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制定管理制度范文

如何制定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制定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制定管理制度

第1篇:如何制定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 医院 固定资产管理

医院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各项医疗活动、科研项目、教学服务的物质基础与核心保障,也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如何对固定资产工作进行管理,如何实现资产的增值是现阶段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此外,在新一轮会计制度改革风潮来临下,传统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已经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因此,积极寻找高效且快捷的管理模式是当前医院经济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新会计制度下我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变化

在新会计制度下,我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得到了改革与创新,最为主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医院固定资产单位标准得到提高,从单位价值500元、专用设备价值从800元上升到1000元,使用期限保持在一年以上;二是医院固定资产折旧之中增加了会计科目,并且将“累计折扣”作为医院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将医院资产价值进行展现;三是对固定资产的披露,在新会计制度中要求要对报表的内容以及相关的附注内容进行披露,其中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固定资产的折旧方式等。

二、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所出现的问题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不够完善

现如今很多医院缺乏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资产管理呈现出混乱的局面。并且医院缺乏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一般情况下财务部门负责财务管理、总务部门负责设备管理、设备部门负责设备的使用与管理等。这种分工方式会导致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呈现出复杂性与无序性,并且无法在整个管理之中落实权责,相关固定资产也没有进行记录与整理,很多医院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也没有进行销毁记录,这边会导致医院财务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

(二)医院固定资产购置过于盲目

目前,诸多医院固定资产盲目购置是医院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之余,医疗设备更新换代速度比较快,并且部分固定资产在投入使用之后便进行集中管理,很多固定资产的使用会受到限制,另外,医院在对设备进行购买的时候出现重复购买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三)医院固定资产得到流失

现如今我国医院经常会出现会计账实不符的现象,并且在医院进行固定资产转让以及过让渡的时候会导致大量资金的流失。除此之外,医院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移交的时候不规范,资产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医院各个科室内的人员无论是调动还是离职都没有做好离职工作与手续,导致人员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

(四)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率过低

在社会的发展中,科技的进步带动了医疗设备的更新,医院通过购置大量的医疗设备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并且也提高了社会效益,但是在设备的采购之中,很多医院过分重视资产采购,并没有经过严格考察与深思熟虑,往往是临床中所提出的便进行一次购买,对医院的财务工作产生影响。除此之外,各类设备的闲置会导致固定资产利用率低,还会出现管理不便的现象。

三、新会计制度下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积极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全面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序运行的基础,要想完善固定资产管理,需要构建有效的资产管理机制,由于医院固定资产种类比较多,所涉及到的部门比较繁杂,并且相应的价值差别也比较大,医院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的现象,实施“三账一卡”模式,真正促使固定资产有序可循,有章可循。

(二)实施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为了从根本上将固定资产所带来的资产价值进行反映,需要对固定资产实施计提折旧的策略,这样可以实现固定资产价值与实物的形态管理有所统一,但是在近几年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医疗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在折旧方法上可以针对性的采取加速折旧法,这样才能真正反映出医院的固定资产价值,才能真正提高会计信念的整体质量。

(三)实施固定资产管理专门化与责任问责制度

医院要想实施资产管理专门化需要真正做到专人管理,根据新会计制度相关要求可以得知,对于不同来源的资金需要实施专人专管,这样能够实现统一核算与统一管理,避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过于分散。比如在管理医院固定资产期间,医院技术部门需提供技术保障、财务部门需加强分类核算、采购部门需对设备进行采购,只有如此才能积极构建起固定资产管理的良好框架。此外,医院实施责任问责制度,可以从分级制度角度出发,比如最低级是由医院的基层科室所负责,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其次中级是由医院的信息科、总务科所负责,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外借、归还情况进行统计;然后由医院的财务科对固定资产的账目进行管理,保证资产不流失;最高级则是由院长、专家所组成的管理部门,实现对整个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4]。

(四)积极构建切实有效的考核制度

医院需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列入考核范围之中,资产使用部门需要将资产管理积极落实到相应的部门与个人,并开展定期与不定期考核,对于管理效果显著的人员进行表彰,相反则需要进行批评,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提高全员职工资产管理的基本意识,才能清楚的对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所了解。

四、结束语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保证医院有序发展的基础,在新会计制度下,积极转变医院管理模式,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降低医院的各项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保证医院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芳.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加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0:17-18

[2]李艳秀.新医改形势下如何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中国外资,2012,19:67+69

第2篇:如何制定管理制度范文

“各在其位,各谋其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是人员管理制度化最完美的结果!

“有‘令’则行,有‘禁’则止,是最强执行力将制度化建设执行到底的保障!

“有情的领导,无情的管理,绝情的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化管理的铁律!

