句话或几句话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2.在分析段落中学写片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写冬天雪地捕鸟,用了一连串的动词,再现了捕鸟的全过程,而且也表现出了期待、紧张、兴奋的心情。学习这个片断后,可以要求学生用多个动词写一个活动过程。《春》中“春花图”,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春花的美艳、芳香。学习这个片断后,可以要求学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一幅自己心中的春花图。
3.在学完全文后学写续文
有很多课文结束后,给人留下了无穷的想象余地。如《孔乙己》,孔乙己爬出咸亨酒店后,怎样了?是死是活?如果死了,是怎么死的?如果活了,是怎么活下来的……又如《窗》,当不靠窗户的病人移到窗户下,看到外面是一堵光秃秃的墙壁时,他是怎样想的……要求学生学习原文的表现手法写续文。通过写续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在学习古诗文后学习改写
改写的过程是一个新的构思过程,全新剪裁,全新布局的过程。要想让改写引人入胜,必须在原作的基础上适当发挥联想与想象,加入一些适合原作情境的人物描写(对话、动作、神态、心理等)、环境描写等。
二、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学生在平时不注重观察生活,感受不到生活中细微的感人的事情。不注重材料的积累。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开源活水”,积累材料。
1.在课外阅读中积累
叶老说过:“写作是倾吐,阅读是吸收,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这句话说出了从阅读中积累的重要性。古训“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大量的课内外阅读对学好语文、写作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课外读物内容广博、知识丰富、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兼容,是前人悉心观察的结晶,更是学生写作中可以广泛采撷的素材。所以,课外阅读是学生拓宽视野、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要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根据需要和读物内容决定读书方式,从而提高阅读效率,积累广泛而又精要的素材。
2.在校园生活中积累
校园生活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如学习中的酸甜苦辣,游戏中的无穷乐趣,还有主题班会、校运动会、语文口语交际课等,都是学生习作的好素材。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活动,关注活动的过程,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写作空间,充实学生的习作素材。
3.在家庭生活中积累
对于家庭生活,学生往往司空见惯,浓浓的亲情,悉心的关怀;大人的辛劳,自己的享受……他们认为一切都是自然的。为此,应该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家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引导他们思考事情发生的原因,想想事情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体会事情中人物的情感。
4.在社会生活中积累
积累社会生活素材,一是自然方面的,一是人文方面的。这就要求学生走出教室,融入大自然,融入社会,多看、多听、多思。如在春天百花盛开的时节,仔细观察田野、路边、草地、校园等万物复舒的景象;夏日炎炎时节,仔细观察狂风暴雨,观察烈日,观察高温下人们的活动;秋风送爽的时节,寒风凛冽的冬日,留意周围事物的变化;在清澈见底的溪边、湖旁,观察鱼类的安闲、游戈;在马路旁观察车辆行人的繁忙景象;在商店里、市场上,观察顾客、售票员之间怎样买卖商品……从各个角度广泛地积累材料。
三、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
学会修改作文,可以说是提高习作水平的一个途径。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呢?
1.明确修改什么
在学生修改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修改的范围和要求。总的来说,一是看语言是否通顺简洁、准确生动、妥贴得体等;二是看结构,要看段落层次是否清晰,谋篇布局是否合理完整等;三是看中心,立意是否正确,中心是否突出等;四是看材料,是否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等。
2.教会修改方法
修改作文,一般学生都有难度,有的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应利用一些范例来指导学生。示范的作文可以是经过教师批改后的学生优秀作文,也可以是学生的不成功作文。教师指导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如第一步从语言着手,改错别字,改用得不当的词,改不得体的话,改病句,改不通顺的地方。第二步从结构着手,改段落层次不清晰的地方。第三步从选材和中心着手,看选材有没有围绕中心,突出中心的材料有没有详写。
3.要有针对性
一、当年将被开除的学生,现在当了企业经理
追忆到十五年前,当时我曾任一个差班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小灵她个子矮小,皮肤黝黑,头发卷曲,是班上外貌最丑的一位同学,同学给她安了个外号“丑小鸭”。小灵同学的性格是:固执、内向、孤僻。她学习成绩很差,考试除语文科及格外,其他科目从不超过20分。然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农村孩子所特有的倔强脾气和争强好胜的性格。
初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语文、数学、政治四门学科小灵的总分才146分,是班上的倒数第一。初二第一学期她辍学了,因此我曾三次动员该生返校。在家访中我了解到,小灵读到四年级时丧失母亲,三个兄弟姐妹和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由父亲一人抚养,父亲为了让小灵尽快初中毕业,故叫她从小学四年级直接升上初中。
这些情况激起了我对她的关爱和呵护。有一次她在校园内捡到一支铅笔后交公了,我故意“小题大做”,在校园“好人好事”墙报栏上为她写了一封简短的表扬信。平时测验或考试,我给她打的分略比其他同学高,她的作文质量和其他同学同等的情况下,我竟然打到高过其他同学15分。这样树立了她在同学中的威信,也暗中鼓励她进步与成长。
一个学期后,小灵语文进步相当快,每次参加语文或作文竞赛均获年级一、二等奖。
然而,—件意外的事又降临到她的头上。
一天中午,小灵同学一个人在教室看书,突然想起班上小清同学有一本厚厚的《中学生优秀作文精选》,她便从抽屉里随手拿来翻,被书中优美的文章迷住,不料上课时间已到,还没有来得及还书,一放晚学,她又匆匆赶回家了。放晚学后,小清同学已汇报给校长:说她的书被人偷了,且据说小灵同学午休时间一直在教室里看书。当天晚上,小灵同学刚跨进校门,校长就请她到办公室狠狠地训斥:“小灵同学,你今天到底做错了什么事?必须老实交代……”这个瘦小的女孩一时不知所措,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她双腿颤抖,吞吞吐吐地说:“校长,今天我什么坏事也没做,真的。胡说!”“嘭”一声,校长恶狠狠地拍着桌子说道。“给你5分钟时间考虑。”校长又愤愤地说。5分钟过去了,她只是委屈地哭,满眼是泪……这时,她的心灵受到的是多大的伤害呀!
