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物联网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物联网对社会的影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物联网对社会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物联网对社会的影响

第1篇:物联网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我国的互联网用户是一个迅速成长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较高知识阶层占51.8%;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82.5%。这个阶层在未来的几年内即可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和主要消费人群。

互联网用户的这些人口统计学特征使他们成为中国社会值得关注的人群。这不仅因为他们所受教育水平使他们有很大可能在不久的未来成为社会的中坚分子,对社会的发展和决策产生重要的作用,也因为这个社会群体的成长有助于中国传统社会形态中素缺的一股力量――公民社会的形成。

公民社会在我国社会结构中一直是一个在理论和现实层面影响都非常有限的概念

公民社会,又常常被称为“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在西方文明中它最初发展于19世纪初期,近年间,这个术语在西方学术界又重新风行起来。所谓“市民社会”即“一个自治的社团网络,在共同关心的事物中将市民联合起来,并通过他们的存在本身或行动,能对公共政策发生影响。”

公民社会又常常与公共领域联系起来,可以认为前者是后者存在的前提。所谓“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它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做出评判。”

简言之,公共领域是介于公民和政府之间的一种社会力量,它往往依靠舆论的力量维护“公正、合理、正义”的原则。公民社会的存在,也即相当数量的有辨别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公民的存在,是一个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有利条件。

由于包括政治文化传统在内的诸多因素的限制,公民社会在我国社会结构中一直是一个在理论和现实层面影响都非常有限的概念。这也是制约我国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因素之一。

信息社会的到来为这种情况的改观提供了可能性。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公民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所获得信息量和即时度也都有了较大提高。简言之,公民对于社会事物的知情能力大大提高。不仅如此,由于互联网的交互特征,各种公共论坛应运而生,公众有了对公共事物进行评论、交换意见、形成舆论的场所。

随着知情能力和评论能力的提高,他们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决策过程的介入程度越来越高,而这种介入程度的提高反过来又促使公民在这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虚拟社区的出现就成为顺应民意的必然结果。

网络助推公民社会勃兴

公民社会的兴起与网络传媒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互联网有整合所有传统媒体的潜力,网络信息传播的迅捷度和可交互的特性又使得它具有其它媒体所无法代替的优势。互联网实际上形成了公民社会的助推器和公共意见的载体,各种公共论坛、社区和兴趣小组在网络上的兴起验证了这种结论。目前在我国,公民社会和公共领域正在网络空间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形成着。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公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的勃兴。是积极引导、整合公共领域,还是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也必然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在信息社会的发展和建构中利用合适的方式对公民社会进行引导无疑是明智的选择。从管理向服务过渡,从服务向建构发展。这是世界范围内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网络社会形态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2篇:物联网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公共安全管理;挑战;对策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物联网技术也迅速发展并逐渐成熟起来。它被称为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物联网这一概念是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上提出的。“物联网”从字面上来看,就是物与物连接起来形成的网络,它是从互联网从人向物的拓展。具体含义就是把所有的物品通过传感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人对网络中的物的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由于物联网中,传感器设备是关键技术,所以物联网又称为传感网。物联网的出现,使国家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但是在物联网提供新技术、提升安全智能水平的时候,其内在的安全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国家各级政府也对在物联网条件下的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问题非常重视,也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一、物联网技术原理

通过在物体中植入微型传感芯片,在一定的编码规则下进行统一编码,然后利用视频识别器装置、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进行信息传感装置,精确对物体的各种特征进行识别、检测,并且通过无线通信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当中,进行信息传递,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控制和管理。物理网的活动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通过传感设备进行感应,第二步将感应到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设备传输到互联网上,第三步就是通过终端对物体进行智能控制和管理。

二、物联网对公共安全管理的影响和调整

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各种大型活动当中已经展示出了它巨大的魅力,但是它在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也该公共安全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为公共安全管理带来智能化打下了基础

重点场所的安全护卫:在国家的政府机关或者是人民基础设施场所建立起了物联网安全管理体系,重点加强了低漏、低虚的警率周边安全防范,加大了抵御外力入侵的力度。交通、消防、危险物品安全监管方面:从最初的对车辆信息和道路状况的检测的应用,到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的防范应用,发展到对危险物品的检测应用。物联网都体现出了高度的敏感性,为社会的安全提供了重要保证。

(二)对现有的公共安全管理模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物联网的发展,推动了安全管理模式的改良。用物联网的技术来审视现有的安全管理模式,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的弊端。首先是事前预防理念强调不多,现有的政策只注重对事件的预警,而在事件的预测和预测措施上没有足够的重视。其次是管理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不高。物联网的到来,使对物品的状态检测和信息传输成为了现实,提出了公共安全管理智能化要求。

三、物联网条件下的公共安全管理应对策略

每一次的技术变革都会对社会的生产力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也会在社会上造成强烈的反响。政府部门有义务对于变革进行正确地引导,消除变革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确保公共生命财产安全。

(一)政府在物联网开发过程中应掌握主动权,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面对物联网迅猛的发展速度,政府只有占领高点,掌握主动权,才能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应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法律层面,网络安全问题应该随着物联网同时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物联网的安全监管立法是物联网安全管理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技术层面,政府部门加强物联网核心网络的管理力度,确保核心数据不被窃取,保证核心层次的安全性;在管理层面,在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同时,不能放松安全管理工作力度,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物联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二)构建公共安全防控体系,提升公共安全防范能力和管理水平

政府部门应该从观念、布局到工作重点和技术手段上适应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跳出互联网思维的限制,构建一套成熟的安全防控体系,推动安全管理模式的更新。事故检测防范系统方面:利用各种传感技术,建立起一套具有自动识别、感知、判断和报警功能的检测防范系统,应用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加强安全预防工作的力度。

城市综合管理系統:通过物联网搭建一个综合城市管理平台,把城市中的各个部门结合起来,使他们协调一致的进行公共安全管理工作。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各单位的协调性和统一性,确保监测、预防、决策、处置等工作高效地进行,避免信息封闭、各自为政现象的产生。

身份识别系统:这里的身份包含人的身份和物的身份两层含义,对于具有危险性的人和物进行有效识别、动态控制。公安机关应将物联网技术和金盾工程结合起来,打造一个覆盖面广泛地身份识别网络。

四、结语

总之,物联网必将成为将来社会工作和生活的主流,也会成为人们生活的基础设施。政府必须充分重视物联网条件下的社会安全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其环境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杨跃杰.论公共安全管理专业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1).

[2]刘乃源.整合式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参与途径与模式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13(10).

