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健康养生的认识范文

对健康养生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健康养生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健康养生的认识

第1篇:对健康养生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中职学生;健全人格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健全人格的培养也是教育的本来义务。中职学生的心理存在一些健康问题,要想培养中职学生的健全人格就要解决好这些心理问题,例如自卑心理问题、情感心理问题、自我心理问题、学习心理问题、个性心理问题、青春期心理问题。要从这六个心理问题着手,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心理咨询服务功能和专题讲座以及专项课题研究,才能做好中职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工作。

一、人格与心理健康

1.人格的定义

因为心理学家研究方向的不同,对于人格的定义也要从不同的研究方向来看。从综合角度来说,人格的定义粗略地说就是心理特征的总和,个体在长时间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独特化的心理特点的具体表现,是人们行为、灵魂、思想、道德以及态度和社会责任的统称说法。人格的特点主要有综合性、独特性与稳定性。当代中职生的健康人格应该具有自我情绪的调控能力、正确和客观的自我评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良好的环境适应力。

2.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是一种满意、高效、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上讲就是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要协调一致和完整,也就是人的情感、人格、行为、认识、意志要完整、协调,可以适应社会,跟社会保持同步。心理健康的标准有行为协调、情绪健康、智力正常、人际关系适应、意志健全、反应适度和心理特征符合年龄这几个方面。

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按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特点,使用相关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发展,不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内容。

二、心理健康教育对人格培养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完善自我、调整自我认识的重要过程,人格培养的水平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纠正学生的行为偏差,提高预防心理障碍的水平。中职学生是未来产业军的重要来源,他们的心理健康与思想道德水平与我国产业大军的素养水平有直接联系。心理健康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可以正确认识自己,提升自我调控能力,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对学习环境有一个良好的认识,培养义务感、责任感以及创新能力,从而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工作环境以及生活环境。很多中职学生具有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扰,给他们实施具有科学性、有效性的心理辅导,会帮助他们摆脱这些心理上的困扰,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

健全人格不但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内容,心理健康也对健全人格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首先中职学生承载着未来的产业,家长对其有着很高的期望值。因为大多数中职生都有着自卑心理,心理发展存在缺陷,缺少社会经验,承受的压力很大,社会适应能力很差,这些因素导致了中职生的众多心理问题。如果不尽快将其解决,中职生人格的培养就会受到牵制。只有解决了这些心理问题,才能提高中职生的健康心理水平,才能促进中职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中职学校的目标就是根据社会行为准则来规范中职学生的日常言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要求学生可以承担要承担的社会角色,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能力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培养内容有专业技能、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这些内容会影响到中职学生的人格培养,健康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还具有丰富培养内容的作用。

中职生走出了繁重的基础教育,开始接触社会,独立思考与处理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完善,还处于意志品质行程与心理素质建设的重要时期,学生会形成完整的个性特点,在这个阶段加强健康教育可以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保证学生在这个转折阶段形成较为健全的人格,还可以促进人格产生的稳定性。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当作培养健全人格的落脚点,由于思想有着行动的决定权,思想会在外在表现体现,只有健康的心理才会有健全的人格,同时也突出了人格培养的主旨。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落实人文关怀,不再只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还要重视学生的人格素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国民素质的培养以及国民人格的提高,还会关系到祖国的兴衰和民族未来的素质水平。

三、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中职学生人格的方法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种系统工程,要建设课内外的教育体系、指导体系、咨询体系。结合自助与咨询,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中,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确保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建设专业性的教育团队。由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高要求和周期长的特点,需要有专业水平高、涉及范围广泛的团队。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因为中职生的独立意识比较强,具有一定的批判思考能力,学生希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理解、支持、信任与尊重。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一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信念,满足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和被关心,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发向上的决心,尊重学生的好胜心与进取心,包容他们的缺点和弱点。因为这些缺点和弱点中包含着他们的长处和优点,要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质,修复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他们人格的健全性。

个性是指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性格、情感、思想和能力形成各不相同的特点,所以个性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回顾过去,很多杰出的人物,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路途上,要培养中职生自己的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就能获得好的教育效果,就能帮助学生形成鲜明的性格特点,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将因材施教与个性发展相结合,让现代教育可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发展,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起来,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和独立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职学校的信息化程度得到了提高,中职学生面对环境的多样化和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给中职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带来了挑战。只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提高中职生人格培养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实现中职生健全人格培养的任务。

参考文献:

沈振伟。心理健康教育视阈下的中职学生健全人格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1(01)。

刘瑞凌。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山东师范大学,2011(02)。

赖晓红。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5(22)。

谭银辉。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12(17)。

刘丽。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12(23)。

第2篇:对健康养生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健康;养生保健;体育意识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119-02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是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工作重点,学校应该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根本宗旨来培养学生,怎样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对学生身体进行养生保健与身体健康的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一、养生保健与学生体育意识的内在联系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也由传统的竞技型的体育项目转变为像太极拳、健身气功、太极柔力球等等养生类的体育锻炼项目。这些养生保健类的体育锻炼项目对人的年龄要求和身体健康素质的要求很低,也非常容易学习和坚持,特别是适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锻炼。这种具有生活性质的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的一种新形势,这样一来,更能够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终身体育的意识。想要真正让养生保健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这就需要从学生教育开始。

二、养生保健对学生体育意识培养的作用

对于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而言,良好的养生保健能够提高人体的健康程度,增强身体抵抗力,可见,养生保健对于人体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养生保健”其重点在于“养”和“保”,所谓的“养”主要是指养护身体,所谓的“保”主要是保护身体机能,养生保健对于学生而言,则主要是通过体育运动来达到其养生保健的目的。养生保健对于学生体育意识培养的作用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青年学生阶段,由于青春期或者是生理上的变化,学生的身心状况也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性别之间,造成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身体状况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造成身体状况与体育运动发展不平衡,一些青春期的学生还会对体育运动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健身意识。然而合理的将养生保健运用到体育运动中,可以让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在养生保健的同时感受体育运动的快乐,从而形成培养良好的体育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体育运动的教学效果,还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课外时间也能够自觉的进行体育运动,锻炼身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这种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加强课堂教学效果,还要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养生保健运动则能够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作用,在进行养生保健运动的同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在进行太极拳养生保健运动的同时,弘扬中华武术精神,充分的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促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锻炼,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养生保健与体育意识的途径

对于培养学生养生保健与体育意识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养成学生良好的养生保健习惯

良好的养生保健习惯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其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途径:

1.加强生命科学知识的认识与学习。对于生命科学而言,其涉及生理、医疗、保健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我们所说的养生保健主要是从中医角度来理解,对于人的身体而言其身体健康的重点是“保”与“养”,只有注重日常的身体养生,才能够有效的抵抗疾病的入侵,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因此,对于培养学生养生保健意识来说,必须要对生命科学进行充分的理解和认识,掌握良好的理论基础,才能够更好的进行体育运用。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现在的学生由于课业压力,常常会有晚睡、早起的习惯,然而科学证明睡觉时间超过21∶00-23∶00之后,都会对人体的身体机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而休息时间过短,起床过早也会对心脏造成一定的压力,对于课业压力繁重的学生而言,必须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要保证充分的睡眠和良好的睡眠质量,保证每天良好的精神状态;其次,要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避免由于挑食、不食,损害身体健康,科学的摄入维生素、脂肪、蛋白质等实物,保证每日身体所需的营养。

(二)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以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体育健身,随之素质教育的步伐也日益推进。发展体育教育事业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还能够有效的缓解学生的大脑压力,对于青年时期的学生而言意义重大。对于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传统的体育意识。现如今,还有很多学生和教师认为体育课程可有可无,而且学生进行体育运动还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因此,必须要转变这种传统的体育意识,明确体育运动对于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作息习惯的积极作用,将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兴趣进行培养,在注重理论课程学习的同时,重视体育运动。

2.科学调整课程设置。首先,适当增加体育课程课时。在保证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合理的调整体育课程课时,增加相应的体育课程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其次,设置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改变传统单一的体育课程设置,例如在进行传统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上,适当的融入一些奥运体育运动知识普及、中国体育发展历史等,丰富教材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民族自豪感。

四、结论

通过对养生保健与学生体育意识培养的研究,可以看出,对于学生而言,要不断的提高身体素养,养成良好的养生保健习惯,才能够保证学习的良好效果,同时形成良好的体育健身意识。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养,养成良好的养生保健意识,实现“少年强则国强”的教育梦想,促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顺利完成学业,面对未来人生的考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付小倩.养生保健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18).

