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信用风险 有效需求不足 市场主体
一、经济人属性决定了扩张的内在冲动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看不见的手对市场的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人们对利益的追求。这里斯密说明了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第一是人是逐利的,这是人类的天然的属性,人们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通过生产方式的改变,效率的提高(分工),通过交换在自己获得利益的同时增进他人的福利、增进社会的福利;第二个方面是市场机制可以使分工和交换得以实现;政治经济学指出了资本的逐利性,资本的唯一目的就是追求利润。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早期,劳资矛盾比较突出,那时的经济学家都是从现象出发研究问题。实际上资本是人的意志的体现,黄金怎么会“想”到让自己去变得更多呢?所以资本的逐利性就是人的逐利性,这一点马克思与斯密实际上是一样的。马克思的哲学体系是唯物辩证法,决定了他的经济学体系基本上没有意识的立足之地,意识总是源于、服务于物质。这里不讨论形而上学,我们可以确切知道的是两位经济学大师,两个学派在人的逐利性的认知上是一致的。无论哪种制度(包括原始、奴隶、封建、君主集权)下,人类的这种本能一致,不一致的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这种本能的实现方式和约束条件是不同的。
两种理论其区别之处在于,斯密认为市场是有效的,而马克思认为市场是无效,其无效性的表现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带来的经济危机最终会使得以生产资料公有的社会主义制度取代生产资料私有的资本主义制度。斯密认为市场是有效的,却发生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随之发生的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大劫难;马克思认为计划是有效的,苏联的解体对这一生产、交换的组织方式给出了现实的注解。
从而,市场中也加入了管制和调控来抑制人们对利益的过分的追求;同时,计划中也引入了市场,从计划经济时期认为人们应该大公无私,到现阶段正式或非正式的承认个人的利益,我们看到的是两种理论的融合。理论更加接近人的本性和现实,实际上现实是本性在不同约束条件下的表现。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无论哪种制度无论以怎样的方式经济危机似乎都是不可避免的:从高速增长时期的日本、东亚,到经济稳定实力强大的美国,经济危机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因此,我们对经济危机、金融危机、金融风险分析都要以这个基本的假设为前提,要认识到这些危机、风险发生的必然性,我们所能做的是在充分认识危机、风险的形成机制的基础之上减小危机发生的概率,危机发生后迅速找到原因对症下药较少危机的损失。同时,对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金融风险的分析,可以沿着人或者说市场主体的角度展开,只有这样才是对风险形成机制的本质上的把握,才能更全面、深入的分析问题。
二、经济周期对信用风险形成的影响
早期对经济危机的论述中,经济学是从制度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危机的成因,马克思的逻辑是:资本占有剩余价值,劳动在分配中的份额越来越上,继而发展成为生产的无限扩大与劳动者日益减小的购买力之间的矛盾。对此,马克思开出的药方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以社会化大生产代替资本主义个人生产。在资本主义大萧条期间凯恩斯也提出经济危机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在于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投资倾向的不足。凯恩斯对此提出的对策是,透过增加政府支出等财政及货币政策人为刺激需求,在现有生产制度内部解决问题。但二者均强调了需求不足导致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我们知道,价格是调节生产、消费的杠杆,而需求只是消费的一方,马克思虽然也提到由于资本的逐利性生产无限扩大,但是这显然与事实不符,生产者只有在预期收益为正的情况下才会扩大生产。分析消费不足的具体内涵,我们发现马克思和凯恩斯并不一致:马克思所说的需求不足是绝对不足,也就是说劳动者收入分配绝对额低,有消费的意愿但是没有消费的能力,这是生产力低下时的消费不足,类似的消费不足在封建社会、君主集权社会中都是存在的;凯恩斯的消费不足是说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是收入的减函数,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的意愿越来越低,这样一方面是经济总量整体的增加,一方面是消费量的缓慢增长,二者增速的差异导致量的缺口越来越大,很显然凯恩斯眼中的世界是美好的,人们不是消费不起,而是不愿意消费,或者说消费的增长赶不上收入的增长。
如果仅仅是消费不足还不足以造成经济危机,因为与消费对应的生产也可以不足,这样的话,供给与需求是均衡的。假设供给者知道消费发展的规律,那么他就在生产的时候逐步减少产量或者改变产出的结构以适应需求的变换,就不会有危机。但事实不是这样,经济危机是切实存在的。既然有效需求不足也是存在的,那么很显然,供给者可以清楚的预计需求从而调节生产这一条假设是不成立的,这也与观察的结果一致。总体来讲,先于经济危机的供给者都是在前期扩大了生产,之后需求下降不足以弥补前期投资和生产的成本,从而带来企业的危机。这里有两点是不同的,一是生产者扩充生产规模的冲动,一是当生产者发现需求减少时能够采取的措施。
第一点可以用马克思和萨缪尔森的观点加以解释:首先生产规模的扩充可以是主观的,由于资本的逐利性造成的,人们在投资的时候总是过于乐观和贪婪;其次,生产规模的扩充也是具有物质属性的,乘数加速数原理解释了投资的派生原理,一笔投资在物质上可以派生出多比投资,比如一位对服装需求乐观的商人计划扩大他的进货量,虽然他的乐观是主观的,但是必然会造成服装生产商在生产上的投入,这个时候他也许是乐观的也许是悲观的,但他或者他们总会满足销售商的需求,这时投资就会主动或者被动的由乘数及加速数带动。这是生产规模扩充。
第二点,即便厂商扩大的规模,但他可能也不会面临经济危机,因为既然一些或者某些类商品的需求不足,那么厂商转而生产需求足的商品就可以了,这种情况在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中不成立,但是我们客观的说,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生产力相对落后,社会产出不足以满足全部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效率提高,马克思所描述的那种绝对的需求不足已经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造成的需求不足。一下讨论均以这类需求不足为内容。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人们对高档服装的需求下降了,那么生产者可以转而生产低档的服装,这个从常识上来说不难理解。但是对于钢铁生产者来说呢,如果社会对钢铁的需求减少了,钢铁生产者可以转而生产其他的产品吗?因此,当发现需求变化时可以采取的措施也是供给变动的另一个因素:生产者的沉没成本的大小,如上文所述服装生产商的沉没成本较低,钢铁生产厂商的沉没成本很高。下文分析金融风险的识别的时候会具体分析沉没成本在风险识别中的应用,这里只是提出这种导致经济危机的因素。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有效需求的不足可以是绝对的也可以是相对的,而相对的有效需求不足更有现实的意义。有效需求不足已经成为经济学界的共识之一,即便是新古典经济学也会承认需求的不足,不同之处在于凯恩斯认为应该由政府刺激需求,而新古典学派则认为市场会自行调节使供求达到均衡。既然有效需求不足是客观存在的,那么生产为什么不能主动调节以与之相适应呢。个人认为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综合了理论和萨缪尔森的理论,较好的解释了供给过剩的形成机制。也就是说,今年估计分为萧条、复苏、高涨、衰退的周期,在高涨中供需两旺以至于超出了经济的承受能力,随之出现衰退,而高涨时期的投资还没有收回,经济出现危机。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分析金融风险的基本方法,趋势分析或者说潜在产出分析的方法。
同时,有效需求不足可以是弹性的,比如收入分配导致的绝对不足,可以通过政府投资来拉动。如果成本是刚性的,或者成本在一定时期是刚性的,那么价格上升是刚性的;如果产出效率的降低是刚性的,那么在一定时期内,价格上升是刚性的;需求如果在一定时期内是刚性的,那么价格上升是刚性的。而这些不同的价格刚性,由不同的市场主体来实现。从而考察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式是识别经济危机的途径。
经济周期的内在机制是经济长期偏离基本趋势之后的自我调整,经济之所以会偏离趋势在于市场主体逐利的本性以及投资的加速和乘数性,银行信贷推波助澜;当相对有效需求不足的时候投资减少,加速数发挥反作用投资进一步减少,而信贷约束的刚性,使得市场主体资金链条加速断裂,进而影响到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整个市场流动性减少。此时,市场主体出于谨慎和恐慌,货币政策注入的流动性不能立即发挥作用,经济表现为底部的震荡;经济长期萧条之后,各种相对价格调整,新的投资机会出现,新的市场主体进入市场开始新一轮的投资和扩张。因此,经济周期的内在原因是市场主体的逐利性,在经济货币化、信用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信贷的增减显然是可以缓解或者加剧经济周期持续时间及振幅的重要变量。而经济周期的变化反过来也加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当经济长期偏离基本趋势与信贷长期偏离基本趋势共同出现时,金融危机便有了产生的基础。此时,财政及货币政策会以超常规的方式介入到经济的运行,政策是否可以对冲经济周期在于两点:一是政策制定者的态度,或者说效用函数;二是政策制定者可动用的资源相对经济整体规模的大小。而对冲政策必然带来三个副作用:从财政政策角度一是增加了赤字,约束了之后的财政政策的空间,二是政府盲目扩大投资会降低投资的效率;从货币政策角度讲,增加的流动性促成了低效率的投资,为之后的经济增长埋下隐患;三是流动性过剩改变财富的分配,增加了社会的不公,实际上是没有获得流动性的市场主体为获得了流动性的市场主体提供了非自愿的补贴。
而政策制定者力图通过财政及货币政策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但是其他市场主体的逐利性决定了他们会接着政策争取利益的最大化,从而使经济雪上加霜,经济失衡进一步加大,最后不得不通过严厉的紧缩来重归平衡。比如各国的房地产市场,国家为了经济的发展一开始极力维护,谁知养虎为患,市场主体(资金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凭借国家政策的支持无所顾忌,最终必将以金融危机的方式告终。
三、现代经济制度下的市场行为主体
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大致划分了市场主体为信贷资金的供给者、需求者及监管者。下面对其对金融风险形成机制的作用展开论述:
资金的供给者主要是信用货币创造体系中以银行为代表的市场主体。这里强调的是债权,因为债权对负债者来说是刚性的,是最为脆弱的金融关系。虽然债券市场也具有这样的性质,但是由于是直接融资,并不涉及信用货币的创造,而银行体系可以创造信用货币,信贷链条债权债务关系的断裂会波及到信用货币的创造和其他的市场主体,同时由于高负债经营,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大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因此,本文主要讨论脆弱的债券债务关系中脆弱的银行体系与金融风险形成的关系。
资金的供给者具有如下属性:1、对风险的态度,风险偏好及风险厌恶,还是风险中性,或者说在怎样的约束条件下银行可能表现为风险厌恶及中性,如果我们假定风险偏好是投资者的常态的话。这里要说明的是,虽然很多的投资者在测试时表现为风险的厌恶,但实际上在实际的投资中很多人是风险偏好的。2、风险的承受能力,哪些因素决定银行的而奉献承受能力。规模、效率(盈利能力)还是企业性质等其他因素,以及存款保险等制度因素。
资金的需求者。这里的需求主要是投资需求,因为首先投资需求体现人的逐利性,其次投资需求数额较大,且通过杠杆将风险数倍放大,就风险承受能力来讲人们对投资风险的承受力小于消费需求的承受力。资金的需求者包括个人、企业、政府等市场主体。这里我们讨论其投资需求,就逐利性来说三者是一致的,但是所面临的约束、市场环境是不一样的。1、对风险的态度,或者说在什么情况下是风险的回避及中性者。2、风险的承受能力。是一个具有内部矛盾的概念,一方面有的时候风险承受能力强的主体由于过度举债而发生风险,如日本的银企关系下企业大规模的举债;另一方面,风险承受能力弱的主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获得银行信贷。比如次贷危机中的借贷主体就是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群体。但是总的来说,风险承受能力与其所能获得的信贷规模成正比。在经济平稳发展的时期,风险承受能力强的企业风险小,但是对于由高涨进入衰退时出现大的金融风险的往往是融资额较大的资金需求者。至于通过信贷杠杆承受的风险最终会带来盈利还是亏损,则视经济周期而定。3、投资的类型,是资本密集、劳动密集还是技术密集。虽然投资的类型与风险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不同类型的投资其对经济周期的反映不同,因为它们的固定资本不同,从而面对经济周期时产量的调整速度不同,所面临的债务危机则不同。政府的需求除了基本的公共物品投入之外还包括基础设施、产业政策带来的资金需求。
政策制定者。这里的政策制定者包括央行和政府机构。我们假定央行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政府负责财政政策的制定。显然在经济货币化程度不断加深,政府对市场控制力不断加强的时代,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商业周期的发展循环都是有重要的影响的。
货币政策制定者一般是中央银行或者其他的政府机构,我们知道央行的独立性是其行使货币政策和监管职能的重要前提。这里之所以强调政策制定者职能一是以金融风险为目标,二是政策实际上是为了特定的目标。政策制定者的分类为风险一致,风险中性。所谓一致是监管者获得经济发展成果的能力,是指监管者有能力、有动力去获得经济增长的收益,或者说监管者有寻租的权利,而寻租的收益与金融风险带来的成本不相关。监管者对金融风险发生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监管者的监管目标,通常情况下价格稳定和经济增长是大部分监管者的目标。监管者相对其他主体应具有超然的地位。二是监管者获得的信息的完全性。这里把央行的监管职能并入到政策制定的职能中,一是为了简化分析,二是因为监管职能通常通过制定政策来完成,这里的政策通常是对金融市场有深刻影响的政策,如分业、混业经营政策。
我们知道政府的税收与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强的正相关性,政府的寻租能力与政府的规模有较强的相关性,也就是说政府也是具有经济人属性,具有扩张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与金融风险具有相关性,也就是说政府机构作为同样是由经济人来控制的机构这一点来说与个人、企业没有区别,区别在于政府具有超然的权利来获取利益,它必须有相应的约束机制,否则在市场竞争中它相对于其他的市场主体会具有不对等的优势,如果此时政府的融资行为没有约束的话,政府将直接或间接成为集融资意愿、融资能力为一体的市场主体。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斯・C.诺斯、罗伯特・P.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1973.
