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镇居民医保工作总结范文

乡镇居民医保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镇居民医保工作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镇居民医保工作总结

第1篇:乡镇居民医保工作总结范文

为了充分发挥双方合作中有效机制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合作成果,发挥人保健康的专业优势和管控经验,参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经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深入研究、反复数据分析和测算,形成了以下具体合作实施方案。

一、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的政策依据

根据卫生部《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鼓励各地在规范有序,强化监管的基础上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开展新农合经办服务,探索第三方经办的有效形式;有条件的地区,可依托商业保险机构的统一经办平台,积极探索建立补充性医疗保险,加强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保合作的具体方案

(一)合作原则

坚持“三个不变、一个坚持”的原则(即现行政策体系不变、当年医药费报销政策比例不变、当年个人缴费标准不变,坚持参保人医保待遇不降低),以政府为主导,以服务参保群众为宗旨,政府和保险公司共同为参保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二)保险标的

根据保障有力、收支平衡、逐步增强基金支付能力的原则,合作保险标的依据以前各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费用支出实际发生情况,结合年度报销比例、报销额度、参保人数变化、市各年度医疗费用平均变化及相关政策调整情况,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人保健康分公司共同商定报市政府批准。

经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人保健康分公司三方就2012年合作事宜反复讨论,最终确认了2个增长率(2012年医保政策直接影响增长率16.97%和医保范围费用增长率为23.66%),并以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年人均医疗费用测算支出464元、实际参保人数作为合作标的。具体测算方案如下:

测算公式

2012年城乡居民医保费用人均支出=按2012年政策套算的2011年城乡医保人均支出*(1+医保范围费用增长率)

其一:按2012年政策套算的2011年城乡医保人均支出=2011年城乡医保人均支出×2012年政策影响系数。根据实际数据测算,对于2011年实际统筹支出的数据测算该影响系数为1.1697,因此按2012年政策套算的2011年城乡医保人均支出=321×1.1697=375.47元/人;

其二:医保范围费用增长率是以医保范围费用为基数,通过对医保范围费用09-11年实际增长情况,在政策不调整的情况下,测算2012年增长率。根据历年测算2012年合理增长率为23.66%;

因此按政策调整后的2012年城乡居民医保基金人均支出=375.47×(1+23.66%)=464元/人(取整数)。

(三)合作项目资金结算

1、建立社保基金风险防范专项资金(以下简称风险防范资金),每年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集资金中提取1000万元,用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防范奖励兑现和弥补基金赤字。

2、市财政设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防范专户(以下简称风险防范专户),专门核算市政府与人保健康公司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风险防范合作方面的业务,管理风险防范资金、支付保费、接受赔付、结算合作奖惩等。

3、首月先由风险防范专户向人保健康公司支付100万元保费,建立双方合作参保关系。人保健康公司根据当月医保基金实际支出数,支付保险赔付款转入风险防范专户。市财政按照全年合作标的十二分之一的数额(含先期支付的100万元),从风险防范专户向人保健康公司支付其余保费。

4、以后每月,先由人保健康公司根据当月医保基金实际支出数,支付保险赔付款转入风险防范专户。市财政按不少于收到保险赔付款的数额,从风险防范专户向人保健康公司支付当月保费,以此类推。年终清算时,付清全年其余保费。

5、实行按月预结,年终清算兑现奖惩。从次月起,根据人保健康收到的保费收入与赔付支出的余额,按四六预结算,即人保健康公司四,风险防范专户六,并与保险赔付款转入风险防范专户之日一并结算到帐。年终按全年风险管控成果进行清算兑现奖惩。

(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控方法

根据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经办的基本情况,基金支出结构、结算流程、风险管理、保障服务等要求,要求人保公司提供下列服务管理举措。

一是建立专业保险管理服务团队

专门成立社保中心牵头负责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领导小组”和“技术支持小组”,建立专业高效的城乡居民医保专管员队伍,最大限度地确保服务承诺的落实和服务项目的运转畅通。

1、配置医院驻点管理服务队伍

根据城乡居民医保历年基金支出的医疗机构分布情况,拟在辖区基金支出占比90%以上的市一、市中、市电力医院、市二(梅城)、市三(寿昌)、市四(寿昌)、骨伤科医院(洋溪)配置7名驻点服务和风险管理人员,在现场进行政策宣传和咨询服务,加强医疗现场监督和巡查。

2、建立中心窗口医疗审核、服务队伍

配置3名人员对需手工报销的就诊费用进行审核结算报销,将报销时限从十个工作日缩短为七个工作日,做好制、补卡和证历本的制发及窗口其它日常服务工作。

3、建立医疗巡查队伍

配置3名人员对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费进行实时监督,及时发出预警、制定干预措施(需报社保中心同意),并根据基金支出、预警情况,对医疗机构和参保人就医行为进行现场检查、抽查、不定期巡查,对转诊就医跟踪管理。当医院对干预措施有异议时,由社保中心协调解决。

4、建立医保结报服务队伍

为了加快异地就医结报效率,配置1名人员定期与各乡镇(街道)农医办做好结报受理衔接工作,加快结报资料流转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结报手续告知与政策宣传等。

二是建立专业的风险管控和服务机制

1、联席工作例会制

市社保中心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保公司以上4个团队人员及相关医院负责人的工作例会,总结交流工作情况,原则上每月不少于1次。

2、基金风险预警机制

人保公司每月对基金收支及工作情况进行分析预测,按月向社保中心汇报月度工作总结与下月工作计划。当基金预计赤字300万元以上时,向社保中心提交预警分析报告,并提出可行性实施计划。

3、审核结算核查机制

对医疗机构已结算费用进行审核、病历抽查、就医情况核查,保障医疗费用报销支付的安全和准确。

4、外延管理服务机制

通过人保公司网络资源,对参保人员在市外住院治疗进行后续管理服务。

5、综合服务机制

医疗管理服务团队借助医院驻点、医保服务网点对医保政策进行积极宣传,做好咨询和报销受理工作,建立服务满意度和报销时效考核机制,做好参保人的服务,减轻政府负担。

借助人保健康公司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定期向参保人进行日常保健、健康养生知识宣传,普及疾病预防,减少发病等健康管理服务。

6、网络监督预警机制

通过联合办公平台,对参保人产生的医疗费用生进行实时监督预警,对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进行监督,在社保中心主导下及时检查干预。

7、医疗巡查监督机制

通过医院驻点人员、流动巡查人员对医疗行为进行现场监督核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减少不合理费用产生。

(五)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控预期成效

一是规范医疗机构和参保人员医疗就医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逐步实现总医疗费用、人均费用支出、门诊住院次均费用等增长幅度下降,实现既保障资金管理安全又保证资金使用效率的目标。

二是建立和逐步完善基金风险管控专业队伍、机制和手段,加强医疗现场管理,减少不合理费用支出,提高管控效能,减轻政府负担。

三是借助人保公司网络和人员队伍,逐步建立和完善居民医保医疗保险服务流程,提供更高效的综合保障服务,让政府的民生工程发挥更高效能。

(六)考评办法

根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对合作项目进行考评,根据年度实际工作成效,进行考评并结算。

1、管理服务考评。由于人保公司单方面责任引起的个人或院方投诉,每人次按个人标的金额的10%在年终清算给予扣除。

2、基金风险预警考评。未按时向社保中心提交月度工作总结与下月工作计划及当基金预计赤字300万元以上时,未及时向社保中心提交预警分析报告并提出可行性实施计划,每次按总标的金额的0.01%在年终清算给予扣除。

3、合作绩效考评:以标的为基数,按“分段计算,累计支付”的方法进行。年度清算后出现结余或赤字的,给予人保公司奖励或承担责任的分段标准及具体比例见下表:

承担比例按“递增”方法进行,体现激励机制。

结余或赤字范围人保公司奖励或承担责任比例

结余或赤字范围人保公司奖励或承担责任比例0-300万(含300万)45%300-600万(含600万)50%600-900万(含900万)55%900万以上—保费总额10%60%保费总额10%以上0%4、其他约定:

第2篇:乡镇居民医保工作总结范文

1、上级督导调研。1月31日至2月1日,由国家卫计委体改司邀请组织的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健康报等8家新闻媒体记者、医改专家齐聚馆陶,对馆陶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效开展了调研宣传活动。5月11日、6月25-26日、7月10日,分别接受省政府、国家卫健委和国家发改委调研,河北省副省长徐建培,国家卫健委体改司巡视员朱洪彪,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健康保障处副处长刘丹对馆陶县医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7月11日—7月13日,河北省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培训班暨现场观摩会在馆陶举办,馆陶县以《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探索深化医改“馆陶模式”》为题做经验介绍,得到省卫计委充分肯定,馆陶经验在全省推广。8月9日—10日,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江蒙喜一行3人专题调研馆陶县医改工作。9月18日,国务院参事忽培元一行来馆陶县中医院指导医改工作,并给予肯定。9月27日,国家卫健委“根在基层”青年干部调研实践活动到馆陶调研整体医改工作。我县“馆陶医改模式”先后在国家卫计委医改研讨会、全国北部七省(市区)医改研讨会和全省医改研讨会上作典型发言。全面加大对“馆陶医改模式”为主题的全媒体传播和医院品牌建设力度,全年在各级新媒体刊登稿件300多篇,提升了健康馆陶建设的知名度、美誉度。

2、建立县域医共体。一是2018年4月,县医管委组织有关部门对两家医共体运行情况开展了专项督导检查,重点对两家医共体医保资金使用情况、住院次均费用、交叉住院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审核,特别是对违规资金和核心指标超出部分进行扣除,扣除资金不再返还原单位,滚入下季度统筹使用。二是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患者负担,维护医疗保险基金安全,县卫计局、社保中心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管理的通知》,从加强医疗文书、临床护理、医用设备和药物使用管理,规范诊疗服务行为,遏制费用不合理增长6方面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行为管理。三是2018年8月,对两家医共体核定结余资金给予发放,县医院医共体535万元,中医院医共体275万元。四是2018年5月份开始,按照《河北省医联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要求,按“试点先行、逐步推进”原则,对路桥乡卫生院、寿山寺乡卫生院2家卫生院人员情况、资产账目、设备药品等资产进行了清查,摸清了底数,两家乡镇卫生院医疗业务划转牵头医院,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着力打造管理、责任、利益、服务相统一的真正的紧密型医共体,其他卫生院正在逐家清产核资。

3、人事编制薪酬制度改革。一是实施人员使用控制数管理,2018年公立医院编制外人员过渡计划已上报市人社局待批准,预计12月底前完成控制数内编外人员过渡备案。二是实行院长年薪制度。核定两家公立医院院长年薪为13万元左右,提高院长积极性。三是开展薪酬改革试点工作。两家县级公立医院自主申报2018年医院绩效工资总量,分别为县医院5238万元,中医院3335万元,人社局已复函核准。人社、财政、卫计三部门联合出台《馆陶县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试点改革。四是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待遇。落实医务人员绩效工资政策,奖励性绩效占绩效工资比例达到60%以上。

4、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健康小屋”为平台,不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落实。今年我县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249个,已签约居民118577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37.1%。其中签约重点人群68441人,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60.8%。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9483人,签约率100%。已签约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2330人,签约率80%。我县现持有二代残疾人证4864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数2912人,按照上级要求签约率80%,目前已签约人数2330人,残疾人签约服务补助经费13.98万元已全部到位。对已与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的残疾人群,按照残疾居民不同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康复服务需求,积极开展各项签约服务,让残疾居民享受到公平可及、安全有效、方便专业的医疗卫生及康复服务。

5、落实医院总会计师制度。4月8日县医管委委派两名总会计师入驻公立医院,在县财政局、县卫计局业务指导下代表政府开展财务监督等工作。

6、建立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制定《馆陶县建立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建立了现代医院组织领导机构,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两家公立医院分别制定了本单位的实施方案和医院章程(试行),并向市、县医改办报备。

7、实施“双创双扶”民心工程。制定《馆陶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程实施方案》,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控制医疗费用总量增长速度、改善医疗服务等三个方面着手,分别制定了实施方案,对责任目标、任务分工、阶段步骤、工作措施等项工作进行了细化和明确,每月底向县双创双扶办公室报工作总结。

8、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全县医疗费用增幅控制在10%以下,由改革前的16.91%下降到2017年底的6.45%,2018年1-10月份医疗费用增幅为-12.13%。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由改革前的36.49%下降到2017年底的16.89%,2018年1-10月份药占比为19.94%,远低于上级小于30%标准。

第3篇:乡镇居民医保工作总结范文

2019年我院工作在区卫计委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7年第三版)》,加强内部管理,狠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全面开展基本医疗护理工作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适时调整了人员配置,优化组合,使得医院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院2019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卫生院服务辖区面积53平方公里,辖区户籍总人口39607人,公卫服务核定人数33212人,实际常驻人口40000多人,管辖18个行政村,18个村卫生室,村级公共卫生服务人员23名。卫生院在职员工7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0余人,卫生院设置有公共卫生科、全科门诊、内科、外科、中医科、疼痛科、妇科、康复科、骨伤科、口腔科,耳鼻喉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十多个门诊科室。住院部设有两个综合病区,一个中医病区,一个康复-理疗病区共四个病区,开放床位90张。配备了DR、四维彩超、十八通道心电图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仪、电脑中频治疗仪、电针治疗仪、床头呼叫器手术室配备无影灯、麻醉呼吸机等诊疗设备。基本能够满足辖区群众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及部分急诊急救工作的需要。

目前,医院与市二院合作正在筹建120急救站,通过急救站的设置、人员的进一步学习培训,将不断提升医院的卫生服务能力。

(一)、加强领导、定期督导 

依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医疗护理、健康扶贫、医保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按计划运行,并结合医院实际,成立医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基本医疗等各项工作考核、指导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医院各科室及村卫生室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各项工作。 

(二)、强化培训、提高业务 

我院进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和基本医疗、护理等工作的培训10多次,采取月例会制度、以会代训。不断提高公卫、医疗、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对公卫人员及辖区内村卫生室职业人员不定期进行各种公卫知识培训。

(三)、认真整改,很抓落实

针对在2017年公卫年终考核时反馈的问题,医院高度重视,经过领导班子讨论研究,及时制定整改措施。今年年初就开始根据整改方案,逐条梳理排查,倒排工期,认真整改,于10月底按照整改计划如期完成了的全面整改工作,11月份又对前期整改工作进行了回头看,确保整改方案的贯彻落实。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开展落实情况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截止11月底,卫生院共复核升级居民健康档案  25498  份,其中高血压管理档案  2899  份,规范管理  1914   人,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达 66%   :糖尿病管理档案 751    份,规范管理  490   人,规范管理率达 65%   :新建儿童保健管理档案  178 份;新建孕产妇管理档案 211份;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档案 116  份;老年人管理档案 3986  份。截止目前,居民健康档案复核升级率  76%   。 (二)健康教育 我院紧紧围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基础,以及预防、保健、慢性病人管理为重点。医院醒目位置设立宣传栏,根据上级工作要求及不同季节进行健康教育宣传。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力度,成立了以院领导为组长,以医生、护理、公共卫生、扶贫、医保等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医疗服务队,按照时间节点,有计划地逐村实地进行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扶贫、居民签约服务及居民医保政策的宣传。乡村两级共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共34场次收益人数1368人次、公众咨询9次共480人次、印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手册10000份达到全乡每户一册。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及手册共20种5320 份,印刷影视资料播放29种循环播放115次230小时。乡村两级设置健康教育宣传专栏25块更换162次。

(三)预防接种

在此项工作中,为提高接种率利用节假日和儿童入学查验接种证时机及时为适龄儿童接种疫苗。全乡共出生218人,办理接种证178人,有40人在外地办理接种证,办证率100%。常规疫苗 应种接种 5778人次,实种5489人次,接种率,95%、二类疫苗接种1603人次,水痘疫苗46人次,HIB70人次。乙肝疫苗1177人次

(四)儿童健康管理 加强对辖区内0—6岁儿童管理工作,目前我乡共有0-6岁儿童2341人、其中登记2314人、登记率达98%,接受一次以上规范管理2096人、管理率90%;对0-3岁儿童,利用儿童接种日在我院对目标儿童进行规范体检,采取先体检后接种措施,我院与乡教办室联系,对全乡所有幼儿园3-6岁儿童进行了免费体检。到目前为止0—6岁儿童免费体检1991人、管理率85.4%;其中3—6岁1376人、0—3岁儿童615人、接受中医指导615人。在体检中发现佝偻病儿4人、贫血186人、龋齿人149、。5岁以下死亡0人

五、孕产妇健康管理

努力提高孕产妇管理工作,对辖区内孕产妇全部建立了报价服务手册,加大了宣传国家降消项目住院分娩好处以及多项免费检查政策,今年共登记管理孕产妇210人,早孕建册66人、产后访视210人次。高危孕产妇登记26人、高危孕妇转诊2例。发放叶酸97人,430合;

