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学研究方向范文

生物学研究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学研究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物学研究方向

第1篇:生物学研究方向范文

Abstract: How to structure e-commerce experimental platform based on Open University students' demend is one of the practical problems that such majors as e-commerce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face. Our point of view is as follows: The global e-commerce platform is built based on global concept, succeeds in the integration of function, system and data, and it provides a relatively complete enterprise-operational combat platform based on network for students. This kind of fully-based-on-network practical teaching platform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students' self-study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s also the inner meaning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Open University.

关键词: 实践教学;全程电子商务;体验式平台;开放大学

Key words: practical teaching;global e-commerce;experiential platform;Open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3-0020-03

————————————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东广播电视大学远教基金项目(项目编号YJ070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淑君(1963-),女,河南许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

0 引言

2012年,国内电子商务大战不断弥漫开来的硝烟和突然“井喷式”的交易量,表明国内电子商务已经走过市场孕育期,竞争已全面升级。于此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新增就业岗位。电子商务平台技术从初级阶段正在向基于云技术的全程电子商务发展。全程电子商务要求企业不仅能够实现前端的营销商务,还能深入到生产、流通和协同管理等领域。可以进行客户与供应商的关系、协同计划生产与预测、协同办公及人力资源等业务管理,打破了企业原有的边界,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开展经营和管理。授课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他们已经不满足单一技术开发或商务操作,而是希望通过实践教学更多地体验经营实战,更简捷地获取从业技能。要满足学生的知识技能需求,就必须直接到实践中去,边学边练。如何让学生在不离开校园的情况下,就能够学习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成了开放教育电子商务及相关专业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在这样一种背景下,通过构建体验式全程电子商务相关经营与管理的平台建设思路逐步形成。

开放大学电子商务专业规则的设计应用性很强,和电子商务实践联系紧密。开放大学是充分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远程开放教育,在实践教学方面更应体现网络开放的特色。怎样才能适应这样的学习需求?从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过程,同时着重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出发[1],形成了体验式平台的开发理念。我们结合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专业实际,为了更好地体现集成、系统、协同管理的实践教学理念,突出全程电子商务经营模式,基于Internet、Intranet、Extranet按照不同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等来构建对内、对外平台,并根据角色设置权限。平台开发完成后,经过两专业近两年的试用及完善,学生普遍反映系统功能设计合理,分工协作效果较好,基于供应链系统管理的全程电子商务理念反应清晰,为企业基于网络环境的经营运作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实战平台。

1 全程电子商务体验式平台的需求分析

1.1 学生需求 开放大学面对的学生不同于普通高校,主体是在职成人,在职成人的远程学习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1],参加继续学习一方面为获得相关专业的学历文凭,另一方面就是带着工作中的问题或者为将来转换新的就业岗位而做知识更新和储备,而且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经常处于急剧变化中,随着电子商务行业应用的深入发展,渴望通过在校学习获得最先进的专业理念和运作经验。

1.2 专业需求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理念和技术更新快、专业知识交叉综合、实践操作要求极强的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更注重在协作、创新、实践等方面综合能力的塑造和提升;就业的岗位目前也随着电子商务的应用升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细分为技术、商务、管理、服务等,技术和商务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然而在供应链和全程电子商务新理念指导下的协同管理以及延伸出来的电子商务服务,是未来发展的热点,在教学中将这些新的理念通过体验式平台呈现出来,为学生提早赢得实战经验创造良好的条件。

1.3 社会需求 全程电子商务体验式平台更好地契合了社会需求。目前,高校的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的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教学,主要依托ERP、电子商务等实验平台。其中,由MRP等企业管理思想发展而来的ERP系统,旨在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优化管理,关注点侧重于企业内部;电子商务则以企业与客户的交互为主,实质是网上的电子采购与销售。

这几年,国内金算盘等多个机构已经依托全程理念,研发出了全程电子商务平台供中小企业进行应用,中小企业对基于该平台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该平台还不能很好地应用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以既有的ERP、电子商务实验平台为依托,积极开发全程电子商务体验式平台,可以更好地契合中小企业不断膨胀的人才需求。

2 全程电子商务体验式平台的构建原则

全程电子商务本质上是网络环境下企业内外、前后端系统的集成,是后端管理的ERP系统和前端的电子商务系统的有机融合。体验式平台设计时,我们着重贯彻以下三原则:

2.1 全过程 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和新平台最主要的特色,该原则贯穿于整个平台设计的始终。功能结构上,全程平台包含了如下一些功能:①电子商务前台(EC):基于互联网的企业前台经营与运作;②e-ERP:前台的营销与企业的生产管理结合,无缝连接,时时信息传递,业务处理[2];③供应商关系管理与协同(SRM);④客户关系管理(CRM);⑤在线办公及协同(OA)。

2.2 兼容性 虽然现行的ERP实验平台和电子商务实验平台的教学目标、教学侧重点不同,但究其本质,电子商务乃是建立在ERP基础之上的应用,是企业ERP系统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对外延伸。相形之下,电子商务更多地是一种工具的作用,主要在于作业层的业务实现即采购和销售业务的网上实现,而ERP提供的则是一种管理思想和模式,对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带有变革性的作用和根本性的影响。

2.3 主体性 高校自行开发的教学实验软件如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第三方物流等,目标相对单一,模拟操作中细节关注较多;购买来的教学实验软件,如ERP应用系统,则多由企业版改版而成,功能大而全,普适性虽强针对性不足。新的体验式平台以现行实验平台为依托,并融合了它们的诸多功能,开发时不应、也不必追求功能细节的过度真实,而是要抓住主要流程,突出主要环节和纽带关系,更多地体现出计划、协同、实战的思想。

3 全程电子商务体验式平台的具体构建

3.1 体验式平台的集成实现 全程电子商务体验式平台的经营和运作,需要统筹考虑,从集成的功能、对象、应用系统、集成的数据和集成的技术等方面,全面进行规划设计,然后考虑实现的层次和实现的方式。我们重点考虑、设计并实现了下面三方面的集成:

3.1.1 功能集成 全程电子商务是从系统的角度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将客户直至供应商全部集成,我们在功能构建过程中尽量体现了这一理念。主要将电子商务营销功能[4]、客户服务、生产过程管理、供应商管理、网络协同办公、第三方物流功能以及电子支付等功能集成起来。重点搭建电子商务营销前后台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客户和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OA协同办公系统。系统功能框架如图1。