[2]毛有文.养生保健与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6,(27)

Discussion on Health Care and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ports Consciousness

ZHAO Jin-jie1;TONG Hao-nan2

(1.Hengshui City Health Bureau,Hengshui,Hebei 053000,China;

2.Hengshui High School Hebei,Hengshui,Hebei 053000,China)

第3篇:对健康养生的认识范文

养生,又称养性、摄生、道生、颐养、保生、寿世等;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科学理论和方法,简言之,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养生主》,他说,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意思是,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在中国,一直流传着丰富的养生文化,它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武术深受它的熏陶,中医也不例外.其实,就从武术和中医的起源来看,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加上在各自的发展方向上,汇合着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武术和中医之间显而易见地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只有开始,从来没有结束过.医武同源,互相渗透,医是武之根,医武结合,医耀武荣,医是武之宗,医与武之间的关系源远流长.从古到今,它们一直都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着,只是各自所处的领域不同,所处理的对象不同,所思考的内容不同罢了.当他们围绕着现代社会中热门的养生话题开展时,我们就不难发现,它们之间,联系更紧密,融合更紧密.

1武术养生的特点

1.1武术养生的性质武术作为中国体育传统项目之一,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具有强烈民族文化色彩的体育运动.武术养生,就是指人们利用武术这种体育运动的形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从而达到延命益寿,祛除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特别是武当武术,它是在道教内丹静态养神养气的基础上,结合一般武术技击特点,形成的一种以肢体活动为引导,推进体内气血流动,达到舒筋活络、祛病养生的目的,是一种形体与神气相济的外技击、内养生的功夫.武术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养生,武术作为强身健体的目的,就是养生.养生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它却是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和实现目标.原来打打杀杀、喧器尘上的江湖恩怨,只是出于文人笔下的虚构,而真正推动武术向前发展的,就是众多武术界的前辈们,为了实现自己强健体魄、益寿延年的夙愿,不断探究人体的极限,从而让武术得到不断吸纳创新,以至成为今天的一个庞大知识体系,

1.2武当武术是几千年来关于武术养生的历史结晶武术中,武当功夫是中华功夫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代表着中华武术几千年的发展结晶.武当武术,就是武当道教吸取了几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形成了形神兼备、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的健身系统.它以古人天地人三才合一的道家思想为主体,又不断吸纳创新、代代相传,一直流传到今.在武当武术中,即可以清楚地看到道家思想的脉络,又可以体会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讲中和,不求偏过,讲静中求动,动静结合,一招一式中寓有深意,一动一静中体察灵机.人体的精气神自由舒展,或凝或散,或聚或扬,生命因此而受到锤炼,延年益寿,祛疾疗病,健康快乐.个中滋味与体会,不能言表.

1.3武当武术具有深刻的养生功能和养生价值武当武术发展到现在,它在养生方面存在的意义要远远的高于技击方面的意义.由于中国近年来的和平发展,人人需要健康,这是社会前进的一个主题思想,也是推动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原始动力.而武术在这个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能充分满足社会的健康需要,所以受到了现代人的热烈欢迎.每年,武当山道教也会因此而面向社会举办大量的养生功课堂,宣传和宏扬武术的养生文化,为社会造福.特别是武当武术,直接发源于道教,深受道教思想精华的洗礼,以至于形成了现代武当武术天人合一、阴阳辩证、形神兼备、动静结合、内修外行、刚柔相济的特点.武术养生起于中国东方哲学,品制万变,归根复元,沿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重人贵生、气、阴阳等理论基础,强调从整体上认识人在社会乃至宇宙中的作用和地位,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些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今天的社会上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2中医养生的本质

所谓中医养生,就是利用中医药知识体系,去实现保养生命的过程或做法.中医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处理人体健康与疾病方面,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在这个庞大知识体系中,有自己关于健康和疾病的独特见解和方法,秉承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对国人的健康作出巨大贡献.中医养生,只是这个体系中一部分内容.但是,这一部分内容,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所能概括的.中医养生,提倡食养,提倡药补,提倡运动养生,提倡养性第一,这些观点,都符合现代社会中关于健康的要求,因此,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3中医与武术的理论同源性

(医武同源性)中医的源头,是在春秋战国之际,这时,中国整个学术界飞速发展.这时的医学,具有更突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理性,占据了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导地位,临床医学的分科已现端倪,并趋于专业化.以《黄帝内经》为核心的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术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部医学书籍中,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经验,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基础.《黄帝内经》不仅是部医学巨著,还是一部养生宝典.书中讲到了怎么治病,但更重要的是讲怎么不得病,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怎么样使人们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长寿,颐养天年.《黄帝内经》受到先秦诸子的思想,尤其是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颇深.主要有《周易》里的阴阳哲学,《尚书》里的五行学说,《论语》里的两端、中和、和为贵思想,《中庸》里的中庸方法论,《老子》里的万物源于道等思想,以及老庄的清静无为、道法自然、聚气养气、求生之厚、长生久视等思想精髓均在这部著作中有所体现.中医所讲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也是武术养生的重要理论基础.

4武术养生和中医养生共同的原则

4.1天人合一,遵循自然的规律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古老命题,也是一个能充分代表华夏民族文化特色的思想模式.天人合一的实质是天人和谐,它包含天人一体、天人相应和天人互感等观念.天人合一也是道家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命题,是道家的世界观、自然观、人体观的要点,也是道家养生哲学的基础.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养生思想;由于人以天地之气生,人的生命活动皆与大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天人合一有两种形式,一是天人相通,即人与自然皆由气所构成,因而具有共同的内在运动规律,人的生命活动只有符合这一规律才能健康.老子将这一原则称为“道法自然.”二是天人相类,即人体结构与自然结构具有相似性,如日与心相类,水与肾相类.

4.2重神养气,注重精神的修炼在武当武术的养生观认为,养生者要以静制躁来养神调心,同时主张通过智谋运动来养形,怡神,促进身心健康达到长寿的目的.武当武术的养生方法主要由肢体运动,呼吸锻炼和意念三部分组成,即调身,调息,调心.调心的主要目的是让人体达到虚静状态.调身主要表现在肢体方面,它要求动作缓慢,柔和,匀速,要显示出一种安逸的静的自然状态.调息表现在呼吸方面,它要求深,长,细,匀等.在动的方面,无论动作多么小,呼吸多么细匀,在本质上都是动;四肢的屈伸是动,肺的收缩与扩张所构成的呼吸也是动.在静的方面,无论动作怎么动,心依然平静如水.而中医养生则认为,养生应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强调精神方面的养生,重在养神和养气.精神的调养是养生的一个重要环节,避免不良精神刺激,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是中医养生遵循的原则之一;主张有度,不可.我们一直把《黄帝内经》视为中医的起源.《黄帝内经》实际上就是古代人在道教世界观的基础上,对人体健康和疾病方面做了最好的总结.《黄帝内经》认为: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志意和与人群中个体的气质、性别、年龄、经历、文化思想修养等密切相关,人们应善于自我心理调摄,消除不良刺激,保持良好的心态.

