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研究报告范文

教学研究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研究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研究报告

第1篇:教学研究报告范文

“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在学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其应用),已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用、或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正式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起步。在算术里,人们只对一些具体的、个别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引入用字母表示数后,就可以表达、研究具有更普遍意义的数量关系。可以说,学习代数就是从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开始的。

“用字母表示数”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在具体的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这里的具体情境指数量之间是相并、相差、份总、倍数等关系的现实的问题情境。“会用”包括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会写含有字母的式子和求式子的值。

1.教与学的主要问题

人类从用符号表示特定的数发展到有意识地、系统地用字母表示数,经历了1200多年。如果说个体的成长往往会以某种形式重复人类发展的历程,那么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理解或多或少也要经历类似的跌跌撞撞的过程,才能在比较抽象的水平上形成对新的数学对象“一般的数”与它的符号表示的认识。而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对小学生来说,用字母表示数是比较抽象的。他们往往不能自觉地将字母视为广义的数,更不习惯将(a+30)这样含有字母的式子视为一个量,而常会认为这是一个式子,不是结果。

2.对问题的分析

学生的问题突出而明显,是因为学生在学习中要经历如下的过程——

(1)确定——不确定

据英国CSMS小组的研究,问n+5与4相加是多少时,68%的英国14岁学生能回答n+9。但是回答3n与4相加是多少时,就发生困难(仅有36%的学生回答正确)。可以看出,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认知和运算的数是确定的,用字母表示的数是不确定的,也因此用字母表示数以及进行运算是数学学习的一次飞跃。在此节内容的教学中,我们要梳理学生已有的用各种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经验,让学生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不确定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字母可以表示一个未知的数。如,2+a=5,a =( )。②字母可以表示一般的数。如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③字母可以表示变化的数。如,n只青蛙n张嘴。

(2)具体——抽象

学生都能够计算3+4=7,可是对于a+b=?他们会一脸茫然。3+4=7表示两个数3和4的加法运算,7是运算的结果,这是一个具体的事实。而a+b=?这是两个抽象的数的运算,那么它们相加的结果也不可能是一个具体的数。教材编写中一般也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如人教版教材中例4,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就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我们不仅要用一个抽象的字母表示数,还要用一个抽象的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学生要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需要一个过程。

针对学生的问题,我们不禁思考:学生在用字母或者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时,是否理解了这样表示的意义?是否明了字母表示数的一般性特点?

二、实践

1.针对从确定的数逐步过渡到不确定的数

片段目标:唤醒学生用字母表述题意的意识,引导学生从数走向字母。

师:老师送大家一首好听的儿歌,可以自由地大声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

儿歌《数青蛙》

一只青蛙一张嘴,

两只青蛙两张嘴,

三只青蛙三张嘴,

……

师:请同学们继续读下去。

师:怎么不读了?

生:读不完。

师:那你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把这首儿歌读完?

多媒体出示:请用一个“数”概括,把儿歌读完。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只有有需要,才能有创造。学生在活动中会唤醒已有的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经验,想到可以用字母来表示。通过加了引号的数,向孩子们渗透字母表示数的概念。

生1:a只青蛙a张嘴。

生2:x只青蛙x张嘴。

生3:n只青蛙n张嘴。

师:真够厉害。你们都把这首儿歌读完了。

师:你们想的是什么办法呢?

生:用字母表示。

师:很好。那这些字母表示的是什么呢?

生:青蛙的只数,嘴的张数。

师:那也就是说,这些字母是用来表示青蛙的只数和嘴的张数的。(在字母的下面板书:青蛙的只数、嘴的张数)

师:看样子,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板书:字母表示数)

师:这里的a可以表示哪些数呢?

生1:可以是1,2,3,4,5…

生2:可以是所有的整数。

生3:可以是所有的自然数。

师:以前我们只学习了用像1、2、3这样的数表示青蛙的只数,今天我们还学会了可以用a这样的“数”来表示青蛙的只数。只是1、2、3这样的数表示的是确定的只数,而a这样的“数”表示的是不确定的只数。

师:你还见过哪些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学生说出了用字母表示长方形周长、加法交换律等。

【设计意图】孩子能想到可以用字母表示,但是并不等同于他们理解了他们是在用字母表示数。只有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强化,孩子才能体会到这里的字母同样是在表示数量。

多媒体出示:s=a×b。

师:这里的每一个字母都用来表示一些特定的未知数。这个算式就表示两个数a和b相乘,它们乘得的积用s表示。所以,就像数与数之间可以进行计算一样,字母和字母之间也可以进行计算。

多媒体出示:

a+a+a+a+a=

a+b-b=

3×x+5×x=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

师:看样子,不管是1、2、3这样确定的数,还是a,x,n这样不确定的数,都可以根据四则运算的规则以及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所不同的是,确定的数得到了确定的结果,如3+5一定等于8。

【设计意图】字母表示数的内涵是“未知数的符号x可以和数一样进行四则运算”。英国CSMS小组的调查中,问n+5的和与4相乘是多少,只有17%的学生写出4(n+5)或4n+20。字母和数的混合运算,需要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突破。

2.针对从具体的数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数

师:今天我们的学习继续从《数青蛙》开始。

多媒体出示:

儿歌《数青蛙》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

师:你们发现了一种什么样的规律?能不能同样想个办法,把这首儿歌读完?请试着用含有字母的式子编写一句儿歌,编完后在小组里交流。

生1:a只青蛙a张嘴,a只眼睛a条腿。

生2:x只青蛙x张嘴,2x只眼睛4x条腿。

生3:a只青蛙a张嘴,a×2只眼睛a×4条腿。

生4:a只青蛙a张嘴,b只眼睛c条腿。

师:真够厉害!大家觉得哪种编法既简洁又合理?

生5:我觉得第一种编法会让人误会青蛙的只数、嘴的张数、腿的条数都一样多。

生6:第四种编法用b、c表示眼睛的只数和腿的条数以后,就看不出它们与青蛙只数之间的关系了。

师:你是说这样的编写方法没有反映出儿歌中的数量关系,所以不太好。这里的b、c分别表示什么?

生7:b表示了a×2,c表示了a×4。

讨论:a×2和a×4分别表示什么?

生8:a×2和a×4分别表示眼睛的只数和腿的条数。

生9:a×2表示如果有a只青蛙,那么就会有a×2只眼睛。

生10:一只青蛙有两只眼睛,所以a只青蛙就会有a×2只眼睛,a×2表示的是青蛙眼睛的只数。

师:如果a=5,那么a×2会是多少?如果a=10,那么a×2又会是多少?

师:一旦所表示的数量是一个确定的数,a×2和a×4所表示的数量也会是一个确定的数。

师:看样子,我们不仅可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数,有时像a×2这样的含有字母的式子也可以表示一个数。在这里,a×2表示的就是眼睛的只数,a×4表示的就是腿的条数。

媒体出示: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正方形的边长是acm,它的周长是( )cm。

车上原来有x人,下去5人,现在有( )人。

我国青少年(7~17岁)在1980年的平均身高为xcm,到2000年平均身高增长6cm,2000年的平均身高是( )cm。

有m个作业本,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个同学分( )个。

【设计意图】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表示一个数量,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我们试图分为两个层次来安排教学活动,先让学生明晰含有字母的式子也可以表示数量。并且让学生知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时,一样可以应用四则运算的意义列出算式。

师:如果把10岁作为同学们的年龄,老师比同学们大26岁,说说当你几岁时,老师多少岁,并把算式写下来。

同学们的岁数 老师的岁数

1 1+26

8 8+26

10 10+26

20 20+26

50 50+26

师:大家能不能想个办法,用一个式子概括所有同学的想法,表示出同学们任意岁数时,老师那年的岁数。

生1:a+26。

生2:x+26。

生3:a+26=b。

生4:n+26。

师:同学们真能干,想出了那么多办法。请大家观察一下,a+26、x+26、n+26这三个式子,有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生5: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里的a、x、n都可以用来表示任意一个数。

师:a+26=b这个式子怎么理解呢?

生6:a表示同学们任意的岁数,26是老师和同学们相差的岁数,b就是老师的岁数。

生7:a表示同学们任意岁数时,老师的岁数为a+26,b表示的也是老师的岁数。

师:对啊,同学们的岁数是变化的,我们可用字母a表示,而老师比同学们大26岁是不变的,a+26这个式子已经表示出了老师的岁数。

师:当然,我们既然可以用字母a表示同学们的任意岁数,那也可以用字母b表示老师的任意岁数,那用a+26表示老师岁数和用b表示有什么优越性呢?

