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研究生科研工作计划范文

研究生科研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研究生科研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研究生科研工作计划

第1篇:研究生科研工作计划范文

一、积极探索研究生工作新机制

1.强化“二级管理”,建设“四支队伍”,完善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过程中,学校逐步建立完善了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干部队伍相结合、学校和院(系)二级管理、研究生导师负责、研究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为一体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组建了学校党政管理干部、院(系)党政管理干部、导师和研究生干部四支队伍。一是在学校层面,学校党委和行政分别明确1名党委副书记和1名副校长主管研究生工作。二是在院(系)层面,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具体明确1名副书记和1名副院长分管研究生工作,研究生数量较多的院(系)还配备了1名专职研究生工作副书记;院(系)成立有研究生办公室,至少配备1名专职管理干部,有专兼职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秘书等工作人员。三是充分发挥导师的育人职责,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四是充分发挥研究生会、研究生创新团队等学生骨干和研究生助管队伍的作用。

2.推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形成研究生工作的内在激励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2008年4月8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了郑州大学在全国“211工程”综合性大学中率先推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今年4月16日,教育部召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座谈会,郑州大学作为地方高校唯一代表受邀出席会议并做重点发言,教育部领导和与会高校充分肯定了郑州大学改革的做法和成效。主要改革内容包括,一是建立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资助制,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二是建立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动态管理机制,把奖助学金评定与研究生的实际表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研究生奖助力度;三是构建以科研为主导的招生指标配置新模式,综合考虑学科建设、科研项目、研究生学术成果、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等因素,优化校内招生资源;四是完善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协调机制、过程管理机制和淘汰机制,强化质量管理,同时构建开放式培养和创新教育平台,积极实施研究生创新计划和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二、建立健全研究生管理规章制度

随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为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各项管理工作,学校修订了《郑州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规章制度汇编》,全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人员人手一册。

在工作中,坚持研究生院院长办公会议制度,重大问题集体讨论研究;坚持每学期一次的“校领导与研究生面对面座谈”制度,为校领导和研究生之间架起了一座互通的桥梁;坚持定期调研制度,如研究生思想状况问卷调查、心理健康普测等;建立研究生干部和信息员舆情报告制度,坚持每周报告一次,及时掌握研究生思想动态;建立研究生工作督导制度,学校聘请了一批有经验、热心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老教授、老专家和退休干部,成立了研究生教育督导团,同时要求各院(系)成立督导组,对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反馈信息,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完善工作。

三、不断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

1.做好研究生入学资格审查工作,严把入口关。学校将新生入学资格审查入口关前移,如在复试和录取前进行卷面笔迹核对、学生信息核对、博士生预先调档、政审等。在新生入校一个月内,按照上级有关要求进行硕士生档案政审和本科学历审查。入学后,利用新生外语分班测试再次考核,若发现有替考或造假等情况,在认真核实后将给予其取消学籍处分。工作注重公开公正,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完善反馈机制,实行全程监控。

2.注重培养过程各环节的管理,渗透全过程。研究生管理工作贯穿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包括入学资格审查、报到注册、课程学习、成绩记载、毕业生信息采集等,在学期间出现的转学、休学、复学、退学、取消学籍、提前或延期毕业等,研究生人事档案管理、奖助学金评定等,还有研究生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社会工作实践、预答辩、答辩、学位授予等环节,涉及研究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学校在研究生管理工作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范,注重人性化管理,积极做好研究生的有关政策解释和思想工作。

3.抓好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一是开展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二是开展校风校纪检查,监督学生到课情况,提高了研究生的上课率和学习效果;三是建立研究生学术奖励制度,鼓励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四是加强学术学分和实践学分管理,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拿不到学术学分和实践学分则无法进入答辩和毕业环节;五是严格执行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盲审抽查制度,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学术不端检测”,严把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出口关。

4.采用研究生工作网络管理系统,实现规范化管理。学校自行研发“郑州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综合管理系统”,包括研究生工作各业务子系统和院(系)管理子系统,管理者、导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的需求进行网上操作。通过网上管理系统可以完成研究生学籍管理、培养过程的监督审核、研究生校外住宿申请、奖助贷等日常管理工作。学校还充分利用网站、电子邮件、校信通、飞信、QQ群等现代网络工具做好研究生管理工作。

四、着力加强研究生创新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

1.构建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两大支持平台。多年来,学校重点打造了研究生学术活动的两大支持平台。一是实施研究生教育“非常6+1”创新计划平台,包括“优秀博士论文培育基金”“研究生学术论坛”“博士生访学计划”“优秀学位论文表彰活动”“研究生学术奖励计划”“研究生名师名家讲坛”和“创先评优活动”,以项目为载体推进创新活动。二是搭建“一个中心、两个基地”研究生创新实践平台,即“郑州大学河南省研究生创新中心”、校外“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和校内“研究生创新实验基地”,同时组建研究生创新团队和研究生暑期创新实践服务团,拓展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

2.打造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精品。设立“郑州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每年立项150项左右,资助具备科研潜质和创新思维的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建成“研究生心理工作坊”,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普测、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心理沙龙等活动;开展“我心目中的好导师”主题征文活动,在每年教师节前举行颁奖仪式和师生座谈会;成立“研究生英语俱乐部”,每周定期开展活动,强化英语培训,组织英语风采大赛和演讲比赛;创办《郑州大学研究生》杂志,举办“河南省高校研究生媒体联席会暨研究生会联谊会”,增强高校研究生之间的交流;等等。

多年来,学校研究生管理工作紧紧围绕郑州大学创建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积极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学校“研究生名师名家讲坛”“研究生心理工作坊”“研究生‘一个中心、两个基地’平台建设”等多项特色工作品牌荣获2011年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

第2篇:研究生科研工作计划范文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

上级主管部门:_________

受聘方(乙方)姓名:_________

出生年月:_________

最后学历:_________

最后学位:_________

专业技术职务:_________

任职时间: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

受聘方所在学院(教学部):_________

根据_________校内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为了进一步落实《_________》(试行)的规定,经双方协商一致,乙方为甲方受聘教师,为明确甲方与乙方岗位职责,特订立此聘任合同。

一、本聘任合同为有固定期限的聘任合同,合同期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

二、岗位职责及责任目标

1.受聘岗位名称:_________;

受聘岗位级别:_________。

2.乙方在聘期内所承担的任务内容(请对照所聘岗位的基本岗位任务逐项填写)

教学工作:_________;

队伍建设:_________;

