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世界文化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元节,也称“鬼节”,大约在处暑前后。这一天,家家都要用熟肉来敬亡人。北京人还在什刹海放河灯。鬼节是一种传统文化,反映了古人视死如生的哲学观,也反映了古人的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品质。寒露和霜降期间,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就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人们有佩茱萸、饮酒、登高的民俗活动。有的地方无山可登,就用“糕”代替登高,所以重阳节还要吃“重阳糕”。
二、冬季民俗活动
“小雪杀猪,大雪宰羊”,是北方一带农村的风俗习惯。每到这两个节气,村民们便开始准备年货。南方则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说法。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有些民俗看似愚昧可笑。但是,不管这些民俗活动是愚昧可笑的,还是具有较高智能价值,都印刻着我国各民族不断发展的足迹。必须承认,这些民俗活动形成之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物质生活方面,在不同的节气里,不同地方的人们会采取适应当时、当地的生活方式和娱乐形式。比如,在雨水、惊蛰期间,害虫大量繁殖前要及时除虫;在春分、清明期间,春意盎然,正好可以放风筝、荡秋千、拔河、踏青;立夏时节,适逢鲜蛋上市,可以斗蛋;小满期间,疾病容易流行,要多喝雄黄酒;在梅子收获时节,多煮梅子;夏至时节到来,就要多多慰劳耕牛;小暑时节,阳气较旺,就多晒东西;立秋到了,要做好防病工作;中秋月圆,边赏月边吃月饼;寒露期间,外出爬山登高;在立冬时节,开始酿酒;小雪期间,就要开始储藏食物;大雪期间农村便开始积肥;小寒期间,天气虽寒,但要锻炼身体,开展冬季民间体育运动;大寒来临,就要购买年货,准备过年了。在精神生活方面,各节气期间的习俗活动,包括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有着高度的社会性价值。因其核心要素是长期以来集体一致遵从的,所以从这层含义上来讲,这些民俗文化具有增强民族认同感、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效,对人们的精神生活既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也对群体的价值取向具有聚拢作用[3]。
三、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特征
(一)科学性
二十四节气并不是随意排定的,是以严格的天文学计算为基础的,是由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决定的。从阴历来看,二十四个节气在每个月的日期并不确定;而从阳历来看,日子相对固定,前后相差不过一两天。有句顺口溜就是“上半年来六二一,下半年来八二三。”我国农历上的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三百六十天的构成是根据太阳运行黄经的轨迹来计算的。每增加30度,大约经过30天,就过到了一个“中气”,也就是当运行了360度后,正好经过十二个“中气”,即: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然后从小寒这一天算起,太阳黄经再每增加30度,就过到一个“节气”,运行360度后,正好经过十二个“节气”,即: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这样“中气”和“节气”交替运行,就形成了中华民族应用了几千年来的、特有的表达农业气象条件的一套完整的时令系统。除此之外,一些民俗也是有科学依据的,比如“热在三伏”“冷在三九”就决不是一句简单的民俗而已。四季气候的变化是受太阳照射强度影响的。夏季,太阳离地平线较高,空气层较薄,光线直射,因此地面温度较高;而冬季,太阳离地平线较低,空气层较厚,光线斜射,因此地面温度较低。但是,夏至和冬至为什么却不是一年里最热和最冷的时候呢?原因就是,夏至时地球得到太阳的热量虽多,但地球要经过近一个月的吸热,才能贮存一定足够的热,当贮热多于散热时,天气才热起来。相反,冬至太阳供热虽少,但地球要等到冬至后二十多天,才能将贮存的热量散失掉,吸收的热量也不多了,此时,严寒天气才会出现[4]。
(二)丰富性
二十四节气所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可谓是特色鲜明,斑斓多姿。从所体现的形式上看,既包括谚语、歌谣、传说等,又包括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还包括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等。从所包含的内容上看,二十四节气民俗集中体现在人们的饮食、服饰、日常起居、生产活动、礼仪、信仰、节令、集会等方面的风俗习惯。生活习俗:衣、食、住、行等;通礼习俗:日常社会交往;人生礼俗:生育、婚丧等;岁时节庆习俗:春节、元宵、清明等;习俗风尚:作息起居、生产劳动、民间集会、民间工艺、民间艺术等。
(三)群众性
我国民俗文化起源于民间,与他们所处的特定的自然和历史环境紧密相关,因而反映的是民众的生活和思想,也可以说是民众创造了民俗民风。每个重要的民俗节日活动,都是在广大群众的自发参与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如春节拜年、元宵观灯、清明扫墓、端午吃粽子与赛龙舟、七夕乞巧、中秋赏月等都是全民参与的节日活动。同时,也是民众根据自己的意志和需要,而不是其他的因素影响,将各种民俗节日活动的内容形式确定下来,也决定了这些民俗的传承和演变的形式和内容。例如,清明节最开始是祭奠祖先的节日,后来人们利用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时光,逐渐自创地增加了出外踏青、荡秋千、插柳等一些既健身又娱乐的活动内容,也就慢慢发展成了复合性的节日。
(四)稳定性
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经历着朝代的更换、社会的变革,但是优良的民俗文化传统却一直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继承。我国现存的岁时节日民俗,都是经历了千余年而传承下来的。在时间的纵向延续中,老百姓一直都通过这些民俗节日来表达他们某种特定的情感。比如春节,人们表达对新年的美好憧憬和愿望;清明节,人们表达对逝去的亲人的怀念;中秋节,人们表达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还有如端午节、元宵节、重阳节、腊八节、七夕节、冬至节、火把节、盂兰盆节、中元节、鬼节,等等。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在庆祝节日的具体细节上会有所不同,但始终不变的是这些节日民俗的基本内容和形式[5]。
(五)变异性
二十四节气民俗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变化着。社会发展到现在,有的民俗已经消失了,而有的也变了形、走了样,失去了它的原始本意。如端午竞渡,在上古时期竞渡主要是为了驱疫,祭祀水神;中古时渗入了伦理因素,凭吊屈原成为节日主题;近代以后龙舟竞渡日渐成为重要的娱乐项目,信仰的因素淡化。时至今日,竞渡则是纯粹的体育竞赛项目。竞渡的民俗形式虽未改变,但性质则古今迥然有异。它的原始含义,即使还隐约残存在人们的脑海里,也不过就是一种淡淡的历史印记。清明节、元宵节、重阳节等也都在经过长期不断地传承和发展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清明节,在宋代的《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节日气象就和现在的清明节活动迥然不同。随着改革开放带给人们丰富的物质生活,只要符合当地人情的传统民俗,都会得到恢复和改进。如除夕之夜,全国上下,无论城乡,基本上家家户户的全家老幼都坐在一起收看央视的春晚。拜年的方式也因电信的发展而改成了用电话、手机短信、因特网、微信等,俨然成为一种时尚。当然,一些习俗也因观念、时代的改变而得到简化,如春节,人们不再拜那么多的祖宗牌位,也不再挨门磕头去拜那么多的同族长辈。“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则体现了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在横向的地域分布中的变异性。在不同区域,传统的民俗文化受当地的地理环境、人们的谋生方式以及历史传统影响,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如端午节的传说,楚地说与屈原有关,而吴越地区则认为与伍子胥或勾践有关[6]。
(六)寄托性
[摘要]超现实主义艺术思潮对现代服饰文化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近年来,具有超现实主义特征的服饰文化又一次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给服饰文化的重塑以及认识服饰文化内部规律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通过阐述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分析它在现代服饰文化中的形式特点,对进一步促进服饰文化更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服饰文化;隐喻思想
