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工程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毕业设计;农业院校;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专业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为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其发展目标是解决不断涌现的各种实际环境问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一门集自然、社会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工程学科不仅研究水、气、固废、噪声等主要环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术和措施,还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以及对区域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以获得最优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设置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已超过300所。由于各高校的基础和重点学科存在明显差别,其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大多数理工科类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养方案注重于对学生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我校的资源环境学院准备新设环境工程专业,在环境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类大学,一定要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并发挥现有优势,找准适合自己的立足点。
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开始的毕业设计(论文)是环境工程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也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毕业设计(论文)辅导环节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和研究观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传统;3.使学生在方案设计、材料调查与搜集、工程绘图、理论计算、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外文阅读、使用计算机、查阅文献、经济分析、工具书的使用、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鉴于毕业设计阶段对于本科生培养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设置安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为我校环境工程新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和理工科类院校不同,农业院校的环境类专业一般都源于土壤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学科,其本科课程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以土壤、农业化学和农业生态资源等专业的知识体系。因此,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安排上,也应与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从目前来看,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比较单一,重实验轻设计。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毕业只有毕业论文可做,而无毕业设计的内容供学生选择。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一般建设较晚,在师资、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设计及应用的教学、科研方面,农业院校环境类专业的基础显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尚难以开展对学生进行毕业工程设计的指导;同时,由于学生们受专业课程设置所限,他们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与工科学生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很多学生也不愿意选择他们感觉更为吃力的毕业设计工作。然而,目前环境工程本科生就业的去向主要还是与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等相关的公司和企业,而诸如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监测站等事业单位现在大多都呈人才饱和状态,可接受的本科毕业生非常有限。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工程设计能力方面的弱势,在就业时与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就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有必要通过毕业设计来加强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具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设计基础和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我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不利局面。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未能充分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体现农业院校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优势。与工科院校相比,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专业的历史沿革、学科组成和行业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力,需要在毕业论文(设计)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上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学的方法,而应走有生态特色的办学之路,培养出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护的人才。农业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态学科的优势地位,毕业生相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生态学知识。此外,当前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又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虑让一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时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的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发挥农业院校学生生态学基础扎实、生态知识结构较全面的优势,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并适应市场需要,为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特别是农村地区环境评价的单位输送可用人才。
3.毕业论文(设计)立题与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约束性题目难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由于教师设计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来自于实际的工程项目,部分题目陈旧甚至经年不变,摆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些旧知识旧问题,使得设计成果没有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这在一方面打击了某些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使得某些本来就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同学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工作应付了事。
为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质量,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在毕业论文(设计)的设置和指导上可以考虑以下的一些改进措施:
1.加入一些和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相关的设计类题目。由于目前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大多是在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设计的内容上受给水排水专业的影响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为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农业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设计内容,由于专业基础所限,无法与之进行有力的竞争。因此,应在设计内容上着眼于和农村地区和农业环境相关的工程。如目前农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农村污水的处理都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工程也建设了不少。可以设定一些如农村小型给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课题。在处理工艺选择上,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条件,一般应选择操作较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常规处理工艺,这样更符合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艺处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湿地处理畜禽类废水,都是可行的设计题目。学生经过这些设计工作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在毕业后从事农村环保治理的相关工作,不仅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可为农村环境的治理培养可用人才。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在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上也要考虑有工程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同时可以通过帮助青年教师去设计类单位进行工程实践等措施,提高他们的工程素养和设计能力,从而达到辅导学生的要求。
2.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体现资源与环境的紧密结合,设置适量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题目。工科院校的环境专业一般更侧重于各种污染治理技术工艺的开发与研究,对环境与资源的重视不足。农业院校则注重于从宏观侧面上分析环境与资源的关系,将自身对土壤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优势体现在资源和环境管理方面。为进一步体现农业环境院校学生在这方面的特点,有必要在毕业设计时通过设置合适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课题来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在当前对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其中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做工作设计不同,由于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学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因此和工科院校学生相比并不逊色,甚至某些方面他们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学生要更加深入,相关的知识结构也更加全面。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设置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价课题,不仅发挥了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环境评价方面的一些优势,也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当然,这同样也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加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课程,对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也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个可取的方法是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来保障本科生培养的质量。
3.将毕业论文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或课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环境工程专业由于本科就业的压力较大,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选择毕业后继续攻读本专业的研究生。对于准备攻读研究生的本科生,特别是已取得报送推免资格的学生而言,在本科毕业阶段通过完成毕业论文来得到一定的科研能力的锻炼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无需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的保送生,可以安排他们尽早进入毕业论文的课题。在课题的选择上,应尽量从老师的在研项目中选取适当的一部分让学生来参与并完成,而不是只是简单的让本科生给在读硕士生打下手。根据笔者的经验,只要老师进行有效的辅导,并选取学生力所能及的课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本科生同样可以参与到实际科研项目中,并做出较好的科研成果,有些本科生的科研成果在高度上甚至不逊于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对于要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的毕业生,也要尽早安排他们进入毕业论文的课题。老师要帮助学生按安排好时间,一方面要让他们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到学生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两头兼顾。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有必要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进行适当的调整,提高毕业内容的多样性,加强其实践性,并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为培育出更多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治理的人才而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蒋展鹏.环境工程学[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5.
[2]刘恒明等.环境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高等理科教育, 2007(1):121-123.
[3]齐向前等.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 (8):33-34.
[4]刘绮等.环境工程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研究[J].高教与经济,2008,21 (2):18-22.
[5]徐微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科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 (2):141-142.
[6]沈连峰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办学特色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1,1 (1):61-63.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简介
东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省部共建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始建于1948年8月,是学校建立最早、在学科建设和培养人才方面具有强大优势的农业工科学院。学院现设有:机械设计及制造工程系、农业机械化工程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和工程技术基础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自2012年开始招生,依托于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多年的建设经验与条件,立足于农业大学,结合自身的特色,以生物质能源、风能和太阳能为主要方向,培养服务于新能源产业,具备新能源工程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在新能源技术与装备领域从事研究与规划设计、装备开发与集成、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复合性研究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情况
学校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覆盖了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方面的内容,专业面较宽,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适应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人才需求特点,本科毕业生就业渠道宽广,符合我国“厚基础、宽口径”的本科人才培养方针,更深层次专业人才可以通过设置专业方向和研究生阶段解决。东北农业大学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侧重定位在“工程”上,依托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深厚的工程背景,培养具有工程特色的新能源领域的人才。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东北农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服务于新能源产业,具备新能源工程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有较高的道德和文化素质,能在新能源技术与装备领域从事研究与规划设计、装备开发与集成、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复合性研究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与此对应的人才培养要求是:(1)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新能源工程专业所需的技术基础及专业知识,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了解本专业工程技术的前沿和发展趋势。(2)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勤奋进取、团结合作的工作精神。(3)掌握化学分析、热工基础、机械与工程设计、管理以及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转换技术方面的知识与基本技能。(4)具有新能源工程技术与装备的科研、开发及应用等基本能力。(5)能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具备一定程度的写作与翻译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文献检索基本技能。(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高,具有基本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完善课程体系