课程(学科、专业)建设:_________;

科研工作:_________;

其他任务与目标(该项任务由乙方所在单位与乙方商定后填写):_________。

三、甲方负责为乙方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聘期内的每一个年度,先以乙方所聘岗位基本岗位津贴标准的_________%按月发放,预留的_________%根据年终考核结果,按学院文件规定予以发放。

四、《_________》(试行)文件试行一年,试行期结束后,乙方所承担的岗位任务按学院确定的正式方案执行。

五、因工作需要,双方协商一致,可变更本合同,更换岗位。

六、本合同未尽事宜,均按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_________有关规章制度执行。

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另一份由乙方所在单位保存。

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附件

乙方_________年度岗位任务计划书

教学任务

讲授课程学时授课对象学生数年度总学时教学效果目标

学术讲座任务

讲座名称讲座对象预计讲座时间

指导研究生任务

计划指导研究生人数

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任务

计划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人数计划指导时间

指导青年教师任务

计划作为导师指导青年教师姓名计划指导时间效果目标

课程(学科、专业)建设任务

计划开展的工作计划达到的目标标志性成果

科研项目任务

计划开展的项目项目级别项目经费阶段性成果

(作品)、编写教材(论着)任务

计划(作品)数其中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一般期刊

计划编写教材(论着)名称计划完成时间

带领团队所需完成的任务

第3篇:研究生科研工作计划范文

本科生导师制建议本科生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它是一种给学生配备导师,并由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行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和人才培养的制度。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导师制一般用于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培养,而随着高校学分制的实施,生源扩招以及教育体制改革地推进,在本科教育阶段施行导师制逐渐赢得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一、国内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诸多高校都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但在各高校实施过程中发现了诸多问题,主要归纳以下几点:

1.思想上认识不到位。本科生导师制目标是什么,具体要导师指导哪些内容,不同学校的界定不同,大家都摸着石头过河,良莠不齐,随意性很大,实行了以后效果很不理想。

2.师生比过低。随着近年来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但师资队伍的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和滞后性。目前由于一个导师指导的人数往往过多,致使有的学校的导师制名存实亡。

3.缺乏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目前,很多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缺乏制度的约束,随意性比较大,导致有些高校的导师只是流于形式,名不副实。另一方面,已实行导师制的多数高校的导师“义务劳动”的成分更大一些,不利于调动导师的积极性。导师的教书育人地位在目前的学校工作体制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反映和切实保证。

4.导师的责任心有待加强。由于教学、科研工作任务繁重,学生很少能见到导师的面,导师也无法履行导师职责,这样的导师制对学生来说,也就形同虚设。

二、关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几点改进想法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借鉴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上,于2012年开始也从大学二年级本科生中实行了导师制,实行创新教学。根据学生思维与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从学生基本科研方法和思维训练开始,经过研究性学习、科学研究体验和综合创新实践等教学过程,贯通课内与课外,融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实践,使学生经过系统而全面的培养和训练,达到培育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素养的目的。主要指导形式包括科研导论课、科研技能实践、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大学生学科竞赛、研究性的实验项目、毕业设计(论文)结合科研、发表学术论文、学术交流活动、科技创新与发明、社会调查等。通过近一年的实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改进建议:

1.学校方面,加强经费、政策、后勤上的保障及监督考核

建立体现创新导向的教师工作评价制度,将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工作绩效,作为教师业绩评价和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健全完备的规章制度包括培养计划、考核和监督机制、激励措施等方面。科学合理的制度是提高本科生导师制的质量保证,也是学生、教师和学校三者之间良性互动的重要保障。这些制度包括导师制的目的、导师的任职条件、工作职责、考核与待遇等;还包括导师工作规程、导师年度或学期工作计划以及导师考核档案等有关材料。

同时对导师指导学生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经费补贴,对开展相关实验等活动场所进行开放,并制定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促进导师指导学生的积极性。

2.教师方面,需处理好与教学科研的关系、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目前高校教师普遍承担较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学校有任务量的考核。教学上有本科生的授课、研究生的授课,还有本科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研究生的选题、毕业论文等的指导。科研上,要申报课题、开展课题研究、阶段汇报、学术交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编写著作等,还有教师家庭等私人活动,要指导本科生。时间从何而来?因此教师处理好指导学生与教学科研关系摆在很重要的位置,一是可以让本科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来,这样同学们就有了实践的环境,在实际科研工作中系统检验和使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实际的科研工作,同学们可以学会查阅资料、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及相应的技能,使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可以极大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与献身于科学事业的热情。另外,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参加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可以为学校、为教研室节约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可以改善实验室的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同时让不同专业的同学进入实验室参加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也有利于科研项目的完成和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交流,进而发现新的科研创新点。二是可考虑聘任优秀硕士生、博士生担任副导师,既可以充分发挥研究生实验操作技能,也可以让本科生和研究生有更多的交流沟通,在科研实验过程中激发更多的创新灵感。

一些高校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学生自身的事,学的好坏与己无关,作为教师只要把该上的课程上好就行了,把教书和指导学生、教书和育人人为地割裂开来。在知识爆炸时代,学生在大学中应当学到的已经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正是培养这种能力。本科导师的责任是塑造一个人,特别是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学术品质,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

3.学生方面,要处理好做人与做事、继承与创新、个人与团队的关系

本科生由高中进入大学阶段,周边环境、学习模式、老师管理方式等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往往会迷茫,因此应积极适应新环境,在导师的指导下,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我们的各种社会活动都是以做事为轴线展开的,做事就要勤勤恳恳、开拓创新、尽心尽力、任劳任怨,努力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我们是社会中的人、人群中的人,要光明磊落、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地做人,处理好自己和别人的关系,要尊重自己、了解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可严格要求而不可苛责别人,正确地待人和对己。

其次,我们要善于继承,创新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成就、想法,甚至失败的经验之上发展出来的,要重视继承,尊重前人的成果。此外还要敢为人先,标新立异,敢于提出新思想、新观念,不要怕幼稚、怕不完善,新生事物总是从不完善到逐步发展完善的,重要的在于突破,而突破就是创新。

最后,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依靠个人的努力奋斗,自我奋斗是根本。但是对于我们集体的事情,团结协作是做好各项工作的保证,没有团结协作,共事者工作不协调、相互掣肘,甚至离心离德,是不能很好共同完成的。我们要在强调个人奋斗的同时加强团队精神、同心协力做好各项工作。

三、结论

总之,本科生导师制是新生事物,我们要本着科学的态度,独断探索,逐步完善,从学校到教师,再到学生本人,齐心协力,争取把它变为我们本科生培养机制的一个有益补充,使得我们的本科生具有更好地培养效果,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地实现就业,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建芳,吴文健,满亚辉,等.“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29(1):44-46.