超现实主义是现代艺术流派中包揽内容较多的艺术形式之一,极大地丰富和启发了服饰艺术文化的创作灵感。在服饰艺术文化中运用超现实主义风格理念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虽然距今已近百年,但超现实主义风格反逻辑、超时空、怪诞感所产生的强烈视觉特征,对服装风格、服装摄影、橱窗设计等艺术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创作手法也一直成为服饰艺术文化领域的一种重要趋向。
一、超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特征
超现实主义发源于20世纪初期,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由达达主义衍生而出,强调内容和形式上的自由,后来影响到了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成为20世纪影响东西方现代文艺运动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文艺思潮。它体现了对当时社会形态的一种全面藐视,主要表现领域以诗歌为主,波及戏剧、绘画、电影等方面。
最初,超现实主义一词来源于法国诗人兼评论家阿波利奈尔,他于1917年在剧本《蒂蕾霞丝的》中最早使用。1919年,法国作家布列顿和苏波创办《文学》杂志,又采用了超现实主义一词,而后由于1922年达达派荒谬古怪的崇拜走到极端宣布结束。1924年,布列顿纠集了达达派集团中的几个人外加画家阿尔普、恩斯特、诗人艾吕雅、佩雷等发表了第一号超现实主义宣言,其影响波及欧洲许多国家的不同领域,至此超现实主义运动全面展开。超现实主义是一种以表达人的潜意识为主的艺术流派,它以奥地利精神病理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下意识心理学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探讨无意识绘画,创作神秘诗歌,展现梦中世界。超现实主义的思维特点是脱离现实世界,回到原始状态,通过人的心理深处隐藏着的无意识行动的本能,把梦境、幻觉、错觉、欲望、、机运、灵感等自动作用的偶然性结合起来,并摆脱理性的控制和审美、道德上的偏见,创造一个超现实的艺术世界。
二、 服饰文化中超现实主义风格的美学特征
超现实主义服饰文化从诞生之日起就运用多元化的形象符号,塑造古怪、幽默的服装,追求服装与意象的结合,以显现、表达人的主观情感和意愿,这从现代东西方超现实主义服饰文化中就可见一斑。
(一)服装艺术风格的造型模式与隐喻特征
1929年,画家基里科为佳吉列夫的芭蕾舞剧《颂歌》设计的服装和布景,是超现实主义成长初期的代表作品,也显示了超现实主义从一开始就与服装艺术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20世纪30年代是超现实主义服装风格出现的第一次浪潮。意大利时装设计师夏帕埃里就是服装界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创始人。她创造了一个服装设计的全新领域,给巴黎高级女装业带来了无限惊奇和震动,为后来的设计师提供了经典的范本。她的作品多把绘画、诗歌作品移用到服装设计中,形成了前卫、古怪、独特的服装风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她与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合作设计的“泪滴”图案服装;龙虾连衣裙、骨骼连衣裙;类似女性红唇的腰部口袋设计,胸部像是箱子抽屉的西装口袋设计,绣有假领子、克夫或领线的羊毛衫,花生、羊头、金鱼或人型的钮扣,一双有着指甲的的手套。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帽饰更为古怪,1930年,她设计的鞋帽倒扣在头顶,被勇气十足的雷金纳德费罗斯夫人所佩戴。她的这些服装大多廓型简单,色彩纯度高,易于穿着,装饰细节趣味横生。夏帕埃里,用她超现实主义的作品,寻求一种奇迹和梦境的解释,形成了一种丑陋的雅致,也让人体会到超现实主义艺术超越时空的震撼之美。
经历了上世纪40年代的战乱、50年代的恢复和60年代的动荡,70年代朋克颓废的一代后,在80年代,由于1982年纽约的超现实主义画展和人们对现实社会和生活困惑的共鸣心理,超现实主义获得了全面复兴,同时它又一次影响了服装界,使超现实主义服装出现了第二次浪潮,并在短短几年之内超越了以往几十年的总和。马丁在《服装与超现实主义》一书中对服装与超现实主义联姻的过程有着恰如其份的描述。这一时期典型的设计师是法国人伊夫・圣洛朗、拉格鲁瓦、日本设计师三宅一生。伊夫・圣洛朗的作品,更多体现出夸张的造型和对视幻技巧的偏爱,如圣洛朗推出的金黄胸铠表达了人体的惊人效果。拉格鲁瓦在1987年第一个将超短裙引人高级晚装,1985年,拉格菲尔德设计完成的“蛋糕帽”和“安乐棱帽”,1982年,三宅一生的“先锋派”作品,他们这种新颖独特、带有预示性和幻觉色彩的服装设计倾向和着装方式,表明超现实主义已彻底融入到服装鲜活的创作生命力之中。
至90年代,超现实主义构思方法更趋多样化。1998年,在米兰举办的“现代艺术胸饰展”几乎都是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品。对于服装而言,这一时期典型的设计师是充满想象力的设计鬼才马克昆和约翰・加利安诺。在马克昆的设计中,表现上帝、死亡、性、爱等带有清新伤感格调的超现实主义服装,让人体会到一种寓意深刻的语境意味。1999年,约翰・加利安诺在迪奥春夏高级女装会上,重新回顾、演绎了一系列的超现实主义设计,包括正反面颠倒的外套,“泪滴”形的腰带装饰,混淆于服装上的手形图案,奇思妙想令人叫绝。
(二)超现实主义在多元化服饰艺术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体现
现代服装摄影和插画中同样也受到超现实主义观念的影响,体现了艺术家的超现实主义梦幻情结和隐喻思想。
在服装橱窗设计上,由于受到超现实主义思维特点的影响,设计师们的审美观不在是单独热衷于几何形体、空间和色彩构成效果,而更是表达一种信仰,他们借用超现实主义空间感的主题创意、达利般华丽而充满幻想的色彩、夸张情绪和梦幻观念的表现方式,在对橱窗布置设计时无须考虑布景的虚幻性,使用原色和空间的构成效果,表现夸张的细节和概念化的整体,描述情节性场景的意与境,把橱窗处理为一种从真实通往虚幻的出入口,一种理性与非理性物象同情感的交融贯穿。他们这种新颖独特而华丽的艺术手法为世界带来了一种温馨甜蜜的气息。
在服装摄影中,值得提及的是1924年美国艺术家曼・雷的摄影作品《安格尔的小提琴》,他用一对f形的剪纸叠印在法国画家安格尔作品浴女背部的照片上,造成浴女的整个背部就像一把小提琴的印象,追求了一种梦境般虚幻或摆脱写实的变形效果,同时也象征了对于女性审美的朦胧心理情绪,充分展示了他惊人的才华。其另两幅拍摄帽子的作品也表明了他对服装超现实主义理念的深刻见解,画面中那顶带裂缝的大帽子隐喻着女性生殖器,它是直觉和无意识想象的一种表达,表示一种符号化的物体或是服装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视觉和性之间的含蓄关系。而另一个带尖的帽子可以被看作一种超现实主义符号和人物形象中分离出来独立存在的与性有关的物体,也可以被看作是和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视觉想象力之间的荒诞结合,画面充满着某种象征性和暗示性。
1931年,纽约设计师克勒尔的《无题》拼贴画也体现了超现实主义的特征。画面背景,妇女们劳作在缝纫机生产线上,前景的花和玉米就像粗加工的纺织材料,经过缝制后,展现的却是美丽的女性。通过这幅超现实主义拼贴画说明:缝纫机就好像一台制造虚幻世界的机械,不仅创造衣服,也创造了女性,使妇女们体会到机械工具创造事物的快乐。
三、超现实主义服饰艺术文化价值解析
(一)超现实主义服饰艺术文化价值
超现实主义服饰风格给了我们很多的感悟,它怪诞,富有联想性和强烈的游戏意味,设计不循规蹈矩,常出乎意料之外,令人惊奇。它以各种装饰细节形态结构,摆脱理性束缚,运用分析解剖、错位原理等方法,从人的本能、梦幻、潜意识等领域出发,寻求新的可能,创造出一种奇特、童真、幽默、夸张、非理性效果,构成了一种新的服装艺术内在张力和秩序。另外超现实主义服装趋向于将体现视幻技巧并且带有梦的隐喻、潜意识的隐喻以及偏执狂乃至困境的隐喻意象贯穿到服装设计之中,它借用服装以及制衣工具符号语言,隐喻思想发出的指令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对那些看不见的或是难以解释的现象进行诠释,揭示人类无意识精神内涵的真实。
(二) 超现实主义服饰艺术文化的启示
超现实主义观念对服饰文化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无论是在服饰的风格、材料技法以及视觉语言的运用上,都可以看到超现实主义赋予设计师们的超凡想象力和创造力。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拥有众多的支持者,服饰这种时髦的艺术也很早被视作为超现实主义梦幻和信仰的场所,在那里正常与反常,物体和概念,技巧与真实的冲突形成一种新的和谐。21世纪,超现实主义风格继续受宠。2008年,春夏时装T台超现实主义服装用新颖奇特表现方式又再一次吸引人们注意的目光 ,2009年,意大利女设计师?Elsa Schiaparelli的作品迈向超现实主义风格,用色大胆,设计感十足。它们神秘乃至诡秘的视觉游戏,在如今视觉信息传递纷杂的时代,仍将会成为人们审美习惯的一部分。
四、结语
现代服饰艺术文化,处于多元化发展交织的时期,时代性、社会性和创造性是它的全部意义。超现实主义服饰艺术文化的探索和创造,无论是来自东西方传统观念还是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都赢得了比以前更为广泛的受众,它在扩大设计和塑造价值观上发挥了史无前例的作用,它刺激了人们的艺术观,唤醒了人们艺术文化的自觉意识。总之,无论如何超现实主义从某种意义上扩展了现代服饰文化的可能性,对于推动服饰艺术的革新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关春华.论精神分析学说对超现实主义的影响[J].文艺评论,2005,(7):194~195.
