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影响范文

数字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影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影响

第1篇:数字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影响范文

一、数字艺术传统艺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艺术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艺术成了时展的必需品。无论是在原始社会还是在当下的科技数字时代,艺术始终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例如古代敦煌莫高窟壁画、景德镇的陶器艺术、彝族的孔雀舞等等。数字艺术在现代也应用于各个领域,无论是在影视、书籍还是在广告、游戏中都有体现。数字媒体艺术展现艺术的媒介是通过数字媒体展现,展现艺术的方法是数字技术,数字技术贯穿艺术作品创作的始终,从最初的采集艺术作品原材料到对原材料的加工、编辑、保存再到对艺术作品的呈现,数字技术都是不可缺少的。由于新媒体艺术不仅在表现形式上还是在创作上都实现了创新突破,节省创作成本,拓宽创作空间,缩短创作时间,所以数字媒体艺术将成为最主流的艺术形式,被社会广泛接受。传统艺术一直以来都被人称作美学艺术,原因在于传统艺术更注重对于艺术作品原材料的真实呈现,追求的是原始美。传统艺术多是源自于生活,展现的也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传统艺术不仅是对于原材料的还原,更是加入了人历史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具有深远意义。对于传统艺术的审美,绝大多数人都是只看到了艺术作品的表象,从表面判断艺术作品的美与否,却很少深入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内涵及作品带给人们的启示,对于艺术作品的作者想要传达给人们的思想内涵了解的更是少之又少。

二、数字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影响

数字艺术不仅丰富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更是对传统艺术的影响至深。数字艺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加入了科学技术元素,开创了一种新的艺术形态,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更是宣扬了科学的重要之处。数字艺术突破传统艺术审美特性的约束,开创了虚拟性、交互性等新的审美特性形式。数字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数字艺术将新的、科学的艺术理论加入到传统艺术中,丰富传统艺术的理论知识,使传统艺术更有科学性;其次,数字艺术拓宽了传统艺术的创作空间,增加传统艺术的思维来源。

三、数字艺术对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艺术是无国界的,更是不能用语言形容的,每个民族、每个朝代、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艺术没有完整规范的模式可循,艺术源于生活,展现的也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朝代的文化价值取向不同,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也不同,所以艺术作品的作者在创作之处所秉持的创作思维也不会相同,艺术作品形态就会是包罗万象的。传统艺术发展到数字艺术,虽然融入了很多科技化、数字化因素,但是传统艺术并未摒弃传承发扬文化的初衷,所以将数字艺术与传统艺术完美结合,及有利于艺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更有利于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数字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完美结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数字艺术要找到与自己类型匹配的传统艺术形式,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传统艺术的优缺点,吸取传统艺术的成功经验。目前,还有很多的数字艺术不能完美融合传统艺术,究其原因,在于数字艺术错误选取了与自身不合适的传统艺术形式其次,传统艺术更注重表现形式美,其对于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也比较丰富,数字艺术要多采用传统艺术的表现手法,以弥补自身过于依赖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的弊端。数字艺术的创作过程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丰富的综合知识,要是呈现出的艺术作品更具有吸引力,更与众不同,单纯的模仿是不会成功的。为使数字艺术有更强的形式美,语言形式的表达更丰富,数字艺术就要吸取传统艺术的形式美,将传统文化美感与数字化相结合,充分表达数字艺术作品的内涵。数字艺术要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合理利用自身优点,并且要不断丰富自身的表达形式,以使数字艺术发展的更远。不论是社会的发展进步还是数字艺术的广泛应用,都与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休息与共,在当前的科技化社会,要使数字艺术有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就要不断通过招聘、聘请等方式吸纳专业知识性强的人才,而且对于复合型的跨领域人才也要积极招纳,只有充实了自身的综合知识,丰富了自身的艺术精髓,才能让数字艺术走的更远。同时,数字艺术更要积极容纳传统艺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数字艺术得到更大提升。

四、总结

第2篇:数字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民间传统艺术;保护;传承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媒体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也逐渐为大众所接受,成为时代的主流媒体,新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有线或无线网等渠道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大众提供信息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相对传统媒体而言,具有及时性、海量性、共享性、交互性。在时代迅速发展的今天,民间传统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广安地区民间传统艺术种类繁多,包括有婚嫁歌、云童舞、岳池灯戏、手掌木偶、华蓥山滑竿抬幺妹、抬高亭等等,本文选取保护和传承落差最大的两个艺术进行剖析,不断得出新媒体与民间传统艺术的矛盾共存关系。

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动民间传统艺术的不断进步

1.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传播,使民间传统艺术告别了传统的传播方式

民间艺术的传统传播手段是利用传统媒体,与大众进行面对面的传播和传承,新媒体技术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触摸媒体、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数字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影等等,华蓥山滑竿抬幺妹就有效的结合了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宣传,他会在每年三月份举行盛大的比赛,吸引媒体的关注,从而吸引更多人的目光,也使得更多人参与它的保护和传承。

2.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融合新媒体所带来的新思想,民间传统艺术在不断传播的过程中内容不断丰富

华蓥山滑竿抬幺妹在不断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优化,具体表现为滑竿抬幺妹之前主要用作一种交通工具,方便富贵人家出行,在时代的不断进步中,滑竿抬幺妹逐渐演变为商业表演、电影素材、比赛等等,然而相对滑杆抬幺妹而言,云童舞的传承便是充满艰辛,缺少创新和不适应时代脚步,云童舞原本用于祭祀活动中的表演,但由于时代需求的改变,云童舞逐渐没落,到现在,人们才开始利用新媒体的手段去传承和保护,拍纪录片、商业演出等等。由此可见,新媒体不仅对人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会影响到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

