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专硕研究方向范文

计算机专硕研究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专硕研究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专硕研究方向

第1篇:计算机专硕研究方向范文

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云会计等概念或名称的出现适应了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已被普遍接受和认可。在管理学科下,目前设置有会计学(会计信息化)、审计学(审计电算化)等专业。与此同时,在大连交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院校明确设有软件工程(会计学方向),该专业方向在质疑声中走过多年,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道路上创新出了一种新的模式。

二、“软件工程+会计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及隐含的问题

“软件工程+会计学”在实际教学中可趋向于两个方向的培养,即具有软件背景的会计学方向和具有会计学背景的软件工程方向,无论学生选择哪个方向,其人才培养都具备一些特点和不足。

(一)专业的新颖性

相比授予管理学位的会计学(会计信息化)专业而言,软件工程(会计学)是在工科背景下探寻出的一种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创新模式,是将软件工程技术赋予会计行业背景,使其具有了专业生命力,符合时代的要求。可以说,软件工程+背景方向培养模式的新颖性决定了该专业在目前环境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如在目前环境下还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主要表现为高考报考时的“无目的填报”和就业、考研时“尴尬专业定位”。目前,软件工程(会计学)主要是授予工学学位,被认为是计算机类专业,因此报考公务员、银行、事业单位时不能填报会计岗位。但是,我们要坚信背景方向的复合培养模式具有时代先进性,适应了当前和未来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将迎来更大的机遇。

(二)学科复合性和交叉性

软件工程(会计学)横跨工科和管理学科,是将计算机技术与会计学知识相结合的交叉性学科,融合了软件工程、计算机程序语言、财务会计、企业管理、法律、经济等多学科知识。早在2009年,财政部就提出了要打造一支熟悉国际规则、掌握企业管理、信息技术和会计业务的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的要求,而软件工程(会计学)的复合性完全符合了这个要求。

但目前在实践教学中,软件工程和会计学复合性及交叉性实际操作难度较大,主要表现为:(1)受学分限制,复合型课程数目和学时数有限,难以深入学习;(2)计算机课程和会计学课程往往是完全独立的体系,日常教学中易呈现“两张皮、无交叉”;(3)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教师队伍薄弱;(4)目前大多数学生只是单纯地学完计算机和会计类课程,没有主动将两者有效进行结合的意识;(5)社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高端有效需求还比较弱,大多数只是停留在会计软件的应用操作上。

(三)专业课程的难度性

1.课程设置的难度性。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计算机类课程、会计类课程和交叉类课程,其设置难度系数较高,主要表现为:(1)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的学分相对于其他专业较多,具体表现为课程多且很多都是高学分的课程;(2)目前在高校没有统一的课程设置标准;(3)课程设置偏重于计算机类还是会计类没有准确的定位,各分一半显然效果不佳,但过分偏重一方,另一方则会较弱,以致无专业深度;(4)软件工程专业偏重于实践应用环节,往往大四一年是在外实习,从而使在校学习的时间大大减少,课程设置难度大大提升,很多课程更处于很难取舍的状态。

2.课程学习的难度性。从学生的角度看,学好跨学科专业难度较大,特别是这种横跨工学和管理学两个大学科门类的专业,这是因为:(1)学习该专业的学生中有一部分为文科生,学习离散数学、C语言、Java语言等相关计算机课程难度较大,有的无兴趣,勉强通过考试而已;(2)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课程较多,很多是高学分,这也无疑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在一个学期内要吸收和消化平均十几门课程知识,难度较大。

3.学习思维的跨度性。计算机相关课程知识多属于显性知识,且结构化特征显著,而会计管理类知识多属于隐性知识,很多是需要经验的体会,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势必会造成初学者无法适度地转化学科意识,从而增加学习的难度。

(四)课程学习的基础性

大学四年的课程中涉及计算机类和会计类的核心课程,课程量大,学分高,难度较大,但是并不是“难不可攀”。因为开设的是专业核心课和基础课,对基础知识的考核要求较高,考核难度性较大和专业深度较高的学科知识占较少比例,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完全可以顺利通过考核和很好地掌握基础性知识。而且,未来的工作所需要的学科知识正是建立在这些基础课程之上,更深度的知识需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和摸索。

(五)课程学习易出现“尴尬现象”

