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心理医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抚触和中医按摩对婴儿呼吸系统的保健作用。方法 通过对8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抚触和中医按摩,并随机选择条件相当的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观察婴儿呼吸道感染的次数。结果 抚触和中医按摩组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及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抚触和中医按摩能促进婴儿呼吸系统的发育,增强抵抗力,且方法简便易学,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关键词】 抚触;中医按摩;穴位疗法;呼吸道感染;保健;婴儿
婴儿抚触是通过对婴儿皮肤感官温和的刺激,以促进婴幼儿的健康发育。中医按摩是通过对特定穴位的刺激(揉、按、捏、推),达到疏通经络的作用,二者有机的结合,更能增强婴儿的抵抗力及预防呼吸系统疾病。为探讨抚触、中医按摩对婴儿呼吸系统的影响,笔者进行了本次临床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按照单纯随机抽样兼顾自愿的原则,选择200601~200901在本院住院正常分娩的足月顺产、出生时体质量≥2 500 g、无产时窒息的新生儿1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婴儿的体质量、身高、头围、性别、喂养方式、父母年龄、文化水平、职业及喂养人的文化水平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抚触按摩计划及要求
婴儿抚触具体方法参照文献国际标准通用手法和步骤[1],抚触时间为新生儿出生24 h后,喂奶1 h后,安静无哭闹时进行。按正规国际抚触标准进行(即全身按摩法)由头部、胸部、腹部、背部、四肢和手足的顺序进行抚触。每1个部位抚触4~6次,手法要轻柔,但要有一定力度,先轻后重。环境选择温暖、安静的房间,室温26 ℃左右。中医按摩技术是在婴儿抚触资料的基础上增加了穴位按摩,面部及头部的穴位有:百会、天庭、攒竹、太阳、迎香;胸腹部穴位:天枢、檀中、肚角、神阙、丹田;下肢及足:足三里、委中、涌泉穴;背部有肺俞穴、肝俞穴、长强穴;手部有小肠经、大肠经、脾经、肾经及肝经等。观察组生后即开始中医小儿按摩、抚触,每日2次,每次抚触10 min,按摩5 min,6个月后每次抚触10 min,按摩10 min,对照组不做抚触和按摩。
1.2.2 效果观察
专业人员对观察组婴儿的父母进行抚触、中医小儿按摩的培训,并发放相关的指导手册,使其掌握方法,正规操作,并每月进行家访1次,督促及询问完成情况,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对照组亦每月进行家访1次。两组均记录呼吸道感染次数及治愈时间。诊断指标按儿科学诊断标准[1]。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AS 8.1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统计分析,P
2 结果
2.1 两组婴儿呼吸道感染次数及治愈时间比较
见表1。表1 婴儿抚触和中医按摩(观察组)呼吸道感染次数与治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略)注: 观察组呼吸道感染次数较对照组感染次数少,且病程短,病情恢复快,t=3.26,P
3 讨论
婴儿抚触是通过对婴儿皮肤各部位有次序、有手法技巧的按摩,让大量温和的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效应。对婴儿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抚触不仅能使体质量增加,还能促进婴儿的情商发育[2]。抚触可促进β内啡肽,5羟色胺、肾上腺素、血清素等的分泌,减低应激反应,增强免疫应答[3],增强婴儿抵抗力,减少发病次数,在抚触的基础上增加穴位的轻揉按摩,能调节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验证明无论是患上呼吸道感染还是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均较对照组少,且病程短,病情恢复快。
抚触是一种简便且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这一全新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专业人士及家长的认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4318.
[关键词]大学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同一群体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得到社会的关注。而国内比较重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对大学=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和研究较少。我们在1所国家重点工科院校,对419名大学生在入学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进行SCL-90测评,并比较分析测量结果。目的是更好地了解大学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大学生入学后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以期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为学生提供心理援助。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某重点工科院校2005年9月人学的419名大学生。其中男生375人,女生44人。年龄分布在17~22岁。对他们在2005年就读大学一年级期间和2006年就读大学二年级期间分别进行了SCL-90测试。
1.2 方法 本次调查问卷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取团体测试形式,给予统一指导语。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量表分为10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实行4级评分制。
1.3 统计分析 使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分数检出率采用4级评分,以各因子分数大于等于2.00分为不健康状态,低于2.0。分为健康状态,统计这批学生一年级时的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人数及百分比。
大学一年级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维度的检出率比较高。
2.2 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健康与不健康的性别差异。
男生在躯体化、抑郁、敌对和阳性症状项目上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在其他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2.3 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各维度健康与不健康差异比较。
学生进入二年级后,在抑郁、敌对和其他3个维度上不健康状态显著高于大一时期,在其他维度上差异不显著。
2.4 2001~2006学年,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咨询来访人数比例(%)比较。
近几年,大学二年级学生心理咨询来访率出现高于其他各年级的趋势。
3 讨论
