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提高教学能力的措施范文

提高教学能力的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提高教学能力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提高教学能力的措施

第1篇:提高教学能力的措施范文

(安徽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安徽 合肥 230032)

【摘要】青年教师是各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力军,要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就必须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本文仅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上谈几项措施与看法,主要涉及青年教师的岗前及在岗培训、导师制度、教学激励与督导制度、待遇保障制度及教学管理规章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我国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中流砥柱,其教育、教学工作尤为重要。高校要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才,就要有一支思想素质好、专业知识精良的师资队伍。而青年教师是我们教师队伍的希望与未来。因此,如何有效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是各高校所面临的刻不容缓的大事。

目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多数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他们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习和研究能力较强。但是,由于多数青年教师毕业于综合性大学或理工科高等院校,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教学训练,并且他们的教龄短、教学经验少,导致他们在教学方面还存在些不足与缺陷。具体表现在:一是教学工作实践少,缺少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功;二是教学内容处理加工不恰当,教学重难点不能很好地把握,重点不能突出,难点讲不清,不能做到深入浅出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三是语言表达欠锤炼,或照本宣科,或生涩难懂,或逻辑凌乱,教学乏味,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四是多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教法单调,形式单一,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活泼。另外,我国大部分高校教师任务包括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但是由于职称评定或科研压力太大,考核中又忽视了他们在教学中付出的努力及奉献精神,再加上现实利益的驱使,最终导致价值取向失衡,将工作重心转向科研上往往不能集中精力到教学上,甚至产生排斥教学任务的心理。总之,这些因素与不足势必会严重地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针对上述问题与不足,本文仅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升上谈几项措施。

1开展青年教师岗前和在岗培训工作

教师的职业知识主要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各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这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基础;二是教育心理学知识,这是教师劳动的“工具”,是教育过程、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教师知识结构的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如果不了解学生心理,不懂教学教法, 其教学效果就不会好。目前,我国高校的青年教师的来源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部分是毕业于师范类高等院校,多为基础课教师。由于在校期间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受过教学实习的锻炼,其教学素质相对较好;还有一部分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或理工科类高校,由于缺乏系统性的教学训练,故而教学基本功非常薄弱。因此,各高校开展岗前培训工作,对于刚上讲台或上讲台不久的青年教师进行系统的教学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通过在教学期间对青年教师进行在岗培训,让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2加强青年教师导师制的作用

对新进的青年教师实行教师导师制度,由学校及各教研室组织一批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导师,做到每位青年教师有一名指导导师,导师根据每位青年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阶段性培养方案,在各个教学环节上给予有力的指导。通过这种以老带新的形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3建立青年教师教学激励及教学督导制度

高校领导者应为青年教师创造一个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教学环境,建立有效的奖惩措施:实行竞争上岗,绩效工资;对有能力的青年教师给予更多的奖励;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进行定期评估,如开展公开课、教学比赛,评比评奖等。同时,推行教学督导工作,要以“督”为辅、以“导”为主的督导理念,分层督导管理,建立校级、院级双重教学督导模式,通过开展随堂听课、评课制度,听课交流,讲座辅导,立体教学督导等一系列“听、评、帮、教”督导方法,不断加强督导制度化管理,最总形成教学激励与教学督导并行机制,提高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及水平。

4建全青年教师待遇保障制度

青年教师刚刚踏上工作岗位面临着住房、婚姻、家庭等一系列实际生活问题。在当今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下,这些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往往导致他们焦虑不安,无法静心从事本职的教育教学工作,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学校应考虑到青年教师的实际生活状况,健全青年教师的待遇保障制度,保障他们一定的经济收入,帮助解决实际生活困难,缓解压力,使青年教师能一心一意地投入教学工作。

5完善各级教育教学管理规章

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年教师的知识水平层次和结构也在发展变化。因此各级教育规章制度应符合这一发展变化规律及时地完善与修改,对新世纪下的青年教师提出相应的要求和规范。

综上所述,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及其工作人员,有责任为青年教师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不断地对青年教师在教育思想给以正确的引导,在教学工作上给以有力的指导,在制度上加强监督与激励,才能充分地激发他们的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Z].

