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气象服务发展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气象;防雷技术;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U856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世界上每年因为雷击而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十几亿美元,而我国每年因雷击和雷击发生的次生灾害而造成人员伤亡数量在 1万以上,可见,雷电灾害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 了严重 的影响,同时还威胁 了群众 的生命 财产 安全,必须对这一 自然灾害予以高度的重视,避免雷击所带来的损失。
1提高防雷检测覆盖率的措施
对于覆盖率的提高,气象防雷技术主要采取了如下的实施手段:首先是要完善防雷检测考核指标,一定要确保所以对于雷电信息的高度准确性以及完整性和及时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准确的定位,才能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只有完整性,才能做到不遗漏,不给安全问题留下隐患,只有及时性才能尽早采取补救措施,将危害降到最低。提高了防雷检测考核指标,可以使得搜集到的信息通过高质量的标准,同时使得信息的使用人员可以作出充分、准确的决策,只有数据绝对可靠并且足够丰富,才能警醒数据的详细分析,数据缺损 、不科学都会误导分析结果;其次是要加强对于气象防雷技术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并将其培训作为日常工作以及期末晋升的考核指标体系之中,定期对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知识技能的考核和评比,培训之后进行严格的考核,考核要分重点,有层次。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重新进行系统的培训,强化薄弱环节,屡次考核都不能达到要求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淘汰,以保证整个工作团队的整体素质。对于考核成绩突出的技术人员,要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奖励,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奖罚分明,才能把考核落实到实处,而不是走形式主义的路线。这样才能使得相关的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防雷技术实施以及搜集到的雷电信息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才能在工作中发挥出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这样也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对于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突发问题可以马上解决不会造成过度的损失 ;最后是要加强气象防雷工作的日常常规检查工作,保证一切设施都处在安全运转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在雷电发生之前以及雷电发生时及时处理信息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检查的过程中,要注意到没有遗漏的环节,逐一按层次、按步骤的规范检查,检查之后的数据及时填写,不能忘记填写或者是主观任意填写,这些数据都是以后处理问题的可靠参考,因此十分重要。其次是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在微小的安全隐患都能带来不可预估的事故和损失,所以必须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的降低经济和财产损失。
2防雷技术在智能建筑物中的运用
无论雷电以哪种方式进入建筑物,都会造成建筑物内部的电子设备等电子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更有甚者可能会造成电子系统的瘫痪,因此,防雷技术在智能化建筑物中的运用是气象防雷技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一是外部防雷装置的设置在建筑物的外部主要是为了扩散电流,因为电流的来源量是不可控制的,所以只能在过程中进行消减,把降到建筑物上的电流尽量降到最低,减轻损害;二是内部防雷装置的设置,在建筑物的内部主要是为了减少建筑物内部雷电击穿,产生电流所产生的电磁效应,以及防治反击接触电压等二次雷击伤害,实践已经证明了,二次雷电伤害的危害程度也是相当大的,不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也会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三是在综合防雷装置中主要采用了拦截直击雷设置,是为了避免避雷针对于电子设备的很多副作用,采用屏蔽设置主要是为了表面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影响,电子设备在雷电的干扰下可能瞬时间陷入瘫痪状态,使得通信等全部中断,阻隔内外人员的沟通,给抢救带来障碍。但是屏蔽设置的可以使阻隔电磁场从空间入侵的通道有效规避对电子设备能量的干扰,采用分流指引下线设置主要是为了规避分流效果的影响,这样使得减少和降低电压电感从而降低反击电压,采用接地分流和泄放直击雷可以避免雷电电磁干扰能量,从而均衡电位有效保护建筑物在一个安全的方位内工作,采用电位均衡连接设置可以规避电位差对于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影响。 可以说整个防雷技术从预防到解决,每一个步骤都考虑到了不同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最高效的解决方案,争取把损害降到了最低限度。
3气象防雷技术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建议
近年来我国的气象水平不断的提高,气象数据成为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依据。气象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拓宽。气象分为气象信息服务和气象工程服务两个方面:气象信息服务主要是为大众提供科学、准确、完整的气象信息,直观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比如,根据气象信息进行出行计划,或者是穿衣标准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气象工程服务主要是为了加强气象在工程项 目中的运用,使其应用的范围更广、更全,比如说利用人工降雨来环节干旱造成的农作物减产。首先,气象防雷技术在今后会朝着技术发展以及预测预警发展的方向前进,因为任何的措施都要进行事前的预测,只有这样才能将危害降到最低,而气象信息正是这种技术的最完美体现。其次,气象防雷技术工作要做好事前的工作总结以及借鉴以往的不足不断改革创新,要在以往的经验基础上总结教训,提高抵抗能力创造新思路,这样,气象行业可以实施总体规划、上下协同以及分层实施的道路,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社会资源,为建造和谐社会添一份力量。再次,要倡导气象防雷内部的竞争机制使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每一个员工都将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在不断的竞争中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不断的提升。理论的创新和研讨是所有的技术研发的保证,要运用新思路 、新方法,研究新 的理论。
对于气象防雷技术工作,要以一定的科学数据和科学技术为支撑,把每一个具体的防雷计划进行系统的规划,并且严格按照规划来执行,对于不完善或者是不足的方面要及时的整改和调整,以达到最优。要把社会利益和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在气象防雷技术的指导下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S].2000.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逐渐加快,气象科技成果也是日渐增多。在当今社会中,气象科技服务若要取得长远发展,必然要对其进行强化管理,实现气象科技服务的创新,对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1.1以现代科技为依托,提升气象科技服务准确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气象科技服务事业要想提升自身收益,就要满足人们对气象科技服务准确性的要求,切实考虑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才可以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笔者认为气象科技服务应该与新兴的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等寻求新的结合点,不断地提高气象科技服务准确性,依托自身部门优势,不断地进行服务方式创新,争取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1.2增加气象科技服务提供渠道,拓宽服务范围
