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义务教育音乐核心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宜昌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
一、考试性质
宜昌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是初中毕业和高一级学校招生合二为一考试。它具有以水平(毕业)考试为主、兼备选拔(升学)考试的性质。
二、考试方式
1.语文、数学、英语:实行纸笔闭卷和分卷考试。物理和化学、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地理和生物实行纸笔闭卷和合卷考试,分别计分。
2.英语听力口语:与笔试分开考试,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实行电脑评分。考试分为“回答问题”、“听后选择”、“听后记录并转述”以及“模仿朗读”四个项目。
3.体育与健康:采取过程管理评价与目标效果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即七、八、九年级平时考核和中考统一考试两部分综合评定。平时考核由学习态度和体育课学业水平成绩两部分组成;统一考试分为中长跑测试、力量测试和技能项目测试。
4.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与笔试分开进行,采取现场操作方式单独组织考试。其中物理和化学采用合卷,分别评分。考生现场抽签确定考题,成绩当场评定,合格即得满分。
5.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标准化考试,采用五科合卷机考的方式,实行电脑分别评分,成绩当场呈现。主要考核学生初中阶段“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
三、考试计分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以原始分数呈现,各科总分值分别为: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实行笔试(80分)与听力口语(40分)分开测试;物理80分,实行笔试(70分)与实验操作(10分)分开测试;化学50分,实行笔试(45分)与实验操作(5分)分开测试;体育与健康50分(其中七、八、九年级平时考核成绩各计5分,中考统一考试成绩计35分)。
生物、地理、道德与法治、历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等级呈现,各科卷面总分值均为100分(其中生物笔试90分与实验操作10分),按80分及以上、70—79分、60—69分、59分及以下分为A、B、C、D四个等级呈现。其中生物、地理、道德与法治、历史分别对应30分、25分、20分、10分,计入总分。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三门科目考查,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四、考试时限
语文150分钟。数学和英语各120分钟,其中英语笔试90分钟,听力口语30分钟。物理和化学(合卷)笔试共150分钟,理化实验操作(合卷)30分钟。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合卷)共90分钟。地理和生物(合卷)共90分钟,生物实验操作20分钟。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合计100分钟。
五、考试时间
注:1、体育与健康科目平时考核时间安排在七、八年级下学期和九年级上学期。
2、2019年八年级地理和生物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22日下午。
六、考试组织
1.考试命题
宜昌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由宜昌市教育局组织统一命题。命审题工作实行集中封闭式管理。
2.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严格按照各学科《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确定的课程内容,同时参考现行学科使用版本教材。学业水平考试注重考查学生九年义务教育的积累,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重视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在各科目考试内容中融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内容的考查。
3.考务工作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和生物等笔试学科考试和听力口语考试,由宜昌市教育招生和考试办公室统一组织,各县(市、区)教育局实施。
体育与健康测试,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机考学科考试,由宜昌市教育招生和考试办公室制定统一的考试办法,各县(市、区)教育局组织实施,各学校家长委员会选派代表全程参与监督实施。
七、考试成绩运用
1.在用于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时,参加全部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并取得成绩,与完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一并作为取得初中毕业证书的依据。
一、加强初中音乐学科综合化研究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
学科综合化体现了现代课程的发展趋势,是学科间学习领域的扩展,是素质教育理念在实施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图通过课程与教学的变革来打破传统的课程缺乏内在联系、课程内容脱离实践、课程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使课程更加贴近实际,符合少年儿童知识学习的综合性与系统性特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为音乐学科走向综合提供了指导方向与目标。
二、加强初中音乐学科综合化研究体现了音乐学科自身内在的规定性
音乐学科是在横跨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的,是一门具有独立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艺术学科。以审美教育为主旨的基础音乐教育之所以倡导“综合”的理念,根本的要义在于“综合”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面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有益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音乐学科走向综合既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音乐学科本身内在品性的体现。
