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炎帝神农故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银杏谷内有千岁以上的银杏树三百八株,百岁以上银杏树一万七千余株,定植银杏树五百一十万余株。这些古银杏树构成了这里的田园风光,叙说着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随州千年银杏谷中的“石来运转”墙,墙体上的这些磨盘石是从全国搜集而来的,可谓是兼容并蓄。
湖北在我的印象里一直是个很美丽的地方。随州呢?心里还是个问号。
从济南上车,在经过近6个小时的高铁车程后,我的双脚踏在了武汉的土地上。这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便捷和实惠。短暂的停驻后,我同中国专业旅游媒体联盟的记者们踏上了开往随州的大巴。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对湖北、对随州充满求知欲望。
“我是随州的女婿。我对随州还算是了解。”这是领队对随州介绍的开场白。话音刚落,车内爆笑。
随州是湖北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地处湖北省北部。随州古称“汉东之国”,以“古、奇、美、新”而著称,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据史籍记载和国内外专家学者考证,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就诞生在随州烈山。如今,烈山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随州还是编钟古月之乡,其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战国早期大型成套系列编钟,被海内外誉为世界奇迹。此外,这里还有风光秀丽,景观奇特的千年银杏谷、“楚北天空第一峰”的荆楚名胜大洪山等。
一张古银杏树绘制的田园版油画
从武汉出发,约4个小时的车程便可抵达随州千年银杏谷。景区位于随州曾都区,绵延12公里。区内古银杏树连成片,构成群落,汇聚成谷,是世界四大密集成片的古银杏群落之一。据介绍,银杏谷内有千岁以上的银杏树308株,百岁以上银杏树17000余株,定植银杏树510万余株。这些古银杏树构成了这里的田园风光,叙说着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
抵达银杏谷,我们有幸入住隋唐农舍。农舍位于几株大千年银杏树下,干净利落,静谧安宁。农舍是仿北方古典四合院建设,各门楣上均挂着仿古风旗,让人过目不忘。这里的夜很美。夜晚坐在千年银杏树下,数着寥落的星辰,静听黄叶落地的声音。这里的夜很静,静的让你都能听到血液的流淌声……
清晨,天还没亮,鸟早已开始了一天的歌唱。伴着鸟鸣,迈步走出农舍,感受一早的清新空气。我喜欢这样的清晨,踏着新落的黄叶,深深地呼吸,贪恋着每一个空气分子。在这个阴雨的早上,我以为自己是早起的人,没想到在远处的农田里早已有农夫劳作了。我不懂农事,更不知道这南方农事的规律,但我能感受到他的辛勤和辛苦。
这个秋日,走进银杏谷不管处在哪个方位,都会看到自己向往的世界。阳光下的山脉、树冠,金流涌动,光与影的结合叙说着天与人的默契和共识。尝几颗银杏果,抱一下老树,随手拍几张照片……阳光洒在肩头,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千年古树的生命乐章,感悟田园画卷的古朴宁静。在秋风的吹拂下,一片片金黄的树叶迎风摇曳,偶尔有叶子飘落在游人的肩膀上,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诱人的光芒。银杏树下,有悠闲的老水牛和四处觅食的老母鸡,还有我们相机的快门声。时光在这里静止了,一切就这么简单。
在千年银杏谷景区,胡家河村的景致是不能错过的。村内古树参天,植被茂盛,金黄的银杏树更是千姿百态,婀娜多姿,不觉间形成了田园风光油画的十里画廊。在村子里除了欣赏巨大的银杏古树外,还可瞻仰胡氏宗祠,细数胡氏家族的传承与变迁。或者走进农民的香菇种植田,看香菇的生产环节,亲手采摘新鲜的香菇,品尝收获的味道。
炎帝神农和他随州的故里
在随州的日子里,每天都不止一次地听别人说这里是炎帝的故里,并且每年都要举办盛大的世界华人寻根节。据说,自西周始,历朝历代民间祭祀从未间断,随州百姓于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神农诞辰之日敬香祈福,祈盼五谷丰登,万民安康。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关于炎帝故里的说法,在中国也至少有五处之说,且争论不休。伟人的出处何止一地,放下争论,各自发展,我想炎帝带给后人的只有福音。
走进随县厉山镇烈山上的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一路上听导游讲解着炎帝故事,对照着关于炎帝的壁画和建筑,来还原炎帝的伟大生平。史书记载“神农母安登,感农而生炎帝”于此,之后炎帝神农在此植五谷、创农耕、尝百草、疗民疾……如今景区内,建有炎帝神农洞、炎帝神农碑、炎帝神农纪念广场、炎帝神农纪念馆等纪念性建筑物,都能迅速直观给你展示炎帝的不同方面。这里不止是一处景区,更是一处爱国教育基地。
这不是一处走马观花的地方。仰望始祖,还原历史,在这里每一步都需要静下心来慢慢走,慢慢品。在岁月轮回的长河里,炎帝一直长生不老,让每一位炎黄子女,都在自己的脑海里对他印象深刻。
楚山望刹,端坐楚北天空第一峰
只要你来随州,就要来大洪山;只要你来过大洪山,就会被这里壮丽的山岳风光所吸引……行走在茫茫的原始森林和幽幽的千年古刹间,享受这里的美妙,是轻松,更是逍遥。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地处湖北省北部山地,主峰海拔1636米,素有“楚北天空第一峰”的盛誉。大洪山似一幅绝妙的山水画,既有雄浑壮阔的泼墨,也不乏精巧考究的着笔。
了解大洪山,就要从攀登大洪山开始,除了耐力还需要勇气。在这里你必须平心静气,才能在一步一景中发现最美的细节。山解水意,水伴山行,沿着大洪山的涓涓细流,走近山谷,进入夹缝的一线天,欣赏山谷瀑布,或者沿着溪流踏着复原古道,缓步上升,寻找隐匿于宝珠峰的“白龙池”。我喜欢这样的地方,悠闲拾级,踏着散落在台阶上的红叶,在行进中聆听山泉的欢唱声,或者偶尔停下来,寻找或清脆或浑厚的鸟鸣声。这里就是大洪山,一处休闲养生和静音修养,忘记时间的好去处。
“垂荫伞盖千峰秀,溪吟风嘤万壑幽。汉东百川佛号起,楚北千河玉露生。”洪山寺像一颗光烁云天的佛舍利,嵌刻在大洪山350平方千米的绿涛云海中。
历史上,洪山寺曾是我国佛教的重点丛林,名蜚中外的天冠道场。洪山寺历代住持多为大德高僧,开山祖师慈忍是禅宗祖师慧能的第三代弟子。其下院始建者报恩禅师,是达摩祖师第十五代弟子。据《大洪山志》记载,除洪山寺上院(灵峰寺)和下院(万寿禅院)外,自唐以后,在大洪山崇山峻岭中修建有寺庙26座之多,香客信士更是络绎不绝。然而,在近代大洪山古寺及诸寺院,却因战乱而毁于一旦,多数仅留残迹。
2009年,佛门泰斗本焕长老率衣钵弟子印顺大和尚重建了大洪山慈恩寺。如今复建的大慈恩寺端坐于大洪山“金顶”,俯瞰群山,再现了唐宋佛教“楚山望刹”的宏伟盛景。此行中,我们正好赶上农历九月十九观音菩萨圣诞消灾祈福法会,有幸目睹了这场大慈恩寺的佛事盛典。
大话西游,敢闯女儿国
行游随州几天,很难想象在随县洪山镇,还有一处温泉村,温泉村里还有一处别致精巧的西游记主题公园。直到进入园内,我才发现在这里竟有许多不一样的玩法。
在西游怪街里,有高老庄、女国集市、女王城堡・招亲台、九九八十一关、八戒闹街等景点。怪街门前的招亲台前常上演女儿国国王招亲会的节目,女王在此台向游客抛绣球,为自己选择驸马。只要被女儿国国王绣球抛中,就可成就这桩天赐良缘,当场披红戴花,登楼拜堂。据称,女儿国国王冷艳高贵,倾国倾城举世无双,就连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白金星等各路神仙也要前来道贺。更为有趣的是唐僧师徒竟然也出现在队伍之中,齐天大圣孙悟空,手执金箍棒,威风凛凛为唐僧和女儿国国王开道。唐僧骑着白龙马,心里酸溜溜的,虽说前有八戒牵引,沙僧挑担随后,但不知他心里作何感想。表演场面宏大搞笑,让人捧腹不禁。