气象科技服务与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让更多的人及时了解身边的气象情况有利于他们提前做好应用各种灾害的准备,为他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因此,气象科技服务创新还应不断增加气象科技服务的提供渠道,通过手机客户端、PC终端、手机短信及微博、微信等各种渠道为用户提供最及时的气象科技信息。此外,还可以在小区、商场、休闲广场等地方设置电子屏的方式进行宣传,更大范围的增加气象科技服务受众,不仅可以提升气象科技服务水平,还有利于实现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创新。
1.3建立覆盖城乡的气象科技服务体制
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依赖于气象的现代化同时,也与完善的气象科技服务发展体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趋势来看,气象信息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若想进一步提升气象科技服务的竞争力,应在不断提升气象科技服务自身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对市县乡三级气象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建立与完善覆盖城乡的气象科技服务体制,提升气象科技服务效率,从整体上优化与完善气象科技服务事业的发展。
1.4创新气象科技服务人才选拔与激励机制
气象科技服务要求具备综合素质及能力水平较高的业务团队,因此,我们应积极展开对气象科技服务提供者的培训,不断提高公司员工的服务质量,创建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激发员工工作斗志,让他们自觉参与到工作当中,并主动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气象科技服务工作还应充分考虑员工福利,为员工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以此来吸引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加入气象科技服务的团队,实现气象科技服务的良性发展。
2.对气象科技服务的深入思考
首先,气象科技服务是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实施的,也就是说地方政府的决策等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提升气象科技服务质量将起着重要作用,气象科技服务只有在地方财政的支撑下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为其占据市场竞争优势提供必要的基础设备等。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本地区气象科技服务创新的支持力度,从政策与资金上为气象科技服务提供双重保护。其次,应按照市场规律提升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活力,使其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实现气象科技服务产品向现代化的转型。所以,气象科技服务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紧紧围绕市场规律,勇于开拓创新,以一种独特的创新视角来把握未来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前景。同时,气象科技服务的长远发展,还应在遵循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同行业及跨行业的合作,以此保障相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大众提供最佳的气象科技服务。再次,积极引进具有高水平、能力强的气象专业人才,并定期对气象科技服务老职工进行业务及能力素质培训,实时更新员工思想,与时俱进,为气象科技服务水平的提高,气象科技服务的质量提升奠定扎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对此,笔者建议从引进高水平的气象专业人才,对老职员进行业务培训两个角度来提升气象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最后,应一步加强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尽管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更加广泛的气象科技知识,但是,因为气象科技服务较强的专业性,涉及较多的专业术语,大众并不能完全理解一些气象科技服务的基础知识。
3.结论
关键词:微博;气象服务;吉林气象;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B DOI:10.11974/nyyjs.20151132054
微博,运用其140字的简框处理,“秒送达”的播报方式,“零距离”的互动优势,对热点事件的跟踪报道,备受公众关注。2015年7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京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仅仅半年时间就新增网民1894万人。微博本身具有移动和有线互联的性质,同时实现了跨媒体平台的沟通,非常适合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广覆盖的特征,因此它也成为气象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从官方微博运维者的角度出发,在介绍“吉林气象”的发展历程中探讨了其在防灾减灾中的定位和应用,并结合2015年汛期期间台风和对热点事件的跟踪报道认真分析了官方微博在新媒体气象服务中的作用,希望能给官方微博的运维者提供一些参考。
1 “吉林气象”运行情况
“吉林气象”的前身是“吉林气象服务”,2012年5月注册并通过官方认证,2015年7月更名为“吉林气象”,作为吉林省气象局官方微博,主要以权威吉林省本地的天气预报、预警信息为主,同时转发全国的一些热点事件和气象科普类知识。
1.1 “吉林气象”以微话题为主,栏目多元化
天气预报、预警信息由值班员负责更新,24h跟踪天气,应对各类如暴雨、暴雪、泥石流等突发事件,并第一时间在官方微博上。每天定点的“早安吉林”、“午间播报”、“晚调频”和实时更新的“灾害性天气预警”外,同时为市民“量身定制”的博文,如“老翰说天气”、“今日关注”等一经就引得网友纷纷点赞,另外我们通过互动的方式将各类应急指南、防御措施等对市民进行普及,真正将防灾减灾工作落到实处。
1.2 “吉林气象”形式多样,内容严谨
和传统的手机短信、报纸电台的行文方式不同,博文的不再拘泥于格式的限制,可以由值班员自由发挥,集文字、图片、视频、动画为一体,诙谐有趣的言语和搞怪幽默的画风为“吉林气象”吸引了不少粉丝。
当然,“吉林气象”离不开背后一群“高大上”的优秀预报员,预报员每天除了根据天气情况编辑第一手天气资讯外,还会参照一些专业书籍挖掘出更多更好的专业博文。如2015年8月策划和编辑的博文《盘点近十年给吉林带来强风雨的台风》,粉丝的反响机会很好。
2 “吉林气象”服务理念
在官方微博的运维经历中逐渐认识到,微博已经成为了气象服务的一个重要渠道,并围绕新媒体形成了一系列举措。
2.1 防灾减灾为先,气象服务为主
借助新浪这一快速、快捷分享的平台,创新了互联网时代气象信息传播的途径,加快了气象信息在社会各个阶层的传播速度,通过和观众互动,提高了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2015年省直机关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排行中,“吉林气象”脱颖而出,荣获“2015年吉林省直机关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奖”。
2.2 发展微博团队,走亲民路线
微博团队的成员主要是80后、90后,尤其是近年来新晋大学生的注入,使“吉林气象”的编辑风格变得“生动”、“有趣”,市民转载和评论的次数明显增多;其次,在与市民互动方面着力,答疑解惑的同时搜集市民对气象服务的建议,与市民“零距离”而不再是单一对话,让市民参与到防灾减灾服务中来,真正从心底里为服务献策,为气象加油。
小编们会尽可能对市民的每一条留言予以答复,经常有市民向“吉林气象”询问一些天气预报、气象知识等,小编们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团队的宗旨是:将微博互动发挥到极致,将气象为民做到实处。
3 “吉林气象”的传播效应
微博属于点对面式的平台,每天通过“吉林气象”推送各类博文,市民只要登录了微博账号就能收到,俗称“刷微博”,同时采用高频次的信息模式,下面我们通过实例分析微博的传播效应:
今年26日~28日期间,台风“天鹅”影响吉林省,“吉林气象”共推送博文123条,平均每h4条。伴随而来的粉丝阅读量也是巨大的,从“博文阅读数30天曲线”上可以看出,26~28日出现了一个小高峰,本次过程博文累计阅读数达到22万,创造了当月阅读记录。
不仅阅读量上去了,对应的“网页浏览量PV值30天曲线”上也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波峰。网页浏览量PV值代表的是博文吸引粉丝的程度,通常指微博各页面被查看的次数,包括企业主页、应用页、单条博文页等,若粉丝多次打开或刷新同一个页面,该指标值累加录。
博文的吸引力越强,转发和点赞的次数就越多,粉丝增长的速度也就越快,台风期间,天气博文的点击率均在2000以上,即使在新浪微博大量清理“僵尸粉”期间,“吉林气象”单日净增粉丝数仍突破了800人,这份成绩来之不易,与值班员们辛勤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4 “吉林气象”的发展前景
“吉林气象”起步较晚,不到10万的小博,但粉丝的活跃度挺高,平均每周的访问量39万多,互动量也在千人左右,自从2015年7月31日微博改版以来,短短一个月已增长粉丝逾7000人,由此可见,“吉林气象”处在一个良性发展的过程中,关注度稳中有升。
