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用电基础知识培训范文

用电基础知识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用电基础知识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用电基础知识培训

第1篇:用电基础知识培训范文

我公司的培训教育在经理的领导下,以安教部为主,负责全公司的文化、技术、业务培训,做到统一规划、组织实施。并把培训教育计划纳入公司的生产计划,同时下达,同时落实,同时总结考核。

一、岗位培训

以练好基本功为主,即练习实际操作的基本动作,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按照部颁电业生产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应知、应会”的要求,达到“三熟三能”。

1、变电、线路及设备运行人员的“三熟三能”

(1)熟悉设备、系统和基本原理;

(2)熟悉操作和事故处理;

(3)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本岗位的规程和制度;

(4)能正确进行操作和分析运行状况;

(5)能及时发现故障和排除故障;

(6)能掌握一般的维修技能。

2、供电所人员的“三熟三能”(含农村聘用电工)

(1)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本岗位的规程制度;

(2)熟悉电工基础知识

(3)熟悉检修、维护工艺和质量标准;

(4)能熟练地进行本工种的检修、维护和运行操作,正确处理事故;

(5)能熟练地进行触电急救和人工呼吸;

(6)能看懂常用图纸和掌握常用材料性能。

3、财务、审计和用电营销人员的“三熟三能”

(1)熟悉本岗位的规程制度和相关法规;

(2)熟悉本岗位的业务知识和要求;

(3)熟悉电工基础知识;

(4)能熟练地进行财务或经营统计、测算和分析;

(5)能熟练地填报各类报表;

(6)能熟练地运用电脑进行文档处理和制表;

4、计量人员的“三熟三能”

(1)熟悉电能计量装置的基本原理;

(2)熟悉本岗位的规程制度和相关法规;

(3)熟悉电能计量装置的检修工艺和质量标准;

(4)能熟练地进行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和校验;

(5)能及时发现故障和排除故障;

(6)能正确地进行计量误差的退补。

二、新工人培训

1、新工人进公司,首先要经过安教部一段时间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分配岗位。内容分为:政治思想和传统教育、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教育、安全生产和局规局纪教育、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

2、恢复传统的师徒传、帮、带培训新工人到达岗位后,指定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工人为师傅,经现场基本制度学习、现场见习、跟班实习三个步骤,考试合格并确认有独立操作能力,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

三、专业骨干培训

1、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优秀的、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热爱本专业、思想进步的生产工人和班组技术人员,作为专业骨干培训的对象,编制专业骨干培训计划,并取得主管部门的同意。

2、对专业骨干的培训,要做到有目标、有方向,理论和实际结合,在一般情况下,不轻易变动他们的工作,鼓励他们从专业上提高。

3、所、站长的培训版权所有

所、站长的培训由公司编制计划,组织实施。所、站长应从组织领导、技术业务、思想政治工作三个方面提高,特别是要学会管理,学会做人的思想工作。

四、培训的形式和方法

1、岗中培训。由各部门(或班、组、站)根据本岗的实际和要求,自行组织本部人员进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岗中培训是职教培训的主要方式。

2、集中培训。组织公司相关人员集中学习,由各职能科室负责人或具有较高技术水平人员轮流授课;

3、专题讲座。聘请公司外专业技术人员,针对某一专项内容,到公司进行授课。

4、短期脱产培训。公司根据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将专业技术骨干送往外地进行短期脱产学习。

五、培训时间要求

1、岗中技能、安规培训,每月一次;

2、技术考问,每月一次;

3、异常和事故分析,每月一次;

4、模拟演练和事故预想,每季一次;

5、集中培训,每季两次;

6、安规、技术规程和基础知识考试,半年一次。

第2篇:用电基础知识培训范文

关键词:智能电网;方案研究;功能展示;概念解读;培训考核

作者简介:焦日升(1963-),男,吉林长春人,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吉林 长春 130062)乔焕伟(1981-),男,北京人,国网电科院科东公司,工程师。(北京 100192)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7-0202-03

智能电网是将先进的传感量测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分析决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能源电力技术相结合,并与电网基础设施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现代化电网。“十二五”期间,随着特高压骨干网架总体形成和智能电网全面建设,国家电网的生产力水平将实现质的提升,对提高大电网驾驭能力、加强专业化和精益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加深对智能电网知识的理解,快速提高智能电网建设和管理水平,通过对智能电网综合展示手段,实现对电力系统各级生产、营销、管理等岗位人员在智能电网建设方面起到技术引领、示范体验、概念解读、知识明晰和技术培训的作用,还可以起到对广大学生群体和社会民众认知智能电网的科普宣传作用。

一、原则和标准

1.原则

(1)实用性原则:系统实现以电力系统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为应用对象,形象、准确、深入地解读和展示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实用技能,为服务对象提供多层次、多范畴、多角度的培训内容。

(2)生动性原则:系统采用先进的展示技术、智能交互等手段,如交互动画系统、仿真技术、多媒体视频与影片制作、数字沙盘、动态展板、实物体验等,体现虚实结合、动静兼备,加强互动学习与体验环节,促进学员对知识、技能和理念的深度掌握、理解。

