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引起经济危机的原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字】钻井施工;电气设备;故障;维修维护
前言
钻井过程中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避免设备运行损坏是设备维修的主要目标。钻井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见电气设备损坏的现象,尤其是在用电气设备的损坏会影响施工进度,影响油田生产。如何能够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年限,减少电器设备损坏的几率,追求电气设备投入产出最大化是我们钻井人一直追求的目标。个人认为日常工作中,应该研究设备的缺陷及常见故障,应该认真分析总结故障原因,不断地学习与积累,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和电气设备的维修方法,加强对电气设备的检修和保养工作,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对已经损坏的电气设备不应该轻易放弃,能维修的尽力维修,以达到降低钻井成本的目标。
1、钻井电气设备损坏的原因
根据日常工作过程中的钻井电气设备损坏情况,归纳出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有:设备自身质量问题和人为操作因素。
1.1设备自身质量问题
①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质量缺陷,残次品流通到现场施工中,在使用过程中,比较容易损坏。②电气操作工具质量不合格,根据电气事故统计,有一定比例的电气损坏是由于工具的不合理使用造成的,比如:使用扳手的尺寸、起子的大小,使用不当都有可能造成电气器件损坏。
1.2人为操作因素
①操作人员不按正确的操作规程操作,为了赶工期、抢进度,不按正常操作程序走。有时施工人员仅仅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而造成误操作,在操作完电气设备后并没有进行必要的检查。②操作人员缺乏电气理论基础知识,很多现场施工人员对设备的原理、结构、特性并不了解,遇到一些问题,根本不知道如何判断故障的原因,也不能及时进行检查和维修。③施工人员对指令不明确,操作时没有搞清楚操作目的,自己没有权利去操作,而越权操作。④长时间疲劳作业导致现场施工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缺乏施工责任感,缺乏敬业精神,导致在电气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设备损坏现象。
1.3设备维护维修不当
①电气设备损坏后进行修理过程中,现场往往没有配套的器件,而使用形状相同或者相似的器件代替,这很容易造成器件或者电气设备再次使用过程中的损坏。②开关、刀闸、接地刀检修、维护不到位,例如机械传动机构锈蚀、卡死、周期性未上油使设备老化,或者触点锈蚀,都有可能使设备损坏。
2、钻井电气设备实施三级保养方法
钻井电气设备保养的原则:清洁,,紧固,调整,防腐。清洁,指设备外观及配电箱(柜)无灰垢、油泥;,指设备各部位的油质、油量满足要求;紧固,指各连接部位紧固;调整,指有关间隙、油压、安全装置调整合理;防腐,指各导轨面、金属结构件及机体清除掉腐蚀介质的浸蚀及锈迹。
三级保养是电气设备专业管理的有效保养制度之一,能够延长电气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电气设备利用率。通常说的三级保养是按连续周期排序的,即: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①日常保养:钻井电气设备的操作人员在施工前认真检查设备,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发生故障,要及时排除,自己解决不了的应立即通知机电修理人员处理。使用后应该擦拭电气设备,保持设备清洁的同时,按规定进行合理和加油,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②操作工人和维修工人结合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对设备进行局部拆卸、检查、清洗;更换不合格的毡垫、密封;调整设备各部位配合间隙,紧固设备各个部位,电气部分由维修电工负责。根据不同设备及运行条件定期进行一次一级保养。③二级保养: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参加定期维修,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擦洗设备,调整精度,拆检、更换和修复少量易损件,局部恢复精度,系统清洗,换油,电仪系统检查修理,并进行调整、紧固部件。
3、钻井电气设备损坏后的检查维修方法
3.1经验判断维修
根据钻井电气设备故障的表现特征,检查、判断故障的原因,并采取合理的手段给予维修。例如:现场根据电气设备故障的大体部位、故障发生时的主客观条件、是否有烧焦的异味、是否有漏油漏电现象、保险丝是否烧断等明显特征。对损坏的电气进行维修并试运转,试运转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电气运转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止工作,继续寻找导致故障的原因。
3.2工具设备判断维修
维修电气设备离不开检查工具,常用的工具设备有:万用表、示波器、绝缘测试仪和电桥等。近年来,电气设备检修工具和方法不断完善,出现了一些新的故障检测维修方法,如:①接地性能检测。②短接法:电气设备电路或电气的故障大致归纳为短路、过载、断路、接地、接线错误、电器的电磁及机械部分故障等六类。诸类故障中出现较多的为断路故障。它包括导线断路、虚连、松动、触点接触不良、虚焊、假焊、熔断器熔断等。对这类故障除用测量电压法检查外,还有一种更为简单可靠的方法,就是短接法。方法是用一根良好绝缘的导线,将所怀疑的断路部位短路接起来,如短接到某处,电路工作恢复正常,说明该处断路。具体操作可分为局部短接法和长短接法。
3.3几种常见电气设备的故障检测维修方法
①变压器故障检测维修。变压器故障主要集中在绕组、铁心、连接件及油质污染上。常用的故障检修方法有:变比检测法、ALL-Test法;②电机故障检测维修。由于电机具有机械和电气两个重要特性,如何在故障发生时,在第一时间内判断故障的类型是检测维修的第一步。常见的电机故障有:疲劳、磨损、断裂以及点蚀。检查电机故障的方法有:峰值能量法和冲击脉冲法。③常用电路元件检测维修,如电子管、晶体管、电阻和电位器、波段开关故障的检测,一般是在检查之前先用短路法将其存贮的电荷短路掉,然后再用万用表检查器充放电情况,而电感线圈的检查一般是将待查电感线圈从仪器上,焊接下一段,用万用表测量其直流电阻的大小,进而确定线圈是否损坏。
【关键词】产科;围术期;周围神经损伤;原因;处理策略;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10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01-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所收治的产科围术期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共计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方式将其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计50例。以上研究对象中,治疗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5.2±3.8)岁,共包括21例顺产、18例子宫脱垂、6例子宫颈癌、5例子宫腺肌瘤。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6.7±2.3)岁,共包括19例顺产,20例子宫脱垂、7例子宫颈癌、4例子宫腺肌瘤。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史等方面来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组治疗组在给予一般性治疗的基础之上采取药物治疗与针灸配合治疗方式。一般性治疗方式如对照组所示。药物治疗为:在患者出现围术期周围神经损伤问题的情况下,服用剂量为10mg单位的泼尼松片,按照每天3次的频率进行口服给药。同时加用维生素B6。针灸配合治疗为:选取曲泽、内管、劳宫以及手三里作为针灸穴道[1],以电针方式行针,每次持续时间为30min,每2d一次。
1.2.2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性治疗方式。即采取去除引起周围神经受损的相关因素。
1.3评价标准随访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按照三级划分方式[2]。具体划分方式为:①临床痊愈。指患者肌肉运动功能完全恢复至正常状态,肌力测定结果在A级以上;②基本痊愈。指患者肌肉运动功能基本恢复,存在1-3各部分肌肉力量略小;③无效。指患者肌肉功能较治疗前未出现改善伙食好转。
1.4统计学处理本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经t检验并以p
2结果
针对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治疗组患者经以上治疗后总治愈率为46例(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治愈率32例(64.00%)。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3讨论
临床研究证实:产科围术期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在临床诊治过程当中,找出致病原因有着重要意义,有关患者预后改善同样极为关键[3]。在患者围术期周围神经出现损伤的情况下,其损伤部分近心端神经将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远端生长状态,这一阶段的生长速度基本可以表现为1mm/d-2mm/d单位[4],致使病程的发展需要半年左右的实现。在本文有关产科围术期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研究过程当中,总结了有关神经损伤的发病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策略。具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3.1安置问题患者安置不当是引发产科患者围术期周围神经损伤病症的最关键原因之一[5]。临床诊治过程当中应当尽量避免在患者清醒状态下出现针对臂丛神经的较大牵拉作用力,严禁在患者全身行麻醉处理的状态出现上肢90°以上的扩展运动。
3.2周围神经压迫问题受到周边神经长时间且持续性的压迫,导致血肿问题显著,从而引发周边神经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临床诊治过程当中应当尽量选取在腘窝部位以及膝关节部分采取加设厚棉垫的方式进度垫护吹,通过适当抬高患者臀部部位所处角度(一般情况下应抬高15°-30°)的方式,防止患者腓骨小头部件与腿托呈紧密性贴合状态。
我院本次实验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经以上治疗后总治愈率为46例(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治愈率32例(64.00%)。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参考文献
[1]黄瑞健,孙培吾,强华,等.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术围术期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3,37(1):55-57.
[2]刘玲.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79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6):16-18.
[3]邓勇志,Hugh S Paterson.C43.心脏手术后膈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其影响[C].//全国冠状动脉外科与大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134-140.
