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科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学科建设指导意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科建设指导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科建设指导意见

第1篇:学科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全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多年来。梅李镇始终坚持这一条,主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的新形势,以科学的理念和求实的作风调整经济结构,狠抓科技进步,加强环境保护,推动机制创新,促进了整个经济在较高平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三次产业联动。坚持“优化一产、提升二产、突破三产”的发展思路,逐步形成三次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致力培育特色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差别化、特色化发展,积极培育以“名特优新”为主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形成蔬菜、稻麦、经济林、水产共同发展、颇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格局。致力“壮大规模、提升质量、提高总量”,加快通港工业园、旋力工业园、国际经编城及赵市、珍门工业小区的建设,发挥龙头企业和特色板块的主导带动作用,着力做强做大工业经济。致力资源开发、业态提升、消费扩大,加快发展房地产业、商贸餐饮业和旅游业,启动温泉资源开发项目,加快提高第三产业水平。二是内资外资联动。坚持“内外并举、双轮驱动”,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扩大经济发展空间,大力发展内源型经济,发挥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兴办更多的民营企业,并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跻身国际竞争和合作。三是创业创新联动。在鼓励创业的同时强调创新,以创新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特别是在资金、土地、环境标准、审批手续等趋紧的情况下,注重技术改造,通过每年组织1-2次外出参观学习,帮助企业和领导打开眼界,提高起点,激发创业热情,并使他们能够因厂制宜,认真研究技术改造的目标定位,落实技术改造任务。四是生产生态联动。从源头把关,提高项目的环境准入门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注重技术改造,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生产工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抓好重点污染源治理,严格控制污染排放总量;抓好“蓝天、碧水、生态、绿化”工程,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

从实际出发加快村镇建设

梅李镇在全市城镇体系的大局中找准座标,明确定位,坚持镇村联动,把城镇建设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来抓。一是按照突出中心镇区,兼顾赵市、珍门两翼的原则,修编了《梅李镇总体规划(2005-2020)》,划分五大功能区域,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新区集中。二是实施51.1公顷古镇区的保护措施,围绕“一塔两河风光带、四街风情轴、五片风景区”的要求,完善一个省级、四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修复一条古街和一座古桥,全面保护、维护12000多平方米的明、清、民国建筑,筹建一个历史人文展览馆,实施一批街景改造。三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结合园区东扩、镇区东延规划的实施,全面启动道路工程建设。配合集中居住区,加快建设商业设施、文娱设施、保健设施。进一步改善公共设施条件,提高便民服务效率。四是加强城镇管理。从严控制城镇规划区内建设项目。加大城管、环卫等工作力度,实施保洁社会化运作模式。下移城镇管理重心,建立政府依法管理、社区依法自治、社会广泛参与、居民合力共建的城镇管理新机制。五是整治农村环境。完成全镇水系、农村道路(桥梁)、农民集中居住区详细规划,持续开展“清洁村庄、清洁家园、清洁河道”活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减少畜禽养殖污染。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加大改厕改水力度。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提高绿化覆盖率。

重视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随着人民生活从温饱、小康向宽裕型转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梅李镇作为一个富含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镇,不断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努力打造既有历史内涵又具时代风采的文化名镇,以此增创新优势,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在坚持与时俱进、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梅李镇进一步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在思想道德、民主法制、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近年来,梅李镇一方面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科学发展观,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另一方面还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运用人民群众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弘扬了精神文明新风,为文明镇、文明村、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卫生标兵户、消费放心城镇、文明一条街等的竞创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广场文化不断繁荣,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梅李镇志》顺利出版,《梅林》刊物迎来百期纪念,“聚沙园”成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的申报工作也取得实质性进展。学校设施普遍改善,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体育、健身活动活跃,科普宣传常抓常新,殡葬改革顺利推进,计划生育率为99.6%。

第2篇:学科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模式;网络;第二课堂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182-02

0 引言

在现阶段的教育模式中,多媒体平台在英语教学中全面开花,同时互联网也在进一步漫漫渗透近来,大有普及的趋势。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来有体系、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其真正地成为课内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并充分与课内教学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也将给大学英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构建现代化的大学英语教学立体化教学模式,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中的一大课题。

1 利用网络开展第二课堂的必要性

在网络日益普及的当今社会中,学生知识来源的主要途径已是网络平台,不再是教师的面授, 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传统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也日益暴露出局限性,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基于网络技术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环境建设也日益显得必要。

1.1 传统第二课堂覆盖面较小,参加的人数有限 目前传统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多采取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沙龙、英语学术讲座、各类英语竞赛(如英语写作竞赛、英语背诵竞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英语话剧表演赛、英语书法竞赛等)等形式,虽然内容比较丰富,但是参与者有限,多数都是些英语成绩较好,并且有较强听说能力积极外向的学生。

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担当观众的角色。性格内向、胆怯的学生多数只能充当“垫底”的角色。另外,大学本科教育英语课程只有两年,大三大四已经结束英语学习的学生难以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最终使得这个原本属于大家的第二课程变成了一部分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的舞台。

而英语能力一般的学生无法通过第二课堂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出现语言能力拓展的“高原期”。旨在为学生提高语言实践平台的第二课堂也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1.2 传统第二课堂部署无计划性,活动不成体系 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包括学习能力、语能水平、个性、学习动机和自身要求等。在第一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受条件限制不得不进行大班课堂教学的情况下,教师很难展开“因材施教”。另外,大学英语教学过程本身具有阶段性的特点,针对学生在各年级阶段的学习特点和课程内容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侧重点。然而,传统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也未充分考虑学生的诸多个体差异,也难以顾及英语学习阶段性、系统性的循序渐进过程,在开展一系列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时,活动内容和形式仍是“一刀切”,各年级、各学期开展相同内容和模式的第二课堂活动的现象比较常见。更甚者,有些第二课堂活动对象为所有年级的学生,这种“一锅粥”式的、无层次性的第二课堂活动安排自然造成了严重的混乱局面:有的学生因只是和能力尚未达到而无法有效开展,有的活动却又因低于学生的英语水平而收不到锻炼和提高的效果。最终,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从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难以发挥,甚至被埋没。