从检票口进来后,映入眼帘的是祭祀广场。广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涵,以弘扬炎帝精神为内容,依山就势进行总体布局。广场为南北向,前为玄青湖,左右为山梁,后为神农庙和羊头山。广场由门阙图腾柱和炎帝雕像三部分组成,以花岗岩砌成。我们登台阶来到神农庙,神农庙前挂有一横幅,上书“共临帝庙致祭,诚表一片心香”,表达了炎黄子孙对炎帝神农氏的崇拜敬仰之心。步入其间,只见殿宇巍峨,前后两院,错落有致。前院正中设有喷泉,龙嘴喷出的泉水自九华池入相传神农涤草的“洗药池”中。正殿便是人身牛首的中华始祖姜氏炎帝圣像,面目安详,岿然端坐。殿前香火缭绕,香烟弥漫。庙里竖立一座唐碑,此碑原立于清化寺内,为唐代牛元敬撰并书,唐天授二年(691年)立石,碑文曰“此山炎帝之所居也”,证明了羊头山是炎帝神农氏故里。这块碑是武则天唐天授二年重修清化寺时立的,上面记载了炎帝在羊头山上的丰功伟绩,并且还记载了炎帝陵的地理位置、建筑规模。上面的字迹已经风化太严重,模糊不清了,但依稀可辨看出“有此山炎帝之所居也”等等记载。在神农庙的上院里完好地保存着一院唐代的建筑,院子中央是一座舍利塔,说明了当时这里主要是宣扬佛教文化的地方。
拜谒完炎帝陵,我们徒步上山,一路上满山遍野的红彤彤的“炎帝红”果子,似山楂又像樱桃,大家惊叹于羊头山这充满个人文古迹的地方竟然还有这么壮美的山色,都不禁叹为观止。沿着山中的石阶继续上行,在羊头山的半山腰上,保留着一片残碑断柱,这就是清化寺遗址。羊头山梵刹,又名曰清化寺,建于魏孝文帝时期,唐代进行了重修,并且改名为清化寺。现在这里还存有一块明代万历二十八年的石碑。虽然现在我们已经无法目睹寺庙当年的壮观和辉煌,但仅从遗迹上看,也能感受到它的气势不凡:精致的石阶,倾覆的莲花石盘础,断折的石条梁柱,线条优美的石雕佛像……沿着山中的石阶继续上行,两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林,遮天敝日,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走在山路上,感觉也非常凉爽。上山不多长时间,就看到了“北魏石窟”的指示牌。顺着箭头的指向,我们来到了石窟群前面。这个石窟大都是北魏的,也有北齐的,也有隋唐的,大都是砂石雕刻,规模比较小,位置比较分散。羊头山石刻造像和石塔,是羊头山历史遗物中的精华所在。这些石刻为比较典型的北魏风格。布势方正,笔势粗犷,虽是先书后刻,但刻工并未完全遵循写出的笔道。点画的起收笔形态和线条的粗细提按,及字口的自然刻化,都说明刻者在奏刀镌凿时摆脱了书写墨迹的范囿,其奏刀是充分自由的。虽然受多年风化的影响,但观其整体形象却还能看出它们是比较随意的凿刻所形成的。此作有一种自然古朴的感觉。虽然字数不多,却是一件比较精整的石刻作品。书者用笔拙势重,意态从容。刻者是全依了写成的墨象镌刻的,字口十分干净,起收处十分得势,完全传达出了书写的笔意。书者走的是笔方势圆的一路,风格与《郑文公碑》颇多相似,给人以浑厚、雍穆、含蓄的美感。
羊头山正面高峰凸起,左右山脉前伸,形如箕掌,石刻造像即分布于其间。它的分布,有的在山巅,有的在山腰,有的为窟,有的为龛,原有规模及顺序已不可考,现状可分为九区。较大窟龛二十二个,小型佛龛八十多个,窟洞平面多为方形。还有千佛碑一通,皆魏至唐物。主峰极顶列为首区,有石塔两座,佛龛一区,龛为三块巨石叠成,下为卧羊,中为佛龛,上为瓦陇式屋顶,龛内佛像结跏而坐,面型衣饰皆属北魏风格。西南山巅(亦称右峰)“八十八佛”窟,距羊头石龛二百余米,列作二区。窟龛三个,分上下两层。前窟南向平面方形,门外二金刚侍立,窟内正面一佛二菩萨,佛结跏而坐,菩萨侍立主佛四周,雕龛八十七个,内各置一佛,皆坐式,连同主佛共八十八尊,窟名由此而来。窟南一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面型略秀,身材修长。后窟较高,亦称上窟,窟上石塔已毁坏。塔下一窟,方形,窗门南向,三面雕像,正面和西侧主佛已不存,尚存东侧一佛二菩萨和西隅左尊胁侍,面型清秀,神态自若,刻工纯熟而洗练。视其造像风格,与前窟同为齐隋间遗物。第三区为千佛洞,位于半山腰部,窟内方形,四面小佛龛满壁,近千尊,故称千佛洞。这里的雕像都是唐代风格。第四区为方塔窟区,第五区为圆塔窟区,第六区为多宝龛窟区,第七区为大石窟龛区,第八区为佛山区,第九区为唐代龛区。这些石窟龛内,雕像大都肌肉健美,衣饰贴体,艺术价值很高。
【关键词】文化旅游 旅游文化名城 民俗文化 节庆文化
一、引言
旅游文化是为旅游所利用和由旅游产生、创造的人类文明成果,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与此相关联的旅游资源被称为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业是一个文化性很强的新兴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业只有对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进行文化层面的开发和提升,使其具有明显的文化品位、文化特色和文化优势,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居民对旅游、文化等消费意愿增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旅游业已逐步成长为湖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基本形成了以“行、游、食、住、购、娱”等要素为主体,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为湖北省旅游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旅游的个性化及多样化需求也促进了旅游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湖北省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
湖北省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具备发展文化旅游的良好条件和基础。楚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以炎帝神农文化、三国文化等为特色的历史文化,以辛亥首义和一批老区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以三峡、神农架等为代表的山水文化,以巴土、江汉平原风情为特点的民俗文化,以屈原、陆羽、李时珍、张之洞等为代表的名人文化,都彰显出湖北省深厚的文化底蕴。
湖北省拥有武当山古建筑群、钟祥明显陵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武汉盘龙城、江陵纪南城、随州擂鼓墩、大冶铜绿山古矿冶等四大古文化遗址;武汉、荆州、襄樊、随州、钟祥等五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汇集省内;国宝级文物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郭店楚简等享誉中外;戏曲及民间文化丰富,京剧、汉剧、花鼓戏、楚剧、黄梅戏等各具特色,深受群众喜爱,民间艺术风格独特、历史悠久。
三、湖北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经过多年的开发,湖北大力实施以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为重点的“一江两山”区域旅游综合开发。通过整合资源和强化品牌特色,“一江两山”已成为湖北省最著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区域,也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区域。它提升了湖北省对外旅游得形象,增强了湖北省旅游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带动了全省旅游业的整体发展。通过旅游文化名城建设,壮大湖北省旅游产业规模;积极开发民俗、节庆文化旅游资源,培育湖北省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1、“一江两山”生态文化旅游区享誉海内外