4.1 气象预警是“吉林气象”第一生命力
衡量一个官方微博的生命力和存在价值在于如何体现它的政务职能,“吉林气象”作为吉林省气象局的官方微博,以防灾减灾为己任,及时向社会公众气象预警信息。
从博文互动的情况不难发现,有气象预警的天气博文关注度就高,下图是今年2月份的博文互动图,2条预警博文对应的访问量呈现出了2个小高峰,阅读量在6000左右,较普通博文的高了近2倍,可见,气象预警本身就是“吉林气象”吸粉的主要途径之一。
因此,实时和更新气象预警信息,是“吉林气象”发展的根本。
4.2 追踪热点是“吉林气象”壮大粉丝的主要途径
一次天气过程的跟踪播报,一次热点事件的系列报道,都能给“吉林气象”积攒大量的人气,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对台风“天鹅”的跟踪播报外,8月份还对2大话题(事件)进行了系列报道,具体如下:
4.2.1 8月初开始的 #长白山等张起灵# 话题活动
在播报长白山地区天气预报的同时,加入了一些“盗墓迷”比较关注的元素,比如盗墓笔记中的所叙述的各景点图片、长白山旅游部门转发的门票和旅游盛况等,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服务效果,多篇博文的阅读量突破5万,单篇博文点赞数破150。
4.2.2 8月12日开始的“天津港塘沽爆炸”热点事件
从8月12日开始,对“天津港塘沽爆炸”进行了持续关注,从多家权威官方微博如央视新闻等转载了多篇关于事件进展的博文,同时了多篇关于危化品防御的气象指南,得到了粉丝的大量转载和好评。
4.3 手段多样化是“吉林气象”未来努力的方向
开展多样活动,短时间内大面积的图、文、视频信息的冲击波,让粉丝圈沸腾起来。
“主持话题”:#2015世界气象日#,阅读量达到368.5 万。中国气象局作为该话题的发起和主持人,吸引了不少粉丝对话题的关注。
“微直播”:作为大型活动会的微博平台,可以全程监控某一事件或活动,挑起粉丝圈的好奇心。
“微访谈”:短期或长期开放一些访谈节目,各界专家会短期或长期参与访谈并回答网友们的咨询,不用再担心会错过访谈的时间了。
“热门微博消息转发”:一些网络上比较热议的话题或图片,可以引起粉丝心目中爱好的共鸣,比如说“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活动”在网上就引起了热议。
5 小结
预警信息更加及时,热点内容更广覆盖,预报手段更加多样化,这不仅是“吉林气象”发展的方向也是根本。“吉林气象”选择走的是一条亲民路线,这使其在互联网天然的群众基础上如鱼得水,同时利用网络的便利,创作出许多防灾减灾、服务为民的博文,吸引市民进行交流和互动,同样,市民的大众意识被极大地唤醒,积极的关注和@,让“吉林气象”也变得声势浩大,最终在气象部门和市民之间架起了一条彼此沟通、互相信任的桥梁。
参考文献
城市环境分析。城市生态环境分析: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也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工业三废、生活污水、城市交通、扬尘等造成的环境影响已经受到国家乃至世界的关注。碳排放,硫化物以及氮氧化物的沉降,PM2.5等成为了城市气候环境中的特殊因子。城市局地气候受其下垫面和人类活动影响,也同样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城市人文环境分析:我国人口众多,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得出中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工业及经济领域主要在城市发展。200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45.68%,2011年我国城市化比重首超50%。城市面积虽小,但人口密集,工业集中,是人们生活的重要舞台。人们在解决温饱之后,自然会对周边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每日出行、工作、娱乐活动等都受该地区气候环境的影响,城市气候变化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城市社会环境分析: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政治、经济、环境影响举足轻重。为了响应国家对我国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世界对中国环境问题的期待,城市气候变化已被纳入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起草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修改对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
城市气候可行性论证背景。城市气候可行性论证:《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中指出,气候可行性论证,是指对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气候适宜性、风险性以及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的分析、评估活动。加强对气候可行性论证的管理,规范气候可行性论证活动,有助于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避免或者减轻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受气象灾害、气候变化的影响,或者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的影响。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等。适用范围:《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第二条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气候可行性论证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另外,该方法明确指出: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下列规划和建设项目应当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城乡规划、重点领域或者区域发展建设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区域农(牧)业结构调整建设项目;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其他依法应当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的规划和建设项目。
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内容。《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规划或者建设项目概况;基础资料来源及其代表性、可靠性说明,通过现场探测所取得的资料,还应当对探测仪器、探测方法和探测环境进行说明;气候可行性论证所依据的标准、规范、规程和方法;规划或者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气候背景分析;气候适宜性、风险性以及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的评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概率;预防或者减轻影响的对策和建议;论证结论和适用性说明;其他有关内容。
国内调查分析。根据应用气候室主任和国家局预测司数据的统计,2005年至2010年间,气象部门共开展了988项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主要集中在风能太阳能电站选址、核电、城乡规划、交通设施、火电空冷等领域。其中风能太阳电站选址所占比重最大,占总数的40%,其次为城乡规划,占11%,核电占10%,交通设施和其他类占9%,地方政府行业规划类占8%。而火电空冷、输变电线路、大型水利工程类所占份额较小。其中,一些省市的论证工作经验丰富、自成风格,北京在城乡规划领域、广东气候可行性论证在核电、风能选址以及大型交通设施领域的工作较为突出;吉林、辽宁省在风电场和太阳能电站选址方面开展较好;浙江和湖北在大型交通设施领域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开展比较有特色等。这些地方有的经验可以借鉴,有的具有地方性,没法借鉴。
北京市气象局发展现状。项目进行情况调查:目前,北京市气候中心主要就城市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和分散式风电场选址方面做些工作,而在其他的如桥梁、核电、火电空冷、大型水利设施、输变电线路方面没有涉猎。参与项目:项目来源,北京市气候中心所做的气候可行性论证,主要在城市规划方面做得较多,项目总负责单位一般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气候中心属于他们一个项目的诸多子课题之一。气候可行性论证中包括的分析项目:就城市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而言,基本是气候背景分析(常年气象资料、污染资料、研究文献等,对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计算分析。给出气温、风向、风速、降水、日照的变化和特征。另外提供气象灾害如暴雨、大风等的演变趋势和特征等);污染背景分析(空气质量状况、主要污染物和污染特征);针对性的计算(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重点污染企业或者规划用地方案进行计算,给出平均天气条件下和静风条件下的污染物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为空间布局的调整提供依据);规划空间发展建议(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对城市空间发展、发展定位方面给出建议,即对空间是否适合产业发展给出判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目前很多项目,北京市气候中心没有涉及。如核电、大型桥梁等,这在其他很多地区开展的很好。