4.3合乎自然规律,倡导有规律的生活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是养生理论所强调的一个共同点,武术和中医也不例外.中医认为,顺时养生即顺应四时气候,阴阳变化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综合调养生命活动,养成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其宗旨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调神养生,即调养精神,其方法除四委调神外,还有静养藏神,动形怡神,移情易性等养神方法.中医养生要适时,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运动、四季的更替轮回,直接影响着人体阴阳的强弱、气血的运行,因此,人体必须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才能维护正常的生命活动.《黄帝内经》说:“须四时而适寒暑”,就是强调人体要根据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去活动.武当武术非常注重练拳时的时间和方位.练拳的最佳时间一般选择是清晨,因为这时是万物复苏的时间,空气新鲜;人通过一夜的睡眠,这时大脑最清醒,无杂念,易于聚精会神,再加上此时人的身体状况与地磁场相顺;在磁阳出来后则倡导始终面向太阳练功,以广纳自然的能量,加强人与自然的和谐.武当道教武术的养生观也正是沿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逻辑顺序,从微观到宏观层层归属,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结构.

4.4中医养生和武术养生异曲同妙武术养生,可以看作是运动养生的一种手段.对于运动养生,中医也有一些经典的做法.根据《后汉书》记载,名医华佗精于方药,能治许多疑难病症,但他对养生之道,却没有提倡用药,而是主张运动.他所创作的五禽戏,就是模仿虎、鹿、猿、鸟这五种动物的动作来锻炼身体,促进血脉流通,气机调畅,用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除此之外,中医的按摩、推拿,针灸拔罐、刮痧火疗,等等一些理疗手段,如果运用得当,都可以做到祛病强体,实现养生的目的.中医中的治未病理论,就是重视养生功能的表现,也是我国医疗卫生部门制定的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的主要依据.治未病,就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作为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之一,治未病包含三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

4.5中医食补和药补可以做为养生的补充手段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不可能停止的.人只能通过摄入营养素,排出代谢产物,从而维持着不断的新陈代谢,这是生命的规律.当然,古人不可能认识这么多的道理,但是,他们也知道饮食对生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饮食不当,会造成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黄帝内经》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央.说明饮食偏嗜会损伤到五脏,所以,中医养生特别强调食补和药补的重要性.充分利用中药材和天然食品,合理地补充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能够让人们生活得更健康,我们的社会更和谐.

第4篇:对健康养生的认识范文

坡才华横溢,好仗义执言,不善迎逢,因此得罪权贵。自他中年后,遭遇了人生的最大挫折,贬官而致流放,四起四落,坎坷一生。但他始终热爱生活,对人生抱着积极的态度,并善于在困难挫折之际乐观自处,且有养生法宝“和”“安”二字。他与沈括合著的《苏沈良方问养生》中认为:养生“和”“安”二字最为重要。“安”即静心,以减少外界的诱惑。“和”即顺心,以顺和来适应外界事物的变化。

据记载,一位吴姓老人传授他一个养生诀,其意为:一个人处在任何环境下,都要保持心境的安适随和、头脑冷静,才能适应客观外界环境的突然变化,经受得住社会生活的打击。不管风吹浪打,应似闲庭信步,以求得身体健康,因为“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则生理备矣”。坡以“和”“安”对待人生的一切不如意,所以他身体健康、晚年快乐。

动静结合

坡非常重视身体锻炼和心理健康,强调要动静相结合,才能养生长寿。他主张动――“能逸而能劳”,亦主张静――“心平气和”。坡对动做了分析:为什么达官贵人很容易生病,而平民百姓很健壮呢?他是这样认为的:“夫风雨寒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贵人深居简出,行则坐轿,寒则厚衣,养之太过,所以易受寒暑。农夫小民,不问严寒酷暑,劳作于田间,劳动使得他们祛病延年。正是因为坡对动的重视,所以他经常登山,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后人广为传诵。由于他对劳动的重视,一生勤于劳作,即使在63岁被贬琼州,也还亲自开荒种地,留有“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诗句,对后人启迪颇大。

在重视动的同时,坡还推崇静。他认为一个人首先要心静,不要胡思乱想,自然就能“心平气和”。《东坡养生集》中有记载,他每天天刚亮,就立即起身,盘腿而坐,练我国传统的保健功:先叩齿数十下,随后吐故纳新,待气满腹,再徐徐吐出。然后按摩涌泉穴、眼面及耳项,直至发热,最后梳发百余次。他在一文中写道:“此法甚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胜之服药百倍。”他推崇静坐养生法,有诗为证:“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二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坡的静坐养生法要求坐姿端正、头颈正直、下颏微收、含胸拔背、垂帘,全身放松,排除杂气,自然呼吸,守神静志,意守下丹田。这和现代的静坐要求一致,是一种良好的休息养生方法。

第5篇:对健康养生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传统 养生 思想 健身气功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1-0082-03

1 前言

健身气功是一种以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命整体观为理论基础,以自身形体活动结合呼吸吐纳和心理调节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在挖掘整理基础上,组织创编了健身气功・易筋经、健身气功・五禽戏、健身气功・六字诀、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四套功法,后并被国家体育总局列入为正式的体育运动竞赛项目。健身气功的各功法通过调身、调息、调心,使全身气血运行流畅,肢体自然舒适;同时又能消除各种杂念和紧张、忧郁的情绪,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从而成为一种既能增强五脏六腑和全身组织的生理功能,又能调节人体的心理平衡的注重生理和心理双重修炼的养生保健术。

健身气功是在古代的养生思想和理论中孕育而成的,而古代的养生思想和理论又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深受中医学、道教、佛教、儒学、美学等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探求传统养生的思想,不仅可以提炼和总结传统的养生思想和理论,有助于传统养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且还可以丰富和完善当代健身气功的理论。

2 中国传统养生的思想理论

中国古代养生思想和养生理论,是在中国古代文化的母体中孕育出来的。丰富而独特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形成了古代养生的“重人贵生”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心身统一”的生命观、“形神共养、性命双修”的养生观和“动静相宜”的运动观等。

2.1“重人贵生”的思想

重人贵生,这是道家、道教学说中最重要的思想。“生”指生命,它来源于自然,并与自然构成有机整体,是“精气之所集也”。老子强调“摄生”、“贵生”、“自爱”和“长生久视”。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吕氏春秋》指出“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等,都始终贯穿着“重人贵生”的思想传统。在古人看来,人的生命起源于宇宙的大生命,为宇宙进化过程中最高级产物,在宇宙的总系统中,人处在进化的端点,所以,对待生命就要“贵生”,应察天地变化之机,辨万物生长之利,以促进生命的发展,使其尽天命,颐养天年。

