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供应商管理准则范文

供应商管理准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供应商管理准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供应商管理准则

第1篇:供应商管理准则范文

一、征求意见稿推出的制度背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不能满足报表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在这种经济背景下,2006年的会计准则中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总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规定分散在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多项具体准则中。

新准则在我国已经连续实施6年,因准则主要针对上市公司,这里讨论的是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准则实施期间出现了因公允价值使用降低信息可靠性的问题,如在债务重组中通过调整估值技术、改变参数来调整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以改变当期损益调整利润表;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关于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准则只做了“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显著不同”、“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的这些定性规定(杨英男,2012),缺乏操作性,这些都给了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财政部在2012年5月17日出台的公允价值征求意见稿,旨在规范公允价值的使用。

二、盈余管理概述

关于盈余管理的定义,凯瑟琳·雪珀(1989)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威廉·斯科特(1997)在《财务会计理论》中指出“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保罗和詹姆斯(1999) 认为,盈余管理是公司的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外部信息使用者,在编制财务报告时进行的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

在这里,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会计准则、会计方法和估计等。盈余管理中既包含合法的操控,也包括非法的或欺诈性的操纵行为(沈烈,张西萍,2007)。当企业在准则、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职业判断和方法选择导致盈余的账面价值变动是正当的行为,当盈余管理行为超过一定的限度时,比如虚构交易、违背准则进行会计选择和估计,就属于非法的操纵行为。这两种行为都可以反映管理当局为达到公司价值最大化而在披露信息过程中带有的倾向性。

三、征求意见稿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几点分析

在征求意见稿中,具体规范了公允价值定义,明确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和级次,并对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信息的披露做出具体要求。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的内容结构基本一致,也反映了在修订会计准则过程中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

1.规范定义,引入新概念。在征求意见稿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对比《企业会计准则》可知,征求意见稿中将之前的公平交易改成了有序交易。有序交易,是指在计量日前一段时期内相关资产或负债具有惯常市场活动的交易。清算等被迫交易不属于有序交易。强调一些非公允情况下的交易价格需剔除,使得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增强,降低了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

此外,征求意见稿中还引入了计量单元,主要市场、最有利市场等概念和假设,为具体实务中公允价值的计量提供了规范,降低主观判断的程度。规定资产或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时以计量单元而不是单项资产或负债为最小的计量单位,强调了经济活动的实质。

2.规范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首先将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分为非金融资产、负债和企业自身权益工具、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这三大类,然后分别对每类的计量进行规定,为实务中的操作提供规范。对估值技术、采用的假设(输入值)、公允价值的级次等做了系统的阐述。准则规定在确定估值技术时,主要看是否有足够可利用数据支持,尽可能的使用从有序市场中获得的可观察数据。因为市场价格是金融资产(也包括非金融资产)的最佳估计,是最公允的输出变量(葛家树,2006)。规定公允价值级次由输入值的级次决定,判断输入值的级次则依据其是否利用来自有序市场数据、是否可观察。这一规定使得企业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时最大化的利用了市场客观数据,降低了公允价值估计中的主观判断,从而降低盈余管理的空间,增强信息的可靠性。同时也将为增强我国市场的有效性作出贡献,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3.完善公允价值披露要求。关于公允价值的披露,征求意见稿规定企业根据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性质、特征、风险以及公允价值级次对其进行恰当分组,并按照组别披露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信息。分组后披露将增强财务信息的可理解性,使外部信息使用者更好的理解企业披露的信息,有助于他们识别报表中因盈余管理而造成的数据变动。此处规定企业除了应当披露公允价值外,还应披露确定公允价值过程中的方法、输入值、公允价值计量级次、估值技术,这些更多的信息可以帮助信息的使用者分析披露的公允价值在确定过程是否依据客观现实,帮助信息的使用者辨认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高低,从而降低了企业进行盈余调节的空间。

4.存在的问题。由以上分析可知,征求意见稿丰富了关于公允价值的规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在经过上述调整之后,其对盈余管理的限制仍然有限,这也是准则兼顾科学性、适用性的结果。比如在资产减值准备中,资产组的确定等仍需要大量的职业判断,给盈余管理留下空间。从国际趋同的角度看,公允价值计量中还没有引入全面收益等概念,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不够全面。这也与我国的经济环境有关,全面收益等概念的引入也需要更完善的市场环境作为基础。

第2篇:供应商管理准则范文

【关键词】 盈余管理; 会计准则; 上市公司

一、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间的“博弈”

美国会计学家斯可特(Scott,2000)认为“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准则(GAAP)许可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公司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从上述定义可知,盈余管理通常是在不违背会计准则的范围内进行的,是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表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博弈”关系:一方面会计准则能够从源头上对盈余管理进行防范;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准则、制度的不完善又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可乘之机,使得一些企业利用会计准则的漏洞操作会计数据。

二、我国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现状

(一)利用债务重组的非正常损益进行盈余管理

《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资产、资本或重组后债务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即债务人应将所获得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反映在利润表中,不再计入资本公积。这样处理,一方面有利于减轻债务人的财务负担,使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轻松上阵;另一方面会造成一些企业利用债务重组获得营业外收入,使企业亏损减少甚至扭亏为盈,会计报表丧失真实性和可靠性,这对ST企业业绩影响尤为显著。

2007年ST浪莎利润总额比2006年同比增长了2 688.67%,究其原因主要是获得了债务重组收益。据年报附注显示,2007年1月至3月浪莎与中国长城管理公司、宜宾市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宜宾中元造纸有限责任公司等进行了债务重组,豁免其2.85亿元债务,根据会计准则规定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反映在利润表中,这部分债务重组收益占浪莎当年利润总额的80.68%。浪莎最大限度地利用会计准则进行盈余管理,迅速改善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升了企业业绩。

无独有偶,ST宝硕2007年1月25日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后,为避免公司破产清算,积极进行债务重组工作。其中保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豁免了宝硕债务重组额80%的应付账款,使宝硕获得了5 038.05万元的债务重组利得,占当年利润总额的577.56%。正是这部分债务重组利得使得宝硕在2007年度盈利,避免了暂停上市的风险。另外,ST金化和ST源发2007年的债务重组损益分别占到了利润总额的206.7%和738.68%,扣除债务重组损益后,利润总额由正数变为负数。可见,债务重组损益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不可小觑。

(二)利用金融工具的分类进行盈余管理

《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对金融资产进行了定义并将金融资产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常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准则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界定模糊,看作了“其他类”,这就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

当企业购入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和债券时,可以根据管理者的目的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种划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而持有金融资产较多的企业,倾向于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避免由于公允价值的变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资本公积”,不计入当期损益);另一方面当企业利润下滑时,可以通过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处置时将原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收益”)。这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就被掩盖起来,形成了利润蓄水池,管理当局可以根据企业的盈利状况,决定是否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进行盈余管理。可见,企业将金融资产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就为盈余管理埋下了伏笔。

根据雅戈尔年报显示,2008年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额分别为81.98万元和467 233.84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5 699.36倍;2009年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分别为89 324.98万元和1 124 702.17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12.59倍,有主观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明显倾向。2009年度雅戈尔总资产较上年同期增长30.12%,所有者权益较上年同期增长52.62%,究其原因主要是报告期末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致使资本公积增加242 747.21万元。另外,2008年和2009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损益分别为210 934.76万元和185 956.88万元,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将这部分损益应计入“投资收益”,分别占当年利润总额的88.81%和45.38%,扣除处置损益后利润明显下滑。可见,雅戈尔公司存在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权进行盈余管理的嫌疑,以平滑利润。