(3)一体化原则:系统实现厂网、调控运维、主配微网的一体化仿真,体现智能电网各个环节的有机联系。将仿真培训和媒体展示有机结合,保障培训素材的准确一致和风格一致。

2.标准

智能电网综合展示系统遵循开放式国际标准,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接口符合POSIX及OSF标准;数据库接口符合SQL结构化查询语言标准;人机界面基于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计算机通信支持ISO/OSI、TCP/IP协议。

二、展示方案

1.整体平面展示

智能电网综合展示系统在展示设计上将包含入口、序厅、宏观展示区、电网展示区、智能发电展示区、智能输电展示区、智能变电站展示区、智能配电展示区、智能调度展示区、微电网展示区、智能用电展示区、智能用电体验区、实训培训区、设备间区、出口等主体模块。通过从第一个展示区来引导、展示,让培训来宾(学员)按智能电网的智能发电、智能输电、智能变电、智能配电、智能用电、智能调度等六大环节进入每一个展示区,并且能进行完好的过渡。

宏观展示区展示主题:智能电网建设目标、战略规划和指导思想、智能电网主要特征、技术内涵等以及对社会、环境和民众生活的影响、六大环节建设内容。

电网展示区展示主题:某区域电网过去、现在和未来在电力经济、电网结构发展的变化。

智能发电展示区展示主题:智能电网发电部分从总体上把握智能电网环境下所接纳的各种电源的特点,形象地表现智能电网的接纳能力。

智能输电展示区展示主题:智能输电基础知识、组成、特点及发展。

讨论区展示主题:供参观人员停留下来休息和讨论智能电网的内容。

智能变电站展示区展示主题:智能变电的基础知识、组成、特点、在智能电网中的角色及发展。

智能配电展示主题:智能配电基础知识、组成、特点及发展。

智能调度展示区展示主题:智能调度电网基础介绍、电网潮流、调度员调控、智能电网自愈展示以及智能调度的发展。

微电网展示区展示主题:展示微电网的背景、组成结构、微型电源、储能装置、微网结构、转换控制系统等内容。

智能用电展示区展示主题: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展示、电动汽车换电系统展示、清洁能源家庭接入方式展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展示、智能营业厅内容。

智能用电体验区展示主题:真实体验家居智能电体过程。

实训培训区主题:本培训区接待培训来宾(学员)对智能电网教学培训,建立面向智能电网运营的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软硬件条件,为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具备完善而灵活的网络培训组织模式。培训模式可分为独立培训、分组培训。

2.硬件架构

智能电网综合展示系统的每一个模块展示区采用基础装修、液晶电视设备展示、动态展板、数字沙盘、多媒体交互式展示、视频与影片制作、数字沙盘、设备模型等手段进行安装和展示,展示区之间根据需要可以进行互联。硬件系统采用1台数据库服务器、若干台液晶电视、落地触控一体机等硬件设备进行连接。硬件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三、软件方案

1.软件架构

软件系统架构是由视频展示系统、交互式培训系统一体化设计构成智能电网综合展示软件系统。交互式仿真软件支撑平台解决了分布式仿真培训系统互操作性、分布性、异构性、时空一致性和开放性问题,具有良好的规模可伸缩性,能够满足各模块区域的展示和仿真互动培训的需要。软件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交互式可视化仿真支撑平台由可视化视频展示、组件化三维建模,数据库管理、人机交互界面等子系统以及模型库构成,为上层各应用提供公共的展示和培训基础服务。

同时软件系统还具有培训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培训业务管理、培训过程管理、系统辅助管理。

2.软件系统组成

软件系统由计算机系统软件、智能电网交互式培训系统、培训管理系统。

3.系统软件

(1)操作系统:Windows 2003 Server简体中文标准版及Windows XP简体中文专业版。

(2)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6.0 及Compaq Visual Fortran 6.1。

4.应用软件

(1)智能电网交互式培训系统。智能电网综合培训室软件系统采用展示和培训一体化设计,建立交互式动画培训支撑平台。系统采用高层体系结构规范(IEEE1516标准)和IEC61970标准。结合智能电网培训的特点形成视频展示和软件培训平台,包括展示支撑环境、培训环境、数据库管理及功能模块,为智能电网综合培训室的培训提供支撑。

互动化培训系统是以Intranet网络为硬件平台;软件支撑系统采用先进的基于三层结构客户/服务器模型的开放式、交互式仿真培训软件开发平台。系统不但实现视频互动展示,还可以实现对培训人员专业的全面培训和管理。

1)智能电网视频展示系统。系统采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多彩的二维、三维动画及技术、配合文字及声音制作视频,内容包括智能电网展示、电网规划展示、智能发电展示、智能输电展示、智能变电站展示、智能配电展示、智能用电展示、智能调度展示、微电网展示。通过智能电网视频展示系统对上述展示内容进行整体介绍,同时介绍各自在智能电网中的角色及所包含的内容和特点、功能、与传统的区别、意义等,快速了解智能电网的内涵。

