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生态学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02102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生态旅游
从生态旅游概念被提出,距今已经有31年了,就目前其概念界定还是模糊。国际生态旅游学会提出生态旅游是游客有意识的到目的地旅游,实现了解当地文化、自然等知识,这种旅游活动除了尽可能维持当地生态系统、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对当地自然游憩环境负有责任之外,还肩负着使当地经济繁荣、使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同时尊重并维护当地居民群体的传统文化使其保持完整性。这个定义在传统定义上增加了居民收益内容,而当地居民是旅游规划中不可或缺的考虑对象,本文也采取此定义。
1.2 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规划作为旅游规划的分支之一,以生态旅游资源为依托,运用旅游规划的原理和方法,它要求从整体出发对生态旅游活动空间进行合理布局,是生态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的法律依据,是生态旅游区社会、经济、环境效应和谐的指挥官。
2 国内研究进展
相比较国外,我国的生态旅游规规划起步较晚,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于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紧接着1995年与1996年分别在云南西双版纳和湖北武汉召开了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后又有1999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这时生态旅游正式成为了被广泛倡导的一种旅游形式。
2.1 生态旅游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生态旅游规划具有协调性,即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决定了生态旅游规划必须以生态原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为指导思想,而规划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保护,影响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规划是否合理,决定了旅游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刘玉安(2006)以典型生态旅游区石河子为研究对象,认为实现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突出旅游特色、营造良好的交通等服务环境、旅游宣传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保护游客利益。
2.2 生态旅游规划原则、理论与方法研究
旅游规划中要遵循市场导向、资源依托、法律监督、宏微观相结合等原则,生态旅游规划除了要遵守这些一般原则外,还要充分考虑生态旅游本身的特点,遵循保护先行与适度开发原则、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原真性原则、各方利益共享原则、环境教育原则。国内学者对生态旅游规划原则的研究大体差不多。康宏成(2010)对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也进行了总结,认为要遵循适度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性原则、自然与文化的原汁原味原则、各方参与原则、服务设施生态化原则、环境教育原则。
生态旅游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生态旅游规划除了一般旅游规划基本理论外还有众多符合其自身发展规律的理论来指导,其中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生态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是最为重要的。申利(2004)阐明景观生态学是生态旅游规划的主要理论之一,分析了在景观生态学指导下旅游规划的过程,肯定了规划结合自然环境的旅游规划的景观生态学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科学技术方法被运用到生态旅游规划中,典型的如GIS(地理信息系统)因具有强大的图形数据采集、空间数据可视化和空间分析功能,为生态旅游规划中提高工作效率与其科学性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在生态旅游规划中受到广泛的应用。刘芳(2009)认为GIS的应用必将给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旅游市场分析、开发空间规划以及当地环境保护监测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薛达元(2014)采用GIS对黔西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分析黔西南州旅游资源特征,规划该州生态旅游发展方向和特色。
2.3 生态旅游规划实证研究
生态旅游规划的实证研究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对自然保护区、乡村旅游地区、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区的规划研究方面。刘佳静(2008)以福建莱溪岩风景名胜区为例,将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贯彻到风景游赏规划的实践中。王志臣(2012)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面临的管理体制不顺、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遭到破坏、布局不平衡、缺少规划等问题,并就宏观层面国家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对单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建设规划的编制进行了探讨。张念萍(2014)概述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几个基本类型,并分析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乡村生态旅游规划设计内容和发展战略。刘晓明等(2013)对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态旅游规划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对新农村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原则作了归纳和总结,同时讨论了新农村生态旅游规划的要点。此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学者对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旅游规划进行了研究,李吉来(2013)认为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生态环境的建设很重要,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做到既尊重当地生态环境,又提高城市与乡村生活品质。魏文波从文化与生态结合的视角出发,以生态学旅游理念为基础,以民俗文化旅游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吴妍(2008)认为民族旅游规划要充分体现民族性和现代性,要以保护为前提,在此前提下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同时注重民族旅游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
1.环境教育的涵义
在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环境教育的概念才得到正式确认,并开始为世界各国所接受。有关环境教育的涵义归纳起来大约有“过程说”、“学科说”和“手段说”。三种学说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即通过教育的手段呼吁人类平等对待环境,唤醒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对大自然的关怀,传授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和实践技能,树立科学合理的环境价值观。
2.闲暇环境教育的目的
环境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人们将消极甚至被动的闲暇环境观转变为积极的,将盲目的闲暇环境活动转变为有目的的,将无效的闲暇环境活动转变为有效的。其最终目标就是由低层次环境意识提升为高层次环境意识,从被管理转向自我管理,最终实现主动参与管理的环境意识。
3.闲暇环境教育的对象
闲暇环境教育的对象通常是指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的旅游者,这些旅游者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在众多旅游者中,有极少数是严格意义上的专业的生态旅游者,他们对生态环境的认知比较全面专业,环境保护的主动意识较强。通过环境教育,能将一般生态旅游者转化为具备主动环境意识的严格的生态旅游者,积极参与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之中,这个过程是漫长而富有意义的。
4.闲暇环境教育内容的实施途径
离开了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是枯燥单调的,所以闲暇环境教育内容要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通过精心设计的多种方式,从不同途径来实施,包括自然观察、讲解式教育(指示牌、导游讲解等)、体验式教育等。
二、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
1.生态旅游的产生及其意义
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Ceballas-Laskurain率先提出了“生态旅游”这个概念,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进一步明确它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已不再是单纯的在旅游过程中品赏美丽的自然景观的活动,已经上升为一种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不再是人类对自然予取予夺的单向行为,而是自然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和谐相处。
2.生态旅游的定义和内涵
国内外对于生态旅游尚无一个统一的、权威性的定义。这些不同的定义基本上都指向以下四点:
(1)生态旅游的载体是有特色的原始自然景区或者人类活动影响较少的自然保护区。
(2)能为旅游者提供生态环境知识,体验愉悦的活动。
(3)能给当地社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并使之从中获得收益。
(4)在生态旅游开展过程中既有经济效益,又能遵循自然规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小,生态资源可以持续发展的。究其实质就是追求旅游与环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谐发展,有机统一。
三、闲暇环境教育与生态旅游的耦合关系
