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问题在于,怎样才能持续这种发展呢?在这个问题的各种论争中,比较中肯的理论是要按照中国的比较优势来选择其发展战略。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取决于它生产的商品是否符合自身比较优势,而后者又与其生产要素的禀赋(factors endowment)紧密相连。生产要素禀赋是指该国拥有多少劳动力、资本、土地、人力资本等等生产要素,而尤其重要的是不同要素间的相对比例。中国的劳动力远比资本丰盈,应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比劳动力更充足的国家,则应集中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
简单的经济原理若运用恰当,可以非常有效地解释极为复杂的现象。违反上述原理的后果可以是十分严重的,20世纪50年代中国发展了不少资本密集的重工业,与中国国情不相适应,生产的成本效益低下,企业是依靠政府补贴才得以生存。直至今天,这类企业严重亏损,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负担。
不过,上述理论未提及的是,若无对外开放的政策配合,中国很难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中国这么大,人民需求的产品极度多样化,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信息密集型等产品都会有需求。若无国际间分工生产和贸易,即使某些产品不符合比较优势,中国也不能不生产它们。所以对外开放政策是发挥比较优势的必要条件。
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力远不止于容许中国发挥其比较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下,多种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中国的比较优势因此具有非常强的动态性。因此,必须认真研究中国比较优势的变化条件以及由此带来的新挑战。全球经济正经历着一次深刻的变化,各国之间的贸易量增加,跨国投资随处可见,国与国之间的信息来往非常频繁,各国经济的联系变得空前紧密。运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虽然正确,但对这个新现象没有详细讨论。研究当前中国发展的策略,绝不可忽视全球一体化的影响。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成因,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第一,世贸组织扫除了许多贸易障碍,并为跨国经济活动建立了不少共同的游戏规则,减少了不确定因素,并大量节约交易费用。第二,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信息的流通了产生革命性影响,明显缩短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不但极大地降低了贸易成本,更使许多以前不可能出现的投资活动变得十分平常。若没有现代科技帮助外商掌握中国的市场情况,我估计大部分的涉外投资项目,根本不会出现。
全球经济一体化始于20世纪后期,在21世纪延续,这是不可阻止的历史潮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也只应被视为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一进程的一部分。这个大潮流会对中国的发展策略起什么影响?
首先,因为国际分工会更加明确,中国更应注意生产它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不能勉强依靠政府补贴去支持一些与生产要素赋有量不相适应的产品。过去的经验表明,比较优势理论应用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仍然有效。
更重要的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会改变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生产要素在全球流通,某些要素是相对稀缺还是充足,会变得不那么明确。例如,中国的资本本来稀缺,但假若外资流入障碍消失,资本会变便宜,可动用的资本增加,产品的结构也会改变。在各种生产要素中,资本的国际流动性最大,所以它的禀赋将来最不重要。各国主权及移民政策的限制,全球经济一体化不会太大地改变劳动力禀赋。不过,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中比普通劳动力更为重要的资源,其流动性或许比不上资本的流动性,但比劳动力的流动性要大得多。在重要的生产要素有流动性的条件下,中国的发展策略应有什么调整?
中国入世后,外资会增加,以前成本效益低的产品,不见得仍将如此,这是产业结构调整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中国资本相对稀少(大陆银行的存款总额只是香港存款总额的两倍多),投资增加所带来的利益远大于弊端,所以必须更注意如何吸引外资。资本如何运用,是另外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每年的储蓄量超过gdp的1/3,但积累的资本,不少都用于补贴亏损的国有企业,极大地降低了经济效率。这种情况不改变,必将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目前吸引外资最大的因素莫过于廉价的劳动力及中国的内销市场,而前者更为重要。如果中国没有廉价的劳动力,外资大可以选择在本国生产,再出口到中国市场。但长远而言,如果中国只能提供低技术的劳动力,把资本投到中国,回报率也不一定很有吸引力。事实上,过去20年来,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日渐下降,其利润有逐渐萎缩的趋势。为了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中国必须未雨绸缪,提升劳动力的平均素质,积极培养人才。
提升人力资本好处明显。第一,知识增加可以更好地应用到生产,提高生产力,国民的收入会因此增长。第二,国家吸纳当代最新科技知识的能力会更高,更快地缩短与发达国家生产力的差距。第三,在自由市场中,从来都是资本跟着人才跑,哪里有人才,哪里的生产力便发达,投资环境便越理想。反之,若人才短缺,即使劳动力便宜,外资也不一定愿意去,甚至本地资本也会流走。第四,人才多的地方,能更有效地孕育新一代的人才,从而更能保证经济发展不断持续。培养和输入人才,是改善要素禀赋及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在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条件下更是如此。
关键词: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发展呈现一体化的背景之下,社会对能熟练使用英语的技术型人才需求也在上升。在此新的经济背景之下,高职大学英语教学该如何改革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国内的学者有如下一些主要的看法。杨自俭认为“在中国,外语教育变成了一种工具性教育,只追求掌握手段,而无需在学生心灵里沉积些什么,因此也就不会把学外语作为一种文化素质的培养来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对外语教育性质的错误认识,外语教育不是工具性训练,是对人的基本素质的教育”。
蔡基刚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该鲜明地提出工具性目标,这样做和素质论并不相悖。工具使用是显性的,素质教育是隐性的,在突出其为社会、为科技文化发展服务的同时,学习者的人文素质包括科学素质也会随之提高”。国内学界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向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语言工具性及人文素质教育功能范畴之内。这些观点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提出,且都是针对本科教学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所阐发,对当时的教学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对于高职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因其职业性的特征,其改革方向应有别于本科英语教学。
