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病案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病案管理知识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病案管理知识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病案管理知识培训

第1篇:病案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关键词] 病案管理;素质;新时期

[中图分类号] C936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a)-050-02

随着医疗保健体制的改革,社会医疗保险的实施,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病案在医疗、教学、科研、保险、伤残鉴定以及医疗纠纷的处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病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病案使用社会化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21世纪的信息管理人员,不但要有时代意识、信息意识、竞争意识和紧迫感和危机感,还要有更高层次的追求,要提高素质以适应高新技术在医院信息领域的应用,使医疗信息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1病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现状

病案管理是涉及基础医药、经济管理及法律等多学科的边缘学科。病案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使病案管理成为医疗信息的“中枢”。可有些医疗单位的领导认为病案管理只是收集、整理、上架、借阅等简单的劳动,没有技术可言,往往安排一些无医学知识和档案管理知识的人员到病案室工作,多数没有经过系统培训,且来源繁杂,素质较低,造成病案管理人才的先天不足。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病案服务领域的进一步扩大,病案管理工作愈来愈复杂,所以在新时期的病案管理工作中,对病案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具备更高、更强、更全面的素质,才能适应现代病案管理的需要。

2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方法

争取领导的支持和重视,增加病案管理人员的配备。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离不开上级领导的支持,病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要多和领导沟通,使领导重视和支持病案室的工作,在人员配备方面将病案专业人才、计算机专业人才充实到病案室,加大对病案室设备、资金的投入。

病案管理人员应夯实专业知识,提高业务素质。病案回收后必须进行疾病分类、编码、统计、终末质量检查等。现代医学科学发展迅猛,各种医学名词、诊疗方法、药物名称层出不穷,给病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备扎实的医疗基础知识和业务能力,才能对疾病做出准确的分类编码,检查出病案存在的问题,杜绝乙、丙级不合格病案。病案室是医院的一个业务部门,是医疗技术档案的信息中心,病案信息资源是医学信息的主渠道,其应用范围和价值日益扩大。病案不只是传统地应用于临床、医疗、科研、教学的医学档案文件资料,它更是指导医院经营管理、评价医院工作质量、效率,进行医疗卫生工作预测和决策的依据。特别在电子病案广泛使用的今天,如何完善、增加、丰富医疗信息资源,如何规范、健全电子病案的管理,如何扩展和应用病案信息的网络以及如何做好病案软件的维护等,都对病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加强病案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学习病案管理的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新理论,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病案管理的需要。通过参加各类形式的培训班、病案专题学术会学习病案管理专业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卫生主管部门有计划、有目的地培训病案管理人员,教学内容以实用为主,可涉及病案管理、医学统计、疾病分类、手术操作分类等等。

病案管理人员应加强职业道德和法制意识的培养 病案是医务人员临床实践的原始记录,是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资料,是医疗服务的法律依据。随着法制法规政策不断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患者、家属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医院用法律保护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利,法律成为患者和医院保护自身利益的武器。2002年9月1日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把病案推向了重要证据的角色,使病案成为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法律文件。这就要求病案管理人员除了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还应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勤恳扎实的工作作风。对每份病案都认真保管,慎言守密,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医疗机构病案管理实施条例的各项规章制度,把好病案整理、修改、分类、统计、归档、复印、借阅等环节,确保医、患的合法权利,实现病案的合理应用。

病案管理人员应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目前,计算机在病案管理中广泛应用,病案管理对从业者计算机操作水平的要求更趋于专业化。病案管理人员不能满足已有知识,要瞄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不断进行自学、钻研和创新,及时对自己知识储备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更新,还要注重在计算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结合上下功夫。病案管理电子化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可使病案管理水平更加科学化、标准化、现代化、规范化、高效化。因此,必须加强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培训,才能真正实现病案管理科学化、网络化。

病案管理人员应加强新的服务理念,提高自身素养。病案管理是医院的一个窗口,面对医师、患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病案管理人员要待人热情诚恳,随时保持清醒头脑,以乐观的态度处理好与病案相关的每一件事情。加强自身心理素质修养,创造愉悦的工作氛围。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头脑灵活。思想上由过去的“病案保管员”逐渐向“医疗信息管理员”角色转换。随着社会进步和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病案作为信息资源被社会各界共享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病案管理人员应及时转变服务理念,拓展思路,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充分开发利用病案资源,使医患双方的合法权利均得到保障。要不断提高病案管理水平,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使病案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服务于社会。

第2篇:病案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病案管理是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病案档案简称病案,又称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对病人疾病诊断治疗过程所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病历作为患者整个诊疗过程的原始记录,客观地、完整地、连续地记录了病人的病情变化及诊疗经过,在解决医疗纠纷、提高医疗水平、医疗改革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如今的发展形势下,如何就病案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制定一系列的解决对策,成为了推动医院工作开展的一大主要任务。

一、当前医院在病案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不论是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都要为前来就诊的患者建立病案,病案记载着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治疗情况等。由于患者的人数众多,每位?t生每天都要建立很多的病案,加上繁杂的工作,很容易导致这些病案无法得到合理的应用,影响到了患者的权益。以下主要分析几点常见的问题。

1.病案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病案档案管理制度是保障病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基本前提。如今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人们也掌握了更多的维权渠道。享受医疗服务不仅是患者的权利,医生为患者制定病案也是其根本的义务。患者拥有了对医疗服务及病案信息的知情权,病案作为医疗核报、保险理赔、司法鉴定、工伤评残和医疗纠纷处理的重要依据。一旦出现不公平的待遇,人们会通过当初制定的病案来进行维权。但是在一些小医院或者是偏远地区的医院,根本没有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病案归档率低,个别病案没归档或归档不及时,造成丢失;同时,对于归档病案管理不到位,信息资料收集不全,造成病案查找困难,埋下医疗安全隐患。这些存在的安全隐患都是后期医患纠纷发生的征兆。