但纵观美容院管理现状,却在制度管理上存在着太多太多的问题,甚至有些美容院根本无制度管理可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在美容院比比皆是。

实施“人员管理制度化”,是露莎琳娜实现“美容院经营管理十一化”的根本保障。

谈到美容院人员管理制度化,容易被人狭义地误解为“严厉的处罚制度”,仿佛只有处罚或者惩罚才可以称为制度。这是个非常大的误解。

在露莎琳美容美体连锁机构中,制度的范围是很广的。有指导员工正确行为标准的《规范制度》,也有设计员工生涯规划的《晋升制度》,还有鼓励员工积极上进的《奖励制度》,以及对违规行为严厉惩罚的《处罚制度》。

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设立制度的目的,不是“处罚”,而是规范。

制度是要告诉员工,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遵守制度的好处有哪些,同时也告诉员工,不应该怎样做,什么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违反制度的坏处是什么!这就是在倡导和引导员工积极向上,去做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要犯不应该犯的低级错误。在众多的制度中,处罚制度仅仅是非常小的部分,美容院在实施“人员管理制度化”的时候,不要只把目光盯在“如何罚人”上面。

我把露莎琳娜所设立的制度分享给大家,请仔细阅读和揣摩,相信你能悟出很多道理。

露莎琳娜制度集锦

露莎琳娜规范制度:

《行政管理制度》、《技术考核制度》、

《营业部统计及报告制度》、《顾客预约责任制》、

《电话接听规范化制度》、《接待首问责任制》、

《薪金制度》、《财务制度》、《货品管理制度》、

《消耗品管理制度》、《分担区卫生责任制》、

《公共区卫生清洁及定时检查制度》、

《商业信息保密制度》、

《仪器使用、保养、维修管理制度》、

《房屋及设备维护及维修制度》、《员工宿舍安全制度》。

露莎琳娜晋升制度:

《美容师级别晋升制度》、《中层干部职位晋升制度》、

《破格晋升制度》、《岗位轮换制度》

露莎琳娜奖励制度:

《年底双薪奖励制度》、《旅游奖励制度》、《带薪休假制度》、

《进修深造奖励制度》、《优秀员工奖励制度(月度)》、

《优秀团队奖励制度(月度、年度)》、《优秀建议奖励制度》

露莎琳娜处罚制度:

《行政违规处罚制度》、《错误行为买单买断制度 ―― 宝贝计划》、《干部失职处罚制度》、《级别下调制度》、《团队罚分制度》。

我在美容院老板的培训课程中,会专门讲到“规范制度”应该如何制定,制定的依据是什么,哪些规范制度在你的美容院里必须立即实施;也会讲到“晋升制度”和“奖励制度”怎样设计会既合理又诱人,既起到很强的激励作用,支出的成本又不会过高过大;还会讲到如何恰当地运用“处罚制度”奖勤罚懒,如何使〖处罚制度〗产生“炉火效应”和“刻痕效应”。

那么,怎样才能保证“人员管理制度化”等“美容院经营管理十一化”能脚踏实地地在美容院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呢,如何才能使美容院管理真正走上企业化管理的轨道呢?

露莎琳娜美容顾问管理有限公司采取了“职业店长驻店”三个月的方法,对店务管理进行通盘整合,手把手地教会每一个细节,反复讲解,强化训练。即:设定目标,提出要求,给出标准,强化训练,最终达成目标!

在引进这个管理系统之前,请先对照以下问题,客观地进行自我检测:

在这21项自检中,你得了几个“是”,几个“否”?

如果你得到了5个“是”,你的美容院已经存在管理危机了;

如果你得到10个“是”,那你就应该考虑:你的美容院如何引进“人员管理制度化”了!

如果你得到的“是”超过了10个,那你美容院引进这套模式已经迫在眉睫了!

第3篇:如何制定管理制度范文

建立健全寄宿制学校管理制度的学习心得

通过近期的培训学习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问题、后勤人员的管理以及以后的制度完善给了很大的帮助。在我校有200多名寄宿学生,学生的安全尤其重要。在排除一系列大的安全隐患(食物中毒、煤气中毒、消防安全)的前提下。

在学校近几年发展规划实施过程中,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一项必须要做而且要认真做好的重要工作,因为它是实施依法治校、提高管理绩效的前提。我校把现代学校制度定义为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而制定的符合学校发展需要的,以鼓励与倡导为主的,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学校管理机制。本着这样的思考,学校近几年开始了在原有制度基础上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梳理、修订、完善、建构的过程是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再认识过程,也是对学校文化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等的再思考过程。怎样的制度才是现代学校最需要的?本着“制度建设促发展”的思想,学校召开教职工座谈会,学生座谈会,职工代表会,讨论了学校需要建立健全哪些制度,需要完善哪些制度?对此,展开了有针对性的讨论和建设。不尽合理的,力求合理;力度不够的加大力度,落实各项制度,补充考核细则……学校逐渐梳理出了《考核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住校生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力求做到了科学,规范,合理,所制定的各类规章制度起到了规范与约束作用。从而尽量减少教师“必须要这么做”“不得不这么做”的心理压力。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大背景,以学校办学品牌与特色打造为根本目的,将教师的注意力引导到为学校建设出力流汗和不断促进专业成长上来。在学校的“软肋”上加上奖励力度,以鼓励更多的老师争优创先;在团队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上加大引导力度,让老师知道可以怎么做以及做得好坏的评价要求。

作为管理者需要时刻思考:在发挥现代学校制度最大作用的过程中如何调动广大教职工自觉遵守各类规章制度的积极性,如何把教职工的注意力引导到以主人翁的姿态为学校建设添砖加瓦上,如何让每位教职工实现高度的文化自觉?作为一个冷静的管理者,千万不能有“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思想,恰恰要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思想准备,更要有“如何让制度真正内化”的不懈思考与实践。用好制度,践行制度,完善制度是管理者重点要思考的问题。