[关键词] 手术;内镜取石术;肝内胆管结石
[中图分类号] R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1-0023-03
肝内胆管结石(intrahepatic stone, IHS)为原发性胆管结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效治疗方法为肝叶或者肝部分切除。然而,肝切除术的创伤较大,易出现各种并发症[2]。手术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是引起肝内胆管结石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准确寻找肝内胆管结石手术疗效的危险因素,是避免肝内胆管结石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入住我院的8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B超、CT、ERCP或MRCP证实。本组患者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37~78岁,平均(59.39±12.13)岁;病程0.5~4年,平均(1.38±0.11)年;结石分布:左肝内胆管结石26例(32.50%),右肝内胆管结石35例(43.75%),双肝内胆管结石19例(23.75%)。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本组接受ERCP取石治疗的患者为肝内胆管结石未超过二级胆管,或伴有胆总管结石者,以及拒绝手术或要求行内镜取石者,其余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影响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疗效的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Pearson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22.23±65.92)mL、(255.39±55.72)min、(13.43±1.28)d及10.00%,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分别为(234.72±32.97)mL、(158.37±31.03)min、(9.63±1.01)d及4.00%](P
2.2 结石残留的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见表1。影响结石残留的危险因素有3个,即肝内胆管狭窄、治疗方法以及结石分布。
2.3 结石复发的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见表2。影响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有4个,即:结石残留、肝内胆管狭窄、治疗方法及结石分布。
3 讨论
肝内胆管结石目前的治疗原则是清除结石,解除狭窄与梗阻,矫正畸形,切除病肝,通畅引流。肝切除联合术中术后胆道镜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随着内镜技术的逐渐成熟,使该病患者有了新的选择,ERCP取石就是其中的手段之一。肝内胆管结石目前的治疗原则为清除结石,解除狭窄与梗阻,矫正畸形,切除病肝,通畅引流等。本研究主要将ERCP取石术与常规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
3.1 注重肝内胆管结石的初次治疗
结石残留与结石复发是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两大问题。经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内镜取石是结石残留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经分析,主要原因在于肝切除能够将病肝彻底切除,通畅引流,所以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首选方法仍为手术治疗方法。若患者初次治疗不能处理以及将结石取尽,就会造成结石残留,从而大大增加了肝内胆管结石的复发率,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该结论。结石残留是结石复发的独立高危因素,由此可见,首次治疗是尤为关键的,应该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采用手术治疗,对此掌握各种治疗方案的适应证也尤其重要。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肝切除术的适应证为[6]:①肝内多发结石铸成鹿角状,并充满局部肝内胆管;②明确有近端胆管狭窄;③虽然肝脏内未出现显著纤维化,但是局部肝脏已经萎缩而失去功能;④合并局部慢性脓肿,肝脏局部形成假瘤或者癌变等。ERCP取石适应证为:①肝内胆管结石≤2级胆管;②多次胆道手术史;③拒绝手术者或者要求ERCP治疗。
3.2 注重解除及矫正肝内胆管狭窄
造成结石形成以及胆管炎反复性发作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为未解除胆管狭窄,从而造成胆汁引流畅通性不佳。如果对胆管狭窄加以解除,必定会造成再次胆道结石。本研究结果显示,合并有肝内胆管狭窄的患者,其结石残留率以及结石复发率与无胆管狭窄相比,显著升高,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胆管狭窄是结石残留以及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国外的相关研究长期随访的结果基本保持一致[7]。目前,最理想的解除胆管狭窄的方法为肝切除,然而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球囊扩张以及支架置入扩张狭窄胆管也逐渐成为一种临床治疗手段,然而国内外学者对此仍然存有异议,由于微创扩张术后,在较短时期内可能会出现胆管的再狭窄,其有效率仅为30%左右。对此,有其严格的适应证,如年龄较大,不能耐受手术,或者合并胆汁性肝硬化,有多次胆道手术史的患者,则可考虑行球囊扩张或者置入支架术等。
综上所述,与传统手术相比,内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显著;肝内胆管狭窄、治疗方法及结石分布是结石残留的高危因素;结石残留、肝内胆管狭窄、治疗方法及结石分布是结石复发的高危因素。
[参考文献]
[1] 唐彪,欧阳正晟,段群欢. 多种手术方式治疗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比较[J]. 胃肠病学与肝病学杂志,2012,21(12):1151-1153.
[2] 李建军,张大明,全现州. 腹腔镜在复发性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J]. 医药论坛杂志,2010,31(19):170-171.
[3] 黄志强. 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术的演变[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9, l2(1):1-2.
[4] 付顺军,李少强,梁力建,等. 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0,16(5):325-327.
[5] 韦杨年,黄海,莫世发,等. 精准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应用[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18(9):67-72.
[6] 黄益领,陈志敏. 肝部分切除结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临床观察[J].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678.
摘 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危机越来越成为引发经济危机的核心导火线。又随着金融业的日趋多样化和多层次化,所以通常金融危机引发的虚拟经济危机最终会演变成其他各领域的实体经济危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特征是以债务经济为主,因此引发经济危机的原因也由原先的“过剩经济”转为现在的“债务经济”。经济危机爆发后在国际上的传染通道主要有:资产通道、银行通道和货币通道。
关键词 次货危机 过剩经济 债务经济
本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从“过剩经济”到“债务经济”,经济危机原因的变化;第二部分是金融危机的传播通道;第三部分是美国次贷危机是如何传染的;第四部分是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一、从“过剩经济”到“债务经济”,经济危机原因的变化
美国人们的消费通常受其消费习惯和预期收入的影响,保持长期以来的借债消费习惯,其中家庭消费和住房消费尤其活跃,曾一度促进了美国经济的繁荣。我们说如果在考虑预期收入即自己有能力偿还的情况下,提前消费是可以促进当期经济发展的。但是美国人却恰恰忽略了这一点,他们没有考虑到自己的预期收入而加紧当期消费,只会是不顾后果的消费,杀鸡取卵的消费,是不利于经济持续发展的消费。要消费但又没有本钱,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借钱,拿未来的钱来提前消费了,但前提是未来的钱能够如期拿到,但未来又有着其不可确定的因素,如果某一环节出错而不能偿还贷款,那么就有可能使经济遭受到一连串的损失,最终引发经济危机。而消费的习惯是长年形成不容易改变的,所以八十年代以后在美国政府带头下,年年大力发行债券,政府财政赤字严重,企业的债务也不断的增加。消费者由于几十年来举债的消费习惯,也已经慢慢地并开心地毫不担心地享受着这种发未来钱的生活方式。他们几乎没有存款,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也很乐观,因此,使美国一度在经济上出现了虚假的繁荣,股市和楼市的泡沫也越吹越大。当泡沫有一天被某一环节捅破时,下一轮的经济危机也随之不远了,最终酿成了08年的次货金融危机。
二、金融危机的传播通道
(一)资产市场通道
资产有虚拟资产和实体资产之分,由于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通常出现的金融危机是由虚拟资产(股票、债券等)危机开始的,但最终会蔓延到实体资产危机,进而形成全球经济危机。以美国的次货金融危机为例,次货即次货级抵押贷款,指银行或贷款机构提供给那些信用等级或收入较底,无法达到普通信贷标准的客户的一种贷款。在美国,个人贷款者是向抵押贷款公司而不是直接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然后抵押贷款公司将向个人提供的抵押贷款作为其资产打包成股票和债券出售给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而对该个人抵押物信用等级测评的评级公司却由于个人利益并没有公正客观的测评该抵押物,以致使得一些抵押物被高估、错估或者连续抵押。而这些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又将它们从抵押公司购买的股票或债券作为自己的资产打包成自己的股票和债券出售给投资者。这一层又一层的打包,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给资本市场带来了一时虚假的繁荣。
(二)银行通道
经济越发达,国与国之间的金融合作领域就越宽,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银行去外国投资办子银行或者分银行,例如我国的渣打银行和花期银行等。一方面当该国发生金融危机时,本国银行会出现呆帐、坏帐甚至倒闭,那么该银行在外国的子银行或分银行必然受到牵连,其资产减少,那么该外国的银行为了获得更多的资产必然会提高该银行的利率,而利率的提高又势必会影响该国的企业投资,使在外国银行贷款的本国企业减少投资,减少利润,即而引起该国部分结构性经济危机;另一方面外国银行和本国银行之间的合作也是宽领域、多层次的,一旦该国发生金融危机,银行资金外逃,该国的银行将会面临资不抵债、亏损甚至倒闭的危险,因此与其有合作的银行一定会通过货币途径受到牵连和损失,即而影响该国的经济。例如德国的德意志银行和萨克森银行濒临倒闭,法国巴黎银行管理的几只基金已经清盘,英国北岩银行也出现了挤兑。紧接着这些在美国以外地方出现的问题,又将其影响反馈回到美国,引发美元的疲软,股市的动荡以及一系列新的金融问题,比如美国负有盛名的投资银行贝尔斯所面临的困境。这个残酷的反馈循环系统―在美国产生的问题从美国流到其他国家,从其他国家再流到另一个与之有关系的国家,最后又流到美国,所到之国经济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发生同样的金融危机。
(三)货币通道
现在的金融危机主要是由于债务的无限扩大导致无偿还能力而造成的。一方面当该国为了缓解金融危机而向国际社会大量发行与其国生产力没有紧密的债券或者就干脆以发行货币来解决金融危机时,在国际社会上筹集的该国货币势必会引起本国货币的增加,从而导致本国货币的贬值。以美元为例,美国大量发行债券,导致本国美元数增加,美元贬值。另一方面美元的贬值会导致外国货币的升值,这样就会影响该外国的出口,使外国出口减少、国内出口企业利润下降、工人工资减少、失业率增加,从而把经济危机传播到该国家。