2.病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技术管理水平

医院设立很多个不同的科室,每个科室都有不同岗位的员工组成。病案管理作为医院日常管理中的重要祖成部分,必须设定对应的管理部门进行专门管理,同时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病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完全不够,虽然具有一定的医学和护理专业理论知识,但缺乏一套系统的、规范的病案管理知识和技能,只能在工作中通过学习摸索不断地积累经验,在工作中还是很容易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此外,由于病案管理的岗位人员并不属于医院的编制范围,很多就职人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工作中不尽心,也没有积极进取的心,只想完成基本的工作,没有想过真正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加上对病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较低,他们的学习机会较少,种种原因阻碍了他们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优化医院病案档案管理的措施分析

针对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及时采取对应的措施,逐步改善医院病案档案管理的现状。

1.建立健全病案档案管理制度,使之规范化

医院结合实际的状况,根据相关制度的要求,重新制定《病案管理制度》、《病案借阅制度》等相关制度,此类制度对病案的管理、借阅等进行详细说明,规范病案的管理流程。从前期的病案整理、登记、编目到分类、归档之后,,严禁任何人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抢夺、窃取。除涉及对患者实施医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及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监控人员外,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该患者的病案。在法律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一步规范病案的借阅程序。医院的病案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医患较多,做好病案档案的管理工作,有助于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推进医院的发展。

2.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医院会根据岗位的需求,招聘与岗位相关的工作人员。病案管理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日常的病案整理工作,并且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但是不要求深入掌握。在前期进行招聘的时候,要制定一个较为严格的标准。结合岗位的需求,并要求应聘者自身的综合素质,综合考虑之后确定岗位工作人员。其次,加强对岗位工作人员的培训,不定期开展相关的业务培训,根据病案科实际情况分批分期派出工作人员参加病案专业培训班、外出参观、进行学术交流等。病案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也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抓住学习的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在培训中不断提升自己,从而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

3.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实现病案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信息化的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充实了人们的生活。在就医方面,便利的就医服务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做好病案档案的管理工作,深入保护患者的权益,有助于维护医患关系。在病案档案的管理中,通过引入信息技术进行管理,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也提高了病历档案的管理效率,可以快速查阅到相关病历的信息,有助于患者及时的了解个人病历信息。在开展病案档案管理计信息化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开发科学性强、用途广、规范化的软件;开发病案管理系统与医学统计系统相结合的软件,使系统能承担病案的检索工作,又能完成医疗统计,确保输入相关的医学关键词时,能够快速搜索到相关的信息。信息技术的引入,无疑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无形中推动了病案档案的管理,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第3篇:病案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关键词:病案管理光盘病历电子病案

我院是一所开放床位756张,年门诊人次约46万,年出院病人近4万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每年产生的归档病案材料是大量的,如果依靠传统的归档方法,不仅占用大量的库房空间,也增加了病案调阅、查找的难度。真对这一难题,近几年来,我院对病案信息采取了计算机和电子化管理,不但节约了大量的库房空间,也使病案信息管理脱离了纯手工操作,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检索速度、病案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一、实行电子病案档案的重要性

病案信息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病案信息不仅能为医院管理、临床、教学、科研提供帮助,也能对公安、司法、保险等部门提供帮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法律意识、保险意识的增强,对病案资料的真实性和科学性的认识都有很大提高,各方面对病案信息的需求也不断增强。随着《档案法》的贯彻执行,医院档案意识的提高,医院病案档案实行规范管理已成为共识,人们对反映病人诊疗情况的病历、检查影像等特种信息资料已经纳入档案系列管理的一个种类。

目前,我院共保存着45万人次的病案档案材料,和们把1976年—1990年这部分病历采取缩微胶片的形式进行保存,把1990年—2000年的病历变成了光盘病历,即对这十年的病历进行逐个扫描,再制成光盘,做成备份,拷备到计算机的硬盘里,把原始的病人档案资料移交到院里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即节约了空间,也为医务人员撰写论著提供了第一手材料,间接地为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提供了详实的服务。

二、实行电子病案档案的方法

病案是一种宝贵的信息资源,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功能完善的病案信息系统,深入开发信息资源,对提高医院的医疗、科研和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病案是病人在医院整个医疗过程的珍贵资料,它不仅具备历史见证的一般档案性质,还具有总结医学规律、探索研究疾病的病因、发展过程的医疗档案,它具有特殊的含义。病案电子化需要解决电子文件的法律效应、证据、原始性等问题。电子病案主要体现在病历首面上,首页共有约70项选择或填空问题,其中选择性的12项,它包含了病人家庭情况、入出院诊断、手术与病理、住院费用等五方面内容。病案首页实行电子化管理具有几个特点:1、病历首页是病案中最集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无论是统计报表、医院管理、病案检索等到都离不开病案首页提供的信息。首页反映的病人基本情况,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查找、询问等情况,因此,首页的电子化管理对电子检索和统计都具有实际意义。2、在没实行电子病案前,首页中的内容是由医生用手工来填写的,在书写上会出现字迹潦草,甚至无法辨认,还可能出现漏填的现象。实行首页电子化后,规范了书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漏填现象的发生。

三、实行电子病案档案的对策

1、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实行网络化管理,必须进行全面的规划。由于各种资料在采取存贮、检索等方面由不同的系统组成,因此必须对此进行整合,从而规范医院电子病案档案。

2、建立完善的备份机制。电子档案最大的特点是较易遭受黑客、病毒攻击侵犯或发生设备故障。实行备份制可以防止数据丢失或系统瘫痪造成负面影响,对于保障电子病案的完整性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应安装网络安全隔离设备或软件,防止病毒侵犯。

3、要及时修补管理软件的安全漏洞,对防火墙和病毒软件实现全天侯升级,搞好病案上传、下载的安全等级和访问权限,要进一步完善电子病案和计算机设备的保管设施和使用环境,同时强化防磁化设施的完善和维护。

