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供应商管理准则范文

供应商管理准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供应商管理准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供应商管理准则

第1篇:供应商管理准则范文

一、征求意见稿推出的制度背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不能满足报表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在这种经济背景下,2006年的会计准则中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总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规定分散在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多项具体准则中。

新准则在我国已经连续实施6年,因准则主要针对上市公司,这里讨论的是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准则实施期间出现了因公允价值使用降低信息可靠性的问题,如在债务重组中通过调整估值技术、改变参数来调整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以改变当期损益调整利润表;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关于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准则只做了“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显著不同”、“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的这些定性规定(杨英男,2012),缺乏操作性,这些都给了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财政部在2012年5月17日出台的公允价值征求意见稿,旨在规范公允价值的使用。

二、盈余管理概述

关于盈余管理的定义,凯瑟琳·雪珀(1989)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威廉·斯科特(1997)在《财务会计理论》中指出“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保罗和詹姆斯(1999) 认为,盈余管理是公司的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外部信息使用者,在编制财务报告时进行的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

在这里,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会计准则、会计方法和估计等。盈余管理中既包含合法的操控,也包括非法的或欺诈性的操纵行为(沈烈,张西萍,2007)。当企业在准则、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职业判断和方法选择导致盈余的账面价值变动是正当的行为,当盈余管理行为超过一定的限度时,比如虚构交易、违背准则进行会计选择和估计,就属于非法的操纵行为。这两种行为都可以反映管理当局为达到公司价值最大化而在披露信息过程中带有的倾向性。

三、征求意见稿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几点分析

在征求意见稿中,具体规范了公允价值定义,明确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和级次,并对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信息的披露做出具体要求。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的内容结构基本一致,也反映了在修订会计准则过程中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

1.规范定义,引入新概念。在征求意见稿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对比《企业会计准则》可知,征求意见稿中将之前的公平交易改成了有序交易。有序交易,是指在计量日前一段时期内相关资产或负债具有惯常市场活动的交易。清算等被迫交易不属于有序交易。强调一些非公允情况下的交易价格需剔除,使得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增强,降低了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

此外,征求意见稿中还引入了计量单元,主要市场、最有利市场等概念和假设,为具体实务中公允价值的计量提供了规范,降低主观判断的程度。规定资产或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时以计量单元而不是单项资产或负债为最小的计量单位,强调了经济活动的实质。

2.规范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首先将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分为非金融资产、负债和企业自身权益工具、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这三大类,然后分别对每类的计量进行规定,为实务中的操作提供规范。对估值技术、采用的假设(输入值)、公允价值的级次等做了系统的阐述。准则规定在确定估值技术时,主要看是否有足够可利用数据支持,尽可能的使用从有序市场中获得的可观察数据。因为市场价格是金融资产(也包括非金融资产)的最佳估计,是最公允的输出变量(葛家树,2006)。规定公允价值级次由输入值的级次决定,判断输入值的级次则依据其是否利用来自有序市场数据、是否可观察。这一规定使得企业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时最大化的利用了市场客观数据,降低了公允价值估计中的主观判断,从而降低盈余管理的空间,增强信息的可靠性。同时也将为增强我国市场的有效性作出贡献,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3.完善公允价值披露要求。关于公允价值的披露,征求意见稿规定企业根据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性质、特征、风险以及公允价值级次对其进行恰当分组,并按照组别披露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信息。分组后披露将增强财务信息的可理解性,使外部信息使用者更好的理解企业披露的信息,有助于他们识别报表中因盈余管理而造成的数据变动。此处规定企业除了应当披露公允价值外,还应披露确定公允价值过程中的方法、输入值、公允价值计量级次、估值技术,这些更多的信息可以帮助信息的使用者分析披露的公允价值在确定过程是否依据客观现实,帮助信息的使用者辨认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高低,从而降低了企业进行盈余调节的空间。

4.存在的问题。由以上分析可知,征求意见稿丰富了关于公允价值的规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在经过上述调整之后,其对盈余管理的限制仍然有限,这也是准则兼顾科学性、适用性的结果。比如在资产减值准备中,资产组的确定等仍需要大量的职业判断,给盈余管理留下空间。从国际趋同的角度看,公允价值计量中还没有引入全面收益等概念,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不够全面。这也与我国的经济环境有关,全面收益等概念的引入也需要更完善的市场环境作为基础。

第2篇:供应商管理准则范文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 动机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分析

盈余管理通常是指企业管理层为了给企业或个人谋取利益,而通过使用会计手段,或采取实际行动使企业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的水平的操控(Schipper,1989)。这些行为既包含合法的操控,如企业管理层在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允许的范围内,通过选择会计方法、进行职业判断而导致的账面盈余的变动;企业依法重组其经营活动或交易以达到即期或持续影响企业账面盈余的行为等,也包括非法的或欺诈性的操纵行为,如有意识地“过度”或“不当”使用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来影响账面盈余;有意编造、虚构交易来调整账面盈余的行为等。随着盈余管理在资本市场上的影响越来越大,研究人员开始集中讨论资本市场上的盈余管理动机,即上市公司迫于资本市场的IPO动机、配股动机、防亏、扭亏和保牌动机,利用会计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

(一)IPO动机 根据我国《公司法》和有关证券法规的规定,发行和上市股票的公司必须具有3年经营业绩。“公司必须在最近3年内连续盈利”,这样企业为取得上市资格,而本身达不到要求时,往往就会通过盈余管理对财务报表进行包装。Aharony,Lee和Wong(2000)对我国1992-1995年间初次发行B股和H股的83家国有企业的上市财务包装(Financial packaging)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发现IPO企业平均的资产利润率在发行新股的前2年开始上升,在发行新股所在年份达到顶峰,在随后3年则呈现下降形态。上市后业绩下降最为明显的是发行B股的非保护性行业的公司,其次是发行B股的保护性行业和发行H股的非保护性行业的公司,发行H股的保护性行业的公司上市后业绩下降则不明显,因此得出结论,公司上市过程中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机会的大小与其上市地点和所处行业有关。由于管理人员几乎不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因此,其盈余管理的动机是间接的,如增加所在公司的知名度等。在盈余手段的使用上,主要运用资产剥离(Carve-out)和应计项目特别是应收账款的管理。林舒、魏明海(2000)年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整个考察期内,样本公司的资产收益率在IPO前两年或前一年处于最高水平,在IPO当年显著下降。这种下降主要是公司在IPO前后运用盈余管理手段大幅“美化”报告收益的结果。

(二)配股动机 我国“壳”资源非常稀缺,配股资格对上市公司来讲有着重要意义,而且我国上市公司具有强烈的再融资需求。然而,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有最低条件的规定。如申请配股的上市公司最近3年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10%;1996年改为净资产收益率3年平均不低于10%,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公司不低于9%;1999年又改为净资产收益率3年平均不低于10%,并且每年不低于6%;2001年又规定了新的配股条件,要求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大量的研究和实证表明,为达到再融资的标准,上市公司会实施盈余管理。Haw,Daqing和Woody从证券监管的角度对1994~1997年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与配股政策及摘牌制度中规定的ROE参数的一致性,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已成功地运用包括线下项目在内的交易事项和管理应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以获得配股资格或避免停牌或摘牌的风险。蒋义宏(1998)、梁娟(1999)、陈小悦、肖星、过小燕(2000)、肖虹(2001)、杜滨、李若山(2002)等从不同角度进行实证研究均发现上市公司存在明显的为达到配股资格利用准备项目、应计项目、关联方交易、债务重组等手段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三)防亏、扭亏和保牌动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国证监会的《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3年出现亏损,公司将被处以暂停股票上市并允许其申请一年的宽限期,若在宽限期内仍无法扭亏为盈,将被终止上市。在我国,由于“壳”资源的极度稀缺且上市相当不易,若上市公司因亏损而被特别处理、暂停上市乃至终止上市,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种稀缺资源的浪费,公司及其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和其它利害关系人的利益都将受到损失。因此,管理者就会通过盈余管理以尽可能避免亏损或连续3年亏损,来避免被退市或停牌。陆建桥(1999)、于海燕、李增泉(2001)、蒋义宏(2002)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都证明了上述问题,上市公司惯用的手段包括应计利润项目的调整、坏账的计提、经常性应计项目和非经常性损益调节盈余。