1.3 传统第二课堂无法实现学生在一个祥和氛围里学习 学习者在轻松的心境中可以获得最大限度的语言信息量,因此中外语言学家们认为,决定人们人们语言习得的最主要元素是学习语言的心理因素。课堂教学或是传统的第二课堂的活动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程度的英语水平,学习者彼此“目睹”对方的态度和水平,谁优谁劣“昭然天下”,那些内向胆怯的学生迫于公开场合的压力可能更难开口,他们的口语练习的积极性反而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刘琼,2008)。而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基于网络的第二课堂环境即便安装高级管理软件从而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表现进行记录、跟踪,终于不再存在那种大众场合“公众见证”的现象,使得某些学生的自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

1.4 传统第二课堂缺乏明确的、合适的评价体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过程,而且是对该过程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元认知过程。在一系列活动开展过之后,因为教师缺乏有效的测评手段,无法确定预期的教学目的是否已经达到以及学生是否取得进步,学生本身也无法进行自我评价。长期没有某种成就感的刺激,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受挫。

1.5 传统第二课堂缺师资力量不足,资金短缺 要有大力的人力、无力、财力作为活动进行的基础。比如开展各类英语竞赛,资金方面需要由学校提供,实行课外监考时亦需要大量的教师来进行阅卷和总结。英语演讲活动的开展也需要教师全程的指导,获奖学生也需要一定的物质奖励。师资力量的不足和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了第二课堂的发展。

总之,网络作为一项新技术、新工具进入教学领域,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学生根据自身的水平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进度,使学生变得更加个性化和自主化,这使课堂教学的模式也相应地发生变化。第二课堂活动是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和有机补充,其界限尽可能地淡化。大学英语教学整体模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第二课堂活动形式的局限性就显得不合时宜,必须探索新模式下的基于网络的第二课堂活动形式。

2 新模式下基于网络的第二课堂活动的优势

较之旧模式下的传统第二课堂活动,这种新环境下基于网络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有很多优势,笔者认为值得一提的有以下几点。

2.1 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的聊天室、邮件、BBS等不同的现代化平台模式与老师及同学进行实时的沟通交流。与此同时,网络提供给学生的是图文并茂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学生不仅可以查阅到大量的中英文资料,下载各种中英文材料也变得非常便捷,比如在网上同步观看原版英文电影等。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得以有效的改观,学生在轻松直观的网络平台上顺利地获取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中英文信息,大大地激发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几个方面的学习的兴趣。主动、及时地获取信息是网络无可比拟的优势。

2.2 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比起传统的面授课,网络平台教学的最大优势是时空的限制的极大突破。学生终于成为网络课堂的主体。在网络环境中,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提问为主,教师的角色最终回归到指导、解惑。传统教学在网络平台的渲染下,华丽转身。自由选择时间与教师及同学进行同步或异步交流成了学生选择网络的最大动力。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需要,学生主动有效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交流的对象及交流所用的方式等。

2.3 课堂角色的平等化 网络平台中的第二课堂活动及大地使学生消除拘束感,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在传统的面授式课堂或第二课堂活动(如演讲、辩论等)上,呈现一边倒的现象,往往是个别学生一言堂,大部分学生懒洋洋,学生大都不能或不敢大胆地表达,难以实现主动进行语言交际的最终目标。网络平台上的的第二课堂活动,隐性身份下的学生们大多可以蠢蠢欲动,一试身手,原因是个人隐私会得以保密,慢慢地学生习惯于大胆发言,平等地参与到各种交流中。在网络平台的辅助下,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显然可以得到提高。

2.4 真实化的语言环境 学生的语言学习环境是由学生对所学语言接触的数量和内容构成的。网络平台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体现在它提供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大胆尝试,静悄悄又热热闹闹的私密空间。在第二课堂建设中,网络平台具备提供各类资讯,例如各类图文声像。网络平台的多方交流和沟通的技术准备已成熟。网络平台的多样性、即使性、互动性最大可能地优化了语言学习环境,从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3 新模式下基于网络的第二课堂活动建设内容

基于网络的第二课堂环境建设的内容不能是课外练习的数字化或补充材料的电子化。它应是一种有的放矢和针对学习者个体设计的多层次的语言环境。除了庞大的语料库资源外,建设的内容还应包含下列方面。

首先,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建立主题资料库。通过相关主题资料库,学生及时获得的主题资料都是与第一课堂教学相关的。教师设计的内容以课本为基础,进而不断衍生,覆盖相关领域知识,有机地把语言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积累做一结合。其次,网络平台作为教学的支撑,科学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测试与评价系统从而有效地建立起来了。我们进而得出科学的测评系统,以此来帮助学习者即时互动、自评自测。学生的兴趣、激情、主动、责任等等都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学习和情感沟通在这一基于网络平台的学习过程中完美再现。例如组织学生的在线写作,大家列出各自感兴趣的话题提交到网络平台,在进行前期准备时,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是便于搜索的背景知识来进行主题的选择。在进行接下来的相互交流环节中,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将自己的作文提交到班级电子平台以后,还必须批阅一份他人作文,给予评价后进行信息反馈以及成果互评。最终都要链接到班级博客、班级邮箱或班级主页等。这样可以充分的淡化教师的主导地位,使其变成参与者及管理者,使得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更好的沟通交流。再者,在网络平台上,完善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系统最终建立完善。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就是真正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自我管理,但“自主学习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功能,不能使学生放任自流,否则,容易产生各种问题”(丰玉芳,2006)。所以,自主应是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教师除了负责组织活动、构建情景外,还要担负起监督指导和管理作用。第一,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由教师加以科学的引导。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学习内容、自己统筹规划、自己驾驭第二课堂安排,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第二,网络平台自身的缺陷决定了学生缺少约束,因此教师要严格制定学习规则,并加强学习监督。通过多媒体所记录的每个学生的学习次数、进度以及测试成绩,教师能够准确掌握整体的学习情况,并进行及时的总结评价,以督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模式下基于网络的第二课堂的开设将是是对有限课时的补充,是课内学习的延续,是实现学习个性化、层次化和终身化的有效途径。但网络第二课堂不仅仅是网上聊天,BBS的答疑,E-mail的情感交流,其本质还是“教学”的一个有机部分。因此,认真作好详细的计划,有策略地使用网络成为鉴别一个现代化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能力准绳,网络平台最终成为成为语言教学和学习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个极有价值的补充。

参考文献:

[1]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赵有斌.基于网络的英语学习第二课堂环境建设[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刘琼.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0).

