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废物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3(c)-120-02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1-2]。医疗废物中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传播疾病[3]。为规范对医疗废物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国务院和卫生部先后颁布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使医疗废物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我院在医疗废物管理方面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具体做法如下:
1 成立组织,建章立制
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定,以及上级行政部门的要求,我院建立了由法人为第一责任人,由业务分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及主要临床、医技科室主任组成的医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院长任组长,并相继制订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处置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管理登记制度、职业安全防护具体措施、医疗废物院内转运程序、医疗废物应急预案、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等,使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 加强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2.1 医护人员的培训
为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全院职工进行医疗废物相关知识的培训,如《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场所要求及处置过程中的安全防护知识,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的紧急处理措施等,积极宣传医疗废物的危害及相关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危害的认识,使他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处置工作[4-6],并将此项培训列入新职工岗前培训的常规内容,我们还把培训内容以院感通讯的形式下发到全院各科室,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进行再学习,进一步强化意识。
2.2 保洁人员的培训
大部分保洁人员文化水平低,不懂得医院感染的知识,对医疗废物的危害性不了解,必须注重和加大培训和考核力度。定期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知识、医疗废物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医疗废物的危害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明确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要求他们熟练掌握和熟记医疗废物的收集、分类、包装、运送、贮存、处置等过程中的各项规定要求,指派专人对保洁人员的工作进行示范指导,并对每日医疗废物管理进行检查监督,严格做到医疗垃圾分类放置,及时清运。在培训之后,每月对保洁员进行一次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医疗废物管理流程的考试,并将考核的结果记录在案,与经济效益挂钩,使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措施得力、监管到位、奖罚分明。
3 加强管理,狠抓落实
3.1 分类管理
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实行医疗废物分类管理。首先,生活垃圾要与医疗废物分别放置在不同颜色的塑料袋内,不得将医疗废物混装生活垃圾中。医疗废物按感染性、损伤性、化学性、病理性和药物性5类分别处理,并放在指定污染区内。损伤性废物应放在防刺破、防渗漏的黄色专用锐器盒内;感染性废物放在有医疗废物专用标识的黄色包装袋内,严密封口,注明科室、时间、废物种类等;化学性废物应交由专门的机构处理;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药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3.2 严格交接班登记
暂存处专职人员应携带医疗废物登记本与科室人员进行登记。登记时应如实记录废物来源、种类、数量或重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等并有双方签名,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3.3 职业安全防护
凡从事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人员均存在被感染的危险,应严格执行正确操作规程。专职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橡胶手套、防水围裙、防护眼镜、雨鞋等;上岗前体检,建立专职人员健康档案,同时进行乙肝疫苗注射等免疫接种。
3.4 暂存地管理
专职人员每天运送医疗废物后,在贮存地对运送工具用1 0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后备用,集中贮存地的收集箱、地面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冲洗,贮存地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并有防蝇的纱窗,平时由专职人员上锁封闭,严防儿童及拾荒人员进入。
4 加强监督检查
为了使医疗废物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医院将医疗废物管理纳入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检查的范围,由医院感染科每月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对全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处置、登记等情况及安全防护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有违规现象将给予扣分,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通过检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协调、整改,确保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顺利实施,有效地避免了由此引发的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S].2003:6-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S].2003:10-11.
[3]周海波,周海鸥.医疗废弃物的处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6):194.
[4]马建雄,吉水.农村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3):131.