2)智能电网交互式动画培训系统。智能电网交互式动画培训系统主要包括交互式智能发电、交互式智能输电、交互式智能变电、交互式智能配电、交互式微电网、交互式智能用电、交互式智能调度等动画培训系统。当参观者(培训人员)来到每个模块中,首先通过动画整体视频展示每个模块的总体情况、功能定位、与传统的区别、在智能电网中所处的角色和意义;然后根据自己的认知程度可以通过触摸一体机互动培训系统进一步更深层、更详细地了解本模块内容。在触摸一体机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程度和学习需要,通过鼠标点击触摸屏上不同按钮的方式学习本环节的全部内容。

5.培训管理系统软件

培训管理系统是一套提供培训综合管理的软件系统,包括培训业务管理、培训过程管理、系统辅助管理三方面内容,可实现电力培训全过程的数据配置、跟踪监控、管理、统计以及培训组织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培训流程的规范化管理等功能,能够有效地统一、协同仿真子系统的培训方式,使培训的整体管理方式更加清晰、有效,使培训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

四、系统功能

智能电网综合展示系统由展示系统、交互式培训系统、教员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通过构建智能电网综合培训室整体架构平台,实现展示参观、展示体验、互动培训、智能电网运营的教学培训、技能培训等功能。

1.展示参观/体验

通过智能电网综合展示系统的构建可以接待各行各业的领导、专家、其他培训来宾(学员)参观和体验智能电网,理解国家电网智能电网的建设意义、当前态势、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目标、战略规划和指导思想、智能电网主要特征、技术内涵等以及对社会、环境和民众生活的影响。智能电网的主要建设内容应涵盖智能发电、智能输电、智能变电、智能配电、智能用电和智能调度等有机环节。

其目标是宣传智能电网的建设目标、理念和路线,展示智能电网的基本知识、技术体系和应用功能,体验智能电网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民众生活带来的变革和影响,增强国家电网公司员工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2.教学培训

智能电网综合展示系统可对培训来宾(学员)进行智能电网教学培训,建立面向智能电网运营的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软硬件条件,为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具备完善而灵活的网络培训组织模式,培训模式可分为独立培训、分组培训。并可由培训机构根据培训对象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管理。

可实现自我互动学习培训、老师教学培训、六大环节相关专业培训、考核与鉴定功能,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培训的需求。

第3篇:用电基础知识培训范文

一,培训对象:各农场学校教师,每学校3-5人.

二,培训地点:海口市海秀路87号新南洋大酒店办公楼六楼百灵电脑培训中心

三,培训时间:每期8天.

四,培训内容:(具体内容见附件)

教学课件制作,常用工具软件的操作,网络知识,各种电脑外接设备及多媒体设备使用,多媒体设备日常维护知识,基本的多媒体设备维修知识.

五,培训目标

会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会利用常用办公软件进行日常电脑维护,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会使各种多媒体设备,能懂得日常多媒体设备维护常识,能够对多媒体设备进行简单的维修.

六,每期人数:每期48人.

七,培训方式:实践为主,教学理论为辅.

八,培训费用:400元/人(包括教材及办证费用)

九,培训食宿安排:60元/人/天(包住宿及一日三餐)

住房标准:二星级双人标准间伙食标准:中餐,晚餐八菜一汤

十,证书颁发: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合格者,即可获得海南省人事劳动保障厅颁发的《计算机职业技能培训结业证书》.

十一,培训环境及实验场所:

电脑培训教室一间(教室装修豪华,铺地毯,4部新空调)

教学设备:学生机:人手一台(配耳机)服务器:2台

教师机:1台网络教学软件:1套

海南百灵软件工程有限公司

附件:

骨干电脑教师多媒体设备使用培训内容

一,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

1,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教学课件.

2,格式设置和美化演示文稿.

3,动画效果和超级链接的设置.

4,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图形,视频和音频对象.

5,其他高级功能应用.

二,操作系统及电脑日常维护

1,电脑硬件基础知识,原理及选购,硬件组装.

2,电脑日常保养.

3,软件的安装:包括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一般应用软件的安装.

4,操作系统的日常维护.

5,常见电脑故障和处理办法.

三,常用工具软件使用

1,硬盘分区格式化,常用DOS命令.

2,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包括刻录软件,压缩软件,网络下载软件.

3,常用维护软件的使用:系统优化软件,杀毒软件,硬盘克隆.

四,网络知识

1,网络基础知识.

2,网络硬件产品性能介绍.

3,综合布线理论讲解及实践操作,包括布线标准,布线技术规范,水晶头制作,模块打线等.

4,局域网的维护:网络配置,网络故障处理,网络安全.

五,常用多媒体设备操作及维护

1,多媒体教室中控台的操作使用.