未来项目发展前景。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必要性:环评在中国已成为环境保护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的制度化保障,是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目前,国际上对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因素融入环评中的意义已达成共识。中国作为对世界经济、环境具有重要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应对世界对环境问题的发展需求,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起草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修改对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如何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机遇与挑战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层面,并鼓励政府、公众、企业、各类组织参与其中。
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可行性——案例分析:表1可见,总体而言,气候影响评价中,能源消费、碳排放、气候对水环境影响以及极端气象条件下的环境风险是目前环评中做最多的部分,也是应对国内对环境要求的具体体现,包括资源利用、环境风险评估以及温室气体排放三大区块。
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可发展性:目前国内在环评加入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大致分为如下:仅在战略环评层次开始尝试融入气候变化因素,而建设项目区块没有很大建树;各规划部分和企事业单位与国家有关要求缺乏相关共识;气候可行性论证在环评中仍缺乏实践经验鉴于此,气候可行性论证在国内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应当将气候可行性论证系统化,建立一套全面、专业的评价体系。并通过与本公司合作,将气候可行性论证深入到其他类型的环评、规划中,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项目商业策划
组成“气候可研组”,大致有以下几项: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客户进行合作洽谈、根据客户需求拟制方案、协议签署费用收取、产品分类制作、产品后期美化包装、后期服务等,见图1。市场信息收集:根据全国各省已成功合作的项目进行目标客户的类别归类探究,与相关政府组织协会建立联系,收集可利用的项目资源,有方向性地对市场进行宣传、开发。意向客户合作洽谈:对有意向合作的客户进行洽谈,确认客户服务意向。收集了解客户具体需求,对项目进行分析,为服务分类定性,分析产品制作成本、商讨合作形式、期限、费用等问题。制作合作方案:结合初步洽谈结果,进一步专业细致地咨询客户对产品内容、服务详情的需要,对产品制作部分加以讨论,撰写针对客户需求的合作方案,包括项目背景分析、服务产品内容简介、服务人员职责分配等实际操作相关事宜,拟制作合作协议,进行服务费用的预算。协议签署与费用收取:与确定合作意向的客户进行相关合同、协议的签署,客户缴交服务费用。产品分类制作:根据双方核定的合作方案,进行产品分类,按照职责管理范围,共同合作制作完成。最终进行产品整合,达到客户满意标准。产品后期美化包装:对成品进行美化包装,可适当聘请专业包装公司负责,使产品美观、精致,具有更佳的视觉感,增加产品价值。后期服务:包括产品寄送问题、应对客户对产品可能产生的疑问、客户后续需求等,最后对产品效果进行反馈调查,协助进行产品升级和完善,协助科学研究。增强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通过气候论证专项的开展,加强多门类专业知识的积累、技术方法的引进、科学问题的研究。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涉及各行各业,要求也不尽相同,要根据不同行业、项目的具体要求,针对其最关心气象条件,开展论证和评价工作。尽早建立专业理论和业务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客户的反馈意见,以及国家气候中心、兄弟省份气候中心已取得的服务经验,尽早开展工程气象理论研究,总结已有的气候论证服务经验和技术方法,建立针对不同行业的气候论证服务理论体系。加强法律、法规、规范的保障作用:为了进一步细化《气象法》有关规定,应制定出台一个关于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办法或细则,明确气候可行性论证的范围、主要内容和工作程序,以及气候可行性论证结论的表现形式及法律地位。
为避免和解决目前专业气象服务运行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问题,建议成立专门机构,责开展气候评估专业气象服务。市场开发组(8~10人):从事气候评估专业气象服务的市场开拓工作。技术保障组(3~5人):从事气候评估专业气象服务的业务保障服务工作。产品研发组(2~3人):从事气候评估专业气象服务的新产品研发工作。
(1)城乡规划: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如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土地利用、主体功能区划等有关规划。
(2)区域性开发项目: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流域开发、开发区建设、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等有关规划。以上(1)、(2)工作在气候中心已有展开,主要是与政府部门、设计院等相互接洽完成。
(3)资产评估:开展气候资源评估和详查,对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建议参考,结合其具体项目和内容,开展专项和系统性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和有关研究。如太阳能、风能资源评估等。资产评估主要应用于普查和评估、及资源利用前景预测等方面。一般几年一次,耗时长。这类项目有很大局限性,数目少,发展前景不乐观。
(4)重大工程项目:服务对象一般是针对单一的、投资巨大或很大的工程建设项目,开展专项气候可行性论证和保障服务。例如核电厂、大型桥梁、水利电力开发、输电线路等。这部分在气候中心没有涉猎,主要原因是这类工程项目地方性很强,北京地区没有核电、太阳能等大型厂地。但北京市其他建设项目诸多,各类建设规范化程度高,气候论证和服务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发展空间极大。因此需要万云公司先从北京市大型工程项目入手,向他们宣传我们气象部门承担该项工作在资料、专业知识、人员队伍、从业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待到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时,可以延伸到其他省市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中。
经济目标
在双方共同协商与合作的基础上,将气候可行性论证课题以新合作模式发展,分析总结市场客户方向,在今年年底将服务产品投入市场,并大力推广、发展,争取在3年内发展成为成熟的专业气象服务项目,形成专业的服务体系、拥有完善的团队组织、创造稳定的经济收益。
收费标准及利润分配
【关键词】现代通信 通信技术 远洋船舶 应用
现代通信技术是我国航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船舶安全航行和正常运营离不开现代通信技术,健全可靠的海事通信有利于保障海上生命安全。现代海事通信技术与航海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远洋船舶的现代通信也不断发展,就目前而言,现代通信技术在远洋船舶的应用是远洋船舶通信关注的焦点。
一、通信技术在远洋船舶的发展历程
在航海史上,船舶的定位、导航向来是十分重要的。从通信技术在远洋船舶的发展历程上来看,我国发明的指南针最早就应用在航海上,从而使我国一度成为航海大国。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通信技术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由现代卫星通信技术发展而来的卫星定位和导航系统,逐步替代了这些古老而原始的手段。现代卫星通信技术具有: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应用广泛等特点。现代通信技术在远洋船舶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美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GPS系统在远洋船舶上的应用;第二个发展阶段是俄罗斯的GLONASS在远洋船舶上的应用;第三个发展阶段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二、现代通信技术在远洋船舶的应用