[2]周济.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

第2篇:提高教学能力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 能力 措施

近几年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正不断发现并克服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学习探索精神,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让他们逐渐走出应试教育的影响,实现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强化学生的阅读技能,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师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 营造阅读环境,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受个人经验及学习能力影响,一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语文学习习惯与阅读技巧。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帮助他们养成阅读习惯与阅读兴趣,自觉主动地进行文章阅读分析。

良好的阅读环境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阅读空间,这种空间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内涵,能帮助学生静下心来,让他们在知识的熏陶中逐渐领悟阅读的乐趣,并将这种乐趣逐渐转化为习惯,从而营造出更适合自己的阅读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阅读环境的选择与搭建需要语文教师的引导及帮助。在阅读开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与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或影像资料,帮助他们从多角度对文字内容进行理解,让他们带着想象和思考进行阅读。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在阅读前就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目的进行阅读,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解题思维来细化他们的阅读活动,让阅读的质量更高。需要注意的是,阅读之前的提问必须是具有一定逻辑和引导性的,通过逐渐加深问题难度,细化问题答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初步阅读之后解决一些相对复杂的语文题目,从而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举例来说,在《小马过河》一文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想象小马面对的场景以及小马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分析小马在过河的时候究竟想了什么,随后再深入研究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以及文章内涵给予学生的启示。

二、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从教学方式上看,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分侧重于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强调打好学生的字词基础,让他们在死记硬背之后逐步理解课本内容中蕴含的思想。这种情况下,学生虽然能够获得较好的应试成绩,但无法形成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也不能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

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带着兴趣与思考进行阅读,不仅能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方法,也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实现个人知识文化底蕴的加深。在字词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字词、语句的含义,让他们理解动词连用、名词重叠等用法的特殊用途,并对重点字词进行替换比较,加深他们对词语所蕴含情感的理解。在古诗文阅读环节中,教师还要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词语的古今异义,让他们在分析古诗的同时能够加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进而从文化角度去分析诗人的思想心态,准确把握文章内涵。

在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将多媒体及情景教学引入课堂,逐步转变传统阅读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单调的现状,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能够调动自身的视听感受,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多媒体教学能借助互联网获取更多与阅读内容相关的资源,帮助教师获取阅读题材,实现课本内容以外的阅读拓展,而多媒体平台上所展示的一些图片、声音及影像资料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受,让他们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对阅读内容进行理解,加深阅读体验。

从文章思想上看,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也能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相关知识,并在反复阅读及复习环节中逐渐理解文章思想内涵,站在作者角度思考能让文章脉络更清晰,也能让学生更快找出阅读重点。以《飞夺泸定桥》一文为例,学生可以围绕“飞”字进行思考,了解事情经过,并将这一动作细化为不同阶段,通过独立自主思考来推动阅读并达到提升课堂效率的作用。

三、 培养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帮助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也能让他们在读书的同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实现理解分析能力的整体提升。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鼓励他们静下心来阅读,将出声阅读与无声阅读结合起来,在反复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及班级互动的方式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在课内阅读同时,教师还应鼓励那些有能力的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探索语文课本后提及的名家篇目,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阅读量与知识储备,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发掘自身兴趣爱好,实现逻辑分析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同步提升。另外,学生还可以在阅读文章的同时动笔记录一些好词好句,或将自身的阅读感悟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将阅读与写作放在一起,实现这两种语文能力的同步提升。

第3篇:提高教学能力的措施范文

一、对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进行系统培训

1、法制师德培训。

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新课程培训。

我校组织的新课程专题培训,对教师进行新的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方面的培训,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使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在新课程培训中学习书目主要有:《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课程与教学论》、《新课程教学案例》等。

3、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培训。

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我们将继续开展基本功、学科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其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现代教学技能培训;第三是开展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的培训,使每一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落实教学管理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把教学管理制度作为保证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去落实,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各项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用“常规”去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常规落实到位。

1、落实中层领导包学科制度。为了增强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把教学工作的管理落到实处,我校建立了领导成员的管一条线、抓一个科、蹲一个班、授一门课的制度,落实领导的管理责任。要求每个领导成员对所包的学科教学工作负主要责任,定期总结分析,及时将管理情况向学校行政会报告。

2、落实教学常规。

我们按照新课程计划要求,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开齐科目,开足课时。要求教师严格按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上课及开展教学活动,不得随意调整或减少授课时数,保证各学科教学计划的落实,保持了良好的教学秩序。