二、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一)目标定位不准
现在很多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还是源于社会需求,虽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高专的学生只要求通过英语三级,但是学生们对报考四、六级的热情不减,每年报名参加考试的学生非常之多。基于这样一种现实,很多英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顺利的通过考级,也把英语考级通过率视为是教学的目标,在此目标的指引之下,英语已经沦为了一种应试的工具。其实,把英语通过率作为一个目标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也并没有什么不妥,但不要把它视为是唯一的教学目标,毕竟英语教学是让学生获得一种语言应用能力,能更好地服务于将来的工作与学习。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考级所要求掌握的内容和技巧,对语言听说等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关注得并不多。因此,很多学生即便通过了三级或者四、六级后,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并没有提高多少,依然不能够用英语进行基本的对话与交流,更谈不上对自己将来的工作有所帮助。
(二)人文知识教育缺乏
我国的大学英语,长期以来就一直是被当作素质教育的课程开设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主要决策者之一董亚芬教授指出:“大学英语这门课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应当是综合教育的,故必须遵循大学教育的基本原则:文理渗透、加强基础、重视素质”。因此,教育部历次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都把“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写进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增加学生对西方历史、文化、人文等知识的了解。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因为考级的需要,教师会比较关注词汇、语法、考试技巧等方面的讲解,对文化背景、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挖掘得还不够。只学习语言基础知识,不了解该国文化背景、历史、人文地理是不能够真正掌握一门语言的。
(三)知识教学代替能力培养
高职的大学英语课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以知识的讲授为主,对听说等实用技能能力的培养力度还不够,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获得真正的语言交际能力。事实上,我们应该把课堂上的一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更多时间去用英语交流、阅读、写作等,而不是只听老师讲解语言知识和做笔记。在教学中我们要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让学生能用学到的语言知识去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在实际应用中增强语言交际能力。只有这样,学生学到的语言知识才能转化为语言能力。
三、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向探索
(一)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突出实用性
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实用为主”是指教学内容以实际岗位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主;“够用为度”是指内容的难度和范围以实际工作中所需知识和技能水平为标准。高职学生英语底子薄,如果给他们讲一些高深的理论或授课的内容超出他们所能接受的范围,势必造成曲高和寡的局面,学生会失去对英语课程的兴趣,教学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定位不能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标高。在授课内容方面,我们要教给学生比较实用的知识,摒弃过时陈旧的内容。注重用学生能够接受的语言水平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能够理解老师授课的内容,使他们有兴趣能在老师示意下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我们可以融“教学做”于一体,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加情景模拟对话,模仿实际工作语言环境,在课堂实训中学到实用的知识。
(二)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以就业为导向
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要依据企业的岗位需求来开发和构建课程体系。在加强语言知识学习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不要以讲授语言知识为主,而是要结合各专业的特色,将英语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融合,突出专业特色。同时要根据行业和企业对英语技能的要求,把使用英语的实际工作过程搬到课堂上来,加大对学生的语言技能实训,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因此,只有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学生的英语学习才具有针对性,学生才能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否则,学生的所学与社会需求会严重脱节。
(三)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体现人文性
我们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英语了解西方的人文、地理、哲学、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为此,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开设语言人文课程,让感兴趣的同学选修此类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大有裨益。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他们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技术及动手能力,还要求学生有较高的人文及职业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将更加有利于学生将来职业的发展。
四、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行各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提出了较高的用人要求,因此,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应该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结合行业及企业的需求,不断地深化改革,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要。高职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必须始终坚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朝着职业性、实用性及人文性方向去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自俭.关于外语教育的几个问题[J].中国外语, 2004.
[2]蔡基刚.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学工具与素质之争的意义[J]. 外国语,2010
[3]董亚芬.我国英语教学应始终以读为本[J].外语界, 2003.