三、美国次货金融危机是如何传染的
美国次货主要是面对那些信誉程度和收入低的人群,向其提供房屋抵押贷款。所以,可以说美国次货金融危机的源头是房地产危机,先是由房地产此实体经济影响资本市场的虚拟经济,再由资本市场的虚拟经济影响全球各领域的实体经济。美国当局为了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出台各种政策鼓励借债买房,使得一度出现了房地产虚假繁荣,泡沫形成。当抵押贷款人不能及时偿还每期负债时,银行收不回贷款,于是对房地产开发商的下次贷款会减少或者不贷。房地产商没有了贷款,势必会减少房屋的供给,另外一方面抵押贷款人面对银行的催款,势必会减少其他方面的开支和消费。如果该消费品正是别国的出口品,那么势必会引起该国出口品对美国出口的减少,进而引起该国经济的萎缩。因此房地产的低迷会引起国际上其他实体经济需求的减少,给别国经济带来同样的经济危机。美国为了刺激经济不断地降低利率,为了偿还国际债务大量的印发美元,致使美元贬值。这样更直接引起外国货币的相对升值,最终影响到别国的贸易经济,给别国经济带来萧条和危机。
四、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一)预防金融危机
产生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无非就是两种,即过剩经济和债务经济。相比过剩经济,债务经济引起的经济危机更可怕。只要消费和投资增加,那么国民收入就会增加,个人收入也会增加,进而消费和投资也会增加,最终促进经济的增长,经济危机自然就不会出现了。而对于债务经济,如果只一味的强调提前消费,追求暂时的享受而不与相应的生产力联系起来的话,那么最终只会形成泡沫经济和虚假繁荣,进而演变成经济危机。但是,我们知道,如果借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并伴随着一定生产能力提高的话,那么债务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因此,如果我们把一种货币固定在一种生产能力上的话,那么该国货币的增加并不是债务的增加而是一种生产能力上的提高。
(二)如何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
经济危机来了,我们不用一味地惊慌和措手不及,危机来了就来了,既然无法避免,那就只有积极面对了。因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地不断深入,一国有难,别的国家很难独善其身。所以,在心理上面对金融危机不要恐慌,要沉着应对。经济危机无非就是经济萧条、衰退、出口减少、企业或工厂利润下降甚至倒闭和失业率增加等。对于一些长期依赖出口的国家,此时乘着危机时刻,可以扩大内需,依赖自己总好过依赖别人;国家财政当局可以积极的运用财政政策,投资公共事业,拉动本国经济的增长。另外,减持危机国债券和储备外汇,以免由于该危机国的货币贬值引起本国外汇资产缩水,同时可以利用出售外汇的收入来扶持本国企业。此外,要完善本国金融体系,建立合理安全的金融监管制度,使金融机构能有一个自由灵活的收缩机制,以至于在出现危机不易被传染,使金融危机过后的经济反而有个突破性的进展。
参考文献:
一、转型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从1788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到2008年的200多年中,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过28次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回顾这些危机,尽管每次都各有特色,各有其不同于其他危机的表现形式,但本质特征基本上是相同的,这就是:经济危机的基础都是生产过剩;金融危机往往是产业危机的先导;都伴随着经济活动的极度投机;多数危机在自然状态下总是首先发生于那些对世界经济具有支配地位国家中的那些对国民经济具有绝对影响力的行业或部门;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危机的形态也在发生转化。
19世纪之前,由于英国主导着世界经济,所以绝大多数危机首先发生于英国。20世纪美国主导了世界经济,危机发生的重心也就自然转到了美国。19世纪20年代之前,英国的主导产业是毛纺织业,生产过剩也往往突出地表现在这个行业,经济危机发生后,这个行业往往是重灾区。20年代之后,棉纺织业取代毛纺织业上升为主导产业。整个19世纪上半叶,纺织工业(包括与它有直接联系的部门)较之其他所有工业部门有绝对优势,所以这个行业始终是那个时代生产过剩危机的主要发源地,它总是最先发生危机,又总是最先摆脱危机,对周期各阶段的更替起着主导作用。19世纪下半叶,大机器工业和铁路建设的大发展,极大地刺激了矿产开采、金属冶炼和机器制造工业的发展,使这些行业逐渐上升为可以与纺织工业并列的主导产业,并在19世纪末最终取代纺织业,成为占绝对优势的产业。于是,这个行业成了生产过剩危机的主要发源地,同时对经济周期各阶段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进入20世纪以来,这些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的行业或产业,在二战之前主要是冶金、水泥、机械制造、煤炭等行业;二战之后到70年代主要转向汽车制造、造船、发电、石油、化工、电器等行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转向房地产业、金融业、IT产业等行业。随着这种转移,生产过剩危机的发源地也随之转移到相应的行业或产业。总的看来,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危机史表明,每当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时,尽管伴有程度不同的金融危机和数量不等的银行倒闭事件,但总的说来危机还是最突出地表现在产业领域,生产下降、企业破产倒闭、工人失业是最主要的现象,而金融危机仅仅是伴随现象,带有附加性质。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系列重大的金融危机事件逐渐与产业危机融合起来,使周期性世界经济危机由原来突出地表现为产业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90年代以来,世界接连发生了多次金融危机:1990年日本地产泡沫破灭引起金融危机,1992年英镑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2000年以来的阿根廷和委内瑞拉金融危机。从2000年4月开始,以美国纳斯达克股市泡沫破灭为起点,美国主要资本市场的股票指数出现狂泻,金融风暴席卷了美国金融业。从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一路演变成世界金融风暴和全面的世界经济危机,已经给美国金融系统带来了百年一遇的冲击,造成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全军覆灭,AIG、房地美、房利美被政府接管,政府注资救助花旗银行……,等等。在这些危机中,除了1992年英镑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属于单纯的货币危机之外,其余的基本上是建立在产业危机基础上的金融危机,这些危机尽管形式上各具特色,但其发生机制、伴随现象、本质特征有很大的相同性,即:(1)产业扩张与信用膨胀相互推动,在一些成长性较强的行业(例如房地产、新技术产业)形成投机热,并推动其极度泡沫化。(2)信用经济畸形发展,造成实体经济虚拟化,虚拟经济泡沫化,使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严重失衡。(3)生产过剩是危机的起点,生产过剩危机引起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以更加猛烈的方式反过来推动生产过剩危机走向深入,并使整个危机突出地表现为金融危机。(4)主周期的长度逐渐向古典周期回归,同期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总之,这些新现象的出现,给世界经济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一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转型。
二、转型的原因及转型后的基本特征
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属于信用危机的类型之一,它是由信用关系中断引起的强制性恢复。由于金融业建立的基础是信用关系,当一个国家的金融业成为国民经济核心的时候,一旦这个领域发生信用危机,往往以金融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当然,如果一个国家发生了能够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影响的金融危机,说明这个国家金融业的发展程度已经很高,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此相适应的信用关系也已经相当发达。当今社会,资本主义周期性世界经济危机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周期性金融危机,这种情况表明,金融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信用关系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之_。
信用关系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渗透和发展,使交易关系逐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经济活动的交易媒介以货币为主逐渐转化为以信用关系为主,这种变化意味着商品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信用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信用关系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支配地位。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把自然经济、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作为社会生产的三个具有特征的经济运动形式而互相对立起来。”马克思虽然不同意把上述三种经济形式对等并列,他指出能够和自然经济并列的只能是商品经济,但认为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中的不同阶段,并且认为:“货币经济只表现为信用经济的基础。”而信用经济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商品经济在它几千年的发展中,如果从交换方式的发展来划分,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物物交换阶段、货币经济阶段和信用经济阶段。在物物交换阶段,产品所有者之间的劳动交换关系不借助任何媒介而进行,这种交换方式固然突破了自给自足的局限,扩大了生产的社会性,但它无法解决交换次数难以确定和交换目标难以实现的矛盾。货币经济阶段的到来克服了物物交换阶段遇到的困难,拓展了社会分工和交换关系,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它遇到了在缺乏货币而又需要交换时无法交换的矛盾。随着信用经济时代的到来,这个矛盾得到了解决。信用是商品交换中的延期付款或货币借贷,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运动,体现着交易双方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在信用经济时代,信用关系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交易工具、交易手段到交易行为,无不体现着信用关系。在信用经济时代,信用关系也同样渗透到了世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国际信贷、国际汇兑、国际债券、国际商业信用、国际银行信用、国际消费信用等等,总而言之,从民族国家发展起来的信用关系,正在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而向世界扩散,它使货币经济让位于信用经济,它最大限度地动员了社会资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和资本的国际性流动。
信用经济时代的到来,拓展了商品经济的活动空间,增加了其内容,提高了其交易效率。因为货币和信用本身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所以对货币和信用关系的创新本身能够对象化为商品。在实物货币时代,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无论是一般物品还是贵金属,都是商品,只是因为充当了一般等价物而具有了特殊的地位。随着经济生活中信用关系的出现,有了包括信用货币在内的信用产品,随着信用关系的不断创新,有了股票、债券、期权、票据以及名目繁多的金融类衍生产品,这些信用产品,多数作为资本商品进入交易市场,成了社会经济越来越重要的交易对象。