(三)利用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进行盈余管理

《投资性房地产》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可按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在公允价值模式下,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摊销,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确认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利润表。在实务中,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的企业还很少,大部分企业对公允价值模式的运用持观望态度,但并不能排除企业管理层利用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权进行盈余管理,特别是在投资性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将公允价值的变动额计入当期损益,势必会对企业业绩产生提升作用。

《中航地产:关于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公告》中指出公司目前投资性房地产项目位于深圳的核心区域,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可以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采用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具有可操作性。因此董事会决定从2009年1月1日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对于转换日公允价值金额大于账面净值的差额33 654.6万元,期初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负6 730.92万元,其余26 923.68万元追溯调整留存收益。2009年中航地产利润总额为14 876.02 万元,其中由于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上升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金额为3 169.13万元,占利润总额的21.3%。中航地产对投资性房地产改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后,期初所有者权益增加,利润大幅度提高,显著改善了公司业绩。

三、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建议

会计准则实施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出现了新动向,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对盈余管理进行规范具有现实性。

(一)从源头上堵塞盈余管理的漏洞――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

1.减少会计准则中模糊性概念,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准则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概念界定模糊,出现了因划分为不同类别金融资产而造成会计数据明显差异的现象,为此可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划分为一类,共用一个科目,并把公允价值变动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避免企业利用金融资产分类进行盈余管理。

2.规范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准则在债务重组、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和企业合并等方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由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尚不完善以及对公允价值缺乏必要的技术监督,使得公允价值的运用存在很大的主观判断性和人为操纵性,出现了公允价值不“公允”的现象。为保障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可以聘请独立第三方――资产评估师对公允价值进行确认和计量,使评估师成为公允价值的发现者,增加财务报表的可信度。

3.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准则应要求企业对非正常损益产生的原因、金额、时间以及对财务状况的影响等情况进行详细披露。特别是对债务重组产生的损益,一方面要在利润表中单独披露扣除债务重组收益后的利润总额,另一方面要在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中,单独设置债务重组损益项目,在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将其从净利润中扣除,以反映企业真实经营活动现金流,便于投资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作出正确投资决策。

(二)加强对企业相关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企业除了对财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能够在会计准则允许范围内作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外,还要加强对管理层和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在对经济业务处理时做到实事求是,避免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权进行盈余管理。

(三)改进上市公司考核方式,加强监管力度

管理部门要改进以会计利润为基础的单一财务指标考核制度,从多方面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从根本上消除盈余管理的动机。同时要加强监管力度,尤其要对企业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合理性进行审查,违法必究,加大盈余管理成本。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仲娜.上市公司利用新会计准则进行盈余管理实例研究[J].财会月刊,2008(5).

第3篇:供应商管理准则范文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变迁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19-0066-05

一、引言

无形资产在当今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中位居核心地位,从无形资产及其相关方面能够获取的经济利益随着时间呈现几何级数增加。因此,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愈加关注一个公司无形资产的状况,也势必会要求公司加强对无形资产的核算管理。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会计处理进行了重新规定,如准则规定了对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对满足特定条件开发阶段的支出,通过引入公允价值,明确界定为无形资产。而新准则的颁布和实施,通常也会面临一些两难的抉择:即,是为了会计准则的更加科学与适用,增大其进行会计选择的范围和职业判断的空间;还是为了对盈余管理进行抑制,牺牲会计准则的科学合理与适用性,从而使会计选择范围和职业判断空间缩小?会计准则制度的调整与变化对科学反映无形资产价值,有效遏制企业通过无形资产项目进行盈余管理行为,成为当前财务理论界及实务界所乐于探讨的热点问题。早期,Schipper(1989)认为,被强化的会计准则和外部监管使得公司利用应计项目盈余的成本变高了,同时空间也被缩小了,若公司的这些现象不想被外界所发现,就必须采取真实盈余管理[ 1 ]。Ewert和Wagenhofer(2005)的实证研究发现,一旦公司不能灵活地使用会计政策对盈余进行操作,就会加强实施现实活动地盈余管理行为[ 2 ]。我国学者沈烈、张西萍(2007)提出盈余管理可以借用会计准则作为合法的主要工具[ 3 ]。因此,会计准则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弹性将对企业管理层利用其进行盈余管理的广度、深度和频度产生影响。本文选取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鉴别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作为外生性制度变化对公司具体的盈余管理行为带来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无形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但无形资产准则本身没有明确其具体内容,只明确指出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虽然这样规定为无形资产核算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但由于缺乏客观标准,市场不够完善和企业意识不到位,企业容易忽视部分无形资产,即使有些企业意识到这些资源的价值,实际确认时又无法衡量其价值。尤其在旧准则下,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使得无形资产的价值明显偏低,不能正确揭示资产实质。其确认和界定的模糊性也导致了应计盈余管理空间的存在。而采用直接费用法核算研发支出,使开发费用在开发期间金额较大,利润较低;开发成功后在该成果受益期间的利润不仅因没有分摊开发费用相对偏高,还会因研究成果产生效益增加,使开发期间和受益期间的收入与费用严重不配比,不利于企业对不同期间经营业绩的评价[ 4 ]。再加上旧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报表中其余各项的处理也存在过多漏洞。因此,在旧会计准则下,应计利润盈余管理的空间要远大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新会计准则实施期间,由于大幅度引入公允价值,并进一步控制对企业利润的人为操纵,为了限制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准则较多地压缩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 5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是传统盈余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它是公司管理者利用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调节应计项目和会计盈余的行为;当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受到外部监管压力的制约和应计项目自身的回转特性等因素限制[ 6-7 ],公司管理者会逐渐转为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因此,提出研究假设:

H1:新准则压缩了应计盈余管理的空间,新准则实施后,应计盈余管理减少。

对于无形资产比重较高的信息技术类行业来说,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主要通过削减研发费用、操控管理费用及虚构交易使现金流异常波动等几方面实现[ 8 ]。尽管新准则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将“研究”定义为“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并理解他们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将“开发”定义为“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无形资产研发活动复杂、风险大,要把企业的研发活动清楚地划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显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本身并不精通科学技术的会计人员来说,这项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此外,新准则对开发阶段的支出只有在同时满足五个条件的情况下才能确定为无形资产。但这五个条件,例如“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时,应当证明其有用性”;“……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等,往往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在实际操作中很难作出客观合理的判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新准则增大了高科技企业利润操控的空间。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也不符合一贯性原则,因为研究开发往往会跨年度,如本年度研究开发尚未完工,将其发生的支出列入当期费用,而当下年度继续研究开发取得成功时,将该年度发生的支出计入资产,这二者的会计处理存在明显的不一致,影响了当期支出的纵向可比性;若开发成功形成无形资产,如果仅以开发成功年度的开发支出计入资产,则其无形资产价值既不真实也不全面,因为这要求对以前年度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进行重新计算,并在会计记录上将已费用化的支出对以前年度利润和利润分配的影响进行调整,会给会计核算带来麻烦,若不予以资本化,则研究成果就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上得到反映,作为报表使用者,很难从会计报表中了解该企业拥有高新技术的含金量,也无法了解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是否投入和投入多少,这样也未能体现重要性原则,不便于考核无形资产研究开发的投资效益[ 9 ]。另外,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算无形资产价值,如对专利权、商标权、租赁权、土地使用权等可辨认无形资产按评估价值计价,商誉按购买企业的投资成本与所确认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定;但在企业现实经营中,诸如商标、客户忠诚度、人力资本及雇员投入等本应作为资产项目核算公允价值并计入无形资产,由于该类项目公允价值难以确定,因此,多数公司都将这些项目产生的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10 ]。如果高管想要通过削减雇员培训支出来增加人力资本及利润,其经济后果不会在短期显现,但会影响企业长期绩效。据此提出第二个研究假设:

H2:无形资产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包括操控管理费用、操控研发支出,以及操控现金流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增加;会计准则变化下,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两者呈替代关系。

三、真实与应计盈余管理衡量

方程(8)的回归结果如表1。当因变量是正向应计盈余管理POS_DA时,LAW系数为-0.0271显著为负;因变量为负向应计盈余管理NEG_DA时,LAW系数为0.0107显著为正,说明新会计准则对正向应计盈余管理具有抑制作用,对负向应计盈余管理具有促进作用;ABS_DA为应计盈余管理的绝对值,虽然与会计准则正相关,但由于正负的抵销作用,因此结果不显著。正向应计盈余管理POS_DA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资产周转率、公司规模、盈利能力皆为正相关,说明公司规模越大,成长性越高,盈利能力越高,正向盈余管理水平越高;与审计意见显著负相关,说明公司审计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正向盈余管理,但负向盈余管理与该值正向相关不显著。

表2中LAW系数为0.0686,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新会计准则对总体真实盈余管理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当因变量是R_SGA时,LAW系数为-0.0238,在1%水平下显著为负;因变量是R_CFO时,LAW系数为-0.0339,在1%水平下显著为负,操控性管理费用和操控性经营现金流的真实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说明新会计准则下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增强;因变量是R_RD时,LAW系数为0.00302,并在5%水平下显著,说明新会计准则下操控性研发水平显著增加。GROWTH、SIZE、LEV、CFO系数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说明公司规模越大、成长性越好、现金能力却强,真实盈余管理会降低。这也验证了财务脆弱的公司更容易催生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上文的实证结果有可能产生样本公司间截面异质性带来的偏差影响,即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盈余管理变化,并非完全来自于准则本身的影响,而是其他时间及截面因素导致。为了更准确地判断会计准则作为外生变量带来的政策影响,本文引入双重差分估计(Difference-in-Differences)衡量外生政策变化带来的横向单位和时间序列差异下的政策效应。设定有两个年份数据,新会计准则实施前一年(2005年)和准则实施后第二年(2007年)。在2007年部分上市公司受新准则影响,采用新会计准则编制报表,且盈余管理发生明显变化;而部分上市公司依旧采用旧会计准则编制报表,盈余管理各项没有明显变化。基于此,分析样本划分为四组:变化前对照组与变化前处理组;变化后对照组与变化后处理组。依照上文中2005至2007年间样本公司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变化率大小分组,分为四等份,选择变化率处于最底组作为对照组,说明其未受到新会计准则的影响,且各项盈余管理水平较低;而盈余管理变化率最高组作为处理组,其受到新准则的影响。通过Kolmogorov-Smirnov检验两组样本分布状况,P值结果显著,样本呈正态分布。

构建面板数据两期方程(t0=2005,t1=2007),如(10)式所示,其中,因变量分别是t1年、应计盈余管理值和真实盈余管理值,Y_EMi分别由t1年应计值Y_DAi,t-1和真实值Y_RMi,t-1构成。其中,periodi作为时间虚拟变量,新会计准则下2007年为1,2005年旧会计准则为0;treatedi表示样本组的虚拟变量,处理组为1,对照组为0;系数?茁3作为倍差估计量,衡量新准则变化的效果,即新准则实施后处理组盈余管理变化;Xk,i为前文提到的k个影响盈余管理控制变量,引入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GROWTH,资产负债率LEV,总资产周转率TURN,年末负债总额变化率DISSUE,公司规模SIZE,公司总股数变化率EISSUE,经营现金净流量占比CFO这7个指标。

分别设因变量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进行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Diff(BL)是第一期处理组与控制组差值,Diff(FU)是第二期处理组与控制组差值,Diff-IN-DIFF表示样本匹配后的倍差估计结果,即新准则下处理组盈余管理系数值。应计盈余管理下的倍差估计值为-0.121,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R2拟合优度为0.6949,说明会计准则实施后,应计盈余管理显著减少,会计准则对应计盈余管理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真实盈余管理的倍差估计值为0.213,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R2拟合优度为0.5761,验证了新会计准则实施显著增加了真实盈余管理,带来了单位水平为0.213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增长幅度。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实证结果证明,在无形资产新会计准则下,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增加,应计盈余管理减少,会计准则变化下,两者呈替代关系。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变迁虽然使应计盈余管理减少,但并没有遏制真实盈余管理,从另一方面甚至助长了真实盈余管理的势头。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是管理当局通过削减研发费用,操纵研发费用资本化,削减管理费用等行为,刻意构造经济业务或者有意调整业务交易的发生时间来完成的,并不是公司经营活动的真实反映,它粉饰了公司的经营实力和发展潜力,其后果最终体现在公司价值上。即公司研发能力下降,竞争力下降,经营的持续动力减弱。因此,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实施,并没有提高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会计准则仍存在一定漏洞,无法使财务报告有效并且及时地反映公司经营业绩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无法正确反映公司经营的经济状况。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使监管部门从会计准则角度对上市公司监管难度加大。遏制盈余管理行为,实现投资者利益保护,将成为公司治理、法制监管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SCHIPPER K. Commentary on earnings management[J].Accounting horizons,1989,3(4):91-102.

[2] EWERT R, WAGENHOFER A. Economic effects of tightening accounting standards to restrict earnings management[J].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5,80(4):1101-1124.

[3] 沈烈,张西萍.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7(2):52-58.

[4] 程小可,郑立东,姚立杰.内部控制能否抑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兼与应计盈余管理之比较[J].中国软科学,2013(3):120-131.

[5] 冯茜.新套期会计准则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的证据[J].会计之友,2014(36):45-47.

[6] COHEN D A, DEY A, LYS T Z. Real and accrual-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e pre-and post-Sarbanes-Oxley periods[J].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8,83(3):757-787.

[7] BARTON J, SIMKO P J. The balance sheet as an earnings management constraint[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2,(77):1-27.

[8] 南晓莉.中小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行为与判别研究[M].经济科学出社,2014(8):34-36.

[9] 李彬,张俊瑞.过度投资、盈余管理方式“合谋”与公司价值[J].经济科学,2013(1):112-125.

[10] AHMED A S, NEEL M, WANG D. Does mandatory adoption of IFRS improve accounting quality?Preliminary evidence[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13,30(4):1344-1372.