3.对于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有更多新兴的保护手段

新媒体可以提供很多新鲜的手段来保护传统文化,随着如今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很多人都不愿意终身从事某一种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在这样的情形下,利用新媒体来进行传承和保护似乎就显得很有必要,在四川师范大学数字媒体学院飞扬团队的暑期社会实践中,同学们就利用自己专业知识对新媒体下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利用自己手中的摄像机拍下了濒临消失的传统民间艺术供世人欣赏,也为这些民间艺术的传承提供一种新的途径,世人也可以感受到这些民间艺术的魅力,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献上自己的一份力。

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阻碍民间传统艺术的不断进步

第3篇:数字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传统媒体;数字艺术

传统媒体艺术是其实不是传统艺术,它是艺术创作者新媒体的艺术表达手段。同时也在多种媒体语言进行融合的表达过程中形成了独立叙述的语言风格。与传统媒体艺术相对的是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意味着个人主观艺术形态的复兴,尽管现代主义时期各门类艺术各自向着净化和纯化的方向发展,但传统媒体作为一门传统的艺术,它的概念也是在其快速的发展中不断变化的。因此,新媒体的表达语言是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逐渐总结,同时它也离不开其他传统艺术形式和相关艺术媒体的发展。

一、传统媒体艺术内涵与类型

传统媒体艺术还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确切概念,一位设计大师说 “新媒介艺术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词,其主要特征是先进的技术语言在艺术作品中的使用,这些技术包括电脑、互联网及视频技术创造出的网上虚拟艺术、视像艺术以及多媒体互动装置和行为,新媒介艺术是传动媒介艺术的传承。”有些人认为传统媒体艺术指以录像、电视、媒体作为表达手段和作品形态的艺术,目前更新的新媒体是生物电子学、无线网络、虚拟现实、网络神经、基因工程、分子电子科技、机器人科技等等。可见,传统的概念随科技的发展不断扩充和发生变化,一个一劳永逸的概念是不可能的。传统媒体艺术的起源与艺术自身的发展不可分割,从新达达艺术、波普艺术、新波普艺术,到深受其影响的观念艺术家,大多从大众媒体中选取运用图像,自由地使用各种媒介和素材,图像的重复使用和媒体运用的自由与复合都表明媒体艺术的即将到来。在2O世纪5O年代就已奠定了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将电视、录像等大众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并对媒体设备和媒体性能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实验,所以,传统媒体艺术也是相应时展出来的主流形式之一,预测新媒体艺术的未来,基于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依赖于这种发展进入社会环境和艺术领域的方式。

二、数字艺术的起源与类型

数字艺术的产生:数字艺术指由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数字化的艺术构成方式,它既指艺术作品数字化创作过程,也指代艺术作品的数字化展示方式,因此,一个数字艺术可能是不同于传统的媒介构成的艺术创作活动,还可能是以数字“比特”展示的虚拟现实艺术作品,但无论如何,一个没有艺术观念和审美价值的数字技术本身是不能称为数字艺术的,当前划分数字艺术范畴中存在的一个误区就是把数字技术和一般涉及数字技术的创作都称为数字艺术,我们认为只有注重艺术观念的表达、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的数字作品才可以称为数字艺术。数字艺术的类型划分千差万别,很多研究者将传统媒体艺术类型归于数字艺术,依据数字艺术的概念,笔者认为数字艺术包括数字绘画、数字音乐、数字摄影、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网络艺术、多媒体艺术、电子游戏和电脑动画、数字特效、CG动画。因为数字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艺术领域的各个方面,改变着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因此,数字艺术的类型划分也要避免将应用了数字技术的产品都归于数字艺术,正如在数字艺术概念中提到的,要区别数字技术创作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并以此为标准划分数字艺术的类型。

三、传统媒体艺术与数字艺术的差e

(一)传播的艺术媒介不同

传统媒体艺术以传统技术为媒介,而数字艺术以数字技术为载体,媒介决定了艺术对象的性质,并且也对艺术的生产方式和记录方式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艺术本身的形态,这种形态是艺术观念和艺术理论的基础。传统为艺术带来很多新的可能性,包括视觉形态和体验方式的变化以及新的交往方式,传统媒体艺术突破了传统的艺术媒介,在传统媒体艺术类型中的录像、录像装置、网络艺术和多媒体艺术,都以电子媒介为基本构成,并带来艺术创作和艺术审美的新特征。数字技术使艺术创作更加非物质性,如果说传统媒体艺术介于物质媒介和非物质媒介之中的话,那么数字艺术则脱离了艺术的物质媒介层,艺术创作超越了现实事物的局限和控制,在漫无边际的广阔范围中实现艺术的创作意图,虚拟影像和虚拟现实已经成为蓬勃发展的艺术现象,被广泛应用于摄影、电影、电视和动画等领域,形成了新的艺术创作经验。

(二)两者的记录方式不同

艺术媒介的不同带来艺术记录方式的差异,传统媒体艺术以传统技术为依托,数字艺术则以数字化为作品的记录和存储方式。传统技术的生产、发送、显示和存储技术使得传统媒体艺术以摄像机、录像机等采集图像,并以光盘和磁带为存储,在作品中常常应用计算机、电视、投影仪等为展示方式。数字技术改变了艺术信息的采集和作品的制作过程,在计算机处理设备和软佯的支持下,数字艺术以数字化的形式创作、存在、传送和播放作品,以数字化将数字艺术的文本、数据、音频和视频等进行多媒体整合,数字化是数字艺术作品记录和存在的形式。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类型,传统媒体艺术和数字艺术不仅在概念范畴上存在差异,艺术媒介的不同使它们各具艺术特点和审美特征,另外在是否具有商业性上也存在差异,传统媒体艺术摆脱了最初的商业目的而以追求艺术性为最终目标,数字艺术却仍然在艰难脱离商业性中挣扎。