正是中国传统的“重人贵生”的思想观念造就了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总体理性环境,给中国传统养生的文化生存繁衍提供了必要的土壤和气候,使传统养生始终以“重人贵生”为基点,并且孕育出各种养生功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了中国独特的养生学。中国传统养生始终以人为核心,努力探究人体生命的本质,人体生命内在的有机联系,人体与外界宇宙的和谐关系,人体存在的奥秘,从而运用这些规律,强化自身意识对生命的控制,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2.2“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基本观点之一,它是人类在一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总的认识或看法。人处在天地间,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要适应自然,并受阴阳五行法则的制约,因此要遵循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这种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关系,被传统养生学称为天人相应的整体观。

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天人观认为,人是受天地之间变化规律支配的,自然界中一切运动变化,必然直接影响到人体的生理变化;同时人体的内环境系统与外部客观环境系统又是统一的。所以,古代养生家将人体养生活动置于一个大的系统环境中去考虑和认识,并按照自然的法则和规律来养护生命,从而构成养生思想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所以,《内经》道:“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养生者必谨奉天时也”,“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因此,各种养生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的变化,“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并要主动把握阴阳,利用自然变化的规律来进行养生实践活动。

传统养生从“天人合一”整体养生观出发,形成了天人大小宇宙的理论。认为人是一个小宇宙,天地是一个大宇宙,大宇宙与小宇宙是息息相关的统一整体,人体与宇宙自然是同构的,人的身体构造与宇宙的构造相应,共同组成天人结构的体系,这就是中国传统养生所特有的天人观。古代养生家根据天人大小宇宙的理论,从观察宏观的外在的宇宙入手,来指导探索人体内在微观宇宙。在练功的实践中,以人身小天地来体察、探索世界之究竟,体验天人合一,个体溶入到自然的心理境界,以追求人与自然之和谐,达到浑然一体。

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天人观不只是“顺天”、“顺乎自然”,而是更注重自我生命,“我命在我不在天”,主张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对生命与自然规律的关系,发挥人大主观能动性,以主动进取的精神去探索和追求人类的健康长寿,把握自身生命自由的途径,这成为中国传统养生的一个鲜明的思想特征。

2.3“心身统一”的生命观

“心”与“身”是构成人体生命的两大要素,缺一不可。中国传统养生观认为,心和身都应该全面健康,《管子》曰:“心全于中,形全于外”,这是人体生命的最佳状态。所谓“形全”就是在心的主导作用下,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通过经络把整体联系起来,使“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

“心”指的是“神”或“神明”本身,所谓神明即主宰人的一切精神心理活动,实际是指人的大脑功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古人认为,神又可分为“元神”和“识神”,“心全”的内涵就是如何使“元神”和“识神”之间充分协调,发挥其最高效益,从而达到益聪增智的目的。“心全”也包括从心理上修养自身,使精神和心理都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

在人体生命的大系统中,心(神)、身(形)是构成人体生命的两大要素。形是神之宅,而神为形之主。形体是生命停留的房舍,神是生命是主宰。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所附,“心”与“身”,即形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形的存灭,决定神的存灭,神只能依形而存,绝不能离形而生。另一方面,神的昌盛与否,也直接影响到形的盛衰存亡,所以,若欲健全形体必先养神,故“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对人体生命“心”与“身”统一的认识是我国古代人们对人体生命的整体观认识,它成为“形神共养,性命双修”的主要客观依据。

2.4“形神共养,性命双修”的炼养观

人的肉体生命与精神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和养生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唐代以前,主张“形神共养”;而唐宋以后,提倡和坚持“性命双修”的炼养观。

所谓“形神共养”,即不仅注重形体的养护,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调摄,使形体康健,精神健旺,主张身体和精神都要均衡发展。“形神共养”的养生观是在形神统一观的指导下产生的,它是建立在对人体的客观性和价值意义的肯定之上。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论述形神问题,多是从养生学角度而论的,先秦时庄子在养生上主张“养神而养形”,提出“形为神舍”,“神守形”,则“物将自壮”、“形乃长生”的神形观。较之庄子,荀子更明确地提出“形具而神生”,主张在“礼”指导下的“治气养心之术”。汉代《黄帝内经》从养生医学角度出发,建立了唯物主义形神观。“人始生,先成精”,形体的本源是精的化生,各种生命组织器官构成的形体,是生命存在的重要基础。神依赖于形,形又以神为生命的标志,“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主要保证。只有“形神共养”,形体和精神才能协调平衡,才能共同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益寿延年。

“性命双修”的“性”,一般是指人的心性、神、意识,而“命”则是指人的生命、形体等,所谓“性命双修”是指,在养生的实践过程中,重视精神与形体的同步炼养。宋金时是内丹家王重阳曾指出:“命无性不灵,性无命不立。”,从性命之学出发,古代养生家还提出“修身以立命”,“存心以养性”,并发展起了修性与修命的方法。在养生的修炼中,性功与命功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本一而用则二”。通过内功的修炼,一方面使自我作为生命载体的身体质量得到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又使在自我的精神中感受到全新的内在的体验和发展,使人的生命日臻完善和完整,获得生命的内在自由和生机。因而“性命双修”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内练体系,成为养生得道的必由之途。

2.5动静相宜的运动观

动与静是事物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在中国哲学、养生学思想史上,动与静是一对十分突出的矛盾范畴。明清之际的王夫子说“太极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静者静动,非不动也”。说明动与静是不可分割的,但“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亦即在绝对的运动包含着相对的静止;在相对的静止中又包含着绝对的运动,并由此形成了动静的相对平衡,从而促进生命体的运动、发展、变化。

生命体存在中“动与静”的变化,如主静,是人体的营养根源;阳气主动,是人体的运动动力。形属阴之静,代表物质结构;气属阳之动,反映的是人体的生理功能,所以,人体的一切生理变化可用动静来概括。周述官在《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中说:“人身,阴阳也;阴阳,动静也。动静合一,气血和畅,百病不生,乃得尽天年”。古代养生家就是动静统一的观点认识生命体,并指导养生实践的。

“心神宜静,形体宜动”,是动静兼修的体现。养心调神,以静为主;形体养护,以动为主。动静相宜,才能“形与神俱”,达到养生的目的。《道德经・第十六章》提出:“致虚极,守静笃”,要求以“致虚”、“守静”的功夫,来达到心境的空明宁静状态。“静则神藏,燥则神亡”,“欲延生者,心神适恬静而无躁扰”。即人能养神,“神守则身强”;反之,神不藏而躁动不安,则劳神而致病。心神宜静的“精”不是绝对静止,而是“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身之道也”。

形体宜动,“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清,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说明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促进精气流通,使血气畅达,增强生命力。“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古代养生家们积极主张通过各种身体活动,如导引、习武等来到达“一身动则一身强”的目的。总之,心神极欲精,形体极欲动,只有动静有常,才能心身健康。在中国养生思想史上有主动和主静的不同养生学派,老庄学派强调静以养生,重在养神;以《吕氏春秋》等为代表的一派,主张动以养生,重在养形。他们从不同方面对古代养生做出过贡献。实质上,在中国传统养生中,无论是“主动”还是“主静”都不是绝对的,而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适宜。所以,健身气功・易筋经、健身气功・五禽戏、健身气功・六字诀、健身气功・八段锦等,练功时都要求“动中有静,外动内静”,这样才有利于健康。

第6篇:对健康养生的认识范文

“养生”一般是指人们主动的遵循自然规律,用适当的手段去调理身体,以期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将养生资源应用到旅游开发中始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美国等国家,目的就是让人们在旅游中达到保养身体的目的。

