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运动安全计划范文

运动安全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运动安全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运动安全计划

第1篇:运动安全计划范文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标准化作业;安全运行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M7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5-0082-03

在整个配电网络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设备,它能够及时并快速地处理和诊断各种配电网络故障,并能够及时处理各种问题,使故障线路得以自动恢复,增强整个配电网络的管理水平。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使继电保护能够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相结合,增强电力系统的故障处理能力。针对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当及时提出系统、完善的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管理对策,从整体上提升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水平,从而提高配电网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 开展标准化的作业工作

在继电保护中,因工作中布置的安全措施不完善或者工作终结时应恢复而未恢复接线经常导致事故或障碍发生。在开展的“无违章员工、无违章班组、无违章企业”工作中,强调了标准化作业和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

目前,要对包括继保专业在内的各专业工作中存在的危险点进行认真的分析,并认真贯彻执行《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将安全防范关口前移,做好对风险的差异化,克服工作中习惯性违章的毛病,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1.1 案 例

2014年8月25日,河源供电局继保人员在220 kV河源站进行220 kV母差及失灵主一保护验收接入工作。本次接入的支路有#1主变、#2主变、#3主变、新河甲线、新河乙线、河联甲线、河联乙线、热河甲线、热河乙线、旁路及母联共11条支路。接入及测试采用以下方法:

①采用万用表电阻档对线,确认线芯正确。

②母差保护屏的电缆芯线先接入,线路保护屏接入标号为101的芯线时,在母差保护屏用万用表电压档测量正电位是否正常;线路保护屏接入标号为R133的芯线时,在母差保护屏用万用表测量负电位是否正常。事件前运行方式如图1所示,事件后运行方式如图2所示。

19时05分,完成了河联甲线、新河乙线等8个间隔二次回路接入工作。

19时13分,工作班人员何某某在完成220 kV河联乙线对线工作后,等待线路保护侧工作人员接入期间,母差保护屏处工作人员想再次确认已接入间隔电位是否正确。工作人员何某某在使用万用表电阻档完成河联乙线两侧对线后,没有将挡位切换至电压档,直接测量已带电的河联甲线间隔,表笔导通母差屏1C6D1、1C6D3端子(出口跳河联甲线跳闸回路),造成开关跳闸。由于站内事故音响声音小,而保护屏相隔控制台较远,该工作人员未听到事故音响,继续进行跳其他回路间隔测量,再次误导通已接入的新河乙线跳闸回路(母差屏1C7D1、1C7D3端子),造成新河乙线开关跳闸。此时,现场监护人员发现万用表测试声音异常,立刻制止了工作人员继续测量。出口跳闸回路示意图如图3所示。

1.2 事件定级

依据“35 kV以上输变电设备一般误操作、误碰误动、误(漏)接线、误整定、误调试、调度或变电站监控过失”认定为三级事件。

1.3 原因分析

1.3.1 直接原因

工作班组人员在没有确认万用表挡位的情况下,误用电阻档测量已带电的河联甲线、新河乙线跳闸出口回路,造成河联甲线2226开关及新河乙线2218开关跳闸回路通过万用表误导通跳闸。

1.3.2 间接原因

工作班人员现场作业不规范,没有做足二次安全措施,对母差跳闸出口回路认识不足,未能理解二次回路一经接入即视为带电设备的安全警示,现场监督不到位。

①现场工作人员工作随意,在没有通知工作监护人的情况下,自行测量已带电的河联甲线、新河乙线跳闸出口回路;监护人员监护意识不强,未能及时制止不规范的行为。

②二次安全措施单中未针对已接入间隔制定隔离措施(使用绝缘胶布隔离),埋下了后续作业过程中发生误测量的隐患。

③作业全过程对工作危险点评估不足,作业前只有

《10~500 kV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未制定相应回路接入的作业表单,危险点控制措施卡没有针对本项工作提出具体风险控制措施。

④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后事故音响设备不够响,河联甲线跳闸时,工作人员没能第一时间听到事故音响信号,导致再次误导通新河乙线跳闸回路,造成事件扩大。

1.4 暴露的问题

①基层班组人员对风险分析不全面,安全意识淡薄,作业不严谨,行为不规范,风险管控能力不强,现场安全监护不到位,未能有效监督作业人员行为。

②施工方案风险辨析不足,没有针对性防范措施,方案审查过程把关不严。工程全过程安全监护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现场作业的安全隐患。

③安全技术交底不足,班前会流于形式,作业风险点传递不到位,工作班成员未能理解作业风险点。

④工作票填写不规范,危险点控制措施卡无针对性。验收过程未执行验收表单,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无确认记录。

⑤作业方法不恰当,导致作业风险提高,安全措施不足,未对已接入的运行间隔做好隔离措施,未能有效防止误导通已接入回路。

⑥班组业务培训不到位,班组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2 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特征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可以及时检测线路的故障问题,并能够实现自动处理,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现阶段,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电力系统化也逐渐突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将更多高技术含量的设备运用到配电网络中,使继电保护方式得以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也增强了继电保护的快速反应能力。与以往的配电保护设备相比,目前的配电保护装置运用了较为先进的继电保护技术,在技术水平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飞跃,在仪表检测等方面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事故信号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全面地显示出来。电子技术也带动了继电保护装置的转变与更新,使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实现自动检测与处理,增强了整个配电网络的安全性,在继电保护的集成化程度上也得以提高,也便于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与调试。另一方面,继电保护装置的操作也更为便捷,具有了更加全面和强大的功能,增强了配电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总而言之,继电保护装置充分运用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并有效运用了电力技术和通信技术,具有更强的性能特点,能够适应较为恶劣的工作环境,并具有抗干扰和防雷击等功能,提升了电力系统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