四、传统媒体艺术与数字艺术的联系。

无论是传统媒体艺术还是数字艺术都是在科学技术发展对艺术的影响中产生的艺术门类。未来运用高科技的艺术家会越来越多,科技进步带来的创作的方便性与多元化也使得艺术家的领域越来越扩大,跨领域的创作者将会大量出现。共有的艺术类型――多媒体艺术和网络艺术应运而生。数字技术的介入使传统媒体艺术的类型呈现出了新的变化和新的特点,并出现了新的艺术类型:网络艺术和多媒体艺术。传统媒体艺术的发展与数字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传统媒体艺术大量地运用了数字技术、视频手段来表现,尤其是90年代以后,没有数字技术就没有传统媒体艺术中的多媒体艺术和网络艺术。多媒体,或者也称作复合媒体,“通常被定义为将两个或更多种的传播形式集合为一个整体的任何媒体。”

五、结语

无论是传统媒体艺术还是数字艺术都以现代影像为基本的艺术表达手段,因此可以使用“影像艺术”对传统和数字艺术进行总称,能够使用影像艺术归纳的原因有二,第一,传统媒体艺术在更新的媒体出现时就面临了无法明确界定的情况,上个世纪流行于全世界的电影艺术就是当时的“传统媒体艺术”,但在今天,相比于来势汹汹的数字艺术,它早已失去了“新”的意义,所以应该有更准确的名称来命名目前应用传统技术的这一艺术类型;第二,传统和数字艺术归根结底是对于影像的改变,今天,无论从哪一种艺术类型入手,都无法忽略影像的重要意义,影像不单是艺术家创意和创作的主要工具,还是视觉社会中大众的阅读文本,现代科技为影像的创造、制作、储存和传播提供先进的方法,无论是传统的采用,还是对数字技术的运用,都是对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现代影像的发展,因此,在传统媒体艺术和数字艺术仍然蓬勃发展的今天,可以使用影像艺术概念加以归纳和总称。

【参考文献】

第4篇:数字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 CG技术;文化特性;功能;意义

一、CG技术的特点

数字化的视觉造型手段通常被称为CG技术,它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比特化。传播,复制与交互极其便捷。二是异于传统物理材质的制像过程。三是技术本身发展极其迅猛,超出了现有文化的适应范围。

和传统艺术作品的惟一性相比,数码作品批量生产的因素直接影响到对CG作品心理感受和价值认可的降低。同时,CG技术被引入艺术造型领域后,由于其脱离传统造型方式以及数字化的思维方式,在某些方面损害了由手工制作带来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呈现了自身特有的面貌。而CG技术产生之初,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其功能可以用来做什么,而少有考虑其即将产生的独有的意义指向是什么。随着CG技术的迅猛发展,它已经超出了原有艺术观念所能涵盖的范围。近些年中大量涌现出的互动媒体装置。其意义指向并不能被我们归入任何既往的文化模式。

在模拟传统方面,CG技术开发人员作出很多技术方面的努力,试图使数字化制作接近传统制作方式。如PAINTER软件对自然笔触的模仿、Zbrush软件对雕刻工具的模仿、以及WACOM的系列压感板、数字雕刻仪器等,都在技术层面试图拉近CG与传统艺术的距离。而同时,随着非线性数学的发展,一部分科学家和艺术家找到了更多的共通性;他们试图从观念上弥合相互之间的鸿沟。位于数字化前沿的艺术家敏感的从中发现了一些新的表现形式与意义指向,比如demo[demonstration]&Intro[introduction]竞赛作品、分形艺术(FRANTERAR)的探索性作品,艺术家与设计家试图融合科学与艺术界限,以对时间纬度和空间纬度的重新构建来诠释纯粹的CG艺术情趣。

尽管有以上的种种努力,CG技术的非物质化特点依然使得CG艺术呈现流俗文化的特征,这一方面来源于其先天的商业性特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CG技术的发展速度超出了人类文化的跟进速度,因而呈现出一种有功能、无意义的状态。但借助对传统艺术的模拟,它将逐渐获得新的隐喻和指代的能力。从而具备文化的特点。

二、CG技术文化内涵的产生

当在PHOTOSHOP中一个滤镜产生不可思议的效果,当MAYA中一个表达式产生奇异的动作时。艺术家如何面对它?操作失误还是一次艺术灵感的契机?无论结果如何。这种现象的出现通常还是会被纳入既往的艺术创作模式中。艺术家对待它的态度,和面对一种特殊的肌理效果没什么分别。之所以会这样,还是因为CG诸多功能的意义指向是空白的。而当我们试图给它赋予视觉文化意义时,难免会将它纳入既有的能指与所指模式中,而单纯模拟传统艺术形式,使它自身仿佛具有一种流俗文化的特征,类似一种魔术或杂耍。

那么,当一个传统观念的艺术家借助CG技术完成其作品后。他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精神指向,会因为CG的介入而产生些微的影响吗?如果有,这种影响的意义何在?