[5]肖西平,张建莉,黄利虹,等.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8):914-915.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区域内获得感染性疾病,感染对象主要包括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物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中存在管理制度待改善、人员参与意识淡薄以及监督体系有效性不足等问题,因此把握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在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并采取具体措施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有助于防止疾病传播且有利于保护环境,从而促使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促进人体保持健康的目标。
1.建立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以提供有利条件
依据我国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该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需要切实履行职责[1]。本院则可按照法律规定成立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小组,具体表现有:以本院院长为第一责任人,具体医疗废物管理事宜由分管院长负责,其他相关科室主任则协助管理。通过成立专门医疗废物管理的工作领导小组,有助于检查、督促和落实本单位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从而有效防止因医疗废物导致的传染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2.注重医疗废物管理具体环节以保证效果
2.1 医疗废物分类管理
医疗废物按照我国《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制定标准,可分为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和化学性五大类别[2]。针对实际医疗废物管理存在的分类收集把关不严问题,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然后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容器内,且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和容器应当明显标注警示标识或相关说明。通过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中分类收集环节的控制,能够从疾病传染源方面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2.2 医疗废物贮存管理
针对实际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贮存环节不规范问题,医疗卫生机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暂时贮存医疗废物的设施场所,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且暂时贮存时间不应超过两天,以防止废物污染环境造成传染病毒扩散[3]。另外医疗废物的暂贮设施应该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等场所,而且应当设置显著警示标志并定期进行清洁与消毒,以便能够从传染途径角度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2.3 医疗废物运输管理
医疗废物的运输管理流程应当遵循我国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需使用有明显医疗废物标志的专用车辆,以符合防渗漏、防遗撒及其他环境保护和卫生要求。专用车辆运送医疗废物结束后,应该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场所内进行及时消毒与清洁,且不能运送其他物品,以避免医院感染事故的发生。
2.4 医疗废物人员管理
针对部分医疗人员对医疗废物危险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以便提高对医疗废物危险性的意识,并增强
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责任感,有利于促进全体医务人员参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以便预防医疗机构内部感染,从而为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3.强化医疗废物管理监督机制以提升质量
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系统复杂,易出现推脱责任等现象。因而工作领导小组应将医疗废物管理纳入医院各科室甚至各医务人员个人的综合绩效考核目标体系中,并定时定期向全院公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同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则应推行岗位责任制,以便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对医疗废物管理过程予以跟进。通过强化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监督机制,可以有效落实管理人员职责和医疗废物管理问题,切实改善医疗废物传染状况,进而有益于医疗卫生机构顺利推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医疗废物管理属于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医疗卫生机构有效控制疾病传染源、减少传染疾病传播途径,从而降低t院感染率,保证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而医疗卫生机构首先应该明确医疗废物管理的积极作用,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查找医疗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接着从建立健全工作领导小组、注重医疗废物管理中分类与贮存、运输与人员的管理以及强化监督机制等医疗废物管理具体环节出发,优化医疗废物管理体系并促进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魏道琼,向钱,周忠华.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在医疗废物管理中的作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12(23):1495-1496.
[2]陈建萍.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7(22):3822-3823.