[2]丁林.本科生导师制:意义、困境与出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5):74-77.

第4篇:研究生科研工作计划范文

 

       年度教师发展计划1

 

  过20xx年的努力,在年终工作总结中,我被评为校级骨干教师。为此,我感到高兴和欣慰,一来是自己的努力终于看到了想要的结果;二来感谢学校领导及各老师的指导和协助,为使自己的教学事业更进一步提高,我做出了20xx年教师工作计划:

 

  一、预期目标:

 

  作为校级骨干教师,本学期我要认真贯彻学校新学期学校主要工作计划与教学计划,依据区进修学校教学会议精神,以课改为中心,以科研为导向,注重课堂常规教学,在学习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核心,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空间,张扬学生个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自然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研究,开辟教学改革新领域,进一步让自然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二、分项发展目标:

 

  1、专业技术方面:

 

  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苦练基本功,一专多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承担学校安排的自然课教学任务的`同时开展有关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发展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自然教学的特点。我将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参加观察和实验活动,从中获得知识和锻炼的能力。

 

  在自身素质方面,做到在理论上多学习,实践中多摸索,总结中多讨论、多反思。在学生方面,以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探究能力为重点,辅导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

 

  实验中要加强安全观念,学生实验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操作规程和步骤进行,确保人身和仪器设备不受损害。

 

  2、具体措施:

 

  本学期里阅读两本教育理论的书籍,并写好读后感。

 

  研究一项课题《自然课长期作业的设计与研究》,并写好中途报告。

 

  针对课题研究,上一门自然科学拓展性课程。

 

  本学期12周左右上一节片级公开课,开展与本学科教师的手拉手活动,要有实效,积极进行研讨及反思,共同进步。

 

  在课堂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动脑筋想办法,利用学生爱游戏,好动的特点,创新一些适合学生的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学、会学。

 

  尝试对学生的评价改革。本学期尝试对学生的评价改革,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制定评价表格,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结合学校“学习型团队”的创建工作,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通过自学、集中学、反思、交流、网上论坛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理论和新课标学习,以学导行,以学促教,以学提升个人素质。

 

  应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要灵活、合理使用网上下载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恰如其分的使用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乐学、爱学。

 

  课堂教学做到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加强环境保护教育、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继续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多学习,修完本科学历,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及修养。

 

  以上是我担任骨干教师在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我的计划只是20xx年学校工作计划的一部分,我的一切向学校靠拢。相信在不懈地努力下会使本学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年度教师发展计划2

 

  一、师德方面

 

  (一)向身边的同志学习向身边的一实验老师学习学习他们永不满足的钻研态度;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与时惧进的创新意识;爱生如子的崇高品质;认真踏实的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规范教育行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教师威信。详细了解学校制度,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规范和要求。长期坚持,力求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二)德育方面本学期德育工作以构建魅力德育为目标,以行为习惯养成和法制安全教育为重点,力争通过德育目标的优化,德育内容的细化、德育工作的长抓不懈,从而在德育实效上有所突破,最终能培养出具有我院特色的、让家长和社会满意的魅力学生。

 

  1、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2、发挥我的特长,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去喜欢信息技术,热爱信息技术。

 

  二、教学方面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其次是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追求简洁明了,克服以往教学中存在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研方面

 

  1、积极实施学院教学改革,采取模块化教学方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本学期中,在教学中我将对教材要认真分析,整合个工作流程模块,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认真设计每一节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各种实际操作能力,并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同时争取本年度能有1-2篇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期刊交流或获奖。

 

  2、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从教育科研过程上来看,参与教育科研就是教师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过程。比如,课题的确定、论证,研究的实施,报告的撰写,无不需要广泛地学习多种理论,在这样的主动学习中,教师水平的提高是飞跃式的。这样的教科研活动长期开展下去,可使教师的整体素质都得到提升。在本学期里我将自主寻找与专业教学项目相关的实际问题,制定既有前瞻性和研究水准,又有具体措施的问题解决方案,并认真实施研究方案,以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同时更有利于自己专业课教学。同时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确立课题,作好笔记,及时反思。多读书、多积累,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及文学素养,更好的做好科研工作,及时把自己的文章感悟上传博客。

 

  四、努力争取尽早完成研究生学习学业,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理论知识更加系统和完善。

 

  五、主要措施

 

  1、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不断丰富自己,加强自身建设。

 

  2、请领导、同行多听课、多指导,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年度教师发展计划3

 

  本学期我主要担任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初二11到20班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初三8到14班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的信息学奥赛小组的辅导工作以及学校安排的信息技术方面的日常工作等。同时本学期还有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做一个完整的信息技术课题——初中信息技术基于小组协作竞争环境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为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保证学生的信息学奥赛辅导质量,特做如下计划安排:

 

  一、认真做好备、讲、练、评等常规教学工作,上好每一节课。信息技术课是一门较新的学科,但它的地位却越来越重要。对学生来说,它虽不是主科,但却胜似主科。所以,本学期,我将认真做好备、讲、练、评等常规教学工作,上好每一节课,这是我们的第一任务,也是首要任务。同时,在上好每节课的同时,精心备上几节有特色、有水平的精品备课,既提升自己的备课水平和素养,同时也为做课题做好准备。

 

  本学期初三的信息技术课主要是以下内容:

 

  第一章数字化声音

 

  第1节数字化声音播放

 

  第2节数字化声音录制

 

  第3节数字化声音编辑

 

  第二章数字化视频

 

  第1节数字化视频播放

 

  第2节数字化视频编辑

 

  第3节视频的拍摄与采集

 

  第三章电脑动画初步

 

  第1节走进缤纷的电脑动画世界

 

  第2节逐帧动画

 

  第3节我来当大师——形状补间

 

  第4节我来当大师——动作补间

 

  第5节我来当大师——引导线动画

 

  第四章电脑动画精彩实例

 

  第1节精彩banner

 

  第2节创作片头

 

  第3节音乐贺卡

 

  二、认真钻研教材,探索创新型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发展如此之快,教材的内容往往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别说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教研资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并从中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作为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继续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创新型的开发出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

 