3 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策略

3.1 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与质量,做好继电保护的

选型设计

为了确保配电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要增强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构建更加稳定的继电保护系统。要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装置,并确保及时、准确地安装相关保护装置,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发生动作。为了增强继电保护的稳定性,降低电力系统的安全隐患,继电保护装置不能随意干扰配电系统的运行,防止继电保护装置给电力系统带来安全隐患。要将可靠性作为继电保护的重要原则,并要确保电力系统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做出快速和敏捷的反应,增强继电保护装置的速动性与灵敏度,及时发现和排除电力线路存在的故障和问题,降低故障对电力线路的损坏。要通过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实现线路的自动重合,并能在问题发生时启动备用电源,缩小故障的影响范围,增强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对于配电网络系统来说,继电保护可以及时对故障作出迅速的反应,并对线路中的各种设施进行保护。如果线路出现故障,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及时判别故障发生的位置,并对故障线路发出跳闸指令,将配电网络的故障元件与整个系统相隔离,避免故障造成更大的损坏,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3.2 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与安装,增强继电保护运

行的安全性

在继电保护的安装和运行时,要将安全性和可靠性放在第一位,要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配置合理的继电保护装置,并不断提高继电保护的质量,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技术含量,确保配电网络可以稳定安全运行。要严格遵循相关的要求进行安装、选型和调试,并做好施工和维护过程中的管理工作,通过后台监控仔细检查安装和维护的每一个细节,确保安装施工的准确无误,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施工环境,并明确每位工作人员的责任与权限,做到合理分工、权责明确,实现各部门的有机协调和配合,共同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和维护工作。总而言之,只有加强继电保护调试与安装过程的监管,才能如期完成施工目标,并维护好各种设备,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3.3 完善线路网络的安装,做好电力线路的运行维护

要严格管理配电网络线路的安装,并做好电力线路和继电保护的施工验收,依照相关管理规范做好安全运行管理工作。在具体的验收过程中,应当根据继电保护设备的特性做好性能测试,确保各项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和遥控能力都符合电力系统的要求,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水平。要根据继电保护装置的特征,制定出相匹配的管理方法与操作规范,控制好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环境,贯彻落实好继电保护的相关管理制度。对于验收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图纸和报告书等资料,要进行妥善的保管,做好数据内容的备份,并交由上级主管部门存档,便于今后的电力系统管理和维护,为今后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根据电力系统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与技术水平,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各项设备的运行与管理要领,掌握接线的情况和运行要求,及时准确地发现系统中出现的故障,更加准确地对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预测与分析。

4 结 语

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要根据配电系统的实际情况,做好继电保护的控制和管理。要根据继电保护的相关制度和实际需求制定出详细的管理和维护测量,做好选型、施工、调试与安装工作,并做好试运行和维护的保养工作,严格管理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环境,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为电力系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学建.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相关安全管理问题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17).

第2篇:运动安全计划范文

关键词: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电力技术与变电站结合催生了自动化变电站,其支撑系统融合了大量尖端技术,如计算机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以及服务层面的信息处理技术等,这些技术共同满足了自动化控制的要求,从而对功能日益多样化和运行维护日益复杂化的的变电站内部运行模式的优化更新。我国目前基于110kV的自动化变电站设计坚持的原则是“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立足“小型化、户外式、造价低、安全可靠”的发展方向,从以上两个角度来说,自动化系统支撑下的变电站还必须具备远程监控、测量和无人操作的技术支撑,进一步释放变电站维护人员不足的压力,其实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这也代表了变电站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从介绍我国目前110kV变电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构成及特点,分析了当前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自动化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对策。

1 基于110kV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构成

1.1 110kV自动化变电站工作原理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规划设计前都是遵照模块化设计,如核心模块计算机保护系统、监视系统等均要求模块组合生成,以确保配置上互相协调运行。在整个自动化系统这一大系统下,分布着大量子系统,子系统同样分为软件和硬件,在此子系统软件与大系统支撑的软件相同,而子系统硬件则有微机系统、模拟量I/O回路、开关量I/O回路、人机对话接口回路、通信回路及终端的电源系统。而在这模块功能中,模拟量I/O回路和开关量I/O回路的主要作用是实现数据采集功能、自动控制功能的实现。变电站许多其他参数指标都是模拟量,如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温度等,而微机仅仅只能识别数字量,因此,模拟信号应经过处理后变成数字信号才能输入到微机,而微机的指令同样要变化成模拟量后才能输出到设备。

微机系统是整个自动化系统的核心,其由微处理器、存储器、板块等,通常但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TS,添加安装相关的软件到系统上以实现特殊的控制性能。自动化系统一般经过通信回路与其他微机系统实现通行作用。

1.2 自动化系统结构组成

伴随着自动化技术的日益发展,自动化系统走向多元构成,目前主要有集中式、分布集中式、分层分布式、完全分布式等。在这些自动化系统类型中,分布集中式结构代表了未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此种系统结构具备的特点适应了未来变电站的发展趋向,即面向变电站的元件、开关间隔进行设计,对于变电站运行需要用到的数据信息可以通过集中处理的方式,让控制系统能达到智能化操作的需要,主控室主控单元利用现场总线与这些分散的单元通信,同时把功能分布与物理分散实现有机结合,再经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管理和交换信息,从而保证了各项单元结构的独立运行。

1.3 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实现

数据采集控制、继电保护是自动化变电站最主要、也是最为基本的功能。电力行业常提到的“四遥”即遥测、遥控、遥信和遥调就是指数据信息的采集控制功能要求。而至于继电保护功能则是依赖一体化装置实现和满足变电站正产运行需要的各项性能要求。此外,数据传输功能也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另外一个重要的功能,其能够实现系统内部各项数据的传输,既是将控制信号发送给各系统装置,以满足现实控制操作的要求。传输功能也可以把有关数据上传至上级调度并接受相应的调度命令,达到了现代通信技术的需要。监视功能自动化系统作用日益突出的一项功能。为了确保变电站发生情况时操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要求系统必须具备远程监视功能,该功能包括运行监视故障记录与测距、事故顺序记录与事故追忆功能、安全监视、人机联系、打印功能等。变电站正常运行时,系统的连续自检功能可以检测到多个方面的状况,如:工作状态、I/O接口状态、故障状态等,从而把数据信息传达给值班人员。