上市公司管理层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会出于以上动机采取各种手段影响报告盈余。为保证资本市场的有序运行及会计信息的质量,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并要求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在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上市公司很多惯用的盈余管理手段会受到扼制,那么新准则下上市公司又会有哪些可行的盈余管理手段,我们又该如何识别,本文将对此作出探讨。

二、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制

(一)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有所降低 随着新准则的颁发,上市公司对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有所降低。如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原本可在备抵法中的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及账龄分析法中自由选择,新准则中只允许采用账龄分析法;持有至到期投资及应付债券的溢折价摊销原本可选择使用直线法及实际利率法核算,目前仅允许采用实际利率法;新准则取消了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后进先出法,上市公司只能在先进先出、加权平均、个别计价法中选择等。显然,新准则通过降低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减少了上市公司利用其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二)会计政策的强制性要求提高 新准则颁发之前,上市公司在发生亏损不可逆转的情况下,往往会加大资产减值的计提力度,来年再通过巨额资产减值的转回,扭亏为盈,这是以往实务界常用的盈余管理手段。新准则规定,长期资产减值一旦计提,就不允许转回,从而有效减少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由原来的子公司的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及当期利润小于母公司与其所有子公司相应指标合计数10%的企业可以不纳入合并范围;银行和保险业等特殊行业的子公司可以不纳入合并范围;规定关停并转和非持续经营的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可以不纳入合并范围;新准则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性控制,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续经营

的也应纳入合并范围。这一变革,将对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利润产生较大影响。新准则使得母公司必须承担所有者权益为负公司的债务,并会使一些隐藏的或有债务显现,与此同时,新准则也可以防止一些通过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相对于国际会计准则而言,我国公允价值使用的前提、范围及具体方法上更加谨慎,这既是对我国过去曾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出现问题的总结和改进,也是基于我国国情,确保公允价值不被滥用的现实选择。如在基本准则第43条中就明确指出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第10条明确规定只有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才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在非货币换准则中规定了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确定换人资产入账价值和换出资产价值损益的首要条件是交换必须具有商业实质,同时还明确指出:“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此外,公允价值使用的限制性规定还在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股份支付、套期保值等会计准则中得到体现。新会计准则的这些规定向企业传达的信息是严肃而鲜明的,只有在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基础上才能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禁止含有较多假设的估值技术的应用。再如一年内的预付费用不允许待摊,固定资产修理费不允许预提的规定,也限制了企业惯用的利用预提待摊调节盈余的方法。

(三)会计政策的可操作性进一步细化 原会计准则尽管要求各项资产在减值以后计提减值准备,可是很多资产特别是长期资产的减值究竟应如何计提,准则并未进行详细说明,如原准则规定资产可收回按照资产的销售净价与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较高者确定,其中,销售净价为资产销售价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余额,但原准则对于如何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包括销售净价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没有提供具体的指南和方法,其可操作性不高。新会计准则出台后特制定了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考虑到不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销售价格较难获得,因此将销售价格改为公允价值,从而更容易确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新准则还就如何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及其预计处置费用,如何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等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操作指南。其次,原准则要求企业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但在实务中,有时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难以确定,新准则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对于以资产组为基础如何确定资产减值损失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如原准则对于企业总部资产和商誉的减值测试及其处理并不明确,新准则要求总部资产及商誉应结合相应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确认相应的资产减值损失,并且这些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应当是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从而提高了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对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有一定作用。如企业合并业务,过去各企业在如何确定合并成本及其分配、如何确定作为对价付出的相关资产的相关损益、发生或承担的负债等方面一直很混乱,影响了盈余的核算口径。新会计准则第20号对此作了专门规范,要求企业将企业合并区分为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两大类,并分别采用不同的规则进行处理。又如,对传统金融企业出现的创新金融业务和一般企业的套期保证、衍生金融工具、年金基金等新业务的确认、计量和列报进行了统一规范,减少了企业会计处理上的随意性,从而提高了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对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有一定的作用。

三、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新动向

(一)利用债务重组或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调节盈余 新准则中的债务重组交易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允许债务人将产生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如债务重组中以现金或非现金资产或债转股等方式偿还债务,其原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而不再是作为资本公积直接进入所有者权益。对于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全部或部分豁免,其重组收益将会直接反映在利润表中。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也很可能会在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下,或者出于维持公司业绩或者配股的需要,通过债务重组确认重组收益,来改变上市公司的当期损益。新准则规定,符合商业性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可以公允价值计价,将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收益,进入利润表。与原准则非货币交易收益只能计人资本公积相比,新会计准则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将直接产生利润,这对公司当期利润产生重大影响。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可能会在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下,或者出于维持公司业绩,维护公司稳定发展形象需要,以优质资产换劣质资产的非货币易。

(二)利用无形资产调节盈余 新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研究开发费用的费用化进行了修订,将企业无形资产的研发划分成两个阶段,并允许将开发支出予以资本化,这将增加企业资产价值,增加开发企业的收益。这一准则操作的关键是正确划分两个阶段,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人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只有在满足了一定的条件时,才能够确认为无形资产。将开发支出计入无形资产,和以前全部计人管理费用的处理相比虽然新准则对公司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定义进行了明确区分,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无形资产研发业务复杂,将很难明确划分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因为业务复杂、风险大些,有的上市公司可能通过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决定研发支出费用化还是资本化,从而操纵企业业绩。另外,新会计准则中,对无形资产的摊销不再仅局限于直线法,提出了按照反映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方式摊销其价值的方法,并且摊销年限也不再固定。因此,企业可能会通过调节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或方法来进行盈余管理。

(三)利用借款费用调节盈余 新准则规定,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由原来仅限于“为购建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扩大到“为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存货、投资性房地产等的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由于企业的借入资金借入后是混合使用的,企业上述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到底占用了多少一般借款,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人的专门借款到底有多少被用于短期投资性运作、产生了多少投资收益,企业外部人很难准确了解,因此借款费用是费用化还是资本化,数量上如何分配,企业管理层选择的空间有所增大。

(四)利用固定资产折旧调节盈余 新准则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

调整预计净残值;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即公司只要每年注册会计师审计时找到证据证明其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等与原估计有差异,就可以通过会计估计变更,改变各期折旧费用,对利润进行调整,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五)利用企业合并调节盈余 新准则将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计准则采用的是权益结合法,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入账,没有商誉形成。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被合并方的各项资产、负债按其账面价值计量。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不仅要包括合并后的利润和现金流量,而且要包括被合并企业合并前所实现的利润和现金流量。这样上市公司有可能在年底突击合并当年经营业绩较好的企业,通过将其利润合并入公司财务报表,拉升公司业绩。此外,在权益结合法下,由于不需要重估购入资产的价值,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合并资产价值被低估的企业,在合并后处置价值被低估的资产,从而获取收益。

当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计准则采用的是购买法,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经复核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计人当期损益。在合并报表编制上,因企业合并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以公允价值列示。由于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购买企业可借此增加利润。利用合并利润表不包含被购买企业前期损益的特点,购买方企业可以在合并前在被购买企业那里储备利润,如被购买企业合并前通过计提巨额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等手段报出巨额亏损,合并后再予以转回,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四、基于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