三、加强初中音乐学科综合化研究是音乐教学实践发展的必然诉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在实践中倡导音乐学科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其它艺术学科的综合以及音乐与其它非艺术学科的综合,以期实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的教育目标。然而,在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标准》的要求,如何实现学科的综合还是一个有待深入探究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国内目前区域之间初中音乐教材版本不一,又给初中音乐学科的综合化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一个更大的挑战。加强综合化的研究与实践是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加强初中音乐学科综合化研究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应然路径
关键词:审美教育;音乐教学;音乐素养
一、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音乐是一门古老的艺术,音乐教育则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广义的音乐教育在人类音乐诞生之日就已产生。从《吕氏春秋·古乐篇》关于“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的历史传说中,我们可以想象到昔日葛天氏之民载歌载舞的情景。儿童与成人在参加或观看这类音乐歌舞表演时,自然地就接受了音乐教育。
新世纪以来,我国出台了新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和《音乐课程标准》,这些改革举措都是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兴起的新浪潮。回顾我国建国以来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素质教育的提出,为我国当今的基础音乐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我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是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它对我国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以及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等内容进行了系统地阐述。《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欣赏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音乐教学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在音乐教学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各种体裁、题材的音乐作品,以歌唱、器乐、欣赏等方式,增进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理解、鉴赏以及表现和创造能力。
(二)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
音乐教育的内容应该是一种具有平衡性、节奏性和有机统一性的完美音响运动形式。在这样的状态中,受教育者参与的感知、联想、想象、理解等心理过程可以在一种自由、和谐的状态中发展。
(三)选择恰当的、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使用的工作方法,它包括教师的教授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决定教学方法的基本要素是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教材)。这三者中教学对象处于中心的位置,学生的实际状况是三者中最重要的因素。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音乐教学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教学的内容包括歌唱、器乐、律动、欣赏、创作和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音乐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决定了音乐教学方法的特殊性,而学生的不同状况也决定了音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三、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
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发挥音乐教师的重要作用。注重对音乐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对音乐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力地推动和实施创新教育,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一)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一般修养
音乐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应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必要的教学能力;以及一定的文化修养。
(二)音乐老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第一个方面是音乐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方面的素质。第二个方面是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教育实践)方面的素质。第三个方面是音乐学科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素质。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支,具有许多特殊性,这些特殊性既有别于音乐工作的其它领域,又未被普通教育理论所涉及,它是跨于音乐与教育之间,体现音乐教育作为一门专业的独立地位的知识体系。
(三)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业务能力
音乐教师应该要具备从事音乐课堂教学的能力。普通学校的音乐课具有多项内容的综合性,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歌唱教学、器乐教学、律动教学、欣赏教学、创作教学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的能力。音乐教师要具备组织辅导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音乐教师还应该具备从事音乐教育研究的能力。由于教育理论和音乐教育实践的迅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借鉴新的教学体系,是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自我完善”的能力,尤其是在学习和运用现代教学理论、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和音乐教育的理论与技术,进行音乐教育实践的研究方面,应是当代音乐教师所具备的一项重要的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歌唱;误区;对策
歌唱作为音乐的实践方式之一,也是音乐课程的一个教学重点。笔者对于高中音乐课程现状有以下两方面看法。
一、歌唱模块教学的误区
在观摩数所高中音乐课程后,教师对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误区有以下几点看法:
1.课程理念淡化