[3]杨明,郭蕾.护理部在医院医疗废物管理中的作用[J].医疗装备,2014,9(34):79
【关键词】医疗废物;管理
【中图分类号】R8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286-01
1 加强领导,健全制度
我院成立了由院长负总责,行政副院长具体负责,后勤科管理,控感科监督,各科建立控感小组的医疗废物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制定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暂存、交接、消毒、安全防护、应急预案、事故报告等制度,形成规范的收集工作流程,做到有章可循,责任明确。
2 专人专线,密闭运送
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我院将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分别用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包装物或容器物盛装封闭,病理性废物防腐处理后用黄色包装物盛装封闭。每天由专人收集,分类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密闭的容器内,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暂时储存地点,并与废物产生地点负责人进行废物交接登记并签名,登记材料保存三年。
3 规范暂存,严格管理
我院在后院空旷地带建立了暂时储存处,袋装的医疗废物装入暂时储存室内的集装箱内,严禁露天存放。储存室封闭,有工人专人管理,不准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并定期投放防鼠药、防蚊蝇、防蟑螂。室内集装箱防渗漏和防雨水冲刷。室外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室内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严格管理。
4 加强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每年制定计划,对医护人员、实习、新上岗人员及保洁人员进行培训,尤其是教育医护人员提高职业暴露的防范意识,使受训人员充分认识到按操作规范进行临床处置和操作是最好的防范,要求全体人员掌握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对医疗废物回收专人上岗前进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护知识的强化培训,确实保护好自己,预防医院感染。
5 加强监督 做好安全防护
定期进行终末消毒,防止病原菌的扩散。暂时储存处及区域每日用 0.1-0.2 %的含氯消毒剂对墙壁、地面或物体表面喷洒或拖地消毒一次。及时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规定各科室不许私自出售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如发现加倍处罚。每月感染管理科对卫生安全防护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汇报,对执行不好的科室及部门根据情况给予处罚。
6 制定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
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救治,进行体格检查,防治传染疾病。在收集转运医疗废物当中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溢出、散落时,转运人员立即向医院应急事故小组报告,感染管理科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程度,尽快对泄漏扩散现场进行处理,尽量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现场其他人员和环境的影响,迅速收集、清理和消毒,无害化处理泄漏、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必要时封锁污染区,以防扩大污染。
7 管理到位,成效显著
1 手术室医疗废物管理的缺陷
1.1 医疗废物分类不清 按卫生部文件规定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化学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5类。根据这些类别规定了相应的分装方法如利器回收盒,黄色、黑色塑料包装袋等。在实施期间,部分工作人员分类概念混乱,对分装的要求不清,造成各类医疗废物相互混淆失去了分类的意义。
1.2 未重视医疗废物的分类 由于手术室工作量大,工作持续时间较长,部分手术室医生护士比较难以适应医疗废物的分类放置,甚至不重视医疗废物的分类,觉得比较麻烦,尤其是手术结束时,对产生的医疗废物随处丢弃,不按要求分类放置,过分的依赖手术室工人。
1.3 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 在手术室的非限制区设有生活垃圾桶,在就餐或休息的时候,部分医护人员将口罩、帽子、纱布等一次性医疗用品与废弃的用物、食物等混装。在运送垃圾时,手术室工人贵任心不强,未及时将生活垃圾与医疗废物分开。
1.4 回收不及时超时存放 当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较多因装满袋而外滋在地板上,手术室工人工作不到位,没有及时更换包装袋,使医疗废物在区域内泛滥,导致相互污染。部分手术室工人为避免包装袋浪费和减少工作的烦琐,对医疗废物较少的手术间内的包装袋不予更换,只是将少的医疗废物往多的袋里装,或2-3天也不更换利器回收盒,严重违反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暂时贮存不超过2天的时限,给致病菌的滋生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1.5 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部分手术室医生护士不重视安全防护,在进行医疗废物分类管理时不执行必要的防护措施,而被针或刀片、玻璃刺伤。手术室工人在清理手术间时,用手往下按压装满医疗废物的塑料袋,以致于被混装的利器刺伤;在清理废物时将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塑料用品卖给收购人员,以致于回流到医疗机构或个体商贩将其重新压模成型制成别的物品,给公众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存在着法律纠纷。
2 管理对策
2.1 健全规章制度 科室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交接制度、岗位责任制、安全防护措施、督察员职责、医疗废物应急处理预案等。做到医疗废物管理各环节有章可循,逐项落实到人并严格执行。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2.2 加强培训 定期考核手术室所有工作人员均应知晓医疗废物的相关文件和法规,护士长将医疗废物的危害性、如何分类处理和收集医疗废物、具体实施办法让科室人人皆知,并互相监督。科室组织学习、考核医疗废物分类细则及相关规章制度。采取问卷的形式了解手术室护士关于利器防护的相关知识,针对个人不足加强教育。建立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示范手术间,采用固定规格的利器回收盒及分装桶,桶内套上印有国家颁布医疗废物警示图形标识的包装袋,做好分类标志,组织手术室全体医生护士来观摩学习,达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