当然,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没有尽头。当管理者在遇到管理问题的时候,不是一味地发牢骚或泄气,而是从如何以更健全的制度或机制建设来规范和提高管理质量,解决管理问题,深化管理,使学校走上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的道路。

第4篇:如何制定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公共管理制度和谐理念和谐行为和谐绩效

和谐社会是一个理想社会,而我国正处于人均GDP1000-3000美元这样一个社会潜在危机风险较大的时期,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种种矛盾相互交织激荡,特别是利益格局的重构使社会处于一个较长时期的动态均衡之中,社会和谐显然面临着挑战。如何使社会的各种不和谐因素不致演变为社会冲突?最关键的是建设一套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来避免社会潜在风险的外在化。如何建设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

第一,以和谐的理念设计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公共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法律法规。所以,一个社会和谐与否,其最主要的体现是社会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即法律法规本身的和谐性。怎样做到法律法规的和谐?最根本的是要突破法律法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样一种传统思维定势,真正站在公共的立场上,以和谐的理念公正地设计作为公共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然而,我国现行的公共管理制度制定过程存在着明显的部门、行业、领域、阶层或利益集团垄断的现象,这导致了一些公共制度不能真正代表公共利益,造成了制度本身的不和谐。譬如,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的制定程序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起草,然后由立法机构或政府批准,故许多法律法规在设定之初就深深地打上了某些部门或利益主体的印记。国土地法中关于土地征用的条款就是典型的社会群体利益失衡的体现。在这一制度中,农民利益受到了严重伤害,近年来已造成了4000多万的失地而穷困的农民,而以极低的价格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商人或地方政府却将数倍于原有土地价格的土地增值利润攫为已有。面对失衡的制度,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为维护土地权益而采取拼斗自杀等过激的抗争表达方式。由此可见,制度设计理念的不和谐埋下了社会不同群体产生矛盾冲突的隐患。

如何以和谐的理念设计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呢?一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者要具有社会角色的超脱性。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人一定要能够代表公共利益,即制度的制定者要超脱于部门、行业、领域、阶层和社会利益群体之外,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设计制度。二是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原点要具有充分的理性。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出发点应当是社会的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阶层、群体、利益集团或一部分人(哪怕这一部分人代表了社会的相当多数)。当然,全体人民也不是指国家中的每一个人,而是指国家中的公民整体,这个整体代表了社会公正、正义的公民意志或公民理性,这种公民理性就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原点的充分理性。三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程序的公正性。即制度的制定应当有一套公正科学的过程和次序。这就是西方国家所说的程序法。我国也应当有程序法。制度设计的理念和原点正义需要制度论证程序的公正加以保证,否则,制度设计的结果可能与设计的初衷大相径庭。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投票悖论已经证明了程序在制度制定过程中的重要性。我国许多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出发点用心良苦,但由于未能遵循公正的程序,结果损害了社会相当部分人群的利益,造成了制度路径依赖的强大后遗症。譬如,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和区域封闭的多元户籍制度剥夺了公民的自由迁徙权,结果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的巨大的浪费和区域之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且如今仍然难以废除这个制度。这不能不说是制度设计程序不公的一个沉痛教训。因为如此一个事关人民基本权利的重大制度,竟然是在没有经过任何法定程序的情况下以政府命令形式颁布的。可以说,这个制度的出发点也是良好的,它是为了控制过度膨胀的人口,维护国家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就目前的公共管理制度而言,类似于户籍管理制度的各种国家、地方性的不和谐制度仍然大量存在。

第二,以和谐的行为实施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社会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主体是公共管理机构,即国家和政府。这表明,国家和政府不是暴力统治的工具,而应当是社会公民意志的体现,是国民授权的结果。因此,基于公民意志的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也该当是一个和谐的过程。但是,我国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行为在许多方面却很难体现这种和谐,官本民末的思想仍然主导着公共管理者的施政行为,从而致使许多制度的执行过程充满着官民对立。这种对立不仅仅表现在各种个案上,如湖南嘉禾折迁事件、广东的孙志刚事件等等。而且表现在普通百姓对政府行为的各种逆反心理。如近几年国企改革中所发生的多起就是例证。各种迹象表明,我国这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行为还不是和谐的,这些不和谐不仅影响了制度的效率,而且从根本上制约了制度的公正性和可行性。