  三、做好学生的信息学奥赛辅导工作。经过开学初的'调查,我们在初一新生中发现了不少在信息技术方面有一定特长的学生。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我们将从这批学生中挑选一批尖子生,对他们进行强化培训。同时,对原有的信息学奥赛小组进行进一步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数据结构和编程水平,为参加今年的noipXX打下基础。以往我校学生参赛的成绩不理想,今年我们将从兴趣爱好小组成员中挑选出几位特别突出的学生,从近三年的noip试题入手,利用上、下午的课间操和音、体、美、微课,按计划开展好培训工作,力争在这次竞赛中获得比较好的成绩,为学校争光。

 

  四、配合学校其他教师和部门,认真完成好学校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以上几点是本人这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我将严格按照计划中所述做好各项工作。若有遗漏及不对的地方,望各位领导和同事指正。

第5篇:研究生科研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 安全管理 队伍建设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进行教学实践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安全关系到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对整个高校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是建设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保障实验室的安全,最为重要的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到位,管理到位是防止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所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多样性、特殊性、综合性、服务性决定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必须要有一支人员稳定、技术过硬、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管理队伍,才能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一、高校实验室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验室特点

高校实验室存在专业涉及面广、进出人员多、层次杂、流动性大、安全资金投入少、缺乏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等特点。尤其是理工科实验室,它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化学试剂使用种类、大功率高温电器、高压容器(含气体钢瓶)、仪器设备及大型精密仪器多;第二,科研实验室以研究生为主,科研项目极为多样化,且涉及到跨学科,另外研究项目本身探索性强,科研研究过程不时改动调整,存在动态可变的危害风险;第三,实验人员更替频繁,成分复杂,学生流动性大,安全背景各异;第四,实验牵涉科研最前沿,且为探索性研究,可能存在未知的危害物质或操作;第五,高校强调学术自由与个人自主,缺乏清晰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架构;第六,高校的扩容、研究项目的拓展等因素导致实验场所分散,管理难度大;第七,师生中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认为严格管理是“没事找事,多此一举”;第八,高校人事聘任制度的改革,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编制大为缩减,一些工作认真、乐于奉献、经验丰富的人员无奈离开了实验岗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室的日常管理;第九,晋职、晋级、考核等关注的是教学和科研的成果,没有将实验室安全列入其中;第十,安全意识淡薄、疏忽大意、违规操作,每年各种大小事故屡有发生。

2.管理体制不完善

(1)职责不明确。各院系、各部门的安全领导小组,在一定程度上偏向于形式,实质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制度不落实。“规章制度”相对已是比较完善,但实施结果却差强人意,在执行过程中成为一纸空谈,被人为地大打折扣。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和奖惩措施,有些“规章制度”只是挂在墙上或是放在抽屉里而已,以致执行力度无法保障,可行性、执行性及成效性微乎其微。

3.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师生安全意识淡薄,抱着只要不出事就行,其它的是“小题大做”或“没事找事”,对于隐患的检查整改有明显的抵触或不作为情绪,甚至有些大牌教授直言不讳地对检查人员说:“你去搞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言下之意就是不要来给我没事找事。对于安全知识教育培训,能躲就躲,寻找各种理由不参加。

二、高校实验室队伍的建设

纵观各类实验室事故,人为因素占据了主要地位。据台湾慈济大学实验室安全卫生教育训练教材介绍,实验室安全事故中由于火灾引起的事故比例仅为2%,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比例却为98%,这说明人在事故的发生和预防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实验室安全工作是实验室众多工作的基础,脱离安全的实验室工作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和艰巨的工作,它需要多方面的支撑以及在实践中不断的改进。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小会常说,大会必讲,日日说,年年说,其重要性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稍有疏忽,轻则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度,重则会威胁到实验人员的人身和生命财产安全。在日常的安全管理中,暴露出一些薄弱的环节,针对安全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仅仅在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方面作出补充、修改和完善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在于要把制度和整改措施落实到位,但落实到位的关键又在于制度的可操作性及人员的执行力度。

由于科学研究的探索性,高校实验室尤其是化学类实验室潜在的高度危险性,及国家日益将环境、健康提上议事日程,这势必迫切需要学校构建一个纵横交错、点面结合的管理队伍体系。

1.组建校级领导团队

为强化校园安全管理的有序性,学校成立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委员会,由分管副校长担任主任,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校区管委会和有关专家组成。根据工作需要,委员会可下设若干专业工作小组。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制定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方针和规划;确定实验室安全工作政策和原则,组织制定实验室安全工作规章制度、责任体系和应急预案;督查和协调解决实验室安全工作中的重要事项;研究提出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的工作计划、建议和经费投入,协调、指导有关部门和专业工作小组落实相关工作。

2.部门或院系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以下简称“实验室处”)作为实验室安全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按照政府主管部门和学校综治委的要求,在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委员会的指导下,组织开展并检查落实做好全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

鉴于实验室安全管理形势依然严峻,针对当前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各直属单位或院系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管理,专门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各学院(系)、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实验室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安排落实各项实验室管理工作,除了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外,还应定期监督检查。

3.利用现有资源,组建实验室安全检查管理队伍

利用现有实验队伍,制订切实有效的工作岗位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明确了实验室主任和实验室公共管理岗位人员的职责,实验室主任掌控各实验室的宏观管理,各所室的实验室管理具体由实验室公共管理岗位人员由负责,并将其列入实验室公共管理岗位人员的年度考核工作。在院系层面的组织架构上,形成了院系主管领导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实验室秘书实验室主任安全联络员及安全检查管理小组各间实验室责任人,从上到下形成一系列的安全管理体系。

4.充分调动研究生参与管理的热情

研究生作为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上每天都在实验室工作学习,对实验室的了解程度和呆在实验室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都超过了教师。由于教师们的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对于实验室安全管理很多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有很多研究生担当着协助教师管理实验室的重任。因此,充分调动起研究生参与管理的热情,行使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职责,是确保实验室安全不可忽视的一股重要力量。

5.实行负责制

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采用分级负责制,实行“学校院系或直属单位研究所直接使用人”的三级责任体系,落实每位实验用房使用者是本房间的直接安全责任人。

三、健全的培训、考核、奖惩制度

实验室安全管理形势依然严峻,重特大事故还时有发生。这些事故反映出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缺陷,相关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完善。针对当前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必要制定专门的教育培训、考核制度,切实推行奖惩制度,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管理,有效减少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1.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师生员工提高安全意识,这是责任所在,但长期以来,高校对师生员工的安全、环保、健康方面的教育培训非常薄弱,目前虽有所重视,可相对于一个学校安全理念的传播、安保文化的传承还仅仅是一个起步。也只有师生员工的意识提高了,在师生中形成了从身边做起,从小做起、从自己做起的理念,把校园安全当作一种文化,学校才有可能向一个更高的目标迈进。