4、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是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病案管理者不但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还要熟炼掌握病案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的操作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知识等,对此,一方面要培养一批即懂医学知识又懂病案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现有在岗人员的培训。病案管理是一门多学科边缘的科学,涉及的范围广,它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疾病分类、医院管理、档案管理、统计学及计算所应用等知识,因此,病案人员应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和完善知识结构,在工作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加强各医院病案管理人员之间的交往,使病案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只有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懂得检索的基本技能,才能有效地进行信息的收集、电子建档、日常维护和数据库管理等。因此,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是一项任重道远的艰巨工作。

随着电子计算机和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医疗领域信息化的必然趋势,电子病案作为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面临一个崭新的阶段,如何管理好电子病案,发挥电子病案的最大作用,作为病案管理人员还将要在各方面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完善管理措施,真正实现电子病案信息共享和网络化服务。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马家润.《中国病案管理论文精选》.

第4篇:病案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关键词】 临床路径; 病案管理; 对策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个我国卫生的大问题的研究也成为持续的热点。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模式,具有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患沟通、降低平均住院日与医疗费用等优点,顺应了我国卫生医疗改革的需要,得到了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它必将成为未来医疗模式发展的方向[1]。由于病案信息贯穿于患者在医院就诊的各个环节,同时临床路径的开展为病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医疗模式,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服务质量,病案管理人员要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病案的完整化、规范化。

1 临床路径的概念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s, Cp)是一种新型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是指对一种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医疗质量的作用。临床路径的主要成效有:(1)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和候手术日;(2)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3)规范诊疗护理手段,提高医院综合管理水平;(4)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5)通过变异分析促进医疗质量的改进;(6)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7)增强患者的参与意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先进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医院管理理念,它的引入必将导致现有医院医疗行为模式的改革[2]。2009年全国医改工作会议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要求“分批逐步制定临床路径”,要求大力推广临床路径工作。同年,卫生部医政司共组织临床专家编写了22个专业112个病种临床路径,先后以卫生部文件形式下发,其中有些疾病的编码需要进行6位数的扩展,以保证临床路径疾病编码的正确。2010年卫生部又分批研究制定了常见病、多发病和费用高的诊疗项目的临床路径100余种。截止2011年5月,卫生已经了200多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2 临床路径与病案管理者的关联性

2.1 收集、审核临床路径的信息资料 在临床路径工作中,病案管理人员负责收集、审核临床路径患者信息资料,提供临床路径开展前各病种资料,如病例数、病种平均住院日、人均住院费、人均药费等。汇总临床路径开展后的各类评价指标的统计分析工作等。

2.2 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的审核和指导 国际病症分类质量不仅影响临床路径病种的选择,而且直接影响临床路径病种资料统计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国际疾病分类编码质量是临床路径管理的重要保障。病案管理者参与临床路径病种分类、正确指导和审核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的应用。

3 病案管理人员在临床路径中存在的问题

3.1 参与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意识淡薄 临床路径是一种可以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控制医疗费用,以及提升医疗服务品质的有效的管理方法,是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具体实现。但长期以来,由于病案管理专业发展不均衡、医院领导重视不够,病案管理人员投身现代医院管理的积极性不高,意识淡薄。

3.2 编码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病案不受重视的历史性因素,目前很多医院还存在着非病案专业从事国际疾病分类工作的现象,这些人员缺少规范的ICD-10的培训及继续教育,不完全了解国际疾病分类构架、编码规则的情况下过分依赖计算机字典库。加之病案管理人员人更换过于频繁等原因,工作中经常发生编码的混乱、错误。

3.3 疾病分类编码质量直接影响临床路径病种的资料的准确性

3.3.1 主要诊断选择错误 ICD-10主要诊断选择的原则是患者本次住院治疗的疾病中危害身体健康最严重的、花费医疗精力最多的、住院时间最长的疾病。第一,编码人员仅根据医师填写在病案首页中的诊断顺序摘录,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ICD-10:I25.105)、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001),将冠心病(ICD-10:I25.101)作为主要诊断,而将本次住院治疗的主要情况特异性更强的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001)作为次要诊断。第二,只看病案首页填写的诊断,不认真查看病案内容,如:2009年对某医院18例肺炎(ICD-10:J18.901,病原体未特指)出院患者进行了复习病案内容并重新编码,结果:2例:新生儿的细支气管炎症,应归类于(ICD-10:21.901);1例:提及肺炎是早产儿的并发疾病;11例是细菌、真菌、病毒或混合性感染的肺炎;4例编码正确。

3.3.2 编码规则掌握不好,过分依赖计算机字典库,又不重视对字典库的维护 如:上消化道出血(ICD-10:k92.8)、乙肝后肝硬化(ICD-10:K74.6)、门静脉高压症(ICD-10:K76.6)、食道静脉曲张破裂(ICD-10:I85),实际上按编码原则得到编码为:ICD-10:K74.6+I98.3*(肝硬化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3.3.3 遗漏诊断编码 临床路径病种分类的基础是患者的主要诊断,有无并发症及合并症等均影响着疾病相关诊断的分组。若医生病案首页的诊断填写不全,编码人员只依赖病案首页摘录,不审读病案内容漏录其他诊断,或编码人员责任心不强,都能影响相关疾病诊断的正确分组。

3.3.4 疾病分类编码错误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合理性取决于病案摘录及疾病编码的质量,因此,主要诊断选择及疾病编码准确与否对相关疾病诊断分组至关重要。应该合并编码的诊断分开编码,如:高血压Ⅲ期(ICD-10:I10)、高血压性心脏病(ICD-10:I11.9),实际编码为:(ICD-10:I13.2)。不注意损伤编码,手术部位不同、方式不同,其手术编码也不同,如:腹股沟疝修补术,有直疝、斜疝、单侧、双侧等不同的编码,编码的不同直接影响相关疾病诊断的分组。同时,由于住院病案数量不断增加,病案管理人员工作压力过大,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疾病分类编码的质量。

