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浅谈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乡镇建筑企业 安全管理 问题 建议
一、乡镇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意义
(一)乡镇建筑企业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必须加强安全管理
由于乡镇建筑企业的法人大多为个人,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欠缺,在施工中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急于完成工程进度,而将安全问题搁置一边,从而为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乡镇建筑企业的员工为农民工,缺乏专门的培训,自身素质也差,造成安全事故的高发(据有关资料显示,建筑工地伤亡事故中,农民工占70%)。同时乡镇建筑企业没有专人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建筑设备陈旧、落后,缺乏对人和设备的安全保护,建筑施工现场违规操作严重等。
(二)乡镇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作用
由于安全管理的不足,使得乡镇建筑企业安全事故率保持较高水平。要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就要加强安全管理,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安全控制的水平。
只有落实安全管理的措施,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第一”的管理方针,切实执行国家安全管理的规范,配合国家安全管理的发展,提高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只有加强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才能得到推行,才能真正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
加强安全管理,可以提高乡镇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为企业赢得良好声誉,为企业在竞争中增加相应的筹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乡镇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建筑企业安全意识不足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建筑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由于我国建筑业的基础薄弱,安全管理技术、安全管理水平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我国乡镇建筑企业的基础更差,员工绝大部分来自农民工,素质较差,安全意识不足,在施工操作中随意性较强,导致安全事故屡禁不止。
(二)乡镇建筑企业对安全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
乡镇建筑企业一般规模不大,由个人筹资组建,受自身资金不足的限制,乡镇建筑企业在建筑市场中竞争力较弱,大多数都是依靠工程转包或分包的手段赢得施工项目。
(三)乡镇建筑缺失必要的安全投入
安全技术与设施的投入,是保障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的不规范,垫资、违规分包等现象严重,使得乡镇建筑企业缺乏资金投入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发放不足,或者安全防护用品质量较差,难以发挥相应的保护作用。
(四)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由于受工期和进度的限制,乡镇建筑企业对现场没有经过仔细的平整,导致施工现场高低起伏,排水不畅;材料与各种废料胡乱堆放,阻塞施工道路;施工现场没有封闭或封闭不严地,施工现场没有相应的灭火器材;兼做住宿的施工工地,缺乏诸如厕所等的配套设施;施工现场标牌悬挂不当,安全标志不明显等。施工现场诸多现象的存在,使现场管理混乱,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给安全事故埋下了祸根。
三、改进乡镇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增强企业的安全意识
在任何管理中,人的因素都是最为重要的。因此,乡镇建筑企业必须强化“安全第一”的意识,树立全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使企业至上而下形成安全预防机制,做到安全无小事,切实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操作标准,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脚手架、施工用电、电梯、塔吊等施工机具的操作规范。从细节抓起,认真对待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排除安全事故隐患。
(二)加强舆论引导的作用
政府应该利用舆论引导的优势,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不断强化乡镇建筑企业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利用事故案例,使企业认识到安全事故的危害,充分重视安全管理,自觉加强安全管理。同时,基于乡镇建筑企业基础的薄弱,政府应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知识培训,从整体上提高农民工的自我防护能力,使农民工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自觉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三)建立安全经费保障机制
乡镇建筑企业通过预留安全经费或筹资等行为,确定必要的安全经费投入,使安全保护措施到位。建筑市场应该建立有效的安全经费保障机制,确定标的中安全经费的比例,在施工过程中,实施专款专用,保障乡镇建筑企业有相应的安全投入经费保障,以便使其有足够的资金购置安全设施,配备质优的安全防护用品,从而减少事故隐患。
(四)规范施工现场管理
乡镇建筑企业应该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定施工现场的标准,诸如保障施工现场的平整,对施工现场继续封闭,严格禁止外来人随便进出工地,禁止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住宿等。监理机构的安全管理人员应该督促乡镇建筑企业配备灭火器材,正确悬挂安全标识,促使其规范施工现场的管理,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我国乡镇建筑企业由于实力较弱、基础差,资金严重不足等特点,造成乡镇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意识较差,对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员工自我防护能力不足,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乡镇建筑企业的规模化发展。为了使乡镇建筑企业增强竞争力,有必要根据乡镇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从而提高其安全管理水平,并推动乡镇建筑企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德均.浅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8(13)
关键词:石油;安全生产;HSE管理;体系建设
石油化工产业作为典型的高危行业,非常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特别是由于石油产品的易燃易爆易腐蚀、有毒有害等特性[1]。因此,石油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在20世纪80年生了几次损失较大的石油安全生产事故,在此之后,安全生产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企业管理层也逐渐认识到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性[2]。HSE作为完整的管理体系对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和安全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1我国石油企业安全管理情况分析
我国当前的是由企业安全建设与管理现状可以分为几个不同梯队[3]。第一梯队主要以国际跨国公司为主,这些大型企业的设备和生产工艺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生产安全管理方面有着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第二梯队则是以我国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为代表的三大石油公司。这三大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企业生产和安全管理制度[4]。在吸取国外发达国家生产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石油企业生产管理现状逐渐发展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石油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而第三梯队则主要是是由企业系统,这些企业有一定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但是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生产设备、管理体系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安全隐患较多,事故也较多[5]。
2石油化工生产安全管理的问题分析
2.1安全管理理念滞后