全力以赴,齐心协力落实好民生实事。在今年开展“两癌”和“”两病“”筛查工作中,我院积极联系召集了乡计生办、各村妇女主任、各村村医,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乡的两癌筛查和两病筛查按时超额完成任务,民生工作走在了全区的前列.两癌筛查401人,两免筛查77人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

全乡有3986名65岁以上老年人 ,截至目前在册管理 2860  人,覆盖率达 72%  。已体检   1916  人,同时建立专病底册,做到底册和档案盒索引及盒内档案三对照,规范放置。采取了电话预约、门诊随访等方式相结合的义诊体检及健康指导,深受老年居民的欢迎。

(七) 慢性病管理

利用档案复核升级各村对辖区内35岁以上人群进行了血压和血糖筛查,共筛查 8270人,其中:高血压320人,糖尿病53人,全部纳入慢性病管理。并将随访记录归档。

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对全乡2899名高血压患者,体检了1914人、体检率为  67%。规范管理1688人,规范管理率38.8%。随访了10498人次;对全乡751名糖尿病患者,体检了490人、体检率为  65.4%。规范管理301人,规范管理率39.5%。随访了2852人次。并对定期进村入户开展了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

全乡共发现126名恶性肿瘤均已调查上报。心脑血管事件登记110人。

(八)、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目前发现精神病人总共144人,检出率4.5%。2018年新增病人24人,在管116人,(稳定 91 人,不稳定 3人、基本稳定 17 人)。(  人在外务工)失防17人。三级以上 2 人,目前 1  人正在关锁,有家人看管。8 人目前住院。在管病人随访 812 人次。精神病人肇事肇祸  0  次。在安宁医院的协助下为精神病患者体检78人体检率67%

(九)肺结核患者管理我院对辖区结核病患者实施规范管理,按时进行服药督导,对新发现的结核病人及时上报,全年共确诊肺结核 12 例,共进行随访 72  人次,已完成治疗1人。在对65岁老年人和高血压、糖尿病进行健康体检时,进行了结核病筛查,共筛查4320人。发现疑似病例 30 例,已进行上报转诊。

(十)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我院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条例》,对辖区医务人员定期进行了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拟定了传染病分检办法,检出的传染病送到相应的医院和科室。设定专人负责传染病网络直报,坚持门诊登记和疫情自查制度,每月自查一次,并进行疫情分析,对于漏报、迟报情况,进行追责并给出相应处罚。我院还积极配合宛城区疾控中心加强死因调查和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以及外环境检测,全年共完成死亡人员死因调查197人,上报传染病例91例,均已上报。

(十一)卫生监督协管 按照我市“双创”工作要求,积极配合区卫生监督所开展工作,对辖区公共场所厂矿企业、学校托幼机构、医疗机构进行“创卫”达标验收工作,共计巡查、督促医疗机构 几  28  家,公共场所  6  家,学校 12 所,托幼机构 12   所,厂矿企业  2 家,开展医疗机构非法行医巡查 26  次,查处无证诊所5家,较好的完成了卫生监督协管任务。

(十二)中医药服务   全面按照河南省中医药服务规范要求,在0-3岁儿童中开展中医药喂养指导,截至目前指导615人次。在65岁老年人中全面开展中医药体质辨识工作,截至目前共完成1916人中医药体质辨识同时进行相应的指导。

(十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2018年进行辖区居民体检的同时,开展签约服务,我院成立由院领导为组长,由医生、护士、公共卫生等相关人员为成员的签约服务团队,签约服务团队共分六组,由院领导班子分组带队,对每村居民进行签约,主要针对困难群众、慢性病患者、儿童、孕妇、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截至目前,共签约3369户,19097人。签约居民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到医院做相应的检查,经检查确需住院的病人,住院进行治疗。通过签约服务群众对医院、对包片医生更加信任、更加依赖,有病首先想到他们的包片医师,从而实现了内科病区向慢性病管理病区转变。经常保持在院住院病人约50人左右,85%以上为慢性病人,病员稳定、治疗效果满意,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院基本公共卫生工作虽说与去年相比有了较大进步,但从考核、督导、职能健全等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紧张

公卫经费是按统计部门核定的服务人口数拨付的。统计部门在统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数时,是按照户籍人口数减去外出务工人员数来核定。我乡一是因户籍人口数较少,二是因高铁站的建设,外来大批务工人员,我院一直在为这一部分人员服务,统计部门在核定人员时没有将这一部分人员统计在内。导致我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核定人数全区最少(实际服务人口数在4万人以上,核定人口数只有3.3万多人),拨付的经费在全区最少,还达不到某些乡镇卫生院拨款数的一半。工作量大,经费少,经费紧张,工作中有一定困难。

(二)措施不够扎实

各社区卫生服务站虽然都积极地开展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但督导发现个别服务站的工作流于形式,在档案建立、儿保管理、妇保管理、慢性病随访、死因监测、肿瘤病人上报等方面工作滞后。个别社区服务站健康教育宣传柜宣传资料混乱、不全,质量较差。 

(三)慢性病管理和老年人保健工作尚需规范

慢性病人管理,部分患者随访不及时;在随访的同时未做随机血糖检测;高血压患者病人没有及时转诊;未对辖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及实施干预措施和效果评价,老年人的体检工作进行的缓慢。

四、明年工作基本思路

明年,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重点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扎扎实实地抓整改抓落实,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认真对照日常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紧密结合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措施,扎扎实实地抓好整改落实工作,力争完成各项公共卫生服务指标。 

(二)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职责。医院要切实加强对各科室及村级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指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职责,及时分析汇总上报项目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整改,确保项目工作全面有序健康发展。 

(三)积极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妇幼保健院、区卫生监督所等业务部门沟通,努力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第4篇:乡镇居民医保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社会资本;政策因素;中医医疗机构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7.02.003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7)02-0009-03

在当代市场经济与现代医学共同发展和竞争的背景下,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虽然已取得较大成果,但同时也受到现行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及认识等多种因素影响。了解和发挥好有利因素,逐步解决存在的阻碍是促进社会办中医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任务。笔者通过对推进社会办中医政策研究课题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并分析影响社会办中医的政策因素,为今后相关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

1 现行相关利好政策

从历史经验和中外办医比较研究可知,社会办医事业的兴衰变化主要受政府相关政策的影响。新医改以来,我国社会办医和社会办中医遇到了最好历史机遇,国务院、国家卫计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了一系列相关利好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如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提出鼓励和支持申办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对符合条件的零售药店,允许其转型举办为中医坐堂医诊所;国家中医药

基金项目:广东省中医药局重点课题(20154005)

通讯作者:庞震苗,E-mail:

管理局规划财务司《关于印发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中医药规财发〔2011〕49号)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支持和引导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的举办,积极推动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尤其中医诊所、中医门诊部的建设规范和连锁发展,以及探索执业中医师多点执业的方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54号)也明确提出放宽社会办医的门槛,鼓励社会办医,鼓励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允许医师多点执业等。

此外,国务院办公厅还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2015〕34号)对下一步如何大力推进社会办医,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指出要把非公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作为发展的重点,着重建设形成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办医格局。

因此,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社会办中医法人和个人应该充分利用现行有利政策,加快贯彻落实到位。

2 不合理规定

目前政策层面尚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规定,在准入审批、政策设计及实施等方面制约着社会办中医的健康发展。

2.1 政策不协调

不同部门的政策不兼容,政策规定相互冲突或要求不一致。如民政部门要求民办非企业单位须在名称前冠以相应的行政区域名称,这与卫生行政部门的登记要求相冲突;又如,社会办中医用地申请过程中出现循环审批现象,即申请执业许可证时需先期获得用地批准,但申请卫生用地时却又需先期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而申报开展新的医疗技术,卫生部门要求该技术已开展一定例数,且有等级方面的要求,但有关部门却未对民办医疗机构进行评级,导致政策规定之间相互矛盾。

2.2 准入设置限制

区域卫生规划和选址距离规定的限定,阻碍了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的准入。如在区域卫生规划中,若该区域医疗机构已达到额定规划数量且无增加计划,则对新增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的申请不予受理;《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是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如《深圳市2010-2015年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深卫人发〔2010〕75号)有“新增医疗机构与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直线距离不少于500米”规定,此种选址距离限定严重阻碍了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的准入。

实际上,该规定中“同类别医疗机构”的定义,是指同类别中医医疗机构或西医医疗机构,还是指医院、门诊部、诊所、坐堂医药店这种类别的^分,皆未给出明确界定。

房屋产权及使用证明规定不适应城乡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规定,医疗机构申办者需提交用房产权证明作为医疗机构申请设置必备材料之一,但许多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的房屋为小产权房,无法提供房产证。

