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生儿护理首选措施范文

新生儿护理首选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生儿护理首选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生儿护理首选措施

第1篇:新生儿护理首选措施范文

【关键词】

孕产妇住院;需求;护理

作者单位:535400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第二人民医院

孕产妇作为医院的服务对象,她们的需求能否则得到满足反映出产科质量的高低。医务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都以患者的需求为目标,特别是作为孕产妇住院期间,其需求范围广、要求高。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综述了孕产妇住院期间护理需求特点,更好地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

1 孕产妇住院住院期间护理需求特点

1.1 需求范围广泛

刘源美、周晓鹏[1]调查显示,孕产妇住院期间有广泛的护理需求,包括信息交流的需求、有关知识需求、交流对象选择的需求、情感与心理需求、帮助的需求。因此护士应了解孕产妇多方面的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能提高孕产妇的满意度。

1.2 多形式、高层次需求高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模式的改变是当前产科护理工作中面临的新课题,许多产妇选择医院除了考察其医疗技术之外,住院环境已成为非常重要的选择因素。进入21世纪,医学模式已从单一的医疗服务转向以人文精神为主的多形式、高层次、全方位的医学干预,“以人为本”的优质人性化服务体系也应运而生,导乐陪伴分娩[2],VIP[3]、[4]服务,家庭化[5]、[6]待产服务。这些人性化的服务,提高了正常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提示护理人员在从事护理服务过程中应尽可能挖掘和创造相应条件及环境,以满足孕产妇需求。

1.3 住院不同阶段的护理需求不同

罗岗[7]通过256孕产妇调查显示产,孕产妇的需求有阶段性,护理人员要根据孕产妇需求的不同阶段分别实施相应的服务。杨整哉等[8]认为孕产妇住院阶段不同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不同,提示护理服务应不断调整自己的务行为,在孕产妇的不同住院阶段,其服务应有所侧重,真正做到因人、因需服务。

1.4 孕产妇有强烈的心理需求

王立新等[9]调查显示孕产妇有强烈的心理需求,通过实施心理护理[10],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减少产妇焦虑、恐惧,提高正常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潘陈广[11]调查显示分娩过程中不同阶段心理变化亦不相同,因此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以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

1.5 孕产妇需求因人而异

蔡红、马雷[12]对住院孕产妇按有无并发症进行调查120例显示,正常组的孕妇首先希望得到新生儿护理的知识(50%),其次是疾病知识,即常见病的预防等(317%和25%)和孕期保健知识(15%和21.7%);而异常组孕妇首先希望得到是本身疾病方面的知识(46.7%),其次希望得到的是新生儿护理知识(35%和30%)。对疾病知识内容需求调查,正常组的孕妇最希望了解的是孕期用药的注意事项63.3%),其次是疾病对胎儿的影响(21.7%和60%);而异常组孕妇最希望了解的知识首先是本身疾病对胎儿的影响(70%),其次是孕期用药的注意事项(21.7%和53.3%)。说明了孕产妇在考虑问题时将与自己现阶段最需求的作为首选,了解不同孕妇的需求有利于采取个性化护理。护士应从孕产妇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的需求给予不同的服务,而不能对所有的孕产妇均采取一种工作方式。

1.6 健康教育知识需求高

尚剑等[13]对120名产妇进行调查,收集资料进行讨论分析。结果产妇对待产及分娩相关知识、产褥期自我护理知识、母乳喂养知识指导、新生儿护理知识等方面需求程度非常高,分别为83%、99.1%、93%、100%。孕产妇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孕产期保健知识需求越迫切[14]因此护士应有针对性地在住院的各个阶段对产妇进行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使产妇接受个体化、多样化的健康知识教育与指导,尽早掌握自我护理及新生儿的护理知识与方法。

2 提高产科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

围绕产科护理要求特点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护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正日趋完善,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护理知识飞速更新,有必要对护士进行多种形培训[15],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充实自我,才能适应医学科学迅猛发展对护理学科的更新需求[16],产科病情变化快要求护士专业知识扎实反应快、应急能力强,能快速准确判断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17]。无论是进行健康指导,还是在提供具体的产前保健、产时护理、产后康复、母乳喂养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工作产科护士均有其特殊的独立功能。通过对产科护士进行规范化职业培训,提高护士业务水平,满足孕产妇多方面的需求,保障母婴健康安全。