第3篇:学科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抓住机遇,深入调研,科学制定新型社区建设规划

去年以来,__市强力推进城市建设与管理转型,通过大规模地城市拆迁改造,加快了城市现代化步伐。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__市原有的城中村居委会、单位所辖居委会等老社区从地域概念上逐渐消失,一村(单位)一居的格局正在逐步打破,十多个规模大、档次高的居民小区拔地而起,社区概念从狭义上的村居变成了地域大、人口多、构成复杂的新型社区。生活环境、生产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有社区的组织关系、利益调整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理顺。对此,__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全市新型社区建设领导小组,规划了全市新型社区建设设置方案。即:以“网格状设置、属地化管理”为切入点,对城市社区重新整合,组建新型大社区,共设置20个。同时,根据社区“网格状”设置和属地化管理的要求,确定了健全社区组织、解决办公及服务等公益设施等新型社区建设的六项内容。

———统筹兼顾,搞好试点,积极探索新型社区建设模式“海岱苑”社区是__市第一个成功回迁的小区,由原高园社区、关头社区等城中村的居民组成,规模大、标准高。为使新型社区建设顺利推进,__市首先在海岱苑进行试点,建立了社区党总支、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机构等社区组织。另一方面,统筹兼顾,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类型的新型社区,__市确定了三个示范样板:海岱苑社区是该市第一个成功安置、规模较大的社区,属新建类型社区;益都街办东店社区属老社区整合类型社区;王府街办西园社区属多个单位共驻共建类型社区。对它们分别拟定了社区建设的具体方案,进行分类指导。

———以人为本,提升服务,大力开展“星级”社区创建活动

第4篇:学科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呼伦贝尔是生态大市,拥有广袤无垠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和雄浑壮美的大兴安岭林海,是全国原生态保存完好的地区之一,是祖国北疆极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正因为这种生态的极端重要性,历届呼伦贝尔党委政府始终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呼伦贝尔最宝贵的财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名片和最根本的发展基础,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做出了艰苦而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贫穷保护不了美丽,只有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才能让美丽得到传承与延续。

在未来的发展中,呼伦贝尔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秉承“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的发展思路,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在美丽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美丽,传承好、发展好这片绿色净土,全力建设美丽呼伦贝尔。

扩大绿色背景,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

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大森林既是美丽的,又是脆弱的。作为典型的草甸草原,其地表土层平均厚度10~50厘米,最浅的地方地表土层仅有3~4厘米,下面都是厚厚的黄沙。上世纪初,沙俄修筑中东铁路、日本侵华对这片森林、草原造成过巨大的破坏。改革开放以来,呼伦贝尔历届党委、政府都把生态保护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下大力气推进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在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将生态保护作为一切发展的重要前提,确立了“美丽与发展双赢”的发展战略。几年间,共退耕542万亩,退牧还草2520万亩,年均禁牧450万亩、休牧3800万亩,关停企业458户,活立木蓄积量年均增加1200万立方米,森林、草原得到了休养生息。目前,我市的人均草场面积54.8亩,是全国人均的12倍;人均林地面积75.5亩,是全国人均的39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18万立方米,是全国人均的5倍。呼伦贝尔大草原呈现出了天蓝、地绿、山青、水碧的美好图景。绿色是呼伦贝尔的底色,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持续扩大这一绿色背景。

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采取划区保护、抚育、禁伐、限伐等措施,促进林区生态持续好转。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活动,恢复林区植被,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和治沙造林工程。争取到“十二五”末期,新增有林地面积16万公顷,达到1156万公顷。新增活立木蓄积量11000万立方米,达到12.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2.8%。

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工程。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偿政策,坚持草畜平衡,实施禁牧区、禁牧期和轮牧区相配套的草畜平衡措施,大力推进人工草地建设,实施饲料种植、秸秆利用、围栏封育、节水灌溉等工程,实现人、畜、草平衡。争取到“十二五”末,完成退牧还草2500万亩,禁牧2500万亩、季节休牧2亿亩、划区轮牧2500万亩,每年治沙防沙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草原质量和草原生态系统得到明显改善。

全面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嫩江流域、额尔古纳河流域等主要河流和辉河湿地、达赉湖湿地等重要湿地的环境治理,推动维纳河、额尔古纳湿地等自然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修复湿地、流域和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构建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治理和动态监测体系。到“十二五”末,水土保持与小流域治理面积达到95.3万公顷,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0%左右,新增良田29.53万公顷,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60万亩。

振兴绿色产业,全面构建多极支撑的发展格局

呼伦贝尔市经济在“十一五”期间能够快速发展,主要依靠传统能源产业的支撑和推动。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呼伦贝尔生态的极端重要性客观上已经形成了“倒逼机制”,仅依靠对自然的索取,已经不利于我市经济发展,尤其是生态约束、功能区约束、产业政策约束等都迫使我们必须改变更多依赖能源产业的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在“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我们将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转变发展方式,振兴绿色产业,全面构建多极支撑、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