中医诊所连锁设置规定不完善。按照深圳市相关规定,中医内科诊所等中医二级科目诊所类别的申办人主体性质规定为个人,即医疗机构不能用公司法人名义,而只能以个人姓名申请设置名称,因此,中医内科、妇科、儿科等二级科目诊所无法实现连锁经营。

此外,还存在基层机构诊疗科目设置的规定不切实际、申请人主体性质与卫生技术人员配备要求不利于中医发展、卫生技术人员配备要求不切合传统中医服务模式、所有权归属不清晰及投资融资受限等问题,阻碍着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

2.3 审批手续繁琐

根据上海市的相关规定,设置医疗机构需提供9大类资料,包括新开设医疗机构所在地区的人口结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目前已有医疗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情况的详细阐述和分析,各类资信、工作证明,以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卫生部门、工商部门、地乡镇、村居委会和物业管理部门等多部门的审查意见。这些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犹如一道道门槛,难以逾越。

又如,以广州市某区为例,有关中医诊所的申请设置,首先是卫生行政部门审批2个月,接着是消防部门审批2个多月,环境影响评价部门审批3个多月,还有城管部门审批几周,再加上工商局、税务局的审批,办理完所有审批流程差不多需1年,其时间和租赁资金成本浪费惊人。

2.4 政策落实缺乏细则支撑

现行政策之间未形成有效配套的组合拳,缺乏操作细则,政策实施的“最后一公里”落地难,导致一些基层单位推诿不作为。如《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医疗保障政策和基本药物政策要鼓励中医药服务的提供和使用”,但因政策间未保持稳定连贯,可能导致好的做法被迫停止。

如某城市在提升该地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曾规定:若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简称“新农合”)中采用中医药服务项目进行治疗,将提高至少10%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相比于选择其他非中医药服务治疗方式),选择针灸进行治疗的住院患者,医疗费用可达到90%的报销比例;参加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的门诊慢性病和住院参保人员,采用中医药服务治疗的,可提高5%以上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

然而,2014年医疗保险由人社部门统一管理后,该地区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被整合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而这种新型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实行方案并未明确提出鼓励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意见细则和内容,因此,该市被迫停止执行此前已成功在新农合中实施的中医药服务鼓励政策[1]。

2.5 中、西医医疗机构未区别设置

现行政策要求社会办医疗机构在设置时必须提交环境保护如污水污物、粪便处理方案,在消毒、医疗垃圾、隔离、无菌操作方面也有硬性要求,这显然没有考虑到中医诊所的实际情况。

同时要求中医诊所须有独立中药饮片营业区,且面积不得少于50 m2,中药饮片数量不少于400种;独立诊室数量不超过2个,且建筑面积不少于10 m2等,这些要求脱离了市场经济在医成本上的考量。

此外,部分政策设计未考虑到历史遗留问题,给社会办中医的推进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和制约。如《执业医师法》颁布前未获得医学专业技术职称的师承或确有专长的中医从业人员医师资格认证出现空白,如按照社会办医的规定,他们就无法获得申请资格。

3 对策

鼓励和促进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必须解决过程中遇到的政策性问题。为克服目前政府“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又管得过多”弊端,政府需对自己的社会定位和职责进行反思,明确政府在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中的责任和权利边界,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切实管好必须管好的,放下由市场调节有效的所有事项,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3.1 明确政府职责,划清政府权力范围

就社会办中医而言,政府应将有限精力用于做好以下4件事:①只负责公立医院的设置;②通过财政专项补贴、医保支付等方式向一切可以为国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机构“买单”;③负责审查发放执业医师执照;④监督所有医疗机构依法行医。其他事项则交由市场调节和行业内部进行控制管理,如民营的医院、门诊和诊所一律实行备案制,政府可通过完善监督检查制度以规范其运营活动,查处违法行医机构和行医行为。

3.2 简政放权,改革由市场调节和行业内部管控的审批流程

政府对社会办医学的许多业务性事项应该简政放权,如医疗设备的购置、临床科室的设置、新医疗技术的开展、医院投资额及其比例,以及涉及医保报销项目之外的其他医疗服务项目的定价等。政府管理上述业务事项不仅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则,也无国际惯例可循,简政放权将有利于社会办中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3 加强各部委政策法规的协调性

社会办中医涉及卫生、税务、医保、工商、环保等多个政府部门,建议设置相关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多个部门联合发文,明确医疗机构分类管理规则,协调解决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过程中出现的同一卫生医改政策,以及各地执行和监管部门解读不一、执行不协调的问题。

4 结语

我国在推进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的进程中,政策因素一直影响其健康发展,既有利好政策,也有许多不合理规定,制约了社会办中医的发展。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2015〕32号),其中明确指出,对于社会资本举办仅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传统中医诊所、门诊部,其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不作布局限制。这表明,相关制约因素已受到主管部门的关注,并已出台或正在制定相应解决这些制约因素的政策,这将积极推动中医药事业新一轮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乡镇居民医保工作总结范文

为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做好下步工作,现将2018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XX镇基本情况

XX镇位于文山市境西部,属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乡镇之一。2006年5月,经省、州、县批准,原老回龙镇与乐诗冲乡合并成立XX镇。全镇国土总面积263.07平方公里,地处两州三县(文山州、红河州、文山市、蒙自市、屏边县)交界处,东接马塘镇,南连坝心乡、小街镇和屏边县和平乡,西邻蒙自县老寨乡,北与德厚镇接壤。镇卫生院驻地老回龙村委会老回龙街,距县城42公里,距红河州蒙自县城83公里,文蒙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全镇辖老回龙、新回龙、落水洞、白租革、幕诗冲、摆依寨、乐诗冲、期路古、五色冲、牛克、母鸡冲、老屋基12个村委会,共有104个自然村137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彝、傣、回、白、蒙古8种民族。2016年上半年,全镇共有7093户31797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7.1%。境内大部份为山区、半山区,南部靠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地势西高东低,全镇最低海拔1320米,最高海拔薄竹山顶2997米,素有“文山屋脊”之称。

(二)卫生院基本情况

XX镇中心卫生院为原XX镇卫生院和XX乡卫生院合并而成,2008年转成中心卫生院,现有职工83人(在职32人,临时工48人,特岗医师3人。),其中主治医师3人、医师4人、助理医师9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6人、护士25人、检验士1人,其余人员无相关执业资格证。全镇有12个村卫生室42名乡村医生(含今年新招聘12名)。卫生院支部共有正式党员10名、预备党员1名。发展至今天,全院有业务用房3691平方米,廉租房1000平方米。配备了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呼吸机、麻醉机等设备,对外开放病床50张,能开展妇产科、普外科、骨科等简单手术,能开展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测定、彩色B超、十二导联心电图、放射等辅助检查。担负着薄竹镇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艾滋病防治和危急重症的转诊等任务。

二、基本公共卫生工作

1、组织管理:为开展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卫生院成立了院长为组长的绩效考评领导小组,每季度参照考核标准及考核方案进行自查评估,并将相关资料及时上报了市卫计局。

2、乡村医生管理:村医作为整个防保网的网底,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卫生院根据《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薄竹镇乡村医生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及《薄竹镇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对村医的管理工作。卫生院防保人员分片挂钩各村卫生室,2人挂钩3个村卫生室,每季度深入到村督促指导、帮助开展工作,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兑现各种补助经费。1-3季度共兑现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05237元。

3、健康档案管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9229人,建档率91.92%;电子建档29229人,建档率为91.92%。目前我镇居民健康档案,本底台账基本完善,存在不规范档案。

4、健康教育:全镇共设置15个宣传栏,宣传内容每月均进行更新;结合每月冷链运转,根据各村医所辖自然村数及人口数,均让村医领取不等量宣传资料下去开展健康教育工作。1-11月,共开展健康知识讲座77期,培训1878人次,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9次,参加人次为697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2种9742份,广泛宣传了各种健康防病知识。    

5、儿童管理:全镇2017年共有7岁以下儿童3491人,其中3岁以下儿童1430人,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3214人,系统管理率为92.07%,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1316人,系统管理率为92.03%, 5岁以下儿童死亡8人,已上报,死亡率为14.57‰,已超标。婴儿死亡7人,已上报,死亡率为12.75‰,已超标。筛查出高危儿童110人,筛查率为3.15%,已达标,新生儿破伤风发生0例。

6、新生儿疾病及听力筛查:1-11月,我院住院分娩活产129人,对本院新生儿开展新生儿疾病及听力筛查,完成新生儿疾病筛查129人(院外1人),筛查结果均为阴性;听力筛查129人,筛查结果初筛通过83人,未通过46人(院外1人);复筛53人,复筛通过41人,未通过12人,转诊12人。