生8:用a+26表示老师岁数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老师比我们大26岁。

师:是啊,像a+26这个式子,不仅表示出老师的岁数,也表示出了师生的岁数关系。

师:看样子,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它所表示的意义是双重的,既可以表示一个数量,如用a+26表示老师的岁数,也可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如a+26可以看出老师比同学们大26岁。(板书:表示数量,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出示:

说出下面式子表示的意思。(先独立思考,再同伴交流)

原来有n元,那n+2表示什么意思?

人的身高早晚可能会相差2cm,在早上最高,晚上最矮,一个人早上身高bcm,b-2表示什么?

在月球上,人能举起物体的质量是地面上的6倍,如果在地球上能举起x千克,6x表示什么?

师:每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能表示一个数量,也能表示数量之间的相加、相减、倍数等关系。

思考并讨论:一个加数是a,另一个加数是b,a+b表示什么?

我们知道3+4=7,那么a+b=?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用字母表示数,体现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也让学生体会到用字母不仅可以表示数,还可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字母可以看成是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的一种挑战,它的简便和优越性会使学生感到惊讶。

三、讨论

从具体的数到用字母表示的数是人们在认识现实世界数量关系过程中的一个飞跃,标志着数学知识从算术到代数的过渡。

1.早期孕伏,逐步渗透

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都注意到把“用字母表示数”这一知识进行早期孕伏,逐步渗透。在低年级结合数与计算等教学内容编排了各种用符号表示数的算式,如6+( )=8,32÷=8,20+( )

2.分散难点,逐个突破

具体到这一章节的教学时,要注意:

(1)做好从具体到抽象的引导,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我们要从学生熟悉的不含字母的数引出用字母表示的数,从学生熟悉的算式引出含有字母的式子。要切实引导学生经历由具体的数到抽象的数,由具体的算式到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学习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2)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含有字母的式子,特别是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规则:在同一个问题中,相同的字母表示相同的数,不同的数必须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3)加强互译训练。将日常语言表述的规律与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互译,将文字或语言表述的数量关系改写成含有字母的等式等,以加深对用字母表示的数学式子的意义的理解,提高学生用字母表示数或数量关系的能力。

(4)加强式的运算。算术是数的运算,代数是式的运算。这是一个根本的区别,是学生从算术走向代数的一次飞跃过程。循序渐进地进行式的运算,让它像数的运算一样成为一种思维习惯,那么学生用字母表示数也就会成为习惯。先理解再成为习惯,还是先成为习惯再理解,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效果,不过最终的目标都一样。

我们心中也不免忐忑:基于孩子的年龄特征,对于一部分孩子而言,我们只能把一些概念强加给他们,可是这样的教学是否遵循教育教学的一些规律?不过,我们始终相信: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将会不断地孕伏、巩固和提高。

(执笔:钟东平、张朝明、蔡艳华、蒋群)

第2篇:教学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生物实验目标教学研究报告

生物学属于自然学科,研究的领域属于自然科学领域。自然科学的研究学习离不开实验,必须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特别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做好生学实验是学好生物的关键。

1.课题的提出

在目前生物实验教学中,大多只是形式上能完成大纲规定的实验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技能的形成在实验教学中却很少考虑,存在着教学和学习盲目性和随意性。对学科技能培养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在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师生物教学大纲的过程中,结合多年教学的实际,为了真正把生物教学搞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生物实验目标教学与测试”研究课题,进行了实验研究。

本项研究主要做二方面的工作。

研究制订较为科学的实验教学目标。

研究制订与实验教学目标相适应的实验教学模式。

2.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结合生物实验教学,进行实验研究。主要分成三个阶段:制定实验教学目标与测试、构建实验目标教学模式、结题总结。

制定实验教学目标与测试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把教材中涉及所有实验系统地编排可操作的教学目标与测试,作为实验教学的主要依据。

生物教学目标与测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2.1 实验指导

实验指导是教师进行实验教学和学生上实验课主要参考资料,具有导向性。所以实验指导一定要编排科学系统,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对如何进行实验和做好实验进行详细的说明。

2.2 实验报告

结合实验指导的具体内容,为学生编排一个针对性很强实验报告,共学生课后填写。

2.3 实验教学目标

编排实验教学目标本阶段的核心内容,也是本课题的中心所在。主要有两方面构成:

2.3.1 实验教学目标

“实验教学目标”是实验教学测试与评价的根据。所以对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都一一制定教学目标,都从理论知识、观察和操作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同时对每一个要素都做出了不同层次要求,具有明确的层次性和操作性。

理论知识

本部分主要是完成本实验所须的实验原理、方法、器材的使用以及实验过程中有关现象的分析处理的知识,并根据大纲的要求进行层次分类。

A级:要求了解的内容,一般来说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理解的内容。能说出是什么即可的知识。

B级:要求理解的内容,不但能说出是什么,还能说出为什么?是较高层次的要求,要求学生重点学习才能完成的部分。

C级:要求掌握的知识内容,不但能说出为什么,并且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的利用分析,达到举一反三程度,是对知识掌握的最高的层次要求。

观察

生物实验的观察是实验的主要部分,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观察能力,随时都能对周围的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且做到有目的有层次地进行。也分为三级水平。

A级:见识,指学生在生物实验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生物的形态特点,显现的生物现象,感知到现象存在的可能与原因,能对看到的现象进行科学的描述。

B级:验证,指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不但要看到现象,并且对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找到现象与生物理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准确的判断。

C级:发现,在对生物现象进行观察时,同时动脑思考问题。判断出现象与科学之间必然联系,利用联想、推理、归纳的办法,发现生物科学规律。并能用生物知识准确解释说明生物现象。

操作

生物实验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操作是否正确。正确的选择使用实验仪器,注意实验操作的层次性和规范性。耐心细致进行操作,从而完成实验任务,达到实验的预期目的。操作也可分成三个层次。

A级:仿照动作,是一种在教师的师范下完成的动作

B级:意识动作,是学生在实验指导的指导下,用自己的独立意识所能进行不太熟练的动作。

C级:定型动作,通过多次训练达到比较熟练的动作。是对学生操作的最高的要求,也是中师生物是实验可最后要达到最后目的。

2.3.2 实验目标测试

目标测试题与实验教学目标各部分的要求相适应,是对学生完成实验情况一种检测。要求完成的题目也非常具体,便于老师和学生使用。

构建实验目标教学模式

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实验目标教学的作用和基本模式。

生物实验目标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以突出学习目标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每一种教学方式的选择都是为学生达到完成学习目标服务,目标的确定,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人要想完成好一件事情,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学习活动也是这样。每一节课展示的实验教学目标,正是学生学习努力的方向,在加上教师的精心的指导,通过师生的努力,很容易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目标指导下,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生物实验目标教学,通过阶段性实验验证总结,可归结为:

通过以上模式,体现了师生的双边活动,将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按照教学目标要求进行优化组合,综合利用,发挥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整体功能,并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全程之中,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调动发挥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进行生物实验目标教学,其中心环节就是分解目标学习掌握,可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也可学生独立进行。但教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调控把握,调动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自己完成解决生物实验问题的能力。形成了基本的实验技能。

结束语:

第3篇:教学研究报告范文

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是现在我们的教育的重中之重,需要我们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用全新的教育思想来武装自己、用全新新的理念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学习和研究,我们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升。为使我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我们进行了更深入的实验研究。在此背景下,我校提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个课题。在实施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策略,大胆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发展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基于对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我们研究创建了具有三河五小特色的C―P―P―C的英语教学模式。第一个C指“Competition”(擂台赛),第一个P就是 “Presentation”(新知呈现),第二个P是指 “Practice”(巩固操练),第二个C指 “Check”(检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就此模式的不同阶段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切实达到高效的目的。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为了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我们作了充分的前期准备,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文献,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发现:关于“高效课堂”,国内外专家专著没有有特别明确的定位和阐述,关于“高效课堂”的研究也还未成体系,较多的是关于“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在中国国内有关“有效课堂教学行为”主要集中于教师行为的有效性等问题上,且教师行为的有效性研究,与国外的教师行为标准的研究非常类似,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师行为的效率。而关于教学模式,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不断实践和研究,现在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主要有: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模式,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模式,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模式,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模式、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学”模式等。我国近代教育工作者在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和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吸取外国教学模式的优点,又努力创造具有我国特色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教学模式有:“指导――自学”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等。现在有效教学开始朝着建构多元化、情境化、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方向发展。教育工作者们更加关注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关于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我们要从不同方面不同渠道提高课堂效率,因而,我们认为我们的研究很有必要。而且,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各有各的特点,所以我们要研究出适合我们自己的教育特点,适合我们自己的学生的“高效课堂”。

