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农村建设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6月18日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过程。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根据国家老龄委、民政部资料,2011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5亿,占总人口的13.7%,其中农村老年人口为1.09亿,农村老龄化将在2015~2025年快速增长、2026~2035年飞速发展、2036~2060年持续高速增长,呈现出数量庞大、增长速度快、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可以说,目前我国农村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而且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老龄化问题将日益严峻。
一、农村老龄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不利影响
(一)劳动力严重缺乏。由于经济发展状况和结构的不同,城市化、工业化速度的加快,有思想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几乎都离开家乡出去打工,城市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老年人由于身体状况的限制,干农活已经力不从心,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对土地精心照料与培育,但是他们难以割舍那份对土地的感情,不忍让土地被荒弃,仍然靠自己的能力来养活自己,靠自己的力量有所收入。
(二)安全防范意识薄弱,防范措施不完善。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的减退、健康状况的变化,大部分老年人已经失去了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难以认清违法犯罪分子的骗术,对家庭安全隐患不留心、不了解,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在一些老年受害者的诈骗案件中,犯罪分子利用“血光之灾”等噱头欺骗老年人。这种手法可以说是相当拙劣,稍加留心就能看破,但是不法分子却屡试不爽。这直接反映出一些老人长期处在空虚、缺乏交流的“精神空巢”境地,自我防护意识非常薄弱。新农村的安定、和谐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息息相关,农村诸多安全问题的出现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三)接受新知识能力弱,思想观念落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务工,造成参加农业生产的老年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田地间出现许多白发苍苍的老人,许多农民和基层干部早已产生“10年后谁来种田”的担忧。要想将农业发展得更好,就需要投入优良的种子、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更需要有文化的青壮年农民。而在老年人大量聚集的农村,很多农民由于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小农狭隘意识极强,只顾及眼前及局部利益,缺乏长远目光,如乱砍滥伐树木、破坏植被、乱占耕地等违法违纪行为大有所在,让他们去学习现代化、集约式的农业生产,接受新知识,无疑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
(四)消费能力低下,对经济增长拉动有限。农村年轻消费群体流出,消费市场不够活跃。传统农民的生活理念是能省则省、勤俭节约、存钱防灾养老,而农村社会老龄群体的消费观念具有更为强烈的传统色彩,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都远低于年轻人群体,农村消费群体“空心化”,他们习惯于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特别是收入来源的不稳定,医疗、养老等都存在着后顾之忧,家庭负担重,这必然减弱消费需求,消费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较弱。
二、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多年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差距悬殊,农村发展极其滞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能力低。在农村,缺乏集体的公共基础设施,有的村落连最起码的公交车都没有通行,就更别提公共厕所、健身器材、运动场所了。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下,特别是粮食生产投入成本高,收入低,受自然气候影响大,抗风险能力低。许多村缺乏经济收入来源,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只能依靠财政支持、政府投入或其他渠道融资。
(二)农村建设规划滞后。长期以来,农村规划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村与村之间缺乏密切联系,村级规划混乱,缺乏整体和长远规划;有的虽然部署了规划,但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难以具体指导建设;或是有了规划不按规划建设,一些农民深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不听从上级领导指挥,依靠算命先生选址定向,依自家情况乱搭乱建,严重影响了村庄容貌,也增加了农村管理的难度。
(三)缺乏青年专业人才。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到天南海北闯自己的一片天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他们已不愿像父辈那样进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他们更向往城市的生活。因此,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极其缺乏青年专业人才,建设和发展的主力还是中老年人。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然而,我国农村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农村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农民大多受教育程度低,自身文化水平低下,综合素质偏低,因此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大部分农民俭省节约,不少地方还在使用柴草燃料,严重污染环境。同时,农村普遍存在柴草乱堆、垃圾乱倒、苍蝇乱飞、牲畜乱放等脏、乱、差现象,缺乏完整合理的规划。并且,在农业生产中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也造成农村环境不同程度的污染。
三、老龄化背景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措施
新农村建设是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切切实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扎实稳步推进。当前,各级党政机关应集中力量解决农村的基础设施问题,从改善交通入手,切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带给农民实惠。因此,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
(一)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财政建设资金重点支持农村建设。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调整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入方向,更多地支持农村建设。各级领导部门要更多地关注和支持农村,把工作重心逐步转向农村,扶持农业发展,在此基础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同时,各部门间相互配合,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集中力量为农民办实事,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今后,各级各部门要大力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加大财政性建设资金对农村的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杂乱无章的面貌。
(二)创造条件吸引有志青年建设家乡。在大批年轻人远离家乡脱离土地的同时,一些人又从城市回到农村,念起了“种田经”。如今,国家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补贴到位,给予农民实实在在的优惠。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规模种植,可以逐步造就“新型农民”。新型农民指的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农民,是与建设现代农业相适应的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职业农民。他们的基本特点应当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三项素质,缺一不可。因为没文化,不懂技术,不会经营,就不能承担起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同时,还要加快发展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培训工作,使相关人才流向农村、留在农村,真正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型农民”。
(三)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传媒,让老人“老有所乐”。作为深受我们每个人喜爱的传播媒介――电视、报刊对于丰富老年人的生活,调节老年人的生活情趣,赶走孤独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专门开设一个老年活动室,免费为老年人提供大字号符合老年人的审美、生活小常识与价值取向的报纸、杂志,提供一个公共的电视,让老年人在一起有所乐。要经常组织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让老人“老有所为”。村委会可以定期组织中老年人开展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如扭秧歌、跳广场舞、老年歌咏、老年戏曲等适合老年人的娱乐活动,既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还可以让老年人的身体得到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进一步增强邻里关系。让老人体会到生活的乐趣,感觉活得有质量。
(四)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保障农村卫生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向老年人倾斜,适当加大对其补贴标准;积极引导参保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探索社保基金的来源途径如发行彩票、社会捐助等,为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拓宽资金渠道。因此,要在全社会形成生活上关心老年人、精神上慰藉老年人、积极赡养老人的氛围。
(五)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公共设施的推进建设,大量农耕地被占用,虽然为工业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土地资源,但是耕地不断减少,失地农民增多,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给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胁。更严重的是,一些地方违法占用农耕地,农民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农民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威胁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在历次改革中,中央都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多次要求不能侵害农民利益。各级地方政府也要真正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严格控制农耕地转非农用地的规模,维护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昱阳.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保体系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N].人民日报,2013.5.3.