有关环境教育与生态旅游的关系,国外的学者们有不同的说法。Buckey认为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的核心要素和主要标准;Orams认为环境教育能有效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有学者认为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的主要功能;也有学者提出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产品的本质特性;还有学者认为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的动机。总的来说,环境教育与生态旅游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闲暇环境教育可以提升生态旅游的品质与内涵;生态旅游反过来能促进闲暇环境教育目标的实现。JoyA.Palmer于2002年推出的“环境教育模式”。这个模式把环境教育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阐释得相当清晰明了。在这个模式中,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人们在活动中获得对环境的认知和技能;环境教育的途径是通过生态旅游实现的,通过在生态环境中的旅游提升了人们自然观和生态观,继而改变其行为方式;环境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发展。这个终极目标也是生态旅游的真正目的所在。
四、环境教育与生态旅游耦合的理论依据
环境教育与生态旅游的耦合研究是一个多学科理论支撑的综合应用科学,其中涉及的众多理论可以分为两大理论体系:一是战略上的理论,如系统论、协同效应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二是应用理论,诸如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生态学、美学、景观设计学、生态教育伦理学、符号学、传播学等理论为其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1.关键性战略理论
(1)系统论
环境教育与生态旅游的耦合,是在同一个大系统中两个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根据系统论原理,这个大系统仅仅是社会体系、自然环境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从外部来讲,要充分考虑到与其他平行系统的相互影响,不能孤立地运作环境教育与生态旅游的耦合战略。
(2)协同效应理论
该理论又称为“增效理论”,是建立在系统论基础上的科学,其原理简单概括为:1+1>2。环境教育与生态旅游二者的关系可以视为同一个协同系统,二者的整体性运行,相互间协调配合,可以使两者间的资源(知识、技能、物资、公共关系、品牌等)得以充分的发挥,能达到超过两者单独运行成果之和的效应。
(3)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的目标,也是评定标准和特征。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目标是实现人口、环境、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良性循环发展。在开展生态旅游过程中,要通过环境教育达到:对环境资源的破坏最小化、经济效益和生态旅游对象的素质最大化,达到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2.关键性应用理论
(1)教育学
环境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部分,有着其独特的对象、载体和途径。在闲暇环境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既要注重环境意识、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形成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理念,又要注重环境知识和理论教育,形成相应的知识和理论体系。从而提高生态旅游中闲暇环境教育的整体质量,真正实现教育的各项功能。
(2)生态学
生态科学是环境教育与生态旅游的基石,生态旅游的动机也是生态学理论的学习,在生态旅游过程中欣赏生态景色,获得愉悦体验,这是浅层次目标;更高的层次是使旅游者在生态旅游活动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自然,体验自然,获取更多的生态学知识,成为一个合格的生态旅游者;最高层次则是通过对生态学理论的体验和思考,达到对生态环境的深层认知,成为主动意义上的生态环境保护者。
(3)美学、符号学、传播学
这些理论是为了实现环境教育的真正实施提供手段与方法的应用性理论,运用好这些理论可以更好地为旅游者提供清晰明了的生态环境知识,提高生态旅游的服务水平,为环境教育与生态旅游的良性互动提供科学的实施手段。
五、结束语
摘 要:文章对照产业生态学原理及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发现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非生态化问题,引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对旅游产业的非生态化进行界定,并通过生态经济学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对旅游产业的非生态化实施管理。
关键词:旅游产业;非生态化;研究
在工业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众旅游应运而生。为满足旅游的大众需求,资源逐渐的被大规模、掠夺式的开发利用,造成了经济、社会、生态等许多负面影响。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社会的不良示范效应、使旅游产业带来的经济收入此消彼长,因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出路,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实现旅游产业的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手段和重要路径。
一、产业生态化研究概况
(一)产业生态学
国外把产业生态学定义为一门把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能量层递消耗、多样性等生态系统原理在产业系统中的应用,从而使产业系统、社会生产更有效率、具有可持续性的学科。
国内对产业生态学的研究结合国外的理论与实践,对产业生态学理论、方法的研究和实践进行探索,主要涉及概念及内涵、内容与方法、产业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产业共生模式和机理、实现产业生态化的途径和方法、生态工业园区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研究。
(二)产业生态化概念
国内对产业生态化的定义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厉无畏指出生态化是指产业依据自然生态的有机循环原理建立发展模式,将不同的工业企业、不同类别的产业之间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关系,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他指出产业生态化是保证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关键在于把产业活动纳入到地球生态系统的大循环中,以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二、旅游产业生态化
明庆忠等提出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组成及结构概念模型,即由旅游产业生态系统之内生系统、外生系统,共生系统等构成。
李庆雷、明庆忠参照自然生态系统构建了旅游产业生态系统。
三、旅游产业非生态化
对照产业生态化的定义及特点,发现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非生态化问题,寻找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社会的不良示范效应等负面影响的根本原因所在。
(一)产业非生态化
陈晨在西北部地区产业结构非生态化问题及其危害研究中对产业非生态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单位产值能耗分析、单位产值废物排放分析、单位产值水资源消耗分析、环境治理投资分析等这些指标的分析得出与产业生态化相反的结论,由此发现产业的非生态化问题。
(二)旅游产业非生态化
目前对于产业非生态化的研究尚处于空白。笔者对此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旅游产业非生态化现需要通过定量的监测与分析得出结论,以此与产业生态化的要求进行对照,如果结果相反则能发现存在着非生态化问题。在大量的实证定量研究基础上,针对问题,实施管理使其协调发展。
1、旅游产业非生态化的界定
对于旅游产业非生态化的测度问题,引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旅游产业的经济发展、生态需求以及与环境影响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ColinHunter,StefanGssling提出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旅游生态足迹是生态足迹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与旅游活动有关的各种资源消耗和废弃物吸收所必需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即把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消耗的各种资源和废弃物吸收用被人容易感知的面积观念进行表述,这种面积是全球统一的、没有区域特性的,具有直接的可比较性。根据测度对象和范围的不同,旅游生态足迹可以从旅游产业生态足迹、单个行业生态足迹、旅游产品生态足迹、目的地旅游生态足迹、瞬时旅游生态足迹、旅游企业生态足迹等角度进行界定。
2、旅游产业非生态化的特征
对照产业生态化理论,产业非生态化的特征主要有:人们在进行旅游产业活动的时候,仅仅关注了旅游产业的经济增长值,而放任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的损失,使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环境效益率低,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运行的平衡关系,从而使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与旅游产业活动的经济价值呈现出反方向的变动,甚至使生态、社会货币价值损失大于旅游产业活动所创造的经济货币增加值。
(三)旅游产业非生态化管理对策
旅游产业非生态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生态货币价值损失大于旅游产业活动所创造的经济货币增加值。对其管理则要协调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使其趋于平衡。而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协调理论则来源于生态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在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上,采用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系统动力学、价值分析法等来耦合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从而实现二者的可持续发展。
小结:国内外对产业生态化的研究已趋于成熟,为旅游产业生态化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对于旅游产业非生态化的提法很少。笔者对照旅游产业生态化的理论定性描述旅游产业非生态化的特征及表现形式,并通过生态足迹分析法定量界定旅游产业的非生态化。生态经济学的协调发展理论为旅游产业非生态化主要矛盾(即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不协调)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通过建立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型,使二者得到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厉无畏,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4,第6页.