一、秦岭的养生资源

(一)丰富的自然养生资源

秦岭不仅水清峰秀,而且有仰天池、善池等泉水;山峰有著名的圭峰山等,可谓奇山异水。该地景点众多,如圭峰山的紫阁、凌云、罗寒风等。有的具有悠久的传说,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二)丰富的人文养生资源

秦岭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而且在历史上涌现了众多的优秀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等等,如“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田园诗人陶渊明、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始祖李耳等等。正因为能人异士特别多,所以这里关于他们的传说优美而众多。此外,这里是道教、佛教等诸多宗教的发祥地,不仅宗教寺庙众多,而且宗教文化异常发达,这些都为秦岭提供了丰富的人文养生资源。

二、秦岭养生资源现代应用

对于将养生视为延年益寿重要手段的人们来说,重视秦岭养生资源,并且希望将该资源能为我所用,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愿望。这就为秦岭养生资源的开发应用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平台,而旅游开发这些资源,无疑是将两者连接起来的重要手段。

(一)开发山岳养生旅游产品

主要就是要营造适合练习瑜伽、太极等运动项目的环境,让旅游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放松精神,强身健体。这样的环境需要整合森林、溪谷、新鲜的空气、明媚的阳光等自然养生资源,开发食疗餐饮、雾浴、森林浴、生态保健等产品。

(二)温泉养生旅游产品开发

在对温泉养生旅游产品进行开发时,要紧紧围绕度假、休闲、养生,针对消费对象的不同,开发不同的产品项目。如对于年轻群体,可以开发充满浪漫氛围的新婚蜜月汤池;对于健康需要选择温泉养生的,可以开发康体保养沐浴的汤池;对于中年群体,则可以考虑开发结婚纪念汤池等等。同时,可以根据需要配备治疗设施,甚至是按摩师,以强化产品治疗效果。

(三)宗教养生旅游产品开发

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的手段,将宗教养生思想,或者承载宗教养生思想的文物、文字拍成图片进行播放,对旅游者传达宗教养生思想,使对象能深刻理解宗教养生的内涵。同时,通过开设宗教养生馆、宗教养生医馆、宗教武术馆、宗教餐厅等,让旅游者通过亲身体验,进一步加深对宗教养生思想的认识。

(四)美食养生旅游产品开发

中医认为食疗是药疗的辅助手段。所以根据秦岭食材多样的特点,可以考虑选择食疗作为旅游产品开发。美食养生是在医生对个人体质特性提前诊疗后,根据身体需要,选择适合的特色饮食,从而达到食疗养生的目的。食物选择的时候,要经过医师、药师、厨师的综合选择,正确是食疗做到美味与保健品种的效果。

三、秦岭养生旅游开发构想

(一)开发适合旅游消费的养生产品

虽然秦岭具有丰富的养生资源,并且对人体养生极有益处,但人们不可能完全将时间、精力投入到从这些养生资源上来,更倾向于通过旅游尽可能的让自身获得养生知识和得到养生,所以开发养生产品,必须要在掌握客户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开发集观光、休闲、养生等为一体多功能的养生旅游产品,能满足客户生理、精神等各方面的需求,从而实现秦岭养生产品的综合性开发。

(二)开发有针对性的养生产品

养生产品要作为商品要实现价值交换,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养生产品。如从性别上看,女性作为市场消费主力,其更注重美容养生产品。从行业看,商务人士更注重产品效果,而不是价格;从年龄上看,老年人往往经济和疗效并重,但养生愿望相对于其他群体更强,消费次数也更多。

(三)打造养完备的养生产业链条

要打造完备的养生产业链条,是因为只有尽可能满足各种客户各个层次的需求,才能最大程度地增加养生产品的销售力度。要达到这个目的,要首先征得政府的支持,同时加强与旅行社、各类俱乐部、景区、航空公司等企业的合作,完成养生旅游路线、养生基地、养生产品的开发。

(四)打造旅游产品品牌

产品品牌是企业赢占市场的前提和基础。要打造秦岭养生产品品牌,并以此促进秦岭旅游,主要将秦岭与其它地方相较,独一无二的养生资源整合起来,打造具有秦岭鲜明特色的,其它旅游产品无法比拟的品牌优势。秦岭以道教和佛教为主要内容的宗教养生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中草药资源等无疑都是打造旅游产品品牌必不可少的内容。

四、结论

第7篇:对健康养生的认识范文

一、传统体育养生特点及价值

1.传统体育养生特点

传统体育养生也可称为道生、摄生与保生等,生是指生命、生长及生存之意,而养所指的是调养、保养与补养的意思。传统体育养生作为我国重要民族文化遗产,仅从体育角度对其研究室不科学的,需要由传统体育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思考。传统体育具有传统性及民族性等特点,如青海乐都所出土的浮雕彩陶罐中,具有练功站桩之人形,这表明了我国体育养生的悠久历史性。自古以来,养生馆众说纷纭,在《路史》《吕氏春秋》与《诗经》等作品中都有涉及。传统体育养生还具有形神兼备与神为先的特点,也就是将人体五脏六肺机能放于首位,提高人体四肢百骸与肉皮筋脉骨等有关机能方法,重视环境的影响,也注重人情态与身体健康间的关系,并提倡精神愉快及身心合一修养的方法。古代先人经过有意识了解人类生命活动,提出养生理论,并创造具有针对性的体育养生法。传统体育还具有动息相结合,以动助息的方法,其中,息所指的是呼吸,动中求静,气息相随,这需要将动作尽量做到缓慢柔和以及连贯圆活,让人们完成深长均细的腹式呼吸,以平衡人们的脏腑阴阳,并促进经络的气血调和,以体现体育养生。

2.传统体育养生价值

传统体育养生在长期发展中,通过大量思想及实践,吸取了先秦百家哲学及医学思想,尤其是儒家、道家、佛家以及巫术等实践活动,形成了以实践为基础,并涉及哲学、宗教与科技等学科文化系统,经过调心、调身及调息等运动表现,形成了具有独特行为规范、价值理念与思维情感等方式的传统体育养生。随着现代高科技发展,快节奏生活对人们的性情怡养及身体保养带来了挑战,人们开始认识到传统体育养生重要性,传统体育养生依据自然变化进行生活调理,并同时注重身心,以获得身心长寿与健康,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最后环节,而大学生是体育的参与者,不仅想获得身体健康,还需要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了解一些营养卫生与医学保健方面的知识,而传统体育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养生思想,除了具有顺天顺自然思想外,还具有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主张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弥补近代体育自身不足。

二、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传统体育养生作用

1.传统体育养生有益于传统民族文化弘扬,并树立正确体育健康观

随着我国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产生,传统体育养生有关思想理论及实践被广泛流传,成为我国宝贵文化的组成部分,继承并弘扬传统的体育养生精华,成为民族精神及人们健康延年的服务对象。我国文化传统与武德具有莫大关系,并将涵养道德作为练功成败之关键,在传统的体育养生中具有很多哲学思想,如道家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或自然养生馆,对现代体育改革就有较大借鉴之意。原来高校体育教育较注重的学生体质的增强,传授的是运动知识、技能与技术,并使其养成体育习惯,而传统体育养生不仅注重体质选练,还将体育作为健康的行为。生活及思维方式向学生传授,高校体育应让学生真正了解人体与健康之意,加强传统体育养生及医学的学习,了解身体活动规律与运行机理,在注重生理健康同时,还要注重心理调节,形成形气意相随感的清洁,在体育教育中,吸收传统养生思想精华,并不断美化心灵,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与自我教育力,形成良好健康意识。