第4篇:用电基础知识培训范文

关键词:装表接电工;职业技能鉴定;技师鉴定

中图分类号:TP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7-6440-02

装表接电工技师鉴定是电力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中的一种,是测量从事装表接电相关工作的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的一种考试。参加鉴定前,要求参加鉴定的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培训与长期的实践训练。现就怎样组织好装表接电工技师鉴定考前的培训进行探讨。

1装表接电工的重要性

装表接电是业扩报装的最后一道程序,它标志着供用电双方关系的确立,是客户用电的开始,也是供电企业电能计量的开始。而装表接电工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还直接影响到用户的切身利益。

2针对装表接电技师鉴定前培训的设计

在技师考评之前电力行业培训部门会组织相应的鉴定考前培训,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因地区差异和培训师水平等因素使得各地区培训单位之间有很大差异,现就我单位组织的装表接电技师鉴定前培训来进行探讨。

2.1明确培训目的

装表接电技师鉴定前培训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使提高参加鉴定人员的专业水平,顺利通过技师鉴定;另一个是初步淘汰与技师水平相差甚远的人员,节省人力和财力的支出。

2.2确定培训对象

培训的对象是要参加装表接电技师鉴定的人员。只有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才可申报技师资格鉴定:

1)取得装表接电职业(工种)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并在装表接电职业连续工作2年以上;

2)取得装表接电职业高级资格证书2年以上,并具有装表接电职业的中级资格;

3)取得高级技术学校毕业证书并从事装表接电工作2年以上;

4)取得相同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以上并从事装表接电职业工作3年以上。

通过培训对象的分析可以看出,要参加装表接电技师鉴定的人员都是从事装表接电工作2年及以上的专职工作者,其本身都具有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但也可以看出总体的参加鉴定人员重实践,但理论相对薄弱。

分析可知,对于装表接电技师鉴定前的培训应该重点放在理论知识培训上。

2.3选取培训内容

技师的考评方式分为技能鉴定和综合评审。综合评审是对日常工作表现和实际贡献进行考核,重点考核职业道德、工作业绩、潜在能力,技术革新、传授技艺等方面,这是平时工作的积累,不是几天的培训可以提升的,培训中只需了解鉴定时如何应对考评员的提问即可。技能鉴定是按照技师资格标准的要求,重点考核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技能;参加技师鉴定的人员大部分是一线工人,多年从事该项工作的实际操作,但总体理论水平不是特别高,所以对于参加技师鉴定人员的困难点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考核。由此决定技师鉴定前的培训重点应该放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上。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中与装表接电工作相关的内容包括: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目的;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方式;准确度等级;电能计量装置的配置原则;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检验等。

2)供电营业规则。供电营业规则中与装表接电工作相关联的内容包括:供电企业供电的额定电压;窃电的制止与处理;窃电量的确定方法;供电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范围等等。

3)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中与装表接电工作相关的内容有:作业现场的基本条件;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等等。

4)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电能表的型号含义;电能表基本参数的含义;电能表的基本结构和电能表的转动原理等。

5)电流与电压互感器的相关知识。电流互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主要作用、型号规定、主要参数、误差和接线方式等。电压互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作用、主要技术参数、接线方式和使用注意事项等。

6)三相有功电能表的计量原理及接线分析。三相有功电能表的接线和三相有功电能表与互感器配合使用时的接线;三相四线电能比较错误接线分析;三相三线电能表错误接线分析和退补电量计算方法等。

2.4选定培训教材

通过培训内容的确定,培训指导书也就确定了,装表接电工技师鉴定的考前培训使用的指导书主要是: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装表接电工(第二版)》。这本书涵盖了装表接电工应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

2.5确定培训的组织形式

装表接电技师鉴定考前培训采取脱产集中培训的形式。

培训的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等。

1)讲授法。对于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供电营业规则、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和电流与电压互感器的相关知识等内容,因为多是基础知识,而且多而散,所以一般采用讲授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其与装表接电相关知识部分提取出来,给参加考评的人员进行串讲,以理解为主。

2)讨论法。通过前面分析可以了解到参加装表接电技师鉴定的人员大多理论知识水平较低,尤其涉及到计算题部分,所以该部分主要是由培训师讲解解题思路,学员举一反三,采用相互讨论的方法加深印象,掌握解题方法。

3)案例法。理论考试部分主要是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装表接电工(第二版)》这本教材中的内容,所以要求整本书里技师及以下的内容全部掌握。技师鉴定考前培训主要讲解该指导书中的重点和难点,每个题型采用案例的方式进行解题思路和方法的介绍。

4)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参加鉴定的学员大部分是现场工作者,而考评时多数采用的是实训设备,所以在考前需要学员对考评实训设备进行了解。所以对于操作能力方面的培训,一般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培训师先讲解进行该操作的原理、步骤及方法;然后亲自示范;最后学员练习,培训师指导。

培训结束时要进行培训后考试,该部分考试占技师考评理论成绩的百分之十,考核方式采用闭卷。

2.6确定培训周期

装表接电技师鉴定考前培训基本是在技师鉴定前一个月进行,周期一般为五天。其中一天时间讲解理论基础知识,两天半时间讲解题库,一天时间进行操作能力方面的培训,最后半天进行培训结课考试。

2.7培训评估

培训评估分为两个部分进行:一是一级评估,主要是针对培训学员对该次培训过程中培训设施、教材、时间安排、培训师素质等方面的评估;一是二级评估,主要是针对培训学员最后考试试卷成绩的分析,评估本次培训的培训效果。

最后的技师鉴定通过率也是一个评估参考。

3总结

装表接电技师鉴定考前培训是一个周期性培训,开发出一套合理有效的培训方案有其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参加技师鉴定学员的理论水平,还能使其掌握的知识更系统化。

参考文献: 

[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和职业技术鉴定中心组织.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程[M].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5-9. 