7、孕产妇管理:全镇2017年共有孕产妇761人,其中孕妇213人,产妇548人,活产549人,双胎2人,死胎死产1人,系统管理498人,系统管理率达90.71%,已达标,新法接生活产548人,新法接生率为99.82%,已达标,住院分娩活产546人,住院分娩率为99.45%,已达标,产后访视533人,率为97.09%;筛查出高危产妇276人,筛查率为50.36%,管理276人,管理率为100%,住院分娩276人,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100 %,已达标;育龄妇女死亡4人,上报4人,无漏报,无产妇死亡。

8、慢性病管理:高血压患者管理1203人,糖尿病病人管理203人,1至11月共完成了4次以上随访工作。随访糖尿病患者715人次、高血压患者5208人次,并开展健康教育指导,血压达标人数为537人,达标率为45%;血糖达标人数为110人,达标率为54%;血压或血糖控制不满意的已增加随访次数。累计体检高血压患者674人,体检糖尿病患者132人。

9、重性精神病管理:全镇重性精神病142人,管理142人,管理率100%;1-11月,组织村医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4次(病情基本稳定者随访12次,病情不稳定者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随访142人,病情稳定人数为100人,稳定率为70.4%。体检103人,体检率为77.25%。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免费药品救助工作,共救助69人,累计救助金额达10152.74元。

10、老年人管理:全镇65岁老年人2628人,1-11月完成老年人体检1875人,体检率达71.34%;

11、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认真落实《文山市传染病报告管理及奖惩办法(试行)》,卫生院传染病管理人员每日查看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放射登记及化验登记,发现一例报告处理一例。1-11月,共上报传染病33例,包括手足口病15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0例(病例分散,未同时发病)、水痘2例、HIV6例。未发现传染病迟报、漏报情况。发生野生菌中毒事件2起,未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2、预防接种:工作以消除免疫空白及薄弱村寨为重点,按照上级部门要求,每月开展一次冷链运转工作,1-11月,共运转11次,并开展了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共接种8930针(剂)次,各种疫苗接种率均在95%以上。进一步减少了我镇计划免疫薄弱村寨,筑牢了防疫屏障,降低了计划免疫疫苗针对相关传染病的发生。

13、卫生监督协管:根据《文山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考核标准》,我院卫生监督协管员,每季度对辖区学校、公共场所、供水单位、药店、非法行医情况进行监督。1-11月,开展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52次,学校卫生巡查64次,公共场所巡查63次,非法行医巡查13次,卫生室传染病防控巡查49户次.

14、麻风病管理:完成73个无病人村寨13804人线索访问,访问率平均为99%;完成25个10年以上有病人村寨6532人线索访问,访问率平均为99%;对乐诗冲大寨、龙古舍、白租革、母鸡冲下寨和新回龙、岩脚等6个重点疫村开展了入户宣传、体检建档工作:体检1860人,体检率达96.5%。发现一般皮肤病患者229人(上报可疑线索25条),本年度发现麻风病人1人(非本院发现)。每月按时上报月报表及开展相关工作。

15、中医药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完成老年人中医药服务1397人,完成率58.48%;完成儿童中医药服务654人,完成率41.03%。

16、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2018年累计管理项目病人13人,均按要求开展随访管理;完成病人筛查及推介转诊62人,转介完成率为100%。

三、医疗工作:2017年1-12月共有门诊病人48463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9000余人次,住院1923人次,完成业务总收入5204151.29元,较去年同期的4305788.04元增长898363.25,增长率为20.86。其中药品收入(含疫苗)为2353306.72元。医疗收入为2850844.57元。外妇科已开展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鞘膜积液翻转术、坐骨结节囊肿摘除术、痔核切除术等手术共计20台次。9月份以来开展胃镜检查42例。完成了年初计划。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合作医疗政策宣传,今年我院的住院次均费用控制标准为1200元,无违规行为发生。现在已完成三保合一。

五、基建工作

我镇去年有3个村卫生室建设任务,母鸡冲村卫生室和白租革村卫生室均已完工投入使用,新回龙村卫生室因建设用地未落实,今年才动工建设动工,目前已完工并验收。摆衣寨村卫生室旧房子已全部拆完,目前正在打洞。

六、健康扶贫工作

XX镇为我市3个贫困乡镇之一,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87户5665人,其中2014年至2016年脱贫351户1337人,动态管理后,建档立卡户1136户4328人(新纳入240户878人,脱贫返贫19户66人,拟正常退出746户2905人,留档户131户479人)。贫困发生率为15.69%,按文山市扶贫目标百日行动计划,薄竹镇2017年脱贫出列,计划脱贫3520人。家庭医生签约5589人,建档立卡户签约率为98.65%。因病致贫402人,其中慢病160人,大病242人(其中九类十五种大病30人),我院多次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对因病致贫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我院严格执行健康扶贫相关政策,在门诊设立了建档立卡户就诊绿色通道,门诊一般诊疗费由医保支付;建档立卡户住院不设起付线,先诊疗后付费,报销比例提高5%,达到95%。并实行一站式服务。9月份以来共收治建档立卡住院病人114人次,总费用为181275.56元,报销金额为169936.33元;门诊就诊人次为1248,总费用为68894.13元,报销金额为43380.57元。因三保合一使用新系统,9月以前的数据已经不能查询。

七、计划生育工作

我镇有已婚育龄妇女5192人。使用药具人数592人,其中:口服短效十八甲153人,口服1号10人,口服2号19人;外用避孕膜11人;外用397人,外用栓2人,药具应用率95%,随访率95%,有效率100%,在全镇12个村委会宣传药具知情选择知识,开展不定期的药具服务回访调查,群众对计划生育及药具工作的政策知晓率90%。二查四查应查数1871人,实查1778人,实查率95.02%。叶酸发放任务450人,实际发放454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任务240对,实际完成242对,并完成了相应的随访。

八、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人员严重不足。我院的编制为36人,有在职职工32(实际在岗在编30人)人。该编制为2006年定的,现在的工作量为2007年以前的3倍多。现在医务人员都在超负荷工作,存在疲劳工作的不安全隐患,给医患关系造成紧张影响。我院现有临时工48人,但这些人员大部分无执业资格,医院在花费巨大成本的情况下仍然得不到医疗安全保障,在医患纠纷中院方很被动。我镇总人口31797人,我院专职从事基本公共卫生管理人员为17人,除常规工作外,各种突击性工作难度较大。尤其今年的健康扶贫工作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医院人手太紧,不能按计划派出人员外出进修学习,使医院总体业务水平提升缓慢。临时工不稳定,给各项工作开展带来困难。

二是资金周转困难。每年临时工工资和社保约160万元,业务收入大部分用于支付临时工工资,职工福利难于解决。资金压力较大。

三是救护车陈旧,我院2008年购置的东风风行已报废。 2012年配备的金杯救护车,现已行驶接近10万公里,难走的路就去不了,经常维修,出诊压力较大。今年3月份云南省医疗扶贫基金会配备救护车一辆,也是难走的路就去不了,购置救护车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我镇道路情况,计划购置福特全顺救护车,现在公车办已批,38万元以内解决,但资金压力较大。

四是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卫生院用药局限,老百姓最喜欢用的、效果较好、价格便宜的药品没有,群众意见较大。因药物局限,尤其是急救药和非基本药物配备困难,给医生用药带来困难,往上转的病人较多,出现乡镇卫生院无病人而上级医院人满为患。今年以来部分药品涨幅较大,如碘解磷啶、伊沙丫啶等涨了20余倍。

五是房屋紧张。我院业务用房虽然有3691平方米,但规划设计不合理。我院将临床综合科分为内儿科、外妇科和中医科,分科后门诊输液病人只能安排在内儿科,给病人和病房管理带来困难,患者和家属意见大。

九、今后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增加人员编制,减少临时工人数,减轻我院资金压力。

二是加强班子建设,让医院班子成员保持超前的发展思维。医院领导在医院建设与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我们将继续加强班子建设,让每个班子成员都养成了解信息的习惯,及时掌握卫生新形势,新技术、新变化,结合医院实际,把医院带向先进快速的方向发展。

三是抓紧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不放松。基本公共卫生工作是农村卫生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公共卫生工作出问题将有可能使其他工作停滞或瘫痪。

四是加快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辅助检查设备的添置,尤其要解决救护车问题。基础设施是病人到医院的第一印象,它的好坏可以影响病人的去留,病人也用它来衡量对医院的可信程度,更重要的是一流的基础设施是医生发挥才能的最好舞台。明年进一步加强与镇党委政府和市卫计局沟通,落实卫生院整体搬迁建设用地,争取项目支持。