(二)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有助于一线教师准确把握学科特征,更新自己的观念,提升自己的能力,积极探索更有效的策略。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期待教师能减轻教学压力、学生能减轻课业负担,提高的教与学的效率,能够调动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学方式方法的一次有较大意义的创新和变革。

(三)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1.选题有意义

一是有利于减轻教师沉重的教学负担;二是有利于提高我们教师队伍的素质;三是有利于迅速适应并有效实施国家推行的课程改革;四是有利于提升三河市第五小学的办学品位。

2.模式创新意

课题研究中,必须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实施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研究出切实高效的教学模式。

3.手段更先进

利用网络资料,利用学校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重视横向、纵向比较研究,充实课堂模式研究的理论依据。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对“高效课堂”的界定

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发展。它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知识上有收获,能力上有提高,思想上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懂得少到懂得多;在能力上,从不会到会,从会得少到会得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而定,对于小学英语,我们认为高效课堂的表现就是:学生表现积极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学生对于课堂活动充满激情,有较强的能力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够完成目标的同学在在95%以上。简单地说,我们要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是否能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我们的立足点应该是“面向学生的发展”。

(二)对“教学模式”的界定

“教学模式”这个词对于我们并不陌生,但从专业的术语来解释就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计划或模型,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也就是各种教学活动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从而组成的具有动态性的过程,从微观的教学活动的角度看,它具有变化性,但从宏观的过程角度看,又具有比较稳定的过程形式。一种教学模式由不同的教学活动组成,这些教学活动包含几种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在某个具体领域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三、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人们对于识不应该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主动建构的。此理论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可替代。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不是只靠教师的教授来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借助他人帮助,利用所需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学习的方式获得的。其理论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3.确立目标,组织开题

接到立项通知书后,课题主持人立即召开全组人员会议,并开始撰写开题报告。在开题报告中,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方法和策略,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步骤,做到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为顺利完成课题实验奠定了基础。

(二)实施阶段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

搞好此项课题研究,不能只凭一点教学经验,需要有理论引领。所以,学习相关理论是实验的必要保障。实验教师,首先做到有思想有个性,要热心课题研究,肯下功夫,有爱心,有敬业精神。从书本中学,从网络中学,同行之间互学。每学期安排理论学习交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他们实践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新的教学理念要真正深入到教师的心灵,才能成为教师理念建构的基础和准绳,从而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们要求教师加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扎实有效地进行理论学习,使研究的参与者树立正确的观念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我们始终把更新教学理念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课题组要求每一位课题成员认真研读教学著作,不断充实、更新实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使其在交流中不断吸取“营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专题培训,奠定课题研究基础

定期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分析、有总结。通过学习培训,使课题组教师对“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明确了新课程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听、说、玩、演、的活动中学习并运用英语知识。实验教师的认识不断提高,为深入课题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踏踏实实进行课题研究活动

针对C―P―P―C教学模式,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及时进行总结交流,组织教学反思。开展本课题以来,每学期开展两次课题研究课的设计、教学实施、反思活动,促进课题实验的开展。鼓励成员积极将自己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与体会及时进行摘录,并能努力撰写成文,在定期和不定期的集体活动中进行广泛的交流与研讨活动,争取有高质量的研究或获奖。

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的研讨工作,突出“兴趣、情景、活动”改进英语课堂教学,小学生在符合他们特点的活动中学习英语,其兴趣会更加浓厚,而浓厚的兴趣又会使他们更主动,更富有成效地参加到英语学习活动中来,这就形成了小学生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

开展课题研究,贵在探索,重在实践。为此,实验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把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天性和实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让研究服务于课堂教学,用课堂教学展示研究成果。

4.重视过程,加强实验指导

课题立项后,组建课题实验小组,制定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案;通过图书、计算机网络了解国内外研究情况,形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并对课题全面论证。本课题以案例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为主,辅以调查、文献搜集、观察等方法。组织课题成员,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根据不同的模块和教学内容,制定相应教学对策,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观察效果,并根据反馈的问题,调整对策,继续深入研究,通过实验,积累资料,边调查、边实施、边修改,逐步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汇总各阶段研究报告,收集各小专题研究的原始材料,系统处理分析课题研究过程中所得的材料数据,形成课题研究成果报告,最后申请结题,并在全校甚至全县范围内推广、运用实验研究成果。

5.以课例引路,上好研究课

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各种探讨及实验等活动,把握实验方向与重点。以教学、教育案例为载体,实施行动研究,使教师与研究者在制作案例时共同思索,教师在理念与经验引领之下进行行为自省、教学经验重构、扎根埋论建立。研讨活动为集中研讨共三种形式,一般情况做如下安排:

(1)每两周由执行组长牵头,组织课题小组成员,开展一次研究活动,主要是学习本课题实验的理论知识与先进经验,小结本课题实验的经验与教训,确保课题研究在正确的指导下有序进行。

(2)每学期3-6年级每个年级组织一次课题研究课,组织好教师评课。

(3)组织课题组成员观看“英语教学观摩课”,写好教学小记并在课题组进行交流,以优质课促反思,以优质课来引路。通过“观看――反思――交流”这样一个过程,组员们从教学理念上有了根本的转变,从而切实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6.加强教师间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老师们的交流中,有理论学习的收获,有教学困惑的剖析,有教学成功的感慨,有教学失败的倾诉。通过平等的对话、横向的交流、纵向的引领、思维的碰撞、观念的争鸣真正促进教学研究。

7.具体研究内容

(1)通过课前打擂活动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

主要研究者:赵兴华 杜淑杰

课前的几分钟,学生刚刚进入课堂但还没有真正投入进去,课前打擂可以让学生放松的心情紧张起来,尽快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去。而且通过课前打擂活动还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已学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为集体争光的集体荣誉感。

(2)设计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

主要研究者:冯雪莲

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认为,认识起源于活动,认识是从活动开始的,活动在学生的智力和认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被广泛运用的游戏活动,大家并不感到陌生。我们的教学活动主要有听,说,玩,演,唱,猜等形式,本着创设真实情景的原则为学生设计活动。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目标我们会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活动,以达到高效的目的。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

一节英语课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呈现环节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在此环节中,学生不仅要感知、理解教师所呈现的新语言材料,还要感知、理解新语言材料所适用的场合。为此,教师要想方设法通过合情合理的真实的情景的呈现新知,使学生身临其境,领悟到所学知识的意义,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对于不同的语言材料,我们要采用不同的呈现形式,下面介绍几种我们在课堂中常用的呈现形式。

(1)直观呈现

所谓直观呈现,就是利用多媒体、挂图等多种教学手段,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刺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教具形象逼真、容易记忆,学生也容易接受,在小学英语课堂上使用直观教具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语言教学最终目的是要用来交流的,所以要注重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实物、图片、挂图、录音机、身体语言以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对于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帮助学生加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提高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任务的能力。我们主要在单词新授或语音课上(即Let’s learn和Let’s spell部分)使用直观呈现的方法。不同的单词我们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根据需要我们会以猜字谜、猜动作、听声音、提问题、展示实物、简笔画等方式呈现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促使学生去积极地思考。

(2)表演呈现,即情景呈现

表演呈现是我们在课堂中比较常用的呈现方式之一,小学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也应该是表演艺术家,因为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情景表演中学习知识和提升能力。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教师要多创设一些真实的情节,师生共同扮演角色,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种呈现方式我们多用在对话或语篇教学,也就是课本的Let’s talk和Read and write部分。

(3)多媒体呈现

直观呈现和表演呈现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要了,多媒体具有生动的画面、真实的视觉和听觉感受,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另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课本内容创设情境的难度较大,表演的难度也很大,这种情况下多媒体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教PEP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4 My home这个单元中,在学习Let’s talk中Where’s she? Is she in the study? Yes, she is. No, she isn’t.这个情景时,很难让学生直观感觉到真实的情景,因为study(书房)、kichen(厨房)、living room(客厅)、bathroom(浴室)、bedroom(卧室)这些情节很难直观地给学生展示出来,当然也就无法表演。这时多媒体就可以能生动形象地利用图画甚至是动画给学生呈现真实的情景。所以,多媒体教学也是我们研究的一项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内容。

3.巩固操练,创新高效:Practice

要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就要设计高效的课堂操练活动。 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认为,认识起源于活动,认识是从活动开始的,活动在学生的智力和认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本着创设真实情景的原则为学生设计活动。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目标我们会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活动,以达到高效的目的。

通过实践研究我们总结出一些常用有效的小学英语教学操练活动:

(1)通过游戏操练

游戏教学法是情景教学法的一种形式,是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基础,旨在巩固课文教学、熟悉新单词、锻炼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开发学生潜力与智力;以实际教学内容为依据,按照一定的程序步骤和规则,循序渐进的英语活动,它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英语课堂的效率。

(2)在歌曲中操练

儿童歌曲和歌谣优美动听、轻松愉快,学生非常喜欢。在歌曲中操练所学内容既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又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我们会采用教材或其他教学资源中提供的跟教学内容有关的歌曲歌谣,也会根据较教学内容改变歌曲,例如用“两只老虎”的曲调改变歌词“Do you like, do you like peaches, peaches? Yes, yes, I do. Yes, yes, I do. Yes, I do. Yes, I do.”