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发现,近几年,大学二年级学生心理咨询来访率出现高于其他各年级的趋势,提醒我们关注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组应用SCL-90研究表明,大学二年级学生在抑郁、敌对和其他3个维度上不健康状态显著高于大一时期,在其他维度上差异不显著,结合心理咨询的实践分析,大学生刚入学的适应压力一般随时间变化能够得到缓解,但进人二年级后,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人格因素、长期积累的心理问题以及成长性问题开始凸显,也可能源于第一年的心理症状不明显或未解决的适应问题累积到第二年。二年级学生心理咨询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人际交往和情感问题,这与李江雪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学生经过一年的努力,自己在群体竞争中的地位与角色、人际支持状况、学习投入产出率等比一年级时更影响自我认知,易出现抑郁和敌对情绪。我们还发现,2003~2004和2004~2005学年,学校在一年级第一学期为全体新生开设了适应教育课程和团体心理训练活动,两个年度都出现一年级学生心理咨询来访率下降的情况。2005~2006学年,心理适应教育课程移至一年级第二学期,一年级学生心理咨询来访率又攀升。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对新生及时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必要性和效果。
【关键词】全空气系统;噪声;新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吉尔吉斯斯坦伊斯坦贝尔德金矿选矿厂中心控制室,该建筑单体共两层,地上、地下各一层,每层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地上层包括中心控制室、DCS机柜室、安全监视中心、仪表值班室、工程师站以及空调机房等,地下层包括工艺办公室、工艺交接班室、生产管理信息中心、资料室、会议室和仪表办公室等。该项目2011年8月份开始投入使用。
二、空调系统概况
1. 空调送回风系统:地下层办公区域为独立的冷源空调系统,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选用3台HF120N型柜式恒温恒湿空调机,每台制冷量为120kW,送风量为22500m3/h,机外余压为450Pa,名义输入功率为47.72kW。正常运行方式为两用一备,送风先接入送风静压箱,再从静压箱引出3根1250*630的主风管,送入各空调房间,3根主风管的风量基本平均分配,各为15000m3/h;同样,回风系统也是用3根1250*630主管先接入回风静压箱,再由回风静压箱接入机组回风口。
2. 新风系统:地下层空调系统选用JC-05型装配式空气净化机组2台,每台送风量为5000m3/h,机外余压为150Pa,设计功率为2.2kW。正常运行方式为一用一备,室外空气经初、中效过滤及活性炭吸附后送入空调回风箱,现场空气净化机组的吸风管和送风管规格均为400*500。
3. 排风系统:地下层设置了走廊排风系统,排风设备选用型号为DW4-75-11No5.6的屋顶离心风机2台,每台排风量为4000 m3/h,风压为196Pa,功率为0.8kW。正常运行方式为一用一备,排风系统吸入段管径为630*320,排出段的总管的管径为DN630。
4. 送回风方式:各房间的气流组织方式为上送上回,房间的一侧为散流器顶送风,另一侧为单层百叶风口顶回风。
5. 室内设计参数
6. 空调系统运行现状
使用单位提供了一台空调机组运行时的测试数据(见图1),从图中的数据可看出,地下层办公区域空调系统自2011年5月份投入运行以来,即使是只运行一台机组,一些办公室的噪声也处于超标状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如果是按设计运行方案,2台同时运行,噪声超标问题更加突出。另外,有些办公室的人员有缺氧的感觉,呆在室内超过1小时就会觉得胸闷难忍。
三、存在问题分析
1. 办公区域噪声问题:通过设计资料核算,按设计方案2台运行,从静压箱引出的3条主风管上安装了微穿孔板消声器,送风速度均为5.29m/s,每个风口的送风速度均为2.9m/s,可以判断设计选用的风管管径和风口规格都是符合系统运行要求的,不至于产生送风气流噪声,对机房噪声也有一定的隔绝作用。而设计中的回风系统没有设置消声器,以及送、回风口的布置方式,才是造成机房设备噪声传入办公区域的关键,因为,在主风管上直接接风口与在主风管上接支风管、支风管再接风口,产生的噪声结果是不一样的,从各个房间噪声的监控可以看出,风口通过支管接出的房间噪声比风口直接从主风管接出的房间噪声要低的多,同样,如果回风口的布置方式也改为经过支管再接入主回风管,房间噪声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控制。
2. 新鲜空气量不足的问题:从设计资料核算,设计新风量为5000m3/h,室内排风量为4000m3/h,再考虑室内稍微保持点正压,新风系统和排风系统是能够达到平衡的,同时,设计新风量是能够满足室内人员的卫生要求的。问题的关键是:从现场查看的情况发现,分别打开装配式空气净化机组后,发现中效过滤器安装在风机的吸入段,机组的初效过滤段和中效过滤段内的滤尘网严重积尘,运行中的机箱内,几乎没有新风流动的感觉。而且根据使用单位介绍,空调机组的过滤器,由设备供应商每年清洗一次,而该空调设备的“安装使用说明书”的维护及保养说明中,则要求“每周用中性清洁剂清洁滤尘网一次,在阴凉地方晾干。若太脏时清洁次数可多些。若滤尘网堵塞,空气吸入不够,将导致性能恶化甚至机组故障。”很明显,由于滤尘网严重积尘,导致室外新风几乎无法被装配式空气净化机组吸入,当然室内人员就会感觉到新鲜空气量不足。同时,各风口的风量分配也存在严重不平衡的问题,这样,即使总新风量问题解决了,也有某些房间会因为风口送风量不足而导致新鲜空气量不足。
四、解决问题的建议:
1.办公区域噪声问题:
(1) 空调机进、出口的送风静压箱(长*宽*高=10880*1500*630)和回风静压箱(长*宽*
高=11650*1650*2100)内贴50mm厚的超细玻璃棉,改为消声静压箱。
(2) 考虑到回风消声静压箱的消声能力有限,还不能满足空调房间对噪声的要求,所以,
在接入回风消声静压箱之前的三根回风主风管上加装微穿孔板消声器,规格与送风总管上的微穿孔板消声器相同。
(3) 中间位置送风主管上的风口全部改为经过支风管连接,尽量避免在主风管上直接送
风管与风口的连接。
(4) 回风口也尽量避免与回风主管直接开回风口。
2.新鲜空气量不足的问题:
(1)更换柜式恒温恒湿空调机和装配式空气净化机组上的初效、中效过滤器上的滤尘网。
(2)由于新风吸入管段转弯多,经计算,新风吸入段的阻力已经达到150Pa,而送风管段的阻力也有约100Pa,所以,装配式空气净化机组150Pa的余压要克服吸风段和送风段的阻力是有困难的,有必要在新风吸入管段上增加风量为5000m3/h,余压为140Pa,功率为0.75kW的低噪声柜式离心风机作为接力风机。另外还需要将配式空气净化机组的风机段与中效过滤段调换位置,因为中效过滤段通常应该装在风机的正压端。
(3)各房间的送风方式为带调节阀的散流器顶送风,随机拆下部分散流器面板观察时发现,系统所安装的散流器调节阀存在调节装置无法固定的质量问题,才导致了各房间的送风量严重不平衡,所以,要求取消散流器调节阀,改为在接送风口的支管上设置风量调节阀,并且重新调整各房间的送风量。
(4)要求空调排风系统应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因为排风系统是与新风系统互相平衡的,只有排风量得到保证,新风才可能顺利加到空调送风系统中。
我现在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儿童教育发展专业,当我在课程表上看到教育心理学主讲老师张梅玲的名字的时候,我高兴得差点叫了起来,我们全班同学都在期盼着教授的到来。
这天我们很早就来到了教室,可教授比我们来得还早,教授身穿一套黑色服饰,一条红色的飘巾系在脖子上,格外引人注目。
她讲课的风格倾倒了我们所有听课的同学,一上午老师竞没有休息,午休的时候同学们把教授团团围住,尤其是做了妈妈的女同学,尤为关心老师是如何把自己保持得这样年轻的,大家对教授的衣着品位和良好的心态表示欣赏。
为了能对教授有个更全面的了解,我决定对教授进行一次专访,当我把想法说给老师听的时候,她欣然同意了,并且主动安排了专访时间。
同行们都知道张教授是心理学专家,1960年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在中科院心理所一干就是46年,她的一生都倾注在了心理学研究方面。
张梅玲教授是我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现代小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给我们主讲的是教育心理学,现在大多数家长中都流传着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能实现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各种特长班、补习班接踵而来,而且多数家长在没有完全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就在盲目为孩子做选择,结果是劳民伤财,没有达到想象中的效果。
目前在中国家长中这样的问题愈演愈烈,不仅在中小学,现在幼儿园孩子的家长就开始对孩子进行一些课程的灌输,三四岁的他们被迫放弃了玩具、游戏,失去了童年的快乐。在历届“两会”上都有不少有识之士呼吁幼儿期是一个孩子健全人格发展、奠定基础的时期,这一时期良好的教育将对幼儿以后一生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怎样的教育观念更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呢?我和张教授就这样的问题开始了我们的谈话。
《心理医生》杂志:张教授,请您告诉我们应如何理解幼儿教育就是快乐的教育?