2.有益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及竞争环境日益激励,约有七成以上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疾病,通过传统养生教育能起到一定作用。大学生在养生知识与健身手段等方面具有浓厚兴趣,运用传统养生中预防为主思想,实施养生先养心方法,确保大学生具有良好心境,并寻找出稳定持久的情绪状态,这对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传统体育养生在习练中,人的肢体锻炼与精神修养进行紧密结合,并有效贯穿于日常生活当中,以达到心神的调养,对大学生身心发挥有益的作用。在高校体育中,实施传统体育养生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锻炼身体,还能加强心理健康发展。

3.有益于高校体育内容的丰富性提高

在传统体育养生中,导引术是首选。其导引术可将自我按摩、身体与呼吸运动集为一体,风格质朴,方法简单,便于学习锻炼。传统体育演练中,具有增强健康、祛病健美、情操陶冶与修身养性之功用,并且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广泛的群众缘,其内容简单,民族特点鲜明,历史悠久且形式多样。不仅具有竞技性,其趣味性、娱乐性与健身性也是很强的,尤其是其丰富内涵与深邃哲理是近代体育所无法比拟的,如太极剑、太极拳与扭秧歌等。在动作学习中,要求学生不仅保持姿态美与动作美,还应培养鉴赏美与创造美等审美意识。对目前体育教育内容进行了丰富,还有很多传统体育项目,如爬绳、跳竹竿与五禽戏等作为高校体育的教学项目,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及水平,切实提高自身健康。

4.有益于终身体育教育观的培养

运用传统的体育养生练习法,可让学生亲自在实践中体会与感悟,经过不断练习获得愉悦享受,感悟出体育意蕴及意境之美。传统体育养生具有丰富内容,受时间、场地与器材等影响比较小,动作过程较为缓慢柔和,且连贯圆活,不易给人疲惫感,更不易出现意外事故与运动损伤。大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及时间、地点等进行不同练习内容选择。学生毕业之后,所掌握的不仅是门技术,还是自我锻炼的一种技能,为不同生活领域与条件下的人们,提供可靠的身体锻炼方法,并不断坚持锻炼,终身受益,极大推动整个社会的全民健身锻炼。

三、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广泛实施,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实施传统体育养生教学,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与水平,促进其心理健康与良好人格,还能丰富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实现体育教育多元目标。尤其是终身体育健康观的形成,让传统体育养生发挥其优势,推动高校体育教育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对健康养生的认识范文

1前言

导引运动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孕育的促进健康的思想体系,是历代著名养生家所倡导的养生观念和方法,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在实践中证明的有效手段。与现代文化不同,导引运动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主要特征。通过文献分析与归纳,发现导引运动文化在传统的文化中多有所见,本研究按专家调查结果和意见,将导引运动文化分为医家导引运动文化、道家导引运动文化和儒家导引运动文化三部分,同时通过大量的归纳,总结出传统导引运动文化具有的文化特征,有利于为导引运动文化对心理健康促进的研究提供必要理论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本研究对象主要为历代有关导引运动的相关文献。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通过在相关网站检索,(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中国期刊题录数据库),中国传统文化网站查阅近30年的相关的研究文献。同时,在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重要图书馆内查阅相关的导引运动方面的历史典籍。

2.2.2专家调查法对中医学、气功学、体育学等国内外著名的养生学学者、教授进行调查。

2.2.3逻辑推理法首先,将相关历史典籍进行分类整理,挖掘不同养生流派代表著作的养生学观点,然后,对不同的养生观点特征进行分析与归纳,得出不同流派养生的文化基本特征。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中医导引运动文化的文化特征在几千年的实践过程中,中医思想里面运用了通过运动方法来达到促进健康,祛除疾病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从中医学看待心理健康的资料来看,中医导引运动文化含有丰富的文化内容,并呈现出独特的特征。

3.1.1心理平衡特征中医认为人体的各种器官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状态,人体的五脏功能处于平衡的状态,任何一个脏腑功能的异常都会引起其他功能的改变,引起疾病的发生。同样,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各种情绪也是处于平衡的状态,任何一种情绪的失衡都会导致整体功能的失衡。比如,中医认为七情等情志因素是导致人体疾病的重要因素,而人们在社会中生存与交往,不可避免地遇到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各种情感。在中医养生理论里面,中医以“喜、怒、悲、思、恐”作为情绪代表,认为各种情绪与脏腑联系密切,过度心理变化对于人体的健康影响重大。“过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思伤脾、过忧伤肺、过恐伤肾”。“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逆,脉满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中医的这种养生思想为导引运动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思想土壤和理论基础。

3.1.2形神兼备特征除了“平衡”理念以外,“形神兼备”是中医导引运动文化具有的的另一个文化特征。中医导引运动文化认为,外在的身体和内在的心理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外形的过度变化、损害、疲劳等会引起心理的变化。同样,如果心理经常受到不安、焦虑、恐惧、忧愁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对身体的健康造成威胁。医学家陶弘景指出“神者,精也。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精者,血脉之川流,守骨之灵神也。精去则骨枯,骨枯则死矣,是以为道务宝其精。”这里的“神明”应当是指精神意识的清净、明了、积极等心理状况。认为,只有良好的心理状况,人们才能够得到长生。《存神练气铭》是医学家孙思邈的代表性著作,论著中涉及到很多的养生观点。比如,孙思邈认为“不思”加以“导引”是获取健康长寿的重要手段,认为过度忧虑是害生的重要原因。“道不在烦,但能不思衣食,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曲直,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形勿极,而兼之以导引,行气不巳,亦可得长年,……凡人不可无思,当以渐遣除之”。由此,研究可以归纳出,古代医学家从未将身体和心理分开来谈,认为身体和心理应当保持协调统一的关系,通过调心来达到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而通过调形来达到促进身体健康的目的。

3.1.3动宜适度特征中医导引运动文化认为,身体要适度的运动,这是保持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但是无论是身体的运动还是情志的运动,都不宜过度,否则会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华佗是导引运动的集大成者,在导引运动方面提出了“过犹不及”重要的思想理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华佗认为人体应当参加适度的运动,但是却不应该过度,否则适得其反。并且,华佗根据“象其形,取其意”的方法、原则创编了“五禽戏”。这其中“取其意”的思想方法应当是人的情智活动,要向虎一样威猛,向鹿一样奔放,向熊一样敦厚,向猿一样机警,向鸟一样飘逸。这种导引运动文化既锻炼了外在形体,同时又锻炼了情志,从而达到“形神兼备”“内外兼修”的功效。现代医学也证明,身体的过度疲劳会导致机体免疫力的下降,从而导致病毒、细菌侵入人体。体育运动如此,意识运动同样如此。

3.2道家导引运动文化特征除了中医思想外,道家是传统导引运动文化的另一个源头。道家对于人体心理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导引运动方法贯穿导引运动发展的整个过程。历代著名导引运动养生家大多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几乎成为导引运动文化的主线。因此,道家导引运动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内容和特征也就更加丰富和独特。