软件工程(会计学)目标是培养出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复合型人才,最佳效果是培养出“强计算机、强会计”的人才,但没有学科思维跨度和因兴趣偏向,易造成“强会计、弱计算机”和“强计算机、弱会计”,最差效果是“弱会计、弱计算机”。因此,在学习中切忌只关注某一个方面,或眼高手低不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应该在课余时间自我充电,注重专业的深度,防止这种“尴尬现象”的产生。

(六)就业前景乐观

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面向现在和未来的国际软件市场、财会管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管理、高级会计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在IT行业从事软件系统分析、开发和维护等软件项目管理工作,也可在证券公司、银行、保险等公司和企事业单位会计专业领域从事软件开发、运用及会计、财务管理等工作。

(七)专业继续深造可扩展性强

软件工程(会计学)作为复合型专业,其毕业生在进行继续深造时可选择的专业面较大,包括:(1)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会计学和企业管理二级学科,其中最适合的研究方向为会计学下的会计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2)管理学科与工程学科下的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3)会计专业硕士(MPACC);(4)软件工程专业下的企业信息化方向(学术和专硕皆可);(5)其他相关专业,如金融学等。

(八)应用性强

软件工程(会计学)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通过交叉性课程进行理论上的 融合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地培养出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在软件的开发和设计实践中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三、优化“软件工程+会计学”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一)提升专业认知

随着当前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软件工程与行业背景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因此,政府、高校、企业等社会各界都应逐步达成共识:无论是从哪个学科复合而来的会计信息化毕业生,都应该可以和传统学科专业一样,在毕业时享受同等待遇的同时可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作为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应充分认识到专业的特殊性和复合性,应“韬光养晦、居安思危”,坚信一个理念,即复合型专业的明天是光明美好的,而走往美好明天的道路是曲折的,不断推进该学科领域的发展和深入。

(二)校企合作创建应用型特色班

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将有大部分学生从事会计软件相关工作,因此学校有必要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将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商务软件企业引进学校,走向课堂,实现“校内培训、校外实习、推荐就业”全方位的互利合作模式。还可以仿照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与大型软件工程共建会计信息化特色班,在每个学期1-2门课程由软件公司的工程师进行授课,真正实现教学与实践接轨,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会计信息化工程师。

(三)推进双学位式培养模式

鉴于本科四年制的限制,学校可采用双学位的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对于那些有精力和能力的学生而言,可以开设会计学、财务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二学位,着重开设非会计核心类的其他相关课程,本着不重复设置课程的原则,在学生修得一定学时,获得相应学分的前提下授予管理学第二学位。毕业工作时,工学和管理学双学位证书势必会缓解软件工程(会计学)类似专业的尴尬局面。

(四)适时转换学科的思维模式

作为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专业课学习中,应学会在计算机学科和管理学科中进行思维的灵活转变,对计算机学科中的结构化知识加强记忆并总结出规律,对管理学科中的非结构化知识应加强理解并与实践案例相结合。

(五)注重交叉性课程的学习

在学习计算机课程和会计学课程时,应防止“两张皮”和单一地偏向某一个方面的学习,应注重交叉性课程的学习,将计算机的思想与会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相融合。而且,在进行交叉性课程学习时,应淡化知识的简单叠加,强化知识的整合和交叉,应突出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管理知识的特色,应重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设计,并通过案例分析等实践环节强化知识的整合。

(六)强化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

虽然软件工程(会计学)的课程较多且难度较大,但是学科基础知识足以撑起学科的框架和满足未来工作的需要,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应“眼高手低”,更不应该“妄自菲薄”,认为自己什么都没有学到而失去专业的学习兴趣。

第2篇:计算机专硕研究方向范文

高职高专院校是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合称,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点,图书馆是人类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础性设施,在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从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发展面临的现状和问题出发,分析研究了今后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应以人文化、数字化、多功能化为重点,坚持逐步建立信息化建设评估体系和相关制度、不断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数字资源和基于网络的数字图书服务、多方式多渠道促进人才资源建设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策略,使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成为“文献与信息中心、专业教学中心、文化素质提升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的多中心教育辅助机构。

【关键词】

高职高专;图书馆信息化;发展策略

图书馆信息化是信息化概念在图书馆的应用,加强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图书馆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应用和文献资源开发由局部到全局、由内部到外部、由区域到全球的不断深化的过程。笔者认为,图书馆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广泛应用为主导,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网络为信息传输基础,以信息人才为依托,以法规、政策、标准为保障的综合体系。但是,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不高,因此,加快推进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进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常现实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1 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发展,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国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建设实际,为进一步加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工作组于2011年12月特制定下发了《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建设指南》。