(3)在chant中操练

“Chant”类似于在学生口中广泛传唱的童谣,其内容句式简单、琅琅上口,好记易背,配上音乐再用说唱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人读了倍感愉快难以忘怀。我们利用Chant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节气氛,激活课堂。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但有意注意的持续的时间短。而长时间机械的操练,生硬、平淡的学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学习气氛沉闷。如在教学活动中不时穿插“Chant”,会使沉闷的课堂泛起阵阵涟漪,让学生把注意重新投入到学习中,使学生在课堂上都处于兴奋、积极和活跃的学习的状态中。Chant教学让学生易于接受语言知识,化繁为简。因为“Chant”都是在没有负担和焦虑的情况下进行,所以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比较好的。学段“Chant”远比学说英语句子容易。同时,“Chant”能把复杂简单化,化零为整。在给学生一个chant的例子后会让学生自己试着创造新的Chant。所以,Chant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4)在表演中操练

学生是天生的表演“艺术家”,作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鼓励学生扮演情境的某个人物,使其兴致勃勃地进入学习境界,在特定的情景中操练和运用所学知识。我们会根据教学内容中的人物制作头像,让学生带着头饰进行表演,从而达到操练巩固所学内容的目的。例如,我们常让学生表演借东西、就餐、买东西、看医生、问路等情境的对话,效果非常好。

3.知识与能力评价相结合

有的学生懂得很多英语知识,却不会表达,这样的例子早已屡见不鲜。因此,应当将知识与能力评价相结合,而且更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评价。培养学生说英语、用英语的能力,除了平时的课堂表演,每学期还可组织全员参与的表演节目的活动,如英文歌赛唱、诗歌朗诵、短剧表演等活动。学生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围绕学习的重点自定表演内容。表演的时间既可在课堂上,也可在课后,“六一”也是个好时机,师生共同对表演进行评定。如此一来,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更全面了。

(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小学英语课堂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划分好学习小组

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6名(或8名,最好6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才能“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所谓的“组内异质”指一个小组内有不同层面的成员组成,“组间同质”指各小组之间成员的构成水平是相同的)。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我们学校班容量较大,以66人一班为例,首先从全班挑选出11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然后按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分别选择编排每组的副组长(1人)与组员(6人),并从组长到组员依次编号(a1、a2、a3、b1、b2、b3、c1、c2);最后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小组内男女比例要适当,男生和女生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可以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组建好学习小组,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合作、就会合作了。要使合作学习小组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则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

首先,选一名得力的组长。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实践告诉我们,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小组长不一定是组内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却一定是各方面能力最强的学生。教师要定期集中培训小组长,培训时除了了解反馈信息、作业专门指导外,还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利于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

每个小组还可以设立一个副组长,辅助组长作一些工作,组长主要负责学习和小组的全面工作,副组长负责小组的值日和日常的其它一些事。为了增强小组成员参与小组、管理小组的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小组的每个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负责一个学科的学习,这样他们会感觉到自己很重要,为小组的建设力量。

其次,给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让全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

最后,给小组成员编一个相应的代号。每组学业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代码相同。例如可以将小组成员划分为aa、bb、cc三个层次,每个同学的代码便是a1、a2、a3、b1、b2、b3、c1、c2、。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小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又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及时评价,使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

2.培训好小组长和小组

(1)明确小组长的作用

①小组长要团结同学、帮助同学、组织同学,打造积极向上的小组学习团队,勇敢地担当起学习小组的学角色,有很强的号召力。

②小组长要研究解疑和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争取学习内容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③组长要负责维持本组同学的学习纪律,做好小组的评价工作。

(2)突出抓好高效学习小组建设

老师要在小组建设、小组长培训上下真功夫。要重视学习小组文化建利用学习小组间的良性竞争,使学生在竞争中提高与发展;要培养好学习小组长,学习小组长是学习小组的动力机,要培养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发挥小组成在小组学习中的带头作用、领导作用、组织作用和检查督促作用;要创新小组评价机制,把评价主体让给学生,创新小组内部的评价和小组之间的评价,要在合作中借鉴,在借鉴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

(3)培训小组长

培训学习小组组长至关重要,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措施:第一、明确组长的责任和作用。第二、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洞悉他们一周来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让小组长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第三,帮助学培养各学科组长。在某些学科上让学科成绩优秀的同学担任学科组长。这样既能给学减负,又能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第四,适时地肯定、表扬、激励,使同学们体会到这种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满足、荣耀感,是激发他们对小组更加尽心尽力工作的源泉。

(4)小组成员培训

①加强学生互助意识的培养,要让优秀学生明白,教会学习困难的同学学习,让学习困难的同学把知识也学得懂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②给学习困难的同学更多的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对他们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与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即使答错了也要肯定他们的精神,一点一点的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勇于参加到小组的学习和探讨中来。这需要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心里时刻记着他们,关注他们。③转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在学习的每个环节、学生日常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个人的成绩不再凸现,而是以小组为单位评价优劣和好坏,包括课堂上的表现、班级纪律、学习成绩等等方面,让学生明白,个人的表现再好、成绩再优秀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只有小组的成绩才是自己的成绩,只有你的团队整体优秀了,你才是优秀的。以此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可以在班内开展优秀组长的评选,以此激发优等生帮扶差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开展学习小组竞赛活动,营造小组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④通过班会和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明白只有大家团结合作才能共赢的道理。有关学生的培训可能还有更好的办法,需要老师们在实践中积极的探索,总之,只有把学习小组建设好了,合作与交流才会真正的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才能达到。

(六)高效课堂学生有了很大变化

1.高效课堂学习小组的建设成效明显,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高效课堂中高效的学习小组建设是基础,也是高效课堂成败的关键。课堂学习小组从组建到改建,再到今天的基本成型,我们的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各小组不仅有了自己的组名、组训,还选举产生了组长、副组长,各位组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进行了准确的定位、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课堂上师生表现及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变。学生的学习的方式转变了。原来的课堂是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不管时间长短,只要有学生举手,哪怕一个,教师就要喊人回答,然后讲解。一个问题就这样解决了。那些能力差的、反应慢的、胆子小的学生,除非有时老师偶尔照顾一下,否则,一学期下来根本就没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但现在通过小组合作,上述三种学生不仅可以在组内交流,还可以代表小组在全班发言,有机会展示自己,他们的信心变足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也悄然而起。“小合”犹如一股新鲜血液,给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我班有一位学困生,在我刚接手时,作业不是拖拖拉拉,就是干脆不做,每次单元检测基本都只有50多分,很少及格。但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以后,由于一系列的捆绑和激励措施,他真的进步很快。不仅能按时完成作业了,期中考试也达到70多分。他的进步既要归功于他的小组长,又要归功于小组合作学习。

2.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明显提高

高效课堂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上学生的展示是经常发生的。学生听的练在进行所以听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另外,从同学们书写的规范程度、美观程度上可感觉到学生在高效课堂上的明显进步,相信以后会更佳。课堂上口头表达展示是不可或缺的。在英语课上,每位学生都有勇气站起来发言。令人欣慰的是所有展示的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没有了起初的羞涩,也没有了起初的胆怯,更没有了起初低声细语,取而代之的是声音响亮、吐字清楚。由此可见,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都有所提高。

