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最新应急管理知识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理念引导,提高事故主动预防意识
安全事故的发生,源于员工安全意识的淡薄,源于员工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的缺失。健力源领导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工作中积极倡导“人人讲安全、人人保安全”的工作理念,将安全管理的落脚点放在班组,员工入职的第一课就是安全培训,上岗之前都要签订《安全责任书》,每一位员工都是事故防范的终端。为了给员工宣贯安全生产理念,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健力源利用内刊《健行天下》、OA办公平台、现场看板等媒介,通过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歌咏文艺演出等活动形式,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做到寓教于乐,使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帮助员工实现了“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
组织保障,搭建全集团安全防护网
健力源建立了从集团到餐厅的安全管理组织架构,每个单位的第一负责人都是安全第一责任人,都必须与公司签订《管理岗位安全责任书》,每个单位都有安全管理员,大型餐厅还在每个班组设置了兼职的安全员,各级安全责任人都有非常明确的岗位职责。经理和安全员必须负责班前、班中、班后及节假日的安全检查和问题纠正,每次安全检查的结果必须在对应的关键安全点记录本上登记,形成可追溯的记录。公司的三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已经覆盖到公司部门、餐厅的各个安全生产关键点。在每个安全生产关键点,都悬挂了图文并茂的宣传看板或警示牌,时刻提醒员工注意安全和怎样保证安全。
安全培训,重点岗位实施带证上岗
意识是先导,技能是保证,加强员工安全技能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健力源一方面大力进行覆盖全员的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事故应变能力和安全技能,让每个员工都具备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积极聘请外部专家前来授课,或安排员工外出培训,学习安全管理知识和最新的安全保护手段,从技术层面持续提高公司整体安全专业技能和安全保障能力。为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健力源对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实行带证上岗操作制度,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配发上岗证,带证上岗,对于无上岗证人员,禁止进行相关作业,发现后一律给予严厉处罚。
完善制度,严抓一线餐厅安全管理
安全重在管理,管理重在现场,现场重在落实。健力源首先从完善制度入手,先后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安全应急预案》等20余项制度,建立了50余个《安全操作规程》,并且将制度、规程上墙,实行操作规程图片化,便于操作人员理解和掌握。其次,总部检查人员每月都深入到各餐厅一线,坚持“严”字当头,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现日常违章人员,在对其进行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利用曝光、经济重罚等措施,增强本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自觉性。同时,健力源加大对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考核力度,形成一级管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岗位责任制,并对各级管理人员实行考核连带制度,从而增强各级管理人员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技术保障,消除一线安全生产隐患
再好的制度,再好的人员素质,如果没有优良的设施作保证,也是枉然。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健力源不惜花费重金,为各区域配备了具备国际先进水准的“燃气泄漏探测仪”,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隐患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安全生产操作上,健力源鼓励员工挖掘智慧,不断创新,公司设备维修人员先后自主设计了燃气报警器、切菜机安全防护网等安全保护装置,对和面机、压面机等设备进行了改造,消除了机械操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在全公司范围内大力推广,将优秀的经验和做法覆盖到健力源的每一个餐厅。其中,切菜机安全防护网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关键词】电力;基建工程;安全;管理
1 前言
近年来,由于许多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而引起了很多用电方面的事故,使国家和个人财产遭到了损失。因此,国家和建设者应该加强对电力基建的安全监控和管理。加强对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不仅可以保证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还可以保证使用人员的人生安全,保证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也保障了国家的财产安全。
2 电力基建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无论在什么时候,建设者都应该把电力基建工程的安全管理放在首位。电力基建不仅与施工人员的安全有关,更是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用电安全。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有一点疏忽或是其他原因,在后来的用电过程中发生了安全事故,这对于整个家庭来说都意味着极大的伤害,有时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其后代的生活。如果引发了死伤事故,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会有极大的不良影响,会引起社会惶恐。政府一直号召安全生产,一直把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视为民生大事,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 电力基建安全管理的特点
3.1 投资大,危险性大
随着用电量的快速增长,为了确保电力设施的安全性与质量问题,国家对于电力基建的投资也不断加大,同时也不断使用投入新的改造技术。但是现在的用电情况仍然很紧张,虽然政府的投资大,也不够用于生产;再加上电力基建需要新建和改造的地区很多,施工人员不得不压缩工期,但是却又没有学会新的施工技术,这样只会加大工程的安全风险。
3.2 监理的安全风险管理
虽然很多电力施工单位雇用了监理人员,但是这些监理人员并没有具备相应的安全素质,,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也缺少相应的控制手段,电力企业没有制定完备的监理安全要求,因此,监理人员在工作中也只是做检查汇报和书面记录,并没有更加直接有效的监控措施。还有一些电力单位在出现问题时只是一味的推卸责任,只要发生了安全事故,就把责任推到监理身上,无限扩大监理的责任,而在施工前期,这些单位也并没有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导致监理也无法好好完成其工作任务。电力单位应该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在遇到问题时首先应该着力解决问题,而不是推卸责任。
3.3 安全法规对于监理的责任不明确
国家的相关法律中已经明确规定了施工过程中各方对于安全的责任,监理在生产过程中所做的违法行为也要负相应的责任。电力单位在施工之前就应该对于监理的职责做出明确规定,给监理人员一定的职权,要求监理人员对于该有的审查、检测毫不含糊,遇到了施工安全问题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并向电力单位报告,对于该停工检查的部分一定要严格按照程序检查。很多电力单位往往是在事故发生之后才意识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关于安置设施、畅通安全网络方面,都是较容易在施工时被忽视的。因此,在追究事故责任的时候,要从预防和改正两方面做好管理工作,建立安全的管理模式,实施科学管理。
4 电力基建安全管理的改进措施
4.1 要做好施工的安全教育培训
电力单位在施工之前应该对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做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对于安全生产的认识。电力单位要制定具体的培训时间和培训任务,在培训结束之后实行安全教育考试,给通过考试的人员发上岗证,只有持有上岗证的工作人员才能上岗,确保施工的安全。安全教育包括三级安全教育、定期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专业教育、特殊情况的
安全教育和经常性安全教育。要选取专职安全员,监控和确保施工安全体系的正常运行,对他们的安全教育主要包括安全法规和政策、成功的安全管理案例、最新的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理念,使他们充分了解安全管理的知识,并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号召更多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就是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忧患意识,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在不同的施工阶段要制定不同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时刻注意安全问题,加大安全监管力度,确保电力基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4.2 要培养工作人员的危险辨识能力
在电力施工中经常出现一些施工安全问题,其主要原因便是施工人员对于危险的辨识能力不够。要想加强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危险辨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在施工时,首先要保证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在进行每一项施工工序前都应该分析潜在的危险源;其次,要对施工设备做定期的检查,确保设备的顺利使用;再次,监理人员要认真负责,一旦发现危险源,就及时采取改正措施。在每项工程完成之后,要召集所有工作人员对施工中遇到的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对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讨论解决措施,确保下一项工程的安全进行。
4.3 要制定现场应急措施