加快推动农牧业产业化。呼伦贝尔是绿色的代名词,发展农牧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我们将依托丰富的农畜产品,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以玉米、油菜籽、乳、肉等产业为重点,着力构建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大力提升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能力。积极扶持岭南做大玉米产业,认真谋划岭西组建大型肉类深加工龙头企业,认真研究乳品加工产业整合。以农垦集团为依托,努力打造千亿元产值大型企业集团。完善以企业建设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的基地建设模式,优化基地布局,促进优势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向重点区域集中,土地流转向大型龙头企业集中。力争“十二五”末期粮食转化率达到60%以上,肉类转化率达到65%以上,油料转化率达到80%以上,鲜奶转化率达到85%以上。乳制品加工达到20万吨,食用油加工达到60万吨,马铃薯淀粉加工达到20万吨,实现产值200亿元。充分发挥我市生物资源优势,力争综合生物制药产能达到50万吨以上,实现产值150亿元。让呼伦贝尔的绿色有机产品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加快推动林业经济。充分利用林上和林下资源,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建设我国北方绿色生态食品、特色畜禽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培育壮大有机食用菌种植基地、蓝莓种植基地、特色山野菜加工基地、优质马铃薯育种基地、野生动物养殖基地。岭南农区将扩大经济林种植面积,发展沙果、榛子等产业,使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沙果产量达到75万吨,榛子产量1万吨。扩大黑木耳种植规模,推进黑木耳品牌化和规模化经营,建成自治区最大的黑木耳种植加工基地,力争黑木耳产量达到5000吨以上。积极培育发展蓝莓产业基地,种植规模力争达到10000亩以上。岭上林区要发挥冷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狐、貂、獭兔等特色养殖产业,养殖规模争取达到100万只左右。做优林木深加工产业,培育壮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利用率高的林木精深加工产业。

加快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呼伦贝尔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原生态、多民俗、国际性等特点鲜明,正越来越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抓手,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保障。我们将利用这一优势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富民强市产业,打造成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助推我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快推进城镇化。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虽然目前呼伦贝尔的城市化率达到67.5%,但城市化水平不高,城镇化建设仍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和极大的提升潜力。只要抓住国家加速推进新一轮城市化进程的战略机遇,采取城市化与产业化双轮驱动的策略,集中力量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中心城镇,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就一定能够实现以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和改善人居环境的双重目标。争取到“十二五”末,实现新增城镇集聚人口30万,城镇人口达到21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5%,城市化率达到70%,城市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达到80%,将呼伦贝尔打造成为农区、林区、牧区、口岸地区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边疆城市群。

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时期,我市将借助国家落实《关于支持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政策机遇,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决战三年,彻底改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不利局面。力争“十二五”末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1000公里,路网密度达到8.3公里/百平方公里;新增铁路2073公里,新增铁路运输能力1.3亿吨,铁路网总长度达到4600公里以上;民航将形成以海拉尔为中心,以周边满洲里、扎兰屯、根河、鄂伦春等为辐射的呼伦贝尔通用机场群;煤气运输管道要形成以海拉尔为枢纽,相关旗市区生产基地为支撑的管道运输网络;水利要争取开工建设5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电网要形成500千伏主骨架、220千伏环网和110千伏配网的坚强网架。

放大绿色效应,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科学发展是建设美丽呼伦贝尔的前提,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美丽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实质是节能降耗,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放大绿色发展的环境效应。建设美丽呼伦贝尔就是要用最小的能源资源代价实现最大程度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优化发展布局,严格控制开发区域和开发强度。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加快推进“集中收缩”战略,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田草牧场向规模经营集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布局,实现城镇建设和产业项目建设集约发展。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宁可舍弃一些项目,放缓发展的速度,也要把那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群众利益、不符合当地产业发展方向和没有良好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拒之门外。对于已经进驻和即将进驻呼伦贝尔的企业,我们将按照生产和生态统筹兼顾的原则,要求企业首先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采取最先进最环保的生产工艺、最合理的生产流程、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进行合理、有序开发,并依据“谁污染,谁治理”和“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切实负起对环境、对社会和对人民的责任,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用1%的开发节点释放99%的美丽,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后代留下更多发展空间。

建设绿色、和谐、生态矿山。我们将严格按照《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呼伦贝尔和谐矿区建设标准》等文件要求,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提高矿山企业准入门槛,全面淘汰落后产能,划定矿山生态隔离区和缓冲区,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制度,加大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积极解决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突出问题,努力建设绿色、和谐、生态矿山。

全面抓好节能减排。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关停低水平工业企业,严格依据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清理整顿高消耗、高污染的“五小”企业。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价格、财税、信贷等经济手段,促进减排工作。要加快环保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进以环保为主要目标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积极推广清洁生产。要强化重点治污工程建设和运营监管,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工业污水、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及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同步提高运营效率。

推进移民搬迁工程。积极推进林区、牧区、农区、沙区移民搬迁工程,制定补偿、居住、就业、社保、养老等综合性移民引导措施,建立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移民机制,引导人口向中心城镇集聚,生态移民总数达到15万人以上。

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适应气候变化,加快培育以低碳排放为重点的工业和交通体系。支持企业积极改进生产方式,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走绿色发展之路。提倡社会公众绿色生活方式,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鼓励居民使用节能灯、太阳能热水器,使用节能环保型交通工具。积极争取成为国家低碳城市发展试点,向生态要权益、要效益。

发展森林草原碳汇。积极发挥森林和草原优势,深入发掘碳汇潜力,逐步建立森林、草原碳汇体系,打造全国重要的森林和草原碳汇基地。进一步采取森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增加森林面积与蓄积量,增强碳汇能力。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增加草原碳汇。积极开展碳汇核算、碳汇交易研究,争取国家在我市建立实施森林草原碳汇交易机制,争取国家将呼伦贝尔列为森林草原碳汇交易和绿色GDP核算试点地区。

党的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要求,顺乎民心、合乎民意,全面体现了我党以人为本、包容和谐的执政理念。呼伦贝尔市委、政府将以更加积极、更加务实的工作态度,全面做好呼伦贝尔生态的保护、建设与治理工作,努力把呼伦贝尔打造成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生态经济高效发达、生态社会和谐美好的生态大市,为全国乃至世界人民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生态产品。

相关链接: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当前,我们要积极探索和遵循科学的发展思路,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奋勇前进。

第5篇:学科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定位

解决高校辅导员在学校中所处的地位问题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首要问题,高校辅导员角色具有双重性,他们既是教师又是管理干部,与其他的教师并没有区别。

1.高校辅导员应当作为一个新的行业被提出。高校辅导员从事的行业既非专业化的教师也非专业化的管理者,在其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需要有一套专门的体系和理论支撑。

2.对辅导员应当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这样才能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和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辅导员待遇的提高

在数量上《教育部第24号令》规定:“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辅导员的配备应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应当设专职辅导员。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由于辅导员工作量非常大,整天都陷入繁杂的工作之中,因此增加辅导员的待遇是改善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的基础。