信用经济时代的到来,也为资本积累开辟了道路。资本家可以利用信用创新为资本找到更多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如果说,在货币经济时代资本积累的出路和资本家消化过剩资本的基本途径是资本输出和技术创新,而在信用经济时代则主要转向信用创新。信用创新推动了信用扩张,而信用扩张一方面表现为信用种类的增多,另一方面表现为信用链条的延长。前者增加了信用原生产品;后者增加了信用衍生产品。由于金融领域是信用创新的主战场,先进的创新手段、庞大的专业创新队伍,再加上多年的高强度创新,使这一领域的信用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信用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数量规模越来越大,以至在今天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多数国家的信用产品市值规模远远大于同一经济体的实体经济规模,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绝对支配地位。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信用关系的发展转化为资本的生产和扩张能力。它促进了利润率的平均化,节省了流通费用,缩短了流通时间,促进了资本的集中和股份制的发展,加速了资本的积聚,充分动员和利用了社会资源。只要信用创新能够带来足够的收益,资本主义就会尽其所能地推动其发展,就会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信用形式。创新是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本途径,也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技术基础,它-般包括技术、制度、组织、管理、金融创新等多种形式。对资本而言,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通过生产效率的提高使个别资本获得超额利润;通过技术发明和延长产业链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增加就业;通过延伸信用链条创造出更多衍生产品,促进了投资,分散了风险;通过放大杠杆的撬动作用使更多的大资本控制在小资本之下,等等。它在另一方面,因为技术创新本身的周期性波动,造成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由于信用形式的创新,为实体经济虚拟化、虚拟经济泡沫化创造了条件;经济的虚拟化和泡沫化带来的财富效应,增加了社会购买力,形成良好的收入预期,而这又进一步刺激消费欲望,形成消费热;消费热拉动实体经济迅速扩张并形成泡沫,而这又为虚拟经济及其泡沫化创造了条件。
这些年来,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推动中,虚拟经济的交易规模大大地超过实体经济,金融衍生产品不断被创造出来,杠杆交易使信贷规模极度放大,周期性地形成泡沫,又周期性地破灭,形成周期性金融危机。本来,周期性金融危机的背后是实体经济危机,它之所以首先表现为强烈的金融危机,是因为虚拟经济的泡沫化程度大大地超过实体经济,当泡沫破裂时,其强度也大大超过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泡沫的破裂往往表现为剧烈的金融危机,危机使股市、债市、汇市、期市狂跌不止,财富大量蒸发,恐慌蔓延,赔本效应凸显,消费急剧缩减,结果使起初不甚明显的实体经济危机浮出水面,这时真正的危机才开始了,原来的金融系统已经被拖垮,正在进行重组,实体经济进入破产、倒闭或重组阶段,下一个需要度过的阶段是萧条。萧条阶段往往是新一轮创新的开始阶段,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即是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也是新一轮创新的物质基础。由于新周期的物质基础无论在规模还是在技术含量上一般都高于上一周期,所以随着复苏阶段的到来,实体经济不仅对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了更高程度的要求,对虚拟经济创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金融市场是虚拟经济存在的主要领域,所以虚拟经济的创新也主要表现为金融创新,而金融创新又主要表现为交易方式、金融产品的创新,近些年来,尤以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最为突出。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本支持,还能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创造社会购买力。但是,虚拟经济的发展不完全受实体经济发展的制约,它可以独立发展。从这些年来的发展情况看,由于期权交易、合约交易、杠杆交易等交易形式的创新,以及多层级多种类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使虚拟经济有了更大的独立发展的空间。由于虚拟经济的参与者、交易方式、交易对象的特殊性,交易中经常伴有“羊群效应”、“博傻现象”和“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出现,这意味着当事人受非理性行为的支配,很容易忽视系统风险,过度投机和使用金融创新,过度使用杠杆交易,造成虚拟经济的极度泡沫化。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实体经济触顶回调,就会引起信用链条初始环节的中断,进而引起整个信用系统危机,形成剧烈的金融危机。
三、转型后经济危机的发生机制和传导机制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由“产业危机周期”向“金融危机周期”的转型,虽然也受到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变迁的影响,但主要还是因经济形态的演变引起,所以转型后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其根源依然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一经济个体活动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经济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无限积累与扩张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本来,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发明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使传统意义上的周期性产业危机趋于缓和。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在最近30年来竭力推行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再一次趋于尖锐激烈。无独有偶,这一过程恰巧与信用经济时代的加速到来相重合,结果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加速转型的同时,其频率和周期长度再一次出现回归的趋势,其程度也在逐渐加重。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转型前,固定资本更新、商业与产业之间的相互推动是高涨走向繁荣的基本形式,尽管信用在其中的推动作用非常重要,但由于信用链条短,信用关系较为简单,信用产品的泡沫化较为有限,而且多数间接地通过股市非理性暴涨表现出来。萧条时期,随着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的启动,技术创新与信用创新同时进行,信用资金起初主要流向那些成长潜力大、风险小的产业。到了高涨阶段,信用资金开始重点流向那些成长势头较为强劲、财富效应较为突出的产业,并且与这些部门的产业形成相互推动之势。高涨阶段,信用资金在继续大规模流向热点产业的同时,开始全面出击,既支持产业扩张,也支持商业繁荣,直至热点产业严重泡沫化,并最终走向破灭为止。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转型后,产业、商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信用在其中的推动作用,与转型前基本相同。但是,由于信用链条的延长和信用种类的增多,再加上杠杆交易的放大作用,使信用规模逐级放大,衍生产品的数量也成倍增加,形成一个倒立在实体经济之上的金字塔。这个金字塔是否稳定,外来冲击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关键在于实体经济是否稳定。
上世纪90年代初发生于日本、美国的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及随后发生的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这三次转型后处于逐步完善过程中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尽管其具体层面上的发生和传导机制存在差异,但其一般形式已经基本相同,即:第一阶段,金融系统深度介入扩张潜力较大的产业,例如房地产和处于发展初期的房地产业,使这些产业在金融机构、开发商、投机者、游资的合力炒作之下形成泡沫,与此同时,建立在这一产业扩张基础之上的信用链条也在延伸,数量在逐级放大,形成一个巨大的虚拟经济泡沫体。在这一阶段,经济加速走向繁荣,整个经济活动表现出普遍的财富效应,当事人经济行为的非理性化取向比较明显。第二阶段,极度泡沫化的实体经济开始出现拐点,泡沫开始破灭,随着物价下跌、利润减少、产品滞销,投资开始缩减。第三阶段,建立在实体经济之上的信用链条沿着当初延伸的方向开始逐级断裂,庞大的虚拟经济开始倾斜、倒塌。第四阶段,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影响,使危机进一步放大,并沿着金融系统、贸易系统向其他国家扩散,这种扩散带来了普遍的恐慌心理,无论个人还是组织纷纷采取避险行动,从而出现了“羊群效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危机迅速蔓延、加速见底。
当然,以上说法是就一般意义而言的,由于引发危机的直接因素有两类,即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的冲击引起,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是由内部因素自发作用引起。内部因素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经济泡沫的自动破灭,而外部因素的作用则主要表现为国际游资的剧烈冲击。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在美、英等国的推动下,出现了金融全球化的浪潮,国际金融寡头裏挟长期以来用虚拟经济创造的庞大货币资本,像洪水猛兽一样在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上横冲直撞。这种现象从日本资产泡沫破灭过程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四、基本结论
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展的历史表明,在自然状态下,经济危机的发源地往往是那些对世界经济拥有支配地位和重要影响作用的国家,以及这些国家国民经济中的那些占绝对优势的产业、行业或部门,它们对经济周期各阶段的更替起着主导作用,总是最先发生危机,又总是最先摆脱危机,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现为突出的周期性金融危机。
【关键词】国有企业 经济危机 稳定器
2007年从美国开始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经济,成为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世界上最严重的一场金融经济危机。其波及面宽,影响深远,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导致大量的国家经济衰退、国家债务危机不断。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经济表现抢眼,继续保持了前几年的增长势头。2008年至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平均为9.7%,远高于世界平均的2.41%。总的来说,中国应对金融经济危机是成功的。中国成功应对金融经济危机的因素有很多,中国政府及时推出了多项财政货币政策,例如4万亿投资的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其中,正如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指出的那样:国有企业成为抵御金融危机的稳定器。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稳定器作用,是中国成功应对金融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2008年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原因探析