明确的培养目标为合理制定课程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学校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课程体系上围绕着热能与动力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三个依托学科进行设置。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工程制图、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流体力学、燃烧学,机械设计基础、能量有效利用、能源微生物等。由于农业类院校以生物质能为主要方向,因此在主干课程上加大了化学类课程比重,同时也兼顾了热工、流体和力学方面的课程,力争做到“厚基础”。专业课主要包括:新能源工程概论、生物质能工程、风能工程、太阳能工程、新能源装备设计、生物质能经济学。在新能源工程概论中重点介绍新能源的基础知识以及能源与环境等内容。专业课以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三大新能源为主干课程,并配以装备设计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重点掌握最主要的新能源的工程、装备和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实现“宽口径”的人才培养。
强化实验实践教学
关键词:SWOT分析法;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农业院校
作者简介:简秀梅(1977-),女,广东广州人,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农业工程系,讲师;蒋恩臣(1960-),男,黑龙江富锦人,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农业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 广州 51064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华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资助课题“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式及方法的探索与实践”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3-0051-02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瓶颈。能源的供需矛盾日益激化,尤其是一次能源的大量消耗而对环境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1]2001年,岑可法院士对“热能工程”专业提出改革,自2003年以来浙江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江苏大学等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对原有的热能与动力工程等相关专业进行改革,并申办了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本科专业。[2]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包含的知识综合了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本科专业。如何在专业建设上既能充分体现农业院校专业培养特色,又能很好地满足广东对能源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系统分析的问题。
一、农业院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Weihrich)提出来的,其运用系统学原理并能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因素;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因素,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目前,该分析方法已经被应用于多个领域。
现在很多高校成立了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以清洁能源生产、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为主,以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然而,就目前来看全国农业院校中开设该专业的院校极少。因而,本文首次采用SWOT分析法对影响农业院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了分析,列出了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并构建了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SWOT矩阵图,做出最优决策。[3,4]
1.影响农业院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内部因素
(1)优势(Strength)。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具有鲜明的特色、宽阔的专业知识面,是一个能源、环境与控制三大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学科。[5]其中涉及力学、材料科学、机械制造、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科学、系统工程科学等专业领域。且华南农业大学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覆盖农业机械化工程、生态环境学、土壤学、遗传育种、植物栽培、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农学、发酵工程、化学工程等学科,拥有设置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学科较完整的相关专业和研究力量,为多学科教学与合作研究创造了条件。
华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以从事清洁能源生产、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为主,以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6]而华南农业大学本专业依托的华南农业大学生物质能源研究所、广东省普通高校生物质能源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能源植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目前已配备满足生物质能源学科所涉及的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育种、发酵工程、酶工程等学科科研的仪器设备。另外,“能源植物良种选育与生物燃料转化和综合利用”获得了华南农业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的支持。以上这些工作均为我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优势。
(2)劣势(Weakness)。农业发展随人类社会发展而衍化,其基本规律是从单纯的种植、养殖业等拓展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大学的发展也遵循着这样的基本规律,即从专科性学院慢慢发展成为多科性院校,并朝综合性大学发展。[7]我国的高等农林教育起源于19世纪初,建国后建立了独立设置的高等农林院校,主要是单科性的高等农林院校承担高等农林教育任务。[8]现在,我国38所普通本科农林院校已经在朝综合性大学发展,覆盖学科门类一般都达到7个以上,全部覆盖了农学、工学、理学和管理学四个学科门类,开设专业均在50个以上,有的甚至超过80个专业,但相应支撑的硬件和软件很难满足要求,不可避免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7]
2.影响农业院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外部因素
(1)机会(Opportunity)。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的政策支持、社会的认可以及中国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使得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1]我校立足于沿海发达地区广东省,同时广东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能源约束瓶颈进一步凸显,电力短缺,煤炭、石油供应紧张局面相继出现。[9]近年来,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引导下,能源类企业纷纷花巨资添置各类环保设备,但现有的能源和环保技术人才数量和质量难以适应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造成很多设施处于闲置或使用不当状态,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10]因此,我国面临严重的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应用人才不足的问题。
同时,能源与环保产业的发展还将催生一系列新生职业,如为整个能源和环保业发展做出整体规划的能源管理师,对企业环境做出评估的环境评价工程师,还有资本运作能力较强的环保经纪人等等。基于这些发展机遇,将会有新的行业、新的工种、新的岗位群不断涌现。所以,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应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发挥其专业优势不断调整专业方向,向相近相关专业渐进拓展。[2]
(2)威胁(Threat)。尽管我国在部分新能源产业领域已具备相当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资源评价、技术水平、成本控制、市场机制等多个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障碍和瓶颈仍未消除。[11]如:水电面临着项目前期储备不足、移民和环境保护成本增加等问题;新能源面临着装机容量大而发电量少,发展速度快而效益低,资源、资金浪费严重以及并网难、消纳难、调峰难等问题;目前政策支持的重点和补贴对上游研发和下游应用补贴较少,对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以上一系列的因素,导致了新能源企业的投资回报率相比其他行业偏低,使得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障碍。
同时,社会对于复合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人才的过度需要,使得课堂教学对于人才的培养形成固定化的模式,缺乏创新,忽视了对基本实践和应用能力的训练。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跨学科特征,复合型知识体系难以在课堂一一得到实践。
二、农业院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SWOT矩阵分析(见表1)
表1 SWOT矩阵分析
三、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建设的定位与探索
我校与第一所设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浙江大学在培养模式上是有区别的,[12]我校是农林院校,培养目标定位是以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且就目前来看全国具有该专业的农林院校极少,如何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既能充分体现专业培养特色,又能很好地满足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这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系统分析的问题,关于此方面我们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1.培养目标的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是各高校根据学校的特色、生源及就业去向、市场需求等情况而确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随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动态发展的。[2]高等农林院校应根据自己的类型、办学定位、特色和地方社会需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选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13]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能源利用和环境系统工程开发和设计知识的,具备从事清洁能源生产、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等工程设计、试验鉴定、选型配套、设备维护、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等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该专业不仅具备了多学科交叉的优势,而且其培养目标也完全顺应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和社会的发展方向。
2.培养要求的制定
学生学习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基本理论,掌握各种能量转换与有效利用及环境保护与能源开发利用的理论与技术,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进行相关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工程及设备的设计、优化运行、研究创新与生产管理的综合能力。
毕业生在业务培养方面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本专业方向所必须的数学、化学、力学、机械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电工电子学、自动控制理论、机械设计、化工原理等基本理论或基本知识;掌握以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开发利用和能源环境保护相关课程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所必须的工程技术能力;具有进行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的初步能力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3.课程体系的设置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建立跨学科、文理渗透和以探究精神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在开设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通识课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课程体系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4,15]
第一,通识教育课程:如思政、军体、计算机、英语必修课程及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第二,基础教育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微生物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必修课程。
第三,专业教育必修与必选课程:如“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概论”、“生物质资源学”、“生物质能源工程”、“能源生物技术”等专业必修课程;“现代仪器分析”、“风能利用工程”、“光伏科学与工程”、“环境生态学”、“能源经济管理”等专业必选课。
第四,专业选修模块课程:如生物质能源选修模块,包含“沼气工程”、“发酵工程和能源材料学”;如可再生能源选修模块,包含“风力发电原理与应用”、“流体力学及其工程应用”和“太阳能利用技术”;节能减排选修模块,包含“节能技术”、“清洁生产”和“企业节能审计与评估”。
第五,实践环节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总之,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能源与环境人才是构建创新型能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农林院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时,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社会对能源与环境保护人才的迫切需求的良好机会,构建将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产学研平台,培养出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建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能源与环境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09,(2):174.
[2]王丽丽,李文哲,王忠江.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优势及其未来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10,(6):54-56.
[3]张素萍.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育的SWOT分析[J].基础医学教育,2011,(12):1068-1069.
[4]王蓓.基于SWOT的《商务交际》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和改革探析[J].考试周刊,2011,(80):10-11.
[5]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建立相关资料[EB/OL].http:///chinese/633753497059375000.pdf.
[6]专业介绍: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EB/OL].http:///HTML/ReadNews_zsgz_zyjj.asp?SID=00741.
[7]张金山,林文雄.对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科学定位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1,(6):10-12.
[8]周迎萍.基于农林院校学科专业特色的舞台艺术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1):92.
[9]彭丽频.广东省能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的经济增长[J].中国市场,
2011,(2):145-147.
[10]佟庆伟.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及其培养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5):15-18.
[11]闫强,陈毓川,王安建,等.我国新能源发展障碍与应对:全球现状评述[J].地球学报,2010,(5):759-767.
[12]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机电与能源工程分院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介绍[J].宁波节能,2008,(3).
[13]朱军,肖朗.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17-18.