【关键词】球体经济一体化 农业 贸易 政策
农业贸易政策制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监管农业贸易行为,我国作为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农业贸易发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我国制定的全球化经济发展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对农业贸易发展予以了促进,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了农业贸易政策,对农产品进出口数量作出了一定的限制,对于进口农产品的价格也有一定提升。
一、农业贸易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农业贸易面临的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农业贸易实际情况与贸易理论存在一定的偏差。我国作为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经济发展是国家经济的主要来源,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而且较为低廉,劳动密集型产品数量非常多,但是在土地资源方面处于一个紧张状态,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数量比较少,因此我国在农业贸易发展方面应当重视土地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对劳动密集型产品予以出口;但是,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外土地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对我国土地密集型产品产生了巨大冲击,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增长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还受到了贸易壁垒的限制,在出口贸易方面受到了阻碍,导致贸易逆差状况发生。
就目前来看,我国土地密集型产品的进口量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如薯类、植物油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了土地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量,造成严重的农产品贸易逆差状况发生,阻碍了农业生产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对大豆生产方面的影响。同时,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的经济效益并未达到预期增长,一些农产品在出口方面受到了限制,一些具有优势的出口产品受到了阻碍,如蔬菜水果、肉类以及水产品等,而主要出口国为美国、日本等国家,而这些国家在经济贸易往来上实施了贸易壁垒政策,导致我国在农产品出口量下降。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应当制定一个合理的农业贸易政策。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农业贸易政策的制定与解决措施分析
(一)农业补贴、反补贴法律政策的制定
对于我国农业贸易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困境,我国应当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规则,选取农业发展保护政策措施,对各个国家在农业贸易政策制定方面的优秀经验与方式进行学习与借鉴,制定一个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农业补贴政策,对于一些发达国家在农业方面实施的补贴政策,我国必须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农业反补贴政策,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业贸易的稳定发展予以保护。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应当重视农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由农业生产补贴保障转变为农业收入补贴增加,即增加农业生产补贴,对合理的流通环节补贴予以保留,在农业生产领域中投入更多的资金成本,在对资金成本予以运用的时候,应当对重点问题予以着重处理,对资金补贴效率予以提升,对重点地区、产品以及企业予以突出,进一步提升农业贸易核心竞争力。
(二)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的不足对农产品出口与发展极为不利,因此需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即:①重视农业生产规模化的加速,通过规模化生产对农业生产效率予以提升,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对农业生产竞争力予以提高;同时,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应当对科技予以合理应用,对专业加工粮基地与大型商品粮基地予以建立,改变小规模、分散化的农业生产状况,以此提升农业产品的专业化、商业化水平。②加大农业生产力度,对粮食品种结构予以合理改善,进一步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升农业产量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升农业粮食的总体质量,在消费方面对农民予以合理引导,确保粮食结构的稳定性、平衡性。
(三)重视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
目前,与事业农产品产值平均水平相比较而言,我国农产品产值还比较低,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农业二、三产业在国有经济中占据的比例还比较少,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缓慢,没有一个统一的产业链条,造成农产品增值难度增大,农产品的安全维护也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因此,应当建立一个完整的农业生产、加工链条,对农业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一系列环节予以改善,进一步促进农业二、三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要充分重视农产品加工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对农产品管理水平予以合理改善,鼓励与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在生产种植过程中选取先进的技术,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生产效率、质量,使农产品生产效率与质量能够满足国际贸易需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贸易事业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农业贸易政策必须紧跟时展潮流,同时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与特点对其予以合理制定与完善。农业贸易发展过程中,首先对农产品结构含义予以明确,然后确定农业贸易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应对策略,立足于法律制度对农业贸易的发展提供合理保障,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增加农民收入补贴,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传统的家庭模式,在此基础上降低农业生产资金成本,对农业生产规模予以扩大,在此基础上推进我国农业贸易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岭,高芳.全球一体化经济作用下的农业贸易政策研究[J].世界农业,2013.
[2]王丽杰.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农业贸易政策的影响[J].农业经济,2015.
[3]杨晓英.全球一体化经济作用下的农业贸易政策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5.
关键词:国际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区别联系
一、国际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区别
(一)国际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不同
国际经济一体化主要是指各个国家之间的国民经济相互联系,取消限制和歧视,不断开放,最终形成使各个国家彼此依赖、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各个国家之间让渡一定的国家,政府之间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并建立统一的机构对各个国家的经济行为进行管理,最终使资金、商品、劳务、服务等要素可以自由流动,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更协调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指经济活动中,经营者对利益的追求推动市场的不断扩大,超越国界的限制,通过信息、资金、技术、服务等要素是世界经济活动成为紧密的整体,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相比较,不同的是经济全球化主要是表现在经济领域的发展趋势,使整个世界的经济贸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
(二)国际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的主角不同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主要是各国政府和相应的统一组织进行协调和推动。各国政府和联盟组织作为行为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经济政策的协商和制定,将各国共同利益作为工作目标和要求,顾全大局,努力做到同时增加各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促进经济发展,让其享受更多的经济福利。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跨国公司扮演重要角色,出于对利益的驱动和追求,对扩大海外市场,增加全球的市场占有率都有强烈的愿望,在实现在其利益获取更多的利润的过程中,跨国公司主动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为经济全球化做出突出贡献,成为全球化的主角,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是资金、服务、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增强。
(三)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不同