重视安全意识的培养是保证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长期以来,教职工只注重教改、论文、项目等成果的现象非常普遍,忽视甚至是轻视实验室安全的管理和投入。安全意识的培养,首先是要增强教职工的安全意识,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向教职工宣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这样才能培育出具有高度安全意识的学生。

高校可把“实验室安全基础知识教育”设为全校的公共必修课,由于不同学科的实验室有自己安全管理的特性、内容和要求,理工科院系可结合学科、专业的要求增设实验室安全专业必修课,且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学时数、学分等的调整来控制不同学科之间之间涉及实验室安全的差异,不搞一刀切。

2.健全考核体系,推行奖惩制度

在构建一个完善的管理队伍体系的同时,高校应把安保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干部、教职工、学生的年度考核内容,与教职工的岗位聘任、晋职晋级、干部任用、评优评奖挂钩,与学生的评优评奖、学位、毕业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

白做是谁都不愿意的,或者说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工作岗位谁都不会用心去做,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考核体系,很多人或很多时候就会去消极地应付。只要有一个健全的考核体系、合理的激励机制、切实推行奖惩制度,自然而然,师生员工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安保工作中来。

总之,实验室安全工作与学校的教学、科研紧密相连,与学校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每位师生员工应该共同合作,创造一个安全愉快的教学、科研和学习的环境。管理的目的是为学校的教学和研究提供坚强的后盾,所以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安全管理领导队伍,成立一个叫得应、靠得住的安全管理团队,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后备力量,才是高校安保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1] 阮俊,金海萍,李五一,冯建跃. 提高实验室安全与环保工作参与积极性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72-174

[2] 李五一主编. 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概论[M].浙江摄影出版社: 9

[3] 周黎,谷大丰,李五一.高校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9):175-178

[4] 田今朝. 研究生在生物学实验安全工作中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08,(8):58-59

第6篇:研究生科研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创新;护理科研;亚专业;手术室;护理人员

由于我国护理人员对科研的认识不够完善,且科研成果缺乏临床实践。鉴于这种现状,护理人员须打破传统观念,以创新性的思维去发现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而本研究就是根据我院手术室专业的特点划分了专业护理小组,从2014年起开始实施护理科研亚专业小组管理,通过全新的管理模式,培养护士的创新性及临床实践能力。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手术室共168人,文化程度:中专6人占5.3%,大专58人占34.5%,本科102占60.6%,硕士1人占0.5%。根据以上数据,我科本科及以上护士共占60.6%。由于护理本科生为护理事业的主力军,培养其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国家教育部将本科护士的培养为护理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在护理领域中重要目标之一[1]。因此,为更好的发展科室的科研能力及水平,我科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参与科研亚专业小组护士共18人组成,包括1名研究生和17名本科生。

1.2方法

1.2.1划分手术室亚专业。根据医学亚专业的划分,是在传统的一级,二级,三级医学专业分类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亚专业,是医学事业进步的发展,极其有利于对患者疾病的诊治[2]。为促进医护一体化和适应专科发展,再结合手术室的具体情况划分出胃肠肝胆,心胸外科,血管乳腺,口腔整形等十几个亚专业小组。且每个亚专业护理小组由两位主管护师担任组长。①组织低年资护士参与专科医生的探讨和学习,讲授专科知识使小组的护理人员熟练的掌握专业技能。②由专业组长制订关于亚专业临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计划。相关问题的探讨,复杂手术如何配合,如何摆放,业务学习护理查房,科研项目申报和等。1.2.2设置护理科研亚专业小组。为加强对护理科研的组织和管理,保证护理科研得点质量和水平[3]。手术室科研学术小组设置科研亚专业小组。成员们都是从各临床亚专业中选,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熟练,对科研感兴趣的人员。

1.3科研亚专业小组在手术中的应用

1.3.1组织科室科研培训。每月定时以自由讨论的形式开展培训,针对每位护理人员的自身情况,同时结合手术室临床护理工作的特点。开展一对一地培训,重点加强检索文献的能力,科研实践能力,科研设计的能力,处理资料的能力,改文写作的能力和总结及发现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培训[4]。1.3.2开展专题讲座。科室开展每季度一次有关科研组成员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后的专题讲座。每一位参会人员,在会议结束后,将所学内容及相关信息或会议精神等制作成PPT,通过专题讲座来进行传授和交流。1.3.3信息化建设与相关书籍指导。鼓励护理人员与时俱进,特别是现在信息化运用如此便捷的时代,下载手机APP随时学习利用微信,云之家来进行互动探讨。另外科室也订阅了《中华护理杂志》等国内优秀的护理期刊供护理人员在业余时间学习阅读。1.3.4设立科室科研基金。有效的目标管理和激励机制是护士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的驱动力。[4]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期刊后,给予发表期刊的相应补助,并在年终科室评优时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护士提出的改进护理技术或优化流程的方法设立金点子奖。

1.4评价指标

参照肖顺贞[5]主编的《护理研究》制定相关量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理论和实践考核的成绩分均为0到100分,得分越高的表明其科研能力越强。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室护理人员科研能力提高2.2科室科研成果汇报据2014~2015年我科护理人员立4项科研课题,共计58篇,其中包括《护理学杂志》、《中华护理教育》等核心期刊文章8篇。

3讨论

科研亚专业小组促进手术室护理人员科研能力提高。本研究中如表1所示,科研亚专业小组成立后手术室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理论考核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均比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5)提示科研亚专业小组可促进手术室护理人员科研能力提高,据赵梦霞等调查结果显示学历和职称是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6]。而本科室学历本科级以上占60.6%,这也是手术室护理人员科研能力提高的主导因素之一。此外本科室护士和课题立项的数量明显增加,外出学习和参会的人次数也逐渐增多。

4结语

手术室通过设立护理科研亚专业小组,通过各种创新的形式和途径,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引进目标管理和激励机制,使我科的护理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丰硕的成绩。

作者:凌玉洁 单位:四川省人民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李秋芳,王丽丽,张振香,等.本科护理生护理科研状况的调查分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4(1)85-86.

[2]杨小玲,袁丽,熊真真,等.科研亚专业小组在内分泌代谢科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2):126-127.

[3]冯建萍,张萍,严丽洁.创新思维在手术室护理科研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3):22-23.