(1)教师将高中歌唱模块等同于义务教育歌唱课,教学目的偏于简单基础。(2)过于专业化的教学,采用专业院校的声乐或合唱理论教学手段,大大增加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难度,教学目的过于繁杂。针对这两种极端的教学,根本原因是课程理念的淡化,没有准确的定位,从而偏离了原本的课程教学目标。
2.教学主旨不明
对于课程的教学主旨模糊不清,没有一个整体明确的教学规划,教学结构上无章可循,具体教学出现极端化,其主因就是没有一个对于高中音乐歌唱模块的明确教学理念。
3.教学方式传统
将高中歌唱模块当做单一的唱歌,只做表面功夫(唱歌、唱乐谱),形成传统的教师“教歌”模式,抑或另一种极端,专业性的强度练习(发声练习),当做声乐课来教学。这些教学方法都会降低学生学习音乐、学习歌唱的兴趣和教学效果的实现。
4.课程价值模糊
在应试教育下,多数学校对于高中音乐课程并未重视,将其作为附加课程对待。学校如此,教师与学生也会有同样的意识,完全忽视了高中音乐课程的存在价值。
5.教学内容空洞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的随意性,破坏了原本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使学生一堂课下来得不到应有的知识和理解。教师教学态度的散漫让基本的课程内容没有保障,同时也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歌唱模块教学的对策
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我国对于普高的音乐课程有着明确的规定,明确了普通高中的音乐课程是全体学生的必须课程,同时也是衔接义务教育的音乐课,是促进学生美育发展的一个手段。
高中的音乐课程与义务教育的音乐课程是一种互通延续的关系,但是二者在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要求上又有着不同点。高中音乐课程有着更高的学习要求和更加自主灵活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因此,高中音乐课程中的歌唱模块相比于义务教育的音乐课更加突出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点,是在义务教育音乐基础上的水平提升。
2.创新教学,引进现代教学理念
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将现在教学理念引入教学中,为歌唱模块的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现代教学倡导的自主学习和自由发展也是高中音乐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以此为理论指导才可以形成一个清晰的教学方向。
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音乐鉴赏为入门,学生实践合作,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学到知识的方式进行教学。
3.充实教学内容
高中音乐课程中的歌唱模块相比于义务教育的音乐内容上更加丰富,难度加大。因此,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很难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学生兴趣出发,让学生个性化发展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基础音乐素养和兴趣方向,其次教师可采取小组讨论、问卷调查的形式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可以此作为教学安排的参考。
(2)合理规划学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
在教学内容上做到突出重点、经典,内容与课时要和谐统一。
(3)保持教学内容的均衡
保证整体教学内容的完整,摘取重要知识点,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
4.提高课程教学价值
歌唱模块作为高中课程的一门选修课,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到学习音乐的快乐,也会激发学生在音乐上的潜能。除此之外,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活动也是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肯定和激励,从而唤起学生对于音乐的喜爱,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也正是音乐课程歌唱模块的价值所在。
歌唱模块是高中音乐课程的一个重点环节,对于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美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好的教学效果也是激发学生艺术潜能的重要途径。
教学是一个教师与课程、学生三者相互磨合、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充分准备、用心教学和不断的教学实践,必然在歌唱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上都有一个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穗.试论优化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的创新途径[J].黄河之声,2011(12).
[2]茅林红.在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01).
[3]陈雪梅.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0(02).
[4]徐小凤.浅谈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1(05).
【关键词】教育;核心素养;教学
核心素养是是在教学中形成的,要培养好核心素养就要有好的教学方法,从而使个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打造人格品质和关键能力,重视义务教育改革的发展,义务教育改革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也是现在时代的重点话题。核心素养的基本思想主要是:学生敢于去尝试,敢于去尝试才能成功,最后才能实现创新。语文的课程核心在于对语言的应用,并且突出人文性的特点,在教学中要重要培养创造能力,人格的品质,与社会相符合的审美能力。
一、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这个名词我们并不陌生,创新就是对现在的改变,创新并不是对原来的事物进行完全的否定,而是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进,进行自我否定才能进步,在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就是对汉语言的学习和应用,在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时进行创新,相对于初中语文来说,拥有新的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行的过程当中要以学习时间为基础,把需要掌握的内容积累下来,这是就需要应用好的方法,首先;会比较和鉴别的方法,进行的知识的深刻领会,同时发展同学的思维,让同学可以自由的发挥,发挥出自己的状态。还可以让同学进行话剧式的扮演,对文中的人物深刻的理解,深入的审视人物的形象,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注重创新和实践,创新和实践是一个过程,在学生互相讨论的过程之中可以提高对课题的深入理解,让学生更有兴趣的参与。
二、对自己品格的打造