在施工现场,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情况,电力单位在施工之前应该充分考虑到会出现的问题,并制定好应急方案,在出现为后及时的进行补救,尽量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应急方案一定要提前让每一位施工人员都了解,并编制成文件,贴在施工场所较为显眼的地方,应急措施的内容一定要简单明了、格式规范、通俗易懂。同时,在施工现场要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准备齐全的应急设备,确保应急措施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如果存在突出的问题,就一定要限期整改,确保其消除安全隐患。
4.4 要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与检查
安全问题不仅仅存在人为因素,还有可能是生产设备的故障引起的。由于部分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不长,还有一些机器的操作较复杂,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少有不慎,便会引起不堪设想的后果。近些年来发生的事故主要原因便是机器的质量不好,在检查时又没有进行严格的把关,对于机器设备出现的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不够具体等。对于大型的机器,一定要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确保安全第一,消除一切安全隐患。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严格按照操作使用规程操作,保证安全使用;第二,对于机器的操作人员要进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会使用和处理机器出现的问题;第三,要定期对机器进行保养和修理;第四,要对机器的保养和修理进行记录,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解决措施,确保机器的良好运行。
5 小结
电力基建工程是一项很复杂、技术性很强的工程,要想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施工人员就必须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责任心,监理人员在施工中一定要加强监管,严格按照施工程序与施工要求进行指导和监督。电力单位要强化自身的规范管理,遇到问题时及时解决,并防患于未然,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电力单位不仅要对施工人员负责,更要对使用者负责,确保电力基建工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卞留根.强化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条件审查推进基建工程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J].广东科技,2011(20).
[2]朱芳谋.关于电网基建工程现场安全管理的几点考虑[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6).
儿科护士长个人述职报告(一)
尊敬的领导、同事们你们好:
201xx年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室主任以及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做到严以律己、奋力进取,积极响应院及护理部对各项工作要求,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努力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圆满的完成了组织交待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了更好地做好明年的护理工作,我按照护士长工作职责,作如下述职报告,敬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理念.
一 、严抓核心制度的落实,确保护理安全
核心制度是保证护理安全的最重要的保障,尤其在人手少工作繁忙的时期,更要加强核心制度的掌握及执行。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确保抢救设备的完好,抢救药物无过期。坚持执行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大查对2次,并有日查、周查的记录,保证用药的准确性。护理安全教育与管理仍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检查中及时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通过检查,提高了各护理环节的工作质量及每位护士的质量控制能力。
二、完善各项工作,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合理排班,培养护理人员的全面素质,使她们都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基础护理技能,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发挥了积极作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患儿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护士长每天深入病房,检查指导护理工作,了解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不足,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
三、坚持经常不断的业务知识学习,严格进行“三基”培训
按要求进行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不间断学习,强化素质,提高业务能力。适时抓好科室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手把手地对新进科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做好传、帮、带工作。虽然护理工作很忙,还是能按时组织业务学习及培训。
四、以身作则,恪尽职守,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
在工作当中,我时刻按照护士长职责,严以律己,勤恳做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要求护士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护士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6月初带领科室护理骨干到上级医院学习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护理管理知识 ,制定出了新生儿护士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措施以及各级护士的分层培训计划和措施。
五、12月医院任命我为五官科护士长,负责五官科的筹建工作,暂时在护理部工作。与护理部主任共同完成了五官科病区的初步规划和病床的申请;协助护理部完成了儿科新生儿室工作制度的制定和新生儿室各种应急预案的制定以及全院职工的年终考核登记、上报等工作。
成绩的取得,来源于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科室同志们的不懈努力,我决心明年在新的工作当中继续保持和发扬。同时也应该看到:成绩面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在实际工作当中,还存在管理不到位现象,如健康宣教和沟通方面,这是我们今后该加强的地方。
2、工作中大多只是简单的执行任务和做好常规性的工作,创新精神和争先意识不够。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人员培训,熟练专业技能。
2、进一步加大科室管理力度,抓好基础护理、健康宣教、护患沟通等全面工作。
3、五官科对于我是一个全新的科室,自己知识有限,需要进一步学习,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与科室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开展护理延伸服务。希望在科室医护人员协助下将科室的护理工作做好。
述职人:
20xx年xx月xx日
儿科护士长个人述职报告(二)
首先,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感谢领导对我工作的支持与肯定,希望各位会因为我的报告而有一个好心情。
在很多人眼里,护理工作是一项很低级很被动的工作,但是我从小就向往做一名白衣天使,每天穿梭于病房之间,做一名守护者。所以在每一个上班的早晨,我都会给自己一个微笑,我是天使,我用自己的行动改变着人们对护理工作的看法,诠释着白衣天使的真正意义,其实护理也是一门艺术,心与心沟通的艺术,我相信付出了就会有回报。
在工作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院长,不管任何情况下,都会微笑着面对患者,百问不烦地耐心解释,只要患者需要,病情需要,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时间和节假日的概念,其实每个患者都是弱势群体,在他需要时,我们哪怕是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微笑,对他们也许就是春天,在门诊我经常碰到不知所措的人,我总是不等他们询问,而是主动问他们有什么需求,是否需要帮助。把他们领到要找的科室,或是耐心地解答他们的问题,我不认为这是多此一举,我们付出的只是自己的一份热情,而收获的是患者对我们的信任。
工作中总会有许多不如意,摆正一种心态是最重要的,我曾经有过做患者的经历,所有的痛苦让我更珍惜自己的健康,珍惜自己的工作,尊重所有病痛的人,没有什么比拥有健康的身体更重要的,生活中的不如意,工作中的不顺心,我就会想,我比那些病痛的人幸福多了,没有人应该吝啬自己的快乐。
我记得一句话说:微笑对于女人是一种最好的美容,对于男人是一种最好的武器,其实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就会对你笑,我们的患者也是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也会微笑地回报你,这是不用投资的美容方式,却会让我们受益非浅,同意我观点的,请微笑一次。
我认为护理工作不单单是一种治疗与被治疗的关系,倡导正确的生活方式,科学的饮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途径,健康教育是我们护理将要承担的一项重任,每次有了新的病种,我们都会及时组织学习,及时为患者量身定做一份健康指导,让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对他周围的人也是一种好的影响,没有病的可以预防,有病的患者可以及时就医,在工休座谈会中,我们也总是积极地把常见病的简单诊断告知患者及家属,以便有疾病的人及时就医,这样让我们的业务水平不断地提高,也扩大了我们的社会影响力。
在病室中,根据我们科的特点,我制定了一份入院患者温馨提示,上面包括了患者想要了解的住院环境、就餐、医护介绍,总之患者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是患者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我们科的护士比较少,工作量有时也很大,经常要24小时连班,第二天还要加班,但是大家都没有怨言。在工作中,我总是去发现她们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工作中出现的疏忽和缺陷,我及时发现和纠正,让她们自己去努力改正工作中的不足,而不是居高临下地给予指责,这样是既维护了她们的自尊心,也克服了工作中的各种毛病和缺陷,让她们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对于护理工作我也只是在摸索中寻求经验,还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及时的为我更正自己身上的缺点找出不足,把护理工作干得更好。