一、进一步做好规划的完善工作
在3月份召开的一次工作会上,县委书记张雁冰要求各乡镇组织各试点村,参照高西沟村的规划,尽快拿出各自的建设规划。会后各乡镇确实组织各村积极行动,一些包村部门也深入到被包扶村参与规划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县上确定的17个试点村全部搞出了各自的规划本子,有一半村的规划本子搞的很高档,为争取市上对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支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参照高西沟的规划,不是仅仅参照规划出来的本子,而是更应该参照高西沟的规划程序。由于在实际搞的过程中,个别规划人员并没有参照高西沟的规划程序,没有深入实际,没有深入到农户了解农民的真实想法,没搞清楚农户想做什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对建设新农村理解不到位,过高的估计了国家对建设新农村的投入。所以出现了不切实际的内容,有的村建设投资资金做到了两千多万元,有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短期内要突破一万元。这是严重脱离实际,严重偏离新农村建设轨道的东西,这样的规划根本不具备操作性。
各乡镇要组织各村重新审查各自的规划本子,哪些项目是可行的,哪些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要进行提炼。在提炼的过程中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在依靠自我的基础上争取外援,把握“大头向里”的原则。第一要吃清家底,全村有多少座山,多少条约沟,哪些山栽林,哪些沟打坝,哪块地需要通路,哪块地能改造成水地,等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要清底。第二要摸清人情,全村有多少劳动力,出去多少,还有多少能出去,剩下的谁是搞养殖的,养什么,养多少;谁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够种不够种,不够种怎么办等等情况要精明。第三要认准要点,对需要搞的建设项目和能够开发的产业项目进行整理排队,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先搞当紧的,不太当紧的缓一步)、先己后人(先搞自己能干事的、后搞只有政府扶持才能完成的项目)”的原则有序进行。
二、下决心抓住产业发展的突破创新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农民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成就的重要指标。从各村的规划本子上看出,农民增收的优势项目不明显,没有突出的特色产业,没有可持续增收的途径。现阶段,(也许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我县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两大块,一是农业收入,二是劳务输出。农业收入靠的是主导产业,“薯、杂、果、羊”应该是我县农业的四大主导产业,因为相比较而言有传统、规模、品质、市场等优势,而且开发潜力大,有较大的增值空间。从目前“一线产品”的产值分析,“薯(马铃薯)、杂(小杂粮)”两类进一步增殖的潜力相对较小,但仍有最少翻一番的空间,我们需要做的是用现代农业种植管理理念,把优良品种种在高标准农田上。
果树是我县增收的强势产业,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农民要大规模的从土地中获得较高的收入,还得看以苹果、梨、红枣为主的经济林。我县苹果有亩产植突破3000元的记录,孟岔的枣园现在亩产就能达到5000元。如果我们现在脚踏实地,认真的去改良苹果品种,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借鉴孟岔经验,完善退耕还林机制,果树收入将能和劳务输出平分秋色,各占到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
羊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量的问题。羊的市场波动比猪的小,养羊的成本没有养猪的大,但是,养羊的数量增加(在封山禁牧以后)较养猪的难。这就要求养羊业向养猪业学习,搞集约化养殖,合理采割苜蓿,科学利用秸杆,充分开发柠条,通过开发饲草资源,改革饲养方式来扩大养殖规模,政府要做好宣传、培训、推广工作,村干部要带头实施。
三、变观念开辟集体经济的壮大途径
发展集体经济既是我国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载体。从国内富村发展的轨迹看,村集体企业是带动农户产业发展的龙头,雄厚的集体经济是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的坚强后盾,是建设巩固农村基础设施的根本保障。但是,目前我县村集体几乎没有发展经济的渠道,集体经济贫乏,难以维持一般办公事务运作,更谈不上发展社会公益福利事业,搞基础设施建设,就连维护道路、坝系的资金也得向政府伸手。村集体经济成了制约我县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我们一些乡村干部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有的认识到了,却怕麻烦,有的认识到了,也不怕麻烦,但是“老虎吃天”干瞪眼,所以在规划中没有发展集体经济这一块。现在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趁着建设新农村的东风,争取一部分资金来发展集体经济。只有集体经济才能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集体经济实力强了,基层组织才有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才能构建和谐农村,保障新农村持续健康的发展。
在我县发展集体经济,建议参考以下四种模式。一是“整合资源从中盈利”。孟岔村是这种模式的创造者。孟岔村集体组织,把全村136户的1600亩退耕地集中起来,承包给8户农民栽上了枣树,不仅退耕还林效果显著,而且村集体从中赚了一把——每棵枣树每年抽5毛钱的协调管理费,一亩地50元,1600亩一年是8万元的集体收入。二是“公建私管共同受益”。村集体争取资金建厂子,建好后向外承包,收取租金或者入股分红。靖边县尔德井村,靠争资办了个砖厂,承包经营,村集体以厂为资本入股,利益分成,年收入近40万元。三是“上挂公司下联农户”,换句话说是“公司+支部+农户”的发展模式。党支部利用组织协调优势和集体信誉,根据本村主导产业,寻求与产业相关的龙头企业合作,一方面为农户产前、产中提供服务,一方面为企业加工贸易组织好“一线产品”,在产业链延伸、农产品二次增值的环节中获取组织服务费。既能推动产业发展,又可增加集体收入。四是“创造环境引资联营”。公路沿线交通条件较好的村,划出一块土地搞一个开发区,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好,鼓动本村富户或引入外村、外地能人,办加工厂或养殖场等。不能卖地分钱,要把土地作为资本入股分成,逐步壮大集体经济。
四、动脑筋探索新农村的运行机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一个平衡的基础,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目前,全国各地启动了一批试点村的建设工作,大批村正等待着借用试点村成功的经验,所以试点村不仅是个建设问题,而且更要探索建设当中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
从农村建设项目情况看,国家财政的投资量逐年增加,但是投放的渠道较多,如何把方方面面的资金捆绑起来,统盘安排,做到既不重复投入,又不留空白点,这是提高涉农投资效率的根本。目前,在建设项目的立项、申报以及项目招标、实施、监管等环节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项目”资金与“工程”费用之间的差额惊人。基层干部和群众意见很大,有的乡镇领导对本辖区内实施的项目搞不清楚。有乡镇干部预言,如果一次给一个村上百万元的投入,这个村就面临着“烂杆”。这说明目前涉农项目的运作机制存在很多弊端,将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甚至影响到农村稳定。积极探索涉农项目的管理机制,是基层干部的一种责任,而不应该是无奈。
1.1厕所卫生问题由于千百年来的历史问题,城市与农村的贫富差异一直存在。农村的经济较差,一般情况下要想解决解手问题,一直都是选择在露天厕所进行方便,而对于大部分的农民来说,都会觉得厕所就应该是肮脏不堪的地方。因此对于厕所卫生的情况,一直无人问津。而我们知道,粪便中会有大量的细菌,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的清理与处理,随时可能生成更多的病菌,可能会危害到人体健康。而对于农村来说,由于历史顺延,无人告知农民厕所的卫生问题有可能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危害,对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农民对于厕所的卫生问题,一直无人问津。这样,农村的厕所卫生问题也就被遗留了下来。
1.2道路环境问题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定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道路问题也是农村建设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首先我们要看到的是部分地区的农村道路环境仍然处于脏乱差的境地,许多道路仍然是泥泞不堪,让车辆无法进行正常出入。正如前些年赵本山的一个小品中个讲述的一样,有些农村的道路泥泞,导致一些机动车辆根本无法驶入村中。农村的经济发展要想进步,必须要有大量的产值才有可能进行致富,农民所种植的农作物需要大量的种子,化肥等农务所需用品。这些用品大部分都需要汽车进行运送。而道路环境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则这些农务用品则无法及时的送入农村,从而就有可能会耽误农民的种植,也就会间接影响到农村的经济。而还有一些地区的村是居住在山里,山路难行,就更别说是道路环境如何治理的问题了。道路是联系农村与外界的重要渠道,如果没有较好的道路环境,那么随处可见的垃圾,或者泥泞不堪的道路就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阻碍问题。因此,农村建设中需要解决道路环境问题,这不仅仅是关系到环境保护,也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
1.3垃圾外露的处理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环境问题还有许多,像是垃圾外露也是一个历史遗留的问题。许多农民并没有太多的环境保护意识,而对于垃圾的处理也是一直遵照老辈人的传统,外露在室外。可以想象,如果城市中的垃圾外露在街道中或者室外,那么垃圾中所产生的各种细菌将对环境污染造成严重的危害,而之所以城市中没有这样的问题出现,是因为城镇的环保宣传到位,对于农民来说,垃圾的处理问题就只是简单的倒垃圾而已,对于垃圾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却是知之甚少。且不说在农村是否能做到垃圾分类处理,就算是垃圾的放置位置问题都很少有人关心,因此,垃圾外露已经是农村的一种习惯,而农民并不知道这种习惯会对他们所生存的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也不知道这些垃圾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怎样的影响。
二、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性