人格品质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其就是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改革方向的重点,同时也是提高民族思想的主要途径,在初中语文的过程之中,要重视品格的教育,在教学过程当中宣传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思想,宣传党的思想,发扬雷锋精神。重视阶段性的学习,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学生的心理,使初中生能接受,初中生的交友意识增强,要给学生灌输与人和谐想相互的理念和思想。
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平时就要认真的观察,主动地听取学生的意见,要求学生诚实,言行得体。在学生的作文教学上要求学生要有真情实感,符合实际的情况,在读文章时要有感情,还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培养学生的独特性,让学生有自己的创造性。
三、有符合和谐社会的审美能力
我国对教育特别支持美育的发展,也是党的重要方针内容,我国提倡“五讲四美”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在教学中也有许多的四美内容,如《我的老师》作者在以一个儿童的心理和眼光,回忆儿时在老师身边发生的事情,表达了对老师的热爱,尊敬和感激之情。《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小弗郎士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不仅让学生理解诗中的含义,也使得同学的心灵得到美学的教育,是同学对文学的认识更加深刻,从而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文学的感染力。在心灵美的同时还要增加语言美的教育,初中的语文教材,都有语言美的特点,内容有语言美的内容,教师要结合内容对学生的语言进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快学生的进步。还要进行对学生的行为美的教育,例如:《音乐巨人贝多芬》述了贝多芬的基本生活状况,描写了他目前的精神状态,再现了贝多芬的形象,揭示了贝多芬面对厄运的态度,展示了他作为音乐巨人的内心世界。赞颂了贝多芬独特的气质和坚强的个性,加深了对他的了解。等等一些积极向上的行为,需要学生去学习,通过对行为美的学习,让同学产生自己的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对美的理解,同时规范自己。
对学生环境美教育,环境美包括很多的方面,首先就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在人和人交流上要和谐相处,互相尊重,有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在自然环境的美上,主要是指人与自然之间,例如:人类打造的万里长城,使得中华民族出现了雄伟的地标,还有北京的故宫,颐和园等人文的景观,还有对环境的改造治理,美化城市,沙漠的治理、草原的治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等,更好的教育学生对环境美的认识。
【关键词】竹制打击乐器 课堂教学 实践场域 人
【中图分类号】J6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111-02
一、竹制打击乐器意蕴寻踪
1.何为竹制打击乐器
我们可以将“竹制乐器”分解开来理解,“竹制”即用竹子为原材料制做而成的物品。“乐器”在《新现代汉语双语词典》中是这样注解的:“乐器,演奏者演奏音乐时可发音的器具。”通过对上述两个词语的理解,我们可以把“竹制乐器”定义为:以竹子为原材料加工而成的,供演奏者演奏时所使用的器具。百度百科把打击乐器定义为“打击乐器是一种以打、摇动、摩擦、刮等方式产生效果的乐器族群。通过上述词语的解释可以把竹制打击乐器理解为:用竹子加工而成的以打、摇动、摩擦、刮等方式产生效果的发音器具群。
根据Sachs-Hornbostel乐器分类法体系,笔者将整套竹制打击乐器内的演奏乐器分为:
第一,体鸣乐器。它又分为以下几种:①敲击体鸣乐器:敲击体鸣乐器占竹制打击乐器总数量的2/3左右。主要包括,船琴、帕德拉、小竹板琴、竖挂共鸣筒全竹结构的竹板琴、德朗琴、基诺竹筒琴、竹炭管琴、竹棒子。②摇击体鸣乐器:竹沙锤。③摩擦体鸣乐器:竹刮琴。
第二,膜鸣乐器:竹排鼓。
第三,气鸣乐器:拍鼓琴。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中国就拥有了数量惊人的乐器,特别是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更是震撼了世界。历史用事实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先拥有惊人的智慧。先秦时期,根据乐器制作材料,把众多的乐器分成类,称为“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竹制乐器中的笛、萧、言等乐器的地位在当时是相当高的。“中国竹制乐器自古就是‘八音’之一,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种类达二百余种,在此基础上开发研制新的竹乐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竹子作为制作乐器的材料在物理机械性方面有非常突出的优势,且富有弹性、硬度适宜,易于震动,这些在制作乐器方面是最重要的标志”。由此可以看出,竹制打击乐器本体性特征适应于集体课堂教学。
本文为了便于竹制打击制乐器课堂教学研究,笔者对竹制打击乐器的使用范围做了以下界定。世界范围内的竹制乐器的种类繁多,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各国。王安国教授通过对东南亚及中国竹制乐器的研究,改创了一套竹制乐器,并赠与福建师范大学,以便用于课堂教学研究。其中包括:船琴、帕德拉、小竹板琴、竖挂共鸣筒全竹结构的竹板琴、德朗琴、基诺竹筒琴、竹炭管琴、竹棒子。本选题的研究对象就是基于这套乐器的范围,并从教学的角度有选择性的把这套乐器应用于课堂教学。
2.课堂教学情境中竹制乐器的内涵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竹制打击乐器作为一个认知工具被使用,也可以理解为通过掌握竹制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内化为学生的音乐素养。单一的把竹制打击乐器定义为认知工具,势必会造成重技能轻综合的教育现象。教师通过手把手的知识灌输,带来了一定知识量的同时,也抹杀了学生的个性。这种演奏几乎没有创新可言,师一言、学必行的现象比比皆是。
经济、文化、社会日新月异,科技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便利的生活,更多的是挑战。国际关系日益微妙的今天,中国要立足于世界,就要不断的完善自己,教育是重中之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告诉我们,教育要先行于社会,只有国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社会才谈得上发展。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我们怎么抓住本质来进行竹制乐器课堂教育?笔者认为,要进行好的教育,就要进行“人教”: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
竹制打击乐器的“人教”教育,不是舍弃音乐本体谈主体,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如,一首乐器怎样教才能更好的把教师要传达的知识输送给学生,这其中有很多好的方法。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在课堂情境教学中,竹制打击乐器不再是传统意义的认知工具,而是主体教学中的一个伙伴,它有血有肉,变化多端,有想法的学生可通过不同的方式与竹制乐器进行交往互动。