述职人:
20xx年xx月xx日
儿科护士长个人述职报告(三)
作为一名儿科护士长,我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用发展观指导工作,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努力在管理与服务上下功夫、加强安全护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为病儿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定期与不定期护理质量检查,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一年来工作得到病人的肯定与好评,现将2012年工作护士长工作总结:
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为病儿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
1、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时要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内外护理差错为实例组织讨论学习借鉴,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差错因素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常鸣。
3.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制,合理搭配老、中、青值班人员,同时组织护士认真学习新颁布的gt;及gt;的相关条款,以强化护士良好的职业认同感,责任心和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
4、加强重点病儿的管理,如危重患儿,把危重患儿做为科晨会及交接班时讨论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做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6、对重点员工的管理,如实习护士、轮转护士及新入科护士等,对她们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抗风险意识及能力,使学生明确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或监督下才能对病人实施护理。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护师资格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
7、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重视现阶段护理文书存在问题,规范护理文件记录,认真执行护理记录中“十字原则,即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避免不规范的书写,如漏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与医生记录不统一等,既要体现综合护理问题记录,又要体现专科症状的特殊性,使护理文件标准化和规范化。
9、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二、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
1、办公班护士真诚接待新入院病儿,把病儿送到床前,主动向病儿家属做入院宣教及健康教育。
3、要求责任护士每天与患儿家属沟通,包括健康教育、了解病儿的病情转归、生活需求、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等,护患沟通能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是做好一切护理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4、认真执行临床处置前后的告知程序,尊重患儿家属的知情权,解除患儿家属的顾虑。
5、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发放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服务质量高的护士给予表扬鼓励,对服务质量差的护士给予批评教育。
三、定期与不定期护理质量检查,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充分发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作用,每周进行质量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2、每月对质控小组、医学教。育网护士长质量检查、护理部质量检查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四、严格落实三基三严培训计划,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1、对各级护理人员按三基三严培训计划进行培训,每月组织理论考试和技术操作考核
2、护理查房时提问护士,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专科理论知识、院内感染知识等。
3、利用科晨会提问医院护理核心制度,使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并认真落实。
五、其他
1.配合医院的整体工作,认真完成各项指令性工作任务。
2.配合信息中心做好护士站网络启运前后培训及协调工作。
今后,我们将力争迈上一个新台阶,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树个人形象,树科室形象,树医院品牌,从自身做起,高标准、严要求,树立“院兴我荣,院衰我耻”思想,转变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我们坚信,有各级领导大力支持,有医院、护理部正确领导,更有全科护理人员齐心协力,我们一定完成各项工作,使患儿及家长真正放心满意。
述职人:
灾难救援工作侧重于院外救护与管理,灾难医学救援不仅仅强调医学救治,更多与组织管理、运行和指挥协调等工作有关。灾难医学管理人才是建立在科学人才培养平台上针对灾难医学学科进行综合培养的,能够对灾难医学的学科建设、基本理论、灾难医学资源准备、控制、评估和改进等理论结合实践,通过管理活动指导灾难医学活动相关的人员,使医学资源在灾难中发挥最高的效率及最好的效果,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灾难对人类健康的损害。
1.1培养目的
灾难医学管理人才培养目的是“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科学地建立灾难医学学科体系,通过研究灾难医学中所需的医学资源准备、调配、应急等实现对灾难的合理、科学应对,减少灾难对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危害,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灾难医学管理人才需围绕着三个核心要素进行培养,即灾难医学需求、灾难医学资源及其资源利用管理,分别对灾难医疗救治、疾病控制、心理卫生服务和康复医疗四个方面的医学技术实施,及其药品、血液、医学装备、后勤、信息和行政六个方面的医疗技术实施保障给予研究,并促使其能够将灾难医学管理学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结合和深化,产生出诸如灾难医学信息学、灾难医学流行病学等灾难医学的衍生学科。
1.2培养对象
灾难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灾难医学管理人才培养的对象也应具有社会化的倾向。具体而言,灾难是由其累及的社区及其与灾难医学资源利用相关联的社会空间构成,灾难医学管理人才的培养对象就不应当是仅仅具有医学资源的调配能力,还应当在跨文化的人才和非医学性的能够利用和管理社会资源的对象中寻找,例如了解或熟知区域性地理气候特征、地区民俗文化的人员。与灾难医学相关的社会资源随着灾难范围而变化,高度重视这一点,相关人才的培养才能满足灾难医学的需求,满足一系列社会资源组成的灾难医学救援体系,因而人才培养的对象需涉及应急储备物资管理,常规物资储备管理、医疗救援应急物资管理、灾难早期医疗救援物资管理、救治标识物资管理、灾难中后期医疗救援物资管理等方面。
1.3培养模式
灾难医学管理人才的培养首先是明确灾难医学管理的内涵和明确培养灾难医学管理人才的目的,其次是建立灾难医学管理的知识体系:
(1)灾难发生和发展过程与医学需求之间的关系;
(2)灾难医学需求的空间范围及其特征;
(3)灾难医学资源所处的社会空间及其资源调度;
(4)社会学空间中的灾难医学资源的特性和配置问题;
(5)灾难医学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6)灾难不同阶段的管理范畴与内容;
(7)随着健康受到灾难累及人员的移动和生物学灾害因子的扩展而扩大的条件下的相关需求及其相关资源(医学资源、社会资源等)的合理配置等。再次,灾难医学实践性强,可通过模拟并结合真实案例的手段开展培训。模拟应当想方设法做到准确、合理、科学,其模拟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灾难发生前,为灾难医学管理预案制定和灾难医学资源准备;
(2)灾难发生后,灾难医学管理预案启动、实施效力及其评价,补充性适宜方案的制定及其实施,对医学资源利用的综合评估等。同时在案例学习方面可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或存在的不足,例如2013年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处置工作体现了对灾难准备实施全面的管理所带来的益处,2014年江苏昆山“8•2”特大爆炸事故紧急救援中存在的问题等等。现代管理学认为,人们获得管理经验的最好方法是通过实际的团队项目操作而非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因此,灾难医学管理人才的培养可以采用“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即按照“问题-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过程,通过采用桌面推演、情景模拟、指挥部模拟演练等多种实战特征明显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通过参与获得较强的行动能力,该方法并不是忽视知识、忽视理论,而是将传授知识与提高能力,特别是提高行动能力结合起来,使人才培养能够在做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做事提高行为能力。
1.4培养考核