第3篇:物联网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一、二元化社会交叉集成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角色定位交叉集成

现实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有特定的角色定位。人的物质属性决定了人的社会角色的唯一性,因此每一个人都只能以这个唯一的角色参与社会活动。现实社会的物质关系和社会环境使得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的接受和强化自己的社会角色,并且按照自己的角色定位融入社会。

网络社会是一个虚拟的社会,任何人随意的起一个或几个虚假的网名就完成了网络社会的出生认证,继而参与网络社会活动。网络社会的无规则性和去物质化给青少年的网络活动带来了随心所欲的便利。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2.56亿,占整体网民的41.5%,青少年已经成为了网络最重要的受众群体。

青少年一方面在现实社会真实的履行着现实社会赋予自己角色的社会职能,同时作为一个网民他们又以虚拟的身份参与网络社会的各种活动。在交叉集成的二元社会青少年自如的切换着自己真实与虚拟的双重角色。

(二)空间维度交叉集成

现实社会是一个立体的、有质感的多维空间。个体生命所必需的全部物质和精神的需求都是通过真实的、全方位的社会活动实现的。在这个立体的多维空间里,社会关系是、也同时是双向或多向相互作用的。青少年身在其中深切的感知和体验着现实社会的多维物质空间和立体的多元社会关系,从而逐渐形成了他们自己丰富生动、全方位、多层面的社会关系。

网络社会是一个平面的社会。网络社会把生活空间和社会关系都变得及其简单明了。青少年面对屏幕用虚拟的身份就可以完成其在网络社会各个层面的一切社会活动。而且网络社会单项平面的社会关系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安全开放的平台,使他们可以摆脱现实社会纷繁复杂的多维立体关系和社会规则的约束与束缚。他们走进网络社会如同进入无人之境,“跟着感觉走”是他们在网络社会的真实写照。

当下的青少年已经是一个往来于立体多维的真实社会和平面单向的网络社会的自由使者,他们在二元社会轻松穿越、游刃有余。现实与网络社会交叉集成,共同伴随和见证着青少年的成长,演绎着这个时代青少年的成长故事。

(三)社会文化和文化视域交叉集成

现实社会总是按照社会的需要和希望培养着青少年,用一系列的社会规则规范着青少年的成长轨迹。现实社会强调的是主流文化和正向的价值理念、行为道德、意识形态以及优质的社会信息,尽管这样的教育初衷是为了给青少年营造一个远离成长污染的健康环境,但不可避免的也使青少年的文化接受受到减缩,文化视野收到遮障。同时现实社会还由于受到了地域分割、时空界限、传播手段的局限,使得青少年的文化视域相对狭隘。

网络社会是一个多元广域、没有边际的社会。在这里各类文化一应俱全、各种信息包罗万象,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正能量与负能量、文明与俗陋等等交集交汇。这些对正处于求知欲强烈散发时期的青少年来说可谓别有洞天、充满了无限的诱惑。青少年在网络社会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面对屏幕,宇宙大千尽收眼底,而且网络所具有的强烈的时代感和高端技术,也不断刺激和撞击着青少年追求时尚和潮流的感官神经与心理需求。网络社会满足了青少年对一切未知事物天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青少年在现实社会受到主流文化和正向教育的耳濡目染,同时在网络社会又受到多元广域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潜移默化。尽管社会文化宽严不济、文化视域宽窄有别,但却是同时同步的作用于青少年。二者交叉集成,诠释着青少年成长的文化视域和文化情怀。

二、二元社会交叉集成影响青少年成长带来的社会问题

(一)青少年对二元社会兼容吸纳是整体性问题

青少年在现实和网络交叉集成的二元社会中成长,无论是真实与虚拟的角色定位、立体与平面的空间维度还是宽窄有别的文化视域和文化情怀,都使得当下的青少年比起以往的青少年来成长体验更加多元而广阔。但是这种交叉集成的影响,也容易使青少年对自己的社会角色产生调节错位、存在空间产生维度错配、文化影响产生落差错乱。从而影响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社会关系处理、社会责任担当以及社会文化认同,使得他们把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某些社会体验亦或分割、亦或重叠、亦或混淆,对他们的人格定型产生双向性和双重性的影响,继而给青少年带来社会认知上的模糊与价值取向上的迷茫。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特殊的年龄段,这一年龄段的他们心智尚未成熟,缺乏选择和判断的能力。他们对现实社会的主流文化、正向信息欣然接受,同时也不排斥网络社会的非主流文化和不明导向的庞杂信息。他们会把在现实社会中的成长烙印带进网络社会,同时也会把在网络社会中的体验痕迹带到现实社会。青少年把在二元社会中的所见所闻兼容吸纳,把在二元社会中的各种体验混合夹杂,最后必定会在他们物质存在的现实社会以真实的方式释放出来。这将是今后青少年成长的整体性常态问题。

(二)二元社会影响使现行的青少年教育视野出现盲区

以往的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成长接受的都是显性文化的教育和熏陶。社会的舆论导向、行为规范、文化知识等都是通过学校和家庭的细节教育与指导、通过青少年的身体力行实现的。显性教育让整个教育过程立体全面、可触可感,社会教育全程陪伴青少年的成长。同时也使得社会、学校和家长能够及时的了解和掌握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即时修正他们成长中出现的偏差和问题。

网络社会对青少年的文化影响是隐性的。青少年用虚拟的身份在开放的网络上活动,网络文化、网络空间对他们的影响以及他们的关注点、参与度等都是了无声息的。青少年在网络社会自主活动、自行成长,自我成熟。现实的显性教育弱化,网络的隐喻影响增强。青少年的成长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现实教育的视线、使教育视野出现了盲区。随着互联网影响力的越来越强大,在隐匿的网络环境下,网络隐喻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还必将会更加凸显。这也是当下现实教育的无力和茫然所在,是社会、学校和家长的焦虑和担忧所在。

三、从容应对青少年成长的新常态

(一)用包容的心态对待青少年的文化接受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赖于科技的发明和创造。互联网的横空出世革命性的颠覆了传统社会延续数千年的社会形态,给人们到来了全新的价值理念和生命体验。网络的开放性与便捷性、虚拟性与隐蔽性、多元性与广域性、即时性与交互性、平等性与共享性等都使得青少年在网络上能够开阔视野、丰富想象、拓展才智、彰显个性、放飞思想、实现自我价值、释放剩余能量,因此它一经问世就受到了青少年的热烈追捧,青少年以极大的热情拥抱了互联网。

青少年的选择一定意义上代表了未来。现实社会也当以极大的包容接受青少年的选择。我们应该清醒,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不可逆转的,社会也不再是过去那种单一的、原生态的社会,而是一个科技主宰的社会。互联网使得青少年的一切生活学习所需,都可以同时在现实与网络、线上与线下即时的、交叉的、秩序的进行和完成。现实和网络已经没有了孰轻孰重的区别和非此即彼的互斥,它们交叉交汇、兼容并存,深刻的变革和更新着我们的生存状态和社会理念。因此我们不能苛求青少年像祖祖辈辈一样一成不变的只在现实社会中上下求索,而是应该接受并相信他们在这个现实与网络交叉集成的二元社会里也同样能够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二)用全新的教育理念适应青少年成长的新常态

