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医院管理解决方案范文

智慧医院管理解决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医院管理解决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医院管理解决方案

第1篇:智慧医院管理解决方案范文

IBM一直致力于成为中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创新合作伙伴,并积极参与到医疗卫生改革的信息化建设中。在医疗IT解决方案方面,IBM有长期的积累和研究,致力于推动以更好的技术,更低的成本,为更广泛的人群提供更加可及的医疗服务。今天,在新医改这一新形势下,IBM更乐于与业界专家、社会力量和合作伙伴合作来推动信息技术在医疗中的应用。

IBM拥有业界非常优秀的技术,比如临床的数据资料管理,网格化医疗档案的解决方案(GMAX),能够产生整个医院层面上的影像和医疗档案共享的环境。IBM的Unix服务器的稳定性、可靠性能够保障医院安全、稳定运行。IBM的中间件、软件、SOA架构,能够让医院的信息平台更开放和更规范。

IBM的智慧医疗

IBM中国地区政府与公共事业部四部总经理刘洪为本刊记者介绍了IBM在医疗行业倡导的“智慧医疗”理念。刘洪说:“‘智慧医疗’是IBM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医疗卫生改革是全球性的难题,在中国也得到了各地政府和社会高度的关注。从这个行业的要求来看,主要是为了解决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公平、效率’问题。也就是说,为了让每个人都得到医疗服务的同时,能够负担得起相应的费用。从信息技术服务商的角色、从‘智慧医疗’的理念、从IBM的战略角度来看,我们希望使用信息技术来推动行业业务创新管理的能力。”

IBM智慧医疗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是感知和连接,在医疗卫生领域,由于行业的不同特点以及机构的设置、分工不同,有时候可能会造成一些利益上的冲突,这是行业高度分散所造成的。作为居民,其健康是一体化的,但从信息化的角度讲,它其实又是非常片段化的。如何通过先进的科技,比如物联网技术,以及各种有线、无线的新通信技术让这些系统更好地连接,可以相互操作,这就是感知和连接。其次是创新整合,在感知的基础上做一些创新型的整合。目前,医疗行业的需求是希望转诊、区域医疗协同、异地医疗等都可以得到同样的服务。但现在无论是医疗保险的异地结算,还是医疗数据、用户健康资料都还不能实现互认,这些都需要真正意义上的整合。最后就是要智慧、智能地促进行业的转型。目前已经可以看到有很多这方面的创新和转型,相信未来能够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实现转型。

刘洪还表示:“医疗卫生信息化确实面临着一些挑战,而国家新医改政策的出台对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非常大的推动。区域卫生的发展,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是重中之重。针对居民健康服务,比如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和康复是我们的工作方向。另外,在区域,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互认,比如检验报告互认、影像资料和电子病历共享以及资源优化和共享也是我们的工作重点。IBM非常希望能借助自身的技术实力,并结合我们服务各省市区域医疗建设的经验,来为更多地区未来区域医疗的发展贡献力量,从信息化的角度真正的为百姓造福,共建智慧的医疗体系。”

区域卫生信息化要抓住两大主题

区域卫生信息化是当前行业中的热点,结合这一话题,刘洪为本刊记者介绍了IBM在卫生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思考和体会,他说:“我们认为,区域卫生信息化的两个主题是居民健康档案和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刘洪表示,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应用的关系。

第一,平台提供了应用系统开发和运行的环境,是一个程序开发人员可以信赖的程序生产工具。由于平台更集中更专业地解决了标准、共享和交换联结等问题,平台使得不同应用之间的信息共享变得容易实现,甚至可以彼此借用而节省开发工作量。

第二,平台服务于应用的日常运维。医疗卫生领域业务丰富机构庞大,大量的信息应用系统带来了诸多技术保障支持的要求,一个区域级的平台可以整合服务资源,降低单一应用的维护服务难度和成本。

第三,平台保障应用的发展。医疗卫生业务不断转型和创新,随之而来的是应用系统需要经常调整更新和升级,一个规范标准的平台可以提供高效率的软件变更。

与此同时,刘洪还表示,健康档案与应用的关系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他说:“第一,健康档案是应用的基础。可以说绝大多数的服务于(或涉及到)公众和居民健康的应用都会关联健康档案的某个部分,因此卫生部制订的eHR标准词汇集等指标实际上应当成为各类应用开发的数据大纲。第二,应用是eHR的价值体现,只有把eHR开放给各个应用,其基础信息的作用才能体现出来,这些多彩多样的应用可以反过来更新eHR系统的数据记录。第三,聚集的eHR,例如一个区域的全体人口和记录每一个居民的健康状况和活动的细节(实际上健康档案可以包容电子病历)以及关联的费用。 以上分析可以成为介绍IBM发展区域卫生信息化技术和解决方案的主要脉络。”