3 当代妇产科发展的趋势

为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育、健康及医疗保健需求的变化,妇产科护理模式势必随现代护理学发展趋势作出相应调整。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代表了妇产科护理的发展趋势。

4 小结

我们所从事的妇产科护理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很强、并以特殊人群为服务对象的工作。在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仅要完成好护士的角色,还要承担患者的教育者、组织管理者及咨询者等角色,而且孕产妇、患者家属、医生和医院管理者都对护士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态度提出了高要求,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身学习,护士只有了解孕产妇需求特点,将孕产妇的需求作为护士提供服务主要的依据,才能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孕产妇不同的护理需求,实施以人为本、以产妇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

参 考 文 献

[1] 刘源美,周晓鹏.孕产妇住院期间的需求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01,16(3):175-176.

[2] 姜梅.产房中的人性化服务.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92.

[3] 苏海燕,李金华.产科VIP服务理念.吉林医学,2010,(11):117-118.

[4] 王为东,邢一文,许小玲,黎江,熊丹.VIP服务模式对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2010,(28):82-83,87.

[5] 张慧,张缨,周杏仙.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6,41(9):37-39.

[6] 林华,李仁芳.温馨的家庭化代产服务.当代护士(专科版),2008,(3):21-22.

[7] 罗岗.孕产妇住院分娩护理需求调查分析.广西中医中药,2005,28(4):60-61.

[8] 杨整哉,杜稳侠,马玉琴,李昭荣.孕产妇住院期间健康教育需求及施教对策.护理学杂志,2001,16(8):508-509.

[9] 王立新,吴丽萍,陈瑞清,臧少敏.孕产妇围产期服务需求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教育,2009,6(10):462-464.

[10] 吴霭芬.心理护理与降低剖宫产率的探讨.当代医学,2008,134(1):122-123.

[11] 潘陈广.分娩期四个产程中的心理护理对自然分娩率及孕妇和新生儿的影响.中国实用医药,2010,5(5):191-192.

[12] 蔡红,马雷.孕产妇住院期间健康知识需求调查.中华护理,2000,(11):96.

[13] 尚剑,陈薄,牟奇秋,章兰萍,王慧群.产妇健康教育知识需求调查分析.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01):78-79.

[14] 刘昌英,李凯.荆门市16年孕产妇死亡分析.中国妇女保健杂志,2000,15(2):102-104.

[15] 张玲,桂莉,安锦葱.急诊科护士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现状及学习需求.中国护理杂志,2004,39(4):295-297.

第2篇:新生儿护理首选措施范文

【关键词】 易栓症; 孕妇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6-0161-03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key points of clinical nursing of full-term pregnancy complicated with thrombophilia.Method:The clinical nursing data of one case of full-term pregnancy complicated with thrombophilia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t the same time the literatures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reviewed.Result:After reasonable treatment,observed the labor process closely and carefully nursing care,the woman delivered a baby without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thrombosis.Conclusion:It is possible for a full-term pregnancy complicated with thrombophilia to experience vaginal childbirth with reasonable therapy as well as carefully care.

【Key words】 Thrombophilia; Pregnant women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bei United University,Tangshan 0630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5.16.092