2.3 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 按使用量定基数准备好专用包装袋、利器回收盒,以针对包装袋短缺,防护不到位等情况。各手术间分装桶数量规格统一,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袋、盒的外表应有醒目的警示标识,并系中文标签.标签的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的手术间、日期及需要特别说明的情况,在运送医疗废物前,应当检查包装袋的封口是否符合要求,运送时要防止医疗废物的流失、泄露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严禁在非贮存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将医疗废物混人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医护人员还应掌握职业安全防护知识,预防医疗废物刺伤的措施及发生后的处理,制定医疗废物紧急处理预案,以减少对医护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2.4 建立督察小组 由科护士长、总务护士、院感监控医生护士组成的督察小组,每天负责督察手术室医护人员在行使医疗行为时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置是否按规定执行。如发现缺陷,与岗位责任人分析原因,令其立即纠正。检查是否存在生活垃圾与医疗废物混淆或其他违规现象,有无隔夜医疗废物,集中暂存地的管理情况。
医疗废物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和影响环境的特殊污染源,其处理是否得当,是衡量医院感染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检验科是处理各种检验标本的部门,是医院病源微生物重点聚集地。因此,加强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是防止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1 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现状
1.1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不健全 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贮存不规范,没有实现分类收集,没有专用包装物和容器,没有专用运输车辆,运输中的污染现象不能完全避免。
1.2对医疗废物处置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由于医院医疗工作繁重,很少有时间对检验人员进行医疗废物收集、运送等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检验人员对医疗废物处置管理不善带来的严重后果认识不够。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分类不清,存在混放现象。检验人员环保意识不强,存在麻痹思想,认识不到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
1.3收集及运送不合要求 收集医疗垃圾的包装物的颜色和规格各异,只用普通的包装袋包装及运送医疗垃圾,包装袋破损而达不到防渗漏、防遗撒的要求;没有专用车运送医疗废物,运送工具简陋,运送工具使用后未及时清洁和消毒。
1.4登记不完善大部分医院医疗废物处置登记内容不全面、不规范、过于简单,不能全面反映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责任人等。
2 对策
2.1健全组织机构,明确任务医院成立了以分管院长为组长,由医疗、护理、总务、医院感染管理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检验科成立管理小组,由科主任及检验人员组成,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实行分级目标管理,层层负责,责任到人。
2.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认真贯彻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及上级相关配套文件。制定出一系列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如医疗废物的收集、交接登记、转运、储存以及培训考核等多项规章制度及发生医疗废物流失等意外事故时的应急措施,使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2.3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认识应用多种方式对检验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如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等法规法律、相关专业知识和安全防护知识等装订成册分发到科室,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验科人员认真学习,增强依法执业意识,严格操作规程,按规定做好医疗废物从产生到收集、转运、储存的全过程管理,杜绝医疗废物流失、泄露和扩散。对进修生、实习生、新上岗人员则将医疗废物处理知识列入医院岗前培训的内容,入科前由科主任就废物处理相关知识再强化培训一次,并将其在医疗废物处理工作方面的表现作为业务考核的内容之一。
2.4实行医疗废物全程、规范管理
2.4.1医疗废物严格分类管理分类收集工作应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要求,将感染性废物、操作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进行分类收集;按《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医院感染管理科为科室配置了小锐器盒、大锐器盒、大、小规格的医疗废物袋,及时分类收集置放医疗废物。
2.4.2专人定时下科室回收医院专门聘用院内医疗废物收集专职人员。每天上、下午到科室去收集医疗废物各一次,并及时运送到医院医疗废物暂存处。
2.4.3固定院内运送线路院内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固定专门的运送线路,运送医疗废物的线路与检验人员行走线路严格分开,严禁运送医疗废物时与检验人员有接触,运送人员在运送途中应注意防止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造成病原菌传播,污染环境。
2.4.4严格交接登记手续 交接登记手续是院内医疗废物收集专职人员每日每次与检验科进行交接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数量、交接时间、去向、经办人签名。