我国当前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理念还相对较为裸游,虽然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很充分,但是在怎样开展生产安全管理,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面还缺乏认识。从企业的管理层到员工,都普遍存在这一现象,而这也是影响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2.2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
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特别是在竞争日益严峻的市场环境中,只有通过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来预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生命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当前我国部分石油化工企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这也是影响安全管理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3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
3.1建立完善安全管理机构
对石油化工企业来说,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首先是决策层。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应当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等决策层,主要从企业战略的层面对企业的生产安全、作业环境安全、劳动安全、环保等安全工作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对公司规划的执行进行指导。其次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修订小组。其职责主要是制定一系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完善制度,督促安全生产人员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最后则是生产岗位的安全监督工作小组。这一部分既是安全生产制度的执行者又是监督者,即要对石油生产一线安全工作负责又要监督和执行其他员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是保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的重要部分。
3.2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培训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关系到每一名员工的切身利益,要让每一名员工都认识到石油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在企业内部定期不定期的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工作,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模式,例如,可印制发放安全生产知识手册,举办安全生产知识讲座,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组织安全生产有奖答疑等活动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另外,还应当在员工的日常工作过程中注重安全生产意识的培养,将安全生产意识深入员工内心。增强员工工作执行力的同时拓展员工的视野,更新员工的安全生产思维模式。
3.3安全生产管理落实措施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以后只有切实落实到位才能保证实现安全生产。因此,要不断细化分解安全生产的具体落实措施,集中力量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的薄弱环节,做好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和监督约束。(1)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模式。安全生产的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企业生产安全稳定,因此,要注重根据目标情况的变动来发现隐患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及时消除隐患,从源头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从大到小,从小到细,从根本上提高安全生产水平。(2)强化安全管理检查。加强现行的安全管理例行检查、专业检查、巡回检查和抽样检查工作,对安全隐患发生的源头、有可能发展的状态、生产设施设备、操作人员行为、生产环节等状态及时掌握和了解。掌握动态安全生产信息,为安全决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
4HSE体系建设
作为当前国际石油、石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工作模式,HSE管理体系是石油化工企业进入国际舞台的通行证。HSE体系以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为主要理念,注重安全预防和全员参与,是一种持续建设型的安全管理体系,其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内部安全风险的识别与评价,同时对外界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以此来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实现石油化工企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的最终目标。
4.1建设以人为本的石油安全文化
石油化工企业建立HSE管理体系的基础是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的推行,只有让所有企业员工都意识到“我要安全”这一理念,并将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通过事先预防和持续改进体现出来,时时刻刻将安全铭记于心,将安全生产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落实到行动上,自觉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要通过系统的管理,将HSE管理体系建设标准进行规范和补充,将其转化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将石油安全文化孕育其中,从关心人、保护人和尊重人的角度出发,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从而使企业的效益达到最大化。
4.2强化管理项目,深入管理理念
首先,严格遵循HSE体系的要求,落实“属地管理、直线责任、有感领导”的要求,在相关项目开工之前提前识别潜在危险源并将工作计划上报分管领导和安全员审核备案。其次,要强化“属地管理”工作理念,明确“干工作必须先干好安全”的理念,将岗位安全职责划入业绩考核范畴。最后,要强化员工与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有意识的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技能,强化安全管理力度,保证安全工作目标的实现。
4.3引进先进的安全生产设备
先进的生产设备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石油生产加工的设备业需要不断的更新换代,现代化和信息化的生产设备不仅能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也能很好的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因此,要重视对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更新换代,要实现企业安全设备的有效管理,降低企业的安全事故发生率。通过分析我们发现,HSE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与核心内容是一致的,以此,对石油行业和石油化工企业来说,可以以HSE管理体系为基础,以国家要求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目标为要求,在企业中推行建设HSE管理体系,从而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企业安全管理的分散要素有效融合起来,通过完善、健全的综合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实现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综上所述,要实现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稳定提高,就必须要以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为基础,通过高效、稳定和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保证企业日常生产的规范性、合理性与安全性。通过建立起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将情感人融入安全管理,做到以人为本,从而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目标,在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同时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朱福军.浅谈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管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8(25):123.
[2]于菲菲,田文浩,王廷春.石油化工企业过程安全管理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04:112-115.
[3]王超.浅谈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03:68.
[4]杨书武.关于对加强石油化工企业生产中的安全管理的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02(23):222.