2 110kV自动化变电站特点

2.1 突出的信号采集功能。与常规变电站相比,自动化下的变电站能够很好地完成整个变电站的监控、维护和远东功能,包括设备运行状态监视、信号报警、SOE测量、防误闭锁等功能。

2.2 良好的人机界面。计算机控制和网路接入是自动化显著的特点,整个自动化系统装置都配备了计算接接口,方便了日常调试和运行维护。

2.3 安全的自动化调整。过去的变电站的一些日常操作流程是变电运行人员在接到调度下令后执行操作,这种全人工执行方式过程繁琐、滞后,且极易发生误操作事故,而自动化变电站的负荷调整、电压调节及电量报表等均由计算机调度直接完成,从而大大降低了人为因素,也就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3 当前基于110kV下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前面提到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组成和主要功能实现,涉及到了信号遥控、数据采集以及继电保护等,这些及时自动化控制的优势所在,同样也是极易出现问题的地方,需要加以严格防范。

3.1 遥控信号误动。由于自动化变电通信控制器通过串口与MODEM相连、MODEM与通道接通送至主站,然而因为装置保护规约复杂,在主站对保护规约进行扩展和接口运行过程中常常发生遥控信号误动问题,分析原因可能与规约处理不到位有关,也可能是测控单元装置运行失常问题。

3.2 实时监控数据转为零。在监视电压曲线、电流曲线时会出现每隔一段时间数据转为零的现象,前后分析毫无规律性,分析原因可能与测控单元装置有关。

3.3 双击切换故障。通常情况下,自动化变电站双机以串口通信为主太网为辅的相互监视状态,主备状态正确按道理可以绝对保证,然而实际中,双机在切换过程中会发生两台通信控制器全部跳转成备用值班机状态,从而导致通信控制器因倚赖一台控制器而出现死机现象,数据无法刷新,遥控因此失效。

3.4 继电保护与监视系统通讯偶有中断。自动化系统虽有保护装置,但存在误发信号问题,造成保护管理机出现死机,发信不正确,导致信号中断。

4 提高110kV自动化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对策

4.1 优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

前面提到过,110kV自动化变电站设计执行国家规定的“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规划原则,立足“小型化、户外式、造价低、安全可靠”的发展方向。二次设计应着重加强变电站现场对主变温度、母线电压电流等核心运行参数进行简单直观显现,以便于监控。可继续保留常规变电站的预告信号和事故信号功能,方便变电值班人员发现设备异常,及时处理事故。

4.2 常规变电站的自动化改造

在我国相对落后的地区还分布着大量的常规变电站,因此改造这些常规变电站对扭转变电站安全运行事故高发率有着显著的意义。由于变电站自动化控制的基础依赖一次设备,因此常规变电站的改造因立足一次设备。改造依据自动化要求,电磁式继电器改为 “四遥”集成模块保护,变电站各种信号通过 RTU 柜传送调度中心,变电站现场电压、电流、温升等主要参数显示以突出直观、简单,方便监控。

4.3 运行管理模式的转变

考虑到变电站的分布特点,目前我国自动化变电站运行管理人员配置基本是坚持少人或无人值班制。少人值班模式只是相较常规变电站简单地减少人数,而无人值班模式就是“无人值班,有人看守”,但对以上两种值班模式还存在争议,但笔者认为“少人值班”模式总体而言更具可行性。一是变电站担负城乡供电重任,值班岗位关系着供电设备安全运行,因此从重要性来说必须要加强;二是大量变电站分布在远郊或广袤的农村地区,人员稀少,交通不便,无人值班模式涉及到人员安全,而长期一人驻守更是危险,因此少人值班模式兼顾了二者,安全问题得到解决;三是变电站自动化必然带来的是设备的高新化,客观上要求值班人员素质必要相应地提高。因此“少人值班”的运行管理模式必须选用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人员来管理。

结语

随着110kV自动化系统的逐步推广,其优越的功能、灵活的手段很好地解决的常规变电站存在的问题,满足了安全运行的各种要求,代表了我国电网未来发展的方向。随着对常规变电站改造的开展,突出简单、使用和可靠原则的变电站自动化设计要求,我国低高压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现状将显著改善。

参考文献

第3篇:运动安全计划范文

【关键词】田径运动 运动训练 肌肉损伤

我国一直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田径运动由于其不需要特殊的训练场地与训练器材深受人们的喜爱。当然,如果没有采用正确的锻炼方法,开展田径运动很容易导致肌肉损伤,肌肉损伤后不仅影响正常的工作、娱乐,对身体健康也有不良的影响,因此,大家一定要正确开展体育锻炼,尽量避免肌肉拉伤。

一、肌肉拉伤的影响因素

所谓的肌肉拉伤是指人们在全速疾跑时,大腿后群肌肉和小腿的肌肉产生剧烈的疼痛,从而无法继续进行各种体育运动的一种运动损伤。其中,大腿后群肌肉拉伤是田径运动中发生最多的运动损伤,其对人体的健康影响程度也是最深的,一旦发生大腿后群肌肉拉伤,前后要花几个月才能完全恢复健康,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将会造成很大的困扰。大腿后群肌肉拉伤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肌肉做猛烈的收缩时,收缩力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受的能力从而导致的而肌肉损伤。肌肉拉伤的另一原因,是由于在田径运动中肌肉受力拉伸时,超过了肌肉本身特有的伸展程度而导致损伤。最容易出现这种肌肉拉伤的田径运动是跨栏,由于跨栏运动需要人体大腿伸长较长的长度,腿抬得也比较高,在跨栏中摆动腿时容易造成拉伤。另外,短跑中屈膝前摆、准备活动中的压腿劈叉等练习时由于腿部肌肉猛烈收缩或伸长,容易使腿部对抗肌(大腿后群肌肉)快速拉长而发生损伤。另外,进行体育锻炼的天气、环境等也是造成对肌肉拉伤重要因素,如天气过于寒冷,温差太大,锻炼场地凹凸不平等都容易导致肌肉拉伤。气温过低时,肌肉的粘滞性增大,再加上田径运动运动强度大,若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很容易导致肌肉拉伤。场地若是凹凸不平,锻炼时则容易滑倒造成肌肉拉伤。