从表象来看,本次金融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民众过度超前消费“寅吃卯粮”长期积累引发,直接原因是金融监管不到位,放任次级贷款吹大金融资产泡沫。当金融或经济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引起连锁反应,引发信用信心危机,导致金融资产泡沫破裂,影响到实体经济,产生经济危机,出现大批失业者,还不起贷款。由这些贷款衍生出的次级债务使得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投资者发生大量损失,银行呆账坏账大增,相关投资银行面临破产,投资者损失巨大甚至破产,导致进一步投资、消费萎缩,经济出现衰退、萧条。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纵观资本主义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多次的经济危机显示出,作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着固有的缺陷。世界经济危机之所以爆发,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无法调和,即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无法调和。
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看,在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实现经济自动达到最优状态理论中,是以市场主体为“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现实中不存在“理性经济人”,而西方发达国家的自由市场经济恰恰是建立在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理论基础之上。作为经济生活中的市场主体是有限理性的,有限理性会导致某些情况下短期理性而长期不理性、个体理性而社会整体不理性即所谓的“公地灾难”等问题。同时,由于存在垄断、外部影响、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等引发市场失灵的各种因素,叠加之后产生了西方经济学理论没有预见到的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
二、国有企业在本次金融经济危机中的作用
国民经济管理有五大目标,即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产业结构高级化。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消费和出口等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处于潜在产量时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三大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预期收益不足和流动偏好陷阱,信心不足导致消费和投资需求不足,从而导致总需求不足,出现经济萧条。
国有企业在本次金融经济危机中,对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于经济增长,国有企业通过投资和消费创造了直接有效的需求,还在在消费和投资方面提供了信心。正如温总理支出的,信心比黄金还重要。信心是投资和消费的支撑,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乐观倾向和政府作为国有企业投资的最后买单者,导致投资信心充足,同时国有企业职工工作稳定和工资稳步上涨为消费提供了信心。国有企业作为投资主体,进行了天量投资,产生了直接的有效需求,直接有效需求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国民经济全面增长。2009年,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了创纪录的43%,并且占到全国固定资产总投资的31%,而2009年全国的总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只有29%。二是国有企业本身的消费和企业职工消费对总体消费起到了支持作用,我国民众的消费能力主要是来自工资收入。2008至2010年,即使发生了全世界的金融经济危机,国有企业平均职工工资在此期间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速,保持了12%的增长,稳定了国有企业职工的收入增长预期,保持并提高了国有企业职工的消费能力,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的消费提供了动力。
在充分就业方面,国有企业由于体制机制传统和政府干预,并未出现大规模裁员,为国家的充分就业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投资和消费对就业拉动非常直接,并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全面的就业增长,2008年至2010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数量平均增长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维持在4.1%左右。
在物价稳定方面,国有企业因为有社会效益目标约束,不像私营企业一样,因追逐短期个人利益囤积居奇。国有企业会在政府给定的目标和干预下,主动牺牲局部利益,暂时放弃利润最大化目标,全力维护全局利益,实现社会整体目标。例如2008年中储粮系统向市场销售粮油6880万吨,保证了市场粮食充足供应。2008年该公司共完成各类政策性粮食收购9325万吨,政策性粮食收购使农民直接或间接增收500亿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务院高层认为,政府部门通过控制粮油价格等措施防止了CPI一路上扬的势头,从而在下半年经济出现下滑时避免了“滞胀”的危险局面。
三、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稳定器的作用机理
首先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国有企业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
其次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看,国有企业恰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有限理性导致的个体理性而社会整体不理性、短期理性而长期不理性、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等。一是政府作为超脱于市场的管理者,会站在社会全局管理引导企业行为,国有企业作为政府设立的经济组织,首先必须服从政府的目标,实现社会整体理性和长期理性。政府作为市场信息的收集者,往往比一般市场主体具有信息优势。国有企业作为政府管理下的经济组织,自然而然地拥有信息优势,一定程度上弥补信息不完全的缺陷。
从微观角度看,国有企业的功能和定位、天然的过度投资倾向和行政干预下的收缩效应,成为国有企业能够发挥国民经济稳定器的重要原因。
首先国有企业是国家出资设立的特殊经济组织,自成立之日起就承担着双重功能。作为经济组织,具有逐利功能;作为国家设立的组织,存在实现政府目标的社会功能。国有企业是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和工具,通过国有企业,政府可以实现直接的经济调控。当市场运行出现波动时,通过行政命令或者授意,国有企业可以在短期内主动牺牲自身的短期、个人利益,实现国家、社会公众的长期、整体利益,稳定公众预期,防止市场波动的扩大,是市场经济中“有形之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有限理性和市场失灵所造成问题。
其次,国有企业具有天然的过度投资倾向。首先国有企业作为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产生了委托关系。当委托人和人存在着目标不一致,人会利用本身的信息优势和直接控制权,进行损害委托人利益的活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由于经理人市场的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和企业家风险倾向,过度投资现象就会产生。如果冒险成功将会获得巨大利益,失败后损失较小,冒险的收益为正,就会刺激人拿委托人的利益去冒险。特别是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酬和地位与企业规模成正比,国有企业规模越大,企业领导的行政地位越高,会获得更高层领导的关注,容易获得进一步提拔的机会。
再次,行政干预下的收缩效应明显。当金融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渐过去,国家为了防止经济过热,政府会要求国有企业主动进行适度收缩,淘汰落后产能和低水平投资项目,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从表2可以看出,2010年国有固定资产投资放缓,增长率只有19%,2011年国有固定资产投资环比为负增长,表明国有企业进行了全面收缩。避免了过度投资引起经济过热,稳定了市场运行,从而避免了个体理性而社会整体不理性、短期理性而长期不理性的局面。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从前文可以看出,国有企业因其所有制性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国有企业的功能和定位以及过度投资倾向、行政干预收缩约束等运行机制,能够担负起国民经济的稳定器的重任。在本次金融经济危机中,国有企业发挥了巨大作用,拉动了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稳定了物价,也确实起到了国民经济稳定器的作用。
但国有企业同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在发挥好国有企业稳定器功能的同时,避免副作用。
首先要解决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成本过高的问题。近年来,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薪酬在市场化口号下,直接薪酬逐渐提高,有些上市公司规避国有企业薪酬的倍数限制。在职消费越来越高,高配公车、公款消费、公款出国等,增加了国有企业的成本支出;通过权力变现产生非法收入,豆腐渣工程和劣币驱逐良币的人力资源,间接增加了企业成本。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减少或杜绝这些问题的产生。
其次,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风险。由于委托和行政干预双重影响,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相比一般的企业要更大,一旦控制不好就会造成经济过热,反而影响政府调控,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最后,国有企业因为目标多重而导致的微观效率低下。目前国有企业受到诸多诟病,主要是因为微观运行效率较低,价高质低。改善微观运行效率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实现国有企业双重目标。应当加强企业家创新能力培养和考核,科学合理界定企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分别加以考核。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杨瑞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刘元春.国有企业宏观效率论―理论及其验证[J].中国社会科学,2001,(05).
[4]马永强,向杨.政府干预下的企业过度投资:一个理论框架[A].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2011.
[5]刘吉斌.国有企业的作用及其转换性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6,(04).
