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范文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第1篇: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精神;个性化教学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的作用和地位日渐凸显。在这种背景下就需要我们一线美术教师及时的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本人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美术课堂教学的策略,和大家分享,希望得到广大同仁的批评和指正。

一、设计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份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学设计必需关照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个性认知的充分结合。这样的个性化设计在教学目标上必须明确想象力培养要求,如在空间想象力上的要求、形象思维上的要求,并加以机制干预以期达到较好的“创造”效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一般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以获得更为感性的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儿童的表象;(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能充分给予时空关照,尊重个体感知,以打开个体想象的大门;(3)引导学生关注相关材料丰富认识,以发展儿童的空间想象能力;(4)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合作、充分体验生活、积极实践不断丰富生活经验,为发展良好的想象力创设条件;(5)不刻意追求图画的完整与美观,重点关注孩子的创造力发展。

二、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导小学生感受色彩

小学生活泼好动,游戏是他们的兴趣所在、是他们乐于参与的天堂,美术教学中利用美术教学游戏融于教学中,可以发挥兴趣的魔力,可以是小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全身心的投入、提高学习效率。高尔基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游戏运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创设出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因此,将各种颜色的图片穿插出现在儿童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捕捉色彩、感受色彩,是儿童更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教育效果越大。”小学生们喜欢使用鲜艳的颜色涂涂画画,是他们想感知这个世界的表现方式,游戏中的乐趣可以使小学生的美术天性一触即发,瞬间得到释放,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如《形与色》一课中,在认识常用的色彩学习内容中,如:红、黄、蓝、绿等色彩可以收集各种颜色系列的水果、动物、植物等卡片,红色系列收集红苹果、红枣、西红柿、红石榴、红枫叶等形状;绿色系列收集猕猴桃、绿甘蓝蔬菜、绿色树叶、绿色葡萄、西瓜等形状;黄色系列收集橙子、木瓜、柿子、芒果、柠檬、杏、梨等形状;蓝色系列收集蓝莓、蓝色大闪蝶、浅蓝色的天空、深蓝色的大海、马兰花、蓝色金龟子等等卡片。根据收集的卡片数量混合后平均分配给全班学生。小朋友,我们今天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看谁找的快又准!接下来老师每讲完一种颜色,看看谁手中的卡片和老师手中的卡片是朋友的就举手,到讲台上来在老师的卡片周围放好。于是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认真听完老师讲课后,都争先恐后的将自己手中的卡片放到台上准确的位置。学生们在玩中学到了知识,学习中充满了乐趣。

三、引入语文元素,凸显诗情画意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用来表述美术与文学艺术的相得益彰再好不过。如诗如画用来形容山水的美,彰显了美术与语文元素的相互促进和融合之美。语文是文字的传承,美术是造型视觉艺术,将语言文字的诗情画意融入到美术的流畅线条中,能彰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实施诗歌配画、日记和作文配画,或者将美术的点、线、形、色彩、明暗与空间等视觉艺术,以优美的文字语言进行表述,显示出艺术的美。如版面设计相关知识的学习,结合语文中的艺术字体、文字搭配等知识,引导学生结合小组学习模式,展开黑板报或电子版小报的设计,使得小报布局合理、颜色协调、搭配得当。在小学美术学习中融入语文艺术,彰显文字中的图案美,激发学生创新思考。

第2篇: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教学情境 兴趣 思维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的把握,是人们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知识逻辑性强,学生学习起来往往无法提起学习兴趣,很容易对数学产生厌学心理,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给教学老师也带来不小的压力和困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就成了学生能否学好数学,教师能否教好数学的关键。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喜欢学习。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教学环节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创设教学情景,让学习过程变被动为主动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利用外部的事物给孩子以刺激,引起孩子心理上的兴趣或困惑,目的是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智力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吸引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强调数学教学应以“问题情境― ― 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根主线逐步展开。教学情境的创设既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想方设法创设问题环境,引导学生主动进入学习过程中。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的认识》时,课前将已经准备好的装有10~100粒不等黄豆的纸袋放在每个同学的桌上,学生会感到很好奇,于是我告诉他们这节课要进行数黄豆比赛,看谁把袋子里的黄豆在桌子上摆好后能让老师一眼就可以看出你桌子上有多少粒黄豆。学生听了觉得很新鲜也很兴奋,在我的一声“开始”后很快就讨论和行动起来,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当我在学生中间巡视的时候看到有的学生以“十”为单位摆豆时,就马上告诉同学们老师知道这堆豆子有几粒,学生很惊讶,课堂一下就安静下来等待老师的答案,眼神里充满好奇。此时的学生很是不解,为什么老师能不要一粒一粒的数就能知道是多少粒呢?该怎么摆才能让老师一眼就可以看出黄豆粒数呢?