[2]德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中译本).[J].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
[3]卡尔・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4]曾康霖.金融危机理论及其研究方法[J].财经科学,2000(4)
[5]孙立.国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制度性成因及对策[J].农村金融研究,1999(5)
关键词:国际贸易;外汇风险;风险防范;违约风险;经济危机风险;折算风险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4-000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4.001
我国经济改革工作的开展,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建设水平与国际市场的需求来进行结合处理,以此来帮助我国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特别是我国的一些跨国企业,其工作内容规划与项目活动建设更需要针对于市场实际,使得自身得以更好地适应需求。就目前而言,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外汇风险内容,其有多样化的类型特征,即包括违约风险、经济危机风险以及折算风险等。因这些风险的存在,导致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会面临着来自于不同方面的阻碍影响,国有经济的活力难以保持在理想水平。同时,在经济贸易活动中,其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商品经济、技术内容以及劳务经济等,这些交易活动的开展围绕的基础都是资金的投资与使用,也就离不开对外汇的使用。当前大多数的外汇选择对象都是美元。所以国际贸易需做到深入调查与探究,将其对外汇风险的分析能力提高到位,促使风险内容不会对企业的经济活动造成消极影响,保障我国企业得以在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占据有利的合作地位。
1 外汇风险及其影响
1.1 外汇风险分析
在一般情况下,外汇风险指的是受国际贸易活动的影响,外汇的汇率会产生不可预期的波动变化,进而给参与国际贸易活动的企业带来多样化的经济风险与损失。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外汇风险的影响是尤为明显的,其既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外汇本身所带有的不可抗拒的复杂特征,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经济增速表现、国际收支内容以及通货膨胀以及金融危机等。这些内容的存在使得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不同形式的影响内容,导致经济活动的开展面临着不同的发展机遇与建设阻碍,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经济建设活动和经济结构较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人民币的兑换工作还未能实现全面自由化,导致人民币的汇率表现较为波动。当人民币的汇率提高时,升值现象产生,人民币会出现贬值,使得我国的经济贸易活动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贸易顺差的提高;二是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出现。所以,在国际贸易中,经济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对外汇风险的评估与预测,在此基础上选择更为合适的探索措施来确保企业得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1.2 汇率变动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我国企业的进出口贸易所涉及的内容会产生大量的外汇处理工作,这是不可避免的,应加强自身重视程度。当外币汇率产生波动的时候,其会对涉及的企业造成难以预估的经营影响。其主要表现如下:
1.2.1 在兑换货币时造成损失。因为我国所涉及的进出口贸易内容其较为复杂,开展时间长、涉及范围广,所以在经营活动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汇率变化。当汇率实际与合同签订内容产生较大差距的时候,将会直接带来相应的经济损失。当汇率偏大,会让进口商的利益遭到损失;反之,当汇率过小,会降低出口商的经济利润。
1.2.2 对企业业务量造成影响。汇率的波动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质量与涉及内容。比如,就出口企业来看,当国内的汇率不断提高的时候,如果本币不变,将会导致外销价格的上涨,出现需求的弹性波动更为明显,降低了出动的开展水平,缩小了企业的经济利益。相反,当进口企业处于国内汇率下降的时候,其内销价格将会提高,相应地会增加企业的商品进口成本,需求量也会减小,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出现问题。
1.2.3 造成企业账面损失。企业的经营活动会受资产情况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即为企业的负债情况。在我国,企业的账面资产内容往往会采取本币与外汇两种形式来进行记录。当企业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制作的时候,其会对不同类型的币种进行统计与处理,使其能够以本币的形式来得以呈现,当其汇率产生变化的时候,势必会对账面内容造成影响,这是不可避免的。
2 产生外汇风险的原因
2.1 兑换产生的风险
经济贸易活动会受货币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类型的结算方式,这既是受交易活动影响所产生的实际情况,也是经济贸易活动本身带有的交易需求。因此,为了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中保有更高的外汇使用水平,其往往会自觉地加强对外汇结算工作的重视,借助于本币记账的方式来有效地规避所可能面临的外汇风险,这样的风险是伴随着经济贸易活动所产生的,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与不可
避性。
2.2 汇率波动产生风险
在贸易活动中,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外汇汇率会因多样化的因素影响,使得企业在外汇使用中面临着来自于不同方面消极影响。虽然,在假设条件中,将外汇汇率进行固定,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外汇使用风险,但是,这样的假设内容在实际经济交易活动中很难成立,也就成为了“无稽之谈”。
2.3 结算方式多样化造成的风险
因为不同国家的经济制度与实际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化,所以在对结算金额进行计算的时候,其所选择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使得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赊销、兑换以及信用额度证明等。在这些方式中,汇率的变动会直接让企业在外汇运用过程中遭遇不同类型的使用风险。
2.4 我国企业的应变能力不强
就目前我国的外汇工作实际开展活动来说,因缺乏专业的人才支持,使得企业的适应能力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其对风险意识的掌握程度较低,当外汇问题产生的时候,也就不能做到及时预测与处理,进而导致了一系列的外汇使用问题,最终让经营活动出现损失。
2.5 我国的外汇市场不完善
我国的外汇市场目前还存在着诸多的发展不足,带有明显的缺陷性,因此,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与外汇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不适应性表现,外汇工作成为了可有可无的“摆设品”。这既是我国外汇市场的弊端表现,也是制度影响下出现的问题内容。
2.6 与之相配套的金融机制不完善
国家的金融市场建设,需要根据金融服务工作来对所需的机制内容进行完善与优化,因我国缺乏行之有效的外汇风险预测机制,导致市场建设工作的开展,面临着较发达国家更为明显的开展危机。
3 外汇风险的预防措施
3.1 树立防范意识
通过对防范意识的树立,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去认识外汇工作的开展风险。首先,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建设水平,加强对文化内容的宣传,使得员工能够主动地去对外汇工作的开展流程进行深入了解;其次,借助于对责任制度的建立来引导员工加强对风险防范意识的关注度;最后,有针对性地来锻炼企业各部门的风险处理能力,保障其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做到对风险问题的及时发现、处理,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损失。
3.2 建立外汇风险管理机制
在对外汇风险内容进行管理的时候,企业应当做到制度化与规范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市场实际的探究与考察,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存在,将管理工作的开展水平与实际内容相结合,形成更为稳定的管理工作机制,将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一一明确,进而制定更为有效的处理策略。
3.3 采用健全的外汇风险管理工具
在对外汇风险进行预测与处理的时候,离不开对管理工具的使用,所以企业应当加强对管理工具的使用水平,进而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目前,较为常见的管理工具主要指的是外汇交易、期权交易以及期货交易等。企业需要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工具来将切实提高管理工作的开展水平,确保自身在工作活动中得到更
多的肯定,最大程度地降低外汇风险对其的消极影响。
3.4 加强外汇风险管理
内部管理工作的开展是提高企业外汇风险处理能力的关键,所以企业在对外汇工作进行处理的时候,应当主动地将内部管理工作开展起来,从货币结算的类型、资产负债情况以及合同中的保值项目出发,使得企业可以拥有更高水平的外币处理能力,进而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更为坚实的管理保障,提高企业的风险处理水平。
3.5 培养相对应的人才
人才培养作为我国企业在风险管理活动中的弱势内容,企业应当具备长远的发展目光,将工作需求与人才培养活动结合起来,进而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首先,企业应当有意识地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来引导管理人才得以适应社会实际需求;其次,在对人才进行招募的时候,可将这一工作内容具体化,以此来确保工作人员可以在风险预测与处理工作中有着较高水平的意识认知。
3.6 选择更加适合的结算和融资方式
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因为不同国家所选择的结算方式是不同的,因此可能会受这一实际内容的影响而给我国企业带来相应的外汇风险。为了帮助企业得以更好地规避这类风险,企业应当在对结算方式进行选择的时候,主动地将运用规律的科学性与实际需求的客观性结合起来。比如,企业应当在交易活动中将货币的兑换情况进行跟踪,进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确保自身得以在外汇兑换工作中降低风险。同时,企业在融资方式进行选择的时候,需要加强对合作方信任度的深入考察,确保融资力度得以有效保障,最大程度地降低外汇使用风险。
4 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的国家经济活动联系的不断加强,经济一体化进程势必会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加速。针对于这样的实际发展情况,在经济交易活动中,需要从外汇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出发来增强企业对外汇问题的处理能力,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进而让管理机制得以推动市场经济活动的开展,引领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与外汇使用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丽萍.试论汇率风险与企业的应对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4,(9).
[2] 谢丽娜.国际贸易中的风险防范与转移[J].现代经济信息,2014,(5).