(1.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2;2.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2)
摘 要:在阐述云计算发展现状和服务基础上,构建了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云平台体系结构,认为云平台具有低成本、获取服务途径便捷、服务内容丰富、服务方式个性化、资源整合等优势。
关键词 :农业信息服务;云计算;云服务平台;体系结构
中图分类号:S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122-02
收稿日期:2015-02-08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14D047)。
作者简介:黄蓉(1985-),女,湖南湘潭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农业信息服务是指以涉农信息需求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机构开展信息的搜集、生产、加工和传播等服务工作,包括农业信息技术服务、农业信息产品服务和农业信息咨询服务[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云计算,“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在云计算时代,农民利用各种简单的用户终端,综合有线及无线网络在云端获得所需信息成为可能。如何借助云计算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一、云计算概述
(一)云计算的概念
关于云计算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尚未形成共识。美国国家技术与标准局(NIST)信息技术实验室所给出的云计算定义较中性、全面、系统。
NIST定义:云计算是对基于网络的、可配置的共享计算资源池能够方便、随需访问的一种模式。这些可配置的共享资源计算池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资源池以最小化的管理或通过与服务提供商的交互可快速地提供和释放。
(二)云计算发展现状
自2006年谷歌公司提出“云计算”以来[2,3],其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关注。谷歌公司最先启动“Google101”计划,进行“云”系统的开发,目前Google已有多个云应用。Amazon在2006年推出弹性计算云,其内容包括4大核心服务: 弹性计算云、简单排列服务、简单存储服务和数据库服务。IBM 于2007年11月提出“蓝云”计划,目标是为了减少信息安全等公有云存在的问题。Apple投资10亿美元建立了新数据中心。
自2008年以来,我国先后成立了无锡云计算中心、北京工业大学云计算中心、中化云计算中心以及东营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2009 年,国内首个“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在南京建立。2010年10月,国家工信部与发改委联合通知,表示将在无锡、北京、深圳、杭州、上海等5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
(三)云计算的服务
根据NIST的定义,云计算有三大服务模式: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4,5]
1.IaaS:Iaas作为一个纯技术组件,用户可控制操作系统的选择、存储空间、部署的应用和有限制的网络组件。服务器云为客户提供一套虚拟的计算空间,用户在虚拟系统上运行自己需要的应用程序。
2.SaaS: Saas通过传送服务器端的程序软件为远程用户提供软件服务。在服务器端,Saas提供商搭建信息化所需的网络基础设计和软硬件运行平台,并负责实施、维护等工作,用户只需据己所需,从Saas提供商处租赁软件服务。
3.PaaS:Paas面向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用户可对应用程序及其运行的托管环境进行部署和配置。Paas依托基础设施云平台,利用开放的构架为互联网应用开发者提供了一个超大规模计算能力、共享云计算的机制。
二、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现状
我国农村和农业信息化起步较晚。1981年建立了以信息服务和农业计算科学技术研究为目标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计算机中心;1994年,首次系统地提出涵盖农业信息化的“金农工程”的“三金工程”;2005年,农业信息服务“三电合一”工程试点工作开展;从2001年开始,国家启动了“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农村信息服务市场行动计划;截止目前,我国已连续10年出台了围绕“三农”问题的中央1号文件[6-7]。
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较大成果。2010年,“三电合一”工程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初具规模,“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效解决[8]。到“十一五”末期,已完全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了局域网和农业信息网站,各大运营商也推出了相应的信息服务平台[6-7]。
然而,我国在农村信息化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①平台重复建设,集成程度低;②信息化建设覆盖不均,偏远地区信息化覆盖率低;③平台信息面不广,更新不及时;④农民缺乏运用信息化的主动性[9]。
三、农业信息服务云平台构建
(一)基于云计算的农业信息服务优势
1.成本优势。农业信息服务的主体如果自己组建私有云,利用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能降低硬件、网络等方面的投入成本。同时,也可向云供应商租赁服务,节约建设成本,减少管理和维护成本及费用。
2.获取服务途径更加经济、便捷。在云计算“软件即服务”模式下,用户只需接入云计算中心平台即可快捷启用应用程序和享受服务;在“基础设施即服务”模式下,用户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就可享受服务。
3.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方式个性化。服务方式有平台、设备、软件的租赁服务,也有信息检索、信息分析和辅助决策等各种增值服务方式,还有信息推送、信息报、信息公告等广播式的信息服务方式[7]。
4.有利于信息资源的整合。不同地区信息化程度、信息资源分布和需求水平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利用云平台可实现横向服务机构之间及纵向机构和子机构之间的资源整合,让更多农民受益。
(二)云平台体系结构设计
服务是云平台体系结构构成的核心,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中,其总体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基于云计算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体系结构分为以下几部分:
1.资源层。资源层包括物理资源和资源池。物理资源支撑云计算上层服务的各种物理设备。资源池将物理资源层上的大量相同类型资源构成同构或接近同构的资源池,其目的是创造协同工作基础。
2.数据库层。用于存储用于农业服务的各种信息,包括农产品交易信息、农业生产信息、电子政务信息、农资供应信息等多个数据库,为平台实现众多系统功能提供数据支持。
3.平台层。为用户提供对资源层服务的封装,使用户可利用更高级的服务来构建自己的应用。服务组件是功能层中 Web 服务组件管理的实现基础;集成规范提供了集成标准;平台即服务可以实现针对各种农业信息的数据挖掘、访问控制、身份认证、系统管理、数据库管理和编程模型的功能。
4.应用层。针对不同业务需求,为用户提供各种应用软件服务,包括农业电子政务、农产品交易系统、农业科技管理系统、农业智能化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等。
5.用户层。该层级是方便用户使用云计算服务所需的各种支撑服务,针对各层次服务均提供相应的访问接口,为包括众多用户提供包括PC、手机、电视等多种途径的便捷服务。
6.管理层。管理层为所有层次云计算服务提供管理功能。包括服务目录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部署管理等。
四、结束语
云计算为信息服务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深入融合,为农业信息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云计算这种全新模式的应用在带来众多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云计算标准问题,数据安全问题等,只有这些问题逐步解决,其在信息服务领域的应用才会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参考文献:
[1]郭作玉.中国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概论(修订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R Buyya,C S Yeo,S Venugopal.Market-Oriented Cloud Computing:Vision,Hype,and Reality for Delivering IT Services as Computing Utilities[C].Prceedings of the 2008 10m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 Perfomanc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Sep.25-27,2008,5-13.
[3] Lawton G Developing Software Online With Platform-as-a-Service Technology[J]. Computer, 2008,41(6):13-15.
[4]雷万云.云计算-技术、平台及应用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5]黄兰秋,陈婧,高波.基于云计算的林业信息服务研究[J].林业经济,2012(11):109-115.
[6]黄体杨,杨勇.近三十年来我国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研究综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9):33-37.
[7]矫玉勋.云计算技术在现代农业中应用分析及发展策略[D].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2013.
[8]刘崇欣,张应,陈一铭.县域农业信息服务实证研究[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14(3):72-75.