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人类任何技术的发展都是其自身功能的放大和延伸。这种放大通常都是局部性的。这样必然会引起原有社会机体的整体比例失调。从而引发感知模式与比率的重新调整来适应变化。显然,在CG技术的运用中,这种不自觉的调整也是必然会发生的。

“技术变革不只是改变生活习惯,而且要改变思维模式和评估模式。”[1]同样,CG技术改变的不仅仅是造型方式,也影响和改变着传统艺术思维的模式。而这种改变实质上是CG功能逐渐获得意义的过程。

当前,CG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服务于大众文化生活,而随着数字虚拟娱乐方式的兴起,强加给CG功能的传统能指与所指意义正在被误读或产生歧义,这种现象对传统艺术在进行着解构,也是CG技术形成自己特有文化内涵的契机。

但正如后现代艺术一样,新的意义要被解读。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可读性,而借助即成的传统语汇的能指与所指关系,是一个必然过程;CG功能只有暂时穿上传统艺术模式的外衣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生出自己的意义来。目前,一些前沿的探索也在借助对传统意义的重新组合,来避免无意义的功能。比如,威尼斯双年展中的融合了行为、装置、CG为一体的媒体艺术作品,其中CG部分大量的应用了高科技成果,但还是在行为、装置等传统艺术的辅助下来阐释其意义。

另一方面,一些科学家或艺术家,根据非线性数学原理设计的一些分形图象软件所产生的图象和影象,从形式到内容都张显着纯粹的数字化意趣。虽然我们并不能解读其中的文化意义,但依然会被其中所呈现的一种数理之美所震撼,技术对审美方向变化的推动力,似乎超出了人文所具有的能力,而过多的人文意义指向也似乎会损害类似事物的发展速度。

CG功能的日新月异,造成了CG功能文化意义空置,与其对应的意义总是滞后产生。技术带动意念的趋向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显著得多,但作为文化总是需要传播的,而传播就需要能解读的共性意义。比特化数字时代的共性意义已经多意化,歧意化。

麦克卢汉在他著名的《理解媒介》中说:人类的文化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消弥技术带来的不适应。既有文化总是试图将新情况纳入自己的体系加以消化。以此稳定人的知觉系统。而技术的进步却在不断破坏这一体系。当今,人所共见的是:数字媒介对现有文化的撕扯,揉搓,切割,整合程度之暴烈,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在艺术方面,线形结构体系的传统形式正遭受后现代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再也难以包容新技术新媒介,使现象和意义一一对应。由此,一种新的功能与文化意义间的关系正在呼之欲出。

CG作为数字文明的一种代表,对未来文化的表征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被我们称之为数字鸿沟的东西,其实正是它的价值所在,因为它表明了CG所创造的图形影象隐含了不能为传统文化体系所涵盖的内容,建立新的意义指向关系,适应急剧变化的信息时代文化需求已经是大势所趋。

第5篇:数字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展示设计;创新;应用

0引言

基于数字媒体艺术的广泛应用,展示设计也随之快速发展,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展示设计涵盖内容广、涉及领域多,对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展开探究,有利于丰富艺术创作形式,激发创作灵感,促使其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信息化时代下,数字媒体艺术利用先进的科技为大众生活提供便捷,设计者通过不断创新艺术设计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研究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发展,进而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

1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新特点

数字媒体艺术是在数字化技术与传统艺术下应运而生的新型艺术形式,其吸收艺术的精髓,且由信息技术做支撑,打破了传统艺术形式的束缚,内容和模式发生了改变。分析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新特点,实现数字媒体艺术对艺术的延伸和拓展,以此激发设计者的创作思维。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辅助下,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新特点包括科技性、虚拟性、融合性。其中,科技性表现为数字媒体艺术是科技发展下的产物,其实现了艺术与科技的有机结合,将艺术的想象力用科技形式展现出来,并形成独特优势。科技性的应用特点突破了传统展示设计平面、静态的束缚。虚拟性也是数字媒体的重要体现,基于技术的发展,实现虚拟性的变化,应用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融入虚拟现实技术,如博物馆、展示会等活动要求中。融合性特点表现为数字媒体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展示设计中的传统艺术内容可以通过科技形式展现出来,弥补了传统艺术与大众脱离的缺点,吸引更多受众群体。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也增强了受众的参与积极性。

2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2.1交互式创新展示

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创新应用下的交互式展示主要在于互动性,强化参与者的主动体验感。基于现实的客观条件,不仅需要增强展示设计的交互性,还需要表达展示设计的意义。在信息化时代下,人们对科技的需求不断增强,传统参观形式的设计无法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做好交互式创新展示,促使展品与人们实现沟通交流。为展现设计的创新性,通过数字媒体艺术加大交互式展示的冲击性具有一定作用,满足受众互动需求的同时也带来良好的参与感。开发有效的互动设备,如智慧城市系统,在地图中引入实时交流等功能,增强系统与用户的交互性,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带来良好的体验。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交互式创新展示旨在基于用户需求进行实时变化,为使用者提供全面的数字化信息。为避免展示设计中信息的堆积,需要设定过滤参数,突出动态界面,避免受不需要的系统功能打扰。交互式创新展示在数字媒体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效果对展示设计具有直接影响。