[2] 范梦.西方美术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481~486.
[3] 刘颖.夏芭亥莉的衣香梦影――超现实主义与时装的经典联想[J].中国纺织, 2004:148~150.
[4] 陈彬.论超现实主义风格及对现代时装设计的影响[J].流行色,2009,(9):76~78.
关键词:人文地理;教学;世界遗产
引言
1998年,北京大学正式增设世界遗产这一课程,随后多所高校均开设此课程。此后,对世界遗产的研究成为教育领域中的热点。对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总结发现,在教育领域中,世界文化遗产的功能以及其实现的途径主要源于对其本身的探究。就世界遗产来讲,综合性较强是其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其与多门学科存在联系,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与旅游产业的联系最为紧密,所以对旅游教育这一学科的研究最多。但是在其余学科中,对世界遗产在学科的作用研究相对较弱。就世界遗产这一素材而言,其与世界接轨,其在教育领域中的研究将直接影响部分学科是否发生改变。
就整体以及个体的世界遗产、空间分布以及景观特征来讲,地理学与世界遗产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分析两者的内容以及广泛性来讲,两者同样存在很多相同之处。就世界遗产来讲,按照定义,在地理研究领域中,世界遗产是极端性非常强的研究内容。其主要原因是在评选世界遗产时,需要全球最为权威的部门以及最权威的专家进行考证,然后给予批准获得的。在地理的研究中,世界遗产相似内容的存在使其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这就要求人们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与世界遗产相互结合,进行教育的开展。在本文中,以人文地理与世界遗产相似的知识为基础对人文地理在教学中世界遗产的作用以及发展方向进行具体探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以及提高学者对世界遗产的重视程度。
一、世界遗产在人文方面的表现
1、文化景观、双重遗产以及世界文化遗产
在《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中将世界遗产分为两大类,分别是自然遗产以及文化遗产。就后者来讲,其主要涵盖建筑群、遗址以及文物等方面的内容。如果世界遗产在自然以及人文要素都与《公约》中的相关标准相符合,那么就称其为双重标准。
为了将自然环境以及人类文化之间的和谐凸显出来,世界文化遗产增设了“文化景观”。就本质而言,世界文化遗产涵盖绝大部分文化景观,剩余的则为双重遗产。换而言之,文化景观是双重遗产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一种。因此,为了避免出现重复,在《世界遗产名录》中,除了双重、自然以及文化三方面之外,文化景观将会被重新列出。就当前世界文化遗产来讲,大部分属于文化遗产。在2012年之前,963项世界文化遗产中,涵盖28项双重遗产,725项文化遗产。
2、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
在《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里不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联合国相关部门出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来讲, 其涵盖的内容同样属于文化遗产的范畴。
二、人文地理学与世界遗产在知识方面的共性
1、世界遗产组成的阐述
在2011年,《世界遗产与年轻人》出版之后,国内出现多个有关的书目,主要有《世界遗产》、《世界遗产学》等多个书目。这些书目的出刊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中学所学的《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的科目,为学生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对以上著作进行总体归纳发现,他们在内容框架方面主要涵盖概述、分类的介绍、具体的例子、如何保护等多个方面,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概述。就概述内容而言,其主要涵盖《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来源以及本书大致内容的介绍。
分类以及举例。在第二部分中,主要将世界遗产进行类型的划分,并通过具体例子进行介绍,主要包括文化景观、世界自然遗产等类型。
介绍及举例。在本部分中,主要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基本内容进行具体介绍,在介绍的过程中选取合适的案例。
保护以及利用的具体方法。在本部分中,主要对世界遗产当前所遇问题以及如何保护利用进行具体分析。就世界文化遗产来讲,物质类的遗产类型主要涵盖皇宫、广场、园林、当代都市、乡村等多个方面。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列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品,其可以是表述的,也可以是口头传说的,也包括社会风俗、表演艺术、传统手艺等方面的内容。
2、人文地理与世界遗产在知识方面的共性
①研究对象具有互相涵盖的性质
在各种类型的遗产中,除了双重遗产具备文化遗产的文化要素标准之外,大部分的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品都属于文化遗产的范畴。分析上述的分类可知,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基本上涵盖了所有非物质以及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要素。因此,对于人文地理来讲,其研究对象为多种人文现象。对于当前已经出版的有关人文地理的教材来讲,其在人文要素方面主要涵盖地名、语言、聚落、民俗等多个方面。这些内容与世界遗产中的很多类型都相同,但是两者也有不同之处。那就是在历史长河中,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人类自身创造的一种文化现象。但是对于人文地理来讲,其对当前主流的一种文化现象更加注重。对于前者而言,其要求在文化现象中,具有最丰富、最优质的内涵,但是对于后者来讲,其主要对实际的使用价值更为注重。
关键词:舟山普陀山 申遗 申遗标准 申遗之路 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是:G127 文献标识码:A
“海隅一舟,文脉邈古,学府丛立,后人为傲。”舟山――这颗镶嵌在东海之上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来就以“海上仙境”而为人所熟知。然而就是这个历史底蕴深厚、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海上仙境”,却数次与世界文化遗产失之交臂,实在令人扼腕。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秉承着孔子“见贤思齐焉”的学习精神,向已经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前辈”们取经,不断挖掘自身文化潜力,拓宽发展渠道,向世人展示舟山所蕴含的独特历史文化价值及其在人类整个历史文化演进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和影响。
笔者将从与时俱进的申遗标准、舟山・普陀山与已成功申遗的案例进行对比分析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一、与时俱进的申遗标准
申遗成功后不仅为当地带来不可限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有环境效益,有益于当地社会发展的福利更是源源不断。因此,申报世界遗产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高度关注的一个话题。近年来,由于各国申报世界遗产的竞争日益激烈,申遗标准也是水涨船高,日渐严苛。为了能在申遗之路上少走弯路,必须“对症下药”。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世界遗产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4类。《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规定:
“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文化景观遗产”是世界遗产中的一种类型,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文化景观,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和人类的共同作品”。
“自然遗产”是指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物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又名复合遗产,是同时具备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两种条件者。早期复合遗产的登录名单当中,有先被登录为自然遗产或文化遗产,之后也被评价为另一种遗产,因而成为复合遗产。依据世界遗产公约之主旨,复合遗产是指兼具自然与文化之美的代表。
世界遗产种类繁多,每一种遗产都有其具体的标准,我们要明确其定位,避免走弯路。因此,在认真学习有关世界遗产申报标准的基础上,科学确定舟山申报遗产的种类显得尤为重要。
二、舟山普陀山与杭州西湖之对比
杭州西湖作为文化景观类型遗产于2011年成功入录世界文化景观遗产。通过世界遗产价值专题研究、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评定标准分析,以及世界范围同类遗产的对比分析,“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突出普遍价值体现为:是“中国山水美学”景观设计最经典的作品,在9-20世纪世界景观设计史和东方文化交流史上拥有杰出、重要的地位和持久、广泛的影响,是文化含量特别厚重的“东方文化名湖”,是世界独具一格的文化景观。“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价值承载要素为分布于3 322.88hm2范围内的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西湖特色植物6大要素,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完整性。[1]
“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如果说西湖是中国古典山水美学结合的典范,那么普陀山无愧为“山海”相得益彰的绝境。普陀山自古以来就被奉为“海天佛国”,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享此盛誉除了因为当地浓厚的佛教历史文化底蕴之外,广袤无垠的大海也为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海中紫雾蓬莱岛,安期子乔去何早”。虚无缥缈的人间仙境无疑增添了佛教的空灵之感。普陀山山小、谷小,绰约多姿的海岸景观皆以精巧取胜。历史上的寺、庵、蓬以追求观音文化为目的,“巧于布置,因山就势”,皆以相应的尺度融入自然,不露声色中深谙中国古典山水美学原理。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作为佛教圣地,最盛时有82座寺庵,128处茅篷,僧尼达4000余人。普陀山的得名源于佛典。自唐代佛教传入本山后,历宋、元、明、清直至今日,千余年间,虽然几经沧桑劫难,但屡废屡兴,逐渐形成了现在别具一格、底蕴深厚的普陀山佛教文化。普陀山寺院建筑是明、清时期的典型作品,是我国古代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发展到最成熟阶段的产物。建筑群利用山间盆地的特色而呈下沉式之布局,因山就势,曲径通幽,含而不露,最具深山古刹的意趣。其中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三大寺规模宏大、建筑讲究,代表了普陀山佛寺的文化特征,是中国清初寺庙建筑群的典型。其中普济、法雨两寺是现存江南最大的清代皇家式建筑群。普陀山文化景观价值要素为深山古寺充分利用了普陀山优越的风景地貌,因地制宜地造就了肃穆的宗教空间和绚丽多姿的园林空间,并依托其得天独厚的浩渺海景烘托渲染了佛教空灵深远之意境,具有高度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普陀山是了解中国古典佛教寺庙的重要窗口,是历代佛教文化变迁的见证,是当之无愧的“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典范”。
三、舟山普陀山与山西五台山之比较
同样位列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是中国第一个成功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案例。保护和延续遗产地核心价值的具体手段是保护价值载体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遗产中心给予五台山真实性、完整性的综合评价是:景观的视觉完整性取决于山景和森林的保存,以便使不可分割的寺庙和山岳能与相关联的宗教完美共生……所有的特征比如寺庙群 、体现文化交流的特有建筑、建筑与山体景观的关系、西北部的森林美景朝圣线路和寺庙内的艺术杰作,都清楚地反映了遗产地的突出普遍价值。而保护这种价值则首先要认识到其价值载体区别于单纯自然或文化遗产的两个重要特征:其一是非单纯文物建筑性,它是建筑群与山林环境的共生体;其二单纯物质性,它是山寺与“活着”的佛教文化的共生体,是山、林、寺、田、佛、众的共生体。[2]
认识到这两个重要特征之后,我们可以对优化普陀山管理系统进行反思。对于非单纯文物建筑性方面,要求佛教寺庙建筑群与山、海、田、林等自然要素整合保护。在现有普陀当地保护框架下,主要有“文物保护规划”及“风景名胜区规划”两种法定规划(以下简称“”)作为支撑,分别由文物局系统和建设部系统组织编制。由于社会发展的局限性,文物局系统主要侧重在寺庙建筑本身等物质性遗产保护上,文物保护规划很难在大范围内触碰环境保护。所幸,风景名胜区规划上,普陀当地在自然环境要素保护和社区协调方面已积累大量经验。所以,普陀山当务之急是在“”的基础上,重新制定针对普陀文化景观价值的保护管理规章制度。