关键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乡村: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4—0029—06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加耕地数量,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乡村生态文明应该也必须是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前,我国许多地方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践中,由于缺少具体科学的实施方法与一定的技术支持,不仅没有改善原有的乡村生态环境,没有实现预期的生态环境效益,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区域生态环境。
建设乡村生态文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乡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在新背景、新时期下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现代意义上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目标多元型、环境友好型、景观生态型及乡村可持续型的系统工程。要求在实践中必须“尊重自然、尊重环境”,加强土地利用的生态伦理观,改变“人类征服者”角色,应该以“尊重自然界的每一个成员”的姿态,在实施中加强土地利用的生态伦理观,注重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一、乡村生态文明的现实缺失: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可能引发的乡村生态问题
1.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目前大多数地方在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为了追求有效耕地面积的增加及推进土地的规模经营,侧重于大面积平整土地、硬化沟渠和田间道路,目的是使土地整齐划一,便于机械化作业,但缺点是非常单一化,比较多地考虑了田块合并和田面平整,却严重忽视了农田生态系统中原有生物的生存环境的维持和保护,会对生物的生境带来一定的扰动,进而可能会影响生物多样性,破坏农田生态系统平衡。殊不知,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更是现代社会重要的基因库,包括所有鸟类、昆虫、微生物、植物在内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就是等同于保护了农田周边稳定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促进农田的可持续利用,或
收稿日期:2013—02—20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SZBF2011-6-B35);安徽省池州市社科联项目(B2012005)。
作者简介:张勇,男,中国矿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博士研究生,池州学院政法管理系讲师,土地估价师(池州 247000)。
汪应宏,男,中国矿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州 221116)。
者说对对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实际上也是对耕地生产能力储备的一种方式。而在实践中,一味地采用机械化工程措施平整土地,建设各种混凝土硬化的沟渠设施、田间道路,以及大规模地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都可能会使原有生物的栖息地、繁殖地减少,使农田生态结构与环境结构简单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整治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简化,必然会使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繁殖化境受到影响。(图1)。
2.对水资源的影响
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往往会采取相关工程技术措施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以及建设梯田、垦殖坡地,这些都会导致水资源需要量的增加,从而可能会改变整治区域内的地表水系的网络结构,直接影响整个区域的水资源生态环境。例如大规模的农地整理及开发未利用地,如果其灌溉排水系统用混凝土修建,会导致地表无法涵养水源,且一味地追求人机通行方便、水流通畅,修建“笔直”或“截弯取直”的沟渠,往往将沟渠设计成沟渠身笔直、沟渠底平坦,沟渠底不冲不淤,不仅造成流速加大,地表水很快流失,更为重要的是导致渠道中无法储存水分甚至经常处于干枯无水的状态难以寄养水中生物,出现“用水时快来快去,不用水时渠干沟枯”的现象,直接导致水中水生物无法发挥对水体的自净能力,特别是在非灌溉期间渠道断水,使渠道内滴水不存,增加了田沟渠道与生态协调发展的难度,破坏了生物的栖息、繁衍之地,阻断了生物迁移、繁殖、交换的渠道,断绝了沟渠河道水源涵养万物的功能,也断绝了野生动植物的勃勃生机,出现了“青蛙跳不出农渠,虫蛇越不过农道”这样的一幕。另外,如果不合理地对坡地采取工程措施加以垦殖与建设梯田,如果采取顺坡措施操作往往会增大地表径流、增加下渗水量,不利于土壤水分的蓄积,会增加发生土壤侵蚀的可能性及强度,导致流域水源补给过程受阻;甚至由于不恰当地开垦会扰动地表坡面,破坏土壤结构和质地,导致地表土层疏松和粒度变化,引起或加剧水土流失。
3.对土壤的影响
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过程中,土壤的各种理化性质及相关生态过程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对未利用地的开发会破坏地表的植被,对土层加以剥离、搬运往往会破坏土壤的熟土层,改变了土层的排列顺序;在对工矿企业用地及村庄宅基地复垦中,一般会采用推高填平、挖深垫浅的方法,如果方法不当也会把底层的土层翻到表面,破坏了土体的构型,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另外,在农用地整治中,都会使用大型机械作业,机械化的挖填极易导致土层被压实,容易造成土壤板结,使得土壤的团聚体变差,表土的熟化层被破坏,土体结构直接被破坏,导致土壤内部有机质含量下降,特别是可能引起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容易发生土壤结构性退化,直接影响地力。除上述之外,沟渠和河道等水利设施的建设往往改变了土壤水分的运移规律,从而导致土壤质地的改变及理化性状的改变,影响土壤养分循环,还有可能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和养分的流失,导致土地的退化和水土流失。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分析表明,农地整理前土壤的速效磷、速效钾和活性有机质均要高于整理后的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活性有机质;在已经进行了平整的土地中,从挖方地块到填方地块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明显减少,参见(图2)。
4.对乡村生态景观的影响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方式的再组织和再优化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实施的土地整治工程主要通过生物及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了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土地覆盖状况,对乡村景观多样性、空间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乡村景观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乡村生态景观主要是由耕地、林地、草地、水域、道路等景观要素构成的农田景观及村庄居民点构成,实质上是斑块(corridor)、廊道(patch)、基质(matrix)的空间构成。但在我国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践中,伴随着大规模的农地整理、未利用地开发、工矿废弃地的复垦及村庄的拆并等一系列活动的实施,由于对地表植被和景观生态建设方面考虑不够充分,很多是基于为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对农业景观进行人为改造,导致局部景观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对整治区域地表植被以及其相关的生态景观格局均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在实施农地整理工程时,通过大面积平整农地、修建硬化的农田水利设施,以及挖低丘、筑坑塘等以提高土地垦殖率,都会造成原生、次生自然植被以及人工植被的大面积减少和退化,主要体现在原有的植被被单一的农业作物代替,生物多样性必然减少,景观多样性降低,导致病虫害发生的频度与强度均有可能增加,可能会造成许多生态过程的中断;另外,在土地整治中新修建的道路、灌溉工程等往往会导致动植物生存环境一分为二,并成为许多动物迁徙、植物孢粉运移的屏障。再如大规模地实施村庄整治、迁村并点,若不及时对拆迁后的村庄进行及时复垦会引起原有的乡村景观的破碎化,会直接导致原来连接村庄之间的自然植被斑块间的自然连通度降低,导致生物多样性难以维持。尤其是在一些涉及到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生态系统及人文景观时,往往会因为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对其造成永久性、难以恢复性的经济、生态损失,参见(图3)。
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生态建设:基于乡村生态文明视角
1.人与自然共生: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保护和维持农村土地整治区域生物多样性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目标,也是区域生态环境效应的重要指标。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已经将农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土地整治的重要目标,通过保留自然斑块、构建生态廊道等方式来保护农田中的生物栖息地。我国在土地整治实践中实施的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等工程措施也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对整治区域生态系统的扰动,应遵循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平衡理念设计道路、灌排等工程,适当保留农田中的生态岛等关键的斑块与河流两侧的防护性树篱廊道,从而为动植物提供稳定的栖息空间和生存环境。如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在实施的“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西部生态脆弱区保质生态型土地整理技术应用研究”和与欧盟的国际合作项目“土地整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EU-China biodiversity programme,ECBP)中,在贵州荔波和关岭土地整治项目区,综合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格局优化模式,运用景观生态化设计方法,采用了以下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恢复溪、渠、塘生态系统功能,用爆破碎石建设生态岛屿,设置人工鸟巢,有效保护了物种多样性;在设计灌排工程中,充分根据整治区域水系湿地现状、水资源利用状况、现有的排灌系统、农作物种植状况等因素进行设计,构建与自然水系相协调的灌排系统,河流至农田之间的输水渠道采用的是PPR管以减少人工修建的水泥沟渠对生物的阻隔作用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持田间水塘的常年蓄水状态,维护鱼类及两栖动物的生存环境;保留和恢复农田中的灌草等原生生境,保持生境的连通性,构建生态廊道,便于动物的隐蔽和迁移;通过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的生命力和微生物的多样性等。通过上述多条途径,有效地保护和维持了整治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呈现出了“农田—溪流—湿地—田间小岛”错落有致的如画景观,提高了农田的抗风险能力。
2.低碳整治: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