第5篇:用电基础知识培训范文

首先,在培养目标上,应当促进电子技术人才良好公民道德修养培养。电子技术人才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且应掌握当前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生产工艺等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英语应用水平。此外,应用电子技术人才,还应当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可以进行电子产品设计开发、安装维护及生产与管理等多能力综合素质人才。

其次,电子技术学生应当进行系统的电子技术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要具备本专业必需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应用电子技术人才培养时应当包含的专业课程包括:工程制图、高频电子线路及电工学、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的应用、自动检测和传感技术、Protel、电子产品的工艺基础和管理、音像设备工程、电视原理和接收与智能仪表技术。在知识结构上,除上述专业课程以外,应当具备一定社会科学的知识与人文知识,如电子工艺与电子产品的检验方面基础知识,电子设备的维修和电子产品的营销管理等方面相关能力知识。而在能力结构上,应当具备电子产品的生产一线相关工艺实施与技术管理等能力。如对于基本电子电路图识图与绘图等能力;电子产品的辅助设计能力;熟练运用电子仪表仪器等能力;电子产品生产设备应用和维护能力;电子产品检验维修等能力;音像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调试维护能力;电子设备使用与维护等能力。

最后,在素质结构上,电子技术人才应当具备比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及唯物主义相关理论知识基础。要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勇于克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要有较好身体素质,以适应艰苦的工作环境需要;还要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水平,从而不断创新自身工作能力。

2.多能力结构应用电子技术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分析

首先,应当改革当前的教学模式和创新当前教学手段。电子技术专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学生主体作用,并结合当前电子技术发展的特色开展教学。要避免只是进行课本内容的灌输,应当加入电子发展特色,扩充学生知识面。其次,要加强应用电子技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电子技术的教学,理论教学要和实践教学同时进行。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利用课堂的一半时间教授软件工程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之上,再安排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同时,操作时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失误,通过这种方式,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当定期组织相关实践课,如教师将一些企业开发项目应用于实践课中去,促使学生依据所学理论知识,自主动手进行设计,针对设计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帮助学生自主分析与解决。最后,教师再对学生所设计的项目进行审定,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接着,完善应用电子技术的教材改革。当前电子技术教材都是由国家进行统一制定,而随着当前社会不断发展,一些教材内容已经无法能适应新时展背景,所以,教材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对此,相关部门,应当依据电子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把新兴电子技术要素纳入到教材编写中,以丰富电子技术的教材内容。最后,是完善师资建设,多能力结构应用电子技术人才培养的关键,就是要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而只有教学水平高、结构合理与经验丰富师资队伍,才可以规划好应用电子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因此,需要定期对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师开展能力培活动与职称考核工作,以构建一支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及经验丰富都比较强的师资队伍。

3.结语

第6篇:用电基础知识培训范文

一是“备”学生和教师。先讨论“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学院技能节,主要针对大一的学生,比赛题目由相关专业的任课教师统一讨论确定,然后下发给学生,学生根据选题任务进行选题,或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拟题目,报给教师备案,每组学生配有1~2名指导教师,比赛时间为2~3个月。在这段时间内,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作品设计与制作。比赛结束后,聘请相关专业的教师、专家对作品进行验收。选拔出一批初步具备电路设计能力、编程能力的学生,为后续的比赛提供保障。接着,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并明确各自的分工。接下来讨论“备”教师。比赛是一件又累又苦的差事,选出甘为比赛奉献的教师很重要,这样才能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可针对往年的赛题,借鉴他人的经验,有批判地采用成熟设计,从自动控制、智能仪器、数据采集、通信装置、常用典型电子线路五个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拔教师,明确分工,制订预案。二是“备”仪器设备和元器件。仪器设备和元器件的准备是否充分关系到比赛能否成功。在比赛前,根据往年的比赛购置一部分仪器和元器件,在平时就加强对这些仪器和元器件的使用。尤其在比赛前几天,根据组委会在网上公布的所需仪器、电子元件清单和参考的选题,准备好相关材料,对公布的仪器设备进行操作和培训、使用;查找相关资料熟悉所需元器件技术参数、引脚、结构、使用注意事项等。参赛队员应知道元器件库中已有的元器件。这一部分应“早”字当头,力争主动。在前期准备工作中,早研究、早动手。三是“备”场地和后勤。学校应将参赛学生相对集中在一个或者几个实验室内进行竞赛,便于组织人员巡查。此外,还要保证竞赛场地有足够的测试空间。竞赛期间需保证水电的供应,注意防暑降温的条件,同时要求在竞赛场地附近有临时休息的场所等。同时,还需要拨相应的比赛经费,用于比赛过程中的开支。

(二)赛前“四培”