4 对策

4.1 强化内涵建设,提高编码准确率 病案管理中主要诊断的正确选择、疾病编码的准确性、手术编码的准确性等都有赖于病案管理者的专业知识、编码技能、和工作态度。临床路径工作的实施是以明确诊断依据为基础的,因此,病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临床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严格执行国际疾病分类标准,认真学习各方面需要的六位编码原则。遇到疑难疾病编码,要认真阅读病案内容并及时和医生沟通。编码人员对每一个进入路径的疾病名称都必须清楚地了解其来龙去脉。了解进入路径病种的原因、病理和临床表现,了解进入路径病种的手术的部位、方式、入路和疾病性质。熟练掌握和应用国际疾病分类手册(ICD-10),手术操作分类手册(ICD-9-CM-3),严格按操作程序和编码原则,规范的进行疾病编码和手术操作编码,务必使进入路径的病种在疾病编码和手术操上保证100%的准确率。随着临床路径应用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加强病案管理人员、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病案管理人员的国际疾病分类知识专业培训、和有关医学知识培训迫在眉睫,只有不断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编码的水平,使其掌握疾病、手术操作发展的动态信息和病案编码的新理论、新方法,并尽可能让具备国际疾病分类技能认证合格者从事疾病分类编码工作,才能保证临床路径的正确实施。另外,由于国际疾病分类编码库不健全、不规范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临床路径病种的编码质量。因此,应充分发挥地区病案管理委员会的作用,积极协调节地区医院之间以及本地区与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之间的联系,保证国际疾病分类信息的及时传达和补充。定期参加地区病案管理委员会会议,及时更新国际疾病分类编码数据库,保证地区范围内编码库的一致性。只有保障临床路径病种资料的统一性,才能保障临床路径资料的准确性。

4.2 强化服务意识,保障临床路径的顺利实施 在工作中对病案管理人员进行统一思想和认识,提高责任感和法律意识的教育。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使现代医院的建设在观念、结构、职能以及管理与服务模式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3]。病案管理工作者们应该更新病案管理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工作中积极主动,遇到疑难疾病编码时要仔细翻阅病案并与临床医生沟通;在病案科内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病案室主任任组长,让病案质控人员和编码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中;建立循证医学的观点,建立和完善科室临床路径管理规章制度,学习并掌握先进的临床路径管理理论及方法,并与日常的病案管理工作相结合,结合自己医院的具体情况,科学地筛选有效资料,为医院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提供可及性的病案管理服务项目,保障临床路径工作的顺利实施。

4.3 加强临床路径病案的各个环节和终末质量控制 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与临床路径表,对病案的内容提出了更丰富、更准确的要求。必须对实施临床路径的病案开展针对性的病案质量控制。同时加强临床医生国际疾病分类知识和病案书写质量的监控,保证病案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为临床路径提供最佳的决策依据和医疗质量监控。

总之,在临床路径实施中,有许多方面需要病案管理人员发挥建设性作用,这就要求每一位病案管理者不断更新自身的工作思路和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加强继续教育学习,发挥好自身专业的优势和独特作用,以适应临床路径的需要。

参 考 文 献

[1] 武洪涛,杨振君.病案信息在临床路径病种筛选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06,7(增刊):35-36.

[2] 薛军,刘振显,黄先涛.临床路径概述[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9):1695-1698.

第5篇:病案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关键词:病案信息管理;问题;对策

病案管理是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医院的管理效率、管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都有着较大影响。以往许多医院的病案管理中,都存在着病案书写不规范、病案管理制度混乱、病案管理技术落后、病案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限制了医院的发展。为此,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医院病案信息管理,从而更好地为医疗工作提供帮助。本文主要分析医院病案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医院收治的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23~81岁,平均年龄为(43.7±5.3)岁;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51例,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为(41.3±6.2)岁。所有患者均为常规的临床疾病,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患者,以及合并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的患者。两组患者疾病类型、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病案信息管理方法进行管理,查找病案信息管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观察组患者实施新的病案信息管理方法。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病案信息管理中的问题发生率,以及对医院提供医疗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病案信息管理中的问题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病案信息管理中的问题发生率为7.2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对医疗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医疗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4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医院病案信息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部分医师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法律意识,在病案书写中往往存在字迹潦草、诊断主次不分、首页填写漏项等问题。②一些医师不重视病案填写,导致一些病程记录不及时[1],例如手术记录、死亡讨论、抢救记录、诊断记录等不够完善,内容填写不全。③一些病案存在抄袭情况,导致医护病案脱节,缺少相关人员签名。④病案三级质量监控不严格,没有落实到位。在病案管理中,相应的管理制度较为混乱,患者出院、司法鉴定、医疗保险等需要复印检查单和病案时,未能按时完整收回,导致病案信息不全。⑤人工记录的方式使病案的装订、编号、收集存在诸多不便,降低了病案管理效率[2]。此外,部分病案归档不及时,借阅病例没有按时收回。⑥医院对病案工作重视程度不足,没有在病案管理工作中投入充足的资金,导致病案管理条件有限、库房空间不足、专业设备落后,无法长期完好地保存和维护有价值的病案资料[3]。许多医院目前仍采用人工方法记录和整理病案信息,同时进行简单数据查询统计,没有普及信息化病案管理,导致病案管理技术较为落后。⑦随着医院的发展,病案管理工作量日益增加,而医院负责病案管理的人员数量较少,且能力素质较低,同时工作量较大,导致工作效率较低[4]。同时,医院缺少病案管理专业人才,现有管理人员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较为有限,不能满足当前医院病案信息管理的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我院采取了相应的解决对策。①开展统一的病案书写培训,使医师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和病案质量意识,规范书写病案,减少病案书写错误或不完整的发生率[5]。②完善病案三级质控体系,由科室自我监控,病案室质控人员监控、质控科及医务科定期监控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质量监控[6]。同时,不定期对出院病案和运行病案进行抽查,查找其中的问题,对相关责任人给予适当处罚。对于病案书写规范、质量好的相关人员,可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扬,以提高医师规范书写病案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升管理安全系数。③完善病案管理制度,病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及规定。遵循病案交接制度,及时完整地进行归档,如果病案未及时归档,应及时提醒和督促,从而确保病案管理的安全性[7]。④引进新设备和新技术,采用信息化系统及技术进行病案信息管理,实现病案信息分析、归类、收集的一体化。在全院医护人员间,实现信息共享,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8]。医院采用电子病案的方式管理病案信息,将患者的医疗信息储存在计算机中,具有容量大、传输速度快、共享性好等优势。此外,一些有价值的病案信息还可以在不同医院间进行共享和传递,有助于我国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9]。⑤医院应加强病案管理人员准入制度,严格把关和选择病案管理人员,并适当增加人员编制。注意吸收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病案管理人员,提高病案管理队伍的整体能力与素质。同时,对现有病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更多病案管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国内外更先进的病案管理理念和方法[10]。同时,要注意培养和引进同时具备病案管理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综合型人才,确保医院信息化病案管理的顺利推行,实现医院病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进一步提高病案信息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病案信息管理中的问题发生率为7.27%(8/11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0.91%(34/1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疗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45%(105/11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91%(89/1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病案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以往病案信息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应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从而提高医院病案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程玉 单位:陕西省商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史慧志,樊美娜,林华.肿瘤专科医院病案质量监控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院统计,2015,22(2):157-159.