九、研究小结及思考

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树立了高效课堂新的教学理念。本课题,让全体课题组老师亲历了一个有苦有甜,有笑有泪,有花有果的过程。一年多来,老师们耕耘着、思索着、劳累着、快乐着、收获着。课题研究,不仅促进了学校英语教学的改革,同时也使学生的各项素质普遍得到提高。通过近一年多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总结,我们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课前打擂、新知呈现、巩固操练、检测评价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等多方面入手,为提高小学英语课堂学习效率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途径。我们有信心把研究成果推广开来,使课题方向越来越明确,最终带动一个地区乃至更多地区的学校英语教学工作,让更多的英语教育工作者享受这种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制带来的成果。

(一)我们的在研究和实施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之处

1.本课题的研究需要相关的理论加以指导,目前在这方面尽管花了很多的时间去找,但还是欠缺,致使我们的模式在系统性、科学性上还有所欠缺。在以后运用这些机制过程中需得到专家的进一步指导。

2.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将这些机制有机整合起来,达到和谐交融运行,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3.将课前打擂、课堂活动、多媒体运用、课堂检测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中,有些矛盾也会显露,如课堂活动太过活跃如何掌控课堂纪律,各种格式的多媒体制作技能的掌握等,面对种种出现的问题,作为教育科研工作者必须正视新问题,在问题中超脱,在超脱中寻求不断解决问题的良方,才能真正开辟教育科研的成功之路。

(二)对今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一些设想

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确定,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高效课堂”的研究是一个外延相当广泛的课题,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多,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仅仅是一个模式的研究,也只涉及到了一些表面的问题,对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班级文化的研究、非智力因素的研究等很多领域我们都只是想过,还未进行深入研究,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拓宽教师的思路和视野,从更多角度,对高效课堂教学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郭 华. 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假设与实践操作模式[J].

[3]胡海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第4篇:教学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 医学实训 研究报告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3)11-0077-03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 02 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 01 0 - 20 2 0年)》精神,又特别制定了《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使高等职业教育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把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1]我们要以市场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实用"为主体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坚持实验、实习、实训相结合,缩短上岗的适应期。

2.高职医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高职医学生注重技术能力的培养,以应用为目的。突出理论联系实践,科学的理论知识对实践操作具有指导作用,也需要经验技能的积累,并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创新能力,[2]使学生适应不断发展的职业环境岗位的技术需要。

3.学院医学实训教学现状、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传统的教学法,如示教法、电教法、见习法等,教师照本宣科,轻车熟路,但教学时间较长、教学成本较高;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不够重视,认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十分有限,学生应该是"示教老师怎样做就怎样练",禁锢了学生的思维[3]。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结果使学生的实习及毕业后岗位适应期较长。从医院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有些知识技术与医院工作的有些标准不能对接。回顾学院的医学实训教学历程,改革教学方法大有潜力。通过上网调查、期刊杂志查阅发现:改革高职医学教学方法的论文很多,如:案例教学法、片段视频法、实训基地见习法等,这些改革的教学法也各有利弊,但将其综合应用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尚未发现[4]。因此课题组教师应用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进行教学,简言之,就是指在高职医学实训教学中应用典型临床案例加视频操作进行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技能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一种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借鉴认知学派的理论:例如,苇尔福德(Welford,1968)的认知理论动作技能模型;"建构与叙述"学习理论。根据高职临床专业使用的《外科学》内容在开设的实训项目中建立临床案例视频库,制定相应的使用制度、使用方法、使用授权声明,规定学生只能在实训课中在多媒体室反复观看分解动作,在实训室反复练习、技能创新,进行实训教学[5]。

二、课题研究过程

1.实验对象及教法

在临床系二年级选取均为高中统招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2个班中进行,学生的入学成绩、学业成绩、班级人数基本相同。

临床11081(对照班):传统教学法。

临床11091(实验班):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

2.实验工具

《外科学》(梁力建主编)教材教学;《学生实训项目评分标准》考核评价。

3.本课题研究所实施的教学原则

1)双主体教学,让学生自由的展示自己的探究能力。2)教师应对学生某些方面的表现进行必要的指导。例如:探究中时间的分配是否合理,安全提示,核心知识提示等。3)为了便于数据及时的获得和分析,邀请本教研组的老师帮助收集数据,减少因此而导致的实验研究变量的增加。4)每次教师在实训课前,对本节课的内容及每个环节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教师指导的内容及程度等,以便控制变量,使实验研究结果可信有效。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 变量分析

1)自变量: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2)因变量: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意识、学习记忆的效果、操作技能的掌握、考核成绩、创新能力。

2.变量的控制

1)2个班级学生的入学成绩、学业成绩、班级人数基本相同;2)实验班和对照班均采用同一本教材、同一个教师任教;3)除了教学方法不同以外,实验班和对照班课时量相等,第二课堂开放时间相等;4)不人为在实验班和对照班之间制造竞争气氛,像平常课一样进行教学,以保证研究对象的心理稳定。

3。研究的教学设计

1)日常实训课教学;2)双主体教学;3)模拟职业情景教学。

3.4教学预期目标

情感方面: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学习,增强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激发学生探究医学生命科学的兴趣[6]。

知识方面:使学生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注重知识的应用;学会学习。

能力方面:通过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学生获得熟练的操作技能,并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以后能够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7]。

四、实验研究过程

1.教学过程中观念的转变

当代教育观念的新变化,其核心是从传统的传授经验、积累知识为主的教学转变为培养人的创造力为主的教学[8]。教学观念发生了以下转变:

教育功能观: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教育质量观:追求高分提高能力

教学观:注重理论知识传授更注重知识的应用;灌输模仿学会学习、重发现、重创新;

学生观:教育的客体教育的主体

教师观:以教师为中心双主体性教学

2.两种教学方法

2.1 传统的实训教学法:

(1)教学过程流程图

(2)传统实训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大致可以归纳为:示教---模仿---练习"三步曲"的教学过程。

2.2 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

(1)教学过程流程图

(2)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1)临床案例视频观看:对本节实训课的临床案例视频进行观看讲解,使学生将这一项技能操作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行理实结合教学。

2)示教操作:进行具体的示教操作,使学生对本节的实训操作有一个感性认识,进行直观教学。

3)操作项目练习:模仿老师的示教;反复浏览视频。学生在练习操作时,既看了临床案例视频,又看了示教,进行合作操作实训。对于遗忘或不清楚的操作步骤可以反复观看视频,避免了学生不好意思直接询问老师的心理,隐形的老师可教我,"我能学"、"我要学"印象深刻。

4)看---练---评结合:指导学生进行实训,熟能生巧,培养创新能力。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①学生自身进行评价;②合作学生进行评价;③教师评价;

④事实评价:解决问题能力评价;考核成绩评价。

(3)研究实训项目:1 6项

实训项目:医院的环境(hospital environment);手术室的功能简介;职业环境教育。

实训项目:心肺复苏(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

五、课题研究资料统计

1.定量研究结果:通过一年的外科学实训教学研究,统计出了下列数据。

(1)学生的学习兴趣。检验值(X2)=11.429,P

(2)学生参与实训创新活动的意识。检验值(X2)=5.051,P

(3)根据高职医学实训教学评价表,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A"级调查结果是:检验值(X2)=10.026,P

(4)采用不同教学法学生对学习记忆效果的比较。

从第一周到第四周在研究的图表数据中显示,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技能操作保持的人数明显高于传统的教学法保持的人数;

(5)学生技能考核。第一学期期末外科学实训考核成绩,检验值(t)=8.372,P

以上数据显示说明,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法。

2.定性研究结果

定性分析了学生在实训课堂中的行为表现的观察、教师的教学反思和师生在教学评价方面的研究等。

六、课题研究结果

1.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培养目标之间的差异传统教学法 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

(1)教育理念变化: 注重理论知识 注重技术能力

(2)授课方式变化: 注重知识传授 注重知识运用

(4)师生角色变化: 教师中心 双主体性学习

(3)职业生涯教育: 分数第一 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5)职业能力教育: 注重模仿 注重探究、创新

2.课题研究小结

(1)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提高熟练率;

(2)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是提高高职医学生实训创新能力的学习法之一;

(3)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是"理实一体化、做中学"育人的一种新教学法;

(4)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能加强学生职业生涯、人文修养和素质教育;

3.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的创新之处

(1)降低办学成本:集示教、电教、见习、案例教学法于一体,在实训教学楼中即可进行,相当于把医院的技能操作搬回到实验室来学习,替代见习。

(2)评价操作正误:可以分解此操作动作,讲述它所应用的理论知识,评价此操作的正误,提出操作方案及创新动作。

(3)进入职业氛围:对操作者和职业环境将进一步熟悉,不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不影响病人的情绪及治疗,进入职业角色,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

(4)反复观看、更新快:示教只有一次,视频可以反复观看、且更新快。

(5)激发创新能力:让学生明白伟大的科学家离我们较远,但为人民服务的平凡医务工作者就在我们眼前,他们的本领我们何时能够达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及创新能力。

七、对高职医学实训教学的反思

1.临床案例视频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操作错误,操作者成为讨论的焦点

教师应引导学生重在讨论操作的正误,学习正确的方法,而不是对操作者过多的指责,更不能去打听、传播、诽谤或人肉搜索他们,给他们带来工作生活的不便,每个人不可能随便成功,即是伟大的科学家所获得的每一项成功也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而获得的。必须经过学习、实践,不断地积累,达到较高的医疗水平和境界,而成为医疗专家。

(2)视频操作和示教操作动作不一样,学生不知如何是好?