目前三峡、神农架、武当山已基本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旅游目的地,是湖北省旅游的标志性品牌。该区域旅游文化内涵丰富,通过建设和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了旅游服务品质。
(1)长江三峡观光度假旅游区。长江三峡拥有世界上最典型的高山峡谷、高峡平湖以及世界一流的水电工程,是海外旅游者来华的首选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区兼具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文化旅游资源,景区以长江为依托,以三峡大坝为核心,重点开发和完善了三峡大坝、三峡人家、神农溪、九畹溪、昭君故里、车溪、长阳清江画廊等景区,“精品集群”特征明显。形成以秀美的高峡平湖、雄伟的现代工程、历史悠久的峡江文化、古朴的民俗风情为主要特色的国际旅游区。
(2)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武当山以规模宏大的皇家道教古建筑群和闻名海内外的武当武术为主要特色,是湖北省山岳景观和道教文化旅游名品,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应加大武当山文物古迹保护、修复及景区内部环境的整治力度,推广习武健身、养生等特色项目,加强中心城镇旅游功能建设,完善一批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从而增强武当山的品牌竞争力和文化吸引力。形成以道教文化、皇家宫观、武当武术为主要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
(3)神农架原始生态文化旅游区。神龙架保存有世界中纬度地区最完整的生态群落,是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以野人之谜闻名海内外,具有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旅游区具有居中的区位优势和品牌集聚效应,以原始生态和神农文化为背景,开发了原始森林穿越、野人寻踪、高山滑雪、湿地观光等一批特色旅游项目。形成以原始的生态环境、雄奇的自然景观、神秘的野人之谜、珍稀的生物资源为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区。
2、旅游文化名城的建设初见成效
从文化旅游资源的角度出发,武汉、宜昌、襄樊等旅游中心城市不断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为旅游者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旅游体验。
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具有广阔的旅游发展空间,已初步发展成为华中地区旅游集散中心、旅游目的地城市和文化中心城市。通过加强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打造国内一流都市文化旅游产品,重视大型文化主题公园、特色餐饮、会展的开发与建设,不断启动现代商贸会展中心、科技博览中心、体育竞技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使武汉成为华中地区乃至国内外著名的旅游文化名城。
目前,以黄鹤楼为重点,正在不断完善“大滨江旅游区”;以东湖风景名胜区为中心,包括省博物馆、武汉植物园等周边景区,构建了“大东湖旅游区”;继续推进以汉口为主体的商业区建设,打造包括会议、展览、商务、购物在内的商务会展旅游中心。武汉周边地区的文化旅游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重点建设项目有黄鹤楼公园改扩建、古琴台改扩建、省博物馆综合馆布展、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游客中心及科普旅游区、木兰湖湖北明清古民居风俗园、蔡甸知音故里、新洲孔子问津书院建设等。
通过规划和建设,湖北省正在加紧将襄樊、荆州建成三国文化和楚文化旅游名城,其中襄樊以古隆中和襄阳古城为重点,打造城市旅游品牌,使其成为鄂西北区域旅游交通枢纽城市。荆州博物馆建成楚文化馆藏文物观光旅游的“缩影”,建设荆州“楚文化公园”,开发与提升楚国宫廷文化和音乐舞蹈,增加楚文化游览的吸引力。将宜昌建成世界水电文化旅游名城,并发展成为三峡旅游目的地城市和鄂西南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将随州、钟祥等建成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将明显陵文化遗产旅游建成荆楚文化旅游的代表性产品。重点建设项目包括荆州的古城文化旅游区、黄石的铜绿山古矿冶遗址、随州的烈山炎帝故里景区等。
3、民俗文化旅游区风格独特,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
以恩施为代表的民俗生态旅游区是湖北省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旅游区内腾龙洞、沐抚大峡谷是世界地质考察的重大发现,大水井有南方典型的明清庄院。应充分发挥土苗民族风情和清江民俗风情资源优势,如近年来力推的“绿色恩施州,土苗风情园”主题形象,重点开发一批高品位旅游景区,成为湖北省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以打造民俗文化旅游精品为目标,湖北省重点开发了江汉平原湖区渔文化、地方戏曲、民间曲艺、杂技、特色饮食文化等旅游项目,着力打造古代宗教文化旅游精品,培育以武当山、归元寺、宝通禅寺、广水观音寺等为代表的宗教文化精品。
4、节庆文化旅游项目得到了深度挖掘
节庆文化业是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在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节庆文化应运而生。通过节庆活动,不仅可以活跃文化气氛、提高当地知名度,还可以达到经济与文化双赢的目的。
节庆文化需要基于当地的文化背景进行设计和运作,湖北省通过发掘荆楚文化的内涵,在精心策划的基础上,举办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大力发展节庆文化,运作成功的节庆文化旅游项目等都蕴含了深厚的荆楚文化内涵。如武汉国际旅游节、武汉渡江节、华中旅游博览会、杂技节;武当山道教文化节、武术文化节;荆门啤酒节;宜昌三峡文化节、嫘祖文化节、龙舟文化节;随州炎帝诞辰节;襄樊诸葛亮文化节;黄冈赤壁文化节;黄石服装文化节、青铜矿冶文化节;鄂州武昌鱼文化节;孝感孝文化节;蕲春李时珍医药节等。一些节庆项目与旅游区建设相结合,彼此促进,如以武汉杂技、武当武术、野人之谜等为主题的大型系列文化节庆项目,定期为旅游者演出,对当地旅游区的建设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湖北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明显,且得到了有效开发。首先,应重点推进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以三峡、神农架、武当山等核心旅游景区为龙头,加快区域间旅游资源整合;加强“一江两山”、大武汉都市旅游圈、节庆文化及民俗生态旅游区之间等文化旅游资源的合作开发,重点培植精品旅游线路;着力开发东湖文化旅游带、赤壁―乌林―荆州―当阳―襄樊三国文化旅游带、恩施―宜昌清江土家文化旅游带、三峡―神农架文化旅游带和显陵―擂鼓墩古文化旅游带。其次,深挖文化内涵,促进文化旅游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加快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抓好将文化产品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的工作,加强文艺界、传媒业、文娱演艺业等与旅游产业的合作,不断提高相关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 王玉成:旅游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河南以在黄河之南而得名,西汉即有河南郡,为河南得名的开始。河南位于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因地处豫州,故简称“豫”。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少林寺、龙门石窟、黄帝故里、殷墟和云台山是河南比较有名的旅游景点,主要城市有郑州、开封、洛阳等。