[3] 邹静,温建中.不同结算方式下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收汇风险及规避手段分析[J].对外经贸,2014,(11).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人才引进;培训;激励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不仅使全球股市熊气弥漫,也继而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许多中小企业纷纷倒闭,更多企业纷纷采取停止招聘,裁员以及降薪等手段来维持生存,导致全球失业率上升,就业压力增大。世界各国政府出台一系列经济拯救措施之后,金融危机破坏经济的恶劣态势得到了有效控制,全球经济回暖迹象开始有所显现。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各行业必然会相对加快发展,裁员的企业会遭遇人才短缺的困境;同时,伴随着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企业的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将会得到重新配置,企业之间的最大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一、逢低引进,建立人才竞争优势
金融危机直接导致金融业冷淡萧条,进而迅速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中国进出口行业受到的影响最直接也最严重,以富士康、伟创力为代表的特大型代工企业由于跨国公司大幅削减订单,出口急剧回落,利润明显减少,实施了大规模的减产、裁员计划。房地产,航空,石化等行业以及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紧随其后,一次次规模庞大的裁员降薪行动刺激着国人的神经。
虽然裁员可以在短时期内大幅削减企业的人力成本,但长期效应却可能是负的。一个企业的财富归根结底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裁员行动往往使整个企业凝聚力下降,员工士气低下,忠诚度降低,致使工作动力和效率严重下降,留任员工对企业的承诺和信任感丧失了。同时,许多裁员中被驱逐的员工后来被证明是企业无法被替代的资产,甚至一些核心人才为避免使自己陷于被动,有可能主动离职。这些核心人才流失会导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严重下降,其结果往往得不偿失。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出现回暖迹象的情况下,此前大规模裁员以及停止招聘的企业将面临人才短缺的瓶颈,无法迅速抓住复苏的机遇实现快速发展,甚至有被吞并的风险。
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的大批国内外企业破产的背后,是庞大的失业队伍,其中一些优秀的华人精英也踏上了回国发展的道路,人才市场打破了过去高端人才买方市场的格局,同时社会上还有大批毕业生待业,给企业招聘和储备优秀人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就业压力增大,无论是精英人才还是毕业生,其对工作岗位,工作环境,薪资待遇等各方面的就业预期都有所降低,有助于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将急需的人才招至麾下。就企业内部而言,裁员产生较多的职位空缺,此时可以重新审视企业的组织结构,分析岗位设置,将可以合并的以及不需要的岗位或者部门从组织构架中剔除出去,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扁平化有助于减少管理层级,提高信息流、资金流的运转效率,从而达到增强企业快速反应能力,全面提升运营效率的目的。
第一,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失业大军中不仅有经验丰富的精英人才,也有经验和工作能力不足的员工。比起招聘速度,招聘质量更加重要。企业要结合自身的长期战略规划和内部岗位分析,确定用人需求,经过全面细致的筛选,以较低的成本挑选出最合适的人选,切忌盲目吸纳,良莠不齐。第二,人力资本的稀缺不能仅依赖于外部招聘,还应重视内部培养。内部培养的人才对企业的各项制度流程,企业文化等更加熟悉,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更高,而外部招聘的人才往往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融入企业做出贡献。第三,企业的发展依靠的不是个人,而是整个群体;持续发展的人才也会带给企业更新的创造力、更高的绩效以及更广阔的视野。企业应通过外部引进的人才培养和带动更多人的素质和能力提高,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储备,这才是人才引进的真正意义。
二、加强培训,提高组织整体素质
在企业极力缩减成本的时期,许多公司的员工培训计划也宣告暂停,整个管理培训行业正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阵痛。广东那些在市场占有率上处于领先地位、规模较大的培训公司基本上都遭遇了订单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中小培训公司受到的冲击更大,很多培训公司都已被淘汰出局。
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舒尔茨依据大量的实证分析得出突破性结论:在现代社会,人的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比(物质)资本和劳动(指非技术性劳动)的增加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而人的知识才能基本上是投资的产物。到了21世纪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企业之间的人才更加激烈竞争,是否拥有人才往往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重新进行员工培训规划有着重大的意义。首先,生产设备等硬件设施随时可以买,但经验丰富的员工则需靠不断的在实践中积累,这时通过制定设计多样化培训方案,特别是针对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可以使员工承担更大的责任,从事更有挑战性的工作,促进企业进行产业升级,产品结构调整。其次,通过培训,向员工灌输企业价值观,重新构建危机期间员工所丧失的组织认同感,凝聚力以及团队精神,有助于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另外,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许多培训机构都降低了培训费用;各地政府为稳定就业,化解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也纷纷启动了企业组织在岗职工开展技能提升、转业转岗等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强化企业职工培训,培训后可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培训补贴,从而降低企业培训成本,节省开支。
很多企业多年来投入了大量的培训成本,却发现管理培训往往无法真正为企业解决实际的问题,这也是经济危机期间企业削减培训经费,造成管理培训行业的市场大幅萎缩的原因。国内许多企业在投入经费进行员工培训时,往往缺乏支持长期战略的培训规划,培训原因不明确,也没有通过系统的分析来确定培训需求及要达到的具体目的。
要开展能够获得竞争优势的培训,需要科学的培训系统的支持。表1展示了建立有效的培训系统的6个步骤。
培训系统设计程序的第一个步骤,即培训需求评价,是指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培训的一个过程。图1形象地表明了培训需求评价的原因及其所得出的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到,有许多不同的“压力点”表明培训是必要的。需求评价通常包括组织分析、人员分析、以及任务分析三项内容。组织分析考虑培训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通过组织分析来决定在公司的经营战略、可用的培训资源以及员工的上级管理者和同事对培训活动的支持一定的情况下,培训是否符合需要。人员分析的内容包括:判断业绩不良是因为知识、技能或者能力的不足引起的,还是由于工作动力不够或工作设计本身有问题而引起的;确认谁需要得到培训;确定员工是否做好接受培训的准备。任务分析首先明确员工需要完成哪些方面的重要任务,然后再确定为帮助员工完成这些任务,应该在培训中强调哪些方面的知识、技能以及行为。
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将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行为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解决现实问题。培训成果的转化就是达到培训目的的过程。图2显示了培训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
由于金融危机造成的培训资金紧缺.企业可以削减外部培训投入,把内部培训纳入培训计划。内部培训,即建立内部讲师制,有许多优点:由于单位内部人员进行培训,成本非常低;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对以前的工作进行总结;可以加强公司的企业文化以及员工之间的关系。同时,拿企业的现实案例进行授课明显比外聘讲师书本上的案例更有吸引力和借鉴性。内部培训通过上述的培训需求评价找出压力点,针对各级员工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旨在培养企业管理的“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每个员工不仅可以学习别人的优点,也可以作为导师传授自己的优点。
三、重视激励,防范核心人才流失
智联招聘薪酬数据研究中心的《2009年岁末薪酬盘点调研报告》显示,相对于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企业薪酬实际增长率为8.2%,创下了近5年的新低。同时,前程无忧薪酬调查部的《2009企业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2009年企业离职率为15.9%,与2007年、2008年的22.3%和23.1%相比下降明显。随着招聘的松动,业内专家预计10年高端人才主动离职率将会大幅回升。产生主动离职率反弹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经过经济危机员工的个人理念与“东家”的企业价值观与企业文化产生了矛盾,当经济回暖,员工面临的机会变多时,就会选择主动跳槽离职,寻求职业安全感。可见,在经济日趋好转的形势下,企业面临着如何打消员工的悲观情绪,使其重拾工作热情,同时稳住企业的核心人才等一系列问题。
企业应树立人本主义思想,通过公平合理的的薪酬福利待遇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为员工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此来激励和留住人才,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人才优势。
一方面,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在目标管理的框架下,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以及企业经营目标进行统一,对员工的贡献做出科学的评估,并与薪酬制度挂钩,体现内部公平性,同时兼顾薪酬的外部公平性,反映员工的市场价值,并加强沟通,尽力减小员工的不公平感,打消其流动动机。另一方面,加强企业内部的环境建设,实行人性化管理模式,建立融洽的企业文化氛围,充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中心的本质。在满足员工生理和安全需求的前提下,企业要根据员工需求层次的不同,有针对性地使其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发挥非物质因素的激励作用。注重培育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加强感情投入,使员工切实体会到企业与员工之间不仅是利益共同体,更是情感共同体,提升员工的组织忠诚度,激励员工不断自我超越,使其个人发展与企业的长期目标统一起来。
另外,企业中20%的员工创造80%的利润,在后危机时期,企业要把最核心的人才稳住。一方面,可以运用年薪制,股票期权,长期福利及职位晋升等长期激励机制,加大其跳槽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要为他们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和平台,并且在企业制定战略规划时,为他们提供参与决策的机会,取得他们的认同,化企业愿景为个人目标,从而激发他们的斗志。用工作成就感,个人的成长空间,优秀的企业文化以及舒适的工作环境等整体因素,使企业与核心员工之间建立深厚的感情,减少主动离职的情况的发生,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苗小洛.后危机时代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J].化工管理,2009(8).
2、李群,王文彬.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人才引进[J].中国城市金融,2009(2).
3、曾月征.金融危机下如何激励企业核心员工[J].商情,2009(4).
4、(美)雷蒙德・A・诺伊,约翰・霍伦拜克拜雷・格哈特等著;刘昕译.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第5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论文摘要:物流伴随着贸易的需求而产生,且迅速成长壮大,并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深远的作用。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化解其对物流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更好地落实中央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本文就物流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进行了分析,且关注了后危机时代的物流产业与国际贾易的关系,以探讨物流产业如何度过危机以及物流产业自身长远发展的微观路径。
2008年11月全球金融海啸全面爆发,我国物流业增加值、货运周转量大幅度下降,物流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严峻考验。通常把GDP的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而GDP的增长又是由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最终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三大要素所驱动,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表明,外贸对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出口增长率下降1个百分点,会引起投资增长率下降0. 6个百分点,消费增长率下降0. 5个百分点,进口增长率下降0. 8个百分点,净出口增长率下降1. 7个百分点,GDP增长率下降0. 6个百分点。伴随着经济增长,人类进人了消费社会,对于商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物流也由此伴随着货物流通需求的增加而增长,且不断发展壮大,并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分析研究物流与贸易的关系,可以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寻找理论支持和更有效的实施路径,同时也为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提供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一、相关概念的重新界定
1.物流产业
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汪鸣先生提出物流产业是“复合产业”的概念,认为物流产业是“专门从事物流活动的企业集成”。丁俊发认为物流产业是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产业。其中物流资源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这些资源产业化就形成了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等等。这些物流资源也分散在多个领域,包括制造业、农业、流通业等等。把产业化的物流资源加以整合,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服务业,即物流服务业。所有产业的物流资源不是简单的垒加,而是一种整合,可以起到1 +12的功效。现代物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将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图,是我国十大振兴产业中惟一的服务业。
2.社会物流总额构成