3.2.1清净无为特征老子非常重视人体心理调节在生命健康、行为方式、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老子的思想理论带有很大的清静无为的心理特征。“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由此可见,老子的养生观念非常重视心的修养,即现代所说的良好的心理健康。老子对此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对以后导引运动中的“精神内守“”排除杂念“”意守丹田”等方法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庄子是继老子之后的又一大养生家,同样重视“神”在生命中的重要作用。“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由此可见,庄子“清、静”的思想观念对于当代人们正确认识自我,保持良好的情绪,培养良好的品德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庄子除了重视“神”的保健以外,更难能可贵的是提出了导引等相关导引运动概念,更加重视外在形体的锻炼以及内在心理的锻炼相结合。“吹呵呼吸,吐故纳新,此导引养生之人,彭祖寿考之士之所好也”。从而为现代对导引运动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对“神”做出要求后,庄子还提出了“德”的内容和作用。“夫不恬不愉,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长久者,天下无之。”庄子指出倘不能做到恬静和愉悦,也就不能把握“德”。没有“德”而想长生的在天下是不存在的。针对此,庄子提出了一系列掌握“德”的要求和方法。“人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阴。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从这方面的记载来看,道家提倡清静无为,使心理保持健康稳定。

3.2.2顺其自然特征《道德经》记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道”是化生天地万物之母,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总法则,其本性是无为的。“道”的最根本的规律就是自然、无为。按照道家的理解,“自然”就是自己如此、自然而然,即事物本身规律的体现。“无为”就是顺其自然而不加人为;同时,“无为”还有“无意识”、“无目的”的含义,也就是说,“天”或“道”的活动,完全是一种自然过程,没有任何目的或意识。故“天”或“道”能够长久,“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事物就能够按照自身的规律顺利发展。齐家治国如此,修身养性(命)亦是如此。如果违背自然的规律,人为干涉人或事物的发展进程,结果只会自取其败。因此,明智的人应该采取自然无为之道来养生,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自然无为”是道家养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也同样贯穿于道家导引运动理论之中。

3.2.3调心养性特征作为道家的经典著作,《太平经》在养生方面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并且为后来的导引运动文化提供了指导。对其记载的重要养生观点进行归纳后,不难发现,个人主动地进行身体和心理的调养贯穿整个著作的始终,即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如在看待人身与精神的关系问题上,《太平经》指出“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去则凶;无精神则死,有精神则生,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常患精神离散,不聚于身中。反令使随人念而游行也”。由这些养生观点不难发现,导引运动重视心理意识的运用。河上公在《太平经》的基础上对养生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阐述“:……贪好,则伤精失明。好听五音,则和气去心,……人嗜五味,则亡失于道味。人精神好安静,驰骋呼吸,精神散亡……”另外,他的这种养生思想理论逐渐的运用到导引运动方面,形成了有意识的对心理进行调养,或者通过控制本体感觉来控制心理。

3.3儒家导引运动文化的文化特征道家思想对导引运动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中国文化的另一个源头———儒家思想对导引运动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儒家思想非常重视精神调养,倡导合理的饮食卫生,注重身体的保养。要求人们以“礼”为原则,规定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实现自己的欲望,不可有过分的要求,最好减少对于物质的欲望。同时要合理安排生活,起居有时,劳逸适度,饮食有节,讲究卫生,并根据四时不同合理的安排食物。儒家虽然并没有专门的养生典籍著作,但仍可以从《论语》、《礼记》、《孔子家语》等文献所记录的孔子言行和其价值取向里面中感受到他关注生命、重视修养、崇尚健康的思想。对其主要著作进行归纳总结后,也不难发现儒家导引运动所具有的独特性特征。

3.3.1人社合一特征与佛家的出世思想不同,孔子要求人们积极地入世,这也是中国现实主义的文化的源头。孔子充分肯定认识人的客观存在,并且最大限度的对身体加以保养,对心理加以关怀。“天地之心”“天地之德”“阴阳之交”“五行之秀气”强调“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9]由此可见,孔子对于生命的高度重视。“身体发肤,受之以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孔子的这种思想直接影响到他对身体的保养和珍爱。孔子对于生命的高度重视促使儒家养生思想的形成,并且被逐渐的扩展到导引运动领域。在以后的众多导引运动家中,其中有许多将导引运动作为修身的方法。“人社合一”是儒家导引运动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影响到了导引运动的价值取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里首先强调了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人的社会价值体现必须通过修身的方法来解决。而修身贵在“正心”,正心同时修要“正形”。这种思想理论对于导引运动的规范化,制度化,传承方式影响深远。儒家导引运动文化的这种特征与现代健康指出的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谋而合。

3.3.2重修品德特征“智者乐,仁者寿”。儒家养生首先重视道德修养,认为仁德之人必定长寿。这是因为以“仁”和“理”所确定的道德内容,使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都符合社会特征,能够做到胸怀坦荡荡,不忧不惧。孔子对“智者”、“仁者”进一步分析指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意思是说:有学问的人,好像水一样,不停地流动,不断前进,前途无量;有仁德的人,好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庄严肃穆,巍然屹立。为人们树立起榜样。而这样的结果,有学问的人,时时会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仁德的人更能长寿。“故仁人之士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心静,心平和而不失中心”。孔子的这种“仁”的养生思想扩展到导引运动领域,要人们对自然界同样抱有“仁”的态度,这对于导引运动文化中所追求的“天人合一”就有明显的方法论基础。同时“礼”对于体育养术的规格、内容、传承方式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儒家思想除了重视通过道德培养来养生外,同时非常重视心理调节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也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显示了孔子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孔子主张:不怨天,不尤人;在家无怨,在邦无怨。指出要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人生中面临的困难。孔子的这种思想对于传统养生术中的导引、存思、坐忘都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3.3.3养练结合特征儒家思想的另一代表人物荀子对于儒家导引运动文化贡献很大。“扁(遍)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身后彭祖,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遵循礼义,处处行善,以此治气养生,其寿命就可以超过号称活了八百岁的彭祖;以此修身养性,其名声可与尧、舜、禹等大圣贤并列。由此可以看出荀子“修身自强”“,治气养气”的思想主张。荀子指出:养气的关键在于治心,心能治则气能养。“一团正气,一片丹心“”心正气顺”等理论揭示了荀子对于治心的重视。荀子的正心思想与之前的管子不谋而合,认为心的活动保持正道,九窍就可以按照常规工作,能进入到和静之境界。“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养备”既指营养充足,也指养生有道,即养生方法完备;“动”既指勤劳,又指经常注意运动。也就是说,一个营养充足,养生有道,又经常进行身体活动的人,老天爷也不容易使他生病;相反,若忽略养生,而又缺少身体活动的人,老天爷也难以使他健全。不注意养生的人,会“寒暑未薄而疾,袄怪(自然灾害)未至而凶”。荀子还列举了“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的例子,进一步强调勤劳健身的重要性。从医学科学观点看,在重视精神养护的同时,注重形体锻炼的“动养”较之单纯的“静养”要积极的多,其功效也更为显著。所以说荀子“动练”原则的提出,使我国古代养生文化的发展日臻完善,荀子的“静养动练”思想是我国古代养生思想中的精华。这种思想不但具有心理健康的内容,更以一种健康的内容出现,即重视形体,又重视心理。

第9篇:对健康养生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高校武术 健身 娱乐 全面发展

引言

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人的现代化,更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学校体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日益普及,作为高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武术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武术进入普通高校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了,作为中华民族国粹的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体现了东方民族的性格和智慧,它的博大精深是其它体育项目所不可比拟的,特别是武术独特的健身、防身功能更为青少年所崇拜和吸引。[1]高校武术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比较全面而深刻的。本文从武术的健身、防身、养生和娱乐等功能来研究和探讨高校武术与人的全面发展。