国际经济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各个国家放弃了部分国家,同时为顾全大局,遵守互利共赢的原则,还要让渡经济的,强制解除海关门槛,实现零障碍等,给政府和国家等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国际经济一体化也给各个国家的居民带来很多有利的方面,使各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不仅经济资源可以得到更大程度地利用,在其他方面,如旅游、留学、出差等各方面都简化原来货币兑换等程序,使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关系更加密切,为世界和平与和谐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经济全球化使跨国公司和合资公司发展更加迅速,只是在一些经济权力方面与原来相比有些许削弱,但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还是主要由公司自然地去完成和推进,并不影响政府和国家的权力,也不受到国际组织的统一管理和指导,其实现方式主要是依靠跨国公司的生产力的推动,市场作为媒介让各个国家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使经济发展的历程走向更崭新的一个阶段。
(四)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不同
国家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和未来趋势,它们都在目前经济发展的状态下进行推进,但是发展的进程不尽相同。国际经济一体化在狭义的理解层面上,是指区域经济一体化,目前大部分“一体化”的范围都比较小,所以国际经济一体化在当前阶段只是萌芽的阶段,并没有具体实现这一状态,并且距离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完全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相比,经济全球化已经逐渐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跨国公司的发展壮大、进口商品的不断增多等现象都提醒人们,我们处在开放的经济时代,也已经处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中,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状态在不断向经济全球化的“完善”和“深入”方面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现实的阶段和重要里程碑,不断为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教训,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贡献。
二、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联系
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并不等通,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之间既存在差异也存在很大的必然联系。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实现国际经济一体化提供了经济基础,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必经阶段。同时,国际经济一体化从政府、政策、制度等方面也为经济全球化的的深入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为经济全球化提供方便,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更好地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理想和最高奋斗目标,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既定方向和最终结果。所以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两者之间在目前发展阶段具有必然的联系,并且不断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二者相辅相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深入和改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牵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格局,提高资源优化配置率,协调世界经济发展的状态,促进世界经济及各方面的科学地、长期地发展,使世界经济相互融合,为世界和平和和谐发展带来更多的动力。
三、结束语
国际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既有差别又有必然联系,二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会并存,虽然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都会给国家带来一定的挑战和风险,但是更应该看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合作与融合给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带来的积极意义,各国经济的发展都与外部经济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认清经济发展的形势,把握时机,加强合作与交流才能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经济特征。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知识产权早已是国际贸易当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地域性、易复制性与无形性等特点,与传统货物贸易相比,在在国际贸易当中的知识产权的价值通常无法得到有效保护。怎样在实际的过程当中,有效对企业的商业利益进行合法保护,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深对国际贸易与知识产权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本文将就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的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出与我国发展相符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以期于完善当前贸易体系,增强我国国际竟争力水平。
一、关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国际贸易发展分析
生产力发展必然会导致经济全球化现象产生,与此同时,它也是市场与资本扩张所需的内在需求。它既是知识创新与与技术发展的结果,同时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反作用于生产力,当前世界,国内外经济发展越来越呈现相互协作与依赖的趋势。作为国际贸易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涉及到贸易的各个层面,已成为了现代国际贸易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受到了各方关注,并对国际贸易发展起到重大影响,总的来讲,国际贸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一般表现为以下特征:首先,国内外将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当中的地位已提升到国家战略性高度。在今天,知识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之下发挥着巨大功效,但真正起着主导性作用的则是知识产权,它已经成为了继劳动力、资本与土地之后又一非常重要的主要生产要素之一。知识产权对于各方经济增长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重要,它已成为创造财富、发展经济的重要工具之一,并且日益成为国内外各国相互竟争的制高点。因而许多国家把知识产权荣升为战略性高度,以期于在本国对外贸易体系当中加大对于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的速度,试图在国际贸易体系当中占据主体性地位。此外,拥有自主性的知识产权能有效降低因知识产权问题而产生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存在的外交压力。其次,知识产权问题渗透于国际贸易体系当中的各个领域之间。从货物贸易角度来看,具有知识密集型的产品贸易不断得到增加,就当前而言,国际贸易发展方向越来越偏向于知识化方向,这个重心正由传统的制造业向服务业与高新技术方向转移,结构正在不断发生变化。成品的比重在国际贸易当中已然超越了初级产品数量,在这当中,知识密集型比重更为突出。初级产品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状态当中,且在市场上的销售额也在不断降低。1970年国际服务贸易总共有710亿美元的销售总额,至2007年已跃升至32573亿美元,短短几十年间,这个数字正呈几何式状态增长,且还处于不断上升状态当中。
二、完善国内企业在国际贸易体系当中知识产权体系管理的措施
根据我国当前现状,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加强政府引导。随着当前传统国际贸易壁垒的不断降低,广大发达国家转而运用其独具优势的知识技术新壁垒继续阻挡着我国的出品产品。对此,我国企业与政府应实行强强联手,维护当前国家经济利益。与此同时,还要转变当前政府职能,大力发展商会与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政府、行业协会与企业三位一体的先进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之下,政府可对行业协会实行宏观管理,运用WTO当中的争端解决模式维护自身行业的利益国,建立完善的信息咨询服务,为各行业提高国内外最为标准的信息咨询。此外,各行协会也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行业知识产权问题,使本行业利益最优化。第二,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体系。就当前而言,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已然成为了国家贸易流向与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但就我国现状而言,由于起步较晚,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并不完善,因而要通过对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的了解,不断完善当前立法体系,填补知识产权制度当中存在的空白,减少违规的知识产权问题操作。在这里,立法不仅要涉及到技术法规与标准的制订,而且还要体现技术激励机制等相关配套措施的制订。
总的来讲,面对当前日益加强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我国只有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提高立法水平,才能有效避免企业遭受切肤之痛,并让这把双刃剑可以更为良好的为我所用。除了以上方案之外,加大宣传与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是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的有效措施。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更好地制订相关措施,达到维护自身利益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凤湘,王建礼,李亚宁.谈国际贸易利益分配新格局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J],商业时代,Commercial Times,2012年19期.