(三)高校辅导员理念的转变

1.体现在辅导员职能的转变方面。传统的高校对辅导员的要求仅仅是“管”学生,辅导员不只是思想政治的教育者,同时也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疏导者、学业前途的指导者、生活选择的参谋者。

2.对学生的工作要从管理到服务。近年来由于辅导员职能的多元化,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最主要的服务对象,实现人本管理。

3.对工作要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创造。新时代要求辅导员能够积极主动地创造工作条件,在工作中不断寻求新的方法和内容。

(四)国家应为高校辅导员队伍提供条件保障

《教育部第24号令》规定:教育部设立了“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称号,定期评选表彰优秀辅导员。这些条件的规定为辅导员提供了培训和学习以及出国深造、升职等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内涵

2005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由此可知,专业化、职业化、学科化、人文化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未来的趋势。

专业化指的是学科专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的整合。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也就是要使高校辅导员从普通职业,根据一定的专业特点和标准,不断提高从业能力,争取专业地位,最终成为一种专门职业的过程。

职业化指的是使辅导员工作有明确的职业地位。辅导员的职业是集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于一体的专门的职业,要有相应的职业标准和职业制度。

学科化是辅导员建设专业化的基础。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依赖于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行为科学、统计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辅导员建设尚未成为一门学科,没有独立完善的理论体系支撑。

人文化指的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给辅导员以人文关怀,满足辅导员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培养辅导员的团队意识、竞争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高校辅导员建设新模式的影响

大学生处于学校和社会的临界面,他们的思想可塑性较强。专业化的辅导员的知识结构是集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以及教育规律和理论、科学发展观于一体的。一项针对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心目中最好的行业是IT行业,其次是金融保险业,大部分的学生将目标锁定在微软、华为等著名企业上;大学生对职位的期望值也很高,大部分希望成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策划人员等,然而这种情况与目前大学生就业的现实情况明显不符;大学生希望就业的城市依然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发达的大中型城市,从而造成这些城市人才过剩,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在一些小型不发达的城市却人才缺乏,这样会加剧我国的两极分化。高校辅导员应当对学生在入学的初期进行正确的就业观指导,动员大学生主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当代学生面对全球经济和文化多元问题的境况进行正确的引导。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对高校的健康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它的完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辅导员队伍也必然在不断发展创新,与时俱进,在高校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翔.高校辅导员建设新议[J].东疆学刊,2007,(01).

[2]白逸仙.专业化+职业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视角[J].陕西教育

(理论版),2006,(08).

[3]陈素权.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冲突及其调适[J].思想理论教育,2007,(03).

第6篇:学科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建设;实践技能;“三贴近”;医学职业院校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兴起,医疗服务行业的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职业院校应综合分析学生和专业特点,了解行业需求,从课程定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着手,以实践技能为导向,从侧重理论的传授向面向应用能力的培养转变,使医学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贴近基层、贴近临床、贴近资质考试。

一、当前医学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

(一)计算机教材内容陈旧

计算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更新速度很快,而教材的编制需要时间的积累,客观上导致教材内容陈旧;另一方面,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渠道更为多元和快捷,主观上认为教材内容陈旧。

(二)课程设置与专业脱节

虽然医学职业院校使用的医学类教材,但内容基本都属于计算机知识的“通识教育”,与医学专业直接相关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涉及很少,不能很好地体现计算机在医学职业应用中的专业性。

(三)知识遗忘

计算机课程一般在一年级阶段开设,此后再无其他跟专业相关的计算机类课程。而学生运用到工作实际至少需要等两年,时间跨度大,而计算机技术又需要基于操作来掌握和熟悉,按照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缺乏有效的强化,学生习得的操作技能在两年后已经所剩无几了,与用人单位的需要存在差距。

(四)教学方法单一、呆板

很多学校只重视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的时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少,其主体地位无法得到有效体现,光说不练假把式,学习效果不理想。

(五)教师队伍年轻,教学水平有待提升

大学扩招导致教师资源不足,学校在教师的引进上重视数量的补充,忽视了教师质量的把控。很多教师甚至为接受过系统的教师培训,对教学内容不熟悉,教学经验不足,教学质量堪忧。

(六)学生素质较差

受国家选拔体制约束,医学职业院校无法录取到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差”主要体现在行为习惯和学习能力两个方面。

二、医学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医学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医疗卫生单位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撑的一种教育形式,重视对教育对象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而这种培养又必须建立在对培养定位、用人单位需求准确分析的基础之上。因此,医学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建设应牢牢把握“贴近基层、贴近临床、贴近资质考试”这个“三贴近”原则,否则,学生的培养将是闭门造车。

(一)贴近基层,找准定位和方向

医学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技术型人才,侧重专业教育和技能培养,主要为县及县以下基层医疗单位培养实用型人才。“贴近基层”的原则,就是要求医学职业院校对自身地位应有清晰的认识,准确把握学校教育的培养定位和方向,解决学校需要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

对计算机课程建设进行改革,需要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发展水平、信息化建设的程度以及基层对医疗信息化的需求。以此为据,有针对性地实施计算机课程建设,使计算机课程建设源于基层,使学生所掌握的技能不仅可以适应基层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还可促进基层信息化进程。

医学职业院校可充分利用自身有大量临床实习、实践合作单位的优势,开展基础调研工作,以形成对本校计算机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使学校的计算机课程建设针对性更强,与基层联系更为紧密。

(二)贴近临床,把握核心和重点

医学职业院校的计算机课程建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生所学和所用的问题,只有将临床实践中需要用到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教授给学生,才能彻底解决学生学与用的问题,以实现学校教育和临床实践的“无缝对接”。

1.及时更新教材,调整教学内容,让教材“活”起来

计算机技术时代性非常强,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这就要求在教材的选用上,应尽量选择新版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增减,选择性讲授,同时补充部分新的知识和实用技术;并鼓励教师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及临床需要开发专业操作技能课程,编写校本教材。