二、新课程标准下竹制乐器课堂教学的价值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是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它明确指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文化,增进对世界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新课标明确的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音乐课程的价值。当一个人试图去改变整个社会,也许他做不到,但当他试图改变自己,也许他却改变了整个世界。所以要充分体现音乐课的价值,就要试图改变个体——学生本身。
竹制打击乐器课堂教学(主要是王安国教授改制的乐器)的优点是灵活多变,实践性较强。它以打击乐为主,有通过竹子自身发声的,有通过铁制的膜发声的,还有通过气鸣发声的。多样性的乐器放在一起,构成了不同的音色,不同的乐器音色会给学生带来听觉的感官体验。这些乐器的演奏方法易掌握,学生演奏起来较简单,不像很多西洋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学期时间长,困难多,不易满足学生的成就感。竹制乐器这种优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竹制打击乐器自身的特点,促进了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动手能力强、好动,对新鲜事物怀有浓厚的兴趣。这些特点告诉我们,应该选择一种动手能力强、易操作的教学模式,且极具趣味性。竹制乐器本身的特点也告诉我们,它是符合的,至于通过什么样的教学过程传输给学生,我们必须慎重考虑。
三、竹制打击乐器课堂教学二维关系解析
1.竹制打击乐器课堂教学中的人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一版的基础上,转换了角色,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教学。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
竹制打击乐器课堂教学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通过对节奏、旋律、身体律动、合奏、齐奏、轮奏等不同侧面的感受,体会音乐的美感。采用集体教学的形式,每个个体又必须服从于集体,追求和谐,共建学习。在这一点上竹制打击乐器课堂教学解决了近几年音乐教育中出现的众多问题,如:过度强调知识,成为典型的文化课教学,学生听讲,却不知所以然。学生的主动性受限,偏离了音乐课的学科性质,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
2.竹制打击乐器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本体
竹制打击乐器课堂教学的知识主体即是音乐本体自身。《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重点对音乐本体的学习进行了强调,即走进音乐,探索、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音乐课程最为核心的仍然是音乐,只有以音乐为本体,进行感受与鉴赏,参与表现才能体现音乐的最终价值。”
竹制打击乐器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音乐教学形式,通过让学生聆听、伴着乐器歌唱、演奏、即兴编曲、音乐剧等教学模块,注重音乐本体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同时竹制打击乐器课堂教学中,强调“原本性”教学,通过肢体律动、母语文化等教学模块,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在这点上,竹制打击乐器课堂教学对于实现总目标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注 释
1 马在淮.现代汉语词典[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5:847
2 肖川.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23、229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9-0061-01
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曾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但多年来,部分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由于受传统观念、师资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教育质量低下,这严重阻碍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笔者认为,要提高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质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合理开发课程资源,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农村地区蕴涵着丰富的音乐课程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不仅能够解决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设备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废旧物品自制乐器。如,竹筒可制作成双响筒,竹片可以加工成快板,将酒瓶盖用钢丝穿在一起可以充当串铃……教师也可以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并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运用到音乐教学中来。这样做,既丰富了音乐教学内容,又使学生受到了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贯彻课程标准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那么,音乐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
1.在乐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必要的乐理知识是学生提高自身音乐素养的基础。在讲授乐理知识时,教师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照搬概念,而是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努力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通过多种途径激发他们学习乐理的兴趣。如,在教学“顿音记号”时,我利用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这一特点,首先,拿一个乒乓球在讲桌上连拍几下,以让他们感受乒乓球落在讲桌上的声音。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出该声音具有“短促、有力、清脆、有弹性”的特点。最后,让学生在乐句的演唱过程中感受顿音的演唱特点。如此做,既使学生对学习顿音记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顿音的演唱特点。