协调是灾难医学管理的本质,科学决策、快速反应、灵活机动是对灾难医学管理的基本要求。因此对灾难医学管理人才的考核应当依托灾难管理的本质与基本要求,以寻求灾难医学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为导向,考核其管理手段与措施是否能够满足灾难社区医学需求。灾难医学管理的主体是人,对象则包括人和物、空间与时间、个体与群体等,考核是观察灾难医学管理的主体人对其所管理对象的协调能力。灾难医学管理人才尽管大多数时间内缺乏实际的应用实践,但随着灾难医学的发展,人才的知识储备应当与时俱进,应当注意调整专业知识、学习和掌握最新的信息化手段、尽可能武装最新的科技设备等,同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考核使人的主体作用向前延伸。灾难医学管理人才的培养是为解决如何充分利用灾难状态中的医学资源问题,考核可将其分为7个环节,依次为:灾难医学人才需求分析、灾难医学人才资源分析、灾难医学人才管理组织建立、灾难医学管理人才方案制定、灾难医学管理人才方案实施、灾难医学管理人才评估和灾难医学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改进。以上环节以灾难医学需求满足度和灾难医学资源利用率为尺度对灾难医学管理人才培养活动给予评估和改进,是对灾难医学相关活动进行综合评估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形成了灾难医学管理人才培养的闭合环。考核时,应采用现实中的方针、准则及标准,例如选择个人真实的工作岗位,现实中承担的工作职责,现实中的工作条例,考核中的流程与预案也是真正的灾难管理工作流程与预案,通过场景模拟考核,使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实际状态下的灾难医学管理需求,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从而在真实的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灾难。
1.5培养管理近年来,我国对灾难医学日益重视,但在管理方面依然非常欠缺。建立人才队伍固然重要,但实现在培养人才队伍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管理却是一个较新的课题,需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避免人才培养的科目重复、知识结构雷同、人才效能无法最大程度的发挥与人才的流失,例如初期培养时管理知识局限在单一或很少的学科领域,进行下一阶段培养时,知识结构仍然重复没有得到更新,使得难以在实际的灾难到来时发挥作用。为了克服以上缺点,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建立专门化的灾难医学管理人才培养系统、可用的注册制度、大型的人才数据库等,通过一系列专业的人才管理途径与机制,强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管理,做到有的放矢,知识结构不断巩固、翻新、强化,又避免人才资源的无法流通,保证人才的合理调剂与配伍,在统一的框架内实行人才资源的磨合和配伍,实现人才培养的效能最大化,确保灾难应对的过程中实现灾难医学技术资源管理及灾难医学技术保障资源管理的双优化,确保合理利用灾难医学资源满足灾难医学需求。
2小结
[关键词]电力公司;政工工作;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312-01
1 政工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对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
对于供电企业来讲,很多企业通常只对自身的生产效益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从而盲目的把经济效益作为自身发展的唯一目的。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出现的情况就是把生产放在第一位,他们完全错误的觉得政工管理工作,并不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起到促进作用,也不能够使得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得到解决。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职工的思想也会随之出现偏差,加之社会风气的影响,最终很容易造成他们形成唯利是图的思想,从而对员工的团结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得政工工作无法有效实施,不仅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不到提高,而且还对企业的正常运作产生制约。
1.2 缺乏企业政工管理的专业人才
目前很多电力企业中从事政工管理的工作人员都不具备专业的政工管理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专职的电力政工人员非常少。部分电力政工管理的管理者虽然有自己总结出的一套相对完整的管理经验,但是由于缺乏对电力行业的深入了解,管理工作中的针对性不足,容易将电力行业的生产实践与政工工作的管理活动割裂开来,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在法制制度不断完善的当今时代,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凸现出来,处理电力企业的工作就需要具备极强的专业能力,这些工作不是一般的管理者能够轻易胜任的。同时,由于政工人员的比重非常低,上级领导的指示工作往往不能及时有效地完成,花费时间多、效果差。电力企业在招聘工作人员时,也没有对员工的文化素质提出具体的要求,企业也没有为政工人员开展后续的政工工作培训课程。在工作过程中,政工人员对自我定位不足,没有对自己的业务水平进行综合提升,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使得政工思想教育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展。
1.3 工作机制不健全
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日益提升,人们也更加深刻的明白,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垄断的生产模式不但造成了生产规模经济效应,而且还使得生产效率严重下降。 从而切实的提升政工工作机制,也逐渐成为了促使政工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所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政治思想管理得到有效执行。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电力企业或多或少都针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但是,总的来讲,还是存在诸多问题的,比如政工工作人员对电力企业的工作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 所以,必须要针对这些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 同时,在监督管理这一方面,电力企业也没有做到位,这时候,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开展就迫切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监督管理制度来保证。
2 电力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应对策略
2.1 加强对电力企业政工工作的重视
政工工作的顺利与流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政工工作的重视程度。首先,电力企业的高层领导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对国家和人民负责;其次,电力企业政工人员的政治立场必须坚定,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践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扎实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保证政工管理工作与国家经济发展的主流思想相一致,注重政工管理工作企业员工思想工作开展的重要作用,以增强企业凝聚力,扩大企业经济效益。只有企业的领导阶层从根本上加强了对政工工作的重视,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才能够为政工工作者提供明确的思想指导,促进工作的开展。
2.2 要大力建设政工人才队伍
政工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掌握丰富的企业管理知识才能积极有效地推进思想工作的开展。政工人才素质直接对企业政工工作的展开效果产生影响,因此电力企业要加强对电力政工人才队伍的建设,使电力企业政工人员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实质的提升。为培养更为优秀的电力企业政工人才队伍,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审核机制来保证人才建设的成果,如经常进行定期业务能力考核和相应的竞争上岗制度,在考核合格后,才能聘用为正式的工作人员,上岗工作。对没有通过考核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其进行技能培训,运用多种方法促使电力企业政工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培养电力政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举办座谈会、演讲比赛等,建立相应的考察评审制度,能够有效激励政工人员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如果政工人员的管理知识水平差距较大,还可以通过一对一的小组学习方式,将能力较高的与能力较低的人员分为一组,进行辅导与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个体的差异性,政工人员的年龄、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都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多媒体教学来辅助教育工作的开展。针对不同领域的政工人员,要有不同的培养侧重点。
2.3 对政工工作机制进行不断的创新
完善的政工工作机制是做好政工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确保政工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因此,结合实际情况对政工工作机制进行不断创新与完善尤为重要。首先,要构建相对完善的政工工作机制。在实际工作中,要紧密结合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与国家电力行业的各个最新态势,基于灵活、开放、创新的原则,对电力企业的政工管理工作方式进行完善与革新,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更好地对电力企业员工进行约束。其次,不断提高电力系统政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都能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具备高尚的思想政治品质,更好地从事并开展政工工作。而要想做到此点则必须要做好电力系统政工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政工工作人员对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最后,要制定完善的政工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工工作的良好开展是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必要保证。现如今的电力政工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电力政工工作的开展,需要企业加以重视。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推动政工工作的有效开展,为电力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兴国.电力企业政工工作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05:131.