2.2空间式创新展示

数字媒体艺术是新时代的产物,对传统艺术起到了革新的作用,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空间开阔,表现形式创新,构成要素新颖。基于不同的展示实物与场地,展示设计的空间感也不相同。空间作为展示设计的关键元素,空间设计不合理不仅影响视觉效果,还将与整体的展示设计理念产生冲突,带来不好的影响。基于数字媒体艺术对展示设计进行空间式创新展示,需要在一定空间模式中,对实物及区域进行合理划分,提高展示空间的利用率。基于科学的统筹规划,对展示空间进行合理布局,以期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且满足设计者的展示理念。基于科学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近年来得以快速发展,其艺术价值也不断提高。4D技术如今的应用面不断扩大且深受用户的好评,4D技术满足了受众群体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体验,具有良好的推广使用意义。将4D技术应用于展示设计中,实现空间式创新展示,在有限的空间中为受众群体提供多样化的体验,提高用户满意度。将数字媒体艺术巧妙地应用于空间式创新展示设计中,增强用户的多重体验感。

2.3二维式创新展示

二维式展示设计虽然较为传统,但在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下,其重要性也需得以重视。早年间,电脑喷绘等数字媒体艺术是展示设计中的创新内容,其突破了传统的设计手段,增强了设计感,并与用户实现了相对良好的互动,增强了观展者的代入感。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媒体艺术的功能增多,影像技术等数字化技术得以使用,创新展示设计也不断发展,但是仍然不可抛弃二维展示这一传统因素。在数字媒体艺术中对二维式创新主要体现在静态向动态的转变,如世博会上的清明上河图,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将静态的画卷动态地展现出来,融合投影技术、三维动画技术,将传统艺术通过现代化手段展现出来。二维式创新展示将清明上河图中人民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出来,为现代观展者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二维式创新展示实现多样化的发展,不仅可以用图文表达,还可以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辅助下全面发展。

2.4网络式创新展示

网络式创新展示实现了数字媒体艺术与展示设计的有机统一,是新型的艺术展示载体,其展示方式深受用户喜爱。基于当前的信息技术,多数设计者尝试利用网络技术丰富展示设计形式,进而达到创新性效果。将传统的艺术用全新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可以有效展现艺术设计理念,便于受众群体的理解。通过网络式创新展示设计的表达形式得以多元化。基于网络式的艺术载体,革新传统的展示设计思维模式,达到丰富设计效果的目的。网络式创新展示主要体现于人们在网页上的浏览,为提升用户观感,对网页创新设计、实现空间变革、打破传统的空间束缚均有重要作用。数字媒体艺术下,网络式的创新展示设计具有沟通便捷、分享实时的特点,利用网络的时间和空间优势进行创新性设计,充分表达出传统展示设计的理念和内涵,将取得一定成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可以逐渐发挥创新应用的优势,为展示设计拓宽发展空间。

3结语

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革新了传统的设计理念,结合信息技术提升了观展者的体验感。基于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科技性、虚拟性、融合性特点,可以实现交互式、空间式、二维式、网络式的创新展示设计,进而满足人们的欣赏需求,推动传统艺术的时展。实现数字媒体艺术与展示设计的有机结合,为设计者带来灵感,丰富展示设计的表现形式,以此达到最佳的艺术展示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茜.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运用探讨[J].价值工程,2014(28):245-246.

[2]程贤栋.浅析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运用[J].北方文学,2014(5):234.

第6篇:数字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影响范文

由于河北民间艺术资源的丰富性,做好河北民间艺术资源工作是极为关键的,然而在实际的保护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总结来看,有几个比较显著的问题。第一,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涉及艺术的传承,而民间艺术的传承则需要后人的支持和认同。当前由于无人继承,而导致传统艺术的失传和流失,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且年轻一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也越来越淡,所以从事民间艺术保护工作的热情和支持也变得更少。第二,民间艺术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制度上的保障都不够完善,由此导致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没有做到位。另一方面,民众对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工作并没有大力支持,而是对艺术的认识不深,很难真正重视民间艺术的珍贵性和浓厚的历史文化价值。第三,由于历史的发展以及当今时代的巨大变迁,民间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尤其是对传统文化形式的影响更为显著。经调查发现,河北民间传统的民族图案和手工艺品由于时代的发展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由于现代日用品的普及,这些传统的民间艺术品实用性变得越发不明显了。另外,除了少数的几处古建筑得到了重点的保护,其他绝大多数建筑都被现代房屋所替代了。再看民间艺术表演,由于其内容的历史性,也多为失传,而那些流传下来的艺术表演,其内容的丰富性也大为降低,艺术形式更是呈现出单一的趋势。

二、数字化保护民间艺术资源的重要意义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里,网络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借助网络和计算机能够实现民间艺术资源的数字化保护。2010年,国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纳入了“十二五”规划中,这就表明了数字化保护手段的可行性。对于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也是一样的,数字化技术能够实现民间艺术资源的数字化和信息化,通过计算机和云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就能够解决当前许多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数字化保护手段在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数字化保护可以降低维护工作的成本

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工作由于涉及面广,而且艺术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等因素所致保护成本较高,需要耗费的人力和物力较多,而且需要周期性的维护和保护。而数字化手段则可以免去这些困扰,数字化的实现可以极大地降低维护工作的成本。数字化保护就是将民间艺术的各种资源形式,通过数字化处理,转化为二进制的信息。这样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与计算机之间的互通,经过信息化处理后,就能够将所需要的内容存储在计算机中,而且便于信息之间的相互交流。这样既省去了举办艺术展馆的成本,也降低了文化资源保护的成本。