第4篇:物联网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 关键词 】 物联网;企业内部控制;控制环境

1 引言

从1995年朦胧中的物联网到1999年物联网概念的最早提出,从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对物联网新概念的提出到2009年世界各国对物联网的战略规划,短短20年,物联网就从科幻设想中走了出来,并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革命浪潮。

2 物联网概述

1995年,比尔・盖茨在其著作《未来之路》中最早描绘了物联网原型,网络连接用品是进入一个新的、媒介生活方式的通行证。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了早期的物联网概念,即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在其《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中,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即物联网是由任一事物在任一时间、任一地点的连接产生的全新的动态网络。2009年,欧洲物联网研究项目组在其《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中指出,物联网将是未来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动态的全球性网络基础。通过采用标准化和通用的通信协议,物联网可以自由、自主地配置网络环境。

在物联网概念发展的同时,各国也纷纷开展物联网领域的规划布局,将物联网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其中有日韩的“智慧泛在”构想、美国的“智慧地球”战略、欧盟的“物联网行动计划”、我国的“感知中国”战略等,同时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也都在加紧部署物联网经济发展战略。物联网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革命浪潮。

物联网的出现使得人和物在任一时间、任一地点进行实时通讯成为可能,同时创造出大量创新应用和服务,从而将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失衡现象,也为很多创业企业提供新的收入机会。例如2004年全球RFID产品和服务收入高达15亿到18亿美元。分析家预测,由于单位无线传感网络价格的下降,应用无线传感网络的行业,如汽车、国家安全、医疗、航空航天等远程监控等,将更广泛地运用无线传感网络。企业应当调整其公司战略来更好地利用物联网的市场潜力。目前,企业正在使用物联网的一些低端技术来优化内部流程、扩大传统市场并拓展新业务。

物联网在带来潜在利益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挑战。物联网要求企业能管理和培育快速创新。此外,数据和隐私保护也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并从获得利润以及发展前景,将是未来企业关注的一个重点。

虽然物联网还是一个新兴领域,但是其发展极其迅速且影响广泛。物联网核心技术日趋成熟,物联网产业链初具规模,物联网应用领域也在逐步拓展,由此可以看出,物联网方兴未艾,其发展必将在各个方面决定着未来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同样,物联网也必将影响企业的可持续经营与发展,特别是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挑战。

3 物联网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新变化

在世界各国掀起物联网狂潮的宏观背景下,微观企业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物联网影响。物联网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改变了实体商品开发、制造、运输和销售的传统方式,推动了服务交付方式的变革。而随着企业内部移动电子商务刷卡服务的推广,企业员工考勤、企业门禁、车库管理、安保、内部消费支付等功能的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也在发生变化。

3.1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更加信息化

给原材料贴上RFID标签,可以读取原材料库存状况、用料情况以及需求状态等库存信息,并据此提高库存量、运输量等相关数据的准确性;给产品贴上标签识别码,可以获取产品的原材料、生产批次、生产成本、质保情况等生产信息,也可以获取产品的销售单价、单位利润等销售信息,能够确保质量控制,提高产品周转效率;给员工使用企业工作卡,可以获取员工的出勤次数、缺勤次数、请假状况、旷工情况等考勤信息,为员工绩效考核提供更可靠的数据。以上RFID、传感器等物联网基础技术的投入与使用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与信息共享的能力,从而使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更加信息化。

3.2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更加虚拟化

从RFID标签、企业一卡通中读取的大量数据通过传感器等设备传输到企业物联网云计算数据中心等待处理;物联网电子商务支持手机支付,促使企业销售方式发生改变,从原来的店面销售等传统销售方式向虚拟化的网上销售等新兴销售方式改变。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RFID卡技术、集成电路、泛在网路等一系列技术与设备的投入与使用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更加虚拟化。

3.3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更加智能化

物联网最重要的特征是智能性,智能技术也是物联网技术的关键与核心。使用物联网智能技术,办公人员可提供相关服务定制和交付,还可坐在安全的工作环境中,远程操控挖掘机、收割机、粉碎机、建筑设备等完成复杂、艰苦和危险的任务。使用智能摄像头和麦克风,管理者可实时监控视频会议,也可与用户交谈与沟通。此外,物联网智能计算机还可承担数据整理和挖掘工作,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还可直接作出决策。

4 结束语

自2009年以来,物联网在世界各国掀起研究热潮,物联网技术不断更新,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在这空前火爆的物联网宏观背景下,微观企业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物联网影响。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分析物联网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文章认为,物联网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将更加信息化、虚拟化、智能化。

面对更加信息化、虚拟化、智能化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企业物联网治理结构,科学设置物联网管理内部机构,合理分配物联网管理职责权限;加强物联网技术宣传与普及工作;培育关注物联网发展,掌握物联网技术的企业文化;注重物联网技术投入与使用的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铎.物联网大趋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8.

[2] 毕开春,夏万利,李维娜.国外物联网透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6.

[3] ITU.ITU Internet Reports 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Executive Summary[R].2005.

[4] CERP-IOT(IERC).Internet of Things Strategic Research Roadmap[R].2009.

[5] 姚旭东.国内外物联网发展的比较研究及反思[J]. 2011.

[6] 李虹.物联网:生产力的变革[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6.

[7] 乌珂曼(德)等.物联网架构:物联网技术与社会影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8] 刘玉廷.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2.

作者简介:

第5篇:物联网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物联网是什么?

物联网是在现有的基于计算设备和信息的连接的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D等各种传感设备,感知物体,并同时利用数据通信等技术,将物体及其所感知的信息连接到包括互联网在内的网络中,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所有物体的物体网络,英文名称为“lnternet of Things”。

从其定义可以看出物联网的基础是感知、识别和网络,在所有物体及其信息接入网络后,就可以使网络与所有的物理系统整合,然后利用已经具有的强大的计算和信息处理能力,对物体进行管理和智能控制,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改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今天的物联网已经不再是一个空泛遥远的技术概念,而是慢慢渗透到我们的身边,实实在在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已经有一些产品上面加入了物联网的应用,例如耐克,彪马等运动服装已经开始在服装的标签中嵌入RFD芯片,顾客可以用具有识读功能的手机,查看这件运动服的生产地、生产日期设计师等信息,超市里的一些食品,也可以通过上面安装的RFD芯片去实时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产地、流通过程、使用的材料等。这样的物联网应用对于服装防伪、食品安全非常有用。