上述了三项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而对于这些问题,都是有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时,我们一定要将农村环境建设问题列入到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议程中来。因为环境保护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有可能对农村建设造成的影响有以下几点:第一,对农民的生产造成影响。正如上文所说,道路坑洼、泥泞,车辆无法通行,这就会阻断农村与外界的联系,在生产初期,无法及时的将种子运送到农村,农民就无法在农时播种,耽误生产。而在收割的季节,农民即便收割了这些农产品,无法运出,也会耽误农村的经济发展。第二对农民的生活造成影响。农民长期生活在肮脏的环境中,对身体健康会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上述问题中所提到的垃圾外露的情况,可以说,垃圾外露在街道之上,会产生大量的细菌或微生物残留在空气中,对人体的呼吸系统会造成损害,如此,就很有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三、促进农村环保问题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3.1加强城乡环境对比,加大对环保意识的宣传让农民进城,并不是让农民转移到城市中工作生活,是为了让农民对城市和农村的环境进行对比。城市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相对而言比较成熟,对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是有所提高的。让农民进城参观,体验,了解到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性,了解做好环境保护,是让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的必要手段之一,回到农村后进行城乡环境对比,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对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宣传。当然,政府对于环境保护教育问题也要适时的对农民进行教育,告诉农民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对他们的身体健康,生活环境有着怎样的好处。
3.2建立环保制度,确实健全农村环保机构,加大执法力度一个问题的解决并不能完全依靠人们的自觉性。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没有监督,是无法让人们从已经熟悉的习惯中走出来的。确实保证农村环保机构的存在,加大执法力度,并不是为了惩罚农民的违规行为,而是要让农民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制度性。只有在法律制度完善,执法严明的情况下,才能让农民从以前的陈旧思想中走出,走向环保的康庄大道。
3.3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让农民时刻关注农业生态发展,控制农业方面的污染,可以让农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对厕所的环境时刻进行清理,对道路环境进行修缮,如果农民能够做到这些,就可以从意识上开始向这环境保护的思路上转变。如此举措,在农村的环境问题的解决上就是迈出了一大步。
四、结束语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新农村 公路建设
一、研究背景
公路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基础,加速农村公路发展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城乡之间的资源分配比例及方法也有着诸多差异,这导致我国城乡贫富差距巨大,农村公共产品极具贫乏。城乡一体化可以提高农村的综合实力,提升其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公路建设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新农村公路建设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通过对城乡一体化进行研究,分析其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城乡一体化理论概述
城乡一体化并不单指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它主要指将城市和农村、城市产业与农村产业、城乡人口等均作为一个整体,在该整体内进行统筹规划,促进城乡共同发展,互利互惠,资源互补,实现城乡产业发展平衡,使得农村居民显示到城市的公共服务与产品,全面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调整城乡居民的收入格局,使得城乡居民享有均等权利及义务,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三、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公路建设意义分析
(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建设城乡一体化主要是发展做好新农村建设,搞好农业发展。但是农业发展需要农村建立完善的设施,而公路则是所有设施的重中之重,肩负着农业产品对外输送的重要使命。过去,我国农村交通不畅,信息难以传递,根本无法进行农产品的对外输送和农业资料的对内运输,造成我国农村发展极度落后。建设公路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还可以帮助农村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善我国农村的交通状况,为农村带来新的投资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提升国内经济发展速度
农村的公路建设解决了广大农村买卖难的问题,不仅为广大农民带来了致富的机会,还为农民提供了消费的渠道。农村人口是我国最为庞大的人口群,具有十分巨大的消费潜力,农村市场的开发对于不断增强农村消费需求,提升农民购买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扩大内需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方针,此时提升农村人口的消费需求对于完善我国的经济发展方针,提升经济发展速度具有重大意义。过去,我国农村交通落后,信息传递十分困难,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低,农村的经济环境较差,这些都抑制了广大农民的消费需求。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交通体系,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村消费需求,促进国内经济发展速度。
(三)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农村公路建设可以加强农村交通体系,改变农村风貌,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也为农村居民带来了许多优惠政策,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进一步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同时,城乡统筹发展还为农民带来了医疗和教育的便利,提升了农村的医疗水平和教育水平,为社会稳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四、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公路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一)交通运输工具差异较大
在农村,货物运输工具的类型多样,不仅有卡车,还有农用拖拉机,三轮车,甚至牛车和手推车等等。在农民自身出行的工具主要有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自用小汽车和公共汽车等等。这些交通运输工具在大小、长宽和运输量等方面均具有十分大的差异。因此,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公路建设需要考虑不同类型的车辆同时在公路上行驶时所造成的的影响。
(二)规划不明晰
在进行新农村公路建设时,政府通常会将工程转交给当地的施工队伍来进行施工,但是对于公路修建过程中所需的资金和资金的使用及分配并不能做出明确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资金的不合理使用和材料的滥用情况就较为严重,极易造成资金滥用情况,也易使公路的质量出现问题。
(三)施工设计不合理
在进行农村公路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农村的环境,我国农村大多为泥路,在进行施工设计时应该多原有公路进行技术勘测,对原路段进行地质分析和测量。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实际的分析,根据不同的路况使用不同的设计方案。但是我国大多数农村公路并未对具体的地质、承载力等进行实际分析,这样就导致了许多公路在使用过程中损毁较快。并且,在农村拖拉机越来越普遍,但是现有农村的道路宽度对其而言却较窄,这样就造成两车相遇时较易发生撞车事件。
(四)施工质量低劣
在在进行新农村公路建设时,当地施工队不能对设计进行较好地把握,导致道路施工水平不能达到实际要求,主要为水泥厚度不达标。甚至一些施工队为了追求所谓的高效率,并未重视公路的质量,只为了尽快建成,以次充好,造成道路厚度不达标以致其承载能力较低。新农村公路建设往往由当地的施工队进行,但是他们的施工建设器材往往较为陈旧,并且人员水平较低,缺乏必须的施工技能,较易导致农村公路质量低劣。
(五)后续公路养护不到位
农村公路的施工未按照计划进行,造成公路质量低劣,同时,农村公路的后期养护也不到位,这也是严重影响农村公路质量的关键问题。农村公路大部分是根据旧有的道路再次修建而成,因此,公路的并不十分耐用。再加上后期公路养护不到位,致使其多次被损毁,降低了农村公路的整体水平,为农民生活带来了不便。
五、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公路建设对策分析
(一)加大法律宣传力度
首先,政府部门应当根据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整理为一个能够满足当前公路状况的宣传文件对此次农村公路建设进行宣传。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审查,要求施工队时刻保持严谨,认真贯彻国家对于施工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法律基础,提高其质量水平。
(二)提升施工队整体水平
施工队的水平是决定新农村公路建设成败的关键,因此施工队应当组织其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其能够随时掌握最新的建设知识和丰富的建设经验,提升施工队的整体水平。同时施工队应当根据对内人员的特点培养其资金和人员等各个方面的技能,提升施工队的管理能力,加强内部人员稳定性,以便能够大幅度提升新农村施工队的整体水平。
(三)加强公路的后续养护机制
新农村公路建设的问题不仅出现在施工建设进程中,还出现于公路建设的后续期间,应当加强对公路的后续养护机制。由于我国农村公路较长,资金来源有限,这就严格限制了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因此需要对养护资金进行及其严格的管理。同时,我国农村公路养护人员也极度缺乏,因此专业人员的培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管是专业养护人员还是农民都应当自发对公路进行养护,以减少政府的投入。