2.有利于民间艺术资源的传承

民间艺术的失传很大原因是后继无人,主要是年轻一代对传统艺术的不了解以及民间艺术宣传力度不够。而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民间艺术的保护,可以将民间艺术资源与网络相关联。通过网络这一有效的媒介,能够使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到、认识到传统民间艺术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利用数字化手段,民间艺术就能够在手机、电脑、电视等现代工具中查询和了解到,当代人很容易就能够认识到真正的民间艺术。随着推广程度的加深以及宣传手段的丰富化,就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认可,就能够有效地起到保护民间艺术资源的目的。3.便于交流民间艺术资源。数字化后的民间艺术资源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文化交流,通过信息化渠道,既能实现传统艺术的推广和宣传,也能够实现传统民间艺术与当代文化的交流。民间艺术要想传承下去就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当代文化的背景下,既适应时代的变化,也不会失去原本的文化气息。所以,只有通过文化之间的交融,才能使得传统民间艺术更加适应时展的需要,促进当代文化的繁荣发展。经过数字化手段处理之后,有利于交流民间艺术资源,一方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也为多元化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三、民间艺术资源数字化保护的具体措施

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极为必要,也迫在眉睫。为了保护好珍贵的文化资源,就必须做好相关的保护工作,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用新的技术方法来开展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工作,相信能够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可见,数字化这一手段就是理想的保护方法。在形式上,数字化保护方法可以是多样化的,如建立数字博物馆、文化资料库、艺术交流平台等;在内容上,可以是多元化的,既容纳传统的民间艺术,也可以实现与现代文化以及其他文化的相互交流。所以,数字化保护方法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的,而要实现对民间艺术资源的良好维护,关键还是要落实具体的保护措施。

1.民间艺术资源的收集

数字化保护民间艺术资源的第一步,是要大范围地收集民间艺术资源,这就需要对文化发源地和文化之乡等处进行仔细的调查。在实地的考察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文化艺术的内容,即传统文化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而且也要关注民间艺术的多样化形式,如社会风俗、社会礼仪等,这些方面同样洋溢着浓厚的民间艺术氛围。将民间节庆时的场面拍成纪录片,并储存在计算机中;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的记录也可以采用数字化记录的方法,这样就能够将珍贵的传统民间技艺保护起来。收集的过程中要详细而且全面,要将民间艺术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体现出来,小到一件手工艺品,大到一次节庆场面,都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氛围。

2.民间艺术资源的整合和分类

收集后的丰富民间艺术资源,要进行系统的资源整合和分类,由于艺术种类繁多而且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所以分类和整合是极为关键的。一方面,整合和分类文化资源是为了方便管理,另一方面则是利于后期资源的检索和查找。在民间艺术资源数据化保护的过程中,整合和分类是极为重要的,不仅仅要将各种艺术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信息,便于储存,而且也要有规律分门类地进行储存。比如,就民间艺术这一大门类而言,就可以分为民间手工艺品、非物质形式艺术、习俗文化等多种门类。因此,整合和分类有利于系统地认识和保护好民间艺术资源,而且有规律、有计划地进行整理能够进一步体现出文化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3.民间艺术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第7篇:数字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 戏曲艺术 传承 保护

戏曲艺术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时至今日,受到历史、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面临着许多客观存在的问题,一些经剧目与传统表演手段正在逐渐消失,如何保护与传承戏曲艺术,是新媒体环境下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新媒体环境对戏曲艺术传承与保护的意义

1、新媒体环境使戏曲的影响力增大。

现代社会,新媒体艺术已经遍布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到生活、学习、交友各个领域。戏曲作为一门传承已久的艺术,受众群体多以中老年为主,极少有青少年对戏曲艺术感兴趣。要实现戏曲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可以通过借助新媒体环境下优越的信息条件实现戏曲的传播与互动,打破传统戏曲舞台表演局限性,通过互联网络、电视转播等新媒体手段,使戏曲的传播范围更广泛,影响力更大。

2、戏曲资源实与数字化整合,更科学的传承与保护。

新媒体形式多种多样,通过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使戏曲资源进行整合并将其数字化。通过对戏曲资源的有效整体与归纳,对戏曲资源进行良好的保护,例如对戏曲的发展史,戏曲的优秀作品通过制作成数字资源,整理出可供大众在网络在线欣赏或者下载的服务,使大众对戏曲的接触形式更多样。同时,通过戏曲资源的数字化,给予了戏曲最科学的传承与保护途径。

3、新媒体艺术使戏曲的发展空间更开阔

在许多观众眼中,传统的戏曲表演形式及剧情脱轨于现代生活。戏曲要发展,要创新,要在时代的变化中求变,就需要通过新媒体艺术的运用,将传统戏曲与新媒体戏曲结合起来,两者结合在一起使传统文化得到了弘扬同时也丰富了创意产业的发展。例如通过对传统戏曲角色的运用,创作出的戏曲动画片,将有效的吸引一大批青少年关注,由此对青少年灌输戏曲艺术中服装造型、唱腔、伴奏的特点,有利于戏曲文化的推广与发展。

二、新媒体环境下如何传承与保护戏曲艺术

1、改变传播思想,发展创新戏曲传播途径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戏曲要实现传承与保护,就要改变传统的传播理念,对戏曲传播的途径与模式进行创新转变。当前,新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传统戏曲在新媒中的应用却是屈指可数的。我国的戏曲文化历史悠久,积累了许多丰富且富有深意的优秀题材。通过对新媒体网络化、现化代技术的应用,使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实现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通过戏曲网络传播,吸引青年群体的关注。例如:通过戏曲与动漫产业相结合,将戏曲与动画创作融合在一起,通过现代化数字技术的外壳,打造出富有深度的民族文化精粹,创造出即好看同时又富有中国戏曲特色的优秀作品。还可通过建设戏曲网站,进行戏曲类手机软件开发,制作出满足戏曲爱好者的戏曲演唱、讲解等一系列戏曲文化成果。同时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戏曲传播模式与戏曲资源进行不断的开发创新,在当前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环境下,以多样化传播形式的创新,吸引青年人群对传统戏曲有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2、新媒体环境下不断加强对戏曲艺术的保护