3.1.2 系统集成 在集成过程中涉及到了电子商务系统、ERP企业管理系统、关系管理系统、办公系统等的应用集成。系统的集成设计主要体现在:门户网站的构建以电子商务营销平台为主,同时将客户和供应商也集成在门户上;通过门户后台管理实现企业内外系统之间的衔接,后台可以对商品和客户信息进行管理,同时可以直接登录ERP企业管理系统,实现内部生产和业务协同管理;恰当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管理。

3.1.3 数据集成 针对系统集成中涉及到的数据,给出数据库概念图,如图2。对营销前台的客户数据、产品数据,生产管理中的原材料数据、成品数据、供应商数据,内部办公中的人事管理数据,交易过程中出现的销售、采购单数据、财务数据、各种报表数据等进行集成。

3.2 体验式平台的设计难点及其解决

3.2.1 信息流的传递 既表现为不同企业——客户、供应商、生产商——之间单据的传递、资金流的处理,也表现为企业EC平台订单到生产ERP系统的传递,及内部信息的流通与集成[3]。我们以电子商务营销前台客户订单来拉动信息流,拉动过程如图3所示。

3.2.2 异构平台的集成 最主要的矛盾体现在电子商务营销平台与ERP生产管理平台的集成上。通常电子商务营销平台开发时间较早,首先实现电子商务前端的商业业务活动,而生产型企业的生产管理ERP系统开发和实施相对滞后,二者在开发理念、功能需求、技术实现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本平台研发过程中,遇到系统语法层与结构层的异构问题,通过采用XML,WebService等技术,在数据层,应用底层数据库技术进行集成,这种数据方式集成方式简单、直接、效率高;在信息系统集成层,建立统一工作流平台,用于信息系统业务流程相互衔接和流转;最终实现平台的集成。

3.2.3 生产计划与过程管理模块的设计 该模块是生产管理系统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时,我们采取了拉动式生产管理模式。首先,订单式拉动生产。其次,分解、实施生产订单。最后,能力平衡,生产排程,成本核算。该部分是模块设计的创新点,我们突出了管理的概念,模拟了完整的平衡、排程、核算过程。系统中必须要对生产计划进行粗细生产能力平衡;按照企业的生产容量和业务需要进行优先排程,实施成本核算,决定外包或自主生产。

3.2.4 数据的集成应用 旨在实现客户与产品、原材料与供应商、部门人员与OA数据的集成与共享。如何将客户的消费信息与产品信息关联、集成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是本部分集成的难点,通过数据挖掘对销售产生预测;进一步地,数据的集成应用还应将客户对本企业产品信息的反馈与供应商评价、激励挂钩,以密切上下游关系,降低库存,赢得竞争。目前系统暂未能在这部分实现有效尝试,在后续课题中进一步探讨。

4 全程电子商务体验式平台应用效果分析

该全程电子商务体验式平台经过近两年时间的不断应用和功能完善,实战效果令学生感到满意,主要表现在:

4.1 创业型实践教学特征明显 实战特征明显,拉近了知识学习与应用的距离,学生能够体验到自己在经营和管理企业。通过注册企业,获得资金,进行前台营销后台管理,最后体现在经营业绩的测评,有成就感。实战演练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系统掌握电子商务基本理论、明确未来工作的任务,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性。

4.2 协同型管理创新运作模式 平台体现了全程协同思想,企业内部、商家之间、商家与客户之间的关系管理,以及在配送、支付等环节的对接和及时响应,让学生感受到快速高效;对于创新型理念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容易接受,并结合实际工作展开应用思考。

4.3 超前引领作用明显 生产企业能够根据前端的销售数据和订单需求,及时补货,并根据订单生成生产计划,从而开展基于协同计划下的生产安排、预测与补充库存,学生感到这是目前实际企业无法很好体现的。通过这个模块的实操,感到所学专业对企业的超前引领作用明显。

4.4 远程协作与自主学习意识增强 体验式平台按照小组进行协同运作,根据不同角色分配任务,从前台营销、后台生产管理、供应商和客户关系管理、内外部协同管理等,形成一个团队,凝聚力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结合本职岗位相关问题思考和探讨的多了,大大提升了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这是一个“适用”的平台。

5 结束语

在开放大学实践教学中探索完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全程电子商务,具有深远的意义。它真正实现了通过网络的理论联系实际,为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好的实战环境,对全电子的企业经营运作提前赢得经验,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企业的要求。实践教学平台的设计摈弃掉一些不必要的细节,突出全程商务重点,完整的网络实践环境可以更理想地展开典型的全过程商务活动。

参考文献:

[1]严冰.开放大学的教学学术与学习资源设计.国家开放大学新闻网[国开360°]2011.9.13.http:///ddsx/file.php?id=12578.

第2篇:生物学研究方向范文

开放教育旨在促进个体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服务与社会支持是开放教育的重要内容。本研究运用《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上海开放大学系统587名在校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需求处于中间水平,并不强烈(M=2.58),在年龄、婚姻、户籍、工作年限等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开放教育学生社会支持总体较弱(M=34.87),在性别、年龄、婚姻、户籍、工作年限、经济收入等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性正相关(r=0.199,P=

【关键词】 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社会支持;开放大学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6)01―0051―06

一、问题提出

开放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推进教育公平、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任,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用得上、留得住的优秀“当班人”。开放教育是相对于传统的校园式封闭教育而言的,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育思想的开放、教育对象的开放、入学条件的开放、学籍管理的开放、教育时空的开放、教育内容的开放、教育媒体的开放和选修专业的开放等,旨在促进每一位学习者充分而全面的发展[1]。开放教育学生大都是成人,相比普通全日制学校的学生,他们承担着工作、家庭、学习等多方面压力。研究显示,开放教育学生存在年龄跨度大、背景差异大、心理压力大、工学矛盾突出、学习的坚持性不够等现象[2],对心理健康服务有一定的需求和期待。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就是建立在对自我心理健康感知基础上所迸发出的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途径、人员等的需要,这并非是对已有心理健康程度的评价,而是为将要达到的心理健康目标进行评定和规划[3]。