19世纪五、六十年代,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表现尚很不明显,直到1929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爆发,建立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基础上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最终暴露出致命的缺陷。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危机是发达的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它的发生有其可能性与现实性。
在简单商品经济中,交换仅局限于物物偶然交换,不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交换公式由原来的W--W分裂为卖(w—G)和买(G--W)两个阶段。二者的对立商品本身内在矛盾不断运动、发展甚至激化,最终必然导致商品流通过程中社会供求出现空间与时间上的双重断层,预示着商品流通中可能出现供求失衡,为经济过剩危机的爆发提供了可能性。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使经济危机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的盲目性决定了微观经济主体行为选择的自主性与分散化,导致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微观运行的冲突与矛盾;生产的无限扩大与以广大雇佣工人为主体的社会有效需求的相对萎缩,一旦生产普遍超过了工人的有效需求,经济危机就有了爆发的可能。因此-经济危机的本质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存在上述三个矛盾,也存在投资过度和信用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因此,经济危机在我国仍然有可能性与现实性。2008年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在当前经济危机中,更要慎重把握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尽可能减少经济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损伤程度。
2当前经济危机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领域的对话与合作更加频繁,各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合作逐渐增强,贸易摩擦也逐渐升级。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已经跨越美国本土和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以极快的速度对全球各个经济体都产生着日趋严重的影响和破坏。
2006年春季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显现,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全面爆发。一年多来,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恶化,并进一步蔓延到实体经济,世界经济的衰退程度不断超出世界银行和IMF的预期。中国杜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李向阳认为。2008年发达国家经济已经陷入衰退,全球经济增长率大幅放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2009年全球经济仍是充满变数和动荡的一年,整体形势甚至可能要比2008年更为严峻。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还没见底的征兆。美欧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破产还在持续增加,而且银行资产大幅度缩水。已注资200亿美元的花旗银行,目前市值缩水到1/10。另一方面,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迅速扩散。去年下半年以来通用汽车为代表的汽车业的亏损、破产和萧条还在持续蔓延,随着越来越大的市场风险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相互传染,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迅速抬头。一种“去全球化”的逆潮在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间浮现出来。欧渊由于原有的经济体制问题,近年来GDP的低增长,可能成为全球经济衰退中最危险的一环。2009年欧洲央行预测,2009年欧元区国家的GDP增长率将为-1%;经合组织预测如果算上所有欧洲国家,实际GDP的负增长可能达2到3个百分点。日本内阁府2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GDP在去年第四季度下滑的幅度(12.7%)超过了美国和欧元区,其出口支柱产业电子、家电和汽车受到次贷危机的严重打击。新兴经济体国家,金融危机造成外资撤退,股市缩水。本币大幅度贬值(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韩国货币均大幅贬值,幅度分别为24.8%、20.1%、8.7%、38.7%和31.3%);亚洲地区出现社会冲突和政治动荡,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所说的“西衰东乱”。当前世界市场萎缩,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趋大,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外部需求造成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东部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很大影响,GDP“保八”的目标比较艰巨,就业难度加大。
综上所述,本次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各国纷纷出台各项政策以减弱对本国经济的冲击,甚至不惜采用贸易保护主义;对以西方主流经济学作为理论指导的西方资本主义体系运行来说,经济大幅度波动和严重的经济危机成为不可避免的噩梦。《资本论》关于经济危机的分析又在西方社会引发了对马克思及其著作的狂热追捧,那么从理论角度来看,本次经济危机究竟是哪些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3当前经济危机的原因分析
经济学阐述的经济危机在当代表现出更深刻的现实性。对经济的破坏是整个世界经济史上空前的。三大矛盾依旧存在,各个经济体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内部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如果我们在实际经济运行和理论研究中不考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情况,经济危机也必将在我国发生。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经济危机做一个详细深刻的理论分析。3.1不同理论体系指导下产生的经济实践不同
以西方主流经济学作为经济运行理论指导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经济人”假设的前提下,把人与人的关系物化为人与物的关系,即企业家对劳动这种要素的管理关系,通过各种制度和措施加强劳动利用率,不断追求利润的增加和财富的增值,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作为要素的劳动力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尤其是在收入分配方面,在产品的分配方面,过度追求效率,忽视了公平,仅靠政府推行各种福利政策和提供一些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公平问题。社会财富分配不公产生的后果就是社会两极分化严重,供求严重脱节,物质产品的不断增加即社会供给的增加与社会有效消费需求的不足并行;而美国对于由于收入低下而无力还贷者赋予较低的信用等级,导致这些人贷款困难,无力扩大生产-盈利困难,还款困难,形成一定程度的恶性循环。因此,与其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信用度低下的人们不还银行贷款导致银行破产,更深刻的原因应该是由于收入低下导致无力还贷,而政府又为了房地产市场、汽车市场等的繁荣发展,而将无抵押贷款贷给收人低的无力还款者,最终必将导致银行破产,整个金融体系的主要链条断裂,从而波及实体经济,引起经济危机爆发。
按照唯物史观,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一种集体的交互行为,而不是某个孤立个人的行为。经济活动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前者是人们从对自然的交往中获得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活动,即生产活动;后者是从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活动,称为交易活动。
我国经济实践在改革开放后,GDP取得了年均9.7%的增长率,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57:1增大到3.28:1,东西地区收入差距2006年扩大到3.25倍。对于如何解决公平与效率问题,传统看法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通过二次分配解决初次分配没有解决的问题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能在一次分配中达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而寄希望于二次分配,很可能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如果在一次分配中达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而把二次分配作为补充手段,解决初次分配可能会遗留的一点问题,则有可能很好地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在目前出口严重萎缩、投资疲软的情况下,要实现今年GDP增长“保八”的目标。必须依赖于扩大国内需求,而我国由于社会公平问题长期存在且日渐严重,政府从民生工程人手,把投资重点放在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上,这给我国实体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拉动内需的刺激政策逐渐发挥出作用。
3.2虚拟经济所占比重过大,经济泡沫成分过多
虚拟经济指经济活动中,以虚拟资产为对象,通过对虚拟资产的经营,以谋取利润和报酬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包括对虚拟资产的买卖、中介、咨询等。其中虚拟资产就是市场经济中所有没有价值却有价格、其价格在本质上是某种收入的资本化的资产。虚拟经济可以吸纳大量的货币资金,从房地产炒作到股票市场,从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到收藏品市场-从各种债券的买卖差价到外汇市场,总之,在可以反复交易的各类资产市场之间流动,并随时从虚拟经济中流出或流入。虚拟经济是和实体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活动模式,在实体经济的运行中起到资金配置、对货币资金冲击实体经济的缓冲器的作用。但虚拟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使经济体系的不稳定性增加,个人可以以炒作房地产、股票等虚拟资产增加货币财富,但一个社会不能仅仅依靠虚拟经济的发展来支撑整个经济体系。
而美国经济的“去工业化”问题,即美国“实体经济”的衰落则日渐严重。第一,战后美国GDP占世界GDP的一半左右,而到2004年以后该比重已经低于30%了。第二,从战后到现在,美国GDP的内部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如果用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和交通运输业表示美国的实体经济(依托于实实在在物质生产和服务的产业),用金融、保险服务业和房地产服务业表示美国的虚拟经济(依托于房地产、股票和债券等金融资产炒作的产业),美国实体经济创造的GDP占其全部GDP的比例从1950年的61.78%,下降到2007年的33.99%,且实体经济中最具代表性的制造业,1950年占总GDP的27%,2007年则只占11.7%;而其虚拟经济创造的GDP占全部GDP的比例则从1950年的11.37%上升到2007年的20.67%。美国战后的三大支柱产业,汽车、钢铁和建筑业往日的辉煌已不再,代之而起的支柱产业是金融服务业和房地产服务业。第三,上述美国官方提供的制造业统计数字仍然过高,对制造业依赖金融资产创造和炒作产生的GDP还要大打折扣。
美国的“虚拟性”在不断加深。美国债券(其中就包括次贷)、股票、外汇、期货、金融衍生品市场、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房地产市场成为美国人创造货币财富的机器。根据国际清算银行保守估计,2006年底美国境内的股票、债券、外汇、大宗商品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值约为400万亿美元,为2006年美国GDP的36倍左右。而其他国家最多只有十几倍,如日本是16倍左右、中国是10倍左右(2006年中国虚拟经济发展报告),充分说明美国经济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泡沫性。
虚拟经济的不断扩张使美国人趋之若鹜,放弃传统制造业去经营金融业,放弃产品和技术设计去专供金融产品创新的复杂设计。美国特殊的经济运行方式使得美国人在国内将几乎所有能够资本化的收人流都纳入了其创造货币收入的洪流,一旦虚拟经济泡沫破灭,社会各个阶层资产大幅度缩水,必然影响到实体经济的信心。
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刘骏民说,“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匹配良好时,虚拟经济将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融资渠道,转移市场运作的风险,从而有效保障实体经济的发展。然而,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时,就会产生泡沫经济或者金融危机。”因此,我国既要积极利用虚拟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的保障作用,又要坚持适度发展的原则。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引发过多的泡沫经济。
3.3西方经济分析过于模式化,对实际经济运行缺乏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近年来,大量经济学者采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将各种经济问题都试图用经济模型来做以解释,经济学研究逐渐数学化。虽然经济学研究领域很多有争议的问题经过严格的数学模型的论证得以解决,但对于实际经济运行的理论指导作用却越来越小。理论指导最应该发挥的作用是对实际的指导,理论必须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认其正确与否,并且理论有客观的时间、条件限制,不同条件下的经济理论不能直接拿来指导实践。对于经济学家可能只是理论研究的失败,对实际经济运行则意味着一个社会错失发展良机,人们遭受巨大经济损失。采用西方主流经济理论进行激进式改革的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惨痛教训即是最好的佐证。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将近20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渐进式改革,但市场经济改革的不完善性导致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我国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综合利用西方经济学和经济学的有关理论,逐渐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创立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既不能将西方经济学理论模式化,也不能将经济学教条化。