1.1 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社会的全球化发展,图书馆信息化的意义不容小觑。首先是图书馆信息化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由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发展到现在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使得图书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服务理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时这样的改变也促进图书馆信息化的发展。其次是图书馆信息化实现了馆藏资源的共享。先进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促进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既降低图书馆建设成本和费用,也极大的促进馆际之间的合作,使信息资源共享真正成为现实。再者是图书馆信息化提高了信息服务的质量。图书馆逐渐向数字化图书馆的转变,服务内容和模式向信息化的转变,利用网络技术进行采编等工作的应用,针对不同用户的特定信息需求所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和针对的普及,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1.2 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必要性

近年来,在图书馆业务发展、读者需求、信息共享、图书馆管理等方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得图书馆信息化水平逐渐提高。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滞后于高职高专教育的迅猛发展,教育部于2004年下发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将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作为了水平评估的重要内容,这有助于高职高专院校将图书馆及信息化建设纳入了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之中。首先,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加快了高职高专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与高职高专教育迅猛发展形成对比的是图书馆设备陈旧、经费和资源不足、专业图书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技术手段落后。为适应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需要,高职高专院校应将其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改变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以基于网络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提供为主,创新服务方式和内容,为教学、科研和学生提供更为高效的图书信息服务。其次,图书馆信息化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图书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合理配置资源,高效利用资源,这从根本上解决了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不能满足读者需求的现实问题。同时,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使其产学结合的教育信息服务扩大到了工厂企业和社区,服务于终身教育需要,实现了扩大信息资源共享服务计划。

2 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思想观念陈旧,管理模式落后

首先是对待图书馆信息化的观念上,过去的认识是“重藏轻用”思想,随着网络技术发展,不仅仅是纸质图书资料,文献信息载体的更加丰富,使得传统的图书馆正在改变过去的陈旧思想,顺应社会需求,树立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传统的图书馆及受到各种硬件环境的限制,只是简单地满足了部分读者的需求,很难真正的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在管理方式上,传统的管理模式处于一种落后的形式,在对读者服务中也只是机械的、被动的。随着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高校图书馆信息集散中心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建立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系统,可将广泛的信息产品整合,实现信息共享,建立有效地健全的信息反馈机制。

2.2 经费不足导致硬件设备建设薄弱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优良的馆舍,再者是信息化处理设备。在高职高专院校的快速发展中,可以看到不同地区的图书馆建设一般都集中在重视外部环境建设,而忽略内部设施建设上。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经费主要用于前期的馆舍建设上,新馆舍取代旧馆舍,信息化基础设施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

2.3 图书馆信息化人才缺乏

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中,人才起到关键作用。在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专业人才比例较低,高素质人才匮乏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人员结构比例失调、业务素质较低、知识结构良莠不齐等。在一些具体工作上,现有图书馆工作人员不能胜任,造成许多工作开展存在较大的难度。多数高职高专院校都将图书馆作为一般的辅助教学机构,将一些不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员作为管理人员,同时,还存在工资待遇比较低的情况,使得大量专业型人才流失,不利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2.4 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水平落后

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主要是硬件设备和软件环境两个方面。在硬件设备上,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由于经费不足,限制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软件环境上,存在着资源共性不够,缺乏开发能力等情况。目前相当一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工作主要还是体现在业务流程的采购、编目、流通和检索等比较初级的计算机操作等方面,而距离真正的公共检索、联机编目、馆际交互、多媒体应用、远程教育、远程通讯等网络系统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在馆际之间资源共享上也存在问题,既怕自己孤立,又怕在共享中本馆利益得不到保护。同时,由于技术水平限制,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方面仍然停留在校内访问上,不能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在信息咨询服务等方面技术水平低,方式渠道单一。

3 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改变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思想观念

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带动了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的发展。首先应是院校领导层次需要更新观念,认识到图书馆及信息化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在学校的长久发展中将图书馆及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作为其重要内容之一。其次是在管理上学习采用国外先进的图书管理经验,聘请专业图书馆管理人才,组织相关业务培训,适应信息化管理需要,逐步提高信息化水平。