(四)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
施工队从事农村公路建设是由于其追求利润的本质所驱使的,因此,对于施工队而言对相关法律法规缺乏认真的了解。想要其能够做到知法而守法,政府部门应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法律知识,提升农民的自我法律意识,以期农民在施工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管理。不仅如此,还能够加强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帮助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五)满足农村风貌要求
新农村公路的建设不仅是为了农民带来交通运输的方便,还为其带来旅游等发展的机遇,因此公路就是新农村对外的形象。农村公路应当做到比例协调,设置合理,不仅需要能够凸显农村的自然景观还能够体现其整洁的风貌。新农村公路建设需要能够满足农村风貌建设的要求。
六、总结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公路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发展,促进新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直接关乎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在进行新农村公路建设进程中,提高施工队的水平,增强广大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保障农村的公路建设能够保质保量完成,且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真,齐华伟,江鹏.新农村公路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漯河市新农村公路建设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6):303-304
[2]吴国辉.新农村公路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11(3):286-287
[3]李长江.新农村运动: 城乡一体化[J].农村经济,2005(7):7-13
关键词: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056-03
建设现代农业关键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切实将农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1]。农民素质问题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越来越紧迫的大问题。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事关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影响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培训教材是实施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知识和技术载体,是开展培训工作的基础[2~3]。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的建设与管理、编写和选用高质量的培训教材是进一步提高农民教育培训质量,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的基础和保障。教材的编写水平、涵盖内容、结构布局、传授知识和技术的形式,以及设计印刷质量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培训效果和质量[4]。因此,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建设应根据农民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且普遍较低,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等特点[5],要重点突出先进实用技术和最新科技成果相结合,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强调集实用性、可操作性、配套性和先进性于一体[6]。同时,要注重教材编写人员的学术造诣和技术水平,不仅要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而且要有丰富的农民教育经验,否则难以编出符合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教材[7]。笔者对当前农民教育教材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促进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新时期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建设提供参考和帮助,也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发挥一定作用。
一、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教材内容陈旧、技术滞后,缺乏实用性
农民教育培训的任务是提高农民素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新技术,其要务是要提高农民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因此,一部高质量的教材需要编著者投入较大的精力,既要对教学成果进行认真细致的理论总结,又要结合本学科最新的科研和生产成果,才能满足农民对新技术、新成果应用的需求。然而,现在有些承担农民培训的机构,对农民培训或是存在应付的心理,或是准备不充分,在培训前临时组织人员编写培训教材,或者随机凑合一些资料,对所编教材要求标准不高,甚至没有标准。编成的教材往往观念陈旧、缺乏新技术和新成果的应用,教材内容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求。有些教材存在互相抄、袭拼凑的情况,质量低劣、内容错误,农民使用这种教材,不能真正地把新技术、新成果应用于生产和经营实践。在培训中,教师和农民朋友感到无所适从,甚至产生误导,给农民的生产经营带来损失。例如,为了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部明文规定一些剧毒、高残留的农药种类不再使用于蔬菜、瓜果和部分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但一些培训教材中,在防治病害虫时还介绍使用呋喃丹、甲拌膦、久效磷等禁用农药。再如,随着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粮食作物生产中整地、播种、收获等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是有些教材还在介绍低水平的适于人力或畜力操作的技术,这种教材显然对受训农民没有吸引力,也没什么实用性。
(二)教材理论性过强,缺乏可操作性
农民教育培训教材使用的对象是文化水平不高,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学习能力普遍较弱的农民,因此这种教材不宜有过多、过深的理论内容,也不宜过多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编写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应针对农民的需求,根据农民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强的特点,把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急需的技术和方法,采用直观、生动、易掌握、能操作的形式展现出来,把抽象的理论贯穿于可操作的技能环节和步骤之中。然而,现在一些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编写者按照在校学生学习系统专业知识或学术论著的标准去编写,忽视了农民文化水平高低不一、接受能力参差不齐的实际现状,理论内容过多、系统性过强,可操作的技术内容少,编出的教材,农民学不会、看不懂,按照教材内容无法操作。内容与生产实践不能有效结合,不能较好地提高农民的操作技能,直接影响了农民培训的效果,也难以达到实现新技术和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的培训目的。
(三)教材配套的辅助资料少,缺乏完整性
农民的文化程度偏低且参差不齐,要求培训教材要根据农民接受能力和学习特点,开发形式多样的教材。如以文本资料为主,辅以光盘、视频、图册、模型、标本等资料,能够满足不同学习能力的农民学习使用,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提高。然而,目前多数教材文字内容偏多,辅助资料及配套的录音带、录像带和多媒体课件等音像教材较少,当农民学习时对文字教材不易掌握时,无法靠其他信息形式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还有的地方政府及培训部门在进行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流于形式,对短期单项实用技术培训,只发放明白纸或操作说明书;对有些长期培训,临时找来其他类型的教材充数,缺乏对教材的组成、形式的结构进行科学的规划,教材不能有效地配合培训活动,只求任务的完成,不求农民培训效果的落实。
(四)教材更新速度慢,缺乏先进性
农民教育培训教材所包含的内容应选择农民迫切需要的知识和技术,要使农民能学有所用、学了能用,学了会用,通过培训真正使新技术、新成果在生产中转化成生产力,使农民掌握最新的技术和知识。同时,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农产品生产标准国际化,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和农业经营活动受国际因素的影响,要求农民教育培训教材也必须与国际接轨。一方面农民教育教材要跟随科学技术的发展,把国外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理念编写教材中去,吸收国外优秀成果。另一方面也要在某些技术领域或生产操作规程等方面着力引进和翻译外国优秀教材,促使农民学习他国先进知识和技能,参与国际合作交流及国际市场竞争。例如,2011年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围绕这一核心内容,河南的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就要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成果,更新传统的小农生产观念,以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规划教材内容,以国际产品和技术标准规范农业生产过程,注重生态和环境的保护观念的培养,以培养新时期高水准的新型农民的标准设计培训教材。然而,当前多数农民教育培训教材,更多的内容仍是注重国内生产技术和成果,面对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培训教材的更新速度和力度略显力不从心。因此,即使应用这些教材培训了农民,农民新掌握的技术和知识也与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存在差距,无法体现出培训内容的先进和指导性,培育新型农民的速度和质量都将受到影响。