物流需求规模扩大,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保证,特别是对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净出口贸易三大需求增长的支持更为明显。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社会物流总额构成主要由工业品物流、农产品物流、进口货物物流、再生资源物流以及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构成。明确了社会物流总额构成,就可以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寻找到明确的视角,为我国物流产业的振兴寻找到合理路径。
二、学术界相关研究动态
I.国际环境分析
国外各大机构都对金融危机以及其对国际贸易和物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寻找应急的方案和发展对策。如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2008年世界海运回顾》显示,用来预测全球未来经济活动的指标,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从2008年5月至11月初下降了90%以上,这一下降意味着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影响,同时意味着对运输物流服务需求的大幅下降。世界银行2009年3月30日的《2009年全球经济展望预测》显示,预计全球GDP在2009年将会收缩1. 7%,这将是记录在案的首度世界产量下跌;预计2009年货物和服务的世界贸易额将会下降6. 1 %,制造业产品贸易额的下降幅度更大。纽约联储研究并公布了世界经济增长指标显示,世界经济增长减速,有些国家,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如美国、日本和欧盟等2008年第四季度的GDP年化季率分别为一6. 3 %、一12. 0%和一6. 3 %,下降幅度很大。以上研究表明美国金融危机导致世界贸易额的大幅下降,国际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下降,我国出口下降。
2.国内概况研究
何黎明经过调研和统计,分析了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物流业已经产生的不良影响,认为金融危机给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王子先认为,受危机打击最重的先行产业是航空、水运、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业,物流产业继续处于寒冬时期,造船、集装箱产业受关联影响。刘武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已经从进出口相关行业向运输、仓储等物流相关企业蔓延,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扩散。金融危机暴露出我国物流产业的理念、技术、管理、信息水平、规划、标准都处于萌芽或者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水平差距很大;中国抗击全球经济危机的拉动内需、稳定出口和提高服务产业发展水平等措施都需要物流产业支撑;放宽政策限制,让我国本土物流企业发展起来,对于搞活4万亿元投资有重要意义。
3.金融危机前有关物流产业与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国际物流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物流,是伴随着国际贸易的需求而产生的,并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物质基础。物流与贸易之间相辅相成,定性的分析研究已经很多,但定量研究还较少。
杨长春以北美、日本和欧洲三个地区的数据进行研究,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协整技术对2001-2006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外贸货物吞吐量和进出口总额具有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但物流对贸易的促进作用比贸易对物流的促进作用要稍大一些。侯方森从“现代物流—国际贸易的加速器”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孔原、刘览为了进一步动态分析国际物流与对外贸易两者相互影响的程度,在向量自回归模型基础上研究两者的动态性,利用VAR模型中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进一步研究了两者的动态性,认为由于我国进出口贸易形成的物流服务贸易被国外物流企业分割,从而表现为我国国内进出口贸易对国际物流业务拉动效应不显着,甚至由于国际贸易结构升级,物流服务要求内涵提升,对传统物流企业带来冲击,短期形成因企业再造给国际物流业务所带来的负影响。从国际物流的角度看,通过国际物流(HYL)的脉冲响应分析可知,我国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物流产业的拉动效应非常微弱。
由以上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我国从2002-2009年上半年的净出口总额与我国外贸货物吞吐量—在金融危机之前,贸易与物流之间存在平稳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在金融危机发生后,由于国际贸易的减少,使得物流需求减少;到后危机时代,物流开始带动贸易的发展。
三、后危机时代物流产业与贸易关系分析
金融危机三阶段理论将金融危机划分为危机爆发期、危机深化期和危机恢复期。如果2008年8月之前是国际金融危机第一阶段的话,那么,G8峰会和“金砖四国”首脑峰会似乎向世人释放了另一个信息:国际金融危机可能正在告别全球流动性恐慌的第二阶段,现在应尽早考虑“后危机时代”(从现在开始属于走出危机的第三阶段)世界经济该如何跨越失衡发展的模式,走上富有活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物流与贸易的关系在金融危机三阶段中,表现出不同的状态。
由于金融危机造成的需求减少,国际贸易额下降,外贸货物吞吐量也急剧下降。2009年底二季度,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2. 7亿吨,同比增长2. 6%,增幅比一季度明显提高。受外贸矿石、原油以及内贸煤炭、矿建材料等运输拉动,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逐月回升,已连续4个月保持增长,其中内贸吞吐量增速显着高于外贸。
根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分析,2009年第二季度规模以上港口煤炭及制品吞吐量为6. 1亿吨,同比下降6. 6%,但降幅比一季度减少6. 6个百分点。受国内外煤炭价格倒挂等因素影响,4-6月份煤炭外贸进港吞吐量分别增长2. 2倍、2. 8倍和4. 2倍。完成原油吞吐量1. 6亿吨,同比增长6. 9%,增速比一季度加快8. 5个百分点。进入4月份以后,随着国内炼厂开工率的增加,原油外贸进口数量急剧增长,4-6月份的外贸进口吞吐量均超过1 600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完成铁矿石吞吐量5. 0亿吨,同比增长14.4%,增幅比一季度提高2. 6个百分点,其中外贸进港吞吐量连续4个月出现20%以上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使铁矿石进口现货价低于长协价,加之投资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建筑钢材需求快速回暖,上半年的外贸进港量已接近2006年全年水平。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 597万吨,同比下降11.0%,降幅比一季度减少1. 3个百分点,在经历2月份的低点后,出现降幅收窄的企稳迹象。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在经历了连续4个月的下降后于5月份重新恢复增长。受外需影响,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延续了2008年四季度以来的负增长,但降幅呈现波动减小趋势。
从以上数据分析仍然可以得出,外贸货物吞吐量和进出口总额在金融危机的各个阶段仍具有平稳性特征走势和因果关系,但不同的是,在危机爆发期、危机深化期贸易额的下降会带动物流需求的下降,但在危机恢复期,物流对贸易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开始显现。经济增长依赖于净出口、消费和投资,在金融危机后政府出台的产业振兴政策中,物流产业的振兴作为第十个产业出现,由此也说明,振兴物流产业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后危机时代振兴物流产业的微观路径
通过对物流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全面调查和数据收集,分析金融危机对物流产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在物流业发展整体趋缓的形势下,寻找保证物流产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积极贯彻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管理组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加强市场监测分析、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等。在这些宏观政策的指导下,提出了振兴物流业的微观路径:
1.构建物流运作系统平台,提高物流资源使用效率
2009年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社会物流总额继续增加,预计达117. 2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增加值将达到2万亿元。物流需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物流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需要建立物流运作系统平台(如图1所示),以满足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嵌人物流信用评估系统和预警机制,减少风险,促进产业调整;整合现有资源有效利用物流主体与物流基础设施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大大提高物流主体运营效率;应对重大事件的频繁发生,建立物流产业应急系统;针对金融危机导致物流产业资金链断裂的现状,物流金融的作用日趋重要;发展逆向物流使物流产业走绿色物流之路,为发展循环经济做出贡献。
在物流运作系统平台中嵌人物流信用评估系统,以增加企业之间信用,减少物流交易成本和提高物流服务效率,加快流通速度,并在产业重组的过程中,起到促进物流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变经营发展方式的作用。在物流运作系统平台中嵌人物流信用评估系统,可以使物流企业信用信息的公示和物流企业信用信息的查询更加直接,过滤掉不符合信用标准的物流企业,使风险的防范在最初阶段就得到了加强。
针对危机的不确定性和重大事件的频繁发生,建立物流产业应急系统。应急物流体系有四项主要功能:一是维持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灾区民心;二是快速抢救受灾物资及各类设施设备,减少损失;三是及时补充物资,保障抢险救灾活动顺利进行;四是快速供应物资,帮助灾区重建。把物流金融引人物流基础平台,拓宽了物流服务渠道,提高物流产业的服务水平,使物流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发展精益物流,适应需求效率性和便捷性的要求。精益物流是指通过消除生产和供应过程中的非增值的浪费,以减少备货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物流企业应该从组织结构、系统资源、信息网、业务系统等全面精益化切入,强调消除浪费,以顾客需求为中心,通过准时化、自动化生产不断谋求成本节约,谋求物流服务价值增值的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现在的客户需求的效率性和便捷性以及日益增高的期望值,传统的物流服务是无法满足的,这样,基于成本和时间的精益物流服务将成为中国物流业发展的驱动力。
2.提升航空物流,满足后危机时代货物贸易的结构变化
中国进出口的下降对物流产业产生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航运、港口和国际货代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航空货运量从2008年2月下滑,到2009年2月才开始反弹,并呈逐渐上升趋势。
后危机时代,各行业都在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为了顺应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要求,在社会流通过程中,物流必须适应商流、信息流的要求,根据客户的要求把货物快速、安全、准时、优质地运到目的地。所以,在后危机时代,航空物流的提升成为物流产业能否振兴的又一重点产业。要打造顺应时代要求的现代航空物流业,就必须有效整合当前资源,提升服务品质,建立一体化的服务产业链;调整客货运输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降低价格开拓市场需求,从而完善我国航空运输产业结构。调整机队、航线的关系,发展通用航空和支线航空,突破航空运输业中发展的瓶颈,并从东亚、东南亚区域切人,开拓全球业务,打造全球性或区域性的航空枢纽。通过以上措施,使我国的航空物流成为物流产业发展的经济增长点。
3.完善农村物流体系,使其成为物流产业新亮点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农村既是城市工业制造业的原材料供应基地,又是商品的消费市场。所以,农村物流体系具有范围广泛、功能完整的特性。在完善农村物流体系时需要既注重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注重科学技术、信息系统、人员培训全方位的开发利用。
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瓶颈就是节点设置问题。在广泛的地域环境中,分散的单个农户很难自办物流适应市场变化,抵抗市场风险,因此现代物流需要物流主体与之相适应。农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只有创新组织,才能适应物流所要求的规模经济。做好物流节点规划,发挥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的功能,就可以突破农村物流体系的瓶颈。
4.构建物流金融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
设立物流金融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并使物流业务得到拓展。从全国范围看,金融业严重滞后于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物流融资增长速度的滞后是导致物流效率相对较低的原因之一,也构成经济发展的瓶颈。故而设立物流金融平台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后危机时代,中小物流企业对金融的渴望更为强烈,在此提出设立物流金融平台的理念。大的物流公司由于其资金的充裕供给,物流金融平台的建立,既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又可为物流公司提供更多的业务,同时又可以使商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更加顺畅,如图2所示。
5.挖掘科研创新潜力,为物流产业在低碳经济时代寻求新的增长点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信息,中国碳排放占到世界总体份额16%,仅次于美国。2009年8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而低碳经济的核心概念就是科学发展、可持续、节能减排甚至碳吸收,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实现人民福利的真正增长。
国际气候组织认为,通过信息化发展智能物流是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柱。减排潜力最大的便是物流产业,我国物流减排还有极大的空间,我国的交通运输工具综合能源利用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物流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低碳经济也需要现代物流支撑。发展物流是低碳经济的主要支撑。
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因素十分庞杂,银行一系列信用活动形成货币资金循环往复的运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波动,都可能对银行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但是大量研究表明信贷市场波动是影响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从信贷波动角度来防范我国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政策参考意义。
【关键词】
信贷市场波动;银行系统性风险;文献评述
一、引言