易栓症(thrombophilia)是指由于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酶原等遗传性或获得性缺陷或存在获得性危险因素而容易发生血栓栓塞的一种疾病状态[1]。妊娠生理性高凝状态对于防止分娩时大出血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高凝状态容易诱发血栓性疾病[2]。而妊娠期妇女血容量由于生理原因增加,静脉扩张,血流缓慢,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导致下肢静脉回流障碍、使下肢静脉系统易出现血栓。多种凝血因子活性增强以及孕产妇本身活动减少也是血栓发病的常见因素。妊娠因病理生理的改变,也使易栓症的发生率升高[3]。在临床上妊娠合并原发性易栓症极其少见,而且大量研究发现,母体易栓症能影响胎儿血液循环系统,进而引起各种妊娠并发症如严重子痫、胎儿宫内生长迟缓、胎盘早剥、死产、反复自然流产等[4]。反过来易栓症又极易导致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因此对此类孕妇是否进行有效产前评估及正确指导将影响妊娠及分娩结局的转归。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1例妊娠合并原发性易栓症的孕妇的临床护理资料,现将文献综述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孕妇,女,年龄27岁,宫内孕38+3周,孕1产0,原发性易栓症收治入院。该孕妇孕2个月因左下肢静脉血栓在笔者所在医院呼吸科就诊,并自行在北京海思特临床检验所检验,结果为蛋白S活性减低,诊断为原发性易栓症,在给予抗凝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症状缓解后出院。孕期一直应用“低分子肝素(速碧林)针0.4 ml皮下注射”维持治疗。本次为孕足月住院,入院后复查双下肢血管超声提示:左侧股浅静脉异常回声――不除外血栓形成后再通;右侧胫后静脉血流速度缓慢;血D-二聚体4.40 mg/L考虑原发易栓症及妊娠有关。待产过程中给予孕妇自由,在产程中实行一对一陪产,待产过程中专人负责对该孕妇进行肢体活动及指导;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查看有无栓塞先兆表现。进入产程后遵医嘱停用“低分子肝素(速碧林)针0.4 ml皮下注射”,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及胎心监护。该孕妇产程进展顺利,顺利娩出生一女性活婴,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1 min评10分,体重3600 g。产后2 h阴道出血量150 ml,周身无出血点及栓塞先兆表现出现。产后即刻静脉给予缩宫素针10单位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抗生素预防产后感染。于分娩后30 min立即复查双下肢血管超声提示双下肢动静脉血管未见异常;血D二聚体1.75 mg/L。24 h后遵医嘱继续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速碧林)针0.4 ml,以减低血栓形成机会。在分娩后第4天正常出院,同时指导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及栓塞预防护理注意事项。产妇于出院后1个月停用低分子肝素(速碧林)针皮下注射,同时复查双下肢血管超声,血D-二聚体已降至正常。产后6个月产妇正常回归工作岗位。产假期间产妇乳汁充足,新生儿与同龄孩相比较生长发育正常。

2 护理体会

2.1 危险因素评估

普通孕妇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多种凝血因子活性增强以及孕产妇本身活动减少是血栓形成的一个常见原因。文献[5]报道有血栓形成倾向的妇女,其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无血栓形成倾向者的8~40倍。而该孕妇孕2个月曾经发生过下肢静脉血栓,经检查蛋白S缺乏已被诊断为“原发性易栓症”,属于栓塞发生的另一重要因素。入院后复查双下肢血管超声提示:左侧股浅静脉异常回声――不除外血栓形成后再通;右侧胫后静脉血流速度缓慢;血D-二聚体4.40 mg/L。因此,护理人员首先针对栓塞相关症状对其进行评估。评估的标准是:注意观察有无肺栓塞三联征的表现――呼吸困难、咯血、胸痛,如有上述表现应警惕肺栓塞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是导致肺栓塞的重要原因,护理人员每天对孕妇双下肢进行评估,测量双下肢周径,查看孕妇有无肢体肿胀、疼痛、站立时沉重的感觉。据资料显示15%肠系膜上静脉栓塞的患者有呕血、黑便或便血,近50%的患者大便隐血检查阳性[6],所以护理人员还应对孕妇排便情况进行观察。如观察到上述表现,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血D-二聚体及血管超声监测。

2.2 护理措施

2.2.1 孕期及分娩期用药指导 低分子肝素是孕期和产褥期首选的抗凝药。低分子肝素除改善不良妊娠结局除抗凝血功能以外,还能够抑制滋养细胞的凋亡,调节及促进滋养细胞增殖,增强滋养细胞的侵蚀性生长能力,促进胚胎的正常发育,同时具有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作用,保护胚胎避免遭受母体的免疫攻击而防止流产的发生[7]。因此该孕妇孕期一直应用“低分子肝素(速碧林)针0.4 ml皮下注射”维持治疗。