如何以和谐的行为实施公共管理制度呢?一是以和谐的行为动机实施公共管理制度。人的社会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同样也是受动机的驱使。传统的专制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动机是维护自身的政权地位和对人民的统治,所以,它必须基于强权来达到这一目的。因为专制社会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其制度也服务于少数统治阶级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和谐地施行制度显然是不可能的。现代社会应当是一个民主社会,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动机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所以,它必须基于和谐来达到这一目的。因为,民主社会是公民选出公务人员进行社会的自我管理,其制度也是服务于公民自身。正是如此,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者就应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动机来确立和谐的行为方式,而不是依据人民授予的权力去压榨百姓。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官员有一个普遍感受,即随着公民法律制度意识的增强,政府的行政行为难度越来越大,政府的权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譬如,湖南嘉禾的拆迁事件最终就是以地方官员的过错而终结的。对此,我们的学术界和上级党委政府将这种情况归结为公务人员的执政能力不强问题。其实,问题的原因不是执政能力不强,而是执政动机不正确。如果我们的官员抱着为民服务的行为动机,就不会将公民抛向对立面。二是以和谐的行为需要实施公共管理制度。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行为受动机的支配,动机的背后,则是人的需要;同样,受行为动机驱使的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行为也是人的行为需要在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行为之所以要基于公务人员的为人民服务的动机,其原因就是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要,即人们对社会公共品的需要。如果我们把社会公共管理制度的制定看着是社会公共品的生产过程的话,那么,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即政府则是公共品的经销商或送达者,公民就是公共品的消费者。一种高质量的产品生产出来了,如果不能通过优质的服务送到消费者手中,其满足人们欲求的功能同样难以实施。好的公共管理制度如果不能保质保量地满足公民的需要,它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在我国,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行为的走样已是一个常态,所谓政策执行效果的边际递减效应就是如此。究其原因,就是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者缺乏制度执行的需要行为意识,他们总是站在上级或领导者的位置去实施制度行为,而不是站在一个制度供货商或制度产品送达者的位置去满足公民的需求;他们不懂得公民对公共制度的需求就是自己的行为使命。所以,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者应当以和谐的行为需要作为施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以和谐的绩效检验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公共管理制度是否和谐,最终得以制度实施后的绩效加以衡量和检验,和谐的制度必然产生和谐的绩效。当然,绩效的衡量指标有多个方面,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设计。我国是一个物质财富缺乏的社会,人们在衡量人类活动绩效的过程中总是将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放在首要位置。近年来GTP的大小已经成了各级政府追求的最重要的政绩目标,结果GDP增加了,而带来的是经济活动对自然和社会因子的过度消费。在这一过程中,相应的公共管理制度也是随之配合的。譬如,越来越多的“矿难”看起来是一个安全生产和矿业的管理制度问题,但安全和管理的背后却是国家公共管理制度的失衡使然。因为现在从事矿业一线生产的工人基本上是农民工,而农民工的生命价值在我国矿业矿难中的赔偿标准只有国有矿业中正式职工的二十分之一甚至更低。极低的生命赔偿价值使矿业企业只要支付极低的成本就可以渡过矿难,企业主当然就没有积极性和责任心去花费大量的钱财去维护矿井的安全,这是经济人计算成本收益结果的必然选择。类似的情况在许多公共管理制度中都有体现。譬如,我国的公务员违规的惩诫制度,金融领域、公有单位的信贷优先制度,垄断领域的特殊人占有制度等等,它们都无不打上了物质与精神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公有单位与民有单位之间,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之间,公务人员与人民群众之间,城市居民与乡村农民之间等等不和谐的烙印。表面看起来,这些不和谐制度似乎没有影响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增加的绩效,但从深层次观察,特别是站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上看,它们已经透支了未来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潜力,若不对其改革,势必造成重大的社会潜在危机。所以,以和谐的绩效检验公共管理制度已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第5篇:如何制定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财务管理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是体现企业精神风貌的窗口;作为企业基本思想的企业文化影响着它内部的各个元素。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企业推进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文化的范围内,建设财务文化;促进财务管理工作健康快速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原动力。

一、企业文化概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确立的,被企业全体员工普遍认可和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称。众所周知,企业文化是植根于企业全体员工中的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规范、企业作风及企业的宗旨等。如果说各种规章制度、服务守则等是规范员工行为的 “有形准则”,企业文化则作为一种“无形准则”存在于员工的意识中,如同我们社会道德一样约束着员工的精神。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生命力,更是企业赢利的聚宝盆。微软、惠普、华为等优秀公司,都有优秀、独特的企业文化。

二、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环节之中。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

企业的每一项财务活动均是由人发起、操作和管理的,其成效如何也主要取决于人的知识和智慧以及个人的努力程度。企业财务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企业顺利而有效地开展财务活动、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根本保证。

三、企业文化与财务管理的内在联系

1.企业文化是财务管理的基础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核心,也是制定财务管理制度的指导思想。企业文化体现的是一种精神、一个准则、一个方向。财务管理是一项很规范、很细致的工作,它由一系列的财务管理制度来实现;而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依据企业文化为基础的。只有认真研究、确立了正确的企业文化,才能有效、合理地制定各方面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使企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只有宣传惯彻好企业文化,才能有效地保障财务各项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确保企业战略目标按期实现。

企业文化的确立,代表着企业有了自己的经营理念和主导思想,它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如何才能将企业文化正确的惯彻和实施,需要有一整套的措施和办法,企业除了加强必要的宣传教育之外,还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它的惯彻实施,财务管理制度就是企业文化体现的一个重要窗口,它将企业文化从另外一个角度体现出来,如果说企业文化是理论上的东西,那么财务管理就是将它具体到制度化,是每个人都要按照它去遵守和执行的。企业文化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财务管理制度是围绕着企业文化的内涵来制定的,它必须充分体现企业文化及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理念,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的道路不出偏差,否则企业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的经营理念相背离,那就无法体现企业文化的内涵及管理者的意愿,会使企业误入歧途,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很快瓦解。