关键字:信息时代;电子信息
安全管理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其主要特点是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甚至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影响也越来越大。另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人们的一些隐私和个人信息很容易被泄露,进而导致经济财产受到损失。因而,该如何加强电子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就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1加强电子信息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互联网和电脑的普遍应用,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瞬间被缩短,沟通和交流也变得越来越便利,可能前一分钟发生的事,后一分钟你的朋友就知道了。同时,人们对世界的了解和认识也是分分钟的事,一台电脑加一根网线,就可随时了解天下大事,关注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政策,了解一整天的天气变化,甚至何时出现流星雨之类的问题,都可在网络上得到答案。然而,与人们关系如此密切的互联网一旦出现问题,给人们带来的损失和伤害也是巨大的,因此,加强对电子信息的安全管理就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可有效维持网络秩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人们对电脑和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很多人也愿意将一些信息放到网上,或者使用网络进行即时沟通,这就使得个人信息被放置到网络上的几率越来越大,电子信息的使用日益普遍。然而问题随之而来,网络毕竟是脆弱的,网络安全做得再好也是通过人脑来写的程序,其中必然存在一些漏洞,因此病毒、黑客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威胁着电子信息的安全管理。因而,加强对电子信息的安全管理,可有效维护网络秩序的安全性,使电子信息能更好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充分发挥其便利性和快捷性。可使人们充分认识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网络信息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大众,因而,推进电子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可提高大众对信息安全的了解和认识,使其在日常使用电脑时注意查杀病毒,做到有病毒早发现早解决,以及时排除电子信息的安全隐患问题。另外,对于一些不良网站和信息,人们最好不要因为好奇心的促使点开进入,以保障电脑里储存的信息的安全,从而做好电子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可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正常发展秩序,电子信息的安全管理,可保障企业和个人所获得的信息是安全的,并能根据该信息作出相应的决策,从而走上良性发展轨道。企业和个人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其稳定持续发展必将带来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电子信息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势必产生一些对维持社会稳定不利的因素。
2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现状
如今的社会是信息的天下,其最大特点就是信息流动性极强,当然其便利性也早已使越来越多的人依赖性变强,节约了人们的时间成本。例如,电商的普及,使人们坐在屋里动动手指,即可买到需要的东西。而卖东西的人,不但省去了租店面的费用,并且货物中间环节的缩短,也使他们能收获更大的利润。有些企业甚至使用视频开会,或者举行电话会议,这都是电子信息所带来的便捷。在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电子信息的应用更加广泛,比如网上挂号或者电话挂号,中学生就学的电脑派位等,这都是电子信息所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快捷。然而,电子信息的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其影响和危害也是非常大的,比如网络诈骗,现在所发生的事件已经数不胜数,很多人被骗,损失了大量钱财,甚至身体受到伤害。此类由于电子信息泄露而出现的安全问题,防不胜防,已经对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
3威胁电子信息安全的因素
病毒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这里所说的病毒是一种电子程序,是被人为植入一些网站或者下载链接中,而普通电脑用户一旦打开该网站或者点击该链接,则病毒即被植入电脑,使电脑无法正常使用,甚至会被远程操控,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轻者电脑无法使用,严重者会导致财产受损。系统如果出现漏洞,也可威胁电子信息安全。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电脑系统升级换代的频率非常快,而有些人由于对电脑的认识不足,认为电脑一旦装好,就不用管了,一直使用就行了,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念。电脑系统开发公司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漏洞修补方案,用户只有定期进行修补,才能保证电脑系统没有漏洞,减少信息泄露的威胁,保证电子信息安全。非法入侵私人电脑的黑客危害极大。黑客能通过自行编写程序入侵私人电脑,从而获取电子信息,甚至是商业秘密,从而谋取不正当利益,给社会稳定带来不稳定因素。
4加强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措施
普及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知识。电子信息的安全,不仅仅关系着普通大众的财产安全,还关系着社会稳定和经济长期持续发展,因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普及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知识。电视、电台可定期播放有关防范措施,报纸可开辟专栏普及相关知识,还可定期举办讲座,以使人们对其有更深刻的认识。加强对网络系统的监管。网络系统也需要警察来维持秩序,一旦发现病毒或者危险分子,可及时将其抓捕归案,将损失防范于未然。国家需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我国作为一个法治国家,法律是先锋,完善的电子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必然像一把利剑一般,使坏人有所畏惧,不敢做危害人们的事。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的电子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是关系着千千万万大众的重要问题。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财产损失。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电子信息安全管理,将问题消灭于萌芽,从而使互联网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参考文献
[1]曲照言.浅谈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电子信息安全管理[J],消费电子,2014
[2]丁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任成伟.浅谈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电子信息安全管理[J].电子制作,2015
[4]陈越我.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电子信息安全管理探讨[J].通讯世界,2015
关键词:公路工程 安全管理 现状 分析 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c)-0146-02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处于核心位置。公路工程安全管理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首先是安全管理公路工程,了解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能否满足相关的规定;其次是安全管理施工设备和施工人员[1,2]。公路工程安全管理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管理时比较困难,虽然随着公路工程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还是存在一些安全问题。
1 公路工程安全管理现状
现在我国公路安全管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 安全监督管理力度比较小
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公路工程监督管理部门应该根据需要进行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体系的制定,提高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实际力度[3]。但就实际而言,我国很多公路工程监督管理部门本身便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监管人员比较少、安全监管的力度比较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给公路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造成了影响。
1.2 工程安全责任没有落实到位
根据调查研究能够发现,很多公路工程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经常存在忽视安全管理,产生安全责任意识缺乏的情况。很多工程监管部门并没有全面地认识安全责任,在施工时,也没有根据需要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隐患。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还经常存在安全责任意识缺乏、过度重视生产,而轻视安全管理的情况,没有做好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培训的时候也仅仅是走过场,这会直接导致安全管理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安全责任的落实也比较困难。
1.3 安全管理评价指标缺乏
我国公路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时,其安全评估一般是通过政府的相关部门完成的,安全检查时被动性明显,只可以静态地反映存在的安全问题,相关的评分也无法很好地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情况反映出来。这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全管理评价指标的制定,重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加强。
1.4 市场调节以及激励机制严重缺乏
在公路工程行业中仅仅通过法律方面的约束,要求施工企业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起到的效果比较差,想要改变现状,便应该重视市场调节的使用,通过市场调节,将以往的被动执行,转化成为主动的实施,这样能够很好地将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积极性调动起来,施工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的压力,会不断根据需要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重视自身责任的履行,企业安全业绩也会有明显提高。激励机制的存在对企业安全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但现在安全机制也不够完善,无法调动企业进行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5 进行安全管理的时候,投入资金比较少