2.4.5运送工具的清洁消毒每日收集工作结束后,运送人员要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
关键词:医疗机构;医疗废物
同心县属国定贫困县,尚未建有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设施,各医疗卫生机构自行处理。为了解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理状况,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公众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危害,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2010年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专项监督检查的要求,对全县37所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检查对象医疗卫生机构共37所,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4所,乡镇卫生院10所,民营医院3所,个体诊所20所。
1.2检查内容与方法采用现场查看、查阅资料与现场询问相结合的方法,根据2010年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专项监督检查表规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实行分类收集、使用专用包装物及容器、医疗废物记录、医疗废物贮存设施(位置、警示标示、防鼠防盗、消毒、上下水、通风)是否符合规定、个人防护等项目逐项登记,统计分析。
2结果
2.1组织机构及应急工作预案37所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医疗废物管理组织领导机构20所,占54.1%,县级机构最高为100.0%,个体诊所最低为20.0%;制定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13所,占35.1%,县级机构最高为75.0%,个体诊所最低为20.0%;具体详见表1。
转贴于
2.2分类收集、使用专用包装物及容器和医疗废物记录实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的医疗卫生机构7所,占总数的18.9%,10所乡镇医院均没实行;10.8%的医疗卫生机构使用专用包装及容器收集医疗废物,为3所县级机构和1所民营医院;37所医疗卫生机构均对医疗废物收集实行了登记记录;具体详见表1。
2.3医疗废物贮存设施及个人防护有1所县级医疗机构有符合规定的医疗废物暂存设施,占总数的2.7%,16所医疗卫生机构为当日收集当日焚烧,20所个体诊所当日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一起交给环卫处理,36所医疗机构没有对感染性废物进行消毒;4所医疗机构配备有个人防护装备,占总数的10.8%,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预防接种的医疗机构为0。全县37所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理合格数为0。见表1。
3讨论与建议3.1理顺管理体制,强化依法监督,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守法管理的意识全县37所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理合格率为0,组织机构和应急预案建立率也仅为54.1%和35.1%,其它工作落实比率除登记记录为100.0%外,均较低,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民营医院部分工作落实率为0。一方面反映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只限于表面,另一方面反映出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工作没有全面落实。根据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实施监督”[1],目前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管办不分、民营机构许可与卫生监督管理分离、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监督的卫生管理体制,给同属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卫生监督机构开展对医疗卫生机构依法监督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制约,同时行政管理机制不健全,受社会各方面的干扰,执法缺乏公正,各种权力主体为局部利益干扰法律实施时有发生[2],加之环保执法的缺失,由此出现了上述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工作不落实,监督机构执法工作不到位的局面。对此笔者建议,加大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加速实施医疗卫生机构管办分离;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基本原则实施卫生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卫生监督执法与行政机关合二为一,责权统一的卫生监督管理体制,加强卫生监督与环保执法的密切配合,全面强化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监督管理,对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决不姑息,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守法管理的意识。
3.2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推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全员责任管理制本次调查反映出医疗废物处理工作在实行分类收集、使用专用包装物及容器、医疗废物贮存设施、个人防护等方面,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均不到位,有的甚至没有落实,特别是做为全县医疗卫生主体的公立机构,医疗废物处理工作严重滞后。出现这种状况一是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垃圾的处置从技术上、处理成本上考虑多一些,而对依法处理认识不足[3],管理乏力;再者医护人员医疗废物处理知识欠缺,责任感缺失,造成工作落实不到位。对此提出以下建议:①实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法人分级管理责任制,卫生行政部门应将其与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者职称评定、绩效工资、职务认定以及相应的行政、经济处罚相结合;与民营医疗机构许可、校验相结合,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提高对医疗废物处理的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②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医疗废物处理相应法律、法规、规范的培训,既利于专业技术人员自身的保护,也有利于提高其遵守相关法律规范的意识,并通过实行全员分级负责制的实施,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提高医疗废物处理的工作水平。