土壤是个不能忽视的巨大的碳库,土壤碳库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其实施必然会对整治区域的土壤碳循环平衡带来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可能打破原有生态系统碳平衡及降低土壤的固碳能力,进而可能会影响到农田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平衡。农村土地整治中的农田整治主要包含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林工程等。其中,土地平整工程是最主要的破坏土地结构、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工程。在整治的实践中,为了达到不破坏乃至提高土壤中有机碳含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效果,需要特别注意保持耕作层地力,可以采用适当的物理改良措施如表土剥离与回填、深耕与深翻,以及适当的生物措施如种植绿肥和秸秆还田。物理措施中表土剥离与回填一般是对质地构型为均质型壤土、均质砂壤土、均质黏土和均质砾壤土的土壤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厚度一般在15cm—30cm之间,表土剥离后要依次实施地基平整和地基整理,再进行客土回填,回填的客土可以采取适当的物理技术加以改良。深耕与深翻可以对整理后的耕作土层加以疏松,提高土壤的透水保水性能,加速土壤淋盐和防止表层积盐等功效,一般在农地整理工程中土地翻耕深度在20cm左右比较适宜。生物措施中,绿肥是能够翻耕到土里作为肥料用的绿色植物,种植绿肥可以为土壤提供养分,促进土壤中难溶性养分转化,直接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提高耕作土壤肥力,进而达到土壤固碳作用;秸秆还田可以极大地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耕作层保水、气、肥、热等能力,降低耕作层土壤体积质量和增加土壤孔隙度,节约农田化肥用量,从而有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固定和积累。另外,农田整治中的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农田防护林工程需要相互结合,整治后应该及时灌溉,保土保肥,提高水土保持能力,积极改善农田小气候,有效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3.天地人合一:建设乡村“生态农场”
农田、林地、湿地、草地和灌木树篱带等相互融为一体共同构成农田景观。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乡村土地整治特别重视农田景观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维持和保护,强调要尽量在维持原有的自然景观的基础之上,对原有景观进行创设,形成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的景观生态环境。在我国的农村土地整治中,通过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复垦使大面积的集约化的农田出现成为可能,但是这也会导致整治区域的农田景观变得十分单调,景观多样性明显下降,使原有的农业景观和自然环境发生变化。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强化整治的生态化、景观化效应,在实施时,应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运用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布局农田单元,保护农田的原有自然环境,提高农田景观的视觉品质,尤其要注重保护农田景观的异质性,增加廊道宽度和斑块连接度,以形成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的农田景观生态环境。要实现上述目标,须加强农田景观规划,通过规划使整治后的农田生态系统不仅要获得超过自然系统的生产力,并且要保持生态景观的可持续性。
从空间布局而言,笔者认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区域内的农田景观规划应着重于以下方面:一是要保护集中的农田斑块,提高农田斑块舒适度。田块是农作物的载体,与建筑景观和自然景观不同,需要在满足农业生产的同时增强景观美学效果,其布局应力求紧凑、现状规则、视野开阔,达到景观多层化功效。二是要重建自然植被斑块和廊道,因地制宜地增加分散的自然斑块和绿色廊道,以补偿和恢复农田的景观生态功能,如沟渠里应保持完好的水生生态系统,在河道两岸人工构建复杂的小生境,为更多的农田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农田中的渠道两侧可以用人工绿带与农田隔开,在田间道路两侧可保持一定宽度的非农田性绿带,以形成“田缘线”,通过构建“田缘线”以提高农田廊道的舒适度,增强其空间的多样性,使人既感觉到闭锁的近景,又有透视的近景。三是从追求农田景观的空间结构和格局达到最适宜化的目的角度考虑,构建“天地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最优农田景观环境需控制区域内建筑斑块盲目扩张,节约工程及居住用地,基于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的角度合理安排农村居民点,塑造居住环境优美、与农田自然环境系统相协调的宜人景观。从工程定位角度来说,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作为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生态化、景观化是其发展的趋势。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整治实践表明生态化、景观化的定位应改变传统的整治项目区的概念,结合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和推进土地规模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未来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应建设成为类似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规模化的乡村“生态农场”,参见(图4)。根据浙江大学吴次芳的研究,他认为未来的土地整治的发展方向是:一个土地整治区域就是一个生态农场,至少应该把全国的基本农田都整理成生态农场,以满足13亿人口对食物的数量需求和健康需要。
4.“三位一体”:建设乡村生态文明
乡村孕育了人类文明,是城市的底蕴。在经历了几千年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不同地域特色的乡村生态文明,不仅仅包括桑基鱼塘、农家庭院等景观物质生态文明,而且包括“天地人和”、“天人合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等文化思想和我国悠久的农耕文明。乡村传统文化和生态文明是有着强烈的本地特征符合和象征,是社会体验、文化含义和地方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建设保持乡村传统文化、建设乡村生态文明方面,德国的土地整治就体现了这一点,值得借鉴。党的十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我国今后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标,建设乡村生态文明是今后我国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要实现建设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建设乡村生态文明的目标,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要适当保留当地传统乡村文化和传承悠久的农耕文明,要注重从当地乡土景观和民俗风情中汲取精华,最大限度地利用原生地貌,使用乡土植被,保持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设计出方便生产生活的景观格局,使得人工整治出的“斑块”、“廊道”要和乡土景观的“斑块”、“廊道”、“基质”相协调,充分体现当地乡村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景观的吸引力;二是要保护乡村景观的完整性和农耕文化特色,充分利用乡村资源优势,协调乡村景观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塑造出自然生态平衡、乡村景观健康的和谐生态乡村环境,实现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三是要找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内涵的有机结合,注重挖掘和提炼浓郁的乡土景观特征,在土地整治中尽可能认识、维护、提升和重建这些地域乡村景观特征。因为乡村景观具有重要的生态、美学、文化和经济价值,是建设乡村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乡村都具有一定的景观特征和风貌,而且都是一个地区人文和自然历史演变的记录和标识,体现的是区域自然和文化形态的结合,如果失去这些特征,所有的乡村变得同一化、格式化,这无疑是一个低级的错误。如安徽省池州市地处皖南山区,在实施村庄整治中,应该结合皖南山区徽风皖韵的乡村文化风格,营造出徽派建筑风格的乡村聚落风貌,彰显出皖南山区村庄特色和乡村生态文明,体现对地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延续,充分体现皖南山区村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协调一致,彰显出皖南山区自然村落的悠久历史、古朴自然,兼有自然之容、山村之貌,突出“天地人合一”的生态和谐、良好的乡村生态文明。
三、结论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整体的、全局的和系统的工程,在实践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通过整治要有利于促进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和服务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要基于建设乡村生态文明的新要求,适度拓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使其发挥推动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作用,遵循生物多样性、土地多功能性、生态性、乡土性、地方性、景观性等原则,运用工程技术和景观设计手法,构建文明、健康和可持续的乡村土地生态系统,提高乡村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价值,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建设有我国特色的乡村生态文明,实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数量、质量和生态的“三位一体”,促进我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迈上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林奇胜,刘红萍,张安录.我国农地整理中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J].生态经济,2003,(10):169—171.
[2]王军,余莉,罗明,等.土地整理研究综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22(2):8—11.
[3]吴次芳,费罗成,叶艳妹.土地整治发展的理论视野、理性范式和战略选择[J].经济地理,2011,31(10):1718—1722.
[7]郧文聚,宇振荣.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J].农业工程学报,2011,21(4):1—6.
[8]吴次芳.农村土地整治的问题指向、国际经验和现实选择[J].四川改革,2009,(8):11—16.
[9]吴次芳,叶艳妹.土地利用中的伦理学问题探讨[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12.
[10]陈博宁.农村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152—154.
[11]胡振琪.土地整理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62—165.
[12]罗明,张惠远.土地整理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综述[J].资源科学,2002,24(2):60—63.
[13]苏少青,林碧珊,曾晓舵.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J].生态环境,2006,15(4):881—884.
[14]魏秀菊,胡振琪,何蔓.土地整理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宏观管理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2):127—130.
[15]叶艳妹,吴次芳,黄鸿鸿.农地整理工程对农田生态的影响及其生态环境保育型模式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01,(9):167—171.
[16]刘勇,吴次芳,岳文泽,等.土地整理研究区域的景观格局及其生态效应[J].生态学报,2008,28(5):2261—2269.
[17]王军.土地整治呼唤景观生态建设[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6):15—18.