[2]明庆忠,李庆雷,陈 英.旅游产业生态学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8.
[3]李庆雷,明庆忠.旅游产业生态学发凡[J].学术探索,2008年8月.
[4]陈 晨.西北部地区产业结构非生态化问题及其危害统计与信息论坛[J].2008年8月.
(1.大连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2.大连工业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
摘 要:作为我国对外宣传及交流重要手段之一的公示语在当前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信息传递作用,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辽宁旅游景区公示语的具体译例,探讨在景区公示语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应该以“三维”,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为指导原则,做出适应性选择转换,尽量减少因错译等造成的不良影响和损失,从而提高旅游翻译质量,促进辽宁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公示语英译;生态翻译学;旅游景区;“三维”原则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189-02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3BYY007)
公示语是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1]。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工具,公示语既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又促进经济繁荣和文化交流,在当今社会应用十分广泛。作为旅游资源大省,辽宁旅游业在近年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已经成为本省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对于辽宁旅游景区公示语的英译而言,因为其服务群体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应该借鉴欧美国家功能类似的公示语及其文化价值观等,使公示语更加简洁明确。当前,辽宁旅游景区公示语等资料的翻译,从整体状况来看,翻译质量未能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翻译不规范、误译、格式不统一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景区的形象和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生态翻译学概述
对于旅游景区公示语的翻译研究,国内学者当前多从功能对等、翻译原则及方法、语境适应论、目的论(skopos theory)等角度出发。在本文中,笔者以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Eco- translatology)理论为指导原则,以辽宁旅游景区公示语为具体实例,尝试从新的角度来诠释辽宁旅游景区公示语的翻译。
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将英国学者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进化论(theory of evolution)中的适应选择学说,即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又名适者生存)引入其翻译研究中,提出了以翻译即适应及选择为主题概念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并将翻译置于生态学视角范围内思考探索,形成了生态翻译学理论。胡庚申[2]指出,生态翻译学是一门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理论,即从生态学视角研究翻译理论,翻译适应选择论(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是该理论的根基。在翻译适应选择的主题概念下,翻译被定义为:“翻译者适应生态翻译环境的选择性活动,生态翻译环境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适应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根据生态翻译学这一理论,翻译的本质为“翻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性活动”;翻译过程是“翻译者适应与翻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翻译原则为“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即“三维”的转换过程”[3]。
二、生态翻译学对辽宁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的启示
作为一种不同语言、社会和文化乃至心理之间的交际形式,旅游景区公示语包含告示标牌、广告宣传标语、古迹楹联诠释及民俗风情解说等各方面内容,其主要功能是传递景区相应信息。而英译的目的就是在帮助国外旅游者了解并欣赏中华美景的同时了解中华文化。源于胡庚申教授生态翻译学理论的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即“三维”指导原则,可以让我们在英译辽宁旅游景区公示语的过程中做出适应性选择转换,减少因误译等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和损失。从这个角度来说,“三维”指导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旅游翻译质量,从而更好地发挥旅游景区公示语作用。
(一)“三维”转换翻译策略之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所谓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对原出语言层面上的适应性选择,而不能只是简单地用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来机械地用英文套换中文,对号入座。换而言之,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上进行的。
汉英两种语言思维方式不同,表达方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旅游景区公示语的英译时,译者必须充分考虑所要翻译内容呈现的整体生态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恰当选择词汇并转换语言形式。与英语公示语相比较,汉语公示语语言简洁且多用祈使句,如“宾客止步”、“严禁喧哗”等。英语公示语尽管也多用祈使句,但更多是使用陈述方式和物称表达方法。笔者通过对省内部分旅游区的公示语英译语比较分析发现,译者对语言维的考虑不充分是造成部分公示语英译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以大连阿尔滨游泳馆为例:馆内泳池旁“小心地滑”被翻译为“Slip Carefully”,译者在这里把汉语祈使句“小心地滑”机械地按照其字面意思翻译成英语祈使句,但其不知道“Slip Carefully”的意思为“小心地滑倒”。如果译者了解英语公示语多用物称表达方法,就会相应地转换语言形式,将其翻译为“Caution: Wet Floor”(相应类似的机械对等翻译的例子见表1)。
因为源语(汉语)和目的语(英语)在语言形式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上对语言思维上考虑不充分,一些译者在翻译诸如“尊敬的客人,您好!”时,直接机械地翻译成“Dear guests ,hello!”显然是望文生义,没有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适当的语言转换,此语应翻译为:“Dear guests ,welcome!”。又如:“大连东海公园三面环海,绿树葱茏,景色迷人,是假日休闲的理想去处。”该句被翻译为:“Dalian East Sea Park is surrounded by seas on three sides, crowded with various plants, it’s an ideal place for holidays.”该译文包括两个句子,但译者却未使用连词或分号连接。在英语中,这种情况是不允许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句式结构不同造成的。因此,在翻译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类似问题,要对句子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如:“Dalian East Sea Park is surrounded by seas on three sides, crowded with various plants; it’s an ideal place for holidays.”或“Dalian East Sea Park is surrounded by seas on three sides, crowded with various plants and it’s an ideal place for holidays.”又如:“棒棰岛景区依山傍水,风景秀美,展现了红瓦绿树、碧水蓝天的特色。”该文本的译文为:“Combing the backdrop hills and the nearby sea, Bangchui Island Scenic Area vividly depicts the uniqueness of red tiles, green trees, blue lake and clear sky.”笔者建议改译为:“With the ocean and the hill, Bangchui Island Scenic Area vividly depicts the uniqueness of red tiles, green trees, blue lake and clear sky. ”即,将汉语四字成语“依山傍水”用英语的with结构表达。