[2] 葛家梅.电力政工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29-31.
[3] 韩建刚.新形势下电力政工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展望,2015,19:103.
一、财务管理专业教师胜任能力要求
(一)不断提升自我 由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接受相关知识最为直接和最重要的方式,而且经济全球化导致财务管理知识的更新非常快,所以该专业的老师应持续关注该专业的变化,注意国内外相关新动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向学生传达最新最有用的财务管理知识和方法。除了理论方面的更新以外,该专业的老师还要在实践方面不断督促自己,尝试财务管理工作,向学生传授实际案例,同时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利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活动,帮助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索各种方式以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二)担任校企之间的沟通桥梁 由于财务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几乎没有企业愿意让该专业的学生到企业实习相关财务管理工作,即便是接受该专业的学生,也是让其做一些与会计相关的边缘性工作,根本不会涉及到财务管理,这是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可通过“多维化、实践型”财务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来解决,该专业的老师当中一部分是“走出去”的专职教师,这部分老师能够通过在企事业单位或者金融公司工作的同时,加强公司与学校之间的联系,让公司愿意接受一部分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跟着公司特定的财务管理人员实习;或者在该专业师资队伍中从企业“引进来”部分老师,对这部分引进的老师,学校要积极与其联系,让他们充当校企桥梁的作用,增加校企之间的长期信任合作,为学生实习奠定基础。
(三)积极参与课程优化建设 应用型大学的财务管理专业偏向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校期间一般要接受相关实践训练。老师由于直接与学生接触,且直接与社会接触,所以最清楚学生缺乏什么,社会需要什么,自己能帮助学生的又有哪些。因此,应让老师参与到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安排当中去,且学校要改变以往要求老师听从教务处安排、而教务处又只是严格按照国家要求或其他院校课程进行安排的行为,避免学生所学既不能弥补自身不足也不能适应当地企业需要。财务管理专业偏向于实践,所以该专业的老师应当尽可能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编写适应当地情况和学生需要的实践教材,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应用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一)招聘环节 由于学校对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教师招聘不够严格。对于专职教师的招聘,经过多年经验的积累,每所应用型大学基本都有一套自己的招聘标准,如学历、能力、综合素质要求等,但对标准的执行却并不严格,导致一些学历相同但能力和综合素质突出的老师没有机会进入大学。此外,很多大学都存在本校保护主义,即本校毕业的学生如果表现突出可以优先留校,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上的“近亲繁殖”,更严重的是,在面对各种奖励或者职称评审时也存在一些照顾现象,这必然造成老师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本专业的发展。对于兼职教师,很多应用型大学至今并没有将其考虑到本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当中,即便真的招收一些兼职教师也只是为了应急、节约成本或者是为了“面子工程”而为,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兼职教师的作用,所以在进行兼职教师招聘时,招聘标准和招聘流程不严格甚至盲目,正是由于这种把关不严而导致一些根本不具备当老师的人员进入校园,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相反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甚至扰乱教师队伍。
(二)继续教育环节 对于专职教师而言,学校将教师招聘到学校以后往往就安排其直接上岗,为学生讲课,既没有岗前培训,也没有向新来的老师讲解学校一些设备的使用方法或者是学生的程度等,这很容易导致授课老师的“自我意识”,即不会使用就不使用相关设备,讲课也是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讲课,不能很好地与其他老师形成沟通和互补,以教授学生既能理解也能接受的知识。对于专职教师的后续教育,往往由于学校师资不足或者过于强调学术成果,而使得老师的时间安排太满,没有时间去企业实习以增加实践经验或去其他高校进修交流,也不愿意花费时间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实践课程的效率等,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实践能力的不足。对于兼职教师而言,学校也往往是让他们直接上岗,缺乏岗前培训,但学校所招聘的兼职教师往往都是从企业、科研机构和管理部门出来的专业人士,其实践能力和业务能力很强,但由于这些专业人员很少接受学术进修及学术交流活动,甚至有些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和培训,不能把握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规律,还有些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欠缺,导致他们直接跟学生讲课时达不到预期效果。当前大多数应用型大学对于兼职教师都没有安排后续教育,这些教师往往都是上完课就离开学校,与专职教师之间沟通甚少,不利于两者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很大程度上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专职教师讲一套,实践教师讲另一套,这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普遍存在。此外,兼职教师由于自身还要处理其本职工作,从而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校参加教育培训。
学校除了对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分别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外,还要注重两类教师之间的沟通,专职教师本身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丰富,而兼职教师实践经验和能力较强,两者之间进行定期联系,可以互通有无,对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也能够碰撞出一些新的思想和观点,有利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这一沟通工作需要学校管理部门或财务管理专业负责人在其中多做努力。
(三)考核监督环节 对专职教师的课堂考核,学校应增加考核次数,且要保证考核是突击性的,不能让老师有事先的准备。如果在考核过程中,发现听课的学生人数偏少,就要查找原因,考察该课程是否有助于学生提高财务管理专业的认识,该课程应以什么样的方式讲授才乐于被学生所接受,是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还是多媒体讲授法等。另一方面,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检验,必须要由财务管理专业的老师组成小组或者与其他学校合作,请其他学校财务管理专业的老师组成小组,突击检查任一老师的授课情况,评价是否讲解到位、是否与时俱进。除了同事和同行业教师的评价之外,学期末每个老师还要接受学生的评价,以综合评价老师的授课质量。对于专职教师的实践教学考核,学校必须予以重视,不能仅仅关注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校可以制定详细的实践考核标准,如教师促成的校企合作、帮助找到实习岗位的学生数量、实践教材的编写等,以此考核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做出的贡献,并将这些成果纳入职称评定、职位晋升以及岗位津贴考核系统,引导专职教师关注实践教学。针对兼职教师考核,目前尚没有完善的制度予以约束,这不利于学校对兼职教师的监督和规范,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积极与当地政府联系,促使当地政府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明确规定学校与兼职教师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从而避免在产生纠纷时,无法找到相应的法律依据进行处理。此外,对于兼职教师的考核,学校还可以不定期进行抽查,并安排财务管理专业的老师去听兼职教师的课,除了可以增加专职教师的实践阅历外,还可以体现出学校对兼职教师的重视,同时,专职教师根据自己丰富的授课经验,向兼职老师提供授课技巧等。学校通过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之间的沟通,互相理解,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增强兼职教师的自律行为。对于考核的结果,要及时地反馈给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并及时组织其召开座谈会,对考核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和解决。