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支持,包括来自各种人群或组织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与帮助[4]。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个体社会技能、工作绩效、自我概念和身心健康有着显著正相关[5],良好的社会支持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际沟通、经常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对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程度,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有着很大的帮助[6]。

根据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现有研究,可以推断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社会支持必然存在一定关联。目前,学者对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以及学习支持等开展了一定数量的研究,但尚未有学者对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以及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本研究拟建立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社会支持的虚无假设,通过标准化量表,在上海开放大学在校生中随机取样,通过差异显著性检验、回归分析等方式推断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以此丰富开放教育的理论研究,为开放教育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二、方法与工具

(一)被试样本

在上海开放大学在校生中随机发放问卷620份,回收有效问卷587份(回收率为94.7%)。其中,男生239人,女生348人,平均年龄24.93岁,平均工作年限4.62年。

(二)研究工具

采用开放教育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7]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8]。开放教育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共有37题,包括需求服务意愿、公众服务需求、亲缘服务需求、需求服务途径、需求服务内容和需求影响因素6个维度。量表采用Likert5点法记分,按照“毫无需要”“很少需要”“可能需要”“比较需要”“非常需要”的强度进行排列。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79,分半系数为0.892。各维度的系数在0.874-0.969之间,分半系数在0.795-0.927之间,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社会支持量表共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量表的总分是10个条目计分之和,其中客观支持是第2、6、7项之和,主观支持是第1、3、4、5项之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是第8、9、10项之和。量表的重测一致性为0.92,各条目的一致性在0.89-0.94之间,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

(三)施测过程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堂进行问卷施测。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在授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协助下,由被试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填写。

(四)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皮尔逊相关分析以及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处理,显著性水平取α=0.05(双侧检验)。

三、结果与分析

(一)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分析

1. 总体服务需求

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总体需求平均分为2.58,处于“可能需要”的水平。量表各个维度的得分在2.21-2.91之间,得分最高的是需求服务内容(2.91±1.06),得分最低的是公众需求服务(2.21±0.98),具体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开放教育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但是程度并不强烈,处于中间水平;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内容占据重要地位,如职业发展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家庭关系问题等,其需求的表达具有明显的实用取向;在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各维度中,公众需求服务尚未引起开放教育学生的认同。

表1 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总体情况(N=587)

[维度\&均值\&标准差\&排序\&需求服务内容\&2.91\&1.06\&1\&需求影响因素\&2.84\&1.15\&2\&需求服务途径\&2.57\&0.98\&3\&亲缘服务需求\&2.45\&1.02\&4\&需求服务意识\&2.23\&0.91\&5\&公众服务需求\&2.21\&0.98\&6\&]

进一步对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各维度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在需求服务意识方面,开放教育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有较高的期待(2.37±1.224),但是对于专业的服务需求较低。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认为身边的亲人朋友接受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程度高于自己,这可能与量表作答时的社会赞许性有关,从侧面反映开放教育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存在一定的排斥和羞怯心理。

在公众服务需求方面,开放教育学生更多倾向于向私人健康专家(2.30±1.18)以及专职教师(2.27±1.67)进行求助,而对于医生、精神卫生专家等与医院相关的人员需求较低。与公众服务需求相比,开放教育学生更愿意找具有亲缘关系的人员为自己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但是,消极处理又是开放教育学生对待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方式,他们在遇到心理困惑时,自我消化(2.63±1.26)以及任其发展(2.39±1.26)是最常见的方式。对于父母家人,开放教育学生更多采取回避的态度,并不希望他们为其提供心理健康支持与服务,这可能与中国内敛的家庭文化以及传统的父母观有一定关联。

在需求服务内容上,开放教育学生认为人际关系(3.16±1.26)是他们最迫切需要提供辅导与支持的问题,而职业与自身管理(3.14±1.28)的需要也较为强烈。有学者在对沿海大中城市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进行调研时,也发现个人情绪、人际关系等问题是社区居民最为关心的问题[9]。由于开放教育学生大都是成人在职学生,因此职业发展问题也是这一群体较为关心的内容。

在需求服务途径方面,开放教育学生最愿意通过书籍(2.74±1.17)来获取心理健康服务支持。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面谈,网络服务也受到开放教育学生较高的青睐;而传统的电话、书信等方式,已经不再成为其寻求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方式,这一点在开放教育学生以外的学生群体中也有所体现[10]。

在需求影响因素方面,费用问题(2.90±1.29)是开放教育学生寻求心理健康服务首要考虑的问题,便利性和有效性也是影响其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因素,而个人的观念意识,并不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实用性与实际性是影响开放教育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因素,这点与学者对国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调查基本一致[11]。

2. 人口社会学变量差异检验

对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进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户籍、工作年限、经济收入等方面的检验,发现在各个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总需求在服务需求意识、服务内容、服务途径以及影响因素上,均呈现显著增长(F=2.009,P=0.01

在婚姻方面,未婚群体的总需求得分最低,已婚尚无子女的群体得分位居第二,已婚有子女的群体得分位居第三,选择其他选项的总需求得分最高,且呈现显著性差异(F=8.735,P=0.00

在户籍方面,不同户籍的学生在总体需求上呈现显著差异(F=3.144,P=0.25

在工作年限方面,不同工作年限的学生在总体服务需求、需求服务意识、公共服务需求、需求服务内容、需求服务途径、需求影响因素上均存在显著差异(F=2.561,P=0.000

(二)社会支持现状分析

1. 社会支持总体情况

开放教育学生社会支持总体平均分为34.87。其中,客观支持平均分为6.18,主观支持平均分为21.57,对支持的利用度平均分为7.13,具体如表2所示。与已有学者的调查相比[15],开放教育学生相较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社会支持相对较弱。

表2 开放教育学生社会支持总体情况(N=587)

[维度\&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总分\&12\&61\&34.87\&8.629\&客观支持\&1\&18\&6.18\&3.504\&主观支持\&8\&35\&21.57\&5.499\&对支持的利用度\&3\&12\&7.13\&2.121\&]

2. 社会支持在各个因素上的差异

对开放教育学生在性别、年龄、婚姻状态、户籍、工作年限、收入水平等方面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发现在各个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性别方面,开放教育学生的女性组得分普遍高于男性组,其中对支持的利用度方面达到显著性差异(t=-2.617,P=0.009