[2]逄晶.数字化背景下医院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6):162-164.

[3]万金兰,周庆林,曾侠林,等.病案中医患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病案,2016,17(6):29-30.

[4]杨世娥,任玲华.论医院病案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6):338-339.

[5]马春英.分析医院病案管理中常见问题与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8):180-181.

[6]冯淑英,彭祎娴,许泽杰.病案首页主要疾病诊断编码错误分析与对策[J].人民军医,2016,67(5):529-530.

[7]王文君,张兵,周道平,等.医院质量监测系统上传的病案首页信息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5,37(1):73-75.

[8]庞辉,龙思哲.PDCA循环管理法在我院终末病历质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评价[J].医学信息,2015,28(44):394.

第6篇:病案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重要性;档案开发

医院档案,是指医院把实际工作活动中相关的文字、记录等等收集起来,分门别类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性资料管理,方便进行查找和学习。医院档案管理是属于医院整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直接反应了医院管理水平的高低,给医疗质量的进步提供了基础资料和开发依据,是一项医院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随着医疗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档案管理工作已充分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医院档案是医疗各项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是不断提高医学科学技术的基础条件和基础环节,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科研工作中起着无可代替的作用。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档案这巨大的科学信息资源,它以原始凭证性,不可再生及可重复利用性受到人们的关注。档案运用的合理有效是医院健康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医疗活动的基础规律和末来发展方向具有秀强的借鉴。全面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为实现医院建设目标服务,为维护医院历史的真实面貌服务,为医院改革调整工作思路提供准确依据。

1 档案管理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性

医院档案部门的职能主要是配合医院中心工作,为医院改革发展和日常管理提供全方位的各种档案信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医院各项管理工作愈来愈来离不开医院档案的支持,可以说医院档案在医院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一,医院档案能真实而全面地反映医院历史。医院档案是医院人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留存下来的历史真迹,记录了整个医院在各个历史时期有关医疗、教学、科研、设备、财务、技术、基建、党建、人事及其它日常管理方面的情况,记载着医院全体干部职工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探索的特定历史过程。通过档案,我们能完整、清晰地了解医院过去的工作轨迹,从而更好的认识医院、发展医院,因此,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维护医院历史真貌的重要事业。其二,医院档案是医院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医院的众多日常管理工作必须紧紧依靠医院档案才能有效展开。如医院的人事档案,它是医院人才队伍状况的重要记录,是医院组织人事工作的信息库,是医院开展人才队伍建设,发掘培训、考核评价和合理配置人才的主要依据。离开了人事档案,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将无从进行,在医院这样一个人才密集型单位,如果人力资源管理失效,则医院很难创新和继续发展。再如,在处理医患纠纷时,医院通过病案及其它相关档案的准确利用,向法院提供有效证据,完成举证责任,确保案件及时、公平、公正审理,以便进一步查清事实,明确责任,从而有效解决医患纠纷,保护患者、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因此,解决医疗纠纷也离不开医院档案的支持。其三,医院档案在积累和传播知识方面功不可没。医院是专业性相当强的单位,病案档案详细记录了患者从接诊到出院的整个治疗过程,是医学的宝贵资料,也是教学科研的重要资料来源。一个成功治愈的病案无疑会对以后同样病情的诊治提供宝贵借鉴,同时病案也是教学工作的活教材,通过教授年轻医生,可帮助他们在业务上少走弯路,有助于其尽快成长。此外通过对成功病案的理论分析和研究,能总结出经验和科研成果,有利于新疗法的推广普及,能使更多类似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其四,档案资料是医院制定发展规划的科学依据。医院档案记载着整个医院发展史上的优秀成果,对研究本单位的经营业绩和科学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是进行科学分析,扬长避短,制定发展方向的基础。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依据档案资料进行分析论证,可为医院管理者及时了解医院整体运营状况,适时调整发展策略提供准确依据,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性证据。

2 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举措

(一)加强领导,注重宣传增强全员档案意识

医院要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领导重视是做好档案管理的前提,要把档案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档案建设工作贯穿于整个医院管理中,做到经常研究档案管理,及时解决档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创造条件。同时,要大力宣传档案工作,使医院领导、中层干部、职工都充分认识档案的重要性,认识档案与自己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全员档案意识,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7篇:病案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关键词:医患关系 医院 档案管理