离我们更近的物联网应用有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的门票系统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门票系统,门票上采用嵌入式芯片技术,提升了检票效率,还有利于观众的身份管理。

第6篇:物联网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从工业互联网说起。工业互联网是一个五层架构,第一层是智慧连接层,第二层是数据和信息的转换层,第三层是计算网络层,第四层是认知层,第五层是配置层。这五层架构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自动控制系统,是一个反馈式的控制系统。

工业互联网系统控制的对象包括人、机、物。所有控制对象的状况是通过连接层来反馈的,得到的数据对它进行智能分析和知识挖掘,反馈器得到的结果就送到第三层,就是比较器,比较器实际上就是作为信息的中心枢纽,把整个系统实际运行的情况跟期望值做一个比较,这个比较是在计算网络层完成的。第四层就是通过比较,弄清楚得到了什么,整个系统运行正不正常,并据此做出一些决策,从而对整个系统进行调整。这些调整都是通过网络去完成的。

那怎么来认识工业互联网呢?先看一下工业互联网系统的技术支撑。在底层我们如果需要掌握一个企业相关的全部数据,这个数据在哪里?一部分是人员数据,一部分是信息系统业务数据,还有一部分就是企业的产供销数据。第二层就是把数据转换成信息,靠的是大数据技术。第三层靠的是云计算技术,第四层靠的是计算科学,因为要做很多决策模型。第五层是靠网络化的自动控制。

所以可以看到,工业互联网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一个包括人、机、物在内的,典型的反馈控制系统,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是过去几十年企业信息化经验的总结和未来10至15年信息化追逐的高层次目标。而整个工业互联网系统就是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基础上重构自动化。

信息化开始走向

社会化和分子化

现在我们正在发展的自动化,跟原来工业化的自动化有本质区别,这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是系统能力的极大提升。

而这个系统是什么呢?就是智能物理系统(CPS)。过去70年信息系统的发展走过三个比较重要的阶段,从信息系统走到大系统,走到超级系统。现在实际上我们已经进入大系统和超级系统的阶段。工业互联网系统就是一个基于网络的或者说基于互联网的大系统或者超级系统。所以工业互联网是构造了一个大系统、大平台,从而获得了大数据,而数据是工业互联网系统一切业务活动的基础。

同时,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之处,首先是人的计算机化。早先是台式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然后现在快速发展的可穿戴设备,还有正在快速发展的植入式设备。这实际上就是要把人计算机化,就是要把人变成一个数字的人,如果人不是数字的人,就没办法采集它的数据,没有办法把它送到网上去,所以人的计算机化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其次是物的计算机化。关于物的计算机化,估计到2030年全球大概有5000亿件物品要联网,全世界的男人、女人、小孩加在一起,平均每个人有七件东西连在网上。行业或者地域联网,包括车联网、水联网还有建筑物等,另外还要实现人、机、物的一体化管理,充分利用监测数据和风险实现智能控制、智能管理。

另外,计算机实际上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包括创新业务模式,创新运行模式,创新人才等。以前做计算机化的时候是要把企业业务模式能够计算机化。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新的创新业务模式,另外就是内部系统的整合和一体化,还有外部信息系统的整合和一体化都要计算机化。

所以,我们正在迎来一个物的计算机化的新时代。比如一家叫BI Intelligence的公司预测,到2019年,全球的个人电脑数量大概只有25亿左右,全球智能手机数量大概会到40亿左右,但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大概会在250亿到300亿。我们可以看到产业会往什么地方走,就是说个人电脑基本上饱和了,智能手机也有饱和的一天,现在唯独不饱和的、前途无量的就是物的计算机化。

物的计算机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每一样产品都要加一个芯片,芯片需求量就大了。另外物联网固定宽带、移动宽带会有急速的发展。比如现在的互联网就有35亿左右的用户,将来的物联网可能会有500亿,1000亿乃至两三千亿件的物品。

最后就是云计算,云存储、云服务以及大数据的发展。

这样的结果就是,信息化开始走向社会化和分子化。社会化就是信息系统的构造不再局限于一个组织结构的内部,而是根据需求可以覆盖全社会,由全社会共同打造。另外,信息化也不再是组织机构的事,而是向全社会的每一个“细胞”渗透,包括每一个个人、每一个产品,甚至每一个活动或事件。没有计算机化的人可能会被淘汰,没有计算机化的产品也会被淘汰。

这样发展下去,一方面将形成物联网,这个物联网会覆盖所有重要的领域。另一方面,将人、人和物全部连在一起,构成一个智能互联的世界。这样就是在互联网之外新产生两个网络,一个是物联网,一个是全联网。我们现在是讲互联网+,那下一步呢,一定会走到物联网+,再下一步一定会走到全联网+。

产业和社会的数字转型

由此所引发的问题就是“数字转型”。数字转型这个概念是IBM公司在2012年提出来的,当时提出来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但到2015年,开始引起全世界的产业巨头的重视。2016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和埃森哲发表了一本白皮书叫《产业界的数字转型》,这本书把过去这几年全球数字转型的状况做了一个总结和分析。

其中讲到,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已经从提升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辅助角色,快速演变为基础创新和创造的使能者。换句话讲,数字技术就上升到生产力的中心位置,不是辅助角色。这是数字转型的最重要的一个认识和转变。

而且这本书里也讲到,产业与社会的数字转型,是所谓第四次产业革命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数字转型是信息革命和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而且,产业的数字转型一定会带来社会的数字转型。

我们可以看出来人类拥抱数字化的三个阶段是从信息的数字化到业务的数字化再到产业和社会的数字化。所以我们今天全世界的热点可以说是聚焦在数字转型上。这个当然就包括刚才讲到的人和物的计算机化。

在这份报告中可以看到,数字转型对企业来讲非常重要。传统的世界500强企业平均需要20年才能够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市值,但是今天的企I新秀们达到这一目标的速度则要快得多:Google用了8年,而Uber、Snapchat、小米等只用了四年或更短的时间。

用什么来衡量今天的数字企业?我觉得很有代表性的三个条件可以帮我们理解什么叫数字转型。

一个是数字业务模型。企业以往数十年成功运行的业务模型(商业模型),已经被数字创新所摧毁,不再有效;企业如果不下决心“毁了自己”,在创造一个适应于数字时代的、可变的、数字业务模型时,将不知所措。这种业务模型,一定是数据和技术强化的业务模型。

第二个是数字运行模型。就是在数字化的条件下,重新定义企业的运行模型,清晰地描绘业务功能、流程、与组织架构之间的关系,人、团队、各组成部门之间如何有效互动,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和最终目标。

第7篇:物联网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网络;公共领域;公民社会;“微博打拐”