二、肌肉拉伤的原因

(一)安全意识不足

田径运动是人们开展得最多的体育活动,很多人都有晨跑或者晚跑的习惯。正是由于此项活动太过普遍,导致人们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很多人在进行锻炼之前,没有做准备活动的习惯,直接就开始跑步,也没有做相应的保护措施,很容易在运动中出现肌肉拉伤。一般来说,普通人进行体育锻炼还不太容易出现肌肉拉伤,但专业的运动员运动强度大,训练时间长,很容易出现肌肉损伤。很多教练员和运动员仍然没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很多运动员常常因为肌肉拉伤无法进行训练,从而影响比赛很是可惜。很多教练员只注重训练强度,安全工作做得不到位,也没有对运动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使得运动员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容易在训练中导致受伤。

(二)训练安排不科学

在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科学的组织安排训练运动量和强度非常重要的。很多人都是一时兴起开始运动的,没有预留固定的时间进行锻炼。而一些人想短期内达到很好的健身效果,不注重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长时间的田径运动,很容易造成肌肉拉伤。另外,很多人在锻炼之前,对自己的生理特点、身体状况没有进行全面的了解,盲目进行锻炼,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运动训练内容及负荷,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人若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的田径运动,一旦超过自己的身体负荷,往往就会由于肌肉过度伸长或收缩从而造成拉伤。

(三)准备活动不充分

准备活动不充分或不科学,也是造成田径运动训练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人不看重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不进行准备活动或者只是简单地进行准备活动后就开始高强度的田径运动,很容易造成肌肉拉伤。准备活动的目的是让肌肉温度上升,使得肌肉与内脏的功能达到运动时所需要的最佳状态。若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腿部肌肉还处在比较僵硬的状态,自然无法保证身体各部位以最佳状态投入到运动训练过程中,这时突然进行过度的拉伸或收缩运动,肌肉自然很容易出现拉伤。

三、肌肉拉伤的预防

(一)提高安全意识

不管是普通人进行的体育锻炼,还是专业运动员进行的高强度训练,都应该提高安全防护意识。普通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专业的田径运动中容易出现的肌肉拉上的防治相关信息,学习与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并选择合适的场地和天气进行锻炼,在恶劣的天气情况下尽量选择不锻炼,减少肌肉拉伤的出现。而对于专业的运动员,则要更加注重安全意识的提高,教练员应该对各类可能发生的运动训练损伤做好预防工作,深入分析运动训练损伤的主要原因,并时常对运动员进行提高安全意识思想教育,要求运动员掌握各类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在出现肌肉损伤时,能够进行简单的急救工作,把运动员的肌肉损伤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长期训练计划和短期训练计划也是减少肌肉拉伤的有效办法。对于普通人来说,首先要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的了解,若是腿部受过伤或者身体素质比较差,则应该到医院进行咨询,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锻炼计划制定,切忌盲目进行高强度田径运动。专业的运动员要根据教练的安排进行训练,教练员应该充分了解每一个身体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运动时间及运动强度。对于刚开始进行训练的运动员,训练强度要循序渐进,尽量避免局部运动负荷过重。

(三)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只要做到充分的准备活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现肌肉拉伤的,因此,锻炼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十分必要。尤其在气温变化交替的季节和寒冷的天气时,要适当延长准备活动的时间,先做些全身的活动,然后做到大腿前、后肌肉群,要多做几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应该做到全身有一定的发热感后才算充分,这时候肌肉已经充分伸展也比较灵活,还要注意控制运动的强度,尽量避免出现运动拉伤。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很多原因都能导致田径运动中的肌肉拉伤,如安全意识不足、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锻炼计划不合理都容易出现肌肉拉伤。因此,在进行田径体育锻炼的是时候,一定要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科学锻炼,避免出现肌肉拉伤,给生活、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第4篇:运动安全计划范文

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深化教学改革,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贯彻《小学生体育健康标准》。

二、主要工作目标

1、认真制订学校体育工作计划。

2、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认真备好课,上好每堂体育课,保证学生在校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做好活动计划、记录,制定安全预案。

3、抓好体育达标的训练和测验工作。

4、认真贯彻和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逐步加以完善。

5、督促各年级认真上好两操两课,做到保质保量,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6、积极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继续抓好学校各运动队的业余运动训练。

7、注重体育课及体育活动安全。

8、配合中心校参加大兴区传统校运动会。

9、认真配合中心校参加镇教职工运动会。

三、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

(1)制定体育教学计划,学校各项体育管理制度。

(2)组建运动队,制定各队活动计划及管理措施

(3)配合中心校参加区传统校小学生运动会

(4)复习、纠正广播操及眼保健操

(5)认真上好课间操,有检查、有评比记录

(6)日常体育工作

十月:

(1)日常体育工作

(2)组织教师参加镇教职工运动会

(3)开展篮球运动

十一月:

(1)开展民族体育项目

(2)组织好冬季长跑工作

(3)日常体育工作

十二月:

(1)日常体育工作

(2)学生期末评价

(3)梳理档案

(4)做好总结工作

第5篇:运动安全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中体育;伤害事故;学生;安全

高中体育课是在室内、室外场地中进行的一项活动,每节课都会成为育人、育体、育心的过程。随着青少年身体茁壮成长,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然而,体育课课上由于运动量较大,负荷强,学生经常发生扭伤、挫伤、碰伤等运动损伤,甚至可能发生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对学生、家长和学校带来巨大的伤害。因此,体育课上的意外伤害让家长、教师和学校十分担忧。可见,在体育课堂中,如何预防和减少体育运动造成的伤害事故,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技能和身体素质是当代体育老师面临的一重大课题和挑战。