3、加强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课堂教学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我们根据课堂教学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知识辅导,质量检测等基本环节,都向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制订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方案。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对教学各个环节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逐步保证了课堂教学达到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4、落实评优激励机制。我校根据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了评优激励机制,每个学期定期开展教学评优、论文、教案、教学设计评优、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等系列评选活动,大力表彰在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从而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专业化素质的提高。

三、创设高效课堂,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一是认真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强化骨干引领的作用。课改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要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努力探索和开拓“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趣味化”的课堂教学新思路,逐步建立各学科的教学新模式。各位教师大胆的进行教学改革和尝试,切实改变过去那种一言堂、满堂灌和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定期组织骨干教师进行示范课展示,通过说课、评课等活动,提高教师群体的课堂教学水平;创建师徒结对机制,给新进教师和教学能力相对差的教师指派骨干教师进行带教,主要在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法应用及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他们的综合教学能力。

二是开展多种形式课堂教学活动。学校要依据课程改革要求,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层层开展“五课”活动,即: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改课活动,精心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大比武活动;狠抓集体备课,规范集体备课程序和要求,提高集体备课实效,切实提高我们每位教师能力和水平。加强“常态课”教学质量的监控,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由校长室、教学处、学科组长及骨干教师组成联合听课、评课小组,对所有教师的“常态课”进行跟踪,通过听课、评课,及时总结课堂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并加以针对性的总结指导,对照“高效课堂”总体要求,努力构建新课程背景下“常态课”课堂教学新形态,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是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我校配备了远程教育设备,还建起了多媒体教室。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从实效出发,让已有的教学设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禁止设备闲置与浪费现象的发生,反对形式主义,在实践中提高现代技术使用的水平和效果,以教学的信息技术化来带动教育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第4篇:提高教学能力的措施范文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8、2009、2010级学生在校期间教学计划稳定、任课教师固定条件下,相同考试科目的各科目成绩。SPSS15.0forWindowsXP统计软件包进行描述性统计与方差分析。对于只给标准下限(TL)时,工程能力指数(Cpk)=(x-TL)/3s。工程能力状态判断标准为Cpk≤0.67时,工程能力状态严重不足;0.67≤Cpk<1时,工程能力状态不足;1.33≥Cpk>1时,工程能力状态尚可;Cpk>1.33时,工程能力状态理想。

二、结果与结论

(一)2008至2010级学生在校期间成绩基本情况与比较

由表1可知,2008级学生在校期间成绩最低分为53.69,出现不及格现象。2008至2010级学生在校期间成绩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尚不能说明不同时期教学能力差以及教学质量水平变化。

(二)2008至2010级学生在校期间成绩工程能力指数测定

由表1可知,给定学生成绩标准下限为60时,2008至2010级学生工程能力指数均大于1.33,说明以考试及格为标准,学校药学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中教学能力状态理想。给定学生成绩标准下限为70时,2008至2010级学生工程能力指数均大于0.67而小于1,说明提高成绩标准为70分时,学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中教学能力状态不足,需采取措施,提高工程能力。同时,由2008至2010级TL=70时,Cpk值逐年增长情况,可知药学专业教学能力水平在不断提高。

三、讨论

(一)工程能力指数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应用工程能力

是指工程能够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它是工程质量的定量描述。评价工程能力可以用它所生产的产品质量来衡量,即可以通过在工程生产稳定的情况下测得的实际质量数据的分布来反映。工程能力指数是指工程的实际加工能力能够满足产品质量标准(规格或公差)要求的程度。在数值上规定为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与工程能力的比值。根据工程能力指数值的大小,可以对工程能力状态进行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工程能力保持良好状态。

1.用于判断教学能力状态,考核现有教学能力

以往的教学评价往往选用学生平均成绩、及格率等指标,有时不能反映出教学能力状态,甚至会给人以误导。引入工程能力指数进行学生成绩评估,动态地描绘出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状况,可更有效地说明教学能力的状态。若Cpk≤0.67时,工程能力状态严重不足,说明教学能力较差,现有教学水平不适应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方法与手段必须进行改革;0.67≤Cpk<1时,工程能力状态不足,要采取措施,提高教学能力;1.33≥Cpk>1时,工程能力状态尚可,教学过程需严格控制,以提高教学质量;Cpk>1.33时,工程能力状态理想,教学质量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2.依据工程能力指数调整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在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标准中,强调用统计手段(包括计算过程能力指数)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采用工程能力指数,可了解提高教学成绩标准下限时,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中教学能力状态,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差距,积极采取措施,优化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推进了持续改进的全面质量控制的理念。