3.2 重视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

高职高专院校要加快发展数字资源和基于网络的数字图书服务,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中,各自为政的图书馆发展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广大读者对复杂纷繁的信息资源的需求。通过资源共享方式,使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在管理和实施组织上,保证学校学科建设与图书馆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工作方法上,坚持独立开发信息资源与合作开发信息资源的双赢模式,在保证各自利益前提下调动各方积极性。在技术上,既要实现批量应用服务也能够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服务,满足不同领域、不同服务对象。

3.3 逐步建立信息化建设评估体系和相关制度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信息资源建设。通过对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采用的数据库的分析,可看到目前主要是以国内大型综合性中文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全文数据库为主,从引进的数据库内容来看,主要是适合于教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个人业务素质提高的学术理论性较强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和硕博论文等,适合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自身水平的内容较少。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其图书馆建设要充分体现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建馆特色。各高职高专院校间也应建立统一的系统规划和标准,实现信息相互交换,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信息处理。

3.4 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中要建设专业的人才队伍

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应采用多方式、多渠道促进人才资源建设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策略。在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建设中决定因素还在于人的发展。首先是要建立一支整体水平较高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在图书馆人员中要使信息技术人员占管理人员的比重、专职信息技术人员比重、掌握信息化技术人员比重、图书情报专业本科人员比重等达到合理的人员比例。其次是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再次是要掌握一定的外语水平。在图书信息中有很多的外文资料,需要专业精通的外语人员能提供最精确地信息资料。最后是要有较强的计算机水平。信息化建设要求操作者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实现办公自动化。

综上所述,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是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高职高专院校应坚持逐步建立信息化建设评估体系和相关的制度、不断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数字资源和基于网络数字图书服务、多方式多渠道促进人才资源建设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策略,重视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切实有效地将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成“文献与信息中心、专业教学中心、文化素质提升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的多中心教育辅助机构。

第3篇:计算机专硕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新工科建设;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硕士;人才培养模式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全球范围内有实力的国家都在追求科技制高点。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从源头上要提高教育水平,尤其是工程教育水平。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如浪潮般一波接一波的冲击着人们的思维,产业变革与结构调整的速度也随之与日俱增,这些都要求工程教育也要随之加快变革的速度。当代信息社会的教育必然是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教育的办学形态、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都将发生根本性改变,教育理念也必将随之改变。于是,工程教育的改革与重塑也正日益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大思考话题。2017年8月,麻省理工学院(MIT)了一份全新的报告,揭示了工程教育在全球的变化发展趋势。并提出了NEETProgram“新工科教育转型”计划(NewEngineeringEducationTransformation,简称NEET)[1],由此代表美国教育改革的最新发展方向。报告围绕“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思索“具有普遍借鉴价值的基准化培养模式”。此后,MIT在2018年就已经开始了新工科实践:设立了一个全新的本科城市科学和计划科学学士学位。这是一门结合了城市规划学,统计学,电气工程,机器学习等多学科的全新的科目。同样开始教育改革的还有斯坦福大学,他们了《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在以设计思考理论著称的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牵头下正式启动。这次教育改革改变了以往自上而下的方式,代之以师生为主导,建立全新的开环大学的教育模式[2]。国内也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浪潮中充分地认识到了当前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根据新一轮的调查报告称,新产业,新工科人才缺口高达2500万。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必然会带动国家经济的转动,同时也必然带动教育变革。于是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3]。之后一段时间,“新工科建设”[4]运动如火如荼,“天大行动”[5]“复旦共识”[6]等会议早早确立了新工科改革计划,并且新工科理念正在形成高度共识。612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组成的30个项目群正在加速推进,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智能医学等新工科专业蓬勃兴起,“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等加快推进新工科建设的政策相继出台,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等新工科模式正在成型。[7,8]依托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平台,国内高校和各类研究院进行对新工科的进一步优化。而这一系列的新工科改革计划,都是为了推动产业升级换代的人才供给源头———各大高校进行改革。而在现在普遍的高校中,大家还是过分地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多学科交叉融合与科目创新的能力。以MIT的新工科普及为例子,作为全球范围教育改革的领头羊,他们的一些典型项目,例如:全新工科生命机器(LivingMa-chines)、自主机器(AutonomousMachines)以及城市科学专业,都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多学科交融和面向未来,而不是面向过往的产业科技[9]。而电子通信专业作为一门电子科学技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等紧密结合的一门现代信息工程专业,同时也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工程类专业,其在新工科的教育改革中也务必做出对应重大的调整。虽然电子通信不是一门新工科背景下衍生的新的工程学科,但是其作为与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最早接触的工程学科之一,必然也将顺应新的教育格局,做出新的改变。尤其对于电子通信专业研究生硕士的培养来说,更加重要的是如何在学习中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实践化。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定义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也正是企业以及科研院所需要的。这就需要高校能够培养出真正满足市场需求,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具有高度创新实践能力的电子通信专业学位硕士。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设计一个适用于新工科背景下电子通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分类定位的模型。