根据电子设计大赛的内容和特点,需要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可实施“四培”培训方案,即培训基础知识、培训模块、培训综合设计、培训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一是培训基础知识。竞赛对学生最基础的知识要求包括: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C语言编程(面向硬件)。基础知识训练的目标是达到基本知识牢固,会看电路原理图,会设计PCB板,会焊接安装,会测试,会查找资料,会撰写文档。加强和巩固竞赛涉及的一些课程如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单片机、可编程逻辑器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尤其是模拟电子技术,同时注意与应用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如各种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计算、应用,运放工作原理及计算、比较器的原理及应用,各种振荡器的应用,电源等;此外,还有基本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思想和应用。此外,还应加强对学生进行焊接水平的培训,加强学生对常见的各测量仪器的使用,培养学生使用互联网查阅资料的能力,以及培训学生对技术报告的撰写等。技术报告是竞赛作品不可缺少的部分,其撰写的水平直接反映参赛学生的能力,也关系作品成功与否,同时,更体现参赛学生的设计思想、实现手段以及测试结果等方面。这一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13项技能,主要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和英语资料阅读的能力;自学能力;文档组织与撰写能力;PCB制版能力;焊接与装配能力;电子仪器的使用能力;系统调试与故障排除能力;基本模拟单元电路的设计能力;电子系统设计与集成能力;处理器设计与应用能力(51单片机、TI的DSP、ARM);E-DA开发与应用能力(FPGA、CPLD、PAC、SOPC);编程能力(C语言、VHDL、汇编);新器件学习与使用能力。二是培训模块。培训模块是赛前训练的主要内容,也是为比赛所做的直接物质准备。在训练中要求学生分组设计接口规范、功能独立、资源共享、易于组合的模块。硬件模块主要有:单片机最小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最小系统、A/D与D/A电路、信号放大电路、信号发生和处理电路、声音报警电路、压力、光电等传感器应用电路、功率驱动电路、显示电路、键盘电路以及多路电源。

第7篇:用电基础知识培训范文

 

关键词: 高职电力市场营销 专业英语教学 情境教学法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供电企业的工作重点逐渐由生产向服务转变,服务业务流程将围绕客户需求进行重组,企业经营理念也开始变以产品为中心为以客户为中心。因此,面对日益深入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开展电力市场营销及营销中的客户关系管理就成为电力企业的必然选择。电力市场营销专门人才的需求正在进一步加大。“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这一趋势在中国越来越明显。我国经济正快速与国际市场接轨,正逐步融入全球经济,因而加入全球生产链和流通链是我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国际企业也已经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在这一经济背景下,从事电力市场营销的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而且要大力提高电力市场营销专业英语水平,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电力市场营销人才时,既要注重电力营销的专业培训,更要注重电力营销专业英语的教学。 

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与其它院校的教学目标不同,它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的。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生听、说、读、写,而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教师的目的是教会他们在听、说、读、写中学。在贯彻国家“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又要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社会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要求从注重知识转向了注重技能,因此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从注重教师的教而转向注重学生的学,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再一味地灌输,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学,刺激他们的感官:视觉、听觉、感觉、知觉,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情景教学则能很好地实现这一效果。 

英语情境教学就是以情境教学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铺设情境,实现达到语言交际的目标。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或模拟情境,充分利用生动、形象、逼真的意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情境中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感情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激起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 

1.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和来源 

情境教学法自20世纪70年代形成以来,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语言教学中的基本思想和教学方向。情境教学法的语言理论基础是英国的结构主义语言理论。口语被认为是语言的基础,结构是说话能力的核心。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不同的是,在这里语言被看做是与现实世界的目标和情境有关的有目的的活动。这些活动是有交际意义的。教学要为用语言进行有效实践创造条件,要把学习手段与其最终的为交际的目的紧密结合起来。英语教学的过程就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习得过程,学生在交际中要不断地掌握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语言特点。 

情境教学法理论依据主要有三点:第一,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思维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征,情境教学可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第二,语言的习得规律。语言的习得不是从词形与语法规则入手的。语言是在语境中学习,在应用中掌握的。第三,学生的学习规律。情境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有意识心理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积极的、有创造性的学习,使整个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2.情景教学在高职电力市场营销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1高职学生英语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来源复杂,水平参差不齐。高中毕业生经过三年系统学习,基础较牢。但由于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讲解多于学生操练,课中和课后使用英语的比例较低,教学侧重于语言本身知识的传授,故而学生组织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亟待提高。中职、中专和技校的毕业生面临的困难似乎更大,因为在这类学校,英语课只开一年甚至不开,他们在入大学前从未接受过系统的听说训练,有的既听不懂又讲不出,词汇量严重不足,能积极使用的词汇则更少。这严重影响了他们英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所以高职英语教学复杂而又艰难,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完全不能适用。 

在国家“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我们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更要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社会对高职高专学生的

就业要求从注重知识转向了注重技能,因此教学方法也应该从注重教师的教而转向注重学生的学,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再一味地灌输,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学,要刺激他们的感官:视觉、听觉、感觉、知觉,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2电力市场营销专业英语的特点 

2.2.1专业性强。 

电力营销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业务扩充、电费管理和日常营业处理。根据电力营销服务的特点,电力市场营销专业英语课程分为:用电申请、临时用电、新建住宅配套供电、用电征询、打印收费发票、过户、容量迁移、查询、窗口服务、结算、报修、设备迁移、电能表校验、办理增值税发票和补电费账单等。每一项目的教学都涉及了非常专业的词汇、术语及表达方法。掌握这些专业词汇和术语是电力营销英语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专业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 