一、提高教师对体育课程的安全意识

体育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又将素质教育提高到更探层次的探究,因此,体育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由于体育课的特殊性质,为了避免学生出现意外伤害事故,作为体育老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认真备课,钻研教学内容,上课时布置好场地和、器材和教学用具,并要仔细检查,确保安全。在上课时,要提前将器材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告知给学生,做好伤害事故发生的预防工作。同时,针对意外伤害事故,教师要及时做好处理。

二、加强体育设施管理

1. 体育器材质量保证。

学校购进的体育设施一定要保证质量,并且将购进来源务必做好登记,以免体育设施出现质量问题时,便于联系售后维修。此外,学校要有专人负责场地体育设施的管理和养护工作,定期检查体育设施的使用状况,及时排查运动伤害事故的隐患,并保存相关记录,一旦发现体育设施损坏需要被维修时,应尽快维修。维修期间应该设置明显的安全警告标志,禁止学生使用,以免发生意外。

2. 室内体育馆制订安全制度。

体育馆要有安全制度和安全设施。明确体育场馆的基本安全制度,如:绝对禁止在体育馆内嬉戏;必需穿着运动服装与运动鞋才可进入;没有管理人员在场监督时,不得擅自使用运动训练室中的任何器材;随时保持馆内的整洁等等。

为了保证体育馆内光线充足,防止学生不慎滑倒,体育馆内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地板要选择好清洗和保养的,而且需要铺上防滑垫;体院馆内要至少设有一部电话,以免出现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与当地医院取得联系,保证急求措施的及时性。

3. 利用标示提醒学生安全事项。

在体育场地张贴安全须知,向学生介绍体育设施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此外,针对一些存在潜在危险性的体育设施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需要注意的是,安全须知和警示标志需要在体育场地醒目的地方,比如,休息室、体育器材旁边等学生容易看到的地方。

三、降低体育器材带来的安全隐患

针对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事故,体育老师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体育器材的安全隐患进行定期排查,降低体育器材带来的安全隐患。在开展体育活动前,体育教师要认真备课,针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要有充分的预估,做好预防工作。同时,针对每一项体育运动,教师除了要做好讲授工作,进一步规范体育行为,还要告诉学生正确处理运动伤害的方法,并且,要做好保障工作,以减少体育运动伤害的几率。然而,体育课时间毕竟有限,要帮助学生规范体育运动,养成正确的运动习惯,树立预防及正确处理意外伤害的观念,体育教师就必须通过各种信息管理通道向学生随时随地的源源不断的传递有关知识,才能有效的避免和减少体育运动出现的意外事故。

具体而言,学校可以组织关于体育安全知识的专题课,可以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教师做防范体育运动伤害知识的讲座,也可以请遭遇过运动伤害的学生现身说法,引起广大学生的安全注意。也可以组织体育安全知识竞赛,在体育场地和学校宣传栏等醒目位置采取趣味横生的漫画等多种形式宣传体育安全知识等等。相信通过这些手段可以避免学生对运动伤害的危险。

四、体育教育要规范模式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体育教学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并引入风险管理的理念对其内容实行审核。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是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即识别教学中可能造成运动伤害的风险因素,评估这些风险因素的危害度,通过运动伤害防护控制风险因素的危害。通过风险管理审核控制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的风险,变被动应对运动伤害为主动管理,降低体育教学风险性。

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制定授课计划、教案,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要科学组织教学,严格检查学生的服装和穿戴是否符合教学要求,检查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在体育运动前,要做好运动的热身活动,尤其是易受伤部位的准备活动。要严格遵照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运动强度,使其在学生的可承受范围内。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要做好督导工作,时刻注意学生的安全,在必要的时候采取及时的保障措施。

作为体育教师,我们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规范体育活动,加强安全防患意识,加强体育设施和器材的管理,做好体育安全教育宣传,最大限度的降低体育运动意外事件发生的风险,确保体育教育工作正常顺利开展,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丁志强.中学体育教学中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1,(3).

第6篇:运动安全计划范文

7月28日,中国户外领军品牌奥索卡在北京举行了公司成立15周年盛大庆典活动,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李致新,奥运火炬手、中国登山队队长、奥索卡形象代言人王勇峰,西藏登山队队长尼玛次仁;著名西部探险摄影家吕玲珑,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计划的英雄,CCTV著名主持人张斌等各界朋友、合作伙伴及五十余家权威媒体出席了此次盛典。活动当天,奥索卡呈现了一台以户外精神为主线,以现代艺术为表现手法的精彩演出。随着奥索卡15周年庆典的举办,奥索卡与西藏高山救援队一起成立的“雪山守护计划”也于当晚正式开启,这项计划旨在提倡环保登山,宣扬最朴实的登山精神,保护登山者,普及户外探险知识,传播正确的户外探险观念,并聘请著名西部探险摄影家吕玲珑先生担任形象大使。

在户外运动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城市,走进大自然,而山峰作为自我极限挑战的最佳选择,一直受到许多户外爱好者的青睐。然而随着攀登人数的增多,不仅使山峰环境受到了一定影响,各种山难也屡有发生,登山作为一项具有一定危险的户外运动,户外爱好者的挑战的同时,也应当具有全面的户外探险知识。所以,无论是攀登城市近效的上峦,还是作为登山代名词的世界第三极珠峰,拥有专业的登山知识及良好的安全意识都是极为重要的。

作为国内专业户外品牌的奥索卡,也一直将户外爱好者的安全视为己任,尤其是在登山方面,人们提到奥索卡,都会与这15年来发生的伟大登山事件联系在一起,举办的首届中国登山节、首届西藏登山节;赞助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计划的圆满完成;乃至奥运圣火珠峰传递都伴随着奥索卡的身影。而“雪山守护计划”的启动,正是奥索卡对于安全登山的一份关注和努力,其意义不仅仅是一项行动所能涵盖,而是一种积极深远的影响,在未来的几年中,为户外爱好者树立正确的户外观念,提供正确的户外救援方法,让安全户外深入人心。