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的开放教育学生在社会支持的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22.368,P=0.000

在婚姻状态方面,不同婚姻状态的开放教育学生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也存在显著性差异(F=28.551,P=0.000

在户籍方面,非上海农村户籍与上海户籍在客观支持与对支持的利用度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F=4.746,P=0.03

不同工作年限的被试群体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15.250,P=0.000

在经济收入方面,不同收入的被试群体在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与对支持的利用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F=4.518,P=0.001

(三)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社会支持相关性分析

1. 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

对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社会支持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心理健康服务总体需求与总体社会支持相关系数为0.199(P=0.000

2. 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社会支持的回归模型

对开放教育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以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为因变量,社会支持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

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总分=69.012+0.698[×]社会支持总分。

进一步细化社会支持各维度与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回归模型,删除第一次模型中尚未达到显性的主观支持维度,建立方程:

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总分=72.499+1.117[×]客观支持+2.025[×]对支持的利用度。

四、对策与建议

为开放教育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与社会支持,可以统一划入学生支持服务的范畴。为此,学校需要在部门建立、工作开展、途径拓展、队伍健全等方面有所作为,提升学生支持服务工作的品质。

(一)设置相关部门,重视内在需求

无论是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还是社会支持需求,都是学生内在的需求,它既不同于外在的、直接的学习需求,又与学生的学习、成长密切相关。调查发现,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较为明显,且社会支持现状并不乐观,学校需要重视学生的内在需求,建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如设立学生支持服务中心、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等机构,专门服务于学生各类需求。这些专门的服务机构,需要在充分了解开放教育学生的前提下开展工作,做好研究调查,听取学生心声,关注学生思想,不断健全相关部门的职责与功能,将学生的需求与学校的发展有机结合,努力创造双赢共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丰富工作内容,关注各类群体

一方面,开放教育学生属于大学生群体,有着与普通高校学生相似的需求,如学习、交往、自我管理等需要[22];另一方面,开放教育学生又大都是成人在职学生,他们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普通高校学生有所区别,如增加了职业发展、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需求。目前,开放教育领域的学生服务大都集中在入学报名、招生咨询等功能上,忽略了对学生非学习性的支持,如技术支持、就业辅导等[23]。开放教育学生不仅关注职业发展,还关注人格健全、家庭建设、亲子关系等主题。除了这些普遍性的服务内容以外,学校还需关注特殊群体,如前文调查中所指出的女性学生、非上海农村户籍学生、18-23岁的学生,等等,应针对特定群体开展特色服务工作,深化工作内容,注重支持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创新工作载体,拓展服务渠道

学生支持服务的载体,除了学校提供的各类正式渠道以外,还需重视学生非正式自治组织,如社团、协会、兴趣小组等。非正式群体往往以共同的利益、观点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除了完成工作和学习的任务,还有交友、娱乐等各种功能,帮助成员获得某种需要,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较高的行为一致性[24]。这些非正式自治组织较正式组织而言,可以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合作性社会资源,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助人自助”的心理健康服务目标。因此,学校应当鼓励并提倡学生自治组织的建设,鼓励志愿者团队的建设,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援助等情感支持,帮助不同班级、院系的学生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心理上的关照以及资源上的共享。此外,调查也发现,开放教育学生较为倾向于通过网络寻求各项服务。因此,开放教育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展网络支持服务,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及时互动,提高服务效率。

(四)建立师资队伍,提升工作质量

开展学生支持服务工作,师资队伍成为各项政策措施贯彻的重要抓手。鉴于此,开放教育应该重视学生支持服务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专、兼、聘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开放教育学生支持服务工作队伍。对于专职教师应给予教学、科研、资格认定、职称评聘等方面的同等待遇,为他们提供发展的空间与平台。与此同时,要积极开展专、兼职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开放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是学生支持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和成才不可或缺的部分。开放教育应开展各项举措,整合各方资源,发动各方力量,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环境,为每一个学生的梦想绽放提供机会。

[参考文献]

[1] 全德. 关于开放教育概念界定研究之研究[J]. 教育探索,2004,(6):38-40.

[2] 张幼芳. 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J]. 中国远程教育,2011,(12):74-76、80.

[3] 黄希庭,郑涌,罗鸣春,苏丹,陈本友.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调查与评估[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5、198.

[4] 林初锐,李永鑫,胡瑜. 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研究[J]. 心理科学,2004,(5):1116-1119.

[5] 王雁飞. 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2004,(5):1175-1177.

[6] 李慧民. 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2004,25(03):263-264.

[7] 傅蕾. 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的编制[J]. 中国远程教育,2015,(3):46-49、80.

[8] 戴晓阳.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90.

[9] 刘影,张灵聪. 中国沿海大中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调查[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6):88-91.

[10] 罗鸣春.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分析[D]. 重庆:西南大学,2010:53.

[11] 江荣光,李凤兰. 国民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调查研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5):81-88.

[12] 李彩娜,邹泓,段冬梅. 幼儿母亲育儿压力的特点及其与婚姻质量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2):136-138.

[13] 王桂新,苏晓馨. 社会支持/压力及其对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上海外来人口与本市居民的比较[J]. 人口与发展,2011,17(6):2-9.

[14] 郑先如. 职业倦怠研究在我国的回顾与思考[J]. 龙岩学院学报,2005,(4):123-125.

[15] 刘陈陵. 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02:38.

[16] 施建锋,马剑虹. 社会支持研究有关问题探讨[J]. 人类工效学,2003,(1):58-61.

[17]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7.

[18] 李树茁,杨绪松,悦中山,靳小怡. 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7-76.

[19] 陆学艺.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8-9.

[20] 和红,智欣. 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状况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分析[J]. 人口研究,2012,(5):37-46.

[21] 余秀兰. 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研究[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1):33-42、118.

[22] 黄希庭,郑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3.

[23] 靳会峰. 远程教育学生支持服务的学生满意度测评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0,(4):93-98.

[24] 乐国安. 社会心理学教程[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233.