[关键词]马克思;凯恩斯;经济危机;危机;资本
[中图分类号]F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87-(2013)04―0090―05
一、引言
1825年英国爆发的第一次经济危机引发了学术界对经济危机问题的不断探讨,相应地形成了解释这种经济现象的不同理论,其中尤以马克思危机理论和凯恩斯危机理论为重要的经典危机理论文献。由于马克思危机理论深刻指向资本主义制度,所以当世界经济良好运转的时候,某些人便把马克思危机理论抛至脑后,认为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危机理论才是治世良方。2008年的经济危机让人们重新审视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试图寻找不同于西方经济学仅停留于现象层面的论断,于是马克思危机理论重获人们的青睐。一时间《资本论》在各地的畅销榜榜上有名,据报道,2008年该书在柏林的销售量是过去一年销量的3倍、1990年的100倍。这种在经济运行良好时就说马克思过时主张凯恩斯,而在经济萧条时又主张马克思而批驳凯恩斯的“功利性”倾向,盖源于对这两种危机理论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尤其是对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没有准确的把握。马克思和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在研究方法、研究领域、阶级立场等方面都有根本的不同,因此在运用这两个理论来分析经济危机前,有必要对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二、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基本观点
虽然马克思没有将其经济危机理论以专著的形式展现出来,但只要对《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及一些有关信件中的“重要论点和思想加以综合”,危机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则跃然纸上。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研究并未停留在表象层面,亦未孤立于某个时代,而是将其置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加以考察分析,以获得一般性的结论。马克思是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运动中,去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具体原因和演变趋势的。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一)危机的可能性与实现条件
马克思认为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买与卖是同时完成的,即消费与生产能够直接完成匹配,不存在风险。但当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引入到商品交换中,之前不可分离的相互联系的买和卖便可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完成。由于商品生产并非为了满足自身消费需求,所以为完成下一步的生产商品必须交换出去,且必须先转换为货币再交换,但是货币却不需要立马转化为商品。这种由买卖分离引发的危机可能,被马克思称为“危机的第一种形式”。伴随商品的买和卖发生时空上的分离和对立的还有货币所起的作用,它会从简单的交换媒介分别扩展到价值尺度和价值实现。如果在这两个分离的时刻,商品的价值发生了变动,就可能引发支付能力问题,进而发生危机,故马克思认为这是“危机的第二种形式”。马克思认为危机的以上两种形式共同构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且在没有第二种可能性的情况下,“危机的第一种形式”也可能出现,但“危机的第二种形式”要以第一种形式的产生为前提。
上述两种形式只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一般可能性,要将这种潜在可能转变为现实的经济危机还需要一定的条件。“危机的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还需要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由此可见,危机成为现实所需的关系是在简单的商品流通扩展为资本流通之后,即货币转换为资本之后。也就是说,经济危机爆发所需的“一系列关系”是伴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而形成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货币的介入使简单的物物交换转变成资本的流通,信用制度的发展加速了资本周转和流通的速度,不可遏止的生产力的发展催生了大规模的生产,这些都为资本家实现追逐剩余价值的冲动和欲望提供了条件。在把握了单个企业资本流通的运行规律之后,马克思从宏观上对全社会资本的流通过程进行分析,将微观的流通中的矛盾扩展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流通的普遍矛盾。他认为,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与周转不过是相互交错的单个资本循环的总和,通过这种单一到总和的扩展过程,局部的危机也就演变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普遍的经济危机。
(二)危机的根源
通过把经济危机放置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考察,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危机绝非一种偶然事件,而有着深刻的制度必然性。他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有限的支付能力相对于无限扩大的生产规模之间的矛盾;二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这表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危机是一种相对的危机,是一种有限支付能力相对无限扩张生产的危机,即生产相对剩余的危机。它还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劳动间的根本对立。一方面,作为资本人格化代表的资本家,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会不断增加资本积累扩大生产,并通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方式压低工人工资。另一方面,作为消费者的工人创造了包括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在内的价值,但得到的仅仅是劳动力价值这一部分。从全社会来看,工人只得到相当于“需要的平均水平”的工资,资本家却不断进行扩大的生产,两者间的不匹配毫无疑问地形成了供大于求的宏观经济状况。所以,在资本主义中,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激化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且这种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危机而非狭小范围内由于个体消费受限引发的经济危机。
(三)危机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植于资本主义所特有和固有的各种矛盾,当这些不可调和矛盾间的冲突达到一个极值时,经济危机就爆发了。经济危机给紧张的矛盾一个舒缓的机会,使长期积累的矛盾压力得以舒缓,也使资本主义经济暂时恢复正常。但经济危机只是对资本主义矛盾的暂时缓解,其并没有消除或触动危机爆发的社会制度,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危机爆发的可能性、现实条件和根源依然存在。由此看来,危机不过是一种缓冲剂,当缓冲效果过去之后矛盾依旧会尖锐化,到那时新的危机又会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源不消除,危机和矛盾就只能处于一个死循环当中。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亦有所体现,整个经济发展而言会经历为以危机为起点的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马克思认为危机阶段是经济周期的决定性阶段,“它既是上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个周期的起点”。
独立资本家作为整个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参与成员,其自身的生产决策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危机的发生,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对固定资本安排。经济危机爆发于矛盾最尖锐的时刻,这个时刻往往是经济繁荣的时候,面对危机资本家不得不缩小生产;经济萧条时期固定资产价格相对较低,因此会以较低的成本进行固定资本的更新;当经济开始复苏时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其又会更新固定资产;这种投资的冲动在繁荣时期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单一资本家更新固定资产除了利于恢复生产,还会提高资本构成加速资本积累,为下一次更新产生新的需求。所以,“虽然资本投入的时期是极不相同和极不一致的,但危机总是大规模投资的起点。因此,就整个社会考察,危机又或多或少地是下一个周转周期的新的物质基础”。
(四)危机的世界性
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资本将突破一切阻碍无限制地追求剩余价值,它一方面会冲破自身现有规模的限制,不断地扩张膨胀;另一方面,资本会冲破所在环境的局限,寻找新的土壤。随着资本在国内的发展,国内资本规模和市场都变得越加狭小,甚至成为其发展的障碍。于是,在剩余价值的驱动下资本开始突破国家的限制走上国际舞台。马克思认为,“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从本质上来说,就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正如马克思所言,资本为自身的发展开辟国际市场,是资本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世界资本市场的形成,使得资本的生产和流通以及他们的每一主要因素都具有世界性,经济关系的一切矛盾也就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来。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经济危机本质的阐述,不难发现经济危机只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扩展开来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其所固有的各种矛盾综合作用的一种结果,是其经济关系中所有矛盾的暂时缓和的一种强制平衡,将这些特征放置于一个更大范围来看正是世界市场危机。由此看来,世界资本市场的形成既为资本追求剩余价值提供了舞台,也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推向了更高阶段和更广范围。当世界经济关系中的各种矛盾激化时,就以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集中暴露出来。
(五)危机的结果
通过对资本主义全面的分析,马克思认为它所特有的各种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后果的复杂性。随着矛盾的逐步激化会促使“暴力”的方式来消解冲突,危机的爆发导致劳动被暂时中断、资本被部分消灭,采用这种强制的“暴力”的方式迫使资本回复到合理水平。雇佣劳动者作为以出卖自己劳动力获取劳动力价值的经济活动参与者,受到的冲击是最直接的,他们将丧失收入来源或者收入锐减,只要危机不散去、其处境只会日益恶化。第二个受到冲击的就是资本,为了保证整个社会水平上的资本继续发挥职能,很大一部分资本会被消灭,甚至单个资本家的资本会全部消灭。当然这种以生产力的巨大浪费和破坏为代价的方式,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那就是使资本主义经济中已经尖锐的矛盾得以缓和,已经失去的平衡得以恢复。但是马克思指出,这种解决只是暂时性的,它预示着下一次更猛烈的危机的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如果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存在的制度基础不能消灭,那么它就会不断地周期性地出现。故而,要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离不开资本主义的制度基础,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三、凯恩斯危机理论的基本观点
面对上世纪30年代爆发的经济危机,“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这本经典著作中,凯恩斯对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论述,这些分析均建立于“有效需求”这一核心思想之上。“所谓有效需求,只是雇主们从决定提供的当前就业量上,所可预期取得的总所得或收益”。“有效”是针对整个社会的总供需能否平衡而言的,“有效需求是总需求上之一点,这一点之所以成为有效,因为如果就业量在该水准,则供给与需求两种情况,恰好使雇主之预期利润成为最大量”。“需求”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之和,消费需求形成的基础是真实所得,取决于实际就业量;投资需求的基础是资本的未来收益,会影响资本家的生产规模即供给。所以,从就业的角度来看,由总需求的不足引发的危机就会以失业的形式展现。
凯恩斯以有效需求不足为逻辑起点,引入经济行为主体的心理因素,从“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间的相互作用解释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这三个心理因素中,凯恩斯认为“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即“资本之边际效率”最为重要。原因有两个:其一,“长期利率基于成规,相当稳定,而资本之边际效率则变化多端,非常不稳定,故有效需求很难维持在一个高的水准,足以提供充分就业”;其二,“商业循环之所以可以称为循环,尤其是在时间先后上及期限长短上之所以有规则性,主要是从资本之边际效率之变动上产生的”。
他认为心理因素的作用机制大致如下。首先,经济危机源于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塌。“预期之基础,非常脆弱……故预期常有骤然而剧烈的变化”,“一个典型的恐慌,其起因往往不是利率上涨,而是资本之边际效率突然崩溃”。经济繁荣的后期,人们表现出对资本未来收益过度乐观,对资本存在过度投资,因此当资本边际效率“骤而奇烈”的崩溃时,流动性偏好增强,利率上涨,投资下降,危机爆发。其次,资本边际效率决定于人们的心理状态,并作用于消费倾向。“决定资本之边际效率者,乃是不受控制、无法管理的市场心理”。通常在这三个心理因素中消费倾向是比较稳定的,但是“若资本之边际效率降得很厉害,则消费倾向也受到不利影响”,以至于出现消费倾向的下降。其次,利率的上升可能会加剧经济危机。利率与资本边际收益率密切相关,影响着人们在资本市场的投资决策。如果利率上升发生在危机之前,那么利率的上升会使人们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下降,进而导致资本边际收益率的下降和崩溃,爆发危机;如果利率上升发生在危机之后,在流动性偏好和低未来收益预期作用下,人们更不愿意投资资本市场,资本边际效率会加速崩塌。所以“要挽救经济繁荣,其道不在提高利率,而在降低利率,后者也许可使繁荣延长下去”。