张教授:很高兴接受你的采访,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幼儿教育是快乐的教育,我们应该明确对一些问题的认识,第一是对教育的认识,教育功能首先要有双重性,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人才和促使人自身全面发展的功能。另外教育还具有过程性和生态性。其中教育的生态性又包括差异发展、和谐发展、快乐、互动和合作。其次教育具有智慧性、传承性和体验性。第二是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幼儿教育是对人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这主要体现在幼儿发展的迅速性、幼儿发展的可塑性和好习惯好人生三个方面。第三是对学习的认识。学习是经过经验和练习所引起的人的行为与倾向的持久变化,学知识长智慧。第四是对儿童的认识。那么儿童是谁?我们的回答是,儿童就是儿童自己,儿童就是要玩耍,就是要快乐,儿童的成长就需要教育。
《心理医生》杂志:张教授,您最近出版了一本《心理致胜》的书,您是搞儿童心理的,可是您写的却是教育的问题,您作为一名研究心理学的专家,是如何转到教育方向的呢?
张教授:这说起来有两个方面,主观方面,我比较喜欢儿童,而且我学的是儿童心理,儿童心理研究本身就和教育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中科院引导我们要走出象牙塔,要走向应用化,走到实践当中去,搞研究的人不能单单在实验室里搞。那我本身是研究儿童思维的,走到实践当中,就是走到小学教学当中去,也就是走向教育了,这样心理学和教育学就联姻了。
在跟教育的结合中,对我来说,也有很多困难,有很多烦恼。在这二十多年中,我觉得我碰到了许多非常好的老师,中国的老师真的是非常的可爱,非常的认真,也非常的真诚,老师们给了我很多的关怀和支持,给了我力量。因此到现在为止,我一直在做一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结合的事情,做一些对教育对孩子有用的事情,因为教育首先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心理的发展过程,这就是心理学范畴内的问题。
人一辈子做不了很多的事情,能够在某个领域里深入研究,做一件对社会有用的事情就好了。我认为一个人能做对孩子有用的事情,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因为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那么,我这本书就是对教育的思考,在实践当中发现了教育该怎么做,《心理致胜》上都有写,三个发现和三个规律,这是在实践当中发现的。理论都要从实践中来。这本书,很多老师都非常喜欢的。喜欢的原因是什么呢?他们认为,读这本书对她们有用,为什么有用呢?因为书上的东西都是从实践中来的,不是空洞的理论。所以,我想我能从心理学走到教育,老师们给了我很多的力量。
《心理医生》杂志: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在说起跑线的问题,说不要输在起跑线要赢在起跑线,很多家长也不停地让孩子学这个班那个班,让孩子感到很累,那么,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思考和建议呢?
张教授:这个起跑线问题的最大困难就是,我们成年人包括很多爸爸妈妈很多老师的理念没有跟上。我们想要让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赢在终点线的话呢,我们首先要教育大人,而不是教育孩子,为什么说要教育大人呢?
因为大人的行为是孩子的未来。对孩子来说,大人你叫他死读书,他就死读书,你叫他玩得很开心,他就玩得很开心,你叫他不能玩,他就不能玩了。因此,我们要教育大人,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是,让大人要认识到孩子是谁。孩子是谁,这里有三重含义。首先,孩子是他自己,他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我们要尊重孩子,要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自由。中国的家长,往往是说得太多,听得太少,给孩子最大的爱,其实就是尊重。什么叫尊重呢?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选择。具体来说,就是我们的家长要蹲下去跟孩子说话,另外,不但要蹲下去跟孩子说,还要蹲下去听孩子说。因为孩子的想法跟大人是不一样的,不能用大人的想法替代孩子的想法,这是我们在教育当中经常会碰到的问题。我们的家长常常不太明白,孩子其实更看重你是如何做的。很多时候,大人常常用大人的语言说,孩子一是不爱听,再者他也听不懂大人的那些话。其实,家长爱读书,孩子也会爱读书,你很爱微笑,孩子也会爱微笑。因为孩子最早的学习就是模仿学习,在没有上学以前,他能模仿的最亲的人,就是他的爸爸妈妈,他的爸爸妈妈如何做,就是种无声的教育。家庭的氛围,家庭的人际关系,都是无声的教育。家庭氛围好的,孩子脾气不会太差。我们老是怪孩子有很多坏毛病,实际上,基本上都是家长没有做好,家长如何做,孩子就会如何做。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心理医生》杂志:看来教育家长是很重要的工作,那么,在您看来,我们现在做这样的工作,有些什么样的要求,有些什么有利条件,又存在什么困难?