现代通信技术在远洋船舶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CCTV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该系统一般由雷达监控系统、船舶数据处理系统及船舶交通服务指挥中心组成,辅以VHF通信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气象系统等,在距离海岸25 nmile范围内,对船舶交通实施监督、管理和控制并提供咨询服务。对保障船舶交通安全、提高船舶通航效率、协调海上应急救助和保护水域环境等具有重要作用。
2.CCTV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这是一个典型的数字视频网络监控系统,整个系统包括图像采集、信息传输、图像处理三大子系统,由监控摄像点、现场监控站和监控中心组成。在CCTV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中,通过局域网各级管理人员可随时了解各监控点的现场情况,并对所需浏览图像进行灵活编辑操作,通过网络将监控数据上传至上级海事主管部门。
3.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AIS由船载设备和岸基设施共同组成。船载设备是一种工作在VHF海上频段的船载广播式应答器,岸基设施由基站、基站控制器、服务器、基站网络系统和相应的控制、应用软件组成,在远洋船舶的现代通信中,通过AIS船舶监测系统,可以准确定位在港船舶的位置坐标,查看船舶的详细信息,并对多条船舶进行实时跟踪定位,极大地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
关键词 3S技术;国土资源;大调查;应用
中图分类号 TP3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72-0203-01
随着3S技术的出现以及广泛的应用,许多行业的发展里都需3S技术。当前我国的国土资源在大调查中与3S技术的应用就紧密联系。且对国土资源的大调查应用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介于此本文就3S技术在我国国土资源大调查中的应用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概述。
1 3S技术的发展
3S技术是关于GPS技术,RS技术和GIS技术;即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所以这是综合技术为一体,新时代科技的又一次伟大的创新研究。然而随着3S技术的不断发展,将遥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紧密结合起来的“3S'’一体化技术已显示出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以RS、GIS、GPS为基础,将RS、GIS、GPS三种独立技术中的有关部分有机集成起来,构成一个强大的技术体系,可实现对各种空间信息和环境信息的快速、机动、准确、可靠的收集、处理与更新。因此在当代3S技术的应用广泛且深刻,具有良好地发展前景:GPS技术应用在交通,石油,地质,测绘,环境等。 RS技术应用在资源环境,气象,防灾减灾,道路工程勘测等。GIS技术应用在市政工程,移动通讯,规划管理,交通调度等。总之,我国GPS技术应用已开始进入民用和商业化;RS技术应用位于世界先进水平;GIS技术正应用在大中城市的建设中。 因此,这三项合为一体化的3S技术在当前的发展中至关重要。
2 3S技术之间的联系及重要性
1)RS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开始为航空遥感,自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后,这就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领域,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2)GIS是以测绘测量为基础,以数据库作为数据储存和使用的数据源,以计算机编程为平台的全球空间分析即时技术。这是GIS的本质,也是核心。物质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都被牢牢地打上了时空的烙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信息和地理空间位置有关。地理信息系统作为获取、存储、分析和管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重要工具、技术和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迅猛发展。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时代的来临,理论上来说,GIS可以运用于现阶段任何行业。 从技术和应用的角度,GIS是解决空间问题的工具、方法和技术。
3)GPS全球定位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然而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也基本完成许多3S集成系统。3S集成系统可以自动、实时地采集、处理和更新数据,还能够智能化地分析和运用数据,为各种应用提供科学的辅助决策,并能够回答用户提出的各种复杂问题。
4)总之,3S的整体集成应用更为广泛,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功能也更为强大。因而从目前来看3S集成技术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3 国土资源大调查
我国自1999年以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牵头开展了全国地质调查工作,在此期间实现了很多的调查项目。然而,随着新时期的不断发展要求“十一五”规划的到来,地质调查工作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更新:要突出基础、依靠科技,创新机制、统筹部署,突出重点、强化实施。因此,新时期国土资源发展目标:围绕填补和更新一批基础地质图件,提高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加强土地利用状况调查评价与监测,满足土地管理工作要求与经济建设需求;评价全国矿产资源潜力和重点区域矿产资源远景,实现找矿找水新突破;评价重点地区地质环境与灾害,提高地质灾害预警水平;建立较为完整的国土资源信息化体系,初步实现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三个主流程的信息化;研发和引进一批资源调查与利用的关键技术,初步建立国土资源调查评价科技支撑体系。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服务,为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服务。具体的。
1)资源调查:全面完成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储量利用调查。加快推进矿产远景调查。加强深部找矿勘查示范。探索建立矿产勘查新机制,引导和拉动商业性矿产勘查。新发现矿产地200处,提交具有大型以上远景的矿产地20余处,形成一批资源接替后备勘查基地。
2)基础地质:提高重点成矿区带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完成青藏高原基础地质调查成果集成和综合研究。完成城市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调查试点示范。实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
4 应用方面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各级领导部门的作用,加强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与科技主管部门的联系合作,整合科普资源,联合开展国土资源工作。
2)加大经费投入: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与科技主管部门每年投入一定的科普经费用于支持技术的更新改造。
3)充分发挥3S技术的力量带动作用:强化国土资源领域各工作专项项目责任,鼓励以3S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4)相互学习,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相关机构、组织的交流合作,支持科研院所、相关事业单位开展有关国际合作。不断的对3S技术的合理运用提供更好的使用办法。
5)重视技术推广,紧密结合技术在我国国土资源大调查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良好发展前景。
5 结束语
综上,国土资源工作既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又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更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因此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证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充分利用现代的3S技术,使之在国土资源的大调查中分发挥其推动
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廷秀,陈殿义,聂立军.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J].吉林地质,2003,04.