五是规范做好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我镇目前有白租革、落水洞、牛克、母鸡冲村卫生室能够正常开展医疗业务,其他卫生室均不能正常开展。通过业务培训,加强对新招聘的12名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培训,争取所有村卫生室医疗业务开展正常。

六是重视人才培养。只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医生才能给医院带来高效益,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培训学习,派出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计划明年内外妇科护士全部到上级医院轮训一遍,内儿科护士到市医院急诊科轮训一遍。今年已派出妇产科、内科和器械护士等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现在已全部回院上班。

七是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以不同方式到本地或外地好的医院学习好的管理经验和方法,采众人之所长为我所用。

八是加强中层干部培训教育,摆正位置,理清思路,为医院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6篇:乡镇居民医保工作总结范文

今年,我们黄潭为了创建省级“四化”卫生院,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突出目标定位,突出建设重点,突出组织领导,把握大势,着眼小事,注重细节,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地推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其中,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投入,稳步推进以岗位设置与聘用和收入分配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医改进程,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热情高涨,卫生事业的社会满意度大幅攀升。现将有关情况作个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黄潭镇位于天门市区西郊,全镇面积76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15149户,56218人。我们黄潭镇卫生院始建于1954年, 全院占地面积13亩, 1983年建砖混结构门诊、住院楼1800平方米,2005年扩建1104平方米砖混结构辅助楼。2008年再次扩建552平方米砖混结构办公楼,2009年再次修建成632平方米的砖混结构公共卫生大楼。2012年5月对门诊、住院大楼进行了改造装修,对现有业务用房进行了合理化分区,对科室结构进行了合理的布局,设立绿色通道,温馨病房,中医药特色服务等。实现了医疗业务区、公共卫生服务区和生活区的“三区分隔”。我院现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8人。其中中级人员28人,初级人员26人。内设内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公共卫生科、儿科、放射科、检验科、心超科、护理工作站、药剂科、财务科、新农合管理科、行政管理等近20个科室,编制床位40张,年门诊接诊约为六万多人次,入院约3700人次。

二、   做法与成效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我们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创建项目的实施与监管,为创建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相应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的创建工作专班。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精心制定了具体的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围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让群众满意”这一主线,提出了“新环境、新形象、新目标” 和“基础医疗环境大改善,医疗技能大提升,服务理念大转变,服务质量大转身”的工作思路。精心进行策划,严密组织实施,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认真抓,相关人员专门抓,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是加强宣传,全员参与。

我们召开了职工动员大会,制作了寓教于乐的一系列宣传展板,利用工作简报、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等多种途径和手段,有的放矢地宣传“四化”创建工作的重要作用、意义,详细解读了“四化”标准,内容及创建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从而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对创建活动的关注度、参与度。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相应工作和任务进行具体分解,确保“人人肩上有指标,众人拾柴火焰高”,使参与创建的科室和个人都能够做到目标清晰,任务明确。

三是精心组织,稳步推进。

创建工作是推动乡镇卫生院发展,振兴基层卫生事业的系统工程。为了使这项系统工程在我院全面、顺利、扎实实施,我们组织各个科室、个人,每周召开一次碰头会,汇报工作进展,谈心得、谈体会,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做到了抓硬件促规范,抓环境促美化,抓制度促常态,抓内涵保重点,让工作合力不断增强。

四是严明工作纪律,形成高压态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对于在创建中不按要求,不按标准而影响创建效果,影响创建任务的科室和个人,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就这样,我们全院干部职工众志成城、激流勇进,“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让创建工作有了质的飞越。

 1、就医环境“风景这边独好”

营造温馨、整洁、安全、舒适、便捷的就医环境,是我们卫生院永恒的追求目标。在这次创建中,我们改善了医疗条件,优化了功能布局,美化了院内环境。2016年,我们黄潭卫生院投资近百万元,对门诊住院大楼进行了升级改建,改建面积达1850平方米。负压吸引、电子监控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美化院落800平方米,改缮水电设施,解决了原来电压低、水质不好的问题。着眼功能齐全,医院建起了规范化的门诊部、住院部、公共卫生部。设置中、西医诊断室,妇产科诊断室、、化验室、放射室、B超室、治疗室、分娩室、办公室、健康档案室、财务室、药房,正、副院长办公室、公共卫生科、口腔科、医护办公室,内儿科病房,外科病房、妇产科病房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便民设施的补足、门诊场地、院落的亮化、桌椅的位置、花草的更新、卫生的打扫等也有硬性的要求,形成了绿荫护夏、红叶至秋、花开四季、冬夏常青、相映成趣的院落风光。使每一位走进卫生院的人们,进门有亲切感,咨询有信任感,就医有方便感,出门有满意感。

此外,我们配有救护车一辆,拥有美国柯达CR放射诊断机系统,美国进口ATL—Sonosite彩超,美国进口彩色经颅多谱勒诊断仪,日本产F—820血分析仪,法国产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一大批高、新、尖诊疗仪器设备。能独立开展胆总管探查、胆囊切除、子宫全切、甲状腺次全切、乳癌根治、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等大中型手术。形成了集医疗、保健、预防于一体的办医特色,实现了服务能力大提升,极大地方便了农民患者就近就便治疗。

2、医疗服务质量大幅攀升

我们注重核心医疗制度的建设和学习,成立了质量控制小组,注重核心制度的督查和落实,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和临床路径的学习,注重“三基”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医院同时开展“医疗质量安全检查”与“践行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活动,每10天考评一次,按考评结果对好的方面进行奖励,对不足之处批评整改,并每月在简报上公示。通过真心打造医患沟通桥梁,近3年来没有发生一起医疗责任和差错事故。

3、医疗服务能力突飞猛进。

百工从事,皆有法度。我们强化了全院干部职工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规范和简化服务流程,最大程度地方便患者,着力解决患者的投诉和建议,设立了意见箱,定期召开医患座谈会和行风评议会,切实做好出院患者的随访工作,注重医疗环境的改善,用制度对医疗服务工作进行了规范和量化,将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细化、量化、责任到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造一支拔尖的医疗队伍,是提升服务的保障。我们十分重视职工继续教育和培训,定期邀请上级医院专家来院授课、会诊,安排医务人员赴外学习、进修、以业务技能比武,疑难病例讨论等形式,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改善了人才结构,提高了医院的科技含量,让医疗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今年元至6月30日,全院累计医疗业务收入258万,同比增长24%。门诊人次3.3万,出院人次550人,手术台次50。近3年来,医院实现了医疗零事故、护理零缺陷、患者零投诉。服务功能辐射到周边5个乡镇。每年3万多人次的门诊量,1千多例的住院病人,90%的病床利用率,居天门市同类医院前列。整体服务功能的不断增强,极大地方便了农民患者就近就便治疗。

在此基础上,我们注重了特色专科的培植,在中西医科上大胆钻研、实践、创新,能独立开展胆总管探査、胆囊切除、甲状腺次全切、乳癌根治等大中型手术。是全市为数不多能开展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子宫次全切除及产科手术的乡镇卫生院之一。

骨伤科是我院的“金字招牌”,可以为患者施行难度较大的手术,赢得了患者的广泛信赖,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由于对人才、特色专科培植工作的常抓不懈,医院的功能与规模不断扩大。此外,还先后引进新技术10多项,开展新疗法、新业务推广和应用20多项。我们医院成为天门河畔居民医疗保健的放心医院。

4、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惠及一方百姓

一所好的服务窗口,墙壁也会说话。我们按照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的要求规范了科室设置,配齐科室工作人员,明确了各自工作职责。把任务分配到各科室,做到出门一把抓,进门再分家,各项工作有了明显起色。今年,我们组建了八个全科医师公共卫生服务团队,有效地提高了各类重点人群健康体检的覆盖率和准确率。我们还建立了常态化的进村入户,为群众提供健康检查和随访服务机制。规范化管理高血压5648人,糖尿病543人,老年人5333人,重症精神病241人,孕产妇管理447人次,儿童管理5116人次,预防接种7547人次,传染病管理185人次,补服叶酸512人次,农村孕产妇补助36人次。

我们还狠抓查螺灭螺工作,切断传播途径,对天门河重点有螺水系开展了铲草除障药物灭螺,灭螺面积

平方米,在现有螺区建立和刷新警示标志     个,设立防护宣传哨卡    个,对天门河沿线的    多头耕牛进行了预防性服药。

5、规范管理,内涵建设“一路高歌”。

规范管理,是医院稳健发展的“主旋律”。我们加强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强职工医德教育,强化劳动纪律,制定奖惩措施,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建立起医疗业务和公共卫生有机结合,临床人员和公卫人员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让病人感受到朋友式的服务,亲人般的关怀。严管出高效,我们要求医护人员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着装整齐,挂牌上岗,上班时间不饮酒,不抹牌赌博,不串岗聊天,不怠慢病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按照卫生部的“八项行业纪律”和省卫生厅的“八个不准”的要求,完善医德医风考评制度,考评结果与医务人员的工资、职称晋升和评先评优挂钩,加大了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把医德医风建设作为立院之本。对全院职工从工作作风、工作业绩、医德医风、服务态度、廉洁守纪、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等方面进行考评,实行绩效挂钩,这些措施的落实,增强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让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变成习惯。