收稿日期:2015-07-20

第3篇:生物学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教育改革 毕业选题 实验设计

中图分类号:Q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a)-0241-03

21世纪,生命科学逐步发展成为了一个活跃的学科,其涵盖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包含能源、环境、人类疾病等各个方面。生命科学的研究相当广泛,从微观到宏观等各个方面都涉及到了生物学的存在。微观方面包含了生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等;宏观方面包含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甚至生态环境。2015年所评选出来的全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中,多项成果来源于生命科学领域,包括美国癌症基因图谱的完成、调控细胞衰老的关键开关以及可能遏制艾滋病感染的新疫苗的发现等,这些成果为相关疾病的干预及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标以及可能的干预途径。生物学专业学生本科阶段的基础学习以及兴趣培养对于其以后在该领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指导本科生对本科毕业论文顺利进行正确的选题、执行以及撰写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学科学研究的兴趣以及探索生命科学未知领域的热情。这对于培养生物学专业领域的创新性人才至关重要。

1 生物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生物学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对科学研究的第一次探索和尝试,是对本科基础理论知识的总结和升华。本科毕业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生物学本科生完成论文的过程中,本科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所掌握的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提升了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其创新能力以及综合技能,是生物学本科教育环节所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然而,本科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导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的意识淡薄,认识不到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敷衍了事,造成了抄袭以及伪造数据等现象的发生。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需要解决的难题,学生在刚开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经验和理论储备,遇到问题束手无策,很容易使自己产生退缩和懈怠的心理。本科毕业论文的完成时间一般较短,为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而本科最后一年是学生心理较为脆弱的一年,面临着未来人生道路如何选择的关键问题,所以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毕业论文中,造成毕业论文完成期间敷衍了事,甚至伪造数据。部分学生认为以后不会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可有可无,不能正式对待本科毕业论文。

教师的监管不力,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多数的大学教师自身承担着科研和教学的双重压力,导致时间不够充裕,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学生和老师的沟通少,导致其问题积压较多,造成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加重了其不愿与教师交流的心理,最终导致了学生不能高质量的完成毕业论文。

学院的监管力度不够,考核要求较低,导致学生和指导老师产生敷衍了事的心理。生物学本科学生面临着继续深造或从事科学研究或本科毕业直接工作的关键问题,如果不能在科研上给予其正确引导,很可能流失部分科研界的优秀人才。一旦科研人员产生敷衍了事的心理,会给以后学生的科研道路造成影响,引起科研的不正之风。

总之,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本科生教育逐步从精英化模式转变为大众化模式。本科生数量逐渐增多,教师资源的不足以及教师科研工作的压力造成其对学生的监管不力,部分人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在高等教育中可有可无,这些原因造成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严重下滑。

2 提升生物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体系建立

近年恚该院提升了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监管力度,提高了本科毕业论文的一对一指导,加强了教师对于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的引导以及完成过程的把控,帮助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期间养成独立自主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增强了学生对于科研的兴趣与热情,勇敢面对科研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与挫折。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取得了较好地改进结果。

督促学生熟练的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本科阶段理论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要包含生物信息、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3个专业,其基础的理论知识学习涵盖了从普通生物学到专业书籍等多种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全面的生命科学框架,广泛地了解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大到生物界的分类,细微到生物大分子蛋白质以及DNA的结构和功能。这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命科学的本质,了解科学研究的意义。

第4篇:生物学研究方向范文

目前,很多科研单位经常组建创新团队。创新团队究竟应该如何组建,特别是现在很多科研单位限制不同学科人员交叉,以及强制和拉郎配的做法是否合适?组建创新团队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团队组建的目的是为了创新。这里指的创新,不是那些横向委托的生产性任务,那些任务常常用些教科书上现成的方法,解决一下实际问题,这不能叫创新,只能是技术服务。创新常常是国际前沿领域的研究创新,包括理论的突破或者技术的首创。去年获得美国医学界最高奖拉斯克奖的青蒿抗疟疾的发现,就是从大量的中草药中,发现了青蒿,再用低温提取的方法(用乙醚在60℃条件下),获得了具有抗疟疾作用的活性成分。青蒿抗疟疾的发现是一个团队的集体成果,科学家屠呦呦在这其中贡献了最主要的低温提取的方法。因此,创新需要团队的力量。这个团队绝非依靠一个项目中几次会议就会有创新出现,需要大家紧密合作,经常交流与讨论实验结果,不断调整实验方案。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团队的组建一定要自愿组合,决不能拉郎配。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强制性地组成一个团队,团队内部成员彼此也不信任,何来交流与合作?何来思想的火花及创新的发现?因此,目前许多科研单位里的强制性的拉郎配组建团队非常不可取,不会组建真正有活力、有产出的创新团队。

其次,科研创新需要学科交叉。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传统学科之间的交叉越来越紧密,使得大量新的学科发展和壮大起来。美国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华裔教授庄小威就是把物理学的显微成像技术应用在分子生物学中完整地再现了病毒分子侵入细胞的全过程。这是她与生物学家合作的结果。2011年的物理学诺贝尔奖就是物理学跨入天文学领域的最好例子。现在我们正在全力攻关的蓝藻水华爆发之谜,就非常清楚地显示出蓝藻水华爆发,不仅仅是蓝藻生物学的问题,与风浪、光照、温度等物理因素密切相关。这些问题的突破与创新,更需要学科交叉,才可能取得突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目前许多科研单位强行限制团队由不同学科背景的人组成,完全违背了当今科学发展的潮流。

也许有人会认为,每个团队都必须有一定的研究方向,避免发散或者同质化的竞争。事实上,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依靠行政保护某些研究方向,不让其他团队的人参与竞争,是不切实际的。这样一种行政措施,只能保护那些落后的、低层次的科研活动。对于高层次的科研活动,却是有害的。原因很简单,很有可能你设定了该研究方向上的研究团队没有取得突破,而其他不是这个方向上的研究团队,甚至不是本单位的研究团队取得突破,都有可能。创新具有不可预知的特性,这决定了研究团队的方向,只能是粗略和宽泛的。同时,因为研究团队由不同学科背景人员组成,这样的研究方向常常是新学科诞生的萌芽。

科研有科研的规律,管理工作所做的一切就是尊重这种规律,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科研创新的出现。不然就是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5篇:生物学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合成生物学技术;研究进展;生物功能元件;DNA合成;DNA组装方法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Q8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4-007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4.037