二、培养目标分类依据以及做法

在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培养过程中更多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学手段也多以书面互动为主,而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有所忽视。近年来,专业学位硕士教学领域,已经加大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的加强,并且适当减少了理论课程的比例。但是由于传统思维惯性比较大,显示的教学条件又有约束,实际操作中很难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培养并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固然各大高校在悠久的办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电子通信专业完整而稳定的理论教学体系,但是照搬这些体系则很难满足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难以符合企业社会的要求。业内被公认为工程教育的“领跑者”的欧林工学院,在过去的多年内其毕业生起薪高于麻省理工等一系列名校并有许多学生在著名的大学攻读研究生,他们对于学生的选拔主要基于学生实践项目的数量与质量,而且他们还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25-35个工程项目。他们就是用这样独特的方式创建工程教育改革的“实验室”[10]。而在我们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当中,我们也应该将重点放在项目的完成度上面,而不是盲目追求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践动手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互联网以及电子企业百花齐放的当今,企业对学生的能力也有一系列的要求。根据调查发现,在基础学科知识、专业学科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创新实践能力等重要个人素质因素中,新兴的互联网电子通信企业最为看重的就是创新实践能力与专业学科知识,其次是基础学科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等。而且还存在一个问题,目前的研究生将来走向社会,我们在培养的过程中必须与社会的需求挂钩。与学术型硕士相比较,专业型硕士相对来说更加符合企业公司的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是为了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而学术学位研究生更加看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但是目前还有一些院校在培养专业学位上定位得十分模糊,在对电子通信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培养的时候还是单纯套用学术型的培养方案模式,依旧使用一样或者是差别不大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或因教学资源的限制,将两种学位的研究生一起无差别培养,这就体现不出专业学位硕士的特点。在新工科背景下,为了突显电子通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型的特点,我们需要对接与学术硕士不同对接目标,对培养目标进行分类与定位,并完成培养模型的界定。[11]

(一)与企业需求对接

我们在构建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分类模型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新工科背景下企业对电子通信专硕研究生的具体需求。“从企业角度出发,更看重学生哪些能力?”,这个问题有人做过相关研究[12]。为了更具体的分析电子通信专业学位硕士的问题,我们做出一系列调研,并以抽样文件调查的方式在厦门市做一系列调查。调研对象分别为软件园各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厦门某综合性大学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共问卷150份,有效回收124份,回收率为82.6%。并随机抽取其中100份做数据分析。调查问卷中列出了研究生多方面的个人素质,由填写者按重要性勾选其中的4-5项,做为企业对电子通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个人素质要求的排序。并将重要性由得分表示出来,得分高低与重要性成正相关。调研结果如图1所示。最终的结果显示,个人创新能力的优先度得分最高为4.04分,个人实践能力与专业技术知识分别以3.85与3.42的得分位居其后。在100份的调查报告中,排在第一位的44%是个人的创新能力,25%的是个人的实践能力以及图1企业对电子通信专业硕士研究生能力的重视度24%的专业技术学科知识。可见在当前的背景下,企业需要的是有着过硬专业知识并且有着极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学生。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层出不穷,技术换代极快,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强大的创新思维和积极的实践能力,而这也正是“新工科建设”工程所追求的目标。在此背景下,高校培养的专业学位硕士也要真正做到着眼于未来,真正面向一线行业软硬件产品研发、集成、管理等不同岗位的素质要求。才能让学生在就业后可以迅速适应产业环境,实现学习和就业的迅速对接,实现培养目标规格与企业职业化高端人才规格的紧密结合。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通过建设多元办学格局,着力激发企业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在研究生培养的期间,在完成理论知识课程以及专业知识课程之后可以到与学校相互合作的电子通信企业去实习。加深学生对于企业需求的了解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去。并且由企业保障研究生实习阶段的实习薪水,并适当设定弹性薪水以激励实习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也保障了学生在实习阶段的生活费用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加强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关系,两者可以共创产学“实验室”。或有企业出资,校方出场地。或是两者共同斥资在高校内打造真正器材齐全,产学结合的校企“实验室”。学生可以在“实验室”内接触到更好的条件来研究学习。企业的项目也可以有学生参与,加强学生的项目能力。真正做到像欧林工学院模式一样的:打造工程教育的“实验室”真正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也让高校方面接触到更多企业类项目,更好地将知识灵活化、实践化、实用化。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第5次对接会上的报告,也强调新工科模式中必须大力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必须由政府搭台牵线,支持企业与高校相互对接,实现共建共享科研成果。同时也凭借电子通信以及互联网产业最新的前沿需求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从而将社会优质资源转化成为研究生的培育资源。最终在高校的研究生培养中同步实现现代产业学院的变革,做到深度产教融合。[13]