医患关系本应是人世间最亲密的关系之一,人出生时,见到的第一个人是医生,临终前,见到的最后一个人也是医生。从理论上讲,医生和患者本应该是唇齿相依,堪称生死之交、患难之交。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如今的医患关系失去了往日的纯净与温情,一堵信任危机的“高墙”横亘在医患之间: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运用,患者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一定的了解,当他们对医院行为存有疑问时,可能会让医院出示相关资料档案并作出解释;另一方面,随着病人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若干规定》对医院“举证责任倒置”要求的提出,倘若医患双方对簿公堂,医院无法向法院提供充分有效的证据,医院即使有理,也将处于被动的境地。由此可见,增强医院档案管理意识,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在如今新医患关系下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的意义

1.是医患双方维护各自利益的法律依据。医疗诉讼能否胜诉关键在于证据是否充分、确凿。医院档案无疑是证明医疗行为正确与否的基础,是医疗诉讼中的第一手参考依据。作为医疗诉讼中有效证据的医院档案很多,包括了诸如医疗文书、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图文报告等等,需要通过有效地归档、整理、保管和开发利用才能更好地发挥档案的作用,以备不时之需。

2.能使医院“正衣冠、知兴替”。医院档案是医院历史的真凭实证,它从不同角度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水平和人文底蕴,它就像一面镜子,能够使医院“正衣冠、知兴替”。近年来,医患纠纷的增加暴露出在医患关系中的种种问题。从医疗上讲,一份完整详实的医疗纠纷档案既有疾病的普遍性,也有患者、疾病本身的特殊性,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医学教科书无法教给医生的;从人文伦理上讲,它既然是医疗纠纷,必定存在着在人文伦理上的缺失。因此,利用好医院档案,能使医院始终保持医院公益性,使医务工作者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始终遵循“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3.对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制定科学决策起积极作用。医院档案来自于临床医疗实践,因此它具体、真实、及时、可靠。如果通过一定数量的档案统计分析,将能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得出科研成果,这对于指导医院医疗实践和提高医疗水平有着促进作用。通过分析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医院管理者能够找出内部业务建设和制度建设中的不足,这对医院管理者制定方针政策,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服务水平,构筑和谐医患关系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医院深受“重医疗,轻档案”思想的影响,时至今日,许多医院包括一些三级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依然较为落后,具体表现在:医院领导档案法制观念淡薄;档案管理体制不健全;归档内容不清晰,档案存放混乱;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对档案“重管轻用”;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重视文书档案,忽视病历档案;医务人员缺乏归档自觉性等。上述种种,不仅严重拖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后腿,还直接导致院方在医疗争议诉讼中举证不足,致医院于不利境地。

三、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的对策

1.加强领导重视,强化全员归档观念。领导对某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往往直接影响到员工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因此,应该首先提高领导干部对依法归档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把档案管理和医疗业务一起提上议事日程并常抓不懈。卫生主管部门可以定期请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开展医院依法归档的讲座培训,并派专员下各个医院进行技术指导和抽查,结果记入医院领导考核。其次,要在院内做好宣传工作,对全院干部职工进行依法归档法制教育,明确其重要意义,使全员树立归档意识。

2.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结合本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一套符合本院特色的档案管理模式。积极听取、总结临床科室在档案管理中的具体需求和困难,制定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让医院档案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管理,提高效率。

3.培养专业人才,优化管理队伍。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不但应该能够娴熟地做好档案基本管理工作,还应该能够甄别有价值的资料,不断完善归档范围,对档案进行二次开发。但由于目前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都是非专业人员,对档案管理的认知大多来自于实践工作,因此,医院更应重视档案人员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可通过专业培训、进修学习、兄弟医院交流座谈会、请专业老师来院指导等形式提高其业务水平,同时还应鼓励年轻医务人员学习档案管理知识,在临床一线培养一支有档案意识的兼职档案管理员,优化医院档案管理队伍。

4.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目前,绝大多数医院的档案由病案室、放射科等自行保管,这些科室往往不具备空调、密集架、防磁柜、消毒柜、加温器等专业设施,室内通风、光照、温度、湿度也不符合标准,一旦发生虫蛀、失火等自然灾害,档案质量势必严重下降,甚至可能毁于一旦。另外,随着医院档案日益增多、医院剩余空间日益减少,引进现代化档案管理设施和管理技术也势在必行。先进的档案管理系统将大大降低人力资本,提高工作效率,将档案管理人员有限的时间投入到对档案深层次的编研和开发利用上,改变“重管轻用”的局面,变“死档案”为“活资料”。

5.多渠道、多形式提高医院员工思想自觉性。要想改变以往被动的管理模式,使医院员工能积极主动、保质保量地将医院归档范围内的档案上交,必须做到“一手硬、一手软”。“一手硬”指制定相应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对归档的及时性、档案的完整性、规范性等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计入科室考评,并与个人经济利益或晋升职称挂钩,奖罚分明;“一手软”则是指通过医院院史展览、医疗纠纷案例分析讲座、档案法律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让广大员工看到档案的重要意义,从而真正使员工将归档意识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6.重点加大对病案的归档管理。病案质量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也是医疗诉讼中证明医疗行为正确与否的焦点,是胜诉的关键。因此,病案的归档管理是医院档案管理的重中之重。医院应制定病案控制标准,建立监督机构,严格限定归档时限,把好病案质量关,保证病案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对临床科室病案质量和上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同时实行病案专人保管,对病案的复印、借阅制定严格地规定,从而保证归档病案的安全管理。

综上所述,在维护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已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医院只有从自身出发,完善自我管理,重视和做好档案管理和利用,才能使医院档案在维护医患双方权益,提高医院应诉能力,推动医患和谐发展中发挥出更加强有力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白剑锋.中国式医患关系[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1