[2]李洁.浅析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权利瑕疵担保——《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42条解读,[J],中国-东盟博览,China-Asean Exposition,2012年10期.
1.经济全球化对资本主义的有利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资本主义的有利影响表现在不同的方方面面,主要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
1.1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1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这就使得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开展经济活动时,会借助其拥有的较为成熟的经济制度和完备的宏观调控体系中有效的措施,消除面临的困境,降低交易成本。其次,经济全球化实现了各国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这就使发达国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贸中占据主导地位,纷纷利用其建立的世贸规则和自身的经济竞争优势方面,逐渐打开其他国家的市场,例如金融市场、服务市场等,这就使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中攫取利润。
1.1.2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本主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扩张。根据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其产业结构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升级。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主要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第一,通过企业兼并和相互投资等方式开发和扩大市场规模和类型,以达到更合理的配置和利用资源;第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富余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在发展中国家建立劳动密集型产业。
1.1.3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提高资本主义各国的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在市场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日渐成为第一生产力,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也由传统发动战争的形式转向依靠科技的发展取得的较强的竞争力。越来越多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意识到只有在科学技术领域掌握最前沿的技术,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国际交易中占据有利地位,获取更多的利润。因此,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产品中科技含量的高低决定着该商品是否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1.2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首先,在经济运行方面,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力度,建立了宏观调控体系。其次,在所有制形式方面,实现形式多样化,实行股份经济把股权分散。再次,在分配形式和社会保障方面,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实行社会福利政策,不仅提高了劳动者的收入,而且还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2.经济全球化浪潮下资本主义的新危机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反而使这一基本矛盾不断衍生出新的矛盾。根据质量互变规律可知,当矛盾积聚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发新的经济危机,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社会动荡。
2.1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各国发展的不平衡性,两极分化严重
第一,资本主导的全球化使各国发展差距拉大,不平衡加剧,特别是发达国家与穷国、弱国之间呈现出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第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各国贫富分布不均,这就不可避免地也使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而且越来越严重。
2.2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全球性问题的日趋严重性
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仅会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更加依赖发达国家,诸如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等;而且也会使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和资源产生一定的依赖性,例如将密集型劳动产业转向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等。但是,因为彼此的相互依赖,也会产生一定的问题:发展中国家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债务的增加等等。
3.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前进的步伐
3.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孕育着社会主义的因素
首先,经济全球化加深了生产力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其次,工人阶级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其不满资产阶级的统治,因此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不仅没有停止而且日益激烈,这就为推翻资产阶级奠定了一定的阶级基础。再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融合发展,为资本主义迈向社会主义的奠定了文化心理基础。
3.2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资本主义的灭亡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不但没有因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有所缓和,反而加剧了这一矛盾,并引起和导致了一系列的经济危机。这些危机不仅会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且会推翻资产阶级,使资本主义逐渐消亡。其次,当代资本主义为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而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社会化所做的种种自我调节,已经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冲突的形式上的手段和线索,为社会主义的到来准备着物质基础条件。
论文摘要:随着金融全球化越来越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金融不再只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正确地认识金融全球化的利益和风险,对于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如果只看重其利益而忽视其风险防范,就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在金融全球化步伐加快、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创新日趋活跃的今天,我国企业整体竞争力不断加强,但也面临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化解风险的关键是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提高自身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加强国际合作,争取更为有利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够有效地规避全球化进程中的风险,充分享受全球化的益处。
金融全球化在给世界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使得各国在金融风险发生时难以独善其身。2007年4月,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巨大冲击,给各国政府再次敲响了警钟,同时也给各国政府加强国际金融业务合作、协同防范金融风险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发展中国家由于其自身金融体系不健全从而对金融风险的抵抗力显得脆弱,所受到的影响也往往更大。因此,分析和研究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如何进行风险防范与监管就成为国际金融界关注的焦点。