(二)与职业认证对接

职业资格认证,可以证明个人有某职业领域所要求的技能和知识,包括基本知识,基础技能与工作技术等方面,是国家以及行业对于申请人所属的专业的理论知识与能力的认可。也是在单位招聘、鉴别人才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可以让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有参照标准。对于研究生或是应聘者来说,这也关乎着自己就业竞争力高低的问题。所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社会以及企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当今这样一个智能时代中,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地一次次迭代。而我们为了在新的不断迭代的科技发展中,作为电子通信类的专业硕士研究生,我们必须还要做到和职业资格认证的要求相互对接来健全工程硕士的培养体系。要以职业资格认证为牵引,建立电子信息领域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工程硕士教育培养目标分类应与职业认证对接。为了建立科学可行的职业资格认证衔接培训体系,在分析现有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进行了相关调研[14]。就电子信息行业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的种类大致有:电子工艺工程师、电子设备工程师、应用电子工程师、电子信息工程师与电子工程师。他们分别有着不同的要求以及不同的级别分类,在级别分类上大致分别助理级、一般级、高级这三个档次。我们可以将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分类,并进行能力描述。依据实践能力标准,开展研究生实践能力培训,进行分级认定。从而做到将培养体系与职业资格证相互对接。由研究生选择其不同的研究方向,界定不同的类似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通过项目的完成度,或者是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术对学生进行评定。

三、培养目标分类基本做法

为了真正做到与企业需求对接以及与职业认证对接,我们将工程硕士的学习培养的整个周期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步我们定为理论学习环节,第二部分则定为综合实践训练环节,还有最后一部分便是企业实践创新的环节。这样便将工程硕士学习阶段分为三大阶段:课程学习、综合实训、企业实践创新,这三阶段针对不同的分类培养目标都要有不同侧重点。课程学习: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的时候应该按照不同的研究与发展方向制定不一样的课程体系,加入一系列新兴科技技术的课程以及更新旧的精品课程的教学方式,拓宽课程体系的课程数量,让学生们做到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从而选择不同的课程。在课程中必须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让学生们能够自己独立思考,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并且应当在课程中多加入实践环节,让学生不再拘泥于理论课程,转而向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让学生们做到可以多元深入发展。综合实训:在综合实训的过程中,对应学生的长处以及他们选定的研究方向或者兴趣爱好,给学生们安排不同的工作任务,让学生们在实训中以及课余自主地发展这方面的实践能力,技术以及其理论知识,做到各有所长,各自的研究方向以及学习定位来决定彼此的工作任务,并且在工作实训的同时做到完善自我的各个方面的技术以及能力知识上的不足之处。企业实践创新:根据学生前两个阶段所积累的知识技能以及工作实训经验,在企业实践创新阶段,不管是在校企“实验室”还是作为实习生到企业中去感受企业工作,都可以清楚地明白自己的定位。做到完美地与企业需求相互对应,做到硬件对硬件,软件对软件,甚至不同的软硬件由不同的学生来负责。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角色定位以及对应的职能,真正做到与企业的需求对接,做到类职业资格证一般被企业所认可接纳。

第4篇:计算机专硕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科研思维;培养

为加速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临床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1],开始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招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侧重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四证合一”培养模式促使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需创新与拓展专业培养方式的内涵和外延,要求培养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要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同时也要掌握临床科研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科研能力[2]。因此,培养科研思维能力对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科研思维能力是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科研能力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在传统培养模式下,由于相关教育部门对科研能力的重视不足,导致专硕生的日后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故要求其在科研能力的培养方面下功夫,从科研创新思维、科研实践能力和科研理论能力等层面出发,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3,4]。而科研思维能力主要以逻辑思维训练为主。本文就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培养现状,及如何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进行了探讨。