(二)“三维”转换翻译策略之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注重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和解释,关注源语语言文化和目标语语言文化在本质和内容上的差异,在进行源语语言转换同时,适应目标语背后的整个文化系统[3]。德国著名翻译学者,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诺德(Christiane Nord)曾说过:“Translating means comparing cultures.”基于此,在旅游景区的公示语英译过程中,我们这些译者要站在译语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的高度来思考并关注源语(汉语)和译语(英语)两种文化在内容及性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由于受本国文化的影响,在翻译旅游景区公示语的过程中,有些译者不自觉地按照其所熟悉的源语(汉语)文化去理解并翻译目标语(英语)文化,进而造成文化错译。例如,在辽宁省内一些景区把“老人优先”等条款常被翻译为“Old People First”,这在欧美等西方国家是非常忌讳的。欧美等国习惯用委婉语“Senior Citizens”来称呼老年人。因此,“老人优先”应改译为“Senior Citizens First”。
(三)“三维”转换翻译策略之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不但要进行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而且还要关注源语的交际意图是否可以在目标语得中得到体现[4]。翻译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作为承建“翻译桥梁”的译者既要明白原作者的意图又要理解接受者的可能反应及其原因。换而言之,译者对于源语和目标语两种语言及两种语言文化间存在的差异都要有高屋建瓴的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译者在翻译旅游景区公示语时才可以透彻理解并接受目标语(英语)的思维方式及文化习惯等,才能达到交际目的。
交际维在旅游景区公示语的翻译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很大,因此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翻译景区中起呼吁及告知作用的公示语时,译者要尽可能避免使用“冷”色调词汇而代之以“暖”色调词汇。例如在翻译景区中常见的“禁止”类公示语时,使用语气较缓和的“No”结构要远胜于“Prohibit”结构,这是因为后者常给人傲慢、态度生硬甚至粗暴的感觉,让目标语读者心里不舒服。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笔者在本文中将“三维”,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分开举例,是为了说明问题,而在实际中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的“三维”是互相联系而非单独产生作用的,即公示语的翻译常常体现“三维”指导原则中的两个乃至三个。
三、结束语
以胡庚申教授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的“三维”(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为指导原则,笔者分析了目前辽宁旅游风景区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笔者以为,规范地道的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对于提升我省旅游文化品位、营造和谐的旅游人文环境、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质量未能尽如人意,我们必须尽快予以纠正。
参考文献:
〔1〕吕和发,单丽平.汉英公示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50-54.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2-16.
〔3〕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2):1-5.
[论文摘要]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城郊景观特点进行分析,重点突出景观与行为的相容性分析,确定乡村旅游景观观赏型和农产品开发利用型乡村旅游产品为主导产品。
一、引言
乡村旅游以乡村旅游资源为中央吸引物,它符合生态学的基本要求,是能促进环境、社会、经济调解发展的旅游产品,因此具有生态旅游产品的一些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方面表现在对自然、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化原则。参照《绿色环球:国际生态旅游标准》确定乡村旅游产品的生态化标准。一是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不造成环境危害。二是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要保护旅游地的濒危物种、生物多样性、乡土植被、自然水系和自然风景。三是旅游产品在开发和经营阶段都必须保持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和敏感。
二、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的是中、宏观尺度的景观结构(空间格局)、景观功能(生态学过程)和景观动态,近年来这一概念已越来越广泛地为旅游研究者所关注和采用。
1.景观结构理论与城郊旅游开发
Forman和Godron认为,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不外有三种斑块、廊道和基质。斑块是指在外观或性质上与周围环境存:在差异,同时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区域,如植物群落、湖泊、草原、农田、居民区等。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环境不同,如林带、狭长河流、道路交通线、峡谷等,对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廊道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廊道的宽度、内容、形状、连续性以及与周边斑块、基质的相互作用关系等。基质是指斑块和廊带所在的背景区域,也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常见的有森林基底、草原基底、农田基底等,数目多而面积小的斑块使景区的景观多样性增大,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在城郊旅游开发与规划中借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斑块代表的是城郊旅游产品,比如旅游景区(点)、非凡景观、住宿设施、娱乐设施等;廊道代表的是城市中央区与城郊地区的连接通道以及城郊地区内部和旅游斑内部的交通线路或旅游线;基质是指除此之外的背景,主要是指乡村旅游景观,由此形成一个由斑块、廊道、基质构成的网络结构。
2.乡村旅游景观特征
从景观特征来看,乡村旅游景观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复合体,由村落、农田、道路、沟渠、小片林地、水面等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当组合方式发展变化或出现了明显不同的新的组成成分时就形成新景观。乡村旅游景观作为基质,在通常情况下面积超过现存的任何其他景观要素的总面积。当景观的环境背景或干扰状况发生显著变化,作为景观重要组成部分的基质也会产生相称显著的变化,甚至发生基质替代。
在城郊由于特定的地域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生态旅游景观的稳定性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非凡大,如修建旅游道路及相关设施、修建旅游渡假村等都会对景观造成极大的影响和破坏。在规划设计旅游产品时,要非凡注重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将景观要素进行合理组合,以保持景观的可持续性实现功能优化。同时根据旅游景观的异质性原理、多样性原理、边缘效应原理,针对城乡交错带景区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景观生态设计模式。
三、乡村景观相容度分析