2.在节奏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离不开节奏,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在节奏教学中,我不仅为学生讲解了节奏的概念,而且让他们聆听了那些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声音,还利用其更为接近大自然的优势,有意识地引领他们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节奏。这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加深了他们对节奏概念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又指导他们对一些音乐作品进行了欣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基本上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准确地把握乐曲的节奏。
3.在歌唱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但由于农村小学生生活阅历有限且缺乏演唱锻炼,他们往往想唱而又怕唱。在歌唱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语言进行形象的比喻和讲解,充分揭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以使学生深刻地把握歌曲的主题,并引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唱之中,准确、创造性地表现出歌曲的内在之美。
三、开展多种课外音乐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回应群众对基础教育公平和质量的更高要求,充分发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导向作用,整体设计,突出重点,分步推进,切实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过重等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招生”运行和监督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一部署、把握节奏、稳妥实施、有序推进。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兴趣爱好,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坚持普职并重,招生规模大体相当,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高中阶段教育。坚持公平公正,不断完善规则程序,为学生创造平等升学的机会。
(三)改革目标
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建立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到2020年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多元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普通高色化多样化发展,保障高中阶段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更好地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维护教育公平。
二、实施步骤
为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这项工作,实行分年实施,逐步到位的办法。具体分年度安排如下。
(一)2017年,进一步规范中考体育考试、艺体特长生专业考试。进一步规范中考加分项目,减少加分分值。完善优秀运动员的录取办法。依据省教厅对中考改革相应的实施意见和方案,制定下发《宜宾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试行)》《宜宾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试行)》《宜宾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考试实施方案(试行)》《宜宾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细则(试行)》《宜宾市学生艺术素养测评细则(试行)》,依托市智慧教育云平台,建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电子管理平台。
(二)2017年至2019年,中考仍按2016年模式进行。
(三)从2017年秋季新入学的初一年级起,实施全市统一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综合改革,2020年按中考改革方案进行录取,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多元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管有力的管理机制。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1.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和组织实施。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所设定的科目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每门课程学完即考。从2017年秋季新入学的初一年级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道德与法治、生物、地理等考试科目实行全市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公布成绩。体育考试、科学实验操作考试、信息技术上机考试由各县(区)根据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要求组织实施。音乐、美术、书法、综合实践活动(含劳动技术操作)等科目由学校根据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组织实施。
2.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命题原则和要求。
(1)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突出考查学科核心和主干知识和技能,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和思想方法,增强学习潜能考核评价。
(2)适当调整学科的试卷结构,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分值和成绩呈现方式。
2017年秋季新入学的初一年级起,语文、数学、外语满分150分,地理、生物、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满分100分,体育满分100分,音乐、美术、书法、科学实验操作、信息技术上机操作、综合实践活动等科目的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
(二)完善综合素质评价
1.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及要求。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特长的重要手段。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综合实践等内容,评价结果实行等级制。由初中学校根据《宜宾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试行)》,并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在广泛听取意见基础上,向社会公布,并严格按细则组织实施。