2.与专业特点结合,合理安排课程

就目前而言,医学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内容与专业脱节比较严重,既无法跟上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与临床实践操作的差距也较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信息化技术与医学知识结合起来,建立起学生医学计算机应用的概念,激发学习兴趣;建立包含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图像计算机专业课程在内的医学计算机教育体系,并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开设计算机选修课,帮助学生掌握可以应用到实践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医学职业教育由于其专业适用范围的特殊性,特别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计算机课程也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大量的上机操作训练,通过上机操作,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强化技能。要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效果,就需要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情况,采用特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敢于创新,大胆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

(1)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为不同组别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目标,同时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在练习的安排上,教师可根据学习情况安排难度各异的练习,并按照难易程度给予不同的教学效果评价,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级别的练习,获取相应的效果评价,如分数等,利用“共生效应”激励学生为获得更高的评价努力,促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教师还应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对同一章节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

(2)任务驱动,以练促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任务的形式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又可避免学生因无法完成任务丧失信心,还可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分析操作的过程,把握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将教学目标具体化;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还应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帮助学生吸收和掌握知识。

(3)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在教授学生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教授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帮助学生知识迁移和积累,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三)贴近资质考试,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资质、资格证书不仅是学生个人能力的体现,更是学生就业质量的保障。学校应积极与相关资质认证机构进行对接,方便学生考证;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认证考试的内容纳入教学环节,开设与专业相关的资质考试培训项目,帮助学生考取证书。另外,学校还可根据基层和临床的需求,开设新的培训项目。

医学职业院校的计算机课程建设应牢牢把握医学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实践技能为导向,贴近基层需求、贴近临床需要开设课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从学校走向医疗服务的工作岗位后,能够更熟练运用信息化技能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赵玉峰.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思考[J].管理教育,2008(08):92-93.

[2]毛丽娟.论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改革[J].福建电脑,2008(01).

第7篇:学科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在国家积极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办学和高校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的背景下,独立学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状况直接关系到了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加强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择业技巧,积极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成为独立学院的共识和面临的重要任务。

本文在对重师涉外商贸学院就业指导实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构建全程性、全方位的具有特色的“四课一体”的“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有特色的就业指导课教学和实践,开发适用独立学院的培养大学生职业发展力和打造就业力的指导体系将成为必然趋势。

一 重庆市独立学院就业指导课的开设现状

通过采取实地走访和电话调查的方式,对重庆市7所独立学院就业指导课的开设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内容包话课程开设的形式、学期安排、是否纳入教学计划、学分(课时)、使用的教材和教师队伍情况等问题,根据调查结果,我们知道7所学校在就业指导课开没上不一致;课程开设的形式上必修课和选修课不一致;开课的学期安排更是各异;所有学校都把就业指导课纳入了教学计划,符合教育部2003[6]号文件精神;但是学分不一样,差别较大;所采用的教材大部分以市教委编写的材料为主,也有不少学校使用自主编写的教材;教师队伍基本上都是“专、兼”相结合。另外,有些学校在课程管理上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也不到位。

二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双方对就业指导课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基本配套设施缺乏

虽然重庆市7所独立学院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也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沉淀,但是仍有不少学院对开设就业指导课存在认识模糊,不够重视,使得学生在课堂接受程度上大打折扣。很多学校在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上缺乏对低年级学生长远个性规划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关注,更有甚者只是每学年开一或两次讲座取代就业指导课。尽管重庆市几所独立学院都将就业指导课作为一个必修课,但安排的课时量少,上课集中,学生人数众多,从而使授课内容不是蜻蜒点水就是泛泛而谈,教师无从下手,学生无从听起,支离破碎的讲解使就业指导课体系不完善,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

2 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模式太过单一,缺乏创新

目前,我市几所独立学院就业指导课教学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大班教学,学生人数大都在200~300之间,而且跨学院、跨专业、跨层次。课堂讲授呈现出“灌输式、填鸭子式”的教育,形式单一,学生兴趣不高,参与积极性低,因而导致就业指导课学生缺课的情况十分严重。同时,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方式全部围绕课堂和理论教学,这本身就忽略了对学生就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应用性和可操作性上大打折扣,学以致用的教学功能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3 就业指导课的教师队伍建设严重滞后

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是做好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的有力保障,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越来越呈现出专职化的特点,其课程体系涉及到教育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需要有一个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来承担教学任务。目前,我市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大多是专、兼结合,辅导员兼任为主,其他人员为辅。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所学专业与该课程不相关联,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大都依靠自学和多年积累就业工作经验来完成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工作,不能满足学生择业、就业、创业的实际需求。

三 “四课一体”课程体系的构建

独立学院的生源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必须探索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的就业指导模式,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要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根据教学和实际的需要,就业指导实践课程可以调整为3个学分,其中理论教学2个学分,24个学时,必修课18个学时,公选课6个学时;实践课1个学分,12个学时。新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内容:

1 理论部分

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特点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大一主要是专业思想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大二主要是基本职业能力培养、职业资格考评认知和创业培训;大三是求职礼仪、就业形势分析、创业培训和考研或专升本引导;大四主要针对简历制作、就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各类招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公招等)培训、就业程序和服务等。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可以用公选课的方式进行替代。如重师涉外商贸学院,要求本科在校生必须在校期间修满4个公选课程,专科生必须修满3个公选课程,这样的方式也可以纳入到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

2 实践部分

组织开展职业规划大赛、简历制作比赛、就业模拟比赛等,举办求职礼仪讲座、创业社团、企业招聘人员讲座、就业先进事迹报告团等活动丰富就业指导实践课的内容。以重师涉外商贸学院为例,学校每年举行的“职业规划大赛”、创业社团开展的系列活动、还有“有模有your.g”等活动都可以作为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实践课程的补充部分。

3 技能部分

以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为例,学院依托现代教育培训学院和国际交流学院,组织开展职业资格认证、专业技能认证、外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及其他与专业相关的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试工作,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

4 实训部分

结合实习和暑期社会实践,与企业单位、实习或实训基地等联系,在部分专业开展就业实训、顶岗实习,探索校企合作培训毕业生的模式,延伸就业指导的范围,增加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和社会性。如重庆市教委每年寒暑假举行的假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与此同时,重师涉外商贸学院下面各二级学院也积极开展一些实训活动,如:管理学院与合川区财政局合作建立财务管理实习基地,组织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前去实习,与重庆维景酒店、重庆小天鹅集团、合川锦城宾馆建立实训基地,许多学生先后在那里实习并就业。