确定了城郊景观的格局再对景观的相容度进行评价。乡村景观相容度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衡定。一是行为与景观价值功能的匹配特征。行为与景观价值的匹配特征表现在乡村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程度,及景观满足城乡居民引致需求行为的程度和能力。二是行为对乡村景观的破坏性。相互冲突的行为导致乡村景观的质量(如美景度等)下降,景观生态破坏,自然生产性降低和景观类型退化等结果。减少或杜绝这种行为对乡村景观的破坏性在乡村规划上具有的积极意义。三是行为对乡村景观的建造性。相容度较高的行为会促进景观的建造。
王云才将都市郊区开放空间景观类型依照独立景观形态进行分类,并进行人类干扰行为的详细划分,建立相容性判定矩阵,以判定值为0、1、3、5、7、9代表景观类型与行为类型之间的不相容、几乎不相容、弱相容、中等相容、相容性较强和完全相容六个等级。根据对郊区行为与开放空间景观价值功能的匹配特征分析、提出相容度较高的景观行为的建造性意见。
四、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类型
本人认为城郊乡村旅游产品中比较有代表性,并且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旅游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乡村旅游景观观赏型
旅游产品包括传统观光和人造乡村旅游景观旅游。传统观光乡村旅游是以自然生产和环境为基础,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体,以乡村旅游资源和乡村风情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题,感触和参与生态乡村旅游包括生态乡村旅游观光、乡村风情及务农旅游等,领略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旅游形式。人造乡村旅游景观旅游的特点是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人造景观、景点较多,投资较大,面积有限,因此生产性能差,乡村特征不明显。高科技乡村旅游观光旅游是融观光旅游、现代高科技农业旅游科研、生产于一体的高科技乡村旅游资源。具有科技含量高、教导性和观赏性强的特点。
2.农产品开发利用型
本人所指的是大乡村旅游下的各种农产品类型。旅游产品是旅游业和乡村旅游生态系统有机结合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产出。在不违背生态规律的前提下,可根据旅游业的需要,优化选择符合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满足市场需求和游客需求及爱好的农作物种植和林、牧业、渔业的各种农产品。如利用租赁、教导农园形式开发的旅游产品。农民将土地出租给市民,农园平时由农地提供者代管。种植粮食、花草、瓜、果、蔬菜等市民喜爱的农作物类型,栽种的作物主要是享受耕作的乐趣,并以休闲体验为主。同时使用的农具和采用的耕作方式等都要具有较强的教导意义。通过这种形式,可提高旅游产品的层次,保持游客有较高的回头率。
3.农村文化体验型
文化体验旅游就是以乡村特有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等为载体,开展民俗节庆体验、节事活动反映了一地的文化底蕴,是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产业。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的魅力在于通过游客的亲身参与体验到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务农体验旅游是通过亲身参加农事活动,真实体验农村生活,尽享劳动、丰收后的喜悦,真正达到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精神享受。
4.综合功能型
主要是融上述三种功能于一体,利用农村或山区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乡土文化,吸引游客前去度假,使旅游者获得乡村生活的体验和享受淳朴的乡野之趣。近郊环城市游憩带的短线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有非常稳定的客源市场。应注重开发康体、休闲、娱乐项目,可依托森林风景资源开展“森林浴”活动。利用森林中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含量较高的氧气、负离子、植物精气等,使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得以康复,从而恢复人体健康。可开展野餐、露营、漂流、水上活动、康体娱乐等,在旅游项目开发时利用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野生生物种类和适宜的康体气候特点,多开发反映自然野趣和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
五、结语
鉴于城郊地区非凡而独特的景观条件和生态环境,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运用景观生态原理来构建合理的产品结构,不但要突出乡村旅游和农事特色,更要突出乡村旅游的生态效益,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避免向游客提供城市化的娱乐项目和接待服务的倾向,保持乡村旅游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制定科学的产品规划,对旅游产品实施动态治理,促进当地生态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鹂:旅游体验与景区开发模式[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庞振刚董波:上海城乡交错带生态旅游开发战略研究[J].旅游学刊,2009(2)
继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和文化转向之后,近年来翻译界悄然兴起了一种比较新的理论——生态翻译学理论,它是在翻译学跨学科研究和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适应选择论为基础,胡庚申教授提出了“翻译=适应+选择”的理论范式,把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所谓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人等互联互动的整体”。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的概念,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整体性研究,它的特征之一是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同时以“生态学”和“翻译学”为理论基础,是具有跨学科特征的交叉研究。他提出“翻译过程是一个适应选择的过程,译作需符合其所在的生态环境,即语言本身,语言的文化背景及交际的需要如目的语读者的需求和翻译任务发出者的要求”,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理论将翻译方法简单概括为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其原则为“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译评标准为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生态翻译学是从全新的视角对当代翻译学理论进行研究,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其理论和应用也越来越受到翻译学界的重视。
二、生态翻译学指导下的黑龙江民俗文化翻译
(一)黑龙江民俗文化翻译的语言维适应性转换
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进行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层次上进行的。翻译工作者在进行民俗文化翻译的过程中,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形式,所以他们首先要做生态环境的适应者,在充分考虑翻译的整体生态环境后。再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对译出与翻译生态环境相适应的选择。从而对译文进行转换。例如:原文: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是独具特色的冰雪旅游文化盛会。园区位于松花江北岸,是集冰雪动漫、冰雪演出、冰上杂技、冰雕展览等项目为一体,将科技、艺术和文化完美融合的大型冰雪乐园。从20O0年起,已逐渐形成了南有三亚、北有哈尔滨的中国旅游新格局。译文:HarbinIceandSnowWorldisauniqueicenadsnowtouristfestivalmce~ing.TheparkislocatedonthenorthshoreofSonghuaRiver,andisasetoficeandsnowanima-iton,iceandsnowperformance,iceacrobaitcs,nadcsulptuerexhibition,nadisaeprfectfusionofscience,artnadculture.Sinec2000,thenewtouristsituaitonhasbeengraduallyformedthatthereisSanyain8ouhter/lChinanadHarbininnorthernChlna.