二、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1.针对培训对象,突出适用性原则。受训农民对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需求迫切,且农民的文化水平不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编写培训教材时就要针对农民的特点和需求,精选培训内容,真正将农村经济生产技术、社会生活科学常识等领域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语言以较小的篇幅表达出来。充分考虑大多数农民的实际文化水平,尽可能地深入浅出,用农民易接受的方式和语言进行表述。力求做到不识字的农民能够听得懂、识字的农民能够看得懂,适宜于农民应用。
2.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可操作性原则。农民教育培训教材重点是向农民普及和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及经营技巧,特别是一些新技术、新成果在形成时就是在理论上和技术有新突破、新应用[8]。要把这些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传授给农民,就要把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操作环节,尤其是要注重操作程序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切忌晦涩难懂。使农民能依照培训教材自行模仿操作、反复练习、巩固加强。
3.完善配套资料,突出能力培养原则。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建设,必须围绕农民教育培训的目标,突出理论应用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要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培训对象,形成配套的教材体系。既要有文化基础知识的教材,又要有科学技术培训教材和经营管理知识教材;既要有讲授理论知识的教材,又要有实践操作方面的教材;既应有文字教材,又要有声像、图解等教材。
4.结合国内外科技发展新成果,突出先进性原则。农民教育教材的编写应紧跟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的发展趋势,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和技术让农民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和应用。教材内容不仅要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社会动态,而且要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不断调整教材结构和内容。要优化教材体系的总体结构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精选基础和技能培养的核心内容,注重用先进的、科学的观点提高农民素质,不断满足培养新时期新型农民的需要,从而体现其先进性和指导性。
(二)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1.以技能操作和培养为主线。教材的编写不要求知识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能力教育为本位,着重培养农民的操作技能、实践创新能力,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使农民掌握一项或多项农村实用技术。
2.教材内容要不断更新。教材内容要吐故纳新,不断地修订和完善。要随着经济发展,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而及更新和完善教材内容。
3.语言文字要简练。教材的语言文字要直截了当、言简意赅,既能把意思明确表达出来,又能让农民明白、接受,符合农民的语言特点和用语习惯。
4.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抽象的理论内容,要通实际操作场景和环节展现出来,复杂的技术环节要结合图文(表),音像资料去展现。结合实例,分步介绍各项操作技能,力求能模仿操作,便于学习和掌握。
三、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建设应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一)合理规划,建立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发展体系
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教材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坚持面向现代农村、面向现代农民、面向现代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9]。教材建设要深入调查研调,科学规划,教材设计和编写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需要,贴近农村生活实际,注重农民潜能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各级各类培训部门要重视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建设工作,上下联动、相互配合构建利于提高培训教材质量和水平的发展体系。通过体系化发展,充分调动相关部门积极性,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编写队伍水平,实现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可持续、有序化、高质量、快速的发展。
(二)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编写队伍素质和水平
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存在着地域性、专业性、学科性等差异,类别多、数量大、变化快。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相关部门在教材规划和编写环节中缺乏长远规划,临时突击、东拼西凑应付培训。这种教材大多数是你抄我、我抄你,内容陈旧、脱离农业生产及经济发展需求,甚至在教材中出现技术性和科学性的错误,误导农业生产,耽误农民的时间。因此,农民教育培训教材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对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的编写、审查、出版、印刷、发行、选用等成立专门机构,严格制度管理,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又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机制。由国家或有关部门在确定农民教育培训大纲或标准的前提下,公开、公正地向社会,招标编写、出版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由使用教材的部门选择使用国家或部门认可其质量的教材,从而形成有序、规范的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编写出版的竞争机制,把好教材“出口”关,杜绝低劣教材进入培训环节。同时,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教材质量,还必须组建高素质、有水平、有能力的教材编写队伍,重点选择既了解生产一线需求,又掌握了先进技术和方法的专家或技术人员。相关部门要制定有经验的专家学者或优秀工作者参与编写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工作的激励政策,鼓励、支持、帮助编著出版确实有特色、有水平、适于新型农民学习的好教材。
(三)制定教材建设的纲要及标准、实现规范化、多样化发展
为了推动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的规范化、多样化发展,农民教育主管部门不但要联合通过推荐、招标及筛选,组建由农民教育专家、农业科技专家和长期坚持在农村科技一线的优秀工作者组成的教材编写队伍,还要结合行业制定全面的农民教育培训的纲要(或教学大纲)、标准和教材分类目录,为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编写和出版的提供依据,同时也对农民教育培训应达到的质量标准作出规定。减少由于编写者、出版者对于农民教育培训的行业的规范、标准掌握的尺度不同,认识的水平不一,造成对教材质量的影响。有了农民教育培训纲要或标准、教材分类目录,相关管理部门和组织编写部门就可以按培训需求,分级、分批地实施教材编写规划;编者们就可以在纲要或标准的统一规范下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完成教材内容的编写。在强调教材必须统一规范的前提下,又可以根据行业、地域、经济条件等不同,开发形式和内容多样的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实现规范化与多样化的统一。
(四)借鉴先进经验,建立多元化的教材评价机制
建立农民教育培训教材质量评价机制,健全评价机构和组织,开展教材评价活动,是促进农民教育培训教材质量提高,规范化、多样化发展的必要途径和方法。评价农民教育培训教材评价的核心是教材的质量问题[10]。过去一直是由一部分人或一个组织机构来评价,呈现为“一元化”的局面。评价时行政权力的作用大于学术权力,行政权力起主导作用,造成教材质量评价出现急功近利、泡沫化和以盈利为目的的学术作假、欺骗等不良现象。随着农民教育的快速发展,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评价机制,逐步实行多元化的社会评价。如可委托高等院校、社会中介机构对农民教育培训教材质量进行评价。在评价时要改变长期以来把专家评价作为唯一标准的做法,要多听取高等院校教师、农业科技专家、农民及农民教育培训部门的意见。除了教材编写者、审稿专家、出版者、培训教师的评价外,还应征求使用者、社会等多元的科学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筛选高质量、高水平、农民乐于接受的培训教材,打造精品、树立品牌,促进中国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参考文献:
[1] 魏玉栋.着眼现代农业发展,强化农民教育培训[J].农村工作通讯,2012,(2):16.
[2] 张红萍,仵占慧,南彩霞.对中国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建设的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7):61.
[3] 黄体允,李英艳,云秀珍.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建设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0,(22):39.
[4] 张大鹏.新时期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现论见地,2012,(6):6-7.
[5] 李红敏,张金才,冯艳芳,王洪喜.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J].吉林农业,2011,(8):12.
[6] 赵居礼,王艳芳.完善高职教材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3,(10):42-45.
[7] 张乃新.加入WTO后高等学校教材建设的发展趋势[J].科技与出版,2003,(5):28-29.
[8] 刘荣才,周丽.职业教育教材质量评价与教材建设问题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3,(19):43-46.