老师应该对这些动作进行科学的分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在遵守科学原理的情况下,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学生有一定的鉴别操作正误的能力。

(3)医学实训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学生不敢进行技能创新

示教---模仿---练习"三步曲"的传统实训教学过程,学生是旁观者、模仿者,"照方抓药",无须过多思考即可达到实训要求,这种教师做,学生看,天天练的教学方法,学生安全,教师放心,人人省心。

但是,美国有这样一句谚语:"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亲做,我才懂得"。这充分说明学生的亲身参与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医学实训与生命息息相关,并不是所有的医学实训项目都可以创新,但也有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操作能力的项目,教师只要把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运用到具体的实训教学中去,及时肯定、总结、表扬部分学生的小创新等,科学引导,打消顾虑,以点带面,这样会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实训创新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4)在实训练习过程中,学生争执激烈,产生矛盾

在实训练习中,能力强的、水平相当的学生结合临床案例视频及老师的示教积极进行实训和创新操作,但动作不一,似乎明白,又难以道明,对于其他学生的质疑说不清楚,碍于面子,急于求胜,而发生争执,有时严重对立,产生矛盾、课堂秩序混乱。老师应该耐心冷静的倾听双方的意见,分别站在双方的立场上阐述争执的观点,把双方说不明白的争执点从理论及操作上进行评价,相互启迪,从而达到以"理"导"行" 以"理"释"例"、 以"理"明"德"的目的。让学生在"做中学",师生互勉,教学相长。

2.在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 避免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

"新"与"旧"是相对的,一切创新都有它的基础与前提。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脱离一定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凭主观愿望就可以达到的。

在传统教学中,教育体系比较规范,规定了教学内容、课程学时安排等,这就使学生获得某个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有了保证,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毕业生的质量。但传统教学法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等[9]。但如果因此就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法,把现有的一切全部抛弃,势必会造成混乱,教师不知教什么,如何教,学生则无所适从。有的高职医学生实训创新能力较强,应当培养其创新能力,而有的学生实训创新能力很弱,这也不能牵强,他们可以从原来单一的模仿老师,变为既可以模仿老师,又可以模仿实训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这样不但能保证完成实训教学任务,而且也有一定的发展。所以,我们应采取批判与继承的态度,取长补短,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M].第1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99.

[2] 郭开龙等.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在高职医学实训中的应用研究构想[J].西部大开发,2012,(69).

[3] 郭开龙等.谈新时期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美容医学,2011,(45).

[4] 郭开龙等.谈布鲁纳建构与叙述原则在医学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教师,2011,(81).

[5] 郭开龙.探析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J].西部大开发, 2011,(41).

[6]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第1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46~181.

[7] 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7~81,106~146.

[8] 袁聚祥,黄悦勤,刘桂芳.预防医学[M].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38.

第5篇:教学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果酒;发酵;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7-135-02

一、实践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第1专题“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的课题1内容。其中果酒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发酵饮品,制作所需材料多种多样,同时成本也不高,制作并不需要特殊的实验用具或器材,可操作性强,且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原理学生在必修1中已经学习了,因此只要明确实验原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能自主设计和实施实验。

2、学情分析

生物学科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知识和动手操作有浓厚的兴趣。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敢于大胆尝试。传统的酒文化和果酒的保健养颜作用,更能激发学生制作果酒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1)说出果酒制作所需的菌种。

(2)说明果酒制作的原理。

(3)写出果酒制作的实验流程,并分析影响发酵的因素。

2、能力目标

(1)根据果酒制作原理,设计果酒制作的实验操作过程。

(2)参与制作果酒的过程,分析评价发酵的结果,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学习相关的操作技能。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结合教学条件,采用课上课下即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课前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自学本课题内容;课上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建议及参考资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互评,组间口头交流,确定可行性的实验方案;教师对实验方案的设计进行相关评价及建议;课下学生利用家庭资源进行实验操作,并做好观察记录;中期汇报成果,学生之间对中期成果进行评价、师生共同对学生能否在实验中及时发现问题、能否就问题提出可以解决的方法、能否并实事求是记录观察的现象等进行评价;对实验后期工作提出必要的指导和建议;继续完成实验,最终进行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并进行最终的适度评价。

四、实践活动过程

1、活动前准备

学生自学本节内容;收集有关果酒及家乡葡萄酒制作的相关资料。

2、学生操作及调控

(1)课上: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谈自己对果酒的一些认识;请学生品尝教师制作的葡萄酒。

多媒体展示制作果酒的基本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

指导学生根据流程、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评价。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建议:如方法、材料及容器的选择、处理;发酵条件的控制;技术咨询(如向家长请教家庭酿制葡萄酒的方法和过程等)等。

(2)课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装置、准备发酵罐、按照课上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操作。

(3)中期汇报(发酵7-8天)。

教师时时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的进展,对学生能否在实验中及时发现问题、能否就问题提出可以解决的方法、能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观察现象、设计的方案是否有独到之处等进行评价。学生之间对中期成果进行评价,对有创新价值的设计方案进行展示交流。

(4)成果的汇报、展示、交流与评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实践的过程,展示其作品,小组间相互品尝和评价,交流制作果酒的经验,总结实践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完成实验报告。

(5)实践活动延伸。

针对个别学生的作品中出现了“酿酒不成变成醋”的现象,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原因分析,并给予解疑和指导,进而引出果醋的制作,并指导学生设计出实验方案,在制作果酒的基础上继续完成果醋的制作。

“果酒制作”实验报告

果酒制作原理:

(1)果酒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反应式如下),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2)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温度、氧气和pH。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0℃ ;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缺氧、酸性环境。

实验目的:学会制作果酒,并掌握其原理。

实验材料:新鲜水果、玻璃瓶或矿泉水瓶、水果刀、剪刀、榨汁机、纱布、记号笔、75%消毒酒精、塑料手套。

实验步骤:

1、清洗消毒实验用具,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2、取葡萄一公斤,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注意不要反复多次冲洗)。

3、将一半左右的葡萄放入榨汁机中,榨汁。其余的葡萄用手挤碎(手上套塑料布,以防杂菌污染)。

4、将其装瓶,(将操作3的葡萄浆各装一瓶,但注意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过瓶子总体积的2/3),密封瓶口置于实验桌上(室温控制在18~25℃)。

实验记录:

实验起止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实验结果分析:我们果酒的制作都做得挺成功的,果酒的味道纯正,其中未榨汁的酒味最浓,且有甜味,溶液颜色粉红色,味醇色正;榨汁的果酒酒味较浓,有酸甜味,溶液呈棕褐色。值得庆幸的是,所有瓶中的果酒都没有变成醋!