河北以在黄河之北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北道,为河北得名的开始。河北地处华北,东临渤海,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因其地处冀州,故简称“冀”。白洋淀、北戴河、秦皇岛、燕赵故地是河北有名的旅游景点,主要城市有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等。
山之界:山东-山西
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古为齐鲁之地,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因其曾地处鲁国,故简称“鲁”。山东在中华文明的发祥与发展过程中有很多重要贡献,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泰山、曲阜三孑L、青岛崂山是山东有名的旅游景点,济南的泉、枣庄的水、青岛的海、烟台的仙、威海的岛、泰安的山,都无不让人拍案称绝。主要城市有济南、青岛、德州、潍坊、烟台等。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得名,位于黄河以东,黄土高原东翼,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故称“晋”。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五台山、乔家大院是山西著名的旅游景点,主要城市有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吕梁等。
湖之界:湖南-湖北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位于我国中部、长江中游,此地古为鄂州之地,故简称“鄂”。湖北历来为中国水陆交通运输枢纽。长江、汉江和京广铁路交于武汉,京九铁路联络线与武汉相连,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九省通衢”。黄鹤楼、神农架、三峡大坝、荆州古城、武当山是著名景点,主要城市有武汉、宜昌、十堰、黄石、恩施等。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位于长江中游南部,因域内有湘江,故简称“湘”。据传,湘江流域过去多植芙蓉,唐代诗人谭用之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湖南故又有“芙蓉国”之称。岳麓书院、炎帝陵、岳阳楼、张家界、凤凰古城、桃花源是湖南著名景点,主要城市有长沙、株洲、湘潭、岳阳、永州等。
生态旅游的实践一直存在于不同的文化之中,体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爱惜,尊重和呵护。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H.Ceballos-Lascurain1980年首次从理论上定义生态旅游为:在旅游过程中最小程度打扰和污染环境,其目的是学习、尊重和欣赏自然景观及其动植物和所发现当时或以前存在的文化。文化旅游是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各种文化活动的旅游。通过文化旅游游客感知、了解、体察当地人民的历史生活方式、宗教文化、艺术建筑、以及其他文化内容。
近30年来,生态、文化旅游已形成国际趋势。如MeganEplerWood1989年在美国福罗里达州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非营利性的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增强对环境和文化尊重的意识,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在世界各地,文化旅游已成为寻求文化享受和民间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中国,为了引导人们对文化品位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珍惜呵护,许多地区把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休闲度假的旅游方式。如湖北省于2008年11月将该省西部地区组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激活该地区丰富的生态、文化等资源,推进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取得了许多成效。
2生态文化旅游发展中薄弱点与问题
在生态文化旅游的开发中,也暴露出我国生态环境的一些薄弱点,在项目建设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2.1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有些生态资源在逐步减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有些方面变得更加脆弱。如即使在湖北生态环境具有独特优势的神农架林区,许多生态资源也在退化之中,有的甚至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如各种野生动物栖息范围还在不断缩小,许多珍稀植物的生存环境并没有得到真正改善。
2.2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大自然自身孕育需求
由于目前仍然用GDP衡量经济增长目标,各生态文化区尚不能摆脱以GDP为中心的发展模式。项目投资和旅游价值依然追求GDP的快速增长,攀比投资额度和短期经济回报,较少考虑环境自身的发展孕育需求。各地热衷于建设现代化豪华设施,缺少回归自然的理念。许多生态文化旅游项目边开发,边破坏生态环境。有的地方在自然保护区中心建立旅游机场,旅游公路延伸到动植物保护核心区域,忽视了动植物栖息繁衍需要足够的安息环境。2.3急功近利,用经济目标衡量文化项目在文化旅游方面,重视与经济发展直接联系的文化项目,忽视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淀与传承。地方政府喜欢“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热衷于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文化项目。一些民间古朴归真、勤劳节俭、呵护自然的风俗习惯,由于直接经济收入不佳而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3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探讨
我国生态文化旅游起步晚,发展快,急需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以促进生态环境与旅游的共同发展。