关键词: 语言学 外事翻译 文化因素
外事翻译本身是一种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胡文仲,1999),其独特之处在于,跨文化交际双方在交流时无需考虑文化差异而对交流产生的障碍,这项工作这时由翻译员独力承担。所以,在有翻译员陪同的情况下,跨文化交际的双方应该单单发生信息之间的相互传递,交流双方无须应用文化因素解读被翻译的文本(图一):
而在没有翻译员的情况下,跨文化交流主体之间就需要考虑文化因素恰当地使用和理解语言(图二)。可见,解读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的文化背景是外事翻译员进行翻译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从语言学的角度讨论文化因素对语言使用产生的影响,进而增强我们对语言中文化因素的认识。
一、禁忌语
禁忌语(taboo)是在某种文化别是礼貌场合不被使用的语言。禁忌语言与各国风俗及其对事物的看法有关。在英美国家里,由于问题,在非宗教场合不适宜使用带有上帝称呼的感叹句(Oh,my God/Lord;For God’s sake);咒诅语(curses,如hell,damn等)也是避免使用的语言,因为该类语言被认为有神秘力量。英文中常见的禁忌语还有bloody。
在中国文化里,禁忌语更是比比皆是,例如在中国农历新年期间,不宜谈论或提及不吉利的事情。此外,在许多文化当中,有关性、性器官及身体排泄、代谢方面的词语都是禁忌语。
二、委婉语
委婉语(euphemism)是相对于禁忌语而存在的,目的是除掉禁忌语所带来的惊恐感和不愉悦的感觉。其中,人们对死亡的委婉语可以说是委婉语之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在表达死亡时,都有自己的一套表达方式。委婉语相对于禁忌语而言,大多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多被社会上层人士使用。总而言之,禁忌语和委婉语往往由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决定。
三、语意场
语意场理论(semantic field theory)(Lehrer,1974)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某一语言词汇的词义并不是简单独立意义的总和,与此相反,某一词的词义除了表示所指之物外还要依附其它具有类似语义功能词的词义存在。在不同语意场中的同一词语,词义可能有所不同,真正决定其词义的是它在语意场中的所在位置,例如“好”(good)字在描述酒店等级时如果与“first class”、“luxurious”和“superior”相对,就是“一般”(最低等级)的意思。
不同的文化中,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认识都是类似的,这使语言翻译成为可能;然而,某一文化对某一事物可能有自己特别的理解,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解释和状况介绍。例如,不用文化中表示颜色的词汇大部分都不完全对等。日常使用的词汇通常不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行业人士之间的交流需要,所以出现专业词汇,其意义可能与日常使用的意义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外事翻译时要注意同一词语在不同行业、不同专业、不同文化下意义上的差别。
四、词外延
在进行外事翻译时,对目的语中一些带有文化色彩 (cultural references)(袁彩虹等,2000)的词汇进行正确使用和理解亦是外事翻译员必须具备的能力。目的语词汇可能涉及某一事件、某个地点、人物和机构。例如:下面的对话需要对Waterloo一词的文化外延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翻译出来:
A:I hear John didn’t do too well on his final exam.
B:Yeah,it turned out to be his Waterloo.
可以看出,如果单纯将Waterloo作音译的话,知道Waterloo这个地方的人未必能理解该词的文化外延。需要知道Waterloo这里被用作表示一场对失败者而言巨大而悲痛的溃败,就能翻译出 “这次考试成为他一次惨痛的经历”。
五、修辞手法
外事翻译员对目的语中使用的各种修辞手法往往不能单靠字面含义或者语法结构作出的正确理解。目的语中的各种修辞手法的具体使用场合及其引申出的概念和形象都与其所处的文化息息相关。下面举几个常用修辞手法的例子。
1.夸张
I can think of a million good reasons for not smoking.
我能想出戒烟的种种理由。
2.惯用语
It’s a jungle out there.
这世界纷纷扰扰。
3.明喻
It’s water under the bridge.
这是顺理成章的。
4.暗喻
The river sweats oil and tar.出自艾略特的《荒原》(The Waste Land by T.S.Eliot)。
长河流汗,流油与焦油。(赵萝蕤译)
六、词汇变异现象
词汇变异(lexical variation)指的是不同文化中指代同一事物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英国人用pants指代内衣,用trousers指代裤子;美国人却使用underwear表示内衣,用pants指裤子;“人行道”美国人说sidewalk,英国人说pavement等。在进行外事翻译时显然要针对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选用不同的词汇。
七、结语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在外事翻译中,文化因素是一道屏障,这种“屏障”效应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信息的完整性(葛志宏,1994)。“屏障”效应的消除需要翻译员增强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并对其作出相应的处理。外事翻译员对文化因素的驾驭能力直接反映其业务素质。为此,增强对各国文化及其生活方式的了解是外事翻译员业务培训中的必修环节。在日常的业务培训中,外事翻译员只有从目的语中发掘其隐含的文化因素,才能不断提高语言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葛志宏.论文化语言差异与英汉翻译[J].语言与翻译,1994:3.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袁彩虹,郎红琴.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与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8.
谷秀兰,黄朝明,栾乔林,韦仕川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口570228)
摘要:为科学分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基于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特征和区域实际建立定量测度指标体系,以海口市2011 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及相应时点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数据,对海口市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集约程度和综合效益、组合类型、多样化程度、集中化程度及区位指数等6 个指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指标测度分析结果与区域实际一致,不同测度指标结果相互验证,说明基于区域土地利用特点建立的测度指标体系是合理的。研究发现,根据海口市各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及各区土地利用组合类型结果,海口市域可以根据土地利用相似情况划分建设用地集中及集约利用区、土地类型多样及适度发展区、土地类型集中区等3 个综合区。
关键词 :海口;土地利用结构;指标测度;分析;评价
中图分类号:U412.1+4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50400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土地利用规划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基础性作用研究”(G031202);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南省耕地利用效益定量评价及耕地保护模式研究—以海口市为例”(20154186);海南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海南省耕地利用效益定量评价及耕地保护模式研究”(qnjj1440)。
第一作者简介:谷秀兰,女,1978 年出生,山东兖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科研工作。通信地址:570228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土管系,Tel:0898-66276763,E-mail:guxiulan2009@qq.com。
通讯作者:黄朝明,男,1973 年出生,广西百色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土地规划与估价方面教学科研工作。通信地址:570228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土管系,Tel:0898-66276763,E-mail:787560679@qq.com。
收稿日期:2015-04-17,修回日期:2015-05-21。
0 引言
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差异性的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利用方式,便形成了不同的土地利用结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反映了人类在一定时间范围和空间区域内对土地的利用与使用方式的改变[1]。土地利用结构是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质、量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和格局,进而影响到该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和土地利用效率[2]。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的评价是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的基础[3],在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实现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引导产业结构转移和协调区域土地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国内外学者针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土地资源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其质和量进行多指标、多目标的研究[4-8],或从研究方法[9-12]、驱动机制[13-16]等分别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驱动机制、信息熵等方面进行研究。但是针对海南省各市县的研究文献较为少见,尤其是省会海口的相关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笔者以海口市2011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建立测度指标体系,并基于测度结果对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空间聚类和区域土地利用的分析评价,对海口市土地利用数量结构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1 研究背景
1.1 自然地理条件
海口市作为省会城市,同时也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琼北组团中心城市,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于海南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华南经济板块连接东南亚地区的重要节点,海口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尤其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来,海口市社会经济实现了突破式发展。
从地理位置上看,海口市地处北纬19°32′—20°05′,东经110°10′—110°41′,属琼北地区,北临琼州海峡,东、南、西侧分别与文昌、定安、澄迈相邻。根据2008年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海口市面积2284 km2,呈长心型;从东端的大致坡老村到西缘的西秀镇拨南村约60.6 km;最南端的大坡镇五车上村到北侧海岸线约62.5 km。