张教授:现在做教育家长的工作的有利条件有:首先,国家很重视教育,尤其重视学前教育;其次,现在家长的年龄段基本在30岁左右,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第三,现在我们的社会上,有很大一部分人非常热哀于搞教育,他们非常有奉献精神。这些是有利条件,但这个工作真正要开展起来,难度还是很大。这个难度在什么地方呢?就是虽然我们的教育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我们的社会大环境还不太理想,跟国外的环境比起来还是有差距。另外,我们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住的大多是楼房,缺少以前那种可以通过孩子间的互相交往来顺利成长的环境。第四,目前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条件都还不错,对孩子也比较娇惯,给孩子太好的物质条件。其实孩子玩具太多不是好事,会分散他的注意力。他玩玩这个又玩玩那个,不像以前一个玩具可以玩很久。第五,目前不少孩子,爸爸妈妈都要上班,工作压力也很大,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是爷爷奶奶在带,爷爷奶奶的教育理念比较老。当然,从工作角度来讲,我们很多人都想搞教育,但对如何搞,就比较缺乏经验,包括家庭教育,都搞得很少。
所以,这个工作目前在我们国家还处于摸索阶段,在这个阶段,就需要我们的从业人员有更多的反思,逐步把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家长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达到一致性,培养良好的习惯等等。孩子是国家的未来,需要我们付出很大的耐心和热情。
《心理医生》杂志:您就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样的解读?
张教授: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生要有所奉献,如果要挣钱,就不要去搞教育,做别的生意挣钱还更快些。一个人活着,总想为社会做些贡献。搞教育的人,前途是美好的,但一定要一步一步好好走。我们首先应该相信,社会也好,教育也好,肯定是往前走的。我们对未来是很有信心的。但未来的到来,不是靠说,是要靠我们每个人脚踏实地地做。
――(美)拉尔夫•纳德
一位儿童心理医生告诉笔者,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父母忧心忡忡地前来咨询,抱怨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考试没考好,担心他会被同学笑话;孩子长得太胖了,以后会不会自卑;转到新环境了,不适应怎么办……
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问题,父母担心固然有他们的道理,可是,孩子们也并不都是纸老虎。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个“自我帮助系统”,加上父母适当的指引和教育,孩子应对挫折和失败的能力完全可以大大提高,微笑面对困难说“小菜一碟”并不是难事。
孩子的生理、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完全,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局限。家长们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阶段变化,对孩子的教育适时作出调整,无疑会事半功倍。
镜头一
乐乐两岁多了,这段时间正摇摇晃晃学习走路。上个礼拜,乐乐一边玩一边走,摔倒在地上,大哭起来,伸手向妈妈求助。但妈妈没有立即去抱她,而是镇定地站在原地向乐乐招手,并鼓励她:“乐乐最勇敢,快过来,妈妈给你一个拥抱。”乐乐含着眼泪,但脸上露出了笑容,很快爬起来,冲向妈妈的怀抱。妈妈一把抱住乐乐,称赞她:“果然是个勇敢的孩子!”
点评:幼儿期大约在1~3岁,这一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儿童在这一时期学会走路,开始说话,出现表象思维和想象等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该阶段的孩子努力获得自主感,同时克服羞怯和疑虑,不满足于停留在狭窄的空间内,而是渴望探索新的世界。因此,家长在这一阶段应当积极鼓励孩子面对各种挫折,培养良好的自理能力,这对孩子进人社会后的生活态度有重要影响。
镜头二
四岁的东东放学后见到妈妈就号啕大哭,老半天才止住眼泪,委屈地道出原委:“今天的手工比赛没有得到老师的卡通贴纸奖品。妈妈,以后你帮我做手工吧。”妈妈哭笑不得,东东大声嚷嚷道:“很多小朋友都有,我怎么就没有?”妈妈耐心地说道:“妈妈有时候工作也做不好,那我是不是也应该去找爸爸,让他帮我完成任务?”东东不说话,摇了摇头。“东东,如果你是老师,小朋友的手工做得不够漂亮,你会给她卡通贴纸吗?”东东又摇了摇头。“自己的事情要自己独立完成,一次做得不好,可以多尝试几次,失败也不可怕,要对自己有信心,妈妈相信你下次肯定能拿到贴纸。”
点评:学前期(3~6岁)左右的孩子有着“自我中心”的特点,即从自我的角度去解释世界,很难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同时,这一阶段的孩子有着积极的主动性,乐于实现自己的目标。孩子进入幼儿园,与同伴游戏以及活动的时间大大增加,遇到挫折的机会也相对多了起来。建议家长们在这一阶段适当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自己的一些事情,同时试着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尝试理解他人。
迷失的花季少年
近年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正日渐显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2014年8月,福建莆田14岁留守少女产子的新闻让人痛惜。8月16日凌晨,福建莆田儿童医院接治了一名因肚子痛看急诊的女病人小杨(化名),小杨身边有男朋友小蒋陪同。据小杨说,她18岁,已经怀孕8个多月,医生于是让她住院观察。然而,在小杨办理入院手续时,护士发现她身份证上显示的年龄为14岁,尚为未成年人。院方很重视,在小杨顺利产下一名健康男婴后报了警。随后,孩子的父亲小蒋被警方传唤。
一个满脸稚气的孩子在不经意间当了妈妈,面对媒体的探询,小杨怯怯地解释说,她一直以为自己月经不调,直到怀孕7个多月才知道“有了”。
孩子的父亲小蒋20岁,四川人,在福州打工。两人是在一年多以前认识的,不久就同居了。小杨发现自己怀孕7个多月后,到福州找到小蒋,两人决定做人流手术,可1.2万元的高昂费用让他们望而却步。而且,医生也告诉他们,做人流可能有生命危险。无奈之下,小杨才决定生下孩子。
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任何生理、心理上的反应都应该第一个告诉母亲,而小杨怀孕7个月了却浑然不觉,发现怀孕后也不敢告诉父母,只因其父母长年不在身边。她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远在上海做生意,她跟外婆住在福建老家,平时很少有机会跟父母见面,只是偶尔电话联系。
像小杨这样早恋的留守儿童不是个案,媒体上相关报道不断:重庆江津15岁留守女孩早恋私奔,妈妈无奈辞职陪伴;武汉留守女孩早恋退学;四川广元14岁女孩早恋遭家人反对躲进“男友”家……这些案例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当事女孩都是留守儿童。因缺少父母关爱,留守儿童没有安全感,特别是正处在青春期的女孩,生理、心理上的巨大变化都让她们渴望父母关爱。缺少了这份关爱,她们就会从别的地方寻找,假如正好碰上一个关爱她们的男性,就会发生早恋。
如果说这些女孩的早恋还只是让人痛惜的话,发生在广东省东源县一名留守女童身上的悲剧则让人触目惊心。
正值暑期,在广东省东源县打工的杨某夫妇,将孩子们从广西老家接到了身边。平时他们上班,孩子们在家里玩。有一天,杨某回家发现,自己9岁的女儿媛媛躺在楼梯口,脑后有一摊血迹,而11岁的儿子生生正用拖把清理血迹。杨某当即将昏迷不醒的女儿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媛媛有13根肋骨骨折,左肱骨骨折,右肺挫伤,脑震荡并伴重度贫血,生命垂危。进一步检查医生还发现,媛媛左肱骨和部分肋骨骨折的地方已长出骨痂,说明媛媛在三周前已经受伤。除了骨折,媛媛脸部、腿部、背部总计有10多处刀伤,伤口暴露,肌肉已变硬,均为陈旧性外伤。因受伤时间较长,媛媛左肱骨和肋骨骨折处已经畸形愈合,不能通过手术矫正,只能恢复治疗。而即使恢复治疗的效果非常理想,这个9岁女孩的左臂也将落下残疾,正常活动会受到影响,胸部也会变形。
由于事发蹊跷,医生报了警。女孩的母亲杨某这才不得不道出一个惊天秘密:媛媛是被她11岁的哥哥生生打成这样的!