3.1用绿色GDP取代传统GDP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与环境发生的冲突日趋明显,如森林面积的萎缩、水土流失加重、沙漠化的扩大、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能源的耗尽,等等问题。这些冲突不断威胁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尤其是能源的短缺,使市场经济的发展难以持续。经济发展如果突破环境所承载的极限,经济与环境会同时遭受极度的破坏。因此,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处理和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时,必须把经济利益置于生态环境利益之下来研究(Brown,2001)。在经济效益伤害生态环境时,要果断地选择替代经济方案,以保障生态环境的稳定与良性发展。市场经济的最大弊端是以GDP来衡量经济发展的成果,它忽略了生态环境的成本和价值,而地球生态环境一旦毁灭,人类将失去生存基础。因而,迅速采用绿色财富核算方法,用绿色GDP取代传统GDP来衡量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是当务之急。在生态文化旅游区,应优先采用绿色GDP指标,来衡量区域发展的成果。
3.2把旅游对生态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生态文化旅游是旅游与生态文化的有机结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国际生态旅游协会(TIES)1990年制定的基本规则,旅游者要保护旅游区的环境并促进当地居民的福利。要把对生态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的限度,要敏感地觉察和尊重环境,为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提供积极的经验,为当地环境保护和当地居民的利益提供财务上的支持(蒋洪强,2007)。在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中,应切记不能大兴土木,贪图豪华,建设过多人工项目和现代化设施。要倡导绿色旅游和绿色消费方式,在旅游项目建设中要利用自然,顺其自然,回归自然。
3.3森林资源要列为生态区域的核心资源
森林资源是当今最稀缺的自然资本,它兼有自然资源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退化、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森林资源既保护了国家的生态安全,又为市场提供循环永续的能源和材料。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为8m3,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数的1/9。全球森林资源都处于紧缺状态,作为世界上木材主要消费大国,中国木材和纸浆严重依赖进口,所需外汇排在石油、钢材之后居第三位。因此,森林资源林是主要的国家安全和战略资源。森林资源作为最长久急需的再生绿色财富,应成为生态经济区域的主要支柱产业。
3.4弘扬尊重自然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文化经济理论不谋而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就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如道家思想就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见素抱朴、节俭实用的理念。“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脍炙人口的诗句反应历代民众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我们要继承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传统文化,不要惊扰大自然的生息。生态文化旅游区的一切发展项目,都要以保护现有生态环境为前提。使各种地质地貌得以安详演变,各种山川河谷得以世代保留,各种生物物种自然演绎繁衍,生生不息。
4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措施
生态文化旅游区的发展应本着绿色经济的发展原则,根据自身特色顺其自然,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例,论述相关发展措施。
4.1扩大现有生态资源保护范围,把工业开发集中到中心城市
生态文化区地貌地质具有独特的自然与历史的特色,一旦毁坏就无法挽回。因此要下决心停止所有生态区内矿山开发活动,撤除转移相关的工业设施,把工业集中到中心城市。要慎重对待保护区内水电站的运行和开发,不能破坏区内水生态环境,还鱼类及其他水生态物种原有的生存繁衍环境。要扩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范围。例如鄂西圈中最大林区神农架面积仅3253km2,是整个神农架山脉中的很小一部分,仅相当于澳大利亚大蓝山自然保护区面积的1/3。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神农架生态资源,可以将神农架整个自然山脉区域纳入协调管理范围,有计划地实现分区保护和差异发展,规划不同生态区域,实行工业和行政生态转移。
4.2尽量限制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生态旅游的建设中,要尽量减少人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如借鉴澳大利亚大蓝山世界遗产保护区的建设经验,在保护区内不建设任何新的人工建筑和大型游乐设施以及工业项目,交通工具以火车、公共汽车、步行等绿色交通为主。要根据生态的承受能力控制旅游建设规模,尽量减少人工建设,尽量降低旅游对生态的影响和破坏。在核心原始森林区域要禁止建设公路等任何人工设施,把旅游对生态的影响限制到最低程度。保护好生态文化旅游区的地貌地质和生态群落,就是保护生态文化区域经济的根基和源泉。
4.3发展绿色财富
要充分发挥生态旅游区绿色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开阔视野,发展和培育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绿色资源。如大力开发珍稀植物珙桐育种、繁殖、栽培等技术,开发国际和国内高端木材市场和观赏树木市场。利用生态区天然的药用植物宝库,通过科技投入和市场运作,形成天然优质中药材生产、加工、市场开发的国际知名品牌(沈显生,1999)。
关键词:上古神话 文学 乐观 死亡
袁行霈先生在《中国文学概论》一书中总结归纳了中国文学的特色:诗是中国文学的主流;乐观精神;尚善的态度以及含蓄美。袁行霈先生认为中国文学的乐观精神植根于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念,其实文学中的这种乐观精神可以上溯到中国上古神话,上古神话中所体现出来的先民的生死观可谓是文学乐观精神的滥觞。
神话是人类童年的记忆,它以一种古老而原始的方式记录了一个名族最初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神话所反映出的原始先民的集体意识深深地影响着后世文学。上古神话表现出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即李泽厚现实所说的“乐感”特征已经成为遗传基因影响着后世文学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内质。中国上古神话缺乏整体的神话系统,但是独立的个体神话很发达。这些神话传说零散地保存在《山海经》《淮南子》《楚辞》等古籍中,其中《山海经》被视为神话的宝库。上古神话记载了许多斗争与死亡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窥探出中华先民的生死观,先民对于生死的看法和认识正孕育了后世文学积极乐观的精神内质。生就面临着死,死亡是整个人类必须承担的最终结果,在死亡的悲剧面前,每个民族都不由自主的产生恐惧和无奈的共性情感。但仔细研究中国上古神话,可以发现我们先民的生死观又有很独特的地方。