一、公共领域的概念溯源

“公民社会”的概念源于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在哈贝马斯看来,所谓公共领域,“首先是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在这些对话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形成了公众。”“当他们在非强制的情况下处理普遍的利益问题时,公民们作为一个整体来行动;因此,这种行动具有这样的保障,即他们可以自由地集合和组合,可以自由地表达和公开他们的意见。当这个公众达到较大规模时,这种交往需要一定的传播和影响的手段;今天报纸和期刊、广播和电视就是这种公共领域的媒介。”“公共领域是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进行调节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作为公共意见的载体的公众形成了,就这样一种公共领域而言,它涉及公共性的原则——这种公共性一度是在与君主的秘密斗争中获得的,自那以后,这种公共性使得公众能够对国家活动实施民主控制。” 因此,在哈贝马斯的时代,公共领域不仅包括了“教会、文化团体和学会,还包括了独立的传媒、运动和娱乐协会、辩论俱乐部、市民论坛和市民协会,此外还包括职业团体、政治党派、公会和其他组织等”。

二、网络公共领域的出现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沟通交流、表达意愿的一个重要场所,“通过互联网提供的公共空间,社会个人或群体以公共性的关怀为观察点,对涉及到社会公众利益或公共事件的问题进行关注和讨论,形成公共领域利益诉求的、表达的公民行动,并对现实世界中社会公共事件的进展和决策的执行产生影响。” 对于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相对匮乏的中国而言,网络为我们这个国家数量庞大的公众群体提供了一个有能够有效而迅速地获取信息、表达意愿的平台。这样,在中国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公共领域——网络公民社会。

在我国,各种具有自发性和开放性的网络公共领域(或公共空间)已经成为网络公民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以QQ群、BBS、微博(群)、SNS社区、博客圈子、聊天室等形式存在的网络公共空间,为兴趣和爱好相似或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人们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有效平台。“网络公民社会突破了现实社会中的公民社会组织在地域交流上的种种制约因素,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媒介,使得关系到广大社会民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性问题的讨论可以在一个更大范围的交流平台上进行,从而给公民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更为开阔的空间。”

三、网络公民社会的兴起

(一)热点事件层出不穷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成为了一个更加自由的讨论平台,为人们的交流互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网络交流具有信息的即时性、参与交流的灵活性、网民参与的自主性、网络交流的互动性等特征。” 因而,网络热点事件的形成可以说是网民意见的集合,是网络社流互动的产物。在对这些热点事件进行关注的过程中,网民们经过交流和讨论而形成的意见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力量,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往往会影响到政府的决策,从而促进公民权利的维护。

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3家论坛(BBS)、2家微博客和2家社交网站(SNS)的统计,在汇总出的2012年的20大热点事件中,帖子数量超过500万条的热点事件有12项,超过1000万条的事件有6项,而最受关注的“与反日游行”事件的帖子数量甚至超过了1亿。

微博用户数量的快速攀升,给民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聚焦时事内容的平台,因此2012年关注社会公共问题的网络贴子数量明显高于往年。热点事件的层出不穷体现了网民关注和参与程度的不断提高,这不仅有利于公民意识的成长,更促进了网络公共领域和网络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二)网络社群蓬勃发展

网络社群蓬勃发展的基础是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扩大。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全年新增网民509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2011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达到41.2%。

随着网民数量的日益庞大,出于人际交往的需要,这些活跃的“上网者”开始自愿聚集在一起,进行交流沟通,甚至发起或组织某些活动,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网络社群。一般来说,网络社群包括QQ群、Email群、MSN群、SNS社区、基于博客(或微博)形成的讨论圈、BBS论坛中网友的“版聚”等等。“与现实中的各种社会组织相比,网络社群一般具有参与成本低、交流互动效率高、自主性自愿性强等特点,具有更为明显的非政府性、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愿性等公民社会组织的典型特征。” 每当社会上有重大热点问题出现时,网络社群也会随之一起活跃起来,加入到对热点事件的关注和讨论之中。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当中,在其他开放式传播的站点中屏蔽相关信息后,社交网站就成为了相关信息的主要传播阵地,甚至演变成网民发泄情绪、召集抗议行动的有效方式。可以说,社交网站为公共信息传播提供了一条新的通道,也为网络公共领域和网络公民社会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微博影响逐渐扩大

2010被成为“微博元年”,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交网络在中国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3.09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增幅达到23.5% ;网民使用率较2011年提升了六个百分点,达到54.7%。目前,微博发展成为已有超过一半中国网民使用的重要互联网应用。

微博作为信息平等交流的公共平台,赋予了“缺席”的公众“在场”的权利,并提供了公共表达的可能性。“微博中意见气候的形成,越来越多地依赖‘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方式。而这种根植于草根基层的意见气候,并不是由大众传媒的力量来主导,而是产生于某些局部形成的优势网民意见扩散、汇聚后形成的一种意见环境。”

在微博的网络结构中,公众通过“转发”和“在场”施加围观的压力,进而通过信息的快速传播来进行广泛的社会组织和动员。经由事件、毒胶囊事件、北京特大暴雨灾害等,微博广泛而快速的社会组织力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被许多学者称之为“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它形成了跨越地域和阶层的全国性公共领域,并在网上和网下促成了某些公共行动的展开。这些都预示着微博将对我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出现和网络公民社会的发展产生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 [M]. 上海:生活·读书dan新知三联书店, 2005年版, 第125~126页.

[2][德] 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转型》 [M]. 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年版, 第29页.

[3]郭玉锦、王欢:《网上公共领域》 [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7).

[4]刘以沛:《试析我国网络公民社会的发展困境及解决对策》 [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1,(5).

[5]刘学民:《网络公民社会的崛起——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 [J]. 政治学研究, 2010,(4).

[6]祝华新、刘鹏飞、单学刚:《2012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

[7]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1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8][美] 莱斯特·M·萨拉蒙等著,贾西津等译:《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版,第3页。

第8篇:物联网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它代表下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世界各国纷纷将其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振兴经济的重点技术领域。从2004年开始,物联网相继被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区域性组织列为领先全球和振兴经济的基础战略。我国也于2009年制定了“感知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物联网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物联网社会问题的研究也开始进入人文社会学家的研究视野。在此背景中,我们想追问:为什么我们需要物联网?物联网如何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联网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一、物联网的社会生成与发展