面对警察,生生承认是他打了妹妹,原因是妹妹经常和他争抢东西,不听话,不愿意做家务,搞得他很“恼火”,于是他就用刀划媛媛的脸、背和腿部,用刀背或木棒敲打她。他明确表示恨妹妹。
据生生的母亲说,生生不仅殴打妹妹,还经常对家人施暴。他曾经用木棍殴打奶奶,将奶奶额头打肿。杨某责备他,还被他拿菜刀威胁。杨某无奈地说:“孩子们不愿意跟我们交流,甚至话都不太爱说,对我们刻意回避。”
心理医生初步判定,生生已经有暴力倾向。作为留守儿童,生生在老家经常受到表哥和同学的暴力欺负,但得不到父母的安慰、关爱与帮助,久而久之,导致他内心十分脆弱,需要用暴力来伪装自己,所以才去欺负更为弱小的妹妹。
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悲剧远不止上述几个方面。2014年春节前夕,安徽省望江县9岁留守儿童自缢身亡的惨剧让人痛心惋惜。
据有关媒体报道,自缢的少年小林父母离异,都长年在外打工,小林从小跟外公外婆生活在舅舅家。2014年1月20日,小林放寒假当天,大部分同学都有家长陪同去拿成绩单,而小林却形单影只。他成绩不好,语文只考了40多分,情绪有些低落。恰好,那天小林的妈妈给外婆打电话说不回家过年了。外婆告诉小林这个消息时,一家人正在吃晚饭。当时小林并无异样,只是一个人默默地吃饭,眼睛直勾勾地望向厕所。不久,外婆洗碗出来时发现小林不见了。等她找到小林时,他已经用一根编织网兜的塑料绳在厕所里上吊自杀。
家人遍寻小林生前的生活、学习用品,没能找到他最后留给这个世界的只言片语。在千家万户喜迎新年的时刻,这个9岁男孩却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
其实,当我们搜索一下有关留守儿童的新闻,不难发现这样的惨剧并非偶然。2008年,安徽某地一名12岁少年在祠堂附近自缢身亡,遗书称想念外出打工的父母;2010年,陕西扶风5名小学生喝农药自杀,其中4名是留守儿童;2011年,西安蓝田一名10岁留守儿童喝农药自杀……
中国香港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正值青春期的农村留守儿童产生自杀念头的概率高于正常儿童。一幕幕惨剧,不仅是一个个家庭之痛,更是全社会之殇!
孩子心事有谁懂
“从我记事起,就很少和他们见面。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父母怀里撒娇时,我心里都会很难过。我多希望父母能陪在我身边,哪怕我犯错了他们骂我,甚至拿棍棒‘修理’我。我不愿意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偷偷哭,也不愿意一个人待在空荡荡的家里……”这段话摘自一名留守儿童的日记,表达了留守儿童的共同心声。调查显示,大多数留守儿童处在从少年向青春期过渡的特殊时期,他们的心理变化是复杂而微妙的,特别需要父母的陪伴。然而,许多父母想得更多的却是如何挣钱养家、改善生活,很少关注自己外出打工后,孩子在没有爸爸妈妈陪伴的深夜里幼小的心灵会承受怎样的煎熬,在看到同伴们和父母快乐玩耍时会忍受怎样的酸楚。
因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家庭教育及监管,许多儿童过早地承受了成人社会的各种压力,如内心的寂寞与忧伤,生活上的不便与周围的歧视,意外的人身伤害,等等。由于缺乏亲情的滋养,这些幼小心灵有的变得消极、孤僻,有的变得任性、暴躁,在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现严重问题。据调查,全国现有留守儿童6100多万,三成留守儿童有自我封闭、抑郁等倾向,超过一半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最为突出的是因缺少沟通而性格内向孤僻,以及未能及时矫正所导致的心理疾病。广东12岁留守少女菲菲患精神分裂症,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菲菲9岁那年,父母外出做生意,她被留在肇庆老家与奶奶一起生活。菲菲乖巧懂事,从不叫人操心。父母把她留在家里很放心,很少回家探望,连电话也很少打。可两年后,菲菲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她变得内向、不愿与人交往,经常发呆、注意力不集中,面对陌生人以及陌生环境感到紧张、害怕,经常无故旷课,还对家人大发雷霆,拒绝跟母亲交流,表现出对母亲的仇恨情绪,甚至打骂母亲和奶奶。经专业机构诊断,菲菲患了精神分裂症,其行为及心理异常与她的“留守”经历有密切关系。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都面临挑战。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据近年的研究报告显示,留守儿童患精神分裂症的概率明显高于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儿童。
因疏于管教而性格偏执、容易冲动也是留守儿童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两年前发生在山东菏泽的16岁留守少年汪某以暴力手段两天三次抢劫的案例,曾引起广泛关注。在我国广大农村,担负着隔代教育使命的祖辈们,大多受教育程度很低,观念陈旧,且不说辅导孩子学习,就是其教育内容和方法也是与时代不合拍的。祖辈大都溺爱孩子,极易导致孩子任性、唯我独尊,尤其有些老人,当孩子犯了错误以后还爱护短,会进一步导致孩子排斥父母或其他人的批评与管教,形成偏执性格。这种性格的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因情绪欠稳定,意志薄弱,面对形形的诱惑,很容易情绪失控,冲动行事,甚至对周围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出现攻击。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曾连续破获两个团伙抢劫案件,涉案嫌疑人近20名,全是“90后”。其中一个11人抢劫团伙,部分成员沾染了吸毒恶习,为购买先后抢劫10余次。而涉案嫌疑人均曾是留守儿童,其中大部分由祖辈带大。
此外,因缺乏关爱而自卑无助、内心迷茫、自暴自弃,也是留守儿童常见的几种心态。父母不在身边让留守儿童感觉失去了依靠和保护,容易产生自卑及孤独无助心理,有的孩子会自暴自弃,不思进取,逃学甚至辍学,以致过早地踏入社会。小祥是湖北鄂州的一名农村留守儿童,在当地上小学五年级。前不久,小祥的老师给他远在重庆打工的父母打电话,让他们回家一趟,因为小祥要辍学。老师说,小祥逃课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每天都是被奶奶“押”着去上学,但还是经常中途一下课就不见了人影。老师找他谈心,他低着头说:“我反正成绩不好,读下去也不会有出息,还不如让我出去闯闯。”说这些的时候,小祥一直用手指捻着衣角,似乎在掩饰内心的自卑、无助与迷茫。老师责怪家长只知道挣钱不关爱孩子,家长却十分委屈:“我们隔三岔五给他寄衣服寄文具,难道还不够关爱吗?”小祥的奶奶也很委屈:“我天天起早贪黑给他做一日三餐,一天来回几趟接送,对他还不够关爱吗?”老师说:“孩子不是小猫小狗,给他们吃饱穿暖就行,他们还有高级需求,比如朝夕相处的陪伴、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亲昵的抚摸、一个肯定的点头、一句鼓励的话……这些都是留守儿童渴望得到的。”