[2]周儒欣,张达,王宇.中国的GPS[J].软件世界,2002,12.
[3]何国栋,张岩.利用3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变更[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2,08.
[关键词]气象;突发事件预警;信息;预警机制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7-0225-01
突发事件预警是应急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是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管理,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中心正是这一机制的重要载体。当前,各地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中心一般依托气象部门代管,经过立项及审批、硬件软件建设、预警信息系统整合、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等关键工作环节后投入业务试运行。它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分级负责,纵向到底”的机制,有效整合预警信息资源,实现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及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统一、快捷、权威,最大程度减少了灾害损失。
1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中心的作用和效益
1.1 节约投入成本,服务效益高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平台是在气象部门现有的业务和预警信息系统基础上,不断改进扩建信息收集、传输渠道及与之配套的业务系统,增加信息与对象的管理,开发针对不同群体的接收子系统,形成的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覆盖面广、畅通有效的预警信息综合平台,充分体现了应急服务的良好效益。
1.2 整合预警信息资源与平台,实现各类预警信息的统一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中心将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所涉及的预警信息资源及有关部门的信息平台予以整合,改变了预警信息渠道单一、各自为政、互不隶属的状况,形成权威、统一、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实现了多部门、多灾种监测预警信息实时共享和联动,提高了预警信息的时效性、权威性和规范性。
1.3 减轻各类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社会公众的应急意识
预警信息中心可以通过各种传播方式,第一时间与社会公众生产生活有关的、可能对正常社会秩序产生影响的各类预警信息,提醒公众注意,正确应对突发事件。同时对公众进行危机管理教育,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知识的培训,广泛宣传应急预案及防灾减灾等公共安全科普知识,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1.4 将预警中心的建设与社会防灾减灾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
通过建立省、市、县三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系统,促进县、乡、村灾害防御体系和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合理利用有效资源,实现防灾减灾综合信息服务乡村全覆盖,消除预警信息“盲区”,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创新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基层综合服务能力及灾害防御应对能力。
2 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建设情况
2.1 预警信息平台
按照“三级管理、四级”目标,积极建立国家、省、地、县四级相互衔接、规范统一的预警信息平台,加强各级气象部门与同级政府、相关部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的连接,实现多部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统一收集、管理和多手段综合。自2011年11月起,我国开始正式启动建设“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将逐步建成包括1个国家级预警信息管理平台、31个省级预警信息管理平台、342个地市级预警信息管理平台和2379个县级预警信息管理终端,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升各级政府应急管理水平提供了强力支撑。
2.2 预警信息手段及模式
预警信息主要手段是在各级气象机构已有的气象灾害预警手段的基础上予以扩充和改造,使其适应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主要包括网站、广播电台插播、电视插播、电话(传真)、手机短信息、农村大喇叭广播、电子显示屏、灾害预警处置终端等。中心设置“五区六岗”工作模块,对录入、确认、审核、、传播和评估等业务进行扁平化管理,与各级预警平台互联互通,确保预警信息“报得早(准)、审得快、发得出、传得畅、收得到、用得好”。
2.3 中心的建设目标
在气象局现有通信业务系统基础上,扩建其信息收集、传输渠道及与之配套的业务系统;建立权威、畅通、有效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渠道,形成覆盖全面的预警信息综合系统;充分利用社会公共资源,各种先进可靠的技术手段解决预警信息的“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力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82%以上。
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的主要职能主要包括预警信息制作、用户管理、信息存储与共享、分级分类分区域、多用户并发操作和反馈信息收集与分析等。
3 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的主要职能
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的职能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以用户认证来保证预警信息提供单位的合法性后,按照预警信息录入、审核、签发,选取预警信息的影响范围、手段、人群等属性,形成格式统一的预警信息数据,完成预警信息的制作。二是通过用户创建、授权、权限修改等方式,以及提供用户识别、组别分类、信息查询等多种功能,对对象进行有效管理。三是分类和存储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并按照信息类型、信息内容、时间、地区、单位等信息进行管理,实现预警信息在部门间共享,同时能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制作报表。四是针对不同级别、不同种类的预警信息,采用相关的策略和手段,向不同类别群体分级分类分区域,并通过专门渠道将信息情况反馈至中心以便科学管理各类信息。五是可以进行多用户并发操作,即本级预警信息单位同时登录和制作预警信息,多个运行维护人员可同时使用本系统提供的各种平台和工具进行操作。六是能反馈采集预警信息效果,通过采集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儿形成的知识库,为科学的评估预警信息效果提供了便利。
4 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中心的发展前景
4.1 面对各类重大灾害的发生
人类目前尚无有效的科技手段完全加以阻止,所以需要全面建设“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全国”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系统,不断提升预警信息时效性和覆盖面,确保消除预警信息“盲区”和“死角”,实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及时和接收,确保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能够在系统发出灾害预警信息后10分钟之内获取预警信息,采取自救互救等措施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减少突发事件的影响,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民财产安全。
4.2 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制度,提高突发事件预警信息能力,不断发展我国各级政府应急管理水平
当前,国内外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应急管理工作需要更加注重综合防灾减灾,注重事前防范和应急准备,注重灾害的风险管理以及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这种发展趋势对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水平和科学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设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系统能帮助社会和公众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对各级政府及时、准确掌握有关综合信息,科学分析研判,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完成我国应急体系规划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健全和完善预警信息联动工作机制,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各级应急责任人、社会公众将能更加便捷地获取预警信息,不断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我国应急管理和服务的水平和效益的也将进一步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黄雁飞;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郭进修;李泽椿;;我国气象灾害的分类与防灾减灾对策[J];灾害学;2010年04期.