(一)关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新准则中涉及公允价值的包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股份支付、债务重组、收入、建造合同、政府补助、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等17个具体准则,其中应特别关注的有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公允价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公允价值、债务重组中的公允价值、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的公允价值、金融工具中的公允价值等。运用公允价值的盈余管理手段的识别就是尽可能地关注、找出与企业商品或资产的市场价格或同行业相类似商品的市场价格,要求市场信息通畅,企业披露的公允价值的信息完整、及时,资产评估机构的职业独立客观等。

(二)关注审计报告及注册会计师的变更 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行使经济鉴证功能的经济警察,具有丰富的会计、审计及管理知识、经验,能够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及其变动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考察,形成其专业判断。注册会计师的意见应是投资者进行判断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线索。不能说其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就可以断定企业没有进行盈余管理。但注册会计师出具了带有解释性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拒绝表示意见和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通常表示该公司的财务报告存在问题,就有理由怀疑公可可能进行了盈余管理。如注册会计师若强调“应收账款金额巨大”时,就很可能意味着这些应收账款很难收回或者指提取的坏账准备金过低;此外,出具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的变动也应当引起人们的警觉,因为二者在审计意见上产生了分歧。如果更换前的会计师出具的不是标准的无保留审计意见报告,而后任会计师出具了标准的无保留审计意见报告,那么很有可能是前任注册会计师与公司没有在审计意见上达成一致,而后任注册会计师为了招揽业务与公司在审计意见上形成妥协。当然,若前后两任注册会计师出具的都不是标准的无保留审计意见报告,那么该公司的财务报告就更值得怀疑了。

(三)关注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 企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及其影响,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都要在财务报告中予以说明,那么通过对这一部分的内容阅读、分析可以判断会计政策和估计的变更是否合理、是否虚增了企业的利润,新准则出台后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的确认与摊销,借款费用的范围、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都应是关注的重点。

(四)关注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也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应关注关联交易的真实合法,并将来自关联交易的营业收入与利润额从该公司的营业收入总额与利润总额中予以剔除,有利于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企业,以及判断公司盈利基础是否扎实,利润来源是否稳定。因为该盈利并不是企业本身的能力,而是借助于关联方的支持。运用该法时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阅读报表附注分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金额及其比例,未结算金额及其比例以及定价政策,特别是应关注公司是否以不等价交换的方式与关联方发生交易进行盈余管理,在关联方交易准则出台后的今天,由于对关联方交易产生的收益加强了限制,从而关注的重点应注意利用关联方交易制造损失;二是将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与其母公司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进行对比分析,如果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利润总额(应剔除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大大低于该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就意味着母公司可能通过关联交易将利润包装注入上市公司。

(五)关注非经常性损益 将投资收益、政策有效期短于3年的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等非经常性损益从企业利润总额中剔除,以分析和评价企业利润来源的稳定性,作为分析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的一个线索。非经常性损益虽然是公司利润总额的一部分,但由于不具备长期性和稳定性,因而对利润的影响是暂时的。非经常性损益的特殊性质,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如果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比例较小而非经常性损益比例过大,这就要考虑公司是否在利用资产重组、股权转让或政府补贴等方法进行盈余管理。

(六)关注公司盈利与现金股利分配的对比 上市公司在实现利润之后,为了回报股东往往要进行利润分配。企业要进行利润分配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要有足够的分配利润;二是要有足够的现金。通常企业的利润可以通过调节虚构实现,但现金却是实实在在的,无法通过调节产生,企业有足够的利润,但一直未进行利润分配的一种解释就是企业的利润是管理出来的。当然,盈利企业可进行利润分配还有其他的原因,如现金调转、发展机会、股利政策等等,但管理出来的利润无法进行利润分配,丰厚的利润与微薄的股利对比为寻找企业盈余管理证据提供了线索。

第3篇:供应商管理准则范文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盈余管理

一、会计准则与企业盈余管理的关系

会计准则是确保企业会计信息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会计规范,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会计估计的合理变更、会计方法的选择运用、交易事项的时点控制以及关联交易的适度调节来修正财务报告,以期达到平滑利润、稳定股价以及避税等目的,从而更好地实现管理当局的经营目标以及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而企业盈余管理是对企业会计报告中盈余信息合法合规的管理行为,所以说会计准则是影响企业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和不完全性、独立审计的不完善性等是盈余管理存在的前提条件。会计准则既对企业盈余管理起着防范与制约的作用,又会被企业所利用,成为盈余管理的工具,甚至是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合法的操作空间。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新会计准则的立刻成为社会上谈论的焦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激烈讨论。

二、对新会计准则的定性分析

为了说明盈余管理受到会计准则变化的影响,则我们需要进一步考虑新会计准则的哪些变化会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影响。因此对新会计准则进行定性分析如下:

(一)存货计价方法的变化。在新会计准则中,存货的计价方式只有三种: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这使得上市公司无法滥用存货计价方式的转变来操控利润。

(二)债务重组的变化。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增加了三点变动使得债务重组更为谨慎,如缩小可以债务重组的企业范围等。但另一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允价值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值得怀疑,一直存在的债务重组为了避税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等。

(三)开发费用的变化。在新会计准则里,研究和开发这两个过程被分开看待,其支出也分别被计入不同的会计项。但在实际操作中,研究和开发两阶段的分界线难以判断。因此,上市公司仍然可以通过对这两阶段的主观划分调节当期收入,从而对业绩和盈余进行操控。

三、新会计准则盈余管理的新空间

会计准则修改的目的是使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能更真实地反映公司的经济实质,但它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企业盈余管理的同时也给企业提供了盈余管理的新空间。

(一)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

新会计准则扩大了资产减值范围,存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资产、金融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等均应在会计期末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相应的计提减值准备。新准则对于存货、应收账款和金融工具等减值准备仍可以继续计提并转回,上市公司可能会利用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的计提、转回调节年度利润,从而可能成为资产减值准备中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

(二)利用债务重组或非货币易进行盈余管理

新会计准则中的债务重组交易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允许债务人将产生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非货币易中以公允价值确认换入资产并确认置换收益,这对公司当期利润产生重大影响。根据当前上市公司债务重组惯例,债权人一般都会根据上市公司的实际偿债能力做出一定让步,如此一来上市公司都将获得收益。对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上市公司而言,新会计准则意味着一旦公司获得债务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可以极大提高每股盈余。

(三)利用研发支出的部分资本化规定进行盈余管理

新的无形资产准则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其中研究阶段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支出如符合条件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因此,上市公司可能会通过减少摊销年限和加速摊销来提高公司的利润,或者以相反的手法来降低利润,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提供了盈余管理的新空间。

参考文献:

[1]Paul M.Healy,James M. Wahlen.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J].1998,11

[2]Daniel A.Cohen, Paul Zarowin.Accrual-Based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Activities around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J].2008,1

[3]勇小芹.基于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J].市场论坛,2010,01

[4]程志军.浅谈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5]王虹静.浅析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J].现代会计,2010,05

[6]李晓芳.浅析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策略[J].财会研究,2009,12

[7]刘志新,夏倩.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1,10

第4篇:供应商管理准则范文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出现资产减值迹象时,企业资产的司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同时还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一)资产减值准备确认的变化 首先,在确认方式上,针对单项资产难以独立确认未来现金流量的问题,新资产减值准则引入了“资产组”这一概念,即企业以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人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的现金流人为依据,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这样有利于简化计量工作,大大缩小了企业利润操纵的空间。其次,新资产减值准则扩大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除了原准则中规定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外,还增加了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等七项资产项目,从而进一步挤出会计信息中的“水分”,将资产中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部分扣减出去。扩大减值准备计提范围也有利于监管部门对企业所披露的财务信息进行监督和控制,制止企业通过虚增或虚减资产来操纵利润的行为。