合成生物技术产业的不断更新发展为人类社会所存在的一些较为难以突破的问题寻求到解决的方案,并且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合成生物技术产业简而言之就是利用合成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基础就是基因、细胞这些微小单位,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就是生物产业的设计化、工程化,将基因与计算机编程、网络等相结合,进行各种传感性研究以及细胞编程的定向进化等,其对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有较为重要的导向作用。但其发展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对于社会伦理、社会环境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我国对于合成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制定了一套合理科学的战略方针,针对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进行限制。

1 合成生物学技术

合成生物学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能源、农业及医药等方面,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现阶段合成生物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对其快速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目前,合成生物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套适合其发展的模式,本文主要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1 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合成生物学技术需要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为了有效地满足人们的精神及物质需求,就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现阶段有效地增强人们的寿命及身体健康和对精神的需求有所提高;采用或者引用新技术有效的改善现阶段环境的严重污染。在这样的背景下,合成生物学技术就必须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要领域,加上人们对动植物及人类本身的研究不断深入,合成生物学技术在研究过程中也在不断提升,使其研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发展各种生物的作用及意义,并且可以有效地发现其生理及生长原理,使合成生物学技术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合成生物学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前提

在我国现阶段,合成生物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解决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其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合成生物学技术严重影响了现阶段自然进化的绝对性,对生物进化产生了人为的影响。物种出现变异或者其发展方向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人工生物体及生物实验等的出现,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出现严重地违背了生命的进化法则及生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对目前环境的自然化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为人们对自然生长规律进行了过度的改造,就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所以必须对自然生长规律的研究方向及研究范围设置一定的方案,并且进行一定的限制,提出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1.3 我国合成生物学技术发展战略

现阶段,合成生物学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的基础就是自然繁衍规律、自然生长法则及我国环境的发展详情等情况,对产生制定发展目标的主要原因就是促进该产业的快速发展,使该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并具有促进该产业快速发展的作用。我国在发展该产业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就是尊重自然、尊重科学、尊重资源的有效利用及人类发展规律等原则,在这些原则的制约下可以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目标,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现阶段能源、农业及工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减少环境的污染,促进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2 生物功能元件

2.1 生物功能元件的设计、合成和功能表征

众所周知,生命的形态呈现多样性,其可以合成现有的有机化合物为新的生命系统。目前,所谓的遗传信息具有编辑性的特点,为创造新的生命系统提供可靠的保证,合成生物学的基础就是生物功能元件,是一种最小的生物元件,并且具有特定的功能,是氨基酸与核苷酸序列进行不同组合,形成一种复杂的系统。在理论上,任何有机化合物和新种的合成可以通过生物功能组件的设计和组合来实现。另外,使用新核酸及非天然氨基酸的开发,对遗传密码子表进行不断扩张,可以有效地扩大新品种的合成及化合物的使用范围。伴随着现阶段DNA合成技术的商业化及不断发展,基因原件的保真性及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其成本也在不断降低,为合成大量的基因原件提供便利,而且通过使用高通量筛选技术可以有效地加强人员对基因原件的选择。

2.2 生物功能元件的标准化

目前,伴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人们需要对生物学的功能原件进行规划。1996年,Rebatchouk等通过克隆的方式有效地建立了基因元件库,但是当时这项工程并没有引起行业人员的注意。2003年,Kight在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了“生物砖”概念。现阶段,许多科研院也在开始使用规范的基因元件库进行生物系统和生物装置的监理。所谓的生物砖就是对生物功能组件的标准化进行不断尝试,简单而言就是单个的积木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可以组成许多不同结构的形态,通常情况下,生物砖的基础元件主要包括调节序和编码序列,如核糖体结合位点、终止子及启动子。2003年,通过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标准生物元件库,现阶段应该收集了3400多件基因元件有效的应用与组装生物系统和生物装置。这些标准化元件一般都来自于每年参加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科学家个人和学术研究机构等团队。每个单独的元件都有自己的编码,其中还有建造者、使用者、序列及功能等资料,这些资料都是公开的,可以免费使用。

2.3 生物功能元件的组装

合成生物学技术的主要特点就是对基础元件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得到不同的系统及相关的装置,但是因为人们发展研究的限制及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合成生物学技术不能像建筑工程及其他学科的项目一样,对具有特定功能的元件进行排列组合,就可以得到应有的效果及功能,同时需要对各个元件、装置及设备之间进行不断优化及调试;同时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有底盘、装置及元件,而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系统生物学分析方法和高通量的测试方法对其进行优化和试配。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动态仿真技术,对构建的模型进行不断的预测,并对其进行优化,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模型的测试工作量,有效地加快模型的构建进度,对构建模型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进行重新组合、预测其功能,可以有效地构建出接近自然生物系统的模型,最终得到最佳的施工方案。

3 DNA合成与组装技术

3.1 DNA合成

DNA化学合成的主要成分就是基因合成和寡核苷酸合成。寡核苷酸合成通常情况下是使用固相亚磷酸胺三酯法,原料为核苷酸单体,经过脱保护、偶联、封闭与氧化四个循环反应的过程进而得到的。这种方法通过一定的优化措施,以1/200的错误率最多可以有效地合成200~300nt的寡核苷酸序列。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促使实现寡核苷酸的高通量合成的主要因素就是芯片技术。但是因为“边缘效应”及“脱嘌呤”现象的出现,对合成序列的正确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CustomArray开发的通过半导体电化学酸合成与Agilent开发的通过喷墨打印技术的芯片合成后,有效地改善了出错率,与柱式的合成相当。但是这种方式的单次合成数量是柱式合成数量的100~10000倍,所以可以有效地降低DNA的合成成本。

3.2 不同尺度的DNA组装方法

为了对合成基因序列的可靠性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DNA的合成长度不能超过5kb,而更大尺度的DNA分子可以通过最新的DNA组装方法实现。除了传统的克隆分类的方法,现阶段已经出现了体外DNA组装、聚合、连接或同源重组原理等多种体内的新方法。这些方法被大量使用,促使DNA组装不管是效率还是尺度都得到了快速的