现在,公路工程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公路工程施工企业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不断提高企业本身的竞争力,在进行工程招投标时会压低成本,在施工的时候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也会利用压缩财政支出的办法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在压缩成本的时候,首先被压缩的便是安全管理方面的自出。若是在公路工程施工的时候,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少,这会导致施工中的安全设施水平比较差,无法达到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准,施工时经常会存在施工安全设备老化或陈旧的情况;施工人员在生产时需要的安全防护用品也无法完全到位。这会直接导致施工人员所处的施工环境安全隐患比较多,不但公路工程安全无法保证,施工人员本身的人身安全也会受到很严重的威胁。
2 做好公路工程安全管理的策略
2.1 完善公路安全管理机制
安全管理机制是否完善关系到公路施工项目是否能够达到安全生产的标准,因此,施工单位或公路所有权企业应当及时组建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管理机制,并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严格掌控: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能,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进行安全生产的监督;安全管理机制要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管理人员参与管理机制的建设,才能更好地加强公路施工的安全性。
2.2 在施工中要制定好安全管理的目标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制定具体、明确的管理目标,设定好目标管理体系,要突出重点,突出管理的特点。同时,要求所有相关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实施,一旦发现有违背制度行事的行为,要给予严格的惩处。
2.3 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有效安全管理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是确保公路正常施工的保障,要确保整个施工过程中机械的正常运行必须要有好的施工环境,科学的停放机械设备,停放的位置要合理有序,便于机械的进出,在大型机械设备需要转移时,不会影响到工地的施工,也不会造成交通的堵塞,而且不能停放在交通要道上面,避免出现重大事故阻碍人员的疏散。
2.4 加大安全生产经费的投入力度
安全生产需要投入的经费较大,这样才能有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安全生产中,才能有效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能有效地确保员工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降低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2.5 采购安全性能高的机械设备和施工原材料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如果机械设备和施工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势必会为施工过程埋下安全隐患。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把控采购环节,加强监管,保证把资金用在刀刃上。采购人员必须严格根据工程项目的需求采购各种原材料并选择质量过关的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对机械设备和原材料也要进行不定时的检测,以免因为突发意外造成安全事故。
3 Y语
在公路工程施工的时候,进行安全管理对整个工程非常重要,并且公路工程安全管理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做好安全管理会为施工人员的安全提供保证。这便要求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根据需要健全相关的机制,落实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的实际水平,推动公路工程行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中庆,黄磊.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2(5):265-266.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行为活动基本离不开建筑,在这样的情形下,建筑行业发展最快,突飞猛进。
1 安全管理事故的原因分析
1.1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直接原因。所谓人的原因,是指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人在生产活动中,具体不安全行为有:操作错误(启动操作不给信号、忘记关设备)、奔跑作业、送料过快、以不安全的速度作业;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操作;物体的摆放不安全;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在起吊物下停留作业;机器运转时加油、清洁、修理;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未使用防护用品;不安全着装;工作时说笑打闹、带电作业等。
1.2 物(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对建筑行业来说,“物”包括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设备、材料、半成品、燃料、施工机械、机具、设施等。不安全的情况有:施工电梯的限位失灵,造成冒顶;塔吊的钢丝绳脱丝;未及时更换,造成钢丝绳断裂,掉物坠落;电锯等用电设备电线老化,造成电线失火等。
1.3 不良的生产环境对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产生负面影响。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直接引起的。但不考虑客观的情况而一概指责施工人员的“粗心大意”“疏忽”也是片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还应当进一步研究造成人过失的背景条件,即不安全环境,如照明光线过暗或过强导致作业现场视物不清;作业场所狭窄、杂乱;地面有油或其他影响环境的东西等。与建筑行业紧密相关的环境,就是施工现场。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筑施工企业在政府的计划指令下进行施工,其生产经营活动相对简单,从业人员相对固定,其技能和素质相对稳定,国家安全生产的标准规范还能得到贯彻落实。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活动日趋活跃和复杂,相当一部分未经过系统教育培训的非专业人员负责施工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由于其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到位,重效益轻安全、重进度轻安全,其安全工作常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以安全技术管理为例,项目经理组织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是两张皮,不具有针对性、指导性。
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关键
当前,我国的经济关系仍处在深刻的变动之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整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依法治国、有法必依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新形势的需要。
4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4.1 思想认识方面。必须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4.2 人员管理方面。a.对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坚持培训和考核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培训中不仅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等安全知识的常规教育,而且要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让每一个从业人员都掌握本工种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取得上岗证后再准许上岗工作。所有工种都要做到人人持证上岗,并坚持搞好每天的例会教育和班组班前活动,要将安全技术交底真正交到每一个作业人员的心中,做到安全教育工作在前,施工操作在后;b.明确安全生产是管理人员的责任,明确管理人员的工作义务和权利。管理人员安排使用当中,以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和安全意识教育为中心思想,抽调年富力强、业务精干、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安全管理队伍,使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轨道。3)设备设施管理方面。a.要积极保障和增加安全投入,保障施工现场使用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具),并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同时对一些老化的生产设备要及时进行改造或更新,对不能满足安全技术要求的要坚决淘汰,决不能带病运转; b.设备的操作及检修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管理规范标准,使用者要切实做到用好、管好、维护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懂性能、懂结构、懂原理、懂用途。4)制度措施方面。a.要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考核到位,奖惩明确;b.要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保证施工现场的从业人员和生产设备始终保持稳定的良好状态; c.安全检查工作的制度化,一方面,把定期和不定期的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形成制度;另一方面,在职工中广泛开展“三查三看”安全活动。三查是一查自己岗位上的安全情况、二查自己的安全意识、三查安全防护做得如何;三看是一看本岗位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二看自己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规定和劳动纪律的情况如何、三看自己周围遵章作业的典型。通过组织检查和职工自查,确保各类事故隐患早发现、早排除,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总之,施工现场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聚焦点,是整个施工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必须下大力量抓实、抓好,努力将各类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长期经验的总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一方针。
参考文献:
[1]孔德明.浅谈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 2010, 36(16): 191-192.