一、 灵魂不死、生命不已
纵观上古神话,可以发现无论是人与自然的斗争还是人与人的斗争都紧紧围绕着“人的生存”这个主题。神话中记载了大量的死亡现象,尤其是《山海经》里,死亡记录几乎随处可见。这些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的死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为化生而死,如;为战争而死,如蚩尤、刑天等;为事业而终,如尧、舜、禹;因意外而亡,如精卫;同样也有为祭祀献身,如女丑;但是从《山海经》的记载可以发现:故事不是到主人公死亡便戛然而止,主人公的肉体是死亡了,但是灵魂却是不灭的,肉体的死亡只是暂时的,灵魂的不死终究会促成“死生转化”“生命变形”,人因此而得以重生。这种例子不胜枚举,精卫溺亡化而为鸟,颛顼变鱼妇,夸父之杖变邓林,等等。在我们先民眼中,生命没有死,只有化,生命不会终结,死亡是新生命的必经过程。刑天在战斗中被斩首了,但是依然“舞干戚”战斗不止,于是这种战士的新形象便成了一种永恒的存在。有些神话人物,即使自身死亡了,但是灵魂不死,精神永存,这种灵魂和精神会赋予其身边之物以生命,如蚩尤桎化为枫林、夸父手杖化为邓林,这些茂盛的树林将死者蓬勃的生命力延续了下去。神话中的死亡与再生,昭示出人类灵魂不死和灵魂转世的原始母题,从而可以看出原始先民们生命不已、生生不息的积极乐观的生命意识,这种积极浪漫的生命意识成为“乐感文化”的心源动力,为后世文学注入了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生命力。现实生活不会一帆风顺,有困苦,有磨难,更有死亡,但是无论在什么时候,古人都表现出乐观向上的精神,即使被贬谪蛮荒,也不改乐观的心态;即使归隐故里,也依然心系民瘼;即使就义赴死,也从容淡定。中国古代文学是人的文学,更是生命的文学,这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渗透到文学里就是使得文学出现了这种乐观精神。
二、 死亡的崇高感掩盖悲剧感,死亡成就了道德是升华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神”都是崇高德性的化身,他们的死亡昭示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与高尚品德,其表现出的尚公精神、坚韧品格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髓。
第一,勇于牺牲,乐于奉献。
牺牲与奉献是一种尚公的精神,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宇宙开辟神话就已经展现出了此精神。作为宇宙第一人,开天辟地后用自己的身体完成了万物的创造。“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五运历年记》)而后来的神话无不显示着这种尚公精神: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神农氏便尝百草、鲧窃息壤治水被诛、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等等。这些神话中的英雄一心为公、无私奉献,他们不惧艰险、不畏苦难,在严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奋斗,直到生命的终点。这些大神的牺牲没有悲剧感,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崇高感使得他们道德升华,精神永存。
第二,勇于抗争,宁死不屈。
抗争与不屈是一种坚韧品格,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中国上古神话中有许多战争神话,包括人与自然的斗争以及人与人的斗争。就人与自然的斗争而言,其所表现出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品格尤为可贵。以精卫和夸父为例。精卫填海的故事出自于《山海经北山经》,传说精卫是炎帝的女儿,溺亡东海后化为鸟,“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精卫“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壮行为充分表现出一种抗争不屈的品格。夸父逐日,“道渴而死”,但其手杖化为邓林,其与自认抗争的大无畏精神和不屈斗志延寄在了一片茂盛的树林上。人与人的斗争体现了上古时代部落部族之间的生存斗争,搁置后世道德上的评判,蚩尤、刑天和共工的死都有了崇高伟大的精神内在。蚩尤与黄帝大战,败,弃其桎化为枫林,用自己的鲜血染红枫林以示抗争。战神共工争帝怒撞不周山,宁死不屈。刑天为了其事业虽遭斩首仍“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这些神话中抗争的死亡母题都包含着勇于斗争、宁死不屈的至高无上的民族气节。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国上古神话中斗争和死亡故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原始先民们对生死这个永恒主题的看法,在先民思维中,死亡只是暂时的,死亡是通向新生的中介环节,肉体的死亡并不重要,崇高的精神会永存,生命的变形、死生的转换终会成就灵魂的不灭。先民的生死观带有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这种具有“乐感”的文化心态孕育了后世文学乐观的精神内质。生命不已,生生不息,还有什么理由不乐观呢?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M]北京:北大出版社,2010年
[2]袁珂校.山海经校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闫德亮.中国古代神话死亡解读[N].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1卷第6期.2008年11月
关键词:庙会;庙会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160-01
陕西关中西部宝鸡地区,是华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的故里,周秦王朝的发祥地,释迦牟尼舍利供奉地法门寺所在地,在这方文化积淀深厚的黄土地上,庙宇众多,凡庙必办庙会。且民风淳朴,轻物质重信仰,重孝道讲亲情。时至今日,依然顽强地保持着传统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吃扯面,唱秦腔,耍社火,赶庙会,民众乐此不疲。因此,庙会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了当地民众的精神信仰与生活文化样态。
一、宝鸡地区庙会及多姿多彩的文化景观
庙会,亦称“庙市”。中国的市集形式之一。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一般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故称“庙会”。