亲情抚慰是良策
当代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说,孩子的成长特点,是年龄越小情感支持系统要求越高,父母的关注与呵护任何人都无法替代;亲情是孩子最好的情感支持系统,是孩子一生的心灵牛奶。
一项有关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最大的心愿就是与父母团聚,不再做留守儿童。这些孩子最期待五类关爱:
情感交流 在留守儿童的书信中,“孤独”和“思念”等字眼出现频率最高。他们最需要的是情感上的交流。而大多数父母关心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上的健康,以及人身安全问题,很少关注孩子情感上的需求。
道德引领 处在道德成长关键期的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很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容易偏离健康的生活追求和道德准则,不知不觉中,身上原本处于萌芽状态的问题就会加重或催化,成为真正的问题。
学习辅导 特别是双亲在外的留守儿童,他们大都表示,做功课遇到“拦路虎”时,爷爷奶奶和身边其他人大都难以提供帮助。这也是许多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佳的原因之一。他们渴望有人及时给他们释疑解惑。
生活照顾 多数留守儿童由祖辈照料,老人年纪大了,照顾多有不周。这些孩子在生活方面还是存在某些困难,需要得到精心照顾。
安全保护 撤乡并镇以来,不少偏远地区的乡村小学被撤并到中心校,孩子上学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而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祖父母年老体衰,接送就成了问题,孩子的安全自然受到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姜勇认为,正确的早教和及时的心理疏导,能使孩子人格健康。要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是父母要树立起对下一代健康成长的责任意识。多利用现达的通信工具与孩子进行交流;多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除了尽量多争取时间回家与孩子团聚,父母还应及时了解子女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利用书信或电话定期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另一方面向老师和临时监护人及时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家长也可适当改变外出务工方式,夫妻两人尽量不要同时外出务工,或一方可选择就近在本地务工。
二是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娱活动,充实业余生活,多与他们沟通交流,让他们融入集体,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自卑感,减少留守儿童情感上的断层与真空。有条件的学校可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专设心理教育教师,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引导留守儿童顺利度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三是农村基层组织或社区组织应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假期或家长回家的时机,采取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等形式,在管理机制上督促家长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共同构建留守儿童的社会化教育和监护体系,起到沟通家庭、学校与孩子之间关系的桥梁作用。
加拿大的小学一般只有上午有课,下午则由家长安排孩子上兴趣培训班。作为新移民,叶榛奇的父母工作很忙,下午通常由爷爷带他到镇上最大的综合图书馆去,阅读自己喜爱的图书或参加各种免费的培训讲座。
图书馆不仅有为儿童专设的“儿童馆”,配有数万册的插画图书、音画图书和立体标本图书,还不定期地为小读者举办各种有趣的讲座,如陶艺捏塑、立体拼图、赛车船模组装、幻想画创作等。老师由义工担当,不只学费全免,连上课时所用的材料都由老师提供。在图书馆浸泡久了,9岁的叶榛奇有了一个新想法:我也想当义工,为大家服务。他们接不接受小朋友当义工呢?
一问,孩子也有当义工的,只要年满5周岁,就可以申请在图书馆当义工了。英文水平不过关的,可帮助“儿童馆”更小的孩子整理玩具和图书,引导他们上洗手间等。有一定英文基础的,则会在父母的帮助下,为儿童馆的图书编写母语与英文对照的“检索目录”。这些年,加拿大已成为亚洲人技术移民的首选之地,图书馆的双语检索资源明显不足。叶榛奇就为儿童馆新购入的1000多册图书做一个中英文互译的补充名录,为此馆长还特别举行了一个颁奖仪式,表彰他为图书馆所做的贡献。
不久,叶榛奇又加入了图书馆组织的“业余朗诵小队”。原来,加拿大的公益性图书馆还有针对高龄读者的一项特殊服务:馆方定期送书去老年公寓,为老人送上“精神食粮”。由儿童义工组成的“业余朗诵小队”,为老人带去了欢声笑语,让他们重新体验到久违的温暖。孩子的年龄通常在8-12岁之间,除了为孤独的老人们朗读书刊外,还为老人们表演小魔术、小话剧和歌舞。移民的孩子还会带来展示自己国家人文特色的图书和礼物。来自山东的叶榛奇就带来了沂蒙剪纸、走马灯和一个折叠式脸谱风筝,引起了老人们的浓厚兴趣。
孩子也能当义工,是加拿大的一个传统,是为了让孩子从小养成回馈社会的习惯。“慈善不是富人的事,也不是闲人的事,慈善是每个人的事。”这是加拿大社会形成的一个共识。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从小有当义工的经历,会为他们的成长至少带来以下好处:凡事懂得为他人着想,不那么“自我中心”;关注弱势群体,分析事物有全局观念;乐观向上,因为“残疾人和老人都能快乐地跳舞和歌唱,一个孩子有什么理由悲观失望”?