现代经济的发展开始要求将计算技术拓展到整个人类生存和活动的空间,实现物理世界与信息系统的整合统一。普适计算(UbiquitousComputing)是人们摆脱计算设备对人类活动的束缚,将互联网推广到物理世界的初步尝试。Ubiquitous来源于希腊语,被解释和翻译为“普遍存在的、无所不在的”。1991年,美国施乐公司帕克研究中心(PaloAltoResearchCenter)的首席技术专家MarkWeiser在ScientificAmeri-can上发表的论文TheComputerforthe21stCen-tury中第一次提出了普适计算的概念,他描绘了一个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任何信息源的世界,一个包含成千上万个互联嵌入式系统的大型分布式网络将包围在用户周围,以满足他们对信息、通信、导航及娱乐的需要。1999年欧洲研究团体ISTAG(Informa-tionSocietyTechnologiesAdvisoryGroup)提出了环境智能AmI(AmbientIntelligence)的概念,这是个跟普适计算类似的概念。1999年IBM也提出普适计算(IBM称之为pervasivecompu-ting)的概念,即为无所不在的,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计算的一种方式。跟Weiser一样,IBM也特别强调计算资源普存于环境当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需要的信息和服务。普适计算的目的是在日常生活的各种环境和场景中广泛部署微型化且具备一定计算能力的普适设备,并与已有的互联网技术结合,实现移动、无缝、透明和泛在的计算支持和服务。普适计算强调“以人为本”的计算思想,它主张计算应该迎合人的习惯,嵌入到环境或日常工具中去,让人们注意力的中心回归到要完成的任务本身。在普适计算环境下,计算将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像空气、水电一样的生活必需品,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无妨碍地获得计算和信息服务。Weiser指出,“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是那些从人们注意力中消失的技术,这些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致与生活难以区分。”物联网是迈向普适计算的第一步,在普适计算环境中,用户所面对的将是一个单一的世界———物联化的世界。这种智能化和泛在化的物联网络将打破传统物理世界和信息系统的界限,将数据变成及时而有用的信息,让用户充分享用虚拟和现实世界的各种资源。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Auto-ID中心KevinAshton教授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了物联网这一概念。为了构造一个实现便于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ofthings”,Ash-ton和他的合作伙伴提出了结合物品编码、RFID和互联网技术的解决方案———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概念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电信联盟(ITU)2005年以物联网为标题的年度互联网报告:《ITU互联网报告:物联网》。ITU认为,世界上所有物体都可以通过网络主动进行“交流”,无需人的干预。在相关协议的支持下,物联网可以借助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追踪、监控以及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由此可以看出,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2009年欧盟发表了InternetofThings:anactionplanforEurope,描述了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系统地提出了物联网发展和管理设想,认为物联网是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它具有基于标准和互操作通信协议的自组织能力,其中物理的和虚拟的“物”具有身份标识、物理属性、虚拟的特性和智能的接口,并与信息网络无缝整合。在普适计算的概念框架下,“无处不在”是标,是一种现象,一种愿景。而人类的生活习惯,人类对可用性、易用性的追求是根本的驱动力。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寻找更大程度的舒适、强大、知识和自由的这种本能已经成为技术革新背后的主要驱动力。亚里士多德就认为工具的本原即是人的身体特别是人的手。德国技术哲学家E.卡普认为工具的本质即是人的肢体器官的投影,明确提出“器官投影”说。在卡普看来,从简单工具到复杂机器,人类所发明的一切技术活动手段都是人体器官向外界投影而形成的结构。对技术本身而言,其丰富性也正在于它与人类能力的关联上。因此,在这种意义上,技术被看做是人体器官的延长,折射出技术与人的发展在本质上的一致性。近现代许多技术,从结构和功能上,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器官延伸”,然而在技术工具的操作以及使用上,仍然是根据适合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特征而设计的。现代工具所体现的,更多的是人的自然能力在质上的扩张,这仍然是人类对自然强加在自己身上的生理及心智限制超越的渴望和追求。现代的工程心理学研究强调“人—机”系统中人的条件要和技术相协调,从而把劳动条件对人的神经系统和工作能力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技术靠近人、满足人、为人服务,这是当代信息技术发展明显的趋势,也是它区别于以往类型的技术进步的显著特征。人对技术发展的介入,实际上是人的价值和目标的选择,而这些有时并不取决于具体技术自身所具有的特质和功能,即使这些技术特质和功能在效益上可能优于同类的以往的技术。从手工技术到近代机械机器技术,再到今天“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物联网技术,技术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的生理器官的全面延伸,尤其是人性中理性、智慧、创造性的全面张扬。所以,技术发展的本质还在于它能使人的体力尤其是智能不断提升,人性得到张扬,这与人类所追求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一致。由此看来,技术作为人类生命进化的延伸的实质意义并未改变,技术“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物联网技术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超越现实、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和手段,而且它本身也构成了这种超越和实现活动的基本形式与内容。人类信任自己的理智,物品的自动化、机械化是人类理智投射到物品上的反映。人类希望无生命的物体和不确定的世界都能具有人的理性,这样,我们便可以不再恐惧于世界的不确定性,将一切掌控于自己的理性之中。物联网可以使整个地球变成一个立体的信息系统,你控制了各种信息和物体,便也控制了自己的生活。在这样一个物联化的网络中,每个物体或商品移动到了什么地方,家中的电器将要处于怎样的工作状态,孩子在学校里正在上课的内容以及是否下课放学等,生活中所有的不确定因素,所有无法同时看见和顾及的事情,在物联网时代将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互联网中计算机等设备是被动的,不能自主与环境进行互动,其智能性来自于操作者的直接干预。物联网直接联通的是嵌入物的各种传感设备、感应设备,能主动感觉环境、输出信息、接受指令并响应指令,在高级状态中甚至能自主地从环境中获取行动所需的能量。由于物联网增设了“物”的维度和“真”的依托,可现实地支配物质载体,增强实践操作能力。从时间上看,物联网对物的接入是即时、动态和连续的;从空间上看,物联网的接入物能广布在整个物理空间中。任何合法用户都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对任何计算机资源和服务进行低成本地访问,实现所谓“A7”①服务。物联网能有效地支持诸如云计算、注意力经济、个性化服务等多种新型的计算模式,这种智能型的服务模式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创造出新的应用领域,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所谓的“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物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塑造