关中西部宝鸡地区,庙会及庙会文化源远流长,多姿多彩。如我国四大镇山之一的宝鸡吴山,由于周文王卜居于千,在吴山下建千邑,时称吴岳。《史记・封禅书》载:秦灵公在吴山之阳作上,祭黄帝,作下,祭炎帝。东汉时期,佛教正式传入中国。这一时期,关中西部宝鸡地区始建寺庙发展不少,据史书载,较大的有始建于汉代的法门寺,道家的景福山龙门洞和吴山庙。法门寺为关中塔庙之祖,是佛教各宗派共同礼拜的祖庭。周公庙,位于宝鸡市岐山县城北7.5 公里处的凤凰山上,主要为纪念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国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周公姬旦而修建的祠庙,由于周公开创了千秋伟业,并制礼作乐,使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为后人所尊崇,并修庙祭祀。周公庙始建于唐代,为纪念周公而设的周公庙会起源于宋代,一直延续至今。庙会时间为农历三月十二日至二十二日,会期十天。西自甘肃,南到四川,东自河南的游客商贾,便如潮水般涌向周公庙。庙内从早到晚鞭炮声不绝,香烟弥漫。他们或进香祈求孕育,或观光游览,或收集古玩,或易物献艺。地方杂货、日用土产品比比皆是,泥玩具随处可见。尤其是周公庙后边的姜圣母祠的祈子活动更具特色。姜圣母祠祈子活动已有千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传说已婚不育女子在此处与陌生男子野合,以获得天神赐子。故民间俗称“祈子会”。庙会上大量销售造型别致的泥娃娃、泥老虎民间艺术品,是一项历史传统风俗,其用途在于:供进香求孕的人用;泥老虎供赶庙会的群众带回家镇凶安宅。不难看出,这些都是原始生命崇拜观念在庙会中的物质映现,带有浓厚的宗教和巫术色彩。宝鸡市陈仓区虢镇古城,为区政府所辖地。虢镇城始建于商朝末年,是国内已知建城最早的古城之一。虢镇城隍庙立庙和庙会,据传说起始于西虢国都城建成之日,即农历四月初八。虢镇城隍爷别装重饰,与众不同。其塑像头戴顶帘珠帽,身着九龙褚蟒袍,且每年古历四月初八为祭祀之日。其仪式的隆重和庙会规模的宏大,关中以西的州、府治所概莫能及。细考其故,虢镇系周文王母弟虢叔封邑――虢国都城,亦为岐周京畿要地,其城隍乃为王爵。俗语“人赶一年会,全年大吉利”流传至今,可见每到农历四月初八,去虢镇赶城隍庙会,已深深印记于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其庙会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四月初七、初八晚的天明戏,吸引着省内外的各方人士。各乡村以及临县的曲子班、道情班、皮影戏班、秦腔自乐班、秦腔剧团在四月初七和赶会的人群一起赶到虢镇。最多时有上百家,娱神娱人,好戏连台,通宵达旦。“虢镇城、五里长,秦腔乱弹摆两厢;七步曲子八步戏,歌声飞过秦岭去”的顺口溜,生动的形容了这一热闹非凡的壮观景象。
除此,还有颇为完整地保持了庙会历史文化情态的灵山庙会。灵山庙位于宝鸡市凤翔县柳林镇以北灵鹫山上。据说春秋战国时期,因秦穆公在此狩猎,见神鸟灵鹫落于此山,认为是神灵所赐之吉兆,于是命人在此修建房屋数间,派人供奉此鸟,后人因此称为“灵鹫山”,简称灵山。灵山远离村落,依山势而建的庙宇占地百余亩,庙院参差错落,庙会历史悠久。灵山庙会的主角是灵山老母,即商周时期被姜子牙在封神榜上封为三圣母的三霄姐妹,此三圣母在灵山广施善心,保民平安。尤其为信众称道的是,她能够让不育的妇女得到子息,据说有求必应,非常灵验,远近闻名。每年农历四月初一前后,进香者每天上万。灵山庙会前后三庙设有两个“义饭”灶房,善男信女或帮灶做饭,或接纳香客的布施,造册记账,或分处于各殿堂和佛像前做执事。偌大一个庙会全为善男信女执事管理,不设关口,分文不取,任凭香客自由进出,全靠信众布施维持庙会经营。尽管前来庙会进香祈愿、求福的香客大都是农耕民众,文化程度和穿着打扮远不如城市市民参与者,但他们执著古朴的信仰态度,虔诚地叩拜于送子老母和佛祖神像脚下的情形,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文献记载中的中国古庙会的文化形态。
二、宝鸡庙会与庙会文化的思考
庙会文化,是以寺庙为最初依托,以宗教活动为最初动因,以集市活动为表现形式,融艺术、游乐、贸易等活动为一体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上层建筑、一种社会生活、一种历史现象。庙会的信仰形式,除了祭祀的香火之外,更为主要的表现在民间文化艺术上,借以娱神,从而娱人、聚人。
纵观宝鸡各地的大小庙会,经过民间商会和古庙会长及爱好者的世代传承,已形成以下几点基本特征:一是神秘性。民俗共有的特征就是神秘性,而庙会的神秘性更为突出。神秘性的表现一方面在于仪式的庄重,一方面在于诸神“显灵”之类带有感应色彩的传说,即人神相通。二是集体性。其特征体现在它是一种集体行为,庙会从最早的形式到今天的发展,始终贯穿着集体性的活动。比如庙会中的各类表演,都是为了显示一种集体力量。三是娱乐性。震天的锣鼓、动人的秧歌、精彩的传统戏曲,既娱神又娱人,特别使人的心理得到有益的调整,形成轻松愉快的心境。四是继承性和变异性的统一性。几千年来,其庙会所崇祭的内容基本上不变,保持着神灵的供奉和各种仪式的固定性。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中,形成社会认可的时代变异。这种统一是庙会不断发展繁荣的必然要求。当然,传统庙会的自发性逐渐变为当地组织的参与和统筹,时间上世代传承,空间上不断扩展;由封闭走向开放,开发经济资源的动机更加突出,庙会正从宗教祭祀的精神活动,向文体娱乐和商业活动社会交往信息交流等多元化多层次方面发展,成为展示民间文化艺术与具有地方色彩的传统文化,从而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需要的场所。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 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交互碰撞之际,庙会文化同其他的民俗事象一样,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迁, 在社会的运行机制与制约机制的双向并行中发展变化,各种文化现象通过对庙会主体的强化影响,从而借助于庙会这个特殊的“场”而向四周辐射,起到文化的传播作用。因而,农村庙会应该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作为农民文化娱乐的补充,要让庙会文化更加贴近生活服务百姓,充分体现其群众性、公益性,特别是要融入时尚的元素,让更多年轻人走进庙会,喜欢庙会,让庙会文化代代延续下去。
总而言之,庙会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着人类的精神信仰,映照着人类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步履印迹。人们对庙会文化的态度,反映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精神取向。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尤为迫切,我们应全面地、科学地、发展地理解庙会文化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特征,把自然村落的庙会文化与政府主导的农村文化建设相结合,形成合力,逐渐形成关中庙会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机制。让庙会上每一个游客看的玩的吃的买的都深具农村地方文化特色,充分领略到独特的地域文化,体会到质朴的人文风情,这样我们的庙会才有特色,更有吸引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随州市;行政村名;语源类型;地理环境
中图分类号:K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1-245-03
地名是指人们对其聚居地所作出的规范化文字符号。在中国,地名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山海经》记载的地名有1100个左右;南北朝时期的《水经注》是地名渊源的集大成者,记录的地名约20000个,分属24类,可解释性地名达到约2400个。宋代以来,地名得到较快发展,书籍中所记载的地名可达500万处以上。