关键词: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
近年来,我国的火灾事故频发,而火灾处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则成为提高灭火救援工作质量、减少人员伤亡、降低损失的关键。为此,应提高消防安全管理的质量,这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来得以实现。对于消防工作来说,预防是重点,即所谓的防患于未然,对于在救援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伤亡事故,应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从而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1 救援中出现伤亡问题的主要原因
1.1 没有真正了解现场的具体情况
1.1.1 工作粗心,没有细致、全面地进行火情侦察
在开展救援行动前,进行认真细致的火情侦查对灭火救援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各种失误,如对于火情侦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把重心放在了消防员到场先出水上。没有充分认识到火灾的危险性,根据主观判断和个人经验,忽视救援工作的艰难性和复杂性。由于工作经验和心理素质等因素,被火灾现场的紧张气氛所影响,没有进行火情侦查,急于实施救援行动。
1.1.2 没有针对性强的灭火救援预案
科学合理的救援预案是灭火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同时也是指挥员工作能力的体现。然而,救援预案的制订必须是建立在对现场情况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的,一些指挥员对于灭火救援预案的重视程度不足,这就导致了在工作中不够认真负责,没有对现场的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很多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对于失火单位的情况,如建筑结构、内部布局以及火灾危险性等知之甚少。对于火灾事故演习也较为敷衍,缺乏时效性。火灾发生后,往往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缺乏目的性,这样就直接导致救援效果不佳,以及不必要的伤亡事故的发生。
1.2 没有到位地落实自我防护措施
1.2.1 防护装备的种类和数量缺乏
一些消防单位只重视消防员防护装备的数量而忽视其质量。在实际工作中,有一些防护装备的使用效率并不高,但是不能因此而闲置不用。同时,对于防护装备的配置,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规定,然而不按照标准进行配置的情况却时有发生,此外还存在着防护设备不够先进、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等问题。上述问题使得消防人员的火场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1.2.2 不合理地使用装备
对于消防装备的使用,同样有着详细的管理制度,然而在制度落实方面,却没有做到位。一些消防单位在训练中没有对装备的操作进行熟练的掌握,一旦火灾发生,就会导致操作不合理、不熟练的现象发生,无法做到临危不乱,增加了出现人员伤亡的几率。
1.3 不到位的组织指挥
1.3.1 指挥员未正确预见现场的危险
年轻的指挥员是消防队伍的生力军,为消防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他们有着较高的工作热情,然而专业知识却不够丰富,同时在经验方面也有所欠缺。所以,气氛紧张的火场,往往能影响他们的情绪,从而影响他们的判断力,导致决策能力下降,进行引发不必要的伤亡。
1.3.2 指挥员专业知识的缺乏
建筑结构复杂程度的日益增加,给火灾救援工作也带来了一定难度。有些灾害较为复杂,如地下或高层火灾以及气体泄漏的处置,这些都要求指挥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在实际的救援工作中,经常会发生两种错误。首先,防御不够积极。对于火灾的发展预测出现失误,对于自身战斗力了解不够。其次,对于火灾现场的情况,指挥员的判断出现了失误。在火灾现场,往往存在着很多的潜在危险,而这些潜在的危险又常常是引发重大事故的根源。对于中毒和爆炸等事故,对于其征兆判断不准确,从而导致调整和部署较为盲目,缺乏针对性,一旦遇到突发事故则准备不足。
1.3.3 消防通信保障能力不足
消防无线通信三级组网是保证各级指挥员战术意图落实的根本。通信不畅会造成消防队员的各自为战,如果是在大型的灭火救援现场,各参战单位间信息的不畅,不仅影响救援的成败,对消防队员也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
2 加强灭火救援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
2.1 加强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增强消防官兵的安全意识是提高灭火救援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应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工作,使每一位消防官兵都具备丰富的救援知识和熟练的救援技能。
2.2 增加实战性训练,提高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
2.2.1 从实战的角度出发进行训练,以装备为基础制定训练操法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一些新技术和新设备也广泛应用于消防队伍中,通过人和设备的有机结合,使得消防队伍的战斗力获得显著提升。当前工作的重心,就是努力提高灭火救援的作战能力。因此,对于新的装备,必须能够对于其性能做到熟练的掌握,这样在灭火救援中才能灵活正确地使用,形成操法,提高消防队伍的战斗力。
2.2.2 从实战的需要出发进行训练,训练要以救援需要为依据
树立科学的训练观,突出基地训练、组合训练和实战应用性训练。例如,在灭火救援中,如何进行破拆、如何制定救人方案、如何避免爆炸等,经训练使官兵的综合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不断提高。
2.2.3 进行创新性的训练,丰富形式,利用各种场地
要根据参训人员的不同,开展不同的训练。以此使官兵综合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得到提高。
2.3 科学有效地进行灭火救援
2.3.1 指挥员的决策应该充分考虑安全
指挥员的决策十分重要,而正确的决策则是建立在对于火势发展和险情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指挥官兵采取有效的行动,进而消灭险情。在火灾救援工作中,要掌握时机、明确重点,充分做好救援准备。对于兵力的部署,也同样重要,应根据火场的实际情况和官兵的个人因素,如技能水平和实战经验等,进行合理的部署。对于战术的选择,更加要灵活运用,同时还要注意合理正确地选用灭火剂。
2.3.2 选择正确的进攻阵地
选择阵地要注意以下两点:是否依靠承重墙,要对墙的承重、有无变形等进行科学推断,在非承重墙、屋顶等下面严禁站立;是否有水泥等材料因受热掉落的现象。
2.3.3 消防员的常规防护装备一件也不可缺少
防护装备在日常的救援行动中运用的最普遍,它能够保证消防人员在大部分的救援中免受伤害。同时,基本装备的保养对于灭火抢险成败和自身安全也有直接影响,所以,要充分重视常规装备的配备和保养,以充分确保安全。
2.4 强化专业知识,增强救援能力
当前,高层建筑林立,石化企业密布,地下建筑增多,致使火灾发生的频率大增,处理难度不断增大。面对新情况,各级指挥员要认识清楚,更新观念,增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救援指挥能力,以满足形势变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周俊杰.浅谈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11(2):1.
[2]张华.浅谈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J].中国消防在线,2011(12):2-3.
[3]王建凯,陈雷.加强灭火救援行动中的安全管理的探索[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6.
[4]吴雷昆.浅谈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2,8.
【关键词】隧道;施工安全;问题;措施、建议
0.引言