(二)工程能力指数在教学质量监控实施的必要性

高职高专药学教学作一个十分复杂的运行系统,教学成绩的分析成为教学质量的直观反映,也常常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点。但目前对于教学成绩的分析仅限于平均分、及格率等指标的统计,缺乏动态过程的变化反映,更难以从中对教学过程的构成因素或活动环节进行科学分析。实验研究表明,仅从学校2008至2010级学生的平均成绩考察时不能得出对教学能力的评估的,而且单纯的数据显示2008级学生中存在不及格现象。但通过工程能力指数的测定,可以得出以成绩及格为教学标准下限,2008至2010级学生工程能力指数均大于1.33,学校药学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中教学能力状态理想,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

工程能力指数主要应用于生产型企业的全面管理体制中,工艺部门利用计算过程能力指数调整和确定工艺参数和工艺方法;质量管理部门可以利用计算过程能力指数考核、衡量现行质量水平;设备部门可以选用过程能力指数这一指标,要求机床厂提供高品质机床,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指标考核现有设备。由此,将工程能力指数用于对真实、具体教学要素——教学成绩的分析,可控因素强,更加明确地说明教学过程中教学能力的状态,提供更多的质量监控信息,可以保证监控结果更有价值、更有成效。

四、结语

第5篇:提高教学能力的措施范文

实施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加强自我反思,提高教师的设计能力;实行集体备课,提高教师的合作能力;开展案例交流,提高教师的辨析能力;深化专题研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撰写教育日记,提高教师的整合能力。

【关键词】校本培训 提高素质 教师培训

为了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基于这种教育理念,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以落实教师专业化成长这一培训思路,用新的教育思想促进全体教师实现教育专业化的角色的重新定位,在实际培训中,我们努力做到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对教师的培训学习给予人力、物力的支持,让每一位教师通过学习提高教学、教育技能。

1.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

为了使校本培训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我校成立了继续教育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组员有朱桂芬、姚玉果、黄绍良、覃小川等人。领导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各尽职能,认真搞好校本培训工作。

2.确定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计划

为了使校本培训有条不紊地开展,我校首先根据学校的实际确定培训目标即: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突出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学习新课标,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并能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根据培训目标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制订出培训计划。(1)抓教师基本功的训练;(2)抓新课标、新理念的学习、领会和体验,转变教师的角色;(3)抓以新理念为指导,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抓课堂教学反思,不断总结教学的得与失,更新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索、交流合作、发展创新”为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3.实施校本培训的措施

为了保证培训的质量,突出培训的实效性,我校采取了如下措施:

3.1 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自学教育杂志报刊上的教育教学理论及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教学论文。

3.2 集中培训,通过教研组集体学习和研究教育教学的有关问题及课题研究。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3.3 通过集体备课、集体评课的形式,共同探讨适应新课标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

3.4 采取互相听课、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互相促进,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3.5 利用课余时间由本校计算机教师负责培训全校教师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简单的课件制作,以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3.6 通过各种比赛,促进教师自学。如进行三笔字、说课、简笔画、教案设计、论文、口算等比赛,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7 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带动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校本培训。

3.8 认真组织教师填写报告册,积累总结学习成果。

4.校本培训收获

通过短短一年的培训,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50位教师参加了培训,翻开这50份报告册,50份计划,50份总结, 800个自评自结,100个案例分析,200个教师互评,凝聚着教师们勤奋学习的心血,充分体现了教师们对校本培训的高度重视,也标志着每一个教师立场转变和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的信心和决心,事实告诉我们,校本培训大大提高了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广大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撰写教学论文。本年度我校有12篇教学论文参加全国及自治区论文评比活动,其中朱桂芬教师的《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获全国一等奖,《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获自治区二等奖;宋仙花等七位教师获自治区论文评比三等奖。从各教研组的研讨课、公开课来看,教师们用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努力构建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自己探索,合作交流的课堂模式。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通过各项基本功的比赛,教师们无论在简笔画、三笔字、说课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5.开展现代技术培训工作

第6篇:提高教学能力的措施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立足“校本”,尊重“人本”,研究“能本”的工作思路,以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集体备课研究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和校本研究制度建设,为完善备课组工作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目标

1、探索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本学期,我教学备课组老师要求做到“五钻”:钻研大纲、钻研考纲、钻研教材、钻研教法、教研学生,尤其是在钻研教法上狠下功夫。