中国古代的地名研究主要侧重于地名的记载、含义的阐释以及地名的沿革,这多停留在定性化描述阶段。而现代地名的研究则侧重于定量化研究,更深层次地探讨地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推动了地名研究的发展。
一、随州市概况
随州市位于湖北省北部,北纬31°19′~32°26′,东经112°43′~113°46°之间。地处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临武汉,西接襄樊,南面与湖北省京山县、钟祥市相连,北面与河南省南阳市、信阳市相毗邻,地处荆豫之要,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
随州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随州市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故里,也是著名的“编钟古乐之乡”,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同时,随州市也是湖北省“最年轻的地级市”,成立于2000年6月25日,下辖一市一区一县,分别为广水市、曾都区、随县。
二、随州市行政村名的语源分类与统计结果
在随州市的行政村名语源类型的分类统计中,共计912个行政村名。其中,广水市383个,曾都区154个,随县375个。从自然类和人文类两个方面进行划分。其中,自然类又可划分为15小类(表1),共计780个,以“地形”和“水文”最为突出;人文类可划分为29小类(表2)共计871个,以“姓氏”和“建筑”最为突出。
由于单个行政村名可能有多种命名方式,因此一个地名可由多种语源类型组成。分类后的自然类及人文类的统计之和会超过总的行政村名个数,但这并不影响地名分类的统计结果。
三、随州市行政村名与地理环境
(一)自然类行政村名与地理环境
1.地形与行政村名
随州市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和平原均有分布。其中,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分别占随州市总面积的61.3%和30%。平原面积分布较少,为530km2,占随州市总面积的7.5%。随州市北面是桐柏山,西南面是大洪山,共同构成了随州市地貌轮廓的基本骨架,影响着丘陵、平原的空间分布格局。随州市中部是狭长的平原――随枣走廊,是南北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
随州市地形类行政村名共计268条,类型多样(表3)。其中,地形以山、湾、岗、岭的命名较多。行政村名直接以“山”进行命名的个数最多,占总数的28%。如大洪山村以“楚北天空第一峰”――“大洪山”直接命名;其次为湾,占总数的20%,“湾”是指河水弯曲处。这都与随州市山河相交错的地形特征相一致。说明地形类的命名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相吻合。
2.水文与行政村名
随州市境内河流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河网密布。发源于大洪山北部的氵厥水贯通平原,流域面积广,支流呈树枝状分布。其中流量较大的有漂水、差水、均水等。
随州市水文类的行政村名共计129条,以河命名的比率最多,共计81个,其次是水、泉、湖等(表4),这与随州市水文环境相关。如广水市的“腊水河村”、“双河村”等均已河来命名,广水市境内河流众多,大小河流共计337条,流域面积占广水市总面积的92%,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意义重大。
3.植物与行政村名
随州市植物类的行政村名共计79条,林、树、花等所占比率最高,分别为23%、15%、10%。植物分类中,既包括经济性的作物――茶、桃、杏等,也包括观赏性的植物――梅、枫、梧桐等。这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随州市气候条件优越,河流纵横,利于植物生长;境内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垂直分异明显,植物种类多样。如随州市是“中国蕙兰之乡”,野生兰花分布较广,品种多达120种。在植物类地名命名中,以白果直接命名的乡镇村名就有3个,如随县的“白果村”“白果树村”“白果畈村”。这些地方白果数量多,分布广,是重要的出口农产品之一。
(二)人文类行政村名与地理环境
1.姓氏与行政村名
随州市人文类统计中姓氏类最多共计251个,占总数的29%。姓氏类别多,可达97种,其中,王、黄、高、陈较多,说明随州市没有形成姓氏的高度集中。同时,姓氏可以反映一个家族的聚居状况,如“金家祠堂村”,因该村居民多姓金而命名。
在姓氏分类中,还有不少生僻姓,如蒯、谌、虞、敖等,这与随州市的人文环境有关。随州市是少数民族的分散聚居地,分布有回族、土家族、瑶族、独龙族等23个少数民族。
2.建筑与行政村名
随州市建筑类行政村名共计168个(表5),以庙、桥、寺命名最多,分别为39个,33个,16个。随州市具有多样性,境内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多种宗教文化,因此,随州市修建的庙宇较多。如广水市的“关庙镇”是以关庙来命名,用于祈福。
“桥”是为方便人们进行生产生活而修建的建筑。与桥有关的行政地名也很有特点:如以材料命名的“石桥村”,是指用石头修建的桥;以姓氏命名的“罗家桥村”;以数字命名的“三桥村”等。
3.数字与行政村名
随州市数字类行政村名共计79个,以双、三、九命名的最多,分别为12个、8个和4个,占数字类总数的70%。如双峰村、三星村、九里岗村等。地名中的数字可以表示数量上的多与少,如“三山村”是因为境内湖中有三座小山包而命名;“双河村”可意为境内有两条河而命名。
4.经济与行政村名
随州市经济类行政村名共计79个,以“店”命名的行政村名最多,共计55个,占总数的70%。其次还有铺、街、场等8个小类。“店”是指铺子的意思,指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空间场所。如“李店村”“车店村”“草店村”等。随州市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自然环境优越,人口较为集中,经济发展较快,进行经济活动较为频繁,因此经济类地名在人文类的行政村名占有较大比重。
5.意愿与行政村名
随州市意愿类行政村名共计66个,种类较多,共计48个小类。如民太、万安、兴隆、富康、永福等,表达了人们渴望生活在国泰民安的环境中,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如“太平村”是指人们希望能够远离纷争,生活在和平盛世;“富足村”指人们希望物质生活能够富裕,生活条件能够改善。
四、结语
随州市行政村名的命名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在统计分类中,自然类语源类型(780个)与人文类语源类型(871)数量相差较小,说明随州市的地名命名受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比重基本相同。总体来看,大多数行政村名命名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如“山”“河”“庙”等,这些地理实体是人们所能亲身看到、体验到的。因此,行政村名的命名具有实体性。而有的地名则表示人们的希冀、向往,是人们内心情感的集中表现,因此行政村名的命名也具有情感性。同时,随州市作为一座年轻的城市,许多行政村名的命名表现出时代性,与时俱进性,这与整个社会环境相契合,不断赋予地名以新的内涵,推动地名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文毓,李引.中国地名辞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韩光辉.论中国地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J].北京社会科学,1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