四 “四课一体”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

1 进一步完善了理论课教学内容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求职面试技巧、创业理论教育、就业政策、毕业生合法权益保护、简历制作、就业问题心理分析等诸多方面的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同时,在选修课方面,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学生考证、考研、专升本、考公务员等方面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安排,理论教学内容得到了充实。

2 增加了实践课教学的内容

学生的就业综合能力在面对用人单位面试双向选择时,显得尤为重要。在就业市场里,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他就业成功率的好坏。增加就业实践课程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很大帮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考察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学习成绩,而是综合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综合能力,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征服职场。

3 把创业创新教育纳入课程内容

根据国家以学生创新创业促进就业的要求,学校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意识教育、创业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能积极带动学生参与创业实践,加强学生创业实践的锻炼。

4 增加了实训课的实践教学内容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生只有通过学以致用把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把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能力相结合通过社会实践锻炼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校企合作能为学生提供与专业相符合的实训、实习场所,让学生早一步与社会接轨,到帮助他们更好地融人社会,迎接就业挑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育厅[2007]7号.

[2]戴荣四,沈慧.构建“四段式”就业指导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8(12):67-68.

第8篇:学科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当前,世界军事发展日新月异,新军革的进程进一步加快,科学技术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深刻改变着战斗力要素的内涵,信息能力在战斗力生成中起着主导作用,信息化武器装备成为战斗力的关键物质因素,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成为战斗力的基本形态。我军武器装备建设正处于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的关键阶段,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肩负着新的使命和任务。近年来,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更加宽广的眼光来审视发展战略,把握发展大势,遵循建设规律,创新发展思路,协调好机械化与信息化发展的关系,统筹兼顾各种需求,合理分配建设资源,正确处理好需求与可能、近期与长远、重点与一般的关系,才能适应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加快武器装备的创新发展,满足多样化的军事需求,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 随着我军装备建设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些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凸现出来。新一代武器装备技术密集、系统复杂、投入巨大、管理复杂,更加讲求系统配套,大力协同,对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我们的工作与这些要求还存在诸多不适应,比如:统的力度不够、资源配置分散、创新能力不强、配套建设滞后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将越来越成为装备建设提高发展层次和质量的严重障碍。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探索符合现阶段装备建设特点规律的工作思路,确立科学的发展模式、科学的发展方法,实施科学的决策和管理,才能适应形势任务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谋划指导装备建设的能力水平,才能切实解决这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使我们对装备建设的指导始终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始终符合装备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确保装备建设进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全面提高整体质量和效益。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又快又好发展,就必须适应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要求,搞好武器装备建设的顶层设计。武器装备建设的顶层设计,是一种从战略全局出发的总体筹划,是实现武器装备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胡总书记提出的“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为我军武器装备建设赋予了新内涵,确立了新标准,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武器装备的顶层设计指明了正确方向。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要求,科学确立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加强装备建设的总体论证和设计,科学处理好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各军兵种装备建设和全军体系建设的关系,主战、保障和信息支援装备的关系。坚持有所作为有所不为,科学选准重点,全力确保重点,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高,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贯穿到武器装备建设的顶层设计中,保证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又快又好发展,就必须紧紧围绕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加快武器装备发展和形成战斗力的步伐。军事斗争准备是最重要、最现实、最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武器装备创新发展的直接牵引。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加快新型武器装备特别是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进一步优化我军武器装备结构体系,提高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正确处理质量、速度、效益的关系,坚持“严细慎实”的作风,确保武器装备的高质量。确立同步建设、整体配套的观念,努力推进部队装备成系统成建制形成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在抓好新装备自身的体系配套、系统配套、保障配套的同时,将配套建设前伸后延、向外拓展,同步培植、发展和建设战斗力生成所必需的相关要素及条件,按照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要求,实现作战理论、体制编制、国防动员、战场建设、配套设施、人员训练和武器装备的同步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装备有机结合,为新装备“两成两力”建设奠定扎实基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又快又好发展,就必须密切跟踪世界武器装备发展趋势,提高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武器装备建设创新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武器装备建设的战略基点,加快建立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在推进武器装备发展的进程中,培养造就一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防科技人才队伍特别是领军人物。坚持抓好基础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集中力量突破急需解决和最具有带动性的国防关键技术,不断提高武器装备建设的原始创新能力。抓住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难得机遇,创造性地集成运用最新技术成果,加快武器装备建设的整体水平和集成创新能力。牢固树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思想,善于把引进技术与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实际创造性地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创造性运用成熟技术和科研成果改造现有武器装备,不断提高现有武器装备的作战性能。进一步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切实把我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到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进步上来。

第9篇:学科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论文关键词]岗位设置 岗位聘用 聘用管理

2007年5月,人事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对高等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2009年4月,江苏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江苏省教育厅在南京召开全省高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会议,印发了《江苏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江苏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部署了全省普通高校岗位设置工作,从此我省普通高校开始了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的实施工作。盐城工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经过几个月的调研、定编设岗、确定岗位分级条件,岗位聘用、合同签订、制定聘后考核指标,基本完成了首轮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工作。

一、普通高校实施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的意义

普通高校科学合理地进行岗位设置管理是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的关键,也是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的关键,对学校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是普通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也是学校实行聘用制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旨在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各类人员的收入待遇与所聘岗位与等级直接挂钩,一岗一薪,岗变薪变,这就迫切需要高校进行岗位设置,以确保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第二,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有利于普通高校各类人员的合理配置和优化人才结构。《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高等学校专业技术岗位一般不低于岗位总量的70%,其中,教师岗位不低于岗位总量的55%,高水平大学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辅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的比例可适当提高。管理岗位一般不超过岗位总量的20%。”《江苏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比例控制目标为1∶3∶5∶1,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应以教师岗位为主体。”适度比例的专任教师高级岗位可以有效地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起到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的作用。

第三,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有利于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人才利用效率。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只对岗位不对人,按照岗位对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要求,以及任务量、工作强度、工作难度、责任等因素来确定岗位绩效工资标准,优劳优酬将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四,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能够使普通高校人事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通过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实现人事制度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最终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管理模式。