作为全球领先IT技术厂商,IBM可以通过众多先进技术支撑其在医疗行业的解决方案。在云计算方面,IBM通过在虚拟化和共享基础设施(如存储)方面有长期技术储备和持续的创新,IBM的基础中间件在数据交换、作业调度、开发环境、运行时监控等有可靠的技术和产品,可以服务于区域卫生平台的开发建设和运维管理。

同时,IBM大力发展BAO(业务分析和优化)技术使传统的BI从数据治理,数据模型和数据仓库等技术向与业务知识运用和实时决策等更高商业价值的方向发展。IBM提出的企业级计算技术是以云计算和BAO技术为基础的。无论是云计算架构支持的实时应用系统运行和业务办理,还是数据分析BAO提供的实时数据服务,对于信息基础软硬件设施的品质RAS(可靠性、可用性和安全稳定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计算的概念目标相仿于电力和电信等公用服务。

众所周知,电力的生产和供应对于设备稳定服务的要求很高,而所谓的电信级的品质服务水平(SLA)也是业界翘楚。走向云计算架构的信息平台要求更高的服务水平,单个接点的故障藏有很大的隐患,而云环境下的系统管理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IBM在全线发展云计算能力(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的云快速启动,以及云计算的咨询规划和设计服务)的同时,注重提升企业级计算设备的质量品质并以此成为客户实现企业级云计算战略的首选。

刘洪说:“结合我们参与服务的国内外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的项目,如区域平台和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和区域卫生信息资源规划、区域基础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协同医疗(1+X,即一个中心医院带动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和远程医疗,对于发展区域卫生信息化,IBM有很多深层次的体会。第一,区域卫生信息化应当服务于优化区域医疗卫生生产力的配置,即‘强基层’。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助力者’,至少可以从技术手段进步(如网络和虚拟化的计算环境,使得基层的医疗机构可以享受到更方便更快捷的信息服务)和信息服务能力(如集中的BAO服务,给基层医师提供临床辅助决策和知识获取)方面,帮助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区域卫生信息化应当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如‘健康城市’。居民作为健康档案的所有者,应当有更多的手段查询甚至操作(如授权给自己的子女阅读)自己的eHR记录。很多地区建立的自助式健康检查也可以导入到信息平台中,供专家咨询和社区全科医生使用。给全科医生提供更多的工具以便于与社区居民的联系,或针对特定人群(如慢病患者)开放全科医生与中心医院的联系等。第三,区域卫生信息化本身的能力问题。包括基本的预算编制和机构,岗位人员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明确区域卫生平台(数据中心)与辖区内医疗机构的协作关系,以及与社会其它行业的协调、服务和管理。”

上海市居民健康网工程成为典范

在卫生部的指导下,上海于2003年开展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探索和实践,采用“1+nX”模式为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近几年,上海部分区县根据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实际,开始探索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实现电子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系统的互通。部分区县将健康档案直接整合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工作站中,形成全科医生工作站。2008年卫生部将闸北区、闵行区、长宁区三个区作为应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推进居民健康管理的信息化试点区。

此外,徐汇、松江、嘉定、宝山等区也在推进居民健康档案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到目前为止,上海市“基于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化工程先期启动项目及其先期试点工程”整合了现有医联平台,构建市区两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平台架构为1+19,即市级平台、医联平台和18个区县平台。其中,市级平台为全市范围跨区县、跨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信息共享协同提供交换服务和支撑服务,医联平台为市级医院之间以及市级医院与其他医疗单位之间的诊疗数据共享交换提供支撑服务,区县平台为区县内部以及与区县以外的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交换提供支撑服务。上海市的这一项目在医改的背景下,在全国有很强的示范作用。IBM积极参与了这一项目的建设,目前为止,闵行、静安、长宁、松江、普陀等区县都不同程度的采用了IBM各个产品线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在谈到上海市居民健康信息网工程的典范意义和价值时,IBM系统与科技部华东与东中政府公众事业部销售经理张飞向本刊记者介绍说:“建设‘基于市民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共享工程’是以建立上海市全体市民的健康档案为核心,通过完善现有信息体系,进一步实现多系统整合,探索跨部门、跨专业的信息协同,为推进医药卫生体制 改革提供信息支撑。卫生信息化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关系到广大市民的健康幸福和城市公共安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所以上海市卫生局将此工程定为上海市政府的重点工程。这一工程整合了现有医联平台,构建市区两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平台架构为1+19,即市级平台、医联平台和18个区县平台,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作为设备厂商而言,满足上海市全市范围的健康档案交换,业务压力非常大。我下面可以列出一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大家能够体会到这个项目在技术方面要求的高水平。系统至少同时支持峰值800笔/分钟批量数据交换和峰值300笔/秒的实时查询或处理业务;批量数据交换时单记录交换/入库的平均响应时间≤20ms;非并发大批量数据交换≤2000秒/百万条;千万级数据量下单记录本地查询的响应时间≤2秒;千万级数据量下分布式查询的响应时间≤5秒/次;简单统计报表查询的响应时间≤10秒;千万级数据量下单项统计的响应时间≤5秒;复合汇总统计响应时间≤120秒;生成复杂统计报表的响应时间≤180秒。这样的数据对于厂商来讲确实很有挑战,IBM作为全球顶级的IT技术提供商有能力,更有实力接受这些挑战。”