2.两者相辅相成

企业文化做为财务管理的依托,它与企业的财务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企业文化一旦确立,就意味着企业将要按照这个方向发展,企业文化做为制定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它对如何制定财务管理制度起着决定性作用。财务管理制度是为企业文化服务的,能否正确体现企业文化的内涵,也检验着财务管理制度的政策性与严密性,因此,从两者的关系上看,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3.两者目标一致性

两者的目标都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企业所制定的各项经济效益指标,是需要企业文化与财务管理共同作用才能达到的结果,两者缺一不可。

4.财务管理是企业文化的延续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企业的精髓,是企业灵魂所在。我们研究企业文化与财务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在惯彻落实企业文化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实施财务管理制度。通过财务管理制度这一窗口,体现企业文化;如何能让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充分体现企业文化的精髓,这要看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及落实情况,也就是企业文化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延续。

四、如何发挥企业文化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在不同的企业中,由于其本身不同的特点、经济所有制、管理理念的不同等待,会造成企业间文化的差异。在市场日益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文化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在实际企业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企业文化的发挥。因此,我们要根据企业中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要在实际中结合财务管理工作的特点,以企业文化为指导,用创新思想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使得企业文化在财务管理工作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1.创造文化环境,营造财务创新思想和氛围

在企业文化的塑造过程中,财务管理者要树立自身的信任度和威望,能够在决策时,有足够的说服力和执行力,形成真正的核心领导地位;能在关键决策时刻得到下属和员工的支持和信任。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勇于提出合理建议和意见,树立创新意识;对创新成果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提高创新的积极性,对合理建议和意见要及时反馈,积极采纳,鼓励发动员工开展创造性的工作。适当组织相应活动,提高员工财务管理目标观念和协调合作意识;通过各种方式,集思广益,促进财务工作健康发展。

2.塑造企业的文化精髓,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

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在企业中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发扬企业文化,使得企业文化深入到每一个员工心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通过这种合理宽松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价值热情。在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下,展开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方法,完善运行机制。

3.建立企业财务文化

就财务管理工作而言,大力宣传企业文化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很大的作用,可以提高企业员工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度,从而

达到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可。财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点内容,所以要建立企业自身的财务文化,财务文化的建立可以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便利。在建立企业财务文化时,要根据企业财务的特点进行建立,企业财务文化的建立要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突出财务工作的重点内容,通过财务文化来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实施;财务文化要能体现出市场经济主体的客观要求,能够反映企业在运行中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意义。

财务文化的建设,要依赖各个部门的全力合作和每一个员工的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财务文化要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不断充实内涵以期适应企业的需要,并形成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

在企业文化中,财务文化应该占据重要地位和拥有较大的影响力;在竞争过程中,利用其来促进经济活动,提高经营水平。

4.财务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有效的结合

财务管理制度是一项用来保障企业在经济活动中能正常进行运转的规程和规范,是对企业和员工在财务行为活动中外在的约束,它充分强调硬性管理、刚性制约。建立完善的制度是一个企业正常运行的保障,通过制度来规范生产经营的有序运行。财务管理制度是对企业和员工经济活动的一种制约,是强制性的制约,是刚性的。

企业文化是一种柔性的制约,主要体现在自身的控制上,所以要将财务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有效的、刚柔结合到一起,极大地发挥财务管理制度的效力;财务管理制度在企业文化环境下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完善。

五、结语

企业文化对企业财务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企业中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可以促进财务工作的高效落实等,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向优质的方向发展,企业应该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以企业文化指导下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财务文化,树立全体员工的财务工作和思想体系。以创新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为目标,建立良好的制度和体制,优化财务工作。通过财务文化的建立和完善,提高全体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财务管理观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将知识和能力转换为经济效益,进而推动整个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大军,牛彦秀.管理会计[M],长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

[2]彦淑姬.本科会计教育改革新思路[J].财会月刊.2008,(3).

[3]徐玉.探究企业财务文化,促进财务管理创新[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4).

[4]徐仙玲.浅谈现代企业财务文化建设[J].商业文化,2011(1O)

第6篇:如何制定管理制度范文

 

0 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型企业管理制度被更多人应用,然而,我国企业管理制度管理工作仍缺乏完善性与系统性,在对其的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们的思想观念传统化,另外,由于企业管理制度法制化的特殊性,企业管理制度管理工作就会涉及到很多其它方面的管理内容,如何增强企业管理制度的管理力度,更有效地发挥企业管理制度的应用效果,是我们当前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1 企业管理制度执行力内容及影响因素分析

 

(1)企业管理制度执行力

 

制度执行力,是指各管理层次、各部门、各岗位人员把制度规定落实到具体工作行为中,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实现决策者制定的战略方针、计划和预期目标的能力。有效而到位的制度执行力是企业管理制度趋向更加法制化、人性化与合理化的最重要保障,也是制度得以实施的核心因素。随着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制度执行力已经成为了一门科学,唯有强化企业运行系统程序,将理论与知识应用于实践管理与工程开发,控制管理成本,才能综合运用传统工程的原则与方法,提升企业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开发出高质量的产品。

 