(二)资产减值准备计量的变化 原准则规定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其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新资产减值准则确定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这一计量方法不仅使期末资产计价与当期损益计量更可靠,而且在实务上提高了可操作性,更加规范了上市公司的操作。

(三)资产减值准备披露的变化 新资产减值准则,除了披露当期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外,还要求披露提取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累计金额,资产组的基本情况及其所包括的各项资产于当期确定的减值损失金额,以及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和计算过程中涉及到的估计基础、折现率等。这样的规定有利于外部报表使用者更好地判断公司经营状况和报表信息的可靠性。

二、资产减值准则变化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新资产减值准则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目前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现状,在计提基础、确认标准、计量标准和操作步骤方面较原准则做出了更加详细的规定,尤其是关于禁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规定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原会计准则下公司的盈余管理方式,抑制一部分盈余管理手段。但由于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和所有者与管理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没有消除,避亏、保壳、保配等盈余管理动机依然存在。本文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2005年、2006年和2007年4月前以A股发行的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其中2005年339家,2006年317家,2007年已公布的256家),通过新资产减值准则颁布前后上市公可计提和转回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对比,对上市公司在新资产减值准则颁布后可能出现的新盈余管理手段进行探讨。

(一)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分析 表1反映了2005、2006和2007年计提各项减值准备金额的比例关系。从表中可以看出2005~2007年计提金额排在前三位的资产减值准备分别是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且计提的坏账准备占整体的比例逐年提高,由2005年的41.96%到2006年的57.43%再到2007年的58.29%,两年时间共提高了16.33%。由此可见,坏账准备是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的主要方式,也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而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所占的比例由2005年的26.26%下降到2006年的24.02%,再到2007年的18.37%,两年来一共下降了7.9个百分点。笔者认为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在新资产减值准则出台后利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将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

(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情况分析 表2反映了2005、2006和2007年转回各项减值准备金额的比例关系。从表中可以看出2005年转回金额排在前三位的资产减值准备分别是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分别占整体的40%、34%和17%:2006年转回金额排在前三位的减值准备分别是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分别占整体的34%、30%和14%,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占整体的比例大幅度提高,由2005年的17%上升到2006年的30%,增长了13%之多,转回金额仅次于坏账准备,位于第二位。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的新资产减值准则中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一规定的主要适用范围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这意味着自2007年1月1日准则实施起,上市公司以往年度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将不得冲回,这对上市公司的利润将产生很大影响。因此2006年被视为资产减值准备冲回的最后期限,表中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金额所占比例的大幅度提高验证了这一点,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2007年上述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为0。同时,2006年与2005年相比存货跌价准备转回金额所占的比例大幅度下降,由2005年的34%下降到2006年的14%,降幅达到20%之多,而2007年存货跌价准备转回金额又上升至36%。这主要因为存货跌价准备不适用于颁布的新资产减值准则中关于不许转回的规定,即企业在2007年以后仍可按准则关于减值迹象的要求计提和转回存货跌价准备。可见,在利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被限制后,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这表明,尽管新的资产减值准则切断了固定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转回,但企业仍然有其他的选择进行盈余操控。

(三)简要评述 新资产减值准则的颁布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统计数据表明在利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被限制后,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第二,由于新资产减值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这意味着2006年是上市公司转回以前年度计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最后期限,统计数据表明那些在此前年度通过计提减值准备私藏利润,或需要并可以通过转回来满足某些经济指标要求的公司有在此期间将资产减值准备集中冲回的行为。第三,新资产减值准则的颁布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由于企业面临的具体情况是复杂多样的,针对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新资产减值准则的规定还略

显不足,在某些细节之处仍然可操作性不强,因此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影响程度有限。

三、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实证研究分析的结果和新资产减值准则变化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笔者提出通过缩小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进一步修订与完善会计准则 虽然新资产减值准则在资产减值准备方面规定更加具体,操作性也更强,但一些规定仍值得商榷。第一,禁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规定。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首先,这一规定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市公司利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但同时又引发了上市公司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的倾向。其次,如果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根据最新得到的可靠资料进行会计估计,使资产以真实价值反映,最终有助于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那么,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可视为对原先会计估计的一种修正,若不允许对已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予以转回,实质上就是否认市场环境因素的变化,从而不利于提供资产真实的价值。再次,资产的减值可以分为暂时性减值和永久性减值。如果“不允许对已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予以转回”,就应只对造成减值因素的永久性减损部分计提减值,这样才能保证所实施的会计程序在理论上保持前后一致性。然而这又面临如何划分永久性减值和暂时性减值问题的困扰,在实务中仍有很大的人为操作空间。由此可见,允许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更符合理论逻辑,以降低相关性为代价的不允许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规定只能是短期内的权益之举,只有不断完善准则的具体规定、提高价格市场的作用和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才能降低利润操纵的可能性,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第二,对可收回金额的规定。新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新准则虽然体现了我国与国际会计的接轨,但只给出了可收回金额的定义,资产的销售价格和处置费用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如何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也没有全面、系统地说明。这给某些可收回金额计算难度大,不确定因素多的资产(如长期资产)在实务操作上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建议准则制定部门根据我国市场环境的特点,及时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会计准则,谨慎赋予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减少模糊性语言和概念,减少可供选择的会计方法,尽量使会计规范具有可操作性,以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范围。

第5篇:供应商管理准则范文

关键词:上市公司;新会计准则;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行为在中外公司中普遍存在,是现代会计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西方会计学者的关注。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资本市场的日渐发展,股份公司的大量涌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成为财务会计研究一直以来不断研究的重要的新课题之一。

虽然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推出以后,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监管更加严格,但是也因此企业盈余管理的技术手段更加多样化,利益相关者有必要更细认清。

本文根据近三年上市公司披露定期报告的实际样本,总结当前上市公司在新的会计准则下,推陈出新的盈余管理手段的新花样,并且为利益相关者提出相应的识别方法。

一、盈余管理的含义及体现

会计学界对盈余管理的概念存有很多不同的解释。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laerine Schipper)在其著名的《盈余管理的评论》(Commentary on earnings management)一文中,将盈余管理定义为: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加拿大会计学家司可脱(William R.Scott)教授在其著作《财务会计理论》(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中,将盈余管理定义为:经营者在一系列可选的会计政策(如公认会计原则)中选择那些使自身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的行为。

根据上述两个权威性的定义,我们认为盈余管理主要具备如下特征: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第二,在盈余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当局是有目的地选择对自身有利的会计政策或交易安排;第三,盈余管理的手段是在公认会计原则及其他会计准则的约束之下的;第四,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在于使自身利益最大。

从具体的行为看,这些行为既包含合法的操控,如企业管理层在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允许的范围内,通过选择会计方法、进行职业判断而导致的账面盈余的变动;企业依法重组其经营活动或交易以达到即期或持续影响企业账面盈余的行为等,也包括非法的或欺诈性的操纵行为,如有意识地“过度”或“不当”使用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来影响账面盈余;有意编造、虚构交易来调整账面盈余的行为等。

二、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

1.利用资产减值

新会计准则扩大了资产减值范围,除原先要求计提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备以外,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金融资产以及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等资产,均应在会计期末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相应提取减值准备。

其中,除按新准则第8号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外,其他资产减值准备均可以在减记资产价值的影响因素消失后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为管理当局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

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涉及到公允价值、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指标的确定,不管是对公允价值的估计,还是在计算现值过程中对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估计都需要会计的职业判断,方便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