能为这样一个典范项目提供非常核心的设备,张飞除了表达非常荣幸可以得到用户认可的同时,还表示:“IBM在这一领域非常重视区域医疗市场,在各个产品线、客户部门、服务部门都配备了非常强的技术服务团队。同时,IBM拥有丰富多样的医疗行业解决方案,它们是国内外众多客户服务经验的积累,现在用来服务于中国的医疗客户。”

张飞在畅谈了上海市居民健康网工程的典范性后,还在“用户应如何解决设备选型”这一问题上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首先,用户对于本区域健康档案的业务压力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测算。其次,对于未来几年系统的升级要求要有一个合理的推算。由此根据实际的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小型机档次。对于小型机品牌的选择,要对各个厂商的技术路线与发展前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对于日后系统升级及迁移会带来很大的成本差异。其次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尽量选择业界的成熟产品,保证系统的稳定。”

IBM在医疗行业关注的五大领域

2005年收购美国最大的医院管理咨询公司HealthLink后,IBM在医疗行业的服务能力更加强大。IBM不仅为国外著名医院、卫生管理行政部门提供过实施和咨询服务,也为国内多所医院提供过成功的咨询和集成实施服务,包括基础设施服务、临床服务路线优化、数字化医院服务等。将医疗行业作为重要发展行业后,IBM对医疗行业的了解不断加强,今后IBM将在医疗行业中重点关注五大领域。

第一,IDN/IDS(integrated delivery network/system 整合交付网络/整合交付系统)。 协同医疗延伸了中心或专科医院的覆盖范围,增强了优质资源的可及性,从整体上降低了医疗服务的成本。而一定的治理规则,还可以逐渐把协同成员的服务水平拉齐拉高。这样做使相同的患者体验可以有效地分流病源。IDN 模式的主要挑战来自质量保障和财务分配模式。由于在协同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医疗实体的产权合并,如何建立一套持久有效的管理、治疗、收费的治理模式,是IDN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服务整合的内在规律来看,有两种方案比较可行,一是所谓“垂直的”IDN,即一个综合的中心医院带动一批基础和社区诊所;二是专业职能(如放射、影像、化验、护理等)的集中化运营。在IDN 模式下,转诊和检验报告互认等都成为很基础的服务。

第二,医院资源规划管理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有许多因素促使越来越多的院长开始更加关注医院的运营效率,医院和企业一样也需要一套合用的资源规划和管理系统。ERP 的本质是在产品、服务的形成过程中,监督优化人力、资金、物料等生产要素的使用情况。在医院,从药品器械的滞院和临床损耗等成本费用管理,到科室绩效评估考核,乃至临床路径各个环节的服务追踪优化等。ERP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手段。

以信息技术手段推动管理变革的挑战主要来自临床一线,习惯势力和绩效指标的设计缺陷使ERP很难一下被广泛接受。但倾听科室的声音并不一定意味着ERP是对现有体系的机械拷贝。ERP 和HIS 一样,应首先是变革的载体。