第二天晚上,学校专门为这件事召开班子会议,作为班主任的我也列席了会议。经班子讨论认为:该生确实有偷盗行为,且不承认错误,须作为自动退学处理。顿时,我站起来说:“各位领导,给小灵同学作自动退学处理实在过分,我以我的性命担保她是一名好学生:”在我的再三恳求之下,小灵同学背着留校察看的处分在校继续学习。
小灵同学,她的心灵又受到极大的伤害!
小灵,因受不了学校的留校察看处分,辍学了。痛定思痛,我又登门家访,动员她再次重返校园。到初三第二个学期,她各科均取得优异成绩,特别是写作水平,确实有质的飞跃,她曾先后有许多文章发表在报刊上,我亲自推荐发表在《今日巴马》报的,就有《谈美》、《感受母爱》、《秋雨潇潇》……
当年小灵同学参加中考,总分获516分,考取县级高中重点班。
然而,不幸的事往往会降临到不幸孩子的身上!初三时,因她父亲得了—场重病,故中考一结束,小灵就南下打工,当我拿高中录取通知书到她家后,她已经走了,留给我的又是深深的遗憾。
七年后的教师节前两天,我收到她的来信,信中写道:“尊敬的韦老师,我不是你最好的学生,但您却是我最好的老师,你曾用性命担保我,说我是一位好学生……”信中说她到深圳找工作,因参加竞聘一家企业经理秘书,被聘用了,待遇相当好!
第八年收到她的来信,她已通过自学考试获大学毕业文凭,并已提升到副总经理的职位。
上述事例告诉我们,为人师者不易。退一万步而言,如果小灵同学真的有意偷一本书,我们应给年幼无知的心灵播撒阳光,给她指明方向,这才是为师的做法。“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记》)在这方面徐特立先生曾给我们做了榜样,曾有几位学生和食堂工友闹事,一怒之下,打破了食堂一篮碗,班主任老师、食堂工友告状给徐校长,强烈要求把这几位师范生开除。徐校长想,如果开除他们,把其推向社会,一者断送他们前程;二者又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呢?第二天,徐校长就在校园内张贴了一首诗:“我愿众生青胜蓝,人力物力莫摧残。昨夜不知缘何事,打破厨房碗一篮。”这几位学生见了徐先生的诗句,并非是开除通告,而是道出了一位校长以坦诚的胸怀要求学生改正错误并给学生殷切的期望,他们自觉向校长认错,毕业之后,他们各自走向工作岗位,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当年的调皮生.现在成了高中教师
有十多年教学生涯的我,—幕幕的往事仍那样掀动人心。曾记得,几年前我班有.位特别调皮的学生——小斌。这位学生除了喜欢体育以外,其他科目从不听课,科任教师对他都没有好感。而我却主动地和他交朋友,班上开展的各项活动我都放手让他主持。在一次学校举行的田径运动会上,他努力拼搏,为班集体争得了100米、1500米两项年级冠军。
为了鼓励这位学生,抓住其闪光的一面,在期末的操行评定中,我这样写道:“小斌同学,老师看到你在运动场上,一马当先,努力拼搏,远远地把对手抛在后面,为班集体争得了荣誉,你的精神可嘉可敬,你太棒了。如果你在学习上也拿出像在运动场上的干劲,刻苦拼搏,老师就放心了,我相信以后你会让老师放心的,对吗?老师等着你。”
当这位学生看到我写给他的操行评定时,他泪如泉涌。新学期后,他慢慢改掉一些不良习惯,学习更自觉、更努力了,经过一年拼搏和他体育上具有的天赋,该生作为一名体育考生,考取了市重点高中,现在已成为某高级中学一名出色的体育教师。
为了了解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改进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最近,我们对作文教学的诸多方面作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班级有8个,共410人。其中初中4个班,204人;高中4个班,206人。8个班既有城市中学的,也有农村中学的;既有重点中学的,也有一般中学的,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说服力。调查内容包括作文题材、命题形式、表达方式、作文指导和讲评、课外练笔等方面,几乎涉及到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层面。下面结合调查的结果加以分析、探讨。
一、关于作文题材
题材是写作者摄入文章用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材料。了解学生熟悉哪些题材领域,了解他们作文材料的来源,对我们的命题及作文指导具有重要意义。学生所熟悉的题材领域从总体上来说依次是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从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到家庭生活,高中的人数呈递减的趋势,而初中则反之,呈递增趋势。可以说高中生的生活视野比初中生要广阔一些。二是中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兴趣。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再加上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信息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和形象性,使学生对社会生活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从中获取了丰富的知识。为了具体地了解中学生对社会生活关注的焦点,我们设计了一个简答题:“在社会生活中(包括新闻媒介所报道的),你最关注哪一方面的事情?”回答当然是五花八门的,但比较多地集中在重大新闻、热门话题(包括《焦点访谈》中的内容)、世界体育赛事、国际军事冲突等,可见当代中学生兴趣广泛,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参与意识。由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和评论,如《向“下海”的老师进一言》、《闲话“追星族”》、《我看学校招收“自费生”》、《我为东亚残疾人运动会欢呼》和《小山智丽(即何智丽)该不该挨骂》等。