二、普通高校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实施中的问题

我院于2004年实施了全员聘任制,实现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2007年初,我院进行了新一轮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了岗位绩效工资制。这些改革均为学校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1.定编定岗是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的首要难题。定编定岗是岗位设置的基础工作,是指根据学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任务确定学校的编制总数和各类岗位数。但是,我国的编制标准十几年未变,也没有完全量化的定编体系和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首先,对普通高校内设机构的规模缺乏量化规定,内设机构偏多,机构功能接近、任务重叠。其次,对内设机构人员编制的计算也缺乏科学量化规定,存在人浮于事的现象。再次,现有普通高校大部分是多校合并而建的,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偏多。最后,由于首次设岗必须强行入轨、平稳过渡,即使定了编制,也必须聘用超编人员。

2.岗位结构矛盾突出,岗位分配困难。近年来,由于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各高校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高级职务岗位人数和比例不断增加,但是学科结构很不均衡,有些学科高级职务比例已超过国家控制标准(40%),而有些学科的高级职称比例又偏低,且现有人员的学术能力较弱,近期很难晋升。若根据标准学生数计算的岗位总量分配给各个部门,有些学科高级岗位余量很少,将导致青年教师晋升空间小,而有些学科高级职务人数则明显不足。

3.专业技术队伍复杂,岗位类别模糊。《江苏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将高校的工作人员分为三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然而在高校中却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即相当一部分管理人员来自于教师,95%以上的管理人员都取得了专业技术职务,部分工勤人员亦通过“以考代评”方式取得了专业技术职务,很多管理人员兼任教学科研工作。因此,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结构非常复杂,岗位类别模糊,将高校中的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完全分离是否科学,还有待于实践检验。

4.岗位分级条件是难点,岗位职责不够明确。高校推行聘用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都要以岗位设置的细化分级为依据。各类岗位中专业技术岗位可分为13个等级,管理岗位可分为10级,工勤技能岗位可分为5级。每一级别岗位的任职条件也成为岗位设置工作的重要前提。如何对各类人员进行科学分级,特别是设置教师岗位的分级条件是难点之一。在确定岗位等级之后,应该要确定各等级岗位在聘期内的岗位职责、目标任务、考核要求,但事实上,各高校将岗位设置数据上报之后,才开始逐步修订岗位职责,具有很强的滞后性。

5.改革不够彻底,工资待遇难对应。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求“一岗一薪,岗变薪变,以岗定薪”。理想的改革程序应该是先定编、定岗、定薪,再竞争上岗。但现实情况却不太理想,首先,没有严格按岗位确定工资待遇,存在高薪低效、高职低能现象。目前有不少高职称、高职级的人员在管理、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他们的工作量不大,工资却高。其次,在江苏省教育厅下发的答复口径文件中,有这样的规定:“聘用到管理岗位的人员,除符合‘双肩挑’条件人员外,均纳入管理岗位管理。已执行了专业技术岗位工资的,在首次聘用及续聘管理岗位职级时,可继续执行专业技术岗位工资。”允许在管理岗位上获得与专业技术职务相对应的工资待遇,或者在专业技术岗位上获得与管理职务对应的工资待遇的现象存在。最后,江苏省的教育管理研究系列职称属于管理系列职称,但却又执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工资待遇。

6.没有形成良性的竞争与激励机制。由于首聘工作是过渡,我院没有实行低职高聘或高职低聘的良性激励机制或惩罚机制。尽管学校公布了各类岗位设置方案及其岗位职责和聘任条件,进行公开招聘,但实际上,首次聘用“人人有岗位”,没有真正实行择优聘用。

此外,考核评价机制未得到完善,这将会对岗位竞聘、续聘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三、改善普通高校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工作的对策

1.统筹规划,科学确定岗位总量与结构。普通高校的岗位设置工作既要着眼于学校现状,又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按需设岗,总量控制。系统、深入了解和分析学校现有人员状况和现有岗位情况,同时根据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规划等预测未来所需岗位数量与岗位结构,为杰出人才的晋升、特殊人才的引进留下足够的空间。

2.加强领导,切实做好组织领导工作。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成立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任组长,分管校领导直接负责,相关部门、院(部)积极协同,完成各类实施细则的制订、各类岗位的人员聘用工作。学校岗位设置总体方案、岗位任职条件等重大问题,均需通过党委常委会讨论研究通过。

3.精确测算,设计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的实施方案与细则。学校通过召开多种形式的座谈会,征求校内各方面意见,摸清所有职工的职称职务年限、科研业绩成果等,分析学校事业发展对岗位结构比例的需求,同时加强与兄弟院校交流沟通,对实施范围、岗位结构、岗位数量、岗位职责、聘用程序进行明确的规定。教师的岗位总量设置与标准生数相关,比较容易确定,但实验人员与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岗位数量的设置必须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例如实验辅助人员岗位数须与实验设备台套数、实验课时数、实验仪器的价值、实验室数目相关,图书资料岗位数量须与服务对象数量、图书馆开设的服务窗口、图书借阅流量、情报信息查询服务数量等相关。

4.稳定教师队伍,鼓励高水平人才脱颖而出。高校既要考虑各类人员为学校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的贡献,又必须调动一线中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制定升档条件时主要侧重于业绩水平、学术贡献和发展潜力,向高层次人才、一线教师倾斜,鼓励教师认真从教、严谨治学,积极从事各级各类科研工作。教学、科研业绩杰出者可不受资历的限制,申报高一级岗位。在管理岗位上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在首次设岗、聘用时只能聘至原享受待遇岗位的最低等级,将管理岗位上的科研型人才引导到专业技术岗位上去。

5.完善聘后管理体系,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评价指标。考核指标、考核标准要以学科发展目标为基础,与学校发展规划相适应,要有利于学科专业队伍结构优化和团队建设,要适应各类各级人员个人发展需要,要能有利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在普通高等学校,既要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又要考核其科研水平;既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的特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分类分级地进行个人业绩考核,又要进行团队业绩考核。同时,还要积极探索绩效管理制度,实行绩效管理,一是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二是要强化同行专家特别是校外知名同行专家、专业组织和学生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三是要积极完善分类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