施工安全不仅会影响到隧道施工的质量以及隧道施工的效率,而且会对国家的财产安全形成巨大的威胁,并会对隧道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附近生活人们的生命安全形成巨大儿威胁。是否能够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施行相应的隧道安全管理措施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关键。隧道安全管理会受到众多安全因素的影响,安全措施的实行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本文接下来对于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1.隧道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乏施工安全意识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生产安全意识的淡薄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生产安全生产规律认识不足、对于隧道施工的安全规律认识不足、对于隧道施工新技术的不了解,对于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缺乏科学的规划都是目前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所主要面临的问题。如果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规律认识不足,就无法根据隧道施工安全的实际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避免安全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就不能实现对于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对于隧道施工过程中的要求与技术的理解存在偏差,就不能根据隧道施工所面临的实际的情况,新的要求以及新的标准进行施工,就可能出现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就无法理解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也就无法处理隧道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安全问题。
1.2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利
隧道安全管理措施的制定都是经过科学的论证,来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目前几乎所有的隧道施工单位虽然都有相应的安全管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大部门企业在执行力度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安全管理没有对相关的责任人进行明确,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后也无法明确事故责任的归属。相关的安全责任制度不明确给管理人员消极的应对安全管理措施埋下了隐患。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隧道安全管理的人员往往不是企业的员工,安全管理人员往往是以兼职的形式存在于企业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隧道安全管理人员在各项福利待遇方面和企业的正式员工存在很大的差别,这对于安全施工管理人员的施工热情是一个打击,所以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就会难免出现疏漏。
1.3缺乏相应的安全教育
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具有施工难度大以及施工程序较为复杂的特点,所以出现安全问题的几率非常大,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于隧道施工人员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但是该问题却没有引起施工企业足够的重视,大多数施工企业重视的是项目的争取以及施工进度的督促,大多数企业却忽视了安全教育这个问题。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对于该问题的理解也存在不到位的情况,缺乏安全管理的意识,将安全管理工作视为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绝大多数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都没有招聘相应的安全管理技术人才,而是随便安排给了企业的老员工,这是目前施工企业所普遍存在的问题。
1.4企业对于安全问题缺乏相应的奖惩制度
虽然目前在大多数的施工企业中都建立起了安全问题的奖惩制度,但是奖惩制度的执行却存在很大的问题。执行力度不够甚至不执行是目前施工企业存在的普遍的问题。在企业出现安全事故事故之后企业往往考虑的是如何应对家属应对媒体,而没有对相关的安全责任人进行处罚,对于安全管理做的较好的部门也没有进行相应的奖励,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思考
2.1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意识
安全意识的加强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号阶段,要尽量落到实处。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将安全生产管理的意识渗入到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对于能采用较为安全措施的不采用较为危险的工作方式。真正实现在每个环节中安全意识的到位。
2.2明确安全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制度
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必须落到实处,落到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首先确定领导和安全管理负责人的职责以及明确相应的责任,唯有这样安全管理制度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在安全事故发生制度一定要启用追责制度,对于安全问题的责任人进行严厉的处罚。在整个安全管理体系中要做到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紧密结合,做到无缝衔接,每个环节都具有相应的安全事故责任人。
2.3安全管理措施的维护和执行
在企业的安全措施制定之后只有不时的对安全管理措施进行维护以及强化安全管理措施的执行才会使得安全管理措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该环节也是安全措施是否能够正常执行的主要环节。安全管理措施包括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的基础设施。这些都是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维护的以便使得其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其作用。
2.4奖惩制度的落实
奖惩制度只有落实到位才能够激发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在相应的事故责任人必须要做到追责到底的态度。严格执行既定的安全事故责任处罚机制严重的移交公安机关。对于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做出成绩的,有效减少了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安全问题的要做出相应的奖励措施,使得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安全管理过程当中去。
3.结语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铁路以及公路的隧道施工工程也在不断增多,隧道施工工程的增多使得我国面临着隧道施工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目前我国隧道施工面临着诸多安全方面的问题如安全意识的缺乏,安全制度的不规范,安全教育的不重视以及相应的奖惩制度执行不力,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的措施,以期减少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科]
【参考文献】
[1]姜恩特,赵瑜.浅谈公路工程中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4).