第三,个人健康记录PHR(personal health record)/eHR/eMR。这是一个充斥着观点和争论的地方,背后有不同的角度和意图,包括:关注临床辅助,关注预防医学;关注费用和健康统计;关注交换和互操作以及关注标准和协议等。IBM认为,有健康就有健康档案!这体现了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对于实现医疗服务的全覆盖的重要性(这里甚至有一个社会认知心理的问题。比如,说居民医保全覆盖,人人享有医疗保险,这是一回事。如果给每人发一张象银行卡那样的卡片,老百姓就会带着它。还可以围绕卡片开发许多衍生的应用和服务。如果给大家人人建立一份健康档案,并且可以在网络上看到,可以在家里查询,可以让子女访问。这样的做法将推动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和覆盖力度)。电子病历是包括转诊在内的医疗服务创新的基础,是循证医学的基础,是医院信息化向服务临床过渡的必由之路。

HIMSS把电子病历导入分为从0到7共计八个阶段,可由此略窥其实现之路的漫长。IBM在评估医疗信息化发展阶段所采用的Prolink方法论也从信息模型、医嘱执行情况、科室整合、医药整合、医疗医政整合程度等循序渐进地分析和理解电子病历的实施路线。电子病历在医院的挑战包括如何认识和评测ROI(投资回报率),如何开发方便医师的CPOE(computerlized practitioner’s order entry),如何保护医师的专有知识(电子病历既包括病人的隐私,也包括医师治疗方案中可能涉及的专有知识),如何在大范围内整合信息来源等。

第2篇:智慧医院管理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应用

2008年5月22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了财会2008年7号文《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9年7月执行,但因其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差,在2010年4月15日五部委又联合了财会2010年11号文《配套指引》,它是对基本规范的具体化。《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包括5目标、5原则、5要素。配套指引设有20个项目,分应用、评价、审计3个指引。

一、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内部控制制度在上市公司、企业单位内得到充分利用,但制度的制定、完善和执行却不尽相同,在卫生系统公立医院中并没有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存在诸多不足。

(一)思想意识不强,对内控缺乏足够的认识

长期以来,由于机制原因,公立医院享有部分或全额财政补助,存在有“安逸”的思想,不太重视内控制度的建设,即使有也多是照搬他人,流于形式,最终成为摆设,或执行不力,或做做样子。因缺乏认识,大家片面地认为内控是管理者或是财务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二)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缺少宣传和有效沟通

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不能发动职工全员参与,内部控制留有空白点。制度多是拿来主义,有些制度根本不适合本单位特点,制定的制度不适合个别特定岗位,结果执行中矛盾重重,不切中要点,可操作性不强,成一纸空文。

(三)没有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评价体系

作为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评价的监督部门,内部审计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本身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不被重视,使得内部审计的职能无法正常发挥,也就无法对医院各部门的绩效和会计信息等方面进行有效监控,内部审计即使有也如同“虚设”。有的单位因规模小,根本不设内部审计部门。

(四)组织架构不合理,单位内部岗位设置职责不清

部门与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有些职责因某些原因未能正常分开,职责有相互交叉,遇事相互推诿现象时有发生,工作拖拉,执行不力。如,采购与保管缺少必要的规范和牵制,由1 人包办;材料的发出与记账由1人经手等,这样难免会出现各种管理漏洞,给一些人创造可乘之机,给国有资产的流失制造了条件。有些医院很多事情还是领导班子几人决定,甚至“一人堂”,院长一人说了算,院长有绝对的审批权,无人可约束制衡,错误片面地将院长负责制理解为院长一人说了算,甚至对“三重一大”的处理有时也不够审慎,部分投入缺乏足够的可行性研究,没有作必要的风险评估便盲目上马,难免做出错误决策,上马后往往又不能很好跟踪调查,适时调整,以至失控,投入自然不能达到预期收益。

(五)制度执行力不足

制度流于形式,从领导到职工普遍存在“和谐”,谁都不愿伤了和气,总是“制度有力,执行无力”,往往制度不能贯彻执行,致使内控达不到顶期效果。

(六)会计信息传递不及时,上下级不能有效沟通,不利于控制制度的执行

当今信息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信息传递更加快捷方便,但由于思想上不重视,极好条件和平台不能充分利用,信息往往不能及时传递,导致一些问题不能及时处理而使内控失效。

(七)医院文化不能服务战略发展

医院文化是由医院的物质、管理和精神三种文化构成,三者之中,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质文化是基础,管理文化是保障,三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互相联系,只有三方面有机结合运用,才能使医院文化价值在医院管理中得到体现。目前医院大多照搬他人文化与本单位发展脱节,得不到广大医务人员的理解和认同,难以让职工形成共鸣,凝心聚力。

二、完善医院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为促进内控制度建设,促进单位遵纪守法,维护资产安全等目标的实现作如下建议。