关键词:新农村;社区教育;人;财;物;理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属于社会主义范畴内的问题,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建设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也就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使农村社会内在的发展动力和创造活力进一步迸发出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是一个贯彻和体现以人为本的过程,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质量全面提高为根本目标。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他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教育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产生的,同样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变化,当今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作用力已由边缘化走向了中心,教育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强烈的促进功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解决好农业、农民、农村这“三农”问题,而农业、农民、农村三个要素中农民是最活跃的因素,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发点就是通过教育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这就是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所在。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积极探求农村社区教育的问题,本文从人、财、物和理念四个方面来探讨农村社区教育的问题。
一、人
人是第一要素,没有人什么事情都谈不起来,把人的问题解决好了,农村社区教育问题就解决一半了。我们这里所说的人,一方面是指从事农村社区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和管理人员及自愿者,另一方面是指农村社区中接受教育的人――农民和农民子女。
农村社区教育的模式有多种,但是无论是那一种模式在县、乡两级都必须有专门机构,专职管理人员和教师,专职人员列入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系列。我国目前大学教育中还没有专门培养社区教育人才的专业,更谈不上专门为农村社区教育而培养的专门人才。在组建农村社区专职管理和教师队伍时,要制定选聘标准对社会公布,列入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招考招聘体系,对社会公开招聘人员。考核聘用先培训后上岗,在任用过程中实行年度考核淘汰制,农村社区教育的专职人员岗位不能变成“养人”的岗位,农村社区教育的专门机构更不能变成将要退居二线领导干部的休养所。
相对专职教师而言,兼职教师在农村社区教育中占的比重较大,兼职教师大部分由下列人员承担:(1)普通学校中的教师。(2)社区内的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骨干、专家。(3)社区领导、社会名流以及英雄模范人物。农村社区不同与城市社区,农村社区人才缺乏,兼职教师难找,在目前情况下,一方面要与农村社区周边的城市社区建立联系,利用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请他们帮助选聘兼职教师,另一方面调查了解退休返乡的各类专业人才情况,从中选聘身体健康有专业特长的人员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虽然有一技之长,但是不一定个个都适合做农村社区教育的教师,所以在选聘兼职教师时也要有标准,聘用时要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与义务,也要进行岗前培训,也要进行考核。建立兼职教师档案和数据库,社区聘用教师原则上在兼职教师库内选择。兼职教师库内人选定期不定期地更新,符合条件的进来,经考核不合格的退出。
志愿者是指以不计报酬的方式,自愿将自己的才智、专长贡献出来,服务于农村社区教育。目前在我国农村社区教育中的志愿者还不多,有组织的志愿者还仅仅停留在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这个层面上,还有一些是个别大学生或社会人员自发的志愿行动,还没有形成制度和体系。但是对于我国目前农村社区教育的现状而言,招募一大批志愿者从事农村社区教育还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很好地解决农村社区人才缺乏兼职教师难找的问题,但是对志愿者的招募也要有标准,也要先培训后上岗,管理上也要有相应的制度,不能仅凭热血和冲动行事。
农村社区教育的对象要比教育者复杂得多,所有愿意或不愿意接受教育的社区内人员都是教育对象,不分年龄、性别和原有文化基础,教育对象没有可选择性,根在社区而人外出进城打工者也是教育对象。现在的农村已经不是过去的农村,现在的农村社区教育也不再是过去的农村社区教育。所以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就一定进行教育对象分类,如分成:从事农业生产人员、外出务工人员、颐养天年人员、学龄儿童、学龄前婴幼儿等。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还可以根据具体生产项目来分类,外出务工人员也可以根据从事工作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类型的教育对象,了解清楚他们的教育需求,选择适合的时间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成效。
二、财
经济是基础,没有经济做支撑,前面所讲的人的问题解决得再好,农村社区教育也持续不了多久,所以在解决好人的问题的同时也要很好地解决财的问题。我们这里所要探讨的问题,一方面是如何获得经济来源,另一方面是有了经济来源如何合理地使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中央提出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转变,这应当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背景。在这样的前景下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经济来源自然应该以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为主渠道,社会各界捐助为辅,不提倡农村社区教育机构自己搞创收,不能通过向农民或农民子女收费来积累财富,也不能为了获得某企业的资助而出卖农村社区的市场资源,限定农民购买某品牌的商品,更不能为了获得资助做出伤农害农的事来。我觉得现在在农村社区教育中处理好如何用好财的问题比解决财的来路问题要难得多,因为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国家和地方财政已经积累了相当可观的经济基础,从中央到地方对农村的扶持力度比较大,在建设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经费还是会得到很好解决的。但是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农村社区教育经费使用的相关规定,没有制度化的管理,靠人治化的管理有了钱未必是好事,所以在制定政策解决农村社区教育经费来源的同时,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相关经费支出与管理的办法,如专职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标准、兼职教师课酬标准等,这个问题很重要,待遇低了留不住人也聘不到适合的兼职教师,标准高了经费筹措的难度又加大了,所以本人建议参照当地中小学教师标准或公务员标准执行比较恰当。还要建立基础设施建设、教学仪器设备和教材图书资料采购事前申报与审批、事后检查与评估制度,在当今市场经济时代钱物交换中最容易滋生腐败,如果在农村社区教育的问题上发生了腐败,不仅害了当事人,让其受到法律或党纪的处罚,也会大大地挫伤农民或农民子女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从而直接影响农村社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教育培训事业经费下拨应与社区教育培训量的完成情况挂钩,年初按培训教育方案制订财政预算,分季度或半年度结算,让每一分钱落到实处。
三、物
由经济转化为物质才能体现经济对教育的支撑作用,很好地整合原有物质资源才能让物发挥最大功效。所以在农村社区教育中如何整合物质资源,合理建设和添置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图书,也就成了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了。
教育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发挥作用,也就是教育要通过一定的途经才能实现教育的价值。实现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有:依托农村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教育资源重组和充分利用。在我国由于有效地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和农业人口不断向城市人口转化,农村学龄儿童呈逐年下降趋势,农村中小学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教育设施,所以发展农村社区教育,一方面可以利用中小学闲置和未充分利用的教育设施为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场所,另一方面要整合农机站、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成人中心校、县乡文化站等为农服务机构的教育资源。在整合和利用的同时,进行物质建设也是很必要的,特别是农村社区教育的教材建设。教育者有目的的活动和受教育者的活动以教材为中介。教材在一定程度是衡量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水平的测量器。有了很好的老师没有很好的教材,农民听完课后很难巩固和进行实践,教育的成效就大打折扣。开发和建设农村社区教育适用的教材,是农村社区教育能否顺利进行的又一关键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的教材体系应当是,适应农村各个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需要的学习者为中心的教材体系。主要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农村适用技术教育、人文知识与科学常识教育、道德法律与公民教育、卫生保健常识教育、运动闲暇与行为习惯教育等教材。以前我们只注重前三类教育的教材开发和出版,后面五类教育的教材开发与出版几乎是空白,就是有一些也是针对城市社区居民的多,针对农村社区居民的少。就是前面三类也是针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而开发的教材多,以理论讲述为主,对于只有小学或脱盲后的农民来说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的。目前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5%。所以对于农村社区教育的类教材,相同的教育内容要以不同的形式来编写,以便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者需要。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同一类型的教材还有区域适应性的问题,相同内容的教材还要以不同文字的形式出版。所以在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前期,大量的经费要投入到教材开发与出版上。学习资料的管理可以实行无偿借阅制或图书漂流制,本人不赞成无偿赠送制,因为赠送制不符合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原则,在农村社区教育经费还不是十分宽裕的情况下,管好物质资源,使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还是十分必要的。教学设备的添置要以够用为度,不搞小而全,更不能搞大而全。要做到能借用替代,尽量借用替代,无法借用替代必须添置的,要分批添置,特别是电脑、投影仪等现代教育设备,因为技术更新快,设备折价和技术升级也快,设备淘汰也快,不能搞一步到位。
四、理念
“理念”在《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独立存在于事物与人心之外的一般概念,它是事物的原型,事物不过是理念的不完善的‘摹本’或‘影子’。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们‘分有’了理念,理念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的,是唯一真实的存在。”那么在开展农村社区教育中坚持哪些永恒的理念呢?