[2]吕珩.浅谈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2(08).
[3]尹世洁.试论公路施工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2014(20).
关键词:场站;天然气;安全
0引言
输气站是天然气管道输送中的关键,其安全管理工作是切实保障员工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的根本。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主要反映了公司在天然气行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前进方向。本文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及场站运行情况,结合江西天然气的发展要求,浅谈几点对输气站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看法。场站是为了共同完成公司输气生产任务,而由一定数量的操作人员或工作人员在有统一指挥、明确分工和密切配合的基础上所组成的一个工作集体;也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前线。安全管理必须“软”“硬”兼施:
1安全“硬”管理
(1)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安全管理的制度是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良好的制度才能保证安全工作的展开。建立和完善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按照符合安全生产的科学规律进行生产活动,这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是场站安全管理的核心,是每个场站员工必须了解掌握的。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普及,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识别、场站事故分析及处理和场站安全标准化的建设,其中安全管理框架中的精细化管理是核心。
(2)有一个技术过硬、敢抓敢管、重视安全生产的领导团队。场站领导层担负着对场站的日常生产和行政工作进行统一指挥、统一安排的重责,是安全生产的基层组织者和责任人。
(3)重视安全预防工作。做好安全理念的思想预防工作,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杜绝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做好安全行为的预防工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杜绝三违,完善标准化建设,规范员工行为;做好安全技术预防工作,加大安全技术培训力度,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针对性技术培训,从个人技能着手,以提高人员技术水平为预防的立足点。
(4)安全管理必须落到实处。抓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务实,任何不务实、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都是不可取的,管理的松散造成懒惰的惯性思维;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相关操作规程,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不折不扣的执行,而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平时工作中一点一滴的积累,只有实实在在的行动,扎扎实实的安全工作,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5)安全工作必须有始有终。发现了安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最终将安全隐患消除。在实际工作中,杜绝处理隐患拖泥带水,不够果断,以至于旧问题未解决,新问题又出现;场站管理中必须实时跟进隐患处理状况,杜绝上报隐患后不闻不问,任由上级部门处理的情况发生。
2安全“软”管理
(1)工作环境。为员工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合理的工作场站和空间环境,使场站办公管理及文化兼施提升一个新层次。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及企业文化是加强人员责任心、企业归属感的前提,也是工作态度的坚实基础。若若忽视工作环境的建设,至少会出现如下三方面的负面影响。1)不利于优秀员工的保留与成长。2)缺乏创新的氛围,不利于团队创造力的培养。3)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归属感弱。场站的工作地方关乎两个区域:工艺区与生活区。干净整洁的工艺设备及管线,良好的生活环境,这些看的见得工作环境容易做好,往往场站的工作氛围却比较艰难。一个融洽、积极的氛围需要每个人的及时沟通,共同营造,因为每个人在自己固定的岗位上,做好这份工作就必须与他人沟通,让他人认识并了解我们的工作理由、方法及预期要完成的目标;场站的领导团队与员工之间也必须做好沟通,及时了解员工的情况,帮助员工解决矛盾,共同营造出一个团结、和睦、互爱、互敬的工作环境。
(2)人员素养。我们不缺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人员素质是指一个人学识、才华、品德、风格等方面的基本素质,责任心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素质。工作意味着责任,有了责任心,就会使我们树立敬业勤业意识,把克服阻力、解决困难作为一种勇于担当的责任、推进工作的动力,以不完成任务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强烈意识,加快工作节奏,消除安全隐患,高效完成任务。场站是由安全生产关系产生的责任,作为一个团队的基本不是以权利服人,而是信赖;基层领导团队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信赖会让场站更加相互团结,正是这份责任,能够更好的提高场站对于安全生产工作落实的执行力,才能够更好的为安全生产服务。
(3)奖惩条例。严格的奖惩制度是企业执行力的重要保证。员工因各自的出身、教育、成长环境、个人理想、工作层面等不同是有差异性的,如果没有安全奖惩制度的制约和激励,很难要求他们面对同样的安全制度时能自觉的遵守。激励制度是积极的、主动的、带有鼓励性的,是对员工的肯定,能够持续或渐进式的提高效率和发挥潜力,占主导地位;惩罚是对员工的否定,仅仅是对奖励制度的补充和辅助。科学、合理的制定奖惩制度才能使企业形成强大的合力。在基层场站管理中,要做到公平公正、赏罚分明。对于工作中积极向上、不畏艰苦为场站的安全生产而全心全意付出的员工,要给予相应的激励;对于工作中态度不够认真,遇事推诿,耍“小聪明”的员工,要做出相应的惩罚。
3总结及建议
由于输气站问题比较多,直接面对着各类的潜在安全隐患,能够及时的发现隐患,解决问题是目前输气站安全管理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对待基层场站的安全工作,首先要从思想上消除懒散、懈怠的情绪,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以站长为核心的领导团队为重点,力求实效,将安全工作融入工作习惯当中,以发现隐患、解决隐患为动力,推动安全工作的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是没有捷径的,只有在“硬”管理下,坚持制度,狠抓落实;同时在“软”管理下,提升个人责任感,将安全融入到工作中的一点一滴。归根结底,只有全员参与,共同营造,从细节入手,注重日常基础工作,场站的安全管理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延远.浅谈输气站安全生产管理的心得体会[J].中国石油石化健康、安全、环保技术交流大会,2012.