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显示:做一次义工产生的正面心理效应,抵得上孩子长大后看8次心理医生。
据叶榛奇的爷爷反映,叶榛奇成为“小义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以往的思维常常是:“为什么没人来帮我?我为什么不是最得宠的那个?”现在他的思维变成了:“我可以为你做些什么?我可以帮助你吗?”
这位女记者在书中写到,法国孩子比美国孩子更有礼貌和修养,在豪华餐厅里,她要努力管住自己的小孩不乱扔食物,而法国小孩却“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用刀叉吃饭”;“法国孩子玩耍时不需要父母陪着,所以他们的妈妈有足够的精力装扮自己、做自己的工作。”这样的描述让美国人跌破了眼镜,羡慕到了极点。那么法国人究竟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否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法国儿童教育专家马克·雷诺总结说,幼儿教育有两个至为关键的因素:一是树立家长权威,善于向孩子的任性说“不”;二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锻造他们的自我个性。
树立家长的权威
雷诺博士认为,孩子并不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而教导他们分辨是非则是父母的责任。树立威严,才会让孩子清楚地意识到规则和界限。被禁止和拒绝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过程。他们必须学会放弃,并且懂得并非自己的一切要求和愿望都会得到满足。
雷诺博士补充说,权威和爱并不是矛盾的事情。恰恰相反,两者是可以共生共存的。正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我们才设立了种种规矩,以确保孩子能够安全健康的成长。事实上,设立界限和规矩也更能够帮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赢得自信,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缺少了严格的管教,孩子反而会感到被忽视和遗弃。
那么,如何培养家长的权威呢?
接受采访的埃里克和娜塔莉是一对年轻的夫妇。为了正确合理地教育他们3岁的儿子,他们特意去参加了家长培训班,并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认真地付诸实践。埃里克说,其实施行权威最重要的是沟通和交流。当你禁止孩子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你一定要让孩子清楚他不能做的原因。简单粗暴、不加解释的禁止,非但没有意义,反而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所以,在摆出家长威严的同时,一定要向孩子清晰明确地解释和说明为什么这件事情他不能去做,这个过程不可或缺、十分重要。
娜塔莉的感受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间的共识也必不可少。如果父母双方一个人告诉孩子“可以”,而另一个人却说“不”,孩子便不会再服从管教,甚至还会利用父母间的分歧来做坏事。另外,权威在言行一致中才能真正得到树立和体现。当父母为孩子设立了规矩,这些规矩绝不能只应用在孩子身上,父母也必须以身作则去遵守这些规矩。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榜样。
在管教儿子的同时,埃里克和娜塔莉也十分注意拿捏分寸,因为“权威不等于专横和专制”。如果家长让孩子感到畏惧,如果他们的命令不合理或有失公正,如果他们连孩子的幽默感和情绪抒发都要禁止,那么他们的教育就走入了另一个极端。
根据法国著名的儿童医生和儿童心理学家弗朗索瓦斯·多尔托提出的“冒险”学说,在对儿子进行一丝不苟的严格教育的同时,这对夫妇也没有忘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给孩子留有一定空间的行为自由。“在规矩之内给予孩子充足的信任和自由,对于他们想象力的培育以及自我意识的养成都十分必要。”雷诺博士解释说。
培养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
美国幼儿教育强调家长应当给予孩子充足、慷慨、无条件的关爱,尽可能多地陪伴他们,参与他们的游戏,尽量减少对他们的约束,鼓励他们的天性尽情发扬,用表扬代替惩罚等等,而法国的教育专家们并不完全认同这些理论。
法国儿童心理学专家玛丽·吕克医生认为,所有小孩子都会想要大人时刻待在自己身边,而这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会一个人待在房间里自娱自乐的本领。
吕克医生建议父母不要一直陪孩子做游戏,更不要在游戏时给孩子太多“直截了当”的提示,例如“应该把大象涂成灰色”“应该给布娃娃穿这件衣服”“当心沙发”等等。当一个孩子太依赖父母的帮助时,他便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周围世界产生不安全感,从而无法勇敢地探索外面的精彩,也无法形成独立的人格。
吕克医生认为,从3岁起,小孩子就有了独自玩耍的能力,并且也有了抵御一定程度孤独感的心理强度。从这个年龄开始,他们的想象力开始萌芽,想象中的世界开始向他们展开。只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不去干扰他们,他们可以与布娃娃对话几个小时,能够自己编出各种故事。然而,这对一些家长来说可能有些困难,因为通常家长难以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孩子在没有他们看护的情况下也可以很好地待着。
那么,如何教导孩子学会独自玩耍呢?如何帮助他们培养独处的能力呢?埃里克和娜塔莉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也许值得借鉴。
娜塔莉首先向儿子做了清楚的说明:“你可以在我身边玩,但这不等于说我要和你一起玩。”然后,她建议儿子把图画本和积木带到身边。“家长的在场会使孩子感到安心,”娜塔莉解释说,“其实对孩子来说,家长参与游戏并不比待在他身边更重要。你可以尽管处理自己的事情,只要时不时地看一下他就好。他也会很自豪地向你展示在没有你帮助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的‘作品’。这时,你一定要向他表示祝贺并且表达你为他骄傲的心情。”
接下来是要培养孩子独自待在房间玩耍的习惯。娜塔莉首先确认了房间里没有“危险物品”,比方说可以被孩子吞掉的小物件等等。然后她向儿子解释说他已经长大了,可以一个人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她把儿子最喜欢的玩具放在了房间的某个角落,慢慢地,儿子便爱上了这个“属于他”的角落。她总是让房间门保持打开的状态。因为心理医生证实,房子里的响动会让小孩子感到安心。最初几次儿子看起来有些惊慌失措,娜塔莉也按照医生的叮嘱,没有马上塞给他玩具,而是让他自己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
每次把儿子单独留在房间里时,娜塔莉都会鼓励他:“我对你有信心。相信你会自己找到有趣的事情做。”
“这个年龄的孩子可以独自玩耍20-30分钟,所以他每过一会儿就来找你是很正常的。这时你要对他说‘我不陪你了,你看起来玩得很高兴,我要准备晚饭’。”娜塔莉说。
我们不是活半仙儿
小鱼:你们经常被很多人问一个相同的问题吧——“学心理的是不是都会读心术?能看穿别人的心思?”