登山的核心是人,而安全户外的核心则是拥有良好的安全意识和正确的户外运动方法,这亦是雪山守护计划的核心所在。提倡环保登山理念以及对拯救生命的坚定信心和行动,雪山守护计划的启动,是奥索卡作为山峰守护者的郑重承诺。

第7篇:运动安全计划范文

关键词:跨栏跑;运动损伤;运动预防

跨栏跑,是途中设有固定数量、固定距离、固定高度栏架的短跑项目,也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比较复杂、节奏性比较强、锻炼价值比较高的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多种运动能力和先进的科学训练方法,同时注意在运动中避免受到伤害,这都是提高运动员成绩的有力保障。

一、运动损伤原因

(一)思想因素

1、对运动损伤的预防不重视,训练不注意安全,对损伤的发生不分析原因,不总结经验,吸取教训。2、盲目冒失地进行锻练,急于求成,忽视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原则。3、意志品质不坚强。

(二)准备活动

1、不做准备活动:由于机能惰性,各部分机能没有相应提高,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2、准备活动不充分: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系统的机能还没有充分做好准备,就投入到紧张的正式运动,或者准备活动较马虎。3、准备活动内容与运动的基本内容结合不好,或者缺乏专项准备活动。4、准备活动过量,机能下降,已经疲劳。5、准备活动与正式运动间隔时间过长,失去准备活动的意义。

(三)技术错误

个人过栏技术不娴熟,出现“跳栏”由于运动员专项素质差,并且针对中学学生的特点准确性、巩固性差,柔韧性较好、力量弱,又有部分运动员身高、速度等诸多因素制约,想过栏,必然要大惊大部分力量用于获得垂直速度,造成“跳栏”,从而加大了对跟腱承受力度,造成跟腱的运动过量,是跟腱劳损或受伤。

(四)负担过大

1、局部负担量过大,超出生理负担量。①过多的跳跃和蹲杠铃,导致膝部负担过大,易患髌骨劳损。②过多的跳、跑能引起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2、人体机能状态不良。身体疲劳,机能降低,伤病刚愈,肌力减弱,反应迟钝,再进行正常的训练,就难免出现伤害。

(五)其他原因

1、教学、训练和比赛的组织方法上的缺点;2、场地、设备上的缺点;3、不遵守竞赛规则,违反体育道德;4、气候条件不良,高热中暑,寒冷冻伤,光线不好,看不清物体,易发生跌、撞等。

二、运动损伤预防

事实证明,人为因素是发生伤害事故的根本原因,预防运动损伤首先要思想认识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措施,努力消除各种因素,才能达到以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一)加强思想教育

在实施训练过程中,教师必须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安全教育可以在训练前下达科目时进行,也可以通过典型事例、黑板报等方式进行。

(二)做好准备活动

在参加训练或比武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内容、活动量应根据训练的内容、个人的身体功能状况以及气象条件等具体情况而定,对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损伤的部位要特别做好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在夏季训练或持续时间较长训练科目,准备活动时间可短些、强度可小些;反之,可长些、大些。一般认为,准备活动后要以身体感到发热、微微出汗为宜。

(三)加强全面训练

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全面增强,可使肌肉的力量、弹性、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都会获得相应的提高,防止在运动中造成损伤,如果忽视运动将会造成身体素质的发展缓慢甚至下降,不能承担相应的运动负荷,导致出现运动损伤。

(四)合理安排训练

“科学施训”停留在口头上是不够的,要认认真真落实到行动中去。一是训练计划必须科学、合理。在制定训练计划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既要考虑训练任务的完成,也更给予必要的训练时间;既要依据气候、季节的特点合理安排,也要保证训练质量的稳步提高,也要考虑运动员身体、心理的承受能力。真正做到科学计划、灵活安排、严格施训。二是坚持因人、因才施教。由于人的个别差异很大,因此每个人的训练成绩不可能处在旧水平上,决定着教练员必须调整工作思路,探索新的训练方法。让训练尖子“吃得饱”,训练水平低的“跟得上”,做到分级训练,因人而异、因才施训。三是坚持循序渐进。训练工作要坚持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打牢基础稳步提高,坚决克服急于求成,任意加大训练量和训练难度。实践证明,只有科学施训,才能在保证训练安全的基础上,有效提高训练成绩。

(五)严防训练伤害

一方面训练的组织工作必须严密,训练场气氛应该是紧张有序,有条不紊,严防训练伤发生,训练场应该严肃。另一方面要提高运动员自我保护意识,训练前要活动开身体;三是熟悉掌握动作要领。在新课目开展之前,教师必须认真讲解动作要领,让每个人弄懂、弄通,并熟练掌握,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因动作要领未掌握,动作走样而发生的训练伤。

第8篇:运动安全计划范文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后,体育活动中学生的自主发展空间加大了,体育活动中不可预知因素大幅度增多了,从而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成为新课程标准中学生“健康第一”的拦路虎。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迫在眉睫。

事实证明,人为因素是发生伤害事故的根本原因。预防运动损伤,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增强防范运动伤害事故的意识。根据运动者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运动技术水平等具体情况,安排制订合理运动计划、活动内容、活动方法和周密的组织措施。活动组织者进行充分的准备,对活动组织要严密周全;选择练习项目、时间和场所;检查着装、鞋帽和运动场地、器材的安全完好性;接受保护、帮助与自我保护能力的培训;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准备活动。

根据活动前做好的计划,认真、严密、周全地实施活动。活动组织者要负责活动纪律,场地安排和技术指导,并指指派体育骨干协助执行。

锻炼后,要注意做好整理、放松活动,及时消除疲劳;促进身体的恢复,以便迅速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关键词:

健康第一、珍惜善待生命、关心同伴、互相帮助、对他人负责的人生态度。

新的课程标准实施后,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学习需求和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求索精神。“情感萌动”、“进入角色”、“思想导入”;“意念放松”、“情绪导出”、“角色退出”等新的教学程序的出现,从而打破传统的由教师严密控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体育活动中学生的自主发展空间加大了,体育活动中不可预知因素大幅度增多了,从而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学生自我控制力差,任性盲动,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表现为运动中不知疲劳,不知冷热,冒险从事自身不能承受的活动,一些会学生常常累得大汗淋漓、大喘、咳嗽、面红耳赤、有时不得不蹲在地上。儿童的心血管机能尚不完善,心肌收缩力较弱,如果不节制大运动量,常易导致伤害。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中心位置,学生会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学生更加活泼好动,爱好表现自己,使教师对活动的控制性有所削弱。学生们爱好偏重于追跑、踢球等激烈有刺激性的项目。从使这些项目易导致学生的碰伤、挫伤、扭伤和拉伤等伤害事故的发生。

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体育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使那些身体素质弱、胆小的学生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但他们在运动中常常是有意注意时间短;运动持续能力差;遇到意外常发呆,易出现自伤和他伤的情况。

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成为新课程标准中学生“健康第一”的拦路虎。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迫在眉睫。

怎样防止体育活动中的伤害事故的发生?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和研究,提出几点看法同大家共同探讨。

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事实证明,人为因素是发生伤害事故的根本原因。预防运动损伤,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增强防范运动伤害事故的意识。笔者认为从这几方面入手:领导方面、负责活动的教师、参与活动的运动者、家长和社会。

首先要让各级领导重视预防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因为各级领导是体育活动的管理者,只有他们重视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才能有效地督促各级部门重视。在领导中坚决不能有:“与体育打交道哪有不受伤的”;“要锻炼,要提高运动成绩,伤病是难免的”;“运动中得些小伤小病关系不大”等等的思想。领导重视了就可: 1、教育和督促活动组织者的安全防范的思想。2、大防范的物质投入。如修善新建规范合格的体育场所,添置必备的器材和医务监督设施等。3、制订出有约束力,防范运动伤害事故的规章制度,并能检查落实执行情况。4、有效地督促、协调和检查各级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搞好运动伤害的防范工作。

负责活动的教师要高度重视预防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因为他们是活动的组织者,要做好承上启下的作用,思想上不能有一丝麻痹大意,要审时度势,控制好活动,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措施,加强医务监督的力量,努力消除各种致伤的因素,才能达到以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目的,把一切不安全的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要克服体育作风粗野,锦标主义思想严重的倾向。

运动者是活动的主体,提高他们自我保护意识,是成功防止伤害事故发生的根本。运动者在活动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良好稳定的运动情绪,思想集中有勇气,不胆怯犹豫和临场慌乱等。严格分清勇敢精神和冒险行为,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运动,克服好胜心强,爱逞能表现。树立珍惜善待生命、关心同伴、互相帮助、对他人负责的人生态度。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锻炼时间很短,大多数的锻炼时间是在校外,许多伤害事故也是发生在校外锻炼的时候。因此,需要家长、社会关心学生们锻炼教导他们安全健康地活动。同时,社会关注运动损伤,就会研究出好的预防损伤器材和保护设施,家长重视了,就会给练习者们购买好的不易形成伤害事故的器材和保护用品。

二、合理安排体育活动

根据运动者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运动技术水平等具体情况,安排制订合理运动计划、活动内容、活动方法和周密的组织措施;充分了解活动中的重点、难点,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动作与环节,事先做好预防损伤的准备;做好运动督查和医务监督工作,对保证活动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组织者对运动中新、难动作,应进行正确的讲解示范,多方面准备诱导性练习,使学生对每个技术动作在有了正确概念的前提下再进行完整练习,便于正确掌握动作。同时要合理控制运动者的运动量,防止局部负担过重,注意伤后练习的问题。教育练习者在游戏或比赛中严格遵守规则,禁止动作粗野和蓄意伤人的行为。

三、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可分为这几个部分:活动组织者进行充分的准备,对活动组织要严密周全;选择练习项目、时间和场所;检查着装、鞋帽和运动场地、器材的安全完好性;接受保护、帮助与自我保护能力的培训;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准备活动。

根据运动者的身体发育特征,活动组织者进行充分的准备,对活动组织要严密周全,练习者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运动项目,对身体机能欠缺不能适应项目,当睡眠不足、休息不好、身体疲劳或患病、受伤初愈、身体功能处于不良状态时,不能盲目跟从或逞能强行练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请运动学专家根据运动者体质健康状况开运动处方。项目的选择还要有一定的季节性和时间性。

夏季锻炼防中暑,项目不宜选择激烈持久的,遇到高温时应适当减小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练习时间选择在早晨和下午4-5点以后,在阳光下锻炼身体是有益的,但过强的阳光对机体也会产生很大的伤害,过度紫外线照射还会诱发皮肤癌。场地选择阴凉、通风和安静的地方,服装适宜穿浅色、舒适、宽松、透气性能良好服装,若在烈日下练习时,还应配戴白色遮光的凉帽、涂抹有效的防晒霜。

特别是在夏季天气炎热、酷暑难熬的日子里,大家自然会想到游泳,但游池毕竟太少,常常人满为患,经常去开销又大,许多人去自然水域游泳。在自然水域游泳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到:1、带上救生圈和必要的救生用品。2、必须结伴同行,人多时可相互照顾,行前对安全问题事项要进行互相通告。3、选择的游泳水域,无污染、无杂物、水流速度不超过每秒0.5米、没有漩涡,应远离码头,过往船只少、水下无树根、杂草、尖石的水域,要注意不能在有吸血虫的疫区水域中游泳防止感染吸血虫病。4、学会预防肌肉抽筋的救护措施。5、让水性好的人在有保护措施的条件下,先下水探清水情。6、做准备活动,让全身的关节和肌肉充分活动开,并用水擦拭身体先适应水的温度。