第8篇:病案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关键词】 医院管理  电子档案  问题  对策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医疗技术及医疗相关信息技术也日新月异,医院档案的管理范围也从以往的传统的文书文档发展为多层次,多形式的档案模式,电子文档管理是医院档案管理中的新内容及新要求,如何提高医院的电子文档档案管理质量,是医院档案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是医院档案实行现代化管理的根本任务[1]。通过对电子文件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推进电子档案的管理。

        1  医院电子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档案管理职责不明确,管理线条多

        医院档案管理一般由设在行政办公室的综合档案室负责,综合档案室一般只管理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人事档案等,由于医院历史的原因及医院行业管理的要求,医院的医疗病历档案由专门的病案室管理,而临床的一些x线档案、病理切片档案、检验检查档案、各种影像检查图文档案及一些日常网络办公产生的电子资料档案分属于各个业务科室自己管理,电子病历及一些医疗电子网络信息则由信息科管理,在一个单位内形成了多部门管理的现状,导致档案管理职责不明确,管理线条多,管理不到位的现象。

        1.2  医院电子档案管理的意识和制度不健全

        有些医院虽然建立了档案管理,但实际运行效果不够理想,不少部门人员档案意识较淡薄,一些人员经常把档案材料随意存在自己的办公室,不能及时归档,导致档案材料丢失或欠缺。平时单位组织的学习多与专业技术有关,很少组织档案管理方面的学习,档案管理的宣传力度及认识均不够。同时,由于对医院电子档案管理的标准及范畴还不够明确,导致医院电子档案管理的制度建设相对落后,跟不上档案管理的需求。

        1.3  电子档案管理不规范,缺失、损坏现象较普遍

        由于医院的电子档案多头管理的原因。目前很多电子档案材料多由科室自行保管,缺乏统一和规范的管理,同时由于电子档案需要依赖计算机贮存,科室在日常计算机管理时对网络安全、病毒防范、权限管理、资料存贮和保管等方面均存在不到位现象,同时如何对电子档案进行规范地收集、整理、鉴定、归档及档案管理的具体要求等知识均十分匮乏,导致了电子档案的缺失和损坏现象较普遍。

        1.4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医疗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专业,目前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在文化程度、医疗技术知识、医疗管理流程、电子信息技术、档案专业知识等方面均有待提高,在医疗人才培养中,多重视医疗技术人员素质方面的提高,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的意识不够,投入不足,导致许多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直接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5  档案管理硬件不能满足要求

        医院的电子档案管理涉及科室面广,计算机在医院已广泛应用,部分科室已经实现联网,但全院网络统一规范管理还有待完善,相应的档案管理需要的硬件投入不足,能够适合电子档案管理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相对较少,导致电子档案管理往往不能满足要求。

        2  提高医院电子档案管理的对策

        2.1  建立完善医院的档案管理网络

        医院档案信息量大、类别多,可采取相应的高科技手段,为数据库无纸化创造契机[2]。建立健全医院档案管理的医院、档案室、科室三级管理网络是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保证,通过三级档案管理网络的建立,明确医院电子档案管理的职责、线条及要求,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统一领导、统一机构、统一制度、统一操作、统一保管,有利于组织监督各相关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有利于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有利于电子档案保管的安全、完整和规范,同时有利于通过网络实现多元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及权限的统一规划。

        医院的电子档案管理可以实行档案管理与其他信息管理分开的方式,这种方式主要由信息科和综合档案室两部分组成,信息科负责医院病案统计管理、图书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综合档案室主要对各种门类、载体的档案进行统一管理,并对本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检查。二个部门职责明确,互相配合,共同协作。

        2.2  制定相应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要做好医疗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医院建立相应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应包括建立电子档案收集和归档制度,电子档案的利用、保管制度,制订电子档案的保管期限、归档范围等规定,并将这些制度和规定纳入医院的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办法中去,建立健全医疗电子档案的动态管理制度,使医院的电子档案管理按规范化的流程进行管理。

        2.3  加强培训,提高认识

        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学习和了解医疗活动的规律、工作流程、信息技术应用、网络安全、医学管理等知识。特别是对于数字化医疗信息手段、数字化设备、数字化医疗管理、网络管理安全等技术的应用,需要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有效地参与到医院电子档案管理的工作中去。要提高科研人员对电子档案的认识,要有科研人员在一绒的自觉收集保存才能使电子档案完整[3]。相关人员应当学习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本单位的档案管理规定,提高对档案管理知识的认识及理解。

        2.4  加大档案管理的投入

        电子档案管理的好坏,关系到医疗安全及档案信息的完整,也是医院教学、科研的需要,最终达到档案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的目的。医院应当重视对档案管理硬件及软件方面的投入,配置各方面性能较优越的计算机、软件,刻录仪器及选择科学的存贮方式。还要配置高性能的保障网络安全的软件,如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等,保障电子档案的正常、有序运行。

        随着科学技术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医院档案的管理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医院档案管理必须不断地从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及管理创新等方面不断改进,紧跟时代的步伐,档案管理人员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不断以创新的精神去改进工作,以满足医院对档案管理不断提高的需要,为医院的档案管理事业做出贡献。 

参 考 文 献

[1] 蒋莉君.谈医院档案管理.西部医学.2008(20)02:444-445.