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培养现状

1.1科研能力培养环节薄弱

通过对2000年至2016年收录的有关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文献进行分析[5],教学方法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培养中显著的问题。表现在教学方法偏向传统的教师讲课、研究生听课,完成作业,闭卷考试,过于模式化,科研思维能力培养效果欠佳。另外,传统带教模式下,由于过分强调实践性和操作性,更加弱化知识的深度,研究生不能进行很好的临床科研思维训练,科研能力的培养更加缺失。在对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43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包括18名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调查也进一步表明[3],临床轮转工作繁重和技能学习压力大,由于缺乏科研思维的培养,科研能力不强,其在临床科研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也就缺乏应对之策,从而放弃解决。而科研能力的培养更多的在于科研思维能力培养而非实验室各项技术和临床操作的指导[3],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应在注重实践与操作技能教学的基础上,同时注重知识的深度,引导研究生主动思考,提高科研创新思维能力。

1.2重临床实践技能培养,轻科研思维能力培养

在对全国37所医学院校或综合性大学医学院的专硕研究生的调查中发现[6],89%的研究生非常重视职业规划,计划进入三甲医院从事医疗工作,对临床实践技能方面高度重视,在研究生的自我评价中,临床实践技能评分最高,而科研能力评分最低,印证了研究生职业规划导向致使科研思维能力培养不重视,基本的科研能力欠缺,满足不了三甲医院对高层次应用人才的需要。在目前“四证合一”培养模式(即执业医师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硕士研究生毕业证、硕士研究生学位证)实施下,使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医院有33个月的规培转科学习,而临床医院的导师更多地从医生的角色出发,重视对研究生临床操作技能及实习能力等专业技能的指导,忽视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思维训练相对薄弱,其科研能力自然也得不到很好的训练和培养[7]。

1.3强化临床技能考核,弱化科研能力考核

由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其目标培养上主要侧重临床技能培养,促使各医学院校普遍将临床技能与实践能力考核作为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临床训练过程逐渐趋于规范化管理,尤其是使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对研究生的临床训练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科研能力的考核相对不足,虽然大多数的研究生参与到导师的课题研究中,但是并不作为毕业考核的重点指标。

2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

2.1优化课程设置,强化授课知识的广度、深度和新度

首先,整合基础课程,为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奠定基础。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能为研究生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及认识世界的工具和方法。譬如英语课,英语在临床医学科研方面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对提高临床英语阅读能力非常重要。其次,专业必修课强调“结合学科前沿”,是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核心和精髓,一定要根据学科范围及其发展趋势,把本学科前沿知识以及体现当代科学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整合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8]。把临床医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作为重点课程,开设学科前沿进展的课程,目前已开设的主要有外科学前沿、内科学进展、肿瘤学前沿、免疫学进展等,为研究生提供前沿知识,加强思维能力培养。第三,专业选修课设置充分考虑学科交叉融合,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利用高校综合优势,提倡全校范围内选课,比如医学人文道德课程、理学院的医学高等数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信息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各类计算机软件使用等提高医学人文素养、数学、逻辑、统计等能力的选修课程。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教育、通识教育、基础医学教育、临床医学教育,扩大医学研究生的视野、思路和知识面,提高其在医学领域更多的科研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

2.2加强教师授课方式引导与信息化建设

教师授课方式和引导直接影响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培养。研究生信息获取渠道比较广泛,但是缺乏在知识的海洋中敏锐把握核心主线和趋势变化的能力。教师可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诸如PBL教学、CBL教学、Sandwich等教学手段,加强对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引导。PBL教学的优势是小班上课,8人一组,能够放手让研究生通过主动思考,边分析、边总结。例如肝炎病毒的免疫应答是个前沿问题,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将肝炎病毒的免疫学机制以实际病例的形式融入其中,引导研究生查阅文献、分析病情、探讨免疫学机制的最新研究,最后引导研究生完成肝炎免疫学治疗的设计方案,研究生在讨论中激发科研思维。CBL教学也非常适合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其能突出案例的引导作用,既能够结合临床实践教学的需要,又能够通过案例分析,融入思维能力培养,为较好的一种教学形式。如,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引入艾滋病的案例,讨论艾滋病致病的特点,结合HIV的生物学性状,给研究生布置作业,引导研究生独立思考艾滋病疫苗的设计思路。Sandwich教学侧重研究生自学能力,团队能力培养,在自学过程中促进科研思维能力训练。为进一步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慕课、微视频、雨课堂等,将传统知识通过分解使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快速掌握基本知识,然后通过开放性平台引导研究生进行以讨论为主的扩展式学习。在此环节,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主要因素,对教师自身素质要求更高,教师首先需要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信息化平台,从而有效把控教学,促进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培养。医学信息化快速发展和医学知识不断更新,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我能力,才能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引导研究生接受前沿信息,切实提高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