冬季冷环境中体育锻炼注意防止冻伤,对耳、手、足等部位要注意保暖,不要张大嘴巴呼吸,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而引起感染、喉痛和咳嗽等。

不要在空气湿度不适宜时练习。如大雾弥漫时锻炼,一是吸入过多的雾气对肺有伤害;二是浓雾阻障视线,练习时易发生碰撞等伤害。

不能到汽车流量大的公路上锻炼。汽车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会对锻炼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要避免在空气污染或沙尘飞扬环境中进行锻炼。要选择距地面1.5米以上高度呼吸地带或树林、草地等绿化区进行锻炼。

活动组织者要加强指导练习者们互相保护、帮助和自我保护的方法。如:摔倒时应立即低头、屈肘团身、以肩背着地顺势的前、后滚翻,鱼跃前滚翻等,切忌直臂撑地,以防手腕部或前臂骨折,脱位等损伤;从高处跳下时要用前脚掌着地,同屈膝以增加缓冲作用。特别要教会体育骨干们正确的保护帮助的手法和使用时机,让他们在活动中帮助组织者一起为大家做保护与帮助。

参加体育活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内容、运动量应根据活动的内容、人的身体机能状况以及气象条件等具体情况而定,对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伤部位要特别做好针对性的准备练习。一般认为,准备练习后要以身体感到发热,微微出汗为宜。克服内脏的生理惰性,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四、周密地组织活动

活动组织者根据运动者的身体发育特征,根据活动前做好的计划,认真、严密、周全地实施活动。活动组织者要负责活动纪律,场地安排和技术指导,并指指派体育骨干协助执行。对抗性强的项目,应在基本技术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练习。具体做法有:

1、加强运动规则的宣传、教育,培养练习者在活动中遵守纪律、关心他人、相互帮助、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严格区分勇敢精神和冒险行为。

2、使用有效的保护与帮助措施。器械保护,如:球类运动中使用的护膝、护腕、护肘和护腿板等保护用品;体操项目中的专项保护器械;游泳时用的救身衣、救身圈等。自我保护、他人保护与帮助,要求正确的使用保护帮助的手法和时机,高度责任心地为他做好保护与帮助。培养练习者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3、注意活动项目的特征。如:田径运动,特别是投掷项目,应该用专门的练习场地和区域,统一的练习方向,统一的捡拾回收器械;体操的器械项目要保证保护、帮助的实效性;游泳时安排人员观察游泳现场、扫视水域、即时清点人数、掌握游泳时间、善于发现溺水和伤害苗头、防止酿成非常重要。

4、组织者在活动中,要经常提醒大家注意遵守活动纪律、游戏和比赛规则做好比赛的裁判工作。组织者和医务监督一起教会练习者自我监督的方法,及时反馈运动时的身体状况,发现有不良反应的立即上报,组织者和医务监督一起分析原因,合理调整运动内容和运动量。同时,要注意器材、设备在活动中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坚决不能使用有安全隐患场地器材。

5、认真组织好在水泥、砖块等坚硬场地上的活动。现在水泥运动场地在不断增多,在上面组织活动会造成擦伤、挫伤、扭伤、膝关节劳损和胫骨疼痛等损伤。在水泥场地上活动时应注意:采用必要的保护措施和方法,穿鞋底稍厚柔软弹性好的运动鞋;加强易损伤部位的练习;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和运动技术;尽量减少冲击力大的练习内容。

第9篇:运动安全计划范文

一个核心: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要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做好教研工作,为课堂教学把脉。

1、年级教研组建立周五教研制,并做好教研活动记录。

2、认真制订学校体育工作:学期工作计划、课时计划。

本学期采用年级集体备课制,大家群策群力确定教学内容,在共性中求个性,保证教师会教较好,学生学有所得。

3、认真开展以“仁爱求真、差异教学”为主题的系列课堂研讨活动。

通过组织教师上、听、评课。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互相启发,互通有无。

4、进行课改专题调研,了解常态课中出现的问题与经验,与教师共同总结和反思。

教师间定期或不定期接受或被邀请上课听课,在主教材不变的情况下,允许百花齐放。对教学组织的合理性、教学方法运用的科学性、运动负荷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安全性等进行诊断把关。

二、加强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1、与育才实验学校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交流活动。

2、组织体育教师学习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理论知识的修养。

3、组织体育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和培训,拓宽教师的视野。

4、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

突破二项工作: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和学生个人运动技能工作。

阳光体育活动

广泛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到阳光下,走进大自然锻炼自己的体魄,磨练自己的意志。除了上好体育课,我们狠抓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落实,充实变化活动内容;抓广播操、眼保健操和跑操的质量,继续推行流动红旗制度。另外,我们这学期结合祖国60年国庆,结合体育学科在各年级策划庆祖国生日主题的体育节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巩固上学期阳光体育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制度的落实,全面提升学生强体健身的实效。

学生个人运动技能

为了巩固和扩大体艺2+1的成果,我们依托我校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职能,积极开展各项体育项目的推广比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至少掌握两项体育技能。

拓展三项活动:体育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业余训练。

体育节

我们的体育节历时一周,具体方案由各年级的体育老师商量决定,在继承上力求创新。计划在一、二年级开展集体趣味运动比赛形式的趣味运动会。三~六年级以单项运动技能比赛和集体运动比赛形式构成的运动会。在校园里形成自上而下的导向,继而再自下而上形成层层比赛的氛围,力求班班有活动,班班有特色的全体参与的校园运动局面。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开展,并纳入学期作为对学生体育综合评价内容之一。测试时努力做到“三统一”。统一测试评价指标、统一测试评价分值、统一成绩上报时间。“三强化”。强化过程实施,测试可以多种形式,可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测试与比赛相结合,测试与升学相结合;强化档案建设,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存盘上报工作,测试成绩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袋(或素质报告书)。强化安全措施,增强安全意识,杜绝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力推《标准》测试手段的智能化,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