2.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程序和办法。
(1)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综合素质评价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情况,严格程序,突出写实记录,加强公示,强化监督,确保民主、公开、透明,保证内容客观、真实、准确。
(2)等级评价办法及比例控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采取等级形式呈现,分为A、B、C、D四个等级。评价等级比例按学校实行总量控制,各学校比例相同。A等比例不超过本学年度学籍人数的30%,B等不超过50%,D等不超过5%,除有严重违纪及以上情况的学生外,一般不评D等。
(三)改进招生录取办法
1.完善招生计划编制办法。
按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根据市内学校布局、适宜的学校规模和规定内的班额以及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核定招生计划并严格执行。严格控制提前招生,规范招生秩序。普通高中学校自主招生综合素质测试时间均安排在毕业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全部结束后,成绩公布前进行,所有学校不得提前进行测试。
2.改革升学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
从2017年秋季新入学的初一年级起,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门学科合格的前提下,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升学录取计分科目的机会,发挥学科优势,促进学生发展兴趣爱好。除语文、数学、外语、体育外,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自主在物理、生物、化学及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中各选择两门学科作为升学录取计分科目。其自主选择的四门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先按全市统一的标准转换成等级,按等级折算成相应分数后计入升学总成绩。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3.建立综合评价录取机制。
从2017年秋季新入学的初一年级起,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高中阶段学校依据升学总成绩(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四门科目+4门自选计分科目),依据其综合素质评价情况(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综合实践等5个方面),择优录取。高中阶段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订综合素质评价具体的使用办法,使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阶段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办法应提前向社会公布。其中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录取的学生,其综合素质评价必须达到C等以上。普通高中学校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须达到B等,综合素质评价达到A等的学生参加普通高中学校自主招生测试可加20分,但最多不得超过30分。
4.规范自主招生办法。
市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按不低于当年招生计划的10%申报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有自主招生名额的高中阶段学校应在招生方案中明确招收特长生的类别、数量、标准,以及录取程序、办法等,并且招生方案须经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其中类别和有关报名条件等,在招生前至少提前两个月向社会公布。
(四)规范中考加分项目和减少加分分值
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和《四川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川府发〔2016〕20号)精神,取消三好优干、艺体特长、科技竞赛等鼓励类加分项目,规范少数民族考生、烈士子女、现役军人子女等扶持类加分项目和分值。
从2017年起,户籍在宜宾市内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市内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加25分,报考市内其他普通高中学校加50分;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子女报考市内普通高中学校加50分;见义勇为死亡或致1—4级残疾人员子女报考市内普通高中学校加30分;现役军人子女报考市内普通高中学校加20分。
少数民族考生,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子女、见义勇为死亡或致1—4级残疾人员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如属双重或多重身份的,按加分项加分,不重复加分。
四、保障措施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注度高,任务艰巨而繁重,必须高度重视、合力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成立中考改革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强化对中考改革的统筹规划,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切实抓好落实。充分考虑教育工作的特点,提前公布相关实施方案,有序推进中考各项改革。
(二)深化教学改革
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按《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开齐开足规定的各门课程,严禁压缩综合实践活动、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的课时。加强初中学校校长和教师培训,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配备、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条件保障,满足正常教学需要。定期对县(区)初中学校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三)提升保障能力
市、县(区)加强考试机构、考务组织、招生录取等方面基本能力建设。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开展试卷评估和分析,提升考试命题质量和水平。严格对试卷命题、印制、运送等环节的保密要求,确保试题试卷安全。探索以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为基础,建立市内统一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各地要确保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需经费。