(一)加强思想教育,发动全员参与

加强全员内控意识,医院应当从上至下,共同学习内部控制制度,树立内部控制制度的观念,让每位员工都能充分重视和支持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领导要身先力行,财务紧跟步伐。要让每个人都深知内控不是某个人,某个领导的事情,它的全面性原则决定了全员参与的理念。内控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医院全部业务和事项,只有全员参与,才能不留空白点。

(二)制度的制定要适应本单位的特点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对业务的发生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适合医院自身的特点。制度可以借鉴,但决不是“拿来主义”,照搬照抄,诚然,学习别人,可节约一定的人力和物力,但要结合医院各类业务的特点,制定标准的、切实可行的办理程序和行为准则,可采用业务说明或业务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内部控制制度要覆盖每一个角落和业务环节,不留空白点,形成相对独立和科学的控制体系。订立的制度只有适应医院自己的特点,才能发挥应有的效应,制定制度要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结合岗位特点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可设意见箱或投诉电话定期或不定期向职工广泛征求意见,排查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众人智慧,对制度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及时修正和完善,寻找适合本单位实际的制度,以这种方式制定的切合实际的制度,更容易为职工接受,形成共识,执行起来自然一贯到底。

(三)加强内部审计,必须建立监督机制

有条件的医院应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内部控制实行情况进行检查,医院的内部审计部门应该独立于所有的经济活动之外,加强其独立性,提高其权威性,使其能够真正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和监督,对医院各项制度的实施和效力进行评价和测试,从而对医院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无条件的单位可借助财政监督部门、主管部门的检查对内控效果进行检测评价,提出整改意见,逐步完善内控制度,完善内部控制环节,建立动态的、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对内部控制的对象和环节进行全面梳理,防患于未然,加强执行过程的控制,及时发现并调整差异,对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随业务的变化加以修正,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作用。

(四)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明确职责权限

具体讲医院可继续执行院长审批制度,建立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各级授权者和所授权限,可实行“授权管理、分层负责、权责统一 ”的授权审批制度,明确职责和权限,严格按授权处理程序、事项处理手续和方式处理,并要求各级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办事,让每个部门清楚了解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避免重叠、交叉、遗漏而造成失控。在明确部门职责的基础上,将职责分解到各具体岗位和个人,并授予各岗位和个人相应的权限,使其权责统一,规范工作程序,提升内部控制的效率。规范内部控制程序要遵循内部牵制原则,既分工又协作,一个部门或一个人不能经办业务事项的全过程。对“三重一大”的事件应实行联签制度或集体审批制度。

(五)强化医院内部控制的实施

制定制度很重要,有效执行更重要。“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这是国家财政部王军(2011)副部长所指出的。事实上,很多失控案例往往都是因为制度执行不力造成的。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根本上应着眼于制度的实施保障,除上述必须建立健全内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权限,明确分工,提供组织保障,明确内部控制目的、方式方法,加强内部审计监督、评价外,领导也应增强财务内部控制意识,只有领导重视支持,职工拥护,财务控制才能稳步有效,才能贯彻到底,实施有力;再就是要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医院财会人员的素质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内控实施的成效。可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再教育和培训,加大业绩考核力度,对优秀员工给予奖励,不能胜任工作岗位者调换工作岗位,实行定期轮岗制度。

(六)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信息交流

利用网络,加强内外部联系,将信息及时传递给领导层和各位员工,做到上传下达,促进全员参与,统一思想,上下一心,促进单位发展。信息与沟通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是内控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有的信息影响着医院领导层对经营活动决策正误的选择,直接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和实施。因此,医院应当建立科学的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信息及时畅通,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行。加强会计信息系统控制,从会计信息的源头,对经济业务记录、归集,分类、编报等进行控制,并加强对财产物资的管理,定期盘点和账实核对以保证资产安全与完整。

(七)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注重医院文化建设,培养积极向上的医院文化,对促进医院凝聚力和向心力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促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相反缺乏积极向上的单位文化,可能会导致员工对单位丧失信心和认同感,使单位缺失向上的动力。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是每位员工的精神支柱,医院领导应起率先垂范作用,以身作则,带动整体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贯彻“科学兴院,依法兴院、管理强院”的理念,促进医院发展战略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总之,积极加强医院内部控制,认真执行,并坚持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成本效益原则,注重单位管理层面和业务层面的控制,有效实施审计,评价和监督必能促进单位健康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先红.关于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6).

[2]朱宇,王景军.新疆公立医院采购支出与付款内部控制研究[J].新疆财经,2009(05).

[3]刘慧彩.基于风险管理的医疗机构内部控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