(二)黑龙江民俗翻译的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行为,更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文化转换模式。由于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语言思维、表达方式、民俗、美学、心理学等诸方面的差异,就使得在一种文化里不言而喻的文化信息传播到另一种文化时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去解释。这种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侧重于关注黑龙江民俗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因此,译者在翻译黑龙江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保留原语中的文化传统和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语文化,使读者体会到原汁原味的文化差异和异域特色,实现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原文:“大秧歌源于2OO多年前的中国北方农村,是汉族传统民间民俗舞蹈。9o年代成为一种群众性自娱自乐的健身活动。”译文:“Yan~oDanec,origiantingfromhteruralareainnorthernCihna200yearsago。VnagkoisatraditionalfolkdancepopulartllHnanaitonality.”。Y咄”是我们特有的文化娱乐运动,在我们境内游客的生态环境中耳熟能详,但对于一些外国游客和读者而言却深感晦涩难懂,为了避免他们对此产生歪曲和误解,我们使用了。YangkoDnace”使他们既了解了秧歌是一种民间民俗舞蹈,又可以突出黑龙江民俗文化的特殊性,丰富和发展目的语文化,扩大外国游客和读者的文化视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实现文化维的适应与选择。
(三)黑龙江民俗文化翻译的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在黑龙江民俗翻译中的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中,译者除了要考虑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转换,即考虑原文、原语、译文、译语的不同语言思维方式、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还要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层面上,关注原文定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实现了其信息功能、表达功能和呼唤功能。原文:“哈尔滨在20世纪初就已经生产啤酒,哈尔滨130啤酒厂已有百年历史。主要品牌是‘哈尔滨’和‘新三星’。”译文:“BeerDrinkignHarbinbegantoproduecbeerathtebeginnignofhte20century.Themainbeerbrandsare‘Harbin’nad‘ThreesttLr~8’.”啤酒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成为哈尔滨人们信息沟通、社会交往以及商品流通的桥梁。哈尔滨人喝啤酒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交际的方式。在这里当某人邀请别人去喝啤酒或被邀请去喝啤酒的时候,就意味着双方交际的开始。“Harbin”and“Three8tal~”是哈尔滨特有的啤酒品牌,这种译法巧妙地保留了原语的发音,简单直观但深人人心,保留了原句中的文化差异和异域特色,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表达尊重了原意,突出了哈尔滨特有的文化和地域特色,并能够扩大游客对未知事物的文化视野,加深游客对该品牌的记忆,同时增加了哈尔滨啤酒的广告效应,起到一个宣传、呼吁的作用。
三、结语
【关键词】生态旅游项目库;案例主导型教学;和谐生态旅游
一、现状与背景分析
在19世纪40年代世界旅游业开创初期,由于其行业规模、游客数量远不如今天这样庞大,故旅游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并不突出。二战结束后,随着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世界旅游业发展很快,甚至成为某些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旅游业对生态的破坏、对环境的污染也日趋严重。从我国目前状况来看,许多旅游区或风景名胜区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令人担忧。为了解决旅游业给环境带来的问题和加强旅游环境问题的研究,生态旅游显得日益重要。
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生态旅游和旅游生态学尽管在研究中已取得了不少阶段性的成果,但在理论上仍处于不成熟阶段,实践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完善和提高。从生态旅游的本质上来说,它与传统旅游活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旅游管理和开发中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对游客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
作为桂林工学院旅游学院森林休闲与游憩专业的主干课程,“生态旅游”课程介绍生态旅游活动及开发的历史、概念、原则、市场营销和规划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中外主要的生态旅游热点地区资源特点和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概况,运用地理学和生态学的思想方法,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侧面──旅游业,宣传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此努力提高全体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为城乡经济建设和旅游事业管理服务。
以往生态旅游专业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我院从2004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以来,在生态旅游教学上不断改革和探索,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更易于消化和吸收,取得了较明显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型教学的主要特点和效果
案例型教学在于突出教学内容的更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完成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变革,全方位地对生态旅游教学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为目的。
(一)案例型教学的主要特点
1.鲜明的目的性。案例型教学通过独特但又具代表性的典型事件的情景再现与角色体验,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工作体系。
2.启发性。案例型教学透过众多看似互不相关的案例所描述的情景去观察、分析、体验,从而形成自己的概念。
3.客观性。案例型教学可在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下对真实素材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其结果客观。
4.实践性。相比其他的教学方式,案例型教学真正实现从理论向实际的转化,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5.综合性。案例型教学突破原有的知识范围,拓宽知识领域,从角色的扮演中学会综合运用更多的知识和更加灵活的技巧来处理各种各样的案例问题。
(二)案例型教学的效果
1.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采用案例教学法可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活跃进取的状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2.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采用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的要求更严格,学生将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对教学案例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分析和研究,并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新的开拓,通过阅读、调查和分析,进行一系列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这些将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增加。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员的关系是“师生互补,教学相辅”。学员积极参与,在阅读、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等环节中发挥主体作用,而教师在整个案例教学中则始终起着“导演”的作用。既要选择好的“剧本”,即符合教学需要的案例,又要在课堂讨论中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让每一个学员得到充分的发挥,获得最大的收效。
三、服务于案例型教学的生态旅游项目库建设
(一)生态旅游项目库建设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
1.生态旅游项目库建设的内容。生态旅游项目库建设和案例主导型教学以目前的旅游学理论为基础,归纳和整理环境科学领域的新进展、新理论、新突破及典型研究案例,将其中已经较为成熟和被大家广为认可的研究成果与生态旅游进行融合,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和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对生态旅游理论进行完善,并尝试进行理论的创新性研究。具体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一定范围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现状调查和综合评估;(2)研究生态旅游经济活动中开发商、当地居民和游客等多方利益主体的利益协调;(3)归纳和总结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和模式或范例;(4)开展生态旅游区规划、管理和预测的研究。在生态旅游教改研究中,突出实践教学的内容,在研究中把区域经济学和景观生态学的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作为实验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转贴于
2.生态旅游项目库拟解决的问题。(1)尝试解决生态旅游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弊端,进一步提高旅游学科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2)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是通过生态旅游多媒体课件的研究和建设来完成。(3)生态旅游规划案例整合。依据旅游系统规划思想,对由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物)子系统、出游子系统和支持子系统四个子系统所组成的有机整体进行整合。1)从规划空间范围收集和整理国际级、国家级、区域级、省市级、地方级、风景区(点)、社区级等不同空间尺度的生态旅游规划案例库。2)对生态旅游规划案例,按规划对象归类,建立旅游业规划、旅游城市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等生态旅游规划案例子库。3)进一步对生态旅游规划案例,按规划包含内容,建立旅游市场规划、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旅游环境保护规划、旅游路线规划、旅游商品规划、旅游土地利用规划、旅游保障规划(旅游环境保护规划、旅游配套设施规划、旅游项目融资规划、旅游人才培训规划、旅游安全风险规划)等旅游业各组成环节的规划的旅游专项规划案例库。
(二)生态旅游教学过程中的案例选择
案例是为了增强教学效果而设置的线索、背景,案例选择是否恰当是案例主导型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即不仅要选择恰当、典型的案例,而且还要使其具有一定的通俗性、简洁性和综合性。要通过案例选取将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从案例中准确地理解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案例要力求简洁,要将主要时间用在讲授理论和学员思考、讨论上,不能把整堂课变成故事会,避免冲淡授课的重点。选择案例还应考虑综合性,即案例不能仅局限于某个知识点,要有多个知识点的渗透,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判断与分析能力,形成较开阔的思维;同时,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细致思考的意识(如表1所示)。
四、结语
将生态旅游项目库建设应用于案例主导型教学模式是优化教学质量、缓解学校教学理论性和社会工作实践性之间矛盾的主要途径。通过项目库建设,使生态旅游规划中涉及的基本元素和素材不断丰富和系统化,极大地方便森林休闲与游憩专业的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和野外实习,服务于具体旅游项目的实操规划,把“生态旅游”改造成具有一定数量科学前缘动态案例的实践性、理论性并重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生态旅游学(修订版)[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
[2]杨桂华(澳),等译.生态旅游(澳大利亚版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杨桂华(澳),等译.生态旅游规划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杨桂华(澳),等.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普林斯顿出版公司联合出版,2000.