(2)企业管理制度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来讲,当前社会对企业管理制度管理产生的影响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例如:在生产力方面,企业管理制度生产效率无法被提升;在资源利用效率方面,企业管理制度无法被充分的有效利用;在企业法制化管理方面,制度相对落后。只有不断的改进企业管理制度执行力模式,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制度的管理工作,更加谨小慎微的处理企业管理制度中出现的各个问题,这样才能使企业管理制度得以平稳快速的不断向前发展。很多刚刚起步的处于发展初期的软件公司,一般规模较小,他们往往不会十分合理运用管理制度。

 

(3)企业管理制度管理的内容分析

 

针对企业管理制度化管理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是确保工作到位的关键点。企业管理制度化管理的有效开展,需要将制度特征、属性和性质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中在人才管理层面,企业开发的终极目标是为用户服务,所以在产品开发管理中要充分考虑用户对其的需求。其次,是组织机构的管理内容以及工作人员的管理内容,其中,组织机构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完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明确人员分工以及做好信息的上传下达;而工作人员因其是企业管理制度的主体的身份,其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项目工作的实施,负责查找资料和编写管理法制化程序等重要的软件工作。

 

2 企业管理制度的管理措施及应用状况

 

(1)企业管理制度管理的措施分析

 

企业管理制度管理实施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增强企业管理制度的风险管理力度。企业管理制度管理不仅与管理者相关,还与企业各部门、开发人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企业管理制度的管理者不仅需要通过与各部门的深入沟通交流进而了解企业需求,还需要保证管理人员拥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并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第二,有效控制软件的开发成本;第三,建立并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管理体制;第四,不断加强企业管理制度管理团队的水平,增强团队的协作力量。如何加强项目开发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如何更加明确的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分工以及如何有效调动整个部门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工作效率,这些都是管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企业管理制度执行力的应用状况

 

由于企业管理制度执行力具有复杂性与不稳定性,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企业管理制度在社会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从企业管理制度管理应用的情况来看,方便、高效、法制、人性化方向是其能够得到广泛应用的保障。企业管理制度在有效提升实际工作效率的同时,更是通过不断对施行路径进行更新优化,使其能够被不同部门的人接受。与此同时,企业管理制度也被应用到了企业制度法制建设中,它便捷高效的特点帮助提升了企业产品质量,促进了各部门职员沟通交流,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各项工作管理的效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制度已经充分渗透到了企业各部门运行中,并且在其间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是社会和时代不断向前发展要求下的必然产物。提高企业管理制度项目的质量水平与管理效率,运用新方法、新手段,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对企业管理制度进一步进行完善,从而保障其在应用上的有效性。

第7篇:如何制定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 高速公路 财务管理

前言: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被众多的企业所使用,其对于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高速公路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完善其财务管理制度是相关从业人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在高速公路财务管理中的运用,将对高速公路经营目标的顺利完成有重要的作用。

一、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概述

所谓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指各个企业对其内部的投资、融资、经营以及财务等活动的预计状况进行相应的管理和预期,以对其内部进行合理的管控并制定合适的经营管理制度,从而能够更好地管理企业的经营生产状况,完成制定的经营管理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主要是对未来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的经营活动状况进行的预估管理,是把相关计划具体化的一种行为,其能够有效地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益于管理者对企业的全面把控。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具有全面性。所谓的全面性是指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够涉及到该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员工,能够全面地涉及到企业的各个生产经营环节,其预算也能够深度涉及到企业的各领域。第二、其作为一种企业的管理制度,具有机制性的特点。即此种预算是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一种机制性的安排活动。第三、全面预算制度能否顺利实施还需要其具有战略性的特点,其制定需要相关的人员能够具有战略性的严管,以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为基准。第四、该制度的制定需要是一个系统的体系。第五、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具有科学性,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安排的基础之上,需要工作人员在掌握充分准确的资料、运用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第六、在制定该制度的过程中,要具有全局性的眼光,使其具有整体性的特点,需要将所掌握的数据统一进行整理规划,从而制定整体的预算制度。

二、全面预算管理在高速公路中的作用

在高速公路的财务管理当中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其主要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高速公路的财务管理当中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和完善其内部的规划,同时实现其所制定的经营管理目标。因为在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当中,若要实现其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必须完善其内部的工作计划及整体的发展规划,与此同时编制与之相适应的财务预算,保证财务的投入能够符合企业的整体发展。

其次,此项管理制度能够利于企业更好地实施其战略管理。企业的预算管理制度是当今企业的一种重要的战略管理形式,能够支撑整个企业的战略管理,更有助于其他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三,能够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和规范。高速公路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建立相对完善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各项决策、计划都能够科学合理,最终使企业的竞争力有一个更大的提升。

再者,此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在分权管理的情况下将会对权利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约束,同时对于企业内部的控制机制会有一个较好的管控,并有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

最后,该制度的实施需要高速公路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配合才能顺利实施,因此该制度的实施能够有助于企业部门之间信息的流通。

三、高速公路全面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高速公路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当中存在着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部门企业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实践的操作当中,许多单位都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归入到财务部门的工作职责当中,而忽视了其他部门在该制度当中的协调配合作用,进而没有将该制度与高速公路的总体经营管理战略联系在一起,执行的积极性不高,最终使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仅仅流于形式,丧失了其真正制定的意义。