【关键词】:音乐 课堂教学 模式 教学效果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音乐教育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音乐教育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情趣,而且还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真、善、美的追求。具体地说,它有三个目的:
一是通过音乐教育,人人都能成为记忆力强、反应灵敏、想象力丰富、判断力迅速而准确,有一定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聪明人;
二是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在精神上能得到美的滋润,使身心感到特别轻松愉快;
三是给予学生以一定的审美知识和审美观念,同时给学生以基础的音乐知识,达有一定的自学钻研能力,并能初步体会到一些音乐艺术美的奥秘,如怎样感知到音乐形式的美曲中气质的美,节奏的美,旋律的美,多声部的美,以及对音乐的探索、内涵感情的体会哲理的悟得等。总之,它是以“美”为核心,随时地进行美的熏陶,通过美育促进德育、智育的更进一步发展。
基于以上的目的,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努力打造出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得到协调的发展。
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1、 教学目标要具体化和层次化;2、 教学内容要精选化和整合化;3、教学过程要灵活化和最优化;4、教学氛围要民主化和和谐化;5、教学评价要多元化和激励化。这五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建出有效的课堂教学。
我们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讲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趣味性,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活”起来呢?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应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和学生应该是民主合作的伙伴关系,共同营造出出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感受和体验音乐的“美”。
面对我国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状况,如何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加强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大面积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是进行音乐教学改革的现实课题。近些年来,国外的一些音乐教学方法陆续被介绍到国内来。这些外国音乐教学法各有所长,但这些音乐教学法毕竟是各国音乐教育家根据各自国内实际情况创造出来的,我们的音乐教育改革不能照搬照抄,只能在其启发下,依据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努力探讨中国式的教学方法,这是一个大课题。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受专业艺术教育影响颇深。在教学内容上,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艺术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重视专业学科教学的规律,而忽视中小学校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及审美认知规律。于是便出现了案例中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的尴尬场面。
中学音乐教育面对的大都是十四、十五岁左右的学生,他们求知欲旺盛,活动性大,模仿力强,但持久性和耐力差。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首先,要重视音乐课的组织教学。组织教学应成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要讲求科学性和艺术性,使其精力集中,以便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不要把组织教学只当作教学开始部分的“检查课前准备”“师生问好”和无目的地起坐,而应有效地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特别在每次出现新知识、变换新内容之前,都要千方百计地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迅速、顺利地突破难点,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其次,组织教学的方式方法,应注意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应多采用启发、思考、发现等方法进行疏导。另外,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结合自身各方面条件,扬长避短,使自己始终保持一定的权威性、示范性,而又不失亲和力,减少失误。
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今天,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时俱进,精心准备每一堂课,不断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对学生进行适时点拨,利用他们的兴趣,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上好一节音乐课,只运用几种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在整个教学手段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布局上等进行精雕细刻。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多动脑筋想办法,采取多种多样生动、通俗的方法进行教学,就能使学生顺利而准确地掌握教材中所规定的技能。教师要在每个短短的45分钟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就必须创造积极的教学状态,发挥自身素质特长,努力做到“启发有方、诱导得法”。
让我们以新课标为指导,结合学生实际,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引导学生用机敏的耳朵去聆听音乐,用深刻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用纯真的心灵去感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开创音乐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音乐教学应当流淌时代精神的活水,每堂音乐课应当给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让畅想的思绪自由飞翔;每堂音乐课都有真情交融和灵感的爆发。让我们的音乐课堂更加快乐、更加充实、更加绚烂多彩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