我们还认真执行了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和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按照基本药物目录配齐了基本药物,并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实施了单病种限价制度,各科室严格执行《处理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临床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在诊疗活动中遵循“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原则,在用药上,坚持“花小钱、治大病”的服务理念,提倡成本低、效果好的“朴素治疗”,纠正滥开检查、开大处方的行为,加强处方规范化管理,做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患者不必要开支,让其安心、放心,有效控制了医疗药品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使患者以最低的价格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

我们也致力于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解决职工最现实、最直接、最迫切的矛盾和问题。如对有特殊困难的干部职工给予补助。我们也很抓医院文化建设,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让医护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多姿多彩,团队精神得到充分体现,归属感明显提高。

6、信息化建设,高点定位。

第7篇:乡镇居民医保工作总结范文

一、大力实施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着力提升办学条件。全面落实《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计划》和《区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行动计划》,计划投入7000多万元实施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到年底,全区所有中小学基本完成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任务,使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场地、校舍满足基本办学需求,实验仪器、体卫艺设施、信息技术、图书资料等的配备达到省办学条件标准。年,我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计划投资4900万元,完成加固校舍29900平方米、新建校舍16100平方米;计划投资1800万元,完成2010年度开工的在建工程33760平方米。稳步推进“211”工程(两热、一暖、一改),计划投资800万元,完成旱厕改造项目8个、新能源取暖项目6个,解决取暖面积3万平方米。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工程。

2、做好“省教育工作示范区”复评工作。年,省政府将依据新的《省教育工作示范区评估标准》对我区进行复评验收。教育局将根据新的标准对全区各学校进行全面督评整改,争取顺利通过复评,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条件。

3、进一步完善经费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达到全区初中生均900元、小学生均700元、特殊教育学校生均10000元;增加高中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达到普通高中生均500元、职业学校生均600元。实施部门预算到校,细化收支项目,强化预算执行的刚性,为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做好准备。积极化解学校债务,严格控制生均培养成本。进一步完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依据省市要求,做好普惠性幼儿园政府助学金管理资助工作;对普通高中困难学生,资助学杂费、住宿费与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差额,对中等职业学校困难学生,在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基础上免交学费;对低保家庭新考入大学的学生,全额补助第一年学费;对低保边缘家庭中的大学新生按照相应标准进行补助;提高对农村初中困难住宿学生的补助标准,由每年800元提高到每年1050元,补助比例由学生总数的1.5%提高到10%。

二、大力实施教学改革工程,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

4、积极推进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为中心,落实“学为先导、因学定教、学贵主动、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要求,积极开展达标课活动,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积极尝试实验操作、情景测验等考查方式,推进无分数评价研究。加快学生质量监测体系建立。积极打造各学科、各单位的经典传统活动。组织各学科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优秀作业设计展评、优秀教师社团展示、优秀教研活动展示等活动。注重特教学生的生存教育、心理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生存能力,同时,做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

5、全面提高初中教学质量。坚定不移地把改造教学过程作为初中教学的中心工作,面向全体学生,大幅提升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继续认真贯彻《区初中教学工作基本规程》、《区初中学校教学工作评价方案》和《区初中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方案》,进一步完善以“两会制”为主的教学管理机制。深化“区域改造初中教学过程研究”项目实施,推广稼轩中学个性化思维建构教学特色,提炼鲍山中学的课堂教学特色,挖掘提升三中、六中、双语实验学校、西营中学、郭店中学等初中学校发展的新优势,进一步提高教学整体水平。加强对初中薄弱学校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力度,促进教学薄弱学校的教学规范化。进一步加强学科规范化建设,逐步形成基于教学过程的学科教学管理指导机制。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全员培训。

6、进一步提升高中学校竞争力。全面贯彻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继续推行选课走班的教学模式和学分认定的教学管理制度。推进学校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式多样化、个性化,支持鼓励普通高中建设特色课程,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年,继续推进和提炼一中的励志教育、二中的创新教育等学校的育人特色。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突出研究性学习、实验实践、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使更多学生在科技创新、各种奥赛、飞行员选拔、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特长得到长足发展,更多学生进入高校自主招生选拔的范围。推进普通高中与高校合作,实施高等学校与特色高中联合育人计划。认真做好高中毕业班工作,争取使更多的学生升入优质高校学习。

7、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总结课程改革实施中的先进经验,提升学校校本研修意识,强化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管理力度。不断创新课程管理模式,着重解决校本课程开发不规范、课时无保证、实施随意粗放、缺少有效指导评估等问题。鼓励临近学校和具有共同特色取向的学校共同开发、研究、使用同一种或几种校本课程。下半年,举办全区校本课程展示评比活动。组织参加全市学校课程校本管理研讨会及学校课程审查审批会。

8、实施主题化教研。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教师发展为根本,以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为课题,深入实践“教研主题化、主题系列化”的跟进教研活动方式,围绕“教学目标科学建构的研究、高效课堂教学范式的研究、教学检测与命题的研究、课程实施水平评价的研究、教研成果总结与推广的研究”五大主题。年,分别组织开展《课程标准》再解读、单元集体备课和常态课展示、学科试题库建设研讨等活动。进一步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总课题研究,召开阶段性课题研究会议,注重对教研成果进行总结提升,形成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的科研成果并进行推广。积极引导各学校争创年度市基础教育课改示范校。

三、大力实施立德树人工程,深化素质教育实施

9、加强德育教育。落实《区立德树人行动计划》,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重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为学生发展奠定思想之基、心理之基、品格之基。以“习惯养成”为抓手,着力开展“十佳少年”、“十佳少先队员”、“十佳少先队辅导员”评选等德育实践活动,构建“有效德育”体系,2月份,召开学生行为习惯示范校表彰会议;3月份,承办全市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场会。改进德育课程教学方式,促进德育与学科教学融合。加强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4月份,组织学校争创市依法治教示范校。加强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班主任、辅导员队伍素质,实施班主任培训计划,成立“区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不断提高德育实施水平。启动“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行动计划”,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形成育人合力。下半年,召开家长委员会建设与管理工作现场会。

10、加强科技创新教育。将科技创新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和学校管理中,促进科学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及科技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全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以“校园科技节”为载体,积极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年,组织区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积极参加市、省及全国第二十七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十三届全市中小学电脑制作、第十届全市中小学电脑机器人比赛、全国环保科技大赛等赛事。发挥区素质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积极做好科技创新教育项目的开发、展示和推广活动。继续抓好科技辅导员培训,组织科技辅导员素质大赛,提升其专业素养。做好区级科普示范学校的评审和省市级科普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实行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简报制度。积极对上争取科技部门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场馆建设的扶持,提升科技创新教育的硬件水平。

11、加强艺术教育。继续深化学校艺术教学改革,提高艺术课堂教学质量,9月份组织开展艺术教师素质大赛,着力提升艺术教师专业素养。进一步完善“1+1”工程,大面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力求使每一名学生拥有一项音乐特长和美术特长。继续开展区“星级艺术学校”评选活动。3月份,举行区少儿艺术技能大赛;4月份,开展区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5月份,结合艺术展演及京剧课题阶段性总结,举行京剧进校园汇报展演活动;9-10月份,举办区第十届中小学合唱节和市第十届合唱节专场比赛。组织参加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四、大力实施学生健康成长工程,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12、加强体育教育。落实《区青少年健康成长行动计划》,建设全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监测体系,做好学生体质测试工作,确保年全区学校上报率达到100%。建立学生体育联赛机制,组织参加全市中小学生体育八项联赛,举办年全区中小学生春季田径运动会、秋季田径对抗赛。建立体育特色项目学校评比机制,做好体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对体育特色项目学校进行表彰。完善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学等工作的管理。大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切实保障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做好年初中学业水平及毕业体育考试。