1 高校武术的现状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1.1高校武术的现状

普通高校武术被纳入大学生的保健体育课程以来,各高校都比较重视和加强武术教育工作,大都开设了武术课和武术专项选修课,有条件的高校还把武术列为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要求学生必须学会一种拳法,经常锻炼。[2]武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具有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武术在高校体育中的作用,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和实质,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人的片面发展和对人的劳动能力的分析,已经得出非常深刻的论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在其劳动过程中体力与智力统一的过程,是个体在实现其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同时身体和心理协调统一发展;是人自身进化克服内在矛盾的表现,即个体克服动物性趋向文化性的进化本源;是人作为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本质,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包括思维能力、独创和自由发展的能力,适应不断变迁外部的社会条件。

2 高校武术与人的全面发展

2.1高校武术健身功能与人的全面发展

所谓健身是指武术运动本身的健身价值。通过习武不仅能够使人强筋骨、壮身体、调气息、除疾病,而且有利于发展人体的速度、力量、灵敏、协调及耐力等素质的发展。身体是“本钱”,大学课程的复杂和学习任务的繁重无疑对人的身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难想象没有健康的身体能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高校武术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很好的调制作用,而且能使大学生保持健康的身体和清晰的思维去完成学习任务。现代信息化社会很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惰性,大学生亦是如此。长时间的电脑操作,快节奏的上课下课生活,就业工作等压力的逐渐增大,很容易使大学生年轻的身体感到“力不从心”。如何在如今这知识爆炸的年代保持良好的发展呢?无疑健康的身体应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一切都成了无源之水,一切都是空谈。高校武术教学的内容以太极拳、太极剑、初级套路等简便易学的套路为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较高,另外由于武术运动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武术正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很多人将其作为自己的健身活动。[3]有条件的高校大部分都有武术协会,甚至开展了各种武术运动,显然武术的健身功能是吸引我们去实践与发展武术运动的重要动力,因为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进步中,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健身效果和领域逐渐得到广大群众的认识与开拓。武术的健身功能是由武术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武术运动以套路运动为主,由拳术和器械的套路组成,并且符合人的生物学规律,武术练习最明显的作用便是直接改变人体生物学结构,能从根本上增强人的体质,预防疾病,能使大学生迅速从脑力疲劳中恢复过来。

大学生必须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才能使才智、智慧得到充分发挥。[4]武术锻炼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健康,还能全面发展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大学生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各种素质的发展有良好的影响,“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培养了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道德风尚,从而整体上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2.2高校武术的养生功能与人的全面发展

养生,古代又称之为“道生”、“摄生”、“养性”等。中华传统武术养生文化在养生手段上就是通过各种具体的武术健身活动怡情调心、摄养生命、增进健康、防治疾病,使青春常在,从而达到心身健康、益寿延年。[5]极少有人会对武术的养生功能提出质疑,人们早已普遍认识到,武术具有养生的功效。武术对中华博大的养生术的吸收与融合,使武术具有独特的魅力,武术本身即是一种养生术。养生与武术的结合,使传统武术非常重视内在精气神的训练。强调武术训练对养生意识的关注与重视,并非要把养生的功效作为第一或唯一的目的。[6]应该说,在养生促进了武术发展的同时,人们也为延年益寿而选择了武术,练武直接提高了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武术的养生功效得到很好的发挥,二者的交融与互动是历史的必然。中华传统武术的养生功能迎合了大学生最基本的生存欲望,大学生不但要求生存,而且希望生存得更好;不但要求肉体上的健康长寿,而且精神上追求愉悦舒畅,全面发展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而武术的养生提供了一条极好的实现渠道。

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活跃,经受着各种诱惑,必然会不断思考人生。如何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保持人的正常而和谐的全面发展,养生便提上了日程。武术的内外合一、形神兼修、物我合一、师法自然能培养大学生的身心,使之得到和谐全面发展。武术中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使大学生年轻的心理与人格得到合理引导与健康发展,武术的养生功能不仅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对我们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2.3高校武术的防身功能与人的全面发展

中华武术不仅具有强身健体、养生的价值,而且具有防身价值。“强身健体”与“防身”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不懂得“强身健体”之道就无法真正领悟到“防身”的精妙之处。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大学生无法与社会绝缘,而要主动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社会。在社会中大学生难免会遇到诸多社会的丑恶现象,诸如劫财劫色、以强凌弱等。如何增强自身的保护意识和能力也应成为大学生和整个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武术提供了一种天然的防身功能。所谓武术防身就是人们通过习武从中可以学到和掌握一定的攻防格斗的技能,提高防身自卫能力。武术的技击价值常被高校武术所忽视,这是极不应该的。其实武术的技击价值即防身功能是武术不同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最根本的一点,过分强调显然是不适宜的,但过分淡化技击防身价值也是得不偿失的,最终会堕入一种失去武术真义的花拳绣腿而毫无意义。武术讲究实用集中的表现就在于其技击防身功能,大学生习练武术并非为了争强斗狠,它更要体现一种人文精神,包括体悟人本能的技击方法,对人体表现的身法以及展现人体的搏击技艺。数字化时代,人们追求人文精神是在寻找人的真正本性,它是一种回归自然的最为“纯朴”的感悟。这种感悟体现在武术中正是来自于对人体本身能力的一种玩味,劲法的运用与自我体验的一种艺术升华,而并非是那种野蛮象征的搏打厮杀。武术的防身功能给大学生返朴归真提供了一种经验的宣泄之道,满足了人本性中文明与野蛮交织在一起的社会需求,将“野蛮”文明化的真正人生质量的升华,从而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4高校武术娱乐功能与人的全面发展

“玩”和“审美”一直是人类的本性,具有高素质的大学生更应将两者和谐统一起来,统一的途径便是正当合理的娱乐。武术将人的生物性与人的社会性完美地融于一体,武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因而它可以直接影响人的愉快中心。武术的创造性可以防止审美疲劳,为娱乐注入新的活力,使娱乐成为一种动态的发展,不断提高娱乐的质量。身体与精神相互影响,大学生希望把自己造就成比较接近完美而和谐发展的人,离不开身体与精神的锤炼,武术提供了这种锤炼的机会。大学生习武本身就是一种“痛苦”的享受,是一种近乎完美的娱乐,武术不仅能使大学生长积下来的疲惫的身心得到一种天然的释放,在运动中产生的类似荷尔蒙的激素还会产生类似性的体验,从而使大学生对人生有了新的追求和感悟,并主动去完善自己,最终达到全面发展。

武术是神奇的,本身有极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武术的博大精深、虚怀若谷、天人合一集中渗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武术能将深刻的哲理通过简单的意念与动作表现出来,使人回复原始又不脱离现实,从而达到娱乐的功效。武术给人带来的不仅是自己的娱乐,还能给观赏者带来愉快的享受。大学生通过武术锻炼发展了精气神,感悟了人生,达到了一种“实用”的娱乐境界,并将这种娱乐进行迁移,从而使学习变成了一种乐趣,学习的过程一旦成了享受的过程,便会把大学生塑造成德智体于一体的现代化的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人。

结语

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并且长盛不衰,这与武术本身的功能价值是分不开的。武术的价值取决于武术本身的特点和社会需要。高校武术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属于体育,但高于一般的体育。武术合健身功能、养生功能、防身功能、娱乐功能于一体,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雄,汪琼.对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06,6:21.

[2]周延军,周瑞侠.终身体育与高校武术[J].林区教学,2005,5:71.

[3][4]王忠勇等.高校武术与全民健身[J].体育学刊,2001,1: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