自美国爆发次贷经济危机以来,金融危机席卷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经济大国的主要金融市场。不仅美国金融体系受到动摇,世界经济也面临巨大压力,至今仍是国际国内关注的焦点。受到此危机的影响,各界学者纷纷加入此行列探讨解决当前危机的方案。重新审视银行系统性风险成因、传导机制、影响因素及其防范对策。尤其对由美国次贷引发危机的根源——次级贷款,研究颇热。因此,信贷波动成为研究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一个着力点。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信贷市场波动
信贷通常指的是银行信贷,是银行存款与银行贷款信用活动的总称。信贷市场是信贷工具的交易市场,主要功能是调剂暂时性或长期的资金余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信贷市场波动就是来自信贷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波动。由于银行通过以吸收存款作为聚集资金的主要形式和起点,经过银行发放贷款、收回贷款本息、归还存款等一系列信用活动所形成循环往复的货币资金运动,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波动,都会对银行安全造成威胁。
(二)系统性风险及银行系统性风险
Bartholomew从系统性风险发生的范围出发,强调系统性风险发生在整个银行业或者是整个金融机构内而不是少数的个别几家;Mishkin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来来定义了系统性风险。从而,系统性的风险可以总括为由于受到某个来自内部或者是外部的因素的冲击,最终导致某个企业或行业产生危机进而引发整个产业链或是行业甚至是整个国家及世界范围的连锁反应,且强调系统性的风险最终都会给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及经济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银行系统性风险亦即发生在银行界的系统性风险。Kaufman和Scott认为银行系统性风险主要表现为某个国家、某些国家或全世界所有国家由于银行失败而导致的高度相关性或聚合作用;IMF的官员Hermosillo认为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表现为使得某种不相干的经济体遭受经济损失的某种外部性,这种外部性表现为传染性与风险溢出特性。因此,银行系统性风险来源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外部性、风险溢出与传染、流动性受阻或中断导致破坏性的溢出,进而诱发出多米诺骨牌效应及蝴蝶效应。
三、信贷市场波动研究
对信贷市场波动的研究,国内外都很少单独探讨。国外的研究较为零散,如明斯基和克瑞格只是分别从企业角度和银行角度解释了经济周期队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认为“安全界”随经济周期而变化是银行信贷风险波动的因素,而不是由于缺乏表现数据才引起的。国内则更关注信贷周期,袁吉伟基于VAR模型对信贷周期的形成和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得出GDP、存款、存款利率、贷款利率是影响信贷周期的重要因素;周助新等人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证实我国信贷市场顺周期的存在。信贷随经济波动而波动,是银行在内生和外生的机制或条件下行为集合所形成的一种信贷紧缩和信贷扩张的交替往复的现象。
四、 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
(一)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因素
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成因的研究,国外研究都比较深入。Chakravorti认为银行系统性风险来源于银行系统中的资产组合头寸具有相关性以及银行间市场中彼此头寸暴露的缘故所产生的多米诺骨牌;Eisenbeis认为银行系统性风险来源于银行存款和信用而Elsingerd等人认为是银行间相关的暴露和相互信用关系;Summer认为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根源是信息效应等。国内的研究也较多,翟金林认为银行机制本身的问题是其先天的内生性原因,而投机性冲击、风险的溢出与传染是外在原因;江曙霞等认为软预算约束机制是导致银行信贷系统性风险开始积聚的原因;包全永则从直接和间接两个原因来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产生进行剖析。
由于形成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原因及其复杂,目前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认识没有统一界定,也还不能够全面系统的解释银行系统风险的形成机理。
四、信贷与银行系统性风险关系研究
关于信贷与银行系统性风险关系的研究目前还颇少。大多侧重于信贷周期性、信贷的监管指标及结合国家体制来进行研究。李麟等人研究了经济波动和不良贷款之间的关系,利用结论提出了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措施。江曙霞等从地方政府、国有企业、银行这三类主体出发建立其效用函数及其软预算约束模型来分析三方共谋贷款扩张的制度机理,解释目前信贷集中与扩张——软预算约束竞争—银行系统性风险三者之间的内生逻辑。黄君慈等也用类似的方法分析了银行系统性风险生成的内生性制度逻辑。这些文献要么从信贷不同的传到机制来研究银行系统性风险,要么选取银行系统性风险中的某一个因素与信贷周期进行研究。而鲜见有人从银行主体出发来分析信贷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来进行研究的。
五、 文献评述
目前国外对信贷波动的研究较国内成熟,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阐述高利贷上限过程中曾讨论过信贷配给现象。经历了李嘉图和桑顿到奥夫斯通和穆勒,再到凯恩斯、弗里德曼卢卡斯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发展到现代的信贷周期理论。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甚少,且大多只集中于信贷市场的贷方,对信贷供给方的研究鲜有。而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国内外的研究都比较成熟。涉及到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成因、测度方法及理论体系。但由于银行系统性风险涉及到宏观冲击、银行自身内部经营及风险传染等因素,使得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变得更加复杂。银行体系存在的系统性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地变化,且影响其风险的因素也日趋复杂,使得本就已经复杂化的问题变得更加的庞杂。
因此,需要一个从信贷市场这个角度来探讨其与银行系统性
风险间关系的可以简化整体研究的行之有效的模型和方法。不仅要能探寻信贷市场如何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加以影响还要能够衡量其影响的程度,以此来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政策方针,这是下一步需要关注及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Chakravorti S.Analysis of systemic risk in the payments system[R].Working pape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Dallas,1996,6
[2]Eisenbeis R.Bank deposits and credit as sources of systemic risk[J].Economic Review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Atlanta,1997,82(3):419
[3]Elsingerd H,Lehar A,Summer M.Risk assessment for banking systems[J].Management Science,2006,52(9):13011314
[4]Summer M.Banking regulation and systemic Risk[J].Open Economies Review,2003,14(1):4370
[5]翟金林.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成因及防范研究[J].南开学报,2011,(4):8389
[6]保全永.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模型研究[J].金融研究,2005,(8):7284
[7]袁吉伟.我国信贷周期形成和影响因素: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2,(1):3842
[8]周助新,胡王婉.我国信贷市场上的顺周期实证分析[J].武汉金融,2009,(10):3032
[9]巴曙松,刘海博.信贷周期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学研究,2009,7(3):4554
[10]李麟,索彦峰.经济波动、不良贷款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J].国际金融研究,2009,(6):5563
[11]江曙霞,罗杰,黄君慈.信贷集中与扩张、软预算约束竞争和银行系统性风险[J].金融研究,2006,(4):4048
【关键词】 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夹心层
一、引言
2010年对即将毕业的高校学生来说是艰难的一年,一方面是621万高校毕业生即将流向社会,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因素对我国出口业和制造业产生的巨大外部影响,并造成许多企业裁员或准备裁员,这对于即将参加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如何让他们就好业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及焦点问题,课题组经过对某市地方高校财务与会计两个专业2008―2009年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研,发现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笔者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
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
(一)对高校专业建设不足的分析
很多专家和学者在谈到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要根据市场需求指导办学,对于就业率很低的专业要少办甚至停办,教育部在对高校进行本科评估时也参考了就业率指标。笔者认为在这一点上要从经济发展的全局来考虑,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不能片面地依据就业率指标来指导专业建设。例如,十年前的亚洲经济危机使得制造业非常萧条,加上国内经济形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国有企业的大面积改革,生产工人大量下岗,造成很多机械专业的学生不好找工作,进而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就读机械类专业,许多学校的相关专业也不是很好办,造成2007年以来,机械类人才出现大量的短缺,深圳沿海许多生产性企业是出高薪也招不到会开数控机床的人才,这应该 是社会给高校教育的一个深刻教训。再如,对于学科建设要结合经济发展的趋势,现阶段由于经济危机,出口量比往年减少了许多,使得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不是很理想,不能因此就对这些专业停办。从长远发展来看,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不可避免的,对这类人才还是会有大量需求的,所以要做到长远规划,弹性调整。
(二)对高校毕业生失业现象的分析
1.失业存在的必然性。失业在每个社会每个国家都会存在,而由于高校毕业生是受过高校教育的,因此他们也成为失业人群殊的一个群体――“知识失业”。让所有的高校毕业生百分之百就业这是大学精英教育阶段的目标。现阶段大学教育的目标是让更多人受到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成为大众教育,不可能再做到百分之百就业。而一定程度的失业率也有其必然性,第一,有部分学生找不到工作是肯定的,这是对人才自身的检验,高等教育在培养优秀人才的同时也要淘汰不合格人才,公平就业就是要让优秀人才找到好工作而不合格的毕业生要接受再培养才能上岗。第二,失业可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很多失业是人生成长成熟或经济波动发展所造成的必然现象,这并不恐怖,应该理性对待。
2.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夹心层”现象。社会各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非常关注,特别是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企业增加招聘人数的意愿减少,这对2009年即将毕业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有非常大的影响。但就业难并不是对所有的高校毕业生都一样,高校分为几类,部属211工程学校、省属高校、地方高校及职业院校,各类学校由于享受政府配套资金不等、师资力量不同、实验条件不同等原因培养的人才也各不相同,其就业状况也不同。一般来说就业最难的应该是地方高校毕业的学生,他们在就业中处于“夹心层”地位,有好的工作职位,他们竞争不过部属院校的高才生和研究生,强调应用技能的职位他们又比不过一些高职生,这样一来他们的总体就业机会少,就业面也窄了。所以要解决好就业问题,就要针对特殊矛盾出台帮扶政策。
3.高校毕业生的主动失业。伴随经济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对工作的期望在不断提高,其中对于工资水平、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的期望与高校精英时代相比是翻了几倍。对某重点高校的应届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55%的学生认为月薪低于2 500元的工作是不能接受的,58%的学生认为第一份工作是未来发展的基础,一定要是世界500强企业,这有利于以后跳槽、换更好的工作,72%的学生认为企业的福利待遇及培训是他们择业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调查统计显示,在找工作过程中,有时并不是没有工作的机会,而是由于学生的期望太高,没有能让他们满意的工作岗位,他们宁可放弃工作继续等待也不愿降低要求。从这个层面上来看,造成部分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他们的要求提高了,并不是社会没有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
(三)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分析
对于部分高校毕业生找工作难的现象进行调查后发现,有些学生不能顺利通过试用期,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结构与社会对人才技能的需求存在脱节,不相适应。也就是说学生虽然学了很多理论知识但不会实际操作不能帮企业解决现实问题,企业自然不雇用。以某地方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为例,有许多学生学习很用功,经常获得学校的奖学金,甚至取得了相关会计证书,毕业时也能获得聘任,但工作不到两周就自己辞退了,因为最基本的会计书写、扎张等工作不会,对一些账户的相关性无法做到关联性审核,很难长期待在企业里。其实这也反映出许多高校教学方式和目标的缺陷,本科教育还是应该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主,虽然不能和职业院校一样全部教学是以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主,但还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工作流程和技能,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四)社会扶持针对性不足
自2004年以来,各级市政府为了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门设立了创业基金,以武汉市为例每年有200万元的专项优惠贷款来帮助高校毕业生创业,但为了获得支柱基金,申请者必须符合许多条件,而很多毕业生却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如愿以偿。2009年毕业生国琛恩想创办绿色垃圾回收企业,却因不是武汉市户口,申请贷款半年未获批准。普遍来看,全国各大城市都存在大学生创业难获贷款难的情况。从南京市创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了解到,三年仅发放了两笔贷款。江西南昌2008年仅成功办理50多名大学生小额贷款。可以说政府在政策上是努力优化创业环境,而希望申请大学生小额贷款的大学生也是相当踊跃,但由于办理贷款的高门槛,造成了闲置的资源和踊跃的创业大学生的矛盾。
三、对策研究
(一)高校后期培训机构的建设