发展。

2008年,Venter研究组有效地完成了580kb生殖道支原体的人工建立,并在2010年实现了人造生命的重头合成方式,有效地促进了现阶段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除了依靠低成本及高通量的基因合成方法外,主要使用酵母体内拼接及Gibson组装的方法进行开发,通过这种方法,有效地实现多个片段的一次性无痕拼接,其现阶段组装尺度最大为580kb。

综上所述,现阶段,合成生物学技术出现及快速发展与人类认知及自然科学方法息息相关。自然科学方法主要是从细胞、个体、分子到群体等多个方面指导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有效地揭示规律、生命及机制,随着人们对自然认知的不断深入,人类的认知不能满足自然的传统描述,所以合成生物学就会逐渐出现。同时,合成生物学是工程实践的前提,是理解和分析自然生命系统的关键,对生物系统、装置的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出现简单的生物装置及元件的设计、组成标准化的规律及原则,然后指导人工生命生命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另外,属性合成生物学的设计和建设的“自下而上”的正向工程理念和“标准化”“复杂的系统脱钩”和“抽象”的理念,这与传统的生命科学研究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合成生物学家的指导,导致设计和建造的城市标志性建筑的路标。同时组件、系统和寿命设计与施工可以系统地深入和了解生命的本质规律,从而可以有效地指导应用性及工程化的设计及建造,这是合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理论。

参考文献

[1] 黄璐琦,高伟,周雍进.合成生物学在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中的应用[J].药学学报,2014,(1).

第6篇:生物学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神经生物学 课程内容 教学心得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8-0052-02

[收稿时间]2013-06-10

[作者简介]范娟(1980-),女,陕西蒲城人,讲师,研究方向:神经生物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神经生物学是研究脑的结构和功能的一门学科,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之一。它是融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化学、分子生物学、心理学、神经药理学、神经病理学等多个学科为一学科,是从系统、器官、细胞和分子多层次探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一门学科。神经科学作为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在20世纪的后20年里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内最重要和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也是综合性最强的学科之一。在许多欧美国家的高等院校,已经将神经生物学(或神经科学)作为生物类专业和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的逐步接轨,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将神经生物学作为生物类本科的一门必修课或选修课。

对于师范类院校,在生物类师范和非师范本科生中开设神经生物学课也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师范生,神经科学的发展和教育模式的发展息息相关。许多教育模式的提出都基于脑科学的发展。对于将来要成为教师的师范生来说,只有了解脑科学,关注脑科学的发展,才能思考适于脑的教学模式和氛围。对于非师范学生,通过这门课使他们对神经科学有一个整体认识,并且了解神经科学的发展和前沿,这有可能开启他们对神经科学的兴趣,成为他们从事神经科学工作的开端,为我国的神经科学领域吸引更多的人才。

因此,从2006年起,我们学校在生物类师范和非师范本科生中开设神经生物学作为选修课。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对于神经生物学的教学取得了以下几点心得:

一、加强岗前培训,严把授课资格

每年对任课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和教学管理制度,并进行实验技术培训。通过这些知识的系统学习,加强教师的理论水平。新教师在一年之内必须完整地听一轮本教研室神经生物学理论和实验教学课,由于我们的课程内容和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药理学、分子神经生物学等内容密切相关,所以新教师也要听相关课程的一些理论和实践课,以免重复内容太多,同时也学习其他教研室老师的经验。教研室安排指定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从课堂教学设计、幻灯片制作、教案书写和讲课语气等多方面给予指导。严格执行新课预讲试讲制度,新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前必须在教研室进行预讲。

二、合理设计课程内容,满足多方面需要

该学科的主要特点是范围广、牵扯面多,需要讲授的内容繁多,而且发展极为迅速,每章内容都是一个新的体系,内容所涵盖的知识点既有一定的深度又有一定的广度。同时神经生物学这门学科还面临着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等诸多问题。除此之外,因为神经生物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所以需要尽量避免与其他学科内容重复。针对这些问题,怎样设计整个课程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过于简单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其中部分内容他们已经通过别的课程学习过;而过于精深,学生则很难听懂,容易引起厌学情绪。因此,我们在课前了解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思想基础,尽量满足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种学生的需要。在具体实施中,我们首先讲解神经生物学基本的问题,如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元间的信号传递与调控,信息整合等;其次,介绍神经科学的几个主要方面,如各个神经系统的感觉、运动、情绪、学习记忆、认知等功能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可塑性问题;最后,为了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更进一步的需要,聘请校内外神经科学领域的专家,就他们所研究的领域进行专题讲座。每次讲座后,学生就专家讲座的内容进行提问,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这种与专家的交流,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于神经生物学学习的兴趣。而每次授课后,专家除了当堂针对同学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答外, 还留下联系方式, 以便进一步交流指导。这种专题讲座的教学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好评。

三、注重神经科学研究方法的讲授

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被认为是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神经科学研究涉及的研究方法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形态学方法、生理药理学方法、生物化学方法、电生理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脑成像(Brain imaging)技术等,从形态到功能,从整体到分子。那么在研究中到底采用哪种研究手段,而每种研究方法都能解决哪些问题,这是学生非常关心的问题。我们通过神经科学研究方法的讲述,让学生了解每种实验方法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而这一方面使学生能比较顺利的阅读文献,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科研中,针对他们的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发展前沿

由于神经生物学理论性强,学科知识的广度、深度和跨度较大,新理论层出不穷,知识更新迅速。因此,我们在围绕一些基本概念及理论之外,不断检索新的文献,吸收学术界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充实更新教学内容,重点反映学科发展动态,如在讲到神经胶质细胞时,除了讲授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的基础知识之外,还介绍了本校的研究人员最近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杂志发表的关于神经胶质细胞调控大脑的学习记忆功能的研究进展。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掌握了神经科学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同时又了解了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动态。

五、通过“Journal Club”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根据课程的进度,由授课教师提供相关神经科学领域最新英文文献,指定学生3人一组,经过个人阅读和小组讨论,最终总结成PPT进行汇报。由于在课堂上,教师往往是通过讲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效果欠佳。而通过“Journal Club”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学习知识、开拓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使科研能力得到锻炼。并且经过一个学期试行的效果来看,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也大大进步。