1.学习将成为一种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 2.学习将成为社会一切成员整个生命期的活动; 3.学习和教育将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完整的社会体系; 4.学习和教育要成为一种社会的责任; 5.学习和教育将包括家庭的、学校的、社区的,正规的、非正规的、非正式的一切过程; 6.学习和教育将包括社会的、文化的各个方面; 7.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个组织和机构,在行使自己的专业职能的同时,也要行使学习和教育职能。
对于农村社区所在地的党政部门而言,要坚持的理念是:做好农村社区教育工作是自身的工作职责,是实现工作目标的手段和重要途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因而对于各级党政部门来说农村不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标准,肯定就无法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小康,农业生产是关系全社会食品安全的源头,也是良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而农村社区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殖水平,保证食品原料安全,提高广大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实现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等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说加大投入做好农村社区教育工作不是政府的包袱,而是政府实现工作目标的促进剂。在不久的将来农村社区教育必然从农村社区政治、经济、文化大舞台的边缘迈向舞台的中心。
对于从事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和志愿者而言,要树立的理念是:从事这项工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积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乐土,不是谁给谁施舍,不是谁帮助谁,农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将更加和谐与稳定,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将惠及社会上的所有人,是一个多赢的结果。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除了享受建设的成果外,对于专职人员来说,农村社区教育这项工作给他们提供了工作岗位,实现了就业,解决了自己的生计问题;其次,这项工作让他们学有所用,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对于兼职教师而言,农村社区教育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专长和才能的舞台,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增加经济收入的合法渠道,在这样的岗位上实现了自身价值的进一步升值,愉悦身心。对于志愿者他们虽然不能从这项工作中得到物质上的报酬,但是这样的一个舞台给他们提供了检验自己能力、了解农村社会的机会,从而丰富了经历和内心世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为自己将来从事的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上本文从人、财、物、理念四个方面,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区教育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与探讨。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之下,管理好用好人、财、物是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基本保障,有了基本保障后,教育内容上要做到全面性和针对性相结合。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人格的完善和提升,所以在进行技能性针对培训的同时要进行社会知识、科学知识、生活常识培训,通过开展文体活动提高他们参与文化娱乐、运动休闲的兴趣和能力,提供菜单式培训或活动内容供社区农民选择,达到全面性与针对性的完美结合;教育时机上要做到适时性和长期性相结合,农有农时,农民有忙时与闲时,所以在农村社区开展教育与学习活动时机把握很重要,如种养殖技术与知识,要有适时性和超前性,外出务工人员教育培训要在外出人员集中返乡的春节前后开展;有了适时性还不够,还必须坚持长期性,不能搞运动,要有长期为农服务的人员和阵地,随时协调各方力量解决社区内的各种教育培训问题,这项工作不是一年两年可以结束的工作,而是伴随着农村社区存在而存在的长期工作。
参考文献: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保险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农业保险的法律定位不明。我国自1982年恢复农业保险业务以来,迄今为止,尚没有一部专门规范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由于法律法规的欠缺,目前农业保险在组织制度、业务经营方式和会计核算制度等方面都是参照《保险法》中对商业保险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的。由于法律定位不明,忽视了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必然会制约农业保险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从而严重影响农业保险各项工作的开展。2.农业保险的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目前国家对农业保险除了免征营业税外,尚无配套政策对农业保险业务予以专项扶持。政策的缺失,必然使农业保险的发展缺乏坚实的基础。研究表明,除浙江、上海等少数经济发达地区,由于政府财政资金雄厚,而农业占该地区GDP的比重较小,无论采用“共保体”模,还是实行“大农险”模式,依靠政府补贴,基本能够满足农业保险的发展需求。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低、政府补贴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从长远看,要发展农业保险,无论采取何种模式,如果没有充足的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就不能起到充分的保障作用。3.农业保险集中度高,分散风险能力弱。自2005年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以来,全国39家财险公司中仅有中国人保、中华联合和安信、安华、阳光、安盟四家专业性的农业保险公司开办区域性农业保险业务,其余的33家财产保险公司基本不涉足农业保险。农业保险试点的险种少,普及率低,市场集中度非常高,分散风险能力弱。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粮食作物的承保比重只有0.01%,棉花为0.02%,大牲畜为1.1%,家禽为1.3%,水产养殖为1.3%。而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农保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65%,日本这一比例则为90%。相比之下,我国农村绝大多数的种植、饲养和水产养殖业没有相应的保险,损失也就无法得到有效补偿。加之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时间短,且仅限于局部地区,使得农业巨灾风险无法转移。4.农户缺乏经济实力,保险意识较差。我国农户家庭生产规模小、收入水平低、保费支付能力不足,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主要从事小规模种植业的农户,大多缺乏为其农牧业生产项目投保的支付能力。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部分首先走上致富之路的农民,在自愿投保的前提下,由于受自身文化水平的制约,加之宣传不到位,很多农户也少有对农产投保的意愿。调查显示,只有1%的农民非常了解农业保险业务,10%的农民比较了解,51%的农民知道有此项业务,但具体内容不清楚,另外38%的农民则根本不知道有此项业务。5.保险公司缺乏经营兴趣。由于农业保险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致使保险公司对经营农业保险的兴趣不高,从而对农业保险的发展形成了严重制约。究其原因,主要是农业保险的高赔付率、高成本性违背了保险公司的商业化经营目标,加之农业保险的技术手段缺乏,农业生产高风险性容易诱发严重的道德风险等,使得保险公司对经营该类保险产品“不感冒”。
二、新农村背景下加快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
为解决农业保险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1.加快农业保险立法,促进农业保险规范化发展。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农业保障制度,对法律法规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应尽快制定和完善与“三农”经济相适应的农业保险法,通过法律来规范和明晰各级政府在农业保险中应履行的职责,并以法律的形式对农业保险的定位、费率厘定、赔付标准及实施方式等进行详细地规定,为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支撑。2.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首先要完善农业保险补贴制度。2007年以来,中央财政实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一定程度地调动了农户投保的积极性,对农业保险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仍然较窄,农业保险的功能和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中央财政应该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完善农业保险补贴制度。其次要走多元化的道路。当前,发展农业保险应当采用多元化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可以以省市为单位,从本地区实际出发,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农业保险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多主体经营、多层次、多渠道支持的农业保险制度。3.构建多层次的农业风险分散机制。从风险管理的视角看,我国应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的农业保险及其风险分散机制。即:商业保险公司与保险合作社经营原保险+国家经营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基金+巨灾风险证券化。其中,前两个层次是传统的风险分散方式,首先农民通过购买保险将风险转移给原保险人;为避免风险累积,原保险人在承保后通过共保、分保将风险进一步分散,但风险依旧留存于保险业自行消化;而后一层次则是现代风险分散方式,通过巨灾风险证券化,既可扩大保险资金来源,又可将风险从保险市场转移至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强大的融资与风险分散功能。这样既可以发挥大数法则的作用,广泛分散风险,充分满足风险保障需求,构建一种稳定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同时也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新的投资品种,降低了交易成本、减轻了政府负担。4.进一步加强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普及农业保险的基本知识,对于提高广大农民的保险意识,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访谈等各种宣传渠道,采用生动活泼,简明易懂的方式,宣传保险业务和服务的典型事迹,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效应,增强农民对保险的感性认识,提高农民的信任度。二是要组织农村基层干部学习保险知识,再由基层干部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导,重点讲解农业保险的功能与作用,让农民了解保险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机制。三是宣传的内容要实实在在,贴近生活,要抓住农民最为关心的话题和利益,避免造成逆反心理。5.加快经营管理创新,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保险公司要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快经营管理创新,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力。一是要产品创新。由于我国农村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在开发农业保险产品时,要充分考虑南方、北方农村的差异,东部、西部农村的差异,沿海、内地农村的差异;全面分析农户消费习惯、购买能力、购买偏好,做好市场研究和市场细分,开发满足不同地区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农险产品。二是要销售创新。要充分利用农村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基层政府等机构的中介优势,开展规模营销,还要积极与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等机构建立业务关系,不断丰富农业保险营销渠道,实现优势互补,逐步形成多渠道、广覆盖的农村保险服务网络体系。三是要服务创新。保险公司要充分利用农经、农机、畜牧等部门的力量,为投保农户提供购、产、销等全程的咨询和风险管理服务,要简化承保、理赔等程序,改进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标准化水平。