第4篇:供应商管理准则范文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出现资产减值迹象时,企业资产的司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同时还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一)资产减值准备确认的变化 首先,在确认方式上,针对单项资产难以独立确认未来现金流量的问题,新资产减值准则引入了“资产组”这一概念,即企业以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人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的现金流人为依据,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这样有利于简化计量工作,大大缩小了企业利润操纵的空间。其次,新资产减值准则扩大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除了原准则中规定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外,还增加了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等七项资产项目,从而进一步挤出会计信息中的“水分”,将资产中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部分扣减出去。扩大减值准备计提范围也有利于监管部门对企业所披露的财务信息进行监督和控制,制止企业通过虚增或虚减资产来操纵利润的行为。

(二)资产减值准备计量的变化 原准则规定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其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新资产减值准则确定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这一计量方法不仅使期末资产计价与当期损益计量更可靠,而且在实务上提高了可操作性,更加规范了上市公司的操作。

(三)资产减值准备披露的变化 新资产减值准则,除了披露当期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外,还要求披露提取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累计金额,资产组的基本情况及其所包括的各项资产于当期确定的减值损失金额,以及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和计算过程中涉及到的估计基础、折现率等。这样的规定有利于外部报表使用者更好地判断公司经营状况和报表信息的可靠性。

二、资产减值准则变化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新资产减值准则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目前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现状,在计提基础、确认标准、计量标准和操作步骤方面较原准则做出了更加详细的规定,尤其是关于禁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规定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原会计准则下公司的盈余管理方式,抑制一部分盈余管理手段。但由于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和所有者与管理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没有消除,避亏、保壳、保配等盈余管理动机依然存在。本文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2005年、2006年和2007年4月前以A股发行的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其中2005年339家,2006年317家,2007年已公布的256家),通过新资产减值准则颁布前后上市公可计提和转回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对比,对上市公司在新资产减值准则颁布后可能出现的新盈余管理手段进行探讨。

(一)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分析 表1反映了2005、2006和2007年计提各项减值准备金额的比例关系。从表中可以看出2005~2007年计提金额排在前三位的资产减值准备分别是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且计提的坏账准备占整体的比例逐年提高,由2005年的41.96%到2006年的57.43%再到2007年的58.29%,两年时间共提高了16.33%。由此可见,坏账准备是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的主要方式,也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而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所占的比例由2005年的26.26%下降到2006年的24.02%,再到2007年的18.37%,两年来一共下降了7.9个百分点。笔者认为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在新资产减值准则出台后利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将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

(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情况分析 表2反映了2005、2006和2007年转回各项减值准备金额的比例关系。从表中可以看出2005年转回金额排在前三位的资产减值准备分别是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分别占整体的40%、34%和17%:2006年转回金额排在前三位的减值准备分别是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分别占整体的34%、30%和14%,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占整体的比例大幅度提高,由2005年的17%上升到2006年的30%,增长了13%之多,转回金额仅次于坏账准备,位于第二位。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的新资产减值准则中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一规定的主要适用范围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这意味着自2007年1月1日准则实施起,上市公司以往年度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将不得冲回,这对上市公司的利润将产生很大影响。因此2006年被视为资产减值准备冲回的最后期限,表中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金额所占比例的大幅度提高验证了这一点,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2007年上述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为0。同时,2006年与2005年相比存货跌价准备转回金额所占的比例大幅度下降,由2005年的34%下降到2006年的14%,降幅达到20%之多,而2007年存货跌价准备转回金额又上升至36%。这主要因为存货跌价准备不适用于颁布的新资产减值准则中关于不许转回的规定,即企业在2007年以后仍可按准则关于减值迹象的要求计提和转回存货跌价准备。可见,在利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被限制后,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这表明,尽管新的资产减值准则切断了固定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转回,但企业仍然有其他的选择进行盈余操控。

(三)简要评述 新资产减值准则的颁布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统计数据表明在利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被限制后,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第二,由于新资产减值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这意味着2006年是上市公司转回以前年度计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最后期限,统计数据表明那些在此前年度通过计提减值准备私藏利润,或需要并可以通过转回来满足某些经济指标要求的公司有在此期间将资产减值准备集中冲回的行为。第三,新资产减值准则的颁布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由于企业面临的具体情况是复杂多样的,针对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新资产减值准则的规定还略

显不足,在某些细节之处仍然可操作性不强,因此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影响程度有限。

三、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实证研究分析的结果和新资产减值准则变化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笔者提出通过缩小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进一步修订与完善会计准则 虽然新资产减值准则在资产减值准备方面规定更加具体,操作性也更强,但一些规定仍值得商榷。第一,禁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规定。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首先,这一规定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市公司利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但同时又引发了上市公司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的倾向。其次,如果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根据最新得到的可靠资料进行会计估计,使资产以真实价值反映,最终有助于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那么,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可视为对原先会计估计的一种修正,若不允许对已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予以转回,实质上就是否认市场环境因素的变化,从而不利于提供资产真实的价值。再次,资产的减值可以分为暂时性减值和永久性减值。如果“不允许对已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予以转回”,就应只对造成减值因素的永久性减损部分计提减值,这样才能保证所实施的会计程序在理论上保持前后一致性。然而这又面临如何划分永久性减值和暂时性减值问题的困扰,在实务中仍有很大的人为操作空间。由此可见,允许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更符合理论逻辑,以降低相关性为代价的不允许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规定只能是短期内的权益之举,只有不断完善准则的具体规定、提高价格市场的作用和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才能降低利润操纵的可能性,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第二,对可收回金额的规定。新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新准则虽然体现了我国与国际会计的接轨,但只给出了可收回金额的定义,资产的销售价格和处置费用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如何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也没有全面、系统地说明。这给某些可收回金额计算难度大,不确定因素多的资产(如长期资产)在实务操作上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建议准则制定部门根据我国市场环境的特点,及时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会计准则,谨慎赋予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减少模糊性语言和概念,减少可供选择的会计方法,尽量使会计规范具有可操作性,以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范围。

第5篇:供应商管理准则范文

关键词:上市公司;新会计准则;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行为在中外公司中普遍存在,是现代会计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西方会计学者的关注。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资本市场的日渐发展,股份公司的大量涌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成为财务会计研究一直以来不断研究的重要的新课题之一。

虽然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推出以后,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监管更加严格,但是也因此企业盈余管理的技术手段更加多样化,利益相关者有必要更细认清。

本文根据近三年上市公司披露定期报告的实际样本,总结当前上市公司在新的会计准则下,推陈出新的盈余管理手段的新花样,并且为利益相关者提出相应的识别方法。

一、盈余管理的含义及体现

会计学界对盈余管理的概念存有很多不同的解释。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laerine Schipper)在其著名的《盈余管理的评论》(Commentary on earnings management)一文中,将盈余管理定义为: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加拿大会计学家司可脱(William R.Scott)教授在其著作《财务会计理论》(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中,将盈余管理定义为:经营者在一系列可选的会计政策(如公认会计原则)中选择那些使自身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的行为。

根据上述两个权威性的定义,我们认为盈余管理主要具备如下特征: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第二,在盈余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当局是有目的地选择对自身有利的会计政策或交易安排;第三,盈余管理的手段是在公认会计原则及其他会计准则的约束之下的;第四,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在于使自身利益最大。

从具体的行为看,这些行为既包含合法的操控,如企业管理层在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允许的范围内,通过选择会计方法、进行职业判断而导致的账面盈余的变动;企业依法重组其经营活动或交易以达到即期或持续影响企业账面盈余的行为等,也包括非法的或欺诈性的操纵行为,如有意识地“过度”或“不当”使用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来影响账面盈余;有意编造、虚构交易来调整账面盈余的行为等。

二、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

1.利用资产减值

新会计准则扩大了资产减值范围,除原先要求计提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备以外,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金融资产以及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等资产,均应在会计期末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相应提取减值准备。

其中,除按新准则第8号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外,其他资产减值准备均可以在减记资产价值的影响因素消失后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为管理当局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

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涉及到公允价值、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指标的确定,不管是对公允价值的估计,还是在计算现值过程中对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估计都需要会计的职业判断,方便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

2.利用研发支出的部分资本化规定

新准则把过去计入当期损益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划分为两个阶段:研究阶段支出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允许资本化计入资产价值。但对于开发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公司是否具有完成该项目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公司是否能证明开发的新产品、新技术存在市场等问题的确定都需要会计的职业判断。会计的职业判断主观性强,与盈余管理关系密切,为公司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