在历史的长河中,戏曲艺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与演变,因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散发着璀璨夺目的光彩。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对中国戏曲的关注相对较高,例如一些具有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的戏曲形式在国际戏剧舞台上一度受到了热情追捧。新媒体环境下,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对中国的戏曲艺术进行有意识的规范与保护,在注重戏曲传播的同时也要保护戏曲的版权,同时对戏曲表演者给予一定的资金技持。例如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京剧演员大赛”为京剧艺术的传播以及京剧人才的培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许多观众通过CCTV青京赛成为戏曲迷,而戏曲演员因其在荧屏上的优秀表现,为更多观众所熟知。同时通过加强与国外的交流合作,取长补短,不断提升戏曲的艺术价值。还可定期的举行戏曲研讨会,加强戏曲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活动,活跃于国剧戏剧舞台上,使更多人感受到我国戏曲艺术的魅力。

3、运用新媒体技术优势,实现戏曲传承与保护

长期以来,中国戏曲的受众多以老年人为主,戏曲演员在剧目的表演上、表演的舞台灯光效果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受众对戏曲的审美习惯主要以演员的唱功为重点,因此我们常常说戏曲是“听戏”而不是“看戏”。新媒体环境下,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戏曲的表演与传播更丰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使戏曲节目通过录制实现永久保护,同时在戏曲表演中能创造出更好的灯光、舞美等,使舞台效果提高。其次,一些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对许多老艺术的作品实现了良好的保护,例如一些优秀的老艺术家演出的优秀作品,虽然艺术家已经故去多年,但他们的优秀作品与表演风采仍然通过新媒体技术完好的保存,时隔多年以后,人们仍然可以通地新媒体手段欣赏到老艺术家昔日的风采。

结语

当前,全世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已经引起了相当的关注。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戏曲艺术是一代代艺术家不断传承与发展创造的结晶,代表着我国丰富的历史底蕴,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特色以及美学精神。因此,需要我们通过新媒体环境下对戏曲传承与保护的不断研究探讨,对传统的戏曲文化起到传承与保护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8篇:数字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传统美术;数字美术;信息技术;数字化

进入2l世纪之后,传统美术的各种表达形式无论得到了什么样的丰富和改造,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它们的地位都将发生变化。与传统美术相比,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发的数字美术正逐步走向前台,这些新的美术形式正朝主流形式转化。它们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与传统美术不同的特性,是人们对美术的创作规律及其相关理念都发生了某些改变。但是,传统美术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从其本质而言并不是技艺技巧等外在因素所能彻底改变的。数字美术在创作过程中也不可违背传统美术所由产生的感受和领悟的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根据大百科全书的说法,15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是油画的前身。在运用蛋彩画法的同时,许多画家继续寻找更为理想的调和剂。一般认为,15世纪初期的尼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是油画技法的奠基人。他们尝试用油溶解颜料,使之成为油画技术。油画技术很快在西欧其他国家传开,尤其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得以迅速发展。此后,绘画经历了许多革新和改造,但直到数字绘画出现之前,还没有出现过真正具有革命意义的飞跃和突变。

最早用计算机绘画的人通常被认为是K.Alsleben和W.Fetter,1960年他们在德国所进行的实际上绘画的探索颇受世人注目。但用数字计算机制作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却是五年以后的事情。1965年不同国家的好几位艺术家分别独立完成了自己的数字绘画作品,他们是Frieder Nake和Georg Nees(在德国),A.Michael Noll,K.C.Knowhon,B.JuLesz和其他人(在美国)。自此以后,数字绘画便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并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不断获得了“升级与更新”。

虽然数字美术是一种形态尚不确定的新型艺术,但它一直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发展和壮大。目前,就其表现形式、内在特征和载体与传播模式而言,数字美术作品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一、传统美术的数字化作品

传统美术的数字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美术作品的数字化与新形态的呈现。在数字技术最早介入艺术领域时,人们关注的仅仅是其对既有艺术形态下的各类作品,经数字化处理后,传统美术作品可作为多媒体文件存储于计算机系统中,并在呈现环节演化为平面媒体方式或作为电子图像、数字动画、电脑视音频出现。这种数字化的美术作品仅仅是对传统美术作品的优化处理产物。数字美术应有的许多重要属性,如交互性、多元化特征,均不能充分体现出来。

当前美术领域中针对数字美术研究的一个误区是将传统美术的数字化等同于整个数字美术。事实上,数字化的传统美术,不过是传统美术向数字美术转化的一个过渡阶段,数字美术的概念绝非传统美术所能涵盖的,数字美术的精髓只有在其更高级的形态中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二、借助数字技术创作的美术作品

主要是指借助数字技术按照传统美术创作规律创作的艺术作品。使其具备良好的数字化潜质,亦即这些艺术形态下的创作过程中的局部或全体能够较好的和计算机结合起来,其创作行为可以由人机交互系统辅助实现,其作品可以以数字化方式存储和呈现,因此,这些美术形态中很快产生了基于计算机辅助处理的分支。这些分支代表了初级形态下的数字美术——借助数字技术所提供的强大计算处理能力,将美术创作和多媒体数据处理结合起来,在计算机创作平台上完成或部分完成美术作品的创作。