学生作文题材取自自身生活经历的为数最多,而虚构的也不在少数。学生的虚构不宜一概否定,但不合情理的生编硬造毫无疑问要加以反对。学生写作时生编硬造往往是教师随心所欲的“命题”逼出来的。以取自书刊的间接材料作为作文题材,高中生人数超过初中生一倍,可见高中生的阅读面更广,吸摄力更强。在作文指导中,我们应多引导、多鼓励学生去写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写出真情实感。
二、关于命题形式
命题形式指教师命题与自由命题、命题作文与供料作文。
喜欢自由命题的学生比喜爱教师命题的多,占被调查人数的66.6%。究其原因,一是自由命题在选材、立意、谋篇、表达等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多的灵活性,符合青少年自由、活泼的天性;二是有些教师命题或脱离学生生活,或过俗过滥,限制过死,以致倒了学生的胃口。适当地让学生做一些自由命题作文,即古人所倡导的“放”或“先放后收”,是一条契合学生写作心理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汲取。欧阳修主张“作文之体,初欲奔放”,谢枋也认为“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小心”。刘国正先生也提倡让学生多写“放胆文”,即让学生自己拟题自由作文,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当然,完全“放”长期“放”是不行的,可将教师命题与学生自由命题结合起来,间隔反复,形成螺旋形上升。而教师的命题一定要切合学生的生活、情感实际,点燃他们写作的欲望。
喜爱命题作文的同学略多于喜爱材料作文的同学。从具体的调查材料来看,初中学生喜爱命题作文的更多一些,而高中学生在两者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这与初中段较多地训练命题作文,而到了高中段适当地增加了材料作文所造成的学生的思维定势有一定的关系。
三、关于文体和表达方式
从表5、表6统计的数字来看,初、高中学生在文体和表达方式的选择上存在着明显的年龄段差异,初中学生喜欢记叙文和叙述、描写表达方式的占有优势,高中学生喜欢议论文和议论这种表达方式的占有优势,反映了初中学生偏重感性思维、高中学生偏重理性思维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可因势利导,引导初中学生多写记叙性的文章,要求写得具体、生动、形象;而对高中学生,应引导他们多分析一些社会、人生问题,力求深入、辩证,具有理性色彩。
选“说明文”和“说明”的只有20人和12人,分别只占总数的4.9%和2.9%。学生为什么对写说明文这么不感兴趣?一、说明文的内容要求具有科学性,不含或较少含有形象性和情感性,因此,一般来说,学生较难把握,缺乏探究的热情;二、说明文阅读教学往往显得枯燥、平板,知识讲解多,而情趣激发少,因而也间接影响了学生对写作说明文的兴趣;三、说明文写作教学方法单一,往往满足于布置题目,不善于唤起学生的写作冲动,不能使学生体验到作“有米之炊”的成功的乐趣。说明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表达能力,与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要重视说明文的写作教学。在说明文写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写作兴趣,要有一个搜集、分析、整理材料的阶段,决不能以布置一个题目或交给几则材料而简单了事。可以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如组织学生上街检查、搜集错别字,然后,说明产生错别字的现象、原因和纠正的方法;也可以设置特定的情景,如让每个学生带一样自己心爱的玩具或工艺品,互相观摩、欣赏,然后说明它的形象特点和心爱的原因等等。总之,要让学生有话要说,有话可说。
四、关于作文指导
根据“你对作文指导有什么要求和建议”的提问,学生作出了令人深思的回答。这些回答出自内心,发诸真情,是我们平时所不易听到的,对我们改进作文指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生的要求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下列三个方面。
第一,作文指导要着力于激发写作兴趣,打开思路,并给学生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作文指导应指在要害处,导在兴趣上,让学生的眼睛发亮、发光。”“指导时多点拨,少一些老师自己的见解,这样可使我们打开思路,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写,不致在框框里打转。”“对于一些题目,老师不应讲得十分透彻,应该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些话语在指出了教学弊端的同时提出了恳切的希望,值得我们反思。在这方面,国外的一些作文指导经验可资借鉴。如英国的作文教学,鉴于学生不会写好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就在学生作文前,教师先设法给学生各种各样的启发和素材,如看图画,读书,听音乐,看戏剧,讨论等,以唤起学生作文兴趣。