四、两种经典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分析
(一)马克思与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的共同点
1.两种经济危机理论都具有系统性。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从商品经济出发,研究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根源、推动力、周期性以及危机的后果和治理。凯恩斯的危机理论也同样论述了经济危机的根源、周期性以及危机的后果和治理。
2.两种经济危机理论中都非常强调投资在经济波动中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大规模更新固定资本在为扩大生产提供条件的同时,也在为经济危机提供物质基础。凯恩斯则认为,投资会使企业净储蓄增加导致消费下降,从而引起有效需求不足。
3.两种经济危机理论都认为,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通过作用于实体经济加速了危机的爆发。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信用制度的存在为虚拟资本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的分离提供了条件。当两者之间确实发生脱节时就会产生经济泡沫,当泡沫破灭的时候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也就来临了。凯恩斯则将资本市场作为三大心理因素发挥作用的媒介,消费者是通过利率、资本市场预期收益和流动性偏好在资本市场和消费之间做出选择和平衡的。
(二)马克思与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的不同点
1.两者研究方法不同。马克思立足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重点运用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分析法以及抽象分析法,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构成的循环体,系统剖析了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如何引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相对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凯恩斯运用的是唯心主义,他将经济危机的原因归结于人们的心理因素。认为危机源于人们心理上对资本未来的预期的崩溃,这种崩溃又来自于心理因素,并且利率的上升会加速这种崩溃。
2.两者的阶级立场和研究层面不同。与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不同,凯恩斯公开宣称自己是“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的”。正因为两者的阶级立场不同,决定了他们研究的层面不同。马克思从制度的层面去把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原因、后果和治理等一系列问题,将对经济危机的整个分析放置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而非停留于显现表层。他通过抽象的、辩证的分析,指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伴生品,它的消失是以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为前提的。凯恩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者,认为危机客观存在,并不是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所以凯恩斯的危机理论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一些表面层次的调整和修正,以此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两者研究的领域不同。在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时,马克思强调生产、交换、流通、消费中的生产领域,而凯恩斯则注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即流通领域。当然马克思也有论述商品流通、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对经济危机实现的作用,但是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社会再生产,“危机的一般条件必须用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条件来说明”。认为,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积累已到一定的程度,反映在流通领域当中严重的生产过剩或消费不足时,危机已是势不可免。凯恩斯也承认过剩,但他认为原因不在于社会再生产而在于人们的有效需求不足。虽然有需求,但是没有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就无法使生产出来的商品销售出去,完成流通。虽然凯恩斯提出从分析经济危机的新视角,但遗憾的是他对有效需求不足的分析没有去触及资本主义制度,不过是在现有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下进行的表层分析。
4.两者对待危机的处理方式不同。研究立场、研究层面、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使得马克思和凯恩斯对危机的解决方式上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观点。马克思的研究表明,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与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组织性、资本追求最大剩余价值与劳动者只能获取劳动价值、生产的不断扩大与有限的消费能力、信用推动下的虚拟资本积累和现实资本的脱节等一系列的对抗关系只能通过危机的方式获得暂时的缓和。矛盾对抗的结果必然只能是生产力破坏所换来的暂时的平静,矛盾进一步运动所带来的也只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意味着,只有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代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消灭危机。
凯恩斯依据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提出了以国家干预为核心的经济危机治理政策。他认为,要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就应该利用国家的力量来进行需求管理。其政策手段有财政政策(包含财政支出和政府税收)和货币政策(由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率三个工具组成),并以财政政策为主导,货币政策为辅助。具体来说是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刺激私人投资和消费,利用这两种力量来转变需求为有效需求,克服有效需求不足可能导致的经济危机。必要时还可以辅以以下措施:减免税收增加购买力、采用公开市场操作或其他货币政策影响利率增强对资本市场的信心。
五、小结
综上,我们认为,强调“制度是根本的”、着眼于经济制度深刻层面的马克思危机理论,与强调“运行是重要的”、致力于经济运行层面的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实际上从不同角度启发我们以马克思危机理论为基础,有分析地吸收和借鉴凯恩斯危机理论的合理成分,尝试构建起一个全面的、综合的、包括经济制度层面和经济运行层面的经济危机的理论分析和解释框架,从而为我们扩展研究、充分解释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危机现象,提供了两种理论资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代光,魏埙等,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1972,13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1982,548,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41,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16,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91,
关键词:货币危机;货币危机模型;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0-01
一、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概述
企业、脆弱的金融体系以及政治体制上的裙带关系是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中认为的引起货币危机的三个关键因素。其中有两个理论:道德风险论和金融恐慌论。道德风险论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金融机构存在着高杠杆借债和过度投资的倾向,而外国的银行相信政府的信用权威和国际组织的救助机制而放低了贷款的限制,过于轻率地迎合贷款愿望,从而引发很多无效投资和不良贷款以及导致严重的资产泡沫。在资产价格出现下降的情况下,企业就没有办法偿还债务而出现偿还危机,引起金融市场动荡,投资崩溃而导致货币危机爆发。金融恐慌论则认为市场上“恐慌性”的投机冲击是货币危机的原因,并提出冲击的产生与国家的金融体系密切相关,特别是与银行流动性不足相关。“因为恐慌性资本大量流出,长期投资项目被迫中途变现,从而使企业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1]当汇率固定但中央银行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角色的情况下,最终将转化为中央银行的挤兑,即货币危机爆发。我认为目前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中的引发货币危机的因素在我国都有显现。主要表现在银行坏账多资产结构质量恶化;非金融机构比如保险、基金等机构日益暴露出风险;投机成分较大等等。
二、中国未来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研究
从道德风险论出发,政府对金融机构的隐形担保,减轻了风险承担水平,使得投资者容易倾向于高风险、高利润的投资项目,导致金融机构无序投资以及不良业绩,资产市场虚假繁荣。而目前我国就存在着不良资产比率过高的情况,2014年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达1.64%,上升了0.15%;2014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到1.29%,上升了0.29%,达到了自2009年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最高点,2013年和2014年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率逐年上提高。[2]政府对四大国有银行的隐性担保,造成我国企业和金融机构无序投资产生了大量的不良贷款。不良资产问题在我国长期存在,但是由于国有银行有国家信用的支持,能让国有银行能从居民那里不间断地获取储蓄存款,所以也不会发生流动性危机。但是自从我国加入WTO后,允许大量的外资银行的进入,导致我国的银行行业竞争加剧,国有银行很有可能失去凭借国家信用的支持继续在存款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另一方面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此前数年的高速膨胀,前几年很多人贷款炒房,使得房地产经济出现了泡沫,一旦房价下跌,人们拥有的资产就会缩水,导致出现偿付危机,金融市场动荡而触发经济危机。而从国际角度考虑,也存在过度投机的现象。2013年有大约1000亿美元通过伪造出口发票的方式流入中国。这些资金进入入中国后流向房地产或者高息贷款等领域,而不是进入实体经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所以企业要更多现金去偿还贷款,相反中央银行还在控制信贷。而政府考虑到风险,不敢上调官方利率。这就促使哪些对现金需求大的公司宁愿选择支付很高的非官方贷款利率,从而造成了中国庞大的影子银行体系。热钱不断流入中国,加剧中国资产泡沫。
从金融恐慌论考虑,金融市场的不完善特别是银行流动性不足是导致“恐慌性”的投机冲击的主要原因,而“恐慌性”资本外逃,会使大量长期投资项目被迫中途变现,从而使企业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我国目前银行的资产负债在期限结构上出现严重错配并向高风险的贷款人发放大量贷款,承担了大量风险。而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又承担着大量的政策性任务和许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导致了资产流动性下降,发展后劲不足,违章违纪经营的现象时有发生,流动性风险加大。“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依靠国家信誉,风险意识薄弱,尤其是长期以来国家作为唯一出资者的体制性弊病,使得国有商业银行淡化了流动性管理的意识。又缺乏有效的注资渠道,限制了保持流动性的基础。这些客观因素,成为制约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瓶颈,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低于巴塞尔协议要求。”[3]在银行流动性不高的情况下,如果宏观环境或内部经营急剧变化使不良贷款不能收回,银行就会出现巨额损失。这时加上新闻媒体集中报道有时甚至夸张银行所遇到的困难,就会引起金融市场的强烈甚至过度反应。这就会引发“恐慌性”的投机冲击,银行抗击意外事件冲击的能力越弱,发生大的银行危机的概率就越大。
三、总结与防范意见
从第三代货币危机出发,结合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中国存在发生货币危机的深层次内在因素。可能引起中国货币危机的最基本因素还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竞争力下降,使得中国贸易收支出现顺差下降的趋势。“在逐步放宽资本项目管制的背景下,汇率高估、赤字货币化和经济基本面恶化容易诱发投机攻击。”[4]一旦投机攻击触发了,货币危机也就接踵而来。
对上述各种诱发经济危机的因素,我国应予以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予以防范与化解。首先,要整治内部经济环境,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保持经济基本面健康运行。其次,加快企业与商业银行体制改革,促进国内金融体系均衡发展。对银行信贷资产加以有效的管理,加大对不良资产存量进行重组与清理的同时,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明细产权,理顺银行和企业的关系,减少不良贷款率。最后,要加强金融管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当然在我国经济仍保持者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人民币币值稳定,人民群众信心充足,是我国抵御经济危机的根本力量。
参考文献:
[1]吴勇.货币危机理论综述[J].世界经济情况,2010.
[2]管运章.中国货币危机内生性因素研究[J].2006.
[3]王聪.商业银行流动性分析[J].中国金融,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