2.2.2 分娩方式的选择 文献中未查见对原发性易栓症的分娩方式的建议和选择。但低分子肝素影响凝血功能,应在手术或分娩前后24 h内停用,剖宫产可以在预定的短时间内娩出新生儿,易于控制用药时间,但术后卧床至少需6~8 h,而且手术6~8 h后才能进食水。产妇肢体活动减少,褥汗增多,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增加,加速了血栓的形成。自然分娩则有对盆腔干预少、卧床时间短、不影响进食等优点,但是由于分娩过程的不确定性,难以准确判定产前停用低分子肝素的时间,停用过早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停用过晚,则增加产后出血风险。本例患者无产科分娩禁忌,征求家属意见后决定阴道试产。待产过程中给予孕妇自由,在产程中实行一对一陪产,待产过程中专人负责对该孕妇进行肢体活动及指导;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查看有无栓塞先兆表现。进入产程后遵医嘱停用“低分子肝素”,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及胎心监护。该孕妇产程进展顺利,顺利娩出生一女性活婴。

2.2.3 孕期及分娩期护理内容

2.2.3.1 心理干预 由于易栓症极其少见,还容易发生妊娠不良结局,且该孕妇在孕早期已经发生过栓塞,这使孕妇对易栓症感到恐惧,甚至把它等同于绝症;焦虑、紧张心理压力对孕妇待产分娩极为不利,需要护理人员及时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所采取的措施具体如下。(1)入院环境介绍:让孕妇尽快熟悉所处环境,介绍负责医生护士的资历,本院对治疗疑难杂症的技术水平,及治愈血栓合并妊娠成功的病历,使其从心理上减少陌生环境的心理压力。(2)讲解易栓症的致病机制及其发生的易发因素,产程中配合的技巧,使孕妇对疾病和分娩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协助孕妇丰富住院生活,比如听音乐、慢舞、看图片等,从而减轻孕妇紧张、恐惧的情绪。(3)在待产及产程进展过程中实行一对一陪产,待产过程中专人负责对该孕妇进行肢体活动及指导;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查看有无栓塞先兆表现。关心体贴孕妇,与孕妇进行沟通,取得她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了孕妇及家属的紧张的情绪并获得孕妇的主动配合。(4)知情告知:治疗护理中及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孕妇,让其了解各种治疗措施和护理操作的意义,进一步减轻孕妇的焦虑、恐惧心理。

2.2.3.2 预防静脉血管内膜损伤 同一静脉处反复穿刺,容易导致血管壁粗糙,局部血液凝血,出现静脉血栓。所以孕妇静脉输液过程中,需注意保护血管,以减少血管壁粗糙引起血栓形成的机会。

2.2.3.3 产程中观察 待产及分娩过程中严密观察胎儿胎心、胎头下降及孕妇宫缩和宫口扩张情况。产后监测子宫复旧及恶露的颜色性质和量,以及查看产妇有无血栓先兆表现等,尽量缩短产程。督促产妇及早下床活动,促进静脉的回流,减少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

2.2.3.4 出血观察及指导 由于产妇产后24 h后即遵医嘱继续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速碧林)针0.4 ml进行抗凝治疗,而应用抗凝剂很容易引起出血等副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注意孕妇口腔,牙龈的出血;有无咳血、呕血、便血等出血现象;及时查看注射部位针眼及全身皮肤有无瘀斑出现的情况,监测了D-二聚体及便常规等化验结果的汇报。指导孕妇避免锐器扎伤。

2.2.3.5 气压治疗 孕妇产后卧床时间长,活动少,血流缓慢,静脉瘀滞,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及时叮嘱孕妇抬高下肢,早期床上活动。同时给予气压治疗,2次/d,20~40 min/次,促进静脉回流。

2.2.3.6 饮食护理 嘱孕妇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少食富含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血液黏稠度的食物;多饮水,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液出现高凝状态;多食用粗纤维食物,忌食干硬或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增加腹压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2.2.3.7 产后做好基础护理 注意监测产妇生命体征,保持外阴清洁,加强皮肤护理,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关处理。

2.2.3.8 出院指导 告知产妇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及产后复诊时间;嘱其适当活动,避免情绪激动及剧烈运动。遵医嘱继续服用抗凝剂,定期复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