这时我适时引出数量较多时以“十”为单位的摆法。这样很自然地就引导学生主动进入到了教学情境中,整个过程没有老师的指令,学生易于接受,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2 .给学生广阔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多种思维方法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提出新颖合理的思路和方法。例如:我在教学退位减法时,不拘泥于书中借十法,通过让学生摆树叶,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多种方法。我认为数学老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中的一个亮点,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新课标》中提出算法多样化,其目的是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敢于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出发点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让孩子学会自己读课本,培养学习独立性

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新内容前我会给学生指出学习的要点并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要点和问题去阅读课本,让学生深入思考知识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找出其它的解题思路。如在教学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时,我先出了下面两道题:

(1)一条马路全长3000米,修完了3/5,修完了多少米?

(2)一条马路修完了3/5,修完的马路长度是1 80O米,这条马路长多少米?我先让学生解答这两题,然后再出示例3:一条马路全长3000米,修完了60%,修完了多少米?例4:一条马路修完了整条马路的60%,修完路的长度是1800米,这条马路全长多长?因为例3和例4是在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来的,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就是把百分数(60%)转化成分数(3/5),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这种联系,让学生将这两题同原来的两题进行比较,既启迪了学法,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4.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创新

问题是学习的原动力,鼓励学生提问是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数学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奇思妙想,计时提出荒唐和不恰当的问题,也不应遭到批评,而应给予积极的评价,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以为灵和创新常常孕育在异想天开之中。

例如,在教学求36和24的最小公倍数时,解为:2×2×3×3×2=72,有的学生提出能否用36×2或24×3?问题一提出,立刻引来同学们的议论纷纷:有的认为这是不正确的,有的认为正确,有的认为巧合。教师及时表扬了这位同学不迷信教材、教师,敢于发现、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分析:

因此上述猜想是正确的,探求出这两个数最小公倍数更加简捷的算法。这样通过学生生疑、议疑、释疑,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爱上数学。

5.运用多媒体解决学生思维困惑,把孩子们领进精彩的课堂

第3篇: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学习拼音 愉快学 生动学 主动学 课堂主人

从《新课程标准》所透露的信息来看,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就培养能力而言,自主学习是发展潜能的桥梁;从教育实践来说,自主学习也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那么,怎样在语文拼音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拼音呢?本文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创设氛围,让学生愉快地学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必须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环境,让他们学得愉快。

1.创设拼音化的教室环境。在教学汉语拼音第一课、o、e时,笔者给三个孩子分别起字母名字,扎短辫的以慧”叫“”, 胖乎乎的“奇特”叫“o”,“紫萼”的名字里有个“萼”,故取名为“e”,然后请他们上台介绍自己……后来的课堂上,孩子们给又瘦又高的友峰取名叫“l”;给双胞胎鼎浙、鼎海分别取名叫“b”和“d”;给姓“张”的琳洁取名为“zh”,她和同桌“小i”手拉手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zhi”…… 笔者这位“语”文老师取名叫“大y”,和许多小朋友在一起,组成了“yi、yu、ye、yue、yun、yun、yin、yin”8个整体认读音节呢!