3.利用公允价值

新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投资性房地产、公司合并的非共同控制类型中和债务重组等方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虽然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使用条件进行了严格限制,但这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资产评估机构的报告,使公司管理当局可以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加大。

4.利用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的扩大

新准则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存货、投资性房地产等,扩大了可资本化的资产范围,随之可资本化的借款范围,由专门借款扩大到包括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企业借入的资金大多是混合使用,确认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究竟占用了多少一般借款,计算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时确认资本化期间等问题需要进行主观判断,公司外部各方很难了解清楚,审计监管难度较大,客观上为公司增加了盈余管理空间。

5.利用预计负债的计量

新准则规定,预计负债的初始计量按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应按当前最佳估计数作相应调整。规定中需要确定的“最佳估计数”没有具体的标准,需要综合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因此,在计量过程中涉及到对相关未来现金流出、折现率、风险的估计和判断,为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增加了相当大的空间。

三、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方法

1.关注审计报告和管理当局的说明

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后出具的是非标准的审计报告,甚至连续几个年度都是非标准的审计报告,就有理由怀疑公司可能有盈余管理的行为,必须予以充分关注。如果公司更换了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特别是更换前注册会计师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更换的注册会计师即使出具了标准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也应予以关注。

2.关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

关注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是否改变,对判断公司是否进行盈余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线索。其关键是要看其变更的理由是否充分,有关这方面的情况都要在财务报告中予以说明,通过对这一部分的阅读、分析,可以判断相关变更是否合理,是否虚增了企业的利润。

3.关注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变动

由于合并范围对合并会计报表的直接影响,公司可以通过改变合并范围来调节利润,从而进行盈余管理。通过分析公司的财务报告的合并范围变动,应重点关注两个问题:一是新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利润是否超过了原合并范围内子公司的平均水平;二是新剔除的子公司利润水平是否低于集团公司的平均水平。如果出现这种状况,那么该公司就很可能在进行盈余管理。

4.关注关联方交易

以上内容己提到,关联方会通过不公平的交易改变财务报告的结果,从而达到粉饰财务报表之目的。虽然国家对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进行了一系列强制规定,大大遏制了该手段的应用,但我们仍应关注企业是否采用了更隐蔽的方式,如通过第三方进行关联方交易,从而实现其盈余管理的情况。

5.关注盈利与股利分配的对比

如果企业有足够的利润却一直不回报股东、不进行分配,很有可能企业的盈余就是“管理”出来的。当然,盈利企业不进行利润分配还有其它的原因,但“管理”出来的盈余是肯定无法分配的,所以丰厚的利润与微薄的股利对比为我们识别盈余管理又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

第6篇:供应商管理准则范文

【关键词】供应商选择;指标;ELECTRE-I;粗糙集;层次分析法

引言

为了增强供应链整体的竞争能力,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组成动态联盟是现代供应链管理条件下的重要议题,在这个庞大的动态联盟中,节点企业之间在一定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意味着企业从观念上和结构上要进行改变,因此必须细致地挑选合作伙伴以确保真正双赢的实现,如果企业选择合作伙伴不当,不仅会损失企业间的利润,还会使企业失去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机会,从而无形中抑制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供应商处在企业供应链的最上端,供应商作为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采购活动的对象,直接关系着企业的采购成本以及原材料和零部件质量的好坏,对企业产品竞争力产生很大的影响[1]。因此对供应商评价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讨论了供应商选择中评价指标的确定,然后应用粗糙集理论改进AHP,再利用改进的AHP确定其指标的权重;最后利用ELECTRE-I法对候选供应商进行评价和选择。

1.供应商评价指标的选择

影响供应商选择的因素很多,不同研究者所选取的准则多少有些差别,但对主要影响因素没有多大出入[2]。本文依照独立性、客观性、准确性和可扩容性的原则,在整理、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对相关专家进行广泛咨询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研究,本文采用如图1所示的层次结构研究供应商选择问题。

图1 供应商选择层次结构

2.应用粗糙集理论改进的AHP法确定准则权值

AHP是多准则决策过程中确定候选对象权值常用的方法,AHP采用两两比较法,为了说明各元素之间重要程度的相对关系,一般采用Saaty标度1-9的比例表示[3-4],但是难免会产生评价偏见。在AHP中,通过最大特征值可求出一致性系数CI,如果CI太大,说明判断矩阵不一致,就必须重新调整比较判断矩阵中的元素。同时决策的结果容易受决策者主观判断的影响,为了减少这种主观性,应用粗糙集理论中条件熵和属性重要度的概念,使得判断矩阵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下面先介绍粗糙集理论中属性重要度的概念[5]。一个决策表系统S可以表示为:S=〈U,R,V,f〉,其中,U是对象的集合,也称为论域,R=C∪D是属性集合,子集C和D分别称为条件属性集和结果属性集,是属性值的集合,表示属性r∈R的属性值范围,即属性r的值域,f:U×RV是一个信息函数,它指定U中每一个对象x的属性值。

对于每个属性子集,定义一个不可分辨二元关系(不分明关系)IND(B),即:

显然,IND(B)是一个等价关系,且。

已知和分别是属性集P和Q在论域U的两个划分,集合的概率,有,i=1,2,…,n;,j=1,2,…,m;其中,、、表示该集合包含元素的个数,称为集合的基数。且条件熵为:

设S=〈U,R,V,f〉是一个决策表系统[5],其中R=C∪D,C为条件属性集合,D为决策属性集合且AC,则对于任意属性a∈C\A的重要性SGF(a,A,D)定义为:SGF(a,A,D)=H(D|A)-H(D|A∪{a})。SGF(a,A,D)的值越大,说明在已知A的条件下,属性a对于决策D就越重要。

对图1中的准则层,可以设计如下表所示的决策表(不包含决策列的值)。

表3-1 关于成本、质量和服务的决策表

U c1(成本) c2(质量) c3(服务) d(决策) U c1(成本) c2(质量) c3(服务) d(决策)

1 2 1 3 0 7 1 2 3 0

2 3 3 1 0 8 3 2 1 0

3 2 2 3 0 9 2 2 2 1

4 2 2 1 1 10 1 2 2 1

5 1 1 3 1 11 3 1 1 0

6 1 3 1 0 12 2 1 1 1

表中:值1、2、3的含义:对成本准则,表示成本的“低”、“中”、“高”,对质量和服务准则,分别对应“好”、“中”、“差”。表中有12种不同的组合,决策者对不同的组合分别给出决策,“0”表示“不选择该供应商”,而“1”表示“选择该供应商”。例如:第13行表示即使某供应商产品质量和服务都很好,但其成本很高,该供应商也不能选择。

根据表3-1,可通过下列过程计算成本、质量和服务准则的重要度。

从上面计算结果得到属性C1(即成本准则)的重要度为0.1879,通过相似的过程,可得到属性C2(即质量准则)、属性C3(即服务准则)的重要度分别为0.1030,0.1451。

有以上计算的成本、质量、服务三准则的重要度构造成的判断矩阵如下:

C1 C2 C3

C1 1 1.8409 1.2961 2.3868 1.3364 0.4321

C2 0.5432 1 0.7039 0.3822 0.7257 0.2346

C3 0.7713 1.4211 1 1.0961 1.0310 0.3333

对上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则最大特征值:

,满足一致性检验。

且知判断矩阵的CR=0,说明该判断矩阵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此方法可构造出具有良好一致性的判断矩阵。

表3-2 质量和服务子准则决策表

U 技术能力 产品缺陷 质量控制率 准时送货 供货量 修理时间 保修期 决策

1 2 3 2 3 2 1 1 P(差)