在非单纯物质性方面,集中体现在生生不息的活态遗产上。在普陀山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中,除了寺庙、海景、摩崖石刻、山林等物质性遗存之外,还有一些活态的遗产需要我们去挖掘、守护。如渗透在佛教活动中宗教文化内涵的延续;如何面对日益浮躁的社会风气与佛家清净的矛盾;如何管理寺庙、山林、民居之间的关系等等。持续性文化景观强调的是,“它在当地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而且其自身演变过程仍在进行之中,同时又展示了历史上其演变发展的物证。”由此可见,文化景观遗产有别于凝固在历史某个时段的文物遗产,它是一种不断进化、不断吸收新鲜血液的遗产,时展的印记若隐若现。普陀山文化景观遗产与当地自然人文等外在因素天长日久的磨合下,日益显现出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光芒。当然,这种不断进化、更新的尺度是应该受到严格的监测和控制的,这也成为文化景观保护面临的一大难题。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既要正视文化的发展,又要将这种变化界定在可控制的范内,以便从管理上予以适度的干预,使文化景观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变质地延续传承下去。
四、结束语
舟山普陀山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文化景观遗产是人与自然不断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任何时刻,我们都不能割裂人与自然、物质与非物质之间的关系,而如何维持双方的关系使之达到一种和谐稳定的平衡状态,则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保护性开发
本研究受吉林省旅游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项目([2013]L201307)资助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9月30日
人类文明突飞猛进,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旅游活动进入大众化阶段,各国都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创汇来源。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精髓的世界遗产地,自然在这种旅游发展大潮之中成为各国发展旅游的“金字招牌”,也成为世界各地旅游者的首选目标,遗产与旅游就此结下不解之缘。
一、遗产旅游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旅游者的不断成熟,人们对旅游产品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文物古迹资源作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遗产旅游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遗产旅游不断升温,并在整个旅游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美国旅游协会的市场营销调研显示,在美国6,500多万成年人于1996年游览了艺术与历史景点或参加了艺术及历史有关的活动,总计高达8,600万人次;英国国家旅游局1995年调研报告称,每年游览英国旅游景区景点的游客中有20%是去参观历史景点的,大约为6,700万人次。又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该州的旅游大约有20%为遗产旅游,据估计,遗产旅游这在1997年为该州的经济贡献了将近55亿美元,其中包括遗产旅游从业人员的收入13.4亿美元、大约7万份工作以及6.17亿美元的税收。
文化遗产地与旅游的结缘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综观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无一例外地发展着旅游业。世界遗产,如美国《地理杂志》所描述,是“全球最珍贵的地方”和“最好中的最好”。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及文化遗存中的佼佼者,在旅游业大发展的今天,发挥着其时代的使命,接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欣赏它、了解它、传承它。
二、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分析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及文化遗存中有突出价值的代表,根据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其评定标准分析其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价值。世界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它们具有记录历史、展现历史风貌的价值。如山西平遥古城,历经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形,迄今为止,古城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原来的形式和格局大体未动,它们同属于平遥古城现存历史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对了解明清时期该地区历史风貌及经济、社会、文化状况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孔庙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庙内保存大量历代塑像、绘画和石刻,是研究历史、文化的珍贵史料。
(二)科研价值。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与自然的一种伟大创造,这些宝贵的遗产资源不仅为人们研究人文科学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而且为人们研究自然历史变迁和人类自身发展演化规律提供珍贵的资料。例如,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为中国古人类及其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人类进化理论提供了有力实证。又如,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其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年代最久、唯一保存并仍在使用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今天仍发挥着其巨大的作用,这一工程对于研究古代科技发展状况有重大科研价值。
(三)教育价值。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骄傲,它承载着一定的历史及文化,并对增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自信心、凝聚力具有极其突出的作用,同时其普遍价值也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世界文化遗产也因此可成为人们进行科普宣传、提高人文精神的教育基地。如曲阜孔庙、孔林、孔府世界文化遗产,其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典范――儒家思想,它使中华儿女产生认同感,同时也会使国际友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四)艺术价值。《世界遗产公约》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中反复强调的价值之一便是艺术价值。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类物质需求满足后对美的追求,代表着人类的一种进步。世界文化遗产中众多项目都是人类艺术成就的杰出代表。敦煌莫高窟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位于广东省开平市的开平雕楼则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
正是具备了以上这些价值,世界文化遗产才成为了被世界所珍视的项目,一项文化遗产一旦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价值不仅仅属于当地社区,属于国家,还属于全世界全人类,作为不可再生的社会公共资源,它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这些都决定了自始至终我们都必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三、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业一直被称作“无烟产业”,“非耗竭性消费”,“投资少、见效快、高产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然而旅游业发展至今,随着旅游者的需求不断提升,旅游开发的范围、尺度不断拓宽,在人们享受旅游所带来的丰厚经济利润的同时,不当的以及过度的旅游开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露出来。
(一)商业化严重。目前,我国遗产旅游的开发过多地和经济价值联系在一起,而文化遗产本身多具有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往往被边缘化,这便造成了遗产严重商业化的不良发展趋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2000年认为丽江古城“商业氛围和旅行氛围过于强烈,侵蚀了传统文化,随着旅游和现代文化的出现,传统建筑的形式、节庆、礼仪、语言、服饰、信仰、传统手工艺以及民间艺术正在消亡和改变,导致古城面临文化危机。2002年丽江古城有69.66%的门面目标顾客是旅游者,19.92%的门面面向游客和居民,仅有10.42%面向当地居民,比例近7∶2∶1。2000年周庄古镇内66.17%的门面顾客群体是旅游者,17.99%的门面顾客群体为旅游者和居民,而面向当地居民的门面仅占7.28%,三者比例为9.2∶2.5∶1。又如,我国境内唯一遗存的母系氏族社会泸沽湖,曾有一时,因旅游业的发展,湖畔建造过录像厅、歌舞厅等现代化实足的设施,结果并未叫好,后又被拆除,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事实上,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是它的广义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是由此派生出来的,在旅游开发中应兼顾文化遗产的多种价值。
(二)文化遗产景观破坏。景观破坏主要是破坏性建筑造成的,包括在景区内及景区周围建设大量的人造景观以及与景区环境氛围不协调的建筑,如在景区建设大量的宾馆、餐厅、商店等,以及在景区周围建一些高大的现代化商业建筑。文化遗产往往体现着一定时期的历史风貌,而现代化建筑过多地包围着文化遗产景观,或多或少地会影响景观的完整性,破坏景观的历史风貌。
旅游业是一个集合了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在内的综合性产业,发展旅游业必然要建宾馆、饭店等辅设施,然而在一些文化遗产旅游景点,为了单纯经济上的创收,在被开发的文化遗产周边建造许多与遗产所代表和蕴含的文化不想匹配的建筑,严重破坏了文化遗产的实际价值,给景区带来了视觉污染、噪音污染、环境污染,大大降低了文化遗产的文化品位。例如,陕西省的临潼旅游区,聚集着秦始皇陵、秦陵兵马俑以及唐华清池等著名景点,与此同时,旺盛的人气也带动了周边许多人造景点不断出现,人造景点良莠不齐,成为临潼景区的一块赘疣。在这一点上,苏州市的做法广为称赞,苏州市政府采取强制性手段限制老城区内新建筑的高度,从而保持了历史风貌的完整性。
(三)文化品位挖掘不深。这一问题的存在衍生于遗产旅游的过度商业化,也根源于人们旅游开发意识的偏差以及对经济利益的过度重视,人们往往忽略对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挖掘,遗产旅游产品开发趋于庸俗化,而文化遗产之所以被世人重视,其形固然重要,其神才是其存在至今及继续存在下去的根本。如一些文化遗产地将古朴的民俗文化、民族风情以粗俗的商业性表演展示给旅游者,原有的文化价值被商业价值所取代,旅游者面对这样的旅游产品感受不到有益的教育和熏陶。由于游客缺少评价和判断地方文化遗产价值的能力,并不重视真实性,一些新的文化景点如丽江的东巴文化村,黟县的赛金花故居等都搭遗产地的“便车”,获得游客市场。
四、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保护性开发的原则
在不少人眼里,文化遗产就是一般的公园、游乐场、旅游区、度假地等,就应该想方设法让游客进行形形的旅游消费。然而,文化遗产是根本区别于如主题公园等现代人工兴建的旅游点的,遗产是历史保存下来的,原本不是为旅游者而建的,遗产旅游仅仅是实现遗产价值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全部;遗产旅游是一种高品位的回归历史和自然的旅游。因此,文化遗产资源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旅游资源,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和发展也应更加慎重。
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是通过文化遗产保护使其不受损坏或延长其寿命,使之长久地发挥作用,其中就包括长久地发挥其旅游功能,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能够在满足当代人对文化遗产的旅游需求的同时不破坏遗产,不影响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文化、历史,使其继续传承下去,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可持续的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应符合以下要求:
1、充分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明确遗产保护的意义,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
2、政府部分应发挥其职能,制定具体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及法规,以法律的力量约束及制约破坏性旅游开发和过度开发,并起到协调各方的作用。
3、深度发掘文化遗产的内涵,注重其历史价值、审美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的体现。
4、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保护其依存的自然环境,自然旅游资源与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相得益彰,做到自然与人文的协调统一。