[4]李晨燕.针对手术室低年资护理人员实施个体化科研能力培训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4):114-115.

第7篇:研究生科研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图书馆工作;教学科研;信息资源;信息服务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图书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配合教学进行专业教育,扩大学生知识面,进行综合教育及对读者利用文献提供方法指导,进行书目教育的基础上,图书馆拓展服务领域,提供个性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新趋向。

一、突出专业特点,搜集多种类型的信息资料

注意搜集与学校发展方向有关的重点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国内核心书刊,并把这部分文献的保障放在重要地位。在信息时代,信息的载体已从以往单一的印刷型转向了多种类型,因此,信息工作已经不能仅限于印刷型文献的搜集,还应包括录音、录像、计算机软盘、光盘等在内的声像资料、电子资料。图书馆适应文献载体多元化发展趋势,积极争取设备资源,开放电子阅览室、声像资料室,注重馆藏书资料的整理,将磁带、光盘等资料有序化,并搭建相应的服务平台,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为教学科研提供更丰富的资料。

1 专业图书的收藏

在图书馆藏书建设中,侧重专业教学资料的收藏和补充,为了保证专业藏书的数量和结构的合理,图书馆在集中购书时,各系根据专业建设和发展,每年制定一个图书采购计划报给图书馆,图书馆再根据资金、购书种类、复本量综合协调制定全年的购书比例计划,然后组织实施。

2 报刊资料的收藏

报刊资料具有出版及时、内容新颖、信息量大等特点,在为教学、科研服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也是图书馆馆藏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期刊订购中,注重收藏参考价值较大的中文核心期刊、人大复印资料、检索性期刊;收藏学生喜欢阅读的有益于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提高素质的优秀期刊。在期刊订购中,我们认真听取系里专业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使期刊收藏能更好地满足教学和科研工作。

3 电子文献的收藏

适应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出版的特点,高校图书馆都采购了电子图书和各种期刊数据库,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重庆维普资源是目前国内比较知名的期刊全文数据库。在数据库的采购和使用中,教师是使用各种电子文献的重要的读者群,因此,图书馆在采购电子文献时,应该十分重视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二、围绕教学实践,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与学校的战略定位有很大关系。合理的馆藏保证,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科研工作支撑,如果仅仅是完成教育任务,那么以中文为主的馆藏就能满足大部分需要。随着创新教育的倡导,围绕教学实践活动,提供多方面的信息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职能拓展的新领域。

1 及时为教学及课余活动的组织者提供情报信息

这种信息,应当有历史的,即各种实践教育活动的源流,也有现实的,即实践教育的现状;即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这种服务,应当对搜集到的资料有归纳、整理,分门别类地概括出特点,梳理出经验教训,有利于有关管理者与组织者开阔视野,继承创新。特别是搜集、整理的国外实践教育宏观情况的信息资料,将影响学校的教育决策,关系实践教育活动能否受到重视,关系教学改革的力度与深度,直接涉及人才培养的质量。要高度重视和注重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积极开展情报调研,定题跟踪服务,以及多种形式的信息编译渠道,提供各种内部信息、动态信息,编写具有一定水平的信息综述、分析报告、专题文摘等。

2 为具体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提供信息

诸如为百科知识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咨询活动、社会调查、学术研讨会、学术沙龙、影视展评等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社团刊物、系报系刊,以及各种简报的编辑,为职业技能素质的培训与考核提供全面的服务。

3 组织好音像制品的采用学习

随着音像资料大量进入高校图书馆,结合学生课余活动的深入开展,应当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积极配合校、系组织学生认真观看音像制品,以深化他们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他们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和掌握,推动其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提高。

4 信息、专题服务

对馆藏文献信息进行主动宣传,包括新书、新刊的专题报道,主动围绕学院的重点专业建设和课题研究,开发馆藏文献,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强化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和手段。积极寻求对外合作服务,争取实现资源共享和联合服务。

5 数据库等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服务

目前,图书馆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和拥有的能力和水平,也是图书馆藏书建设和信息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今后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一个方向,我们应该主动地适应网络信息环境的需要,在观念、技术设备、组织和人员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开展网络信息资源的整理与服务奠定基础。

6 图书馆与各系资料室合作开展信息服务

系资料室对本系课题比较了解,图书馆应该积极地和系资料员进行沟通,掌握各系课题情况,并进一步和课题负责人进行联系,主动开展课题服务,发挥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中心的作用。

三、区分读者对象,全方位分层次提供服务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必须要有一批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同时掌握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和书本式参考工具,并且有良好的与学校发展方向相适应的专业背景的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来从事工作。要从事深层次的信息工作,仅仅具有文献的专业背景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大力度补充相关的专业知识,图书馆的人员配置应该考虑综合化,由文献情报专业背景、现代信息技术专业和各种学科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组成,形成各部分人员的知识融合,加强在职人员的针对性培训,造就一批能与现代化图书馆建设相适应的图书馆馆员,从而提高现代化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

图书馆和各系资料室,既要分工,又要合作,主动积极地共同为实践教育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作为第一层次,高校图书馆应侧重于满足全校各专业共同的需求。作为第二层次,系资料室以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为主要服务对象,则应当着重为所在单位的专业、学科、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提供必要的资料。这一层次的服务,专业特点突出,针对性强,比第一个层次的服务更加专门化。具体举措是:

1 教师参与图书馆藏书建设

各系教师参与选书,能更好地把握本专业的图书出版动态和出版质量等问题,更贴近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不仅使图书馆藏书结构和层次更科学、合理,同时也体现了图书馆为教学服务的思想。

2 为教师利用图书馆提供方便条件、优惠措施

教师是学院办学的核心力量,图书馆应该想方设法地在读者服务工作上向教师倾斜。高校图书馆不仅要设立教师资料室、专题阅览室等,同时要对教师借阅图书的册数、期限都适当地进行增加和延长,以满足教学、科研对文献的需求。尤其是对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特长生、导师等提供更加优惠的借书政策。

四、反映教学成果,建立全校师生教学科研成果专题资料室

第8篇:研究生科研工作计划范文

一、工作性质

1.协调性。办公室是个综合协调部门,协调着学校与学院、学院与学院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协调着学院内部管理者和教职员工、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之间等工作关系。

2.服务性。学院办公室是综合性办事机构,起着上下承接、左右沟通的纽带作用,是科研和教学的后勤服务部门。服务是办公室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无论是日常事务还是阶段工作,都基于服务性质;无论对待上级领导还是基层部门的同志,按照程序,都要提高服务的主动性。