[5]世界旅游组织.国家和区域旅游规划方法与实例分析[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旅游英语 翻译策略
一、前言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旅游大国,出境游的旅客逐年增多,来我国旅游的国外游客也呈增长趋势,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这对旅游行业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旅游英语的翻译显得越来越重要。很多游客在旅游观光的同时,还需要了解景点的地域历史、文化背景,同时,好的翻译可以更加吸引游客,向国外游客传播中国文化,带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运用生态学翻译旅游资料显得越来越重要。当前很多旅游翻译都不够精准,在翻译中存在很多病句,甚至翻译错误,这样则会给很多游客带来一定的误解,不能够很好地吸引游客。在生态翻译学下采取一定的翻译方法,提高当前旅游英语的翻译质量势在必行。
二、生态翻译学的释义
生态翻译学是从原文内在的生态结构出发来对翻译作品进行选择,在翻译中带有另一种语言的特色,起步于2001年,全面展开于2009年,以翻译生态、文本生态和翻译群路生态作为研究对象。生态翻译学的发生和发展,既有全球因素,又有中国因素;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人为因素。生态翻译学在21世纪之初被提出并不断发展,既有其偶然性,更有其必然性。其三个立论基础是其客观性、存在性和可持续性,翻译原则是多维度的选择,最能反映旅游翻译生态环境的是语言、交际、文化三要素。用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方法适应性的选择转换,对于旅游英语的翻译起着重要作用。
三、用三维转换方法进行旅游英语翻译
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方法为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之间,适应性的进行相互转化,具体翻译策略上则是,相应的在旅游翻译中加入英语文化,同时保留汉语文化精髓,合理的将其表达出来给游客讲解,吸引游客。
1.语言维的转换。语言维的转换就是,翻译者在进行旅游翻译时,要充分结合英语的语言生态,英语旅游文本多是对于景物的静态描述,汉语旅游则多是对于景物的动态描述和观后感受,英文对于表达时的时态和语态的变化使用比较详细,所以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要注意把握两种语言的属性,将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相结合,相互转换,做出适合的翻译。在景点介绍时,英语翻译不同于汉语翻译的押韵、对仗,英语比较简洁、直观,所以在翻译时,要进行相互调整一下,同时注意两种语言的平衡性。
例:Night Thoughts
I wake, and moonbeams play around my bed,
Glittering like hoar-frost to my wandering eyes;
Up towards the glorious moon I raise my head,
Then lay me down―and thoughts of home arise.
翻译: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中比较对称,译文朗朗上口,比较具有诗情画意。
2.交际维的转换。交际维的转换就是,翻译者在进行旅游翻译时,要注意原语言的交际意图是否能在翻译中体现。在用英语给游客介绍景点的时候,要注意表达的侧重点,让游客能够很好理解翻译,并能够让游客在英语翻译中感受到汉语的文化气息,对于不起交际作用的翻译,可以直接忽略掉,言简意赅,语言流畅,更好的与游客之间进行交流。景点名称一般都有专用的英文名字和国际通用的名字,在进行翻译时,一般使用通用名字进行直译,比如:the Great Wall(万里长城)、Peking University(北京大学),不过也有很多景点直接进行音译,比如:Hawaii(夏威夷)、Hollywood(好莱坞),这些音译逐步为游客所熟悉。在旅游中也有很多专业用语和混合式用语,如:go vacationing度假,one-day tour一日游,boarding pass登机证。
例:Between the three famous towers, only Yueyang tower is the original building of Qing Dynasty.
翻译: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筑,是座集历史、文化、艺术、旅游、建筑诸价值于一身的古建筑精品。
例中原文对于岳阳楼的翻译十分直观,游客可以在简洁的介绍中了解到这一景点的历史文化背景。
3.文化维的转换。翻译者在对景点进行英语介绍时,要注意汉语言文化内涵和英语文化内涵的相互转换与结合,英语旅游翻译中,一般要对景点进行直观的表达,客观具体,而汉语则比较注重情景交融、寄情于景。在实际翻译中,翻译者要将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建筑风格直观准确的向外国游客讲解,所以翻译者要注意在翻译时文化维的转换角度。
四、结论
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发展好旅游业,能够迅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其翻译的准确度与表达的合理性,影响着两国的国际交往。使用生态学下的三维转换法进行对旅游英语翻译,可以有效提高翻译者的翻译水平,能够很好的吸引国外游客。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丹霞地貌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它的开发与利用应以保护旅游区自然资源为前提。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旅游区进行生态建设是实现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景观结构的构成要素,并从景观生态设计和景观生态调控两方面探讨了如何对旅游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管理,以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
丹霞地貌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据统计,全国共有600多处丹霞地貌,以长江以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发育最为典型。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丹霞地貌呈现出瑰丽奇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丹霞地貌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先后建立了一批风景旅游区。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却常常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景观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导致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为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景观的特色和质量,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针对丹霞地貌风景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调控是十分必要的和迫切的。
一、景观生态学与景观结构
景观生态学是现代地理和生态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连接自然科学和人类学的交叉性学科,属于宏观尺度空间研究范畴[1]。它注重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强调生态整体性和空间异质性,通过对旅游区的景观结构、功能和演化过程的研究,从而实现对景观的优化利用与管理。
描述景观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有斑块、廊道、基质和缘[2-3]。斑块是景观中与周围在外貌和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匀性的空间单元,在旅游区内是指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地域和服务网点;廊道是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旅游区内的廊道主要表现为河流、林带、交通线及其两侧的带状树木、草地;基质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景观背景结构,对应于旅游区内的自然地理环境;缘则是指旅游区的外围保护带或旅游斑的外围环境,作为缓冲区,可避免自然环境与周围社会环境直接接触,有利于旅游区的生态保护。
二、丹霞地貌景观生态设计
丹霞地貌风景区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体,不仅具有观赏的功能,还具有维持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恢复乃至无法恢复,无论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是旅游业来说,这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因此,对风景区进行设计与开发,应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以保护、优化风景区内自然生态环境,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最终目标。