5、文化遗产属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文化遗产旅游应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坚持社区参与。
6、充分发挥旅游发展对遗产保护的积极促进作用。
旅游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源自人类发展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意识。作为旅游业重要内容之一的文化遗产旅游更应引入可持续发展观,实现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红婴,王健民.世界遗产概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2]戴伦・J・蒂莫西等.遗产旅游.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3]顾军.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关键词:世界遗产;分布;问题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29603
1引言
世界遗产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并列入《世界遗产保护名录》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但随着世界范围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标准作了明确规定,它是保护世界遗产的根本大法[1]。世界遗产分为物质类世界遗产和非物质类世界遗产,物质类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文化景观等;非物质类的世界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族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间的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艺术以及其它艺术等。通常所说的世界遗产就是指物质类的世界遗产。截至2012年7月,按其标准,世界上共评出世界遗产962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745项,世界自然遗产188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9项。世界遗产数量大洲排名: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
2中国世界遗产基本概况
我国在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1987年开始申报第一批世界遗产,截止到2012年7月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国共有世界遗产43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9项,世界自然遗产8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项,文化景观2项。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居世界第三位。此外,我国还有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医针灸、京剧等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几个之最,遗产的种类最为齐全,包含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文化景观等。中国也是双重遗产的数量最多的国家,全世界只有29项双重遗产,而中国占4项:泰山、黄山、武夷山、峨眉山和乐山大佛。拥有符合遗产标准项最多的遗产,全世界745项世界文化遗产中,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全部6条标准的只有中国的“莫高窟”、“泰山”和意大利的“威尼斯”三项;在自然遗产项目中,符合全部4个条件的很少,2003年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我国“三江并流”(怒江、澜沧江、金沙江 )就是其中一个。
3中国世界遗产分布特征
中国世界遗产类型齐全,数量相对较多,分布广泛。世界文化遗产覆盖面积较广,数量较多。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北京及周边地区较为集中;自然遗产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带等南方地区,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分布较为集中(图1)。其中北京市是拥有6项世界遗产成为全国世界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四川有5项世界遗产,位居第二,同时四川是全国拥有世界遗产种类最多的省份。
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整体上不均衡。中国的世界遗产分布呈现出东南多西北少的状态。世界遗产的分布情况与中国人口的分布情况相似,基本上沿着中国的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分布的(图2)。中国的世界遗产主要集中在东部,表现西部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文化价值的则很少。在中国已有的43处世界遗产中,东部地区有24处,中部地区有14处,西部地区仅有5处。从南北方来看,南方地区有27项,北方地区有16项。
4中国世界遗产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中国的世界遗产事业发展迅速。但是,中国的世界遗产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4.1遗产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处理不当
随着旅游业迅速发展,不少遗产地都出现了旅游设施建设过度、游人数量过多的现象,以及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的倾向。失控的旅游开发成了目前中国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的最大威胁。世界遗产的头衔无疑是旅游宣传的最响亮的品牌,远远超过地质公园、森林公园、A级景区的知名度。遗产旅游迅速兴起,给遗产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如云南石林,2007年之前景区门票仅为几十块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之后,门票涨到了170元。因此,全国各地都在积极申报世界遗产,虽然动机与世界遗产产生的初衷相违背,但在客观上促进了遗产事业的繁荣。
《世界遗产公约》要求缔约国对其国内的世界遗产“鉴定、保护、保存、展出、遗传后代”,主题是保护,但展示的最好方式是旅游活动。虽然旅游业对遗产地的真实性、完整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坏,但政府、专家、社区还是比较认可发展旅游。而如果把世界遗产密封起来保护,不为外人所知,那世界遗产的价值无从体现。在申报、开发、利用世界遗产过程中,使全社会更加关注遗产,使国内外人士更深刻、更广泛了解中国的遗产和保护遗产的正确规则及做法,有力地促进保护工作,并使遗产地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
世界遗产不等于旅游资源[2],不能简单地加以利用。世界遗产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谈利用。世界遗产的保护就是保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既是衡量遗产价值的标尺,也是保护遗产所需依据的关键[3]。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原真性的问题更加凸显。事实证明,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敌人不是风霜雨雪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也不是完全缺乏相应的保护技术,而是各种片面和错误的观念。这是当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4]。世界遗产委员会还设有一份《濒危世界遗产清单》,面临被毁坏危险的遗产地就可能被列为濒危遗产。列入濒危遗产,虽然可以获得资金、技术的援助,但实际上,也是明确表达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遗产地国家保护不利的批评。随着我国世界遗产数量的增多,其中一些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破坏,并受到世界遗产被世界遗产委员会“黄牌警告”。其中对遗产价值破坏最严重的就是旅游活动本身及其因旅游活动而在遗产地进行的过度开发和建设。受“黄牌警告”的遗产中就有云南的两处世界遗产:丽江古城和云南三江并流,他们被警告的原因就是旅游开发过热。
4.2世界遗产存在多头管理的弊端
中国至今没有成立管理世界遗产的专门机构,而是由不同的管理部门管理不同类型的世界遗产。世界遗产的管理主体较多,比如说世界自然遗产隶属于建设部门,文化遗产隶属于文化部门。而在世界自然遗产地内又包括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等,其中风景名胜区归属于建设部门,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归属于林业部门,对于遗产地发展旅游时又一定程度上归属于旅游部门。多头管理的弊端还表现在利益关系复杂、政策冲突。如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由7个自然保护区和11个风景名胜区共18个管理单元组成,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都是既有国家级的也有省级的,现在成为一个整体,管理起来非常难以协调。
4.3世界遗产保护的立法不健全
我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已有30多年,我国世界遗产数量已经位于世界第三,但中国至今也没有关于世界遗产的法律,各遗产地主要依据主管部门原来实施的法律法规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目前,我国虽已有《文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以及地方性的法规,但仍然是不完善的,仍然缺乏具体且明确的法律依据。同时,法制建设滞后。最明显的例子就是1985年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为主要法律依据[5],这个法律竟然“暂行”20多年。目前仅有四川、福建等省的人大常委会颁布了简略的世界遗产保护条例,尚无全国性的法律出台。我国第一部关于世界遗产保护的地方法规《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于2002年4月1日正式实施;随后,福建省人大也制定了《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因此,尽快出台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法刻不容缓。
4.4遗产保护资金短缺
长期以来,我国的世界地在国家和地方的财政预算中没有设立专项或经常性保护项目,不少遗产保护区没有稳定充足的经费来源。由于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有限,致使许多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步履维艰。遗产保护资金不能保障,资金投人更加有限,所以致使许多遗产地保护工作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有的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将旅游收人的一部分拿来用作遗产保护。于是遗产保护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矛盾:一方面国家主管部门要求景区保护好遗产资源以永续利用;另一方面又要求景区管理部门靠山吃山,自己解决保护经费问题[6]。
4.5世界遗产教育不足
世界遗产教育是以世界遗产的相关知识为内容,以保护遗产,传承文化为目的的教育。其具体内容包括让青少年了解什么是世界遗产,世界遗产的申报,世界上有哪些需要保护的遗产,如何避免遗产遭到破坏等[7]。
究其内涵,世界遗产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世界遗产包含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科学等,是十分丰富的教育资源,也是非常生动的教材,同样也可以成为极具现代感、极富趣味的学校新课程。在学校开设世界遗产保护等相关课程,普及世界遗产知识;通过世界遗产教育,增强公众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培训世界遗产保护和开发管理人员。从1998年开始北京大学开设世界遗产课程,随后十几所高校相继开设了世界遗产课程。但是在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中,还没有设立遗产保护方面的相关专业,这就导致了遗产教育的层次还不够深入和普及。各级各类学校还做不到有意识地在相关学科教学中渗透遗产教育。在与世界遗产关系密切的一些专业的教学计划中,遗产教育缺失,教学资料严重缺乏。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高校中设置遗产保护方面的相关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相应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推动我国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8]。
5结语
中国的世界遗产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应看到中国世界遗产目前存在有遗产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处理不当、世界遗产存在多头管理的弊端、世界遗产保护的立法不健全、遗产保护资金短缺、世界遗产教育不足等问题。只有充分认识到了这些问题以及原因所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完善,中国的世界遗产才有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孙克勤.世界遗产学[M].北京:旅游出版社,2008.