海口市地处南渡江下游河口地带和琼北火山口地带,地形地貌在西、中、东部分别以熔岩台地、沿江阶地及滨海平原为主,最高海拔为马鞍岭222.2 m,东北部海拔高度在10 m以下,区域内部地势无明显起伏。从纬度位置来看,海口地处北热带,气候属于季风性热带海洋气候,年均温23.8℃,年均降水量1664 mm,年均日照时数2000 h以上,终年无霜,因属季风区,有明显干湿季。地表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有南渡江、五源河、美舍河、那博溪、那甲河等,并有地下热矿泉水分布。土壤类型主要是砖红壤、水稻土、菜园土、滨海盐土等,植被以灌木草丛为主,鸟类和海洋鱼类等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自然资源条件十分优越。
1.2 社会经济条件
近年来,海口市经济发展迅速,《2014 年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表明,2014 年末海口市常住人口220.07 万人,户籍人口165.31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51 万人,非农业人口98.8 万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05.51 亿元,比上年增长9.2%,3 次产业比例为5.5:21.4:73.1,人均GDP 46000 元。
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来,为适应新型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要求,海口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作为重点发展领域,海口市旅游业转型升级,获得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2014 年接待国内外过夜游客1130.68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2.02 亿元,相较2013 年的增幅分别为8.3%和18.2%。房地产业受市场大环境影响出现调整,全年完成投资298.97 亿元,增幅为16.6%。会展经济快速发展,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品牌会展城市奖。
1.3 土地利用结构基本格局
1.3.1 尚处城市化进程加速期,土地利用结构以农用地为主根据2011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海口市域土地总面积2284.27 km2,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分别为1622.69、485.88、175.70 km2,分别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1.04%、21.27%和7.69%。其中耕地面积为697.22 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0.52%,是二级地类中占比最大的用地,其次是园地(19.87%)、林地(18.21%)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6.85%),耕地、园地和林地三类用地面积总计1567.10 km2,占海口市土地总面积的68.60%。
1.3.2 市辖四区土地面积相差大,土地利用结构差异较大 虽然耕地在市辖四区土地利用结构同样是主要用地类型,但在其他地类比重统计中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龙华区、秀英区用地结构较为相似,以耕地、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主,其中耕地所占比重均超过30%,林地比重均超过23%,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占比也在20%以上,两者的差异主要在园地方面,龙华区园地占比只有2.42%,而秀英区园地则近10%。市辖四区中园地比重最高的是琼山区,占到全区土地的35.43%,明显高于其他三区,相应的其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所占比例则只有10.88%,是比重最低的区。水域用地则是以美兰区最为突出,占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17.21%,而其他三区的比例均不到5%。
1.3.3 土地利用结构与所处区位、社会经济发展及规划定位密切相关 土地利用结构与各区所处区位、发展定位有着密切的关系,《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确定了海口市“城镇村集聚,田林水和谐”的南北分异土地利用格局,促进建设用地和农用地集聚高效发展。从各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结构中可以看出,秀英区、龙华区以城市用地为主,其中龙华区城市用地占比近50%,而琼山区则主要以村庄用地为主,占全区土地的比例为38.97%,美兰区在四区用地结构中较为平衡,城市、建制镇和村庄用地比例大致相同(表3)。从4 个区的各项社会经济指标(表4)来看,龙华区是海口市的经济重心,琼山区则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相对于其人口数量来讲各项经济占比相对较低。
2 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测度指标分析
2.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通过分析相应时点不同地类之间的数量关系,基于指标测度结构对区域用地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是国内很多学者在分析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时较多采用的方法。测度指标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选择,笔者结合海口市土地利用现状,选择了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集约程度和综合效益、组合类型、多样化程度、集中化程度及区位指数等6 个指标进行测度,以海口市2011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及2011、2012 年《海口市统计年鉴》[17]统计数据为基础数据,对其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2.2 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
2.2.1 开发利用程度 土地利用程度是指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即土地利用强度,可以从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率、土地农业利用率、土地建设利用率、森林覆盖率等进行分析,各指标计算方法见表5。
2.2.2 集约程度和综合效益 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是从经济的角度衡量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通过单位土地的投入产出情况判断区域土地是否满足集约利用土地的要求和综合效益是否合理。结合土地利用方式分别从人口、投入和产出3 个方面进行指标选择,人口方面选择了人口密度指标,投入方面选择了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和地均房地产开发投资2 项指标,产出方面选择了地均GDP和地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 个指标。
2.2.3 多样化程度分析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地类的齐全程度或是多样化程度可以通过计算该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结构多样化指数作为衡量指标。计算多样化指数的方法较多采用吉布斯-马丁多样化指数公式[3],见公式(1)。
式中,GM为区域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mi是区域内第i 种地类面积。指数越小,说明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性程度越低,反之则说明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性程度越高。
2.2.4 组合类型 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组合反映了区域土地利用方向和区域功能,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中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区域土地组合类型特征和主要类型。通常采用威弗-托马斯组合系数公式来对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进行分析[18]。基本步骤为:(1)将区域土地类型按面积相对比例由大到小排列;(2)构建地类假设面积比例矩阵,即按照将全部土地面积分别平均分配给1、2……,7 种类型;(3)计算组合系数即计算每种分配方案的假设分布与实际分布之差的平方再加和;(4)确定区域土地组合类型即找到区域最小组合系数所对应的组合类型。
威弗-托马斯组合系数公式见式(2)。
式中:N表示组合系数,Tij为假设分布百分比,tij为实际土地分布百分比。
2.2.5 集中化程度集中化程度反映了区域土地利用集中化水平,通常采用集中化指数作为衡量指标,指数越小,说明区域土地利用集中化程度越高,反之亦然。集中化指数的计算见公式(3)[19]。
式中:I 为区域土地集中化指数,A 为区域各种土地类型累计百分比之和,M为土地集中分布时累计百分比之和,R 为上一级区域各种土地类型的累计百分比之和,以R为衡量集中化程度的标准。
2.2.6 区位意义 本层次区域相对于高层次区域的土地利用聚集程度可以通过计算区位指数进行比较分析,对土地的区位意义进行研究。计算区位指数时,通常采用区域地类面积数据进行统计,一般采用的公式[20]见式(4)。
式中,Qi表示某区域区位指数,mi表示第i 种地类面积,Mi表示高层次区域内第i 种地类面积。Qi>1,则表示该种地类具有区位意义,Qi<1,则表示该种地类不具有区位意义。
2.3 指标测度结果及分析
对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定量测度基础数据为2011 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及相应时点社会经济指标统计数据,数据来源海口市国土环境资源局与海口市统计局。根据基础数据及测度指标计算得到相应指标数据。
2.3.1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从表6 中数据来看,海口市土地利用率为92.31%,属于较高水平,4 个区中最高值为琼山区(96.11%),最低的为美兰区(81.62%),这是因为琼山区农业用地分布较多,而海口所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也为农业生产提供较好的条件,因此其土地农业利用率也最高(81.15%),未利用地所占比例较低,而美兰区因水域用地所占比例为17.21%,为海口市主要的水域用地区。土地垦殖率、森林覆盖率最高的是龙华区,分别为37.60%和27.47%。秀英区、龙华区和美兰区三区的土地建设利用率相近,而琼山的土地建设利用率只有14.97%,这与琼山区81.15%的土地农业利用率是相对应的,琼山区是海口市重要的农业区。
2.3.2 集约程度和综合效益分析 海口市人口密度为918 人/km2,四区中人口密度最高的为龙华区,是海口市人口最为密集的区,最小的为琼山区,前者约为后者的4 倍,市区内人口分布差异明显(表7)。
从经济指标上来看,投资方面的2 个指标即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和地均房地产开发投资最高的为龙华区和秀英区,2 个指标最低的均为琼山区。龙华区是海口市重要的商业区,地均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值最高,秀英区是近年来海口房地产开发和投资最为集中的区域,地均房地产开发投资指标值最高;而琼山区作为较为靠近城市边缘的农业区,2 个指标明显低于其他三区,尤其是地均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只相当于龙华区的1/12,差距很大。产出方面的2 个指标即地均GDP和地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最高的均是龙华区,最低的则依旧是琼山区,同样与两者的区域发展地位与发展现状有着密切的关系,反映出来的就是地均GDP琼山区只有不到龙华区的1/16,地均工业产值更是只有龙华区的1/31,区域差异表现的尤其明显。