一、金融全球化过程中我国金融业凸显的风险分析
1978年以前我国的金融处于高度的金融抑制和非国际化状态。1984年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分水岭,之后我国开始建立起以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三大行业为支柱的金融产业,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开始加快,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也不可避免地参与到了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金融安全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提高了各国政府协同防范金融风险的共识。我国金融体系虽然近年发展很快,但仍然不完善,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环境变化时就有可能被放大并产生金融危机,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银行业
我国银行业遵循审慎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分阶段地对外开放,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特殊原因,我国银行业存在着特殊的问题。
1、信贷质量差
近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持续增加,信贷质量恶化。这些不良贷款的增长,在银行发生信用问题时风险有可能被放大并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银行业的持续发展导致银行业进入一种表面繁荣,在这种表面繁荣之下实际上隐藏了一系列的矛盾和不足。房价虚高,房地产泡沫不断膨大,房屋空置率超过国际警戒线并有继续扩大的可能,不可避免地给银行造成大量坏账。所以,国家必须投入大量精力去处置银行信贷质量,否则银行业就极有可能发生危机。
2、资金来源单一,资金缺口大
我国银行资金来源主要以单位和居民存款为主,其中尤以居民储蓄存款为主。由于目前银行大部分为国家所有,在有国家信誉做保证的情况下,人们普遍没有存款方面的顾虑。尽管如此,基层单位却依旧出现资金供给小于资金需求的现象,放贷方面普遍存在着盲目放贷、违规放贷的问题。
3、资本充足率低
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规定,银行资本金率不得低于8%,但我国银行资本金率长期与此相差甚远。与此同时,风险权重资产也非常之高,其抗风险能力可想而知。高风险、低资本的现状暴露了国有商业银行抵抗风险能力方面的问题。
4、内部监控机制薄弱
我国银行业依旧缺乏良好的权力监管机制,业务流程不科学,监督不力,表现在对操作风险认识不足、风险防范意识差、组织结构设计不合理、治理机制不完善以及监管法律不健全等方面。银行业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按理应是内部控制机制更为严格的部门,但屡屡发生的内部监守自盗问题,说明现有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尚存缺陷。因此,改善银行业的内部监控机制,对银行业来说已是迫在眉睫。
(二)证券业
我国证券业自1992年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我国股市自建立起就遗留下很多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先天性的缺陷使中国股市很难摆脱政策市和暴涨暴跌的困境,这使得国内证券市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减弱。
1、股市暴涨暴跌,股民投资心态不稳定
我国股票市场受政策影响很大,政策取向的变动在市场上得到充分反映,并通过炒作成倍放大。由于政策的不确定和获取政策信息的不公平,市场炒作中追涨杀跌的惯性很大。因此,沪、深两市自开市以来就表现为股价的暴涨暴跌,价格波动幅度巨大,这除了市场操作的因素外,也充分暴露了股民心态的不稳定和股票市场的过度投机。
2、证券业融资渠道有限
目前大部分证券业融资都是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极其有限。从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资本市场来看,债券融资占到整个融资渠道的大部分。美国资本市场中债券的发行规模和当年未偿还的债券额度都分别占到总量的50%以上。美国公司债券的筹资额度为同期股票筹资的3倍,成为美国公司主要的筹资渠道。由于这种筹资渠道不仅仅能吸取大额资金,而且能够传达一个积极的市场信号,显示公司的经营能力和市场信心,因此,美国公司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
3、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科学
我国上市公司多数是国有企业通过改制而来,国有股占绝对比重,“一股独大”现象突出,导致了我国公司特殊的委托问题——“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使银行债权约束表现出无效性,债权人不能成为公司的股东,无法进行股权的治理。一旦出现国际股市的异常,“内部信息”相应放大,就会人为加大股市的不稳定性,引致垃圾股驱逐优良股的现象,从而降低股市的质量,增加股市的风险。
(三)保险业
我国保险行业自建立以来,30年中均保持年30%的增长速度,但作为新兴资本市场,仍然存在很大的风险。
1险公司的资产实力相对薄弱
与国外市场相比,中国的保险公司实力普遍比较弱。2001年后随着中国加入WTO、金融市场开放,中资保险公司规模小的弱点日益凸显。
2、资金运用效率低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主要限于银行存款以及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中国保监会指定的中央企业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这样的限制导致了我国保险资金大量囤积于国有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利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每一次利率的变动都会使保险公司蒙受巨大的利息损失,降低了资金的保值增值能力。
3、保险公司缺乏有效监管
虽然我国1995年颁布了《保险法》,1997年颁布了《保险人管理规定(试行)》,1998年颁布了《保险经纪人管理规定(试行)》,2000年颁布了《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但我国仍然未形成完善的保险法律法规体系。在保险监管方面,我国1999年成立了保监会,对保险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保险业发展比较迅速,而保险监管组织和制度建设相对落后,这就导致监管不到位。同时,保险业规模较大,细节繁琐,其内部监控也没有达到快捷有效的程度,这些缺陷的存在进一步加大了保险业的市场风险。
二、金融全球化过程中我国金融业应对风险的措施
(一)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提高自身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1、完善市场竞争体制,提高金融业竞争能力
第一,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将政府工作重心逐步转向培育市场竞争机制和竞争能力、维持金融秩序、鼓励金融创新、加大监管力度的轨道上来。从我国国情看,国企改革和政府行为是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造密切相关的外部条件,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所存在的问题是造成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低下的重要外因之一。为此,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国企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在联系,加快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再者,在传统体制下,政府为了挽救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经常干预银行的贷款决策,不但加大了企业的依赖性,也使得银行的竞争力不断减小。目前,急需对国有商业银行内部进行治理,建立经营权、所有权和监督权分立的制度框架,形成合理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摆脱政府的行政干预,使银行的市场化经营获得制度上的保证,真正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经营机制,实现与政策性金融的彻底分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机制和严格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规避风险,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第二,积极发展民间金融机构,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国有银行由于体制上的弊端,一直不能为民营经济提供充分的金融支持。这一方面造成民营经济的金融服务缺失,另一方面使国有商业银行缺少体制外的竞争,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力。因此,积极发展规范的民间金融机构,培育金融业竞争机制,已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此举既有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营造竞争的金融业体制环境,使国有金融机构的改革获得必要的压力和动力。第三,金融机构要适时调整贷款结构,关注那些具有国内市场需求前景,能够推动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的大中型客户,在贷款规模上向它们倾斜。避免过度依赖外向型企业的传统习惯,以提高风险资产的风险分散转移能力,优化贷款结构。