2.2.2周密严谨。 

电力市场营销英语具有严谨、周密、准确、逻辑性强等特点。在行文过程中普遍表现在:广泛使用被动语态、非限定动词;名词化结构多;为了表述一个复杂概念,使之逻辑严密,结构紧凑,往往出现许多长句;较少使用第一第二人称,多使用第三人称。这些语言结构特点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是在英汉翻译中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2.3围绕情景教学法展开的电力营销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探索 

情景教学法在电力营销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是“以学生为本”教育宗旨为理念,以“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完善素质”作为教育目的,不仅强调利用英语获取教材外知识,而且注重交流能力的培养。 

2.3.1充实教学内容构成,创建情景教学主题。 

情景主题设定以教学主题模块为特征,模块创设首先是以电力营销专业课程总体进度为基础,将专业英语课程对应进行设置。即以本学科专业课程递进的教学计划为依据,丰富充实教学内容。 

情景教学主题模块的设置,注重体现建立在创新能力培养基础上的渐进式构成。教学情景的编排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循序渐进展开,在深度方面由较为简单的模拟对话逐步向理论性较强、词汇及句型难度要求较高的专业化过渡,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对电力营销专业的理解力,引导学生以英语为媒介掌握专业知识。 

情景主题包括:侧重口语训练的部分,包括客户接待、业务查询、业务扩充、变更用电、投诉与回访等;侧重阅读训练的部分,涉及市场营销基础、电力市场营销基本法规、电价与电费、电能计量、客户服务和公共关系等。在教学中,利用相应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基础技能,扩充学生对专业英语词汇积累和文法表达,进一步提高对专业基础知识方面内容的理解力和运用能力,有效提高专业英语能力,开阔专业视野,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 

2.3.2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运用。 

2.3.2.1多媒体运用。在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特点的现代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多媒体功能在情景教学中的作用。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运用于教学课件的制作,创造良好的情景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增强语言交流的真实感和现场感,从而提高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强调适应注重形象思维和联想力培养的总体专业教学特征。 

2.3.2.2角色转换。围绕情景主题,模拟实际工作过程诸如客户接待、业务查询等具体、生动的实效情景,让学生扮演工作人员、顾客等的不同角色,由学生对学生提问、教师对学生提问等答辩过程,从听、说、看等情景中引导学生感受以英语为媒介的专业交流过程,培养学生在英语场景中的思维灵活性和应变性。比如,在用电投诉这一情景中,两名学生分别扮演电力服务工作人员和用电投诉的顾客,由他们自由设计对话,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式演练。扮演工作人员的同学不仅要回答顾客的专业性问题,解决投诉外,而且要注意处理问题时的语气、态度,这使学生既熟悉了电力营销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掌握了与其专业相关的英语表达。同样,扮演顾客的同学,除了要熟悉业务提出投诉,还要运用英语表达问题。这一情景完成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同时操练了电力营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英语知识,并对将来的职业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 

3.结语 

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和电力企业改革的深入,电力市场营销专业英语在未来国际合作项目的实践中将得到更加普遍的运用。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对他们的教学要求不再是英语知识的培养,而是对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的培训。情景教学法在电力市场营销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索,将教育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其真实情景的模拟和感受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学习机会,体现了专业英语的实用性特征,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的“

自主”学习,是专业和英语水平互为提高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郭元.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7). 

[2]韩红.对专业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29). 

[3]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8篇:用电基础知识培训范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课程,通过培训学习,不仅要求社区工作人员掌握计算机的初步知识,更要求社区工作人员具有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培训的目的是培养社区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为普及和推广计算机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培训人员

靠山办事处社区干部

三、培训内容

培训的内容是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Word20xx 文字处理软件、Excel20xx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四、培训的基本要求

1. 掌握计算机的初步知识;

2. 了解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3. 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方法;会正确使用邮箱开展工作。

4. 掌握可以实现文字图表混排的实用文字编辑软件

5. 了解使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20xx 处理各种报表的基本方法;

五、培训方法

通过管理员授课,采取理论授课与培训人员自己上机实 习相结合的培训方法。

六、考核范围

全体社区干部,其中事业编社区干部只参与培训考试,不参加考核。

七、考核方式

为适应新形势下社区干部工作需要,举行本次培训考核。本次培训考核主要由办事处副主任邢锋负责,纪工委书记赵贵斌全程监督。为了加强此次培训考核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白永军靠山街道党工委书记

成员:张玉海靠山街道人大工委主任

赵贵斌靠山街道纪工委书记

邢锋靠山办事处副主任、人武部长

崔晓军靠山办事处副主任

左琳靠山街道组宣部部长

马朝蒙靠山办事处综合办主任

宋业刚靠山办事处工会主席

林凤发靠山办事处爱卫办主任

于华靠山办事处劳动保障所所长

高翔靠山办事处计生办主任

罗焕荣靠山办事处民政办主任

本次培训考核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微机考试以60分为及格,凡考试及格者不再进入考核程序,低于60分(不含60分)者进入办事处考核程序,考核程序为100分制,其中全年计生排名占比60%,其他(班子成员及各环