2 1 2 1 1 1 3 1 G(好)

3 1 2 2 2 2 2 3 M(中)

4 2 1 2 1 1 2 2 G

5 2 2 1 3 1 1 1 M

6 2 2 2 2 1 1 3 M

7 1 1 3 1 2 3 3 M

8 3 1 2 1 3 2 3 M

9 3 3 2 3 2 2 1 P

10 1 1 2 1 2 2 1 G

表中:值1、2、3的含义:对技术能力、质量控制率和准时送货准则,分别对应“高”、“中”、“低”,而产品缺陷对应相反;对于供货量准则对应是“大”、“中”、“小”;对修理时间对应“短”、“不太长”、“长”,而保修期恰与其相反。

表3-2是假设关于质量(技术能力、产品缺陷、质量控制率)子准则和服务(准时送货、供货量、修理时间、保修期)子准则的决策表;同计算成本、质量、服务准则的重要度和权值一样。由于篇幅关系,这里就不再写出具体计算过程。可计算出:如表3-3所示局部权值结果。并且可计算出CI都为0,由此结果可知:判断矩阵是完全一致的。

根据前面计算出的局部权值,可以得到如表3-3所示的全局权值,即各准则或子准则的实际权值。

表3-3 准则和子准则权值

准则 局部权值 子准则 局部权值 全局权值 权重顺序

成本 0.4321 0.4321 1

质量 0.2346 技术能力 0.2715 0.0637 6

产品缺陷 0.5000 0.1173 3

质量控制率 0.2285 0.0536 7

服务 0.3333 准时送货 0.4000 0.1333 2

供货量 0.3000 0.1000 4

修理时间 0.2000 0.0667 5

保修期 0.1000 0.0333 8

3.应用ELECTRE-I对供应链上供应商进行选择

应用ELECTRE-I[6-7]方法对供应链上的供应商进行选择和评价,首先要确定其考虑的各指标的的权重。本文利用粗糙集理论改进的AHP来确定权重值。根据以上面分析计算,我们已经得出各准则及其子准则的权重值,然后,利用得出的权值,结合ELECTRE-I法以及候选供应商具体数据对供应商进行选择和评价。

某制造商有4个候选供应商,他们均属于该领域的甲级供应商,该制造商希望通过比较,筛选出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供应商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他们的相关信息如表3-4所示。

表3-4 候选供应商具体数据

供应商 成本/$ 技术能力等级 缺陷率/% 质量控制率/% 准时送货/% 供货量/件 修理时间/周 保修期/月

1 56 2 4 75 90 450 2 4

2 41 1 2 95 95 700 1 3

3 43 1 2 90 98 600 1 3

4 51 3 6 70 92 500 3 4

步骤1:表3-4是由各属性构造出的矩阵设为M,然后对矩阵M进行规范化处理得出矩阵(设为R)。根据规范化矩阵,计算出加权规范化矩阵V,由V=R*W,其中由上面计算知:

得出下面矩阵:

步骤2:确定优势集和劣势集,并根据优势集和劣势集计算一致指数和一致指数矩阵C以及不一致指数和不一致指数矩阵D,如下:

根据:

计算得:

步骤3:确定优势矩阵和劣势矩阵。

基于一致指数矩阵,计算一致指数临界值(按平均计算),并确定优势矩阵F。

从而知:优势矩阵F为:

基于不一致指数计算不一致指数临界值(按均值计算),并确定劣势矩阵G。

从而知:

劣势矩阵G为:

步骤4:确定综合优势矩阵E。

根据优势矩阵F和劣势矩阵G,由,得,综合优势矩阵E为:

从E矩阵分析决策结果,若任何一列上只要有一个元素为1,则该方案应被剔除,因为列方案为1的元素,意味着列方案被对应的行方案“压倒”。从综合优势矩阵可知:供应商1、供应商3和供应商4可被剔除,供应商2选入。所以,该制造商首选供应商2,可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结语

本文通过利用粗糙集理论改进的AHP来确定权重值。,量化了定性因素,使AHP过程更直观和准确,消除了成对比较过程认为的评价偏见,判断矩阵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然后结合ELECTRE-I法建立选择评价模型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选择。随着供应商选择方法和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构建供应链的类型不同,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正。

参考文献:

[1]陈广州,李跃宇,刘桂艳.供应链环境下基于AHP方法的供应商选择[J].技术与市场,2005(11):46-48.

[2]刘晓,李海越,王成恩,储诚斌.供应商选择模型与方法综述[J].中国管理科学,2004,12(1):

139-148.

[3]袁修竹,陈荔,张昕瑞.基于改进的AHP/TOPSIS算法的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J].物流科技,2009(3):126-129.

[4]方秦盛.AHP在供应商选择中的应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93-94.

[5]王彪,段禅伦,吴昊.粗糙集与模糊集的研究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河北工业科技,2008:3-11.

[6]陈志祥.生产订单综合评估的改进ELECTRE-I算法[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5,

第7篇:供应商管理准则范文

关键词:供应商;评价体系;层次分析法(AHP);判断矩阵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2-0000-02

一、引言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凸显,生产或服务外包已经成为电子制造业中一种普遍的经营策略。企业集中资源在自己的优势项目上重点布局,而将其它部分外包给其它生产或服务商,节省投资成本和提高效率。企业因新产品开发,需将某些部件的设计生产委托给供应商。引入合适的供应商,将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奠定基调。高质量的供应链管理体现在7个“Right”[1],即能够将数量准确的(right quantity)合适的产品(right product)以正确的质量(right quality)合适的成本(right cost)在规定的时间(right time)送到指定的地点(right place)交给特定的客户(right customer)。

二、构建供应商评价体系

对供应商的选择是多样化的,企业决策者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对企业所处的供应与需求等内外环境进行详细地分析,根据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做出对供应商的选择。

以某通讯设备制造公司的智能手机开发项目寻找大电流充电器供应商为例。为避免主观臆断和随意性,需综合考虑备选供方的设计能力、产品质量、工艺水平、成本因素、服务水准、交期和其它管理能力,通过各部门主管和专家评估,最终确定成本、质量、服务和交付并重的原则,并分别细化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各部门对供应商的考察项目内容,由采购部门主导成立评价小组,共同发起供应商审核与评价流程。通过质量、研发与采购等部门的综合考评,依据企业制定的供应商考评标准,纳入初步符合公司要求的供应商,缩小选择范围。

三、应用层次分析法选择供应商

经过现场考核和纳入数家供应商后,选择哪一家或两家作最终供应商,也是一项重要决策。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在本质上是多目标的,包含着多层次的因素[2]。选择供应商的方法有许多,如直观判断法、招标法、线性权重法等。考虑到采购过程的经济性和效率、采购决策中的内在复杂性,定量化分析非常适合于供应商选择决策。基于此,我们以此智能手机的充电器的四个待选供应商为例(以A、B、C、D代表),运用层次分析法,科学合理地在候选中选择最适合者。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为AHP)是上世纪70年代由美国运筹学家Thomas L.Saaty构建的一种分析工具与决策技术,将给出了定性描述的一组目标捉对比较,分析其相对重要度,并据此定量地得出各目标的权重,从而指导决策。其原理和四个具体操作步骤如下[3]:

(1)建立递阶层次模型,将实际问题分解为决策准备和备选方案等不同层次的要素。在深入分析该项目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将适配器供应商选择的各个因素按照不同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若干层次,同一层的各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因素,同时又支配下一层的因素,最上层为目标层。根据前述的供应商指标评价体系,我们列出如图1所示的充电器供应商选择层次图模型。