第9篇:病案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关键词】医院;统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419-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医院卫生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在制定和修整医院的工作目标时,卫生统计资料是重要的信息依据,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医院卫生统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统计方法落后、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缺乏统一的工作标准等,这些问题大大降低了医院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由此可见,探讨新时期医院卫生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十分必要。

1新时期医院卫生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统计方法落后[1]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医院卫生统计工作也结束了人工操作的方式,开始采用电子计算机以及信息通讯技术来完成,可尽管如此,一些医院尚未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医院卫生统计工作的方法依然比较落后,严重影响了医院卫生统计工作的效率。例如,一些医院没能充分运用网络通讯技术,医院病案统计管理系统还是单机运行,不能与医院HIS系统数据有效整合,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效率低下,不能共享,一方面会导致数据的一致性差,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临床医疗活动与病案统计管理工作相互分离,增加了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劳动量。由此可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统计方法落后仍然是制约医院卫生统计工作的重要因素。

1.2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2]目前,虽然医院已经认识到吸纳人才的重要性,在卫生统计队伍中也不断引进专业人才,但是在一些医院中,卫生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仍然参差不齐。例如,有些医院对卫生统计的岗位没有硬性上岗要求,人员安插较随意,要求不严;有些在招纳卫生统计人员时,对文化程度和专业水平虽有严格的要求,且也有符合标准要求的统计人员,但由于受岗位待遇低、岗位工作不理想等原因的影响,导致专业人才流失,不愿从事医院统计工作;有些虽然愿意从事卫生统计工作,但认识不到医院卫生统计工作的重要性,缺发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激情,少了再学习和钻研业务的动力,业务素质不能提高;甚至有的医院,还存在卫生统计岗位是用来安插老、弱、病、残等的照顾对象的现象,通过“拉关系”、“走后门”的方式来上岗,也是导致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另外,医院卫生统计工作繁杂,牵涉面广,工作忙碌,无暇学习新型的统计技术,加之没有定期对他们进行继续教育的培训等,也是导致统计人员素质跟不上的原因。

1.3对医院卫生统计工作不够重视 在一些医院中,院领导对卫生统计工作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不重视卫生统计人员的待遇,向卫生统计工作投入的设备和资源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卫生统计工作很难有效开展。例如,有些医院的领导认为卫生统计工作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只是一项辅助工作,没必要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导致卫生统计工作缺乏基础设施,另外,由于重视不够,医院统计人员的待遇相对偏低,致使统计人员对本职工作不够敬业和重视,也是医院卫生统计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例如一些统计人员在工作中应付了事,不按照标准的流程来进行操作,加之院领导对医院的整个卫生统计工作流程督管不够,不能给予有力支持,最终导致卫生统计工作不理想,不能为医院决策提供有利保障。

1.4缺乏统一的工作标准 目前在医院卫生统计工作中,尚缺乏统计的工作标准,严重制约了工作质量。例如,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是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目前尚且没有统一的划分界限;再比如,大型手术、中型手术、小型手术应该如何区分,目前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再者,一些医院将会阴侧切列入手术范围,而另有一部分医院没有把会阴侧切纳入手术范围,这就导致两医院的统计数学没有可比性。由此可见,医院卫生统计工作应该要制定统一的工作标准,确保统计工作有据可依。

2解决新时期医院卫生统计问题的对策

2.1革新统计方法[3]医院卫生统计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为医院管理工作提供信息依据,因此医院卫生统计工作要革新统计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进而及时为医院管理工作提供支持。例如,医院卫生统计工作应该充分运用网络通讯技术,建立一体化的网络系统,确保各部门之间能够实现信息共享,使病案管理以及卫生统计工作相互协调,减少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此外在建立一体化网络系统的基础之上,医院卫生统计工作应该实时报送各项统计结果,让医院管理人员掌握权威的数据资料,使管理者及时了解到医院的工作动态,从而制定科学的工作计划。

2.2加强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保健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大,医院的规模也将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医院卫生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这要求统计人员必须要具有良好的业务素养,不断学习统计技术,并且要懂得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现代化医院管理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进而才能满足新时期医院卫生统计工作的实际需要。首先,医院在招纳卫生统计人员时,应该实施严格的考核,避免出现“拉关系”、“走后门”的现象,另外医院要定期对卫生统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不断让他们学习先进的统计技术,确保医院卫生统计工作能够满足医院管理的需要,与时俱进。其次,为了保证统计人员能够对工作有足够的热情,认真负责,医院应该加强对卫生统计人员的思想教育,让他们了解到卫生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完善工作制度,严格落实责任制,用制度和责任来约束统计人员的行为,确保统计工作的规范性。

2.3加强领导对医院卫生统计工作的重视 为了提高医院卫生统计工作的整体质量,院领导应该充分重视卫生统计工作,从医院卫生统计基础工作的各环节入手,严格进行监督管理,提高卫生统计人员的待遇,定期与统计人员进行沟通,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同时要加大对卫生统计工作的支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给予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确保医院统计队伍人才稳定,提振统计人员的工作信心,更好地保证医院卫生统计工作的顺利推进。

2.4建立统一的工作标准[4]为了确保各个医院的统计数据具有可比性,加强统计结果的交流和应用,医院卫生统计工作应该建立起统一的工作标准,明确各项指标划分界限的一致性。例如前文提到,一些医院将会阴侧切列入手术范围,而另有一部分医院没有把会阴侧切纳入手术范围,导致两医院的统计数据缺乏对比性,因此在统一的工作标准中要对此类情况做出明确规定,确定会阴侧切是否属于手术范围,这样才能使医院卫生统计工作有据可依。

2.5加强统计结果分析[5]前文提到,医院卫生统计工作的最终目标是要为医院管理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为医院决策提供依据,由此可见,如果不能及时准确的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那么统计工作再规范也意义不大。在医院卫生统计工作中,应该将统计分析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定期对统计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发掘各科室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各科室以后的工作安排提供依据,另外要对医院的整体业绩进行汇总,如果发现诊量减少,应及时寻找原因,分析单病种治疗效果、诊疗费用等,据此来设计医院以后的发展规划。

3总结

医院卫生统计结果是制定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6],随着社会的进步,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医院卫生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就目前而言,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医院卫生统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在以后的发展中,医院卫生统计工作应该革新统计方法、加强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领导对医院卫生统计工作的重视、建立统一的工作标准、加强统计结果分析,进而保证统计工作具有规范性,更好地为医院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 赵伟利.分析医院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3(07):211-211.

[2] 陈静娴.对医院病案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的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3(07):2177-2178.

[3] 赵洪茹.医院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统计与咨询,2012(06):56-56.

[4] 陈海霞.关于如何做好新时期医院统计工作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117-117.