[2]谢凝高.“世界遗产”不等于旅游资源[J].北京建设规划,2001(6):58~59.
[3]张成渝,谢凝高.“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与世界遗产保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0(2):62~68.
[4]阮仪三,林林.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4(2):1~5.
[5]苏全有,李惠.有关中国的世界遗产问题的反思[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4):1~4.
[6]陈兴中,郑柳青.德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启迪[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98(2):204~207.
[7]马育倩,邸丛枝.我国世界遗产教育发展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8(6):82~85.
[8]孙克勤.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3):36~40.
桂花树苗的栽培技术
桂花树的繁殖一般是扦插。在其繁殖过程中,需要注意到一些相关细节,如种子的收集处理,贮藏,次年播种的时候及要求,下面是一些具体事项:
(1)种子的收集和处理:一般在五至六月份,从大桂花树或地上找到呈黑紫色,果实饱满的种子进行收集。采后处理:将种子与沙子混合摩擦去掉种皮,并用清水除去漂浮在上面的空种壳。
(2)种子贮藏,去除种皮的种子需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沙埋处理,待其完全成熟后发芽;可将种子埋在潮湿的沙子中,贮藏于水缸中,有玻璃片封口保湿,贮藏过程中要做到沙子保湿,沙藏开始需保持十分之一的水量,中后期要保证一半水量。
江门属于广东省,广东省江门市。江门,别称“五邑”,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濒临南海,毗邻港澳;地貌特征为北低西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总面积9505平方千米,辖3个市辖区和4个县级市。
江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广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是明代心学奠基者陈白沙、近代维新先驱梁启超、中国航空之父冯如故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让大文豪巴金先生为之陶醉的小鸟天堂。江门东邻中山、珠海,西连阳江,北接广州、佛山、肇庆。祖籍江门的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人口众多、分布全球五大洲,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江门是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所在地,著名的“中国侨都”。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区位优势突出,开发腹地广阔。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对策
Abstract:The paper describes the brief development condition of world heritages and the global strategy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world heritage protection. Through analyzing relevant conditions of China world heritage declaration,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the challenges facing China world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are pointed out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world heritage;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K8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09)10-04(7)
作者简介:童明康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一、世界遗产发展简况
1.《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简称《公约》)的诞生
1959年,因埃及修建阿斯旺水坝,危及阿布―辛贝勒神庙安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抢救性的国际保护运动。这为《世界遗产公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制定《世界遗产公约》的背景:文化和自然遗产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类和自然破坏威胁;任何文化、自然遗产的损失都会对全世界遗产总体造成损害;各国保护水平不同,一些国家缺乏必要的保护条件;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对全世界人民而言都很重要;需要以国际公约的形式确定人类对文化和自然遗产进行保护的共同行为。
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界会议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公约》提出了建立世界遗产委员会和世界遗产基金,二者自1976年开始运行。截止2009年4月16日,《公约》已有186个缔约国。《公约》决定将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简称《名录》),作为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加以集体保护。《名录》的建立旨在正确地确认、保护、管理、展示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并将其代代相传。截止2009年4月,《世界遗产名录》共有145个国家的878处遗产,其中文化遗产679处,自然遗产174处,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25处。
《公约》通过其实施细则――《实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简称《操作指南》)具体操作。《操作指南》为世界遗产工作设定了相应程序,是世界遗产领域开展相关工作的基本依据,是最为重要的文件。
2.《公约》内容与《世界遗产名录》
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可分为古迹、建筑群、古遗址、城镇、文化景观等类型。
古迹: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壁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观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1992年,产生了新的遗产种类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文化景观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共同结晶。文化景观主要包括三类:
(1)人类设计并创造、具有明确规划的景观。
(2)有机发展出来的景观。最初形成于社会、文化、行政或宗教要求,并与其自然环境相适应而发展成当前的形式。
(3)结合类文化景观。具备通过某些物质遗产所展现的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影响。
自然遗产:自然遗产可分为地质或自然地理结构、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种群(含有濒危物种)栖息地,自然美景等类型。
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兼具两种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特性的遗产,被称作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
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等地方。
城镇:历史或现代的城镇、历史街区、村落。
3.世界遗产品类及其多样性
世界遗产是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全球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或自然遗产。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三大类。
4.世界遗产评估标准
世界遗产均须具有全球范围内的突出普遍价值,《公约》的《操作指南》分别设定了评估世界遗产的十条标准。其中,前六条标准适用于文化遗产的评估,后四条标准适用于自然遗产的评估。根据2008年1月修订的版本,分述如下:
标准I:代表人类创造精神的杰作。
标准II:体现了在一段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重要的价值观交流,对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标准III:能为现存的或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标准IV:是一种建筑、建筑群、技术整体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标准V:是传统人类聚居、土地使用或海洋开发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或者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由于不可扭转的变化的影响而脆弱易损。
标准VI: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事件、文化传统、观点、信仰、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委员会认为本标准最好与其他标准一起使用。)
标准VII:绝妙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区。
标准VIII: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记载和地貌演变中的地质发展过程或显著的地质或地貌特征。
标准IX:突出代表了陆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群落演变、发展的生态和生理过程。
标准X:是生物多样性原地保护的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包括从科学或保护角度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栖息地。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相关机构
世界遗产委员会共有21个成员国。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由《公约》缔约国大会选出21个缔约国,作为委员会成员国,任期6年(新的规则任期一般为4年),每2年改选其中的1/3,即7个国家。2007年10月,第16届缔约国大会,我国以高票重新当选委员会成员国。
世界遗产委员会咨询机构:
1.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成立于1965年,负责对提出申报的所有文化遗产、混合遗产和文化景观进行评估,并对其保护状况进行监测、报告。
2.ICCROM――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成立于1956年,通过培训与研究,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
3.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立于1948年,负责对提出申报的所有自然遗产、混合遗产等进行评估,并对其保护状况进行监测。
4.UNESCO――世界遗产中心。世界遗产中心,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设立,是世界遗产委员会的秘书处,充分利用ICOMOS、IUCN、ICCROM提供的服务,编制、签收、翻译和发放委员会的文件并负责委员会决议的实施。
二、全球战略与发展趋势
1.世界遗产发展新形势
为了增强《世界遗产名录》的可信度,确保有效保存世界遗产,促进缔约国开展有效的能力建设,通过交流提高对世界遗产的认识,从1994年开始,世界遗产委员会开始推动世界遗产全球战略研究。2005年2月,《操作指南》明确提出构建具有代表性、平衡性、可信性的《世界遗产名录》的全球战略。
近年来,促进世界遗产的平衡性发展,越来越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世界遗产委员会大力提倡、鼓励遗产品类的丰富多样化。平衡性包括地区平衡、国家遗产增长数量的平衡、遗产种类的平衡。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文化线路、文化景观、线性文化遗产、跨国项目等成为国际世界遗产领域提倡并重点支持的项目。目前,国际上正在进行申报准备和申报成功的此类项目有:丝绸之路――中国和中亚段跨国申报;中国的大运河――正在积极开展保护与申遗工作,推进规划编制;加拿大的里多运河――2007年6月28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印加之路――涉及阿根廷、秘鲁、智利等国家。
2007年,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1届会议上,加拿大的里多运河(Rideau CanaI)因符合世界遗产标准第1、4条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包括运河本身及坐落在金斯敦的2座城堡、2座塔和坐落在西德岛的1座塔。