实验误差分析:未榨汁的果酒酒味比榨汁的果酒酒味纯正,可能是搅拌机里有杂菌。

参考文献:

[1] 朱正威,孙万儒,赵占良.《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教师教学用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沈 萍等主编.微生物学(第二版).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6篇:教学研究报告范文

大学管理去行政化的文化藩篱与实践导向

去行政化后高校领导的应然角色——伯恩鲍姆大学领导观分析

大学校训的文化价值传承取向及其育人理念——兼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校训之立意

关于大学校训本质的探讨

基于环境影响模型的高校教师职务聘任政策分析——以清华生科院方案与北大方案为比较对象

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绩效评价方式的科学性探讨

台湾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德国"跨文化教育"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借鉴美国经验完善我国高校助学贷款制度

我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合法性探析

回溯与前瞻:大学教师角色的再思考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研究——基于与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对比

信息动态

新时期大学生典型教育的再认识和有效引导

高校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关系研究——以江苏大学交通运输专业为例

贯彻《教育规划纲要》传承大学精神强化人才培养——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综述

怎样做一个尽职尽责的校长

研究型大学办学理念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启示

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纲要》解读及大学"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制定

从"天才"到"庸才"——高考制度对学生创新能力影响的个案研究

功利化大学德育观的批判与超越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政府与高校关系的法治化——基于西北政法大学申博事件的思考

悉尼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及其启示

高校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思路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

加拿大大学治理结构变迁中的权力博弈

高校行政工作非常态任务合作博弈分析

注重高校教师工作特点优化绩效评价体系

从人类生命周期视角看高校教师职业发展路径

信息动态

实现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途径思考

高校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现状研究

构建人本取向的高校学生管理观念体系

大学管理应为大学的科研职能服务——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研读

致良知论——阳明心学思想初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落实高校办学自的回顾与反思

论高等院校组织非智力因素建设

高校教学资源在多校区办学中的优化策略

上海本科院校校长的教育背景和职业背景分析

论点摘编

北京市"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由来与变迁

对大学排行榜争议的辨析

构建中国特色本科教学评估制度的探索

我国大学两类组织的协调与优化

序列论与高校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

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调查研究

我国普通高校师资政策体制特征评析

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探析——基于职业满意度的调查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学术原则与社会责任的平衡——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解读

礼义积伪重己役物——荀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国外高校学生贷款资格审查的借鉴与启示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的和谐构建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问题研究

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

第7篇:教学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朗读教学模式;两翼训练;朗读能力的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221-01

一、抓课内带课外,促进学生朗读能力提高

课堂是朗读训练的主阵地,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始终坚持抓“一线两翼”,并以此拟定了一些相应的策略,即抓课堂朗读训练为主线,抓好晨读和课外朗读为两翼。以此拟定了课堂教学抓指导,晨读训练抓个案、课外朗读抓巩固等一些研究策略,并根据拟定的策略设计了学生晨读训练和课外朗读训练阶梯评价表,记录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变化。总结出了以下几种策略。

1、朗读训练分类指导

教材中的文章往往是编者从众多的优秀文章中筛选出来的,文质兼美,可读性强。不同类型的文章,课题组在实践中总结出不同的指导方法。

(1)写景状物、优美散文。可配乐将学生引入文本情景或教师范读,激励学生创造性朗读。

(2)寓意童话类文章。可运用夸张演绎的方法进行创造性朗读。

2、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

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熟读透,达到朗读要求和“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在指导朗读的时候,课题组采取了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1)集体读。这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朗读形式,要防止有的学生充数,人数不能过多,过多会降低学生的朗读兴趣。

(2)分小组读。小组全体成员参与,可分段接读,也可小组内自行组织朗读,教师做好“服务性”调控工作。

(3)领读。(4)分角色朗读。(5)表演朗读。(6)比赛朗读。(7)配乐朗读,想象展示朗读。

二、如何抓好“两翼”这个课外朗读训练,提高学生朗读能力,课题组进行了这样的实践:

1、晨读训练抓个案

教师有针对性的记录3―5名学生在朗读中出现问题,拟定相应对策,以备下次训练时纠正。通过晨读训练抓个案的方式,许多在朗读方面存在问题较大的学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2、课外朗读抓巩固

通过课外朗读抓巩固的方式,有效的促进了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由于课题操作紧扣教学,课题记录关注过程,又加上在实施过程中始终忠实地记录学生朗读能力提高的过程,整个实验反映出学生的朗读水平从“正确流利”到有“感情朗读”的发展过程,反映出学生从朗读能力弱到学会朗读的发展过程,以及不同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层次

三、朗读教学的模式

第一步 初读感知:学前读――整体感知

具体又分为两个环节:预习和初读

第二步 再读理解:学中读――理解感悟

这一步包括的内容比较多,基本贯穿整节课。它包括:读中思,读中悟。读中品,读中议。读中说,读中赏。(详见教案、资料)就这样,学生从前面的“初读感知”――“理解感悟”――“读中赏析”,学生经历了“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融入文本”的情感体验过程。

第三步 三读领悟: 学后读――吟诵积累

指导学生吟诵积累,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现“重感悟、重积累、重应用。

四、抓教研,善总结,促进教师教科研水平提高。

通过在实践和研究中,课题组总结出朗读能力评价的基本要求和提高朗读能力的一些策略。

1、明确了朗读的总体要求

2、总结出朗读指导的策略

课题组在实验过程中针对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个案研究、集体会诊等方法查找成因,梳理总结出小策略多条,下面是一些小策略:

(1)、针对学生语气平淡、读不出情感等现象,采取创设情境,入情入境的朗读方法。

(2)、针对我校学生方言较多的特点,进行易混淆音节的发音训练。

(3)、针对不同言语中字的发音变化规律,指导学生字的音变。如“啊”的音变等。

(4)、针对学生“高声朗读就是有感情的朗读”的误区,指导学生不同类型的文章,感情基调不同读法也不同,做到能收能放,随着感情的变化,语速、语调、语势等节奏都应有变化,不能一调而终。

(5)、针对学生朗读兴趣不浓的现象,采取、变换多种朗读的形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方法。

时光飞逝,一晃两年过去了,学生朗读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教师指导朗读的能力也得到提高,这是课题工作取得的一些可喜成绩。由此,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如:学生阅读量增加,促进了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家校之间的默契不断增强,促进了学生朗读水平的巩固。

当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

1、教师的积极性还是不够高,有拖拉现象。

第8篇:教学研究报告范文

背景:由于还有升学率的思想的影响,受分数决定高度,有分数就有了一切的旧观念影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着教与学脱节,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低下,还有这一代孩子独生子女偏多,家长在外务工偏多等问题。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1.无视学生是这个学习主体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点播、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理应得到教师的重视,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长期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重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课内不行可外补,加班加点,重复劳动,课业负担越来越重。这既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又妨碍了学生个性发展,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难以全面发展和有效提高。

2.重教轻学是教学管理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很多学校都非常重视教师参与教学过程的管理,重视教师教案的编写工作,把写好教案作为教学管理的首要条件,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但往往轻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管理和学生学习的准备,忽视学生自主学习和互相研讨对有效学习所起的积极意义,学生如何学,如何学好,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者又往往怕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教学内容,只好来了个面面俱到“满堂灌”。

3.教师过重的负担和无效劳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得到社会广泛关注,但教师的工作负担问题,还没有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为此我们做过一个统计。

(1)教师(班主任)一天在校的工作时间大致是这样的:

上午:6:20——6:50 住校生上早操 ,早自习

7:50——11:40备课,上课,批改作业

下午:2:00——6:00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组织学生活动

晚上:6:50——8:30办公,辅导,组织学生就寝教师一天在校时间大约12小时。

(2)从工作的内容时间划分大致如下:

备课:从构思到教案设计,查找习题,如何检验学习效果,最后效果验收,纠错。

上课:约2小时

批改作业:约2.5小时

辅导:约2.5小时

其它:约2小时

从以上统计数据看,教师在校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是超负荷的,教师的身心健不能得到保证。特别是一些教师的心理素质较差,由于工作压力大,脾气变得暴躁,有时语言粗俗,体罚 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很有必要来研究解决教师负担的问题。

二 研究的对象、方法和理论依据

1.研究的对象:初中各年级学生。

2.研究的方法:实验法·总结法

3.研究的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两个基本要素,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善于学习。

现代教育理论还认为,学校教育应着眼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务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这已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的教育口号。

认识论也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要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循环往复,不断提高,形成能力。

“洋思中学”的经验也启示我们要“先学而后教,以教促学,以教帮学,使“主导”和“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我们认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更应重视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那么制定好教案和学案才保证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有效途径。

从学得一方面来看,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自我学习,主动求知,具有如下特点:

(1)主体性。即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能自始至终地参与有关教学决策,能自觉地对学习实施自我检查和评价,成为学习的主人。

(2)独立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学习方法,独立地,策略地解决学习中问题。

(3)超前性。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可根据学案,课前对所学内容进行钻研,熟悉教材,探讨过程,弥补课堂上自学时间的不足。

从教的方面来看,我们强调学生是主体,但并不否任教师的作用,而应起主导作用,即导趣(激发动机,引起兴趣)、导向(提示目标,引导方向)、导疑(激起疑问,引发思维)、导法(提示目标,授以技能)、导馈(引导反馈,及时矫正),从而使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最优组合。

三 课题有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假设

1.课题有关概念的界定:

(1)什么叫“教案学案”同步化。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对象,达成目标要求,编制一套与现行“统编”教材相配套的,供学生课堂课外自主独立学习和教师课堂教学相配套的具体方案。简称“教案学案同步化”。