3.3实行分类管理,连片集中处置,促进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理规范化全县只有1所县级机构建有医疗废物专用焚烧炉,其它均为自制简易焚烧设施。20所个体诊所因经营场所临街设置,受场所限制,无法焚烧而直接与城市生活垃圾一起倾倒,个别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减少成本,也有类似现象。鉴于此,全县医疗废物的收集与焚烧应结合同心实际实行分类管理,按照“产生者付费、就近处置、存储警示、密闭运输、集中处理处置”的原则,实行连片集中处理的办法,对县城25所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由设置专用焚烧设施的医疗机构统一回收焚烧,在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的同时,有效消除了医疗废物流失造成的公众健康安全隐患;乡镇卫生院加强土炉改造提高焚烧效果。
在解决了医疗废物末端处理设施和最终去向后,对全县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将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手术间;无菌台;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规范管理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1]。手术室担负着常规手术和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工作,每天产生大量的医疗废物,如管理不当,不仅增加院内感染的机会,而且极易造成环境污染甚至造成疾病传播,后果不堪设想[2]。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在护理服务过程中直接接触医疗废物,是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分类收集的首要环节[3]。手术室器械护士在手术配合过程中,直接接触术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因此,做好无菌台上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尤为重要。我院手术室从2011年1月起对无菌台上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有效的收集管理,通过1年的临床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手术护士32名,保洁员10名。设有手术间12个。2011年手术量11094例,接台7163例。
1.2 方法
1.2.1 传统方法(对照组) 器械护士在手术配合中,将术中产生的医疗废物投放至“目标筐”中。
1.2.2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在我院手术室12个手术间无菌台上实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实验组)。即:器械护士洗手上手术台后,将手术台上产生的医疗废物在无菌台上分类收集,术毕将各类医疗废物分类汇集。
1.2.2.1 物品准备 无菌台上除常规物品外,另外再加无菌收集盆、无菌弯盘、无菌废物收集袋各一个;手术台下,由巡回护士准备平面距无菌器械桌台面30cm左右高度的圆凳,放置于手术床尾部备用。
1.2.2.2 物品放置 器械护士洗手上手术台后,将无菌收集盆传递给巡回护士并置于手术床尾部圆凳上面,收集除损伤性废物以外需要清点的医疗废物如新纱布,纱布垫等;无菌弯盘固定于器械台的左下角,专门收集手术台上产生的一切损伤性废物如安瓶、注射针头、头皮针、输液器针头、手术刀片、一切缝针等;无菌废物收集袋粘贴于手术床尾部器械托盘尾缘,用于收集除锐器以外的非清点物品。如残余丝线、一次性物品的内包装等。
1.2.2.3 术毕分类汇集 术毕各类废物分类汇集。无菌收集盆内的纱布,纱垫等清点无误后汇集于无菌台上无菌废物收集袋内,双胶带扎紧封口汇集于手术间的感染性废物容器内;无菌器械台上盆内的液体倒入手术间污水桶内,注意倒时位置要低,防止液体飞溅对手术间二次污染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无菌台上无菌弯盘内收集的损伤性废物清点无误后随同器械一并带出手术间,集中汇集于器械暂存室处的锐器盒内。2 结 果
2.1 两种不同方法废物管理的手术切口感染率、外科医院感染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锐器伤)的比较,见下表。
手术切口感染率 外科医院感染率 锐器伤发生率/例
对照组 (2010 年 ) 19% 10% 56%(19)
实验组 (2011 年 ) 16.5% 8.9% 7%(3)
2.2 两种不同方法废物管理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保洁员的满意度调查,见下表。
手术医生 麻醉医生 保洁员
对照组 69% 70% 65%
实验组 95% 98% 100%
3 讨 论
3.1 规范无菌台上医疗废物管理,保证地面的干净整洁,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手术室环境清洁,是感染控制的重要因素,随时保持手术间各处地面的清洁而不被污染,尤为重要[4]。手术间无菌台上产生的医疗废物传统投放于地面收集桶、收集盆内。传统方法由于投放时“目标筐”距离过长,投放物极易偏离目标,既避免医疗垃圾的混放,还造成地面二次污染或液体飞溅,影响手术间的干净整洁,增加了职业暴露的可能性。废物收集袋应放于距器械桌台面30cm左右高度的无菌盆,避免了医疗废物投放于地面的可能性,杜绝了地面的二次污染和大大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由表1可以看出2011年1月规范无菌台上医疗废物管理后,手术后切口感染率和外科医院感染率下降。
3.2 规范无菌台上医疗废物管理,减少了医务人员的针刺伤率,防止了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医疗废物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传播疾病,各种污染针头刺伤是医院内传播乙肝、丙肝等的重要途径[5]。通过规范无菌台上医疗废物管理,避免了锐利废弃物混放,减少护理人员在操作中,保洁人员在处理垃圾时锐利废弃物刺伤事件的发生,防止了感染性疾病的传播。
3.3 规范无菌台上医疗废物管理,优化了手术间的保洁流程。规范无菌台上医疗废物管理,通过取消不必要的工作环节进行了流程优化。杜绝了术中巡回护士随时清理手术间,处理地面的碘、血迹等。术毕将收集的医疗废物分类汇集,缩短了保洁员的保洁时间,为接台手术的手术团队赢得了宝贵时间。