2、加快金融创新
针对目前我国金融创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政府首先要修正过去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依托对金融创新所采取的单向驱动行为,代之以宏观间接调控机制,正确引导企业的金融创新冲动,控制金融创新所可能带来的风险。其次要打造金融创新的微观基础,选准创新的突破口,实行金融制度、金融业务、金融组织创新,并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借鉴国外资本市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走一条既符合中国特色又同国际接轨,并能有效防止金融风险的金融创新之路。我国金融机构之所以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与金融机构本身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不无关系。
3、加强金融机构风险资产价值计量和风险度量
要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风险资产定价方法和定价工具,对金融机构的风险资产及时计量,并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创新,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风险资产定价体系。在风险度量方面,要大胆引进国外已经成熟的度量模型和度量工具,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和改进,通过实际检验,逐步建立更科学、更符合我国自身特点的风险度量模型和工具,为决策者提供详尽的风险信息。
4、加强金融监管
第一,加强对金融业的内部约束。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系统,确立内部监控的检查评估机制、风险业务评价机制以及对内部违规行为的披露惩处机制,做到对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建立严格的授权制度,各级金融机构必须经过授权才能对相关业务进行处置,未经授权不能擅自越位。要实行分工控制制度,确保授权授信的科学有效性,建立对风险的分割控制。第二,进行金融业行业自律建设。要对所属成员定期进行检查,包括业务检查、财务检查和服务质量检查;要对成员经常性业务予以监督,包括对业务运作的监督指导,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违规行为的预防与处理。第三,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完善金融立法,以规范各种金融业务的运作。央行及金融监管当局要强化金融执法的力度,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市场交易和市场退出的相关法规,建设良好的金融运行环境。第四,建立风险预警和危机处理机制。重视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确保银行的清偿力;提高呆账准备金比率,充实风险准备金;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建立国家专门的金融危机防范机构,统一权限,协调行动,以便在危机发生时高效率地解决问题;完善援救性措施,对遇到临时清偿困难的金融机构提供紧急资金援助。在整个宏观层面,应加强国内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通管理,并同国外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实施对金融市场货币流量的监控,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预警标准,及时将有可能引致金融风险的信息传到各金融机构,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
(二)加强国际合作,争取更为有利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
第一,加强与跨国金融机构的母国监管当局的信息沟通,按巴塞尔要求对金融机构实施全方位监管,对不符合监管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要坚决予以阻止。第二,针对流进与流出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资本,建立相关的动态跟踪数据,与相关国家实现数据互换,使资本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的流动置于国际监管之下,为政府间多边监管合作及救助提供依据。第三,鉴于现有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已跟不上金融全球化发展的步伐,我国应同有关国家一起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新的游戏规则的制定,促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职能的转换。加强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有效合作,扩大话语权,以期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国际金融新秩序。面对此次危机给美国带来的困境,加大对国际主流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以获取知情权和控制权。投资策略上应选择积极稳健的分散组合,以取长远效果。
拥有自己的天空
从1947年算起,以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已经存在和运行了50多年。这期间,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也一直存在和发展着。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有了长足的发展,不论是所涉及的范围还是一体化程度均有了许多新的突破。目前,世界上处于不同发展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有20多个,其中主要的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和澳新自由贸易区等。在多边贸易体制不断发展和加强的前提下,为什么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还存在呢?其主要的原因是:
在多边贸易体制内,各国(地区)的贸易发展是不平衡的,经济实力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各国(地区)对经贸政策的需求必然存在多样性,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接近的国家(地区)可能会有共同的协调经贸政策的要求,容易协调一致,采取某些共同的经贸政策,选择某种一体化的模式以加快彼此的经济发展。另外,一些国家(地区)的对外贸易往往相对集中于少数的主要贸易伙伴,这也为其彼此间加深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补充。由于多边贸易体制的范围迅速扩大,要达成协调一致的经贸政策较难。区域性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是全球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组成部分和过渡形式,也是其基础。从总体上看,区域一体化组织的目的是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基础上,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推进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这与多边贸易体制所追求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任何经济一体化组织都要执行WTO规则的基本要求,在此前提下,一体化组织发展和实行自己内部的更高要求是可以的。所以,以GATT和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没有理由禁止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
一些国家(地区)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同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一样,也是为了实现其经济发展的要求。实质上,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与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一国(地区)对外经济政策的一部分,都是其实现经济安全、维护经贸利益的一种重要手段和现实选择,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
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均提出了一些约束规定。《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24条以及《服务贸易总协定》第5条规定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立的条件及应履行的相关义务。不论是自由贸易区还是关税同盟,任何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立都必须有利于促进成员间的贸易,而不应增加对非成员的贸易壁垒,和对其造成不利的影响。世界贸易组织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具体约束有:成立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应及时向货物贸易理事会报告,并要接受世贸组织工作组的检查;如果并非立即成立,则其应在合理期限内完成,一般不应超过10年;两者要定期向世贸组织货物贸易理事会作出活动报告。《服务贸易总协定》第5条“经济一体化”承认,并不阻止其成员之间加入或成立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集团,但这种集团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其成立的目的必须是促进成员之间的服务贸易,而不能提高对集团外成员的整体贸易壁垒。