人与技术关系的最高境界是技术的生活化,这就要求人们把技术活动放在人类实践的高度,认真思考技术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意义。“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物联网构建了一个与“自我”紧密结合的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源于人类高于人类、源于信息高于信息的新世界:它有构成的物质基础———物质实体、传感设备、互联网络;它有其存在方式———网络空间和实时感知以及决定这种时空最紧密组合的逻辑形式;它有存在的认识论和本体论根据———人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制作技术和辨证方法;它还有现实社会中的庞大的人群———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终端客户。物联网突出展示了人的主体性、超现实性、想象力、构造力和实践性,标示着人类社会、人类认识、人类实践进入一个新阶段,“自我”开始真正成为一种具有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独特的和超现实的存在。在物联网时代,真正展现了“自我”和“自我意识”的自由自在性和实在性,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即使是“所谓自然的存在,在其最深层也是———以派生的方式———超自然的”,物联网为自然与超自然、实在和超实在、经验和超经验提供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的环境与基础。物联网进入人的日常生活,将发生两个层次上的变化:(1)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借助物联网,人在自然面前获得了更强的自主性和应变能力。物联网使得人们所处的物质世界得以极大程度地数字化、网络化,使得世界中的物体不仅以传感方式而且以智能化方式关联起来。各种各样的物件本身被嵌入在人们所生活的环境中,由物联网提供的网络服务将被无缝地嵌入到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物联网具有感知性和智能化,它可以感知人们所处的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人们更好地洞察、利用各种环境资源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2)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的发展利于技术的成就,人们的生活也从中获益匪浅。因现代经济技术体系使人与社会的关系得到更为严格的规定,技术实践与交往实践的相互作用使人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复杂化,技术社会是人类今日生存的客观环境。物联网的思想是“以人为本”———人是出发点,最终是“为了人”,而且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在物联网环境中,利用科学技术将物质的自然界变为可感知的现实,揭示自然界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通过反思,通过生命活动和知识的结合与统一达到真正认识自然界,以使人类在技术社会中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在物联网环境中,一种产生感觉并超越感觉的总体性的身体运动、身体能力和身体智能,直接决定着人的认知和实践活动。人的身体拥有的这些感知和认知能力实质上就是“我们对在场对象的感应、操作、利用、改造和认识”。从认知的角度看,物联网就是“打破个别观察材料的孤立状态,用力把它从其实际发生的‘此时此地’中拔拽出来,使它与其他事物联系起来,并将它和其他事物一道归集到一个涵盖一切的秩序之中、归集到一个‘体系’的同一性之中去”。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人是靠自然界来生活的,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能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人的现实生活的要素;也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他的人的存在,从而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从认识论上讲,迄今人类所接触和论及的一切事物,显而易见都是人类所感知、经验和认识的事物。物质世界,表面上看存在于历史和人类之外,实际上,所谓“客观的”,总是指“人类地客观的”,它意味着正好和“历史地主观的”相符合;“我们只能在同人类的关系中去认识实在,而既然人是历史的生成,那么,它也适用于认识、实在、客观性等等。”“全部历史都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作为人的人’的需要成为(自然的、感性的)需要所作的准备。”因此,现实中不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绝对分离。“作为合规律的、一般领域的自然,无论从其范围还是性质来看,总是同被社会组织起来的人在一定历史结构中产生的目标相联系。人的历史实践及其肉体活动是连接这两个明显分离的领域的愈趋有效的环节。”在物联网环境中,人所固有的感知能力、概念生成功能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共生性和相互作用等因素决定着人的总体进程、理性思维和其他实践活动。人类依靠技术力量克服了自己生物本能的局限而强大起来,并依靠技术创造的人工自然环境过上了舒适、方便和快捷的物质生活。人类利用技术进步的成果构建起了技术圈,成功地实现了技术生存。然而,有着内在缺陷的技术被无节制地用于对自然的占有和征服,导致了“人类生活的两个世界———他所继承的生物圈和他所创造的技术圈业已失去平衡,正处在深刻的矛盾之中”。要克服当代技术生存的异化,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必须走向生态化技术生存。生态化技术生存是指遵循自然的本性展开技术活动,在创造“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的本性”的人工自然环境中主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15]。物联网则为生态化技术生存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目前物联网在生态监视中主要应用于饮用水源地、城市大气、危废品转移及流域管理与生态补偿。通过RFID、视频、声学、红外、卫星等传感设备进行全面感知,通过可靠传输,到达信息处理中心,利用生态分析、决策支持系统等智能处理实现智能监视。如2009年思科公司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出“星球皮肤”合作项目[16],该项目针对气候变化的挑战,通过开发遍布全球的空中、海洋和陆地传感器网络来获取、分析和报告环境变化情况,建立全球范围的实时环境检测平台。技术哲学家唐•伊德认为,在生活世界中,通常存在四种人—技关系:体现关系、解释学关系、他性关系和背景关系。所谓体现关系,是指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被体现或包容在人体的活动之中的程度,即技术与人合为一体的程度。从盲人的拐杖、近视眼镜到心脏起搏器,都涉及能否与体现人体活动的需要、与人合为一体的问题。这种关系对人的生活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人借助与技术的体现关系弥补身体的不足,拓展了对外界的把握能力。在人与技术的解释学关系中,技术以其抽象的符号体系对世界作出解释。在充满监视器、电脑和其他操作界面的现代工厂里,人们不难体会到,世界先被技术转换成一个文本,然后再由人去阅读。在解释学关系中,技术意味着一个巨大的规范化和可信任的体系,人们的很多行为的意义要由它们解释。人与技术的他性关系源于人类对于“自动化”的追求,他性关系的初衷是人希望制造出一个不仅体现人的意志,而且能够替代人的作用的替代物。从指南针到自动导航仪、从自鸣钟到机器人,人们希望技术代替他们去与世界发生关系。当人们生活环境中的技术成为习以为常的生存背景的时候,就出现了人与技术的第四种关系:背景关系。在背景关系中,技术已经部分地融合到我们的生存之中,成为我们生存的背景。体现关系表明,物联网是人类知觉的延伸,它使人所感知的世界更宽广、更具纵深感;解释学关系表明,物联网是人的认知的延伸,它使人能够具体地省察人所理解的世界;他性关系表明,物联网是人的欲望的投射物,它使人得以体味主体在人所欲求的世界中的生活,他性关系反映出物联网在知觉层面上的可控性;背景关系表明,物联网既可能形成相对独立的生活世界,也可能与真实实在共存而拓展生活世界,它昭示了人与技术共在的可能性,即人所建构的世界将随人的实践进程而不断延拓。“到达自身之外”的过程就是“生活的第一现象”,因此,物联网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诸世界———人所感知、理解、欲求和建构的世界———的新发展。

第9篇:物联网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佛教传播;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3-0075-02

互联网在让人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捷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烦恼与迷茫。很多人在海洋般的信息世界中迷失了自己前进的方向,甚至受到了错误信息的诱导而自甘堕落。对于佛教的传播来说,也面临着同样严峻的问题。一方面,佛教的传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很多人走上了修习佛法的道路。另一方面,网路上一些错误信息的迅速传播也给佛教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危机与挑战。因此,如何减少互联网对佛教传播的负面影响就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和难题。

一、互联网对佛教传播的积极作用

自从1995年我国开通了国际互联网业务以后,各种类别的佛教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了,如:中国佛教资讯网”(.cn)等等。截至现在,全国的佛教类网站已经超过了2 000多家,佛教的传播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这些网站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政府成立的大型公益性网站,如:我国宗教局的网站、中国佛教协会的网站等等。第二是寺院成立的网站,如东林寺网站、少林寺网站等。第三是个人成立的网站,如:净空法师的网站等。综观以上类型的网站,其所发挥的正功能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授佛法知识