这种类型的数字美术创作过程具备和传统美术形态的可类比性和创新突破性。但是,严格意义上讲,触及形态的数字美术本质上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美术,因为数字技术在局部的介入并不能充分带来交互性和大众化属性上的提升,真正的数字美术的事先必须以数字技术的全面介入为基础。

三、基于数字平台创作和传播的艺术作品

第9篇:数字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影响范文

扬文明的重任。本文将文化比教学导入设计学科中,在“铅笔”与“鼠标”之间探讨现代设计的文化趋向。

关键词:数字设计 ;传统设计; 铅笔

数字技术的发展与传统工艺的结合,促使了数字艺术设计的发展逐渐渗透和融入到了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室内设计、影视动画等众多领域,并且对于传统美术如雕塑、壁画、油画、国画、版画、漆画等领域也有显著的影响。数字艺术的发展对于传统设计和美术而言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促使了传统美术和设计领域不得不进行变革,将数字技术与艺术结合,利用新的数字技术来发展传统设计和美术,并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正如物理学家李政道所说“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信息技术在成为艺术设计新载体的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艺术创作语言和手法。

一、数字设计的优势

首先,数字技术相对于传统工艺而言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工业设计、室内设计乃至建筑设计等领域对于效果图的绘制,传统方式是利用水彩、水粉、马克笔、铅笔、尺子等工具,通过打底稿、上色、反复修改等步骤而绘制。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这一过程则较为简单。既可以通过相关的设计软件如Photoshop、SketchUp、Paint等设计软件,通过相应的画笔工具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绘制和修改,不仅大大提高了绘制效率,而且提高了设计效果。其次,数字技术的运用使得设计与生产的联系更为紧密。数字设计使得设计效果能够比较直观地呈现给设计者、生产者甚至消费者。数字化使得设计效果图能够直接与生产相结合,缩短了设计与生产的距离。特别是数字化机床、三维打印等设备的出现,使设计的设计思想能够非常便捷地转化为实际产品。再如3DMAX、Unity3D等三维和虚拟现实软件能够,让设计师的设计理念非常直观地呈现给客户,不仅便于呈现设计理念而且容易让客户所接受和理解。再者,数字技术的运用使得原来静态的呈现方式逐渐向动态的、立体呈现方式转变。数字动画技术在设计领域的应用逐渐广泛和普及。如建筑商和开发商对于新的地产项目的设计和宣传,从原来的静态效果图逐渐转变为动画或者虚拟现实,不仅可以动态地展现地产项目,而且可以让客户自由地漫游在未来的商业街、家庭当中。数字技术相对于传统方式无疑增加了客户体验,提升设计表达效果和效率。

二、传统设计的优势

传统设计需要良好的艺术沉淀。数字设计再快也是要借助高科技的电脑,而传统设计师纯粹的艺术积淀,是个人的修养。没有艺术的沉淀,手上良好的功夫。哪怕是用电脑来做,也不一定会设计出优秀作品。就好比我们在使用电脑的时候,我们需要用电脑画一个人或者物,如果你没有良好的传统设计的修养,如何能在电脑上良好的表现呢。传统设计对突发灵感的纪录性强。例如,我们在进行设计创作的时候,如果我们突然有了灵感,想立刻记录下来,我们下意识就会用传统设计方式来进行记录,而不会用数字设计方式。

三、数字设计与传统设计有机结合

对于传统设计的方式,这里主要是指利用传统绘图工具,如“铅笔”“圆规”等,传达设计师的设计意图。“传统设计”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产物,虽然从技术面上不及“数字设计”的完善,但它作为设计师的必备技能,对于设计师设计思维的开拓和设计想法的呈现是不可或缺的方式。传统方式不可丢而新的数字设计又必须被接纳和学习,所以数字设计与传统设计方式相融合是当前设计方式的必然结果。数字设计与传统设计,在设计、美术等艺术领域的运用各有优势。设计的根源在于设计师的思维和理念,而无论是手绘还是数字形式都是一种外在的呈现方式。传统方式与数字形式其实不存在于谁强谁弱的问题,更不是数字形式一定会取代传统形式,而是两者逐渐融合的趋势。依靠数字技术的发展,给予设计师以快捷和随心所欲的设计感觉,如手绘般能够准、快捷地表达设计理念是数字设计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另外传统设计师技能训练的有效方式,是锤炼设计理念的有效途径,因此数字设计与传统设计的融合是目前设计形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传统设计不可丢

设计是思维形成的过程,设计师的审美决定其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人脑决定一切。例如,现在很多设计师,没有经过一定的设计语言训练和艺术素养的培养,只凭借会一些设计软件和以往经验是很难长久地呈现出出色的设计创意和设计产品的,目前设计领域所存在的最大意识上的误区。虽然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新创作方式和艺术语言,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为目前的各大院校以及设计师所青睐。但是艺术的发展之路是对传统的继承以及对新事物的借鉴、吸收。数字机技术下设计方式,如各种设计软件、手绘板等只是设计师手中的一个使用工具,真正取决于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设计师是否具备深厚的美术功底和完美的设计构思。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为设计师和艺术家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设计工具和设计方式,但如果一味地依赖和诛求新技术、新设备将成为思维创造的绊脚石。总之,艺术设计是自由的创造,我们应该是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不断涌现的新事物,目的是在艺术的创作中获得更大的自由。当“铅笔”遭遇“鼠标”的时候,在这一场设计界的“数字革命”中,游走于“数字设计”和“传统设计”之间。用理解和包容建立现代设计学科的新秩序,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参考文献:

[1]秦桢研.三维动画技术如何实现传统绘画视觉效果[J].美术大观,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