为何要全球多边谈判
多边贸易体制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其发展过程充满了矛盾和曲折,每前进一步都是各方谈判、协调和相互让步的结果。由于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之间以及发达成员内部存在着一些当时无法解决的矛盾,1999年的西雅图会议失败了,未能启动新一轮“千年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去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决定启动新的全球多边贸易谈判(可参阅本刊2001年第23期《透视多哈》一文)。为什么在西雅图会议启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失败后,世贸组织还要积极发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呢?这是因为:
当前,全球经济贸易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农产品出口补贴问题、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问题、环境保护与贸易的关系问题等。
受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出现了衰退的征兆。为了扭转经济增长下滑的局面,迫切需要各成员克服贸易保护主义,开放市场,发展贸易,为经济增长提供条件和保障。
近年来,发展中成员仍然面临一些经济发展的困难,特别是与出口有关的国际市场的外部条件对发展中成员仍然不是十分有利,因此,广大发展中成员希望借助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解决这个问题。
发展中成员认为乌拉圭回合谈判所签署的协议未得到切实执行,因此,有必要进行新的多边谈判以推动这些协议的落实。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影响 策略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对我国加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体系、健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企业,这是最直接、最迅速受到其作用影响的,为了应对新会计准则所带来的财务管理、生产运营变化,我国企业也就必须针对性的做出回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一、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对我国社会公众利益和市场经济秩序起到维护、稳定作用
新企业会计准则,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它将“充分披露”作为了新准则中的信息披露原则,这对于维护社会公众与投资者的利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以前的信息披露准则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各种弊端,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则对其做了全面的调整与修订,对财务报告体系进行了健全与完善,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所有属性做了更加严谨、公平与科学的固定,对我国市场经济秩序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与稳定作用。
(二)对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体系起到加速与推动作用
不论是科学技术的革命与发展带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还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扩张致使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在如今看来这都是未来全球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想要不断的向前发展,就必须要顺应时代潮流,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体系中。但受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想要真正全面的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体系中,需要做的工作还有许多,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调整和修订上对国际惯例做了充分的研究与借鉴,一方面能够符合我国经济市场发展所需,另一方面也不会与其他相关的国际财会标准产生矛盾,对我国的投资环境起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与提高作用,提升我国在全球的市场经济地位,加速与推动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体系。
(三)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我国上市公司质量
企业会计准则的最根本作用是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秩序,而新企业会计标准的出台,可以在成大程度上增强我国上市公司质量,对于我国市场投资价值也有着很大的拉动作用。另外,这也能够提升我国市场的吸引力,并焕发出健康、积极的发展活力,可以最大限度对我国市场的资源配置起到科学、合理的优化作用,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和谐发展。
(四)更加有利于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实施与执行
新准则几乎囊括了所有行业的信息披露与会计处理方面的内容,构建起了一整套具有高度科学性、合理性与操作性的制度体系,这非常有利于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实施与执行。
二、企业应对策略分析
(一)将新会计准则纳入财务报告流程
由于新会计准则采纳了许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尤其是公允价值的较广泛应用,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新会计准则的这些影响做出恰当的评估,是新旧会计准则切换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做好的重要工作,然后要将新准则的内容纳入财务报告流程。
(二)加强财务管理资金的集中化管理力度
只有加强企业财务资金集中化管理,才能确保企业资金使用的风险降低,也能够大幅度提升企业资金的周转率。强化资金的集中化管理,就需要建立电算化、资金网络平台,对于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透明公开,从而确保每一笔企业财务资金都能够合理使用。在实现资金集中核算中,需要充分的利用资金结算平台,才能够将所使用的资金的效率提高。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当中,集中化的资金管理,不仅能够将资金的流向进行掌控,从而将资金的利用率大幅度的提高,才能够让企业能够在资金运作效果上实行良好的把握,另外,也能够提升资金周转的速度,从而为了企业其余的生产经济提供所需的储备资金,从而有利于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下去。
(三)建立健全财务预算控制体系
在传统模式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大多数都是机械化、静态性的管理模式。而现代化企业财务管理要求企业在财务管理的前、中、后都要进行相应的控制管理,这就是说要求在财务管理前、中、后实行动态式的管理。在预算控制体系的动态管理当中,其一,合理的规划、论证,企业将要实施的各个项目中的各种资源和财务活动,然后再制定出相应的财务分配计划;其二,当计划制定完成后,就需要加强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的控制管理,确保所进行的项目活动能够在财务管理的控制与监督之下进行,从而确保各项生产经营都能够规范化、合理化。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故意危害财务管理的行为或者是恶意干涉的行为,都必须严格的处理;其三,在财务预算的控制当中,事后总结也是最后的一个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们需要对完成了财务计划的员工或者是部门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及精神鼓励,并且强化没能够完成相应计划的个人以及部门,从而提升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企业财务预算控制体系,是一个动态化的管理体系,所以,我们只有通过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三重管理,才能够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顺利进行。
三、结束语
2006年初,我国财政部于人民大会堂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更加国际化,与世界主流的相关财会准则保持了一致。作为我国企业,这是最直接、最迅速受到其作用影响的,为了应对新会计准则所带来的财务管理、生产运营变化,我国企业也就必须针对性的做出回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