关键词:企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方法。
1.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在新形势下,企业的安全生产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在经济告诉发展、企业各方面出现明显变化的今天,如何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解决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是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当前企业面临的新形势是:成本压力增大、生产周期缩短、外来从业人员数量的增加、企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参差不齐等都为企业的管理、尤其是企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新课题。所以,企业在生产过程和经营活动中,应该始终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安全管理理念,持续积极主动地分析并处理企业安全管理中应经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性。该管理长效机制内容应该包括:促进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标准的编制;落实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积极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质量工作标准化,明确安全管理的目标与任务,实现企业不同部门与环节之间安全生产的结合,不仅让互相协调,而且互相促进;深刻认识到影响职业危害、作业环境以及生产设备的潜在危险因素,明确影响安全生产的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区域以及部位等,并遵照国家的相关技术标准对其安全质量技术状态进行评价和规范,有效控制和管理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状态及其行为;制定并认真执行企业安全生产的联动考核机制以及生产奖惩机制,有序处理安全生产事故,并对安全生产责任进行追究。
2.企业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途径
2.1重视安全培训,提升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企业的和谐关键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公司坚持把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发动人人参与安全管理,作为公司有效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前提。通过安全培训,使他们充分了解在安全生产上企业和谐提出了安全是效益,安全足效果、安全是效率。
企业每年要以安全生产和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安全质量标准化、职业卫生、安全操作知识为主要教育培训内容,举办各类安全知识培训班,培训各类人员均。通过培训,切实增强企业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操作技能。在工程系统的安全培训中,需要打破传统的师徒传教模式,引入先进的以三维动画教材文施培训的方法,使安全规则统一化、唯一化、程序化和形象化,大大提高了培训质量。
初次之外,还要高度重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积极培养具有高度竞争优势的高素质职工,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安全运行提供人才资源方面的支持。
2.2加大安全管理投入,降低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风险系数
企业应该把引进先进生产设备看作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大在引进先进设备方面的资金投入。目前,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先进生产设备已经实现了人机脱离,自动柔性生产线也已经实现了生产全过程的全自动化操作,降低事故风险的效果非常显著。与此同时,企业在改善作业条件、改造作业环境、整改项目硬件以及完善管理软件等方面的投入需要持续性,持续完善企业现场的安全生产。
2.3构建企业安全文化,构筑企业从业人员的观念“防火墙”
企业安全文化是在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作为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企业的安全管理需要综合性、全面性以及系统性的规划、执行和监督过程,每一个环节均要环环相扣。构建企业安全生产文化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制度的重要前提条件,系统化的安全文化能够有效解决安全工作面临的各种问题,防止安全工作的盲目性、主观性以及片面性。
(1)建立安全的投入观。安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安全的投入观,是 “安全第一”方针在投入上的具体体现。它的基本内涵是:凡涉及安全的投入,是硬投入,是必须的投入,是第一位的投入,是不可或缺的投入。应该坚决制止在安全投入上的不作为或 “打折”现象,并从政策上对安全投入给予激励。
(2)建立安全的环境观。环境是安全的基本要素。创造安全的环境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首要前提和必要条件。企业应当从装备现代化、管理信息化、工作标准化等基础工作入手,逐步形成本质型安全的条件。切忌以种种困难为借口和托词,让职工在危险、恶劣的环境下进行生产作业。
(3)建立安全的分配观。加大安全在分配中的权重,用分配来调节安全、保障安全,是实现企业长治久安的重要机制。它的切入点是将职工的安全行为 (结果)与职工的经济利益 (收入)有效挂钩,从根本上克服 “重经济、轻安全”的倾向,改变利益驱动的单向性。
(4)建立安全的管理观。安全工作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直接决定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多维性和复杂性。安全的管理观需要特别重视“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增强安全管理工作的预见性,将预防重特大事故看作安全管理工作的根本职责;强化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持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实现企业生产操作的规范化和考核管理的标准化;高度重视安全工作的源头治理,把安全生产的各种隐患和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时期。
3.结束语
以安全发展为主题,落实“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的理念,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安全管理原则,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通过安全管理思维的转变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创新:以建立企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目标,重视人机安全,强化企业安全文化氛围的构建,积极落实企业的目标责任,科学编制并认真实施标准化的管理流程,排杳治理,消除隐患,借助安全技术方法和安全生产文化加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最终构建起高效、可靠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忠彬,刘宝龙,恒川谦司,高建明,南保昌孝,周书林.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宣传现状调研与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06):12-14.
[2]张志博.安全生产管理浅谈――安全生产预警管理机制在冶炼企业的应用[A].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安全生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136-137.
[3]晓讷,韩颖.强力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三司司长王浩水[J].劳动保护,2010,(11):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