第二,不重视高速公路企业自身的管理特点,从而使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在高速公路的管理当中通常使用的增量及减量预算编制方式,在这样编制的体制之下,预算管理的主观性较大,同时,在该类企业当中,预算的审批以及监管机制都不够健全,因此,极易使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缺乏其实际的意义。

第三,时间的安排极易出现问题,加之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会有很多的突发事件的发生,使之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调整,进而导致整个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的质量下降,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第四,全面预算的执行与相应的考核不协调。在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重视预算的制定而轻视预算执行的情况,同时不够重视对于执行结果有效的考评机制,因此没有能够对员工进行有效制约。

四、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在高速公路财务管理当中的具体应用

高速公路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使其不同于其他的企业,因此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必须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制定合理有效的预算管理方案,在总结以往高速公路全面预算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特总结以下具体应用措施。

首先,要组织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一个系统的制度体系,该制度当中会涉及到单位每一个人员的职责,其不仅仅是单位财务部门的责任,每个部门针对自己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算编制,同时将相关的事情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将实际的执行情况同员工的薪酬福利相连,提高全体员工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掌握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方法。各高速公路管理单位要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实行符合自身行业特征的预算管理体制,对于预算的相关数据要认真测算,建立完整的监管审批机制,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切实做到执行的科学合理。

再次,要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可以通过采取扩大周期等方式保证预算的时间以及执行的质量。要注意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并及时有效的出具解决方案。

最后,要注重对员工的考核,制定相应的考核管理机制,同时在考核的执行过程中相关责任让你要确保其力度,保证制度效果落到实处。

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对高速公路的预算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要使这一制度在高速公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应有的效果,需要相关单位在执行中注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合理编制与认真贯彻执行,切实按照相关要求重视其具体的应用,以期收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欧阳黎晗.全面预算管理在高速公路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0(10):113-114.

[2]简文红,王莉.高速公路财务管理中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应用[J].商业文化.2011(10):71.

[3]白涛.高速公路财务管理中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探讨[J].中国外资.2013(3):78.

第8篇:如何制定管理制度范文

档案是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历史纪录,这些档案记录了过去与现在发生的各种活动、组织机构调整等信息,成为了为未来各项事业发展作出规划或进行各项决策的依据,或成为维护团体或个人合法权益的凭证,所以,档案是一笔宝贵财富。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体系,使各类档案都得到有效保管和利用意义非常重大。但是,在目前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当中,还存在许多不利于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问题,例如: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仅以档案管理业务的需要为导向,而很少兼顾到与管理制度相关的各方利益主体的需要,档案管理理论仍停留在“单位本位”上,而没有顾及档案管理的目的与目标,没有树立起为社会服务的档案管理理念;许多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都没有听取与档案管理制度相关的利益主体的意见与建议。在这种档案管理理念下制定出的管理制度自然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制定的管理制度也由于缺乏外部约束力而使其执行力大打折扣,弱化了档案制度管理的效力。

二、加强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构建档案管理制度体系没有现成模式用来“克隆”,档案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出认真规划。在“向管理要效益”社会发展背景下,档案管理效果的评价标准,已不再以上级部门或上级领导的标准作为依据,而取决于建立的档案管理制度能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制度能否得到贯彻落实。当代的管理潮流是“创新”,档案管理的“创新”首先体现在制度体系建设中的创新。如何实现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创新”呢?笔者认为应做好如下几点:

第一,从开发“管理层”入手。档案产生于各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档案的作用是记载历史事件,为维护相关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提供凭证,所以,档案也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无形资产。当前,部分档案管理单位仍缺乏对档案管理在社会活动与经济活动中重要性的认识,缺乏对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切实举措,这与整个社会发展趋势及行政体制改革形势不相适应。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主要是档案管理部门管理层缺乏重视,所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首先应提高档案管理层的现代管理意识,树立档案管理是服务社会、提高社会效益的理念。

第二,从管理“规范化”切入。“10号令”的出台,为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据。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就是要依据这一法令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档案管理规范。法令强调了档案资料收集的重要性,将档案收集视为档案管理实现规范化的关键环节,没有完善的档案收集管理,档案管理就成了无源之水。所以,对档案收集管理应在档案管理制度体系中作出明确规范,使档案收集管理目标落实到管理部门和具体负责人。

第三,从优化“档案员”队伍抓起。档案管理制度体系要想得到切实落实,档案管理人员作为执行者具有关键性作用,档案管理人员应在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编研和档案利用等环节认真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同时,要精通档案专业知识,提高档案管理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全面提升档案管理水平。要做到这一点,档案管理人员应通过学习掌握新知识、技术、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档案收集管理中,对各类档案资料做到认真查验和及时收集,对发现的档案信息源认真追查,并对收集的档案资料按所属类别进行归类整理。在档案保存管理中,保证档案资源的安全、完整、并为档案使用者提供查阅方便,使档案资源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做到以上几点,才是符合现代档案管理要求的档案员。