2.利用研发支出的部分资本化规定

新准则把过去计入当期损益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划分为两个阶段:研究阶段支出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允许资本化计入资产价值。但对于开发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公司是否具有完成该项目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公司是否能证明开发的新产品、新技术存在市场等问题的确定都需要会计的职业判断。会计的职业判断主观性强,与盈余管理关系密切,为公司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

3.利用公允价值

新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投资性房地产、公司合并的非共同控制类型中和债务重组等方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虽然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使用条件进行了严格限制,但这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资产评估机构的报告,使公司管理当局可以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加大。

4.利用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的扩大

新准则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存货、投资性房地产等,扩大了可资本化的资产范围,随之可资本化的借款范围,由专门借款扩大到包括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企业借入的资金大多是混合使用,确认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究竟占用了多少一般借款,计算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时确认资本化期间等问题需要进行主观判断,公司外部各方很难了解清楚,审计监管难度较大,客观上为公司增加了盈余管理空间。

5.利用预计负债的计量

新准则规定,预计负债的初始计量按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应按当前最佳估计数作相应调整。规定中需要确定的“最佳估计数”没有具体的标准,需要综合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因此,在计量过程中涉及到对相关未来现金流出、折现率、风险的估计和判断,为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增加了相当大的空间。

三、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方法

1.关注审计报告和管理当局的说明

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后出具的是非标准的审计报告,甚至连续几个年度都是非标准的审计报告,就有理由怀疑公司可能有盈余管理的行为,必须予以充分关注。如果公司更换了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特别是更换前注册会计师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更换的注册会计师即使出具了标准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也应予以关注。

2.关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

关注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是否改变,对判断公司是否进行盈余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线索。其关键是要看其变更的理由是否充分,有关这方面的情况都要在财务报告中予以说明,通过对这一部分的阅读、分析,可以判断相关变更是否合理,是否虚增了企业的利润。

3.关注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变动

由于合并范围对合并会计报表的直接影响,公司可以通过改变合并范围来调节利润,从而进行盈余管理。通过分析公司的财务报告的合并范围变动,应重点关注两个问题:一是新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利润是否超过了原合并范围内子公司的平均水平;二是新剔除的子公司利润水平是否低于集团公司的平均水平。如果出现这种状况,那么该公司就很可能在进行盈余管理。

4.关注关联方交易

以上内容己提到,关联方会通过不公平的交易改变财务报告的结果,从而达到粉饰财务报表之目的。虽然国家对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进行了一系列强制规定,大大遏制了该手段的应用,但我们仍应关注企业是否采用了更隐蔽的方式,如通过第三方进行关联方交易,从而实现其盈余管理的情况。

5.关注盈利与股利分配的对比

如果企业有足够的利润却一直不回报股东、不进行分配,很有可能企业的盈余就是“管理”出来的。当然,盈利企业不进行利润分配还有其它的原因,但“管理”出来的盈余是肯定无法分配的,所以丰厚的利润与微薄的股利对比为我们识别盈余管理又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

第6篇:供应商管理准则范文

【关键词】供应商选择;指标;ELECTRE-I;粗糙集;层次分析法

引言

为了增强供应链整体的竞争能力,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组成动态联盟是现代供应链管理条件下的重要议题,在这个庞大的动态联盟中,节点企业之间在一定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意味着企业从观念上和结构上要进行改变,因此必须细致地挑选合作伙伴以确保真正双赢的实现,如果企业选择合作伙伴不当,不仅会损失企业间的利润,还会使企业失去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机会,从而无形中抑制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供应商处在企业供应链的最上端,供应商作为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采购活动的对象,直接关系着企业的采购成本以及原材料和零部件质量的好坏,对企业产品竞争力产生很大的影响[1]。因此对供应商评价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讨论了供应商选择中评价指标的确定,然后应用粗糙集理论改进AHP,再利用改进的AHP确定其指标的权重;最后利用ELECTRE-I法对候选供应商进行评价和选择。

1.供应商评价指标的选择

影响供应商选择的因素很多,不同研究者所选取的准则多少有些差别,但对主要影响因素没有多大出入[2]。本文依照独立性、客观性、准确性和可扩容性的原则,在整理、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对相关专家进行广泛咨询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研究,本文采用如图1所示的层次结构研究供应商选择问题。

图1 供应商选择层次结构

2.应用粗糙集理论改进的AHP法确定准则权值

AHP是多准则决策过程中确定候选对象权值常用的方法,AHP采用两两比较法,为了说明各元素之间重要程度的相对关系,一般采用Saaty标度1-9的比例表示[3-4],但是难免会产生评价偏见。在AHP中,通过最大特征值可求出一致性系数CI,如果CI太大,说明判断矩阵不一致,就必须重新调整比较判断矩阵中的元素。同时决策的结果容易受决策者主观判断的影响,为了减少这种主观性,应用粗糙集理论中条件熵和属性重要度的概念,使得判断矩阵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下面先介绍粗糙集理论中属性重要度的概念[5]。一个决策表系统S可以表示为:S=〈U,R,V,f〉,其中,U是对象的集合,也称为论域,R=C∪D是属性集合,子集C和D分别称为条件属性集和结果属性集,是属性值的集合,表示属性r∈R的属性值范围,即属性r的值域,f:U×RV是一个信息函数,它指定U中每一个对象x的属性值。

对于每个属性子集,定义一个不可分辨二元关系(不分明关系)IND(B),即:

显然,IND(B)是一个等价关系,且。

已知和分别是属性集P和Q在论域U的两个划分,集合的概率,有,i=1,2,…,n;,j=1,2,…,m;其中,、、表示该集合包含元素的个数,称为集合的基数。且条件熵为:

设S=〈U,R,V,f〉是一个决策表系统[5],其中R=C∪D,C为条件属性集合,D为决策属性集合且AC,则对于任意属性a∈C\A的重要性SGF(a,A,D)定义为:SGF(a,A,D)=H(D|A)-H(D|A∪{a})。SGF(a,A,D)的值越大,说明在已知A的条件下,属性a对于决策D就越重要。

对图1中的准则层,可以设计如下表所示的决策表(不包含决策列的值)。

表3-1 关于成本、质量和服务的决策表

U c1(成本) c2(质量) c3(服务) d(决策) U c1(成本) c2(质量) c3(服务) d(决策)

1 2 1 3 0 7 1 2 3 0

2 3 3 1 0 8 3 2 1 0

3 2 2 3 0 9 2 2 2 1

4 2 2 1 1 10 1 2 2 1

5 1 1 3 1 11 3 1 1 0

6 1 3 1 0 12 2 1 1 1

表中:值1、2、3的含义:对成本准则,表示成本的“低”、“中”、“高”,对质量和服务准则,分别对应“好”、“中”、“差”。表中有12种不同的组合,决策者对不同的组合分别给出决策,“0”表示“不选择该供应商”,而“1”表示“选择该供应商”。例如:第13行表示即使某供应商产品质量和服务都很好,但其成本很高,该供应商也不能选择。

根据表3-1,可通过下列过程计算成本、质量和服务准则的重要度。

从上面计算结果得到属性C1(即成本准则)的重要度为0.1879,通过相似的过程,可得到属性C2(即质量准则)、属性C3(即服务准则)的重要度分别为0.1030,0.1451。

有以上计算的成本、质量、服务三准则的重要度构造成的判断矩阵如下:

C1 C2 C3

C1 1 1.8409 1.2961 2.3868 1.3364 0.4321

C2 0.5432 1 0.7039 0.3822 0.7257 0.2346

C3 0.7713 1.4211 1 1.0961 1.0310 0.3333

对上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则最大特征值:

,满足一致性检验。

且知判断矩阵的CR=0,说明该判断矩阵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此方法可构造出具有良好一致性的判断矩阵。

表3-2 质量和服务子准则决策表

U 技术能力 产品缺陷 质量控制率 准时送货 供货量 修理时间 保修期 决策

1 2 3 2 3 2 1 1 P(差)

2 1 2 1 1 1 3 1 G(好)

3 1 2 2 2 2 2 3 M(中)

4 2 1 2 1 1 2 2 G

5 2 2 1 3 1 1 1 M

6 2 2 2 2 1 1 3 M

7 1 1 3 1 2 3 3 M

8 3 1 2 1 3 2 3 M

9 3 3 2 3 2 2 1 P

10 1 1 2 1 2 2 1 G

表中:值1、2、3的含义:对技术能力、质量控制率和准时送货准则,分别对应“高”、“中”、“低”,而产品缺陷对应相反;对于供货量准则对应是“大”、“中”、“小”;对修理时间对应“短”、“不太长”、“长”,而保修期恰与其相反。

表3-2是假设关于质量(技术能力、产品缺陷、质量控制率)子准则和服务(准时送货、供货量、修理时间、保修期)子准则的决策表;同计算成本、质量、服务准则的重要度和权值一样。由于篇幅关系,这里就不再写出具体计算过程。可计算出:如表3-3所示局部权值结果。并且可计算出CI都为0,由此结果可知:判断矩阵是完全一致的。

根据前面计算出的局部权值,可以得到如表3-3所示的全局权值,即各准则或子准则的实际权值。

表3-3 准则和子准则权值

准则 局部权值 子准则 局部权值 全局权值 权重顺序

成本 0.4321 0.4321 1

质量 0.2346 技术能力 0.2715 0.0637 6

产品缺陷 0.5000 0.1173 3

质量控制率 0.2285 0.0536 7

服务 0.3333 准时送货 0.4000 0.1333 2

供货量 0.3000 0.1000 4

修理时间 0.2000 0.0667 5

保修期 0.1000 0.0333 8

3.应用ELECTRE-I对供应链上供应商进行选择

应用ELECTRE-I[6-7]方法对供应链上的供应商进行选择和评价,首先要确定其考虑的各指标的的权重。本文利用粗糙集理论改进的AHP来确定权重值。根据以上面分析计算,我们已经得出各准则及其子准则的权重值,然后,利用得出的权值,结合ELECTRE-I法以及候选供应商具体数据对供应商进行选择和评价。

某制造商有4个候选供应商,他们均属于该领域的甲级供应商,该制造商希望通过比较,筛选出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供应商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他们的相关信息如表3-4所示。

表3-4 候选供应商具体数据

供应商 成本/$ 技术能力等级 缺陷率/% 质量控制率/% 准时送货/% 供货量/件 修理时间/周 保修期/月

1 56 2 4 75 90 450 2 4

2 41 1 2 95 95 700 1 3

3 43 1 2 90 98 600 1 3

4 51 3 6 70 92 500 3 4

步骤1:表3-4是由各属性构造出的矩阵设为M,然后对矩阵M进行规范化处理得出矩阵(设为R)。根据规范化矩阵,计算出加权规范化矩阵V,由V=R*W,其中由上面计算知:

得出下面矩阵:

步骤2:确定优势集和劣势集,并根据优势集和劣势集计算一致指数和一致指数矩阵C以及不一致指数和不一致指数矩阵D,如下:

根据:

计算得:

步骤3:确定优势矩阵和劣势矩阵。

基于一致指数矩阵,计算一致指数临界值(按平均计算),并确定优势矩阵F。

从而知:优势矩阵F为:

基于不一致指数计算不一致指数临界值(按均值计算),并确定劣势矩阵G。

从而知:

劣势矩阵G为:

步骤4:确定综合优势矩阵E。

根据优势矩阵F和劣势矩阵G,由,得,综合优势矩阵E为:

从E矩阵分析决策结果,若任何一列上只要有一个元素为1,则该方案应被剔除,因为列方案为1的元素,意味着列方案被对应的行方案“压倒”。从综合优势矩阵可知:供应商1、供应商3和供应商4可被剔除,供应商2选入。所以,该制造商首选供应商2,可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结语

本文通过利用粗糙集理论改进的AHP来确定权重值。,量化了定性因素,使AHP过程更直观和准确,消除了成对比较过程认为的评价偏见,判断矩阵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然后结合ELECTRE-I法建立选择评价模型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选择。随着供应商选择方法和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构建供应链的类型不同,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正。

参考文献:

[1]陈广州,李跃宇,刘桂艳.供应链环境下基于AHP方法的供应商选择[J].技术与市场,2005(11):46-48.

[2]刘晓,李海越,王成恩,储诚斌.供应商选择模型与方法综述[J].中国管理科学,2004,12(1):

139-148.

[3]袁修竹,陈荔,张昕瑞.基于改进的AHP/TOPSIS算法的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J].物流科技,2009(3):126-129.

[4]方秦盛.AHP在供应商选择中的应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93-94.

[5]王彪,段禅伦,吴昊.粗糙集与模糊集的研究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河北工业科技,2008:3-11.

[6]陈志祥.生产订单综合评估的改进ELECTRE-I算法[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5,

第7篇:供应商管理准则范文

关键词:供应商;评价体系;层次分析法(AHP);判断矩阵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2-0000-02

一、引言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凸显,生产或服务外包已经成为电子制造业中一种普遍的经营策略。企业集中资源在自己的优势项目上重点布局,而将其它部分外包给其它生产或服务商,节省投资成本和提高效率。企业因新产品开发,需将某些部件的设计生产委托给供应商。引入合适的供应商,将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奠定基调。高质量的供应链管理体现在7个“Right”[1],即能够将数量准确的(right quantity)合适的产品(right product)以正确的质量(right quality)合适的成本(right cost)在规定的时间(right time)送到指定的地点(right place)交给特定的客户(right customer)。

二、构建供应商评价体系

对供应商的选择是多样化的,企业决策者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对企业所处的供应与需求等内外环境进行详细地分析,根据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做出对供应商的选择。

以某通讯设备制造公司的智能手机开发项目寻找大电流充电器供应商为例。为避免主观臆断和随意性,需综合考虑备选供方的设计能力、产品质量、工艺水平、成本因素、服务水准、交期和其它管理能力,通过各部门主管和专家评估,最终确定成本、质量、服务和交付并重的原则,并分别细化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各部门对供应商的考察项目内容,由采购部门主导成立评价小组,共同发起供应商审核与评价流程。通过质量、研发与采购等部门的综合考评,依据企业制定的供应商考评标准,纳入初步符合公司要求的供应商,缩小选择范围。

三、应用层次分析法选择供应商

经过现场考核和纳入数家供应商后,选择哪一家或两家作最终供应商,也是一项重要决策。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在本质上是多目标的,包含着多层次的因素[2]。选择供应商的方法有许多,如直观判断法、招标法、线性权重法等。考虑到采购过程的经济性和效率、采购决策中的内在复杂性,定量化分析非常适合于供应商选择决策。基于此,我们以此智能手机的充电器的四个待选供应商为例(以A、B、C、D代表),运用层次分析法,科学合理地在候选中选择最适合者。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为AHP)是上世纪70年代由美国运筹学家Thomas L.Saaty构建的一种分析工具与决策技术,将给出了定性描述的一组目标捉对比较,分析其相对重要度,并据此定量地得出各目标的权重,从而指导决策。其原理和四个具体操作步骤如下[3]:

(1)建立递阶层次模型,将实际问题分解为决策准备和备选方案等不同层次的要素。在深入分析该项目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将适配器供应商选择的各个因素按照不同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若干层次,同一层的各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因素,同时又支配下一层的因素,最上层为目标层。根据前述的供应商指标评价体系,我们列出如图1所示的充电器供应商选择层次图模型。

图1 充电器供应商选择层次图模型

(2)以上层次结构反映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但是评估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度以及针对某项评估指标,各供应商之间的相对优势比重并不相同,因此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在建立该选择层次图模型之后,本文采用专家团评分法确定各指标的相对重要度。由采购、研发、质量、生产部门专家各2名组成专家组,通过平均评分法对各位专家的评分进行综合。根据专家们以两两比较的方式对同一层次的元素进行逐对考察,并用1~9的比例标度对重要性赋值(1~9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从同等重要递进到极端重要),构造成本、质量、交期与服务等四个维度关于最优供应商目标的两两判断矩阵,以确定它们分别关于总目标的相对权重。通过归一化处理后,得到质量、成本、交期和服务的权重分别为0.483,0.356,0.121,0.042。由此可知质量的权重约为成本权重的1.35倍,约为交期权重的3.98倍,约为服务权重的11.45倍。其判断矩阵与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3)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并进行排序

以表2成本、质量、服务与交期关于目标的判断矩阵(以下简称矩阵A)为例判断其一致性:

衡量此判断矩阵A(需是n>1阶方阵)一致程度的指标CI。

CI=

其中λmax是矩阵 A 的最大特征根,n表示矩阵A所含决策元素的个数。

查表得相应的平均随机性一致性RI=0.890(n=4)。再计算矩阵A 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

CR=

当CR

通过以上方法,上述五个比较矩阵皆通过一致性检验。即各专家的意见较一致,两两比较结果具有相当的一致性。从表2可以看到,就成本而言,供应商C的优势比较明显(权重值为0.478);就质量、服务和交期而言,供应商B皆最优,其权重分别为0.559、0.565、0.589。从表1可以看到,当准则之间比较时,质量被认为是优先考虑的因素,其享有0.483的权重值,成本、服务和交期权重值则分别为0.356、0.042、0.121。

最后可通过对单准则下的权重和各准则的相对重要程度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对备选供应商并进行排序,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供应商B是智能手机充电器的最适合供应商。经过严格的器件认定、持续的供应商质量管理,该产品量产一年时间里,供应商B的实际表现亦表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四、结束语

产品设计方案的实现与供应商提供质量合格的零部件密切相关。本文通过供应商初选及构建供应商考评体系,综合考虑各要素、运用科学方法选择最优供应商,辅以持续的供应商质量管理,保证部件质量能持续满足公司生产和运营的要求。综合以上方法,推广运用到各主要部件的供应商选择中,对提高产品质量和打造持续高效的供应链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伟.供应链质量管理探讨[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福建:中国质量协会,2008.

[2]王道平,鲍新中.供应链管理教程――理论与方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第8篇:供应商管理准则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目标成本;节点企业;网络层次分析法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过,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供应链的竞争实质则是供应链成本的竞争。随着目标成本法的广泛应用及竞争优势的日渐凸显,将其应运于供应链中将会成为必然。

一、目标成本法及设计思路

目标成本法是一种市场驱动的成本管理体系,对产品成本的设计具有指导效应,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通过运用价值工程等方法对成本展开多层次、多方位、全过程的控制管理活动。目标成本的确定以竞争的市场价格为导向,不仅要求跨职能的团队合作,对顾客也要给予一定的关注。根据该管理思想,产品成本的设计团队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设计与制造、生产、销售、原材料采购、成本会计部门及客户服务与支持部门,而且还包括公司外部的参与者。因此,有必要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加强各环节的信息分享与反馈作用,结合互联网技术以并行工程的方式完成产品成本的设计,即产品成本的削减是从概念开始的循环过程,需要跨组织的成本调查,结合质量功能配置、价值工程等方法并借助功能—价格—质量悖反展开团队的互动设计。

二、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的思路

(一)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下,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代替了原来单个企业的竞争。为了增加供应链效率,可以使用链接目标成本计算系统,将成本管理的范畴扩展到整个供应链,即对供应链进行目标成本管理。供应链的目标成本由跨职能的设计团队根据功能分析到零部件层次,但并未终止,此时由于供应链条的连续性,各节点企业零部件层次上的成本又成为其上游供应商所面临的市场目标成本,这一效应沿着供应链一步步传到原材料供应商才终止。因此,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及其部门负责人在考虑内部成本的同时还应调整整个供应链的成本来满足市场需求。

(二)供应链目标成本在供应链上的分解

根据前面的论述,供应链下游企业识别出客户的需求并传递到上游企业,市场压力以目标市场价格的形式转化为供应链第二层次的客户压力,成为他们的目标成本,此过程沿供应链一直传递到最初的原材料供应商。因此,目标成本就成了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约束机制并有效地将采购商、供应商、制造企业及用户连接起来。所以,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具有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

但是,对供应链进行目标成本控制并不是无理地将成本压力转嫁于某节点企业以实现整体利润,这是违背供应链成本管理初衷的。此时,目标成本分配的准确与否将体现节点企业利润的分享是否公平合理,这将影响成员企业合作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整条供应链利润的实现。当供应链中某上游供应商分得的成本低于标准成本并且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将成本压力转到下游供应商,而下游供应商采取同样的措施时,最终的成本压力全部积压在原材料供应商,从而损害原材料供应商的利益,导致利益分享不平衡。当某成员企业分得的成本较高,它们会通过提高售价来缓解自身的压力,此时相对于正常的成本水平,该企业会产生额外的利润,形成利润的不合理占有;相反,分得成本较低的企业相对正常成本水平会损失一定的利润,造成供应链成员企业利益分享的失衡。可见,供应链上目标成本的科学分配至关重要。

三、供应链节点企业目标成本分解方法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法)是一种新的科学决策方法。由于其结构灵活性,所以在当前分析解决半结构或无结构问题中具有领先地位。尤其在实际问题或绝大部分决策问题在元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反馈,存在着内部依赖和外部依赖时,用ANP法进行描述其结果更佳。ANP法不同于以往比较简单的树状结构,它由控制层及错综复杂的网络层组成,网络结构中的节点或代表一个元素或表示一个元素集,每个元素集都可能相互作用与反作用,元素集中的每个元素也都可能相互影响与支配。因此,ANP法既考虑各元素施加影响的程度,又考虑其接受影响的程度,从而得出某元素在整个网络层中的重要性程度。

本文所讨论的供应链目标成本的分解问题即呈现出复杂的网络结构。考虑到供应链中节点企业的复杂多样性,我们将其归集为四个元素集:供应商集、制造商集、分销商集与用户集。各集合在成本的构成中既独立又相互影响,元素集内的企业或跨集的企业相互影响与被影响,形成供应链的网络结构。合理分析各节点企业在整条供应链中的重要性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成本的分解,ANP法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方法。下面以WS公司为例进行简单说明。

(一) WS公司简介

WS公司为中型家用办公桌制造企业。该公司由于管理和技术落后,并且产品研发能力较弱,家用办公桌成本比同行领头企业高了20%~30%,导致企业效益差,生存遇到危机。为改变这一现状,公司提出建立目标成本管理系统,开发新产品。办公桌加工供应链主要包括材料供应—加工制造—分销—零售四个环节,其中供应商主要有木材、木器漆、五金配件及产品设计供应商等,公司为该供应链关系的核心企业。为简化分析,本文假设只有一级供应商和一级分销商。