(2)什么叫开放式研究型教学。

主要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实行教材开放,教案开放,学案开放。学生知道学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解决哪些重点,难点,疑点,学生也知道教师怎样教,教什么,完成了封闭型向开放型教学的转变。

2.理论假设:

如果我们的实验研究是可行的,那么就能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实现向先进的模式转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解决师生负担较重的现象,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得以提高,可谓一举两得。

四 课题研究的措施和操作变量

工作措施:

在2009年暑假中,我们开始确定研究课题,组参与该课题研究的,进行了认真的理论学习,查找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明确职责,分工合作。

研究时间:初步打算从2009年6月到2011年6月,用两年的时间进行实验研究,最后以著作的形式公布研究成果。

操作变量:

①编制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案同步化实验丛书,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编出初一数学同步练习(上下),初二数学同步练习(上下),初三数学同步练习(上下)。

②实施“三环六部”教学模式 。

我们依据“合作教学”理论和“三环教学法”,把我们的实验教学简称“三环六歩教学法”。“三环”是指课堂教学的学生自学、教师引导、课堂练习三个环节。六步是指课堂教学实施的六个步骤:①自学探求;②精讲梳理;③疑难分析;④课堂练习;⑤课堂小结;⑥课外训练。把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思想揉合到一起,是比较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

自学探求:自学探求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学新教材,学生顺着教材发展的的思路,按照自学提纲的提示和要求;在新概念上停留思考,在论证原理或总结规时进行探索,从而对本节课要学的概念和原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弄懂自己可以学会的东西,对于少数自己弄不懂的地方也念念不忘。这时,老师在引导学生相互开展讨论,交流学习体会,即互帮、互学、互教,使学生解决少数较难的问题。对于极少数大家都感到困惑的知识,同学们又会以焦虑的心情期待着老师的讲解,激起了学生浓厚的求知欲。

此阶段老师应来回巡视,发现学生在自学中有什么问题,是力所不及,思路不对,还是方法不对?同时给予提示指点,帮助解决,并为下一步组织学生讨论做好准备。

自学探求的优点是:第一,让学生学会了本课要学的大部分知识。第二,激发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第三,培养了同学们相互研究 互学互助,共同提高的优良学风。第四,为下一部教师讲解和梳理知识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 。

精讲梳理:

通过第一环节的自学讨论,在本节课要学的新内容中,哪些地方学生已经弄懂了,哪些地方虽然弄懂但理解深度还不够,哪些地方学生还没有弄懂,教师掌握这些情况后对症下药,该讲的地方要精讲,讲深的地方要讲透。然后再按知识结构梳理知识,特别要把本节课知识分类归档,分别嵌入到知识结构体系中去,与其他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一体。

注意精讲内容的选择,什么问题要重点讲,要结合学生自学实际,一般对于本节课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的,应结合自学提纲作为精讲内容,要讲深讲透,讲解时要尽量运用启发性语言,提问,自由交流,运用启发引导促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

在精讲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知识梳理,对学习内容作简要概括整理,可归纳为几条基本原理,或形成简明提纲,或列成图表,或几句话概括,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疑难分析:

重在解决疑点和难点问题,帮助学生突破。

练习深化:

精选几组练习题给学生练习。选择练习时,主要是融合了课本的练习,精选部分典型习题来加深拓宽,已达到巩固记忆和加深理解教材的目的,同时也使学生把学得的理论知识初步转化为能力,提高运算,推理,复述和解答问题的技巧。学生练习后,教师应及时评定对错,有时也可采用学生自评相互对比,教师提供答案等多种方法进行。

课堂小结:

为学提供可行的课后作业,一般总量不宜太多,起到巩固知识点作用即可。

我们采用教案学案一体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步进行,教学效果将会大大提高,降低了教师选题难度,也省去了学生课后繁重的作业负担,较好地体现了增效减负。

五 实验的阶段性成果

1.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得以实施。由于有了学案,全体学生课前就可以依据学案,通过钻研教材,掌握教学内容和要求,对一些后进生也会积极参与讨论,大大提高这部分同学学习的积极性,保证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同学。

2.先进教学经验得以推广。由于学生在课前有充分的时间按学案的要求去钻研教材,弥补了学生课堂自学时间不足的缺憾,真正做到课堂上学学,议议,自由自在寓学于乐。

六 关于课题研究工作的理性思考

1.“教案学案同步化”课题研究有理论有基础,可操作性强,但教者不能唯教案唯学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案学案灵活运用。

第9篇:教学研究报告范文

2013年3月,我校确立了几个校级课题,我申报了课题“寓素质教育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在各位领导的指导下,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在将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报告。

一、课题研究理论和实践价值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适应学生的发展,素质教育旨在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主动学习,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学生为主体,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由此可见本课题的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

二、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1.数学课堂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学生全面发展整体提高。

研究内容:1.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2.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三、课题研究方法

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四、课题实施的具体过程及活动方法

第一阶段:立项申请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运用调查法、文献法和行动法,组织实验教师进行素质教育调查和学量的关于素质教育方面的理论,认真研读大量素质教育和课改方面的文章,通过学习和研讨,我们确定把“寓素质教育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作为我校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从而形成课题,书写立项申请书,在我校申请立项。

第二阶段:开展论证阶段

1.课题获准立项后,我们召开了开题论证会,会上宣读了开题报告,会后对研究方案进行了修正。

2.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和计划,确立人员分工和实验班级。

第三阶段:研究阶段

本阶段的工作任务是:根据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在实验班开展数学学科课堂教学素质教育改革试验工作,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分层进行教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符合素质教育理念,重点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并丰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边学习实验边反思总结,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各种实验记录及调查问卷,撰写论文、反思、教学案例、叙事、课堂教学实录等相关材料。主持人根据实验情况撰写调查报告和中期阶段性总结。

主要活动:2013年4月2日,设计问卷,调查聋校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现状及学生学习方式现状,然后分析和研讨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数学学科实验方案。

2013年4月13日,组织课题组会议,指导实验教师在课堂开展素质教育的操作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素质教育,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和结构,全面分层实施素质教育,倡导小组合作学习,科学分配小组,根据特殊学校班级学生人数少的特点,建议每个学习小组以3-4人为宜,每个小组的成员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办法来确定,小组内的人员应有一定的分工,要定期更换组员。合作探究问题设计要合理;教师要参与指导小组学习,注重实效性;要运用多维评价机制;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

2013年6月6日,开始教学实验,实验教师在实验班采用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实验,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反思总结经验,科学改进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结合调查分析及时调整实验方案。

2013年9月,组织实验教师开展听课研讨活动,两名教师讲了“引路实验课”,听后进行了研讨。

2013年10月28日,召开课题组会议,汇报调查结果和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原因以及改进措施等,并介绍成功经验,使课题组成员互相借鉴成功经验。根据研究出现的问题,制定二期实验研究计划。

2013年11月10日,开展集体备课和观摩实验班的研究课并进行研讨,提出改进措施。

2013年12月6日,验收研究成果,实验教师上交论文、反思、教学设计等资料。

2013年12月10日,召开课题组座谈会,汇报实验进展,研讨课题研究成果,拟确定最终研究成果。

2013年12月12日,聘请特教专家到我校指导课题研究,专家听了一节实验课并进行了点评,专家对课题研究成果给予了积极的肯定性评价。

2014年1月2日,召开会议,学校领导全部参加,确定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根据研究结果研讨商定出聋校新型的数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第五阶段:总结阶段

2014年2月,召开课题结题会议,整理研究成果,对研究过程中形成的资料进行整理,按照开题卷、过程卷、结题卷、成果卷装订,写出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促使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有效转变了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2.课题研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和发展,数学成绩全面提高,学习方法全面优化,学习兴趣浓厚,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交流能力;使学生获得了成功体验;师生关系和谐,民主;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成长,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成果的物化形式

课题组成员已有多篇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发表获省、市级奖励,还形成了优秀教案集、论文集等。

4.成果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1)研究出的“数学素质教育教学模式”适合所有聋校的数学课堂教学,为聋校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真实可靠的实践理论。

(2)我校的研究成果为其他的特教学校教学提供了实用的经验材料。

(3)此成果有利于教研员对聋校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解,调研和指导。本研究结果会给教研员的工作提供依据,更科学的了解聋校教学中问题。

综上所述,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

六、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1.个别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没有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只停留在表层,不能及时总结反思,教学效果不明显。

2.由于时间短,只在数学教学中重点试验优化教学设计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其他方面有些弱化。

七、今后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