3 讨论

无论是遗传性易栓症还是获得性高凝状态,最主要的临床特点是血栓易发倾向,其多以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出现。通过对上述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看出,此孕妇孕早期就被诊断为易栓症,而且妊娠期妇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所以对易栓症患者妊娠时均应及早采取完善的护理措施。首先此类高危人群从开始妊娠时至整个孕期及产后4周需要每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速碧林)针0.4 ml进行抗凝治疗。同时应重点对孕妇易栓表现的高危因素要进行有效评估,在有效病情评估的基础上选取有效护理措施。(1)心理干预能缓解孕妇的紧张心理,使其最大限度地理解此病病因及相关治疗护理知识,尽早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从入院环境及医护人员资历、医院技术水平的介绍开始,进一步让孕妇了解疾病及分娩相关知识,丰富其住院生活;做好各项治疗及护理操作的知情同意。(2)在静脉操作中做到保护血管内膜,防止血管内膜损伤加速血栓形成。(3)产程中及时对孕妇进行指导,加强沟通,监测影响产程进展的各项指标,尽量缩短产程,促进产妇产后及时下床活动,减少血栓形成。(4)由于产妇产后24 h即遵医嘱继续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速碧林)针0.4 ml,进行抗凝治疗。因此应加强出血的观察及指导。(5)产后及时给予气压治疗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6)给予合理饮食指导,降低血液黏稠度,多饮水促进血液循环。(7)产后还应加强基础护理,预防产褥感染的出现。(8)出院指导,告知产妇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新生儿生长发育判断的指标,出院后防止血栓出现的护理措施、产后复诊时间及复诊项目。此孕妇产后4 d正常出院,未发生栓塞,说明治疗及护理措施有效。

因此对易栓症孕妇孕期及产后宜尽早确诊,给予及时、规范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改善妊娠结局,减少栓塞后遗症的发生,并可有效降低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周建军,胡娅莉.易栓症的发生机制和防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5):332-335.

[2]于水,伦语,伦立民,等.六类易栓症病人血栓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齐鲁医学杂志,2013,28(6):509.

[3]林建华,沈瑶.妊娠期易栓症的处理[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5(3):142-144.

[4]刘彩琼,刘睿智.妊娠并发症与易栓症[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4):5142-5144.

[5]汪丽萍,余艳红.获得性易栓症对母婴不良结局的影响[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5(3):136-138.

[6]吴阶平,裘法祖.黄家泗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85-986.

第3篇:新生儿护理首选措施范文

【关键词】孕产妇;子痫;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034-01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其基本病理变化为全身小动脉痉挛。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子痫是妊高征最严重的阶段。本院对40例患者实施了急救措施和优质护理,并与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子痫患者,年龄23~35岁,初产妇58例,经产妇22例。孕35~37周9例,孕38~42周28例,42周以上3例。符合第4版《妇产科学》妊高征的诊断标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蛋白尿、血压160~200/110~130 mmHg,伴视物模糊、头晕、恶心、呕吐等自觉症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

1.2 方法

1.2.1 护理措施

1.2.1.1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①迅速控制抽搐。首选硫酸镁解痉。通常主张硫酸镁滴注速度以lg/h为宜,不超过2g/h,每日可维持15―20g[1]。对抽搐频繁、昏迷患者可静推地塞米松10~20mg,急救护理过程中注意硫酸镁的毒性反应,调整后镁浓度维持1.7~3.0mmol/L。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子痫发生时,患者取左侧卧位,头偏向一侧,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极景于上下臼齿之间,防止咬伤唇舌,及时吸出口腔内分泌物,防止窒息或吸人性肺炎。③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健康饮食意义,适当进行节制,少食多餐,

应选择富含蛋白质、铁、钙、维生素及新鲜的水果、蔬菜和牛奶,忌油腻,对动物脂肪应减少摄入量。④镇静降压,预防感染。地西泮10mg,5~10min静脉注射,必要时间隔15min后重复给药,但患者抽搐时不可用药,以免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当患者舒张压≥110mmHg,平均动脉压≥140mmHg或伴有高血压导致的器官损伤的表现时需使用降压药[2]。⑤导尿。子痫患者同时应用大量镇静剂,子宫收缩不好尤其是产后患者膀胱高度膨胀会引起便意,致患者烦燥不安,欲下床小便,不少产后子痫发作是因下床小便而诱发,因此子痫患者均应留尿管。

1.2.1.2 优质护理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或增加以下措施:①心理调节。评估患者的个人情况,以耐心细致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主动了解患者需求,在患者提出问题时,随时进行教育,提出其存在的错误认知或对疾病不利的应对方式。