二、工作职责

明确工作职责,发挥服务功能,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关键。认真学习和领会办公室工作要求,明确办公室岗位工作职责,树立为广大教职员工服好务、服务好的意识,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1.明确办公内容,分清主次,做好日常工作。办公室工作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办公室主任和工作人员必须管理好日常性事务,保障学院教学、科研、行政和后勤等顺利开展。按照学校有关部门要求,按时上报各类所需材料,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及时得到落实,如办公室实验室安全检查、日常考勤、参加会议、各类报表、及时提醒领导、各相关教师上报材料等。做好收发和整理文件、信件和传真;做好网站材料的收集整理,会同学校科技管理部门做好网站的建立和维护工作;做好各项会议记录,及时办理和催办有关工作,确保上级文件和领导布置任务的有效落实;做好本科生、研究生的日常教学、考勤和管理、教育和科研通知等工作;做好学术厅、会议室等公共办公区的日常清扫、维护和整理工作,确保其正常发挥功能。按需领取、购买、分发办公用品,做好服务工作。及时做好新调入员工的接待、报到及与有关部门沟通等服务工作。

2.明确细则,提前规划,做好年度工作。协助学院领导统筹安排每年要开展的重要工作和活动。

高效全面传达学校相关政策,做好职称评定工作,维护教职工的权益。协助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做好实验基地、办公区、实验室、研究生工作室的改造装修和电话迁移、网络安装等,不断改善办公条件。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的预算和设备的招标、采购、安装调试及账目报销等工作,做到合理节约使用资金,确保专款专用。做好学院大型会议的组织、资料的准备、会场的布置、专家的接待和会后材料的整理等工作。做好学院的工会工作,按时收缴上交会费,做好各项福利的落实工作,积极倡导教职员工锻炼身体,健康工作。

3.认真做好上级各部门和学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对发生的各种随机性、偶然性事件要及时、灵活、负责处理。

三、工作人员能力要求

1.过硬的政治素养和思想作风。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增强政治敏感性。在工作计划与实施中把握好政治方向,掌握好政治动态和政治方法。办公室工作需要忠诚可靠、清正廉洁、业务精湛的队伍,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是做好工作的保障。

2.服务大局的能力。立足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提高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计划性。树立全局意识,以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对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全盘掌握,对工作重点和主要问题置于全局中考虑,做到思想与全局一致,目标与大局同向,服务与大局同行,才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好事务。办公室工作无小事,必须高度负责地完成每项工作。

3.协同作战的能力。办公室的工作性质决定着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由于分工不同、人员思想不同、利益关系牵扯等多种原因,工作中不可避免出现各种矛盾,只有理顺单位内部各部门的关系,排除干扰,统一各部门的认识和步调,调整和处理好这些关系,避免和减少各种摩擦,办公室人员团结一致,互相配合,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做好办公室各项工作。

4.周到细致的能力。对自己经受的每一项工作都应该认真对待、考虑周全。不但要善于解决问题,而且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5.不断学习的能力。当今社会,不加强学习就无法胜任工作。学习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岗位技能,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拓展思路,提高综合素质。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不懈奋斗,跟上时代步伐,掌握科学理论和现代办公技术;经常学习和借鉴他人经验,才能避免因工作经验缺少而带来的不足或错误,不断总结和吸取自身教训,才能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让工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任小曼,宋士花.高效系部办公室主任的角色定位[J].职业圈,2007(6),43.

第9篇:研究生科研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 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0-0045-03

一、引 言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专业学位中涉及专业最多、招生规模最大的一种学位类型。西安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有着多年的工程硕士培养经验。前有工程硕士、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三个专业学位授予点,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涵盖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电气工程、水利工程、控制工程等17个工程领域。学校长期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为国家装备制造业、水利水电行业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行业科技进步、国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过去,专业学位教育以在职人员不脱产攻读为主。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专业学位教育仅培养在职人员,满足他们在职提高、在岗学习的需要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培养应届本科毕业生,满足他们适应社会发展、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根据教育部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的各项指导意见并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和经验,从2009年开始我校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定位、培养模式进行了多层次的研讨和深入的思考。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学习期限短、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等影响培养质量的不利因素,在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监督保证体系,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制定细则

培养方案的设置应能体现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不仅要符合专业学位培养的实际,还要符合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规律,特别是要体现专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1]我校根据教育部文件的指导精神并结合多年来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该方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设置课程与学分要求、必修环节要求、学位论文要求、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等各个环节均做出了明确规定。

1.培养目标和定位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定位有其自身的特色,因为它的生源特点和培养模式既不同于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也不同于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部在2009年[1]号文中明确指出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职业)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2]根据这一定位并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我校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全日制工程硕士要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要掌握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独立担负工程或管理工作的能力;同时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在研究方向设置上,我校规定要科学、规范、宽窄适度,相对稳定,数量一般不超过6个。所设方向应属于本学科领域,且密切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并能体现我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2.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过去工程硕士多是在职培养,学生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有的是学校组织短期的培训班,学生在学校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学习;或者学校在校外教学点组织学生学习。全日制工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一样采取的都是学生在校全日制学习的培养方式,由学校集中进行管理。因此根据教育部的指导文件,我校规定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进行,三部分内容可以相互交叉。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行学分制,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课程学习要求在校内完成,原则上要求在0.75学年内修完全部课程学分;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专业实践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课程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位论文工作要结合工程实际,论文工作的有效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3.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是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基础。课程学习是获取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课程的设置要在学生已有的基础背景上,既要考虑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又要考虑相关领域的实际需求,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注重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课程设置可以按照职业需求自成体系,同时授课内容还要不断加入该专业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使之更能满足相关行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

我校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参照了学术型硕士的设置框架,分为学位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在课程总学分要求不变的基础上,压缩了理论课的学分,增加了实践环节的学分。课程按一级学科设置,要求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学位课不低于17学分,实践环节5学分。每门课一般为1~3学分,每学分对应16学时。每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原则上不超过8门,专业选修课原则上不超过12门。

在授课方式上,要求学位课一般采用课堂授课的方式进行,选修课可与专业实践相结合。选修课采用教师讲授为主、教师辅导研究生进行研讨或实践为辅的方法进行学习。由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课程要突出应用性,因此可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并具有较好理论水平的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承担部分课程。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核心,它贯穿课程教学和论文工作两个环节。我校的专业实践要求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实习、实践形式可做多种安排,每个学科要制定出专业实践指导方案(大纲),供学生选择。学生撰写实习、实践报告,考核合格,获得相应学分。实践教学可按下列方式实施:①具有特定主题的系列实验课或以实验为主的专题课;②与学科应用技术相关的硬件、软件设计或机构设计;③在本学科实践教学基地或与企业联合建立的实践基地进行工程设计、项目研究等方面的实践教学。