2、做好课件的制作和完善工作。在教学中,要求做到尽量使用课件,利用媒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做到资源共享、为我所用。

4、做好备课的三研工作。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发挥教师个性特长,做到研究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研究高考应对措施和高考信息,研究相互协作的途径和方法。营造研以致用的教研氛围。

三.具体措施

1、备课组每人上一堂研究课,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

2、做好单元过关和查漏补缺工作,每章完后进行一次单元小考,每节课前10分钟,做一些巩固练习。

3、认真做好阶段考出题、审题、考试阅卷工作及分析总结,做好教学反思工作。

四,教学计划 

周              教学计划

1甲烷    单元测验

2烷烃    课堂练习

3乙烯    烯烃

4乙炔    炔烃

5苯      芳香烃

6石油的分馏  本章复习及检测

7溴乙烷  卤代烃

8乙醇    醇类

9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

10期中复习      学生实验

11期中考试

12苯酚

13乙醛   醛类

14乙酸   羧酸   本章复习及测试

15实验会考

16糖类   蔗糖   淀粉   纤维素

17油脂   蛋白质

18有机高分子简介   有机合成材料

19-20 新型高分子材料  本章复习  期末复习及考试

第7篇:提高教学能力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现代推销技术》 教学改革 目标 原则 教学实际

一、前言

在《现代推销技术》课程教学中,鉴于课程教学特点以及学生对该课程的认知程度,对该课程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重点突出《现代推销技术》课程的实用性。为了提高《现代推销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效,具体应从明确教学改革目标、把握正确的原则以及贴近教学实际等方面入手,做好《现代推销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加深学生对《现代推销技术》课程的印象,降低课程教学难度,使课程教学能够得到有序有效开展,满足课程教学实际需要,为课程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二、《现代推销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应明确改革目标

结合《现代推销技术》课程特点,根据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要想提高课程教学改革效果,首先就要明确教学改革目标,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将课程教学改革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高《现代推销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除了要进行正常的教学准备以及制定具体的授课教案之外,还应根据教学目标的变化,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着重改革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方法,使课程教学改革能够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二)将课程教学改革作为降低教学难度的有力措施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考虑到《现代推销技术》课程的专业性,如果不有效降低教学难度,将影响课程教学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现代推销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突出降低教学难度的目的。

(三)将课程教学改革作为重要的教学切入点

每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变化,比如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环境的变化,为了能够适应教学变化,需要进行积极的课程教学改革,使课程教学能够紧跟形势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课程教学改革成为重要的教学切入点,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三、《现代推销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应把握正确的原则

基于《现代推销技术》课程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在教学改革中,要想提高教学改革效果,就要把握正确的原则,突出教学改革目的,使教学改革能够落到实处,满足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为此,在《现代推销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应把握以下原则:

(一)《现代推销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应把握全面性原则

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教学改革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具体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应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全面改革,提高教学改革的全面性,对整个教学过程都进行有效的改革。

(二)《现代推销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应把握实效性原则

在具体的教学改革中,应突出教学改革目的,并落实各项教学改革措施,使整个教学改革过程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提高教学改革的整体效果,满足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

(三)《现代推销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应把握针对性原则

根据《现代推销技术》课程的教学实际,在教学改革中,应找准每次课程改革与其他课程改革的区别,明确每次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重视每次改革对《现代推销技术》课程教学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推动《现代推销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向前发展。

四、《现代推销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应贴近教学实际

《现代推销技术》课程有与其他课程不同的课程特点,在教学改革中只有贴近教学实际,才能提高教学改革效果,使《现代推销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落到实处。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现代推销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应注重学生的层次及其接受能力,在实施教学改革之后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提高整体教学效果的同时,强化实践性教学。

其次,《现代推销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应注重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在具体教学改革措施的制定中,应注重教师和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满足实际教学需要。

再次,《现代推销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应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突出对教学结果的关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考查,注重教学实效性,并将教学实效性作为主要的教学改革侧重点。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鉴于《现代推销技术》课程的教学特点以及学生对该课程的认知程度,对该课程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突出《现代推销技术》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为了提高《现代推销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效,具体的措施是从明确教学改革目标、把握正确的原则以及贴近教学实际等方面入手,做好《现代推销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工作,进而加深学生对《现代推销技术》课程的印象,提高学生对《现代推销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丰富课程教学方法,降低课程教学难度,使课程教学能够得到有效开展,满足课程教学实际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现代推销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喻圻亮,陈永生.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职业时空,2010,6(07):87-89.