国际遗产保护领域同样关注的其他新型文化遗产类型,包括工业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密切的地域文化遗产、20世纪遗产等。
在苏州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8届会议,形成《凯恩斯―苏州决议》,缔约国每年只能申报两项遗产,其中一项必须是自然遗产,拓展项目占用名额。
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1届会议对《凯恩斯―苏州决议》进行评估,会议决定执行现行申报规则,并进行4年实验,由缔约国自行决定每年两项申报遗产的属性。
世界遗产全球战略的申报,体现出向下列方向倾斜的政策:① 无世界遗产的国家;② 少于三项世界遗产的国家;③ 自然遗产;④ 混合遗产;⑤ 跨国项目;⑥ 非洲、太平洋、加勒比海地区项目;⑦ 10年内无遗产列入《名录》国家;⑧ 10年内未提出申报国家。
2.威胁世界遗产的因素与《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根据《公约》,威胁世界遗产的因素主要包括下列方面:① 衰退;② 大规模公共或私人工程的威胁;③ 城市化或旅游业迅速发展造成的消失危险;④ 土地利用的变更或易主造成的破坏;⑤ 未知原因造成的重大变化;⑥ 缺乏管理与保护;⑦ 武装冲突的威胁;⑧ 自然灾害等。
《公约》规定,必要时世界遗产委员会应制定《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将《世界遗产名录》中受到严重威胁,需要采取重大措施加以保护并根据《公约》要求给予援助的遗产列入《濒危名录》。
近年来,国际遗产保护界关注对世界遗产周围环境的保护,尤其关注由于世界遗产面临着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冲击,建设项目对世界遗产所带来的越来越大的威胁和破坏,如中国三江并流拟建水电站遭国际社会质疑;丽江古城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项目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德国德累斯顿易北河谷建铁桥对遗产真实性、完整性的影响。
通过世界遗产全球战略和发展趋势研究,可以发现,对于文化遗产申报极为严格、苛刻,其突出普遍价值的认定必须准确,让人信服,要有详尽的比较分析。
中国是遗产大国,排名稳居世界第三,已连续几年每年都有两项遗产被列入《名录》,国际比较关注,要求更高。列入《名录》的遗产保护压力更大,国际对遗产环境的关注度持续增高,保护难度增加。可信性、保护、能力建设、交流、社区是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五大重点。
三、中国世界遗产的申报、保护与管理
1.我国世界遗产发展历程
1985年,我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7年,我国首次有故宫、长城等6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2年,我国加入了《全球生物多样性公约》。目前,我国有37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数量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位居世界第三位。其中文化遗产26处,自然遗产7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处。
2.中国世界遗产取得的成绩
(1)世界遗产保护法制建筑初见成效。形成了以《宪法》、《文物保护法》等国内法律、法规、地方性专项法规、规章和《公约》等国际公约为主体框架的世界遗产保护法律体系。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与此同时,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和政府也不断加大。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管理条例或办法。
2003年,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200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九部委《关于加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6年12月,《长城保护条例》正式实施;2006年11月,文化部出台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2006年12月8日,国家文物局出台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巡视管理办法》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咨询管理办法》。
(2)不断完善国家、地方各级保护管理机构。2002年,国家文物局成立世界遗产处,负责全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保护、管理工作,并协助建设部开展对世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的业务管理工作。省级文物部门也加强了对辖区内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遗产所在地人民政府建立专门管理机构,负责世界遗产的日常保护、管理、展示、监测等工作。
(3)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统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4)建立世界文化遗产检测管理体系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专业咨询制度。实施专家咨询制度,严格实行遗产地文物本体保护工程方案报审和缓冲区(建设控制地带)新建项目报批制度,对未履行法定程序擅自施工的项目责令整改;设计重大保护工程项目和重大建设项目及时通报世界遗产中心,并加强监测和巡视等业务管理。
(5)加强监测管理。世界文化遗产地则因地制宜开展日常监测工作,采取实时或定期监测手段,对文物本体、大气质量、旅游、安全、环境和自然灾害等进行监测,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监测报告和相关研究论著。
(6)多方筹集资金,不断加大保护修缮力度。2003年5月,文化部颁布实施了《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2003年7月,国家文物局颁布实施了《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办法》和《文物保护工程施工资质管理办法》,对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各地按照上述管理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对古建修缮规范作出了明确规定。
(7)世界遗产保护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世界遗产保护最活跃和最有力的推动因素之一。目前,我国世界遗产工作的科技化程度不高,世界遗产保护、监测、管理的手段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比较落后。充分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利用现代化高新技术,提高遗产保护的科技含量,是世界遗产保护的当务之急。
(8)不断提高世界文化遗产的展示宣传能力,在保护中积极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9)世界遗产及周边环境不断改善。多数遗产地政府在保护世界遗产本体的同时,对遗产周边环境进行了大力整治,清除了一批乱搭建的摊点,卫生环境明显好转,脏乱差的状况基本改变。如:高句丽遗迹和沈阳故宫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成功。
(10)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增加。2006年7月,殷墟申遗成功,参观人数陡增10倍。2007年6月,开平碉楼及村落申遗成功,当地游客人数增加了五六倍。2008年6月,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当地游客人数陡增了近30倍。
3.世界遗产保护原则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对世界遗产保护原则做出了明确要求。我国遗产保护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我国遗产保护管理工作。
(1)保护为主原则。无论从《公约》的名称或是宗旨来看,保护遗产无疑是贯穿整个《公约》的精髓和根本所在,也是根据《公约》而发展起来的世界遗产事业的基石。保护是一切利用和传承的基础。
(2)集体保护原则。《公约》的宗旨在于建立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有效制度并通过集体性援助实现全社会共同参与遗产保护。为此,《公约》还设立了有关的国际援助制度以及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基金。
(3)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主要是针对文化遗产而言,包括对遗产的设计、材料工艺或布局以及文化景观的特征及构成的真实性保护。缔约国应为此提供足够的法律保障,建立完善的保护管理机制,制定遗产的保存、管理和开放展示的管理办法。
我国在保护世界遗产真实性方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保护历史原状的问题。历史建筑的维修是否要恢复“金碧辉煌”?这个问题关系到文物保护修缮的理念,关键在于如何尊重和保存文物建筑所承载的一切历史信息,尽可能少干预。二是对于已大部分损坏的文物建筑,原则上不得复建的问题。
(4)完整性原则。完整性原则要求制定完善的保护管理计划,采取充分、有力的保护措施。不仅要保护好遗产本体,而且要充分重视保持遗产及其周边环境(包括设立的缓冲区)的和谐统一,保护遗产及其周边环境之间、遗产与其各组成部分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
四、挑战与对策
1.问题与压力
(1)法规尚不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亟待完善。国家层面还没有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专项法律或行政法规,我国早年申报成功的遗产地也绝大部分没有省级人大制定的专门规章,遗产地保护管理工作仍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的规范和指导。
(2)重申报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遗产所在地人民政府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过度关注世界遗产带来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而忽略了作为世界遗产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其保护管理则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屡屡在世界遗产保护范围内安排采矿、土地开发、毁林种植等影响甚至破坏世界遗产的项目,环境整治也变相成为房地产开发,改变了遗产地周边区域的原有功能和历史风貌,损害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管理体制不顺。遗产地管理机构级别过低,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世界遗产事业发展。此外,无论是人员素质、工作水平还是保护管理权限,均难以适应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要求。
(4)存在安全隐患。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着现实的和潜在的威胁。这种威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自然灾害和风化侵蚀、环境污染等使世界遗产变得更加脆弱不堪;另一方面,人为的建设破坏、管理不善以及盗窃、肆意破坏等所造成的后果甚至比前者更为严重。
(5)旅游压力。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应当是相互促进的。世界遗产保护能有力地推动旅游发展,旅游发展也使世界遗产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其经济收益为世界遗产保护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一些地方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还存在着一些矛盾,部分地方的这种矛盾甚至还很尖锐。
(6)世界遗产文物本体保护维修任务艰巨,经费严重缺乏。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多、规模大,且年代久远,文物本体大都进入脆弱易损、险情频发期,急需保护维修。目前,除了需要进一步加强维修队伍建设以及对一些保护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外,资金严重缺乏已成为制约世界遗产保护的关键因素之一。现行的经费投入体制有待完善。
(7)申遗压力。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中国是唯一的文化遗产连续六年都有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国家。今年来,我国世界遗产数量的稳步增加已引来国际同行,尤其是一些传统意义上遗产大国的关注,世界遗产中心及相关咨询机构从价值申明、保护管理状况、文本编制规范等方面对我国申报项目提出愈发严格的要求。
2.对策研究
(1)关注国际遗产领域最新动态,了解国际保护理念的最新发展,知己知彼,将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纳入国际轨道。