六、合理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神经生物学课堂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单纯采用传统的板书和挂图等教学模式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则能取得较好的成效。多媒体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良好的集成性,能把多种信息通过声音、图形、动画、视频、文本等不同表现形式同时展示于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在教学中采用一些模式图、图片以及动画等,使得深奥的原理以及复杂的过程变得简单易懂。例如,在讲到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时,如果单纯通过板书和挂图,则比较抽象难懂,需要学生有比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而三维立体动画则比较直观易懂,一目了然,易于学生掌握和理解。同时,多媒体大大节省了教师授课的板书时间,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但是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有的老师忽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从头到尾也都是多媒体图片,甚至出现一些教师离开多媒体课件后无法进行教学实践的情况。因此应该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多媒体,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问题能力,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七、课堂教学之外,开展辅实验研究和观察

在课堂教学之外,我们还根据本学院的实际情况,带领学生参观相关老师的实验室,了解他们的科研情况,让他们对科研有一定了解。一些对这些老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同学,还会主动联系这些老师,参与到他们的研究小组中,平时参加这些老师研究小组的组内研讨会,对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的文献阅读。在了解现有的研究状况的基础上,进而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与指导老师讨论。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他们的研究想法,设计出一套合理的实验方案,并进行预实验。进而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从这几年实施的情况来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多名学生已在神经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杂志上。通过课堂教学之外开展辅实验研究和观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兴趣。

近几年,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对于神经科学的发展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实践、主动求知的精神,符合我们学校目前建立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的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建军主译.中文版:神经科学-探索脑(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周加仙.“基于脑的教育”理论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7,2(34).

[3] 杨萍,阮怀珍,邓其跃.提高神经生物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 2009,17(3).

第7篇:生物学研究方向范文

据上海医药工业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已,详情如下: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部门代码、名称及联系电话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100701药物化学

1.抗感染药物研发

2. 抗肿瘤药物开发

3.心脑血管系统药物研发

4.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开发

5.内分泌系统药物研发

6.药物合成工艺及创新药物研究

7.半合成抗生素药物研发

8.降血糖药物研发

9.降血脂药物研发

10.药物晶体工程研究 001化学制药部 T:021-55514600

009上海市抗感染药物重点实验室 T:021-55514600

010化学制药新技术中心 T:021-55514600

006生物制药部 T:021-62479808

012张江分院 T:021-50795798 21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701药物化学专业基础综合一(有机化学及药物化学)或702药物化学专业基础综合二(有机化学及分析化学)

注:701、702任选一门

方向10为012部门招收;方向7为006部门招收;其他方向为001,009,010部门招收。 100702药剂学

1.透皮给药系统

2.靶向给药系统研究

3.缓控释给药系统研究

4. 新型注射给药系统研究

5.生物黏附性局部给药系统

6.药品包装材料质量研究

7.粘膜给药系统研究

8.药代动力学

9.药物新剂型

10.难溶性药物给药策略研究 003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T:021-51320211 11 101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3药剂学专业基础综合(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及药剂学) 100703生药学

1.植物资源综合利用及天然产物化学

2.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

3.创新中药研究及其产业化和重点重要品种二次开发

4.中药及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天然产物创新药物研究 004中药研究部 T:021-62479808

012张江分院 T:021-50795798 4 101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4生药学专业基础综合(天然药化及分析化学)

注: 方向4为012部门招收;其他方向为004部门招收。 100704 药物分析学

1.药物分析研究

2.药物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3.药物质量标准

4.毒物分析 005分析测试中心 T:021-62479808 5 101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5药物分析学专业基础综合(有机化学及分析化学) 100705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微生物新药的筛选及开发研究

2.微生物菌种的传统选育与基因工程改造技术

3.生物转化的工艺研究

4.多肽药物的工艺开发研究

5.细菌抗药机制研究

6.发酵废弃物处理及环保微生物开发研究

7.基因重组蛋白质药物的工艺研究 006生物制药部 T:021-62479808

012张江分院 T:021-50795798 9 101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6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基础综合(生物化学及微生物学) 100706药理学

1.生殖毒理学

2.中药药理

3.神经药理

4.肿瘤药理

5.药物毒理学

6.分子药理

7.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8.免疫药理

9.消化药理

10.社会管理药学

11.临床药学 007药理评价研究中心 T:021-55514600

008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 T:021-50800333

012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 T:021-62897078

015临床药学研究中心 T:021-54234291-409 13 101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7药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一(药理学、生物化学、毒理学)或708药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二(药理学,管理学原理,药事法规)

注:方向1.5为008部门招收;方向10为011部门招收;方向11为015部门招收;其他方向为007部门招收。报考方向10的考生需要选择708,报考其他方向的考生需要选择707 081703 生物化工

1.生化反应工艺与工程

2.生化产物分离工艺与工程 006生物制药部 T:021-62479808 2 101政治理论

201英语

第8篇:生物学研究方向范文

遗传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又是一门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是以基因为中心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规律的科学,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内十分活跃的带头学科。

目前,它的分支几乎已经扩展到了生物学的每一个领域,成为生物科学的中心了。遗传学是生物科学的核心,这提供了一个框架,使生命的多样性及其过程在其中被理解为一个理性的统一体。其研究方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前沿性和适应性,我国科研和经济建设对遗传学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大。主要到高等医学院校和医学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遗传学相关学科的教学、科学研究及其与临床相结合的医学实验研究工作。

就业方向:

第9篇:生物学研究方向范文

《证据科学》以法庭科学技术和证据法学为两大研究领域,以法医学、物证技术学和证据法学为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综合研究为特色,以证据科学的重大理论问题、科技前沿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为主要研究目标。 以研究审判中的医学问题、医学中的法规政策、医疗事故鉴定与处理、卫生立法、法律精神医学等领域中的问题为主。具体研究方向包括:证据法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病理学、法医精神心理学、法医生物学和物证技术学。

本刊为国内首创,以研究审判中的医学问题、医学中的法规政策、医疗事故鉴定与处理、卫生立法、法律精神医学等领域中的问题为主,同时也介绍法医学中的一些新理论、新知识和新动态,是目前国内介绍医事立法和医疗纠纷诉讼与处理的权威刊物。主要栏目:医疗纠纷与诉讼、法医学、医事法律、国外资料、法律精神医学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成路25号

邮政编码:10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