[2]王忠孝.试析如何构建会计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下的课程体系[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4(S5):453,467.

[3]张莉.基础会计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11):182-183.

[4]吕聪敏,赵悦品.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11):174.

第8篇:提高教学能力的措施范文

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和理念还较为落后

新课改背景下,不少教师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也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进,但是重视学生考试成绩,忽视综合素质这一情况仍未改变,甚至大部分学校还是以教师的教学成绩来判定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理念急需更新。

2.管理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学校应该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管理岗位教师的素质。但是有不少学校管理者兼任教师,缺乏管理经验,达不到教学改革的要求。

3.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不明确

在新的教育模式下,不少管理者目标不够明确,只是盲目地进行改革,导致教学效率低、改革成果不明显,影响教学管理的质量。

二、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分析

作为管理者,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革,紧紧跟上新课程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效率,增强教师爱岗敬业、投身教育事业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要转变传统的根据教学成绩来评定教师的观念,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在教学中,学校要鼓励教师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培养和树立教师的主人翁意识。管理者要充分给予教师一定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把教学当成自己的事业,愿意为提高教学质量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这样才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成绩。

2.提高教师教育管理能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不适用于新课改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管理者要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学校可以组织管理者到其他优秀的兄弟单位参观、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同时,学校也要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适时组织教师集体备课,鼓励教师学习和总结先进的教学经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注重新教学理念的落实,确保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3.更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明确教育目标

对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来说,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是关键。管理者在制定教学管理理念时需要站在教师的角度考虑,制定符合教师教学的合理教学计划,并且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问题积极进行解决。教育目标可以在管理者和任课的教师进行交流、讨论后制定。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管理者一定要充分考虑教师立场,采取适时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工作,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4.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

第9篇:提高教学能力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成人高教 教学点 实效性 管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106-02

近年来,广西成人高等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各高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满足不同区域学员的工学需求,除校本部外纷纷在校外设置联合教学点,这些站点的生源占到高校成人高教生源的大部分,对广西成人高教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校外教学点管理的好坏,对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质量的提升,对各高校所面临的办学管理风险,影响都将越来越大。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如何规范校外函授站管理的新思路新对策,提升管理质量,更好地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促进成人高教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加强成人高教校外教学点的内部动力,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加强管理质量的检查和监控,确保管理质量措施到位,促进成人高教事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本文试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广西幼专”)开展成人高教校外教学点工作为例,分析影响校外教学点管理质量的主要原因,并基于实效性视角对提升成人高教校外教学点管理质量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影响校外教学点管理质量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近几年广西成人高教校外教学点的对比观察、实地调研、个别访谈和案例分析等,以及对广西幼专校外教学点调研走访中,笔者认为,影响广西成人高教校外教学点管理质量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成人高教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

广西成人高教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城市人员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比农村多,生源大多集中在城市。二是布局不合理,部分高校普遍存在对校外教学点的设置资格资质要求不高、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一些机构受利益驱动,不顾自身办学条件和当地人才需求,竞相与高校签订建站协议,以达到吸引更多生源以及抢占地盘的目的,造成区内各高校校外教学点遍地开花。

(二)教学管理不规范,管理质量不高

1.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方式单一、评价方式僵化。在成人高教校外教学点的教学过程中,面授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学内容简单、方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出勤率低和评价方式僵化等。

2.学籍管理不规范,档案不健全。学籍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对学籍管理工作缺乏正确认识和培训不到位、执行不严以及领导说了算等问题。特别是考务工作不到位、作业和论文流于形式,学生学籍建档、考试试卷保管不健全。

3.管理人员素质偏低,服务意识不强。目前,广西成人高教的管理队伍存在人员数量不够、素质偏低、流动性大、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不利于教学点的管理,增加推进管理水平科学化和系统性难度,一定程度上导致违规、虚假宣传以及有偿买卖生源等行为的发生,不利于校外教学点的管理。

(三)硬件设施配备不足,信息化技术管理手段滞后

目前,有些校外教学点存在硬件设施配备不足等问题,计算机、多媒体等硬件设施配套不全;有些教学点依靠临时租用等办法解决,有些函授面授上课“打游击”甚至不上课;有些教学点虽然采用计算机管理,但仍停留在简单使用上,未能实现自动化,信息技术管理手段依然滞后。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校外办学带来极大的风险。