4.论文要求及学位授予

全日制工程硕士论文的特点不同于学术型学位论文,它主要侧重于对研究生工程或管理实践能力、设计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因此论文可以是研究生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并具有一定难度的专题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或实际管理课题,也可以是高质量的调查报告、企业诊断报告或高水平的案例分析报告。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独立担负专门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为将来能够从事技术应用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校学位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审核:①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论文是否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展;③论文中工艺、技术和设计的先进性和可行性;④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学位论文阶段可以根据导师的课题情况,在校或者企事业单位或学生拟就业的企业中完成。应聘请本领域或相近领域具有应用研究经验的专家进行评阅,答辩委员会中应至少有一名来自企业或应用研究部门的同行专家。

学生满足相应的学分要求、完成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撰写且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可以授予相应学科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三、质量监督保障机制

为了确保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我校在招生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导师遴选、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均做了大量工作。

1.生源组织与选拔

生源质量是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但目前由于社会对这一新生事物的认知度还较低,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生源质量整体不高。针对这一状况,我校重点在复试上下功夫。坚持注重能力,把考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复试采取理论基础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及较高理论水平的教授来进行命题,主要考核考生对本领域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设计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从而将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考生选。既保证了生源质量,也为今后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2.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是缺乏具有相当工程背景的师资队伍,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是保证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3]为了确保优良的课程教学质量,我校要求各专业学院选择实践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授课质量高的教师作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授课教师。授课教师必须具有专业实践经验和高级专业技术职称;除部分基础课外,其他课程均由具有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担任。为了增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背景,提高教师的应用技术水平,我校同时还挑选一批综合素质高、学习和实践能力强、培养潜力大的中青年教师走进企业,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通过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将行业的新技术、新标准不断引入相应学科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我校聘请了一批在企事业单位中有着丰富工程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课程授课教师和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定期邀请他们来校为学生授课,同时负责学生在企业实践锻炼和完成论文研究期间的合作指导工作;并大力引进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专业人才从事专业学位教育,构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从而最终形成本校授课教师、企业授课专家、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的多方位、高水平师资团队。

3.校内外导师遴选与职责

导师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是把握培养质量的主体。我校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很多研究生导师承担着纵、横向科研课题,具备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良好条件。全日制工程硕士采用的是校企联合的双导师负责制,校内外导师的职责分工各有不同。校内导师为主导师,我校要求担任全日制工程硕士导师的教师必须具有高级职称,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工作经验且在硕士学位授权学科领域内有明确且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承担着重要的科研任务;已取得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或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具有完成研究生培养工作所需的研究经费。校外导师为副导师,应从与我校具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工程实践单位选聘,具有高级职称并与我校相关专业学位硕士授权领域有科研合作经历。取得了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有在研的科研项目和充足的科研经费,能提供全日制工程硕士在学期间的科研费用和学校规定的生活补助。研究生在进行毕业论文期间,能为研究生提供必要的工作、食宿条件和一定的科研补助。在校内有明确且较固定的合作导师。

校内导师的职责是参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制订,负责拟定所指导学生的个人培养计划,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确定课题方向,组织并审查学生的论文选题报告,制定切实可行的论文工作计划,指导科研论文工作,定期检查,严格保证培养计划的执行和完成。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全日制工程硕士在工程技术实践与工程管理实践活动中能力的培养,论文选题与学位论文部分的指导等。他们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指导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建立校院二级管理体系

完善的管理体系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实施的保证。我校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和专门化三个主要特征。

系统性是指有系统的管理思路与管理机构,建立了系统规范的管理网络,并且贯穿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管理、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等各个环节;针对性是指根据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特殊规律,目的明确地、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与服务;专门化是指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管理由专门的机构与专职的人员负责,建立有专门的管理制度与程序。

校研究生学院负责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招生、教学管理以及学位授予等环节的实施与质量监控。各专业学院具体负责全日制工程硕士导师的配备、工程实践以及学位论文答辩等工作。校研究生学院的培养办公室负责全日制工程硕士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各项培养工作的具体实施。日常管理工作由各专业学院主管院长负责,重要的问题由各专业学院院长办公会议研究确定,重大问题报研究生学院及主管校长批准。

学校设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相关学院成立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督导组,协助相关部门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监督,实施全方位的过程管理和考核。

5.学位论文阶段

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是关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前者属于共性要求,后者注重个性培养。在论文标准上,对于全日制工程硕士要有自己的规格、特点,不能照搬工学硕士的学位论文标准。[4]为了加强论文质量的考核和评价,我校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论文选题由同行专家组成开题评审小组从论文选题的意义、工作量、技术难度和实用性等方面进行把关,强调学位论文研究成果的实际工程价值,力争解决企业存在的技术改造、产品提升等实际问题,从而保证选题的质量。在完成学位论文后,研究生学院对学位申请进行严格审核,对学位论文进行“双盲”评审。在论文答辩阶段,聘请2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评阅学位论文,而且至少要有1名来自企业的同行专家担任答辩委员会的成员。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由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开会审议,通过后方能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6.实习基地建设

工程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高质量的工程实践是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科学发展的生命线。如果工程实践环节缺失,工程硕士教育也就失去了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特色;如果工程实践没有有效落实,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就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工程人才。[5]由于我校多年来坚持“严谨的治学作风、严肃的教学态度、严格的培养管理”的优良传统,培养了大批专业基础扎实、应用能力突出的毕业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很多杰出的校友走上了领导岗位。学校通过校友办公室与全国各地的校友密切联系,通过校友的大力协助,学校与东方电气等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联合培养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等多个方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建设实践实习培养基地。企业在教学条件、教学设备、管理模式及部分专业课教师的选聘等方面提供帮助;学校则为企业提供参与项目合作,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管理模式的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了校企双方各自在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优势。

四、结束语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出现改变了长期单一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研究生综合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实现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其内在的教育规律,不断改进和完善各个培养环节,通过优化培养过程,创新培养方式和教学方法,为我国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使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能够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虞翔.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阶段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高职研究,2011(05):200~201

2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

3 丁雪梅等.实施分类培养 构建应用型人才质量保证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