图1 充电器供应商选择层次图模型

(2)以上层次结构反映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但是评估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度以及针对某项评估指标,各供应商之间的相对优势比重并不相同,因此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在建立该选择层次图模型之后,本文采用专家团评分法确定各指标的相对重要度。由采购、研发、质量、生产部门专家各2名组成专家组,通过平均评分法对各位专家的评分进行综合。根据专家们以两两比较的方式对同一层次的元素进行逐对考察,并用1~9的比例标度对重要性赋值(1~9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从同等重要递进到极端重要),构造成本、质量、交期与服务等四个维度关于最优供应商目标的两两判断矩阵,以确定它们分别关于总目标的相对权重。通过归一化处理后,得到质量、成本、交期和服务的权重分别为0.483,0.356,0.121,0.042。由此可知质量的权重约为成本权重的1.35倍,约为交期权重的3.98倍,约为服务权重的11.45倍。其判断矩阵与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3)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并进行排序

以表2成本、质量、服务与交期关于目标的判断矩阵(以下简称矩阵A)为例判断其一致性:

衡量此判断矩阵A(需是n>1阶方阵)一致程度的指标CI。

CI=

其中λmax是矩阵 A 的最大特征根,n表示矩阵A所含决策元素的个数。

查表得相应的平均随机性一致性RI=0.890(n=4)。再计算矩阵A 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

CR=

当CR

通过以上方法,上述五个比较矩阵皆通过一致性检验。即各专家的意见较一致,两两比较结果具有相当的一致性。从表2可以看到,就成本而言,供应商C的优势比较明显(权重值为0.478);就质量、服务和交期而言,供应商B皆最优,其权重分别为0.559、0.565、0.589。从表1可以看到,当准则之间比较时,质量被认为是优先考虑的因素,其享有0.483的权重值,成本、服务和交期权重值则分别为0.356、0.042、0.121。

最后可通过对单准则下的权重和各准则的相对重要程度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对备选供应商并进行排序,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供应商B是智能手机充电器的最适合供应商。经过严格的器件认定、持续的供应商质量管理,该产品量产一年时间里,供应商B的实际表现亦表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四、结束语

产品设计方案的实现与供应商提供质量合格的零部件密切相关。本文通过供应商初选及构建供应商考评体系,综合考虑各要素、运用科学方法选择最优供应商,辅以持续的供应商质量管理,保证部件质量能持续满足公司生产和运营的要求。综合以上方法,推广运用到各主要部件的供应商选择中,对提高产品质量和打造持续高效的供应链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伟.供应链质量管理探讨[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福建:中国质量协会,2008.

[2]王道平,鲍新中.供应链管理教程――理论与方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第8篇:供应商管理准则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目标成本;节点企业;网络层次分析法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过,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供应链的竞争实质则是供应链成本的竞争。随着目标成本法的广泛应用及竞争优势的日渐凸显,将其应运于供应链中将会成为必然。

一、目标成本法及设计思路

目标成本法是一种市场驱动的成本管理体系,对产品成本的设计具有指导效应,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通过运用价值工程等方法对成本展开多层次、多方位、全过程的控制管理活动。目标成本的确定以竞争的市场价格为导向,不仅要求跨职能的团队合作,对顾客也要给予一定的关注。根据该管理思想,产品成本的设计团队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设计与制造、生产、销售、原材料采购、成本会计部门及客户服务与支持部门,而且还包括公司外部的参与者。因此,有必要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加强各环节的信息分享与反馈作用,结合互联网技术以并行工程的方式完成产品成本的设计,即产品成本的削减是从概念开始的循环过程,需要跨组织的成本调查,结合质量功能配置、价值工程等方法并借助功能—价格—质量悖反展开团队的互动设计。

二、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的思路

(一)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下,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代替了原来单个企业的竞争。为了增加供应链效率,可以使用链接目标成本计算系统,将成本管理的范畴扩展到整个供应链,即对供应链进行目标成本管理。供应链的目标成本由跨职能的设计团队根据功能分析到零部件层次,但并未终止,此时由于供应链条的连续性,各节点企业零部件层次上的成本又成为其上游供应商所面临的市场目标成本,这一效应沿着供应链一步步传到原材料供应商才终止。因此,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及其部门负责人在考虑内部成本的同时还应调整整个供应链的成本来满足市场需求。

(二)供应链目标成本在供应链上的分解

根据前面的论述,供应链下游企业识别出客户的需求并传递到上游企业,市场压力以目标市场价格的形式转化为供应链第二层次的客户压力,成为他们的目标成本,此过程沿供应链一直传递到最初的原材料供应商。因此,目标成本就成了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约束机制并有效地将采购商、供应商、制造企业及用户连接起来。所以,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具有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

但是,对供应链进行目标成本控制并不是无理地将成本压力转嫁于某节点企业以实现整体利润,这是违背供应链成本管理初衷的。此时,目标成本分配的准确与否将体现节点企业利润的分享是否公平合理,这将影响成员企业合作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整条供应链利润的实现。当供应链中某上游供应商分得的成本低于标准成本并且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将成本压力转到下游供应商,而下游供应商采取同样的措施时,最终的成本压力全部积压在原材料供应商,从而损害原材料供应商的利益,导致利益分享不平衡。当某成员企业分得的成本较高,它们会通过提高售价来缓解自身的压力,此时相对于正常的成本水平,该企业会产生额外的利润,形成利润的不合理占有;相反,分得成本较低的企业相对正常成本水平会损失一定的利润,造成供应链成员企业利益分享的失衡。可见,供应链上目标成本的科学分配至关重要。

三、供应链节点企业目标成本分解方法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法)是一种新的科学决策方法。由于其结构灵活性,所以在当前分析解决半结构或无结构问题中具有领先地位。尤其在实际问题或绝大部分决策问题在元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反馈,存在着内部依赖和外部依赖时,用ANP法进行描述其结果更佳。ANP法不同于以往比较简单的树状结构,它由控制层及错综复杂的网络层组成,网络结构中的节点或代表一个元素或表示一个元素集,每个元素集都可能相互作用与反作用,元素集中的每个元素也都可能相互影响与支配。因此,ANP法既考虑各元素施加影响的程度,又考虑其接受影响的程度,从而得出某元素在整个网络层中的重要性程度。

本文所讨论的供应链目标成本的分解问题即呈现出复杂的网络结构。考虑到供应链中节点企业的复杂多样性,我们将其归集为四个元素集:供应商集、制造商集、分销商集与用户集。各集合在成本的构成中既独立又相互影响,元素集内的企业或跨集的企业相互影响与被影响,形成供应链的网络结构。合理分析各节点企业在整条供应链中的重要性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成本的分解,ANP法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方法。下面以WS公司为例进行简单说明。

(一) WS公司简介

WS公司为中型家用办公桌制造企业。该公司由于管理和技术落后,并且产品研发能力较弱,家用办公桌成本比同行领头企业高了20%~30%,导致企业效益差,生存遇到危机。为改变这一现状,公司提出建立目标成本管理系统,开发新产品。办公桌加工供应链主要包括材料供应—加工制造—分销—零售四个环节,其中供应商主要有木材、木器漆、五金配件及产品设计供应商等,公司为该供应链关系的核心企业。为简化分析,本文假设只有一级供应商和一级分销商。