②基础护理。专人守护,详细记录护理记录单,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床边备急救物品及药物,加床挡防止坠床。③生活护理。患者置入单病房,保持安静,注意光线柔和,减少刺激,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④出院回访:出院5~7d回访,了解患者疾病康复情况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瞩患者尽量卧床休息,注意饮食和营养支持,保持心情舒畅。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3讨论

据全国2002年的监测资料显示,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中妊高征在农村占第2位,在城市占第3位。因此应完善孕产妇管理和加大妊娠期保健和分娩相关知识宣传力度,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子痫前期,减少重度子痫前期的病例发生。

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应做好全面评估,制定严格的护理计划,采取整体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做好健康知识宣教和心理指导,做好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围生期护理和新生儿护理,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翔药物的反应,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提高临床治愈率,对改善母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4篇:新生儿护理首选措施范文

1心理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一经确诊,患者会非常关注自己的病情变化,如果症状改善缓慢或者病情出现反复,会担心自己的病情能否得到控制,担心出现并发症,以及长期住院带来的经济上的负担,造成患者情绪低落,产生抑郁。此时护士应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并对其进行有效地疏导。苏琴医师[2]通过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12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宫缩乏力、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干预组,进一步说明孕产妇不良的心理状态,对分娩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护士应对患者给予足够多的关心和体贴,态度要和蔼可亲,通过语言、表情等与其进行有效的交流,了解其心理状况,缩短与医务人员的心理距离。及时给予孕期生理变化及分娩生理过程的知识宣教,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过程和相关知识,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并告知孕妇治疗的重要性,促使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更好地与医护人员配合[3]。

2环境护理

患者应置于单人房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必要时吸氧气,避免一切外来的声、光刺激,绝对安静,护理操作应尽量轻柔,相对集中,避免干扰。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大于10h。并行专人专项护理,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作。患者以左侧卧位为主,以解除右旋子宫对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胎盘的血液循环,防止发生胎盘早剥。伴有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胸闷气急不能平卧者给予半卧位。

3密切观察病情

定时测量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变化。妊高征的血压随不同测量者或同一测量者在不同时间可出现较大的差异,若血压波动较大常常提示血管痉挛未得到控制,病情可能恶化,此时应增加测量的次数,将所测血压值与基础血压值相比较,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如血压上升或下降代表着病情的发展与好转,若收缩压>180 mmHg,易诱发脑水肿、脑血管意外。若脉搏>110次/min或呼吸>24次/min时,应注意心衰的发生。对有先兆子痫及产前子痫者,则放置监护室进行重点监护。测量体重2次/w,防止隐性水肿的发生。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对于重症患者注意有无腹痛、阴道流血的症状,防止发生胎盘早剥。

4监测胎儿情况

重度妊高征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围产儿。因此,教会孕妇自数胎动非常重要,若胎动记数较平时减少50%,而且不再恢复,应立即做胎心电子监护。潜伏期在宫缩间歇时每隔1~2 h听胎心1次,当进入活跃期后,宫缩频繁时可每隔15~30 min听胎心1次,听不少于1 min/次。多用外监护描记胎心曲线,观察胎心率与宫缩、胎动的关系,判断胎儿在宫内的状态。当胎心监护有异常,羊水量偏少时,结合孕龄、妊高征严重程度、胎儿是否成熟等,决定是否终止妊娠。

5先兆子痫的观察与护理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重视患者主诉:如有无头疼、头晕、视物模糊等,都提示患者病情恶化,如不及时处理则可发展为子痫,子痫抽搐又可加重脑水肿,而脑水肿又可进一步诱发抽搐,造成恶性循环,危及母婴性命。对此类患者应进行重点观察,抽搐时要防止患者坠床并用备好的绑有纱布的压舌板插入患者上下齿之问,防止咬伤舌头。对于子痫患者要观察有无子宫收缩、阴道流血等症状,若子痫抽搐被控制6~8 h后可考虑终止妊娠。对于抽搐患者要取头低侧卧位,暂禁饮食,及时吸出口鼻内的分泌物和痰液,防止误吸。