【关键词】气象;防雷技术;工作要点
1、前言
雷电是存在于自然的现象,雷电袭击则是能够威胁国家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之一。雷直击产生的电力以及热力作用会引发被袭物体爆炸、燃烧[1],其危害具体表现为人员伤亡、电路毁坏、引发火灾等。近年来,我国因雷电袭击蒙受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以及社会经济损失,尤其是雷电袭击高发地带。国家十分重视防雷工作的开展,加大了防雷工作的投入力度,积极采取应对策略,降低雷电袭击造成的危害。然而由于我国关于防雷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技术条件有限、资金投入不足以及专业水平不足等原因使得现有的气象防雷技术水平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部分监测信息失真甚至缺失,在管理上也存在局限性。因此,气象防雷技术工作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气象防雷技术基本要素
气象防雷技术基本要素包括公共接地、直击雷防护以及感应雷防护三个方面。公共接地是指气象观测现场以及其它金属设备放置地共用的可靠接地。公共接地是气象防雷工作安全、正常进行的前提保证。直击雷防护是指通过观测直击雷的现场情况,了解掌握直击雷的信息。一般通过观测传感器避雷针的数据线、引下线等得出信息。避雷针引下线被雷电击穿,从而引起信号线被杆体电流击穿[2],若雷电伴有大雨、大风,更提高了的信号线被被杆体电流击穿的风险。感应雷防护是指防雷、雷电发生信号以及感应雷的防护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为开展防雷工作提供有效信息。
3、安全防护措施
加强安全防护工作是防止雷电袭击的关键因素,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技术规范进行安全防护操作,完善应急系统,定期对安全防护设备进行修理检查,尤其加强放置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防护,确保物品安全,避免因违规操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气象防雷技术主要通过电子信息系统对雷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获取实时的雷电数据资料[3]。因此,必须加强对电子系统设备的检查、管理,确保其安全正常运行。
4、工作要点分析
工作要点明确的前提是明确工作定位,因此,在进行工作要点分析前,必须先进行准确的工作定位,气象防雷技术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到国家与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赋予了气象防雷技术工作者神圣的使命。工作人员在开展气象防雷技术工作时,必须端正工作态度,深刻认识自身的工作责任,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气象防雷技术是气象监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4],然而由于技术条件有限、资金投入不足以及专业水平不足等原因使得现有的气象防雷技术水平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部分监测信息失真甚至缺失,在管理上也出现管理漏洞、管理局限性等问题。因此,气象部门应该明确工作要点,切实提高防雷技术水平,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气象防雷技术的工作要点包括:
(1)加大先进设备投入。先进的雷电监测设备是及时获取可靠、准确的硬件保证,因此必须资金投入,引进先进设备,在气象防雷技术工作中投入使用,才能提高雷电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促进防雷工作高效有开展。
(2)规范工作制度。规范工作制度是提高雷电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另一项保证,工作人员必须充分了解气象防雷相关工作的规章制度,提高工作责任新,按要求进行规范操作,避免出现违规操作而导致雷电监测数据失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气象部门应完善相关操作规定以及规章制度,使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章可循,规范操作。
(3)提高技术水平。气象防雷部门要善于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以提高防雷技术水平。此外,加大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是提高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由于防雷技术涉及到信息技术、高端仪器使用、物理研究分析等多方面技术[5],且随着时代不断革新,因此,必须定期开展针对性技术培训工作,提高人员技术水平,推动防雷技术不断发展,使气象防雷工作能够跟上时代步伐。
(4)完善网络建设。完善网络建设的意义在于,能够使气象防雷部门内部各岗位间如联络人员、数据管理人员、信息处理人员等以及相关部门的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使雷电数据信息能够在网络中及时有效的传递,实现信息的共享。由于该项建设的投入较大,必须进行各相关部门间的协调,逐步建立完善。
5、未来发展方向
5.1提高预测水平
雷电袭击往往十分突然,且过程十分短暂,无法进行事中控制。因此,对于雷电袭击的预测至关重要,只有加强对于雷电的预测水平,才能够及时规避雷电袭击,减少或避免因雷电袭击造成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因此,雷电预测技术成为防雷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5.2实现管理创新
防雷技术工作的重点是确保雷电监测信息的准确、有效。防雷技术工作的管理应以此为中心点,打破以往管理工作的局限性,进行管理系统的统筹规划,使各岗位之间的分工明确,统一协调。使信息能够在部门间及时流通共享,避免因重复工作浪费资源,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进一步确保雷电监测信息的准确、有效。
5.3构建理论结构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气象防雷技术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然而,在理论结构的建设上存在严重不足,因此,我们在提高气象防雷技术水平的同时,可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理论结构的构建,通过理论指导气象防雷工作的开展。
6、结束语
气象防雷技术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因雷电袭击造成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必须高度重视。在气象防雷技术工作中,必须明确工作定位,加大资金、人才投入,规范工作制度,提高技术水平,完善网络建设,确保雷电监测信息的准确、有效。
参考文献:
[1]刘佼,肖稳安,陈红兵.全国雷电灾害分析及雷灾经济损失预测[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0,07(04):401-405.
[2]严玉彬,姬社英.浅谈气象防雷科普宣传的几点思考[J].科技传播,2010,11(06):1 10-115.
[3]宗锋,付彦兵.气象防雷技术工作要点探讨研究[J].北京农业,2012,03(06):79-83.