13、加强卫生管理。以环境卫生、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预防近视、传染病防治等为重点,推动学校卫生常规管理的规范化。完善卫生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依据《区中小学生近视防控方案》,提高近视率在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和学校工作评价中比重,切实降低近视率。举办教育系统卫生人员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班。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9月份,联合区人社局召开学生医保工作总结和动员会,对在参保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1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学习既定课程和开发校本课程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相关心理辅导内容,拓宽心理教育的涉及面。积极开展励志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家庭教育等各类心理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室,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认识,保持积极向上、健康美好的心态。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问题,通过推进“青春助力,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高校与外来务工子女定点学校结对共建等活动,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疏导和帮扶。积极聘请高校教师、社会专业志愿者等到中小学担任兼职心理教师,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提升道德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效控制因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的各类安全事故。

15、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师生安全教育,重点做好开学初、放假前、中高考期间的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学生接送车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学生接送车辆安全管理责任,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学生接送车辆的管理。完善校园“三防”建设工作,力争实现学校监控设施与公安系统联网。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月”、消防及避险逃生演练活动。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市学校安全工作检查考核标准》,联合相关部门加大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督查力度。加强对学校安全管理人员和安保人员的专项培训。配合公安、工商、交通、卫生、文化等部门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和周边环境治理。

五、大力实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提升师资水平

16、加强师德建设。落实《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首位,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教育,引导教师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依据《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考评指导意见》,将师德教风建设作为教师评优选先、职称评聘的必要条件,提高师德教风考评在教师评价中的分量。年,教育工会组织开展“建功立业”、“职工先锋号”、“师德标兵”等评选活动;团工委组织开展“走青春路,做育花人”、争当“青年岗位能手”、争创“青年文明号”等活动。

17、提升干部管理水平。启动新一轮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并向副职延伸,培训成绩记入校长档案和学校发展性评价。借助研究会、名校长人选工作室等载体,加强我区校长同省内外校长研究机构和培训机构的交流合作。继续推广“小学校长大讲堂”、“初中校长公开课”制度,并向普通高中延伸。适时组织学校干部和机关干部外出培训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视野,提升干部的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召开全区性教育论坛活动,将外出学习经验进行透视分析和总结传播。

18、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做好年师资需求分析,加大教师招聘力度,不断优化农村教师资源的配置。继续实施“三名”建设工程,完成对首批19位名教师人选、8位名班主任人选、6位名校长人选的考核认定工作;启动第二批“三名人选”建设工程。全面落实“百名名家名师进”活动,采用教育局推荐和学校聘请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全国教育名家名师来我区各学校送培、送教、送研,引领我区的教育教学工作,探索区域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带动全区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广泛调研一线教师继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学校提出的择教申请,组织区域名师实施“名师送教送研”活动,加大区域内名校教师对相对薄弱学校教师的培训力度。与英国剑桥新高度培训中心合作,继续实施小学英语教师语音素质提升工程;下半年启动全区初中英语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好高中、初中、小学教师省级远程研修和有关国培计划等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医疗保险工作,大力实施“教师健康工程”,举办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发展。

19、加强干部廉政教育。全面落实《关于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切实加强廉洁自律和厉行节约工作的通知》、《实施首问负责制等五项制度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原则,全面加强教育干部的廉洁从政教育,积极开展警示教育,廉政文化进课堂、进校园,校园开放日,行风评议等活动。进一步加强政务、校务公开,自觉接受教师和群众监督。完善教育行风问题督办通报机制,继续实行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召开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六、大力实施规范化管理工程,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20、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规范教育收费,着重对学校预算执行情况、收支两条线管理情况、收入支出情况、净资产增减变动情况等进行检查;做好部分学校(单位)领导变动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规范义务教育招生,着力规范招生范围,首先满足区域内学生接受义务教育;重点抓好招生计划、班额控制、招生年龄控制和学籍规范管理等相关工作。按照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开齐、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杜绝随意增减课时现象,重点规范音乐、美术、体育、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开设。规范教学设备的管理和使用,通过开放功能室、组织各类实践活动等方式,促进各类设备的充分利用。认真执行《省普通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规范中小学考试行为,杜绝任何形式的联考、统考、排名等违规行为;组织好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做好高考、中考、成人高考、研究生考试、自学考试及英语等级考试的报名、考试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管理,妥善处理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教育教学创设安全稳定的环境。年,各类办结率保持100%,群众满意率达到98%以上。

21、进一步强化教育督导。做好年省学前教育工作专项督导的迎评工作。根据国家省市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优质均衡发展指导方案》,制订《区学校优质均衡发展评价标准》,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学校自主发展性督导评估新模式,为申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区”奠定基础。结合区教育实际,完善督学责任区建设,制订《区教育督导责任区工作制度》、《定期督导制度》、《随机督导制度》、《通报制度》等规章制度,促进区域内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启动“市教育工作示范乡镇”的复评及争创工作。进一步完善区教育局年度全方位目标考核方案,将教育发展水平、教学工作、年度重点工作作为考核的主要领域。

22、进一步加强教育宣传。深化“宣传是无形生产力”的理念,加强与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学校宣传层次和水平。建立学校宣传申报批示制度,提高宣传策划能力和科学处理能力。年,重点围绕“优质均衡”中心,借助媒体走基层活动,挖掘学校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和典型经验,通过深入、持续地报道,形成促进学校发展的动力。各学校要及时更新网站,发挥好互联网的宣传作用。下半年,召开宣传工作培训会,提升学校干部和机关人员的新闻宣传意识以及与媒体沟通的能力。

23、进一步提高文宣水平。每个学校遴选一定数量具有写作潜质的干部教师组建教育系统文宣队伍,通过定期培训、定期调度、参与重大会议、撰写文字材料等举措,提升其文字写作能力,提高其对学校教育和区域教育的把握水平,在学校外宣、经验总结和愿景规划中发挥总结、提炼、策划、提升的作用。

七、大力实施特色学校建设工程,提升教育文化内涵

24、加强特色学校建设。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特色学校建设的行动计划》,把特色学校建设作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走学校多元发展道路。年,继续按照“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推进路径,进一步完善特色学校评价指标标准,发挥社团组织对特色学校建设的基础作用,以行政手段梯次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初步在每一学段打造2—3所省市知名、社会认可的特色学校。关注外来务工子女学校的特色建设,重点打造小辛小学“阳光小院”情景模拟园、宋刘小学普法教育等外来务工子女学校特色活动项目。下半年,召开特色学校创建经验交流会,对创建工作富有成效的学校进行表彰奖励。

25、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推动学校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建设,引导学校夯实文化底蕴、传承文化传统,增强学校文化力。年,重点打造部分学校的显性文化,提炼部分学校的精神文化,初步打造一批具有一定教育性、艺术性、知识性、环境优美的高品位学校。

26、深化名校建设工程。对每一学段重点打造的2-3所区域名校进行阶段性发展评估。以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一流、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学校为目标,鼓励区域名校走出去,与国内外名校接轨,探索与名校联合办学途径,提升办学水平和档次。进一步落实《关于建立学校发展共同体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抓好学校共同体的过程性管理和细节落实,名校要在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学生发展等方面为共同体内其他学校提供相关经验的借鉴。年下半年召开学校发展共同体工作现场会,对该项工作进行过程性总结和调度。

八、大力实施教育提升工程,构建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

27、提升学前教育。年继续按照《区学前教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全面加强街镇中心园和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计划投资9105万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6所,建筑面积51230平方米,增加学位4590个。通过公开招聘、培训转岗等形式,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数量,提高公办性质幼儿园教师配备比例。全面加强业务培训,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督促街镇在年底前使幼儿教师工资达到或超过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与相关部门配合监督幼儿园举办者与幼儿教师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险并随工资增长逐步提高缴纳社会保险的比例和数额。

28、提升职业教育。落实《区职业教育提升行动计划》,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平台,以技能为核心,以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经营学校,构建与我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年,重点深化国家职业学校项目,职业中专进一步深化“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的实施;二职专深化“国家中职实训建设项目”,积极争取“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使我区职业教育更具影响力。建立符合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结构;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就业前景好的专业;重点发展一批精品专业、特色专业,适时发展社会急需专业,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体系,职专以机加工专业群为发展方向,二职专以汽车运用及维修专业群为发展方向,三职专提升素质教育层次,以都市观光农业为主的旅游专业群为发展方向。在教师培训中,积极开展“双进”活动;完善职业学校校外高技能人才聘任(聘用)制度,继续在在职教职工中推行“技能证书”制度,提高持有专业技能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比例;鼓励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建立和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探索面向社会招聘专业教师的途径与方法。狠抓招生就业,年我区职业学校确保完成2500人招生任务;增强校企合作的广度、深度,实施“名生对接名企”策略,完善学生就业跟踪服务体系,提高毕业生有效就业率、稳定就业率,年学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扩大职业学校服务功能,充分利用职业学校师资、设施优势,积极开展服务“三农”工作,年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5000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