三、结语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村镇规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对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村镇规划工作进行详细的了解,对村镇展开科学的规划,实现新农村的健康、稳定、快速建设,促进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之中,必须借助于科学的指导,而且展开村镇规划工作之中也需要正确的指导,主要实施村镇规划工作的就是政府,政府借助于宏观调控这个手段,对村镇规划进行指导和建设。规划村镇,能够有效的对公共利益展开维护,与此同时还可以对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进行协调,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实现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村镇规划的特点为战略性和全局性,兼具综合性的性质,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基础,能够推动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之中,需要重视村镇规划工作,可以有效的保证新农村各个建设环节的质量,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二、现阶段村镇规划工作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意识落后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民的耕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多数农民仍从事第一产业,对土地的依赖程度比较大,新农村建设难免占用一些土地,不过受传统意识的影响,多数农民意识不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规划建设与实际落实脱节,导致诸多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二)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现阶段,我国的土地资源还存在着严重浪费的现象,这种现象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更低的非法侵占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闲置土地、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使得土地资源出现了浪费。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阻碍,使新农村建设面临着挑战。
(三)政策不够协调
农民原有的耕作方式和生活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不愿意脱离现状。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增加跨组、跨地难度,要求农民放弃原来宅基地,搬到新的宅基地,不仅占用耕地,而且还需缴纳一定费用,加上村组织协调能力有限,使得农村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另外,新农村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存在衔接不良问题。原有土地利用围绕居民点布局,规划小、布点多,而新农村规划减小布局点,增加布局规模,两者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在相关手续的审批上两个规划的政策存在矛盾。
(四)村镇环境较差
由于村镇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并且建筑的布局十分混乱,因此,给建筑的规划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一方面,部分村镇规模小,居民点较分散, “有新房,无新村”现象较严重。另外,村镇生活能源、供电供水、村镇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共享难度大。另一方面,村民建房设计不够科学,建房面积不断增加,存在一定攀比心理,房屋更新周期越来越快,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
三、解决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问题的对策
(一)构建完善、统一的村镇规划管理体系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同时,要对规划的内容和层次进行明确,对村镇规划的关键问题进行突出,还应该结合村镇实际进行规划技术标准的设定,进而实现规划理论体系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同时,国家应该继续完善村镇规划的相关标准,对技术标准进行明确,使相关人员可以有一个能够遵循的依据。除此之外,对村镇规划进行管理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基于部门,展开城乡统筹规划处的设立,还应该在乡镇地区设立一个规划管理所,监督村镇规划工作的进程和实施情况,进而实现规划管理体系的完善。
(二)切合农村实际
当前村镇规划最大的弊端就是过于照搬城市规划的内容,严重脱离农村实际,造成农村像城市,城市像农村,缺少农村固有体貌特征,不可否认城市规划的建立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村镇规划的发展,它的理论内涵,它的理论方法及基本原则至今为村镇规划所沿用,但它毕竟不是村镇规划,就中国的农村而言,它具有于城市不同的发展道路,具有自己独立的个性和适用条件。因此,村镇规划的编制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要更多地体现乡村特色和当地的自然风貌。同时,在村镇规划编制中要充分地尊重当地的民俗风情,要适应当地的传统社会文化。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要遵循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共同进步。规划建设重点村、镇的时候,还应该将经济方面发展较快的村镇进行提升。而且,国家需要对经济水平略低的地区进行扶持,对规划制度进行总结,实现城乡经济可以协调发展,促进村镇规划的经济型、全方位目的的实现。
(四)理顺村镇规划管理体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对于村镇规划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而言,面对的最大问题便是基层组织的规划与管理单位主体不统一,造成管理上存在交叉重叠,加之乡村和集镇规划历史欠账大,主要表现因地区发展不平衡,造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够以及不完善,或功能性规划不健全,即便之前做过规划的也已不适应现阶段发展形势的要求。所以这就需要在不断拓展融资渠道的同时,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并建立新农村示范典型,让村民切实的感受到何为新农村,为什么进行城镇的规划管理,只有感受到规划管理工作所带给广大村民带来的益处,才能够激发其积极性,获得老百姓的?e极配合,以此来确保村镇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步伐奠定基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则被确定为“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
农村变革的新起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年代就已提出。上世纪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村变革的一个新起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上的第三次重大调整。第一次调整始于上世纪年代末实施的,土地承包给农民,分权是其核心。××年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为第二次调整,调整的核心是减负。
而站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看这个“新起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则更加清晰。国际经验表明,农业衰落和农村凋敝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三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矛盾累积到今天已演化成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大局的焦点。
正是在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以上,财政收入.万亿元,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这样的宏观背景,催生出跳出“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资料显示,××年我国农业用地减少了数千万亩,突破了应该稳定在年的亿亩的耕地指标,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到亿亩以下。在这种情况下,粮食短缺造成基本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进而带动物价上涨,导致××年年初物价指数突破。
“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林毅夫由此进一步分析认为,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对于保证农业作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粮食安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而且对于预防通缩、拉动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动,将成为未来我国投资和消费的最大市场。
农村进步的新理念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短短字的定位,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政策,体现了我党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全新理念。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温铁军分析说,新农村至少具有三个“新”特点:一是新在城乡之间的统筹良性互动上,体现出一种城乡之间的和谐;二是新在农村的发展重在农村的社会制度建设,体现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要求;三是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仍保持充满田园风光的良好生态型社会。
全新的建设理念来源于这样一个现实: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年之后连年扩大,目前仍维持在∶。全国有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通电话,的村庄还没有通电,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的厕所。由于农民手中没钱,农村各项经济社会事业投入明显不足,不仅影响到农民生活质量,甚至连基本的看病就医、读书上学也难以满足。据卫生部估计,全国有到的农村人口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湖南的一项调查则表明,农村孩子从进学校到高中毕业,在上世纪年代共需支出元,年代需支出约元,到××年则需支出约万元。
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也不能止于增加农民收入,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期。
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也正是国务院总理挂牵的事。今年月在四川巴中考察时对乡亲们说:“我心里始终有三件事放不下,一是让农村孩子能上学,二是让农民看得起病,三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农村建设的新发展
过去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我国农村建设正迎来一次新的发展。
——各地种粮农民首次享受到直接补贴的好处,××年全国共安排粮食直补资金亿元;全面放开了主产区的粮食购销和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明确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产粮大县实行转移支付。
——农村教育方面,中央明确提出,到年,西部地区整体上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十一五”期间农村中小学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医疗卫生方面,中央财政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的投入力度,预计涉及中央集中采购的金额将有多亿元,这个金额明显高于××年招标采购总计亿元的总值。
来自农业部的统计显示,全国已有万农户用上了沼气。以沼气等新能源为代表的一批生态项目,如今已在各地农村积极推进。山东、浙江等省提出了“生态立省”的口号,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河北省从××年开始在全省农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确定把“道路硬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作为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的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