3.4 规范无菌台上医疗废物管理,提高了手术团队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手术间的利用率。手术室是医院外科的运转枢纽,承担全院临床科室的手术任务,在手术间有限,手术量不断攀升的情况下,使保洁工作用最少的时间去获得最佳的效益。提高了手术团队人员的工作效率,确保了手术间的利用率。实施无菌台上废物规范化管理后,对50名手术医生、15名麻醉医生、10名保洁员,满意度分别为95%、98%、100%,均较传统方法提高明显。
3.5 规范无菌台上医疗废物管理,树立了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是对客观存在或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的过程[6]。在可能出现的偏差前采取干预措施,遇见性的把损失降低到最小。无菌台上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术毕各类废物清点无误后分类汇集,每台手术之间做到了物品清点、带出、环环相扣,避免了前一台手术的物品在手术间的残留,防止接台手术物品的清点扰,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安全。
3.6 规范无菌台上医疗废物管理,提高了手术团队人员对医疗废物规范性投放的依从性。护理人员对医疗废物的态度和知晓率,直接影响分类行为的依从性[7]。我们通过幻灯片、晨会、业务学习等形式对全科人员以及保洁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相关法律、专业技术、安全防护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增强了无菌台上器械护士的责任感,养成了良好的医疗废物投放习惯。提高了手术团队人员对手术间医疗废物规范性投放的依从性,避免了各类医疗垃圾的混放。4 小 结
实行无菌台上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后,无菌台上医疗废物收置有序,手术间干净整洁,减少了医疗废物在手术间的二次污染,防止了污染扩散。避免了各类医疗垃圾的混放,明显减少了医务人员的锐器伤率,防止了感染性疾病的传播。优化了手术间的保洁流程,提高了手术团队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手术间的利用率。手术医生、麻醉医生、保洁员,满意度大为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术中一次性物品使用的大量增加,无菌台上产生的医疗废物相应增多,传统的收集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手术的需求,无菌台上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是降低手术室医院感染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S],2003.
[2] 陈有霞.手术室医疗废物管理[J].黑龙江医学,2009,33(10):796-798.
[3] 米光丽,唐彦,柳萍.379名护士针刺伤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8):1136-1137.
[4] 朱丹,周力.手术室护理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0-116.
[5] 王文兰,郑红丽.临床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依从性的调查分析[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11):718-720.
【关键词】护理;医疗废物;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25―01
随着《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颁布与实施,对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部分[1]。医疗废物中存在含有传染性病菌、病毒、化学污染及放射性有害物资,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在病区护理人员是接触医疗废物主要者,护士如何对医疗废物做好科学、有效的管理,防止污染物扩散和疾病传播,保护环境,做好自身安全防护,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加强病区护理人员对医疗废物中的有效管理,规范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处理工作流程和要求,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强化细节管理,建立医疗废物管理网络
1.1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结合本病区自身特点,完善普外科病区感染控制的质量管理工作,做好病区特殊性医疗废物收集、存放、处理工作流程。
1.2 建立病区三级护理质控管理体系,实行责任护士护理组长护士长的质控小组三级管理网络,负责病区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做到层层管理,责任到人。
1.3 病区设立感染控制专责护士一名,定期到病房巡回检查医疗废物处理情况,废物是否分类放置,有无混放或乱放,消毒液配比的浓度是否正确,紫外线空气消毒等等。及时与病房护士长沟通,采取有效解决的办法。通过强化细节管理,落实监督检查,做到层层把关。
1.4 医院感染管理科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到各病房、处置室、治疗室、污物间等检查医疗废物的处理情况。检查结果当场反馈,每月将综合质量分数报医院管理部门,对存在问题的部门及时制定整改措施,确保了病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使其走上正规化的管理轨道。
2 加强各级护理人员培训
2.1为了强化各级护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参与意识。由病区护士长、感控护士负责各层级护士培训,主要学习医疗废物管理基本知识,掌握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理工作方法和操作程序、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以及紧急处理措施。
2.2新任护士、进修、实习护士:实行岗前培训,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到法律法规的学习和了解,由浅入深,在思想认识到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新入职护士执行医疗废物分类的依从性,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培训后进行考核,成绩合格者方能上岗。
2.3岗位护士培训:护士长针对医院感染或护理人员医用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薄弱环节,对护士采取分批培训,现场指导,使护理人员明确医疗废物管理的责任与义务,将控制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变成自觉的行为。
2.4骨干培训:主要采取送出去的办法,参加国内医院感染专业委员会、市护理学会举办的培训班,了解新动态、新技术,并以此来指导实际工作。