(二) 各企业相互影响权重的排序

通过上述介绍,本文仅以供应链目标成本为控制层元素,即相对目标的准则层。网络层次中有元素集材料供应商、加工制造商、分销商及用户,分别用B1、B2、B3、B4表示,假设B1又有元素z11、z12、z13,B2、B3、B4中各有一个元素z2、z3、z4。根据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原理,以Bi中元素zij为准则对Bj中元素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因假设B2、B3、B4中各有一个元素,所以无论以任何一个元素为准则,其相对自己的相关性均为1。因此,我们只要分别以B2、B3、B4中的元素为准则对B1中元素进行两两比较,通过专家及相关工作人员对各企业产品质量、自身生产效率等的调查,分析其所提供材料对产品价值的贡献大小及对其他企业产品的影响程度并进行综合打分,可得以下3个判断矩阵,如表1所示。

式(1)中的列向量就是B1中供应商分别相对于B2、B3、B4中制造商、分销商及用户的影响程度的排序向量。如果两企业之间互不影响,则Vij=0。结合上述假设制造商、分销商及用户各只有一个企业,则他们相对于自己的重要性排序向量均为1,则我们可以得到(2)式

其中i=1,2,3,j=1,2,3,最终我们得到了各准则下的超矩阵V,即各企业相互影响程度的排序向量。虽然此矩阵是非负矩阵,但是V却不是归一化的,因为我们没有考虑各准则,即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及用户之间的重要性比较,所以还应对各准则进行排序。

(三)各元素集的相对重要性排序

根据目标成本法与供应链成本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思想,不仅要对内考虑各职能部门在成本分析中的重要性,更应对外关注顾客与利益相关者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严格遵循价格引导、顾客价值、以产品流程设计为中心并依赖跨职能团队这一原则。所以,供应链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及用户在成本形成中均扮演重要角色,其重要性程度也可用上述方法计算得到。通过咨询专家获得专业打分及搜集相关资深人员的打分,构造各元素集B1、B2、B3、B4的判断矩阵,如表2所示。

分别以B1、B2、B3、B4为准则,分析它们的判断矩阵,由特征根法得出各元素集的相对重要性排序,用aij(i=1,2,3,4;j=1,2,3,4)表示,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4×4阶加权矩阵A,如式(3)所示

以上步骤是对各成员集相对重要性的排序而构造的加权矩阵,用它来实现式(2)所构造的超矩阵的归一化。

(四)计算各节点企业的目标成本

本文的目的是实现供应链目标成本的分解,但是上述对各节点企业相对重要性权值的计算并不是很合理,因为其并没有实现归一化。因此,我们可以用加权矩阵A对其进行加权,构造加权超矩阵V:V=(vij)。式中vij=aij×vij,v=(vij)由式(2)确定,A=(aij)由式(3)确定。V为ANP结构的加权超矩阵。事实上对于V的任一列均有aivij=aij=1,因而加权超矩阵V的任一列均是归一化的。

所以,通过运用ANP法,最终可以得到木材供应商、木器漆供应商、五金配件供应商、办公桌制造企业(核心企业)、分销商及用户对目标成本的分配权重Vij。这里我们假设整条供应链的目标成本为C,分别乘以Vij,即将目标成本合理分配于各节点企业。

四、结论

目标成本法的应用在国外较为普遍,但将其运用于供应链的成本管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操作,在国内外均不常见。供应链的目标成本管理的复杂性及系统设计的开放性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所达不到的,加之各企业体制的不同及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难题也是管理者放弃这一有效管理工具的原因所在。如何确定各企业在所处供应链中的成本就是一大难题。新兴决策工具——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的出现,为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目标成本的分配提供了可行性。采用ANP法,我们通过比较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构建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网络结构,再根据其重要性程度构建判断矩阵,利用特征根法得到各成员企业间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再对其进行加权,最终得到归一化的权重,即各成员企业对总目标成本的分配权重。这样,就实现了供应链目标成本在各节点企业相对合理的分配。

参考文献:

[1]吴学林.目标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韩庆兰,蔡军.产品成本设计中目标成本的确定及评价[J].财务与会计,2006(03).

[3]周朝阳.链际竞争下的供应链成本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

[4]谢福泉.供应链成本管理:类别成本与运作支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5]孙宏才,田平,王莲芬.网络层次分析法与决策科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第9篇:供应商管理准则范文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商选择

一、引言

在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中,供应商的评价和选择是供应链管理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于企业实现最大化利益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如今日益激烈的供应链竞争中,合适的供应商意味着高质量高服务的产品,正因如此,在VMI模式下备品备件供应商的选择同样必要,所以本文利用简单的AHP对VMI模式下的备品备件供应商进行优化选择。

二、VMI对B类产品的适用性

参照ABC分类法将备品备件依据缺货表现、供货特点和返修特点三个属性分类,A类备品备件的缺货表现为导致停产,供货特点是供货周期长,供货周期得不到保证,需要库存,返修特点是返修周期不确定,返修周期长,返修周期大于供货周期;B类备品备件的缺货表现为严重影响质量(不停产),供货特点是正常供货周期,供货周期能保证但不能满足即时需要,需要库存,返修特点是正常的返修周期,返修周期小于或等于供货周期;C类备品备件的缺货表现为给生产带来不便(不停产、不影响质量),供货特点是供货周期短,能满足生产的即时需要,不需要库存,返修特点是返修周期确定,返修周期短,能够满足生产的即时需要。

在此分类中,A类属于关键性备品备件,不允许缺货,需要保证一定库存,又要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库存,避免风险,因此不宜采用VMI;C类不属于关键性备品备件,价值小数量大,缺货损失较小,适合采用无库存管理;B类处于A类和C类之间,缺货不会停产但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且价值较大,风险性又比A类小,因此VMI很适合B类备品备件。

通过VMI对B类备品备件进行管理会给企业带来显著的协同效益,将库存压力转移给供应商,供应商也可将部分库存成本通过附加成本转移给企业,双方利益得到均衡。

三、VMI模式下备品备件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

VMI模式下的备品备件供应商选择不同于一般的备品备件供应商选择,这种模式下,供应商与企业的合作涉及到生产运作、公司文化、发展战略等多个方面,需要彼此信任,进行大量的信息沟通,因此,除了传统的备品备件供应商选择中对供应商进行质量水平、价格水平、交货能力的评估之外,对VMI模式下备品备件供应商的选择中还要综合考虑供应商信息共享能力和合作兼容性的水平。所以提出了下面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一级因素包括质量水平A1(下属二级因素有质量认证情况B1和产品合格率B2)、价格水平A2(下属二级因素有产品价格比率B3、成本下降空间B4)、交货能力A3(下属二级因素有交货准时性B5、临时供货弹性B6和交货数量的准确性B7)、信息共享能力A4(下属二级因素有信息系统的集成能力B8和信息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水平B9)、合作兼容性A5(下属二级因素有战略观念与经营理念的兼容性B10和企业文化的兼容性B11)。

四、优化选择模型的建立

层次分析法是指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量化计算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

(一)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二)指标权重的计算和一致性检验

五、结论

备品备件管理是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占有企业大量资金,所以应收到企业的重视。文章分析了在VMI库存管理模式下,只对B类产品适用,通过实施VMI可以显著感受到企业的效益有所提高,而后构建在这种模式下备品备件供应商选择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选择,对企业在实施VMI库存管理模式下的备品备件供应商选择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俞昀.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供应商评价体系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73-75.

[2] 郭如波.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力设备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选择研究[J].现代商业,2014,32:194-196.

[3] 韩正华.基于AHP的发电公司煤炭供应商综合评价[J].电气时代,2014,12:68-70.

[4] 孙丹.基于层次分析法的OA软件供应商的选择[J].时代金融,2014,03:325-32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