(四)激励环节 对于教师的激励要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创造出最大的效果。对于专职教师而言,首先,要对所有教师进行全面分析,由于年龄不同、工作性质不同、学历不同,教师往往追求的东西并不一致,只有知道教师真正的需要,才能激励他们。如,对于教研人员,他们比较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所受的尊重,因此,对他们的激励就是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有挑战性的课题、项目。而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刚刚步入工作岗位,有活力、开创性强,学校可以给他们提供物质帮助,让他们研究和开发创新性的实践教学方法等。其次,学校不能一成不变,要有破格提升和特殊奖励制度,对那些为专业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师,应当根据其能力将其破格提升到适当的职位或者使其得到特殊奖励,这些制度要有意识地与实践教学相关,鼓励教师在实践教学上做出贡献。最后,在薪酬设计上,岗位津贴除了与教师的科研成果有关外,还应当制定相关的标准,与教师的实践成果相关。对于兼职教师,学校要及时肯定兼职教师对学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做出的贡献,也要定期向兼职教师反馈其不足以及学生的听课意愿,使其能够感受到自己也是财务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一部分,受到学校和学生的关注和期望,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其工作责任心。对于兼职教师的薪酬,学校一定要制定合理的薪酬水平并予以及时给付,不要在薪酬支付上与兼职教师出现矛盾。此外,学校也应当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反应,为兼职教师的出色表现给予一定的奖励。
除了上述几方面之外,学校与政府也应当为“多维化、实践型”财务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优化建设共同努力。学校要与当地企业建立长期互助合作机制,学生和老师都可以参与企业真正实践,企业也可以此为基础,观察学校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的不足之处,并将其反馈给学校,同时也可以选择自己所缺乏的人才。政府根据企业的努力以及学校对企业的评价,对企业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减免政策,以鼓励校企之间的合作。通过这一系列的补充,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定能培养一支“多维化、实践型”的师资队伍,为财务管理专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也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活力。
[本文系邢台学院重点研究课题“多维化、实践型财务管理师资内涵式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艳芳、汪晓莺:《德国高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33期。
[2]崔莉:《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析――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2年第9期。
一、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管理员面临的新形势
图书管理人员是优秀文化的引导者,是新知识的传播者,是师生答疑解惑的引路者。新时期的图书馆建设呈现新的景象,管理人员也面临着新的形势。
1、管理对象的多元性
伴随着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除了传统的图书、期刊等纸质资料外,大量增加的声像、机读、数字型的最新媒介元素,使得图书馆资源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随着远程访问系统,wifi技术的应用,更使得图书馆资源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其馆藏种类、数量,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彻底改变了图书馆管理人员传统的工作模式,对其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管理手段的复杂性
传统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无论是书籍的整理、归档、借阅等管理模式大多数依靠的手工劳动,即使是在计算机高度普及的今天,其管理方式也仅仅的将停留在将纸质材料改为电子材料的阶段,无论速度还是准确性方面都有存在着极大的制约。
而新时期图书馆管理人员不仅仅要求是一个文献资料的提供者、保管者,更要求是一名信息、网络的管理员、组织者,是新技术使用的讲解员,倡导者。
要求他不仅仅会使用传统的图书管理手段,更是懂得有线、无线网络技术、媒体制作技术等等多方面的技术能手,真正实现有传统手工技能服务向自动化,网络化、程序化现代管理和技能的转变。
二、高校圈书馆管理员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高校管理层对图书馆工作认识不到位,弱化其作用,是目前高校图书馆工作一直在低层次徘徊的主要原因。
一是大多数高校管理人员对图书馆的认识依然停留在图书保管员的层次,认为只要能够懂得简单的图书管理知识,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够适应管理人员的要求。
二是执行管理人员宽进标准,导致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将图书馆看做是养老院,收容所。在人员的选择上,将无法胜任教师工作的人员、教师配偶及子女等人员,安排进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加大地影响了管理人员队伍素质。
三是在岗培训力度不够,影响了人员素质的提高。对于管理人员的相关培训对大多数图书馆而言是一个空白,大多数高校只是在人员上岗前进行了简单地培训,让其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电脑操作,而对如何提高其工作能力却重视不够,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和质量。
2、图书馆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全面
管理人员自身素质而言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相对以往而言,工作量大、负担重,急需一些年纪轻、精力充沛的人员。但实际情况却是,大多数管理人员年龄较大,虽然其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但工作精力、责任心相对不足,而年轻人员相对较少.影响了图书馆的后续发展。
二是职称结构不合理。图书馆中高层次人员相对缺乏,人才流失严重。图书管理学虽然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多年来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导致新的高素质人才不愿到图书馆来,而原来的高职称人员也逐步离开了工作岗位,从而进一步消弱了图书馆职能的发挥。
三是专业结果不合理。由于专业人员引进存在问题,因此在管理人员专业的选拔方面,只能以应急为原则,将相关专业,如计算机操作、网络专业等人员选进队伍中来,造成了结构上的不合理。
3、图书馆管理制度、方式难以适应新时期要求
在图书馆管理方式、管理制度方面,依旧沿袭几十年前的经验和模式,没有针对新时期工作的特点,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影响了工作的展开。
而监督制度的缺失,更使得图书馆管理工作存在人浮其事的现象大量存在,造成庸、懒、散风气的形成。奖励机制的缺失.则使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足,产生厌倦感,既影响了自身素质的提高,更影响了图书馆工作的开展。
三、新时期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管理工作质量的建议
1、提高对图书馆工作的认识。将其放在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高校管理层要切实把图书馆的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使其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一是要严格选人用人制度,将能够适应新时期图书馆发展需求,自身素质过硬的人才选进图书馆,克服目前收容所的不良局面,为图书馆工作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加强现有人员的培养。转变工作人员的观念,树立以读者为本的理念,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端正服务态度。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重要的地位抓紧抓好,真正提高其爱岗敬业的思想水平,实现图书馆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2、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质量一是实行轮岗培训。要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底数摸清,将固定式岗位工作模式变为轮岗式的模式,不仅仅要在图书馆内部进行轮岗,也可以有高校统一设计,在行政机关、院校办公室等等岗位统一进行轮岗,使得图书馆管理人员能够更为全面的接触到高校的实际工作中,全面了解学生的需求,更好的满足工作的需要。二是实行脱岗培训。
将有发展潜力的人才选送进其他高校,进行脱岗培训.一方面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也可以充分了解、借鉴其他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三是实行聘任制。可以采取聘任制的方式,大力吸纳社会上的高层次人才.既不大量提高高校的财政、管理的压力,也可以在图书馆内部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用榜样的力量促进自身工作质量的提高。