(一)景观的结构设计
1.斑块的设计。景观要素及其功能格局是控制旅游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关键。在自然风景区内,按照景观生态学理论,在斑块设计方面应以大型植被斑块作为主要考虑对象,同时需要一定数量分散的小型斑块作为补充。就丹霞地貌风景区而言,它最具特色的景观要素是赤壁丹崖,丹山、碧水、秀峰、奇石构成了旅游区重要的旅游资源。因此,为保护旅游景点的整体性,应以巨型的旅游斑为主要考虑对象。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点与周围环境组成旅游斑,斑块的构成大体上是有一个近圆的核心区,弯曲边界和有利于物种传播的边缘指状突出。对于斑内脆弱的核心区,为避免破坏地质结构,应禁止游客进入,可以考虑建立远距离观景平台,配置观景设施,为游客提供远距离观景服务。红色岩系胶结和固结程度较差,岩石硬度小,易受风化侵蚀,因此在旅游斑内严禁砍伐树木,禁止在崖壁上人工斧凿和雕刻。旅游区内自然植被斑块对于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型的植被斑块可以起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的作用;小型自然植被斑块既可作为动物临时栖息地和避难场所,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又可增加景观异质性,扩散干扰风险,因此要注意保留、保护,加强实时监测,及时养护管理。作为游客休憩、消费为主的小型人为斑块,则要注意远离巨型旅游斑块,沿廊道分散安排,合理布局。
2.廊道的设计。在旅游区内,廊道的构成主要是引导游客活动的旅游线路。丹霞地貌风景区内的廊道除了具有旅游线路引导功能外,还是联系斑与斑、斑与种源之间的纽带,因此,廊道的设计必须从多方面考虑,总的思路是保护、保持原有地形,其宽度、长度和位置的设计应根据山体实际情况而定,综合估计其利弊。根据丹霞地貌风景区独特的地质条件,廊道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1)为了保护地形,同时也为了控制游客数量,景区内应以步行道为主,不宜建造盘山公路,也不宜修建高空索道;(2)旅游区内不同斑块之间要有廊道相通,注意保持廊道和斑块植被结构的相似性,以保证斑块之间的连通性,满足内部种在斑块间运动的需要,保护景观整体的生态功能;(3)在线路选择时,最好利用现有自然通道,同时避开生态脆弱区;(4)在道路施工时,尽量利用自然的无污染的材料,如木材,石板等;另外,对于某些自然廊道,如林带、河流等,既是景观中能流、物流的通道,同时本身也具有娱乐价值,因而要注意加以保护与管理,避免人为破坏。
3.基质和缘的设计。基质是景观中的背景地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主导作用。从生态学角度看,保持旅游区内基质的稳定性对于实现景区内生态系统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生态规划角度看,对基质的全面调查与研究也是对旅游区进行功能分区、优化景观格局的基础。由于丹霞地貌多发育在气候湿润地区,流水对其影响极大,因此在开发时要注重流域的完整性;从景观上来讲要注意山水结合,突出“山体为主,水体映衬”,体现丹山碧水的特色。另外,在旅游区外围要规划一定宽度的缓冲区。一方面,作为交通工具的停放地和旅游者住宿、购物区,满足游客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将游览以外的活动集中在缓冲区,可减轻旅游区内部环境压力,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二)优化景观格局
景观格局是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景观生态学强调空间格局对过程的影响,通过优化景观格局来改善景观的功能、调整能流物流的输入输出,从时空尺度上来耦合生态与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管理景观资源的利用[2]。目前,“集聚间有离析”的景观格局被认为是生态学意义上最优化的景观格局(forman,1995)。依此为规划目标,注重风景区内质地粗细结合,大小斑块互为补充,斑、廊和缘的合理布局,最终实现土地利用的合理分类。如在廊道之间或没有廊道的地方加设一行小的斑块以增加调景观连接度;在细质地的景观局部设置小型植被斑块和廊道;设置边界过度带,作为服务区,为游客提供休憩机会等。目的是使景观要素之间达到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在优化景观格局的同时还丰富了视觉空间,最终形成以地貌景观为依托,并融合当地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景区整体风格。
三、丹霞地貌景观生态调控
(一)景观生态管理
在生态系统进行动态监控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旅游区进行管理,力求使系统结构合理,功能协调,促进系统内的互利共生与良性循环。这包括对景观、基础设施和人员的管理等几个方面。
为了保护丹霞地貌风景旅游区内的天然风貌,保证视觉景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除了历史遗留的文物古迹、楼台庙宇外,在景区内应避免建造新的人工建筑物,必要的基础设施要严格限制其规模和数量,设施的造型,色彩、质地等也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能破坏景观视觉美感。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而遭到破坏的景点和基础设施,需要及时修缮或替换,确保基础设施的正常发挥。
加强游客管理,正确引导游客的旅游行为,一是通过计算景区环境容量来确定游客数量,防止因游客数量过多加重环境压力;二是通过广泛的宣传,普及环保知识,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提高游客保护自然地貌的自觉性;三是通过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游客的某些不良行为(如攀爬、刻画等)。
对于旅游区工作人员,要进行集中培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与服务水平,加强与旅游者的沟通。实践证明,只有游客与管理人员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促使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二)景观生态监测
景观生态监测的任务是不断监视景区内生态系统的状况,确定其改变的方向和速度,并查明人类活动对这些变化所起的作用,以便能快速、准确的制定出相应对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的应用,景观生态监测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4]。
1.3s系统的应用
3s系统是对gis、gps和rs的总称。三者各具特色又相互关联,在解决问题的功能上各自存在优点和不足。只有把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系统,实现各种技术的综合,才能完全实现监测地表变化的功能,在资源、环境调查和区域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随着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尺度的扩展,3s技术逐渐成为景观规划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目前,该项技术已被应用于旅游区位置的确定,生物资源调查,地貌监测等方面。由于丹霞地貌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区域,气候湿热,风化强烈,加之其特殊的岩性特征,对于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因此,利用3s技术对丹霞风景区内的地形地貌实施监控是十分必要的。
2.ledess空间明晰化模型
ledess 模型[4](landscape ecological design and evaluation support system)原意为景观生态决策与评价支持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帮助决策者对景观中自然环境部分进行管理和规划,尽量减少未来出现的非确定因子,分析不同的决策方案对植物和动物种群造成的生态后果。将ledess模型引入丹霞地貌风景区,用来模拟植被演替过程,按植被演替和生境的需要,评估物种生境适宜性,计算潜在生物斑块间的景观连接度,将对景区的规划、建设和保护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我国对3s系统或ledess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还要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善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对这方面的研究,尽快应用于实践,为实施有效的生态保护和恢复行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慧、王家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应用[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3
[2]李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研究以目平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j] 旅游学刊 2002(5)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