惠子:我也纳闷了,我的高中同学但凡知道我是学心理的也都是这么一套嗑,我都不想看穿了,我想直接刺穿他们的心!我又不是活半仙儿,又不会算命,拿什么看穿你们的心思??其实社会上很多人对心理学的理解都片面了,大家都只停留在对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这个角度上的理解。真正的心理学远远不止这些,心理学的定义叫做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学的心理学是一本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并非读心术这么玄乎。
心理学其实包括很多领域,有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有关人类对输入信息的加工过程,比如感知觉的产生,如何思考,记忆,以及人类逻辑推理的规律;有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动态发展历程,这其中包括了比较常见的儿童心理学,说白了就像婴儿几岁会叫爸爸妈妈,都是我们研究的方面,成年和老年也有研究;还有脑神经科学,这就比较高级了,我们利用先进的脑神经仪器测查认知过程的生理机制,试图通过生理干预的方法帮助那些有认知困难的人,比如帮助有阅读障碍、数字困难的患者。
而社会上大家所了解的那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乃至心理医生,仅仅是应用心理学分支下小的不能再小的一个理论分支。比如我,我的研究方向是儿童心理学,对于心理咨询只停留在很浅的层面,说实话,还真不如算命的厉害。
生活就是实验,招被试
小鱼:学了心理学,你们的世界是不是变得跟我们一般人的不太一样?
惠子:肯定不一样啊,在我们眼里没有别的专业那么丰富多彩,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概括起来就是五个字“实验,招被试”。因为我们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性要求很高的学科,基本上所有的结论都必须通过客观的实验数据来说话,因此每天我们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去实验室的路上。想实验,就要有人愿意参加实验,也就是招被试,所以招被试就成了我们每天都在奔走的事情,这是一项既无聊又繁琐但是很有乐趣的事情。
基本上我们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项研究,因为每个人都要上将报告,所以寝室里大家有时候干脆就互相帮助,彼此为对方的实验做被试。被试一般就是填写问卷,一到了课程结业的时候,寝室里经常是电脑乱飞,大家互相传接着笔记本帮彼此填问卷,又热闹又紧张。
我在导师那研究儿童心理的时候就更有意思了,所有的被试都是从微博上找来的一岁半到两岁半的小宝宝,管理起来真的特别多的意想不到。有一次我们招了一大堆宝宝做空间定向的实验,记录被试时,小孩子的名字让我们头疼了半天,光那一天要来的被试里就有3个叫天天的,3个叫果果的,还有2个豆豆,3个小宝外加1个大宝??搞得我们的登记信息一团乱,小孩子到了之后也分不清谁是谁。那时候真心在想,父母们啊,你们为什么给孩子起名字这么容易随大流呢?看,叫个什么花生土豆不是很好嘛,多有个性?
最无奈的要数我们寝室一个做老年心理学姐妹了,有一阵子她要做一个关于老年人再婚情况的调查,为了收集被试她经常到老年人家里去了解情况,可老人年纪大了话就多了,更何况是谈及婚姻这种问题,那些爷爷奶奶们常常和她拉家常,大谈特谈自己的婚姻经历、子女问题,有时候谈得高兴了声泪俱下,但对我们研究的回答往往根本不在主题上,拦都拦不住,只有静静地听她们说完,没个个把小时根本结束不了。
实习另类欢乐多
小鱼:心理学这么神秘的学科,实习时是不是也和别人不一样?
惠子:那是必须的啊!我们实习的地方,说句大话,其他专业的同学是想进去都困难。最让我难忘的当属是去精神病医院和幼儿园实习了。尤其是精神病医院,这辈子就去过这么一次,就足以让我大开眼界了!
记得当时我们小组第一次分配到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大约四十多岁的样子,听大夫说已经患病十几年了,他有严重的幻听和幻想症,我们采访他的时候,他一直特别神秘地说自己是重要人物,能够听到很多已故的伟人在呼唤自己,还告诉我们要小心,这不是医院,是软禁他的地方,周围的医生都是特工,为了监视他,临走前他还求我们一定想办法把他救出去,弄得我们一帮人是哭笑不得。
后来还遇到了一个患有妄想症的小姑娘,非说自己是王妃,还总是给我们展示她有多美,看着其实挺心酸的。我们还遇见过有狂躁症的病人,见到我们特别热情,感觉好像是老熟人一样,一见面各种打招呼,上来就要给我们唱歌跳舞,搞得好像联欢一样。
去幼儿园就是和小孩打交道了,其实幼儿园的老师大多对孩子都是哄着,可是我们学心理的知道,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会更加强化及加剧孩子们的依赖和任性。有一次一对双胞胎在幼儿园门口和父母分开的时候哇哇大哭,老师和路边的家长都说让妈妈抱抱就好了,可是我们很清楚,这是一种分离焦虑,如果妈妈抱他们了,就会强化他们只要自己哭妈妈就不会走的意识,那样一来反而无法解决问题了,所以当时我们只有特别冷血特别另类地一直催着妈妈离开。其实这就是心理学里大家没有看到的一面,也是科学与常识有差别的一面。
学心理的心里都有点变态?
小鱼:以前在网上看到过有人说研究心理问题的人心理都有问题,你们真的是这样?
惠子:是不是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但是被很多人说久了我们也就以此自嘲了,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前几年曾经有学院的老师做过研究,对各个研究生院的学生做过一个有关心理方面的调查研究,结果是相对其他各院系的同学,心理系的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指标略低一些。
我们当时都分析了原因,一是有些同学之所以选择心理学的确是因为他们有心理障碍,想通过学习来寻求帮助。二是有些同学的亲人有心理障碍。这两点和学医的有些相似,许多学医的是因为自己或家人、朋友有疾患。当然更多的人是因为对心理学感兴趣,觉得其神秘无比想一探究竟。其实最关键的原因是受环境的影响,或者更精确地说是人和环境相互互动的结果。
听说很久以前学院有位老教授,讲授变态心理学时跟学生介绍,说他以前有一阵子在精神病院与精神病人打交道,时间长了他竟然养成了精神病人的一些习惯,比如没事的时候会注意人们细微的行为,常常对人敏感,他说过分敏感就是一种心理问题,这是习得的,整日和精神不正常的人在一起,人自主不自主地肯定会受到影响。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知识的滥用,学变态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时候,大家都会相互调侃,“哈哈,你这是妄想症!”,我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自我分析,对着各种症状给自己和对别人归类。因为对于心理问题了解的多了,也就发现自身的问题了,所以大家会觉得自己多多少少有些心理问题。
寝室里都是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