3、严格制度落实。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水平要创新管理工作模式,积极解决外面的先进管理经验,改变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用适应时展需要的管理制度替代传统的模式,提高管理服务的水平。要严格监督.奖惩机制,在工作实践中用制度管人,用人,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作性,改变以往图书馆死气沉沉的工作环境,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奋进的工作氛围,真正开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良好局面。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世界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源泉,在企业的发展中将占据着中重要位置,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知识管理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和基础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从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发展趋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管理应用,以及如何形成和发展知识管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论述知识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
知识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发展趋势
知识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于企业来讲,知识管理是组织的管理者通过各种来源产生的信息,通过加强组织内部知识的运用和组织外部知识的应用和管理,为企业实现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共享提供有效途径,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知识的生产、共享和应用能力等管理活动。它产生于企业,它在企业中的应用也是最普遍和最成熟的。作为现代企业的新型管理形式,知识管理代表着21世纪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当代企业经理人的一大挑战,是各行各业都在研讨并注重的焦点问题。目前,知识管理因其丰厚的内涵和传统管理无法比拟的优势,被各行各业纷纷引入、自创,开发研讨出适合本身特性的应用计划,既普遍应用于制造业、房地产等各种传统行业,也普遍应用于电子商务等新兴的运营形式和消费运营范畴。
二、知识管理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为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创新所具有发展性的能力,建立在难以替代,不易被模仿的基础之上,是对知识的深度挖掘和对企业知识的灵活运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企业知识的管理。
1.知识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条件。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的品质、创新意识、决策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创新意识淡然,只是管理能力差的组织管理者,不可能组织协调好企业各个环节的运用。因此,决策者和管理者的知识管理运用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和动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一线生产者的个人素质也会直接影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以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为基础,企业的技术人员是技术活动的主体,是企业新技术扩散的传播者;管理人员是将新知识。新技术运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的组织者;而一线生产者是企业生产活动的实施者,都要有长远发展眼光,不能观念保守,墨守成规,惧怕风险,这些都阻碍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2.知识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立足,就必须掌握大量的企业知识,对市场经济的变化及时作出预判,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企业员工的业务水平、创新能力不断发展,奠定企业始终进步发展的基础。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内在要求,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培育和提升创新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愈演愈烈,科学技术更新的日新月异,企业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必须掌握社会所需求的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知识管理的重要特征就是运用高科技的信息技术来实现所需信息取得方式,从而不断传递新的信息,加强企业管理的创新能力,以此达到知识管理,产生新观念、新技术方法,等等,适应企业的发展目标、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等,与时俱进研发企业新产品和服务,保持旺盛的发展势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
3.知识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的适应能力。每一个企业都有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融合了企业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水平和现代企业发展所需求的相差甚远,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知识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得到所需的信息,按照企业的理念和需求将感知到的商业信号进行重新处理;能够对企业突发或临时事件产生应急信号,及时作出保障措施;运用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作为巩固和加强企业资源管理的成本,提高企业内部和外部发展协调统一的能力,创造出竞争优势,最终实现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
三、培育与提升知识管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1.促进知识交流,实现知识共享。对于企业的知识管理来讲,它的核心是对企业员工的管理,从这个层面来看,企业要不断加强员工的知识层次结构,营造企业文化良好氛围,推动知识交流与企业文化共享。构建知识交流平台,可以扩展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知识储备,实现企业中知识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和运用。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的经营模式,增加企业的效益,就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各种知识,建立相互沟通和交流渠道,通过学习新知识增加企业快速应变、创造企业未来发展的新源泉和新动力。
2.在企业中建立知识集约的管理模式。知识集约通常是指通过企业中的质量、成本、组织、制度、文化、服务等内部和外部的收集、整理、运用知识手段的全过程。企业知识生产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知识存储量的多少,企业的知识存储量又作用于企业文化、企业配置资源、企业信息技术发展等企业创新能力,最终在企业外在表现中彰显出企业竞争实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培育和积淀形成的。企业知识集约一般产生于两方面:一是存在于企业内部的管理知识。这里的知识包括存在于企业数据库中的那些已编码的知识(如生产报告、统计报表、数据库、说明书、产品标准、样本等)和质量、成本等;还包括企业文化、组织行为、各种规章制度等体现在企业员工行为的各种知识管理。知识生产的目的就在于将知识与个人分离,经过重新处理,使知识得到有效的集中。二是存在于企业外部的表现形式。企业展现出来的技术战略、营销策略、服务等都需要和市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快速、准确地收集和整理市场最前沿的、最新的信息,形成有序的知识,作用于企业的发展中,这对于企业形成有力的竞争因素,获得巨大的竞争优势,有效反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多加学习成功企业的经验性知识,可使企业在持续发展的前进过程中少走弯路。
3.加强知识管理,完善人力资源运行机制。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注重提升知识管理水平和运用能力,注重对员工技术技能和文化知识的培训,完善人力资源运行机制。第一,注重发现企业员工个人能力在知识发展中的作用。挖掘企业员工的知识潜能,调动个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合理运用企业的人力资源、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个人知识才智、知识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第二,创造企业员工成长成才环境。积极开展各种激励活动,要善于发现、使用、储备优秀人才,培养一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团队。第三,维护知识资源共享。树立榜样作用,用激励措施鼓励善于和他人分享自己成果的员工,使得员工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企业员工在掌握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他人优秀的成果和闪光点,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斌.企业知识管理的导入模式和要素整合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7)