这是所有佛教网站所共有的一个功能。只不过,对于那些大型网站来说,其所提供的佛法只是更加系统和全面。小的个人网站只是通过自己的个人修行经历提供一些实践性的知识,较为零散。通过互联网,使得大量的个体接触到佛法,并使得其中的一部分人发生信仰的转变。除了一些传统的佛法传授外,还教授一些比较适用的知识,比如:养生之道、合理膳食、佛医知识、传统伦理等。通过互联网,使得整个社会都能受益。并使得我们了解到佛法并不仅仅是深刻晦涩的道理,还有很多实用性的方法能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此,便一改佛法严肃的面孔,变得活泼起来。从而减少了距离感,增加了很多的亲切感,佛法显得离我们更近了。

2.提供佛教资源,新闻信息

很多网站上传了“大藏经”,以及诸多前辈高僧们的文集,便于所有人查阅和转载。这样一来,既方便了大家,又减少了很多纸张浪费,节约了资源。同时,佛教界内有什么信息也能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让所有人得知消息,第一时间了解到佛教界的动态。并且,网站上还有国家关于宗教的具体法规和政策,让佛教徒能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相关宗教活动。

3.进行佛法教学

互联网大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说,在互联网内,空间已经不复存在了。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地收听收看到法师的佛学讲座。这样一来,就大大拓展了佛法教学的空间,也极大地方便了信众们的学习。与古代相比,如今学习的便利可以用“不可思议”这个词来形容。这样一来,就使得一些高僧的弘法范围大幅度扩大了。同时,也有效地弥补了现今寺庙人才不足的缺点。

4.破除封建迷信

很多人把宗教和封建迷信活动混淆在一起,泛泛地认为宗教也是迷信活动。这其实是对宗教不了解的结果。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教育世人破迷开悟,返璞归真,通过对自性的认知来开启真正的智慧。但是,由于过去条件的限制,大多数人并没有机会接触到佛法,即使接触到佛法也想当然地认为,信佛就是参禅打坐、念佛诵经。对佛教的认知流于表面,并不能深刻地理解佛教的宗旨。现如今,互联网的出现,弥补了客观条件的不足,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得到大量的佛学宗旨的讲说,通过自学,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佛教有一个比较全面和正确的理解,这样就大大减少了人们对佛教的错误认知。如此,借助互联网进行的学习和沟通就可以让许多打着佛教旗号的迷信活动无所遁形。

总之,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佛法的传播,有利于破除封建迷信,有利于增进社会的和谐与全面发展。但是,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有好的一面,但同时也有不利于佛法传播和社会和谐的一面。

二、互联网对佛教传播的负面影响

1.鱼龙混杂,难辨真伪

互联网为人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提供了诸多便利的条件,但纷繁复杂的观点带给人们的往往是无所适从的感觉,人们难以从中分辨出真正正确的观点。继而,也很难从中筛选出适合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由此带来的常常是迷茫和彷徨,而难以对佛法形成清醒、理性和全面的认知。

2.错误观点,流毒甚广

互联网受众广泛这一特点既是其优点也是其缺点。错误思想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在很短的时间传播到大量的个体,如果这些个体鉴别能力差,不能识别思想正确与否的话,那么他们就有可能一直秉持着错误的观点生活下去。

3.污浊的互联网环境不利于佛教的传播

互联网是一个可以自由表达自己观点的平台,不可避免地也会有很多不健康的信息充斥其中。甚至有一些人故意传播一些不良的信息,大肆污染着网络环境。在这样一个污浊的网络环境中,清静的佛法之地显得偏僻和狭小,佛教的影响力随之下降,佛教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也必然会受到限制。

4.沉溺于网络而疏于实修

互联网的内容太过庞杂,人们穷其一生也不可能浏览完所有的信息,更何况这些信息每天还以几何级的速度增加。而佛教是一个讲究真修实干的宗教,没有“实干”就没有真正的收获。如果一个人天天沉迷于浏览网络信息的话,他就难以形成真正的正知正见,也不能提升自己的悟性与层次,更难以把正确的佛法知识传播给周围的人,继而也会影响到佛教的正常传播和发展。

三、对策分析

1.政府要优化社会环境

一个和谐的社会首先是一个法制的社会,树立并实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和做法,让社会充满公平和正义,才是真正的王道。其次,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一个道德的社会。伦理道德是以任何社会得以存在和延续的根本,也是一个人存立于世的根本。所以,更要以德治国。有了法律和道德的基础,一个社会才有坚固的根基,一个社会才会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民心淳朴,社会环境自然也会得到优化。其实,佛教主张,世出世间法是一体的,出世法要以世间法作为基础,从本质上讲二者是相通的,不背离的。政府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那么这个社会自然也有利于宗教的传播和发展。纵观历史,我们发现,政治清明的朝代,它的宗教往往也是最为繁荣和发达的。反之,也如是。所以,政府应把社会中的一些丑恶现象尽量消除掉,这样才能真正地有利于宗教的发展。而宗教的进一步发展又进一步地净化着社会的环境,由此形成良性循环,社会得以健康地、持续地前进。

2.政府要完善法律体系,强化对互联网的监管

俗语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都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规矩。这个规矩就是当今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政府制度。历史告诉我们,宗教管理的好,那么宗教就能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所以,政府应该制定完善的宗教政策和制度。最好形成一个完备的制度体系,权责明晰,操作性强,做到有法可依,这样宗教界人士就能在政府的指导下顺利地进行宗教活动了。当然,在制定这些宗教法律和制度时,最好集合全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尽量使得制度制订得更加全面些。所以,一方面要加快互联网管理的相关法律的出台,为监管互联网提供法律支持。另一方面,要在法律出台之前运用行政力量对互联网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清理,还社会一个干净的互联网。

3.寺庙要加强网站建设,对网站内容进行优化

一方面,争取改掉单调的界面,使得界面更加清晰规范,便于人们按图索骥地查找所需内容。另一方面,增加互动环节和途径,便于人们和寺院高僧的沟通,减少受他人误导的可能。最后,加强内容建设。不仅要大力宣扬正确的佛法理念和知识,还要增加对人们生活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内容。比如:素食食谱、佛医知识等等。通过强化自身的吸引力,把大量的受众吸引到佛法的领域中来,免受封建迷信和邪师的干扰。

4.个体要增强自身的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

个体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增强自身辨别真伪的能力,避免让自己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此外,个体还要加强自律方面的建设,提高自控能力,避免让自己沉迷于网络而无法自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推动佛教的正向传播。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