为了缩短毕业生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高校可以建立相应的后期培训机构。高校的后期培训机构就如同企业有售后服务部一样,其对象主要是已经毕业了的学生,针对其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而开展的特色培训。就如企业卖出产品后还有售后服务一样,学生是学校培养出来的产品,学生从学校毕业以后,不能说学校和学生的关系就此结束了,如果学生在工作中由于能力不行而被解雇,从某种层面上讲是学校培养不合格,需要进行返修,要进行再培训。高校开展后期培训的好处在于,第一,学校对学生有本科四年的教育,相互之间是熟悉的,老师对学生的基本能力及其知识结构有非常好的了解,可以因地制宜地设计培训计划,学生也知道老师的研究专长,可以有目的性地请教,有利于他们顺利通过试用期,而且学校的资源相对于社会培训机构来说还是要丰富得多;第二,通过这种培训,也可以让学校和教师了解社会对人才技术技能的要求,有助于他们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有利于学校培养高质量的社会需要人才,有利于“产―学―研”的统一。
(二)师资队伍的培养
经济的发展带动需求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日提高,这反映到学校就应该是教师知识结构和培养能力的提高。但在大学里有这样两种怪现象,一种是大学里的不少教授科研水平是非常高的,科研成果也很丰富,但不愿意从事本科教育,因为太基础了,出不了成果,体现不了自身价值。另一种是对本科教育的知识体系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以会计教学为例,新会计准则在2006年就颁布了,而且是于2007年开始在所有的上市公司实施,但许多老师并没有主动深入地学习这套准则,造成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滞后于社会需求。学生要提高就业竞争力,提升专业技能是最有效途径之一,学校有责任让学生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学到更先进的知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师资队伍的培养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学校要给予教师更多的学习机会,参加各种会议交流,特别是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要加强教师对社会需求的了解,让教师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
(三)公平的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
统计调查显示毕业生在择业时由于过多地考虑社会保障,特别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问题而产生很多主动失业,为了减少毕业生在择业时的不满意程度,可以从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障机制入手。要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障机制就要解决几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第一,区域因素,由于毕业生工作的流动性很大,经常会因为个人发展或其他因素而变换工作地点,因此合理的保障机制应该能够全国联网,具有充分的流动性,能促进和带动人才的合理流动。第二,企业属性因素,现阶段由于企业性质不同受保障程度不一样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比如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业主等他们受保障的程度不一样,要降低毕业生在就业时由于工作单位性质不同受保障程度不同而产生的不满意程度,就要建立公平的保障机制,要缩小事业单位和公司企业之间的社会保障差距。
(四)政府对毕业生创业的有效引导
政府在帮助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鼓励大学生创业,也相继出台了很多帮扶政策,但从过去两三年的实际结果来看,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不是很高。为此建议政府调整做法,由过去的鼓励创业转为有效引导创业。例如政府每年出台大学生创业指导书,指导书应该根据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知识群体及社会资源分配特点,结合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步伐指出适合创业的领域,引导大学生有目的地创业。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第一,政府出台创业指导书有利于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动向充分了解;第二,学生按创业指导书创办企业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产销对路问题;第三,政府在对创业大学生进行资金支助时,可以避免盲目审批,提高审核效率。
(五)创业基金的多途径筹集
由于高校毕业生没有资本的积累,创业资本往往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政府为此作出了很多的努力,并建立了相应的创业基金,但由于资金有限,很难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其实资金来源应摆脱过去单一依靠政府出资的思路,改由三部分构成,即省级政府、地方政府、热心公益事业的优秀企业各出一部分,以低于市场贷款利率的形式借贷给毕业生用于创业,通过资金的循环积累基金,服务更多的创业计划。
总之,合理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到高素质人才的发展,要用战略眼光来看待发展的方向,有效地指导学生就好业。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7-0091-02
经济危机席卷全球背景下,尽管我国企业在国内庞大消费力的支撑下幸免于难,但对于那些对外导向的中小企业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在这种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不严的问题凸显出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带的中小企业纷纷倒闭便是例证。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管理至关重要。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及其特征
所谓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风险要素的存在,使得企业的资金及其运动呈现出不确定性,最终可能导致企业未来的财务收益与人们预期收益产生重大差异的一种财务活动。财务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是企业筹资、投资、销经营环节上的资金使用与收回以及财务成果的实现与分配等一系列活动的有机统一,在这一系列活动中都可能存在风险。所以,对财务风险的研究必须从财务活动的全过程、从资金循环周转运动的全过程和财务的总体观念出发,最终联系到财务损益上来。
财务风险作为企业客观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表现出以下特征:(1)综合性。企业财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概念,财务风险亦是如此,它涉及到企业资金运动的各个阶段和经营管理的各个部门,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矛盾的集中反映,是企业一切风险的综合表现。(2)模糊性。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是模糊的,形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是复杂多变的,企业对这些复杂多变的因素难以完全认识和把握,财务风险的未来结果也是模糊的,对企业来说,在最终财务损益未实现之前,都存在着两种大的可能,即收益或损失。(3)巨大损益性。一般说来,企业的财务活动的结果与人们的计划目标总是会出现差异的,当这种差异很小时,企业视为是正常的损益,但财务风险的损益是相对企业的承受能力而言,则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企业无法接受的。(4)补偿性。财务风险的巨大损益性,要求我们合理的分配风险收益和分摊风险成本,并及时补偿风险损失,以保持企业财务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达到降低风险成本,扩大风险收益,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国一些中小企业一方面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位置,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受到了很大的局限,企业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和体制变化的影响,中小企业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受到了阻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融资方面
中小企业受自身条件以及现行体制、政策影响,融资环境较差。首先,在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的筹资方式中,一是当前中小企业很难争取到发行股票上市的机会,二是按规定非公司制企业不能发行企业债券,即使公司制企业可以发行债券,也往往因发行额度小而难以获准。其次,在间接融资上,由于中小企业本身素质差、经营风险高、信用等级低等原因,往往难以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再加上银行贷款政策倾斜,手续繁杂,收费高,而财产拍卖、信用融资担保、资产评估、信用评估等机制建设的滞后,更使中小企业实际上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有的中小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因内部积累的有限性和外部筹资的困难性造成财力不足,就大量挪用生产经营活动所不可少的流动资金,导致资金结构失衡,流动资金不足,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无法进行。因此,资金不足成为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二)投资方面
不少中小企业看到自己的产品滞销,技术落后,设备老化,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新产品试制、技术开发是决定企业生存的重要环节,开始自觉地加快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新产品开发的速度,上了许多投资项目。但其中一些企业由于决策失误等原因导致了巨额投资的报酬率很低,并没有达到预期效益。此外,中小企业投资行为盲目,投资效率不高。具体表现在企业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中小企业在盲目追求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只看到多元化经营所带来的分散风险的能力和将企业规模做大的虚荣的成就感,忽略了企业的扩张与其资金实力、技术开发、市场开拓及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同时也没有看到多元化经营也可能导致财力的分散,即多项目、多风险。中小企业投资效率不高,正因为受其自身信息、资源、资金、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中小企业投资项目普遍存在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低、经济效益不高、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
(三)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
一方面,中小企业相当一部分属于私营企业,管理者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导致财务管理薄弱,资产管理不严。具体表现为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重钱不重物。此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失,导致其财务风险监控不力,严重影响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
新形势下,控制、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是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条件。针对前面所述及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过程中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和加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一)构建科学的投资决策体制
投资决策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小企业需在科学合理的投资模式下,加强项目投资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不断优化投资方案,同时,加强项目投资的评价和总结工作,搞好项目监理,加强项目投资实施过程中的控制和管理,总结项目投资的成功经验,通过多种方案的不断优化来进行新一轮的投资。具体而言,中小企业必须建立一个由专家、技术人员、管理者和职工代表参加的投资决策领导机构,这是企业进行正确投资决策的关键,必须有一支作风好、技术硬、懂管理、会经营、有创新能力的决策者队伍。中小企业内部存在着多个决策主体,不同的决策主体具有不同的决策权限,必须合理界定这些主体之间的决策权限范围,避免决策过程中产生“自作主张”的现象。
(二)加强中小企业资金运作风险的控制
为了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和资金的使用效益,节约资金成本,中小企业要搞好资金管理,企业的管理层和财务管理人员,甚至全体员工都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技能,特别是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技能,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每个人都要从劳动者整体利益出发,尽职尽责,企业的管理层要遵守财务管理制度,科学决策。
首先,企业应核定资金的合理需要量。企业应以需要与节约兼顾为基本原则,采用先进合理的计算方法,确定资金的合理需要量。资金合理需要量,可以通过现金预算的编制来实现。现金预算的内容,包括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多余或不足的计算以及不足部分的筹措方案和多余部分的利用方案等。其次,确定科学、合理的筹资方案。资金需要量确定后,就要确定如何来筹集所需资金,确定筹资方案。中小企业大多是非国营经济,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难免出现资金困难,资金不足的现象,可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方面从企业内部看,企业销售时尽量采用现金销售或采用订单先收款后发货方式,需要赊账的尽量缩短账期,及时催收账款;减少库存,尽快处理积压物资,及时处理闲置、过时、未使用的固定资产;另一方面,拓宽融资渠道,以较低的资金成本从企业外部筹集资金。最后,加强现金管理。严格控制现金流入和流出,保证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树立“钱到哪里,管理就紧跟哪里”的观念,将现金流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高度重视企业的支付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严把现金的出入关口,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严格管理。
(三)完善以预算控制为核心的财务控制体系
预算控制是一种系统的控制方法,用来分配企业的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以实现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企业可以通过预算来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有助于控制开支,并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与利润。通过层层编制财务预算,然后严格按照财务部门审核下达的预算执行,从而实现财务控制目标。预算控制是实现激励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的基础,它使企业具备风险自动预警功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监测,以及时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与预期不符的变化进行反映,研究出相应的对策和控制手段。