研究建立村村通推广体系中心、村村通大喇叭推广平台、县级工作站、村级服务站和村级农技员体系,形成市、县、村三级服务网络。构建村村通推广体系中心—县级工作站—村村通大喇叭推广平台—村级服务站—村级农技员—农民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研究建立推广体系长效运行模式和运行机制。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平台、技术服务专家平台、农资产品服务平台和信息互动平台为一体的科技推广大平台。
1.1村村通推广体系中心
设在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负责体系建设规划、技术研发、平台搭建、设备选购、组织安装维护、信息采编播、体系运行管理和农技员培训等。
1)“云广播”集成信息传播平台。
采用“云广播”集成技术开展农技推广和信息传播服务。通过“云广播”系统硬件和软件建设,实现由中心通过VPDN专用网络直接控制村级广播设备,具备“提前推送、自动开关、定时广播和差异化服务”的功能。每天及时、高效自动化广播,具备实时性、针对性、灌输性、广谱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2)信息采、编、播平台。
负责信息栏目设置、策划、采集、编辑、审核、制作和播放等。设置《农业科技之声》、《百姓身边事》等栏目,连接农业专家库平台,每天选择村民劳作相对休闲的时段传播实用科技信息,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
3)农业专家库平台。
负责信息的提供和审核,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包括省、市级农业、畜牧、林业和气象等系统的专家58人。农业科技信息主要来源于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石家庄市林业局和石家庄市畜牧局等。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解决农民问题,同时把新品种、新技术直接提供给农民。对于共性问题,录制成节目反复播放;对于个性化问题,通过互动平台专题回复,尽最大可能满足农民需求。
4)差异化服务平台。
负责有针对性地提供差异化服务。按照产业结构分区,分为大田种植区(小麦、玉米和部分棉花区)、果树种植区(包括梨树、枣树、核桃树和苹果树等)、蔬菜种植区和畜牧养殖区等。按照不同的产业结构广播差异化的信息,实现平台差异化服务的功能。
5)信息互动平台。
负责信息的搜集与反馈。建立新农村大喇叭网站,设立“新农村大喇叭”微博、微信(xncdlb)、QQ群(258368930)和热线电话(0311-66695369)等信息互动平台,通过多途径实现中心、专家和农民互动,广泛搜集农民反馈信息,方便群众查询补课。配备专业采访人员了解农民需求,完善节目内容,提升节目质量。
6)应急服务平台。
负责灾害及气象预警。平台可随时进行实时广播,对农业的灾害预警作用非常突出。尤其是农业气象预警,能提前告知农民群众做好防范和应对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2.2村级大喇叭推广平台
负责推广体系中心信息的接收和。采取试点、示范和推广三步走方法,搭建村级大喇叭推广平台。先在灵寿县试点,后在行唐和正定县等地示范,到2012年完成了石家庄市18个县4342个村的大喇叭推广平台建设。
1.3县级工作站
每县组建1家县级工作站。负责本辖区平台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站建设、农技员聘任,农资质量监督、技物结合“双流”服务模式的组织实施及农资配送等工作。
1.4村级服务站
每村组建1家村级服务站。在推广平台建设村组建了4342个村级服务站。负责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服务站建设、设备安装维护、农技员推荐、服务模式落实和信息搜集反馈等。作为新成果新技术示范户,引导、指导农业生产,开展技物结合服务活动。
1.5村级农技员
每村选拔1名农技员。根据本地主导产业的需要,在全市4342个村每村选拔1名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村级农技员。负责农技推广、技术培训、设备管理、信息反馈和技物结合示范田的选择落实等。适时对农技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服务技能。建立起1支科技文化素质较高、吸纳新技术能力较强的村级农技员队伍,健全了村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6创新建立技物结合“双流”服务模式
国家鼓励推行技物结合,促进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到田到户。该体系创新建立了灌输式大喇叭技术广播(信息流)与农资服务直接进村入户(产品流)的技物结合“双流”服务模式。农业信息资源是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和关键。大喇叭传播信息流,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村级农技员以建设技术集成技物结合示范田的形式组织产品流,把农业新技术和高科技含量的农资产品集成配套,优惠直供。把科技成果、农技员、农民和科技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创建了高效信息传播和扁平化物流服务为一体的技物结合服务体系,调动了农技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了技术服务和科技产品直接进村入户,提高了服务“三农”的效率。
1.7建立推广体系长效运行机制
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承担着主导作用。引进市场机制是提高农业技术转化率,加快农业技术扩散的重要举措。该体系由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提供政策引导和支持;由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提供成果信息资源支持;引入市场机制,应用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理念,搞好体系的软硬件建设和运营管理;农民享受科技信息和农资集成配套的“双流”服务。
2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村村通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发展分析
2.1应用效果
该体系被成功应用于石家庄市18个县4342个村,广泛应用于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推广,综合农业技术、国家政策传播,应急预警、防灾减灾等领域。每天向农民提供科技、气象等信息20余条,每年7000条以上,受益人口600余万人。推广新品种、新产品30多个,农业技术300多项。石家庄市农业局、林业局和畜牧局等部门利用该体系指导工作180多次。农民来信60多封,来电8500多次。实现了科技成果与田间地头无缝对接,信息高速直通农家,探寻了一条农民脱贫致富的信息高速路,拉近了党和政府与农民的距离,搭建了专家服务百姓的平台,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为农民提供了统一、规范、准确和快捷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有效解决了农业科技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农业部、河北省农业厅等部门领导高度关注和支持,希望把石家庄市作为孵化基地,为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奠定基础。
2.2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
通过该体系推广新品种、新产品和新技术,传播农业信息,经应用单位统计,2011~2013年,累计覆盖耕地面积76万hm2;通过新品种(包括种子、肥料)、新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小麦、玉米两季平均增产5%,约1200元/hm2;通过种子、肥料直供节支300元/hm2;新增经济效益1500元/hm2,累计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1亿多元。
2)社会效益。
该推广体系创新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新途径,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升了服务“三农”效率。采用技物结合“双流”服务新模式,充分调动了村级农技员工作积极性,保证了基层推广体系的良性运转。让农民享受到综合技术和信息服务,提高了其科技素质,丰富了其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2.3发展前景
该推广体系在规模上、技术先进性上、农业科技创新模式和运行机制上创造了三个“全国第一”,是以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为主体的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适应现代农业的新需求。其应用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解决了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在国家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大趋势下,农村科技信息传递呈现出点多、面广、内容交叉、用户需求程度和接受信息能力有差异等特点,该体系的推广应用将为河北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巨大作用,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农业科技普及、防灾减灾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