第9篇:用电基础知识培训范文

关键词 高职 电子技术课程 设置 改革

电子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电子企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现代企业需要各个层次的人才,其中需求最多的是一线的技术人员,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办学目的就是为现代电子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现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正在深入地推进,要实施课程改革,就要明确改革思路、找准改革方向、理顺改革主线。要依据社会需求即学生就业情况确定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规划课程设置,研究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教学评价。其中,课程设置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中,课程设置也是一个重点问题,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理清改革的思路,进行教学实践,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完善。

一、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高职院校一般是中职升格或高校主办的二级学院,高职的课程设置一般也是由中职加深或大学的课程简化而来的。从层次上一般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三个层次;课程安排上采用按照学科体系设置课程。这种课程设置往往是只重视理论传授,不适合高职教育,不适应高职以技能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不能跟就业方向和社会需求结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现有的课程设置也脱离不了上述的通病,加之自身的不足,归纳起来,具体有以下几点。

1.按照学科体系安排课程。这样的课程安排往往重视的是知识的严密性,严格地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编排课程内容,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样的安排对于本科生也许没有问题,但这绝不适合高职教育,学生能够掌握这些理论固然很好,但是对高职学生来说他们掌握不了,也不需要掌握,他们需要学习掌握的是有用的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而且这样的安排往往理论课比重过大,实习、试验、实训环节不完善。

2.重设计、轻装配和维修。目前高职应用电子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是大学课程的简化版,从大学课程简化而来的课程设置一般是重设计、轻装配和维修。大多数课程开设是为设计服务的,电路原理讲得很深奥,但这些深奥的原理对高职学生来说并不需要,他们将来从事的大多是装配、检测、维护和维修等工作,即使到设计单位,也是从事一些设计的辅助工作。所以,掌握装配、检测、维护和维修等方面的技能对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在现有的课程设置中往往被轻视。

3.重功能、轻工艺。在现有的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一般是只重视电路功能,不重视工艺。这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观,在学校,学生主要学习的是如何实现电路的功能,而在企业,我们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往往是被要求能够看懂工艺文件,并能按照工艺文件进行装配,我们的毕业生还被要求能够编写工艺文件、设计工艺流程、改进工艺方法等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有教材的问题,有教学条件的问题,有教师的能力的问题,但主要还是观念上的问题,课程安排者主观上重功能、轻工艺。

二、课程设置的改革思路

课程设置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应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设置课程应以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目标,这一思路进行课程设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一种能直接上岗的技术型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把握文化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

2.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应以毕业生应具备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重组课程内容。要冲破原有课程体系,删除陈旧的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距过远的课程内容,增添新知识,围绕学生的就业方向,整合教学内容,设置几门核心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相配合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核心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3.在课程内部采用项目化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改造,应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我们以任务为引领,力求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行能力锻炼和技能训练。在设计任务时,应注意从复杂程度上由浅到深,任务应是为学习而设计的任务,能够承载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4.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中心,建立实验实训课课程体系。以校内实验、工种实训以及理实一体化教学为基础,结合参观学习、社会实践和企业顶岗实习,完成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三、课程设置的改革实践

在充分的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学校制定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层次;在工作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规划了新的课程设置,这一方案已在新生班级使用。现就新方案的课程设置做如下说明。

1.采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教学与实训项目和选修课程这三个层次设置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及文化基础课程,主要用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专业核心教学与实训项目为专业主干课程,用以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选修课程是专业拓展部分,用以开拓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专门化学习。

2.专业核心教学与实训项目和选修课程以课程的形式展开。但这里的课程并非原有学科体系下的课程,是原有的多门课程的整合,是有机地融合而非机械地叠加。例如,模拟电子技术即是原有的模拟电子、电子测量、电子工艺和电子制作等课程的整合。

3.专业主干课程已设计、装配和维修并进的方式展开。在保证设计方面够用的条件下,加强了装配和维修等课程,并开设了电子产品设计技术、电子产品装配技术和电子产品维修技术等综合课程。

4.为了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技能,学校每学期都安排了不同种类的工种试训,从第一学期开始,有钳工实训、照明电路安装实训、电工仪器仪表使用试训、电动机控制试训、SMT实训等等。

5.考工与教学融合。把学生的等级工考核和考前培训安排在教学计划中,让学生在毕业时既拿到毕业证书又拿到等级工证书。把等级工考前培训纳入实训计划,第四学期考中级维修电工,第五学期考中级仪表工,第八学期考高级仪表工。

6.专业课程总体不涉及具体产品。无论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还是电子产品设计技术、电子产品装配技术或电子产品维修技术都没有规定要学习哪些电子产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让学生学习典型的电子产品,而是准备在这些课程的框架内让教师自由地选择,以适应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

7.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虽然新的教学计划中课程还是按照课进行设置,但是在安排课程时已考虑到在所有专业课上要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所以已经对课程进行了有利于实施项目课程的统整,这使得专业课都可以进行项目教学。教师上课时按照一个个项目编排教学内容,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生以完成工作任务的形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