[关键词]金融危机 全球性失衡 大衰退 马克思 明斯基
引言
在整合马克思和明斯基的两种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揭示大衰退发生的根源并质疑当前主流学说。马克思反对将危机归结于金融投机或个人理性的缺失。他认为投机、恐慌可能只是危机的诱因而不是危机的根源,真正的根源存在于实体经济之中。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源自货币的固有属性,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经济使买卖行为在时空上分离。资本主义的核心矛盾源于以货币增值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系统危及社会化大生产,因此,资本主义危机通常表现为货币或流动性短缺的金融危机。
明斯基也反对将金融不稳定性归因于个人决策错误。他认为在一个资产私有化的复杂金融结构中,经历长期的繁荣之后,金融结构有从对冲性融资到投机性融资甚至庞式融资发展的趋势,金融结构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并最终危害实体经济。
马克思与明斯基的理论在概念范畴上是有差异的,马克思把货币视为价值的社会表现形式,价值量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马克思强调,货币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深层矛盾以一种明显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矛盾不是由货币创造的,而且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基于凯恩斯的原创思想,明斯基否认资本与劳动的对立性,将金融不稳定性归因于资本主义系统的内在属性,认为金融会抑制生产,脱离生产和破坏实体经济的运行机制。然而,如果对金融系统进行控制和调整,资本主义制度中的一些根本弊端就会得到有效的克服。他尤其强调,可以通过“大政府”和“大银行”来遏制经济危机。
今天,美国生产资本的外部扩张同内部的金融化相连,改变了美国经济的深层次结构,极大地削弱了美国经济的稳定性。
一、马克思论货币、过度积累和危机
马克思将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追溯到商品的内部矛盾: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货币的存在使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能够在时空上分离。作为一种生产方式,资本主义是由货币生产经济和金融系统构成的不稳定的辩证统一体。货币二重性(价值尺度与流通媒介)奠定了一种基本矛盾,即作为社会劳动价值化身的基础货币与作为债务支付手段的信用货币及金融系统之间的矛盾。金融系统拥有信用货币的再创造能力,并且不断试图从基础货币中分离出来。从经验上讲,这是一种超越社会产品价值的信用生产过剩的形式,其程度有时会非常大。但是,信用与金融又不可能完全分离。基于简单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原理,复杂的信用与金融系统建立在基础货币之上,所以信用货币如果不能被社会劳动产品所验证,就仍然是一种幻觉,这个事实只有在危机中才能充分展现出来。
银行系统——货币形式的制度性组织——表现出并且放大了商品的内在矛盾以及生产关系的矛盾。毫无疑问,前者经常是危机的中心。在一个基于信用货币的生产系统中,对信用流量的任何重大破坏都注定会诱导一场危机。乍看起来,所有危机呈现出来的仅仅是信用以及货币的危机,但是这可能仅是表面现象,因为货币恐慌经常先于商业危机和产业危机出现。在商业危机中,商品形式的资本丧失了其转化为货币资本的功能。虽然危机是由生产过剩导致的,但其根源位于流通领域之外。商品生产过剩是资本生产过剩(过度积累)的征兆,资本盈余的形成又与使用资本的环境相联系。危机还有可能是由没有实现产品的交换引起的,原因是缺乏“货币”。然而,真正缺乏的是“货币”,而不是流通的媒介物。货币作为人类劳动的具体化,其自身拥有价值。在危机中,“替代物”不会起任何作用,货币必须是一般等价物,是剩余价值,只有这样,现成的商品交换才能完成。
二、明斯基论金融不稳定性
明斯基认为标准的新古典综合理论存在两个重要的缺陷:第一,没有将货币与资产融入到经济分析中;第二,不能对金融不稳定性作出合理的解释。明斯基的理论是对后凯恩斯经济学的演变。在明斯基的理论中,投资需求是由对资本存量与外部融资成本的估值以及投资产出的供给价格共同决定的,资产价值的下跌会导致投资需求的下降。明斯基将资产价格的下跌及投资的波动归因于债务结构和金融系统。在他看来,经济个体的收入——债务关系分为三类:对冲性融资、投机性融资以及庞式融资。对冲性融资在债务人的债务结构中所占比例最大,即债务人从融资中所获得的现金流(利润)能够覆盖利息和本金。投机性融资中债务人只能偿还利息而不能偿还本金。庞式融资所生成的现金流既覆盖不了利息也覆盖不了本金,债务人需要再借新债来履行支付承诺,但如果他们不能借来新债,就只能出售资产来偿还债务。将对冲性、投机性以及庞式融资在不同阶段进行特殊组合,反映出经济的历史性发展并且改变了人们的长期预期。随着投机性融资以及庞式融资在总负债中所占比例的上升,经济也对利率以及资产价格的变动更加敏感,不稳定性也随即产生。一旦债务人的融资链断裂而失去偿债能力,经济中就会出现一系列“杠杆效应”,其结果是资产价值的大幅下跌。
凯恩斯认为他的政策建议会使经济中不再出现寻租者以及低能投资者,而明斯基却对此持怀疑态度。明斯基对永久潜伏在这种寻租驱动经济中的危机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所提出的核心问题就是另外一场大萧条是否会发生。
金融系统的内在属性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周期性衰退。在一场深度衰退中,起初的收入下降或特殊资产价值下跌会引发资产价值的整体下跌,这导致了经济个体间的债务拖欠。在一场中等衰退中,价格紧缩会被限制在特定的资产中,这就避免了一系列效应。衰退的类型又由金融结构的特殊性所决定,其中包括经济个体、金融媒介以及特殊政府机构例如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以及联邦住房授权公司所拥有的资产与债务。后者预先假定政府会通过增加赤字以及货币供给来降低衰退带来的损失。所以,金融的脆弱性不仅包括对冲性、投机性以及庞式融资在债务结构中所占的相对比例,还包括权威机构对经济个体进行短期再融资的意愿和在市场发展缓慢中维持总利润与工资水平的能力。
明斯基将利润水平的维持视为避免金融危机的关键因素。他建议要以“大政府”与“大银行”为中心——两种在危机中稳定利润水平不可或缺的部门——来避免另一场大萧条。具体做法是,首先将反周期性支出作为预算结构的固有特征,并通过自由选择加以补充;其次通过低利率政策以及通过美联储的“最终贷款人”功能进行调控。衰退是经济周期中一种固有的且不可避免的过程,然而,只要“大政府”以及“大银行”发挥其功能,危机的程度就可以得到控制。
三、美国金融危机的国内和国际根源
此次大衰退是由金融危机引发的,而金融危机又源于美国巨大的房地产泡沫。1992—2006年间,美国居民投资以及住房建设经历了战后长期快速的增长阶段,住房价格以及成交量更是不断突破历史记录。2000年至2006年间,住房平均价格大体翻了一番。美国标普10城市房价指数在2000年1月徘徊在100.74点,而在2009年5月达到226.8点的峰值。2003年至2006年间,美国每年平均销售115.6万套新增住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70、80和90年代,美国每年新增住房平均销售量分别为655200、609000以及698309套。乍看之下,美国房地产危机的发生过程与明斯基对危机的解释不谋而合,投资需求是由预期投资收益与外部融资成本共同决定的。社会对住房价格持续攀升的预期推动了借贷以及居民投资的发展。经济的证券化以及多种金融工具的使用扩大了次级抵押市场,进一步推动了住房的供给与需求。信贷扩张以及信贷环境的宽松哄抬了房价,并且推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以及杠杆工具的使用,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经济的膨胀。
然而,明斯基仅仅抓住了危机的表面现象,没有解释危机的深层根源。他的核心观点是:金融不稳定性是内生的,在金融系统的内在运行之中不仅会产生金融危机,还会产生实体危机。明斯基认为美国历次深层次的衰退都伴随着金融危机,然而,在近期历史中,金融危机并没有造成深层的衰退。在描述金融行为的巨大变化以及金融系统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方面,明斯基的理论是非常模糊的。他认为,经济周期的最初阶段表现为金融稳定以及相对“平静”阶段。随着利润的提高,公司开始通过借款增加投资以进一步提升利润。最后,借款风险加大与债务的扩大逐渐超过了收入/利润的增长,改变了经济个体的债务结构。明斯基认为银行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金融中介的作用。在他看来,银行是追求利润的投机性企业,它不仅表现出投机性融资的特征,同时还作为其他机构进行投机性融资的连接枢纽。一方面,银行资产的到期时间(展期贷款)通常长于银行其他债务,这对银行产生了一个再融资成本,推动了银行的“投机”行为;另一方面,为了扩大市场份额,银行鼓励其他经济个体将短期债务替换成长期债务。然而对银行来说,以一个可以维持利润的成本来获取资金是必需的,金融创新又可以进一步提高利润,例如,金融创新可以增加货币的周转率,这不仅可以确保给定数额货币的流通,还不会改变利率。
明斯基对经济周期的解释受到两方面的质疑。首先,在资本主义经济存在“长久性失衡”的背景下,明斯基并未对平稳阶段出现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释。除了将其理解为投资者的“乐观主义”以及“盲目自信”外,膨胀以及金融不稳定性的根源尚未明确。其次,金融不稳定性假说是基于经济个体行为的微观分析,即个体企业在经济周期过程中不断增加他们的债务以及提高杠杆比率。然而,杠杆比率在经济扩张过程中一定会提升并不符合经济规律,实证研究也并不支持这种观点。任何有关融资模式以及总体债务水平的研究都应该涉及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以及政府的债务与赤字,对于金融系统来说,这两个因素是外生的,但对其运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许多评论家将大衰退的主要根源归结于格林斯潘时期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这种对衰退的解释仍然具有局限性。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以及贴现率从6%降到了1.25%,并且在一年内维持这一水平。格林斯潘因其对利率的灵活调控在任期内饱受称赞。然而在房地产危机后,人们普遍指责是格林斯潘时期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以及金融创新带动了多重信贷,从而创造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然而,房地产泡沫的根源并不仅在于金融部门与国内政策的失误,还与美国的国际资本积累体系有很大关系。
美国房地产泡沫时期,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降低了贷款准入门槛。但是,银根的松动并不能完全归因于格林斯潘的低利率政策,这主要是因为:
首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经历了深层的结构性变化,这导致了80年代早期“货币管理资本主义”的出现(一种被称为“金融化”的过程)。制造业的衰落和从60年代起海外竞争的加剧,连同美元的核心货币地位(因为它拥有兑换黄金的特权),共同推动了美国企业生产外包的浪潮。在美国国内,大批量生产开始减少,经济朝以服务业为基础转型,这些共同改变了工作与工资的关系。职业保护的消失在增加了低收益工作的同时还带来了经济风险。企业持续将生产外包给低工资国家以及国内工人工资增长的停滞,使得国内高水平的个人消费只能依赖于信贷的扩张。个人信贷门槛的降低缓解了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加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换句话说,低息贷款已经成为美国的“新型经济”增长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其次,一些边缘国家出口带来的收入很大一部分用于投资美国国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外汇储备的膨胀与美国消费者债务的膨胀具有深层次联系。在格林斯潘时期(以及近来的伯兰克时期),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很大程度依赖于边缘国家工人的努力工作、外向型政策以及中心国家银行与机构投资者的金融运作。有证据显示,大量国外资本投资美国国债会持续抑制一些关键国债债种的利率,例如美国10年国库券的利率。进一步讲,政府公债的国外需求、担保债券凭证以及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衍生品使美国经济证券化进程空前高涨。
明斯基认为美国经济的证券化是与金融的全球化过程结合在一起的,他还预言全球化金融融合很可能是资本主义扩张在下一阶段的主要特征,这就为金融的不稳定与国际间债务的萎缩埋下了伏笔。然而,明斯基并没有认识到全球金融系统和全球生产系统在资本积累日趋不平衡中存在共生关系。马克思在150年前就已经意识到全球市场的形成来源于资本的概念本身。因此,马克思观点的一个显著优点就是他可以用资本主义生产全球化来解释当前危机发生的根源。
马克思生活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那时候资本的国际化还仅仅局限于商品资本的转移(国际贸易)。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阶段,经济全球化扩大了货币资本的转移。二战后,生产资本的全球化带来了劳动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分工,70年代的深层结构性危机又加速了这一过程。资本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对危机起到缓解作用:一是国内以及全球劳动过程的重组,二是生产与交换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重建。在接下来的分析中,本文将强调边缘国家外向型经济中的工业化与中心国家经济金融化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引发争议的美国金融化过程不能同美国生产资本的外部扩张相分离,其有机联系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共同加强了两者之间的反馈效应。
在战后的几十年中,边缘国家逐渐参与到国际“商品链”、“价值链”以及全球生产网络之中,打破了全球经济力量的平衡。中心国家通过资本有效控制劳动的能力严重下降。然而,在边缘国家也出现了过度积累现象,它们对外向型经济的依赖还加剧了全球制造业产能过剩,挤压了全球商品价格与利润。例如,在经历了数十年的过度投资之后,作为边缘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典范以及全球制造业加工车间的典范,中国已经陷入到巨大的产能过剩压力之中。在这种环境下,公司的盈利能力必须通过加大劳动的强度以及挤压工资来维持。因此,在许多国家,劳动收入占GDP的份额大体在55%到65%之间波动,而在中国,该份额从1996年的54%下降到2007年的40%。边缘国家在获取超额利润的过程中经常伴随着中心国家跨国公司的直接参与,这一进程推动了跨国公司的金融化,这种特征在美国最为明显。9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增长严重依赖于两类连续产生的资产泡沫(网络泡沫与房地产泡沫),这中间还夹杂着巨大的信贷驱动消费泡沫。美国的经济金融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表现在许多不同方面,如全球金融市场的融合、机构投资者地位以及股东价值的日益提高,还有寻租者收入在GDP中所占比例的增加。
明斯基对“货币资本主义”的理解侧重于研究寻租者收入在GDP中所占比例,在明斯基的分析中,美国经济金融化可以理解为是从企业获取生产利润到寻租阶层获取金融利润的再定位过程。后者凭借与金融部门的特殊联系,通过发放贷款来获取收益。金融化的延伸不仅与金融部门规模的扩大有关,还与非金融企业的金融投资紧密相连。很多研究表明,在美国,所谓的“非金融部门的金融化过程”直接导致了资本投资率降低以及资本积累速度放慢。这种趋势与一种全球化生产相联系,其特征是一些低工资国家专注于劳动密集型生产过程,例如中国。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从1998年的569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2663亿美元,2009年需求的降低使其减少为2268亿美元,在美国总贸易逆差(5036亿美元)中占45%。在2010年,该数字重新回到273l亿美元,其增长率在2011年第一季度继续攀升。据中国官方统计,美国在中国的跨国公司贡献了中国对美国出口的60%。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美国跨国公司推动了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并从中获取附加利润。生产成本的下降使美国的重要企业在没有提高产品价格的前提下,保持甚至提高了成本加成和利润率。这一点对国内经济至关重要:首先,在进口商品价格没有提高的前提下,美国实际收入的停滞不能抑制进口商品消费的增加;其次,进口商品在消费中占有很大比例可以稳定国内物价水平;最后,生产的外包促进了公司利润的膨胀,在提高股东价值的同时还提高了国内收入水平以及扩大了就业。