第9篇:如何制定管理制度范文

当前社会已在大力提倡法制,企业管理也应是以制度为基础,建立风险管控机制。采购作为企业成本控制的核心部门,也是企业创造利润的重要来源部门,更需要有坚实的管理制度和信息系统为基石,规避过于主观、过于灵活的人为操作带来的弊病和风险。本人从事过东南沿海的两家汽车企业,第一家是中外合资的乘用车企业,采用的是日资企业的精益生产模型,采购业务管理非常规范和精细。当前服务的是一家自主品牌客车企业,属于商用车板块,这家企业采购管理在10年前还属于粗放型,在经过10多年的持续改进后,逐步建立起一套优秀的采购管理制度架构,有树干,也有枝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闭环管理机制。从供应商准入到退出,从招标到合同签订,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1采购制度化

本文重点介绍当前雇主的已然成熟的采购两大制度,分别是供应商制度和价格制度,这两方面是所有零件最重要的供应链因素:

1.1《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此制度制定了严谨的准入和淘汰规则。1.1.1为什么要选择新供应商。必须要有需求管理思维,比如原供应商产品质量出现了重大问题,售后抱怨非常严重,短期无法得到改善;或者是原供应商产品满足不了新车型的功能要求等,从而避免因为个人因素随意更换供应商。1.1.2如何选择新供应商。不允许采购工程师私自决定供应商,需要经过招标等公平、公开方式进行评估和选择,当然,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仅考虑价格因素,还要综合考虑质量、技术、交付、售后等供应链多方面因素,要有一套全方位的评分规则,最终通过决策机构进行决策(比如采购决策小组、外包会议等)。1.1.3如何认证新供应商。供应商资质的审查是非常严格,需要通过一套严密的评价办法进行评估,也就是供应商认证工作。此项工作不应该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决定,而应该是多个部门依据规则共同审核。1.1.4如何验证新供应商产品。汽车安全非常重要,不允许随意更换零部件供应商,如果确有必要更换,不仅要经过实验室的测试,还需要经过售后耐久验证。为降低风险,允许先试装1套,再进行批量验证,并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法规。1.1.5供应商如何日常管理。要使企业零部件品质持续进步,并具备价格竞争力,日常必须对其供应商进行有效管理,包括工程监察、绩效考评等。要学会采用四象限原则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包括区分战略供应商、瓶颈供应商、一般供应商、杠杆供应商,并匹配相应的采购策略。1.1.6供应商退出。若供应商已经无法与企业共同进步,必将面临淘汰退出,但为了控制退出后的售后配件供应的风险,务必保留相对合理的履约保证金在企业,直至产品周期结束。

1.2价格管理制度。

成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为了有效控制企业成本,提高利润,降低违规风险,需要制定严谨的决策机制。1.2.1如何让获得的价格合理。应建立《采购物资招标管理制度》,让招标作为企业决定价格的主要手段,至少要适用到杠杆物料上,保证绝大部分产品的价格是符合市场行情,并具备竞争力。1.2.2如何提高定价效率。为了降低价格管理难度,提高效率,针对大量标准化的零件产品,要分析出合理的价格模型,要建立《采购物资定价规则管理制度》,让价格管理做到有章可循,也是为前期招标和后期同类产品定价奠定基础,避免供应商利用零件设计变更的机会,变相涨价,损害公司利益。通过上述两大方面制度,很大程度上已经稳固了采购运营的核心业务,并朝着规范的道路行进。

2采购信息化

采购制度是对采购行为的约束,但光有规则还是不够的,在具体执行层面,如果还是延续传统的纸质审批,难免存在不透明、难追溯的风险,从而迫切地需要实现采购流程的信息化,建立起一整套全程可视、可查、可溯的采购系统。在目前所服务的公司,我和我的团队,从零开始,搭建起一整套与制度匹配、高效的信息系统,本文重点介绍三个模块:2.1采用国产EKP办公系统,实现全生命周期的供应商管理和价格管理,包括供应商推荐流程、潜在供应商认证流程、招标流程、供应商试装流程、供应商选择结果应用流程、份额调整流程、新品定价审批流程、价格调整审批流程等。2.2采用德国SAP系统与EKP系统交互,实现采购订单的审批和,便于供应商可以随时随地在EKP门户查看订单需求,为了更加便捷,还可以与手机进行交互。通过健全的制度、系统化的电子流程,做到事前管控,也为采购风险筑起了一道道防火墙,避免过多人为操作带来的廉洁问题发生,但是再好的制度也会有瑕疵,再好的流程也会有失误,所以在”防”的基础上,还要配套相应的监督机制。在当前企业,我们设置了专门的监督岗位,制定了稽查制度,每年展开采购大检查,对近年的所有采购业务和流程进行全面盘查,及时纠正错误,对故意犯错进行处罚,对主动发现别人错误进行奖励,做到有奖有惩,奖罚分明。2.3采用“简道云”项目管理软件(阿里巴巴集团下属企业开发),针对一些非审批类的采购项目进行信息化管理,避免遗漏和计划性的缺失等问题发现。当然,再优秀的制度和系统都应该是以人为本的,要做到采购真正零风险,光靠制度和系统是不够的,企业管理者更需要从人性出发,制定采购激励机制,实现真正意义的高薪养廉,建设一支过硬的、优秀的采购团队,将更好的管理思想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刘宝红.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