6做好抢救的应急准备

注意病情变化,有头晕、眼花或胸闷要准备好开口器、压舌板、拉舌钳、吸痰器等急救用品[4],不宜经阴道分娩者,及时做好术前准备,以防发生意外。经常巡视患者,如发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胸闷等征象时,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各方面的抢救准备。当患者抽搐时,要及时上床栏,防止坠床,置开口器或压舌板,预防舌咬伤或舌后坠引起的窒息。取患者头低并侧卧位,动作要轻、快、稳、准。

7药物应用的护理

药物的应用原则以解痉、镇静、降压为主,护士应熟知各种药物剂型、剂量、作用、副反应及用药途径。常用药物有硫酸镁,25%硫酸镁是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首选药,具有解痉、镇静、降压作用,且对宫缩和胎儿均无不良影响。应用硫酸镁要注意其并发症的发生因为镁离子极易蓄积并中毒,故观察其副反应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注射硫酸镁前应先测血压、呼吸、心率、尿量,检查膝反射,准备10%葡萄酸钙备用;静脉滴注时浓度不要过高,用量不可过大,滴速不能过快,否则可引起血镁升高,呼吸抑制和胎心变慢。肌内注射时应做深部臀大肌内注射,注射完毕局部按压,并以无菌纱布覆盖。局部热湿敷2~3 min/d,并注意观察局部反应,密切观察膝腱反射及呼吸,呼吸不能

8饮食的护理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纠正患者不良的饮食习惯,并根据患者的水肿程度决定食盐的摄入量,并鼓励患者多食用低脂肪奶制品以及海产品,并适当进行钙、磷的补充[5],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减少饱和脂肪酸和总脂肪酸的饮食。

9临产时的护理

临产时置患者于产房,给予多参数监护仪监护,同时注意观察患者,如有无持续性头痛或上腹痛、视物不清等,注意患者的尿量及宫缩、胎心音情况,必要时进行肛诊,进一步了解宫口扩张及先露下降程度及早决定分娩方式。第一产程注意孕妇的休息、营养和心理护理,监护好胎心,防止产时抽搐;定时将手置于其腹部,了解宫缩及胎心情况,并随时鼓励和安慰孕妇,给孕妇增加信心。第二产程应避免产妇用力,缩短第二产程,给于持续吸氧、胎心监护和血压监测。第三产程严防产后出血,当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给予催产素10~20 u肌肉注射或静脉输注,按摩子宫促其收缩,禁用麦角新碱,以免静脉压升高。随时做好术前准备,准备好产钳或胎头吸引器助产,备好会阴侧切器及局部物,另外备好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抢救物品。

10产褥期的护理

分娩后多数产妇能逐渐恢复正常,但仍有少数产妇在产后内仍有发生子痫和大出血的可能,故不可放松治疗及护理措施。患者因使用大量硫酸镁产后极易发生宫缩乏力,恶露多,应严密观察子宫复旧情况,严防产后出血。护士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宫缩情况及阴道流血量。应保持膀胱空虚,预防尿潴留。同时注意体温测量,如在24 h内有2次达到或超过38℃、脉搏增快、恶露增多、宫底压痛等,应考虑产褥热并及时处理。加强个人卫生和会护理,防止逆行感染。指导产妇适时母乳喂养,促进子宫收缩,减少阴道流血。做好新生儿护理,减轻产妇的担心和焦虑,注意观察产妇的情绪变化,教育家属关心、体贴产妇,让产妇感到亲人的温暖等,可有效预防产后子痫的发生。依据病情鼓励产妇早日下床活动,促进下肢及盆腔的血液循环,加快恶露的排出[6]。

11出院指导

继续用药控制高血压,应指导患者按时自测血压或到附近医院监测。指导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休养环境安静,温湿度适宜,避免劳累。注意个人卫生,勤换会阴垫,保持外阴清洁。加强营养,条件允许的坚持母乳喂养6个月,产后7 d、14 d、42 d回医院复查,不适随诊。产后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注意避孕。

综上所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特别是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加强护理是防止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护理人员要做好保健指导,心理护理与常规护理相结合而达到心理宽松与环境宽松相一致,使孕妇积极配合,实现顺利生产,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13:3.

[2]苏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12例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15-17.

[3]黄翠琼.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12,10(2B):463-465.

[4]黄燕.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心得[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77.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