2.3.3 组合类型分析 根据基础数据和组合系数公式,计算得到海口市各区土地利用结构组合系数及组合类型,见表8。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到海口市区土地利用类型组合为5 种组合,秀英区和龙华区为3 种组合类型,各区均有的为耕地和建设用地,美兰区是海口市水域分布最多的区,因此其土地利用类型中水域占较为重要的位置,琼山区是海口市重要的蔬菜种植基地,因此园地是其重要的组合类型。从各区的土地利用组合类型可以看出,区域土地利用与区域发展定位、经济发展等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但总体来说海口市乃至更上层的海南省依然是农业发展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转型。
2.3.4 多样化程度分析 按照计算公式及2011 年海口市土地利用数据,计算出各区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根据海口市指数计算结果及其他地域研究成果,将海口市多样化指数划分3 个等级,0.74~0.77 为多样化程度低,0.78~0.81 为多样化程度中,0.82 以上表示多样性程度高。
计算结果及等级划分如表9。
计算结果表明,海口市土地利用多样化程度为中级水平,多样化程度一般,其中位于市中心的龙华区和位于郊区的琼山区多样化程度较低,而美兰区土地利用多样化程度最高,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说明该区内土地利用类型最为齐全,这与美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功能定位有一定关系。
2.3.5 集中化程度分析 根据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计算海口市各区集中化指数时,M取值700,海口市土地利用类型累计百分比为540.19,即为R 值。根据集中化指数计算公式,海口市各区土地利用集中化指数见表10。
表中数据表明,海口市集中化指数范围为-0.08~0.25 之间,指数最小的为美兰区,最大的为龙华区,这个结果与2.3.4 所计算的多样化指数正好是对应,两者计算结果是负相关,即土地利用多样化程度高的区,其集中化程度就越低,反之亦然。集中化指数前两位的龙华区和琼山区是多样性等级里面最低等级。从中可以看出多样性指数和集中化指数可以相互验证的关系在海口市四区相应指标中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2.3.6 区位意义分析 根据区位指数计算公式和研究区域基础数据,计算得出海口市各区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区位指数结果,如表11所示。
从计算出的各区相应地类的区位指数结果可以看出,秀英区、龙华区和美兰区的建设用地具有区位意义,3 个区内建设用地占区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分别是26.54%、23.44%和25.91%;耕地则是在秀英区、龙华区和琼山区具有意义,所占比重均在30%以上;秀英区和龙华区的林地所占比重在23%以上,计算出的区位指数也大于1,说明在这两个区中林地具有区位意义;园地只有琼山区指数大于1,且远大于其他3 个区,说明该地类在琼山区具有明显区位意义,最低的龙华区指数只有0.12,园地在区内的比重也只有2.42%,区位意义较低;草地在秀英区和龙华区具有区位意义,与其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因南渡江等河流主要流经美兰区,因此该区水域所占比重高达17.21%,区位指数也高达2.43,水域用地在美兰区具有极高的区位意义,而在其他三区区位意义则相对较低,区位指数只有0.60 左右,其他土地在龙华区和美兰区具有区位意义,其中美兰区的区位指数为1.91,具有进一步开发的空间。
3 基于指标测度结果的海口市土地利用空间聚类与分区评价
3.1 聚类分析方法及指标选择
上述测度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特征,为了更好的说明海口市土地利用的总体特征及各区土地利用结构差异性、相似性,这里选择了基于spss 19.0 的聚类分析法来对海口市土地利用分区进行研究。结合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的特征,选取了多样化指数、集中化指数、地均GDP、区位指数等作为海口市土地利用空间聚类分析的基础。相关指标数据见表12。
3.2 计算结果和分析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海口市四区可以初步合并成3 个大的土地利用类似区,第一类为琼山区,第二类为龙华区,第三类为秀英区和美兰区(表13,图1)。根据海口市各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及各区土地利用组合类型结果,海口市域可以根据土地利用相似情况划分3 个综合区,其类型特征见表14。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建立测度指标体系对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结论如下。
(1)基于测度指标体系所得的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测度结果表明,区内各区在各个指标表现出差异性,单区不同测度指标结果也相互验证,显示出了各区差异性的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目前市域土地利用组合类型为耕地+建设用地+园地+林地+水域,土地利用结构还是以农用地为主,显示出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区域内各区用地结构差异较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也较为明显,今后还需从发挥各区优势出发,协调区域发展是今后海口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一方面,海口市国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稳步上升发展阶段,相对于省内及环北部湾其他城市,海口呈现出更快的经济发展态势;另一方面,作为省内中心城市,还承担着引导其他市县发展的区域责任,基于其功能定位,海口土地利用结构还会进行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重新调整。研究成果为海口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政策依据。
(2)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关系密切,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海口市域四区的分析结果充分说明了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同时也是建设用地占比和经济指标较高的,同样指标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则明显较低,且差异明显。对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海口来说,在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如何通过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而非阻力。在区域发展过程中,要确保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既要实现通过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要保证农业发展对土地资源需求量的要求,避免因过多的农转用而导致农业发展瓶颈,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土地利用结构研究重点在于测度指标的选择,与已有的研究成果相比,本文选择的研究区域是省份城市及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心城市之一,因此在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充分考虑了区域差异型,通过选取与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相关的指标建立测度指标体系,并选择相应的测度方法,尝试通过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数量结构及社会经济指标等相互关联性出发,对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和相互验证,充分证明了定量分析的可行性。通过定量分析方法较为全面的揭示了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聚类分析和分区评价,对于研究区域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4)土地利用结构的内涵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多变,导致不同研究成果无法比较。考虑到定量研究的需要和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择的指标都是可以量化的,对指标也进行了筛选。但在影响土地利用结构的因素中还存在着大量难以量化的指标,如政策因素、环境因素等,这也是本研究所没有涉及的。在后续研究中,将会在此基础上,增加政策类等非量化指标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以期更为完整的反映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
参考文献
[1] 郭洪峰,许月卿,田媛.张家口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其动态变化[J].水土保持通报,2013(6):259-264.
[2] 方琳娜,宋金平,岳晓燕.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结构分析[J].生态经济,2009(10):329-333.
[3] 杨东,郑凤娟,潘竟虎,等.改进的TOPSIS 法在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评价中的应用[J].土壤通报,2012(2):120-124.
[4] 陈其春,吕成文,李碧成,全斌.县级尺度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定量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9(1):223-231.
[5] 潘竟虎,任浩晨,赵军.甘肃省土地利用状况的计量地理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7(8):377-381.
[6] 张海兵,鞠正山,张凤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7(4):12-17.
[7] 王建英.李江凤.张丽琴.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利用结构预测[J].农业工程学报,2012(4):221-226.
[8] 严金明.简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模型设计[J].中国土地科学,2002(4):20-25.
[9] 罗昀,黄贤金,濮励杰.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以江苏省原锡山市为例[J].土壤,2003,35(4):286-291.
[10] 张明,朱会义,何书金.典型相关分析在土地利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以环渤海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1,20(6):762-767.
[11] 冯健.杭州城市形态和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演化[J].地理学报,2003,58(3):343-353.
[12] 赵锐锋,姜朋辉,陈亚宁,等.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地理科学,2012(2):244-250.
[13] 史培军,陈晋,潘耀忠.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J].地理学报,2000(2):151-160.
[14] 刘耀彬,刘卫东,谭术魁.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评判研究-以舟山市定海区为例[J].人文地理,2008(3):45-48.
[15] 曾伟瑶,雷军,张小雷.北疆铁路沿线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度区域分异研究[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12(1):47-53.
[16] 林珍铭,夏斌,董武娟.基于信息熵的广东省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变化分析[J].热带地理,2011(3):266-271.
[17] 海口市统计局.海口市统计年鉴(2011—2012)[M].海口:海口市统计局:80-155.
[18] 武晓峰,李婷.基于PPI 的土地利用优化研究[J].环境科学,2012(3):97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