(四)学制缺乏弹性,难以应对工学矛盾

绝大多数学生是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习,面临各种矛盾,如工作时间长、压力大等,没有时间和精力外出参加集中授课,部分学生还面临家学矛盾等突出问题,特别是女性,还面临照顾家庭及照顾孩子和老人的双重压力等,有些虽能勉强参加学习,但“身在曹营心在汉”,有些甚至不能坚持完成学业。

二、实效性视角下提升成人高教校外教学点管理质量的策略

成人高教校外教学点管理质量实效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效果。这是成人高教校外教学点教学效果实现的重点,即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精神动力、规范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二是社会效果,这是成人高教校外教学点教学效果实现的关键,表现在通过投入经费、时间和精力后产生的最好效果。从实效性视角来看,导致成人高教校外教学点管理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办院校方面以及校外教学点等。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密切合作、齐抓共管,切实提高成人高教的办学质量。

(一)政府层面:建议给予政策倾斜,加强监管,促进成人高教均衡发展

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应适当给予政策倾斜,加大对农村成人高教的经费投入,如加大桂南地区政策引导力度和财政支持力度,建立成人高教经费由政府承担的机制;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主办院校―校外教学点”三位一体的网络监测管理平台,加强教学点的管理,规范办学活动,改变目前部分站点“散、乱、断”现象,以促进成人高教均衡发展。

(二)主办院校层面: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严格管理,规范办学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把准入关。高校要准确把握成人高教的功能定位,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校外教学点的管理,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对申请建立站点的依托单位,要严格审核办学资质,实地考察,对不符合条件的站点坚决不予合作。

2.严格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一是健全规章制度,建立教学评估体系,提升管理质量。以广西幼专为例。为规范各项教育教学管理,该校健全规章制度文件15份,实施细则16份,并贯彻落实到每个教学站点,使师生们都有章可循;建立教学评估体系,定期或者不定期对校外教学点进行评估检查,明确相关标准,并进一步加强办学过程的指导和监管。二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提高课时有限的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成人高教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因为课时有限,不可能用太多时间来进行预习和讨论等,因此,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上,而不是课前和课后。教师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应该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上,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注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等。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三是保证教材质量。教材是学生的必备工具。由于成人高教学生集中学习时间较短,除教师有限的引导外,教材是学生了解所学专I知识的重要途径。目前,除有限的公共教材外,适应成人高教的专用教材可谓少之又少,存在成教普教化的现象。因此,广西幼专组织专人编写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成人高教教材,增加实践方面的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教学更深刻、系统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和有创新和奉献精神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在选派教师时注意选聘一些既有相应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技术和经验,又具教学能力强、教学态度好的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五是加强管理人员专业培训,增强责任心,提升管理水平。广西幼专重视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定期开设研讨班和培训班等,认真组织学习相关政策法规,新任人员岗前培训等,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网络应用技术讲座等,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拓宽管理思路,增强工作责任心和管理水平。

3.试行弹性学制,解决工学矛盾。广西幼专针对学年制出现的教学管理弊端进行改革,建立相对弹性的学制,如学习年限最长的有7年,最短的有2年。这种弹性学制,给在职学生学习提供了很大的选择余地,学生可以灵活安排学习时间,从而有效地避免工学矛盾。

4.加快教育信息化和课程资源建设进程,实现管理现代化。逐步实施校外教学点运营模式逐级转型升级战略,由现在的校外教学点运营模式逐步转型到学习中心运营模式,并随着非学历教育的发展,最终转型到继续教育基地的运营模式。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和课程资源建设进程,实现管理手段现代化和网络化。

此外,还应注重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根据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手机和处理信息,并转化为自己的一种能力;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书刊和电视等渠道开展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三)校外教学点层面:端正思想,改善条件,加强管理

校外教学点特别是负责人要本着对成人高教高度负责的态度,端正办学指导思想,规范办学行为,加强硬件软件建设,提高管理队伍素质,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为教学点学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高校解决学生的工学矛盾创造条件,为成人高教奉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黄栎,王盛业.成人教育教学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夏颖.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站(点)的管理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3]毛颖莹.成人高等函授教育面授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2

[4]蔡波.提升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实效性之对策[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