[2]盛小平.知识管理关键成功因素解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9(6)
[3]党延忠.企业知识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4]童利忠,丁胜利,马继征.企业核心竞争力新论———理论与案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5]李彦华(导师:徐继开;郭丕斌).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中北大学硕士论文,2005
(一)风险管理审计工作内容和现实状况
风险管理审计是由内部财务会计审计、管理会计审计发展而来的,主要是针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问题,包括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等实施的一系列内部审计评价工作,风险管理审计的主体是内审机构,客体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制度和措施。风险管理审计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管理手段,目前我国企业实施风险管理审计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实施风险管理审计还不是很普遍,很多企业并没有要求内部审计机构执行风险管理审计的工作职能。但是,随着我国企业生存环境的不断变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会越来越重视风险管理审计工作,并逐渐为企业的生产发展提供管理支持作用。
(二)风险管理审计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帮助意义
我国的国有企业数量不少,规模也较大,涉及的行业也多,建立、经营的时间都比较长。因受到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我国国有企业管理思想普遍较为落后,对市场经营风险的管理意识不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等活动多半都组织在事后,并且对市场和经营风险的抵御能力有限,给国有企业带来了很多损失,也失去了很多市场拓展机会,极大地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生存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逐渐放开了一些国有垄断行业的门槛限制,允许非国有资本参与垄断行业的投资经营,这给国有企业的生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国有企业管理层必须要认清形势,积极与市场对接,规避市场和经营风险,搞好风险管理以及风险管理审计工作,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
二、国有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风险管理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高
国有企业设立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会获得较多的财政补贴资金支持,承担生产经营和维护国民经济稳定的任务,一些企业还具有一定的公益作用。因此,国有企业本身风险意识内生力不足,企业管理层对风险管理的意识不强,尤其是处在一些垄断行业的企业,受到的市场竞争压力小,市场和经营风险不大,导致对风险的重视程度不够,风险管理的意识也不强,对风险管理审计部门即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的重视程度有限,很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人员较少,专业性也较差,甚至被认为是企业中最悠闲的部门。这些内外环境因素都不利于风险管理审计工作的发展,发挥出其内部管理的作用。
(二)风险管理审计目标和范围不明确,影响审计工作开展
风险管理审计工作不同于财务会计审计,在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目标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内部审计部门进行风险管理审计,多数都偏向财务会计审计方向,并未实现对风险管理活动的内部监督检查作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花费较多的精力在财务报表合规方面与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调查,目的在于规避、降低会计核算风险。但是,管理会计核算风险仅仅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种,并不是全部风险管理内容。因此,需要内审人员明确风险管理审计的内容,调整工作方向,实现审计目标。
(三)内部审计部门人员工作思路和审计技能有待提高
适应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内容的变化,发挥好风险管理审计作用,需要具有一定风险管理审计的思路,并且具有一定风险意识和特定审计技能的队伍。国有企业内审部门员工知识结构单一,审计技术还是以传统报表审计技术为基础,对企业风险管理问题的识别能力不强,还不具备敏锐的风险“嗅觉”能力。同时自觉提高审计能力,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动力不足,导致目前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还不能满足国有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工作的需要。因此,加强风险管理审计工作,必须要从加强人才培养入手,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审计水平。
三、加强风险管理审计工作的对策和方案
(一)提高风险意识,加大对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设
随着政企分离范围的扩大和国企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将会参与到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更多的风险。对于风险抵御能力较弱的国有企业,必须要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理念影响中走出来,用风险管理的意识指导企业发展与经营。企业管理层要更新观念,重视对企业风险的评估和控制工作,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中,制定风险管理审计活动的监督措施,提高企业各部门的内部风险管理意识,也有利于风险管理审计工作的开展。另外,重视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设,强化风险管理审计职能,促进其内部风险评估与建议的作用。
(二)扩大风险管理审计范围,提高风险管理审计效果
一般来说,企业风险管理机构不仅包括财务会计部门,还包括生产经营部门、后期保障部门、安全保卫部门、管理部门等几个重要机构,企业风险管理审计要围绕这些部门面临的风险展开评估检查工作。例如,对生产经营部门要检查是否对产品的功能设计、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等方面有改进制度机制,是否安排研发投入,成本效益是否合理等;对于后期保障部门要围绕设备和材料采购过程是否合规合法,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是否能保证产品质量等;安全保卫部门风险管理目标相对较为明确,是否足额提取安措费,相关安全措施是否安排落实,危机应急预案安排的是否合理等;对于管理部门就是要围绕企业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设计的应对措施是否有效,相关风险损失测算是否合理等。风险管理审计工作内容和范围较为宽泛,涉及的风险管理问题较多,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风险管理审计时,应该从风险管理成本、管理收益、发生风险之后的弥补成本、控制成本等成本收益角度评价和监督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从经济利益角度提出可行的风险管理改进意见,帮助企业完善风险管理工作。
(三)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内部审计技术,满足风险管理审计要求
风险管理审计要求审计人员要具备更加专业的知识、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敏锐的风险识别能力。国有企业管理层应该有计划地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人才培养,通过增加专业技能培训,对现任内审人员进行知识结构更新,丰富管理知识的应用途径。另外,在招聘内部审计机构员工时,多考虑招聘一些具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具有丰富风险管理经验的审计人员,从而改善国有企业内审人员的组成结构,保证风险管理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审计思路方面,要培养国有企业内审人员的风险管理审计理念,逐渐了解和掌握风险管理审计的工作内容和范围,把握与传统内部审计工作的区别,有针对性地应用审计技术对企业风险问题进行审计评价,保证风险管理审计目标的实现。在审计技术方面要革新工作方法,在传统报表审计技术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利用网络和大数据的数据共享性,及时了解审计行业最新的审计技术,丰富评估风险管理机构固有风险和变动风险的技能,利用ERP等企业管理平台,设计和应用风险应对检查模块,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最终提高企业潜在的经济效益,降低风险损失。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