2.3在实践技能培养中提高科研思维能力

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周期长、任务重的特点,将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实践技能培养中,在有限时间内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效率。研究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会一种方法,而要教会研究生思考选择最佳方法,引导研究生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操作。一方面通过研究生实验课,在实验课前,教师引导研究生进行实验设计,懂得对照分组的重要性和实验流程设计的逻辑性;实验中,随时引导研究生对目前步骤含义、用途和方法的深入思考,对每一步的结果积极分析、判断,制定下一步方案;实验后,以开放性的问题引导研究生的发散思维。比如教师可借鉴给学术学位研究生开设的《感染与免疫》实验课程中的溶血空斑实验授课流程。首先提前布置,让研究生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课上,引导研究生思考脾细胞的分离方法有哪些,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在哪,采用方法的依据是什么;在小鼠的脾细胞悬液离心洗涤一遍以后,引导研究生深入思考去除红细胞的方法有哪些,以及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同时为验证这些方法的实际效果,可进一步通过分组设计,增加红细胞裂解液、蒸馏水两种干预因素,比较不同处理组之间去除红细胞的效果。实验后,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研究生进一步思考完成溶血空斑实验检测后,进一步做什么工作,开拓研究生的思维。通过总结、反思、讨论进一步引导研究生优化实验设计,比如脾细胞悬液的制备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能收集到最大量的脾细胞,溶血空斑实验的方法采用双层玻片小室法、琼脂平板溶血空斑法还是采用何种方法优化实验。如果研究生在开设的实验课程中将每个实验都能通过设计、优化、操作来检测证实自己的判断,实验设计的逻辑性、合理性、完整性都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此流程正是科研思维及临床科研训练的过程,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临床实践,医院可搭建科研服务的双向指导和培训,按照标准要求完成每个科室的项目后,纵向上将科研嵌入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由导师和医院科室教师随时启发引导;横向上主要针对临床病例课题,开展基本流程选题、文献检索、社会调查、数据处理、论文写作等进行专业化指导和培训,从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

2.4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科研引导作用

导师作为研究生阶段科研思维培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除课堂教学外,还需承担更多重要的工作及肩负更重要的责任。导师不仅需要通过言传身教树立榜样,对研究生科研思维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更需要有针对性地对研究生进行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导师以科研课题为载体,将科研逻辑思维培养贯穿于研究生培养整个过程,让研究生查阅文献,帮助研究生梳理研究方向;通过提出科研问题、立题论证、研究方案设计等方式锻炼研究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以论文研究为主的研究生组会,让研究生精读文献、专题讨论,为研究生提供科研思维训练的环境及氛围,使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2.5开展学术交流与学术讲座

校校合作、校院合作,搭建科研分享平台,定期聘请国内外高校、医院知名专家开展专题科研讲座,了解国内外最新科研动态、立题理念、课题目标、研究内容、科研方法、技术路线、结果分析等内容,研究生参加科研型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对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具有重要作用,经常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有助于拓宽视野、博采众长、集思广益、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对研究生形成独立的科研思维能力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3结束语

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培养的一个重要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医学高校可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师授课方式引导与信息化建设、在实践技能培养中提高科研思维能力、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科研引导作用、开展学术交流与学术讲座等途径,将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培养有机地统一起来,构建一个培养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从而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综合能力的提升,满足医院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J].中国教育,1998,17(5):3-5

[2]张萍,张艳萍,梁德东,等.“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培养模式构建[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6,15(4):333-336

[3]徐昊,鲁继红,于岩岩.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9,39(6):446-449

[4]李萍萍,王鹿,陆梅华.医教协同发展背景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8,32(1):15-18

[5]邓锐.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问题的荟萃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8:122-123

[6]任延刚,袁本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9: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