世界经济复苏的模式已经表明,边缘国家对全球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在2009年的全球经济低迷中,全球总对外直接投资(FDI)流入为1.114万亿美元,下降了37%,流出为1.101万亿美元,下降了43%。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流入发展中国家FDI下降了27%,比流入发达国家的FDI44%的下降幅度要小很多。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全球FDI流入中所占比例持续上升,而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这些国家现在吸收了全球一半的FDI流入,同时中国在美国之后成为了世界第二大FDI接受国。还需要着重强调的是,这种生产的全球化并没有影响全球范围内生产与交换条件的平等性,而是加深了其差异化,因为这种资本的国际化使工业并不局限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内部,而是扩展到了全球范围。
总之,生产的全球化同美国经济金融化的联系表现在两方面:首先,美国跨国公司在生产外包与金融运作中获取了巨大利润,这种商业模式导致贸易逆差的扩大与金融资产的增值;其次,边缘国家出口所得收入很大一部分投资于美国国债,间接拉动了美国国内的消费,扩大了居民信贷支出并提升了资产价格。这两方面通过金融市场与中间商相联系,共同构成了美国的信贷运行机制以及债务体系。流动性的缺乏使美国经常性项目账户赤字在2006年达到了8035亿美元的历史高峰。所以,大衰退的根源并不是美国债务泡沫的破灭,而是全球经济发展与资本积累的不平衡。
四、“它”是否会重现:从投资的
社会化到资本的社会化
学术界对明斯基理论在当前金融危机中的解释能力提出了质疑。当今美国经济的全球化以及金融化过程已经同明斯基理论中所描述的情形背道而驰,在后者中,投资需求是公司利润的决定因素,而公司利润又用于再投资。银行贷款主要出现在商业中并且服务于同金融相关的活动。金融投机行为通过哄抬资产价格并使其超出公司未来利润的承受能力而影响经济。这些观点可以解释住房泡沫的供给方,却不能解释其需求方。因为如果没有作为“投机者”的普通家庭,那么住房泡沫也达不到如此庞大的规模。明斯基’认为工资收入与消费之间的联系在战后被严重削弱,同时他还认为普通家庭的超前消费与住房贷款是典型的对冲性融资。显然,明斯基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家庭已经逐渐开始用投机性融资以及庞式融资进行消费以及购房,而所支付的价格却超出了未来收入的承受能力。在美国经济金融化加深的背景下,明斯基将商业投资作为利润主要来源的观点已经很难解释过去10年的现实。美国居民建设的净投资率从60年代就开始保持停滞或者下降趋势,而在上世纪90年代末才得到短暂缓解,在此期间,利润率也同净投资率一同下降,尤其是在过去10年中,公司利润逐渐开始由政府以及居民债务来维持。事实上,在过去30年间,银行以及金融服务的巨大变化使人们对私人债务的上升习以为常。许多大公司对市场金融化的重新定位刺激了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中介开始直接从私人劳动收入中获取金融利润。这种过度金融化使得金融不稳定性的大小、范围以及强度同时增加,并且对经济的威胁现在已经永久性地潜伏在其中,而此时政府的应对策略是加大财政支出。所以令人质疑的是,不断加深的政府“庞式化”可以在多大范围内以及用多长时间抵消掉私人经济的“庞式化”。
这一疑问引发了对明斯基理论的第二个也是最大的质疑,即其放大了政府债务和货币政策在消除经济弊端中的作用。依据明斯基的理论,经济周期中包含了投机性膨胀的根源,而这种投机性膨胀会吸收闲置的流动性以及将金融系统推向萧条之中。私营经济债务结构的转换伴随着“最终流动性”(资产拥有固定价值且没有违约风险,包括国库通货、硬币以及最重要的“政府基金以外的国内政府债务”)的收缩。因此,化解一场危机需要增加最终流动性或者可以“杠杆化”的政府债务(作为借款的担保),以防止资产价格、利润以及投资的崩盘。自从2007年衰退以来,大政府以及大银行通过财政政策发挥了最大限度的作用,如对大量濒临破产企业的紧急救助,两次量化宽松,对于不良抵押债券的回购以及对会计准则的放宽,这些都旨在阻止资产价值下跌以及使公司重获利润。2009年夏季,据一项研究估计,政府支出、借出以及赞助的总数已经达到12.8万亿美元,而据另一项研究认为,该数额已经达到23.7万亿美元。政府支出帮助大企业重获利润,但是并没有遏制公司丧失抵押赎回权的趋势,也没有降低失业。股票市场虽然开始复苏,但是并没有达到先前的高度。除了高失业率外,政府支出对复苏房地产市场的效果也并不明显。政府主导的项目,例如放宽贷款条件以及对买房者实施税收抵免,并没有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复兴。美国标普20城市房价指数显示,2011年2月经过季节调整的房价比2006年4月的峰值低31%。公司对抵押赎回权的丧失将会给未来住房价格带来更多挑战。
政府的危机管理政策实际上是不惜一切代价阻止资产价值的下跌以及维持公司利润。然而,与明斯基(还有其他学者)的观点相反,维持公司利润并不必然稳定工资水平与就业水平。公司在危机中的行为更多地验证了马克思的预期,即公司更倾向于通过削减工资以及解雇工人来平静地度过危机。在2009年,劳动生产率增加了3.5%,并且单位劳动成本降低了1.6%,这是6年以来的最高值。同时,总工资议案在2008年与2009年间削减了2500亿美元。马克思将危机作为资本解决其自身矛盾的途径,而且这种观点基于财政部门以及货币部门的资本管理政策的合力之上。虽然资本管理政策可以通过统一财力的方法“成功地”将美国的金融巨头以及大商业集团凝聚起来,但是并没有证据显示这种“成功”可以维持国家未来的金融以及社会的稳定。
明斯基的理论大多数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战后前30年的先进资本主义阶段,即所谓的资本主义标准化生产阶段。这一阶段随后被归纳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一般基础。因此,明斯基自始至终都在重复中心资本主义国家在50年内不会出现类似于1929年到1933年那样的大萧条,因为有“大政府”的存在,利润流就不会彻底断裂,资产价格就不会崩盘。稳定利润意味着稳定投资产出与就业。但是,这些政策已经不能像早些阶段一样发挥作用,因为美国潜在的结构条件已经改变,且与先前最大的不同是,战后资本积累的深层次结构依赖于更大的生产性基础,而这已经不复存在了。
明斯基认为,非金融企业依赖于“外部融资来促进资本经济的长期发展”构成了金融不稳定性的关键来源。这为政府干预提供了一种重要依据,大政府可以通过稳定总利润水平来维护金融稳定性。但是有证据显示,近来大公司的投资决策并没有受限于外部融资的高成本,而且公司本可以合理使用其自有资金进行投资,但是它们并没这样做。1980年到2004年间,美国工业企业的平均资产变现率提高了129%,这导致了平均净负债的下降,并在2004年变成负值。大公司的现金高持有率已经同其资本支出呈现负相关关系,而目前形势并没有好转。一些大企业收入的很大比例来源于海外,并且持有大量的现金。然而这些公司没有将资金用于扩大或者改善国内资本基数,而是选择将其贮藏起来或者分发股利与收购本公司股票。这种“离岸金融化连锁”效应使非金融部门在2008年危机后恢复经济发展的能力降低。这就是通过稳定金融资产价格的方法来稳定公司利润并不能促进国内就业以及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鉴于以上分析,对明斯基理论的最终质疑涉及稳定金融的社会含义。凯恩斯指出,资本主义体系存在两大主要缺陷:一是资本主义不能长期维持充分就业以及“财富与收入分配不均”;二是有效需求不足。明斯基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凯恩斯观点的继承,他致力于同时维持资本主义体系与金融系统的稳定。明斯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可能存在不平等与低效率。但是,这些缺陷如贫困、权利分配不均以及低效率的垄断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系统与生俱来的,同时并没有科学规律以及历史经验表明,一种经济秩序必须存在评价效率与平等的标准。然而明斯基的观点有一个问题:稳定金融系统的过程会加剧社会不平等与低效率。明斯基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抑制金融的社会缺陷。他承认政府干预可以有效阻止萧条进一步加剧,却不能维持就业、经济增长以及价格的稳定。经济会陷入极端萧条与极端膨胀的恶性循环之中。缓解危机的行为会带来通货膨胀,而愈演愈烈的通货膨胀又会引发危机与萧条。但是如果资本主义体系永久徘徊在萧条与膨胀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平等与低效率的话,那么人们就应该仔细考虑维持这种体系的收益是否超出了这一努力的社会成本。
【关键词】广场协议
日元升值
人民币升值。
一、对当时日本经济的思考。
广场协议前,日本经济高速发展,GDP总量已达到世界第二。而美国经济却面临着逐年增加的贸易逆差和急剧扩大的财政赤字。为了缓解这种状况,美国开始对其它主要经济体国家施加压力,要求它们升值本币,日本首当其冲。
在日元升值后,日本经济出现了短暂的衰退,但在1986年底就恢复了增长,日本政府却认为日本经济将面临大衰退,在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间,连续5次降低利率,把中央银行贴现率从5%降低到2.
5%,为当时主要国家最低。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进而造成资产价格上涨。低利率一直保持到1990年。但此时,提高利率等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却直接挑破了经济泡沫。因此造成日本经济泡沫的重要原因是政府决策错误。
二、中日经济对比。
今天中国的经济会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经济有许多相似之处。二者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对外依赖大,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但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仍有许多不同之处。第一是经济体制不同。战后日本的经济体制有相互持股制、终身雇佣制等,这些制度已完全不适应当时日本经济发展。而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已逐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股份制改革。这些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为防范经济危机奠定了基础。第二是国内需求潜力不同。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已进人了后工业化阶段,地区、城乡差距非常小,国内需求已趋于饱和。而目前,我国除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外,中西部、东部发展潜力巨大,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当时日本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不易控制资本流入。
目前中国的汇率制度依然是在资本项目存在管制下的汇率制度。如果人民币汇率短期内出现极端波动,央行干预的可能性会非常大,以保证人民币汇率的整体稳定。中国目前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人民币在短期内不能出现大幅度升值,中国可以发挥资本管制的作用,遏制投资因人民币升值预期而大量流入。
三、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首先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好处。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引进资本密集型产品,加快技术进步,有利于调整产业和经济结构,实现经济从外向型到内外平衡型的战略转型。
其次,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主要现象就是物价上涨,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部分原因是由于国际原材料价格上升,从而导致进口企业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企业的进口成本,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产品的价格,减小外贸顺差,从而减少基础货币投放,缓解通胀压力。同时,人民币升值抬高了外资在中国大陆的购房成本,降低购房需求,有利于房价调控。另外,人民币升值提高了企业在国外市场投资能力,有利于其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提高中国经济的知名度与竞争力;加快中国企业国际化步伐。
人民币升值的挑战有首先,与日本相同,二者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对外依赖度大。2010年3月,中国的对外依存度一度达到60%,而日本在2000年以前最大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才为25.13%(1985年),人民币升值,中国的出口行业势必会受到打击。通过粗略估计,人民币每升值1个百分点,作为中国出口主力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净利润率就将直接下降1个百分点,而这些行业当前的平均利润率仅仅为3%—5%。如果按照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估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被低估了41%,那么中国的出口行业将无法生存。其次,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外汇储备大幅缩水,同时可能引发美国国债下跌和热钱大量进入,推高人民币计价资产价格,造成经济过热。另外,人民币升值还将增强对人民币再升值的预期,进而激发短期流动资本的投机冲动,。目前,多种投机机构已进驻香港,寻找中国内地的投机机会。这种“热钱”大进大出势必影响中国乃至全球金融秩序的稳定。
四、建议。
根据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一个强势经济体必然引发一个强势货币,即带来汇率升值。事实上,近几年,我国经济实力迅速提高,人民币升值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瓶颈。中国应早做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近性原则,在合适的时机进行适度的升值。目前,我国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是来自美国。因此,要排除外来因素的干扰,防止本币过度升值而引爆泡沫经济,同时要采取各种措施早做预防,消化升值的压力。
2.保持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根据“蒙代尔”理论,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的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这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因此,政府必须在三者之间进行选择。在政策选择方面,要维护国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在广场协议后马克升值,德国央行坚决奉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国内产出和物价都比较稳定,而日本试图利用货币政策稳定汇率,最终汇率没有稳定,却引起了国内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日德两国的经验表明,只要维护好国内物价和产出稳定,汇率浮动并不足以破坏国内经济。
3.继续加强金融管制,实行账户开放需要逐步进行,建立起相配套的监管框架及风险约束机制。其中,要特别注意对短期资本流入的监管,以免造成经济的大幅波动。目前,中国的汇率制度依然是在资本项目存在管制下的汇率制度,这点决定了中国可以遏制因人民币升值预期而大量涌入的短期资本。
4.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技术创新,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德国在马克升值后,大力促进竞争力强的产品出口,尽量减少成本因素的影响。从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看,加大自主研发投入,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逐步实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
5.加强区域货币合作。区域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石是最优货币区理论,在此区域内,支付手段或是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的可兑换性,其汇率互相钉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的国家与区域以外的国家之间的汇率保持浮动。区域货币合作有利于汇率的稳定,减小成员国面临的外汇风险。中国应积极参与东亚货币合作,努力发挥在该区域中的影响作用,提升人民币的地位,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认真研究日本泡沫经济发生的经济教训防范国民经济出现过度波动。脑库快参:2007(5)。
[2]王健,黄健。以国际视野调整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5)。
[3]朱博。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利弊分析[J]。今日财富:2008(6)。
[4]崔莉,梁青。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26(9)。
[5]单飞。中日货币对美元升值的影响:比较与启示[J]。经济与管理,2008,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