3 医疗废物的分类与处理程序
3.1 统一标识,规范管理:为了使病区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统一、标准化,对病区处置室的污物处理进行了规范管理、制作了统一的标识,如“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生活垃圾”、“输液瓶”等。治疗废物分类收集,固定位置、固定容器,加盖密闭存放,有效杜绝了医疗废物与其他废物的混放现象。
3.2 病区医疗废物的收集: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分别装在专用黄色和黑色塑料袋中,不得混放或随意丢弃,严禁医用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中。(1)护理单元收治的隔离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置于内套有2层黄色垃圾袋内,及时密封。(2)抽血、静脉注射或加细胞毒性药后不必分离针头,直接置于锐器盒。(3)当医疗废物收集达到包装袋的3/4时,袋口进行有效封扎,防止泄露和遗撒。
3.3 病区医疗废物的运送:运送病区医疗废物指定专人,定时、定路线收集运送,各病区与医疗废物收集人应建立医疗废物种类、数量、交接时间、交接人签名登记,病区登记资料应保存1年。
4 结果
自2010年普外科实行护理工作中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病区医疗废物管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护理人员提高层级培训,掌握了医疗废物的分类,提高了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执行的依从性,改变了随时乱丢垃圾的不良习惯,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现象明显减少,病区治疗室、处置室空气细菌培养结果符合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每次病区业务学习的培训率达到100%,废物管理质量检查平均分达到98分,未发生相关因素引起的医务人员感染,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5 讨论
医疗废物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传播疾病,护理人员是医疗废物的直接接触者[2],从源头上做好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的关键,对医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是医疗废物管理的关键环节[3]。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是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普外科医疗废物中有大量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护理人员在接触医疗废物时,熟悉和掌握医疗废物的分类、放置,防止污染物的扩散以及安全防护等知识显得尤其重要。
通过实践证明,加强医疗废物处置的规范化管理,是体现现代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防治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是改善医院环境,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措施;是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4]。因此医疗废物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方面是护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之一。
参考文献:
[1] 肖西平,张建莉,黄利虹,等.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8):914-915
[2] 周海波,周海鸥,凌汉栋.医疗废物的处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6)463-464
关键词:基层医院;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及对策
注:与对照组相比,*P
3讨论
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废物的管理方面认识不足,没有认真严格的执行废物的处理过程,做的不规范,没有按照处理的章程进行分类和处理。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没有合理的分类,对《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内容认识不到位,环保和法律意识淡薄[4]。
每天医院内会产生大量的医疗废物,如处理不当会导致感染,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安全。在对医疗废物的处理中,对不同类的医疗废物进行及时的分类和处理,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来处理医疗废物,对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加以培训。医疗废物的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每一项的管理之中,要对人们的健康负责,打造一个无污染的健康环境,增强全替人员的法律意识,做到有法可依。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有效的方案。结果显示:在使用不同管理方法下护理人员在处理废物时对使用手套和口罩的方面上,使用常规管理组每次佩戴(52.00%)发生率上明显低于使用改善后采用新管理方法组每次佩戴(92.00%)的发生率。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
采用管理方法和实施对策后,对医院内医疗废物的分类更加有秩,减少了院内的交叉感染,医务人员的环保意识增强,应得到广泛的运用[6]。
参考文献:
[1] 杨璐,王欲圣,徐庆华,操基玉. 安徽省各级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调查[J]. 安徽医药,2010,15(09):26-27.
[2] 王会丽. 基层医院预防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的措施[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3(10):27-28.
[3] 宋长平,车兆梅. 中国农村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研究[J]. 世界农业,2011(12):89-92.
[4] 余结根,李荣,刘少锋. 医疗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的现状及对策[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