2007年、2008年,国家文物局先后两次与国际遗产领域三大国际组织――UNESCO、ICCROM、ICOMOS合作,在北京联合召开国际研讨会,即:“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和“东亚木结构彩画保护国际研讨会”。会议形成并通过了《北京文件――关于东亚地区文物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和《关于东亚彩画保护的北京备忘录》。这些文件已经是中国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国际权威机构与组织共同制定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文件,对今后东亚地区木结构历史建筑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借鉴国际方式,缓解旅游压力。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联合召开了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强调在制订旅游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要维护遗产地的地方特色、文化和生态环境。ICOMOS也形成了《国际文化旅游》。这些国际和文件都为我们开展遗产地旅游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加强世界遗产保护教育和宣传。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的保护应当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我国长期重视对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年人有关世界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保护好世界遗产。
(4)加强世界遗产保护与学术研究。世界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学术研究领域相当广泛,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学科,今后在世界遗产保护多学科综合研究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随着工作的深入,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今后的10年或20年中,世界遗产的科学研究将会形成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遗产学。
世界遗产理论研究内容包括:① 世界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代表了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精华。② 基于突出普遍价值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原则和措施。③ 世界文化遗产本身及其所依托的地域文化的研究。④ 遗产研究逐渐从实证研究上升到理论研究。
(5)针对国际申遗压力,研究国际世界遗产领域全球战略的优先倾斜项目,如文化线路、跨国申报等,全力以赴做好丝绸之路,大运河的申遗工作。
(6)加强监测巡视和专家咨询。世界遗产监测是指按照国际公认的文物保护准则对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周密的专业检查、审议和评估,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详尽的报告。包括:定期监测和反应性检测。
定期监测:《操作指南》规定,缔约国每六年应按规定格式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一份本国世界遗产保护状况(包括世界遗产保护的主客观条件,一些重大举措的性质、内容及后果的详细记录与说明)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分区域审查这些报告。
反应性监测:反应性监测是指有关国际组织、就某些特定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进行考察、评估,并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报告,再由委员会根据有关国际公约的条款作出相应的反应。反应性监测的结果有可能促成改善某一世界遗产地保护状况和开展国际合作,但也有可能导致遗产委员会将遗产地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甚至将某一遗产地从《世界遗产名录》中删除。
(7)实施五“C”战略。2002年《布达佩斯宣言》提出全球战略目标,即四“C”战略,后经由2007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1届会议完善,最终形成五“C”战略,即世界遗产的可靠性(Credibility)、保护(Conservation)、能力建设(Capacity)、交流沟通(Communication)、社区参与(Community)。
(8)加强《预备名单》管理。《预备名单》实行开放式动态管理,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将自动从《预备名单》上除名,其他具有突出普遍价值、保存状况完好的文化遗产,可由遗产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列入《预备名单》,国家文物局将根据国际世界遗产申报新趋势、新要求,综合衡量各申请点价值和保护管理情况,适时按程序决定其是否列入。对于保存管理状况不佳的《预备名录》项目,实施反应性监测,并考虑根据监测及整改情况,参照《操作指南》,启动警告甚至除名程序。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文化独特性;文化的统一性
《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这本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的一份报告,全书分为十一章,对全球化伦理、多元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中的体现做了基本的阐释,并对多元文化中媒体的应对、性别与文化矛盾、儿童与青少年的教育文化遗产的发展等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最后对文化的研究和文化的政策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多元化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种存在其实也是为了防止文化统治和文化霸权的产生,避免出现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高高踞于其他民族和群体之上,并从自身利益出发来判断行使权利的合法性。
2005年10月2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该公约把文化多样性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他们内部及其间传承。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形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说明不仅文化是多元的,表现文化多元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而这种丰富性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文化多样性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基础
从历史上看,一个地区文化越单一,保守性和排他性也越强,社会和文化发展也就越慢;而开放的、多种文化交流的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较快;凡是文化繁荣发达的地区大多是文化多元共存和文化交流发达的地区。
但不管是什么文化,单一的也好,多元的也好,其实都是在相互影响中走向繁荣的。当今社会的很多文化都带有综合的特点,只有不断与外界保持吸收、交流的状态,文化才能持久更新,而不致走向自我封闭。文化的活力来源于广纳四海,博取众家之长。“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以及中国的唐宋盛世,无不带有浓厚的世界主义精神。今天的西方文化当然也不例外,它的哲学传统继承自希腊,宗教来自中东,科学基础源自中国和伊斯兰世界,主要的人口和语言则来自欧洲,割裂文明与外界的关系,一味坚守所谓的伟大传统,最终只能伤害文明自身。”i文化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静止的,各种不同的文化总是处于相互影响和发展演变之中。没有任何文化能够形成一个封闭存在的整体,所有的文化都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反过来也影响着其他文化。文化整体由于吸纳了各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从而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总的来说,文化总是在差异中进步,在文化的平等对话与交流中繁荣。如果没有文化多样性,就会产生垄断。而垄断只能是少部分人进行资源的占有、享受,使另一些人处于弱势地位。正如书中所说的:“事实上,正是多文化社会所产生的多样性,以及多样性赖以生发的创造性,使这些社会更具有创新能力,更有活力,生存繁衍得更加久远。”ii如果没有多样性的存在,各民族的生活的独特性也就突显不出来。
二、文化多样性强调保持自身的特殊性
如今文化多元的现象被一再强调,但文化多元除了要保持文化多样性外,还蕴含着保持文化自身的独特性。如果没有自身文化的独特性,那么文化多样化这个概念也就无从提及。但事实上我们却还是能在全球化这个语境中看到大众流行文化的风靡带来的潜在危险。我们面对现代文明,几乎不约而同地把现代文明的标志与西方文明简单等同起来。手机、电脑、高速公路、高铁、快递,以及相关的电子元素形成全新的文化生态,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东西使我们的生活呈现出统一化,不管去到什么地方都能买到同一品牌的衣服和食物,这个城市和另一个城市好像没有太大的差别,虽然给我们带来了生活适应上的便利性,却不能不说隐隐地有失望,是一种新鲜感和好奇心被磨灭的失望。所以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自己的文化,坚持本土文化价值观,把文化作为确定自我身份的一种手段和力量之源。
最近几年来,随着非遗的推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学习、了解本土知识。每一个社会都要尊重它的传统,每一个民族必须了解自己的价值系统、信仰和其他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对于各民族成员认识自己、彼此相互交流至关重要。
总之,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保护问题的提出,旨在通过建立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机制,保护各国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避免文化霸权影响下的文化同质化现象。
三、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
以上论述了文化多样性和特殊性,但即使在纷繁复杂的文化多样性之中,也有统一性的存在。就像《创造性破坏》一书中说的:“讽刺的是,艺术家如果学习了太多的外来方法,反而会失去在特定类型上的创造力。当代音乐家贝克是摇滚、乡村和布鲁斯音乐的折中派,他用简洁的方式道出了这一点:‘你无法再写一首纯粹的乡村音乐。你无法再写一首纯粹的阿帕拉契民谣。因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所有人都听过速度金属、鼓打贝司、早期嘻哈。就算你没有受它们的影响,就算你没有使用完这些元素,但它们依然在你的脑子里。’”iii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虽然文化多样性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会有某些统一性。
在文化生产力日益显在的当下,保护文化多样性成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前提和保障。但不管用何种方式去开发利用不同的文化,我们都必须注意要传承历史文化命脉,保证社会的凝聚力和政治的一致性。虽然这里列举的都是不同文化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统一性,但也能从中看出各民族、各地区既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又形成了超越各民族、各地区的共同的文化形态,这种统一性既满足了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生活的需求,又提供了各民族、各地区相互认同、和谐共处的基础。
注释:
i泰勒・考恩.创造性破坏―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M].王志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6.
ii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R].张玉国,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5.
iii泰勒・考恩.创造性破坏―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M].王志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63.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R].张玉国,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2]泰勒・考恩.创造性破坏―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M].王志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