第二,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或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神游其中,使他们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学生的生活经历比起成年人来当然不够丰富,但也并不是白纸一张。作文指导应该唤起学生对自己某种生活的回忆,激起相应的情感体验,使之产生不吐不快的强烈冲动。学生说得好:“建议老师着重开发同学们的生活和思想的源泉,从而使同学们写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体会最深的,而不是按老师讲的一般套路去刻意虚构。”“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确实,有丰富的生活,有强烈的表达动机,才有可能写好作文。
第三,适当淡化写作技巧的指导。对写作方法、写作技巧作一些相机点拨,是完全必要的,但如果喋喋不休大谈作法,而不注重开启生活、情感这一源泉,那就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非但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误导学生,使他们以为只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就可以包医百病了。不但如此,“过多地强调写作技巧的提高,学生反而对写作文易产生厌恶的情绪”。(王晨、徐同编《国外语文教学概况》第39页)因此,有必要提出“适当淡化写作技巧的指导”这一观点。对此,学生也有强烈的呼声:“作文指导对写法不能提示太多,否则会影响学生的写作情绪和思路。”“应理论联系实际,少讲空话、套话。”“作文指导应将学生易写偏的地方加以点拨,但最好不要多举例,多讲解写法,否则易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个范围内,得不到扩展。”确实,在作文指导中,教师应力戒空话、套话,作一点切实、精要的点拨。
五、关于作文批改和讲评
真正要求精批细改的学生只占少数(这部分学生往往是差生),另有一部分认为不妨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改或互改,而大部分学生认为比较有效的作文评改方式是教师批阅后加以讲评。这后一种评改方式是教师所经常运用并取得了实际成效的,为学生所熟悉和喜爱。
为了更加具体、深入地了解学生对作文讲评的要求和建议,我们又采用要求简答的形式进行了具体的调查。学生的回答主要集中在下列三个方面:一是遵循鼓励性原则,就是多肯定,多表扬,少批评,不嘲讽,即使对一些典型的毛病非指出不可,也要抱着诚恳亲切的态度,嘲讽决不是教学幽默。学生说得好:“讲评时,好的文章应加以表扬和宣读,而对较差的文章则不应责备。否则容易使这些学生难堪,从而失去对作文乃至对语文的兴趣。讲评时,应将作文中欠缺的地方分析透,然后告诉学生改的方法。”“不要把作文讲评课上成批评课或笑话课。”我们应该让学生特别是作文差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们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并使这种快乐和信心转化成追求的具体行动。二是多采用比较的方法。学生说:“讲评时应重复一下作文指导时的话,好让学生与自己的文章对照一下,看是否符合要求。”“在作文讲评时最好把好的作文与差的作文都读一读,先让我们自己比较,然后再指出好的好在哪里,差的差在哪里,最后再读一、两篇范文,让我们在比较之后有所收获。”“作文讲评应以一至两篇好文章和差文章为例,先让同学们发表意见,然后老师讲评。”这些建议包括了三方面的比较:一是将习作与写作要求进行比照,二是将好作文与差作文进行比较,三是将学生作文与范文(或优秀作文)进行比较,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差距所在及努力的方向。三是多分析“为什么”。讲评时罗列一些现象,套用几句术语是懒汉的做法,我们需要的是根据学生的作文实际作一些具体深入的分析,正像学生所要求的:“作文讲评要有针对性,哪篇好,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说它好,哪篇不好,不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说它不好,都要使我们弄清楚。”讲评不必面面俱到,但对讲到的那一点必须抓准、讲透,分析得情理俱足,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六、关于课外练笔
课外练笔是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作文教学必要的补充和延伸,理应列入我们调查和思考的范围。
表8
(附图{图})
表9
(附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