(二) 各企业相互影响权重的排序

通过上述介绍,本文仅以供应链目标成本为控制层元素,即相对目标的准则层。网络层次中有元素集材料供应商、加工制造商、分销商及用户,分别用B1、B2、B3、B4表示,假设B1又有元素z11、z12、z13,B2、B3、B4中各有一个元素z2、z3、z4。根据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原理,以Bi中元素zij为准则对Bj中元素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因假设B2、B3、B4中各有一个元素,所以无论以任何一个元素为准则,其相对自己的相关性均为1。因此,我们只要分别以B2、B3、B4中的元素为准则对B1中元素进行两两比较,通过专家及相关工作人员对各企业产品质量、自身生产效率等的调查,分析其所提供材料对产品价值的贡献大小及对其他企业产品的影响程度并进行综合打分,可得以下3个判断矩阵,如表1所示。

式(1)中的列向量就是B1中供应商分别相对于B2、B3、B4中制造商、分销商及用户的影响程度的排序向量。如果两企业之间互不影响,则Vij=0。结合上述假设制造商、分销商及用户各只有一个企业,则他们相对于自己的重要性排序向量均为1,则我们可以得到(2)式

其中i=1,2,3,j=1,2,3,最终我们得到了各准则下的超矩阵V,即各企业相互影响程度的排序向量。虽然此矩阵是非负矩阵,但是V却不是归一化的,因为我们没有考虑各准则,即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及用户之间的重要性比较,所以还应对各准则进行排序。

(三)各元素集的相对重要性排序

根据目标成本法与供应链成本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思想,不仅要对内考虑各职能部门在成本分析中的重要性,更应对外关注顾客与利益相关者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严格遵循价格引导、顾客价值、以产品流程设计为中心并依赖跨职能团队这一原则。所以,供应链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及用户在成本形成中均扮演重要角色,其重要性程度也可用上述方法计算得到。通过咨询专家获得专业打分及搜集相关资深人员的打分,构造各元素集B1、B2、B3、B4的判断矩阵,如表2所示。

分别以B1、B2、B3、B4为准则,分析它们的判断矩阵,由特征根法得出各元素集的相对重要性排序,用aij(i=1,2,3,4;j=1,2,3,4)表示,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4×4阶加权矩阵A,如式(3)所示

以上步骤是对各成员集相对重要性的排序而构造的加权矩阵,用它来实现式(2)所构造的超矩阵的归一化。

(四)计算各节点企业的目标成本

本文的目的是实现供应链目标成本的分解,但是上述对各节点企业相对重要性权值的计算并不是很合理,因为其并没有实现归一化。因此,我们可以用加权矩阵A对其进行加权,构造加权超矩阵V:V=(vij)。式中vij=aij×vij,v=(vij)由式(2)确定,A=(aij)由式(3)确定。V为ANP结构的加权超矩阵。事实上对于V的任一列均有aivij=aij=1,因而加权超矩阵V的任一列均是归一化的。

所以,通过运用ANP法,最终可以得到木材供应商、木器漆供应商、五金配件供应商、办公桌制造企业(核心企业)、分销商及用户对目标成本的分配权重Vij。这里我们假设整条供应链的目标成本为C,分别乘以Vij,即将目标成本合理分配于各节点企业。

四、结论

目标成本法的应用在国外较为普遍,但将其运用于供应链的成本管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操作,在国内外均不常见。供应链的目标成本管理的复杂性及系统设计的开放性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所达不到的,加之各企业体制的不同及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难题也是管理者放弃这一有效管理工具的原因所在。如何确定各企业在所处供应链中的成本就是一大难题。新兴决策工具——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的出现,为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目标成本的分配提供了可行性。采用ANP法,我们通过比较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构建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网络结构,再根据其重要性程度构建判断矩阵,利用特征根法得到各成员企业间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再对其进行加权,最终得到归一化的权重,即各成员企业对总目标成本的分配权重。这样,就实现了供应链目标成本在各节点企业相对合理的分配。

参考文献:

[1]吴学林.目标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韩庆兰,蔡军.产品成本设计中目标成本的确定及评价[J].财务与会计,2006(03).

[3]周朝阳.链际竞争下的供应链成本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

[4]谢福泉.供应链成本管理:类别成本与运作支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5]孙宏才,田平,王莲芬.网络层次分析法与决策科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第9篇:供应商管理准则范文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商选择

一、引言

在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中,供应商的评价和选择是供应链管理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于企业实现最大化利益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如今日益激烈的供应链竞争中,合适的供应商意味着高质量高服务的产品,正因如此,在VMI模式下备品备件供应商的选择同样必要,所以本文利用简单的AHP对VMI模式下的备品备件供应商进行优化选择。

二、VMI对B类产品的适用性

参照ABC分类法将备品备件依据缺货表现、供货特点和返修特点三个属性分类,A类备品备件的缺货表现为导致停产,供货特点是供货周期长,供货周期得不到保证,需要库存,返修特点是返修周期不确定,返修周期长,返修周期大于供货周期;B类备品备件的缺货表现为严重影响质量(不停产),供货特点是正常供货周期,供货周期能保证但不能满足即时需要,需要库存,返修特点是正常的返修周期,返修周期小于或等于供货周期;C类备品备件的缺货表现为给生产带来不便(不停产、不影响质量),供货特点是供货周期短,能满足生产的即时需要,不需要库存,返修特点是返修周期确定,返修周期短,能够满足生产的即时需要。

在此分类中,A类属于关键性备品备件,不允许缺货,需要保证一定库存,又要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库存,避免风险,因此不宜采用VMI;C类不属于关键性备品备件,价值小数量大,缺货损失较小,适合采用无库存管理;B类处于A类和C类之间,缺货不会停产但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且价值较大,风险性又比A类小,因此VMI很适合B类备品备件。

通过VMI对B类备品备件进行管理会给企业带来显著的协同效益,将库存压力转移给供应商,供应商也可将部分库存成本通过附加成本转移给企业,双方利益得到均衡。

三、VMI模式下备品备件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

VMI模式下的备品备件供应商选择不同于一般的备品备件供应商选择,这种模式下,供应商与企业的合作涉及到生产运作、公司文化、发展战略等多个方面,需要彼此信任,进行大量的信息沟通,因此,除了传统的备品备件供应商选择中对供应商进行质量水平、价格水平、交货能力的评估之外,对VMI模式下备品备件供应商的选择中还要综合考虑供应商信息共享能力和合作兼容性的水平。所以提出了下面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一级因素包括质量水平A1(下属二级因素有质量认证情况B1和产品合格率B2)、价格水平A2(下属二级因素有产品价格比率B3、成本下降空间B4)、交货能力A3(下属二级因素有交货准时性B5、临时供货弹性B6和交货数量的准确性B7)、信息共享能力A4(下属二级因素有信息系统的集成能力B8和信息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水平B9)、合作兼容性A5(下属二级因素有战略观念与经营理念的兼容性B10和企业文化的兼容性B11)。

四、优化选择模型的建立

层次分析法是指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量化计算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

(一)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二)指标权重的计算和一致性检验

五、结论

备品备件管理是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占有企业大量资金,所以应收到企业的重视。文章分析了在VMI库存管理模式下,只对B类产品适用,通过实施VMI可以显著感受到企业的效益有所提高,而后构建在这种模式下备品备件供应商选择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选择,对企业在实施VMI库存管理模式下的备品备件供应商选择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俞昀.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供应商评价体系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73-75.

[2] 郭如波.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力设备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选择研究[J].现代商业,2014,32:194-196.

[3] 韩正华.基于AHP的发电公司煤炭供应商综合评价[J].电气时代,2014,12:68-70.

[4] 孙丹.基于层次分析法的OA软件供应商的选择[J].时代金融,2014,03:325-32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