汉语拼音有23个声母,24个韵母,合起来是47。这样结合教学进度,笔者自己和46位学生都拥有了拼音名字,我们还一起做了头饰,声母的头饰背景为红色,韵母的头饰背景为蓝色,还可以画上自己喜爱的个性小图案。这样,学生们高高兴兴地在拼拼读读中既认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和其它音节,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还提高了拼读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2.创设拼音化的家庭环境。语言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教师要鼓励家长把孩子学拼音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家庭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习浓厚的兴趣向课外延伸,从而使语文课程变得开放、创新、充满活力。

(1)营造氛围,多拼多读。鼓励孩子给家里的家电、家具等贴上拼音标签,经常地拼读;鼓励孩子用拼音拼自己的、家人的中文名字;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制作拼音卡片,这些音节可组成水果名、蔬菜名、动物名、家用电器名或日常用品等;笔者还鼓励家长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带有拼音的绘本,如《一片树叶,两只蚂蚁》、《猜猜我有多爱你》等,让孩子在喜爱的故事中既提高拼读能力,又陶冶情操。

(2)趣味作业,加强巩固。拼音是一种技能,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单单教给方法、仅仅让他们机械地大量地抄写和反复地拼读,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失去兴趣。所以必须通过趣味性拼音作业,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其熟练地掌握。如为了记住字母字形,笔者改变了死记硬背、抄抄写写的惯用方法,让孩子们回家用一段毛线来摆摆字母,用橡皮泥来捏捏字母,看谁摆得、捏得最漂亮。又如,鼓励学生用拼音记下当天的数学家庭作业或通知,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念儿歌,自己唱的拼音歌让妈妈给录在MP3中,等等。

3.创设拼音化的课间环境。很多教师都深有感触:一年级的孩子学拼音,学得快,忘得也快。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即使是课间时间也设计一些适合课间玩耍、融合拼音内容的游戏。如:①手指操。“手指操”既动手又动脑手指操简单易学,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人合作。如左手拇指和食指一弯就成o,松开一点就是c,再加上右手食指和拇指就成g,两个食指交叉就是x,c中加右手食指就是e等。②休息操。把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编成“汉语拼音休息操”:左三圈,又三圈,我们来做拼音休息操。抖抖手、抖抖脚、我们来背声母表b、p、m、f……;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我们来背韵母表:a、o、e……;笑眯眯,笑眯眯,我们来背整体认读音节表zhi、chi、shi、ri……;认真听、爱动脑,学好拼音基础牢。在做操中还可以根据学生喜好,加上一些手指动作或形体动作,如右臂插腰是b,左臂插腰是p等。

二、巧置情境,让学生生动地学

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拼音教学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力求做到有情有趣,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环境中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的技巧。

1.营造媒体情境。电教媒体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恰当运用媒体,可以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生动地学习。音节的拼读规律教学是教学的重点,有位老师在教学时设计了“小猴推字母”的动画,设计中注意了推声母的速度要快,推韵母的速度要慢,然后揭示“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的拼读规则。学生将动画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通过练习,内化形成熟练的技能,也为三拼音节的拼读打好了基础。

2.巧用书中情境。教材汉语拼音部分配合每一课的汉语拼音都安排了情境图和语境歌。利用情境图,能启发学生根据画面出现的情境剥离出所要学习的拼音字母,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汉语拼音就在身边。而琅琅上口、活泼有趣的语境歌更是将已经学习的字母巧妙地融于歌谣之中,创设了生动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将刚刚学到的拼音知识及时运用于实践,这样既能发挥拼音帮助识字的功能,又是进行早期说话训练及提前阅读的一条有效途径。

3.创设生活情境。《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和游戏为主”。教学时,教师要力图扬教材之长,创设学生喜欢的生活情境,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他们就会学得既投入又轻松,做到了劳逸结合。

三、引探导学,让学生主动地学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创新,让他们主动地学。

在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wu”、“yu”时,笔者编了一个故事:“大y是个热心的大哥哥,谁有困难就去帮助谁。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小i一个人没有意思,但又不敢单独出门,大y来了,它们就在一起组成了yi,高高兴兴地到公园玩了。”接着,笔者提出了要求:“同学们,我们也要向大y哥哥学习,帮助有困难的人好不好?”学生欣然答应了,他们戴上头饰,有的当大y,有的当大w,有的当小u,有的当小ü,自编自演起来。“wu”、“yu”等整体认读音节的小故事编得也十分精彩。这样,学生不仅牢固掌握了知识,而且创造力得到了培养、身心得到了教育。

“善教者,师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师勤而功半。”只有优化汉语拼音教学,让学生愉快、生动、主动地学习,才能使学生具有终身教育的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潜能。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小语卷[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